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1 17:24:16

点击下载

作者:孙玉梅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试读:

前言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职业,可能就是“父母”这个职业了。而且这个职业没有任何岗位培训,没有操作指南,甚至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同时,这个职业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在零经验的条件下做到零失败,谈何容易?

但是不管这个工作怎么难,我相信任何一个父亲、母亲还是会竭尽自己所能避免陷入教育的误区,避免弯路和歧途。这正是“父母”这个职业的伟大之处。

没有经验,那就后天来补。

怎么补呢?

不要过多依靠“虎妈”或者“羊爸”的教子经验。因为每个孩子天生就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注定他们要走与众不同的成长路线。“虎妈”靠“虎”成功了,但不等于你的孩子也会吃你的那套“虎”做法。

那么怎么补呢?

还是回归到经过几百年积淀过的,经过无数心理学家论证并不断完善的儿童心理学和成长心理学上来。尽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他们的成长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他们身上错综复杂的一些表象后面,还是隐藏着一些同样的问题。了解这些规律,你就能预测到孩子即将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可能会因为成长而出现的问题;了解孩子各种“不乖”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有助于你了解哪些行为是成长的正常现象,哪些需要你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干预。

零经验的父母需要一把“知心”的钥匙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就要懂点孩子心理学。要知道,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可以说,不懂孩子每一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就不能进入孩子内心。不懂心理学,就不能打造孩子良好个性。

父母如何才能懂点孩子心理学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点书,多读点有关于孩子心理学方面的书。但在目前的图书市场上,关于孩子心理学的相关书籍,太艰涩了,对于没有心理学基础的普通读者来说,难以理解和领悟。基于此,我们策划了这套书。

与第一部相比,本书更侧重于对孩子尚未定型的不良品质的解析。是从日常生活中,孩子表现出的一些性格弱点入手,分析孩子不良的性格缺陷,并加以干预。如胆小、害羞、敏感、嫉妒心强、性格孤僻、不合群、自卑、懒散、娇气等性格形成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带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来到这个世界,在3岁时,性格已经形成了80%,到8岁时,孩子的性格基本就定型了。本书旨在指导那些想要帮助孩子纠正性格缺陷的家长,在孩子的性格尚未定型之前,加以引导和改变,弥补缺陷,固化优势,使孩子能够更加健康成长。

做轻松的父母,培育个性卓越的孩子,是很多家长的梦想。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梦想,就从《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开始吧!马上开始,从“心”出发,不要犹豫!相信只要你坚持长时间的阅读,你就能读懂自己的孩子,从而能轻松自如地引导孩子,步入健康成长之旅。Part 1 孩子变成了胆小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与心理特征,孩子同样如此。有的孩子很大胆,什么都不怕;而有的孩子却很胆小,什么都害怕,一只虫子、一盆水都能吓得哇哇大哭。孩子胆小,有时是由于缺少安全感,有时是由于本能反应,有时是受刺激所致,因而,父母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胆小的孩子,而是要了解原因,之后对症下药。宝宝安全感测试

你家的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吗?请根据他(她)平时的一些表现,来做一个测试:

1.你的孩子敢到集体场所玩耍吗,比如说小区公园?A.敢B.不敢

2.你的孩子会主动和小朋友打招呼吗?A.会 B.不会

3.你的孩子敢晚上独自睡吗?A.敢 B.不敢

4.在幼儿园中,你的孩子经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吗?A.不经常 B.经常

5.你的孩子会拒绝上学或者不愿意见老师吗?A.不会 B.会

6.家里来客人时,你的孩子还像平时那样活泼、爱笑吗?A.是 B.否

7.遇到小动物的时候,你的孩子经常吓得后退吗?A.偶尔 B.经常

8.晚上的时候,你的孩子是不是怕黑?A.不怕 B.怕

测试结果:“超级胆小型”宝宝:测试答案中,当A项出现1~2次时,那么意味着你的孩子很有可能已经出现胆小、缺乏安全感的情况。家长便需要进行及时、适当、正确的引导和改造了。“胆小型”宝宝:测试答案中,当A项出现3~5次时,你的宝宝已有些胆小倾向了。但父母不必太着急,要多观察宝宝一段时间。如果孩子还是如此胆小,妈妈就要采取行动了。“超级安全型”宝宝:测试答案中,当A项出现6~8次时,妈妈就不必太在意了,因为你的宝宝既不胆小,也不缺少安全感,是非常正常的宝宝。1.一见虫子就害怕——胆小的背后有什么

在家人的眼中,3岁的果果一向是个“大胆”的孩子。家人为什么这样认为呢?因为每当春节放炮仗时,果果的哥哥都会吓得躲回房间里,果果却能站在一边看爸爸放炮仗。平时,果果还能一个人去楼下的商店帮妈妈买东西,看到狗也不害怕。所以,邻居们都夸他胆大、勇敢。

可很多人却不知道,果果也有“胆小”的一面——害怕小虫子之类的小动物。无论蚊子还是苍蝇,抑或树上的小软体昆虫,都能吓得他哇哇大哭。

记得有一次,果果妈妈带着他去公园玩。玩着玩着,果果突然惊声尖叫,继而哇哇大哭起来。果果妈妈以为出了什么事情,连忙跑过去看,结果只是在他脚上发现了一只小蚂蚱而已。“妈妈,我怕。妈妈……我要回家……”果果一边哭,一边拉着妈妈往家走。“果果,没事,妈妈在。这是一只小蚂蚱,它不会咬你的。我们再玩一会儿好不好?”妈妈尽量安抚果果的情绪。“不,妈妈,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果果使劲拉着妈妈的手,眼神之中充满了恐惧。

无奈之下,妈妈只好带着果果回去。而公园里比他小的孩子却在追着蚂蚱玩,一点都没有害怕的感觉。

为什么胆大的果果如此害怕虫子呢?果果妈妈有些不解。

案例深度解析

再胆大的小孩子也有害怕的东西,这是对不熟悉的环境或事物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胆大的果果害怕虫子,便是对虫子有一种紧张或恐惧心理。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些害怕的东西。有的孩子害怕汽车喇叭声,有的孩子害怕电闪雷鸣,有的孩子害怕小动物,有的孩子害怕陌生人,有的孩子害怕医生以及注射器等。一旦看到,孩子就会有恐惧反应,如惊慌、惊叫、退缩、痛苦、求救、逃避,甚至对抗。孩子的这些表现通常被父母认为是胆小、没出息。

真的如此吗?事实上,孩子害怕并非因为天生胆小,而是成长过程中非常正常的一种现象。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幼儿时期,90%以上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害怕心理,40%的孩子至少有一种害怕的东西。由此可见,恐惧是成长必有的感受。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呢?从儿童成长特点来看,1~3岁的幼儿正在努力分清“我”和“我以外”的事物,正在学习“我”和周围环境怎么相处。由于孩子小,辨别能力差,就会对一些以前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物品感到紧张和恐惧,自然也就相应地出现了怕黑、怕水、怕高的情形。其实,这只是孩子对周围环境或事物的不适应、不熟悉。这些现象不会作为一种模式固定下来,而会随着年纪的增长不断消失。因而,这种胆小可以说是“本能性胆小”。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会导致孩子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呢?(1)不良环境效应。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不仅宠爱孩子,也会尽量保护孩子不受伤害,因此很少让孩子出门。此外,城市的孩子多住高楼,居住环境相对封闭,接触到的陌生环境和陌生人较少。孩子见到陌生的环境与人,自然就会紧张、恐惧。(2)强化反应所致。

有些孩子的父母本身胆小,或怕某一事物,并当着孩子的面有所表现,如父母怕虫子,一见到虫子就大叫。孩子原本就怕虫子,而父母的行为则给孩子留下这样的印象:“妈妈都怕,看来这东西真的很可怕。”这无疑会强化孩子的害怕或紧张心理,导致孩子以后一见到虫子就大叫,或吓得躲起来。(3)警觉意识过度。

孩子有害怕的东西,就意味着孩子已经具备避免伤害的警觉意识。具备这种警觉意识,孩子才会更少地受到伤害。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的一点,刚出生的婴儿并不具备害怕的意识或者并不明显,所以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害怕。

心理学家支招

恐惧、紧张是人类自我保护避免受到伤害的一种最常见的反应。孩子对危险物品、不熟悉的东西以及环境产生恐惧或紧张心理是十分正常的,如本文中的果果。孩子年纪小,对他来说,没见过的小东西都是危险的,所以就紧张、害怕。而对于熟悉的事情,他则表现得大胆。这说明孩子的内心已经开始建立“判断”的机制,开始思考哪些东西会伤害到自己,哪些不会。但如果孩子对于某个事物过于紧张或恐惧,父母就要多加重视了。

为什么要多加重视呢?这是因为过于紧张或恐惧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幼年和童年时期的恐惧心理如果没有得到积极的引导,孩子长大以后就有可能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影响孩子个性的成长。比如,孩子变得胆小、退缩。由此看来,孩子的恐惧心理有必要及时、恰当地纠正。

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1)多了解害怕的动物。

孩子之所以怕小动物、小虫子,是由于孩子对于这些事物了解太少了,了解多了,自然不会这样了。因此,父母要想帮孩子消除对小虫子、小动物的恐惧心理,就要让孩子多了解这些事物。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动物世界》,边看边给他讲解。看到老虎,就告诉孩子老虎的习性、喜欢吃什么等,让他慢慢了解动物是怎么回事。(2)带孩子和昆虫亲密接触。

为了帮孩子消除怕小动物这种恐惧心理,父母可以经常带着孩子去动物园,鼓励他摸摸温驯的动物,喂它们食物,看它们玩耍(但切记要注意安全)。如果孩子怕虫子,就可以多带孩子去公园捉小虫子,也可以带孩子去郊区、去昆虫纪念馆走走。只有当孩子了解了这些动物之后,才不会产生莫名的害怕和惊慌。(3)巧用淡化效应。

在一些公园、游乐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当父母看到一些小虫子爬到孩子身上时,就会尖叫着帮着孩子赶走或踩死那些小虫子。父母保护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做法就会强化孩子的害怕心理。如果父母发现孩子身上有虫子,最好不要表现得太在意,悄悄拿下就可以了。在心理学上,这种方法叫淡化法。对事物不要做过分的夸张、强化,往往更有好的效果。(4)让孩子慢慢接受。

从恐惧到接受,心理上的转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孩子年纪还小,接受事物比较慢,因此,当发现孩子害怕这些小虫子,甚至表情紧张、尖叫的时候,父母除了要给他解释和示范之外,还不能着急,要给他足够的时间,让他慢慢地接受。不能一看到孩子害怕,就给孩子贴上“胆小鬼”的标签。

他山之石

爸爸姓名:杨坤

爸爸职业:摄影记者

儿子姓名:鹏鹏,3岁

我是一个摄影记者,更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业余时间总喜欢到野外去拍摄一些风景。有一次,我从野外拍摄回来,刚到家,儿子就跳了起来,要我抱抱,给他讲故事。我随手放下东西,把儿子抱起来。可兴奋不已的鹏鹏却突然大喊大叫起来,连连用手推我的肩膀,要从我怀里挣脱。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同样纳闷的妻子走了过来,看了之后说:“不就是一只小虫子吗?难道鹏鹏是因为这个害怕的?”

按理说不至于呀,鹏鹏可是个胆大的小家伙,一只虫子就把他吓坏了?

妻子问他:“你是不是看到那个小虫子了,所以害怕?”

鹏鹏的眼睛还盯在我的肩膀上,一边抽泣,一边回答:“是的,妈妈。它是不是在咬爸爸呀?”

原来如此!

我把身上的小虫子弄下来,放在手上,然后告诉鹏鹏:“鹏鹏你看,这个小虫子以后会变成美丽的小蝴蝶,它是不会咬人的,你看爸爸把它放在手里,它也没有咬爸爸对不对?你过来看看,摸摸它!”

刚开始,鹏鹏还是非常害怕。但在我的鼓励下,他还是仔细看了看,然后就让我扔掉。为了彻底打消鹏鹏的恐惧心理,我抽空陪着他去了一趟昆虫纪念馆,让他了解更多的昆虫知识。

在了解到这些知识之后,鹏鹏再也不害怕这些小虫子了,甚至还有了研究的兴趣。当周围小朋友害怕这些小虫子的时候,他还会安慰他们,这让我们自豪不已。2.一见水就怕——如何引导不敢尝试型孩子?

北京的夏天天气很热,特别是桑拿天,更是让人喘不过气来。圆圆妈在逛超市的时候发现有儿童专用的游泳池,就买了一个,想让圆圆畅游一番。

回到家,圆圆妈便迫不及待地把游泳池拿了出来。圆圆爸充了气,灌了水,一个游泳池很快就成型了。“天气这么热,赶紧让圆圆来学游泳吧。你看,还有配送的游泳圈呢。”圆圆妈迫不及待地想要让圆圆享受一下游泳的惬意感受。“咱家圆圆本来就害怕水,她敢下去游泳吗?”圆圆爸有些担心。“不知道,赶紧把她抱来看看吧!”圆圆妈给圆圆爸下了“命令”。

很快,圆圆被爸爸从房间里“请”了出来。可圆圆一看到游泳池,立刻就往后缩。“圆圆,快来游泳,又好玩又凉快!”圆圆妈说道。“是呀,圆圆,你不是说天气很热吗?爬到游泳池里就不热了。”圆圆爸也在旁边为她打气。

可是,圆圆的眼中充满了恐惧,急忙跑回了房间,玩起了芭比娃娃。“圆圆,你赶紧出来吧,很凉快的。”圆圆妈跟了进去,伸手去拉圆圆。没想到圆圆非但没有出来,反而哭了起来,边哭边喊:“妈妈,我不要游泳,我害怕……”“你害怕什么?”圆圆妈明知故问。“水,我害怕水……”圆圆的哭声越来越大。

为什么怕水的圆圆不敢去尝试呢?

案例深度解析

在我们身边,好多孩子都像本文的圆圆一样怕水。这些孩子多表现为,怕父母给她洗澡,看见浴盆就哭,或一听父母让她洗澡就躲起来。如果父母带他们去公园,这些孩子也多不敢站在湖边戏水。

如果孩子身体正常,怕水就算是一种心病,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恐水症”。之所以有此症,是由于孩子对水有恐惧心理。

一般来说,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多多少少都有“恐惧心理”。随着他们对世界的认识的增多,从懵懂到初步认识,他们恐惧或害怕的东西也会增多。不同年纪的孩子所害怕的是不同的,如2岁时,惧怕情绪增强,主要是听觉恐惧,如汽车的声音、雷声、动物啼声;在视觉上的恐惧则是怕庞然大物的出现,如突然驶来的卡车、夜晚的黑暗。

此时的孩子,由于心理意识已经开始发育,并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基础,所以会判断哪些事物安全,哪些事物不安全。既然有了判断危险的能力,必然导致孩子出现“不敢尝试”的胆小情形。感觉安全的就敢于尝试,不安全的就不敢尝试。这类孩子通常会被父母“一棍子打死”——我家孩子胆小怕事。

事实上,孩子之所以看起来胆小,不敢尝试新事物,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1)处于自我保护的本能。

对于小孩子来说,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不断接触危险事物的过程,如,学走路会摔跤,洗澡会呛水等。当孩子再次面对新的环境、陌生的人时,这些已有的经验就会让孩子不仅非常小心,而且十分担心,所以表现得胆小、退让。这是孩子本能的自我保护行为,如一些孩子只吃自己习惯吃的食物、穿自己经常穿的衣服、和熟悉的小朋友玩耍等;而对于陌生的事物,他们会本能地拒绝。(2)尝试之后留下心理阴影。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好奇心强,总喜欢尝试一些事物,比如看到父母切水果就觉得好玩,于是也拿刀子去切,结果切到了手,此后就再不敢摸刀子了。这是由于尝试的结果让孩子受到了伤害,所以孩子对这种事情产生了恐惧心理。(3)不适感产生抵触心理。

孩子怕什么事物,可能与之前接触这类事物时所产生的不适感有关。如孩子怕水,可能因为以前洗澡时,水从头上冲下来让他喘不过气,从而产生抵触的情绪。所以,父母再让孩子洗澡时,孩子就会哇哇大哭,执拗地不愿意去。

此外,还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有恐惧心理、不敢尝试新事物,主要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过于敏感,其所作出的反应超出了应有的限度。孩子为何如此敏感呢?这既与孩子个性有关,也与母亲孕期过度紧张、焦虑以及生产时的难产、剖宫产等有关。

0

0

心理学家支招

孩子怕新鲜事物,不敢尝试,是正常儿童发育中的一种体验,是儿童的一种健康反应。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惧怕心理的反应,是孩子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自我说服力来接受突然面对的情况。当然,孩子有惧怕心理,也与父母过度保护有关。一些父母过度保护,使得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内心脆弱、胆小或者自卑。这种情况比较多地出现在2~5岁的孩子身上。也有的孩子上学之后还是不敢去尝试一些平常的事物。

通常,惧怕心理会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与年龄的增长有所缓解,但如果惧怕严重而持久,焦虑、好哭、敏感,那就是适应不良的异常反应,应请专业的心理医生治疗。

为了防止孩子惧怕心理越发严重,父母一定要注意教育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大声训斥孩子,因为小孩子易受条件反射的影响。父母越大声训斥孩子,孩子可能就会越紧张或害怕。

除此之外,对于有惧怕心理的孩子,父母应该以引导为主。如有必要,可采取以下方式帮孩子消除惧怕心理。(1)条件反射法。

如果一个孩子在某些事情上不敢尝试,如不敢下水,父母可以通过条件反射来矫正孩子的惧怕心理,鼓励孩子试着去做他害怕的事情。比如,可以往孩子身上洒水,与孩子玩泼水游戏,逐步消除孩子对水的恐惧心理。案例中的圆圆怕水,父母就不应该强制她进去游泳。但可给孩子养一条金鱼,或买一些漂亮的鹅卵石、水草等放在水里,引导孩子去接触水,减少对水的恐惧心理。(2)提高孩子的心理愉悦度。

孩子高兴、情绪良好时会胆大一些。因而,要让“不敢尝试型”的孩子变得能大胆,可在让孩子尝试某一件事前提高他们的心理愉悦度。比如,游泳时要选择舒适的地方,如露天泳池。那里的水经过阳光的照射,很暖和。孩子感到舒服,就不再怕下水了。(3)示范脱敏法。

当你发现孩子在某些事情上不敢尝试的时候,你要明白,他们之所以不敢去做,是因为怀疑这些事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如果父母这时能够亲身去尝试一下,打消孩子内心的顾虑,给孩子“积极的正面模仿”,估计孩子就会大胆地去尝试了。

如矫正孩子对水的恐惧,可带孩子到游泳池去看别人游泳、带孩子划船,之后再慢慢抱孩子下水、给孩子浇水、用手托着孩子浮在水面……如此让孩子逐步接近水,孩子就会由怕水而变得爱水了。(4)不要给孩子设置心理禁锢。

什么叫给孩子设置心理禁锢?简单地说,就是给孩子设定一些条条框框,告诉孩子哪些东西可以尝试,哪些东西不行。比如,我们常常听到身边的父母说类似的话:“这是羊肉,你没吃过的。”“这是平衡木,你以前没玩过的。”“这个橘子是酸的,不是你喜欢的甜的。”父母这样做只会打消孩子尝试的积极性。所以,当孩子想要尝试一些事物时,家长应该尽量放手,让孩子自己来了解哪些可以玩,哪些不好玩。当然,这是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5)不要怀疑孩子尝试的能力。

很多父母总是习惯性地问孩子:“你敢去试试看吗?”表面上看,父母是在为孩子考虑,让他自己去判断,但实际上,这句话无异于告诉孩子:“你面前的这个事情可能有危险性,如果你要去尝试,就得有足够的胆量。”这么说,一些本来就胆小的孩子必然会摇头,拒绝尝试。而再次遇到,他们也会本能地拒绝。

一旦养成了“不敢尝试”的坏习惯,孩子就缺少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了。因而,作为父母,在帮助孩子规避一些有潜在危险的东西时,也要尽量多给孩子自由,鼓励孩子勇于尝试一些新事物。

他山之石

爸爸姓名:彭刚

职业:私企老板

儿子姓名:加鑫,5岁

我们家加鑫虽然是个小男子汉,但胆子非常小。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不敢碰水。

夏天的周末,我带他去公园散步,看到很多小孩子都在喷泉边玩水。我也鼓励加鑫加入进去:“加鑫,勇敢地去玩,只要你不摔倒,不会有危险的。”

听我这么说,原本跃跃欲试的加鑫却退缩了回来,嚷嚷着要回家。“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我刚才的话吓着他了?”边往回走我边思考。

突然,我停住了脚步,告诉加鑫:“鑫鑫,爸爸还是想去喷泉边玩,那里比家里凉快。你陪爸爸去好不好?你要是害怕,就在边上站着,看着爸爸玩,好不好?”

加鑫没有说话,眼里明显还有恐惧,不过听说自己不用进去玩,还是跟了过来。

我就一个人进去玩,还和其他小朋友做游戏。加鑫一直在旁边看着,两眼盯得很紧,生怕我溜了。过了好一会儿,我听见加鑫在喊我:“爸爸,我……我也想玩……你拉着我好不好?”

我的目的达到了。

尽管开始他还是非常担心,喷泉水落到身上会颤抖一下。但慢慢地,这种情况越来越少,特别是在周围小朋友的带动下,他的兴致越来越浓,玩得非常高兴。

有了这次的经历,他对水的恐惧减少了很多,甚至有好几次还跟着我去游泳、钓鱼。3.不敢一个人去洗手间——合理引导刺激型胆小的孩子

晚饭过后,童童一家人都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了一会儿,童童却开始“捣乱”。“妈妈,我要尿尿。”童童怯生生地说。“去呗,又没有人拦着你,赶紧去,尿完了就早点睡觉,明天还要去幼儿园呢!”童童妈眼睛都没有离开电视。

童童见妈妈没怎么理会自己,便跑到沙发的另一边,对爸爸说:“爸爸,我要尿尿。”

童童爸觉得有些奇怪,转过头来对他说:“卫生间就在那里,门开着,你去尿呗,不用跟我报告。”

没想到,几分钟过去了,童童还一直站在沙发后面,一脸委屈,眼泪都掉下来了。“童童,你怎么了?”童童妈觉得很奇怪,“身体不舒服吗?”“不是……我要尿尿……”童童边哭边说。“这么长时间还没尿啊,你为什么不去卫生间呢?”童童爸也转过身来。他明显觉得事情不对劲。“我怕……我不敢去……妈妈,你陪我去,好不好?”童童使劲拉着妈妈的手,把她往卫生间拽。“为什么童童不敢去卫生间,他以前可是一个人去的呀?”童童睡觉之后,童童爸问童童妈。“我也不知道啊。难不成是你昨天在卫生间发现了一只老鼠,把他给吓着了?”童童妈极力回忆后说,“除了这个理由,我真的想不到还有什么原因让他这么害怕卫生间了。”

第二天,妈妈问童童为什么不敢去卫生间,他的回答正是:“卫生间有老鼠。”

为什么童童的胆子这么小?

案例深度解析

孩子胆小的表现不同,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童童的胆小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遭到某些惊吓、刺激之后才出现的。这种胆小仅仅局限在曾经受到的惊吓、刺激方面,所以属于“刺激型”胆小。

在2~7岁的孩子中,“刺激型”胆小的情况比较普遍,因为这时的孩子有了一定的判断力和明显的记忆力,能记住生活中的小事。比如,有的孩子被狗追过之后就开始害怕狗。

孩子如果胆小,在看到害怕的事物时,通常会有呼吸加快、心跳增速、表情紧张、向后退缩或躲藏的表现。而孩子受了“刺激”,再见到害怕的事物时,通常也有这些表现。如果你发现孩子有这类表现,就要小心些了。

那么孩子的“刺激型”恐惧是如何产生的呢?是由于哪些原因,才让孩子一受刺激就紧张害怕呢?通常,“刺激型”胆小的形成与他的经历和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分不开,这种经历使刺激物(如黑暗、医生)和反应(恐惧表现)之间建立了一种非常稳固的联系。当孩子一见到相应的刺激物时,就会立刻产生特定反应。有的孩子被幼儿园小朋友打了之后,就开始害怕去幼儿园;有的孩子被父母吓唬“再不听话,鬼来了”后,就会怕鬼。

现在,我们就来好好分析下原因。(1)有过不快的经历。

在好奇的驱动下,3岁左右的孩子多探索欲强,什么事情都想去看一眼、摸一下。当孩子“探索”世界时,经常会发生意外:因为玩水而摔倒、因为抓鸡而被抓伤……这些意外一旦出现,就会让孩子意识到:“这些东西会伤害到我。”再加上父母或者周围人的劝告:“以后再也不要这么做了”,“刺激型”胆小的情况就会越发明显地表现出来。(2)个性敏感而受到刺激。

有些孩子表现得非常敏感,大人无意间说的一句话都可能让他受刺激,继而产生胆小的情况。比如,有的家长无意中说到卫生间有很多蜘蛛网,敏感的孩子就会开始害怕:“在上厕所的时候,蜘蛛会不会咬我?”“会不会像动画片里的蜘蛛一样用蜘蛛网把我捆起来?”(3)教育方式不当。

与孩子相处时,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常常用不当的方式与孩子相处,如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一些父母往往吓唬孩子:“你要是不好好吃饭,一会儿警察叔叔就来把你带走了。”“你要是不在9点之前睡觉,大灰狼就会把你叼走。”父母的目的是让孩子听话,但这种方式,却让胆小的种子悄悄埋入孩子的内心。如一吃饭的时候就会想到警察叔叔;晚上9点之后,就会想到可怕的大灰狼……

一个孩子胆小与否,不仅仅和他自身的个性有关,而且也和周围给予他们的刺激有关。这些刺激不仅仅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影响其心理健康与良好个性的形成。

心理学家支招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每个人在受到刺激后都有紧张害怕的反应,不仅孩子,就是大人,也会在受到某种刺激后变得胆小。因而,父母在孩子受到“刺激”后,一定要正确对待。但很多父母在孩子看到某些事物而胆小时,会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千哄万哄,还为他拿一些好吃的、好玩的。父母认为这样能平抚孩子的害怕心理,其实却反而刺激了孩子。如果孩子比较敏感,这样做只会让他们更害怕。此外,也有父母在孩子胆小时,嘲笑孩子“真是个胆小鬼”,结果让孩子更胆小,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如睡眠不好、消化功能紊乱、心律不齐等。

由此可见,对于“惊吓、刺激”型胆小的孩子,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易形成固定的模式,让孩子真的变得胆小怕事。所以,父母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

如何对待一受“刺激”就胆小的孩子呢?

父母可采取一些小妙方,来帮孩子远离“刺激型”胆小的心理。(1)给孩子打心理预防针。

孩子之所以会在某些时候受到惊吓,往往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想减少孩子突然受到惊吓的可能性,父母就应该提前告诉孩子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比如,孩子害怕大的声音,走在铁路旁,你就要先告诉孩子:“一会儿可能要来一辆大火车,如果你不想听汽笛声,先把耳朵捂上。”当然,不是对孩子说:“快捂上耳朵,火车来了,汽笛声该吓着咱们了。”(2)巧用鼓励效应。

当孩子因为某些事情而产生恐惧时,家长应该让孩子积极地面对这些事情,并且要多加鼓励,不能因为孩子害怕什么而去刻意回避什么。如孩子怕狗,一见狗就躲藏或绕开走,就要告诉孩子“狗不可怕,你可以大方地走过去”。同时还要教孩子一些安全常识。(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不敢去卫生间,你不妨告诉他:“帮妈妈把那个蓝色的盆拿过来,就是那个小一点的、蓝色的。快点,妈妈要用。”你这么说,他的注意力就会从“害怕”转移到让他做的事上,“拿几个”、“拿什么颜色的”,他就不会在意“去哪儿”、“那个地方黑”、“怎么可怕”了。

他山之石

母亲姓名:陈培

职业:销售主管

女儿姓名:悠悠,3岁

我是一家外贸公司的销售主管,平日工作非常忙,一个星期也就周末有时间陪我的女儿悠悠,平常都是请保姆来帮忙的。

周末的晚上,我的同事带着儿子来我家做客。我让悠悠去阳台拿玩具给小朋友玩,悠悠却哭闹着不去拿。我很尴尬,不知怎么向同事的小儿子解释,最后还是他自己去阳台拿了喜欢的玩具。

等客人走了,我问悠悠:“为什么不给小朋友拿玩具?”悠悠哭着说:“阳台上有大灰狼,到晚上就要进来吃悠悠。”女儿哭着鼻子说道。“这是谁告诉你的?”我问女儿。

女儿的手一指:“是阿姨!”

我问了保姆之后才知道,原来每天她在房间里做晚饭时,悠悠总是想到阳台上去玩。保姆怕孩子出事,出于安全起见,就总吓唬悠悠说阳台上有大灰狼。悠悠倒是听话了,可此后她再也不敢去阳台了。

为了不让悠悠再感觉害怕,我就对着她说:“妈妈陪你去阳台,看看有没有大灰狼,抓住了一定惩罚它,谁叫大灰狼老是吓唬我们呢?”

悠悠跟在我后面,每次去阳台,也没见到大灰狼。我又耐心地告诉她:“阿姨是不想让你一个人在阳台上玩,怕出危险。阳台上根本没有大灰狼。大灰狼是在很远的山上的。”

在我的引导下,悠悠慢慢打消了对“大灰狼”的恐惧感。4.马桶会把自己抽走吗?——消除孩子的想象型惧怕心理

豆豆4岁那年,他奶奶在散步的时候不慎摔了一跤,腿部骨折。从医院回来之后,双腿经常会疼痛,特别是下雨天。走路不便暂且不说,上厕所也成了大问题。以前家里的卫生间都是便槽的,对于奶奶来说,已是比较困难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豆豆爸便把便槽换成了抽水马桶。

奶奶上厕所方便了,但却出现了一个新问题:豆豆不敢去上厕所了。

问他为什么害怕,怕什么?他竟然神情非常紧张地说:“妈妈,我怕抽水马桶把我抽走。”

豆豆为什么怕抽水马桶把自己抽走呢?这种恐惧源于一次“事故”。那天,他在上厕所时手里还拿着舅舅给买的“美国大兵”。就在他冲水的时候,“美国大兵”不小心掉到了马桶里,被水冲走了。这下豆豆可不干了,整整哭了一个下午。

刚开始,我觉得他是因为丢了玩具不开心,就安慰他,还答应再给买一套。可豆豆并没有因此停止哭闹,反而哭得更厉害了。

豆豆到底怎么了?

我觉得蹊跷,便问他:“豆豆,你为什么哭?妈妈不是答应你……”

还没等我问完,豆豆便一下子扑到我的怀里,抽噎着说:“妈妈,我害怕。”“你怕什么?你看到什么了?”“妈妈,马桶,它把我的大兵冲走了,会不会把我也冲走啊?我不要在那里便便……”豆豆说完,又哭起来。

我到现在也没搞明白:4岁的孩子,为什么会由一个小玩具被冲走而想到自己也被冲走呢?难道是由于想象力太丰富,太爱胡思乱想,才让自己产生了恐惧心理?

案例深度解析

孩子幼儿时期想象力十分丰富,但有时无法将想象的东西与现实分清或夸大想象,就会“说瞎话”,进而产生恐惧心理,变得十分胆小退缩。这种胆小,属于“想象型”胆小。豆豆便是如此。“想象型”的胆小在3岁左右的孩子身上比较多见。这种孩子会怕很多东西,甚至一些原本很平常的事物在他们的想象之下也会变得恐怖。比如,发出怪声的吸尘器,常被孩子想象成吃垃圾的怪兽;转动的洗衣机里的水波,会被孩子想象成丑陋的巫婆……

也有孩子因为想象太丰富不敢一个人在黑暗的地方待着。许多孩子晚上黏人,不敢一个人睡,便是如此。他们一到晚上就离不开妈妈,妈妈走到哪儿,他也走到哪儿;妈妈去洗手间,他就会哭;睡觉总要抱着妈妈,有时还会探出头来东张西望,找那个吓唬自己的东西。

孩子有这么多害怕的东西,不是因为这些东西真的会伤害到孩子,而是孩子在脑子中把这些东西想象成了可怕的东西。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想象型”的惧怕心理呢?有以下几点原因。(1)负面环境的效应。

现在孩子从小就看电视,认字前就开始看电视或图书。但电视或图书都会有一些恐怖内容,如将鬼和黑搭配在一起。孩子第一次见,就会有较强的视觉冲击与心理刺激,从而产生恐惧心理。如果父母不加以引导,孩子在独处时就会通过想象夸大恐怖内容。比如,听到雷声,就认为是怪物使的招数。(2)想象太丰富。

孩子的思维能力正处在发育期,联想能力非常丰富。原本一个小小的事物,孩子会想象成很害怕的东西,如看到窗台上窗帘的黑影,就会想到大灰狼;看到远处信号塔上的灯光,就会想到外星人的眼睛……当联想到可怕的东西时,孩子内心的恐惧也就接踵而至,于是就变成了“想象型”胆小的孩子。(3)分辨能力差。

抽油烟机、吸尘器对于成人来说,再平常不过,可孩子就会觉得这些是危险的。因为分辨能力差,孩子有时根本不会分辨什么是危险,什么是安全。只要自己想象有危险,自然就会害怕。而一接触到想象中害怕的事物,自然就会胆小。

心理学家支招

温驯的动物、夜里的惊雷、陌生的叔叔阿姨,都可能让3岁左右的孩子害怕,甚至因此大哭。为此,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太胆小,甚至非常担心孩子长大后会成为“胆小鬼”。

其实,家长不必因此而过度担心。在这个年龄段,孩子胆小既非个性原因,也非心理问题,而是由于孩子想象力丰富,总是夸大了事实,从而将想象的事物与现实混在了一起。

家有“想象型”的胆小宝宝,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呢?方法当然很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故事法。孩子最喜欢听故事,如果发现孩子怕什么,就多给孩子讲一些少年勇敢的故事,以激励孩子大胆、意志的决心和自信心。此外,还可采取以下一些小对策。(1)多让孩子了解害怕的事物。

孩子怕什么,就要让孩子多了解它们。如孩子怕房间有鬼,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这个世上没有鬼。还可以让孩子触摸一些害怕的事物,如孩子怕马桶,可让孩子坐在马桶上摸开关,这样,孩子的恐惧心理就会减弱。(2)带孩子一起如厕,给孩子安全感。

如果孩子害怕被马桶冲走,父母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如厕,并告诉孩子:“马桶的洞很小,只会把脏东西冲走,不会把人冲走,因为人太大了,根本冲不进去。再说,你都没有掉下去,又怎么会被冲走呢?”(3)放一个马桶冲不走的东西在里面。

比如在马桶里放一个废弃的洋娃娃,或大衣、盆子之类的,让孩子看清楚,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马桶都能吸走,只要大一点、重一点就不行。同时还要告诉孩子,你比洋娃娃还大,比大衣、脸盆还重,又怎么会被吸走呢?(4)多给孩子讲一些安全常识。

平时,父母要多给孩子讲一些安全常识,比如,马桶、洗衣机、冰箱发出的声音是正常的,不要害怕。再比如,孩子怕打雷,父母可告诉孩子楼房虽高,但都有避雷装置,没有危险,不要害怕。相信孩子听了之后,恐惧程度也就减少了。

他山之石

母亲姓名:李琼

职业:卖场经理

女儿姓名:嘟嘟,3岁

我们家嘟嘟原来胆子挺大的,敢去抓小动物,也敢去隔壁的叔叔阿姨家串门,虽然她走路跌跌撞撞,却像一个什么都不怕的小勇士。

可最近,嘟嘟却成了“胆小鬼”,因为害怕吸尘器。早上,我会在她起床前把地毯用吸尘器清理一遍。以前她只是听到声音,并不害怕,可那天她起来上厕所,亲眼见到我用吸尘器把花生米吸走,突然就大哭起来。“嘟嘟,你怎么了?”我连忙拿着吸尘器走过去。没想到她哭得越来越厉害,还一个劲儿往房里躲。“这孩子怎么了?”我问旁边的嘟嘟爸。“会不会是怕吸尘器?我刚才看她盯着它看了一会儿。”嘟嘟爸说道。

听他这么说,我关了吸尘器,然后去敲嘟嘟的房门。好说歹说之下,嘟嘟开了门,见我手里没有东西才放我进去。“嘟嘟,你怎么了?怎么突然就哭了?”我蹲下来耐心地问。“妈妈,我怕,那个东西会咬人。”说完,嘟嘟小心地跑到门口,瞥了一眼放在边上的吸尘器。

果真如此,嘟嘟害怕吸尘器。“嘟嘟不怕,那个东西不会咬人,不信你让爸爸把它拆了给你看,它没有牙。”好说歹说之下,嘟嘟总算答应远距离观看。等她爸爸把吸尘器打开,看到里面的垃圾之后,嘟嘟长舒了一口气。我知道,她这一关算是过了。

果然,以后嘟嘟再也没怕过吸尘器,有时候还安慰小朋友:“不要怕,它没有牙齿,不会咬人的。”5.一紧张就吃手——消除孩子的不安感

儿子小刚快4岁了。每次看到儿子的照片,王小丽都有种愧疚的感觉,因为自从孩子1岁起,就放在小区内一家退休的大妈家寄养。“唉,谁让自己工作忙,经常要加班啊!”

后来,王小丽与老公在北京买了房子,就把自己的婆婆接了过来,帮自己带孩子。再加上最近工作不忙,这样,自己就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了。

可最近发现孩子有一个毛病——爱吃手指头,再就是老说“我怕”。

今天是周末,王小丽带小刚去超市买东西。买完东西,王小丽想去洗手间,就对小刚说:“小刚,妈妈要去厕所,你在外等着妈妈,看着我们买的好吃的,行吗?”“不行,妈妈,我要与你一起进去!”“可妈妈要去的是女洗手间啊!小刚是男子汉,进去阿姨们会笑你的!”“不行,我就要进!妈妈去哪儿,我去哪儿!”“为什么妈妈去哪儿,小刚要去哪儿啊!”“妈妈,我怕!”“小刚怕什么啊?这可是白天,再说这里没有吃人的大灰狼!”“不知道……我就要跟妈妈!”

王小丽见小刚紧紧地拉着自己的手,一副没有了妈妈就是世界末日的样子,就带小刚进了女洗手间。“小刚这是怎么了,是胆小怕事吗?”晚上睡觉时,看着熟睡的儿子,王小丽与老公讨论着。

案例深度解析

小刚的行为看上去是胆小,但胆小与爱吃手指头有何关系呢?现在,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吃手的问题。

从儿童成长的特点来看,孩子吃手指头,是其发育过程中非常正常的行为。心理学家认为,吃手指头会让孩子长本事,如小孩子可以通过吃手指头、啃玩具锻炼大脑与肢体肌肉。因而,孩子在2岁前吃手指头,父母不必太着急,因为这种行为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消失。

但如果孩子3岁还吃手指头,父母就要注意了,因为此时吃手指头,有可能是由于缺少安全感。如父母忙于工作,没时间陪孩子,孩子就用吃手指头的方式自我慰藉。本文中的小刚爱吃手指头,可能就是如此。

除了爱吃手指头外,小刚还有一个不良表现,就是经常说“我怕”。孩子怕是胆小吗?与其说孩子胆小,不如说孩子缺少安全感。

孩子为什么缺少安全感?

心理学家认为,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不仅需要父母提供物质上的照顾,还需要亲情,需要心理安全。正因为需要安全感,所以当孩子感觉不安全时就会黏人,强烈地依恋父母或其他养育者。这种依恋是在婴儿与父母或养育者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过程中形成的。

孩子缺少安全感觉,通常是由于不良环境的效应。(1)受生理、心理虐待。

很多父母总是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比如,在公司不顺心,回家就不给孩子好脸色,冲孩子出气。这样一来,父母就将受挫感通过生理、心理的虐待施加给孩子。这就会让需要关心的孩子缺少安全感。(2)得不到认可。

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与赞赏。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评判儿童的行为却没有固定标准。高兴时,孩子做得再差也是好的;不高兴时,孩子做得再好也是错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大多缺少安全感。(3)父母爱孩子的方式不当。

没有父母不爱孩子,但有时候,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却让孩子感受不到爱。如有的父母很少夸自己的孩子,却总是夸人家孩子好,而且当着自家孩子的面夸。这样就会让孩子误解:“爸爸妈妈爱的是别的孩子,而不是爱我。”会让孩子缺少安全感,也会忌妒被夸的孩子。

此外,如果家庭内部发生问题,如父母不和、父母分居、离异或一方死亡,都可能使孩子感到恐惧,从而缺少安全感。

心理学家支招

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其中,安全感的需要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来说,更需要父母多加照顾。

从儿童心理学来看,3岁前的孩子正处在亲子关系依恋的关键期,这个时候是建立爱、信任和安全感的重要时刻。此时,父母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种种表现。孩子如果缺少安全感,会有胆怯、畏生、敏感、内向、不爱交往、偏激、固执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具体问题分析如下。(1)“恋物瘾”。

所谓“恋物瘾”,是指离开了某一样陪伴物就忐忑不安的行为。据调查显示,3岁左右的孩子,有九成以上都会对小抱被、小抱枕、绒布熊、用惯的浴巾之类的东西“上瘾”。为何如此呢?当然是由于父母对孩子关心得少,认为只要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玩的就可以了。结果孩子经常独处,以致要寻求某样物体作为精神上的慰藉才能得到安全感。(2)“害怕”或“害羞”。

案例中的小刚老说“我怕”,就是缺少安全感的表现。此外,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害羞或认生,也需要多注意,因为这类孩子也是缺少安全感。如有的孩子在家爱说爱唱,一到幼儿园就变了个人。老师和他说话时,他不敢抬头看老师,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这就是在老师面前缺少安全感。(3)攻击欲强。

很多孩子爱打人,有攻击性行为,动不动就打小朋友或家人,这也是由于缺少安全感而表现出的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

父母如果发现孩子缺少安全感,可参考以下几种方法,多关爱孩子,并帮孩子进行心理疏导。(1)赞赏激励法。

对于孩子,要宽容些,孩子做了错事,少指责;做了好事,要多表扬、赞赏。当着孩子的面表扬其他孩子时,要注意自己的孩子反应怎么样。如孩子嘟着嘴,说明给孩子的爱没有给到点上。对于这类孩子,父母更应该多关注,最好多与孩子进行一些比赛,如吃饭比赛、扫地比赛,让孩子多赢少输。同时,还要多激励孩子,如与孩子比赛,孩子输了却没有哭,也鼓励孩子,让孩子学会坚强。(2)游戏法。

平时,父母可以与孩子玩游戏,可以用玩具来代表爸爸、妈妈、孩子,在游戏中引导孩子说出真实的想法。如果孩子有不良情绪,要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生气、为什么不高兴,并以此为契机加以引导,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3)巧用爱抚效应。

通常,在孩子情绪不良时,拥抱最能稳定孩子的情绪。所以,在孩子感觉不安时,比如摔坏一只杯子,父母可以先拥抱或抚摸他的后背。这是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暗示:虽然我做了错事,妈妈还是爱我。当然,在孩子不敢一个人独睡时,也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

他山之石

母亲姓名:杨如歌

职业:公司经理

女儿姓名:文文,5岁

我的女儿文文是一个5岁的小女生,长得非常非常漂亮,也能歌善舞,朋友与家人非常宠她。可最近,我发现文文有个缺点,就是爱打人。跟熟悉的小朋友在一起,动不动就与人家支起架子来。可与不熟悉的小朋友在一起时,她马上就变了一个人,不敢大声说话,甚至人家抢她的玩具,她也不敢说什么。

如今她上幼儿园大班了,每当老师提问时,她总是不敢举手。而老师点名提问时,她总是结结巴巴,回答得一点也不流利。

今天,同事家的孩子亮亮来我家玩,但她的表现却让人失望。“文文,去与亮亮一起玩!”“不!”“亮亮,过来与妹妹一起玩!”“行!”

两个孩子玩了不到5分钟,文文就开始动手打亮亮了,亮亮当然也不甘示弱,结果,两个孩子都哭了起来。“不好意思!”同事走时,我不得不向人家道歉。“呵呵,没关系的,小孩子打架是正常的!”“正常?我同学说文文缺少安全感!”“嗯,你什么时候将文文送幼儿园的?”“2岁!”“2岁?孩子那么小送幼儿园,当然缺少安全感!孩子害怕受伤,往往就会过度防御,攻击欲自然强。”“那怎么办?”“别急,你只要多陪孩子,多给孩子自由,多认可、赞赏她就行了!”

既然有方法纠正,我当然要身体力行了。此后,我只要有时间就陪孩子去公园,并注意一些小细节。如在夸别人孩子的同时也不忘夸文文几句;当文文再打小朋友时,我会告诉她:“不要打小朋友,小朋友不是抢你的东西,只是想玩一会儿。你也可以玩小朋友手中的玩具,与他交换着玩。”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努力,孩子比以前大胆多了。老师提问,也敢举手发言了。6.一上幼儿园就哭——是分离焦虑还是安全感差

豪豪已经3岁了,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豪豪妈觉得自己可以稍微轻松一下了。但她却发现,豪豪不愿意上幼儿园。只要往幼儿园的方向一走,豪豪就开始不停地哭,边哭边喊着:“不要!妈妈,不要上幼儿园,不要……”

刚开始的时候,豪豪妈只是觉得豪豪可能只是认生,不愿意接触小朋友而已,可是眼看半个学期过去了,豪豪还是如此,一说要去上幼儿园,就会没命地哭,几乎每天早上都会来一场“大会战”。

豪豪这是怎么了?豪豪妈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为此,豪豪妈没少和老师交流过,而幼儿园的老师也反映豪豪比较怕生,每次活动课上,别的小朋友三三两两搭伴儿玩得很开心,唯独豪豪一个人躲在老师的身后不愿意加入其中。

豪豪妈觉得很奇怪:平常看起来挺大胆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上幼儿园,而且还不愿意和小朋友玩呢?豪豪真的是一个胆小的孩子吗?豪豪妈苦恼极了。

案例深度解析

一上幼儿园就哭,表面看来,孩子可能是胆小或依赖性强,离不开父母,但如果深究起来,可能就有其他原因了。如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的环境,或与父母有分离焦虑。而这种分离焦虑,通常是孩子缺少安全感的表现。

一般来说,缺少安全感的孩子一离开感觉安全的环境就会情绪紧张、不安、焦虑,如一上幼儿园就哭。

为什么会这样呢?很正常。一般来说,3~4岁的孩子一般都和父母在一起。而突然离开父母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生活,安全感自然会严重缺失,并产生恐惧心理。具体的表现往往就是哭闹、抱着妈妈不放、刚进园一会儿就哭着找妈妈、要回家等。

也有父母说,我家孩子都上一年多的幼儿园了,为什么还哭闹呢?这类孩子依然可能是缺少安全感。比如,虽然上了一段时间的幼儿园,却依然没有对幼儿园建立起安全感。这可能与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欺负或被老师责骂有关。此外,由于生病、请假等原因,孩子有一段时间没上幼儿园,对幼儿园产生了陌生感,也会缺少安全感。

安全感缺失的情况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存在。如果父母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很可能习惯于这种心理环境,很有可能真的成为一个“胆小鬼”。当然,要想正确引导孩子,首先得了解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安全感缺失的情况。总的来说,以下几点原因比较常见。(1)父母教育方式不当。

孩子与父母相处时,很多父母教育方式不良。如一些妈妈经常说“不听话,就让你自己待在这儿”“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你再不听话妈妈就揍你了”之类的话。妈妈说这样的话无非是让孩子听话,殊不知,正是这些话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伤害。在家长说了这些话之后,孩子或许会闷闷不乐很长时间。(2)家长和孩子相处时间少。

父母没时间带孩子,就安排保姆或爷爷奶奶照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0~3岁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但很多孩子在这期间却长时间远离安全感的源头——妈妈。相处时间少,孩子从父母身上获得的感情也就少。这也是导致安全感缺失的重要因素之一。(3)对孩子太过溺爱。

父母和孩子相处时间少会引起孩子安全感的缺失,这很多家长都能理解。殊不知,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间太长,给予孩子太多的溺爱,同样也会引起安全感的缺失。因为孩子虽然接受了这些溺爱,内心却并没有真正获得锻炼,也不知道离开父母是什么样的感觉,和父母在一起已经成了习惯。当要打破这些习惯的时候,哭闹自然也就难以避免了。

心理学家支招

你的孩子一上幼儿园,就开始哭闹吗?此时,你是否骂孩子胆小,或依赖性强呢?

如果经常这样做,就需要反省下自己的行为了。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在0~7岁之间,没有建立很好的安全感,孩子的心理就会受到影响。而如果父母对此不闻不问,他们可能会成为“胆小的孩子”。这样的孩子通常不敢尝试新事物,缺少勇敢精神。

如何才能给孩子建立安全感呢?

在孩子小时候,最好的方法,是用一对一的抚养方式,即由妈妈带。3岁前不要把孩子送幼儿园或交由他人带养。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正处在亲子关系依恋的关键期,孩子见不到妈妈,必然缺少安全感。因此,建议家有宝宝的妈妈不要早早出去打工。如果出外打工,尽量带孩子一起去。这样至少可以与孩子多多相处。此外,还要多给孩子温馨的情感刺激,如抚摸。在孩子3岁后,要多与孩子交流,常陪孩子聊天,并鼓励孩子发泄不良情绪。这要比给孩子多一件新衣服、一个新玩具,更易让孩子感受到母爱。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缺乏安全感的孩子。(1)巧用“鼓励效应”。

处在安全感缺失时期的孩子往往只知道上幼儿园会和妈妈分开,却不知道上幼儿园有什么好处。这时,父母就应该适当地引导,告诉孩子上幼儿园可以和小朋友玩,可以画画、唱歌、跳舞,提高孩子上幼儿园的兴趣。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在加强孩子的安全感。(2)多陪伴孩子。

刚进幼儿园的孩子哭闹是正常的,父母既要下“狠心”把孩子逼进去,同时也需要进行一些温和的处理,比如上幼儿园之前先陪孩子去幼儿园玩。另外,孩子刚上幼儿园,父母可以适当陪伴一段时间,让孩子慢慢适应“没有妈妈的日子”。(3)利用“表率效应”。

如果父母本身就是缺乏安全感的人,那么孩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要想提高孩子的安全感,往往需要父母以身作则,给孩子当好表率。比如,父母可以带孩子去体验一些刺激的运动,如碰碰车、过山车;去动物园看一些威猛的动物,如老虎、猩猩等。(4)游戏法。

在家里,父母可以与孩子做老师与学生的游戏,让孩子扮演老师的角色。如果孩子不会表达,父母可以用眼神、语言、肢体动作鼓励他。如果孩子出了差错,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缺点与弱势,老师也一样。这样,孩子就不会因怕老师提问而怕去幼儿园了。在游戏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互动,也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他山之石

母亲姓名:王娜

职业:企业秘书

女儿姓名:玲玲,4岁

玲玲从小由外婆照顾。可能是我和她接触的时间比较少,从小开始,她和我就不是特别亲,而且还表现得特别胆小,不愿意和人说话,更不愿意上幼儿园。

记得第一天把她送到幼儿园的时候,她哭得很伤心,可以用声嘶力竭来形容。虽然我也知道应该坚持让她留在幼儿园,但看到她可怜巴巴的眼神,我还是心软了,把她带回了家。

在咨询了一些专家之后,我知道玲玲是属于安全感的缺失。要想让孩子顺利进幼儿园,必须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该怎么办呢?

在邻居的提示下,我采取了“限定时间跟读”的方法,即早上把玲玲送到幼儿园之后,我会在那里待上半小时到一小时,并带她一起和小朋友做游戏。尽管刚开始效果不是特别好,可当玲玲和小朋友混熟以后,对我的依赖也就没有那么强了。等我要离开的时候,她还会主动跟我拥抱,说拜拜。

我明白,玲玲对幼儿园的恐惧感已经消失了,我以后可能再也不用“陪读”了。

第二天,我跟玲玲说:“今天妈妈要出差,把你送到幼儿园之后,妈妈就去火车站,晚上妈妈来接你放学,好不好?”

听到我的话,玲玲点了点头,非常懂事地说:“妈妈,我今天不要你陪,我和我的同桌婉儿玩游戏,你早点去火车站,记得晚上来接我。”

望着玲玲和婉儿游戏的身影,我开心极了。7.一考试就怯场——帮助孩子走出詹森效应怪圈

亮亮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尽管只有7岁,却能背诵很多唐诗宋词,还能跟着电视学几句英语。数学就更是他的强项,课堂上老师提的问题基本上他都能回答。他的老师说:“亮亮这孩子很聪明,在数学方面,只要他能够静下心去做,正确率可以达到98%。”

可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孩子,每次从学校考试回来,都嘟着个嘴,一副很不开心的样子。亮亮妈知道,他肯定又没有考好。别的孩子都能拿个“学习标兵”、小奖状什么的,唯独亮亮空着手。学校的老师也说了,她也很想给亮亮发点东西,但实在找不到好的理由。

为了搞清楚亮亮考试成绩不好的原因,亮亮妈特地跑到学校去看。那天正好是数学考试。亮亮妈站在教室外面,看到别的小朋友都非常用心地答题,唯独亮亮一会儿看看左边,一会儿看看右边,一会儿弄一下铅笔,一会儿玩玩草稿纸……心思一点都不在考试上。看他考试的整个过程,就像一出闹剧。

亮亮的数学老师告诉亮亮妈:“这是亮亮心理紧张的缘故,平常他做数学题时可认真、可仔细了。但在正式考试的时候,他就不知所措了。要是这样下去,心理素质会很差,以后可怎么行啊?”

这正是亮亮妈所担心的问题。尽管亮亮才一年级,成绩对他来说不是特别重要,可长期如此,亮亮的心理素质能提高吗?以后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会不会也会出现考试时情绪紧张的情况呢?

案例深度解析

亮亮一考试就怯场,说明孩子有紧张心理。紧张心理对于某些人、某些场合是非常正常的一种心理反应。但如果孩子过于怯场、紧张,比如,平时学习非常好,但由于怯场,考得一塌糊涂,那父母就要多注意了。

何为怯场呢?顾名思义,怯场是在特定的场合表现出的胆怯心理,以及由这种心理所引发的一些紧张的情绪与行为。如在演讲会上怯场、在幼儿园怯场等。心理学家认为,怯场是一种短暂性的心理失常现象,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情绪过度紧张所致。比如,考试怯场就表现为,原来已经熟记的材料、熟练的动作不能重新回忆、再现或再做。

也有很多孩子一到陌生的场合就表现得非常紧张、失常。比如,平时很大胆、很活泼的孩子,一到人多的地方,马上就变得沉默寡言或缩手缩脚。最常见的,有些小孩子会紧紧抱着妈妈或拉着妈妈的手不放,如果让他说点什么,他会非常紧张,甚至结结巴巴。

孩子为何会这样呢?当然是因为怯场。

孩子怯场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平时与外界接触少,当然也可能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如有的父母对孩子管教太严,家里来客人时,严禁孩子在客人面前捣乱。由于立了太多规矩,孩子经常因此受到处罚,必然会导致怯场或在陌生的环境中特别紧张。

而在心理学上,孩子怯场是“詹森效应”的典型表现。何为“詹森效应”呢?其实,这种心理现象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难看出,主要是因为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所致。由此,人们就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很多家长一直没有搞明白:年纪小小的孩子,为什么会在考试这件事上,出现“詹森效应”呢?具体来说,原因有以下几种。(1)不良期待效应。

现代社会,哪个父母不想着子成龙、女成凤?甚至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一些家长就开始给他灌输“好好学习”“考大学”“赚大钱”的概念和意识。尽管孩子未必理解这些话的意义,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孩子会逐渐明白这些事情很重要,如果不好好考试,父母就会认为自己没用。在考试时,心里自然就紧张起来,而且越聪明的孩子,情况越严重。(2)不适应考场的气氛。

平常玩耍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跟小朋友打闹、说笑,情绪不那么紧张,可在考试的时候,孩子这么做,老师就会进行干涉,甚至说一些“时间不多”“好好考试”的话。这样的气氛往往会让孩子觉得压抑,紧张的情绪很快就会占据上风。(3)无法快速调整到考试状态。

我们都知道,要想考好试,不仅需要对知识的了解,而且还需要心态的配合。一些孩子平常“野”惯了,一到考试的时候,状态很难一下子调整过来,而在家长、老师的强行“调整”下,出现紧张情绪在所难免,成绩自然也就不会特别理想。

心理学家支招

对婴幼儿和那些平时很少出门、很少有机会与外界接触的孩子来说,怯场是非常正常的一种情绪反应,而对在幼儿园或上小学的孩子来说,考试紧张也是正常的。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怯场表现,而心理学家把怯场分轻度怯场、中度怯场与重度怯场。重度怯场有头晕(俗称晕场)、目眩、心悸、恶心等症状。如何区分轻度怯场、中度怯场与重度怯场?

就以考试为例,轻度怯场表现为,平时熟悉的知识回忆不起来,但思路还比较正常,还能继续进行考试;中度怯场表现为,平时熟悉的知识回忆不起来,注意力不能集中,思路受到影响,这当然影响了答卷速度;重度怯场则常表现为大脑一塌糊涂,什么也想不起来,或双眼发蒙,发生晕场。因而,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怯场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不闻不问。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走出“詹森效应”的心理怪圈呢?以下几点或许可以尝试一下。(1)淡化效应。

如果父母在考试之前,老是提醒孩子考试时要如何如何,就会强化孩子考试的事情,易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因为你说得越多,考试时刺激孩子产生紧张情绪的信号就会越多。因此,考试前,尽量在孩子面前少提考试的事,可以多聊些天气或社会趣闻。这样既能淡化考试这件事,又能让孩子放松。(2)巧用注意力转移法。

如果发现孩子考前特别紧张,可让孩子多听音乐,或帮父母适当地做一些家务,运用“转移注意”和“自我暗示”的方法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同时教给孩子考试时的一些放松技巧,比如当心里过于紧张时,可观察老师的服饰、表情,想一小会儿最感兴趣的事情等。(3)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很多孩子在考试的时候一旦发现自己的用具带得不够或者不是自己熟悉的,就会产生莫名的紧张。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让孩子将该准备好的用具准备好。父母还要告诉孩子,如果考试时发现没有足够的用具,可以向老师求助,没有必要太紧张。(4)参加文体活动。

在考前让孩子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放松身心,对防止怯场很有好处。有的家长就在孩子考试之前带着他们去旅行或去看电影。不要觉得这样是在浪费时间,这种做法对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非常有帮助。

他山之石

父亲姓名:郭成钢

职业:报社编辑

儿子姓名:郭彦,6岁

郭彦上幼儿园时成绩相当好。因为我提倡“不要过多关注孩子成绩”,所以每次他都能从容应对。可是他上了小学之后,周围人经常会问他:“学习累不累”“成绩好不好”“你爸有没有教你写作文”之类的问题。久而久之,郭彦对考试产生了厌倦心理,成绩也不断下滑。

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我意识到孩子可能是在考试时出现了紧张情绪。在咨询了老师之后,得到的答案果然如此。

我不看重成绩,但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这种情况可以听之任之,必须想个办法让孩子的心平静下来,走出“詹森效应”的心理怪圈。

可是,到底该如何做呢?有一天,我突然有了一个好想法:在考试前带着孩子去旅游。当我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家人和儿子的老师都觉得我是疯了,但儿子却欣然同意。不管这个方法对还是错,先试试看再说。

那次期末考试,当别的同学都在紧张复习的时候,我却带着儿子在武当山旅游。尽管因此耽误了几天复习的时间,但开阔了眼界的儿子心理素质变好了,考试的时候竟然考了一个不错的成绩,要知道,这在以前可是我不敢奢望的。

看来,我的方法是可行的,以后还要多用。Part 2 让害羞宝宝大方起来

在我们身边,总是能看到一些害羞、腼腆的孩子。不喜欢和小朋友玩、见到叔叔阿姨也不愿意打招呼、不愿意说话……尽管他们可能很会唱歌、跳舞,但是在陌生人面前总是不愿意表演。如果大人非要他表演,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哭哭啼啼。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不能着急,要一步一步帮助孩子。宝宝害羞度测试

你家的孩子害羞、腼腆吗?在很多时候,你并不能通过直观的观察来下结论,因为有些孩子只会在特定的时间、场合表现出害羞、腼腆的一面。比如在老师面前、在陌生人面前,或者在情绪不高的时候。现在,我们不妨来一个测试:

1.小朋友到你家,孩子会主动招待别人吗?A.会 B.不会

2.你会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吗,比如说你朋友家?A.不会 B.会

3.你经常对孩子说类似“你怎么这么害羞”“你太胆小”的话吗?A.不是 B.是

4.在陌生人面前,孩子是不是总表现得手足无措或者喜欢哭闹?A.不是 B.是

5.在外面的时候,孩子会特别黏你或者你爱人吗?A.不会 B.会

6.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孩子声音大吗?A.挺大 B.很小,几乎听不到

7.在别人家吃饭,孩子会主动夹菜吗?A.会 B.不会

8.在学校,孩子会主动参加活动吗?A.会 B.不会

9.你和你爱人也属于腼腆型性格吗?A.不是 B.是

10.你的孩子爱笑吗?

A.是的 B.不是

现在,请统计你的选项:

如果你的结果当中,A选项少于或者等于6个,那么,你基本可以确定你的孩子确实有点害羞和腼腆。具体表现可能是不善于和小朋友打交道,也有可能是不愿意见陌生人。不同的孩子表现有所不同,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作为家长,当发现孩子有害羞和腼腆倾向的时候,要尽早地给予引导,早日让孩子“大方”起来。

如果你的结果当中,A选项多于6个,那么恭喜你,你孩子的表现总体来说还算大方。他之所以有些时候表现出腼腆、害羞的一面,不是性格使然,而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自己所遇到的情况。比如,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他不知道该如何招待、该如何和阿姨打招呼。作为父母,日常生活中只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很快就会成长为你心目中的那个样子。1.不敢当众表演——深解害羞心理

乐乐是个爱唱歌跳舞的小姑娘,每当电视节目中有人跳舞的时候,她都会“翩翩起舞”,跟电视中的人学。大家都说乐乐以后是个舞蹈家,可他们不知道,乐乐是个特别害羞的孩子,从来不敢在别人面前表演。要是跳舞唱歌,最多也只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面前。如果当时有其他的人在场,即便是小表弟、小表妹,她也会拒绝表演。

记得有一次,幼儿园要举办一次六一儿童节的晚会,当老师问她想要表演什么节目时,她想都没想就说要跳舞,而且还在老师的帮助下选定了跳舞的曲目,回家就跟着电视学舞蹈动作。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乐乐几乎每天都在练习舞蹈,连平时爱看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也不看了。看到她这么认真地练习,爸爸妈妈打心眼里为她高兴:“这个孩子以后了不得。”

不过乐乐的爸爸妈妈也在担心一件事情:现在乐乐练习得这么用功,到时候她敢不敢到台上去表演呢?但他们并没有把这种担心表现出来,只是不断地鼓励着她。

很快,六一儿童节到了,那天下午,许多父母都带孩子去参加晚会。乐乐的爸爸妈妈也不例外,他们都在等着看乐乐的精彩表演。到学校之后,乐乐的爸爸妈妈从节目单中看到乐乐的节目被排在第四个,所以,乐乐一到学校就要化装。化装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在一边鼓励她。

就当乐乐要上场表演的时候,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乐乐不敢上台表演。“乐乐,该你了啊,快上!”“是啊,乐乐快去!”

可不管老师怎么劝,小朋友怎么鼓励,她就是不愿意上去表演,催得急了,竟然大哭起来。无奈之下,乐乐的节目不得不被取消。“关键时刻掉链子,这孩子真是的!”

一想到乐乐这么多天的努力付之东流,爸爸妈妈就觉得可惜。不过他们更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乐乐胆子这么小,不敢当众表演呢?

案例深度解析

乐乐之所以不敢当众表演,是由于“害羞心理”作怪。何为“害羞心理”呢?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陌生的场景或遇见陌生的人时,如果表现出紧张、不安,他就有害羞心理。

有害羞心理的孩子,多不喜欢别人“注视”自己,也不喜欢被别人放在“聚光灯”下的感觉,因为这会让她感觉不自在。有害羞心理的孩子,在家里与家外的表现是不同的。在没有外人的时候,孩子又蹦又跳,非常活泼,可一旦父母带他们出去串门的时候,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让他跳舞唱歌,他就是不敢,显得六神无主。如果父母因此埋怨,他就会大哭起来。

小孩子大多都会有害羞心理,有调查显示,有1/5的儿童天生就害羞,而剩下的则是某一段时间的害羞,只要过了这个时间段,情况就会好转。如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环境时,总免不了“老实”或“安静”一会儿,混熟之后,便会活跃起来。从儿童成长发展学来看,有一半孩子的害羞心理会从6个月持续到6岁。

小孩子为何害羞呢?事实上,孩子有害羞心理,除了先天的性格如此外,还有以下几种原因。(1)气质差异。

每个孩子的气质都不相同。如果孩子气质属于黏液质、抑郁质类型,就生性害羞,他们说话低声细语,见到生人就脸红,比较怕生。如本文中的乐乐,虽然在家里活跃,但到人多的场合就不敢当众表演。(2)有“陌生人焦虑”。

顾名思义,当孩子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一种焦虑的情绪。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孩子就会变得胆小、怯懦。原本练得很好的舞蹈忘记了节奏,唱得很不错的歌走了调,这是孩子心理素质不高的一种表现。(3)可能有心理“预设的偏见”。

所谓心理“预见”,实际上就是指“心理预设的偏见”。比如他曾经当众表演的时候因为搞砸而遭到了耻笑,所以心理就产生了一种偏见,认为当众表演会被人取笑。一旦要他们再这么做的时候,这种“心理预设的偏见”就会出现,阻止他进行当众表演,从而让孩子出现害怕、退缩的行为。

心理学家支招

如果家中有害羞的孩子,父母非常着急,特别是家里有客人来时,或带孩子出门见朋友时,孩子会让父母感觉特没面子。因为不害羞的孩子很乐于打招呼,而害羞的孩子不肯打招呼。

最尴尬的情形莫过于父母让孩子与朋友打招呼或叫阿姨叔叔,她却死活不肯,而好心的叔叔阿姨想逗一下,孩子更是立即向父母身后缩。因而,很多父母就会责怪害羞的孩子:“我怎么生出了你呢?”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2岁前有害羞心理是非常正常的。如果孩子到了2~3岁了甚至超过4岁还是表现得非常害羞。比如做什么事情都要父母陪伴,怕见陌生人,一见生人说话总低着头、声音小、爱脸红等,那就不宜忽视了,否则,就会影响孩子的交际。

美国心理学家坎贝尔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父母和长辈要作出相应的“精神投资”。对于害羞的孩子,父母应该如何对其进行精神上的投资呢?

下面,让我们看看心理学家的建议。(1)引导孩子丢下心理包袱。

孩子之所以不敢当众表演,很大一个原因是有心理包袱,这就是受到“心理预设偏见”的影响。这个时候,父母就应该引导孩子抛弃一切顾虑,告诉孩子,你应该大胆前行,不要过多计较别人的评论,也不要过于追求完美,担心失败。只要你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你就是最棒的。(2)巧用激励效应。

当你的孩子表现出害羞的一面、不敢当众表演的时候,父母应该经常用激励效应激励孩子,而且从一些小细节开始。比如,“今天乐乐见陌生人竟然没哭,好厉害”“乐乐今天帮妈妈给陌生叔叔拿凳子了,好棒”等。一旦父母能够给予长期的激励,孩子的害羞心理就会减弱,成长为一个大方的孩子。(3)情感投资法。

父母要尽可能地多花一点时间陪陪孩子,及时表扬孩子的优点,使他们为自己骄傲,从而更好地建立自信心。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要深情地注视孩子,和孩子进行温馨的身体接触,一心一意地关心孩子。这样,孩子的害羞心理也会因为父母的关怀而减弱。(4)提升表现力法。

如果孩子的害羞心理比较严重,家长可以在亲朋好友面前经常性地举办“讲故事”、“唱歌”和“艺术表演”等活动,给孩子一个角色扮演的机会。另外,家长也可以建议孩子经常把小朋友带到家里来玩,妈妈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游戏来吸引孩子,增强孩子的参与意识。不管孩子表演得如何,父母都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要知道,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走出当众表演的第一步,接下来才能要求孩子表情自然、大方,表演精彩。(5)在游戏中培养主动性。

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得比较害羞,家长除了要多带孩子出去见世面之外,还应该鼓励孩子参与小伙伴的游戏,以此来结识小朋友,减少害羞心理的表现。多和小伙伴待在一起对孩子的成长很有益处。

他山之石

父亲姓名:杨震

职业:邮政系统员工

儿子姓名:鹏鹏,4岁

儿子鹏鹏还有几天就4周岁了。别看他长得虎头虎脑的,却像小姑娘一样非常害羞,见到陌生人不愿意说话、不敢当着众人的面背诵诗歌、表演节目。别人都说孩子长到3~4岁之后,天不怕、地不怕,非常调皮,可为什么鹏鹏就是这么害羞?

记得有一次,我们系统的同事一起聚餐,我带着鹏鹏一起去参加。在吃饭的时候,一个女同事就问鹏鹏:“鹏鹏,我听你爸爸说你在幼儿园里学了很多唐诗,要不你背诵一个给我听听,我把桌子上的花生米全部给你好不好?”

鹏鹏确实喜欢吃花生米,可是要他在这么多人面前背诵唐诗就有些为难了。可是,最终在花生米的诱惑下,他还真开口背诵了唐诗,只是声音太小,那个女同事根本就没有听到。即便是坐在旁边的我,也只是听到了几个字而已。“儿子,大声点!拿出男子汉的勇气!”于是我要求他声音大一点,也让所有人都听到。没想到他看了看我,又看了看花生米,嘴一瘪,“呜呜呜”哭了起来。“鹏鹏别哭,都是阿姨不好!咱不背了,快吃花生米吧!”鹏鹏一哭,弄得那位女同事很不好意思,马上过来哄。

在饭后,那位女同事和我聊天时对我说:“你家鹏鹏很害羞,你做爸爸的要进行引导啊。我家小孩以前也是这样,说话声音小得都听不清楚,像蚊子叫。”“那我该怎么引导啊?”其实我早就想这么做了,却苦于没有一个好的办法。“这其实挺简单的。在他心情好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你背诵得很好,别人不会笑话你的,并且你要说出哪里好,哪里很不错,这样一来孩子就有自信心了,等他下次再背诵的时候,就不会这么害羞了。”女同事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你还可以让你儿子邀请一些小朋友来你家做客,让他做东,负责招待。慢慢地,你家鹏鹏就会变成一个大方的孩子。”

在女同事的指导下,我就和鹏鹏妈妈商量好,以后就这么引导他。刚开始的时候,他有些抗拒,不过慢慢地,情况确实有了好转。起码在招待小朋友的时候已经有了“大方”的表现。过了半年左右的时间,鹏鹏已经不再是一个“害羞的王子”,而是一个“大方的帅哥”了。2.人多时总黏着妈妈——如何引导内向宝宝社交

春天到了,妞妞妈妈和几个朋友约好一起去植物园游玩。几个朋友都是当妈妈的人了,去植物园游玩当然要带着孩子,或者说为了让孩子开心。“妈妈,我们周末真的去植物园?”“是的!”“我要去植物园了,去植物园了!”

一听说周末的时候能够去植物园玩,妞妞高兴得跳了起来。周末还没到,就早早地问爸爸妈妈:“我要带些什么东西?”在得到回答之后,就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一会儿的工夫又跑过来问:“妈妈,在植物园我能看到小蜜蜂采花蜜吗?”各种各样的问题,多得让妈妈不免有些烦躁,但想到这是孩子兴奋的表现,便耐着性子一一回答。

终于,周末到了。

早晨,妞妞背着一个装着零食、水、小人书的小书包,和妈妈一起出发了。一路上,妞妞还在不停地问:“妈妈,你的袋子重不重,要不要我帮忙?”妞妞懂事的样子惹得周围人纷纷羡慕妞妞妈妈有福气,女儿这么小,就已经是一个贴心的小棉袄了。

到了植物园门口,妞妞妈妈的同事也都先后带着孩子来了。

几家会合后,场面就变得热闹起来。几个年纪相仿的孩子很快就打成了一片,纷纷拿出自己的玩具“交换”着玩,甚至开始模仿电视节目中超人的样子,向对方“宣战”。就在这一团乱的时候,妞妞妈妈却发现,妞妞竟然站在自己身边,并没有加入到这场“战斗”之中。“妞妞,怎么不去和小伙伴玩呢?”妞妞妈妈问她。

妞妞摇了摇头,拉着妈妈的手,使劲地把她往人少的地方拽:“妈妈,我们到那边去玩。”“为什么啊?和这些阿姨待在一起多好啊?还有这么多小朋友,你不是要去看小蜜蜂采花蜜吗?你可以邀请小朋友一起去啊。”妞妞妈妈鼓励着。妞妞却嘟着嘴,一声不吭,一副很委屈的样子。不管谁劝她,她都不愿意去。

一天下来,她几乎一直拽着妈妈的手不放。即便妈妈上厕所,妞妞也都会跟进去。其间有一回,她在旁边看牡丹花,转头却没看到妈妈,便放声大哭起来,任凭那些阿姨怎么哄都不行,直到妈妈回来才止住哭泣,紧拽妈妈的手,一刻都不放下。

现在,妞妞的妈妈很纠结:妞妞这是害羞吗?我该如何让害羞的妞妞懂得交际、和小伙伴自然地融在一起呢?

案例深度解析

妞妞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她个性比较内向,一见生人或一去人多的场合就害羞。

通常,性格内向或胆小的人都比较害羞。与外向型的孩子相比,他们更易受“环境效应”的影响。什么是“环境效应”呢?所谓“环境效应”,就是对环境的变化适应能力差,具体来说,就是指一个人如果处在和自己记忆中相同或者类似的环境之下,内心的愉悦、记忆能力、潜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相反,如果处在和记忆中不同的环境之下,就会变得不安、扭捏、思维能力下降。

对于像妞妞这种有些内向、认生的孩子来说,最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其突出的表现就是一到人多的场合,或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就喜欢黏着自己的家人。

那么这些孩子为什么在受到“环境效应”影响的时候会出现这些情况呢?(1)与父母气质有关。

气质是孩子3岁前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是从父母身上遗传来的,终生难以根本改变。如父母中一个内向,孩子就比较内向、文静。而胆小内向的孩子多害羞、与世无争,但这样的孩子比较怕人多的场合或不熟悉的环境。(2)缺少人际交往的心理历练。

如果孩子本来就内向,又很少有机会到人多或陌生的场合,必然一到一个陌生环境就紧张、不安,具体表现为见人说话脸红,甚至向父母后边躲藏。当然,也有的孩子会紧黏着父母,一步不离。(3)消极思维模式效应。

一般外向型的孩子行事前不会考虑太多。但内向型的孩子就不同了,他会瞻前顾后,考虑很多,而且考虑问题比较悲观、消极。换言之,就是思维模式比较消极。如,一到人多的场合,内向的孩子会这么想:“人这么多,我说什么好?如果我说错话了,大家都会取笑我!”正是消极思维模式的效应,让内向型的孩子不敢说不敢做,甚至有些退缩行为。(4)受环境效应的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现代社会的孩子从3个月之后就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反馈意识。这里的环境包括周围的人、物品、声音、光线等因素。身处一个陌生的地方,母亲不在身边,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环境的改变,都有可能给他的心理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和困惑。

心理学家支招

对于婴幼儿,特别是3到8岁的孩子来说,害羞是非常正常的一种表现,如,害羞的孩子怕去陌生场合,一见生人就表现得非常拘谨。

你家中有害羞的孩子吗?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内向,而且过分害羞,你就需要多加注意了。因为孩子过分害羞,会妨碍孩子正常社会交往的发展能力,此外,还会让孩子沉默、胆小、缺乏自信、没有主见等,不利于孩子的个性成长。

家有害羞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改造呢?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是这样做的:家中一来客人,就会让害羞的孩子待在房间内,或是当着客人的面说孩子害羞,不如某某孩子好。建议父母们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是给孩子贴上害羞的标签,这标签会给孩子不良的心理暗示,让孩子认为自己就是害羞的孩子,从而难以积极主动地去作改变。

如何让孩子尽早走出“内向型”心理误区,帮助孩子更好、更有效地融入周围的环境呢?(1)给孩子积极的“环境效应”。

如果您的孩子内向、害羞,就让孩子多与外向的孩子交往。如,在小区的邻居中给孩子找个外向的小朋友,或让幼儿园老师多安排外向大胆的孩子和他一起玩。这样就能给孩子积极的“环境效应”。为何要这样呢?因为很多孩子害羞就是缺少积极的环境效应,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时间长了,相信你的孩子会受“外向型”的孩子心理的影响,从而变得开朗,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外向一些。(2)减少心理对抗。

当孩子不接受一个新环境时,产生心理对抗是毋庸置疑的。如果父母能够很好地减少这种心理对抗,就能有效地引导孩子走出“内向型”的心理误区。要想减少孩子的心理对抗,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提高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尝到新环境的“甜头”。比如新幼儿园里有好玩的玩具、新公园里有很多可爱的小狗、新家里有更大的电视等。(3)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如果孩子害羞,父母在带孩子会客或家里来客人之前,一定要帮孩子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如和孩子一起收拾房间,准备接待客人。同时,要告诉孩子有多少客人、都有些什么人、孩子到时应该如何做。之前可进行模拟演练,在模拟演练中,父母可扮演客人的角色,让孩子扮演主人的角色,这样孩子就掌握了问候客人、给客人拿水果等基本的常识,客人来时,孩子自然就能轻松地应对了。(4)让孩子当“小司令”。

如果家有内向型害羞宝宝,可以帮助孩子找几个年龄比较小的小孩,让他们和你的孩子一起玩。这样,在孩子们做游戏时,你的孩子就会占据主动的位置。不管是玩什么游戏,出什么主意,他都会自然地成为孩子中的“小司令”。久而久之,就能走出“内向型”的心理误区,时间长了,自然就会不害羞了。

他山之石

母亲姓名:万芳

职业:小学教师

女儿姓名:思思,4岁

我女儿叫思思,是个有些内向害羞的孩子。在家还好一点,一出门就黏着我。思思在幼儿园中比较害羞,因此不喜欢与同学玩,总是一个人待着。她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觉得奇怪,也有霸道的小朋友总欺负她。每每受欺负后,她总是大哭不止。

记得有一次,幼儿园的一个小朋友抢了她的玩具,她大哭不止,硬是要幼儿园的老师带着她来找我。找到我之后,她扑进我的怀里委屈得大哭,弄得幼儿园的老师非常不好意思,连连跟我道歉说没有照顾好思思。

其实我知道,并不是幼儿园的老师没有照顾好思思,而是思思太内向害羞,以至于不知如何与小朋友交往。“这样下去可不行,看来我得改变做法了。”晚上回到家,我对思思爸爸说道。“是啊,这样下去,等她长大了也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你打算怎么办?”思思爸爸反问道。“还没想好。”我说。

不过,两天之后,我就想到了办法:不理她。那天,她又和一个小朋友发生了矛盾,大哭不止,幼儿园的老师给我打电话,让我过去看看。我去一看,原来是吃饭时旁边的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饭粒撒到了她的裙子上,她不干,非要让人家赔。幼儿园的老师来劝,她不但不买账,还哭闹起来。

了解到事情的缘由之后,我脸色一沉,对思思说:“以后这种小事情不要再来找妈妈了,你自己解决吧。妈妈那边还有那么多哥哥姐姐要照顾呢。”

听了我的话,小思思一脸茫然,委屈得想要扑进我的怀里大哭。我却推开了她,离开了幼儿园,身后顿时传来号啕大哭的声音……

一周后的一个晚上,思思的心情看起来很好。我试着问她:“最近怎么样?小朋友还抢你的玩具吗?”“没有,我今天先把我的玩具给她玩,她也给我玩具玩,我们现在是好朋友了。”

听到她的回答,我放心了,看来我的做法是正确的。果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坚持下来。思思的内向也就慢慢消失不见了。3.奇奇喜欢躲在妈妈背后——帮助认生宝宝

今天是周末,奇奇的毛衣小了,奇奇妈妈决定带她去附近的商场买件小毛衣。没想到却在商场遇到了自己的闺密王云云。“奇奇,这是王阿姨,快叫阿姨好,你那个芭比娃娃可是王阿姨买的!”奇奇妈妈拉着奇奇的手说。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奇奇竟然一步步地退到了自己的身后。“奇奇,怎么把阿姨给忘了呢?快叫阿姨,一会儿阿姨给你买好吃的!”“妈妈,回家……妈妈,我回家……”

奇奇大喊大叫要回家,这叫妈妈感觉很没面子。“奇奇,快叫阿姨,不能没礼貌,知道吗?妈妈最不喜欢没有礼貌的孩子了。”“哇……”一听妈妈这样说,奇奇大哭了起来。“奇奇不要哭,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要哭了!”一看孩子哭了,王云云赶紧去买了一个冰淇淋。“云云,不好意思,唉,这孩子跟你家强强差远了,每次见生人总这样。每次去你家,你家强强都主动叫我,我家孩子太没礼貌了!”

奇奇是没礼貌吗?

案例深度解析

孩子一见陌生人就向身后躲藏,或者不跟陌生人打招呼,这不是因为没礼貌,而是由于孩子认生。

如果你仔细观察,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奇奇这样的孩子。如果家里没客人,或没见陌生人,这些孩子表现得很大胆,但一见陌生人,他们就像换了一个人。比如有的会突然害羞,躲在妈妈身后偷偷地张望;有的则会哭喊着跑到妈妈跟前或向妈妈怀里钻。案例中的奇奇便是如此。

孩子为什么会认生呢?心理学家认为,认生是孩子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记忆变化。它意味着孩子在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比如能够区分熟人和陌生人,能清楚地记得不同人的脸;同时也说明孩子在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上有了重大变化,比如对亲人与陌生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孩子认生有多种原因,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1)个性的因素。

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相同,有的内向、害羞、退缩;有的则是活泼、大方。相比较而言,性格内向、害羞的孩子,要比性格外向、大方的孩子更易认生。(2)缺少安全感。

婴儿是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不断成长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对父母与家人自然会产生一种依恋之情。只要父母家人在旁,就觉得安全;如果出现生人,就会焦虑恐惧。而当孩子稍大后,很多父母因担心安全问题,不让孩子单独外出,这就给孩子外面不安全,陌生人可怕的印象,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不习惯陌生人的出现。

心理学家支招

孩子认生通常发生在出生后6个月时,而且有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通常,在8~12个月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弱。不过,由于个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孩子在3岁以后依然会有认生表现。

如果你家宝宝3岁了依然认生,你就要设法引导他走出认生的怪圈。要知道,认生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既影响孩子的智力及交往能力的发展,又降低了人们与孩子交往的兴致,从而让孩子形成交际障碍。

父母如何帮孩子不认生,能大胆地面对陌生人呢?(1)“系统脱敏”。

如果自己的孩子认生,父母可采用“系统脱敏”这一心理疗法来帮助孩子。具体做法是:父母可以在家里来客人时先让孩子在远处观望生人,然后再让孩子离得近一点,让他与生人接触,并鼓励他与生人相处。这样就能慢慢降低他的焦虑或恐惧感。(2)好感法。

家里来客人时,可以让客人先递给孩子一个玩具或美食,让孩子对生人先有好感,再开始和他交谈。交谈时定要注意声音温和,否则会让孩子更紧张。当孩子的紧张情绪消除后,客人再亲近他、抚摩他。这比“贸然”地抚摩他要好得多。(3)互动法。

家里来客人,父母不要冷落孩子,最好是设法促成孩子和客人间的互动,比如,让客人看孩子画的画,或让孩子唱歌,多让孩子表现自己,这样,孩子就不会因客人的到来而有受冷落的感觉,从而产生不良情绪。(4)游玩法。

让孩子与喜欢的小朋友一起玩。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小朋友多的地方去,先让孩子接触陌生的小朋友,鼓励孩子与他们一起做游戏、交朋友,之后再让他们接触成人。

他山之石

妈妈姓名:孙小燕

职业:自由职业者

女儿姓名:音音3岁半

音音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女生,平时在家里能说会道,非常有条理。但让我纠结的是,家里一有客人来,或一带她出去做客,她就像变了一个人——非常认生。

昨天,我要去参加一个同学的婚宴。音音一听,非闹着要去,我就带她去了。婚宴在一家酒店举行,我与几个同学坐在一起,同学李小凤也带来了两岁的女儿佳佳。“音音,这是刘阿姨,这是赵叔叔……这些都是妈妈的同学,叫阿姨、叔叔!”我鼓励音音叫人,可她依然像以前一样一个劲儿往后缩。“刘阿姨好,赵叔叔好……”佳佳却像一个小大人似的与我的同学打着招呼。这让我特没面子,婚宴一结束,恨不能马上带音音回家。但李小凤却建议我带孩子去公园玩。

到了公园,佳佳马上去玩滑梯了。“音音,你不是也玩滑梯吗?”“嗯!”“那妈妈带你去!”

我将她带到滑梯边。她慢慢到了顶端,然后下滑……

我与李小凤聊天。“李小凤,你家佳佳怎么一点都不认生呢?”“呵呵,佳佳一岁半的时候很认生,一见陌生人就紧张,特别是怕见长胡子的男士。我有个表哥,特喜欢逗佳佳玩。可佳佳一见他,总是大哭大叫!”“那她后来怎么不认生了?”“那是因为我老带她出去玩,哪儿小朋友多就去哪儿!另外,我出去见朋友、逛商场,也爱带着孩子。每次出去前,我会告诉她,这次妈妈要见哪些人,你应该叫阿姨还是叔叔……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不至于太紧张。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不认生了!”“就这些?”“还有,平时不要老指责孩子,要告诉孩子她的优点。我就经常告诉佳佳,她的腿非常长,皮肤非常白!这样孩子就会有自信,遇到生人时,就不会退缩掩饰自己的缺点。”“那我回去也试试!”“我还建议你邀请一些小朋友到你家做客。非常有效!”

那个周日,我家来了8个小朋友。一开始,音音有些拘束,但很快他就与小朋友玩了起来。此后,我经常聚集一些小朋友来家玩。慢慢地,孩子不再像以前那么认生了。4.一出门就退缩——让孩子“大方”起来

洋洋已经3岁半了,长得虎头虎脑的,在家天不怕地不怕,整天拿着“冲锋枪”,让爷爷奶奶“举手投降”。不知道的人都觉得他肯定是一个活泼开朗、落落大方的小男孩,可实际上,他的活泼开朗、落落大方仅局限在自家之内。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一出门就“不大方”了。无论去学校,还是去小朋友家玩,他表现得都像个小姑娘,甚至小姑娘都比他大方。

有一次,妈妈带他去一个同事家玩,同事家有个小姑娘,名叫佳佳,比洋洋还小些。

吃完午饭,两个妈妈带着孩子去附近的公园里玩。路上,佳佳特别活泼,蹦蹦跳跳地带路不说,还和遇到的邻居打招呼,“叔叔”“阿姨”地叫着,人们都夸小姑娘懂事。可洋洋的表现却非常扭捏,一会儿躲在妈妈身后,一会儿又要妈妈抱着。妈妈懒得抱他,他就哭了起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佳佳欺负了他。“不好意思啊,佳佳,哥哥太丢脸了,竟然哭了。”洋洋妈妈蹲下去对佳佳说道。“没事的,阿姨,我有时候也会哭。可妈妈说,经常哭的孩子不乖,我就不哭了。”佳佳的回答更让洋洋妈妈汗颜了。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这么大方懂事,而自己家的孩子却这么“不大方”呢?看到洋洋这种表现,洋洋妈妈觉得丢脸,就匆匆找了个理由带洋洋回了家。

回了家,洋洋妈妈就对洋洋爸爸埋怨:“洋洋真没用!今天的面子都丢光了,一点都不大方。”

洋洋真的是一个不争气的孩子吗?洋洋为何不大方呢?

案例深度解析

洋洋为何不大方呢?当然是由于换了环境,有些认生。很多像洋洋这么大的孩子都有这种不大方的表现,如,让他跟陌生人打招呼时,他就会躲到大人后边。怎么也不肯大大方方、有礼貌地称呼人。

孩子是从何时认生的呢?一般来说,在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认生了,通常3岁以后会好一些,但也有一些孩子3岁以后更加严重。他们平时在家非常活泼,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可一旦到了外面,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表现得非常扭捏,还经常哭哭啼啼,在家里的那种“威风劲儿”荡然无存。孩子的这种表现,是由于他们生性比较害羞,在别人面前不够大方,是一种退缩性行为。

孩子为何在家在外表现迥异呢?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由于个性和环境的原因。如果父母溺爱孩子,百依百顺,这些孩子在家就什么都不怕,表现得就活泼大方。但如果对孩子过于保护,很少带孩子出门,那么偶尔带孩子出门时,孩子就会表现得非常忸怩。

当然,孩子在外不大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分析如下。(1)孩子过于焦虑。

现代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为什么孩子还会“心理焦虑”呢?当然是因为父母忙于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之故。但这些父母不了解,孩子在物质需求的同时,更有情感需求,需要父母多陪伴,才会有安全感。否则,孩子内心的焦虑就一直存在。“妈妈什么时候回来?”“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了?”类似的问题就会一直在孩子脑子中盘旋。(2)缺少激励效应。

孩子做错事很正常,比如把邻居家的杯子打碎了、和阿姨家的小妹妹抢玩具闹翻了、因为不认识父母的同事而没有叫人……面对这些错事,很多父母只是责备。这样,就让孩子缺少信任感觉。父母的肯定和信任将会给孩子很大的激励作用。如果这种激励被责骂代替,渐渐地,孩子“走出去”的心理欲望就会降至最低点。(3)缺少期待效应。

每个孩子做事都有一定的心理期待。举个例子来说,和妈妈出去逛超市,他的心理期待可能是获得一个玩具;和邻居阿姨打招呼,他的心理期待可能是获得一盒巧克力或妈妈的一个表扬……如果每次行动之后,他的心理期待都没有获得满足,那么以后再出去,他们就不会表现得那么积极了。

心理学家支招

父母总会看到这样的场面。有些三四岁的孩子又跑又跳,非常开心;有些孩子却缠着父母,死活不肯离开半步。后者就是羞怯内向的孩子。这类孩子在家时多非常活泼,但到了外面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同“内向型”害羞的孩子一样,“不大方型”害羞的孩子如果父母不加以引导,其长大后往往也会表现出自卑、害羞、自闭的心理倾向,给他们的生活、工作、交际带来很大的影响。因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做有心人。如果发现孩子害羞,更要小心观察,看看孩子属于哪一类型的害羞。

通常,“不大方型”害羞有一个明显的时间周期。在孩子6个月之前,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此后一直到3岁,“不大方”的情况都比较突出。3岁之后,这种情况可能会减弱,尽管一开始见到生人还会“不理不睬”,但很快就会和他们玩熟。如果你的孩子超过3岁,“不大方”的情况还比较明显,你就可以利用“门槛效应”帮助孩子走出“不大方”的心理误区。

什么是“门槛效应”呢?“门槛效应”是心理学家查尔迪尼研究发现的。通常,对于别人提出的简单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拒绝,因为怕别人认为自己不通人情。但当接受一个简单要求之后,对方再提出较高的要求,人们为了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会接受这个较高的要求。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为了帮助孩子远离“不够大方”的误区,父母可借用这一效应,即在对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

具体该怎么做呢?以下方法可以参考。(1)不给孩子提太多的要求。

一些父母带着孩子出去时,总要求孩子“叫李阿姨”“给叔叔唱支歌”“跟小妹妹一起跳舞”等。对于生性开朗的孩子来说,这并不是难事。可对于“不够大方”的孩子来说,这些要求简直比登天还难。所以,父母引导孩子应该从简单的要求开始。比如“给叔叔搬个椅子”“把自己的玩具借给弟弟妹妹玩”等。(2)不要让孩子突然接近陌生人。

家中如果要来客人,妈妈就要在之前告诉孩子,并教他如何与客人打招呼。这样就能避免孩子因不知如何应对而出现不大方的情形,如向父母身后躲、不向客人问好或躲到房中不敢出来。(3)借用激励效应。

尽管孩子“不够大方”,父母却不要当场、事后给予难堪和指责,最好的做法是鼓励孩子,用激励效应让孩子再接再厉。如:“下次你再见到王叔叔一定会叫他的是吧!”如果孩子有好的表现时,别忘了及时鼓励和赞美,为孩子建立自信心。

他山之石

母亲姓名:李艳

职业:经理助理

女儿姓名:蒙蒙,5岁

我们家蒙蒙在4岁的时候一出家门就特别胆小害羞。如,在幼儿园不敢和小朋友玩,见到老师也不敢说话,每次带她出去参加聚会,她也总表现得“羞答答”的。

刚开始时,我们对蒙蒙的表现并没太在意,总觉得女孩子羞涩一点很正常,总比那些顽皮的孩子要好管一些。

但前几天,我却发现事情没这么简单。

那天,我带蒙蒙去书店买书。我让蒙蒙去交钱,自己则在店里听音乐。本以为蒙蒙很快就能付钱回来。可十多分钟过去了,她却还没回来。

她到底在干什么?

我扭头一看,却见她站在收银台前。收银员问她:“小朋友,你是不是要结账?”可她既不答应,也不看人家,而是低着头,一动不动。“蒙蒙,你怎么不结账呢?”我很奇怪,也有点生气。

蒙蒙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收银员,突然哇哇大哭起来,引得周围人都回头看她。

我心里一阵烦躁:“这样下去如何了得,以后她一个人怎么生存?”也正是那一次,我下定了决心,要对她进行一系列的改造。

如何改造呢?我开始请教周围孩子的妈妈,和她们探讨一些引导的方法。最终,我选择了“一次进步一点点”的做法。也就是心理学上的“门槛效应”!

具体做法是,每次要蒙蒙做什么事时,只要求她做一点点。比如结账时,我不再要求她一个人去,而是陪她一起去,不过钱由她交给收银员;遇到熟人时,我不要求她叫“叔叔”“阿姨”,仅要求她安静地坐在我身边,而不是躲在我的身后……刚开始,蒙蒙爸爸对我的做法很不理解,认为孩子缺什么,就该给她“补”什么,怎么能这么慢吞吞地引导呢?

不过,当我说出理由之后。蒙蒙爸爸就同意了。

过了一段时间,蒙蒙的表现已经让我很满意了。她已经能自如地做到我的第一步要求。我就开始按第二步的要求训练她,如让她独自去结账,我在一旁看着;见到熟人时要回答他们的问话;和小朋友玩耍时要主动把玩具拿出来分享……

一步步地进行下去,现在的蒙蒙不再害羞,已成为一个“大方”的小姑娘了。5.家里来客人就躲——孩子怯于见人,怎么引导?

过年了,朵朵家里来了很多客人,父母都在忙着招待。突然,其中的一个客人惊讶地问道:“你们家朵朵呢?我都好久没见她了,应该长高了不少吧?”

朵朵爸爸这时才发现,朵朵根本不在客厅,于是就去找她,却见她正一个人在自己的卧室里玩儿。“朵朵,快点出来,李叔叔来看你了,还给你买了很多好看的书。”爸爸在客厅里喊道。“我不去!”“朵朵怎么能不去呢?李叔叔、王阿姨、敏敏姐姐今天来家里做客,你拿点糖果给他们吃好不好?”朵朵妈妈也在客厅里面喊道。“就不去嘛!”“这孩子怎么了?怎么一点都不听话?”朵朵爸爸有点尴尬,就走进朵朵房间,说,“你在干吗?爸爸叫你你听到了吗?”

面对爸爸的训斥,朵朵只是嘟了嘟嘴,一脸不快的样子。

见朵朵这样,爸爸气不打一处来,就想把她拉到客厅。没想到她刚被拉起来,就“哇”地哭开了。“来,朵朵乖,看叔叔给你买什么好东西了?”客人李先生也进来套近乎。

可朵朵一见到他就躲到了爸爸的身后。“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看来你想挨揍了。”朵朵妈妈气呼呼地说。

妈妈的恐吓并没有止住朵朵的哭声,反而让她哭得更厉害了。“对不起啊,老李。孩子不懂事,让你见笑了。”朵朵爸爸只能跟客人道歉。“没事。朵朵,是不是叔叔不常来,所以怕见叔叔是吗?”李先生一脸和蔼地说道。“嗯!”朵朵点头道。“没关系。朵朵,叔叔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敏敏姐姐!”

敏敏比朵朵大两岁,一见朵朵就跑了过来。不一会儿,两个孩子玩了起来。

客人走后,爸爸不解地问:“孩子为什么怕见李叔叔,是怯生吗?”“应该是吧!可为什么朵朵见到小朋友就不会这样呢?”妈妈也很无奈。

案例深度解析

一见家里来客人,孩子就躲在房里不愿出来,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当然是由于怯生。更确切地说,是怯见生人或怕见外人。

怯生是害羞的一种类型,但与认生型害羞还是有区别的。认生型害羞是见所有的陌生人都害羞,而怯生型害羞的孩子在外面可能并不怯生,只是怯于见父母的朋友、亲戚或长辈。即使是熟悉的长辈,他们也不愿开口打招呼。如果长辈想逗他们一下,他们立刻成了蜷缩的刺猬——低着头,红着脸,不知说什么好。

实际上,这些怯于见人型的害羞孩子对其他人是很感兴趣的,只是他们内心的忧虑感和紧张感占了上风,让他们不知如何见长辈。

一般来说,怯生型害羞的孩子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害羞,他们的害羞大都只表现在特定的环境里或特定的人群前。如很多孩子怕见老师,但见年纪相仿的生人却不会紧张。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怯生,特别是怯于见长辈呢?(1)有过不快的经历。

比如,有些长辈常常逗孩子,说孩子不听话就叫大灰狼吃他,或在孩子犯错时对孩子过于严厉。这都会导致孩子对长辈产生惧怕或紧张心理。同理,如果幼儿园老师严厉批评过孩子,孩子也会怯于见老师。(2)孩子的“心理安全区域”小。

每个孩子的“心理安全区域”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在家里最安全,无论谁来都不会怯场;而对于生性怯生的孩子来说,“心理安全区域”就会大大缩小,只要是感觉不熟悉,他们都会觉得胆怯。(3)遗传因素。

遗传是导致害羞的间接因素。在婴儿时期就可以明显地看到有些孩子比较敏感,这可能是因为母亲怀胎时压力过大。而如父母性格内向、害羞,平时不怎么与人联系,家里很少有客人来,自然也会造成孩子害羞、怯生。

心理学家支招

你的孩子怯生吗?是怯见所有的生人,还是怯于见长辈呢?

通常,儿童在婴幼儿时期都怯于见人。有的孩子怯于见长辈,如外公,舅舅,也有的孩子怯于见幼儿园的老师或长得比较高大、神情比较严肃的人。如果孩子只是见了他们比较紧张,不敢大声说话,还算比较正常。但如果孩子一见这些人就躲藏、哭闹,父母就要加以重视了。

一般来说,如果孩子怯于见人,可以先让孩子接触表情和蔼的人,如年轻乐观的女亲戚、幼儿园中的女老师。因为孩子一般都喜欢年轻女性。所以在串门时,父母可以让孩子先与那些漂亮阿姨或小朋友打招呼,讲几句话,最后再与怯于见的人打招呼。

此外,父母还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引导孩子。(1)妙用期待效应。

当看到孩子很想和小伙伴玩,却又不敢加入时,父母应该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孩子,并这样对孩子说:“为什么不走过去,让那些孩子看看你的新玩具呢?如果你走过去,妈妈会很高兴的。妈妈最喜欢勇敢的孩子了!”父母还可以拉着小伙伴的手说:“我和我的孩子可不可以一起来玩?”这个时候,父母要尽量陪孩子多待一会儿,等孩子玩得高兴时再退出来。(2)给孩子设置一个“心理安全区域”。

如果孩子怯见生人,可以先给孩子设置一个“心理安全区域”,如事先告诉客人孩子的优点,以及感兴趣的事。客人来时,让孩子待在房间内自由活动,但必须半开着门。这样,客人的夸奖就会传到孩子耳中。之后,父母可以与客人聊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最后再让孩子帮忙拿杯子,顺便让他跟客人打招呼。(3)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父母不能给孩子贴上“害羞”的不良标签,而应该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告诉孩子:“你不是一个害羞的孩子,只是你现在还不知道该如何交往。”或者说:“如果你能够按照妈妈的话去做,保证你很快就能找到小朋友一起玩。”

他山之石

父亲姓名:严明

职业:工程主管

儿子姓名:严文章,5岁

我是建筑公司的工程主管,每天要见的人很多,上有公司的领导,下有建筑队的人。也正因如此,我家几乎每天都有客人。刚开始,我家文章还比较“好客”,看见客人来了,会帮我搬椅子、拿茶叶、递烟,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很讨人喜欢。来我家做客的人也都夸他懂事。

可是,在文章5岁的时候,他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见到客人也不打招呼,我让他帮忙做点小事也不做,一见到家里有陌生客人来访,就躲进自己的小房间。

刚开始我还以为他是在偷懒、不愿意帮我做这些小事,可有一次,我让他给一个同事拿点水果,他却死活不干。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到了恐惧,似乎我的同事要把他带走似的。他妈妈再三要求,他却大哭起来。

原本开朗大方的孩子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害羞、怯于见人呢?

后来我终于想起,有一次,我的一个同事曾经对孩子开过玩笑:“文章,你不是你爸妈亲生的,等我找到你的亲爸妈就带你走,行不行?”记得当时孩子就哭了起来。孩子是不是被吓怕了呢?

但孩子妈妈不同意这一点,说是因为我对孩子要求太严格了。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孩子怯于见人是“害羞”的表现,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与曾经的挫折经历有关。如因为不小心把客人的杯子打翻而被父母狠狠地训斥。

我也因为家中的客人训斥过孩子,看来孩子妈妈说得没错,是我教育方式不当。

于是我决心改变。

几天后,一个外地的朋友来我家做客。在他来之前,我告诉文章:“一会儿你陈叔叔要过来,就是上次给你买变形金刚的。他喜欢吃西瓜,一会儿你从冰箱里拿点西瓜出来吧。”说完之后,文章呆呆地看了我一会儿,迟疑着点了点头。

尽管那天文章没有主动喊“陈叔叔好”,但还是拿了西瓜出来。他的这一举动已经让我兴奋不已,毕竟有进步了。看来这个方法还是挺管用的。

此后,我就一直用这个办法来引导文章变得“主动”一点。现在文章已经大方多了。

我成功了。6.怕哥哥姐姐的成成——帮孩子远离“怕大”心理

成成已经3岁半了,在家很霸道,除了爸爸,他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但这个小霸王却非常害怕比自己年龄大一点的哥哥姐姐,无论是自己的表哥表姐,还是公园里、邻家的小朋友,一见到他们就蔫了,而且十分听话,大孩子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成成家所在的小区里有几个比他年纪稍大一点的孩子,几乎每天都要见面。每次那些孩子都会主动让成成一起玩游戏,可成成却表现得非常小心,大都不敢去。

像吹泡泡这样的游戏他也不敢参加。有一次,成成妈妈实在是看不过去了,就鼓励成成:“成成,你看,小哥哥小姐姐们玩得多好啊,要不你也去玩吧,妈妈就在这里看着你。”那些大孩子的父母也在鼓励成成。成成却没有说话,脚都没挪动一步。成成妈妈就想把他拉过去,没想到他竟然哭了起来,弄得大家非常尴尬。

还有一次,一个比成成稍大点的姐姐手里拿着一个小铲子,他拿着一个小勺子,小姐姐想要他的勺子。“成成,跟小姐姐换着玩吧!”

在妈妈的再三鼓励下,两个人就交换了,刚换完一会儿,小姐姐又把她的铲子抢回去了。这下成成也不干了,也想去把小勺子给抢回来,可是刚走上去就愣在那里了,一句话没说,就哭着往妈妈的怀里钻。“成成,你找小姐姐把铲子要回来,去!”

可成成死活不去,最后还是妈妈帮她要回来的铲子。

一个小小的男子汉,为什么这么“怕大”呢?

案例深度解析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孩子在家横冲直撞,谁都不怕,在外却不愿与大孩子一起玩,甚至有些怕大孩子。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是由于孩子个性、心理有问题。如,对大孩子有恐惧心理或敬畏心理。

也有心理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受到“沟通位差效应”的影响,即小一点的孩子和大孩子之间的沟通没有站在一个平等的角度进行,从而导致大孩子说的话、做的事,小一点的孩子不理解。反之,小孩子想要玩的游戏、说的话大孩子也不理解。而一些大孩子因为不理解小孩子,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如着急、发怒。小孩子就会因此害怕大孩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原因让孩子怕大孩子,现具体分析如下。(1)存在“被接受”的心理。

孩子之间在玩耍时,大孩子往往处在“领导者”的角色上,“指示”年龄小一点的孩子做这做那,或要求他们接受自己的“想法”。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来说,这就是“被接受”的心理。有的孩子可以忍受,而有的孩子则以“不和他玩”来进行抗议。(2)缺少“自信”或有不快的经历。

很多孩子怕大孩子,是因为他们与大孩子在一起时缺少自信。而如果他们曾经被大孩子欺负过,就会记在心里,并因此不想再见大孩子。

心理学家支招

心理学家认为,适度的“怕大”是孩子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说明孩子的“大小”意识正在长成,父母不要过于焦急。

3岁以后,孩子处在心理发育的稳定期,如果“怕大”心理比较严重,就会给孩子未来性格的形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孩子已经3岁多了,看到比他大的孩子就躲藏,父母这时就应该进行一些心理上的干预,引导孩子走出“沟通位差效应”。

具体该如何做呢?(1)给孩子必要的解释。“沟通位差效应”影响的最主要表现是:孩子无法理解大孩子的行为。这个时候,父母就应该给予孩子一些必要的解释。比如“哥哥这是在画一个大苹果”“姐姐这是在玩游戏,叫‘跳房子’”“这些小朋友摘野菜是为了喂那只小兔子”等。只有让他们明白大孩子在做些什么,他们才不会感到陌生,才能融入“哥哥姐姐”的行列之中。(2)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被大孩子欺负后,很多孩子没有胆量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父母应该进行必要的引导,教孩子一些交际技巧。比如告诉孩子:“你可以告诉哥哥你要干什么”“你可以给姐姐提出你的建议”等。孩子胆小很关键的一点是,没有进行良好的引导。(3)淡化“哥哥姐姐”的意识。

受到“沟通位差效益”影响的孩子,也有可能是从心理上顾忌、排斥大孩子。如果是这种情况,父母就应该淡化“哥哥姐姐”的意识。在和小朋友接触时不要让孩子知道“他是哥哥”、“她是姐姐”。

他山之石

母亲姓名:佟妮

职业:工厂质检

儿子姓名:虎子,4岁

我当初之所以给儿子取“虎子”的小名,是希望他能像只小老虎一样什么都不怕,成长为一个小男子汉。可现在虎子已经4岁了,在家倒是一只小老虎,可在外面,特别是在一些比他大一点的小朋友面前,他就成了一只“小猫”。用幼儿园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虎子的“怕大”心理很严重。

有一次,我去幼儿园接他,亲眼见到的一幕:

他想要玩皮球,可皮球却被一个大一点的孩子抢先拿走了。老师就鼓励他:“去和哥哥一起玩,好不好?”那小男孩也主动邀请他:“虎子,我们一起来抛球。”可虎子看着他,却摇了摇头。

见旁边的小姑娘手里也有一个皮球,老师就说:“那你去和那个小姐姐一起玩吧,好不好?”虎子还是摇头,老师也很无奈。

我以为他害怕那个小男孩,可老师告诉我说:“虎子就是不愿意和大一点的孩子玩,只愿意和比自己小的朋友玩。”

回家我就问他:“为什么不和哥哥姐姐一起玩?”

他回答我:“怕。”

我再问他:“你怕什么?哥哥姐姐会欺负你吗?”“嗯!”他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和虎子爸爸就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他。去公园的时候,我会带他去和一些小朋友玩。可每次他都摇头,但眼睛却始终盯在小朋友身上,一副“不知道他们在干吗”的样子。这个时候,我就会跟他解释:“哥哥姐姐是在过家家”“他们在挖坑”“他们在地上画小乌龟”等。

当然,有些时候,我的解释是多余的,孩子知道大哥哥大姐姐们在干什么。不过,我并没有因此停下“解释”的脚步。我还听从老师的建议,在遇到小朋友时,一般不会强调“他是小哥哥”、“她是小姐姐”,直接鼓励他参与进去,等他玩熟了再告诉他。这时的他,也就不在乎谁大谁小了。

事实证明,这两个方法都非常管用。不到几个月的工夫,虎子“怕大”的心理得到了很大的缓解。遇到大一些的孩子,他也开始主动要求加入其中了。Part 3 家有敏感儿

生活中有很多敏感的孩子。他们不愿让别人碰、喜欢看别人的脸色行事,甚至总是担心丢东西、不信任自己的小朋友。从表面上看,这些孩子总是想得比别的孩子多,而且更容易“想多”了。但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往往却是因为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对此,父母应该进行必要的了解。宝宝敏感度测试

一旦孩子处在生长发育的敏感期,他们就会像小刺猬一样处处提防,生怕别人伤到自己。仔细观察一下你的孩子,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如果你无法判断,不妨测试一下。

1.你的孩子允许别人碰他的玩具吗?A.是 B.否

2.他有3个以上的小伙伴吗?A.超过 B.不够

3.你的孩子是否有些“后知后觉”?A.是 B.否

4.你的孩子是否总是有无数个担心?A.否 B.是

5.你的孩子在和其他小伙伴发生纠纷后,容易记仇吗?A.不容易B.容易

6.你的孩子是否曾经受到过刺激?A.没有 B.有

7.作为父母,你们是敏感型的人吗?A.不是 B.是的

8.你的家庭完整吗?(非单亲家庭)A.是 B.否

现在,请统计你的选项以及测试结果:“超级敏感型”宝宝:测试答案中,当A项只出现1~2次时,就意味着你的孩子很可能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敏感期。他们对于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具备一些敏感的反应。这些反应有好有坏,如果父母不进行正确引导,很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准敏感型”宝宝:测试答案中,当A项出现3~5次时,就意味着你的孩子已经开始进入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尽管这种表现不是非常明显,但父母同样要给予一些关注和引导。“非敏感型”宝宝:测试答案中,当A项出现6~8次时,父母则可以放心,你的孩子暂时还没有出现敏感的反应,他的身心发育比较健康。1.别人一碰,思思就哭——如何引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

思思已经两岁半了。按理说,孩子处在“喜欢玩”“调皮”的阶段,到公园或看见小伙伴应该很高兴才对。可是思思却不愿意和别人一起玩,甚至不愿意让别人碰。不管是邻居,还是小伙伴,只要一碰她,她就会哇哇大哭。

有一天晚上,妈妈带着思思去附近的公园。很多人都在那里跳舞,旁边还有一些三四岁的小孩子在学。思思见他们跳得很好玩,便嚷嚷着也要下去。

这是一个锻炼孩子的好机会,于是妈妈就让思思去和小朋友一起跳。

刚开始,思思玩得很开心,蹦来蹦去的,旁边的人也纷纷称赞。可就在此时,一个小男孩过来,想和思思一起跳。思思妈妈就问思思:“你愿不愿意和小哥哥一起跳啊?”思思看了看那个小男孩,没有说话,继续一个人玩。

小男孩却以为思思答应了,便上来要牵思思的手。这下思思可不干了,哇哇大哭起来。小男孩的妈妈赶忙过来道歉,双方家长都很尴尬。

类似的情况出现了很多次,思思就是不愿意别人碰她。只要有人碰她,哪怕是不经意间碰到的,她都会大哭一阵。“孩子为何这样呢?”妈妈问同事。因为同事家的宝宝与思思差不多大。“这是孩子敏感的一种表现,你们家思思可能比较敏感吧!”“敏感?”“为什么思思会这么敏感?”思思的妈妈百思不解。

案例深度解析

自己玩得很好,别人一碰就哭,如果你家中也有这类的孩子,你肯定会觉得孩子的性格不好。事实上,这是因为孩子的心理过于敏感了。而思思如此敏感,与她正处在生长发育的“秩序敏感期”有关。

几乎每个孩子在2~3岁的时候都要经历“秩序敏感期”,这是心智发育成熟的一个必经阶段。这是孩子正在意识里建立自我秩序的时期,即“秩序敏感期”。

在此期间,孩子对外界的一些秩序、仪式特别注重、在意。如果有谁破坏这些东西,孩子就会哭闹。如一些孩子不许别人碰他的书包、不许别人先于他吃饭、回家必须由他来开门等。如果有人违反了“规矩”,孩子就会像案例中的思思一样,动不动就哭闹。

也有的孩子则表现为看人脸色行事、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玩具、总是喜欢自己动手做事不要父母帮忙、担心别人说自己的坏话、不相信父母的承诺等。

孩子为何会这样呢?除了“秩序敏感期”的原因之外,还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呢?具体分析如下。(1)教养态度的影响。

孩子敏感、多疑,除了本身的气质之外,与父母的教养方式也有很大关联。如:有的父母不愿意别人触碰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孩子和别的孩子一起游戏、不够信任孩子、说一些话刺激孩子等。父母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2)防范意识过强。

一些父母为了保护孩子,也会经常教育孩子要懂得防范。如果向孩子灌输太多的防范意识,就会让孩子生活在一种不安全、没有信任感的环境之中。久而久之,他们自然也就变得敏感、多疑了。(3)过度强化所致。

在遇到事时,很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产生疑惑,就会给孩子一大堆的解释,也不管这些解释孩子能不能听懂。而父母解释得越多,就越容易勾起孩子内心的想象力。当孩子出现发散性想象思维的时候,就很容易“刹不住车”,带进去一些负面思维,从而让孩子产生多疑、敏感的现象。

心理学家支招

孩子不愿意让别人碰、胡乱担心、喜欢给周围人制定“规矩”,都是“秩序敏感期”的典型表现。这是孩子心理发育的一个特殊性时期,说明孩子正在意识到这个社会是有“规矩”、有“秩序”的。但个性敏感的孩子往往容易为小事苦恼,进而影响孩子的正常人际交往。因此,父母需要加以积极的引导。

具体该如何引导呢?专家给我们提了以下几种建议。(1)榜样效应。

如果家有敏感孩子,父母应该多与人交往,而且应该和他人加强肢体上的触碰,比如握手、拥抱、跳舞、牵手等。如果父母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孩子就会受到一种正面的刺激,进而跟着父母学习。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改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2)“触碰脱敏法”。

要想减少孩子的敏感、多疑心理,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脱敏”。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让别人多触碰孩子,纠正孩子为了防卫而打人的做法。如果孩子在被触碰了之后想去洗手洗脸,父母也要进行制止。只有让孩子慢慢熟悉这种触碰,敏感、多疑的心理才会减弱。(3)“应酬脱敏法”。

孩子产生多疑、敏感的心理,还有一个常见的原因:和外界接触少。对新的环境认识、融入不够。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应酬,让孩子处在人多的环境中,接触更多的人。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放下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