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驱逐舰全史1898-1946(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1 17:59:48

点击下载

作者:陆乐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苏俄驱逐舰全史1898-1946

苏俄驱逐舰全史1898-1946试读:

再版说明

三年前,我曾受当时志成文化所邀为其旗下的“集结”系列军事丛书编著了一套《苏俄海军驱逐舰全史图鉴》,这三本书一经推出之后便受到了众多军事爱好者的欢迎,同时也收到了不少读者对于此套图书的中肯意见和建议;由于读者群反响尚可,故此应指文图书的再版之约,我遂对这部作品进行了二次修改和内容补充。

此次再版的这套《苏俄驱逐舰全史》(两卷)依旧整体保留了原三册中的精华,但对其内容又进行了必要的取舍:沙俄时期的驱逐舰(艇)对于多数读者来说仍比较陌生,故此较之图片数量,我将介绍性文字的比例略有提高,同时还选择性地替换了一些更具代表性的图片。不过整体来说,本书对于这段前期历史仍作抛砖引玉之举,以给读者一个系统宽泛的了解;至于卫国战争前后及冷战初期所建造的这批驱逐舰,书中的侧重点仍旨在捋清苏联早期驱逐舰的发展脉络和演变历程,并对原作中涉及到的一些冷门内容进行了适当补充,比如由英国援助苏联的老式驱逐舰在苏服役经历以及沙俄时期部分所建驱逐舰的改进历史等;而对于下册的多数舰艇来说,各位读者应已是如数家珍,再去泛泛而谈已实无必要,故深挖舰艇建造背景和舰载装备情况并辅以一定细节布局图片,给读者一个更为翔实的认识。

首版在上市之后,曾有很多热心读者为我指出了书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新版中我均已一一加以修补,另外由于首版付梓时时间匆忙,故此在排版过程中曾出现了诸多纰误,我也逐一予以订正。需要提醒诸位读者的一点是,本书中的全部外文注解均采用原文标注而非英文音译,而由于编著之时主要参考俄方资料,故此书中出现的一切舰艇、武器和设备均沿用俄文官方命名,考虑到不少读者已先入为主地接纳北约对于俄方武备的系统命名,书中遂逐一作出对应注释。

突感赘言甚多,读者恐已有倦怠之色;至此书归正文,烦请诸位读者朋友听某徐徐道来,细细感受苏俄海军驱逐舰那曲折多舛的发展历程……作者2014年6月

序一

苏俄海军驱逐舰的发展历程其实可以先从一个侧面略窥端倪,那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人民海军队伍:从解放之初苏联人转让给我国的“四大金刚”,到冷战时期借鉴苏联56型火炮鱼雷驱逐舰所自主设计的051型驱逐舰,再到上世纪90年代重金引进的956型导弹驱逐舰……,我国海军的驱逐舰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无处不烙下了苏俄舰艇设计的印迹。

由此想来十余年前,我曾在《舰船知识》杂志上陆续发表了数篇介绍苏联海军驱逐舰的专题连载,篇幅虽然不大,但却有限地拓展了一批国内舰船爱好者的视野,因此在当时也引发一大批读者的兴趣。但使人心生遗憾的是,苏俄海军曲折晦涩的发展过程让国内在此之后便鲜有更为深入的系统介绍与相关著作;究其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相比西方舰船颇为丰富的英、日文资料,难以消化利用的俄文资料和数量有限的英文介绍无形中就成了横亘在许多作者前面的一座大山。

但让我深感欣慰的是,陆乐先生的这套《苏俄驱逐舰全史》却首次向我们展示了整个苏俄海军驱逐舰的发展全貌。此书不再将起始点放在卫国战争或是冷战初期,而是沿着世界驱逐舰诞生而始的时间轴,将这段历史足足前溯了半个世纪:从日俄战争前的敷衍了事,到1907年为建造“诺维克”号而制定的新型驱逐舰技术要素,再到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中所推出驱逐领舰……,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早在我们更为熟知的7型驱逐舰之前,俄国人的驱逐舰发展工作从一开始就已经充满了创新探索和失败教训,而这些不为我们所熟知的发展历史其实对于后来的设计工作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此书的另一大亮点就在于其清晰的的线图与历史照片。作者在写作之初就为每型驱逐舰配上线图或是立体图,让读者对于每型战舰的构造和布局都有一个直观、细致的了解;而对于改进翻新、舷号变更甚是频繁的苏俄舰船来说,书中呈现的详细背景介绍与完整数据无疑也是极其宝贵的资料。

由于有限的参考资料,我在当年写作之中曾出现过一些纰误,比如我曾将41型驱逐舰“不惧”号(Неустрашимый/Neustrashimyy)误译为“坚持”号,时至今日仍颇感惭愧;而此书借鉴的原始参考资料颇多,不仅全部保留了第一手的精华部分,而且对于资料中出现的一些矛盾细节也进行了详细的考证。故此应陆乐先生邀我捉刀作序之际,也特借其新书代我斧正舛讹,而这何尝又不是对我之前拙作的更正和沿承呢?2014年5月14日,于上海

胡其道,国内知名军事作家,中国航空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及中国航空史研究会会员,中国航空博物馆特聘航空工艺美术师。作为影响国内一代军事爱好者的老手宿儒,其本人已在国内数家军事刊物上发表航空、舰船题材文章逾百篇,主要著作有《飞机故事画册》、《国外军服图例》、《世界航母大全》、《现代飞机200种》与《碧海争霸:军舰与海战史话》等。

序二

在19世纪后半叶,大英帝国海军统治着波涛。当时英国海军奉行的是所谓“两强标准”,作为英国海军建设规划。也就是说,英国海军的实力必须要强于世界第二位以及第三位的法、俄海军之总和。而随着鱼雷兵器的出现,使得小型舰艇获得了击毁大舰的可能,于是,在法国出现了所谓的“少壮学派”,力图采用大量的雷击舰艇以攻击英国的装甲舰优势。在这种思潮的推动下,法国放弃了发展主力舰艇的路线,将海军发展重点放在了鱼雷舰艇上,在这个路线下,其鱼雷艇不但数量上剧增,而且其规模也日趋大型化。于是英国为了打破这一战术,在1894年研制了更为大型的被称为“鱼雷艇歼击舰”(torpedo boat destroyer)的新型舰艇。以后这个称呼也被简化为destroyer,当时日本人将其翻译为“駆逐艦”,于是这也成了我们对于这个舰种的习惯称呼。

俄国海军也对英国的这种新型舰艇开始购买乃至仿制,拉开了俄国驱逐舰发展的历史。在日俄战争中,俄国海军的主力舰艇损失惨重,而重建俄国海军的过程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驱逐舰的建造。1913年完工的“诺维克”号驱逐舰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燃油汽轮机的大型驱逐舰,在试航中航速达到了罕见的36.92节,而受风航行之际更是突破了37节大关,这个成绩在当时已是首屈一指。“诺维克”号对当时世界驱逐舰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这艘驱逐舰也功勋彪炳,成了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

但是这些经历,对于国内的读者却是那样地陌生,但是这种陌生现在已被陆乐先生所打破。他曾于2012年奉志成文化出版所约连作三册,将俄国历史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驱逐舰至目前为止的苏俄驱逐舰百年历史做了一个甚为翔实的介绍,可以说是填补了国内海军史出版物的一项空白。这套图书一经出版便深受好评,故此指文图书决定将其修订再版;而在再版过程中,作者又对原作进一步锦上添花:此次这套新版《苏俄驱逐舰全史》不仅校对了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更是在之前精华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对于每型的建造背景都详细加以说明,用整页的大线图和详细的改进历程加以叙述,补充介绍了一些我们不大熟知的改进型号,使我们读者对整个苏俄驱逐舰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轮廓有了一个极为明晰的印象。

给本人印象更深的,便是由于苏联时代对于驱逐舰的各种详细资料未能完全公开,我们反而对于北约对其的表述方式更为熟悉,但这种称呼并不是一一对应那样简单,而是处于一种彼此掺杂、犬牙交错令人头疼不已的境地,更加麻烦的是,苏联对于某一装备系统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的番号体系。而陆先生则花了大量精力对于这些称呼都详细加以考证,他所下的工夫也让我钦佩不已。

本书对于百年以来俄国驱逐舰发展的历程做了非常详尽却有条理的介绍,对于其中的各型舰艇介绍也图文并茂,令人一目了然。而且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于原文中的译文都详加考察,本书尽力做到对于相应的文种进行标注。这次承蒙陆乐先生厚爱,让我为这部难得的著作二度写序,本人也感到由衷的荣幸。籍作序之际,请让我表达对于编著者以及策划者的敬意,并预祝本书圆满成功,也期待指文图书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加出色的作品。2014年5月8日,于双塔楼

章骞,字德淳,国内知名海军史专家,网名“寶劍橡葉騎士”,先后在《国际展望》、《军事历史》、《现代舰船》及《战争史研究》等刊发文数十篇,编著出版了《无畏之海》、《艨艟夜谭》与《世界海军史探奇》(合著)等多本海军题材著作,在国内海军史研究领域亦有极高声誉。Посвящается Валентине第一章日俄战争:铩羽折戟1898~1905Сокрушительный Фиаско: 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日俄战争中的“警惕”号。约翰·阿巴斯诺特·费舍尔爵士(1841~1920),英国海军最为出色的改革者与将领。在担任朴次茅斯海军造船厂总监期间创造了新型的鱼雷艇歼击舰,也就是驱逐舰的前身。随后担任海务大臣之间曾推行一整套改革计划。由于和丘吉尔关系不合加之英军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的失利,费舍尔最终选择从海军退役。

俄语中的“驱逐舰”一词“эсминец”如果是要追溯其构词组合的话,恐怕就得先从19世纪60年代鱼雷的发明说起:当这种可以自行移动来攻击目标的海军武器被介绍到沙俄海军时,俄国人将其称为самодвижущаяся мина,直译为“自行推进式水雷”。在之后的实际海战中,各国纷纷将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安装在一些吨位较小的作战舰只上专门攻击对方的大型舰艇,以求达成“蚍蜉撼树蛇吞象”的绝佳战果,而这类小型舰船被俄国人称为миноносец,直译过来意为“鱼雷搭载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鱼雷艇”的前身。此后英国人率先针对“鱼雷搭载舰”设计出了被称为torpedo boat destroyer(鱼雷艇歼击舰)的舰船,除猎杀攻击鱼雷艇之外,亦可执行炮击、巡逻、护航、布雷等多种任务;最终这类舰船就被英国人简称为destroyer(驱逐舰)。而俄国人就把这种具备一定远海作战能力的新型舰种称为эскадренный миноносец,字面意为“舰队雷击舰”并缩写为эсминец。保尔·彼得洛维奇·蒂尔托夫中将(1838~1903),曾先后担任“龙卷风”号(Смерч)炮舰、“波扎斯基公爵”号(Князь Пожарский)护卫舰和“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Владимир Мономах)三帆快速舰的舰长。1891年担任太平洋支队司令;1896年成为海军技术委员会主管并于同年掌管整个海军部。

1893年10月28日,当英国亚罗造船公司(Yarrow Company)为皇家海军建造的新型“哈沃克”号(HMS Havock)和“霍内特”号(HMS Hornet)鱼雷艇歼击舰相继下水服役之日起,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驱逐舰就此露出其雏形;英国第三海务大臣约翰·费舍尔爵士(John Fisher)对于驱逐舰的眼光可谓长远,虽然“哈沃克”号在试航中仍存有一定弊病,但他还是敏锐地嗅出了这种舰船所蕴藏的巨大军事用途;他很快找到亚罗公司的阿尔弗雷德·亚罗(Alfred Yarrow)和索尼克罗夫特造船公司(Thorneycroft Company)的约翰·索尼克罗夫特(John Thorneycroft)两位工程师为皇家海军建造了四艘驱逐舰。然而一年后费舍尔近乎独断专行的自作主张却让亚罗深感不满:1894年9月皇家海军进一步扩大需求,他们希望能够有40艘驱逐舰进入海军服役,但由于亚罗公司无法在短时间内建造出相当数量的驱逐舰数量,费舍尔于是决定将亚罗公司的设计方案提供给英国国内的14家船厂共同完成,这样一来亚罗公司只有区区三艘的订单。由于国内的需求量已经近乎饱和,亚罗不得不在海外寻求买家;而他很快就想到了尚未大量装备驱逐舰的俄国人。俄国人起初似乎对这种舰船并没表现出太大的兴趣,但随着驱逐舰良好机动性和适航性等突出优点的体现,俄国人也开始缓慢地进行了驱逐舰的发展工作。1894年1月起俄海军部和负责建造“哈沃克”号的英国亚罗造船公司开始有所接触,经过五个多月拉锯式的谈判之后双方终于签字画押,由后者建造一艘排水量在220吨左右、航速不低于29节的驱逐舰。然而俄国国内此时从上至下依旧对坚甲炮利的防护巡洋舰和战列舰念念不忘;尼古拉二世虽然是一个海军扩大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却多浮于表面文章,而海军内部的多数人对于驱逐舰更多地是抱着一种保守的观望态度;在他们看来驱逐舰这种新玩意无非就只是把尺寸加长加宽的大型鱼雷艇。至1895年,俄国海军拥有多达20艘战列舰、22艘海防舰和33艘各型巡洋舰,其规模数量仅次于当时的海上霸主英国和法国位列第三;但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俄国海军的中小型战舰数量却只有区区90余艘,而其中驱逐舰的数量仅仅只有5艘。

皇家海军“哈沃克”号鱼雷艇歼击舰,世界意义上第一艘驱逐舰。英国“哈沃克”号驱逐舰线图。“猎鹰”级实际上借鉴了该舰的很多技术数据。停泊于旅顺港口内的“鲸鱼”级和“鳟鱼”级驱逐舰,摄于日俄战争开始前不久。由于缺少必要的日常维护、加之作战人员的整体水平较差让这支驻扎在远东的俄国舰队显得外强中干。1903年12月拍摄下的旅顺港。俄国人虽然对日本人存有戒心,但其所采取的行动却不及日本人这么积极。

形势在1984~1895年间发生了急剧转变:在遥远的东亚,日本联合舰队成功地偷袭了清政府管辖下的威海卫港,并逼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满清不仅将两亿多两白银赔付给日本,更是将自己领土上的辽东半岛拱手相让——这样一来俄国人就此失去了一块军事地理位置极佳的入海区域。尝到甜头的日本人并不打算偃旗息鼓,相反却加紧制定了一整套针对俄海军的扩张计划。火烧火燎的远东局势让俄国人终于如梦初醒,海军部开始重新讨论战舰的建造方案。1895年5月,海军部着手草拟了一份名为《为远东利益而筹备》(Для Нужд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的作战舰船建造方案,并在计划中明确指出俄国必须要在1895~1904年这十年时间里建造出30艘战舰,使其牢牢掌握远东的制海权,以备外敌之患。而要在短时间内通过建造大型作战舰只以加强俄国人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实力显得不切实际,这个时候俄国人终于再次想到了驱逐舰。叶夫盖尼·伊万诺维奇·阿列克谢耶夫(1843~1909)俄国海军上将,亚历山大二世的私生子。1899年8月起任关东省总督兼驻军司令和太平洋海军司令。1900年6月参加镇压义和团起义。1903年7月30日任沙皇驻远东督办,后由于在日俄战争中指挥不利于1904年10月从远东被召回。

考虑到俄国国内造船厂的建造能力参差不齐,海军部希望这些舰船由外籍船厂负责完成,但由于制造经费问题,船舶工业部起初并没有同意这项要求,不过几经协商他们最终做出让步,允许外国船厂负责完成部分舰船的建造工作。于是1898年尼古拉二世批准了这套名为《驱逐舰建造计划》(Зскадренные Миноносцы Программы 1898 Года)的方案。海军技术委员会(Морско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Комитет)随后就委托船舶后勤总务处(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Кораблестроения И Снабжений)提供了设计这些驱逐舰的基本参数要求。根据他们的要求,这些驱逐舰的排水量应该在300~350吨左右,最大航速不得低于27节,搭载50~70名海军乘员;在武器配备上面,这些驱逐舰必须至少装备1门75毫米和3~5门47毫米火炮,同时布置2~3具鱼雷发射管。

如此庞大的建造计划自然引来了不少国内外造船厂的兴趣:法国的地中海锻造船厂(Les Forges et Chantiers de la Méditerranée)和勒阿弗尔诺曼船厂(A. Normand au Havre)、德国的希肖船厂(Schichau-Werke)和霍瓦特船厂(Howaldtswerke)、英国的莱尔德兄弟造船公司(Laird Brothers'),以及圣彼得堡涅瓦船厂(Невский Завод)等均提供了他们的设计方案。1898年6月,经过汇总后的设计方案由海军技术委员会呈交海军部蒂尔托夫中将(П.П. Тыртов)进行批示。尽管霍瓦特船厂半途退出了这项油水颇肥的建造工程,但或许是早些年前有为俄国人建造舰船的经验心得,同样来自德国的希肖船厂所提供的设计方案似乎很对俄国海军高层的胃口,除了对机械动力布置略感瑕疵之外,德国人设计的舰船让俄国人感到十分满意。经过两个多月的讨论,俄国人便爽快地决定将总计划中的4艘驱逐舰全权交由德国人负责建造,而其余船只在经过一番改进和协商之后最终同意由法国、英国和俄国国内的造船厂负责完成。严格意义上来说,该批舰船还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驱逐舰,在1907年9月俄国人最终将其划分为“驱逐舰”之前,这些作战舰只也仅被定性为“大型鱼雷舰”;然而它们却为日后俄军多数驱逐舰追求“速度快,火力猛”的整体思路奠定了一个主基调。济诺维·彼得洛维奇·罗日捷斯特文斯基(1848~1909),俄国海军中将,第二太平洋舰队的总指挥,此人并无多少实战经验却深受沙皇赏识。对马海战中受伤被俘,回国后又接受军事审判,三年后郁郁寡欢的他死于肺病。

时间一晃五年过去,计划建造的驱逐舰多数已经进入海军各个舰队正式服役;然而远东的局势却愈发显出箭在弦上的岌岌之势,于是在1903年3月海军部再度草拟了一份未来20年驱逐舰的整体建造计划,以随时应付一触即发的战事。然而1904年2月初随着日军突袭旅顺港,日俄战争还是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可以说日俄战争是两个对外扩张的相邻国家所必定发生的冲突;只是和日本世人皆知的司马昭之心相比,俄国人的野心似乎略显不足,他们甚至还在战争爆发前一年大搞西伯利亚的林业开发工作。虽然从1895年起俄国海军开始着力推行一套全新的海军建设工作,在当时亦被很多国家称为是世界第三大海上强国,但却是盛名之下,名不副实;海军军港的工业设施大都比较落后,维护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无法保证;同时作为补充新型舰种的驱逐舰而应征入伍的俄国青年很多都来自内陆的农村地区,且所受的教育极为有限,他们甚至在登船之前都没见过大海是何模样;这都为日后俄国在海上的惨败埋下了伏笔。斯捷潘·奥西波维奇·马卡洛夫(1848~1904),被认为是当时俄国最为出色的海军将领,他同时也是一名涉足诸多领域的科学家,曾创造了历史上用鱼雷击沉军舰的首例。1904年4月12日他乘座的装甲舰“彼得罗巴甫罗夫斯克”号(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不幸触水雷并引起连续爆炸,其本人不幸阵亡。

俄国海军这批服役不久的驱逐舰似乎在战争尚未开始前就已经隐隐地昭示出某种不详的结局:先是驶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仔细”号因在恶劣天气中船体发生损坏而在法国接受二次修理,接着“远见”号又在赶往远东的半途遭遇机械故障而被迫返回国内接受检修,然后“活泼”号与“暴风”号又在驶出喀琅施塔得没多远就遭遇风暴而不得不返港进行修理——接二连三的凶兆不久也随着日俄战争的全面开打而得到印证:仅在开战后的第三个月,俄军第一太平洋舰队的驱逐舰损伤数量就已接近饱和,换句话说,局势要照此继续恶化下去的话,那么任凭后方的造船厂如何通宵达旦地建造舰只也根本无法弥补前线惨重的俄军舰船损失。1904年5月,接替在之前战斗中阵亡的马卡洛夫中将(С. О. Макаров)的太平洋舰队新任总指挥阿列克谢耶夫中将(Е. И. Алексеев)曾在向圣彼得堡发出的一份急电中发泄了自己对于驱逐舰短缺状况的严重不满:“前期服役的驱逐舰如今已难堪大用,后续增补的舰只又迟迟不到,叫我们怎么打下去?”实际上仅至5月底,俄国人就已有7艘驱逐舰被击沉,另有4艘被击伤,剩余的驱逐舰也随着急转直下的战势而疲于奔命,甚至撤回旅顺港内作为浮动炮台以应付日军从陆路发起的攻击。7月初罗日捷斯特文斯基中将(З. П. Рождественский)指挥的第二太平洋舰队信誓旦旦地在利巴瓦港完成誓师仪式,千里迢迢地绕道好望角奔赴远东,这群毫无海战经验的海军官兵冥冥中踏上的却是一条不归路,只是在奔赴黄泉路的途中俄国海军的很多举动都让人啼笑皆非:先是因为怀疑日本人会在北欧沿岸秘密派驻特遣队进行拦截,俄国人居然专门拨出50万卢布作为军事侦察费;而当这支草木皆兵的舰队行经北海附近海域时又误将四艘英国渔船当成日军派出骚扰的军舰而断然发动炮击;更为糟糕的是“阿芙乐尔”号(Аврора)巡洋舰和“迪米特里·顿斯科伊”号(Дмитрий Донской)巡洋舰还被误认为是日本巡洋舰而遭到误伤,更为甚者“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Адмирал Нахимов)巡洋舰还出现了严重的船员哗变事件……。恶劣的天气状况、短缺的物资补给和惶惶不安的恐惧情绪让很多船员意志倦怠,个别不堪忍受折磨的水兵甚至选择跳海自尽。1905年5月27日当经历了长达十个月日晒风吹的俄海军官兵难得打起精神,庆祝尼古拉二世加冕纪念日之际,守候多时的日军舰队却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短短28小时之后,俄军的7艘驱逐舰就成为日军的炮下新鬼,仅有3艘得以侥幸脱离;而壮志未酬的罗日捷斯特文斯基中将不仅被生擒活拿,其麾下的这支舰队大抵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在日军的凌厉攻势下几乎全军覆没。出征前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其中“胆大”号的舷名十分醒目。然而这艘驱逐舰最终的命运却是在随后的对马海战中被日军生擒活捉,并被重新命名为“五月”号进入日本海军服役。

整个日俄战争期间,俄国海军一共失去了足足20艘驱逐舰,但其惊人的损失数量并不能阖棺定论地将俄军驱逐舰贬低得一无是处,事实上不同于俄国海军的其他舰只,这些作为新型舰种的驱逐舰很大一部分均由国外造船厂负责完成,在当时亦能算是先进;然而国内完成建造的剩余驱逐舰虽都借鉴原有英、法、德三国的现役舰船,却在建造能力上明显劣于外国船厂,且暴动、罢工等客观干扰不断,加之一些俄国内建船工作中的营私舞弊、中饱私囊现象比比皆是,其战斗能力自然大打折扣。上三组图:一个失败的缩影,被遗弃在旅顺港内的“警惕”号。由于战事密集,俄国人根本来不及给很多已经严重受损的战舰进行修理。

1902年10月,还是喀琅施塔得军港司令的马卡洛夫中将曾在向海军部的汇报中直言不讳地指出:“由我们俄国船厂建造的那批驱逐舰起码在机械性能上远比海外负责建造的舰只来得糟糕……,接连不断的修理工作只能让我怀疑如果战争爆发的话,这些造价不菲的驱逐舰能否真的物有所值……”正为“有力”号更换75毫米炮管的俄国舰员,照片摄于1904年9月;但短短两个月之后,该舰就在旅顺港外被日军水雷严重炸毁。

当然圣彼得堡海军高层对于驱逐舰的定位和发展也的确值得商榷。日俄战争开始后不久,驱逐舰艉部防护火力不足、甲板积水不易排出等诸多问题很快就暴露了出来;日本海军很快就这些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改进,然而反观他们的对手,保守闭塞、安于现状的俄国人直到1904年开始建造新一批驱逐舰之前,都始终没有为任何一艘驱逐舰的船艉部加装大口径火炮。可以说当时的俄国人对于驱逐舰的态度只是将其作为以解燃眉之急的“救火员”,他们对于驱逐舰的认识远不及日本人来得长远。虽然涅瓦船厂在“威严”级驱逐舰上率先安装了一套无线电通讯设备以便在实际作战中更快地传递信息以便协同配合,但可惜那群俄国水兵们实在辜负了设计这套装置的喀琅施塔得海军鱼雷学校的波波夫工程师(А. С. Попов,就是他发明了第一台无线电接收器),由于缺少必要的培训工作和设备维护,这些无线电设备很多时候仅仅是一些可有可无的摆设——而这恰恰就是当时俄海军驱逐舰,乃至整个俄国海军的一个极具讽刺的缩影:相比起日本海军,俄国海军的很多作战人员几乎没有受过任何系统的训练,文化程度也普遍不高,一些水兵甚至不知道如何进行炮击和发射鱼雷;而与之相反的舰船长官们却多出自贵族名门,他们不仅专横武断、自命不凡,而且根本不愿意与那些身世卑微的下属水兵进行任何交流,加之克扣军饷、酗酒偷窃的事情时有发生,导致整个海军队伍军心涣散,纪律松跨,毫无战斗力可言。达成停战协定后的日俄两国海军仍旧在太平洋海域保持着高度的战备状态。图中为正在执行警戒任务的“威武”号,不远处是日军的“磐手”号巡洋舰。日俄战争的失利不仅让俄国海军实力被日本、美国等后起国家所超越,更在于就此失去了从远东可能攫取的巨大利益。

当时在旅顺的英国海军少校格兰特(R. F. Grant)在回国后曾编撰翻译了一名日海军军官的一本名为《旅顺港外的一艘驱逐舰上:一个日本海军士官的私人日记》的回忆录,而书中的些许言语或许就能从一个对手的角度客观地解释俄国人失败的根本原因:“我想说的是,欧洲的报纸打从战争一开始就存在明显的错误:他们认为俄国人的舰队远比我们强大。表面上这的确如此……但我们的战列舰在火力方面远胜过他们,鱼雷艇和驱逐舰也比他们快得多……当然我们会在海上证明自己的实力;虽然他们都是英勇的战士,但他们比我们缺乏经验,他们的舰船很多也都没发挥什么作用。我们派在旅顺港内的间谍时常为我们提供一些俄国人的情况……他们似乎从不搞、也懒得搞什么演习和射击训练,他们觉得战争不会爆发;在军械库的阴暗角落里,鬼知道他们到底库存了多少无人问津的鱼雷和弹药,而他们的军需人员似乎几个月没对其进行过任何检查了。我完全可以想象得出这些弹药上已布满了多少锈斑……”被俄国人打捞上岸的“前哨”号无助地瘫在旅顺港外,不远处是另一处受到重创的“打击”号。由于根本无暇顾及舰船修理工作,这些舰船大多苟延残喘,度日如年。“猎鹰”级(Сокол)驱逐舰

由于英国亚罗公司在1894年皇家海军四十艘驱逐舰建造计划中只得到了区区三艘的订单,加之国内的需求量也已近乎饱和,阿尔弗雷德·亚罗不得不在海外寻求买家。1894年1月,亚罗在向俄海军部蒂尔托夫中将的信函中明确表达可以“霍内特”号为原型给俄国人建造新型驱逐舰的计划。虽然俄国人对驱逐舰的兴趣并不大,但亚罗在信中提到新型驱逐舰可在保证不失火力的情况下达到29节的最大航速却着实让俄国人心头一动,于是俄海军部邀请亚罗公司代表前往圣彼得堡进行进一步的合作洽谈。双方在各项技术要求参数上很快就达成一致,却在造价上产生了较大分歧:亚罗公司提出38万英镑的造价让手头拮据的俄国人感到无法接受;他们至多愿意支付35万英镑。1894年5月底,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双方终于在36.53万英镑上达成一致,亚罗公司最终按合约履行“14个月内为俄国海军建造一艘排水量220吨,最大航速29节的驱逐舰”的义务;而这艘驱逐舰也最终被俄国人命名为“猎鹰”号。

建造工作于1894年11月初在亚罗公司位于格拉斯哥的船厂正式开始。根据设计要求,亚罗将原先“霍内特”号的火力配备进行调整,为“猎鹰”号装备了一门75毫米“贾纳”(Canet)火炮和三门47毫米“哈奇开斯”(Hotchkiss)速射炮,同时配备两座381毫米单管鱼雷发射管。全舰布局秉承了英国人早期驱逐舰简洁实用的特点,采用亚罗公司自己设计的两座立式三缸蒸汽机,船体共被水密舱壁划分出10个隔舱,各承压部分均使用镍钢合金进行镀合加固,同时为突出该舰的高航速,亚罗公司将原先“霍内特”号设计布置的炊事房位置前移以在腾出的空间额外增加一间载煤室。在8月中旬开始的试航工作中,“猎鹰”号的平均航速达到了29.77节并使之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快的驱逐舰。10月底“猎鹰”号驶抵喀琅施塔得军港并于十天后正式编入波罗的海舰队。“猎鹰”号的建成着实让俄国人风光了好一阵,海军部也着手考虑同型驱逐舰的后续建造工作。他们很快就向亚罗公司提出了再建十一艘的意向,但英国人的费用报价却始终让俄国人觉得无法承担,于是海军部决定由国内的造船厂根据“猎鹰”号为原型再建造二十六艘。这批舰船于1896年底起开始陆续在科莱顿(Завод Крейтона)、伊若拉(Ижорский Завод)和涅瓦(Невский Завод)等三家船厂开工建造,并于1904年全部交付海军服役。考虑到其中的部分舰船最后将交予太平洋舰队服役,故此其中十二艘的最后组装工作由在华俄属管辖的旅顺船厂负责完成。除最后五艘于1903年开工的舰船之外,其余的“猎鹰”级驱逐舰之前均以飞禽命名;但根据海军部于1902年3月下旬下达的《第四十三号通文》,一切以鸟兽栖虫命名的舰船必须全部用某一俄文形容词加以更名。

这些驱逐舰服役没多久就爆发了日俄战争,其中的十二艘战舰匆匆参加了与日本人的海上交战,但战果惨淡。由于在实际作战中和训练中暴露了不少问题,该型驱逐舰于1909年起开始陆续在赫尔辛基和圣彼得堡的船舶制造厂接受机械改装,调换和增加了锅炉设备中的热水传输盘管,同时对武器类型和布局也做了适当地调整。但在随后开始的一战中“猎鹰”级依旧只是战场上的配角,除了偶尔提供火力掩护之外,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扫雷、巡逻等使用。正在旅顺港船厂内进行最终组装的“斑鸠”号,照片摄于1901年底。1902年的“猎鹰”级驱逐舰线图

武器配置改进情况

1909年(吃惊、严峻、敏捷、凶猛、神速号):-3×47毫米“哈奇开斯”速射炮、2×381毫米鱼雷发射管;+1×75毫米“贾纳”火炮、2×7.62毫米“马克沁”机枪,2×457毫米鱼雷发射管,10颗水雷

1910年(迅捷、勤勉号):-3×47毫米“哈奇开斯”速射炮、2×381毫米鱼雷发射管;+1×75毫米“贾纳”火炮、2×7.62毫米“马克沁”机枪、2×457毫米鱼雷发射管,10 颗水雷

1911年(顺从、坚固、远见、淘气、勤恳、活动号):-3×47毫米“哈奇开斯”速射炮、2×381毫米鱼雷发射管;+1×75毫米“贾纳”火炮、2×7.62毫米“马克沁”机枪、2×457毫米鱼雷发射管、10 颗水雷

1912年(暴躁、大胆、快速、端庄号):-3×47毫米“哈奇开斯”速射炮、2×381毫米鱼雷发射管;+1×75毫米“贾纳”火炮、2×7.62毫米“马克沁”机枪、2×457毫米鱼雷发射管、10颗水雷

1914年(吃惊、远见、勤勉号):-2×457毫米鱼雷发射管

1915年(迅捷号):-2×457毫米鱼雷发射管

1916年(远见、勤勉号):+2×457毫米鱼雷发射管

1916年(顺从、坚固、远见、淘气、勤恳、勤勉、活动号):-2×457毫米鱼雷发射管;+1座扫雷器

1918年(吃惊、迅捷号):+2×457毫米鱼雷发射管

1926年(严峻号):-2×457毫米鱼雷发射管下水试航中的“猎鹰”号,舰艏侧的舷名清晰可见。“猎鹰”号

1902年3月更名为“迅捷”号(Прыткий)。一战期间主要负责在芬兰湾和波的尼亚湾的扫雷和护航工作。1917年全舰官兵参加了二月革命并于同年10月底编入红海军。1918年8月底被调往下诺夫哥罗德并被编入伏尔加河区舰队且参加了在喀山地区与白匪军的交战行动;10月下旬调往里海-亚速海区舰队并在围剿白匪军的卡马河战役中表现突出。1919年7月又被调往伏尔加河-里海区舰队(1920年7月更名为里海区舰队)。1922年8月最终除籍并解体。“鸢鹰”号

1902年3月更名为“顺从”号(Послушный)。一战期间主要负责在芬兰湾和波的尼亚湾的扫雷和护航工作。1917年全舰官兵参加了二月革命并于同年11月编入红海军。1918年3月15日调往芬兰参加了芬兰内战;4月13日被代表资产阶级富农的白军部队所俘虏并编入芬兰海军(编号S-3)。1922年根据苏联和芬兰两国签订的《塔图条约》被归还给苏联政府。1925年11月该舰最终除籍并解体。“矛隼”号

1902年3月更名为“热烈”号(Пылкий)。1907年9月调往巴库加入里海区舰队。1911年7月29日从海军除籍,后被改装成一艘为炮舰“卡尔斯”号(Карс)与“阿尔达汉”号(Ардаган)提供柴油动力试验的油料驳船。巴库港外的“热烈”号,照片摄于1907年底。俄国历史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驱逐舰“迅捷”号。这里要说明的,由于字母і在1918年的俄语正字法改革中遭到废除,故此该舰舷名Прыткій所采用的旧俄拼法与本书表达略有出入;实际上多数沙俄时期完工的俄国舰船都存在所谓的正字差异现象。改进完成后的“吃惊”号,注意艉部增加的第二座75毫米火炮和四号烟囱后的一座小型舰桥。“潜鸦”号

1902年3月更名为“吃惊”号(Поражающий)。1906年9月和“鲑鱼”号(Лосось)潜艇发生碰撞,由于损毁严重该舰接受了长达两年的修理工作。1914年被降级为通信船并负责波罗的海域的巡逻工作。1917年该舰参加了二月革命并在同年11月编入红海军。1918年4月25日在赫尔辛基被德军扣留,后根据《布列斯特合约》返还俄国;8月调往下诺夫哥罗德并正式编入伏尔加河区舰队;10月下旬调往里海-亚速海区舰队。1919年7月又被调往伏尔加河-里海区舰队。1921年2月参加了清剿连科兰地区反革命武装的行动。1925年11月最终除籍并解体。配合宣传而拍摄的“吃惊”号,舯部已经安装上第二座桅杆,但请注意舰桥一侧的47毫米速射炮并未拆去。“金雕”号

1902年3月更名为“尖锐”号(Пронзительный)。1904年原本打算加入第二太平洋舰队,不过在途中发生机械故障不得不返回国内接受修理。1907年9月加入里海区舰队。1911年7月底最终除籍,部分舰体捐赠给莫斯科动物园使用,其余部分则遭解体。“潜鸟”号

1902年3月更名为“远见”号(Прозорливый)。1904年原本打算加入第二太平洋舰队,不过在途中发生机械故障不得不返回国内接受修理。1914年9月被降级为通信船。1917年全舰官兵参加了二月革命并于同年11月编入红海军。1918年3月参加了芬兰内战不过一个月后被芬兰白军部队俘虏,随后该舰被编入芬兰海军(编号S-2)。1925年10月4日在波的尼亚湾附近海域遭遇风暴沉没。“雕鸮”号

1902年3月更名为“勤恳”号(Ретивый)。一战期间主要负责扫雷和巡逻工作。1917年全舰官兵参加了二月革命并于同年11月编入红海军。1918年3月调往芬兰参加了芬兰内战。1918年8月底被调往下诺夫哥罗德并编入伏尔加河区舰队并参加了在喀山地区与白匪军的交战行动;10月下旬调往里海-亚速海区舰队并在围剿白匪军的卡马河战役中表现突出。1919年7月又被调往伏尔加河-里海区舰队。1922年8月最终除籍并解体。“鹈鹕”号

1902年3月更名为“敏捷”号(Сметливый)。一战期间主要负责扫雷任务。1917年12月被编入红海军。1918年6月18日因害怕被德军俘虏而被“刻赤”号击沉于新罗西斯克港。1926年被重新打捞出水并最终解体。“天鹅”号

1902年3月更名为“严峻”号(Строгий)。一战期间参加了数次沿岸炮击行动并负责秘密运送俄情报人员的任务。1915年3月20日在攻击行动中击伤德军U-33号潜艇。1916年4月参加了进攻特拉布宗港口的行动。1917年12月加入红海军。1918年3月封存于塞瓦斯托波尔港内,但很快就在两个月就被德军俘获;11月24日被英法干涉军俘虏并转而辅助白匪水面部队在南部的防御行动。1920年11月在从塞瓦斯托波尔撤往伊斯坦布尔的途中被红海军再次俘获。1922年12月以国内战争期间拒绝攻击红军而被捕的法国战列舰“让·巴尔”号(Jean Bart)机械师安德烈·马蒂(André Marty)而更名为“马蒂”号(Марти)。在经过数次修理工作后,该舰在1926年成为一艘通讯船,后于1929年7月最终除籍并解体。正在接受航速测试的“夜鹰”号。日俄战争开始前的波罗的海舰队驱逐舰支队,最外侧的一艘是“勤勉”号。注意47毫米速射炮已被拆去。1909年“敏捷”号作为第一批“猎鹰”级驱逐舰接受了改装工作,除了先前提到过的舰艏武器配置已经发生变化以外,请注意艉部也已经增加了一座小型舰桥。提供护航任务的“凶猛”号,照片摄于1903年。远处的是战列舰“十二圣徒”号(Двенадцать Апостолов)。“渡鸦”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