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治百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00:21:25

点击下载

作者:裴巍,常宇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刮痧治百病

刮痧治百病试读:

前言

刮痧疗法是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手指、瓷匙、古钱、玉石片等,蘸上食用油、凡士林、白酒或清水等润滑剂,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拍打、点按等刺激,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通过刺激体表皮肤及经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节阴阳、活血化瘀、清热消肿、软坚散结等功效。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刮痧疗法的记载,它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独特疗法。

刮痧疗法对于经络气血偏盛、偏衰或气血逆乱、运行失常而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引发的各种内、外、妇、儿科病证,如高血压、中风后遗症、心悸、哮喘、食欲不振、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痔疮、神经衰弱、月经不调、小儿消化不良等,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同时刮痧疗法还有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保健作用。刮痧疗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在治疗疾病时,往往立竿见影,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现代科学证明,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调整各种分泌腺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能力,镇痛等。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痛等所致的风寒痹证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刮痧疗法已逐渐成为一种自我保健、家庭医疗的济世良法及临床保健治疗的独特学科,因此,我们将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奉献给广大读者这本简便易学、便于操作的刮痧疗法图书。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刮痧疗法的起源与发展、原理和作用、常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下篇主要介绍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男科、五官科、皮肤科常见疾病的刮痧疗法配方,以及保健刮痧法。在编写的过程中,参考了相关的书籍,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错误疏漏之处,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上 篇第一章 刮痧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刮痧疗法起于民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独特疗法。刮痧疗法是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手指、瓷匙、古钱、玉石片等蘸上食用油、凡士林、白酒或清水,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捏、刺等刺激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通过刺激体表皮肤及经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节阴阳、活血化瘀、清热消肿、软坚散结等功效。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用砭石治病的记载,砭石是刮痧疗法最原始的工具。刮痧的病历记录最早见于《扁鹊传》。唐朝人们开始用苎麻来刮治疾病。较早记载这一疗法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世医得效方》卷二“沙证”(当时用“沙”字而未用“痧”字)一节说:沙证“古方不载……所感如伤寒,头痛呕恶,浑身壮热,手足指末微厥,或腹痛闷乱、须臾能杀人”,又说:“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今考之,此证乃名干霍乱,此亦由山岚瘴气,或因饥饱失时、阴阳暴乱而致。”从这段文字来看“沙”是指一种病证,具体地说“搅肠沙”就是指心腹绞痛、高热头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烦闷难耐、冷汗自出、手足发凉,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致人死命的干霍乱证。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菌感染,乃至烈性传染病霍乱、副霍乱等。“沙”字在明代的医书里就都作“痧”字了。

对于“痧证”的治疗,除药物治疗外,在《世医得效方》里提到了3种外治法。

一是“近世只看头额上、胸前两边,有小红点在于皮肤者,用纸捻或大灯草,微蘸香油,灯上点烧,于红点上,峻爆者是。”是说痧证病人,往往在头额和胸胁出现小出血点或小充血点(这大概就是把这些证候叫做痧证的原因),用纸捻或大个的灯草蘸上少量香油点燃,然后用火头直接淬到痧点上,火头爆出一声响即熄灭,再点燃去淬烧其他痧点。这就是后世所说的“淬痧法”。

二是“如腹痛不止,又用针于两下十指近甲,稍针出血即愈。”“两足坠痛,亦名水沙,可于两脚屈膝内两筋两骨,间刺出血愈,名委中穴。”是说痧证腹痛不止的,可以在十指尖放血,两腿沉重疼痛的,可以在委中穴处放血。这就是后世所说的“放痧法”,也叫刺血疗法或放血疗法。

三是“又法治沙证,但用苎麻蘸水,于颈项两肘臂两膝腕等处戛掠,见得血凝皮肤中,红点如粟粒状,然后盖覆衣被,吃少粥汤或葱豉汤……得汗即愈”。此皆使皮肤腠理开发松利,诚不药之良法也。”是说治痧证,可以用苎麻纤维团,蘸水在颈项、肘臂、膝腕等部位进行“戛掠”。戛是刮的意思,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像米粒样的红点为止。然后通过盖衣被保暖,喝粥、汤、茶等发汗,使汗孔开张、痧毒外泄。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刮痧法”。

明代《医学正传》中记载:“治痧证或先用热水蘸搭臂膊而以苎麻刮之,甚者针刺十指出血,或以香油灯照视胸背,有红点处皆烙之。”

在清代痧证辨治有了很大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专著是公元1676年郭右陶所撰的《痧胀玉衡》。该书对痧证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症状表现及治法用方,对刮痧、放痧、淬痧等的具体方法和适应证,皆有详细记载。

从痧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来看,《痧胀玉衡》认为:“痧胀(因痧证有遍身肿胀、疼痛难忍的症状,故也称其为痧胀)或因秽气所触,或因暑气所感,或动时行不正之气,或乘伏寒伏热过时而来,总不外于外伤风热,故肌表必实,实则热毒之气即胀于胸腹肠胃之中,若更用热饮用热气,适助其肿胀,元从而泄。故犯此者,有立时胀死之害。”“痧证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从秽气痧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痧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痧发者多;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可见这里所说的“痧”,是指人体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疫气、秽浊之气后,毒邪内郁外发所造成的多种证候,主要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病毒或细菌所引起的多种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除前面提到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菌感染、霍乱、副霍乱外,像病毒性感冒、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猩红热、败血症、白喉、流行性出血热、流脑、乙脑等,还有气候因素所导致的疾病如小暑,以及误吸毒气、秽气所造成的肺水肿、晕厥等等,都可以归属痧证的范畴。

这些疾病在其病程中,由于病毒的侵害、细菌毒素或毒物毒性的作用,大多可见到黏膜、肌肤之下呈现出血点或充血点,状如沙粒,或散在,或密集,或聚积成片,或融合成斑块,因此中医就以“痧”字来命名这些病证,并统称“痧证”,还把这些毒素叫“痧毒”。由于痧证包含了许多疾病,所以根据不同疾病的不同症状表现,在《痧胀玉衡》及其后的一些医书中,就有了许多痧证名称,像暑痧、瘟痧、斑痧、乌痧、丹痧、疫痧、烂喉痧、抽筋痧、吊脚痧等。只不过随着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辨别更加精确,像“痧证”这样笼统的、包括范围很广的病证名称,才渐渐淘汰不用了。但治疗痧证的一些外治法,如淬痧法、放痧法、刮痧法等,却被保留了下来。

痧证是很重的病证,并不是单靠上述外治法就都可以治愈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外治法,《痧胀玉衡》说:“痧在肌肤者,刮之而愈;痧在血肉者,放之而愈”,“凡气分有痧,宜用刮;血分有痧,宜用放,此不易之法,至脏腑经络有痧,若昏迷不醒等症,非放刮所得治,兼用药疗之,无足怪也。”也就是说,刮痧疗法适用于痧证初起,痧毒表浅,在肌肤、气分的病证;而放痧疗法则适用于痧毒在血肉、血分的病证。若痧毒深入脏腑,就必须靠药物来治疗了。

刮痧、放痧的目的,《痧胀玉衡》说得也很清楚,就是“肌肤痧,用油盐刮之,则痧毒不内攻,血肉痧有青紫筋(主要指肘弯、膝弯部的青紫筋,也叫痧筋),刺之则痧毒有所泄。”也就是说,刮痧、放痧的目的是为了排泄体内的痧毒或说是毒素,使痧毒能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

在《理瀹骈文》、《串雅外编》、《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痧喉经验阐解》和《松峰说疫》等著作中,对刮痧疗法也有多处精辟的阐述,同时刮痧疗法在民间也广为盛行。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医界人士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刮痧疗法与现代医学结合发展成独特的疗法。台湾预防医学专家吕季儒教授创造性推出“经络刮痧法”。在吕教授循经刮痧的基础上,一些中医界人士将生物全息理论运用到刮痧实践中,总结出刮拭局部器官的不同区域,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全息刮痧法”,刮痧疗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刮痧疗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在治疗疾病时,往往立竿见影,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近几年,维护人的自然生态、无毒副作用、易于被人们接受的绿色疗法渐渐成为医学发展的主流,所以刮痧疗法逐渐成为一种自我保健、家庭医疗的济世良法及临床保健治疗的独特学科。第二章 刮痧疗法的原理和作用

刮痧疗法在选取刮拭的区域时,传统民间刮痧术主要选取背腰、胸腹、肘窝、膝窝等部位,这其中既有经验选区的成分,也包含有循经络选区的成分。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内在的五脏六腑和外在的四肢五体九窍,都通过经络的网络和气血津液的流布,密切地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黄帝内经》把经络的功能归纳为行血气、营阴阳、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中医在临床诊断辨证、中药作用归经、针灸推拿刮痧选穴选区、气功导引行气运气上,都以经络为依据。

任何局部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对整体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反应都会发生影响,而整体功能的失调,也必然波及到所有局部器官。因此中医一方面在治疗局部器官的疾病时,注意从整体调节入手,另一方面在诊断和治疗全身疾病时,又可以采取对局部器官的观察和刺激。像中医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头针、耳针、面针、鼻针、眼针、脊针、手针、足针、第2掌骨针等就是通过诊察(目察和触摸)局部器官不同区域的异常变化来诊断全身疾病;通过刺激(针、灸、推拿、压迫、敷药、光照等)局部器官的不同区域,来治疗全身疾病。中医学中这一传统的诊疗方法,现代叫作“全息诊疗方法”。

现代科学证明,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调整各种分泌腺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能力,镇痛等。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痛等所致的风寒痹证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痧在中医学科中具有以下几种含义:痧是中医温病学范畴内的病证名;痧含有致病的邪毒之义;痧指循经走穴刮拭后,沿经穴的皮肤出现多形多彩的痧点、痧斑。

临床实践证实,不同疾病出痧的部位、形态、痧色各异,同一种疾病出痧的部位、形态、痧色又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多与经络的循行分布、经络的病理状态有直接的关系。

一、刮痧疗法的原理

刮痧对内脏功能失调引发的各种常见病有显著疗效。刮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用呢?主要是因为刮痧疗法以经络学说和全息诊疗学说为理论基础,刮拭的各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及和内脏对应于体表的全息穴区。刮拭后的局部汗孔开泄,促进邪气外排,同时又可以疏通经络、宣通气血、振奋阳气、补氧祛瘀、调理脏腑,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刮痧疗法治病的机理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认识。

1.恢复和提高经络的整体调控功能

经络的纵横交错和沟通联络作用,使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这种联系主宰着全身气血运行,经络既是全息穴区和内脏器官的联系途径,又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反馈系统。这种整体调控作用,使机体各脏腑器官组织在功能上能协调共济,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包括运动系统与内脏功能活动的调节,以3种调节机制完成,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器官组织细胞的自身调节。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体液调节是随血液和组织液到达相应部位起作用。我国经络学专家祝总骧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不但证实了经络系统的存在,而且证实了经络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经脉的皮部角质层变薄,经络循行部位含有较其他部位数量更多的神经末梢、神经束、血管、肥大细胞和结缔组织束。进一步证实刺激经络可以调整神经反射,改善血液和组织间液的循环,加强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因此有调节人体功能活动的作用。这说明遍布全身的经络系统是人体最高层次的综合调控体系,有其组织结构基础。

由于刮拭经络和全息穴区的刺激作用,使肌肉收缩舒张,其张力变化的突然刺激以及肌肉收缩而产生的热能和代谢产物(如乳酸、二氧化碳、递质等)的化学刺激,鼓舞和激发了经气,再经过经脉所特有的能量传导作用,并通过多层次的连接,发挥经络整体性、双向性的良性调控功能。其调控作用通过经络系统可达到全身各脏腑器官,使其气机通畅,阴阳气血平衡,功能活动正常。

另外,由于全息穴区与同名脏腑器官之间的内在联系,内脏及各器官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其相应的全息穴区会出现敏感、疼痛、结节,刮拭时会有痧的出现。刮拭的刺激和机体免疫系统清除痧的过程,通过神经-体液和经络的传导作用,使全息穴区相对应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疾病也得到了治疗。

2.宣通气血,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

中医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

现代医学认为,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即运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组织器官中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是在微循环的部分实现的。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脏腑功能障碍、代谢产物潴留、免疫机能异常、炎症与结缔组织病变均可以形成微循环障碍。当病变部位气机不畅,血液循环不良,代谢产物潴留,缺乏氧气和各种营养素时,血液流动速度明显减慢,血管腔扩张,通透性紊乱。刮拭后造成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渗出脉外,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痧”在皮肤和肌肉之间形成。含有大量代谢产物的血液渗出后,改变了局部经脉的痧滞状况,促使气血畅通,而含有丰富营养素和氧气的血液会使凝血机制正常发挥,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恢复正常,配合刮拭后血管的瞬间收缩反应,出“痧”会很快停止。由于这种治疗方式迅速地改变了局部经络的瘀滞状态,变阻滞为通畅,促进了血液、淋巴液和组织间液的循环,使病变器官组织细胞得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素的供应,改变了缺氧状态,活化了细胞,激发和调节了脏腑的功能活动,恢复了患者自身的愈病能力,对脏腑器官产生了治疗和保健作用。

3.排毒解毒,促进新陈代谢

机体的代谢产物通常通过呼吸、汗液、大小便等形式排出体外。当代谢产物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排出体外,在体内存留时间过长时,就会形成对机体有害的毒素。这些毒素包括细菌、病毒以及它们的代谢产物和氧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生成的危害细胞的氧自由基和其他活性物质。它们使经络瘀滞,气机不畅,造成细胞缺氧老化,是形成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刮痧可以有效地排除体内毒素,补氧祛瘀,活化细胞,加强新陈代谢。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完全健康的人,刮拭经络无痧出现;病情较轻,病程较短者,刮出之痧部位表浅,痧色鲜红;病情重,病程长者,痧色黯红或青紫,出痧部位较深。可以说病情越重,病程越长,痧色越重,部位越深。这是因为健康的人体内代谢产物能及时排出体外,体内无代谢产物潴留,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故刮拭后无痧出现。当机体脏腑功能减退、发生疾病时,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在体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潴留,成为危害机体健康、使体内环境失衡的内毒素,这些内毒素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刮拭时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故有痧的出现。“痧”即是渗出于脉外的含有大量代谢产物的离经之血。出痧的过程就是排出体内毒素的过程,刮拭过程刺激病变经络,激发经气,调整经气运行,亦能间接改善与之相连的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促进毒素的排出。如刮拭膀胱经的肺俞及手太阴肺经,可以改善肺的呼吸功能和调整皮肤汗腺的分泌,促进毒素从呼吸道和皮肤排出;刮拭胃经的天枢、足三里穴和手阳明大肠经可以调节大肠蠕动,促进宿便排出;刮拭膀胱经的肾俞、三焦俞和任脉的关元、中极穴可以利尿。经常保健刮痧,能及时调整脏腑功能,促进经气运行,加强机体新陈代谢,从而防止体内毒素的形成和滞留。

刮痧可以改善和加强皮肤局部的代谢功能。皮肤有丰富的血管网和神经丛,对表皮细胞的刮拭刺激,使皮肤表层和真皮层微循环畅通,细胞活化,可以加速体内毒素从皮肤排出的过程,加强皮肤的新陈代谢。

4.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机体的免疫功能,中医称为正气。正气代表机体的调节适应能力、防御疾病能力和病后的康复能力。一切阻碍机体正常生长和导致疾病的因素,中医称为邪气。正气充足,抗病能力强,则邪气不能侵犯。而经络系统就是人体的保健系统,经络系统运行正常,是人体正气充足的基础。经常保健刮痧,刺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阴阳气血,可以激发和加强人体的保健系统,扶植正气,增强抗御病邪的能力。

现代医学认为,清除机体有害异物的过程可以激发免疫系统的功能。人体清除有害异物的天然防御机能是由淋巴系统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完成的。刮拭时经络各部位所出现的“痧”,在皮肤与肌肉之间成为异物,这些异物被淋巴细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分解吸收。经常刮痧可以使淋巴细胞活力增强,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和组织创伤的修复能力,从而加强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二、刮痧疗法的作用(一)治疗作用

1.活血祛瘀的作用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2.调整阴阳的作用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3.舒筋通络的作用

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瘢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临床经验证明,凡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凡有肌肉紧张又势必疼痛,它们常互为因果。刮痧治疗中可以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由气滞血瘀,经络气血不畅造成的各种痛症,如头痛、各种神经痛,骨质增生导致的颈椎、腰椎、膝关节痛,风湿病,肩周炎,胃肠痉挛性疼痛,施以刮痧即可解除局部经络气血瘀滞状态,变阻滞为通畅,迅速缓解疼痛。

4.排除毒素的作用

对于经络气血偏盛、偏衰或气血逆乱、运行失常而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引发的各种内、外、妇、儿科病证,如高血压、中风后遗症、心悸、哮喘、食欲不振、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痔疮、神经衰弱、月经不调、小儿生长缓慢等,对相关经络穴位运用或泻、或补之不同的刮拭手法,调整经络气血运行,排除体内毒素,加强新陈代谢,使阴阳气血平衡,恢复经络的良性整体调控作用,使人体呼吸、消化、循环、神经、内分泌等系统恢复正常机能,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5.扶止祛邪的作用

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此种血凝块(出痧)不久即能溃散,而起自体溶血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有消炎的作用。自体溶血是一个延缓的良性弱刺激过程,不但可以刺激免疫功能,使其得到调整,还可以通过向心性神经作用于大脑皮质,继续起到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和内分泌系统平衡的作用。对某些器质性病变、疑难病证,刮痧疗法通过恢复和加强患者自身的愈病能力,起到扶止祛邪的作用。(二)保健作用

1.未病先防

人体疾病的发生,除急性传染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及突发的意外伤害外,大多数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人体正气不足时,经络气血运行发生轻度障碍,新陈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在体内蓄积,导致脏腑器官的细胞发生轻度缺氧现象,这是疾病发生的早期病理变化。人体的自觉症状不明显,只表现出精力减退、易于疲劳,稍事休息即可缓解。此时,用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往往查不出典型阳性体征,难以构成疾病的诊断,常常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与警惕,延误了早期治疗的时机。如果能坚持保健刮痧,可激发和调节经络脏腑功能,及时清除代谢产物,改变细胞的缺氧状态,促进细胞的再生和活化,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及时恢复人体正气,防微杜渐,不但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还可延缓衰老。

2.已病防变

根据疾病发生及传变的规律,在病邪尚未传变之时,就做好未受邪之地的预防,则可有效地防止病邪传变,以利于正气的恢复,使疾病尚在早期、初期阶段即可获愈。如外邪侵袭人体,不及时诊治,病邪即由表及里,步步深入,使病情变得深重复杂,正气损伤亦会愈加严重。根据经气运行的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结合阴阳对刮之原则选经取穴,进行刮痧治疗,就可达到已病防变的目的。(三)诊断作用

刮痧疗法的诊断作用有以下几个特点:(1)此法简便易行,不须借助任何设备或仪器,即可对病位、病程进行概略分析和诊断,而且准确率比较高。(2)诊断与治疗是同步进行的,因为刮拭出痧的过程就是诊断和治疗的过程。(3)这种诊断方法对疾病可起到早期诊断甚至超前诊断的作用。因为疾病早期,用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尚未发现阳性指标时,经络功能的异常却已发生。正确的超前预测诊断可以为治疗和根除病痛争得宝贵的时间,利于患者的康复和对生命的挽救。刮痧疗法不但可以在疾病潜伏阶段将其发现,进行治疗,而且还可使今后的预防和保健更具有针对性。

刮痧疗法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协助诊断。(1)循经诊断和全息诊断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这是病变诊断的依据之一。气血通畅,机能正常,就没有疼痛反应;经络气血瘀滞,则会出现疼痛反应。当刮拭经脉或全息穴区时,凡出现刮痛、敏感或局部可触及结节等现象,说明此经脉或全息穴区的气血有不同程度的瘀阻,除外局部病变,即可判断相应经络或脏腑器官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细胞缺氧现象。这就是根据经脉反应状态,来诊断病变部位的方法。(2)据“痧”断病 据痧断病就是根据出痧的颜色、形态及出痧部位来诊断疾病。首先,根据痧的颜色和形态诊断疾病。在刮拭过程中,邪气深浅和病程长短的不同,痧色形状各异。若痧色鲜红,痧粒分散,说明邪气轻浅,病程较短;若痧色黯红或青黑,痧粒集中或密集成团,说明病情重,病程长;若在深部出现包块状或结节状青黑色痧,说明病程较长,有的病变部位涉及脏腑。其次,根据出痧部位诊断病变的部位。出痧部位的深浅,可以反映病邪的深浅。如痧出在皮肤表面,说明病情轻浅,邪气在表;出痧的部位深在皮下,或在肌肉筋脉之中,说明病邪在肌肉关节或脏腑。在骨骼凸起部位出现密集成团的青黑色瘀点或瘀斑,多为该处有骨质增生。也可根据出痧的经络、腧穴或全息穴区判断病位。根据背部膀胱经上五脏六腑之俞穴和相应经脉出痧状况,判断经络脏腑之病变。如胃俞出现包块样痧时,即可判断病邪在胃经或胃。

另外,还可根据痧色及形态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转归,如治疗后痧色变浅,形状缩小或消失,说明治疗有效,病情向愈。反之,说明病变严重,刮痧未能控制住病情。后一种情况比较少见,一旦发生应引起重视,尽快明确诊断,采用综合治疗。

这种据痧断病的方法虽尚属粗浅的定位,还需进一步探索和总结,加以完善,但仅从初步诊断来看,就已显示出刮痧诊断作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第三章 刮痧的常用材料

刮痧所用的工具,《痧胀玉衡》载:“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症,用铜钱蘸否油刮之,或用刮舌刨子脚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之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软肉内之痧,用食盐以手擦之。”可见,根据皮肤粗厚、柔嫩的不同,肌肉脂肪丰厚、寡薄的差别,分别选用坚硬、柔软的刮具,并且还可以用手指作刮具。

刮痧工具包括刮痧板和润滑剂。工具的选择直接关系刮痧治病保健的效果。古代用汤勺、铜钱、嫩竹板等作为刮痧工具,用麻油、水、酒作为润滑剂。这些工具虽然取材方便,能起到治疗作用,但因简陋、本身无药物治疗作用,均已很少应用。现多选用经过加工的有药物治疗作用和没有副作用的工具。这样的工具能发挥双重的作用,既能作为刮痧工具使用,本身又有治疗作用,可以明显提高刮痧的疗效。

一、刮痧板

刮痧板是刮痧的主要工具。目前各种形状的刮痧板、集多种功能的刮痧梳已相继问世,其中有水牛角制品,也有玉制品。水牛角质地坚韧,光滑耐用,药源丰富,加工简便,药性与犀牛角相似,只药力稍逊,常为犀牛角之代用品。水牛角味辛、咸,性寒。辛可发散行气、活血润养;咸能软坚润下;寒能清热解毒。因此水牛角具有发散行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玉性味甘平,入肺经,润心肺,清肺热。据《本草纲目》介绍:玉具有清音哑、止烦渴、定虚喘、安神明、滋养五脏六腑的作用,是具有清纯之气的良药,可避秽浊之病气。古人常将玉质品佩戴在手腕、颈部及膻中部位,若将玉质刮痧板佩戴在膻中部位,不仅方便使用,通过其对局部的按摩和某些成分的慢性吸收,还可养神宁志,健身祛病。水牛角及玉质刮痧板均有助于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而没有副作用。

刮痧板一般加工成长方形,边缘光滑,四角钝圆。刮板的两长边,一边稍厚,一边稍薄。薄面用于人体平坦部位的治疗刮痧,凹陷的厚面适合于按摩保健刮痧,刮板的角适合于人体凹陷部位刮拭。

水牛角和玉制品的刮痧板,刮拭完毕可用肥皂水洗净擦干或以酒精擦拭消毒。为避免交叉感染,最好固定专人专板使用。水牛角刮板如长时间置于潮湿之地,或浸泡在水里,或长时间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均会产生裂纹,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刮毕洗净后应立即擦干,最好放在塑料袋或皮套内保存。玉质板在保存时要避免磕碰。但若刮痧板边缘出现裂纹、缺口、过钝等现象,应用细砂纸或细磨石打磨光滑。

二、刮痧润滑剂

刮痧时涂以润滑剂不但减轻疼痛,加速病邪外排,还可保护皮肤,预防感染,使刮痧安全有效。目前常用的刮痧润滑剂有:①液体类,如水、红花油、麻油、紫草油及一些特制的刮痧油。②固体类,如凡士林、霜类。③药剂类,如根据临床证候辨证而特制的活血化瘀类中草药制剂等。其中以刮痧油最为常用。第四章 刮痧的常用经穴

一、腧穴的概念和分类

腧穴的腧字,有输注的意思,像水流的输送灌注。腧穴通经脉,经脉属脏腑。脏腑有病变,使经络气血运行异常,则可在腧穴处出现敏感、压痛、结节等异常反应。刺激(如针、灸、刮拭、压按)腧穴,通过激发、调节腧穴的气血,可进而激发、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内脏疾病的目的。当然腧穴也是受邪的部位。

腧穴分经穴、奇穴、阿是穴3大类。

经穴是指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可以治疗本经及所属脏腑的病证,也叫“十四经穴”。

奇穴也叫经外奇穴,是指没有归属于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奇穴的主治证较单纯,多数奇穴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

阿是穴,即以痛处为穴,既无固定位置,也无具体穴名,而总以“阿是穴”称之。

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并给予特定称号的腧穴叫“特定穴”。特定穴包括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和在胸、腹、腰、背部的募穴、背俞穴,在四肢躯干的八会穴和全身经脉的交会穴。这些经穴在临床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在刮痧疗法中也有重要价值。

1.十二经五输穴和原穴

关于五输穴,井穴多在手足末端,也合称“十二井”;荥穴多在掌指关节或跖趾关节前方;输穴多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经穴多在腕踝关节以上;合穴在肘膝关节附近。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在腕踝关节附近。十二经每经1个原穴,合称“十二原”。五输穴和原穴多为临床所常用。

2.络穴络穴是络脉从经脉上别出的部位。十五络穴有:肺经的列缺、心经的通里、心包经的内关、大肠经的偏历、小肠经的支正、三焦经的外关、胃经的丰隆、膀胱经的飞扬、胆经的光明、脾经的公孙、肾经的大钟、肝经的蠡沟、任脉的鸠尾、督脉的长强、脾之大络的大包。

络穴是络脉分出的地方,能沟通表里两经,既可以治本经病、本络脉病,又可以治和本经相表里的经脉之病。为刮痧常用穴。

3.郄穴郄穴是经脉气血深聚在四肢肘膝以下的空隙部位。十二经脉各有1个郄穴,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也各有1个郄穴,共16穴。肺经郄穴为孔最;大肠经为温溜;心包经为郄门;三焦经为会宗;心经为阴郄;小肠经为养老;脾经为地机;胃经为梁丘;肝经为中都;胆经为外丘;肾经为水泉;膀胱经为金门;阴维脉为筑宾;阳维脉为阳交;阴跷脉为交信;阳跷脉为跗阳。

4.背俞穴和募穴

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部位。在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别用脏腑名称来命名,详细可参考后面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背俞穴既可以治疗相关联内脏的病,也可以治疗和这个内脏相关联的五体、五官的病,如肝俞穴可以治疗肝病,也可以治疗和肝相关联的筋病与目病。背俞穴是刮痧最常用的腧穴。

募穴是脏腑经络之气结聚在胸腹的部位。五脏六腑共十二募穴。肺之募穴为中府、肝为期门、胆为日月、脾为章门、肾为京门、大肠为天枢、心包为膻中、心为巨阙、胃为中脘、三焦为石门、小肠为关元、膀胱为中极。募穴主治性能和背俞穴有共同之处,在刮痧法中,经常是俞、募穴配合使用。如治心脏病时,既刮心俞,也刮心包之募穴膻中和心之募穴巨阙。

5.八会穴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会聚处的8个腧穴。它们分别是,脏会章门(脾幕穴)、腑会中脘(胃募穴)、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血会膈俞(膀胱经穴)、筋会阳陵泉(胆经合穴)、脉会太渊(肺经输穴)、骨会大杼(膀胱经穴)、髓会绝骨(胆经穴)。凡属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病变,都可以用相关的八会穴来治疗。为刮痧常用穴。

6.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和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在肘膝以下的8个腧穴,即公孙、内关、足临泣、外关、后溪、申脉、列缺、照海。既治正经病,也治奇经病。为刮痧常用穴。

7.下合穴下合穴是六腑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如小肠下合于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大肠下合于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三焦下合于足太阳膀胱经的委阳,膀胱下合于本经委中,胃下合于本经足三里,胆下合于本经阳陵泉。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的主要穴位。临床极常用,是学习刮痧法应重点掌握的穴位。

此外在特定腧穴中,还有交会穴。交会穴是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部位,交会穴既可以治本经的病,也可以治相交会的其他经的病。交会穴数目甚多,不在此一一列举。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刮痧治病选穴区,离不开腧穴的主治范围,每个腧穴的主治范围既和它所在的经络有关,也和它所在的部位有关。从经络来说,它可以治疗本经所属的脏腑经络病,兼治和本经相关的脏腑经络病。从部位来说,一个腧穴又可以治疗它所在的部位及邻近部位的病。现将分经主治范围和分部主治范围分别列简表如下(表1-1至表1-5)。

  从上面腧穴的分经主治和分部主治范围看,每一个腧穴都可以治其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组织器官的病证,这叫腧穴的近治作用;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腑脏、组织、器官的病,有的甚至可以影响到全身,这叫腧穴的远治作用。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远治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除此之外,有些腧穴还有特殊作用,例如刮大椎穴可以退热、灸至阴穴可以矫正胎位等,都属腧穴的特殊治疗作用。

三、腧穴的定位方法

腧穴的定位方法,有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同身寸法和简易取穴法4种。

1.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也叫骨度法,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全身各个部位的大小长短,并依照规定的尺寸数据,按比例折算确定腧穴所在位置。见常用骨度分寸度量表(表1-6)。

 2.体表标志法

体表标志法是以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其中有固定标志,也有活动标志。

固定标志如骨骼、肌肉所形成的凸起、凹陷、五官、发际、爪甲、乳头、肚脐等可作取穴标志。如鼻尖取素髎、眉间取印堂、两乳之间取膻中、腓骨小头前下方取阳陵泉。

活动标志如关节、肌肉、肌腱、皮肤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隆起、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可作取穴标志。如屈肘后在肘横纹外端凹陷处取曲池,张口后在耳屏前的凹陷处取听宫。

3.手指同身寸法

手指同身寸法是用病人本人手指特定部位的长度来度量取穴的方法。以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的纹头间距作1寸,叫中指同身寸。以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叫拇指同身寸。手四指并拢,在中指中节横纹处测4指的宽度,作为3寸,叫横指同身寸,也叫一夫法。手指同身寸法主要用于四肢部的取穴。图1-1 手指同身寸

4.简便取穴法

简便取穴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垂臂屈肘,肘尖尽处取章门;立正姿势,中指尖端处取风市等。

四、常用经穴

1.督脉常用经穴

督脉行于人体后正中线,共28穴,其中刮痧常用经穴主要有长强、命门、至阳、大椎、哑门、百会、上星、人中、身柱、灵台、腰俞、陶道、腰阳关、风府、悬枢等。

◆长强【定位】 尾骨尖下方的凹陷中(图1-2)。【主治】 泄泻、痔疮、便血、便秘、脱肛、腰脊痛。图1-2 督脉

◆腰俞【定位】 在第4骶骨下凹陷中(图1-2)。【主治】 泄泻,痢疾,脱肛,痔疮,遗尿,遗精,月经不调,闭经,腰骶痛,下肢瘫痪,淋病,痔疮等。

◆腰阳关【定位】 在第4腰椎下凹陷中(图1-2)。【主治】 遗精,阳痿,腰骶疼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下肢麻痹,膝关节炎,脊髓炎,疝气,慢性肠炎等。

◆命门【定位】 第2腰椎棘突下,向前和肚脐相对(图1-2)。【主治】 腰背强硬疼痛、带下、阳痿、遗精、泄泻。

◆悬枢【定位】 在第1腰椎下凹陷中(图1-2)。【主治】 上肢脊背疼痛,腹痛,泄泻,食积,水谷不化,胃肠疼痛等。

◆脊中【定位】 在第11胸椎下凹陷中(图1-2)。【主治】 腰脊疼痛,癫痫,胃痛,腹胀,泄泻,食积,脱肛,感冒,痔疮,黄疸等。

◆中枢【定位】 在第10胸椎下凹陷中(图1-2)。【主治】 腰脊疼痛,胃痛,腹胀,食积,消化不良,黄疸,热病,视力减退等。

◆筋缩【定位】 在第9胸椎下凹陷中(图1-2)。【主治】 脊背强直疼痛,癫痫,癔症,胃痛,小儿惊风,胃痉挛,腰背神经痛,神经衰弱等。

◆至阳【定位】 第7胸椎棘突下,大约和肩胛骨下角平齐(图1-2)。【主治】 咳嗽气喘,胸脊疼痛,四肢重痛,心绞痛,黄疸。

◆灵台【定位】 在第6胸椎下凹陷中(图1-2)。【主治】 脊背强直疼痛,咳嗽哮喘,热病,丹毒,感冒等。

◆神道【定位】 在第5胸椎下凹陷中(图1-2)。【主治】 脊背强直疼痛,心悸,咳嗽,哮喘,疟疾,热病,神经衰弱,小儿惊风,头痛,颊颌炎,下颌骨脱臼,肋间神经痛,癔症,伤寒等。

◆身柱【定位】 在第3胸椎下凹陷中(图1-2)。【主治】 外感身热,咳嗽,哮喘,疟疾,脊背强痛,癫痫,癔症,神经衰弱,惊风,感冒,脊髓疾患,小儿夜啼等。

◆陶道【定位】 在第1胸椎下凹陷中(图1-2)。【主治】 头、项、肩胛肌痉挛,神经衰弱,癔症,间歇热,感冒,外感热病,身热汗不出,疟疾,咳嗽,哮喘,脊背强痛,癫痫,小儿惊风,结核病发热等。

◆大椎【定位】 第7颈椎棘突下(图1-2)。【主治】 发热,疟疾,感冒,咳嗽,气喘,头项强痛,癫痫,骨蒸潮热。本穴为通督脉阳气,乃至通全身阳气的总枢纽。为刮痧疗法中最常用的穴区。

◆哑门【定位】 后正中线入发际5分的凹陷处(图1-2)。【主治】 中风,失语,舌强,癫狂,癫痫,后头部疼痛,项强,鼻衄。

◆风府(交会穴)【定位】 在项后正中,枕骨粗隆(后脑勺)下两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图1-2)。【主治】 中风不语,头痛,颈项强痛,眩晕,鼻塞,鼻出血,咽喉肿痛,聋哑,癫痫,癔症,小儿惊风,半身不遂,全身性强直,发狂,感冒,热性病等。

◆脑户【定位】 在枕骨粗隆(后脑勺)上缘凹陷中(图1-2)。【主治】 头痛,项强,眩晕,癫痫,三叉神经痛,颜面神经痉挛,麻痹,中风,中耳炎等。

◆强间【定位】 在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处(图1-2)。【主治】 头痛,目眩,项背强直疼痛,癫痫。

◆后顶【定位】 在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穴上3寸)处(图1-2)。【主治】 头痛,眩晕,癫痫,精神病。

◆百会【定位】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处,或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处(图1-2)。【主治】 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昏厥,失语,癫狂,脱肛,子宫下垂,长期腹泻滑脱不禁。

◆前顶【定位】 在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1.5寸处)(图1-2)。【主治】 头痛,眩晕,鼻渊,癫痫。

◆囟会【定位】 在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穴前3寸处)(图1-2)。【主治】 头痛,眩晕,鼻渊,癫痫。

◆神庭(交会穴)【定位】 在鼻梁直上入前发际边5分(图1-2)。【主治】 头痛,眩晕,失眠,鼻炎,泪囊炎,目痛,目翳,鼻塞流涕,癫痫,神经衰弱,癔症,小儿急性惊风等。

◆素髎【定位】 在鼻尖正中(图1-2)。【主治】 鼻塞,鼻出血,鼻息肉,鼻炎,鼻疮,霍乱等。

◆上星【定位】 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图1-2)。【主治】 头痛,眼痛,鼻炎,鼻窦炎,鼻衄,热病,疟疾,癫狂。

◆人中【定位】 人中沟上1/3和下2/3的交界处(图1-2)。【主治】 昏迷,抽搐,小儿惊风,牙关拘急,口眼斜,腰脊强痛,癫狂,癫痫发作。

◆兑端【定位】 在上嘴唇尖正中,人中沟的尖端(图1-2)。【主治】 唇吻抽痛,牙痛,牙龈肿痛,口噤,癫痫,遗尿,尿闭,黄疸,口疮,消渴等。

2.任脉常用经穴

任脉行于人体前正中线,共24穴。刮痧常用穴位有关元、气海、中极、建里、水分、神阙、中脘、下脘、巨阙、鸠尾、膻中、天突、廉泉、承浆等。

◆曲骨(交会穴)【定位】 肚脐中心下5寸,耻骨联合上缘(图1-3)。【主治】 阳痿,遗精,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腹胀痛,阴痒,淋病,膀胱麻痹,膀胱炎,子宫内膜炎,产后子宫收缩不全,疝气等。

◆中极(募穴,交会穴)【定位】 肚脐中心下4寸(图1-3)。【主治】 阳痿,遗精,疝气,癃闭,早泄,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净,小腹胀痛,阴肿、瘙痒,经闭,肾炎,腹膜炎,淋病,睾丸炎,膀胱括约肌麻痹,子宫痉挛,子宫内膜炎,附件炎,胎衣不下等。

◆关元【定位】 在前正中线,脐下3寸处(图1-3)。图1-3 任脉【主治】 小便不通,小便频数,遗尿,遗精,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月经过多,带下,不育不孕,子宫下垂,产后恶露不尽,疝气,少腹疼痛,泄泻,虚劳消瘦,中风脱证。

◆石门(募穴)【定位】 肚脐中心下2寸(图1-3)。【主治】 慢性肠炎,消化不良,水肿,吐血,阑尾炎,肠内膜炎,疝气,小腹痛,泄泻,痢疾,遗尿,尿闭,子宫肌瘤,经闭,滞产,崩漏,赤白带下等。

◆气海【定位】 前正中线,脐下1.5寸(图1-3)。【主治】 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疝气,遗尿,泄泻,便秘,水肿,子宫下垂,中风脱证。

◆阴交(交会穴)【定位】 肚脐中心下1寸(图1-3)。【主治】 小腹痛,绕脐绞痛,疝气,阴部湿痒,崩漏,赤白带下,月经不调,女子尿道炎,子宫内膜炎,产后贫血,不孕症等。

◆神阙【定位】 肚脐正中(图1-3)。【主治】 腹痛肠鸣,水肿腹水,泄痢脱肛,中风脱证。本穴常用药物外敷或艾条,艾炷外灸,是外治法中最常选的部位,在刮痧法中一般不直接刮拭该穴,多作为刮拭起止点的标志。

◆水分【定位】 肚脐中心上1寸(图1-3)。【主治】 胃胀痛,腹胀如鼓,腹水,腹胀痛,绕脐痛,小便不利,泄泻,癃闭,反胃,水肿,肠鸣,脱肛等。

◆下脘(交会穴)【定位】 肚脐中心上2寸(图1-3)。【主治】 胃痛,呕吐,肠鸣,腹胀,腹痛,消化不良,胃扩张,胃痉挛,慢性胃炎,肠炎等。

◆建里【定位】 肚脐中心上3寸(图1-3)。【主治】 胃痛,呃逆,呕吐,腹胀痛,水肿,消化不良,腹膜炎,腹膜痉挛等。

◆中脘【定位】 脐上4寸(图1-3)。【主治】 胃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痢疾,消化不良,黄疸,脾胃虚弱。

◆上脘(交会穴)【定位】 肚脐中心上5寸(图1-3)。【主治】 胃痛,呃逆,呕吐,腹泻腹胀,腹痛,黄疸,水肿,癫痫,消化不良,吐血,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食欲不振,疝气,寄生虫病,小儿惊风,癔症等。

◆巨阙【定位】 脐上6寸(图1-3)。【主治】 心胸疼痛,反胃,吞酸,恶心,呕吐,噎膈,心悸,癫狂,癫痫。

◆鸠尾【定位】 中脘上3寸(图1-3)。【主治】 心绞痛,心悸,支气管炎,喘息,扁桃体炎,急性胃炎,癫痫,胸满胀痛,胃痛,呃逆,呕吐,癔症等。

◆中庭【定位】 在胸骨体与剑突之间凹陷中(图1-3)。【主治】 胸肋胀痛,食不下,呕吐,小儿吐乳,噎膈,扁桃体炎,食道狭窄。

◆膻中【定位】 两乳头之间,平第4肋间隙(图1-3)。【主治】 气喘,胸痛,心绞痛,噎膈,呃逆,产妇乳少。

◆玉堂【定位】 膻中上1.6寸凹陷中(图1-3)。【主治】 胸痛,咳嗽,哮喘,呕吐,咽喉肿痛,胸膜炎,小儿吐乳等。

◆紫宫【定位】 在玉堂上1.6寸(图1-3)。【主治】 胸痛,呃逆,咳嗽,哮喘,咽喉肿痛,胸膜炎,食管狭窄,肺结核等。

◆华盖【定位】 在紫宫上1.6寸凹陷中(图1-3)。【主治】 胸胁胀痛,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呃逆,胸膜炎等。

◆璇玑【定位】 在华盖上1.6寸(图1-3)。【主治】 胸胁胀痛,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呃逆,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及麻痹等。

◆天突【定位】 胸骨上窝正中(图1-3)。【主治】 气喘,咳嗽,失音,咽喉肿痛,呃逆,甲状腺肿大。

◆廉泉(交会穴)【定位】 在结喉上方凹陷中(图1-3)。【主治】 舌下肿痛,舌强,舌弛缓,口疮,流涎症,甲状腺肿,舌根麻痹,支气管炎,喘息,暴喑,咽喉肿痛,呕吐,吞咽困难等。

◆承浆(交会穴)【定位】 在下嘴唇之下,唇间正中凹陷中(图1-3)。【主治】 下牙痛,牙龈肿,口噤不开,面肿,口眼斜,中风昏迷,休克,惊风,癫痫,癔症,口腔溃疡,半身不遂,糖尿病,疝气,头项强直疼痛,小便赤黄等。

3.手太阴肺经常用经穴

手太阴肺经在体表的循行线,出于锁骨外端下缘以下1寸处的中府,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至拇指少商,共11穴。刮痧常用经穴为中府、尺泽、列缺、太渊、鱼际、少商。

◆中府【定位】 用手叉腰,在锁骨外端的下缘处,有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凹陷中心是云门穴,云门直下1寸即是本穴(图1-4)。【主治】 咳喘,气喘,胸痛,胸闷,肩背痛,咽喉肿痛。图1-4 手太阴肺经

◆云门【定位】 前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外下方凹陷中(图1-4)。【主治】 咳嗽,哮喘,胸痛烦满,肩臂痛、麻木,咽喉肿痛等。

◆天府【定位】 在上臂内侧,腋前纹头下3寸筋骨间,垂臂与乳头平齐(图1-4)。【主治】 咳嗽,哮喘,吐血,鼻出血,甲状腺肿,咽喉肿痛,精神病,肩臂痛等。

◆侠白【定位】 在天府穴下1寸筋骨间(图1-4)。【主治】 胸痛,胸闷,咳嗽,气短,心悸,心痛,干呕,上臂内侧痛等。

◆尺泽【定位】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微屈肘,在肱骨头肌腱外侧凹陷处取穴。【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胸闷,潮热,发热,咽喉肿痛,肘臂疼痛,急性胃肠炎,小儿惊风,动脉炎,丹毒。

◆孔最(郄穴)【定位】 尺泽穴下5寸,太渊穴上7寸,桡骨掌面正中处(图1-4)。【主治】 咳嗽气喘,肺炎,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痔疮,身热无汗,手指,肘关节炎等。

◆列缺【定位】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取穴时可使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食指尖所指凹陷处即是该穴(图1-4)。【主治】 头项强痛,咳嗽气短,咽喉肿痛,口眼斜,口噤不开,牙痛,手腕无力,荨麻疹,尿血,小便热,阴茎痛。

◆经渠(五输穴)【定位】 在太渊穴后1寸,桡动脉桡侧凹陷中(图1-4)。【主治】 咳嗽,哮喘,咽喉肿痛,手腕无力,腕痛,食管痉挛,呕吐,呃逆,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桡侧神经痛等。

◆太渊【定位】 掌后第1横纹上,桡动脉桡侧凹陷中(图1-4)。【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心悸,前臂内侧痛,肩井部位牵掣疼痛,乳房刺痛,腹胀,呕吐,无脉症。

◆鱼际(五输穴)【定位】 在拇指掌关节后内侧,太渊穴前1寸赤白肉际凹陷中(图1-4)。【主治】 咳嗽,吐血,发热,头痛,肺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肺结核,乳房肿痛,眩晕,心悸,癔症,手指痉挛等。

◆少商【定位】 拇指桡侧,距爪甲角约1分处(图1-4)。【主治】 鼻衄,咽喉肿痛,扁桃腺炎,发热,昏迷,中暑,中风。

4.手阳明大肠经常用经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体表循行线,起于食指桡侧爪甲根处的商阳,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肩端,走颈过颊绕唇,终于鼻旁迎香穴,共20穴。刮痧常用穴位有商阳、二间、三间、合谷、手三里、曲池、手五里、肩髃、迎香等。

◆商阳(五输穴)【定位】 在食指内侧(桡侧)指甲角外约1分(图1-5)。【主治】 中风,昏迷,耳聋,目赤,咽喉肿痛,齿痛,腹痛,吐泻,热病无汗,扁桃体炎,桡神经麻痹,疼痛,腮腺肿痛,青光眼,口腔炎。

◆二间(五输穴)【定位】 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横纹头赤白分肉间凹陷中(图1-5)。【主治】 鼻出血,口眼斜,咽喉肿痛,腮肿,食积,齿痛,肩背神经痛。

◆三间(五输穴)【定位】 在食指内侧(桡侧)第2掌指关节后,赤白分肉间凹陷中(图1-5)。【主治】 咽喉肿痛,耳鸣,齿痛,齿龈肿痛,手背红肿,手指拘挛,上肢瘫痪,肩背神经痛,眼睑痒痛,腹泻。

◆合谷【定位】 手背部第2掌骨桡侧缘的中点(图1-5)。【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衄,鼻炎,鼻窦炎,牙痛,咽喉肿痛,牙关紧闭,面部肿痛,口眼斜,半身不遂,腮腺炎,手指痉挛,臂痛,恶寒,发热,无汗,多汗,咳嗽,胃痛,腹痛,便秘,痢疾,闭经,滞产,小儿惊风,荨麻疹,疥疮,高血压,昏厥。图1-5 手阳明大肠经

◆阳溪(五输穴)【定位】 在手腕上侧腕横纹两筋间凹陷中。翘起拇指凹陷更明显(图1-5)。【主治】 头痛,耳聋耳鸣,目翳肿痛,咽喉肿痛,齿痛,食管痉挛,腕部腱鞘炎,臂痛,腕痛,无力,半身不遂,癔病。

◆偏历(络穴)【定位】 在阳溪穴上3寸,桡骨外侧凹陷中(图1-5)。【主治】 耳鸣,耳聋,牙痛,口眼斜,扁桃体炎,面神经麻痹,腕部腱鞘炎,上肢酸痛、瘫痪等。

◆温溜(郄穴)【定位】 虎口向上,阳溪穴上5寸与曲池穴之间,桡骨外侧凹陷中(图1-5)。【主治】 头痛,面肿,扁桃体炎,口腔炎,上肢酸痛,瘫痪,癫狂等。

◆下廉【定位】 在曲池穴下4寸,筋肉之间(图1-5)。【主治】 消化不良,腹痛,腹胀,下腹痉挛,上肢酸痛、麻痹、瘫痪,半身不遂,支气管炎,胸膜炎,乳腺炎,尿血等。

◆上廉【定位】 在曲池穴下3寸,筋骨之间(图1-5)。【主治】 胸满,腹痛,腹胀,半身不遂,上肢酸痛、瘫痪等。

◆手三里【定位】 在曲池穴下2寸,筋肉之间(图1-5)。【主治】 齿痛颊肿,颌痛,流行性腮腺炎,颈淋巴结结核,胃痛,腹痛,腹泻,高血压,腰背痛,肘臂神经麻痹,半身不遂,面神经麻痹,上肢麻痹、酸痛、瘫痪,乳腺炎等。

◆曲池【定位】 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稍外方凹陷中。【主治】 发热性病证,高热,咽喉肿痛,颈淋巴结结核,牙痛,目赤肿痛,丹毒,荨麻疹,风疹,湿疹,高血压,上肢麻木,半身不遂,肘关节疼痛,便秘,月经不调,腹痛,呕吐腹泻,痢疾。

◆肘髎【定位】 在曲池穴外上方1寸,筋骨边缘凹陷中(图1-5)。【主治】 臂肘酸痛、麻痹、痉挛,上肢瘫痪等。

◆手五里【定位】 在曲池穴上3寸,筋骨间凹陷中(图1-5)。【主治】 颈淋巴结结核,甲状腺肿,咳嗽,吐血,肺炎,肘臂酸痛,四肢麻痹,嗜睡等。

◆臂臑(八会穴)【定位】 在曲池穴上7寸,三角肌下端凹陷中(图1-5)。【主治】 肩臂痛,颈项强痛,颈淋巴结结核,目疾,癫痫,甲状腺肿,上肢瘫痪等。

◆肩髃(交会穴)【定位】 肩峰前下方。当上臂外展至水平位置时,肩处出现两个凹陷,前面的凹陷处即是本穴(图1-5)。【主治】 肩臂痛,上肢麻木不遂,颈淋巴结核,荨麻疹,高血压。

◆巨骨(交会穴)【定位】 肩头上,锁骨肩峰与肩胛冈之间的凹陷中(图1-5)。【主治】 胸中满闷,颈淋巴结结核,甲状腺肿,半身不遂,屈肘困难,颈项强痛,肩臂酸痛,齿痛等。

◆天鼎【定位】 在颈侧部扶突穴下1寸,胸锁乳突肌后缘(图1-5)。【主治】 颈淋巴结结核,甲状腺肿,咽喉肿痛,气梗,舌麻痹,胸背胀痛等。

◆扶突【定位】 在颈侧部喉结旁3寸,胸锁乳突肌后缘(图1-5)。【主治】 咳嗽,哮喘,咽喉肿痛,颈淋巴结结核,甲状腺肿,唾液过多,胸锁乳突肌或舌骨肌麻痹等。

◆禾髎【定位】 在鼻翼直下,人中穴旁0.5寸(图1-5)。【主治】 鼻塞,流涕,出血,鼻炎,鼻息肉,嗅觉不灵,昏厥,口噤不开,口眼斜,咬肌痉挛,腮腺炎等。

◆迎香【定位】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主治】 鼻塞,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嗅觉减退,面神经麻痹,口角斜。

5.足阳明胃经常用经穴

足阳明胃经的体表循行线,行于面部、胸腹、下肢外侧前缘,终于足二趾外侧端,共45穴。刮痧常用穴位有四白、地仓、颊车、头维、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等。图1-6 足阳明胃经

◆承泣(交会穴)【定位】 正视,瞳孔直下7分,下眼眶上缘凹陷中(图1-6)。【主治】 目赤肿痛,青光眼,近视,流泪(泪囊炎),口眼斜,视神经萎缩,角膜炎,眼肌痉挛,头痛,眩晕等。

◆四白【定位】 两目正视前方,从下眼眶骨边缘直下约3分,正对瞳孔处,用手指按压有凹窝(眶下孔)即是本穴(图1-6)。【主治】 目赤肿痛,眼睑跳动,口眼斜,近视,头痛,眩晕,过敏性面肿。

◆巨髎(交会穴)【定位】 正视,瞳礼直下与鼻翼下缘平齐(图1-6)。【主治】 目翳,口眼斜,眼睑挛动,角膜炎,青光眼,近视,鼻炎,鼻衄,齿痛,唇颊肿痛,鼻塞,面瘫,三叉神经痛等。

◆地仓【定位】 四白穴直下至与嘴角平齐的地方就是本穴(图1-6)。【主治】 口眼斜,口角流涎,眼睑跳动,齿痛颊肿。

◆颊车【定位】 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处。此处是咬肌附着部,当上下牙齿咬紧时,咬肌凸起,就在这块肌肉上,用于指触压有凹窝,并有酸痛感,即是本穴(图1-6)。【主治】 口眼斜,牙齿疼痛,面颊肿痛,牙关拘急,颈项强痛,三叉神经痛,腮腺炎。

◆下关(交会穴)【定位】 颧骨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图1-6)。【主治】 耳聋,耳鸣,耳痛,牙痛,眼肿,习惯性颞下颌关节脱臼,口眼斜,口噤不开,眩晕,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等。

◆头维【定位】 在鬓角向上入发际5分处(图1-6)。【主治】 头痛,目痛,视物不清,迎风流泪,眼睑□动,精神分裂。

◆天枢【定位】 肚脐旁开2寸处(图1-6)。【主治】 急慢性胃肠炎,痢疾,便秘,肠鸣,腹胀,消化不良,肠道蛔虫症,月经不凋,痛经,带下,高血压。

◆人迎(交会穴)【定位】 喉结旁开1.5寸,胸锁肌乳突前缘(图1-6)。【主治】 咽喉肿痛,咳嗽,哮喘,头痛,颈淋巴结结核,甲状腺肿,胸满气闷,高血压,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大迎【定位】 在下颌角前下方1.3寸,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图1-6)。【主治】 牙关紧闭,口歪,牙痛,面颊肿痛,面部肿痛,口唇抽动。

◆水突【定位】 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图1-6)。【主治】 咳嗽,哮喘,喘息不得卧,咽喉肿痛,膈肌痉挛,颈淋巴结结核,甲状腺肿。

◆气舍【定位】 在任脉天突穴旁1.5寸,锁骨上窝凹陷中(图1-6)。【主治】 咳嗽,哮喘,呃逆,咽喉肿痛,颈项强直疼痛,甲状腺肿等。

◆缺盆【定位】 乳头直上,锁骨上窝凹陷中(图1-6)。【主治】 咳嗽,哮喘,胸膜炎,咽喉肿痛,甲状腺肿,颈肿等。

◆气户【定位】 在前正中(任脉)旁开4寸,乳头直上,锁骨下缘凹陷中(图1-6)。【主治】 咳嗽,哮喘,呃逆,胸胁胀满,胸背痛,胸膜炎,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等。

◆库房【定位】 在任脉旁开4寸,乳头直上第1肋间隙中(图1-6)。【主治】 胸胁胀满,咳嗽,咳吐浊痰,呼吸困难等。

◆屋翳【定位】 在任脉旁开4寸,乳头直上第2肋间隙中(图1-6)。【主治】 胸满胁痛,咳嗽,哮喘,心动过速,心律不齐,乳腺炎,乳少,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胸肌风湿病等。

◆膺窗【定位】 任脉旁开4寸,乳头直上第3肋间隙中(图1-6)。【主治】 胸满,胁痛,心区痛,胸膜炎,支气管炎,哮喘,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肠炎,乳腺炎,乳少等。

◆乳中【定位】 乳头中央(图1-6)。

本穴只作胸腹部腧穴定位。

◆乳根【定位】 在胸部,乳房根部,当乳头直下,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图1-6)。【主治】 乳腺炎,乳少,胸痛,咳嗽,呃逆。

◆不容【定位】 脐上6寸,旁开2寸(图1-6)。【主治】 胸满,腹胀,呕吐,胃痛,胁痛,咳嗽,哮喘,吐血,食欲不振,胃扩张,肋间神经痛,腹直肌或肩胛肌痉挛等。

◆梁门【定位】 脐上4寸,旁开2寸(图1-6)。【主治】 胃痛,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肠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等。

◆承满【定位】 脐上5寸,旁开2寸(图1-6)。【主治】 胃痛,腹胀,胁下肿痛,饮食不下,胃溃疡,咳嗽,急慢性胃炎,吐血,肠鸣,下痢等。

◆关门【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图1-6)。【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泄泻,食欲不振,水肿。

◆太乙【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图1-6)。【主治】 腹痛,腹胀,心烦,癫狂。

◆滑肉门【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图1-6)。【主治】 癫狂,呕吐,腹胀,腹泻。

◆外陵【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图1-6)。【主治】 腹痛,疝气,痛经。

◆大巨【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图1-6)。【主治】 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遗精,早泄,惊悸不眠,疝气。

◆水道【定位】 脐下3寸,旁开2寸(图1-6)。【主治】 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痛经,不孕,水肿,膀胱炎,肾炎,腹水,月经不调,睾丸炎,子宫和卵巢疾病等。

◆归来【定位】 脐下4寸,旁开2寸(图1-6)。【主治】 腹痛,疝气,月经不调,子宫下垂,阴部肿痛,遗精,经闭,睾丸炎,阴茎痛,卵巢炎,男女生殖器疾病等。

◆阴市【定位】 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底外缘连线上,当髌骨底上3寸处(图1-6)。【主治】 膝关节痛,下肢屈伸不利,腰痛,下肢不遂,寒疝,腹胀,腹痛。

◆气冲【定位】 在任脉曲骨穴旁2寸,归来穴下1寸,耻骨上缘(图1-6)。【主治】 男女生殖器疾病,腰痛,腹痛,甲状腺肿,阳痿,阴茎痛,阴部肿痛,月经不调,胎衣不下等。

◆髀关【定位】 在大腿根前面,平齐耻骨的横纹中央,两筋间凹陷中(图1-6)。【主治】 腿膝肿痛,不得屈伸,腰神经痛,股内外肌痉挛,下肢麻痹、瘫痪等。

◆伏兔【定位】 在长骨(膝盖)外上缘上6寸起肉处(图1-6)。【主治】 荨麻疹,腿膝冷痛,膝关节炎,下肢麻痹,神经痛,子宫疾病等。

◆足三里【定位】 在外侧膝眼直下3寸,距离胫骨前嵴1横指处(图1-6)。【主治】 胃痛,胃胀,胃寒,呕吐,嗳气腹痛,腹胀,腹泻,饮食不化,虚弱消瘦,痢疾,肠鸣,阑尾炎,黄疸,哮喘,高血压,头痛眩晕,半身不遂,癫狂,水肿,小便不利,遗尿,目疾,耳聋,耳鸣,喉痛,乳腺炎,带下,妊娠恶阻,产后腹痛,产后血晕,子痫,妇人脏躁,疔疮疖肿,荨麻疹,腰痛,胸胁胀满疼痛,下肢肿痛,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免疫机能低下等。足三里穴主治范围极广,以治消化系统病证为主,又对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等系统病证有良好作用,为重要的强壮、抗衰老的穴位,每天用补法刮拭本穴,使局部发红,是保健长寿的一种有效方法。

◆梁丘(郄穴)【定位】 在髌骨(膝盖)外上缘上3寸(图1-6)。【主治】 胃痛,腹胀,胃酸过多,膝关节炎,腿膝肿痛,下肢麻痹,乳腺炎等。

◆犊鼻【定位】 在髌骨(膝盖)的外侧凹陷中(图1-6)。【主治】 膝关节疾患。

◆条口【定位】 在上巨虚穴下2寸,筋骨凹陷中(图1-6)。【主治】 肩周炎,腹痛,膝关节炎,脚气,扁桃体炎,腓肠肌痉挛,下肢肿痛、麻痹、瘫痪等。

◆上巨虚【定位】 足三里穴下3寸(图1-6)。【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阑尾炎,半身不遂,腰痛。

◆下巨虚【定位】 上巨虚下3寸处(图1-6)。【主治】 小腹痛,腹痛,肠炎,痢疾,泄泻,大便脓血,咽喉肿痛,乳腺炎,胰腺炎,下肢瘫痪,下肢浮肿,足趾足跟痛。

◆丰隆【定位】 外踝前缘平齐外踝尖处,到外膝眼连线的1/2处,距离胫骨前嵴2横指的地方,即是本穴(图1-6)。【主治】 痰多,气喘咳嗽,胸痛,咽喉肿痛,头痛,眩晕,呕吐,腹痛,腹泻,痢疾,便秘,阑尾炎,腿膝酸痛、屈伸不利,失眠,中风,高血压,癫狂,癫痫。

◆解溪【定位】 足背郭踝关节横纹的中央,在两筋之间的凹陷处(图1-6)。【主治】 头面浮肿,头痛,眩晕,腹胀,便秘,下肢萎软疼痛,足下垂,癫证。

◆冲阳(原穴)【定位】 在解溪穴前1寸,足背动脉凹陷中(图1-6)。【主治】 头面浮肿,牙痛,口眼斜,水肿,胃痛,腹胀,精神病,下肢足背肿痛、足麻无力等。

◆陷谷(五输穴)【定位】 在足背内穴后2横指,第2、第3跖趾关节凹陷中(图1-6)。【主治】 间歇热及热病,盗汗,颜面浮肿,水肿,腹痛,肠鸣,脚背肿痛、足麻无力等。

◆内庭【定位】 足背第2、第3趾间纹缝端(图1-6)。【主治】 牙痛,咽喉肿痛,口眼斜,鼻衄,胃痛吐酸,腹胀,便秘,泄泻,痢疾,足趾屈伸不利。

◆厉兑(五输穴)【定位】 在足第2趾外侧趾甲角外约1分(图1-6)。【主治】 胸满,胃痛,腹胀,水肿,便秘,扁桃体炎,牙龈炎,口肌麻痹及萎缩,急性鼻炎,癫狂,多梦,神经衰弱,癔症,鼻出血,咽喉肿痛,晕厥,牙关紧闭,热病汗不出,黄疸,脚趾肿痛,足冷等。

6.足太阴脾经常用经穴

足太阴脾经的体表循行线,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足内侧、下肢内侧前缘上行,过腹至胸,共21穴。刮痧常用穴位有隐白、公孙、商丘、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等。

◆隐白【定位】 在足大趾内侧,距趾甲根角1分左右的地方(图1-7)。【主治】 腹胀,呕吐,月经过多,带下,晕厥,小儿惊风,鼻衄,便血,尿血,多噩梦。图1-7 足太阴脾经

◆大都(五输穴)【定位】 在足大趾内侧,第1跖趾关节前横纹头凹陷中(图1-7)。【主治】 胃痛,腹胀,胃痉挛,腹直肌痉挛,呕吐,暴泻,热病汗不出,小儿惊风,腰神经痛,全身倦怠,心内膜炎,足痛、厥冷,足趾肿痛等。

◆太白(五输穴,原穴)【定位】 在足内侧,第1跖趾关节后,骨下凹陷中(图1-7)。【主治】 胃痛,胸满,胃痉挛,肠疝痛,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便秘,腰神经痛,下肢神经痛及麻痹,腹痛泻痢,便脓血,肢体沉重,脚气等。

◆公孙(络穴)【定位】 在足内侧,第1跖趾关节后1寸骨下凹陷中(图1-7)。【主治】 胃痛,急慢性肠炎,下腹部痉挛,腹胀,呕吐,泻痢,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心内膜炎,热病,黄疸,疟疾,水肿,癫痫,癔症,子宫内膜炎,足痛无力等。

◆商丘【定位】 内踝下方的凹陷处(图1-7)。【主治】 腹胀,肠鸣,泄泻,便秘,饮食不化,舌根硬痛,语言不利,不孕症,小儿慢惊风,疝气。

◆三阴交【定位】 内踝尖直上3寸,在胫骨后缘处(图1-7)。【主治】 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带下,子宫脱垂,闭经,产后恶露不行,阳痿,遗精,早泄,水肿,小便不利,遗尿,失眠,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高血压,半身不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漏谷【定位】 在内踝尖上6寸,胫背后缘凹陷中(图1-7)。【主治】 腹痛,泄泻水肿,小便不利,遗精,疝气,癔症,神经衰弱,脚气,白带,淋病,下肢肿痛、麻痹等。

◆地机【定位】 阴陵泉穴下3寸,胫骨后缘(图1-7)。【主治】 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泄泻,痢疾,月经不调,痛经,遗精,腰痛,水肿,小便不利,疝气,痔疮。

◆阴陵泉【定位】 在胫骨内侧踝下缘,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的凹陷处(图1-7)。【主治】 腹胀,腹水,水肿,尿潴留,尿路感染,遗精,腰腿痛,带下,阴茎痛,肠炎,痢疾,膝关节疼痛。

◆血海【定位】 屈膝,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取穴时令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内上缘,2~5指向上伸直,拇指外展约成45°角,拇指尖下即是本穴(图1-7)。【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贫血,小便淋涩,大腿内侧痛。

◆箕门【定位】 血海穴上6寸,两筋间凹陷中,外展屈膝时凹陷最明显(图1-7)。【主治】 小便不利,遗尿,腹股沟肿痛,阴囊湿疹,淋病,遗精,阳痿,睾丸炎,痛经,大腿肿痛、麻痹等。

◆冲门(交会穴)【定位】 曲骨穴旁开4寸,腹股沟外端纹头中(图1-7)。【主治】 小腹胀痛,小便不利,疝气,睾丸炎,子宫脱垂,精索炎,阴道炎,淋病,崩漏,胃痉挛,腹痛,腹泻等。

◆府舍(交会穴)【定位】 冲门穴上0.7寸(图1-7)。【主治】 癥瘕,疝气,睾丸炎,子宫脱垂,便秘,阑尾炎,肠炎,霍乱,小腹胀痛,腹部麻痹等。

◆腹结【定位】 脐中旁开4寸,再下1.3寸(图1-7)。【主治】 绕脐痛,寒泄,腹胀,疝气,阑尾炎,腹膜炎,阳痿,咳嗽,脚气等。

◆大横(交会穴)【定位】 脐中旁开4寸(图1-7)。【主治】 流行性感冒,习惯性便秘,痢疾,泄泻,腹痛,绕脐痛,多汗症,四肢痉挛,脏躁症等。

◆食窦【定位】 前正中线旁开6寸,第5肋间隙中(图1-7)。【主治】 卡他性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肝痛,胸胁胀痛,腹胀,水肿,恶心,嗳气等。

◆大包(络穴)【定位】 腋正中线,第6肋间隙中(图1-7)。【主治】 肺炎,喘息,胸膜炎,咳嗽哮喘,气短,膀胱麻痹,消化不良,四肢无力,全身痛等。

◆腹哀【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图1-7)。【主治】 腹痛,消化不良,便秘,痢疾。

◆天溪【定位】 在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当第4肋间隙处(图1-7)。【主治】 胸部疼痛,咳嗽,乳腺炎,乳少。

◆胸乡【定位】 在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当第3肋间隙处(图1-7)。【主治】 胸胁胀痛。

◆周荣【定位】 在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当第2肋间隙处(图1-7)。【主治】 咳嗽,气喘,胸胁胀满疼痛。

7.手少阴心经常用经穴

手少阴心经在体表的循行线,出于腋下,沿上肢内侧后缘下行,终于小指内侧末端,共9穴。刮痧常用穴位有少海、通里、阴郄、神门等。

◆极泉【定位】 在腋窝正中,两筋间凹陷中(图1-8)。【主治】 心肌炎,肋间神经痛,胸部神经痉挛,胸闷心悸,干呕,乳汁不足,肘臂冷痛,癔症等。图1-8 手少阴心经

◆青灵【定位】 在少海穴上3寸,大筋(肱二头肌)内侧沟中(图1-8)。【主治】 头痛,前额痛,恶寒,肋间神经痛,肱神经痛及痉挛,肩臂红肿,酸痛麻痹等。

◆少海【定位】 屈肘成直角,肘窝横纹尺侧端和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凹陷中即是本穴(图1-8)。【主治】 心痛,臂麻,腋胁痛,手颤,肘关节肿痛,目赤,头痛,健忘,吐涎沫,颈淋巴结结核。

◆灵道(五输穴)【定位】 在神门穴后1.5寸,两筋间凹陷中(图1-8)。【主治】 肘关节炎,肘部神经痛,尺神经麻痹,癔症,心痛,干呕,暴喑不语(急性舌骨肌麻痹及萎缩),神昏,失眠,悲恐,手痒,臂肘挛痛等。

◆通里【定位】 手心向上,在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腕横纹上1寸即是本穴(图1-8)。【主治】 心悸怔忡,头晕目眩,咽喉肿痛,舌强不语,心烦,失眠,咳喘,痴呆,月经过多,遗尿,腕臂痛。

◆阴郄(郄穴)【定位】 在神门穴后6分,两筋间凹陷中(图1-8)。【主治】 头痛,眩晕,鼻出血,扁桃体炎,心悸,上肢神经痉挛,癔症,恶寒,盗汗,子宫内膜炎,肺结核,神经衰弱,心痛,惊悸,失眠,喉痛,干咳,呕血等。

◆神门【定位】 在尺侧屈腕肌腱之桡侧,腕横纹上,豌豆骨后方(图1-8)。【主治】 心烦,心痛,精神恍惚,惊悸怔忡,失眠健忘,头痛目眩,癫狂痴呆,咽干,失音,目黄,胁痛,呕血吐血,胃痛,掌心热。

◆少府(五输穴)【定位】 在无名指和小指之间,掌心内第1道横纹尺侧凹陷中(图1-8)。【主治】 心脏疾患,心悸,癔症,间歇热,失眠,小便赤短,遗尿,妇女生殖器疾患(阴挺、阴痛、阴痒),手掌多汗,手指拘挛,上臂神经麻痹,前臂神经痛等。

◆少冲(五输穴)【定位】 在小指桡侧指甲角外约1分(图1-8)。【主治】 心脏疾患,神经性心悸,癫狂,肋间神经痛,喉头炎,热性病,休克,脑出血,中暑,惊风,癔症,胸胁胀满等。  8.手太阳小肠经常用经穴手太阳小肠经在体表的循行线,起于小指外侧端的少泽穴,沿上肢外侧后缘上行过肩越颈上面颊,到耳前听宫,共19穴。刮痧常用经穴有后溪、养老、小海、肩贞、天宗、秉风、颧髎、听宫等。

◆少泽(五输穴)【定位】 在小指外侧(尺侧)指甲角约1分(图1-9)。【主治】 脑卒中昏迷,头痛,项强,目翳,鼻衄,疟疾,热病,咽喉肿痛,心脏肥大,前臂神经痛,颈项神经痉挛,肋间神经痛,缺乳,乳腺炎,精神分裂症等。图1-9 手太阳小肠经

◆前谷(五输穴)【定位】 在小指外侧(尺侧)第5掌指关节前横纹头赤白肉际凹陷中(图1-9)。【主治】 疟疾,呃逆,头项强痛,耳鸣,耳聋,目痛,鼻出血,扁桃体炎,颊肿,鼻塞,流行性腮腺炎,热病,乳汁不足,乳腺炎,前臂神经痛,手指麻木等。

◆后溪【定位】 握拳,在第5掌骨小头后方尺侧的赤白肉际处(图1-9)。【主治】 头项强痛,目赤,耳聋,手指及肘臂挛急,癫痫,落枕,腰痛,盗汗,热病,黄疸。

◆腕骨(原穴)【定位】 在手腕外侧(尺侧)腕横纹前约1横指,赤白肉际凹陷中(图1-9)。【主治】 肘腕及五指关节炎,腰痛,头痛,耳鸣,呕吐,胆囊炎,颊颌炎,泪囊炎,目翳,颈项强痛,尺神经麻痹,臂痛,手指痉挛,手肿、瘫痪,消渴等。

◆阳谷(五输穴)【定位】 在手背腕横纹外侧(尺侧),尺骨小头之前凹陷中(图1-9)。【主治】 眩晕,耳鸣,耳聋,颈、颌肿痛,口腔炎,牙龈炎,小儿抽搐,小儿疳积,臂痛,手腕酸痛,热病,癫痫等。

◆养老【定位】 屈肘,掌心向胸,尺骨小头桡侧缘上方的缝隙处(图1-9)。【主治】 视物不明,肩肘臂背酸痛,落枕,呃逆,腰痛。

◆支正(络穴)【定位】 阳谷穴上5寸,筋骨之间(图1-9)。【主治】 头痛,项强,颈肿,目眩消渴,癫狂,精神病,尺神经麻痹,臂痛,肘挛,手指酸痛,神经衰弱。

◆小海【定位】 屈肘,在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取穴(图1-9)。【主治】 面颊肿痛,颈项痛,肩臂外后侧痛,癫痫,头痛,目眩,耳鸣,牙痛,颈淋巴结结核。

◆肩贞【定位】 垂臂合腋,在腋后纹头上1寸(图1-9)。【主治】 肩胛痛,手臂痛,缺盆中痛,牙痛,上肢瘫痪,腋部多汗,耳鸣耳聋,颈淋巴结结核。

◆臑俞(交会穴)【定位】 肩贞穴直上,肩胛骨下缘凹陷中(图1-9)。【主治】 肩胛酸痛,颈项强痛,肩周炎及麻痹、无力等。

◆天宗【定位】 肩胛冈下窝的中央(图1-9)。【主治】 肩胛痛,肘臂外后侧痛。

◆秉风(交会穴)【定位】 天宗穴直上,肩胛冈上缘凹陷中(图1-9)。【主治】 颈项强直疼痛、麻痹,肩胛酸痛,臂痛,尺骨神经痛,肺炎,胸膜炎等。

◆曲垣【定位】 肩胛骨上凹陷中(图1-9)。【主治】 肩胛酸痛,肩臂拘急、疼痛、麻痹等。

◆肩外俞【定位】 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图1-9)。【主治】 颈项强痛,肩背酸痛,肩臂冷痛,肩胛部疼痛、痉挛、麻痹,肺炎,胸膜炎等。

◆肩中俞【定位】 大椎穴旁开2寸凹陷中(图1-9)。【主治】 咳嗽,哮喘,感冒,吐血,目视不明,肩臂酸痛等。

◆天窗【定位】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扶突穴后0.5寸,与喉结相平处(图1-9)。【主治】 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颈项强直疼痛,暴喑,癫狂,隐疹。

◆天容【定位】 在下颌角后,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中(图1-9)。【主治】 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颈项肿痛。

◆颧髎【定位】 眼外角直下,当颧骨下缘凹陷中(图1-9)。【主治】 口眼斜,眼睑□动,牙痛。

◆听宫【定位】 在耳屏和下颌关节之间,张口出现凹陷的地方(图1-9)。【主治】 耳鸣,耳聋,中耳炎。

9.足太阳膀胱经常用经穴

足太阳膀胱经在体表的循行线,起于大眼角的睛明穴,上行过额支巅顶,行项后、大腿后外侧、小腿后侧至小趾外侧的至阴,共67穴,是人体最长、穴位最多的一条经脉。刮痧常用穴位有头顶、头项部诸穴、背部第一线诸多背俞穴、下肢的委中、承山、昆仑等穴。

◆睛明,攒竹【定位】 内眼角向上1分,靠近眼眶骨内缘处是睛明穴;眉头边缘,入眉毛约1分处是攒竹穴(图1-10)。【主治】 各种目疾,目眶骨痛。

◆眉冲【定位】 在眉头直上,入发际5分,神庭穴与曲差穴之间(图1-10)。【主治】 头痛,眩晕,鼻塞流涕,目赤肿痛等。

◆曲差【定位】 神庭穴旁1.5寸(图1-10)。图1-10 足太阳膀胱经【主治】 后头及颜面神经痛,头顶肿痛,鼻出血,鼻塞流涕,目视不明,鼻疮等。

◆五处【定位】 在曲差穴后5分,督脉上星穴旁1.5寸(图1-10)。【主治】 头痛,眩晕,目视不明等。

◆承光【定位】 在五处后约2寸,督脉前顶旁1.5寸(图1-10)。【主治】 头痛,眩晕,鼻塞流涕,口眼斜,角膜白翳,感冒等。

◆通天【定位】 在百会穴旁1.5寸(图1-10)。【主治】 头痛,眩晕,偏瘫,鼻衄,鼻塞,头颈部痉挛,慢性支气管炎等。

◆络却【定位】 在通天穴后1.5寸,督脉旁1.5寸(图1-10)。【主治】 头痛,眩晕,耳鸣,青光眼,视物不明等。

◆玉枕【定位】 在督脉脑户穴旁1.5寸凹陷中(图1-10)。【主治】 头痛,眩晕,鼻塞流涕,视物不明,近视,眼神经痛等。

◆天柱【定位】 督脉哑门穴旁开1.3寸,当项后发际内斜方肌外侧取本穴(图1-10)。【主治】 头痛,项强,肩背痛,落枕,颈椎病,鼻塞,目赤,目痛,癫狂。

◆大杼【定位】 第1胸椎棘突旁开1.5寸处(图1-10)。【主治】 咳嗽,发热,头痛,肩胛酸痛,颈项强直,颈椎病,落枕。

◆风门(交会穴)【定位】 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10)。【主治】 胸膜炎,支气管炎,百日咳,感冒,项背强直疼痛,头痛,胸背痛,哮喘,肺炎,麻疹等。

◆肺俞【定位】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10)。【主治】 咳嗽,气喘,肺结核,皮肤瘙痒,荨麻疹,腰背疼痛。

◆厥阴俞(俞穴)【定位】 第4脊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10)。【主治】 心外膜炎,心脏肥大,烦闷,咳嗽,冠心病,胸痛,心痛,呃逆,呕吐,牙痛,肩周炎,胁痛等。

◆心俞【定位】 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10)。【主治】 心烦,惊悸,冠心病,心绞痛,咳嗽,吐血,盗汗,梦遗,肩背痛,半身不遂,癫痫。

◆督俞【定位】 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10)。【主治】 心内膜炎,胸膈满闷,心痛,气逆,寒热,腹胀,肠鸣,腹痛,脊背痛等。

◆膈俞(血会)【定位】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10)。【主治】 心脏内外膜炎,心脏肥大,胸膜炎,胸胁胀痛,支气管炎,哮喘,胃痛,食管狭窄,食欲不振,肠炎,营养不良,呕吐,呃逆,便血,贫血,噎膈,盗汗,肩臂酸痛等。

◆肝俞【定位】 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10)。【主治】 黄疸,胁痛,目眩,夜盲,鼻衄,腰背疼痛,癫狂,神经衰弱,月经不调。

◆胆俞【定位】 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10)。【主治】 黄疸,口苦,胸胁痛,肺结核,失眠,胆石症,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脏躁。

◆脾俞、胃俞【定位】 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为脾俞,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为胃俞(图1-10)。【主治】 急慢性胃肠炎,脘腹疼痛,呕吐,肠鸣,泄泻,消化不良,胃下垂,小儿疳积,水肿,痢疾,胃溃疡,月经过多,便血,慢性出血性疾病,荨麻疹,糖尿病。

◆三焦俞(俞穴)【定位】 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10)。【主治】 胃痉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呕吐,肠炎,肠鸣,肾炎,腰痛,神经衰弱,腹胀,泻痢,腰背酸痛。

◆肾俞【定位】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10)。【主治】 肾虚腰痛,肾炎,肾结石,前列腺炎,阳痿,遗精,早泄,遗尿,月经不调,带下,夜盲,糖尿病,神经衰弱,耳鸣,眩晕。

◆气海俞【定位】 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10)。【主治】 下焦虚寒,腰酸腿软,阳痿,遗精,腹胀,便秘,崩漏,带下,痛经,痔疮,腰背酸痛,下肢瘫痪等。

◆大肠俞【定位】 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图1-10)。【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腰痛,痢疾,脱肛,阑尾炎,坐骨神经痛。

◆关元俞【定位】 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10)。【主治】 腹痛,泄泻,遗精,遗尿,尿闭,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赤白带下,附件炎,月经不调,盆腔炎,腰痛,糖尿病,下肢麻痹等。

◆小肠俞【定位】 第1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10)。【主治】 遗精,遗尿,尿血,小腹胀痛,痢疾,便秘,痔疮,便脓血,白带,盆腔炎,子宫出血。

◆膀胱俞【定位】 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10)。【主治】 遗尿,尿闭,泄泻,便秘,月经不调,盆腔炎,腰骶痛,坐骨神经痛,阴部湿痒肿痛。

◆中膂俞【定位】 第3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10)。【主治】 肠炎,痢疾,肠疝痛,腹痛,腰脊强痛,腿痛,坐骨神经痛,腹膜炎,脚气,糖尿病,下肢麻痹等。

◆白环俞【定位】 在第4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10)。【主治】 骶骨神经痛及痉挛,肛门肌痉挛,坐骨神经痛,二便不利,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遗精,疝气,腰背酸痛,下肢麻痹等。

◆八髎【定位】 在第1、第2、第3、第4骶后孔中(分别称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图1-10)。【主治】 腰腿痛,泌尿、生殖系统疾患,月经不调,带下,盆腔炎,痛经,痔疮,下肢麻痹等。

◆会阳【定位】 在尾骨尖旁约5分凹陷中(图1-10)。【主治】 肠炎,便血,痔疮,阴道炎,子宫内膜炎,淋病,坐骨神经痛,痢疾,脱肛,阴痒等。

◆附分【定位】 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肩胛骨边缘(图1-10)。【主治】 颈肌痉挛,肋间神经痛,副神经麻痹,肩背挛痛、拘紧,上肢麻痹等。

◆魄户【定位】 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肩胛骨边缘(图1-10)。【主治】 肺结核,咳嗽,哮喘,颈项强直疼痛,胸满,肩背痛,胸膜炎,呕吐等。

◆膏肓【定位】 在厥阴俞旁开1.5寸(图1-10)。【主治】 肺结核,胸膜炎,支气管炎,神经衰弱,遗精健忘,哮喘,盗汗,吐血,咯血,肩背痛等。

◆神堂【定位】 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肩胛骨边缘(图1-10)。【主治】 心脏病,支气管炎,哮喘,肩臂疼痛等。

◆□□【定位】 在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肩胛骨边缘(图1-10)。【主治】 心外膜炎,肋间神经痛,热病汗不出,咳嗽,呃逆,呕吐,哮喘,盗汗,眩晕,间歇热,胸背痛等。

◆膈关【定位】 膈俞旁开1.5寸(图1-10)。【主治】 肋间神经痛,食管狭窄,呕吐,呃逆,胃炎,蛔虫,脊背酸痛,胸闷,噎膈等。

◆魂门【定位】 肝俞旁开1.5寸(图1-10)。【主治】 肝病(胸胁胀满),胸膜炎,胸膜炎,胃痉挛,消化不良,食管狭窄,肌肉风湿病,呕吐,泄泻,腰背痛等。

◆阳纲【定位】 胆俞旁开1.5寸(图1-10)。【主治】 腹痛(虫积),肠鸣,泄泻,黄疸,消渴,腹胀,背痛,饮食不下等。

◆意舍【定位】 脾俞旁开1.5寸(图1-10)。【主治】 腹胀,胸膜炎,心内膜炎,胃痉挛,肠鸣,食管狭窄,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肌肉风湿病,腹直肌痉挛,腹胀,背痛等。

◆胃仓【定位】 胃俞旁开1.5寸(图1-10)。【主治】 腹胀,胃痛,水肿,背脊痛,小儿食积,便秘,呕吐,胸椎神经痛等。

◆肓门【定位】 三焦俞旁开1.5寸(图1-10)。【主治】 内脏慢性疾病,习惯性便秘,乳腺炎,食积,胃痛,消化不良等。

◆志室【定位】 肾俞旁开1.5寸(图1-10)。【主治】 遗精,阳痿,小便不利,肾炎,水肿,淋病,消化不良,呕吐,吐泻,前列腺炎,遗尿,腰肌劳损,阴部肿痛等。

◆胞肓【定位】 在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图1-10)。【主治】 腹胀,肠鸣,腰脊痛,癃闭,阴肿,遗尿,坐骨神经痛,肠炎,睾丸炎,下肢麻痹等。

◆秩边【定位】 在第4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图1-10)。【主治】 腰骶痛,下肢麻痹,小便不利,阴肿,痔疮,坐骨神经痛,膀胱炎等。

按: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的循行线有2条,正中线旁1.5寸处为第1条、正中线旁开3寸为第2条。在这2条经线上的腧穴都可以治疗相应部位的内脏器官病证,为刮痧疗法所常用,尤其是第1条经线更为常用。为了便于记忆,在两侧肩胛骨下角作一条连线、在两侧髂嵴作一条连线,这样就把足太阳膀胱经分成了上、中、下3部分。上1/3的腧穴,可以治疗心肺、咽喉、颈肩、胸部的病;中1/3的腧穴可以治疗肝胆、脾胃、腰背、上腹部的病;下1/3的腧穴可以治疗大小肠、膀胱、肾、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腰骶、下腹小腹、肛门乃至下肢病证。如此分段刮法,既简便又实用。

◆承扶【定位】 在臀下横纹中点处(图1-10)。【主治】 腰骶臀腿疼痛,痔疾。

◆殷门【定位】 在臀下横纹中央下6寸,两筋之间(图1-10)。【主治】 腰脊强痛、痉挛,坐骨神经痛,下肢酸痛、麻痹等。

◆浮郄【定位】 在委阳内上方1寸,两筋之间凹陷中(图1-10)。【主治】 膀胱炎,便秘,尿闭,腹痛,吐泻,腿膝挛痛,下肢麻痹等。

◆委阳【定位】 腘(膝窝)横纹外侧(委中旁1寸)(图1-10)。【主治】 腰背强痛及痉挛,腹直肌痉挛,腓肠肌痉挛,小腹胀痛,膀胱炎,小便不利,腹痛,下肢痉挛、麻痹等。

◆委中【定位】 腘横纹的中点,也就是膝弯正中央的横纹上,两条大筋的中间(图1-10)。【主治】 腰背痛,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腓肠肌痉挛,中暑,急性胃肠炎,吐泻腹痛,痢疾,小便不利,疮疡。

按:《痧胀玉衡》一书,把患痧证时肘窝、膝窝出现的青紫血管叫作“痧筋”,用三棱针等把这些青紫“痧筋”直接刺破,放出瘀紫血液,叫“放痧”,实际上就是放血疗法。在民间放血疗法扩大应用,可以治疗许多病证。但由于放血的方法不容易掌握,而且又需要严格消毒,不如刮法简便易行,所以可以把放血常用的委中、曲泽二穴,改为刮痧法,同样可以达到治疗目的。于是委中、曲泽也就是膝窝处、肘弯处便成了刮痧极常用的穴区。

◆合阳【定位】 委中穴下2寸分肉间凹陷中(图1-10)。【主治】 腰痛,下腹痉挛,便脓血,睾丸炎,子宫内膜炎,下肢酸痛、麻痹等。

◆承筋【定位】 合阳穴与承山穴连线的中央(即小腿肚中央)(图1-10)。【主治】 腓肠肌痉挛及麻痹,腰背痉挛,便秘,吐泻,痔疮,脱肛,下肢酸痛、麻痹、转筋抽筋等。

◆承山【定位】 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站直,足尖着地,足跟提起,在小腿肚正中可以出现一个“人”字形,在“人”字尖下就是本穴(图1-10)。【主治】 腰背痛,小腿肛痛,腓肠肌痉挛,坐骨神经痛,足跟痛,下肢瘫痪,便秘,痔疮,脱肛。

◆飞扬(络穴)【定位】 昆仑穴上7寸,两筋凹陷中(图1-10)。【主治】 痔疮,风湿性关节炎,脚气,眩晕,瘫痪,头痛,鼻炎,鼻出血,腰背痛,腿软无力,膀胱炎,腰痛,下肢麻痹、肿痛、抽筋等。

◆跗阳(郄穴)【定位】 昆仑穴上3寸,筋骨之间(图1-10)。【主治】 腰痛,吐泻,颜面神经痛,四肢麻痹,腰腿痛,脚气,外踝肿痛,下肢酸痛、瘫痪等。

◆昆仑【定位】 在外踝和跟腱之间的凹陷中。【主治】 头痛,项强,鼻衄,目眩,牙痛,痢疾,坐骨神经痛,踝关节痛,脚跟痛。

◆仆参【定位】 昆仑穴下约2寸,跟骨下赤白肉际凹陷中(图1-10)。【主治】 晕厥,癫痫,脚气,膝关节炎,腓肠肌及足肌麻痹,足跟肿痛,精神病等。

◆申脉(交会穴)【定位】 外踝直下赤白肉际凹陷中(图1-10)。【主治】 头痛,眩晕,发热恶寒,癫痫,癔症,腰腿酸痛,脑卒中,脚气,四肢麻木、无力、瘫痪等。

◆金门(郄穴)【定位】 在第8跖骨粗隆后方,赤白肉际凹陷中(图1-10)。【主治】 昏厥,癫痫,惊风腿痛,转筋,麻痹,下腹痛,腹膜炎等。

◆京骨(原穴)【定位】 在第5跖骨粗隆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中(图1-10)。【主治】 心脏病,脑膜炎,脑充血,头痛,颈项强直疼痛,目痛,眩晕,腰髋酸痛,腿脚挛痛等。

◆束骨(五输穴)【定位】 在第5跖骨小头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中(图1-10)。【主治】 头痛,眩晕,耳聋,颈项强直疼痛,腰痛,内眦炎,目黄,目赤,痈疽,疔疮,小腿酸痛、抽筋等。

◆足通谷(五输穴)【定位】 在第5跖骨关节前下方,横纹头凹陷中(图1-10)。【主治】 头痛,眩晕,鼻出血,颈项强直疼痛,慢性胃炎,足趾肿痛,消化不良等。

◆至阴【定位】 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主治】 头痛,鼻塞,鼻衄,目痛,足下热,难产,胎位不正。

10.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起自天池,止于中冲,共9穴。刮痧常用穴位有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等。

◆天池(交会穴)【定位】 在乳头外约1寸,第4肋间隙中(图1-11)。【主治】 心内膜炎,胸膈烦满,腋下肿痛,心悸,心痛,肋间神经痛,乳腺炎,间歇热,瘰疬等。图1-11 手厥阴心包经

◆天泉【定位】 在臂前面腋横纹下2寸,两筋之间(图1-11)。【主治】 心内膜炎,心悸,肋间神经痛,呃逆,呕吐,支气管炎,胸胁胀痛,臂内侧痛等。

◆曲泽(五输穴)【定位】 在肘窝横纹中央,大筋(肱二头肌缝)内侧凹陷中(图1-11)。【主治】 心肌炎(心痛,心悸),支气管炎,肱神经痛,肺结核,呕血,风疹,中暑,妊娠恶阻,胃痛,腹痛,腹泻,身热,烦满,臂肘挛痛等。

◆郄门(郄穴)【定位】 在大陵穴后5寸,两筋之间(图1-11)。【主治】 心肌炎(心痛、胸满、心悸),呕血,鼻出血,癫痫,癔症,痔疮等。

◆间使(五输穴)【定位】 在大陵穴后3寸,两筋之间(图1-11)。【主治】 心肌炎,心内膜炎,咽喉炎,胃炎,中风,昏迷,癔症,癫痫,精神病,疟疾,热病,小儿惊风,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小儿夜惊,虫积,精神分裂症,肘臂挛痛等。

◆内关(络穴)【定位】 在大陵穴后2寸,两筋之间,仰掌握拳腕部显出之浅沟凹陷处(图1-11)。【主治】 心肌炎,心内膜炎,黄疸,前臂肘神经痛及麻痹,心绞痛,心悸怔忡,无脉症,胃痛,胃溃疡,呃逆,呕吐,胸胁胀痛,昏迷,眩晕,失眠,疟疾,热病,中暑,癫痫,癔症,精神病,急性胃肠炎,神经衰弱,小儿惊风等。

◆大陵(五输穴)【定位】 在手掌面的腕横纹正中,两筋之间凹陷中(图1-11)。【主治】 心肌炎,肋间神经痛,扁桃腺炎,咽喉炎,心痛,心悸,癫痫,癔症,胃痛,中暑,头痛,热病汗不出,呕吐,胸胁痛,神经衰弱,急性胃炎,肘、臂、手挛痛等。

◆劳宫(五输穴)【定位】 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掌心内第1道横纹的凹陷中(图1-11)。【主治】 胸膜炎,吞咽困难,口腔炎,心痛,呕吐,胸胁痛,胃痛,大小便带血,鼻出血,黄疸,癫痫,癔症,热病汗不出,中风,昏迷,手掌多汗,鹅掌风,痔疮等。

◆中冲(五输穴)【定位】 在中指尖正中,指甲前约1分(图1-11)。【主治】 心痛,心烦,热病汗不出,中风,中暑,昏迷,晕厥,休克,吐泻,癫痫,癔症,小儿夜啼,舌强不语,急慢性惊风等。

11.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共23穴。刮痧常用穴位有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丝竹空等。

◆关冲(五输穴)【定位】 在无名指外侧(尺侧)指甲角外约1分(图1-12)。【主治】 头痛,目赤(结膜炎)目翳,目视不明,热病,腹痛,吐泻,咽喉肿痛,中暑,中风,昏迷,痄腮,口干,心烦,前肘臂神经痛,五指痛等。图1-12 手少阳三焦经

◆液门(五输穴)【定位】 第4、第5指缝间(图1-12)。【主治】 贫血性头痛,眩晕,耳聋耳鸣,咽喉炎,牙龈炎,目赤肿痛,疟疾,手背红肿、痒痛,手指拘挛,前臂痉挛、麻痹等。

◆中渚(五输穴)【定位】 在液门穴后1.5寸,握拳第4、第5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图1-12)。【主治】 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聋哑,咽喉肿痛,疟疾,热病汗不出,肘臂痛,手指不能屈伸,手肿痒痛等。

◆阳池(原穴)【定位】 腕背横纹正中凹陷处(图1-12)。【主治】 感冒,疟疾,耳聋,虚劳,消渴,风湿病,上肢关节炎,子宫前屈或后屈,扁桃体炎,上肢肿痛、麻痹,手背肿痛、无力、下垂等。

◆外关(络穴、交会穴)【定位】 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凹陷中(图1-12)。【主治】 热病,头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及一切目疾,瘰疬,半身不遂,上肢关节炎,前臂神经痛,胸胁痛,流行性腮腺炎,颌肿,流行性感冒,肺炎,中暑,高血压,惊风,牙痛,鼻出血,落枕,下肢拘急疼痛、麻痹、瘫痪,腕痛、无力,手指肿痛、麻痹、屈伸不利等。

◆支沟(五输穴)【定位】 腕背横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凹陷中(图1-12)。【主治】 心痛,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耳鸣,耳聋,暴喑,热病汗不出,口噤不开,胸胁胀痛,浮肿,呕吐,便秘,癃闭,瘰疬,产后血晕,上肢酸痛、瘫痪等。

◆会宗(郄穴)【定位】 在支沟内侧(尺骨)约5分,尺骨边缘(图1-12)。【主治】 臂神经疼痛、痉挛、萎缩,肌肉痛,耳聋,癫痫,哮喘等。

◆三阳络【定位】 在阳池上4寸两骨之间(图1-12)。【主治】 上肢神经痛、痉挛、萎缩,耳聋,暴喑不语,牙痛等。

◆四渎【定位】 在肘尖下5寸,阳池上7寸,两骨之间(图1-12)。【主治】 上肢神经痛、痉挛、萎缩,耳聋哮喘,癫痫等。

◆天井(五输穴)【定位】 在肘尖上1寸凹陷中(图1-12)。【主治】 前臂神经痛、痉挛、萎缩,咽喉炎,肾炎,偏头痛,耳聋,颈项肩臂痛,癔症,癫痫,精神分裂症,胸胁胀痛,咳嗽,肘腕关节炎,淋巴腺炎,扁桃体炎等。

◆清冷渊【定位】 在天井穴上1寸(图1-12)。【主治】 头痛,颈项强直疼痛,胁痛,目黄,肩胛及前臂部痉挛、麻痹等。

◆消泺【定位】 在肘尖上6寸(图1-12)。【主治】 头痛,眩晕,颈项强直疼痛,后头、肩胛部及上肢酸痛、痉挛、麻痹等。

◆臑会【定位】 在肩髎穴下3寸,三角肌后缘与腋后纹头平齐(图1-12)。【主治】 颈项强直疼痛,甲状腺肿,肩背痛,臂肿痛、无力、瘫痪等。

◆肩髎【定位】 肩峰外下方,肩髃穴后约1寸凹陷中(图1-12)。【主治】 肩重不举,臂痛,肩胛肌痉挛、麻痹,胸膜炎,肩关节炎,中风,偏瘫等。

◆天髎(交会穴)【定位】 在肩井穴后下方约1寸凹陷中(图1-12)。【主治】 颈项强直疼痛,胸中烦满,肩周炎等。

◆天牖【定位】 在完骨下1寸,胸锁乳突肌后缘,约与下颌骨平齐(图1-12)。【主治】 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颜面浮肿,颈淋巴结结核,头晕,目痛,颈项强直疼痛,肩背痛等。

◆翳风(交会穴)【定位】 在耳朵根下,耳垂后凹陷中(图1-12)。【主治】 耳下腺炎,腮腺炎,耳鸣、耳聋、耳痒,颜面神经麻痹,舌肌麻痹,暴喑不语,牙痛,乳蛾,三叉神经痛,颈淋巴结结核,口吃,甲状腺肿等。

◆瘈脉【定位】 在耳廓后平齐耳屏的青脉中(图1-12)。【主治】 头痛,瞳孔异状,耳鸣、耳聋,目视不明,小儿惊风,呕吐等。

◆颅息【定位】 在耳廓后,瘈脉上约1寸青脉中(图1-12)。【主治】 头痛,耳鸣、耳聋、耳中肿痛,身热,目视不明,中耳炎,视网膜出血,耳疮,牙痛,小儿惊风等。

◆角孙(交会穴)【定位】 在耳尖上直对耳孔的发际边,张口有凹陷(图1-12)。【主治】 耳中肿痛、耳廓红肿,牙痛,龈肿,口腔炎,头痛,项强,目赤生翳,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咀嚼困难,呕吐等。

◆耳门【定位】 在耳屏上缺口处之前方凹陷中(图1-12)。【主治】 耳鸣、耳聋、耳肿,中耳炎,牙痛,头痛,眩晕,颌肿,聋哑等。

◆耳和髎【定位】 在耳门前上方鬓发边缘处(图1-12)。【主治】 头痛,颜面神经痉挛及麻痹,鼻炎,外耳道炎,耳鸣,牙痛,颌肿等。

◆丝竹空(交会穴)【定位】 在眉毛外边凹陷中(图1-12)。【主治】 头痛,眩晕,结膜炎,泪囊炎,青盲,眼睑振颤,口眼斜,近视,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沙眼,倒睫毛,目翳,小儿抽搐等。

12.足厥阴肝经常用经穴

足厥阴肝经起于大敦,止于期门,共14穴。刮痧常用穴位有大敦、行间、太冲、蠡沟、中都、曲泉、章门、期门等。

◆大敦(五输穴)【定位】 在足大趾外侧趾甲角外约1分(图1-13)。【主治】 小便频数,遗尿,淋病,睾丸炎,精索神经痛,子宫脱垂,月经过多,阴肿,经闭,痛经,崩漏,癫痫,胃痛,惊风,头痛,神经衰弱,脚气,晕厥,阴痒,腹胀,疝气,阴茎痛等。

◆行间(五输穴)【定位】 在足大趾、足二趾趾缝纹头后凹陷中(图1-13)。【主治】 胸痛,胁痛,目赤肿痛,泪囊炎,心痛,咳嗽,呕血,胃痛,腹痛,惊风,疝气,遗闭,癃闭,头痛,失眠,消渴,白带,崩漏,痛经,月经不调,神经衰弱,口眼斜,癫痫,癔症,尿血,便秘,阴茎痛,心悸,腹膜炎,睾丸炎,黄疸,阴肿,脚气等。

◆太冲(五输穴)【定位】 在行间后1.5寸骨缝中(图1-13)。【主治】 遗尿,疝气,头痛,目眩,崩漏,口渴,胁痛,泄泻,癃闭,黄疸,高血压,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肿,淋病,胸满,癔症,失眠,口眼斜,足痛无力,足趾挛痛,疝气,肾炎,乳腺炎,腋下肿痛,阴茎痛,便秘等。

◆中封(五输穴)【定位】 在内踝尖前大筋(胫骨前肌腱)后凹陷中(图1-13)。图1-13 足厥阴肝经【主治】 本穴适用膀胱炎,淋病,黄疸,全身麻痹,下肢厥冷,甲状腺肿,遗精,阴缩,阴肿痛,疝气,小便不利,小腹肿痛,疟疾,肝炎,踝关节肿痛等。

◆蠡沟(络穴)【定位】 在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缘(图1-13)。【主治】 疝气,小腹肿痛,小便不利,会阴部湿痒,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子宫出血,下肢痉挛、麻痹,子宫内膜炎,癔症,性功能亢进等。

◆中都(郄穴)【定位】 在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缘(图1-13)。【主治】 腰痛,泄泻,疝气,崩漏,恶露不绝,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痢疾,小腹胀痛,肝炎等。

◆膝关【定位】 在膝下2寸,阴陵泉后1寸之沟中。左手虎口按住左侧胫骨脊(右手按右侧)食指尽处是阴陵泉,中指尽处即本穴(图1-13)。【主治】 腹痛胀满,膝内痛,下肢肿痛、麻痹,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喉炎等。

◆曲泉(五输穴)【定位】 在髂骨(膝盖)内侧,腘窝里面横纹头之上凹陷中(图1-13)。【主治】 大腿内侧部神经痛、痉挛或麻痹,膝关节炎,心悸,疝气,痔血,遗精,子宫脱垂,阴道炎,月经不调,闭经,阴茎痛,肾炎,阳痿,小便不利,癃闭,阴部痒痛,子宫肌瘤,腿膝肿痛等。

◆阴包【定位】 股骨内上髁上4寸两筋(股内肌与缝匠肌)间(图1-13)。【主治】 小便不利,遗尿,下肢肿痛、麻痹,小腹痛,阳痿,遗精,月经不调,便秘,腰臀部痉挛或麻痹等。

◆阴廉【定位】 气冲穴下2寸,大腿根内侧动脉中(图1-13)。【主治】 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外阴痛痒,不孕痛,泄泻,小腹痛,大腿内侧痛等。

◆急脉【定位】 气冲穴下1寸,任脉旁2寸,平齐阴茎根上缘腹股沟处(图1-13)。【主治】 阴茎痛,疝气,小腹胀痛,股内侧痛,阴部肿痛,子宫脱垂,大阴唇炎,睾丸炎等。

◆足五里【定位】 气冲穴下3寸,大腿根内侧股动脉中(图1-13)。【主治】 小腹胀痛,遗尿,小便不利,阴囊湿痒,癫痫,睾丸肿痛,倦怠,嗜卧,多汗,体虚感冒等。

◆章门(募穴)【定位】 在第11肋前端(图1-13)。【主治】 黄疸,呃逆,呕吐,水肿,腹胀,泄泻,疳积,二便不利,胸胁胀痛,肝脾肿大,胃痛,消化不良,肺结核,支气管炎,心悸,疝气,膀胱炎,肝炎等。

◆期门(募穴)【定位】 乳头直下,第9肋端(图1-13)。【主治】 胸肋痛,腹胀,呕吐,呃逆,胃痛,哮喘,乳腺炎,乳汁少,肋间神经痛,肝脾肿大,肝炎,饮食不下,黄疸,妇女热入血室,胆囊炎,胸膜炎,慢性腹膜炎,心肌炎,癃闭,遗尿,阴中痛等。

13.足少阴肾经常用经穴

足少阴肾经起于涌泉,止于俞府,共27穴。刮痧常用穴位有涌泉、太溪、水泉、照海、复溜、筑宾、大赫、肓俞等。

◆涌泉(五输穴)【定位】 在足心前凹陷中(图1-14)。【主治】 心肌炎,心悸,黄疸,头顶痛,眩晕,子宫下垂,不孕症,小儿抽搐,咳嗽失音,五趾痛,脑充血,休克,失眠,惊风,便秘,脑卒中昏迷,咽喉肿痛,水肿,癔症等。

◆然谷(五输穴)【定位】 在内踝前舟骨下凹陷中(图1-14)。【主治】 咽喉炎,心肌炎,扁桃体炎,呕吐,糖尿病,自汗,盗汗,膀胱炎,睾丸炎,遗精,月经不调,阳痿,小儿脐风,阴痒,脚气,脚踝肿痛,破伤风等。图1-14 足少阴肾经

◆太溪(五输穴,原穴)【定位】 在内踝尖后,脚跟上的大筋(跟腱)凹陷中(图1-14)。【主治】 热病后四肢厥冷,心内膜炎,膈肌痉挛,咽喉炎,扁桃体炎,咳嗽,遗尿,尿频,膀胱炎,浮肿,阳痿,遗精,月经不调,耳聋,牙痛,头眠,神经衰弱,下肢麻痹,足跟肿痛等。

◆大钟(络穴)【定位】 太溪下5分,跟腱内侧缘凹陷中(图1-14)。【主治】 咽喉肿痛,哮喘,咳血,尿闭,遗尿,痴呆,哮喘,呕吐,食管狭窄,便秘,淋病,子宫痉挛,癔症,神经衰弱等。

◆水泉(郄穴)【定位】 在太溪1寸下凹陷中(图1-14)。【主治】 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膀胱痉挛,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炎,小便不利,目视不明,近视等。

◆照海(交会穴)【定位】 在内踝直下1寸,距骨下缘凹陷中(图1-14)。【主治】 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子宫脱垂,阴痒,淋病,阴茎异常勃起,小便频数,癃闭,便秘,脚气红肿,不寐,咽喉肿痛,神经衰弱,半身不遂,眩晕,小儿麻痹后遗症,视力减退,疝气,遗尿,癫痫,癔症,扁桃体炎,四肢倦怠,咽干等。

◆复溜(五输穴)【定位】 太溪穴上2寸,跟腱前缘(图1-14)。【主治】 腹胀,肠鸣,泄泻,水肿,腿肿,自汗,盗汗,热病汗不出,汗不止,消渴,尿路感染,尿闭,小儿麻痹后遗症,肾炎,腹水,月经不调,阳痿,脊髓炎,腹膜炎,淋病,睾丸炎,痢疾,痔疮,小腿寒冷,下肢麻痹、浮肿,神经衰弱,视力减退等。

◆交信(郄穴)【定位】 内踝尖上2寸,复溜前5分,胫骨后缘(图1-14)。【主治】 睾丸肿痛,淋病,二便不利,痢疾,月经不调,经闭,崩漏,白带,子宫脱垂,淋病,水肿,肠炎,胫骨内侧痛等。

◆筑宾(郄穴,交会穴)【定位】 内踝尖上5寸,胫骨后约2横指(图1-14)。【主治】 癫狂,癔症,疝气,腹痛,遗尿,肾炎,膀胱炎,阳痿,小腿酸痛,足痛、无力等。

◆阴谷(五输穴)【定位】 在膝窝内侧横纹头,两端(半腰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凹陷中(图1-14)。【主治】 疝痛,崩漏,小便不利,遗尿,膝内侧痛,膝关节炎,阴囊湿疹,赤白带下,淋病,阳痿,阴茎痛,腹胀等。

◆大赫(交会穴)【定位】 任脉中极旁开1寸(图1-14)。【主治】 生殖器疾患,阳痿,阴茎痛,遗精,早泄,带下,膀胱炎,遗尿,癃闭,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目赤肿痛等。

◆气穴(交会穴)【定位】 任脉关元旁1寸(图1-14)。【主治】 遗精,遗尿,癃闭,腹痛,泄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子宫寒冷不孕,肾炎,腰背痉挛,膀胱麻痹等。

◆横骨(交会穴)【定位】 任脉曲骨旁1寸,耻骨上缘(图1-14)。【主治】 少腹胀痛,腰痛,膀胱麻痹及痉挛,目赤肿痛,遗精,阳痿,小便不利,阴肿或偏坠,遗尿,淋病,盆腔炎,经闭,月经不调等。

◆四满(交会穴)【定位】 在脐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处(图1-14)。【主治】 遗精,疝气,脐下积聚,腹痛,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肠炎等。

◆中注(交会穴)【定位】 四满上1寸(图1-14)。【主治】 下腹部炎症,便秘,肠炎,月经不调,小便淋漓,痛经,疝气等。

◆肓俞(交会穴)【定位】 中注上1寸(图1-14)。【主治】 黄疸,胃痉挛,疝气,习惯性便秘,月经不调,痛经,子宫痉挛,睾丸炎,肠炎,胃脘厥冷,结膜炎,角膜炎等。

◆商曲(交会穴)【定位】 肓俞上2寸,任脉下脘旁1寸,腹直肌内缘(图1-14)。【主治】 消化不良,积聚,胃痉挛,疝气,腹膜炎,食欲不振,黄疸,泄泻,便秘,目痛等。

◆石关(交会穴)【定位】 任脉建里旁1寸(图1-14)。【主治】 胃痉挛,呃逆,便秘,淋病,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痛,消化不良,子宫痉挛,唾液过多,目赤痛等。

◆阴都(交会穴)【定位】 石关上1寸,任脉中脘旁1寸,腹直肌内缘(图1-14)。【主治】 肺气肿,胸膜炎,喘息,肠鸣,胃痛,胁痛,腹痛,腹胀,黄疸,目赤,消化不良,子宫痉挛等。

◆通谷(交会穴)【定位】 阴都上1寸,任脉中脘旁1寸,腹直肌内缘(图1-14)。【主治】 肺气肿,喘息,呕吐,消化不良,胃扩张,急慢性胃炎,胃痛,腹胀,腹痛,舌肌麻痹,目赤肿痛等。

◆幽门(交会穴)【定位】 通谷上1寸,任脉巨厥旁1寸,肋骨边缘(图1-14)。【主治】 呕吐,吞酸,吐涎沫,胃痛,腹胀,呃逆,食积,消化不良,胃溃疡及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胸痛,恶阻等。

◆步廊【定位】 在任脉中庭旁2寸,第5肋间隙(图1-14)。【主治】 胸胁胀痛,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支气管炎,哮喘,气短,呃逆,呕吐,心悸,腹直肌痉挛,食不下,鼻塞等。

◆神封【定位】 任脉膻中穴与乳头之间,第4肋间隙(图1-14)。【主治】 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呕吐,心动过速,胸胁胀痛,乳痛,乳汁不足等。

◆灵墟【定位】 任脉中线旁开2寸,第3肋间隙中(图1-14)。【主治】 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支气管炎,鼻塞,哮喘,胸胁胀痛,乳痛,乳汁不足,呕吐等。

◆神藏【定位】 任脉中线旁开2寸,第2肋间隙中(图1-14)。【主治】 胸满,呼吸困难,支气管炎,哮喘,胸痛,呕吐,烦满,不欲食,胸胁胀痛,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呃逆,心慌,气短等。

◆或中【定位】 任脉华盖穴旁2寸,第1肋间隙中(图1-14)。【主治】 胸胁胀痛,支气管炎,哮喘,痰壅,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盗汗,呃逆,呕吐,唾液过多等。

◆俞府【定位】 前正中线旁开2寸,锁骨下缘凹陷中(图1-14)。【主治】 胸满,支气管炎,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胸痛,气喘,呼吸困难,腹胀,呕吐等。

14.足少阳胆经常用经穴

足少阳胆经起于瞳子髎,止于足阴,共44穴。刮痧常用穴位有风池、肩井、日月、京门、环跳、风市、阳陵泉、外丘、悬钟、丘墟等。

◆瞳子髎(交会穴)【定位】 在外眼角外1横指,眶骨外侧凹陷中(图1-15)。【主治】 角膜炎,结膜炎,目翳,泪囊炎,夜盲,近视,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结膜炎,口眼斜,三叉神经痛等。

◆听会【定位】 在耳屏下缺口处之前方凹陷中(图1-15)。图1-15 足少阳胆经【主治】 耳鸣、耳聋,聋哑,耳肿痛,牙痛,腮肿,下颌关节炎,口眼斜,下颌脱位,半身不遂等。

◆上关(交会穴)【定位】 在耳屏前约2横指,颧骨弓上缘凹陷中(图1-15)。【主治】 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耳道炎,口眼斜,牙痛,下颌关节炎,青盲等。

◆颌厌(交会穴)【定位】 在头维穴下后下方约1寸鬓发内(图1-15)。【主治】 偏头痛,耳鸣,头风,眩晕,目痛,鼻炎,牙痛等。

◆悬颅(交会穴)【定位】 在颌厌下后方约1寸鬓发内(图1-15)。【主治】 偏头痛,鼻出血,面肿,鼻炎,牙痛,目赤肿痛,神经衰弱等。

◆悬厘(交会穴)【定位】 在悬颅穴下后方约1寸,曲鬓穴上方约1寸鬓发内(图1-15)。【主治】 偏头痛,面红肿,耳鸣,目眩,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牙痛,鼻炎,脑出血,颜面浮肿,间歇热无汗等。

◆曲鬓(交会穴)【定位】 耳门直上,鬓发边凹陷中(图1-15)。【主治】 偏头痛,耳鸣,颌面颊肿痛,口眼斜,牙关紧闭,青光眼,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酒精中毒等。

◆率谷(交会穴)【定位】 在耳孔直上入发际1.5寸(图1-15)。【主治】 偏头痛,呕吐,眩晕,耳鸣、耳聋,偏瘫,咳嗽,小儿抽搐及酒精中毒等。

◆天冲(交会穴)【定位】 在率谷后0.5寸(图1-15)。【主治】 头痛,眩晕,牙痛,齿龈肿痛,癫痫等。

◆浮白(交会穴)【定位】 在天冲穴后下方约1寸凹陷中(图1-15)。【主治】 头痛,颈项肿痛,耳鸣、耳聋,甲状腺肿,偏瘫,齿神经痛,扁桃体炎,四肢麻痹,呼吸困难等。

◆头窍阴(交会穴)【定位】 在浮白穴下后方约1寸,完骨穴上凹陷中(图1-15)。【主治】 头痛,项强,目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中耳炎,脑膜炎,三叉神经痛等。

◆完骨(交会穴)【定位】 在乳突后缘凹陷中,与风府穴平齐(图1-15)。【主治】 头痛,耳后痛,颜面浮肿,咽喉肿痛,音哑,牙龈炎,中耳炎,口眼斜,颈项强直疼痛,失眠,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萎缩等。

◆本神(交会穴)【定位】 在外眼角直上入发际约5分,神庭穴旁3寸(图1-15)。【主治】 头痛,目眩,视物不明,癫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颈项强直疼痛等。

◆阳白(交会穴)【定位】 在眉毛上1寸,直对瞳孔(图1-15)。【主治】 头痛,目眩,目赤肿痛,泪囊炎,角膜痒痛,青光眼,夜盲,口眼斜,近视,眼睑痉挛,三叉神经痛,视网膜出血,呕吐等。

◆头临泣(交会穴)【定位】 在阳白穴直上入发际约5分,神庭穴与头维穴之间(图1-15)。【主治】 角膜炎,泪囊炎,结膜炎,目眩、目痛、目翳,鼻塞流涕,中风昏迷,鼻渊等。

◆目窗(交会穴)【定位】 头临泣穴后1寸(图1-15)。【主治】 头痛,眩晕,面肿,目赤痒痛,鼻塞,暴盲,青光眼,近视,鼻渊,牙痛等。

◆正营(交会穴)【定位】 在目窗穴后1寸(图1-15)。【主治】 头痛,眩晕,颈项强直疼痛,呕吐,偏头痛,牙痛等。

◆承灵(交会穴)【定位】 在正营穴后1.5寸(图1-15)。【主治】 头痛,眩晕,鼻出血,鼻塞流涕,伤风,感冒,喘息,目痛等。

◆脑空(交会穴)【定位】 风池穴上1.5寸,脑户旁约3横指凹陷中(图1-15)。【主治】 头痛,眩晕,颈项强直疼痛,癫痫,青盲,心悸,偏头痛等。

◆风池(交会穴)【定位】 枕骨下两侧,风府穴旁大筋(斜方肌)外,后头骨下凹陷中(图1-15)。【主治】 偏头痛,感冒,颈项强直疼痛,鼻出血,鼻塞,耳鸣,耳聋,中风不语,半身不遂,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热病无汗,咽喉肿痛,腰痛,脑神经衰弱,自主神经异常,流行性感冒,目痛,青光眼,近视,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等。

◆肩井(交会穴)【定位】 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凹陷中(图1-15)。【主治】 中风不语,颈项强痛,肩背痛,肩周炎,扁桃体炎,难产,胞衣不下,落枕,产后子宫出血,神经衰弱,半身不遂,四肢厥冷,乳腺炎,肺炎,颈项肌痉挛,麻痹,上肢酸痛、瘫痪,胸满,瘰疬等。

◆渊液【定位】 在腋下3寸,第4肋间隙中,约与乳头平齐(图1-15)。【主治】 胸满,胁痛,腋下肿痛,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胸肌痉挛,恶寒发热等。

◆辄筋(交会穴)【定位】 在渊液穴前1寸,第4助间隙中,约与乳头平齐(图1-15)。【主治】 胸满,胁痛,气喘,呕吐,肋间神经痛,四肢痉挛,吞酸,神经衰弱,言语涩滞等。

◆日月(募穴,交会穴)【定位】 在乳头直下第7肋下5分(图1-15)。【主治】 胁肋胀痛,肋间神经痛,呃逆(膈肌痉挛),呕吐,吞酸,腹痛,癔症,黄疸,胆囊炎,胃溃疡,肝炎等。

◆京门(募穴)【定位】 在第12肋前端(图1-15)。【主治】 腹胀,腹痛,肠鸣,泄泻,小便不利,肾炎,疝气,腰膝冷痛,肋间神经痛等。

◆带脉(交会穴)【定位】 在第11肋前缘下约18寸,与肚脐平齐(图1-15)。【主治】 腰腹冷痛,疝气,赤白带下,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痢疾,膀胱炎,子宫痉挛。

◆五枢(交会穴)【定位】 在带脉下3寸,髂前上棘之上凹陷中(图1-15)。【主治】 疝气,腹痛,便秘,腰髋酸痛,赤白带下,胃痉挛,腰腿痛,痛经,子宫内膜炎,睾丸炎等。

◆维道(交会穴)【定位】 在五枢穴下5分凹陷中(图1-15)【主治】 阑尾炎,睾丸炎,肾炎,呕吐,子宫病,肠炎,腹水,便秘,疝气,腰腿痛、麻痹等。

◆居髎(交会穴)【定位】 在髂前上棘与髋骨头(大转子最高点)之间凹陷中(图1-15)。【主治】 腰腿痹痛、瘫痪,疝气,髋关节酸痛,膀胱炎,睾丸炎,肾炎,阑尾炎,子宫病,下肢肿痛、痉挛、瘫痪等。

◆环跳(交合穴)【定位】 在髋骨头(大转子最高点)后上方约2寸凹陷中(图1-15)。【主治】 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风湿痹痛,下肢肿痛、麻痹、瘫痪,髂腰部痛,膝胫痛,髋关节炎,荨麻疹,带下,痔疮等。

◆风市【定位】 大腿外侧正中线,腘横纹头上7寸,患者以手贴于大腿外侧,中指尖下即本穴(图1-15)。【主治】 痹证,中风偏瘫,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荨麻疹,遍身瘙痒,神经性皮炎,脚气,下肢肿痛、麻痹、瘫痪、关节酸痛等。

◆中渎【定位】 在大腿外侧,膝窝外面横纹头上5寸两筋间,风市穴下2寸(图1-15)。【主治】 腿膝酸痛,筋痹不仁,半身不遂,下肢瘫痪、麻痹及痉挛,脚气等。

◆膝阳关【定位】 在髌骨(膝盖)外侧,膝窝外面横纹头之上凹陷中(图1-15)。【主治】 膝关节炎(红肿、疼痛、拘急),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风湿病,脚气,呕吐,大腿麻痹,下肢冷痛等。

◆阳陵泉(五输穴,筋穴)【定位】 在膝窝外面横纹头下2寸,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图1-15)。【主治】 胸满,胁痛,黄疸,呕吐,全身拘挛,口苦,腰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肝炎,胆囊炎,高血压,半身不遂,小儿麻痹后遗症,脚气,膝关节炎,习惯性便秘,胆石症,颜面浮肿,胸膜炎,遗尿,膝部红肿,下肢肿痛、痉挛、瘫痪等。

◆阳关(郄穴)【定位】 在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两筋间(图1-15)。【主治】 腓骨神经痛及麻痹,喘息,胸膜炎,脚气,胁痛,面肿,癔症,坐骨神经痛,惊狂癫痫,失音等。

◆外丘(郄穴)【定位】 在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阳交穴后约1横指,与飞扬穴之间(图1-15)。【主治】 颈项强痛,胸胁胀痛,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腿痛、瘫痪,脚气等。

◆光明(络穴)【定位】 在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两筋间(图1-15)。【主治】 头痛,目痛不明,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夜盲,目痒,热病汗不出,脚气,小儿佝偻病,乳房胀痛,下肢肿痛、麻痹等。

◆阳辅(五输穴)【定位】 在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两筋间(图1-15)。【主治】 膝关节炎,神经痛,头痛,目痛,胸满,胁痛,腋下肿痛,坐骨神经痛,脚气,下肢肿痛、麻痹,半身不遂。

◆悬钟(髓会)【定位】 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凹陷中(图1-15)。【主治】 腹痛,胁痛,不欲食,落枕,痔血,脚气,头痛,颈项强直疼痛,胸肋胀痛,咽喉肿痛,腰痛,伤寒热不退,肩周炎,半身不遂,急性鼻炎,鼻出血,脊髓疾患,下肢肿痛、瘫痪等。

◆丘墟(原穴)【定位】 在外踝前下方凹陷中(图1-15)。【主治】 胸协胀痛,颈项强直疼痛,腋下肿痛,胆囊炎,半身不遂,腓肠肌痉挛,坐骨神经痛,脚气,肺炎,胸膜炎,疝气,肋间神经痛,腿痛,外踝和足跟肿痛等。

◆足临泣(五输穴,交会穴)【定位】 在足背第4、第5趾间的趾缝纹头后1.5寸,小筋后骨缝中(图1-15)。【主治】 头痛,目眩,目痛不明,耳鸣、耳聋,胸胁胀痛,疟疾热病,寒热往来,胸满,乳腺炎,月经不调,全身麻痹及疼痛,心内膜炎,眩晕,胸痛,癔症,足背肿痛等。

◆地五会【定位】 在第4、第5跖骨之间,小趾伸肌腱内缘处(图1-15)。【主治】 头痛,目赤,耳鸣,胸胁胀痛,乳腺炎,内伤吐血,足背肿痛。

◆侠溪(五输穴)【定位】 在小趾与第4趾的缝纹头后凹陷中(图1-15)。【主治】 头痛,眩晕,颌颊痛,耳鸣耳聋,胸胁胀痛,目痛不明,疟疾,热病,全身串痛,乳腺炎,经闭,足背肿痛,下肢麻痹,足趾挛痛等。

◆足窍阴(五输穴)【定位】 在足第4趾外侧,趾甲角外约1分(图1-15)。【主治】 胸膜炎,心脏肥大,呃逆,头痛,失眠,目痛,心烦,咳嗽,哮喘,咽喉肿痛,舌强,胸胁胀痛,热病,耳聋,手足烦热,肋间神经痛等。

15.经外奇穴

◆四神聪【定位】 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主治】 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狂,偏瘫,脑积水。

◆安眠【定位】 在翳风与风池穴连线中点处。【主治】 失眠,头痛,眩晕,心悸,癫狂。

◆印堂【定位】 两眉头中间。【主治】 头重,头痛,鼻出血,鼻炎,惊风,产后血晕,失眠,眩晕,口眼斜,神经衰弱,眉骨痛。

◆胆囊【定位】 阳陵泉穴下约2寸。【主治】 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下肢麻痹。

◆太阳【定位】 眉梢与外眼角间的后1寸凹陷中。【主治】 头痛,目疾,面瘫,感冒,口眼斜,牙痛,耳疾,青盲,近视。

◆华佗夹脊【定位】 在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主治】 脊柱酸痛,腰肌扭伤,下肢麻痹,邻近脏器病。

◆肘尖【定位】 屈肘,当尺骨鹰嘴尖端是穴。【主治】 瘰疬,痈疽,肠痈。

◆血压点【定位】 在第6与第7颈椎棘突之间旁开2寸。【主治】 高血压、低血压。

◆呃逆【定位】 胸椎7~8棘突间旁开1寸。【主治】 呃逆。

◆胃上【定位】 下脘穴旁开4寸。【主治】 胃下垂,胃胀,胃痛。

◆肝炎【定位】 内踝尖上2寸。【主治】 肝炎。

◆痔疮【定位】 命门穴下2厘米处。【主治】 痔疮。

◆提托【定位】 关元穴旁开4寸。【主治】 子宫脱垂,下腹痛,疝气,痛经,腹胀。

◆治痒【定位】 手臂下垂,从肩膀凹洼处的垂直线,该线与乳头的水平线相交点。【主治】 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皮炎。

◆阑尾【定位】 足三里穴下约2寸。【主治】 慢性阑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瘫痪,腹痛吐泻。

◆膝眼【定位】 膝盖左右侧2个凹陷中。【主治】 膝关节肿痛,下肢麻痹。

◆鹤顶【定位】 在髌骨(膝盖)上缘正中凹陷中。【主治】 膝关节肿痛,下肢瘫痪。

◆百劳【定位】 在大椎穴上2寸,旁开1寸。【主治】 瘰疬,颈肿,咳嗽,哮喘,肺结核,项背强直疼痛,支气管炎。

◆牵正【定位】 耳垂前约0.5~1寸处。【主治】 面瘫,口腔溃疡,下牙痛。

◆子宫【定位】 关元穴旁开4寸。【主治】 阴挺,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不孕症。

◆四缝【定位】 在第2至第5手指掌侧,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一手4穴,左右共8穴。【主治】 小儿疳疾,百日咳,小儿腹泻,肠寄生虫症,手指痛。

◆上迎香【定位】 在鼻唇沟上端尽处。【主治】 头痛,鼻塞,鼻息肉,目赤,流泪,伤风,鼻炎。

◆落枕【定位】 在手背面,第2、第3掌骨间掌关节后5分。【主治】 落枕,肩臂痛,手指拘挛疼痛。

◆腰奇【定位】 在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间凹陷中。【主治】 癫痫,头痛,失眠,便秘。

◆腰眼【定位】 在第4腰椎旁开约2寸凹陷中。【主治】 腰腿痛,阳痿,遗精,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月经不调,带下,盆腔炎,肾下垂。

◆瘰疬【定位】 在第6腰椎棘突旁开0.5寸。【主治】 颈淋巴结结核,颈淋巴结炎。

◆胰俞【定位】 在第8腰椎棘突旁开1.5寸。【主治】 糖尿病,胰腺炎,咽喉干燥,呕吐,腹痛。

◆百虫窝【定位】 血海穴上1寸。【主治】 风湿,痒疹,阴部生疮。

◆鱼腰【定位】 在眉毛中间。【主治】 目赤,目翳,眼睑挛动,眼睑下垂,口眼斜,眶上神经痛。

五、头部全息穴区

刮痧常用的头部全息穴区主要依照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区来确定,适于治疗脑源性疾病,如脑血管病后遗症等,刮拭头部全息穴区对改善脑供氧、消除脑疲劳、预防和治疗中风有较好效果,也可用于治疗内脏疾病。

为了便于确定刺激区位置,先在头部设两条标志线,一条是从两眉中间起,过头顶到枕外粗隆(即脑后突起的骨骼处)的下缘止,叫前后正中线。一条是从眉毛中点上缘起,经头的侧面直至枕外粗隆的顶点止,叫眉枕线。

刮痧的常用刺激区域及其主治如下。(1)运动区【定位】 上点在头前后正中线中点向后移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前缘相交处,两点连线即是此区。【主治】 上1/5,治疗对侧下肢瘫痪;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下2/5,治疗对侧面神经麻痹、运动性失语、流口水、发音障碍。(2)感觉区【定位】 运动区平行后移1.5厘米。【主治】 上1/5,治疗对侧腰腿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后头痛及耳鸣;中2/5,治疗对侧上肢麻木、疼痛、感觉异常;下2/5,治疗对侧面部麻木、疼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炎等。(3)舞蹈震颤控制区【定位】 运动区各行前移1.5厘米。【主治】 对侧肢体不自主地运动和震颤、舞蹈病。(4)血管舒缩区【定位】 舞蹈震颤控制区平行前移1.5厘米。【主治】 原发性高血压,皮层性浮肿。(5)晕听区【定位】 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共长4厘米。【主治】 同侧头晕、耳鸣、内耳性眩晕、皮层性听力障碍、幻听。(6)言语2区【定位】 以顶骨结节后下方2厘米处为起点,向后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3厘米长的直线即为该区。【主治】 命名性失语。(7)言语3区【定位】 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厘米长的水平线。【主治】 感觉性失语。(8)运用区【定位】 从顶骨结节向下引一垂直线,同时引与该线夹角为40°的前后两线,3条线的长度均为3厘米。【主治】 失用症。(9)足运感区【定位】 头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1厘米,向后引平行于正中线的3厘米长的直线。【主治】 对侧下肢疼痛、麻木、瘫痪,急性腰扭伤,皮层性多尿,夜尿,子宫脱垂,过敏性结肠炎,脱肛,急性膀胱炎等。(10)视区【定位】 从枕骨粗隆顶端旁开1厘米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的直线。【主治】 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等。(11)平衡区【定位】 从枕外粗隆顶端旁开3.5厘米处,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的直线。【主治】 小脑性平衡障碍。(12)胃区【定位】 从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的直线。【主治】 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疼痛。(13)肝胆区【定位】 从胃区下缘开始,往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的直线。【主治】 各种肝胆病引起的右上腹部疼痛。(14)胸腔区【定位】 在胃区与前正中线之间,从发际向上下各引2厘米长的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主治】 胸痛、胸闷,心悸、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气短,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呃逆。(15)生殖区【定位】 从额角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2厘米长的直线。【主治】 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白带多。配双侧足运感区治疗急性膀胱炎、糖尿病所引起的烦渴、多饮、多尿,阳痿,遗精,子宫脱垂。(16)肠区【定位】 从生殖区下缘开始,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的直线。【主治】 下腹部疼痛。(17)额中带【定位】 额部正中发际内,自神庭穴向下1寸,左右各旁开0.25寸的条带,属督脉(图1-16)。【主治】 头痛,眩晕,癫痫,中风,精神失常,失眠,头面部及口、鼻、舌、咽喉疾病。图1-16 前头部全息穴区图(18)额旁1带【定位】 额中带外侧、目内眦直上入发际,自眉冲穴向下1寸,左右各旁开0.25寸的条带,属足太阳膀胱经(图1-16)。【主治】 心、肺、胸、膈等上焦疾病,如胸痛、胸闷、心悸、失眠、心绞痛、咳喘、肺炎、呃逆等。(19)额旁2带【定位】 额旁1带外侧,瞳孔直上入发际,自头临泣穴向下1寸,左右各旁开0.25寸的条带,属足少阳胆经(图1-16)。【主治】 脾、胃、肝、胆、胰等中焦病证。加急性胃炎、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等。(20)额旁3带【定位】 在额旁2带外侧,目外眦直上入发际,自头维穴内侧0.75寸处向下1寸,左右各旁开约0.25寸的条带,属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图1-16)。【主治】 肾、膀胱、泌尿生殖系统等下焦病证,如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盆腔炎、不孕症、白带、子宫脱垂、肾炎、前列腺炎、阑尾炎、泌尿系统感染、尿潴留、尿失禁、夜尿症等。(21)额顶带【定位】 从神庭穴至百会穴的连线,左右各旁开约0.5寸的条带,属督脉(图1-16)。【主治】 上、中、下三焦病证。将此带分为3等份,前1/3治疗胸部及上焦病证,如感冒、咳喘、心悸、胸痛、胸闷等;中1/3治疗下腹部及中焦病证,如肝炎、胃炎、胃溃疡、胃肠炎、胰腺、胆囊疾病等;后1/3治疗下腹部、下焦及腰腿足病证,如肾炎、水肿、皮层性尿频、排尿困难、尿失禁、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阳痿、遗精、子宫脱垂、脱肛、小儿夜尿、高血压、头顶痛、瘫痪、麻木、颈腰腿足疼痛等。(22)顶颞前斜带【定位】 自前顶穴至悬厘穴的连线,向前后各旁开约0.5寸的条带,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图1-17)。【主治】 全身运动障碍的病证。将全带分为3等份,上1/3治疗对侧下肢的瘫痪、震颤、疼痛、浮肿等病证;中1/3治疗对侧上图1-17 侧头部全息穴区图

肢的瘫痪、震颤、疼痛、浮肿等病证;下1/3治疗中枢性及周围性面神经瘫痪、失语、流涎、发音障碍、脑动脉硬化、偏头痛及口腔疾病。(23)顶颞后斜带【定位】 从百会穴至角孙穴的连线,向前后各旁开约0.5寸的条带,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图1-17)。【主治】 全身感觉障碍的病证。将全带分为3等份,上1/3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及髓关节、臀部等病证;中1/3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下1/3治疗面部麻木、偏头痛、耳鸣、耳聋、眩晕、三叉神经痛、牙痛、颞颌关节炎及失语等。(24)顶后斜带【定位】 在顶后部,即由络却穴至百会穴连线两侧各旁开约0.25寸的条带,贯穿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图1-18)。【主治】 颈肩部病证,如颈椎病、落枕、肩周炎、冈上肌腱炎。(25)顶枕带【定位】 在顶枕部,即从百会穴至脑户穴连线左右各旁开约0.5寸的条带,属督脉(图1-18)。图1-18 头顶部全息穴区图【主治】 头颈、腰背、腰骶及眼部病证。将全带分为3等份,上1/3主治头颈部病证,如后头痛、头晕、颈椎病、落枕等;中1/3主治腰背部病证,如急慢性腰背痛;下1/3主治腰骶痛、皮层性视

力障碍、近视、白内障,以及各种眼病,还可治疗足癣等。(26)枕下旁带【定位】 在枕部枕外粗隆下方,即玉枕穴至天柱穴连线左右各旁开约0.25寸的条带,属足太阳膀胱经(图1-19)。【主治】 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共济失调、后头痛,以及偏瘫肢体的精细运动障碍等。图1-19 后头部全息穴区图第五章 选经配穴的原则与方法

刮痧治病是采用刮拭体表经络穴位或全息穴区的方法,因此经穴或穴区的选用,配方的组成与疗效的关系密切。刮痧配方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结合腧穴的功能特性和刮痧的特点,从全身的经穴中选出针对病证有效的经穴,组成配方。

一、选经配穴原则

1.局部取经穴

即在疼痛的部位,或表现出不舒适症状的部位,以及病变邻近部位取经穴,因为腧穴对所在部位的局部和邻近部位的病证有治疗作用。能疏通这些部位的经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经络脏腑病变引起的局部疼痛、胀满、麻木或其他不适症状均可选用局部经穴治疗。如鼻病取鼻部大肠经的迎香穴,胃痛取上腹部任脉中脘穴、胃经梁门穴,肝病取腹部肝经的期门穴、章门穴,偏头痛取头部两侧的太阳穴、头维穴等。

2.背部取经穴

即取脊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的腧穴。因督脉总督一身的阳经,对调节全身的气机至关重要,靠近督脉的膀胱经上有五脏六腑的俞穴,也就是五脏六腑及其经脉在膀胱经上气血输注的部位。经络或脏腑发生病变,背部膀胱经和督脉上相应腧穴都会有明显的反应。对这些腧穴施以适当的刺激,有良好的调理经脉、脏腑的作用。如心脏病变,取膀胱经上的心俞及与之平行的督脉部位。肝胆病变,取膀胱经上的肝俞、胆俞及与之平行的督脉部位等,以此类推。

3.远端取经穴

即在距离病变处较远的部位取经穴。这种取穴方法体现了中医上病取下、下病取上的治疗方法。如脱肛取头顶部督脉的百会穴,颈项痛取三焦经手部的中清穴。这种方法亦称循经取穴,即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规律取穴。因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病在某经,即取某经肘膝关节以下的四肢腧穴。因为这些经穴对于联系的脏腑有调和阴阳、疏通经脉的作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十二经脉的标本,脏腑的络属,与五官的联系,取相应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如胃脘痛取下肢胃经的足三里穴;耳病选取与之相连的胆经的足临泣穴、三焦经的外关穴。远部取经穴除选取与患病脏腑相连经脉的远端腧穴外,还可以选取表里经脉或同名经脉的腧穴。如胃痛取胃经的足三里穴,还可取脾经的公孙穴,腰痛取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还可取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穴。

4.随症取经穴

即对症取经穴,这种取穴方法不以病变部位的远近为依据,而是根据中医理论结合腧穴的功能主治,而又针对全身性的某些疾病或证候取穴的一种方法。如外感发热取督脉的大椎、大肠经的合谷、曲池穴清热解表;身体虚损取任脉的关元、气海,胃经的足三里,脾经的三阴交穴补益虚损;昏迷取督脉的人中,心包经的内关,肾经的涌泉穴醒神开窍;筋脉之病取胆经的阳陵泉穴;骨骼之病取膀胱经的大杼穴;气机不调之病取任脉的膻中穴。

二、选经配穴方法

1.阴阳配经穴

中医用阴阳学说阐述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并指导治疗。人体腰背为阳,胸腹为阴,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与五脏相连的经脉为阴经,与六腑相连的经脉为阳经。阴阳双方保持协调统一、相对平衡,则人体脏腑生理功能正常,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去平衡,协调统一被破坏,人体就会发生疾病。治疗时采用阴阳、表里取穴法有助于协调脏腑,恢复阴阳平衡。前后对刮法、表里对刮法均属于阴阳配经穴法。如治音哑取任脉的廉泉穴配督脉的哑门穴,胸膈气闷取任脉的膻中穴配膀胱经的膈俞穴,便秘取肺经的孔最穴配大肠经的温溜穴,肠胃病取胃经的足三里穴配脾经的公孙穴。

2.按证型配经穴

证是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以及疾病性质和正邪斗争等方面的病理概括。每一个证都是由一组症状群构成的。相同的疾病可能在疾病发生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的证,不同的疾病在发生过程中可能出现同一种证。所以同一种疾病由于病因病机以及发展阶段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治法,而不同的疾病,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同一性质的证候,却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辨别各种症状,总结归纳出各种证,并依据证的实质选经取穴,这就是辨证选经取穴。对不了解中医辨证论治方法者,可根据本书的辨证刮痧一节中各种证的症状表现,对号入座,确定自己的病证属何种证型,按照其所标出的经穴刮拭。

3.按中医脏腑学说理论选经配穴

按中医脏腑学说理论选经配穴,主要体现在中医学的脏腑、体窍、情感相关理论方面。从五行归类配属可以看出中医把人体划分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系统,可以根据五行归类原则、五行相生原则和五行相克原则来选经配穴。(1)五行归类原则 五行归类原则说明在一个系统中,内脏与体窍情感的关系。当五体、五官、心理情志发生病变或有异常改变时,可以选配该系统的脏腑经穴。如目疾、筋病、烦躁易怒,皆可选配肝经经穴和胆经经穴;耳病、骨病,皆可选配肾经经穴;肺病可选配大肠经经穴;胆病可选配肝经经穴等。(2)五行相生原则 五行之间依木—火—土—金—水—木的次序相养相助,谓五行的相生。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木生火,火生土,则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根据《难经·六十九难》“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某脏发生病变时,如为虚证,则在补该脏的同时,还应补其母脏。以肝阴肝血不足者为例,可用补法刮肝经,并配以补法刮肾经,这在中医称之为滋水涵木。如为实证,则在泻肝脏的同时,还应泻其子脏,以肝火上炎者为例,可用泻法刮肝胆经,并配以泻法刮心经与小肠经。(3)五行相克原则 五行之间,依木—土—水—火—金—木的次序相制约,相抑制,叫五行的相克。若相克太过、相克不及或反克,就都属于不正常的病理状态。之所以出现上述不正常的病理状态,多是因为一方太强,另一方太弱的缘故。因此使用刮痧法时,就应当采用扶弱抑强的手段,也就是说用补法刮弱者一方的经穴,用泻法刮强者一方的经穴,使它们之间重新恢复到稳态。如肝气旺、脾气虚,就会出现胁痛、易怒、腹胀、便溏等肝木乘脾土的病证,治疗时就应当采取泻肝胆经补脾胃经的方法。

上述几个方面的选经配穴思路在实际应用时是综合运用、交叉渗透的。

4.根据生物全息理论定位

根据生物全息理论,刮拭某些部位与疾病相关的区域,可以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阴阳气血,有治疗和保健作用。当刮拭头部中枢神经运动区在头皮的相应部位时,对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上下肢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刮拭血管舒缩区在头皮的相应区域时有调节血压作用。根据生物全息理论定位的方法很多,如选择内脏器官在体表的投影区、全息穴区顺序排布式和部位对应式等方法选区。如胃病患者可以刮拭上腹部、小臂中部的大肠经皮部、小腿中部的胃经皮部和脾经皮部,还可以刮拭背腰部、手、足、耳部胃的全息穴区。根据部位对应式的原理,四肢和五官的病变,治疗健侧对应部位同样有疗效。

三、脏腑病变配经穴的具体方法

1.三结合配经穴

即局部、背部和远端取经穴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综合3方面的作用,以刺激不同部位的经络腧穴,加强对脏腑阴阳气血的调理作用。如胃炎引起的胃脘痛,可采用局部的中脘穴、梁门穴,背部的脾俞、胃俞,胃经远端的足三里穴,脾经的公孙穴相结合之法。心脏病引起的心悸呼吸困难,采用局部前胸部,任脉的天突穴至膻中穴,背部膀胱经的心俞及督脉的大椎穴至至阳穴,远端取手厥阴心包经的曲泽穴,经内关至中指尖。显然这种方法综合了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右取穴、阴阳取穴等方法,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具体应用时可根据病情虚实证候,按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灵活选经取穴。

2.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配经穴

根据疾病名称或症状特点制定的选经配穴方案符合病证的一般规律,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当按照疾病名称或症状特点选经配穴刮拭效果不明显时,须考虑体质因素的差异。采取疾病或症状名称与证型相结合选经配穴,这样制定的治疗方案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体质特点,更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可明显提高疗效。如胃脘痛患者伴有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身重倦怠无力、大便溏、小便清长者,属中医的阳虚证,可按胃脘痛的治疗经穴和阳虚证的治疗经穴结合起来刮拭。保健刮痧亦是如此,按照保健刮痧方法加之体质证型的经穴配方,效果更佳。

脏腑病变临床应用时,以上两点根据病情可分别或综合运用。如中风后遗症患者可采用头部皮层反射区法和三结合配经穴法交替使用,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者,可加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补益虚损,以及补刮额旁3带。

四、四肢关节病变配经穴的方法

四肢关节病变采取近部取经穴的原则。一般在病变的局部上下、左右、前后选经取穴。如膝关节痛,取局部双膝眼穴,膝关节上部胃经的梁丘穴,脾经的血海穴,经外奇穴鹤顶穴,膝关节两侧胆经的阳陵泉,胃经的足三里穴,脾经的阴陵泉穴。膝关节后面膀胱经的委中、委阳、承山穴及肾经的阴谷穴。凡四肢关节或肢体局部的疼痛麻木等症状,均可参照以上原则取穴。其要领为取经穴的范围稍大于病变局部。另外如能配合八会穴(筋会阳陵、骨会大杼、血会膈俞、气会膻中、脉会太渊、髓会绝骨、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效果更好。如骨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