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佛教大百科(超值白金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06:03:20

点击下载

作者:星汉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文佛教大百科(超值白金版)

图文佛教大百科(超值白金版)试读:

前言

佛教诞生于古代印度,为释迦牟尼所创,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对世界的起源、人生的意义、生活的准则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都有独特的见解和精彩的论述,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极为珍贵的遗产。尤其是在亚洲地区,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无不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自从汉明帝夜梦金人,遥知西天有圣人,白马西域驮经卷以来,佛教逐渐渗透到中国的文学、哲学、伦理、语言、艺术等各个领域,开拓了中国文化的视野,让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回味无穷。

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所说:“佛教是世界上伟大的宗教之一,两千多年前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谈论中国文化,不能不谈论佛教;不了解佛教,就无法真正了解中国文化。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只写完第一卷,而之所以没有写完,据说就是因为他感觉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太少,所以不敢继续写下去。

梁启超说:“有放万丈光焰于历史上者焉,则佛教是也。六朝至唐数百年中,志行高洁、学识渊博之士,悉相率入于佛教之范围。”其实何止中国的六朝隋唐时期,中外任何历史时期都不乏受佛教影响的大师学者甚至科学家、政治名人。鲁迅感叹:“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卡尔·马克思更是评论说:“辩证法在佛教徒那里已达到比较精致的程度。”

然而要了解佛教,又谈何容易?浩如烟海的佛经,时玄而又玄的义理,往往让读者望而却步,即使好不容易读完一部佛经,往往也是茫茫然,不知所云。

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佛教作为一种文化自然也不例外。博大精深的般若智慧、拯救人世的慈悲情怀、高德清风的菩萨风范、体验实证的实践精神构成了佛教的精神内涵;肃穆庄严的仪轨制度、巍峨壮观的丛林殿堂、美轮美奂的建筑雕塑等组成了绝妙的外在展现形式。对佛教的内外表现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有助于对佛教建立一个高屋建瓴的认识。

我们编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让您对佛教文化有个整体上的了解。本书分类新颖而精确、语言生动、图片丰富,带给读者一个既博大精深又生动多姿的佛教世界。在这里,你会全面了到解纷繁复杂的宗派传承历史、艰深晦涩的教义、高深莫测的佛家经典、法力无边的佛菩萨诸天、绚丽多彩的佛教艺术,几乎包含了佛教的历史、教义、艺术等诸多方面的所有重要知识,近距离阅读佛教经典,体悟其中的真谛。无论您是仅仅对佛教感兴趣,还是真正想要认真研究佛学,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有所收获。

我们在选编整理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参考了《佛光大辞典》、《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佛教卷)、《佛教图文百科》、《佛礼佛俗》等著作,引用了赵朴初、南怀瑾、圣严法师等许多居士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而佛教的历史悠久,流传的区域广泛,分支众多,教义繁复,思想玄奥精微,要清晰明了地理出其中的头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书中难免有错误、不当以及挂一漏万之处,恳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打开本书,置身于喧嚣红尘,于坐卧行止中深谙佛教三昧,洞见本心,进入“心静则佛土净”的境地。|第一卷|佛教发展源流第一章 佛教历史1.古印度是怎样一个国家

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1922年,古印度文明遗址在印度哈拉巴地区被发现,所以称为“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此时的印度就已经有了属于青铜器时代的都市文明,当时的印度人民,在以农业为主而兼营工商的情形下,在衣食住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的生活水准。

公元前2000年左右,雅利安人出现在印度西北部,并逐渐向南扩张。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相传在印度形成了16个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公元前4世纪,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哈拉巴文化受到破坏并衰落,形成以雅利安民族为主流的印度文化。同时形成了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的婆罗门教,以及以恒河为中心的许多新宗教,佛教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大新兴宗教。2.婆罗门教是怎么回事

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婆罗门,是雅利安人的祭师阶级,他们在宗教上占有无上的权威,所以雅利安人的宗教被称为婆罗门教。后来融合佛教、耆那教、民间信仰而成为印度教,19世纪后逐渐改革为新印度教。

信仰方面,婆罗门教信奉吠陀思想以及婆罗门的无限权威。就持戒而言,婆罗门教实行人生的四个行期: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与云游期;按照每个阶段规定的义务,致力于履行祭祀、祈祷、持戒及禁欲等,以求解脱。

婆罗门教相信轮回,许多起源于印度的宗教都吸收了婆罗门教的哲学和部分传说。它的纲领是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3.婆罗门教的阶级制度是怎么回事

以圣职为中心的阶级制度是婆罗门教的主要特色。婆罗门教主要分为四个阶级。

第一阶级为婆罗门。在雅利安人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依靠婆罗门教来解决问题,这样,熟悉祭神仪式可以与天对话的祭师,无形之中在人民心中取得了很大的权威和崇高的地位。婆罗门就成为第一阶级,也就是最高阶级。

第二阶级为刹帝利,也就是武士,其职责主要是治安及保卫人民。

第三阶级为吠舍,也就是一般庶民,他们主要从事农工商业。

第四阶级为首陀罗,也就是最低阶级的奴隶或贱民,他们主要是被雅利安人所征服的原住民。

针对这种不合理、不公平的阶级制度,佛教提出反对阶级制度,主张四姓平等,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相当的契机。4.婆罗门教的四大教典是什么

婆罗门教把来自天启的圣典,视为绝对的真理之所在,总名为吠陀(Veda,意为知识),共有四大根本教典。《梨俱吠陀》:其中讲述了雅利安人到印度河流域的情况,以及对种种神明的奉祀与祈祷,流露出他们对宗教的纯真感情。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总共收集了一千多首宗教赞歌。这些赞歌由祭师阶级的婆罗门,代代以口相传而没有文字记载,被视为无上的圣典。《阿闼婆吠陀》:其中记载了大量用于各种场合的咒术及魔术。近代学者认为《阿闼婆吠陀》反映出雅利安人因为受到印度土著民族的信仰影响,才出现这样的圣典。《莎摩吠陀》与《夜柔吠陀》:这两本吠陀是为了各种不同的祭典编集而成的,其记载不出梨俱吠陀的范围。

除了这四本吠陀本集外,《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天启书》等吠陀文献也对婆罗门教产生了深远影响。5.什么是佛教

广义地说,佛教是一种宗教,包括:记录佛的言教以及阐发佛的教义思想的典籍,信奉佛的言教、遵循佛的教导去践行的信徒,信徒所持守的教规和仪式,以及由信徒所组成的教团组织。

狭义地说,佛教就是佛所说的言教,用佛教术语来说就是佛法。6.佛教创始者是谁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他的姓是乔达摩,名叫悉达多。因为他属于释迦族,所以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通常认为他出生于公元前565年,据说他从小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29岁时因寻求解脱之道而削发为僧,经过6年修行,最终悟道成佛,创立了佛教。7.佛的意思是什么“佛”是“佛陀”的简称,来自梵语Buddha的音译,意思是“觉者”或“智”者。“佛陀”一词在印度早就出现,但是佛教为其加了三层含义,即自觉、觉他、觉满,如实知见一切法的性相,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大圣者。“自觉”,是本身对诸法实相有了正确的认识与觉悟,有别于凡夫的不觉与外道的错觉,因此又称“正觉”。这是声闻、缘觉二乘圣者所达到的最高境界。“觉他”,是菩萨们将自己所觉悟的真理转而觉悟他人,不仅自己觉悟,而且能使别人觉悟,故又称“等觉”(遍觉)。“觉满”专指佛陀自觉、觉他的智能达到最高、最圆满的境界,又称“无上觉”。

佛陀以无漏清净的智能破除根本无明(无明惑),断尽见、思二惑,圆满菩提,成就佛道,始能成为“三觉圆,万德满”的圣者,所以也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意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者。佛陀不仅是觉悟宇宙真理的觉者,也是彻知宇宙真相的智者。8.佛陀的家族背景如何

释迦牟尼约在公元前6世纪出生于北印度的迦毗罗卫城,属刹帝利种姓。他的父亲被称为净饭王,是以迦毗罗卫城为中心的释迦族居住区域的统治者。该处位于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接壤的边境地带,即现在的提罗里科特附近,当时是拘萨罗国的属国。释迦族的国王,最初是由民选产生,到了佛陀降生之际,王位的传承即变为以世袭为主。佛陀作为净饭王的长子,也有继承王位的资格。

释迦牟尼的生母是摩耶夫人,为邻国拘利族天臂城主之女。她在返回父国途中经过蓝毗尼园时生下释迦牟尼,产后7天即去世。释迦牟尼是由其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及父王净饭王抚养长大的,其姨母后来成为其继母。9.释迦牟尼是如何诞生的佛初生像 雕塑 藏于布达拉宫

相传刚出生的释迦牟尼脚踏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并且用如“狮子吼”的声音庄严宣告:“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释迦牟尼的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是拘利国的公主。她45岁的时候怀孕,后在归宁途中,距离国都约五英里的蓝毗尼园,生下了悉达多。悉达多能周行7步,脚踏之处,现出七朵莲花,且举目四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自言自语:“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传说当时天上飘落香花,还有九龙吐水为悉达多沐浴。

父母晚年得子,喜出望外。当悉达多回宫后,全国举行欢庆,有阿私陀修士来访,说悉达多相貌庄严,预言将来可做统一全世界的“转轮圣王”,或博学的“一切智者——佛陀”。父王对他寄予非常殷切的希望,所以特请著名的婆罗门教徒替他取个名字,叫做“悉达多”,是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的意思。10.佛陀幼年生活情况如何

悉达多诞生一周后,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因此悉达多是在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与净饭王的抚养之下长大的。他的姨母把悉达多当做亲生儿子一样疼爱,让他物质上享受着豪华富丽的宫廷生活。

7岁时,悉达多开始读书。净饭王聘请名师教他学习梵文,由浅入深地研读五明和四吠陀。聪明的悉达多闻一知十,没几年便博通了一切学问。后来又学兵法和武术,也都很快就精通了。在同辈王子中,他成为最出色的一位。在一次王家子弟的比武大会中,他展示了优越的体力角斗和超人的射箭武艺。其他诸王子中最好的射箭武艺,只能一箭射穿三鼓,悉达多却能一箭连穿七鼓。也就是在这次竞技大会上,悉达多赢得了表妹耶输陀罗的爱情。

净饭王很爱悉达多,担心他出家,特意为他筑了“寒”、“暑”、“温”三时宫殿,挑选许多宫人美女服侍他,但是悉达多对这世间的富贵、快乐却不感兴趣。11.佛陀出家前的四次郊游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佛典记载,悉达多共出城郊游四次,而正是这四次郊游的所见所闻,改变了他的生活,增强了他出家的决心。第一次出游,他在市区见到了一个白发躬腰、风烛残年的老人;第二次在路旁见到了一个痛苦呻吟的病人;第三次遇到了一个送丧的行列;第四次郊游,他遇到了一位神态安详的出家修士。这让他知道,任何人都逃避不了老、病、死的痛苦,一切众生为了求自己的生存,更做出种种罪恶,甚至不惜互相残杀,造成种种悲剧,结果还是向着老、病、死的路上走。这悲惨的生命界,这矛盾不合理的人生,应如何解脱痛苦呢?

这四次郊游的经历再加上童年随父王到农村举行春耕祭奠的经历,改变了他的一生。那一次,他看见农夫在耕田,上身没有穿衣服,在猛烈的阳光下晒着,全身是泥浆,大汗直流,气喘不息。耕牛颈上勒着绳子,皮破血流,还要受农夫的鞭打。犁过的泥土翻出许多小虫,鸟雀飞来争着啄食。悉达多生起慈悲的同情心,觉得为了求生存,贫民是多么痛苦!而生命的互相争斗残杀,更是一幕大悲剧!他想:“应该怎样去救济他们,让大家过合理的生活?”

这些问题使悉达多不能安住于王宫,享受尊荣与富乐,他终于在29岁的一天夜晚,下定决心,抛弃了王位、财富和父母妻子,只带着侍从车匿,骑着白马,偷偷地离开了王宫,出家修行。12.佛陀是如何出家的

净饭王发觉悉达多的心思后,曾经想过各种办法阻止他,特别是企图从生活的享受上羁縻他。当悉达多第四次郊游回宫,计划要出家的时候,耶输陀罗为他生了一个儿子,让他取名,悉达多叹气道:“罗睺罗有般奴。”意思是枷锁铐住了父亲。但是,悉达多出家的心意已决,于是他悄悄地出了宫殿,离开了迦毗罗卫城,在阿那玛河畔,自己剃掉头发,穿上用树皮编制的沙门服。

净饭王听说之后,立刻派遣大臣去追他回来。但是悉达多对大臣说:“我如果不觉悟真理(成佛),誓不回宫。”国王无法,只得选了亲族中的5个青年跟随悉达多修行。13.佛陀的六年苦修有成效吗

悉达多进入跋伽仙苦行林,看见那些苦行者为求生天而修种种苦行,觉得不是正道,立即要离开。苦行者见他的道志异常,告诉他到恒河南面的苦行林去寻找名师,定可达到愿望。于是他向南而行,越过恒河南岸,到了摩揭陀国,就在王舍城中乞食,之后,前往班达峇岩。频婆娑罗王知道了,特到班达峇岩去访问悉达多,要请他进宫去,供养一切饮食,并要让给他王位和赠送给他半个国土和财物,劝他还俗。悉达多修道意志坚定,不愿接受,频婆娑罗王非常敬佩,对悉达多说:“你如果成佛,不要忘记度我。”悉达多说:“大王,我一定能如你的心愿。”于是他向王告辞,沿着苦行林的路径,再去寻找名师。

悉达多访问了当时著名的宗教师阿罗逻迦兰和郁陀迦罗摩弗。可是他们的学说都不圆满,不能满足悉达多的希望,他便离开他们,向他处寻访。

悉达多在尼连禅河畔的苦行林中,修炼绝食的苦行,连续达6年之久。在此期间,他每天仅以一粒野生的麦子维持生命。他身体消瘦,四肢无力,却未见悟道成佛的消息,于是放弃了苦行,改用专心冥想的工夫。悉达多离开苦行林,走到尼连禅河,洗净了6年来的身垢,接受牧羊女苏耶妲乳糜的供养,恢复了身体的健康,并下定决心要追求最圆满的真理。

随从的5个人,见他放弃苦行、接受乳糜的供养,都以为他退了道心,就不再跟从他,而另找他处修行去了。14.佛陀是如何悟道成佛的

悉达多一个人渡过尼连禅河,走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在菩提树下,许下坚强的誓愿:“我不成正觉,誓不起此座。”他在此树下,冥想了49天,克服身心内外的一切魔障,达到了冥想的最高智慧,真正认识了宇宙的真理,明白了解脱众生轮回之苦的方法。

传说,在冥想中,过了第七日深夜,悉达多在禅定中现出魔境扰乱,即摩王波旬派遣魔女来诱惑他,发动魔兵魔将来威吓他。悉达多意志坚定,始终不动摇,结果魔王被降伏了。这传说说明了悉达多内心中克服情欲与威势的心理过程。

降魔后,悉达多把精神全力集中起来,运用最高的智慧去思考大地众生的问题。终于在35岁那年夜半,看见明星出现,豁然觉悟一切真理,完成了无上正觉。从此世人就尊称他为佛陀,圣号就是:释迦牟尼佛。

当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佛陀觉悟的,最主要的便是四圣谛和八正道。

所谓四圣谛,便是:“苦谛”,遍及众生界的苦恼;“集谛”,苦恼的原因;“灭谛”,断绝苦恼的原因,解脱这些苦恼;“道谛”,修行正道,断绝苦恼的原因。正道的内容,共有八项,所以名为八正道。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而不能成佛的原因,是无明烦恼障蔽了佛性。故佛陀的成道,是了悟缘起,断除无明,慧光焕发,佛性显现,内心清净,燃起了真理光芒,照耀人间。15.佛陀初转法轮在哪里

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来到波罗奈城的鹿野苑,向过去尾随他的5名侍者宣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5名侍者立即投入佛陀的门下,证得罗汉果(值得接受供养的人),成为佛陀最初的5个比丘弟子,他们的名字是:阿若陈憍如、跋提、婆波、摩诃男和阿说示。

鹿野苑初次说法,在佛教历史上称为“初转法轮”。从此,构成佛教三个基本要素即佛、法,僧,“三宝”俱备,佛教正式成立。初传佛法印度绘画

鹿野苑初次讲道,标志着正法时代的开始。16.佛陀的主要说法之地在哪里

据史料记载,佛陀创立佛教之后,主要带领其弟子活动在印度恒河流域一带。他一生宣扬佛教长达45年,基本上是在这一地区教化众生。摩揭陀国王舍城南边的灵鹭山是他说法处所之一。

另外,释迦时代,印度分裂成十六国,摩揭陀国与拘萨罗国是其中较为强盛的两个国家。佛陀经常在摩揭陀国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和拘萨罗国舍卫城的邸园精舍,向弟子们讲解佛法。这两处精舍也是佛教历史上最早、最重要的两处精舍。

佛陀圆寂后,他的弟子游化四方,把佛教传播至范围更广的地域。17.佛陀是如何普度众生的

鹿野苑初转法轮之后,又有波罗奈国俱梨迦长者的儿子耶舍和50个同伴,一起来跟佛出家。俱梨迦长者及夫人也来皈依佛陀,成为最早的优婆塞和优婆夷。

在迦耶山有拜火教领袖三迦叶兄弟,老大优楼频那迦叶,老二伽耶迦叶,老三那提迦叶,共一千徒众。于是佛陀亲自前往说法,度化他们出家。

佛陀带三迦叶兄弟和徒众千人到摩揭陀国去,频婆娑罗王恭敬迎接,虔诚皈依,并且建筑了竹林精舍,献给佛陀与比丘们,这是佛教史上第一座寺院。

佛陀在竹林精舍说法,舍利弗和目犍连与他们的徒众200人,跟佛出家。舍利弗与目犍连成为佛陀转法轮的助手。不久,有摩揭陀国大富长者的儿子摩诃迦叶,皈依佛陀,成为头陀第一。憍萨罗国舍卫城,须达多长者,皈依佛陀,并建筑祇园精舍,献给佛陀作为说法道场。佛陀成道后的第六年回国,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和阿难陀等几个堂弟及儿子,也都皈依其门下。

佛陀以慈悲无畏的态度深入民间。毗舍离疫症流行,佛陀特别进城去安慰教化病人。凡是同他接触过的,听他说法过的,无不深受感化,衷心信仰。18.佛陀是如何涅槃的

佛陀说法45年,踏遍了恒河两岸。到了80岁那年,从摩揭陀国到毗舍离,在毗舍离的大林精舍,做最后一次的教诲。在波婆村接受纯陀的最后供养,步行到拘尸那拉城外的娑罗双树林,作为入灭的地方。

随侍佛陀的阿难陀问佛陀四个问题:“佛陀涅槃后,我们依谁为师?依什么安住?恶性的比丘,如何调伏?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

佛陀说:“我涅槃后,应依戒律为师;应依四念处安住;恶性比丘,应‘默摈’(不与之往来谈话)置之;一切经典首句应安‘如是我闻’等证信之语。”

就在这年(前543年)的五月月圆夜半,佛陀从容安静涅槃了。拘尸那拉国国王和佛陀众弟子们,用最隆重的礼节为佛陀举行了火葬。佛的舍利由八国国王请去建塔供奉。19.什么原因导致原始佛教分裂

佛灭100年之后,原始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引起分裂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僧众们在戒律问题上的争执。据说有一位西方波利族比丘耶舍,游化到东方的毗舍离城,看见跋耆族比丘们劝令在家信徒布施金钱做僧众购买所需之用。耶舍认为比丘乞受金银不合戒律,于是提出异议,遭受到跋耆僧众的摈斥。耶舍便往西方各地邀请上座比丘们到毗舍离集会,结果判决跋耆比丘们为非法。跋耆比丘们大多数不承认这个判决,他们另外召集了一万比丘举行结集。原始佛教由此而分裂。20.密教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密教又称真言宗、瑜伽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开元宗或秘密乘,我国佛教十三宗之一。依真言陀罗尼之法门,修五相、三密等妙行,以期即身成佛之宗派。主要以《金刚顶经》为经藏,《苏婆呼经》为律藏,《释摩诃衍论》为论藏。统称密教之经典为“密经”。

此宗派通称密教,是显示本宗所诠解德教理最为尊密,认为法身佛大日如来所说之金刚界、胎藏界两部教法,方为佛自内证之境界,深妙奥秘,所以称为“密”。

密教出现后,曾一度盛行于印度的西南部和德干高原等地。早期密教以中观、瑜伽行派的思想作为其理论基础,后期受到印度教性力派的影响,开始走向衰落。

唐开元年间,印度僧人金刚智、善无畏和不空先后抵达长安,密宗兴起。其中一支传入西藏地区后,与西藏地区的民族宗教苯教结合,形成藏传佛教,并发展成为噶举派、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振、格鲁派等诸多派别。21.密教有什么特点

密教自称受的是法身佛大日如来的真实言教,乃大日如来的亲身密传。它的显著特征,是有高度组织化的各种坛场、仪轨、咒术等,它对设坛、供奉、灌顶、诵经、念咒等宗教仪式有极为严格的规定,形式颇为复杂。

密教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佛和众生,都是由地、水、火、风、空、识这“六大”所造,因此佛与众生的体性相同。

密教的主要经典,有《大日经》、《金刚顶经》、《密集经》、《喜金刚经》、《时轮经》和《苏悉地经》等。22.什么是结集

佛陀涅槃后,弟子担心异说邪见渗入佛法,三藏教义日久散失,所以才有结集之举。

佛教徒经过召集聚会,将释迦牟尼佛所说教法经过会诵、整理、确认,形成佛教经典。具体的程序是先聚集众比丘,依戒律法,组织一会,会中选出一人,使登高座,述佛所说,大众无异议,即算是全体通过,公认为与当时佛说相符,书之于贝叶,成为正式典籍。在佛教历史上,较为重要的结集总共有四次。23.第一次结集情况如何

第一次结集,佛灭后三月,在摩揭陀国阿阇世王的赞助下,迦叶尊者召请阿罗汉千人,集于王舍城外,七叶岩窟中,然后在千人中,再选出500人,担任结集三藏事宜,派阿难陀负责经藏,优波离负责律藏,这就是上座部结集,也称为“五百结集”。

当时有数万比丘也想参加听法,但是迦叶不许。于是他们在岩窟西北20余里处,各诵三藏,另行结集。分经藏、律藏、论藏、杂集藏、禁咒藏五类,这就是大众部结集。24.第二次结集情况如何

第二次结集,上座部偏重保守旧制,大众部则讲适应环境,距佛灭百年时,有的佛教徒苦于戒律太严,提议应予重订。于是当时的长者耶舍,邀请贤圣比丘700人,于毗舍离城,重行结集,将此问题提付大会讨论,以做决定,结果仍赞成恪遵释尊遗制,否决从宽之议,这就是第二结集。

这次结集史称“七百结集”,确定跋耆族僧团中流行的10件事为触犯佛法,这些决议引起了跋耆族僧团比丘的敌视,反对者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万人集会,史称“大结集”,明确10件事为合法。第二次结集后,统一的佛教教团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25.第三次结集情况如何

据南传佛典记载,第三次结集于公元前250年时,即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阿育王笃信佛法,以致当时许多非佛教的外道也掺杂进来,佛教教义被搅乱。为了肃清外道影响,重新整顿佛教僧团和佛教教义,在阿育王的倡议下,选出精通三藏者一千人,目犍连帝须为上首,集于波吒利弗城(即华氏城),整理正法,淘汰魔僧,对佛教三藏,尤其是上座部的三藏进行重新会诵、确认。这就是第三次结集。26.第四次结集情况如何

第四次结集发生在佛陀圆寂后约400年,即大约1世纪左右,健驮罗国的迦腻色迦王,崇信佛法,日请一僧入宫说法,同一经题,人人所说互异,王以问胁尊者,尊者说:“去佛日远,诸师渐以己见,杂入教典中,现当重新结集,以定其议。”迦腻色迦王于是挑选阿罗汉500人,以婆须密或称世友菩萨为上首,集于迦湿弥罗城,将三藏各制10万颂,名大毗婆沙论,这是北传佛教的第四次结集。南传佛教则把19世纪在斯里兰卡举行的五百僧人结集,作为第四次结集。27.古代印度的佛教是如何灭亡的

7世纪中期,突厥族由中亚细亚侵入印度的西北部,并逐步向内地侵占,所到之处,印度原有宗教均受到破坏。11世纪,波罗王朝末期和继起的斯那王朝时期,侵略势力渐达东印各地。佛教上师们星散避难,一部分经历尼泊尔、迦湿弥罗等地来到中国西藏。最后斯那朝王室也改变了信仰,超岩寺等重要学府先后被毁,留存的僧人寥寥无几。大约12世纪末,佛教绝迹于印度本土。28.近代印度的佛教是如何复兴的

复兴印度佛教事业的是斯里兰卡一位名叫达摩波罗的居士。19世纪末期,他到印度瞻礼佛教圣地,看到一片荒凉,便誓愿从事复兴印度佛教的事业,于是印度又开始有了佛教的团体和活动。

后来,中国、缅甸、日本等国佛教徒也陆续在印度各佛教圣地——菩提伽耶、鹿野苑、拘尸那等处建立了一些佛寺。但是真正促使印度佛教复兴的高潮是1956年的一场大规模的改宗佛教运动。

1956年10月,印度不可触种姓的领袖人物安贝德卡尔博士在那伽浦尔一次群众大会上宣传“人不是神创造的”和“一切众生平等”的佛教教义,宣布自己改信佛教,参加大会的50万不可触者响应他的号召,同时宣布放弃印度教信仰而皈依佛教。改宗佛教运动向印度全国各地发展,成千成万的人相继皈依佛教。29.汉代佛经翻译有何不同

汉代佛经翻译,主要有两个系统:一是以支娄迦谶为代表的般若学派,一是以安世高为代表的禅数学派。

支娄迦谶,月氏国人,于汉桓帝时来到洛阳,至汉灵帝中平年间,共翻译出佛教典籍10余部,其中影响较大的《道行般若经》,是一部较早反映佛教般若学的佛经,主要宣扬佛教的“诸法性空”、“诸法如幻”等思想。

安世高,原为安息国太子,于148年到达洛阳,开始佛经翻译,其中主要有《阴持入经》、《安般守意经》、大小《十二门经》等。在其所翻译的典籍中,“禅数”乃其主要着力点。所谓“禅数”,“禅”指禅观,意思是借由修习禅定而进入静虑状态,由此证得佛教的开悟之道;“数”是指用数字把佛教中各种繁多的名词概念予以分类论述,从而阐述佛教基本理论的一种方法。30.佛教究竟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东汉以前,中国已有佛法。列子曾引述孔子的话说:“丘闻西方有圣人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朱士行经录》也记载说:“秦王四年,西域沙门室利房等十八人,始赍佛经来华,王怪其状,捕之狱,旋放逐于国外。”由此可知,当秦始皇未称帝前,已有沙门及佛经到达秦国。

佛法传入中国,有史书记载,则开始于东汉的明帝夜梦金人,遣使求佛。根据《四十二章经》记载:汉明帝夜晚做梦,梦中见一神人,浑身放光,在最前环绕而行。次日,汉明帝召聚群臣,问这是何方神圣?有大臣解释说,西方有号称为“佛”的得道者,身有日光,能于虚空中飞行,使者西行求法。汉明帝听完后,非常高兴,于是派使者西行求法。佛教于是在汉地渐渐传播开来。白马寺前宋雕石马

象征着东汉明帝时遣使迎请天竺僧人来中国,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于东汉永平十年一起回到京都洛阳的传说。

另外,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引用三国时魏国鱼豢所著《魏略·西戎传》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的记录,并注解说:“复立者,其人也。《浮屠》所载临蒲塞、桑门、值闻、疏问、白疏问、比丘、晨门,皆弟子号。”自张骞通西域后,商旅往来,一些佛教经典随之传入中原地区,而月氏王派遣使者在汉哀帝时来汉地传播佛教之事,都是有可能的。31.佛教是如何传入江南地区的

佛教传入中原以后,迅速传播开来,但是当向南方传播的时候,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其教义学说并没有被普通民众理解。在此推广传教的僧人越来越多,而康僧会的影响最显著。247年,康僧会前往吴国的都城建业进行译经传教活动。孙权起初不信佛教,后因康僧会显示神通,求得舍利,所以孙权为他建立建初寺。

赢得朝廷的认可之后,康僧会开始了民间的传教。他以儒家思想和天人感应的原始信仰来诠释佛教教义,用通俗的善恶报应说来对应佛教轮回报应思想。佛教迅速为大众所接受,江南佛教兴盛发展起来。康僧会对佛教传入江南功不可没。32.竺法护对佛教的传播有什么重要贡献

竺法护,梵名昙摩罗刹,聪颖好学,广泛涉猎六经百家诸说,后师竺高座出家,并随师以竺为姓。

竺法护因有感于当时佛教徒只偏重寺庙图僚的建造,而忽略典籍的传译,因此他游历西域诸国,搜集了大批佛经原本回长安。他往返于洛阳、长安、敦煌之间,开展佛经翻译。他先后翻译出佛教典籍150余部,特别是对早期佛教各部类的一些主要典籍的翻译,如《渐备一切智德经》、《光赞般若经》、《正法华经》、《方等盘泥洹经》等,为佛教各支派在中国的推广开辟了道路,受到历代佛学家的赞赏。

东晋孙绰作《道贤论》,称竺法护为“德居物宗”,并把他比成“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由于他祖籍敦煌,又长期在敦煌一带译经,因此被人誉为“敦煌菩萨”。33.般若学与汉魏玄学有何相似之处

佛教般若学旨在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妄不实,只有借由般若智慧,证得永恒真实的“诸法实相”或者“真如”,才能获得彻底的觉悟,摆脱一切愁烦的精神境界。

汉魏玄学则从本体论角度讨论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提出本末、有无、体用等一系列重要范畴,是思辨性较强的哲学思潮。玄学的目的是论证现象的后面有着永恒的、真实的、无法言表的精神本体,即“道”和“无”。

因为般若学与玄学在思想理论上和认识方法上有着近似之处,所以伴随玄学的兴起,魏晋时期的般若学也获得了迅速广泛的传播。34.般若学的“六家七宗”是指哪几家

六家七宗,是说东晋时代的佛教学者对于般若性空的解释,各出异义,纷纭不一。后秦鸠摩罗什门下沙门僧肇,在他所撰《不真空论》当中,归纳为心无、即色、本无三义。刘宋建康庄严寺昙济扩充为本无宗、本无异宗、即色宗、识含宗、幻化宗、心无宗、缘会宗。“六家七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僧人对佛教理论的钻研深入了一步,它不满足于传译外来佛教典籍的章句之学,而要求结合中国当时实际,有所创新。35.白莲社与白莲教有何关系

据《高僧传》等书记载,东晋慧远在庐山时曾依据《般舟三昧经》,倡导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信仰,与周续之、刘遗民等人在弥陀佛座前发愿,共期往生西方净土。关于此事的真伪,后人一直争论不休。但是自中唐以后,尤其是在宋元时期,随着净土宗的流传,关于白莲社的传说在民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南宋初年,茅子元在淀山湖(今上海青浦、江苏昆山一带)建立“莲宗忏堂”,创立“白莲宗”,自称“白莲导师”。号召民众皈依佛法,遵守五戒,念阿弥陀佛,宣扬只要信仰净土教义,即使“不舍家缘、不断烦恼、不修禅定”,死后也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来,白莲宗与民间的弥勒佛信仰结合,便产生了民间秘密宗教白莲教。36.梁武帝为何被称为“皇帝菩萨”

梁武帝萧衍,南齐时曾被任命为雍州刺史,后来趁南齐内讧,起兵攻下建康,建立了梁朝。登基前,梁武帝信奉道教,登基后不久便下旨宣布“舍道事佛”,要求王公贵族、公卿百官等“返伪就真,舍邪入正”。南朝佛教在这种情况下很快进入鼎盛时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南朝佛教的盛况。

梁武帝不仅从政策上宣扬佛教,而且以身示范。据《南史》记载,他先后曾经四次舍身同泰寺。而这四次舍身,群臣共花钱4亿才将他赎回。

因为大力扶植佛教,梁武帝被后人称为“皇帝菩萨”。梁武帝萧衍像

梁武帝大力扶植佛教,为佛教的鼎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37.汉族佛教徒吃素和梁武帝有何关系

汉族佛教徒(无论是出家的僧尼还是在家的居士)吃素不吃荤。但是,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佛教徒都吃素不吃荤。

佛教本来并不主张绝对素食,佛戒只规定“不杀生”,并未规定“不食肉”。无论是居家的佛教信徒所受的“五戒”,还是出家的“沙弥十戒”和“比丘二五五十戒”都未禁止食肉。所以,南北朝以前的佛教僧侣,一般都是吃荤的。

梁武帝为了表示对佛教戒律的重视,明令禁断肉食。由于他的倡议,汉地佛教僧人改变了原来食“三净肉”(即不为杀、不闻杀、不所杀)的习俗,使素食习惯成为汉地佛教的鲜明特色。38.“三武一宗”之难指什么

中国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之难,称为“法难”。指中国历史上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五代周世宗等四位皇帝排斥打击佛教的事情。

第一次发生于北魏时期。445年,太武帝奏闻长安一佛寺内藏有兵器,怀疑寺僧与聚众起义的盖吴通谋,此外又从寺院中查得酒具及大量钱财,还发现寺内有“窟室”、“与贵室女私行淫乱”,于是下令诛杀长安沙门,烧毁佛像。不久,太武帝又通令全国,焚毁寺院经像和坑杀僧人。

第二次发生在北周武帝时期。574年,周武帝召集沙门道士进行辩论,辩论十分激烈,智炫甚至当场顶撞周武帝。于是周武帝做出将佛、道一并禁毁的决定。“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俗。并禁诸淫祀,非祀典所载者,尽除之。”577年,周武帝灭北齐后,又在齐境内“毁破前代关山西东数百年来所造一切佛塔,扫地悉尽。融刮圣容,焚烧经典。八州寺庙出四十千,尽赐王公,充为宅地。三方释子减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

第三次发生在唐武宗会昌年间,唐武宗偏爱道教,宠信道士。道士赵归真等人常攻击佛教“盛谈无常空苦,殊为妖怪,未涉长生无为之理”。“时帝志学神仙,师归真,归真乘宠,每对,排毁释氏,言非中国之教,蠹耗生灵,尽宜除去,帝颇信之。”唐武宗于会昌五年(845年)下诏灭佛,史称“会昌法难”,拆毁寺庙佛像44000多所,僧尼还俗26万多人。将寺庙内钟磬铜像用来铸钱,铁像铁器等铸成农具。

第四次发生于五代时后周世宗统治时期。955年,周世宗下诏废天下无敕额之寺院,毁铜像,收钟磬钹铎之类铸钱。39.“唐僧取经”的故事原型是谁《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已经是家喻户晓。在佛教史上,唐僧确有其人,那就是唐朝名僧玄奘。

玄奘幼年家贫,父母早丧,13岁剃度出家,前后遍访佛教名师,造诣日深。因感各派学说分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贞观元年(627年)未获唐太宗批准就“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并结为兄弟。后经龟兹(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今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贞观五年,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

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即精通50部经书的十名高僧之一)。

后来,玄奘与戒日王会晤,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有18个国王、3000个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被尊为“大乘天”、“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五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玄奘归国。40.山家山外之争是怎么回事

中兴后的天台宗,由于在某些观点不一致,而产生了“山家”、“山外”两个学派。以四明知礼等成为天台正统派,即山家派;而庆昭、智圆等钱塘派则被贬称为山外派。

山家派主张“妄心观”,认为观心目的在转凡心而实现理心,应修圆观之直接对象为日常起灭之刹那心,真性理心本非对象性之物,所以不为观察之对象,能成对象者只有无明妄心,即此妄心,方能观三谛之妙理。

山外派则主张“真心观”,谓观道之要点在依妙解而定妙行,妙解乃理解圆融三谛三千之圆理,妙行是实行圆妙之三观;由妙解而得妙行,即无真妄之别,亦即依妙解而得实相三谛之理心,须视此一理心为观法之直接对象,此理心并非妄心妄念之一心,乃灵知自性,是不思议境。

两派之争,可以说是“山家实相论”与“山外唯心论”之争。41.“开元三大士”是指谁

所谓“开元三大士”,指的是唐开元年间在长安从事译经、传教活动的三位印度僧人金刚智、不空和善无畏。此三人是中国佛教密宗的开创者。

开元八年(720年),印度僧人金刚智从海路到广州,又北上洛阳、长安,被唐皇奉为国师。此后金刚智往返于洛阳、长安两地,弘扬密教教义,按密教仪轨建立传法道场,翻译密教典籍。

不空是金刚智的弟子,于746年奉诏入宫,建曼荼罗道场,为唐玄宗施行灌顶仪式。先后译出密教各种典籍多部,其中主要的是《金刚顶经》。

善无畏,716年来长安,先后在长安、洛阳两地译出密教典籍多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大日经》。42.“极乐世界”是怎么回事

极乐世界也称净土、乐邦。佛教徒所信仰的没有苦难的理想世界,是相对于世俗众生所居的“秽土”而言。

净土的思想起源很早,在婆罗门教和佛教的一些派别中就有它的渊源。在婆罗门教中,净土是毗湿奴所在的天界,佛教中有些俗人集团信仰净土往生。《弥勒上生经》中提到有兜率天净土,《妙法莲华经》提到灵山净土,《华严经》中提到莲花藏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提到琉璃净土,《大宝积经》中提到如来妙喜净土,《大乘密严经》中提到密严净土等。极乐世界的教主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净土与弥勒净土、药师净土同为中国佛教徒所信仰的三大净土。

佛教认为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边无际,佛土(世界)无穷无尽,每一佛土中都有一位佛在那里教化众生。极乐世界即是这无穷无尽世界中的一个。《阿弥陀经》说,极乐世界距离人们居住的“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土”之遥。在这个极乐世界中,无量功德庄严,国中声闻,菩萨无数,讲堂、精舍、宫殿、楼观、宝树、宝池等均以七宝庄严,微妙严净,百味饮食随意而至,自然演出万种伎乐,皆是法音。其国人皆智慧高明,颜貌端严,旦受诸乐,无有痛苦,皆能趋向佛之正道。43.“一苇渡江”是否实有其事

达摩,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南朝梁武帝时航海到广州。

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即位以后建寺、写经、度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负地询问达摩:“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功德?”达摩却说:“无功德。”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说:“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武帝不能理解,达摩即告辞而去。

他来到江边,顺手抽取一根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5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现在少林寺碑廊里还有达摩一苇渡江图像碑。古人有诗赞曰:

路行跨水复逢着,独自凄凄暗渡江。

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44.达摩“面壁九年”有何深层含义

菩提达摩一苇渡江,前往北方,来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终日默然不语,世称“壁观婆罗门”。达摩像

达摩是佛教禅宗第二十八祖,关于他“一苇渡江”的故事被广泛传颂。

达摩的禅学修行以《楞伽经》为基础,主要方法是“理入”和“行入”,其中“理入”便是“壁观”。有人把“壁观”诠释为“面壁静坐”,于是产生了“面壁九年”之说。这种修行方法是要修行者“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一,不随它教”。这样便能“与道冥符,寂然无为”,达到涅槃境界。

行入有四种:一报怨行,即要求修行者乐于受苦,见事不起爱憎之心;二随缘行,即不计较于外部环境和个人际遇,一切随遇而安;三无所求行,放弃任何图谋和期望;四称法行,一切行为要符合佛教教义和规范。

达摩的禅法,偏重于修行者本身思想的转变,简便易行,因此很快传开。45.金陵刻经处是谁创立的

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金陵刻经处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淮海路35号,总占地面积3923平方米,收藏佛经版125318块、大型佛像版18块,是我国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融古代经书、经版收藏、经书雕刻、印刷、流通及佛学研究于一体。

清同治五年(1866年),为复兴中国近代佛教,杨仁山等创办金陵刻经处,他说:“鄙人志愿,亟望金陵刻经处刻成全藏,务使校对刷印,均极精审,庶不致贻误学者。至他处所刻未精之本,听其自行流通,本处概不与之合并成书。”因此规定了“三不刻”,即疑伪者不刻,文义浅俗者不刻,乩坛之书不刻。

金陵刻经处正式成立后,杨仁山到处搜求各类佛教典籍,先后从日本和朝鲜等国寻回了《中论疏》、《百论疏》、《唯识述记》、《因明论疏》、《华严三昧章》等约300种国内早已散佚的隋唐佛教著述,加以刻印流布,使得三论宗、慈恩宗、华严宗等佛教宗派教义复明。在杨仁山的精心策划下,金陵刻经处还先后刊刻了《大藏辑要》,选佛典465种,计3300卷,另印刷佛像10万余张。

由于金陵刻经处刊印流通的经书有不少是中国古代失传的佛典,加之刻版采用了经文与注疏结合的方式,且划分段落,添加句读,并经严格校勘,被誉为“最精善之佛典版本”。46.支那内学院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有何作用

支那内学院,由近代著名佛教学者欧阳竟无于1922年在南京创立。因为古印度称中国为支那,佛教自称其学为内学,所以名为支那内学院。这是近代中国比较早的一个佛教教学和研究机构。

其宗旨为“阐扬佛学,育材利世”。1922~1927年着重办学和编刊唐代著述,1928~1937年着重整理教典和组织道场。选择要典,校刊文字,编印“藏要”3辑,收佛典50余种,300余卷。1937年日军侵华,院舍及图书被毁。欧阳竟无率众携经版迁至四川江津,建内学院蜀院,恢复“讲学以刻经”旧规。1939年重建学院,至1952年秋停办,所刻经版及“藏要”纸型等移交金陵刻经处保管。47.为什么有人说近代佛教是“居士佛教”

在历史上,每当僧人素质趋于低下或过于世俗化、僧团变得日益腐败之际,佛教必然处于衰微状态。此时一些居士便会联合某些高僧奔走呼吁,采取各种补救措施以挽救法运,往往效果十分显著。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近代佛教的复兴和恢复,一些正信的大心居士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明清以后,佛教日趋普及,在家居士中研习佛教的人愈益增多,佛学发展的主流,渐渐由出家的僧侣转向在家的居士。

20世纪30年代,居士研究佛教的风气更为炽盛,北方以韩清净为主,有专门研究法相唯识学的“三时学会”;南方则以欧阳竟无及其弟子吕澂主持的支那内学院为主,周围聚集了一大批饱学之士。

因此,有人把近代佛教称为“居士佛教”。48.彭绍升是怎样一个人

彭绍升(1740~1796年),法名际清,自允初,号尺木居士,江苏长洲(吴县)人,出身于士族。他学识渊深,通晓宋、明理学,对佛学也颇有研究,所以能融会儒佛思想,发扬佛教各宗教义。他曾搜集历代居士奉佛之事,著《居土传》50卷。此外,他还撰有《净土圣贤录》、《善女子传》等宣扬净土信仰的著作。清以后净土宗的盛行,得益于彭绍升的大力弘扬。49.“度牒”制度产生于何时

度牒是一种流行于我国古代、由官方颁发给出家僧尼的身份证明文件,通常上面载有僧尼的籍贯、俗名、年龄、所属寺院、得戒师等内容。僧尼持此度牒,不仅可以表明身份,而且能得到朝廷规定的某些保障,同时,也可以免除税赋和徭役。

度牒制度,据说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迄清代为止,历代沿用。但是度牒的发放,究竟起于何时,尚无定论。宋朝赞宁根据《唐续会要》所说,认为源于唐天宝六载(747年)。唐代,度牒由尚书省的祠部下发,因此又称之为“祠部牒”。后来,《大宋僧史略》又认为,度牒的颁发应该与登记僧尼名籍有关,涉及到国家的税赋收入以及承担的徭役义务,既然南北朝时期北方已有僧籍管理制度,发放度牒也不是没有可能的。50.《老子化胡经》是怎样一部书《老子化胡经》是由西晋天师道的道长王浮所撰的一部道教书籍,主要是记述老子入天竺变化为佛陀,教胡人为佛教之事,“以谤佛法”。《老子化胡经》是佛道两教长期论争的产物。东汉时佛教在中国立足已稳,佛教为了自身的发展,消除化胡说的印象,东汉时的牟融写了《理惑论》,记述释迦牟尼的身世、出家、成道、传教的事迹,以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以历史事实否定了化胡说。到了两晋南北朝时,佛道双方在化胡问题上激烈争论。道教为了贬低佛教,由王浮写出了《老子化胡经》。《老子化胡经》出现后,佛道两教的争论更加激烈,到唐高宗时,佛道两教严重对立,668年,唐高宗召集群臣、道士与僧侣讨论《老子化胡经》的真伪,最后确定《老子化胡经》是伪作。51.范缜《神灭论》的产生有何历史背景

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流行,大量编民投靠寺院,削减了国家户籍和经济收入。佛教寺院塔像的营建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严重影响了朝廷的财政状况。而佛教讲人法无我,又讲轮回转生,因果报应。传到中国后,即与灵魂观念结合而大力倡导“神不灭论”。儒家讲祭天敬祖,敬鬼神而远之。因此儒家与佛教常常围绕神究竟灭不灭的问题争论不休。东晋沙门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论》中,讲到“形尽神不灭”以阐述佛教的观念。南北朝时这一问题再次引起论争,范缜的《神灭论》使其达到高潮。52.武则天是如何支持佛教的

武则天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家庭中,她从小受母亲的影响,也信奉佛教。

唐代,佛教在社会上已有广泛的影响,僧尼对唐初执行崇道抑佛的政策也有所不满,这正是武则天可以利用的社会力量。垂拱四年(688年)四月,武则天暗示武承嗣等人伪造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所谓瑞石,诡称获于洛水,武则天把这块瑞石称为“天授圣图”,封洛水神为“显圣侯”,武则天也自封为“圣母神皇”。同年六月,又于汜水得所谓刻有《广武铭》的瑞石,铭文暗示武则天是“化佛空中来”,当取代李唐为女主。

武则天支持佛教,表现在各个方面。

首先她曾亲自参与组织了《华严经》的翻译。在东晋时,《华严经》曾有跋陀罗的六十卷译本,但这一本子并不完整。于是武则天在当政时,派人去于阗求取梵文的全本,组织佛教人士进行翻译。当时主持译事的是著名译经僧实叉难陀,从695年起,至699年完毕,这便是八十卷本的《华严经》,相对于东晋的译本,亦称为“唐译”。

其次,武氏结交僧人,给一些名僧以很高的礼遇。武则天用肩舆把神秀迎入太殿,“亲加跪礼”,见面后首先问道:“所说之法,谁家宗旨?”神秀回答说:“蕲州东山(即双峰山东山寺)法门。”此后神秀往来于长安、洛阳两京,受到朝野信徒的崇奉。当时神秀已90多岁,武则天对他十分敬重,神秀所在道场的一切需用,均由朝廷供给,十分丰厚。武则天除常召神秀,“时时问道”外,还敕命于神秀主法的当阳山设度门寺,在汴州神秀的老家置报恩寺,以旌其德。神龙二年,神秀死于洛阳天宫寺,朝廷赐谥“大通禅师”。

再次,她还对佛教在经济上予以大力支持,并热衷于建寺造像。佛像雕塑,在武则天时期达到了高潮,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就是当时造像精品的代表之作。对武则天主持雕凿的龙门奉先寺,古人曾称:“正教东流七百余载,佛龛功德唯此为最。”郭沫若也赞誉说:“一寺灵光号奉先。”奉先寺大像即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群中规模最大的造像。武则天曾为大像的开凿“助脂粉钱二万贯”,主持工程落成的“开光”仪式。53.韩愈上《谏迎佛骨表》的原因何在《旧唐书》记载,凤翔(今属陕西省)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牟尼指骨一节,三十年一开塔,据说开则岁丰人泰。元和十四年正值开塔之年,正月宪宗遣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持香花迎入宫内,供养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面对如此情状,韩愈反对佞佛,于是上表切谏,这就是《谏迎佛骨表》。韩愈认为,事奉佛陀,希望得福,结果将适得其反。他指出,梁武帝便是因为佞佛,数度舍身入佛寺,结果导致“侯景之乱”,自己也被困饿死,落得个国破家亡的悲惨下场。他认为佛是“夷狄”,不知君臣主义、父子之情,因此是违背儒家的伦理纲常的。他批评所谓“迎佛骨”的举措是“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是自己辱没自己。宪宗得表大怒,贬韩愈为潮州刺史。54.“寺”的名称因何而来

僧人聚居的地方一般被称为“寺”,之所以用这一名称,是有其缘由的。《大宋僧史略》中记载“沙门始隶鸿胪寺也”,又说:“鸿胪寺之任,礼四夷远人也。教法初来,须就斯寺,虽同白马,终隶此司。古云僧尼是鸿胪寺者是也。”“寺”成为对佛教僧侣活动场所的称呼,与“鸿胪寺”及其掌管事务有关。

相传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人西行求法,佛教传入汉地,最初来汉地印度、西域僧人,先是下榻于招待四方宾客的鸿胪寺。

后来又在洛阳城西雍门外另建居处,以宾客之礼待之,称为“白马寺”。“寺”的名称也就延续下来了。55.佛教是如何传入西藏的

西藏旧说从聂赤赞普起,传26代,都信奉苯教。至27代拉脱脱日蔺赞王时,始由天降下《宝箧经》、《百拜忏悔经》、六字印模等于雍布拉冈王宫,这是有佛的开始。松赞干布像

松赞干布派使者向大唐提亲,迎娶了文成公主,从而受到公主的影响,很快皈依佛教。

7世纪中期,西藏吐蕃王朝的赞普松赞干布娶了文成公主及尼婆罗王女,分从两地请来释迦圣像。建大、小二昭寺,在她们的长期影响下,松赞干布也皈依佛教,并选派吐弥桑布扎10余人到印度,学习梵文,吐弥回藏后,仿梵字造成藏文,译《宝箧》、《宝云》及《观音经续》共21种。

后又迎请印度大师孤萨惹、婆罗门向迦惹、尼婆罗尸罗曼殊、汉大寿天和尚与吐弥桑补扎译师及其徒达摩戈夏、拉垄金刚祥等翻译大量佛经,佛法开始在西藏建立。

佛教传入西藏之后,曾经遭遇旧贵族和苯教祭司的极力排斥。两教之间进行了拉锯战式的长期斗争,几经反复,斗争非常激烈。佛教曾多次受到致命打击,甚至被完全逐出西藏,但最终佛教战胜。在与苯教的长期斗争中,佛教也吸纳、融合了苯教的一些教义、神祇和宗教仪式,从而形成了有浓厚西藏特色的“藏传佛教”。56.三时学会是什么组织

三时学会于1927年成立于北京,是研究佛教唯识法相的学术团体。

1921年,韩清净等发起组织学术团体,名法相研究会,开讲《成唯识论》。1927年,据法相宗判教,将释迦一代教法分为有教、空教、中道教的三时教,而法相宗为中道教,故改名三时学会。学会宗旨为阐扬印度佛学和佛教真实教义,以讲习、研究、译述并刻印佛教经典为主。57.摩诃菩提会是什么组织

摩诃菩提是“广觉悟”的意思,摩诃菩提会是印度佛教复兴运动团体,又称摩诃菩提社、摩诃菩提协会、大菩提会,原名佛陀伽耶摩诃菩提会。1891年5月创立于今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创始人是斯里兰卡居士达摩波罗,其目的是要收复、维护印度菩提伽耶等佛教圣地及在世界各地复兴佛教。1891年6月派遣第一个传教团去菩提伽耶,10月在该地首次召开了国际佛教会议,有中国、日本、缅甸和印度等国佛教代表出席。1915年,在加尔各答建造总部法王舍利寺。58.居士林是什么组织

居士林是佛教居士从事宗教活动的团体,1918年创始于上海,1923年改名世界佛教居士林,聘谛闲、印光、太虚为导师。1926年居士林扩大规模,设讲经、皈戒、出版、图书、研究、宣传、利生等部,兼办各种社会慈善事业。

在上海居士林影响下,各地也陆续建立不少居士林。其中著名的有1929年成立于北平的华北居士林,以及推动密宗复兴的天津居士林,还有1932年成立于长沙的湖南居士林。此外,南京、重庆、成都、无锡、泰县等地亦先后成立居士林。59.佛诞节是如何起源的

佛诞节又称浴佛节、灌佛会、龙华会、华严会等。佛诞就是北传佛教纪念和庆祝佛教创始人佛祖释迦牟尼佛诞生的日子。

公元前623年,佛祖诞生在北印度,有天上九龙吐出香水为其洗浴,因此便有了庆祝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香水沐浴佛身。所以,佛诞节又名浴佛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