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科)规划教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3 00:55:43

点击下载

作者:曹枫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护理心理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科)规划教材)

护理心理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科)规划教材)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护理心理学/曹枫林主编.—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科)规划教材

ISBN 978-7-117-26047-3

Ⅰ.①护… Ⅱ.①曹… Ⅲ.①护理学-医学心理学-成人高等教育-教材 Ⅳ.①R4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40137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护理心理学第4版

主  编:曹枫林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5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6047-3

策划编辑:穆建萍

责任编辑:穆建萍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

编者

数字负责人 曹枫林

编 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许 燕 /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

杨秀木 / 蚌埠医学院护理学系

张殿君 / 牡丹江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赵 静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徐 娜 / 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

曹卫洁 / 海南医学院护理学系

曹枫林 /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

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护理学专业(专科)第四轮修订说明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机遇。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健康中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贯彻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探索医药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材建设新模式,经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决定,于2017年3月正式启动本套教材护理学专业(专科)第四轮修订工作,确定修订原则和要求。

为了深入解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的精神,创新教学课程、教材编写方法,并贯彻教育部印发《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文件,经评审委员会讨论决定,将“成人学历教育”的名称更替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并且就相关联盟的更新和定位、多渠道教学模式、融合教材的具体制作和实施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达成共识。

本次修订和编写的特点如下:

1.坚持国家级规划教材顶层设计、全程规划、全程质控和“三基、五性、三特定”的编写原则。

2.教材体现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坚持了医药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非零起点性、学历需求性、职业需求性、模式多样性的特点,教材的编写贴近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教学实际,适应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社会需要,满足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岗位胜任力需求,达到了教师好教、学生好学、实践好用的“三好”教材目标。

3.本轮教材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内容上增加案例及解析,突出临床思维及技能的培养。形式上采用纸数一体的融合编写模式,在传统纸质版教材的基础上配数字化内容,以一书一码的形式展现,包括PPT、同步练习、图片等。

4.整体优化。不仅优化教材品种,还注意不同教材内容的联系与衔接,避免遗漏、矛盾和不必要的重复。

本次修订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护理学专业专科教材10种,将于2018年出版。

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护理学专业(专科)第四轮教材目录

注:1.*为护理学专业专科、专科起点升本科共用教材2.*为配有在线课程

第四届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名单

顾  问 郝 阳 秦怀金 闻德亮

主任委员 赵 杰 胡 炜

副主任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龙大宏 史文海 刘文艳 刘金国 刘振华 杨 晋

佟 赤 余小惠 张雨生 段东印 黄建强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昆华 王爱敏 叶 政 田晓峰 刘 理 刘成玉

江 华 李 刚 李 期 李小寒 杨立勇 杨立群

杨克虎 肖 荣 肖纯凌 沈翠珍 张志远 张美芬

张彩虹 陈亚龙 金昌洙 郑翠红 郝春艳 姜志胜

贺 静 夏立平 夏会林 顾 平 钱士匀 倪少凯

高 东 陶仪声 曹德英 崔香淑 蒋振喜 韩 琳

焦东平 曾庆生 虞建荣 管茶香 漆洪波 翟晓梅

潘庆忠 魏敏杰

秘 书 长  苏 红 左 巍

秘  书 穆建萍 刘冰冰前 言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交叉而产生的一门应用学科,是护理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其任务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索护理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解决护理工作中所涉及的各种心理学问题。

本书以“三基五性”为基本原则,与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相吻合 在成人学历教育护理学规划教材第3版的基础上加以修订,无论在编写内容还是在编写形式上都进行了创新。在内容上,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将新理论、新方法编入其中。在编写形式上,在每章中设置相关链接、案例、问题与思考、理论与实践,介绍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最新研究和临床进展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增强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每章前设置学习目标,每章末设置学习小结和复习参考题,首尾呼应,便于学生复习和掌握主要知识点。本版教材采用纸质教材和数字教材融合的编写模式,将PPT和同步练习等以二维码的形式提供给读者,丰富的富媒体资源扩充了教材内容。为了启发读者阅读和提高临床分析思维能力,特将案例解析放置于融合部分,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

全书共分为九章,分别是绪论、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心理评估、心理干预、患者心理、心理护理、护士心理健康与维护。第一章和第四章由曹枫林编写,第二章由张殿君编写,第三章和第五章由杨秀木编写,第六章由赵静编写,第七章由许燕编写,第八章由徐娜编写,第九章由曹卫洁编写。

本书主要读者是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护理学专业专科层次的学生,也可供护理专业教师和临床护理工作者使用和参考。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各编者所在院校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邵頔博士在本书编写过程中负责编委联系、定稿会议组织、书稿汇总校对等工作,在此特别感谢。本书参编人员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但由于时间仓促和本人水平所限,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和同行提出宝贵意见。曹枫林2018年3月第一章 绪 论

学习目标

掌握  护理心理学的概念;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熟悉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护理心理学相关的心理学理论。

了解  护理心理学发展概况。第一节 概 述一、护理心理学的概念

临床护理实践中存在许多复杂的心理学问题,如患者的心理反应、心理需求等,为解决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各类心理行为问题,将心理学知识、原理和方法运用于现代护理领域,就形成了一门应用学科——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是研究护理对象和护理人员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交叉而产生的一门应用学科。

护理心理学既是护理学的分支,也是心理学的分支。从护理学分支来看,护理心理学研究护理学中的心理行为问题,例如,各类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行为变化规律、护士的职业心理素质等。从心理学的分支来看,护理心理学研究如何把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和技术应用于护理学各方面,例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有效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护理患者等。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对提高护理质量,推动护理学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护理对象和护理人员两大部分,其中护理对象包括患有各种疾病的患者、健康受到威胁的亚健康人群和健康人。护理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来解决护理学中的心理问题。护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

1.研究心身交互作用对健康的影响

护理心理学不仅要深入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对躯体生理活动的影响,从而揭示疾病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探讨人在患病之后所引起的各种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只有认识和掌握其中的规律,才能自觉地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心理护理。

2.研究患者的心理特点

研究各类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和特殊心理表现,以及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规律,是护理心理学的另一项重要研究任务。

3.研究评估与干预患者心理活动的理论与技术

护理心理学不仅要研究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评估与干预患者心理活动的理论与技术,如心理评估、心理护理的理论和技术等。

4.研究护理人员的职业心理素质

护理人员从事的是一项崇高的职业,他们通过实施护理服务为患者减轻疾苦。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如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积极而稳定的情绪等。护理人员只有具备这些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因此,护理人员的职业心理素质也是护理心理学研究的一项内容。三、护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国外护理心理学发展概况

1.心理学融入护理实践,强调心身统一

自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护理程序的概念之后,护理学获得了革命性的发展。1973年恩格尔(G.L.Engel)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一步强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新护理观念。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带来了护理实践领域的一系列变化,集中表现在:①护理工作的主动性增加,从被动的疾病护理转变为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及文化的整体护理;②护理工作除了执行医嘱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之外,更多地侧重对人的关注,进一步认识到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对患者病情转归和健康的影响,从而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达到生理与心理新的平衡与适应;③护士的角色不仅仅是患者的照顾者,更多的是担当患者的教育者、咨询者和患者健康的管理者;④患者有机会参与对其治疗和护理方案的决策。

为了提高护理专业人员适应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能力,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逐步普及高等护理教育的同时,根据现代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护理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及人才的知识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特别强调护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在课程设置中显著增加了心理学课程的比重,例如,美国四年制专科护理教育的课程体制中平均有近百学时的心理学课程内容,包括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教学中特别强调护患关系及治疗性沟通对患者心身康复的重要性及护士的沟通技能训练。

总之,国外护理心理学主张:把疾病与患者视为一个整体;把“生物学的患者”与“社会心理学的患者”视为一个整体;把患者与社会及其生存的整个外环境视为一个整体;把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视为一个整体。

2.应用心理疗法开展临床心理护理

将心理疗法应用于临床心理护理实践,成为国外护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应用于临床心理护理的心理疗法有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音乐疗法、放松疗法等。在应用心理疗法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国外还特别强调效果评价,采用心理评定量表评估实际效果。

3.开展量性和质性研究

运用量性研究探讨患者和护士的心理特点、心理干预策略和心理护理效果,是国外护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此外,质性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心理护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其研究方法是以参与式观察、无结构访谈或结构访谈来收集患者资料。分析方式以归纳法为主,强调研究过程中护士的自身体验。这些研究的开展提高了护理心理学的科学性和实践价值,对学科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二)国内护理心理学发展概况

1.学科建设日趋成熟和完善

自1981年我国学者刘素珍撰文提出“应当建立和研究护理心理学”以来,我国护理心理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其科学性以及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和认可,并引起学术界及卫生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将护理心理学归为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1996年经有关专家学者讨论正式命名为《护理心理学》,并被列为“九五”国家重点教材,由此护理心理学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心理学本质属性,应用于护理实践领域的新兴独立学科,随着人类健康观的发展,在进一步确定学科发展目标、构建独特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模式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

20世纪80年代初期,责任制护理的引入和实施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护理教育中逐步增加了护理心理学内容,并由最初的知识讲座很快过渡为系统讲授的必修课程。同时,国内各种不同类型的研讨会、学习班的举办,各护理期刊开设心理护理栏目,刊登具有指导意义的学术文章,《护理心理学》教材及学术专著陆续出版等,为护理心理学的普及和专业教学提供了基本保障。经过多年教学、临床实践和专题研究,一支心理学理论扎实、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学专业人才队伍已初步形成。199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护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2015年中国心理学会护理心理专业委员会在上海成立。护理心理学领域有了国内最高层次的学术机构,标志着我国护理心理学的学科建设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2.科研活动广泛开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变为身心整体护理,护理心理学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广大临床护士积极开展心理护理的应用研究,探索患者的心理活动共性规律和个性特征的各类研究设计,取代了既往千篇一律的经验总结。前瞻性研究逐渐增多,对心理护理程序、心理评估体系以及护理人才选拔和培养的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心理评定量表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是目前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另一热点。用客观量化替代主观评价并借此作为制定干预对策的依据,关注干预质量与效果,已成为我国临床心理护理的一个发展方向。

3.临床心理护理突出个性心理特征

不同气质、性格的患者对疾病承受能力、反应方式及在病房里的表现不同,疾病的心理活动规律也有极大差异。临床心理护理中强调,根据患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对千差万别的个体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一、观察研究法(一)概念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作为科学研究史上最原始、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观察法是从事任何研究都不可缺少的。(二)分类

1.依据研究情境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研究对象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分析,解释某些行为变化的规律。控制观察法是在研究者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研究。

2.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观察法可分为以下几种:①连续性观察:指对同一对象的同一问题所进行的持续的、多次反复的观察。这种方式多用于对患者个性化心理问题的研究。如针对某个因患急性心肌梗死而住进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要了解其病情变化是否与情绪波动有关,就必须对该患者的情绪状态与病情发展的关系进行持续、反复的观察,才可能获得比较可靠的结论;②轮换性观察:指对同一问题进行观察研究时,需变换几次甚至几十次对象施以反复观察。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对患者心理状态的一些共性问题的研究。例如,想了解某一类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仅通过观察一个患者的心理反应很难得出正确结论,必须分别对此类疾病的不同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行轮番观察,才可能归纳出他们因患有某种疾病而产生的共性的心理问题;③隐蔽性观察:指研究者的观察活动需在被研究者不知情的状况下进行,力求使被研究者的心理活动在自然情境中真实流露。这种观察方式既适用于对患者共性心理问题的研究,也适用于对患者个别心理问题的研究。观察若在室内进行,一般需设置里明外暗的观察室,研究者可通过单向“观察窗”,对研究对象的言行作详细观察而不被研究者所察觉。如果观察性研究在室外展开,研究者可通过扮演“假被试”,与那些“真被试”打成一片,在掩盖其真实身份的情况下亲身参与其中,以获得较可靠的结果。在运用隐蔽性观察法进行研究时,研究者需要特别注意所涉及的伦理学问题。(三)观察研究的基本原则

1.重复性原则

由于时间因素的影响,仅根据1~2次观察即做出结论,免不了有很大的偶然性。只有多次反复地观察,才有助于发现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稳定性特征,使所得结果更具有代表性。

2.主题性原则

是指在每一次具体观察研究的过程中,只能确定一个观察主题,观察一种行为,以避免观察指标设置太多,造成彼此干扰,无法得到准确的研究结论。如观察病室环境(物理环境)对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研究者除了必须把物理环境与社会心理环境严格区分,还要进一步对物理环境中的噪声、通风、采光条件、病室布置等各种观察指标加以区别。

3.真实性原则

该原则充分体现在隐蔽性观察的研究方式中。隐蔽性观察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被观察者的心理活动出现某些假象,比如被试的“迎合”心理或“逆反”心理。如果被试了解研究者的意图,当他们产生“迎合”心理时,就会主动配合研究者,有意表现出符合研究者主观愿望的心理活动;当他们发生“逆反”心理时,则可能一反常态地表达自己的心理反应。因此,上述两种情况,都是被试以假象掩饰真实心理状态的结果,都会使收集的资料失去意义。二、调查研究法(一)概念

调查研究法是指研究者以所研究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一些题目,让被试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作答,再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比较简便、可行,调查所得结果可提供一定参考价值,在社会心理学等领域被广泛采用。对护理心理学研究而言,在分析患者心理需要、了解患者心理特点等问题时,通常可采用调查研究法。(二)调查研究法的主要方式

调查研究法一般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问卷调查,多用于短时间内大范围人群的资料收集;另一种是访谈调查,一般采用面对面的个体访谈形式,由调查者按被调查者所述做好记录。(三)调查研究法的注意事项

1.精心策划

进行调查前必须精心设计调查表,力求就某范围的调查获得较大的信息量,以便在资料分析时得到更多有价值的结果。信息量小的调查问卷往往易导致片面的结论。

2.确保真实

为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调查问卷一般可采用无记名方式收集资料,以打消被调查者的答卷顾虑。访谈调查时,则需要调查者积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谈话氛围。必要时,调查者还可以向被调查者做出替他保守个人隐私的承诺,以便被调查者能无拘无束地坦露心迹。

3.科学抽样

调查研究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所抽取样本的代表性,故调查研究法又称为抽样调查。随机抽样是可以增强调查结果代表性的常用方法。

4.通俗易懂

调查者在自行设计问卷时,应注重文字表达上的言简意赅和通俗易懂。同时还应考虑如何方便作答,尽量选用“是非法”、“选择法”的答题方式,以便被试能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下顺利地完成调查问卷。三、实验研究法(一)概念

实验研究的方法是指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求心理现象的原因、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实验研究法被公认为最严谨的方法。(二)分类

实验研究具体包括实验室实验、实地实验、模拟实验三种。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对三种实验法的使用也各有侧重,护理心理学常用的实验研究是后两种。

1.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都采用的一种方法。护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内容,既有自然科学的,也有社会科学的。如研究患者的情绪状态与机体免疫机制的交互影响的课题,可主要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方式;而研究语言暗示对患者情绪调节作用的课题,则可着重于社会科学的实验研究方式。实验室实验的优点在于研究的控制条件严格,可排除许多干扰因素,能获得说服力较强的研究结果。

2.实地实验

又称为现场实验,是将实验法延伸到社会的实际生活情境中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与实验室实验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现场(自然)情况下控制条件进行的实验。从控制实验的干扰因素来看,实地实验虽不及实验室实验那么便利,但它具有更接近真实生活、研究范围更加广泛、实验结果易于推广等优点,因此,在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中被广泛采用。实地实验也是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如研究“住院患者心理状态与疾病的发展及转归的关系”这类问题时,显然难以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只能以病房为现场来开展实地研究。

相关链接“拾柴火”实验

前苏联心理学家曾设计过“拾柴火”实地实验。研究对象是40名学龄前儿童。研究是在冬天的晚上进行的,研究者把一些湿柴火放在离宿舍较近的棚子里,把一些干柴火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小朋友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研究结果发现有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拾柴;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湿柴。后来研究者对他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孩子逐渐增多。

该实验证实了孩子们的性格差异,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胆怯,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

3.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是指由研究者根据研究需要,人为地设计出某种模拟真实社会情境的实验场所,间接地探求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心理活动发生及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如研究者可设计一些模拟的护患交往情境,请有关人员扮演患者,以观察护士个体的人际沟通能力,进而深入了解一些共性化问题。模拟情境虽是人为设计的,但对被试而言,只要他们未察觉自己置身于人为情境,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实际上也与实地实验相近,基本是真实的、可信的。因此,模拟实验情境应尽可能地做到逼真,不被被试识破,以求得到最接近真实的可靠结果。

相关链接模拟监狱实验

为了研究人及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影响程度,心理学家津巴多(P.Zimbado)设计了一个模拟监狱的实验,实验地点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地下室中,参加者是男性志愿者。他们中的一半被随机指派为“看守”,另一半被指派为“犯人”。实验者发给“看守”制服和哨子,并训练他们推行一套“监狱”的规则。而“犯人”则要穿上品质低劣的囚衣,并被关在牢房内。

所有的参加者包括实验者,仅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完全进入了角色。看守们开始变得十分粗鲁,充满敌意,他们还想出多种对付犯人的酷刑和体罚方法。犯人们垮了下来,要么变得无动于衷,要么开始了积极地反抗。用津巴多的话来说,在那里“现实和错觉之间产生了混淆,角色扮演与自我认同也产生了混淆”。

尽管实验原先设计要进行两周,但不得不提前停止。“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令人胆战心惊。大多数人的确变成了‘犯人’和‘看守’,不再能够清楚地区分角色扮演还是真正的自我。”

这个颇受争议的模拟实验表明,一个简单假设的角色可以很快进入个人的社会现实中,他们从中获得自我认同,无法从他们扮演的角色中分清自己的真实身份。第三节 护理心理学相关的主要心理学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又称心理动力理论,19世纪末由奥地利维也纳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Freud)所创立。(一)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

1.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 意识(conscious)、 潜意识(unconscious)和 前意识(preconscious)三个层次。(1)意识:

与语言(即信号系统)有关,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它是人们当前能够注意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如感知觉、情绪、意志、思维,以及可以清晰感知的外界各种刺激等。意识使个体保持对环境和自我状态的感知,对人的适应有重要的作用。(2)潜意识:

又称为无意识,是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主要包括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的事件。无意识虽然不被意识所知觉,但是,它是整个心理活动中最具动力性的部分。(3)前意识:

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两者之间,主要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又能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各种心理、行为并非完全是由个体的意志决定的,而是被无意识的欲望、冲动等决定的。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各种欲望或观念,如果不能被允许进入到意识中,就会以各种变相的方式出现,表现为心理、行为或躯体的各种病态。

2.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人格是由 本我(id)、 自我(ego)和 超我(superego)三部分构成。(1)本我:

存在于无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主要包括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其中性本能或称为欲力或 性力(libido)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本我具有要求即刻被满足的倾向,遵循着“快乐原则”。(2)自我:

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小部分是无意识的。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自我的发育及功能决定着个体心理健康的水平。一方面,自我的动力来自本我,是本我的各种本能、冲动和欲望得以实现的承担者;另一方面,它又是在超我的要求下,要顺应外在的现实环境,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指导行为,保护个体的安全。自我遵循着“现实原则”,调节和控制“本我”的活动。(3)超我:

类似于良心、良知、理性等含义,大部分属于意识的。超我是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由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是人格中最具理性的部分。超我的特点是能按照社会法律、规范、伦理、习俗来辨明是非,分清善恶,因而能对个人的动机行为进行监督管制,使人格达到社会要求的完善程度。“超我”按“至善原则”行事。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在企图满足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和努力争取符合社会道德标准两者长期冲突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即“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中间起协调作用,使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如果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自我”无法调节时,就会产生各种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

弗洛伊德强调个人早期生活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形成要经过五个时期:从出生到1岁半左右称为口腔期,主要从口腔部位的刺激中得到快感;1岁半~2岁时称为肛门期,从自身控制大小便中得到快感;3~5岁称为性器期,开始注意两性之间的差别;6~12岁称为潜伏期,儿童的性力从自己的身体转移到外界的各种活动,因此称为潜伏期;之后到青春期时称为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在每一个时期都可能发生人格三部分的冲突,解决得不好就可能产生人格障碍或产生心理疾病。(二)精神分析理论的意义

精神分析理论是最早的系统解释人类心理及行为的心理学体系,它既可以解释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又可以解释异常的心理现象,对理解人类的精神现象及规律有重要的贡献。精神分析治疗也是20世纪三大心理治疗流派之一,目前仍用于临床治疗。

相关链接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犹太商人之家,是其父母八个子女中的长子。他4岁时随家人迁居维也纳。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开业行医,终生从事精神病的临床治疗工作。在探寻精神病病源方面,弗洛伊德抛弃了当时占主流的生理病因说,逐步走向了心理病因说,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认为精神病起源于心理内部动机的冲突。1886年与马莎·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Anna Freud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性学三论》、《心理分析导论》、《文明及其缺陷》。二、行为主义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创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也称行为学派。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P.Pavlov)、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和班杜拉(A.Bandura)等进一步完善了行为主义理论。(一)行为的概念

行为(behavior)一词在心理学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

1.狭义的行为概念

早期行为学派认为,“行为”指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的部分。只有行为才是可以直接观察并进行科学研究的对象,而人的心理和所谓隐藏在内心的欲望、驱力,以及主观体验、意识、心理冲突,都无法直接进行观察和了解,是不能进行科学研究的。

2.广义的行为概念

新行为主义学派通过大量的研究,扩大了人们对行为含义的理解。将“行为”界定为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其中包括主观体验、意识等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二)经典条件反射

1.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20世纪初,巴甫洛夫用食物刺激使狗的口腔产生唾液分泌反应,食物作为 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CS)所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过程称为 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 ex,UR)。

当食物(非条件刺激)与唾液分泌无关的中性刺激(如铃声)总是同时出现(强化),经过一定时间结合以后,铃声成为食物的信号,转化为 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此时,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过程称为 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 ex,CR)。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习得性行为,是大脑皮质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条件反射过程不受个体随意操作和控制,属于反应性的行为,也称为 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

2.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1)强化:

强化(reinforcement)是指环境刺激对个体的行为反应产生促进过程。如果两者结合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形成就越巩固。例如,经常上医院打针的儿童就容易对注射器或药物产生条件反射性恐惧和害怕的反应。(2)泛化:

泛化(generalization)是反复强化的结果。不仅条件刺激(CS)本身能够引起条件反射,而且某些与之相近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的效果,其主要机制是大脑皮质内兴奋过程的扩散。长期打针的儿童,不仅看到注射器会产生条件反射性恐惧,而且看到穿白大衣的人也会出现害怕反应。(3)消退:

消退(extinction)是指非条件刺激(UCS)长期不与条件刺激(CS)结合,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消失的现象。儿童如果很长时间没有生病打针,对注射器的恐惧就可能逐渐消失。(三)操作条件反射

1.操作条件反射实验

斯金纳在实验箱内安装了杠杆,按压杠杆可以从旁边盒子里掉出食物。在实验中,老鼠在饥饿的刺激(S)下会产生一系列行为反应(如乱窜、乱咬、压杠杆……),但只有当其中的一种行为反应,即按压杠杆动作(R)出现时,才会立即获得食物刺激(S)的结果,这种食物刺激(S)的结果对老鼠按压杠杆的行为(R)起一种强化作用。经过多次以后,形成了条件反射,老鼠逐渐学会一到箱子里,就主动按压杠杆这一取食行为。行为后出现的刺激结果对行为本身产生强化称为 奖励(reward),这种刺激结果,被称为奖励物。

在 回避操作条件(avoidance conditioning)的实验中,如果动物受到电击(S),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行为反应(如乱窜、乱咬、回避……),但只有回避动作(R)这种行为反应出现时,才可获得取消电击的结果(S)。因此,取消电击的结果(S)对回避行为(R)产生了强化作用,使动物学会了回避行为。

斯金纳的实验表明:如果行为反应R(如压杠杆行为或回避行为)出现后总能获得某种刺激结果S(食物刺激或撤消电击),则个体就可以逐渐学会对行为反应R的操作,这就是操作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由于操作条件反射是借助对工具操作的学习而形成,也称为 工具操作条件作用(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

2.操作条件反射的类型

根据操作条件反射中个体行为之后的刺激性质以及行为变化规律的不同,将操作条件反射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正强化:

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指个体行为的结果导致了积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增强。如食物奖励使老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增加就属于一种正强化。(2)负强化:

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指个体行为的结果导致了消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增强。如老鼠的回避条件反射实验结果。(3)消退:

消退(extinction)指行为的结果导致了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例如,学生做了好事,受到老师表扬和同学的关注(属积极刺激),会使这种行为得到加强。但如果大家熟视无睹,就可能会使积极刺激水平下降,导致这种行为逐渐减少。(4)惩罚:

惩罚(punishment)指行为的结果导致了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例如,厌恶疗法中,在个体出现不良行为时,立即给予电击等痛苦的刺激,可使酗酒等不良行为逐渐减少。(四)内脏操作条件反射

1967年米勒(N.E.Miller)进行了内脏学习实验,证实了内脏反应也可以通过操作性学习加以改变。他的实验也称为内脏操作条件反射。

在内脏学习实验中,米勒用给予食物强化的方式,对动物的某一种内脏反应行为,例如心率的下降(R),进行奖励(S),经过这种选择性的定向训练之后,结果动物逐渐学会了“操作”这种内脏行为,使心率下降。米勒采用实验的方法还分别使动物学会了在一定程度内“操作”心率的增加、血压的升高或下降、肠道蠕动的增强或减弱等行为。(五)示范作用

示范作用(modeling)属于社会学习理论,由班杜拉创立。该理论认为,通过对具体 榜样(model)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可以使人学会一种新的行为类型。例如,甲孩子在幼儿园吃完饭后,主动把椅子摆放整齐,其他小朋友观察了他的表现,也学习他的样子,吃完饭后把椅子摆放好。

影响示范作用的因素很多,一般来说,地位高、敌对的、攻击性行为最容易被模仿,受奖行为比受罚行为更易被模仿。(六)行为学习理论的意义

行为学习理论的贡献在于:从理论上提出,人除少数天生具有的本能行为(非条件反射)外,绝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内脏操作条件反射和社会观察学习四种机制而习得的。它的临床实践意义在于:①提出“错误学习”是各种心理障碍的病因之一;②用行为矫治的方法可治疗各种心理疾患、变态行为,如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

相关链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1958)

华生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1878年1月9日出生于美国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农庄,16岁时进入大学学习哲学,21岁获得哲学硕士学位,1900年进入芝加哥大学研究哲学与心理学,1903年以题为《动物的教育》的论文获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出任芝加哥大学讲师和心理实验室主任,1908年受聘为霍普金斯大学正式教授。1913年《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文章发表,行为主义正式诞生。1914年《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出版。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20年他离开学术界,1930年完全放弃了心理学,转到了商业活动。但是由于他的工作对心理学所产生的影响,1957年美国心理学会仍然对他授予嘉奖。三、人本主义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和马斯洛(A.H.Maslow)创立了人本主义理论。(一)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该理论认为:①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②需要能够影响行为,但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成为激励工具;③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2.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罗杰斯认为,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自我的概念,随着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开始慢慢地把“我”与“非我”区分开来。当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开始激活,在自我实现这一股动力的驱动下,儿童在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并产生出大量的经验。通过机体自动的估价过程,有些经验会使他感到满足、愉快,有些则相反;满足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寻求保持、再现,不满足、不愉快的经验会促使儿童回避。

在孩子寻求积极的经验中,有一种是受他人的关怀而产生的体验,还有一种是受到他人尊重而产生的体验,但这些完全取决于他人,因为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据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其价值标准而决定是否给予尊重,所以他人的关怀与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儿童不断通过自己的行为体验到这些价值条件,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儿童渐渐被迫放弃按自身机体估价过程去评价经验,成为用自我中内化了的社会的价值规范去评价经验。这样,儿童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就发生了异化,当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就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预感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运用一定的防御机制(如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败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

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将原本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用罗杰斯的话说“变回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他所创立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将在后面章节详述。(二)人本主义理论的意义

人本主义理论不赞成精神分析学派把人看成本能的牺牲品,认为人的行为是非理性的过程所决定的,道德与善行是非自然的悲观看法。同时,它也反对行为主义把人视为“巨大的白鼠”,排斥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的机器人心理学。人本主义理论的贡献在于重视人的需要和自我实现,强调人的本性是善的,本质是向上的,强调研究正常人的心理。人本主义心理疗法强调咨询关系的建立及重要性;相信人有充分的潜力并自我实现;发展了来访者叙述的技巧;用来访者代替患者,增强了对来访者的尊重。

相关链接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

1902年1月8日生于美国伊利诺斯的奥克派克。1919年考入威斯康星大学,选读农业,后转修历史,1924年获威斯康星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上纽约联合神学院,两年后转到哥伦比亚大学读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1928年获文科硕士学位,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曾出任纽约罗切斯特“禁止虐待儿童协会”儿童社会问题研究室主任,罗切斯特儿童指导中心主任,1940年他成为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1942年,他的《咨询与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新概念》一书问世。1945年,他供职于芝加哥大学,出任咨询中心执行秘书。离开芝加哥后,他回到母校威斯康星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946—1947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1年,他出版了《患者中心治疗:它目前的实施、含义和理论》一书,十年后《成为一个人:一个治疗者的心理治疗观点》问世。罗杰斯的突出贡献在于创立了一种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体系,其流行程度仅次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四、认知理论(一)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

认知理论产生于认知心理学,它不是由一个心理学家所独创,而是由许多心理学家共同努力发展起来的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认知理论的出发点在于确认思想和信念是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原因。每当人们有一种想法、信念或内心对话,并信以为真的时候,就会伴随出现相应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变化。

1.艾里斯(A.Ellis)的ABC理论

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A),是指当事人所遭遇的当前事件。B代表当事人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B),即其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代表在A发生之后,当事人出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即在特定情境下,当事人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C)。通常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反应C。事实上并非如此,在A与C之间有B的中介作用,A对于个体的意义或是否引起反应受B的影响,即受人们的认知态度、信念决定。人天生具有歪曲现实的倾向,造成问题的不是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判断和解释。

ABC理论后来又进一步发展,增加了D和E两个部分,D(disputing,D)指对非理性信念的干预和抵制;E(eff ect,E)指以有效的理性信念或适当的情感行为替代非理性信念、异常的情感和行为。D和E是影响ABC的重要因素,对异常行为的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对ABC理论的重要补充。艾里斯的理性情绪疗法就是促使患者认识自己不合理的信念以及这些信念的不良情绪后果,通过修正这些潜在的非理性信念,最终获得理性的生活哲学。

2.贝克(A.T.Beck)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

贝克认为各种生活事件导致情绪和行为反应时要经过个体的认知中介。情绪和行为不是由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经由个体接受、评价,赋予事件以意义才产生的。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与适应不良的认知有关。贝克提出了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该模型包含两个层次,即浅层的负性自动想法和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图式。贝克还归纳了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的五种形式,即任意的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和“全或无”思维。贝克在情绪障碍认知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一套认知治疗技术,旨在改变患者的认知,取得了明显的成功。(二)认知理论的意义

认知理论为人类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产生提供了理论解释,对于指导个体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保持具有积极意义。在认知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多种认知治疗以及结合行为治疗方法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更是目前最重要的心理干预方法之一。五、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兴起于20世纪末,首倡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E.P.Seligman)。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类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一)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环境等三个方面。

1.积极的情绪和主观体验

积极的情绪和主观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面之一,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幸福感、满足感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快乐、福流(flow)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希望等积极体验。

2.积极的人格特质

在个人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24种积极个人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成熟的防御机制、人际交往技巧、智慧、勇气、毅力、洞察力、创造性、信任、爱的能力、关注未来等。

3.积极的社会环境

在群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研究公民美德,以及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因此,积极心理学需要综合考察人的积极品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和积极的组织对人积极品质的影响。(二)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意义

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中,心理学家的主要注意力集中于消极心理学研究,局限于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的矛头直指在过去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促进心理学从消极心理模式向积极心理模式转变,使心理学研究向更深入、更广阔的方向发展。(曹枫林)学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护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任务,以及护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研究方法、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等方面的内容。护理心理学是研究护理对象和护理人员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护理对象和护理人员两大部分。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护理心理学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理论。复习参考题

1.护理心理学的概念。

2.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有哪些?

3.护理心理学相关的心理学理论有哪些?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掌握  心理学、感觉、知觉、记忆、遗忘、思维、注意、情绪情感、人格、气质与性格的概念;心理的实质;感觉、知觉的特性;遗忘的规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情绪情感的区别;人格的特点;需要层次理论;动机冲突;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熟悉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的内涵;记忆的分类及过程;思维的分类及基本过程;情绪情感的分类;意志的概念及特征;注意的品质;能力发展与能力的差异;自我意识的概念及结构。

了解  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觉、知觉的分类;注意的种类;气质类型;性格类型。

问题与思考这孩子怎么了?

李某,男,19岁,大一学生。

李某因是家中三代单传,从小就备受爷爷奶奶的宠爱,自私、任性、贪玩,常以“小皇帝”自居,小时候学习成绩一般。其父母又因工作忙而疏于管教。自高中起喜欢交朋友,迷恋上网,在学习上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服管教。高二以后更是沉迷网络不能自拔,以至于高考勉强考取了一个很普通的学校。进入大学以后,又因每天逃课去网吧而被学校记过处分,但他仍执迷不悟,考试已多门挂科,面临降级及退学问题;他自己抑制不住,家长想管也管不了,全家人都非常苦恼,这孩子怎么了?该怎么办呢?

问题:李某的心理正常吗?出现了怎样的问题?他及家人该怎么办?第一节 心理现象与心理实质

1879年德国著名生理学家冯特(W.Wundt)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正如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所总结的:“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一、心理现象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mental phenomena)是心理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两大方面(见图2-1)。(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是指人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亦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心理过程主要反映人的心理的共同性方面。图2-1 心理现象结构图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即所说的知、情、意。

认知过程是指人脑对接收到的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的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情绪和情感过程是指人在认知输入信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的过程。意志过程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身的行为,去努力达成目标的过程。这三个过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认知过程是情绪和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情绪和情感过程是认知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力;意志过程对认知过程和情绪和情感过程具有调控作用。(二)人格

人格(personality)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倾向性及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主要反映人的心理的个别性方面。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方面。人格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理想、兴趣等,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人格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是指一个人稳定的、本质的内在特征。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等组成,是衡量人格成熟水平的标志。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人逐步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体人格形成的过程。

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互相制约、密不可分,一方面人格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另一方面,已形成的人格又会制约和影响个体的心理过程。二、心理的实质

心理现象是每个人都时刻在体验的、无处不在的、非常熟悉的现象。但是心理现象究竟是怎样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从古至今,人类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大量的事实及科学研究证明: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这是关于心理实质的最基本的正确观点。(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才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脑就没有人的心理,正常发育的大脑为个体心理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物质的基础。心理功能产生于脑,并与脑的一定部位有关,也可代偿。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动物进化到出现神经组织时,就能产生最简单的心理活动,如感觉;进化到脑的出现并随着脑的发达,心理活动也趋向于高级和复杂。生理学家研究发现,心理功能同生理功能一样,每一种心理功能都与脑的某一特定部位相关,如语言运动中枢位于左脑额叶前中央回下方,书写中枢位于左脑额叶额中回后部,听觉语言中枢位于左脑颞上回后部,阅读中枢位于左脑顶叶下部角回等。临床观察也发现,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心理功能也有所不同,一定部位的脑损伤在导致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同时,也会引起相应心理功能的丧失。

早期的医学、解剖学往往通过研究脑损伤或者脑疾病患者的感觉、行为、能力和人格的改变来了解脑的有关功能。如:著名的菲尼亚斯·盖奇(Phineas Gage)案例引导人们深入思考和研究大脑与人的心理之间的联系;神经学科学家保罗·布洛卡(Paul Broca)通过研究失语症患者,发现大脑左前部的布洛卡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