谋事创业学孔子,安身立道学老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1 03:01:52

点击下载

作者:孙朦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谋事创业学孔子,安身立道学老子

谋事创业学孔子,安身立道学老子试读:

前言

孔子和老子是儒、道两派的开山祖师,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中国文化的最核心组成部分,而且流传广远,甚至漂洋过海成为外国人的学习榜样。成为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

有人对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做过这样的评价: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殊途而同归,旨在于引导人类智慧地运用潜能,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活。

近百年来,有个比较普遍的说法,孔子主张“人世”,老子主张“出世”。但孔子的出世,不是急功近利,不是贪恋富贵,而是为了履行生而为人的天赋义务,为了在积极进取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我辈以厚德载物”,孔子上承《易经》的淑世精神,创立儒学,不遗余力地推行仁道,“明知不可而为之”,历尽波折坎坷,为的什么?表面看,是为了一项创建和谐世界的大事业;究其根源,为的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愿望:认认真真做一回人。不让此生虚度。

老子的“出世”,不是为了逃避现实,不是为了推卸责任,只是在纷繁的尘世中,独守一份冷静。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老子早就看清了这一事实,因此把一颗不甘的心放下,“损之又损”、“复归于婴儿”。他认为,最高的才能是“无为”——做力所能及的事;最高的智慧是“无事”——不要无事生事。一切顺其自然,人生事业自然臻于妙境。

一入一出道出了孔子追求的只是大成成于心。这是儒学的最高境界。生活于众人中间,“大隐隐于市”。

孔子以“仁”为核心价值观,“仁”从二人,把人与人的关系列为重点,一切作为,都不单纯是为了一己之成功,而是为了“推己及人”、“修己以安人”,或者说,追求整体的成功。

老子以“道”为核心价值观,但“道”并不是一种你吃了我就没有的果实,不是一个火车上你坐了我就站着的座位。“道”承载着一切人和事物,所谓得道,旨在放弃自我贪欲,克服自我表现,着眼于全体,追求共同的成功与幸福——“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世上没有一个人的成功,也没有一个人的失败,人类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滴水的污染,往往意味着一池水的污染;一滴水的净化,往往意味着一池水的净化。有人说:“一个人的不幸是一个民族的不幸。”以此类推,一个人的成功也是一个全人类的成功。孔子和老子都悟到了这个道理,归根结底,抒写的是一种“大我”情怀。

孔子一生精研“出世”中的智慧,总结出了许多为人处世、谋事创业的成功规律,有人说:得《论语》一言,可用之终生;魏征曾被人评论“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并非夸张,成功原本可以遵循一些简单的逻辑,只是人们用自己的无知狂妄使事情变得复杂了。

有句话说得好:“创业难,守业更难”,通过艰苦打拼,创立一番事业,诚为难事,但更难的是成就百年基业,使事业可持续发展,这时候就要用到老子了。事业初获成功后,贪功冒进不宜,固步自封不宜,最好的方式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用孔子的道谋事创业,用老子的道安身立道,你就找到了成功的两大秘诀。上篇谋事创业学孔子第一章 创业要有坚定的信念

俞敏洪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说:只有坚定的信念,才能产生持久的激情。淡淡认为:一个人假如没有内心坚定的信念支撑,激情只是一时的。身边也有很多的朋友在创业之前,都是满腔热情。创业真的这么简单,这么容易么?或许没有预先的那么顺利,也一定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及困难,这时的你还能保持原有的热情去解决战胜困难吗?淡淡觉得:一个人在按照心中目标行动的之时,最为重要的应该还是当初支持自己一路走来的坚定信念。因为创业拥有满腔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拥有坚定的信念。创业,有梦想才会成功【子曰】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译语】

君子痛恨死后没有好名声。【解读孔子】

你的欲望有多强,创业的动力就有多大。专家们通过对上千位成功创业者的研究,发现他们有许多共同特质,而强烈的成功欲望列在首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孔子就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由寡母抚养长大,为了生活,少年时便去贵族家打工,从事仓管员等低薪工作。但他不甘平庸,立志创业,打破公学对知识的垄断,成为当时创办私学第一人,使平民子弟也能像贵族一样接受教育,他的这一创举,对中华文明的进步居功至伟。至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就是另~贡献了。后世之人,往往因为孔子长期求官不得而认为他是一个事业的失败者,这是十分浅薄的观点。难道孔子周游列国,真的是为了求官吗?难道一个大学校长非得在政府任职才算成功吗?许多王侯将相的事迹早就掩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甚至许多皇帝的名字早就不为人所知,而孔子的功业至今熠熠生光,他的人生难道不是大获成功吗?

孔子的创业成功,源于他有强烈的成功欲望,“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像病人渴望身体康复一样渴望名传后世,一个创业者,有此强烈欲望,就没有什么艰难困苦能挡住他了!【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语】

三军可以失去主帅。匹夫不可失去志气。【解读孔子】

欲望人人都有,但只有当欲望集中于一点,凝定为终生不改的志向时,才会带来真正的动力。孔子一生只有一个志向:推行仁道。他亲自出任“营销经理”,率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十余年,四处“推销”。过程充满艰辛,饱经颠沛流离之苦,在陈国的大树下讲学时,被人拔掉了树,受尽歧视;在陈蔡之间遭人围困,七天只吃了一顿饭。但孔子从未稍改其志,经过长期努力,终于太大提高了儒学的知名度,造成了“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的良好局面。到战国时,儒学已经跟墨学并称“显学”了。好比今天的文科和理科,都是社会公认、可以拿“文凭”的有用学问。

古人讲得好:五心不定,百事不成。有的人常立志不立常志,今天想当领导干部,明天想做牙科医生,过几天又拿起笔来,想写一部小说,变来变去,终究一事无成,“滚动的石头不长草”。而真正的创业者,一生只做一件事,将有限的生命投放到自己最钟爱的事业上,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创业大智慧】

这是一个充满机会的社会,外界不时出现的诱惑,极易吸引住创业者的目光,使之转变事业方向。未成功前,看见似乎更好的目标,马上舍弃原先的追求,追逐新的目标。小有成就后,各种似乎可以轻易获得名利财色的机会主动找上门来,更容易使创业者乱了方寸。而真正的成功者,不一定是最聪慧、最有学问的人,往往是那些盯死目标、不受外界诱惑所干扰的人。

我们不妨看看一个创业成功的例子:美国IBM公司创始人托马斯·沃森。童年时就有一个强烈的欲望:将来一定要拥有一辆像科宁玻璃公司创办人小霍顿先生那样的豪华马车。长大后,他仍然没有忘记这一愿望,于是,择业时,他当了推销员——这是赚钱比较快的职业。他的巨大热情,使他成了一个出色的推销员,并受聘于现金出纳公司。此时,一辆马车早就不能满足他的梦想,他强烈渴望创立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由于工作出色,几年问沃森的职位不断获得升迁,成为公司的副总经理。他每天穿着笔挺的西装,开着一辆漂亮的轿车,出入于各种体面场所。但是,野心勃勃的他,并不满足于此。40岁时,他发现自己不能再等待,不能再留恋安逸的生活,于是毅然辞职,带着妻儿来到纽约。他拒绝了许多著名公司的高薪聘请,像猎手一样寻找自己喜欢的“猎物”。终于,他发现了濒临倒闭的计算制表记录公司,顿时眼睛一亮。这家公司经营不善,负债累累,迫切需要一位英明的新经理来挽救危局。于是,他怀着一种天才的激动,来到该公司董事长富林特的办公室,自信地提了一个要求:“我需要一份绅士的薪水才能养活全家,并且我需要获得股东分红之后盈余利润的一定例。”

富林特立即心领神会,说:“我明白,你想得到你应该得到的报酬。”

沃森的要求在董事会上很顺利地通过了,如愿以偿地跨进了计算制表记录公司。此后,他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旅,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将手工作坊式的计算制表记录公司培植成了走在世界前列的国际商机公司——IBM。他还连续多年担任国际商会主席。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全世界的尊重,沃森实现了他人生中的最大梦想。

托马斯·沃森的成功,固然是源于他杰出的能力,但同样得益于他的抗诱惑能力。抛弃一份做得十分成功的事业,已属不易;宁可选择濒临破产的公司创业,也不接受著名公司的邀请,由此可见他创业的决心。

孔子大智慧

创业是为了收获事业硕果,但不等于“通吃天下”,你必须清楚哪些东西对你是最重要的,哪些东西应该舍弃。许多人走向失败,并不是能力不足,而是“胃口”太大,贪得一切,把自已“胀死”了。也可以说,创业是一门舍弃的艺术,只有懂得如何舍弃的人,才知道如何成功。创业要有艰苦奋斗的准备【子曰】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译语】

孔子说:“禹这个人,我找不到非议他的地方。自己的饮食非常简单,对鬼神却很敬奉;自己的衣服十分破旧,祭祀时却穿得很华美;自己的住房矮小潮湿,修筑水利工程却尽心尽力。禹这个人呀,我找不到非议他的地方啊!”【解读孔子】《史记·夏本纪》记载更详细:禹的父亲鲧治水失败受诛,禹对此非常伤心。大舜授命他继续治水,禹不敢怠慢,殚精竭虑,住在外地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洫。”自己住草棚,把经费花在水利上。在陆地乘车,水上乘船,泥泞中乘橇,上山穿登山鞋。左手拿准绳,右手拿规矩,身背测量四季的仪器,开发天下九州,打通九州大道,整修九大湖泊,开通九州大山。传说大禹的宫室“茅次土阶”,茅草盖屋顶,泥巴做台阶。尧的宫室,台阶也只有三尺高。当时一尺大约是今天的24.88厘米,三尺还不到一米。

这么点高度,这么艰辛劳苦,何愁做不成事情呢?大禹看准目标,艰苦奋斗,不但治理好了泛滥的河水,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也赢取了民心,在后来的禅让中成为了国家的领导者。【创业大智慧】

艰苦奋斗,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不二法门。古人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很多时候,不经历磨难,难成大器。

表面上看,艰苦的日子是难熬的,可怕的。它可能使一些人意志低迷消沉,无法奋起。但艰苦也是我们生活中最真诚的朋友。因为真正促使你成熟,促使你坚强、再接再厉、百折不挠,能够鞭策你取得更大进步的不是别人,而是生活中所经历的苦难。

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一生,可谓饱经沧桑,历经艰难。

季羡林在《我的童年》一文中说:“我出生以后,家境仍然是异常艰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见不到。一到年底,就吃这种咸菜。”

季羡林还写到,四五岁的时候,他常和大人们去别人割过的地里拾麦子或豆子、谷子,然后回家把篮子交给母亲。有一年夏天,他拾得特别多,母亲就把拾来的麦粒磨成面粉,做成白面饼子。对于这种美味,饭桌上的那些当然是不够的。一次,季羡林吃完饭后,又去偷了一块吃,被母亲看到后追着打。那时他浑身赤条条的,干脆直接跳进水坑里,母亲打不到了,他就在水坑中得意地把剩下的白面饼子享用了。

那段时期,很多人,很多家庭都像季羡林的家庭一样艰难的生活着。他说:“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使我终生受用不尽。它有时候能激励我前进,有时候能鼓舞我振作。我一直到今天对日常生活要求不高,对吃喝从不计较……”

后来,季羡林在“文革”中遭受批斗,被关进“牛棚”。但他决意忍辱偷生,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了适应不断的批斗,他竟然想出每天站在自家阳台上进行“批斗锻炼”:“低头弯腰,手不扶膝盖,完全自觉自愿地坐喷气式”,“还在心里数着数,来计算时间,必至眼花流泪为止”。季羡林后来写道:“这样的锻炼是古今中外所没有的。”然而,这种被逼无奈的痛苦锻炼,正显示了他坚韧不屈的意志和忍辱自强的精神。

从“牛棚”出来后,季羡林被勒令看楼门,守电话,成为一个“不可接触者”。他琢磨着找一件会拖得很长,“但又绝对没有什么结果的工作,以消磨时光”。他想到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梵文写的《罗摩衍那》。他就晚上把梵文译成汉文散文,写成小纸条装在口袋里,白天守楼时,脑袋不停止思考,把散文改为有韵的诗。季羡林后来开玩笑说,如果没有“文革”,两万多首、8卷本的《罗摩衍那》是绝对翻译不出来的。

季羡林战胜了艰难困苦。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这些苦难,才铸就了他如此巨大的成就。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磨难是成功的良伴,逆境是人杰的摇篮。因为经过艰苦磨难,在逆境中反复摔打,才能铸就坚强的意志,应对的能力,从而担当大任,成就事业。

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苦难。生活中的不如意,工作中的困难,身体上的病痛都可以看作是苦难。苦难之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变化,有的更坚强,更富有战斗力;有的却将这些苦难看成洪水猛兽,自暴自弃,最终只能虚度光阴,断送前程。正如巴尔扎克所说:“苦难是人生的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笔财富,对于弱者却是万丈深渊。”

苦难,是人生的考验,是一种历练,也是一种人生的动力。苦难就像大海里的巨浪,无论你这个小船能否经得起它的冲击,它都要向你扑来,容不得你半点思想准备。既然选择了我们,就要勇敢地去面对。它就像人生的一次战争,进过激烈的较量终于获得了胜利。虽然消耗了大量的体能,但是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对于一个平庸的人来说,渴望苦难少一些;若是一个成功人士,总希望苦难多一些。因为在成功者的背后,总有一些坎坷和苦难。人的坚强的毅力,可以战胜困难,在这个较量的过程中便诞生了人格的魅力。

1850年8月21日,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雨果所致的词中有这样的话:“在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伟大的一个;在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优秀的一个。可叹啊!这个坚强的、永远不停止奋斗的哲学家,思想家、诗人、天才作家。在我们中间,他过着风风雨雨的生活,遭逢了任何时代一切伟人都遭逢过的恶斗和不幸。如今,他走了。他走出了纷扰和痛苦。”

是的,巴尔扎克,一生坎坷。幼年就缺乏母爱。家庭和母亲,对他冷漠无情,他好像是家庭里多余的人。巴尔扎克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曾忿忿地说:“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母爱”,“我经历了人的命运中所遭受的最可怕的童年。”长大以后立志要从事清苦的文学创作,当一个“文坛国王”。从1819年夏天开始,整天在一间阁楼里伏案写作。阁楼咫尺见方他的居所简陋寒酸,夏天热腾腾,冬天嗖嗖。他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娱乐,总是不停地写。结果在与书商打交道过程中不断受骗,以致负债累累。债务高达10万法郎。为了躲债他6次迁居。

他对朋友说:“我经常为一点面包、蜡烛和纸张发愁。债主迫害我像迫害兔子一样。我常像兔子一样四处奔跑。”巴尔扎克,一生勤奋写作,常常连续工作长达18个小时。在不到20年里,他共创作91部小说。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但他一生却是在贫困和痛苦中度过的。他曾一句话概括自己:“一生的劳动都在痛苦和贫困中度过。经常不为人理解。”

巴尔扎克一路与磨难相伴,并战胜磨难,成功地从磨难中走了出来。最终,他成为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经历一些寻常人难以接受的苦难,然而,苦难往往也与成功相伴:司马迁在备受曲解,遭到宫刑的情况下,发奋著书,写下经典史书《史记》;李时珍如果不是三次落榜,决心从医,他可能就不会写下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小仲马也是在多次退稿再投,受挫不馁的情况下,终于撰写出世界名著《茶花女》。古今中外,在事业上有建树、成功的人士,他们成名之前大多数都经历着生活中的各种磨难。

孔子大智慧

从某种意义来说,艰难困苦可能成为人生的转折点,生活的发酵池,事业的助推器。我们只要正确对待苦难,顽强征服苦难,奋力战胜苦难,就一定能够迎来人生的美丽和灿烂。超越自我,成就未来【子曰】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译语】

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美好品德,守持仁爱精神,陶冶高尚情操。

事业的成功未必成功,人生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解读孔子】

做为一个创业者,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应该一日不停地砥砺志向、修养美德、淬炼精神、增广才艺,以实现自我超越,塑造人格的完美,使生命变得越来越丰富。

孔子的人生愿景是构建一个理性的、秩序井然的和谐社会,推行“仁道”是他一生的事业。但他的事业成功了吗?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秩序大乱,四处充斥着野性的竞争,人们顺从贪欲,更渴望战斗而不是和谐,尽管孔子奔走一生,社会风气却每况愈下,他自己也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在俗人眼里,孔子的事业做得很失败,但他通过不断自我超越,实现了学问、道德、人格的大丰收,成为后世高山仰止的大圣人,那么,他人生不是大获成功吗?

孔子创立的儒道,确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形成了一整套行为规范——忠、恕、信、义、礼、温、良、恭、俭、让……经过他的不断传道以及后学者的不断改良、推广,最后,儒家的价值体系变成了国家的价值系统,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

孔子不同时候所说的“道”,虽然指意不同,却密切相关——他的人生愿景建立在使命感的基础上,他的使命感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价值观,他的价值观追随着自然真道,“四位一体”,一脉相承,形成了一个宏大而严谨的构架。【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译语】

富贵是人人渴望的。不能用正当方式得到它。就不接受:贫贱是人人厌恶的:不能用正当手段摆脱它,就不离弃。君子抛弃了仁德,怎样去成就他的声名呢?君子就连一顿饭的功夫也没有离开过仁德。就是在仓促紧急的时候也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和仁德同在。【解读孔子】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事业。但归结起来,只有两种事业。一种是善事业,以造福他人为宗旨;一种是恶事业,以损害他人为目的。

作为一个追求事业成功的有志者,应该对自己的力量充满自信,追求善事业的大获成功。著名歌星王杰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他小时候,老师讲了一句让他铭记一生的话:“不要出卖自己的灵魂,不要玷污自己的人格。”所以,当他!3岁被离异的父母抛弃不得不自食其力的时候,他坚持做一个好人的信念,只是靠艰苦打拼养活自己、提升自己,从未有过违法犯罪的念头。而他的百倍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使他的人生事业大放异彩。“不要出卖自己的灵魂,不要玷污自己的人格”,作为一个追求事业成功的有志者,当以此为人生准则。【创业大智慧】

孔子的“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耐人寻味。理解为“不能用正当方式得到它,就不接受”,当然可以,但只是揭开一层表皮,往深层发掘,才见如玉般润泽坚韧的质地。

所谓“道”,好像一个名词,也可以看做一个形容词——像道路一样。正确的道路谓之正道,错误的道路谓之邪道。你怎样走向正确的道路?首先要有一个目标,然后确定实现目标的方式。天下并不缺少道路,没有目标就谈不上正确的道路。目标和方式确定了,你眼前就出现了一条“道路”,可以行走了。

你的目标最好是善良的、高尚的,那样你到达的将是光明之地。邪恶的目标通向地狱,不可取;低级趣味的目标通向阴暗之地,也不可取。打个比方,你的目标是赚钱,赚钱做什么呢?做慈善事业,很高尚的目标;让家人、亲友过上好日子,也是一个不错的目标;向他人显摆,证明自己的伟大,趣味就低下去了。

你实现目标的方式最好有可行性,路有大路、小路;有直路、弯路;有活路、死路;有平路、险路,最低限度要能行走。打个比方,你的目标是赚钱,如何赚钱呢?开公司做老板、当“打工皇帝”,都是很好的赚钱方式;搞创意,卖“智力资本”,也是很好的赚钱方式;炒股、买彩票,路就太狭窄了,只是一座“独木桥”;当官受贿、打牌赌博、偷盗抢劫,这是条险路、死路。聪明人尽量选择宽而直的道路,且风险越小越好。

目标和方式确定了,你已经有路可走了,接下来,要一心一意走在这条路上,所谓“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其真正含义是——围绕目标做事,不受其他目标的诱惑。生活中机会多多,每一个机会都很诱人,太容易改弦易辙的话,往往一事无成。

然而,现实中的许多人,最大的困惑是根本没有人生目标,往往是别人说什么好,就去追求什么,一遇诱惑立即转向。心无主宰,也就谈不上“行道”,但总算可以做个好人,那么,将“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这句话,理解到不能用正当方式得到它,就不接受”的层面,也就够了。

孔子大智慧

成功者,需要具有“超越自我”的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本身就是对当前的“自我”一个进步、改进和否定的过程。时代在前进,知识不断更新,墨守陈规,缺乏创新意识,不仅不能“超越自我”,还会束缚自我。需要人人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在工作中求新求高,创一流业绩,出一流成果,以实现跨越式的“超越自我”。创业要学会循序渐进【子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语】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解读孔子】

人们都很熟悉孔子的这句话,“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学习和修养过程的自述。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创业大智慧】《论语·子路》载:“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夏一度在莒父做地方首长,他来向孔子问政,孔子告诉他为政的原则就是要有远大的眼光,百年大计,不要急功好利,不要想很快就能拿成果来表现,也不要为一些小利益花费太多心力,要顾全到整体大局。

还有一个揠苗助长的故事。讲的是宋国有个人,见别人家的庄稼长得很好,总觉得自己家的庄稼长得太慢,很是着急。有一天他忽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是便将自己地里的禾苗一棵一棵全部拔高了一些。看着自己家的庄稼一下子比别人家的庄稼长高了,感到非常高兴。回到家里他得意地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个人让地里所有的庄稼都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儿子听完他的详细介绍,立刻跑到地里去看,结果发现他们家的禾苗全都枯死了。

这两个故事都告诉我们,做事情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往往事与愿违,反而达不到目的。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著作《人间词话》中,将人生分为三种境界,指出要想在学问上有所成绩,必须循序渐进。这也是成功的三个必经阶段。

这三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即一个人登上高楼,看到一条漫长的路,一直引到天边,不知道究竟有多长。这是一个人立志做一件事情时的情景。第二个阶段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在工作进行中,一定要努力奋斗,刻苦钻研,日夜不停,坚持不懈,即使身体瘦削得连衣裳的带子都显得松了,也不要后悔,仍要勇往直前,不顾自己的憔悴。第三阶段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即到处寻找,也不知道找了多少遍,始终找不到。猛一回头,原来就在灯火不太亮的地方。这和“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是同样的道理,就是不但要立志做事,还要苦干、实干、巧干。

王国维所说的这三个境界,对人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成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许多人一事无成,往往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缺乏耐心,看不上每次进步的一点点,急于求成,总想一口吃个胖子,结果放弃了每次的一点点进步,也就放弃了最后的成功。纵观许多成就事业的人,他们都是在努力中创造和积累着成功所需要的条件。

全国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人士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台上。

老人对他们说:“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一动不动。他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就气喘吁吁。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纹丝不动。

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们认定那是没用的。

这时,老人笑了笑,他掏出了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咚”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敲一下,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老人仍然用小锤不停地工作着,根本不在意人们的反应。观众开始愤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

大概在老人进行到4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那间会场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都市环境里,一切讲求快速;放眼望去,吃的是“速食面”、“快餐”,读的是“速成班”,走的是“捷径”,渴望的是“瞬间发财”以至于造成社会追逐名利,普遍短视的现象。

古人告诉我们,鸡肉要慢火炖其鸡肉中的营养呈鲜物质才会释放出来;才会品到真正鸡肉的鲜美;拜师学艺亦也是这个道理,至少要三年四个月才会有成;古人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持七年期”,其意都是有深悔的道理的,任何工匠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可是,我们已经把这套宝贵的生活哲学遗忘了。

在“速度”第一的前提下,很多人从不再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处处显得毛躁马虎,急功近利。这样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有个顽皮的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捡回了家。以前听老师说过化蛹成蝶的故事,这么难看的一个蛹怎么会化成蝶呢?他想看个究竟。

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痕,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于心不忍,心想“我必须助它一臂之力”,所以他拿起剪刀把蛹剪开了;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它的身体臃肿,翅膀干皱。根本飞不起来。

小孩以为几个小时之后,蝴蝶的翅膀慢慢会变干舒展开来;可是他的希望落空了,一切依旧;那只蝴蝶注定要拖着臃肿的身子与干皱的翅膀爬行一生永远无法开展飞翔了。

大自然的道理是非常奥妙的;一切事物皆有规律有一个不能违背遵循的法则,每一生命的成长都充满了神奇与庄严;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蝴蝶一定要在蛹中痛苦的挣扎,直到它的翅膀强壮有力了,才会破茧而出化蛹成蝶的,小孩这善意的一剪反而害了它的一生。这同揠苗助长的道理是一样的。

成功需要一个过程,一个锻炼的过程,不要幻想一夜成名,因为一夜成名的背后更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付出。人们总是喜欢问怎样才能成功,怎样才能得到收获。其实成功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努力了,不经意间我们就成功了。而如果只是空想,不经意间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当我们察觉出来就晚了。

费尽心思寻找成功的结晶,不如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成功永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时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努力地做好每一件应该做的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孔子大智慧

创业者不能在心中存有“一步登天”的幻想,从创业开始到成功,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创业者应该学会将自己的创业进程分化成不同的阶段,从而抓住每一阶段自己工作的要点。为成功树起一座灯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译语】

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大人物,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不知敬畏,轻幔大人物。轻侮圣人的言论。【解读孔子】

追求事业成功的人,需要具备敢于挑战困难、“敢为天下先”的大勇气。但真正的大勇,不是无所畏瞑,而是有所敬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畏”不是害怕,而是内心充满深深的敬意。“畏天命”,不是担心老天爷发怒,一个炸雷下来,把自己打成“黑脸包公”。而是说,大自然奥妙无穷,自己有太多不懂的东西,应该在“天命”面前保持谦卑的心态。孔子看见刮大风、打大雷,必定改变脸色,对上天表示敬意。因为他根本不知打雷、刮风是怎么回事,怎可不自感知识浅薄而有所警省?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人们对这句话往往从神秘处解,以为孔子洞悉了“天命”的全部奥秘。那么,“天命”是什么呢?孔子从未讲过。难道他秘技自珍、不肯泄露天机?不然!“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小伙子们,你们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没有什么隐瞒啊!这就是孔子的风格:倾囊相授,从不藏私。那么,孔子“知天命”,到底知道了什么?不过是知道了天命不可知而已,没什么好讲的。也可以说,天命就是未知,已知的叫知识,未知的叫天命,已知跟未知比,如同大海之一滴,怎可不心生敬畏?

现代人总算知道了打雷、刮风是怎么回事,但不懂的也很多,否则不会遇到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种种难题,仍然需要“畏天命”。

敬畏天命有什么好处呢?一是给自己一个鼓励:学问差得太远,“同志仍须努力”;一是给自己一个提醒:世事充满变数,不可掉以轻心。古人说:“夫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好事可能悄然临门,而坏事可能在你认为最安全时不期而至,好事、坏事都在你的智力范围之外,如同“天命”所使,对“天命”多几分敬畏,就多几分小心,即使坏事突然而至,也有心理准备,不至于精神崩溃。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智近于妖”,运筹帷幄,战无不胜,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可是,当他用计火烧司马懿父子,眼看胜利在望时,忽然天降大雨,形势顿时逆转,不得不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智如诸葛亮,都对“天命”束手无策,我们智不过诸葛,怎可不对“天命”有所敬畏呢?“小人”过于相信自己的智能,“天上的知道一半,地下的全知”,也就无所敬畏了。“大人”,即杰出人士,或地位高,或品德高,或学问高,或名气高,或本领高,《大学》又称“大人之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据说是培养“大人”的学问。为什么要“畏大人”呢?跟“畏天命”相似,敬畏的还是未知——他成了“大人”而我没有,要么下的工夫不够,要么不得其法。心里装着敬畏心,就不敢心生懈怠了。

小人最崇拜的人是自己,眼里根本没有所谓“大人”。对地位高的人,他会想:你的本领稀松平常,混到这一步,不全靠搞不正之风吗?我要在你那个位置,可比你能干多了!孙悟空大闹天官时,大言不惭地说什么“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但佛祖笑眯眯地告诉他:玉皇大帝修炼了十几万劫才到此地步,打架不行,福分不浅,你这个毛猴子还差得太远!

对品德高的人,小人会想: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人?十有八九是披着羊皮的狼、画着人皮的鬼。

对学问高的人,小人会想:书呆子一个。对名气高的人,小人会想:无非是炒作。对本领高的人,小人不太敢乱讲,只是侧目而视、一脸不服。

小人不知“畏大人”,也就断了见贤思齐的念头,关上了进取之门。“圣人之言”,即古代圣人留下来的言论。圣人了悟大道,平平常常的一句话,可能指示了成败利钝、吉凶祸福的要旨。但常人的悟境不够,未必能心领神会,往往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不知他老人家何故讲这些“废话”?心里烦上来,兴许还会把“圣人之言”拿出来“恶搞”一下。此等小人作风,得到的不过是无知和妄执而已。

对“圣人之言”,无论懂与不懂,先别忙着否定。别的可以不怕,自己的无知不能不怕。向智慧高于自己的“圣人”学习,无疑是变无知为有知的一条途径。【创业大智慧】

对创业者来说,自然不应停留在“畏”字上,而要以“畏”为指路明灯,有所发明。“畏天命”,于是勤于探索求知,找到成功规律;“畏大人”,于是以杰出人物作为人生的标杆,养大志向、大能力、大境界;“畏圣人”,于是研究圣人的思想,提升思维品质,扩充胸怀,不断升华精神世界。“你最崇拜的人是谁?”

这是一个常被研究者列入调查表的问题,也常被报社记者、电视台主持人用于征询接受采访的人。因为从一个人的崇拜对象可以看出他的人生趣向。

有人回答:我最崇拜自己。

但是,自己有什么可崇拜的呢?崇拜自己,往往是坐井观天的缘故,庄子《秋水篇》中的河神,自以为在内陆浩浩荡荡、壮观极了,但是东人于海之时,才发现大海是漫无边际的宽阔,远非河神所能想象。孟子说:“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多跟高人打交道,多看些高人的大作,就不那么崇拜自己了!

有人说:我没有崇拜对象。

这种人往往没有远大追求,活得浑浑噩。

那些成就杰出的人,往往有一个或多个崇拜对象,例如,孔子最崇拜周文王、周武王,他研究的仁道,上承“文武之道”,他的精神,也承继了文王、武王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毛泽东少年时最崇拜曾国藩,并视为立身处世的典范;青年时崇拜李大钊,开始信仰共产主义。比尔·盖茨崇拜拿破仑和爱因斯坦,一方面想像拿破仑一样征服世界,并喊出了“我应为王”的口号,一方面却又希望像爱因斯坦一样成为科学巨人。学生时代他的数学极棒,有人断言他将来一定能得诺贝尔数学奖。不过他最终还是走了拿破仑的路数,成了“软件之王”。

孔子大智慧

崇拜他人并不可耻,相反,当你带着喜爱与崇敬之心研究你的崇拜对象时,也找到了一双向上攀登的“巨人的肩膀”。把成功当做是一种习惯【子曰】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译语】

君子有九件用t思虑的事。看要想到看明白没有、听要想到、听清楚没有、神态要想到是否温和、容貌要想到是否恭敬、言谈要想到是否诚实、处理要想到是否谨慎、疑难要想到是否要求教、愤怒要想到是否有后患、见到有所得到要想到是否理所该得。【解读孔子】“股神”沃伦·巴菲特曾这样评价盖茨:“如果比尔·盖茨从一个热狗摊起家,他将成为世界上的热狗之王。他在任何游戏中都能赢。”为什么?因为他养成了成功的习惯,比如:凡事全力以赴,决不做第二;坦诚直率地沟通,乐意倾听任何反对意见;对市场十分贪婪,追求百分百的市场覆盖率,等等。

在养成成功习惯之前,不会有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来自于个人修炼,来自于成功的习惯。孔子提出成功者常备的九种习惯:“视思明”——你看见了,但看清真相了吗?很多人习惯依据表面印象进行判断并轻率地得出结论。

一间无人居住房子的窗户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总是每日准时光顾。远远望去,只见它站在窗台上,不停地以头撞击玻璃窗,然后被撞得落回窗台。但它坚持不懈,每日要撞十来分钟,而后又跌回窗台,随即离开。

人们好奇心大发,纷纷猜测:它大概是为了进那房间,而就在这鸟儿站立的窗台旁边,另一扇窗户大开,它为何不知另寻通道呢?于是,人们得出结论:这是一只笨鸟。

直到有一天,好事者带来望远镜,一切才真相大白:窗玻璃上粘满飞萤的尸体,那鸟儿吃得不亦乐乎。

事物的真相常常跟表面呈现的形态不一样,所以需要深入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

有时候,事物的真相隐藏得很深,暂时不能看清,怎么办呢?有一个简单办法:不下结论。先把问题“挂”起来,等看清了再说,看不清不乱说。孔子就是如此,“子不语怪力乱神”,“子罕言命、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对看不懂的自然现象和传说中的鬼神,对命运、人性和天道,孔子不懂或不太懂,就闭口不谈,这是审慎的态度。“听思聪”——你听见了,但听清真意了吗?人们并不总是坦然表露内心的想法,有时还会刻意隐藏真实的意图。《说苑》记录了一个故事:楚昭王想聘请孔子为执政大臣,并封给他七百里土地。子西担心自己因此失势,就劝阻说:“在您的臣子中,有比子路会用兵的吗?出使诸侯,有胜过宰予的吗?管理百官,有胜过子贡的吗?从前周文王、周武王拥有的土地不过百乘,最后却讨伐大国,杀掉君主,自立为天子,世人都称他为圣王。今天凭孔子的贤德,又有七百里土地,加上三个能人辅佐他,不一定对楚国有利啊!”,楚昭王一听,马上打消了重用孔子的念头。

其实,孔子时代跟周武王时代的形势完全不同,孔子没有周武王那么大的野心和气魄,更没有周武王那样反叛的性格,况且他的学问本是谈忠恕之事、正君臣之义,杀君自立的事不太可能发生。楚昭王误把谗言当忠言,就错失了一次光大楚国文化的机会。“色思温”——有一句外国格言“一个人的微笑价值百万美元。”面部表情是一种无声语言,有时比语言更能打动人。一个面带微笑、亲切和蔼的人,更容易被对方倾心接纳。“貌思恭”——态度的谦逊要发自内心。一个有绅士风度或淑女风范的人+对任何人都不失敬意,即使对小孩子、清洁女工、乞丐也是如此。对某些人特别尊重却轻视另一些人,是没有教养的表现。“言思忠”——有的人信奉“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从不肯坦诚表达观点。无论提意见还是提请求,都要遮着半边嘴巴,东拉西扯、欲言又止,那不尽之意,要别人费神去猜。这样既浪费彼此的时间,又影响沟通效率,也不利于双方关系的发展。大凡有教养的人,能说的话就坦减表达,不能说的话就闭上嘴巴,从不以虚言假意地敷衍别人,所以往往能赢得“真诚”的美誉。“事思敬”——办事认真负责,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有人说“做事先做人”,显然搞错了顺序,无论你从事哪行哪业,总归要拿出业绩、立下功劳,然后才能成功。做事做不好,就难做人,一个八面玲珑、什么事也做不好的人,在人们眼里,不过是“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反之,做事漂亮,做人就简单多了,即使有某些缺点,人家也能接受,还要说你“有个性”。当然,对一个君子而言,做人、做事两不分,但以做事为本。“疑思问”——“问”是孔子倡导的主要学习方法之一,“学问”二字,顾名思义,一要学,二要问。孔子的学问一大半是“问”来的,他小时候家贫,读书条件不好,只能靠向人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孔子求教的对象非常广泛,举凡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都会及时向人请教。现代人主要靠读书学习,大约需要苦读二十多年才能成为博士。孔子十六岁就成了学问家,以博学闻名,可见以问为学的效率比读书更高。“忿思难”——人在生气时的过激之举,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为了避免怒火烧身,有人想出了一法:生气时数到十。实际上,如果意识到自己需要数到十,说明头脑还算冷静,就怕人在气头上,一切不管不顾。所以,关键是要加强修养,转变性情,将液化气般的脾气,渐渐转为流水般的个性,就不会一点就着了!“见得思义”——在利益问题上,没有傻瓜,大小得失分明,自己得了不当利益,意味着对方得了不公平待遇,一定会引起怨愤。对方也许会屈从于一时,但不可能心服口服。古有明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君子相当爱惜自已的名誉,对欲望有节制,不贪取,不妄求,不苟得,如此,自己既可问心无愧,别人也会对你服气。

以上九条,都是君子的修养。具此修养的人,无论相貌、神态、言谈举止、办事风格,都会与众不同,让人一望而生敬意,因而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无论是否掌握权势,都会拥有令人信服的权威。【创业大智慧】

对习惯好的人,中国人称之为君子,西方人称之为绅士,都是值得尊敬的人。有人说:“一代培养一个富豪,三代培养一个绅士。”此说颇有夸张,却道出了养成好习惯的不易。

孔子之学,教人一日不停地做“加法”,让知识、智慧、技能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让品德、修养、境界从低到高、从弱到强。有一分耕耘,便有一分收获,因每个人下的工夫不同,境地上便有了差异,大致上,由低到高,有五种等级:小人、匹夫、君子、大人、圣人。

小人是品格低下的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小人也做“加法”,路径却跟君子相反,以外求为主,一门心思追求名利、权势。殊不知,所获越多,品格越低下。因为不义的收获只是一个负数,数目越大,离道越远了!

匹夫是普通人,平时按趋利避害的原则办事,加减乘除做得很乱,有时迹近小人,有时又有君子之风,好像市面上的物价一样,“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普通人是围绕“利害”这条线上下波动,没有稳定的人格。一位高僧说:“随流性转,只是常人。”寥寥八字,活画了匹夫的特性。

君子是修养出众的人,之所以出众,在于他有自己一贯的行为准则和稳定的人格,不像普通人那样随流上下。“君子”一词,早已有之,《周易》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说明,君子是积极进取且品德高尚的人。

君子做“加法”,主要向内求,做在精神意志和思想品格方面,至于才力方面的增加,倒是第二位的。所以,君子的品德明显高于其才力,办具体事务有时反倒不及小人。君子并不是无能之辈,只是常用品德出众而受到器重,被赋予超过其才力的重任,以至力不胜任,这是君子常常受到质疑的原因。曹操“唯才是举”,明确表示只要会办事就录用,即使小人也无妨,狠狠地扫了一下君子的颜面。但最后,曹氏的政权很快被篡夺,终于尝到了小人的苦头。所以,明智的领导人,选才的标准始终坚持先德后才。

大人是才力、品德两方面都很杰出的人,比君子更高一层。《周易》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台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什么意思呢?大人的品德跟天地之道相合,智慧跟日月之明相合,行为跟四季变化相合,成败与鬼神喜恶相合。他行事依从先天之道,因此天也不违背他;依从后天之道,四时也会为他服务。这一段文字,讲得神乎其神,其实可以简而述之:大人掌握了成功规律,具有超凡的能力,往往能干出大事业,享大名声,有大权势。

圣人是悟了真道的人,孔子曾说:“所谓圣人,具有这样的特点:智慧与大道相通,随大道变化而变化,永无穷尽,这是因为他对万物的情性了如指掌。所谓‘大道’,是一种支配万物变化并因此成就万物的东西。所清‘情性’,是事物内部不可更改的规律。圣人明大道而通情性,所以他行事时,境界像天地一样宏大,智慧像日月一样昭明,德行像风雨一样遍旋,态度像祭祀一样庄敬。他们办事的方法,找不到出处,好像上天授予的一样;他们办事的结果,百姓很满意,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了。这样的人,称得上圣人。”

圣人悟道后,无论心态还是言行,反倒转为平常,说很普通的话,办很普通的事,在普通人看来,他们跟普通人好像没有两样,但他们的言行却包含着深奥的意思,与道相合。佛家说:佛是已悟的凡人,凡人是未悟的佛。佛与凡人,圣人与匹夫,只是隔着“道”而已,而“道”比一层薄纸还薄,你若有悟,不捅也破;你若无悟,那凡人永远是凡人。

以上五种人,做小人大可不必,做匹夫相当容易,你只要不用心、不努力、天生就是一个匹夫。做大人很不容易,做圣人就更不用说了,从古到今,公认的圣人没有几个。对那些年轻的创业者而言,还是以君子为目标比较现实,任何人只要立志做个君子,坚持一定准则并勤于进修,即可成为君子。所以,}L子将君子视为理想的修身人格。一个人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进修,纵然不能到达大人、圣人的境界,安住在君子的境地,也很成功了。那么,你所到之处,人们必然尊重你、信任你,你根本用不着你像小人那样投机钻营找机会,机会自然会来找你。只要你才具足备,事业必有一番成就。

孔子大智慧

走向成功的道路是坎坷的,无论你的意志是多么的坚定,无论你的拼搏是多么的艰辛,困难和挑战总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在你的面前。人,总有感到累的时候,刻意地去追求成功,倒不如把追求成功变成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它将给你带来超值的回报,成为你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第二章 创业从学习开始

创业并不代表着成功,创业只是向着成功迈出了那么一小步,未来究竟如何还很难说。尤其在当今的社会,信息发达,人才济济,竞争甚为激烈,如果你创业之后,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不学习了,那么,你创业很有可能遭遇失败。因此,创业者只有在创业中不断学习,学习新的知识,熟悉新的业务,了解新的领域,才能不断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开拓创新,才能在创业后守住业,才能经历再创业、再守业。创业离不开学习。创业的路上要与人为师【子曰】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语】

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能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引以为鉴,改正自己的缺点。”【解读孔子】

孔子的这句话,几乎家喻户晓。它充分体现出孔子修心养性,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论语》中还有很多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都体现了这种虚心学习的精神。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现今社会,处处强调“学习”,可是,什么是值得学习的什么是值得批判的,鱼龙混杂,不再像以前,有一个同一的评价,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所以,这是一个自由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自己的慧眼辨别是非的时代,我们有时只是“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只要有利益的就要学习,只要实用就学习。而不再强调“批判的继承”,不再强调辨别是非,不再“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则其善,改其恶”,尊重自己的老师,珍惜能够为我们所借鉴的人和事,做有大智慧的人。【创业大智慧】

孟子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是儒家学说的典型代表,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学术渊博,仁义善良,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尊敬。每当人们遇到困难,碰到问题的时候,总会向孟子请教。而孟子也会非常和蔼客气地给人讲解道理,提供好的建议。他很喜欢帮人排忧解难,解决问题。

战国时期,有很多分散的诸侯国,有的诸侯国强大,有的诸侯国弱小。滕国就是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很多强大的诸侯国都想侵略它,占领它的土地和人民。滕国弱小不敌各个大的诸侯国,也不能容忍那么多的国家来欺负自己。举国上下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好去寻求大国的保护。滕文公觉得一味地让大国来保护也不是长远之计。况且大国是不会白保护滕国的,它会提出很多的条件。要得到它的保护就必须答应这些条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只有让滕国自己富强起来才不会再受其他国家的欺负,也不必再求大国的保护。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可是滕国的人不知道怎样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于是滕文公就召集所有的大臣来讨论商量强国之计。但是讨论了半天,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他们听说了孟子的名声后,滕文公就亲自向孟子请教。孟子勉励滕文公,告诉他如果想要国家富强就必须实施仁政。孟子说:“孔子有个弟子叫颜渊,这个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徒弟,深得孔子的真传。颜渊就曾经说过‘舜是怎样的人,我也就是怎样的人。全天下有作为的人都应该像舜那样。’滕国把土地宽阔的地方截下来,补在短小的地方,就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那每边之长至少也有五十里。只要实行仁政,肯定能把它治理成一个富裕强大的国家。”

后来,人们就根据孟子的话,归纳了“取长补短”这个成语。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既有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虚心向他人学习,我们的长处就会变得越来越多,才能事业有成。

林肯是美国人心目中,最有威望的总统之一。美国人都认为,从来没有比林肯讲话所用的字句更优美的了。他所写的散文,有人曾这样歌颂过:“竟橡音乐一般的悦耳!”

说起林肯,谁都知道地父亲是一个庸碌无为而且目不识丁的木匠。他的母亲也是平庸的家庭主妇。那么林肯怎么会有运用文学的特别天才呢?人们一定会想林肯受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其实不然,不少美国人都知道:林肯所受的教育是“极不完全的”,他一生只上过不满一年的学。他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自己也曾对众人承认过。

那么谁是林肯的老师呢?在肯塔基州森林地带有数位巡游的村儒学究,曾无意地帮助林肯得到长进。林肯的教师还有伊里诺州第八司法区的许多人。他曾每天和许多农夫、商人、律师、讼棍商讨着国家大事、世界之事,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许多的知识和道理。

林肯成功的秘诀是:“每个人都可能做他的教师”。

正如人们所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学习他人的经验,学习他人的智慧,学习他人的教训,学习他人一切可以作为借鉴的东西。实践告诉我们,善借外智,才能思路开阔;善借外力,才能攀上高峰。否则,结果只能有一个:停滞不前。

学习别人的长处,就是要保持低调。对于我们大多数的人来说,说得容易,做起来很难。人都有虚荣心,不愿意低下身子,这些虚荣心就变成了你学习别人路上的最大障碍,如果你认为自己多么有本事,怎么有才能,写的文章都能被成为经典,那么你就离遭到别人疏远的时间不远了,相反,如果你能低调做人,遇事能请教朋友,得到朋友的帮助和支持,引起好友的共鸣和好感!低调做人,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收获一定有助你创造成功的人生。

学习别人的长处,就是要倾听声音。俗话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忠言逆耳利于行。”倘若我们都能放下那颗自尊心,认真地听取别人意见,肯定能够从别人的意见当中发现自己的许多弊端,这些弊端又是成功人生所必须克服的缺点,“以铜为镜,以人为镜,以古为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我们该如何倾听别人的声音呢?开启别人的心扉是人生的一大学问。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人生的过程中,我们肯定有许多知识未曾掌握或者根本无法了解,通过倾听他人的声音,我们可以获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