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熊孩子:36计搞定不听话的小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06:48:31

点击下载

作者:伊依

出版社:华阅经典图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对付熊孩子:36计搞定不听话的小孩

对付熊孩子:36计搞定不听话的小孩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对付熊孩子:36计搞定不听话的小孩作者:伊依排版:Clementine出版社:华阅经典图书出版时间:2017-01-01本书由成都华阅经典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1计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方式让孩子健康成长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人世间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如那句俗话所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里的“不同”,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儿童的发展是既有着年龄的阶段性特点,又有着不同个体先发展或后发展的差异以及发展方向的不同。因此,要求孩子都遵从同一个模式,并且加以统一管理,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

来自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方面的资料显示,孩子的各种心理问题、个性问题绝大多数是属于家庭性的,或者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密切联系。而优良的个性品质,如自主、创新、进取等无不与民主的教养方式和家长的个性息息相关,正所谓“以个性养成个性”,说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价值观念、个性特征、人际关系、物质条件等等在个性化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据心理学家的观察表明,一个人的个性至少有50%打上了深深的家庭烙印。有的父母觉得孩子主动性不强,于是把自己的社会经验强加给孩子,抑制了孩子原有的个性;有的父母觉得让孩子按照自己为他所作的规划发展才是最合理和最健康的;有的父母担心复杂的社会因素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于是采取强制式的教育方法,限制孩子的正常交往,限制孩子按自己的兴趣参加正常的交际活动……

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事实上,个性有好有坏,只有正确对待和分析孩子的个性,总结出一套依照孩子个性而“量身打造”的个性化教育方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什么是个性化教育?简单地说来,就是要根据孩子独有的个性因材施教。

作为最了解孩子、与孩子接触最多、以及孩子最亲近和最信任的人,父母具备了实施个性化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致力于在培养和引导孩子的个性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1 破坏与创造,只是一线之隔

任嘉又开始进行他的“创作”了。不过他进行“创作”的地方通常不会在爸爸为他准备的画纸上,他喜欢拿着小刀在任何一个可以留下痕迹的地方搞“创作”。家里的写字台、椅子、地板,甚至墙壁上,到处都是他的“作品”。

爸爸很生气,甚至有一种夺下孩子手里的小刀重重扔在地上的冲动,但是看得出来,他正在努力压制自己的怒气。他走过去,看着趴在地板上正用心“创作”的儿子刀下的一幅“蓝天白云”,惊奇地发现事实上如果不是刻在了不恰当的地方,儿子的作品其实还是有几分观赏性的。爸爸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儿子,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

当任嘉出现在少年宫版画教室门口的时候,他松开了一直牵着爸爸的手。看到教室里的孩子们手拿刻刀专心创作的样子,任嘉的眼睛里绽放出新奇与渴望的光芒。

一切都被爸爸看在眼里,他对儿子说:“想加入他们吗?”“嗯!”任嘉用力点头。

爸爸笑了,因为他知道,最重要的,并不是儿子以后都不会在家里“搞破坏”,而是真正地开始创作了。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聪明的父亲。在关键时刻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非常重要。如果爸爸真的采用了“夺下刀重重扔在地上”的教导方式,只不过能抑制孩子一时的不当行为,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爸爸没有发怒,而是让自己静下心来思考孩子的问题。他没有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而是试着从孩子的不当行为中寻找值得欣赏的地方,这是问题的突破口所在。孩子没有足够的能力识别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但爸爸的这种处理方式就很好地遵循了塑造孩子良好个性的一条重要的准则,就是不要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促进孩子潜能的发挥。

2 “不合群”的孩子有天赋

茵茵的妈妈是第三次被幼儿园的老师找去谈话了,原因是茵茵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总爱在上课的时候“走神”,下课也不爱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喜欢自己躲在教室里做别的事情。老师说这个孩子“太不合群”,担心会影响她今后的发展,无法适应长大以后的团队生活。

妈妈也有些着急,她决定和茵茵好好谈谈。“茵茵,今天老师找妈妈到幼儿园去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茵茵低下头:“我知道,是我又犯错误了。”

妈妈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温和:“不,不是茵茵犯错了。不过的确是有一点小小的问题,茵茵愿意和妈妈谈谈吗?”“好。”茵茵有点高兴地抬起头,显然妈妈的语气和跟她说话的方式让她觉得很有安全感。“那茵茵能不能告诉妈妈,为什么下课的时候不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呀?”

茵茵撇撇小嘴,很不以为然地说:“他们玩的游戏好幼稚的,我不喜欢和他们一起玩。”“那茵茵自己一个人在教室里做什么呢?”

谈到这个问题,茵茵表现出很有兴趣的样子:“我在看故事书呀。”“原来茵茵喜欢看故事书啊,那么茵茵在上课的时候也是在想故事书里写的故事吗?”“不是的,”茵茵摇摇头,“我是在想自己写的故事啊。”

妈妈明白了。她思索了一下,决定了要跟女儿说些什么。“茵茵原来是一个会写故事的孩子啊。妈妈真高兴,我的女儿这么棒!”

茵茵很兴奋:“妈妈你想不想看我写的故事啊?”“妈妈当然想看了。但是茵茵希望不希望自己写的故事今后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呢?”

茵茵点点头。“妈妈告诉茵茵,能写出好多好看的故事给别人看的人叫做作家。但是当一个作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一个好的作家要懂得很多方面的知识,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这样才可以写出精彩的故事。所以,上课的时候听听老师讲的知识,下课的时候和小朋友一起开心地玩一玩,茵茵才可以写出更好看的故事。”

茵茵好像明白了点什么,但还是对妈妈说:“可是我喜欢看故事怎么办呢?”“不如妈妈和茵茵做一个约定好了,茵茵在幼儿园的时候专心听讲,多和小朋友在一起。等茵茵下课了以后,妈妈带茵茵去少儿写作训练班,在那里有可以教人把故事写得更好的老师,还有很多和茵茵一样喜欢写故事的朋友哦。”

茵茵立刻高兴地回答:“好!”

案例分析:

在茵茵的事件中,妈妈选择了最好的处理方式——全面教养与特长培养相结合。妈妈并不急于纠正女儿的“错误”,而是通过和女儿的谈话了解原因,再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既让女儿在与朋友相处的健康环境中长大,又着重引导培养了女儿天赋的发展。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思维模式往往与别人不太相同。世界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在年少时都有或多或少的“怪癖”——就是行为与别人有所差异。有天赋的孩子通常会对课堂上老师讲述的内容和重复的练习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很容易“分神”,进入自己的思维世界。但是据调查发现,有天赋的孩子在除了课堂以外的很多领域都比自己的同伴表现得更好,尤其是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才能。其实,与其让这样的孩子埋没在团体行动中,不如想办法培养孩子在团体生活中的独立能力。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提出人的能力多元化的同时也指出,只要给儿童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每个孩子都可以在7种智能方面获得“合格”的发展,但最终只是在一方面或有限的几方面形成特长,而不是所有方面都可以达到特长标准。因此在家庭个性化教育中家长要处理好全面发展与特长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让孩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3 好奇不会累

陶陶对什么事情都很好奇。有时他是个“问题”少年,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比如“鱼为什么不眨眼睛?”“白天星星都跑到哪里去啦?”“为什么到了冬天我们的鼻子嘴巴里都会喷白雾?”这类的问题。有时他又变成个“破坏专家”,他拆开闹钟,想知道里面是谁在报时;他挖开花盆里的土,想看看里面的种子怎么生根发芽;他还把小猫从楼上扔下去,看它是不是真的有九条命?爸爸妈妈带他去逛商场的时候,他也总是充满了好奇,只顾着去看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甚至有一次还跟丢了,迷了路。

爸爸妈妈有一点苦恼,但是他们也发现,这个孩子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于是爸爸妈妈给陶陶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告诉他很多他好奇的问题在书里都有答案。有时爸爸妈妈反而喜欢问陶陶“为什么”,看着儿子自豪骄傲地告诉他们问题的答案,爸爸妈妈觉得很欣慰。爸爸妈妈还把陶陶的好奇心引向大自然,带他去看春天里的各种植物、池塘里的小蝌蚪、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还买回蚕宝宝让他喂养。

陶陶懂得的知识越来越多,他不断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又依靠自己已知的知识来探索未知的知识来解答心中的疑惑。

案例分析:

这对父母在陶陶的教育过程中扮演了优秀的引导者的角色。面对孩子对事物的新奇,他们没有强行地遏制或是表现出厌烦,反而用书籍和实践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探索,使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了创造美的享受。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心理学家将好奇心定义为:个体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应。对新鲜的事物和现象,人都有着去了解和探索的本能。对于初涉入世的孩子来说,身边的世界是那么陌生、新鲜和神秘,在他的心灵中充满了探索、求知的欲望,这宝贵的好奇心正是他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他学习的原动力。研究证明,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人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乐趣,这种乐趣又会激励他不知疲倦地去探究未知的领域,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4 是父母选择,还是孩子选择

可儿加入钢琴训练班已经三个多月了,但是依然没有什么进步。妈妈很着急,老师也觉得奇怪,因为这个小女孩的智力和接受能力都没有什么问题,但不知为什么,她的进度就是赶不上班上的其他同学。

妈妈忍不住跟爸爸提到了这件事情,爸爸想了想,问:“当时带可儿去培训学校的时候,是她自己选的钢琴培训,还是你帮她选的呢?”

妈妈说:“当然是我选的了,现在谁家的孩子不学钢琴啊。想想我小时候,多盼望能成为一个钢琴演奏家呀。”

爸爸说:“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不如这样,让我去接可儿放学。”

爸爸接到可儿,路过小提琴班的教室的时候,发现可儿的脚步慢了下来,还不停地向里张望。爸爸不动声色,第二天就给可儿改报了小提琴训练班。可儿虽然没说什么,但是样子却很高兴。

一个月过去了,可儿的小提琴演奏进步神速,老师夸她是班上最有天赋的学生,还让她代表学校参加市里举办的比赛。

案例分析:

在可儿的事件里,父母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态度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妈妈以自己的选择作为女儿的选择,希望女儿能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并没有考虑到女儿是否接受和感兴趣。而爸爸的方式更为恰当,他在对问题进行分析以后,观察孩子的举动,尊重孩子的兴趣为孩子做出了合适的选择。尊重是人的心理需要之一,每一个个体都有尊重和被尊重的需要。尊重孩子独特的个性特征,是为孩子朝着适合自己所爱、所向、所能、所长的方向发展创造条件,走适合孩子个性特点的独特之路。尊重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尊重其个性、行为方式和兴趣爱好,不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不以自己的好恶规定孩子的发展方向,不强迫孩子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第2计孩子的“怪问题”需要巧回答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是认识世界的工具。父母也许会对孩子们不断的提问感到厌烦,可是对于呀呀学语、不谙世事的孩子而言,那些看似好笑、幼稚、奇怪的问题却恰恰是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表达自己情感的开始,也是他们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桥梁。

美国教育家塞德兹认为,父母讨厌孩子问问题,是种愚蠢的做法。这种做法也许能够换来片刻的宁静,但是,在不知不觉中会压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甚至会抹杀孩子最可贵的探索精神。但如果把握得当,会使孩子们谈话兴趣高昂,并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也能够进一步贴近父母与孩子的情感距离。

1 怎么应付喋喋不休的“问题大王”

小小和爸爸一起路过电影院的门口,他指着墙上的海报问爸爸:“人猿泰山是妖怪吗?”“不是,他是个掉到森林里的孤儿。”“他有爸爸妈妈吗?”“当然,谁都有爸爸妈妈。”“那我也有爸爸妈妈,我是孤儿吗?”“当然不是!”“为什么?”“因为你的爸爸妈妈还活着,而泰山的爸爸妈妈都死了。”“为什么叫他‘人猿’?”“因为他会爬树。”“不是只有猴子才会爬树吗?”“人也会。”“那人是猴子吗?”“当然不是!”“那人是什么?”

爸爸已经开始感到不耐烦了,他打断小小的话,严厉地说:“你怎么这么多问题,小孩子不应该问那么多问题!”

小小眼里露出失望的神情,低下了头。

爸爸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犯了一个错。他想了想,和蔼地说:“你想知道人猿泰山的故事吗?”

小小点点头。“我们买一张影碟回家一起看好吗?”“好!”小小高兴地回答。“你刚刚问爸爸人是不是猴子,人当然不是猴子了,但是人和猴子可是有关系的哦。”“什么关系?”“有一个叫达尔文的科学家,他曾经在一本书里写到过这个问题,你有没有兴趣知道呢?”“当然有!”“那么让我们回家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好吗?”“太好了,我真想知道!”小小恢复了最初的充满好奇的样子。

案例分析:

幸好这是一个及时醒悟过来的父亲。粗暴地打断孩子的提问可不是一种好方法。也许你的这一举动能让孩子暂时安静下来,但是很有可能带来的恶果就是孩子将畏惧提问,因为你粗暴的态度让他觉得自己犯了错,从而令他收起了好奇心。对大人而言,理所当然的答案对孩子完全没有说服力。而且对于喋喋不休问问题的孩子来说,不停地回答他的问题只会鼓励他继续问更多的问题。幸而父亲及时转变了处理问题的方式,他不仅仅局限于给孩子的问题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尝试帮助孩子通过别的途径,例如书本,去得到问题的答案,找到一种科学的获得知识的方法。

2 了解孩子为什么这么问

妮妮今年三岁了,她的阿姨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妈妈带妮妮去看阿姨,正好遇到了一群同样来探望妮妮阿姨的大人们。大家都很喜欢宝宝,所有的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这个漂亮可爱的婴儿身上。

妮妮看着大家,忽然问妈妈:“妈妈,妮妮也能变成婴儿吗?也变得那么可爱?”

妈妈说:“妮妮在刚出生的时候,就是个可爱的小婴儿。不过小婴儿都会慢慢长大,就像妮妮现在长成一个大孩子了,不会再变成小婴儿了哟。”“真没意思。”

妈妈注意到了小家伙的反常:“妮妮为什么这么想呢?”

妮妮看了看被大家众星捧月般包围着的小宝宝,失落地低下头,没有说话。

妈妈明白了,笑着对妮妮说:“可是婴儿不能够像妮妮一样和小朋友一起去幼儿园,不能认识新的朋友,更不知道很多好吃的食物是什么味道。假如是这样的话,妮妮还愿意再变成小婴儿吗?其实如果宝宝知道长大了会这么有趣,他一定也想快点长大。”

听了妈妈的话,妮妮果然没有那么失落了。

案例分析:

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而言,已经具有了某种程度的独立性。看到婴儿受到大家的娇宠,十分羡慕,希望也受到同等的待遇,因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能对孩子说:“你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而是要先弄清楚孩子提问的原因,然后接受孩子的感觉再来回答。妈妈处理得就很好,她没有责备孩子提出这样奇怪的问题,而是先了解孩子提问的原因,再通过一个巧妙的答案告诉孩子,还有很多乐趣是婴儿无法享受到的。这样就有效地让孩子摆脱了想要成为婴儿的想法,并迅速从失落感里走了出来。

3 换一种方式表述答案

小朗对于妈妈每天要求他起床、饭后、睡前都要漱口的举动很不理解,因此总有点排斥。

这一天他看到电视上预防蛀牙的牙膏广告,忍不住问妈妈:“蛀牙齿的虫子住在我们的嘴里吗?”

妈妈想了想,说:“是呀。”

小朗脸上出现惊奇的表情:“那它们住在哪里?”

妈妈说:“当然是牙齿里喽。”

小朗又问:“那它们吃什么?是吃我们的牙齿吗?”

妈妈笑了:“小朗很聪明啊,这些不好的虫子会把我们的牙齿咬出一个洞,然后把那里当成它们的家。”

小朗很着急:“那怎么办?我们怎么才能赶走它们?用手抓出来可以吗?”

妈妈看着孩子的小脸,笑着说:“不行啊,这些蛀虫很小很小,用我们的眼睛是看不见的。不过,它们很怕预防蛀牙的牙膏哦。只要我们每天多刷几次牙,让它们没有地方住,它们就会走啦。”

妈妈又接着强调说:“如果不想有蛀牙,饭后、睡前都要漱口、刷牙,做好牙齿的大扫除。”

小朗松了口气。从那天以后,他再也不排斥妈妈让他刷牙的要求了。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由孩子特有的拟人化思维所引发的问题。妈妈的回答非常的好。让一个年幼的还不足以自律的孩子接受每日的口腔清洁是一个令人烦恼的问题。而且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跟他解释蛀牙其实并不是由蛀虫造成,而是由于牙齿表面黏附的牙菌膜中的细菌利用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素,导致珐琅质的矿物质流失而造成的,无疑是太深奥和难以接受了。妈妈很聪明,巧妙地抓住孩子提出问题的机会,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回答问题,水到渠成地让孩子明白了生活中的健康常识,并且愿意坚持下去。

4 不要回避孩子的问题

例一:

珊珊看着爸爸妈妈的结婚相册,问:“爸爸和妈妈为什么结婚呢?”

妈妈告诉她:“因为爸爸和妈妈互相喜欢,觉得在一起生活很开心,所以就结婚了。”

珊珊说:“那我也想和爸爸结婚。”

妈妈想了想,说:“珊珊长大了也会和喜欢的人结婚的。”“我喜欢爸爸。”

妈妈摸摸珊珊的头说:“嗯,珊珊长大了要是能和像爸爸一样温柔的人结婚,那该多好啊。”

例二:

小童在上钢琴课的时候看到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他想看不见东西怎么可以弹琴呢?于是他闭上眼睛试了试,觉得真的很难。他忍不住问爸爸:“爸爸,为什么那个小朋友的眼睛看不到呢?你不是说女娲娘娘造出来的人都是一样的吗?”

那个孩子的父母也在场,爸爸觉得挺尴尬,但是看着孩子单纯的眼睛,爸爸还是回答说:“可能女娲娘娘打瞌睡了吧,你知道谁都有打瞌睡的时候啊。”

小童说:“那他真可怜呀。”

爸爸认真地望着小童的眼睛说:“他一点也不可怜。他虽然看不到,要比别的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他热爱音乐、刻苦练习,所以他的琴比很多正常的孩子弹得还要好,他的爸爸妈妈一定为他骄傲极了。”

案例分析:

几乎大部分的父母都会回避孩子的问题。除了忙的情形以外,像是不容易回答或困难的问题,还有他人在场时不好回答的问题等,大都会采取这种态度。但事实上,回避问题不但不能让孩子停止发问,反而会增加他们心中的疑惑。例一中的母亲在孩子有想和自己的父亲结婚的念头时,没有予以否定,而是对孩子的愿望表示了某种程度的认同。对于孩子,没有必要一味纠缠在“不能和自己的爸爸结婚”这个问题上。孩子非常喜欢父亲,即表示亲子关系良好。同时,藉此也可以建立更好的家庭关系。而例二中的父亲虽然觉得尴尬,但是仍然没有回避孩子的问题,而是把问题的重心转移到强调对方的努力上来。并且在说明的时候,带有真诚的善意和敬意,不但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并且给孩子上了很好的一课,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5 学会反问孩子

冬天来了,小恩已经很久没有去过公园了。这天他告诉妈妈他想去公园玩玩,妈妈叮嘱他:“现在天黑得比较早,你要是看到天色暗下来就要回家来了。”

小恩很好奇:“妈妈,为什么冬天一来,太阳公公就回家早了呢?”

妈妈说:“为什么呀?不如你想到答案,告诉妈妈好吗?”

小恩想了一会儿说:“是不是太阳公公嫌冬天太冷了,他想早早钻到热被窝里去睡觉呀?”

妈妈说:“对,不过冬天早上天亮得也比较晚,你知道为什么吗?”“准是太阳公公和我一样怕冷,所以赖在床上不想起,所以就晚啦。”

妈妈笑了:“小恩真聪明。不过到了夏天的时候,太阳公公就变得和以前一样勤劳啦。小恩能自己想出这个道理,真是很了不起。”

案例分析:

诚实地回答孩子所问的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过,孩子的这种想法令人担心:“凡事都问爸爸、妈妈,他们都会教我,这样就好了。”有疑问时,自己先想一想,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因此,父母不要经常都进行单向的回答,有时候也要试着反问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想。在问孩子的时候,也可以确认孩子智力的发展程度。借此机会进行说明并加以适当的补充或删减,孩子会更加容易了解。因为妈妈的反问,使孩子有思考的机会,因而有这么好的回答。这时,再加上妈妈的赞扬,更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6 坦率回答孩子关于性的问题

四岁的娇娇问道:“我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啊?”

妈妈说:“当然是妈妈的肚子啦。”“那我怎么进去的呢?”

妈妈说:“是神利用魔法放进去的。”

孩子接着问:“妈妈生我的时候,医生有没有剖开妈妈的肚子啊?”

妈妈说:“医生告诉妈妈说‘就要生出来了!’之后你就从妈妈的婴儿通道生出来了啊。”

娇娇很好奇:“有这样的通道啊?我真想看看啊。”

妈妈笑笑说:“只有娃娃生出来的时候才有哦。这是娃娃出生的专用通道,医生知道这个通道,就让娃娃从这里生出来了。”

案例分析:

在孩子提出与性有关的问题时,有的父母就开始提心吊胆起来,甚至摆出成人的架子用“这样的问题孩子不要问,长大了你就知道了”之类的言辞制止孩子继续发问。但是,与青春期的少年不同,对于正值发问期的孩子来说,摆出这样的架势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在回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时,需要注意三点:1 做出孩子能够接受的答案;2 不要给予孩子在成长时期无法接受的性意识;3 不要让孩子在以后有受骗的感觉。

就好像妈妈把怀孕的过程说成“神利用魔法把孩子放进妈妈肚子里”,把医生说成娃娃的保护者,既大致说明了孩子出生的过程,又使表述的言辞听起来美丽而有趣,让孩子比较容易接受。

7 解答了问题后,再带孩子观察实物

雪儿边看画册边问妈妈:“为什么变色龙要变颜色?”

妈妈告诉雪儿:“因为在大自然里有很多变色龙的天敌,它要变换颜色来保护自己。比如说雄性的变色龙就常常把自己变成鲜红的颜色来吓唬敌人。”“那它为什么会变颜色呢?”“那是因为在变色龙的皮肤里有三层色素细胞,每一层色素细胞里都有不同的色素,所以它可以把自己身体的颜色变来变去。”“要是能看看就好了。”“这个星期天,妈妈带雪儿去宠物市场看变色龙好吗?”

周日,妈妈带雪儿来到宠物市场,雪儿惊奇地说:“妈妈,你看,变色龙真的会变颜色啊!”

妈妈蹲下来,对雪儿说:“雪儿,你知道吗?世界上会变颜色的动物可不止变色龙一种哦。”

雪儿说:“啊?真的吗?我还以为只有变色龙会变颜色呢。”“妈妈告诉你,在日本啊,有一种叫‘雷鸟’的鸟类还会改变自己羽毛的颜色呢。”“啊,这么有趣啊。”

案例分析: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与其用语言来说明,不如让孩子观察实物更容易理解。因为受到父母的激励,孩子就会有不断发问的意愿。让孩子经常看到实物,就会不断地引发孩子问出和实物有关的问题来。所以让孩子有新的体验是非常必要的。妈妈在解答了女儿的问题后,专程带女儿到宠物市场去观察真正的变色龙,可以加深孩子对知识的印象。在经过实际观察后,孩子发现了新的问题。孩子本来是在关心变色龙的颜色,妈妈则趁机扩展问题,非常认真地做各种回答,孩子就会对于妈妈的诚意产生好感。此外,很可能会一再地提出问题,而产生继续发问的意愿。第3计爱孩子,要讲究方式

父母与孩子血脉相连,一脉相承,每一位家长都会说,自己是爱孩子的,但是许多孩子却会抱怨家长不爱自己,难以感受到父母的爱,这是为什么呢?专家认为,孩子与家长在对爱的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家长认为所有对孩子的管教都是对孩子的爱,因此往往不太注重方式方法。而孩子由于年龄尚小,还不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这样一来,当父母的爱变成一种简单不加修饰的说教时,孩子往往就容易产生对抗的情绪。当然,这种逆反心理的累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拥有父母的爱,是孩子形成健康情感的良好开端,即使是小婴儿,同样非常需要父母的笑容、关注和爱抚。在充满爱的生长空间里,有助于孩子形成对人和社会的良好印象和态度,长大后学会如何爱人和关心他人。缺乏爱的孩子,会变得胆小、焦虑、孤僻、缺乏安全感,无法与人为信。脑研究表明,大脑有两个中枢,一个主司情绪,一个主司思维,其联系决定了思维与情感的关系。教育知识不能代替爱的教育,反之亦然。知识可以传授,爱只能感悟、感应,不可传授;知识可以盛载,爱却靠经历和体验;知识可以论质量,爱只能以成熟与否来区分。童年的经验锻造了情感的通路,情感的缺少会让孩子失去发展的能力。因此,爱的教育时不我待,必须从小开始。爱的魔力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向孩子表达爱呢?就让我们来制订一份“爱的计划书”好了。

1 大声说“我爱你”

巧巧最近总是表现得很失落。妈妈有些奇怪,因为她对孩子的关怀几乎已经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她在想,孩子到底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正想着,巧巧从房间里出来了,妈妈立刻走上前去:“宝贝,饿了吗?乖乖,去洗洗手,妈妈热牛奶给你喝好吗?”

巧巧无精打采地点点头,洗了手坐到餐桌前。妈妈热了牛奶端上来,孩子闷闷不乐地盯着碗里的牛奶,一会儿眼泪就掉了下来。

妈妈有些着急了,赶忙问:“孩子,你这是怎么了?”“妈妈,你喜欢我吗?”孩子抽泣着问。“你为什么会这样问呢?”“上个星期周末的时候,我和隔壁的琳琳一起玩,她的妈妈来接她的时候对她说‘妈妈爱你’。可是你从来都没有这样对我说过,我想你是不是不像琳琳的妈妈喜欢她那样喜欢我。”

妈妈明白了,她轻轻擦去女儿小脸上的泪花,温柔而坚定地对孩子说:“傻孩子,妈妈也爱你啊。”

巧巧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微笑。

案例分析:

爱需要明示,要大声说出来,这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对孩子不必掩饰你发自内心的爱,无需含蓄。这样大声说出来的爱掷地有声,毋庸怀疑。孩子的思维方式很简单,跟成年人不一样,他们没有从你含糊不清的话语和行为里揣摩和体会的能力。那么父母表达爱意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毫不吝啬地从嘴里大声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这种强烈的感情会直接进入年幼的孩子心里,并让他充满了喜悦和安全感。

2 用温和的触觉传达爱意

丁丁哭着跑来找爸爸:“爸爸,可卡死了。”可卡是他们家的猫。

爸爸看着满脸泪痕的儿子,轻轻摸了摸他的头顶:“那是因为它太老了。”“没有它陪我玩,我会很孤单的。”

爸爸拍了拍丁丁的肩膀:“爸爸不是陪着你吗?”

丁丁想了想:“那是不一样的,爸爸没有可卡那样毛茸茸的圆脑袋。”

爸爸笑了:“也许我们可以再去找一只像可卡那样有可爱的圆脑袋的猫。”

丁丁仍然很伤心:“可是我很喜欢它,再也没有一只猫能代替它了。”

爸爸有些感动地看着儿子,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温柔地伸出手把孩子揽到怀里,轻柔地抚摸他的背。过了一会儿,丁丁渐渐停止了哭泣。

案例分析:

这就足够了。向孩子讲述,无论对人还是动物,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规律这样的道理未免太过生硬。这种教条式的讲述并不足以将孩子的注意力从失去心爱宠物的悲伤里转移过来。在这种时候,任何话语都是多余。一次肢体上温柔的触碰,胜过千言万语。父母的怀抱对孩子来说是世界上最温暖安全的港湾,在孩子悲伤的时候静静陪在他身边,用温柔的抚摸向他传达你内心的宽慰和爱意。给孩子一点时间,他便可以慢慢接受令人不愉快的事实,让自己的情绪平和下来。

3 注意到孩子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小敏要去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妈妈说:“这次的衣服搭配比上次的要美。”

小敏要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妈妈听了小敏的试讲,说:“这一次比上次的表情和口型都好得多。”

小敏在家里练习钢琴,妈妈听了说:“嗯,这次的感情特别真挚。”

小敏给妈妈盛了一碗饭,妈妈说:“我的女儿有进步,知道体贴妈妈了。”

……

小敏身边的人都觉得这个孩子比同龄的孩子要懂事得多,只有妈妈知道,孩子是在妈妈的关注里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注和肯定。作为挚爱孩子的父母,不妨将注视在孩子身上的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孩子像刚从泥土里发芽的种子,每一天都在有新的变化,他们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值得父母花时间去关注的。孩子有孩子的虚荣心,他们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因为自己的进步而带来的赞许,这会使他们有更多的兴趣去调整自己的行为,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关注孩子的每一个小小进步,这是种特殊的间接地表达爱的方式。在父母关注的目光里,肯定的话语里,会使孩子的人生道路走得顺畅许多。

4 爱不需要理由

小凯喜欢上了飞机模型,每次一看到电视里出现飞机的镜头眼睛里就放光。“爸爸,要是这次乒乓球比赛我能进入前三的话,你就给我买个漂亮的飞机模型吧。”

爸爸正在看报纸,有些不以为然:“比赛完了再说吧。”

小凯暗下决心,显然已经把和爸爸的这次对话当成了一个约定。

比赛的时候到了,小凯也许是因为太急于求胜,又或者是因为紧张,发挥得很不好,最终与前三甲无缘。他沮丧极了,不仅因为比赛失利,更因为无法得到心爱的飞机模型。

一进家门,小凯一眼就看到自己喜欢的那架洁白的飞机模型摆在桌子的中央。他欣喜若狂,一扫比赛失利的阴影,开心地问爸爸:“爸爸,你为什么还是给我买了模型啊?”

爸爸摸了摸小凯的头:“因为爸爸爱你,而爸爸对你的爱是不需要理由的。爸爸给你买喜欢的东西,是因为可以看到你开心,并不是因为你拿比赛的优胜来当作换取礼物的条件。所以下一次,再也不要把做到自己原本就应该努力去做好的事当作和爸爸交易的筹码,好吗?”

小凯不好意思地用力点点头:“我下次再也不会这样了。”

案例分析:

爱是不讲条件对对方好的一种情感。我们爱一个人,就是希望对方好,希望对方快乐幸福,并且不讲条件,不求回报。也就是说,爱是单纯对对方好的感情。作为父母,爱孩子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是你的孩子,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理由。这个道理同样也要孩子明白。孩子有时也会耍一点小小的“心眼”,认为可以用自己的成绩从父母那里换取心爱的礼物。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爱是不需要讲条件的”这个道理,这样孩子努力做好一件事情的出发点和目的就会更加明确,而不至于背离原有的方向。

5 听听孩子对自己的意见

妈妈很爱珈儿,为珈儿安排好了生活中所有的一切:一周的饮食表、每天的作息时间、餐后的娱乐活动、练琴、朋友生日时送什么礼物、每天去学校穿哪套衣服,甚至梳哪种发髻来搭配衣服妈妈都有精心的安排。

每天珈儿从学校回来妈妈都会问她很多问题,比如“和同学相处得怎么样?”“老师上课的内容能听懂吗?”“妈妈准备的点心吃了吗?”“大家喜欢妈妈为珈儿搭配的衣服吗?”妈妈认为珈儿会很开心自己为她打点好了一切,因为她确实是一个很能干的妈妈,她相信在珈儿的心里一定会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好妈妈而觉得骄傲。

然而,珈儿一天比一天不快乐,终于有一天,她对着妈妈大喊大叫:“你总是给我安排好一切,总是问我那么多的问题,可是你从不问我到底喜不喜欢你为我这样做,也不问我开心不开心!”

妈妈很伤心:“难道这样的妈妈你还嫌不够称职吗?”“我希望我的妈妈是一个会关心我心里想法的人!”

案例分析:

爱的有无是被爱者决定的。家长们常犯的错误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爱孩子。他们以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意愿为出发点来爱孩子,根本不问孩子的感受。这种爱对被爱者是一种折磨。在父母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似乎总是父母占据着主宰的地位。虽然孩子们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无法自己照顾自己,但是他们依然会有自己的想法,并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欲望和权利。在很多时候,对于孩子来说,允许他们说出自己的意见远比无微不至的照顾来得重要。所以父母不妨少说“我们为你安排了什么”,而多问问“孩子,你觉得爸爸妈妈这样做怎么样?”

6 与孩子共处无价的十五分钟

西西家的墙上有一张与众不同的表格,每个来到西西家的人都会忍不住在这张表格前看上一阵子。大家脸上的表情也不相同,有的是赞许,有的是若有所思。

表格里面记录的不是学习计划,也不是作息时刻。表格里有这样的内容: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我们每天必须一起度过无价的十五分钟:孩子刚学走路,每天至少留十五分钟跟孩子在地板上玩耍;孩子到学龄前,每天至少留十五分钟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孩子上学了,每天至少留十五分钟陪孩子完成他的学习计划,同他聊天……

表格下面还有空白没有填满的地方,因为那是西西的父母留着等待孩子的人生进入下个阶段的时候再来填写的。其实这是张很简单的表格,里面也没记录什么特别重要的计划,但是这张表格却透露出爸爸妈妈对西西沉甸甸的爱。

案例分析:

爱需要我们始终保持一颗敏感的心,保持对对象的“全神贯注”,对对象的细微行为也有所预期,并迅速做出反应。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父母同样面对巨大的压力。在压力面前,有的父母往往就会忽略了与孩子共处的重要性。他们大多从别的方面来弥补孩子,比如物质上的奖励。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却忽略了比金钱更加宝贵的十五分钟。这每天持之以恒的十五分钟可以更好地拉近父母与孩子的距离,让宝贵的亲情不因为疏远而淡漠。有了这十五分钟,父母也许就能发现孩子的错误并本着研讨的精神与孩子分辨道理,倾听他们的回应,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进步成长。第4计学会批评孩子的正确方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社会经验不多的孩子们,在生活中更会出错,在这种情况下,批评是有必要的。但是在很多家长的思维中,批评和训斥画上了等号,这显然是将批评的定义狭隘化了,其实批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冷处理、劝告、用正确的行为反证、指出错误等等都属于批评的范畴。

和许多成年人一样,孩子们往往也喜欢受表扬而反感批评。法国心理学家高顿教授通过一项专题研究证实,那些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大多会对批评持“避而远之”或干脆“拒之门外”的态度。由此看来,让孩子在幼儿时代就学会接受批评无论对一个人完整人格的塑造,还是对促成其事业的成功,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适当对他加以批评,可以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使之产生内疚、悔恨,从而促使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再重犯。但是如果批评不当,也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抵触,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俗话说:良言一句严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不恰当的批评对孩子的心理影响非常大。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总会伴随着错误,正是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熟。只是在批评的时候需要有艺术地批评,因为批评并不是发泄父母的怒气,而是为了指导孩子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才会取得双赢的效果:即能让孩子明辨是非,又能有效化解孩子的心理阴影。

1 批评要及时

小迪一早起来就状况不断。他给窗台上的花浇了好多水,水从花盆里溢出来,沿着墙壁流了下来。

妈妈看见了立刻对他说:“小迪,你喜欢花吗?”“当然喜欢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为什么要给花浇这么多的水呢?”“我想让它开的漂亮点。”“那妈妈告诉你,不可以给花浇那么多的水。因为花是会被淹死的,知道吗?”“知道了。”小迪很乖巧地回答。

过了一会儿,妈妈在厨房做早餐时又听到房里传来响声,赶去一看,原来是小迪把妈妈的香水弄洒了一地。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孩子吃了早餐还要去幼儿园,妈妈只好匆忙整理了一下,让小迪吃了早餐,送他下楼去坐幼儿园的交通车。

晚上爸爸接了小迪回来,吃完了饭,妈妈想起早上的事,趁着孩子情绪正好,决定和孩子谈谈。“小迪,今天早上是不是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什么错误?”小迪满不在乎地问。“回忆一下,好好想想。”“我想不起来。”“你早上在妈妈的房间干什么了?”“我不记得了!”

妈妈有点生气,但想了想还是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妈妈牵着小迪的手走进自己的房间,问道:“你觉得妈妈的房间里有什么味道?”

孩子闻了闻,惊叹道:“好香呀!”“那为什么会这么香呢?”“因为……”,孩子想起来了,“我把妈妈的香水给弄洒了。”“妈妈不是说不准小迪动妈妈的东西,”妈妈这时转入了正题,“因为香水瓶子是玻璃做的,妈妈是怕小迪把瓶子打破了,玻璃的碎片会弄伤你,知道吗?”“可是香水的味道真的很好闻,我想打开来闻闻和妈妈平时身上的味道是不是一样。”“如果小迪想要闻香水的味道,可以告诉妈妈,但是下次不可以自己弄了,好吗?”“好的妈妈,我下次不会了!”小迪开心爽快地回答。

案例分析:

能在孩子犯错误不久就及时进行批评,对于他改正错误是再有效不过的方法了,但事情往往不能总是这样凑巧。有时因为当时一些事情耽误了你的批评行动,使得你不得不跟孩子“秋后算账”,那么这个时间的选择就非常重要了。谈话应该在两个人都心平气和的时候进行,先让孩子自己回忆所犯的错误,如果他拒绝回忆或者回忆不出来,就由你来将这件事情“复述”一遍。“复述”的越详细越好,让孩子充分回忆起当时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这样,虽然批评并不那么“及时”,但也能起到作用。

2 杜绝情绪化的批评

爸爸正忙着赶做一份工作报告,儿子小海在客厅里玩得兴高采烈,各种玩具模型的声音此起彼伏,让爸爸脑子一刻也安静不下来。“小海,你能不能安静点,爸爸正工作呢。”

但孩子玩耍的情绪正十分高涨,父亲的话完全没有放在心上。“小海,你听到我说的话了吗?”爸爸耐着性子又重复了一遍。

也许是玩具模型的声音真的太大,孩子还是没有听见父亲的话。

爸爸这下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立刻从书房的座位上站了起来,快步走进了客厅。看到客厅里一片杂乱的景象,爸爸更生气了,大声说道:“我跟你说了好几遍了,你怎么就是不听!告诉你爸爸在工作,让你安静一点,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小海这下终于安静了下来,有些委屈地看着爸爸说:“可是平时我也是这么玩的。”“平时平时,你就知道玩!长大了能有什么出息?你看看你弄得家里乱七八糟的,你妈妈辛辛苦苦收拾干净的屋子,你一点也不爱惜,一点也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你要是再这样,我就把你的玩具都扔出去!”

爸爸说完这些话,头也不回地走进书房继续他的工作了。这下家里确实安静了,唯一多了一个声音,那是孩子从客厅里传来的啜泣声。

案例分析:

人在情绪化的时候说的话往往不是很客观,同样的,在情绪化的时候做出的批评往往也会带有夸大的成分,甚至还会牵扯到原本与事件本身无关的事情上。做为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他并不能够理解父母在盛怒之下做出的批评有时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他会感到惊慌失措,并且十分茫然。他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只是做出了跟平时一样的举动,但是却招来父母这样大的怒气。在这种被情绪主宰的不冷静的冲突里,批评者往往会被一时的情绪左右,开始“翻旧账”,或者是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这无疑是对孩子心灵极大的伤害。如果父亲可以温柔一点对孩子说“请你体谅一下爸爸工作的辛苦,稍微保持一下安静好吗?”这样的话语一定比乱发一通脾气要好得多,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和认同。

3 不要不停地指责孩子

奇奇是个特别好动的孩子,无论对什么东西都有兴趣,想去摸一摸动一动。他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但是因为好动活泼,上课的时候总是爱分心,有时老师讲的知识他就没听到了。回家做练习的时候,就难免要问妈妈,问多了妈妈就不耐烦了。“上课的时候你都干什么去了?”“我今天上课的时候看到一只小鸟停在我们大班的窗户上,真好玩。”“好玩,就知道玩,结果现在老师布置的练习都不会做了。”

孩子显然觉得有些理亏,就不说话了,习惯性地把手指伸到嘴里咬。妈妈把奇奇的手从嘴里打出来:“这么大的孩子还吃手指,你以为你还是小婴儿呀。”

孩子觉得自己犯了错,想要讨好妈妈,说:“妈妈,我是不是应该早点睡觉啊。”“说到睡觉我还没说你呢,昨晚睡觉前刷牙了吗?没刷是不是?要跟你说多少遍你才能记住啊。”“我刷了。”孩子小声分辨。“刷了?我为什么没有看见?好吧,就算你刷了,有没有刷够三分钟?肯定没有了,你这个孩子就是没有记性!”

……

整间屋子充满了妈妈的指责声。

案例分析:

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总是大加谴责,却忘记了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家长们的批评是想阻止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而且,过于频繁的责备不仅让孩子变得“皮”了,对批评充耳不闻,在成长的岁月里,更会在他的心里留下阴影,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所以,不要不停地指责孩子。这会让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失去信心。应该循循善诱,把“你不应该这样”一类的批评话语变成“你这样做会更好”,让孩子比较容易接受。

4 不要把孩子的失败行为当成错误来嘲弄和批评

小芬被老师选做班里的数学课代表,妈妈很高兴,一再地对小芬说:“老师选你做课代表是因为你的数学成绩好,你在班上可要起到带头的作用啊。”

学校即将举行一次数学竞赛,每个同学都可以参加竞赛前的预选,每个班上通过预赛选出一名代表参加全校的总决赛。

妈妈知道了这个消息,对小芬说:“女儿,你可一定要选上哟。你要记住,你可是你们班上的数学课代表。要是数学课代表都选不上的话,那可说不过去了。”

小芬把妈妈的话记在心里,压力挺大。

预赛的分数下来了,小芬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以几分之差没能作为班上的代表参加学校的决赛。小芬失落极了,觉得对不起妈妈的期望。

回到家,小芬告诉妈妈这个消息。妈妈一听就生气了,用嘲弄的语气说:“什么?没有选上?真好笑,亏你还是数学课代表呢,不是全班数学最好的学生吗?算啦算啦,我看你还是主动去跟老师说你不要当这个课代表了,你不怕丢脸我还怕丢脸呢!”

小芬听着妈妈的话,眼泪忍不住地掉下来。

案例分析:

首先,孩子的失败行为并不一定都是过错。其次,无论是过错与否,失败的滋味并不好受。这个时候需要的,不应该是来自父母的嘲弄,而应该是宽慰以及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即使孩子的失败是由于错误造成的,家长的批评也应对事不对人,批评的是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要伤害孩子自尊,因此家长在批评孩子时要谨慎小心,用积极文明的语言比用消极、粗鲁的语言效果好。孩子在失败之后,内心已十分羞愧、内疚,他们需要的是关心、鼓励和帮助。家长批评时表情可以严肃,语气可以坚决,但千万不要蔑视孩子的失败,用嘲弄的语气说:“你好不好意思?”“你不怕丢人我还怕丢人”这样伤人自尊的话。这些话只会让孩子更悲观,产生自卑感,不利于他们改正错误。

5 统一父母双方的批评意见

小德打碎了妈妈最喜欢的花瓶。爸爸看见了,批评他说:“你看看你,这么不小心,这个花瓶是妈妈最喜欢的,她一定会很生气。你还不赶快收拾收拾,让你妈妈看见了,她非骂你不可。”

正好妈妈听见了,大声对爸爸说:“你在说什么呀,一个花瓶打碎就打碎了,这么小的孩子你让他收拾,他弄伤了怎么办?”

妈妈对爸爸说完,又对小德说:“你这个孩子就是不听话,我对你说过不要乱动桌上的东西,你为什么不听?”

爸爸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他该不该动花瓶,而是犯了错误就要负责!他虽然还小,但是他是个男子汉,就应该勇敢承担错误的后果!”

妈妈说:“什么男子汉不男子汉,在我眼里他就是个孩子。我现在教他要懂规矩,不该小孩子碰的东西就不要碰!”

小德站在一边,一会儿看看爸爸,一会儿又看看妈妈,眼里充满了疑惑。

案例分析:

父母双方意见不统一,这无疑是教导孩子的大忌。这样一人各执一辞的批评,对孩子全无震慑力可言。孩子不知听从谁的教导比较好,到最后只能成为一场闹剧。而孩子在这场闹剧中学到的,也许将会是用爸爸的话来反驳妈妈的话,或者用妈妈的话来反驳爸爸的话。这对一心想要教导好孩子的父母来说,实在是得不偿失。其实最好的方法,应该是父母双方私下沟通。即使临时没有可以沟通的条件,也不妨先赞同对方批评意见中可取的部分,再委婉暗示对方其实我的意见也有可取之处。大人毕竟是大人,稍有暗示就可以理解对方的意图。双方站在同一阵线上,会给孩子留下强烈的印象:爸爸妈妈都不赞同我这么做,那我一定是真的做错了。这时再辅以耐心的教导,会事半功倍。

6 批评要选择适当的场合

强强生日请小朋友到家来给他庆祝。妈妈亲手给强强做了一个很漂亮的蛋糕。点完蜡烛开始分蛋糕了,强强忽然拿蛋糕上的奶油和小朋友打闹,还把手上的奶油擦在雪白的桌布上。妈妈看见了,但是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在一边切好了蛋糕,然后把蛋糕分给了小朋友们。

晚上小朋友们都回家了。妈妈给强强削了一个苹果,拉着强强坐到自己身边,对他说:“今天过得开心吗?”“开心!”强强兴奋地说。“今天强强开心最重要。不过过完了今天,强强就又大了一岁了。为了让强强成为更棒的孩子,妈妈今天给你提一个小小的意见好吗?”“好。”“蛋糕是妈妈专门给强强做的,里面有妈妈的爱心。而且蛋糕也是粮食,你用蛋糕来和小朋友打闹,会不会很可惜?”“嗯,有一点,可是我觉得这样很好玩。”“还有强强为什么在桌布上擦手呢?第一,桌布是妈妈辛苦洗干净的;第二,在桌布上擦手是不是很不卫生?”“好像是的。”“其实生日的时候偶尔一次没有什么关系,不过妈妈是想告诉强强,虽然你还小,不过要学着珍惜别人的辛苦劳动,你说呢?因为刚才小朋友们都在,我的儿子是个大孩子了,所以妈妈没有当着小朋友的面前批评你。现在只有我们两个人,强强想想妈妈说的话有没有道理呢?”“妈妈,你说得对,我下次再也不了,谢谢你今天给我做了这么漂亮的蛋糕。”强强扑到妈妈的怀里说。

案例分析: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同样希望别人尊重,最怕在别人面前出丑。如果当着众人的面始终板着面孔大声斥责,其结果一定适得其反。要如何让孩子高兴地接受批评呢?最好应选择在没有他人在场时,个别地进行,而且批评的声音越小,孩子越容易听进去。而且孩子会感激父母顾及了他的“面子”,就更有诚意接受父母的教诲了。第5计耐心倾听孩子的话语和心声

很多父母常常只注意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对着孩子喋喋不休,却很少坐下来倾听孩子的烦恼。还有一些家长即使听过了孩子的诉说,作出的反应也不过是命令、质问、责备、说教,当这些态度一出现,孩子可能就不会再说话了。因为他感到不被理解,以后在家长面前他就会把真实的感情隐藏起来。

也许你会发现,不论孩子的话题多么简单,如果你想要表现出有兴趣的姿态,那么兴趣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如果你总是沉着脸,一言不发,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就会令孩子十分失望。慢慢地,他也会养成对什么事都不关心的毛病。

倾听是一种爱。有的时候,对孩子要听话听音。其实成年人的偏见是很多的,他们觉得孩子没有什么思维,孩子很简单,孩子很幼稚,孩子不懂事,其实未必。没有倾听就难以发现。有的时候,孩子表达的只言片语都是真实的、可贵的信息。我们要学会翻译,学会继续去问。比如这个时候你可以温柔地拥抱着孩子,问他:是吗?怎么回事啊?让孩子用平静的心情把事实说出来,这个时候你才能得到重要的信息,才能做出恰当的判断。

孩子越小越愿意倾诉,父母应充满耐心与兴趣地倾听,因为这是代际沟通的黄金时期。为什么会有许多父母抱怨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和他们交流。其实部分原因是源于孩子在小的时候倾诉的意愿没有得到您完全的重视,因而渐渐地孩子也就不愿意和您交流了。其实,孩子年纪越小,越是代际沟通的黄金时期。如果坚持下去,孩子即便大了,也会习惯于与您交流。

认真倾听,不能只是一种姿态。如果我们将这种态度当作一个技巧采用,只是用此来“骗取”孩子的信任,“套”出他们的真实思想,一边做出倾听的样子,一边想着驳回的理由和转变他的想法的途径,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新观点中可取之处,只要不符合自己的看法就一概否定,内心深处还是认为以孩子的经验与认识又能懂得多少,如此反复几次,孩子便有上当的感觉,不再会接受你的亲近了。

倾听需要你的专注、需要你身临孩子的情境、需要你适当的回应、需要你找出孩子积极的方面并且表达出来。倾听,在心理学上,是一项技术。运用于生活中,它就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随时可学,永远不晚。

1 做出“听”的姿势

莎莎的幼儿园组织了一次郊游活动。回来以后孩子显得很兴奋,显然是玩得很开心。“妈妈妈妈,你知道郊外的花有多好看吗?”“妈妈妈妈,你知道吗?老师让我们在郊外深呼吸,我觉得空气闻起来是甜甜的。”“妈妈妈妈,你知道吗?郊外的小鸟唱歌真好听呀。”

在妈妈接莎莎回家的路上,孩子就迫不及待地向妈妈讲述眼中看到的美好事物了。

妈妈走得有些快,因为要急着回家做饭,只是敷衍地答应着“嗯”“知道了”。过了一会儿,妈妈觉得有点不对劲了,低头看看孩子,孩子正沮丧地低着小脑袋。妈妈想了想,放慢了匆忙的脚步,又想了想,终于将脚步停了下来。

妈妈蹲下身子,平视着女儿,温柔地扶住女儿的肩膀:“莎莎,妈妈忽然很想听听你刚才跟妈妈说过的那些话。妈妈好久没有去过郊外玩儿啦,真羡慕你可以看到那么多漂亮的景色呀。要是你不介意的话,你愿意再说一次给妈妈听吗?”

莎莎低垂的小脑袋一下子就抬了起来,眼里充满了神采:“当然愿意了,可是妈妈你不是要急着回家做饭吗?”

妈妈摇摇头,拉着女儿坐到路边树荫下的椅子上:“能听莎莎说说话对妈妈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说完,妈妈面带微笑地望着莎莎的眼睛,开始专心听着女儿用稚嫩的话语讲述她内心美好的世界。

案例分析:

很多时候,孩子向你讲述的原因是因为想要同你分享一些美好的东西。这一份未经过任何修饰的对父母的爱其实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在成人的世界里,父母往往忽略了这种最纯真的爱心。倾听孩子的话语要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角度,千万不要居高临下,敷衍了事。蹲下来,或者坐下来,让孩子可以平视你的脸,看到你的表情和反应。既然是“听”,就应该有“听”的姿势。注视着孩子的眼睛听他说话,这个姿势可以帮助你看到孩子的内心,可以体会到因为你愿意听他说话而给他带来的快乐。其实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父母也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乐趣。不要因为被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束缚而放弃这个机会。听孩子说话的时间也许足够你做一顿饭,打扫一间屋子,或是写一份工作报告,但是却会让父母和孩子错失一个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大好机会。

2 将你专注倾听的态度传达给孩子

云云父母的朋友总是觉得云云这个孩子很有礼貌,因为云云从不会像有的孩子一样总是低着头玩自己的,不搭理人。无论她是在看电视还是玩游戏,大家跟她说话她总是会抬起头来,有礼貌地看着别人,回答别人的问题。虽然她还是一个小孩子,但是却让跟她说话的人感觉很舒服。

有一次,一个朋友来家里做客,正好听到了云云和爸爸的一番对话,终于发现了原因。爸爸和朋友坐在沙发上陪着云云一起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云云忽然回过头来说:“爸爸,你说这只小老鼠为什么这么厉害,连猫都抓不住它,还被它欺负的好惨呢。”

朋友以为爸爸一定会告诉孩子那是因为这是个动画片,是虚构出来的,现实生活中猫才是老鼠的天敌呢。可是爸爸没有这么说,只是伸手搂住女儿,问:“是呀,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它很聪明,喜欢动脑筋。”

爸爸立刻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说:“原来是这样呀。”“爸爸你知道吗,这只小老鼠还特别的勇敢,它喜欢保护比它弱小的动物。”

爸爸点头表示赞许:“那它真是只很棒的小老鼠!你能不能再告诉爸爸一些关于它的故事?”

朋友在一边,听着父女俩的对话,若有所思。

案例分析:

即使是成年人在发表看法的时候,也会希望听众专注一点听自己说话。给孩子最好的肯定就是让他知道,他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认真听到了。你愿意听孩子说话,才能让孩子变成愿意“听话”的孩子。做为还不是完全成熟个体的孩子们,往往是从父母那里学到怎样应对别人的态度。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将你认真听他讲述的态度传递给他,他会感受到,并且更有兴趣说下去。可以使用表情变化来传达,比如:保持微笑,并常常做出吃惊的样子。孩子最爱吃惊,用大人的话是“大惊小怪”,他们希望看到大人对自己所说的事情表示出吃惊的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