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故事与趣味(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3 04:22:07

点击下载

作者:王海林,万海霞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文学故事与趣味

文学故事与趣味试读:

前言

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未来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专业人才,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长培养学习兴趣,努力使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个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它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产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兴趣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对一个人的生活和活动有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自己追逐的梦想。

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强迫。”就中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这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也就是说,人的兴趣不仅会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而且还会在认识和从事活动中产生巨大的动力,它可以使人的智力得以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以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

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自然界的万物,他们的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兴趣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你走近去看,在你面前就会展示出一幅美丽的大自然的秘密图画,这就需要我们不停地去攀登和挖掘。

为了引导中小学生培养对各门学科的兴趣,我们特地选编了这套“中小学生趣味阅读”丛书,包括《语文故事与趣味》《作文故事与趣味》《文学故事与趣味》《数学故事与趣味》《科学故事与趣味》《军事故事与趣味》《历史故事与趣味》《动物故事与趣味》《植物故事与趣味》《艺术故事与趣味》共10册。这套丛书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培养兴趣的重要性和培养这些兴趣的方式方法,并详细讲解了各个学科的名人成才故事,涉及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第一章 我国文学故事

孔子著书立说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生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孔子出生时家境已经败落,不太富裕的家庭境况反而使他更加勤奋地读书。

长大后的孔子,满腹经纶、理想远大。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给鲁国国君提出治理国家的建议,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收到了显著效果。然而他的才华却引来了一些权贵的嫉妒、排挤,他被迫辞官出走。

政治上的失利,并没有使孔子灰心丧气,他决定从道德思想教育入手,让人们从最基本的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品德。

孔子首先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孔子所讲的“仁”,又是和“礼”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只要用周礼规范行为,“仁德”才能体现。这一卓越的见地,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治世良方。

孔子不仅著书立说,还到各国讲学,因此他的学生遍天下。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因材施教”的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取得最佳效果。他在平常的教学中,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爱好、个性,然后再针对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教育和指导。

孔子有个学生叫冉求,他生性胆小,遇事好退缩。孔子就针对他的这一弱点,有意识地教育他:平时遇事要抓紧,有了事情就立刻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路,则敢作敢为,但又缺乏稳重。孔子就经常叮嘱他:凡事要多加考虑,最好是请教父兄之后再去做。

孔子还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要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一次,孔子带学生去讲学,途中遇见两个孩童在争论一个问题,他们要孔子评判对错,孔子因为当时不便做结论,只有说:“不知道,等我请教书本后,再给你们下结论。”学生们见此情形就劝老师,对小孩子的问题何必那么认真,而孔子却说:“干每一件事情都应抱着认真的态度,这样才能学到你不懂的东西。”

晚年的孔子,专门在鲁国从事教育工作,他还编写了《春秋》和《诗经》两部经典著作。他创立的儒家思想独树一帜,他的教育理念和观点,至今都具有借鉴价值。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教育的先师,被后人尊称为“圣人”是当之无愧的。

曹植妙做《铜雀台赋》

曹植天资聪颖,刚过10岁就已读了几十万字的诗赋文章,能够大段大段地背诵出来。再长大一些,就陆续写出了十几万字的辞赋,不但情真意切,而且词采华茂,受到当时文人学士的盛赞,认为这位早慧的小才子的文学才华已经超过了比他大5岁的哥哥曹丕(曹丕也是有名的文学家)。

他的父亲曹操,不但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著名诗人。听别人在他面前夸奖曹植,就命儿子把平日写的诗文拿几篇来看一看。

曹植立刻选了一些诗文送给父亲,曹操看后大为惊奇,觉得别人说儿子文思敏捷、出口成章以至许多赞美的话,都不是信口开河,更不是为了当面讨好他才说的场面话。

可是,儿子年龄还小,能写出这样好的诗文吗?曹操有些怀疑,把曹植叫来,问他这些诗文的作者到底是谁,是否确是自己所写。曹植坦然地说:“儿子写诗作文,从来是抒自己所感,写个人所思。别人的思想感情,跟儿子有什么关系呢?儿子绝不会把别人的诗文当做自己的,请父王放心!”

曹植见父亲还没有完全消除怀疑,便诚恳地说:“如果父王不信,不妨面试!”

曹操听罢,笑了一笑,不置可否。

后来,曹操命人建造的铜雀台落成了。这个铜雀台,是曹操用来作为文人聚会、饮酒赋诗的场所。曹操这时不仅想趁机考一下曹植,而且想同时考考几个儿子的文才。在举行落成典礼那一天,他率领文武官员登台观赏,要儿子们也全部到场。

曹操对儿子们说:“今日铜雀台落成,你们每人各作一篇赋,庆贺一番如何?”

当几个兄弟还在苦苦思索时,曹植很快就写出一篇《铜雀台赋》呈给父亲,使兄弟们都自愧不如。曹操读了这篇新作,进一步证实曹植才思敏捷,从此就另眼看待了。

虽然,铜雀台面试是曹植18岁时的事,但如果他不是童年早慧,打下良好的基础,怎么能比过兄弟们呢?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

范仲淹小的时候,家里生活贫穷,但他很有志气,勤奋好学。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的意志,广博的知识使他成为一个具有远大理想的人。

长大后,范仲淹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当时江淮一带遇到旱灾,百姓生活十分艰难,范仲淹多次上书要求仁宗皇帝派人去救济,仁宗都不予理睬。范仲淹就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上奏,仁宗被他打搅得没有办法,只好派他去赈济百姓。

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由盛转衰的动荡时期,他对国家的前途忧心忡忡,曾多次提出改革的建议,却都未被采纳。一次西夏的元昊避开朝廷自立为帝,向宋朝发起进攻。当时,谁都不愿去处理这件棘手的事,范仲淹却义无反顾,他主动要求前去解决西夏问题。他去了后,先到前沿地带了解情况,之后又征求其他大臣的意见,多数大臣主张发兵征讨,范仲淹分析情况后没有同意。他主张采取招抚政策,团结少数民族群众,让他们安居乐业,才能稳定局势,征讨只会让双方都受到伤害。经过范仲淹的努力,宋朝与西夏最终达成和解协议,使民众避免了一场战争伤害,稳定了朝廷大局。

这时,宋朝内部矛盾又开始激化,人民不满腐败朝政,起来反抗。宋仁宗不得不采纳范仲淹的改革措施,以诏书形式在全国颁布“庆历新政”。因为“新政”触犯了官僚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才实行一年的“新政”就被扼杀了。范仲淹也因此被罢免了官职,发配去防御西夏。

尽管范仲淹一生坎坷,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却始终没有改变。他在其著名的《岳阳楼记》里写下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正是他一生忧国忧民的真实写照。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司马光是我国宋朝时候的大文学家,也是朝廷的宰相。宋仁宗皇帝经常向他请教历代王朝的事情,司马光总是以他渊博的历史知识做出圆满的回答,因此很受仁宗皇帝的赏识。后来,司马光看到皇帝很需要历史知识,但历代留下来的史书太杂乱,就决心自己编写一部史书。皇帝听说了,就为这部史书题名为《资治通鉴》。

为了集中精力编书,司马光主动离开了皇帝身边,来到了洛阳。刚到洛阳的时候,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拜访他。为了不浪费时间,司马光就在门上贴了一张告示,上面写着:主人专心编写史书,恕不接待来访。从此以后,果然没人来打扰他了。

司马光编书很辛苦。为了提醒自己早醒,他用一段圆木做了个枕头,只要一翻身,枕头就滚落在地上,人也就醒了,于是立刻就起床,抓紧时间写书。后来,因为过度劳累,司马光病倒了,躺在床上连话都说不出来。病情刚刚好转,他就又夜以继日地工作起来。

1084年,《资治通鉴》终于完成了,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整整花费了司马光十几年时间。后来人们发现,编写过程中作废的书稿堆满了两间屋子。

千里求学

罗蒙诺索夫19岁时,还没有上过学。虽然他从小就酷爱读书,但因为家境贫寒,从十来岁起,便跟着父亲出海打鱼了,没有上学的机会。

罗蒙诺索夫眼见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心里越来越着急,他想:“不行,我不能再这样混下去了。我要读书!”求知的欲望在他的心中愈来愈强烈。于是,他带着借来的3个卢布,毅然踏上了去莫斯科求学的千里征程。

他不怕道路艰险,不畏天高地远,一路上风餐露宿,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莫斯科。很快,他就报名上了一所小学。班上那些10岁、9岁的孩子,对这位19岁的大哥哥充满了好奇。罗蒙诺索夫一点也不觉得难堪,他和其他孩子一起学拉丁字母,学最基本的运算。从没错过任何一次听课,也从不放过任何一次难得的提问机会。

他为了夺回被耽误的时间,以惊人的毅力日夜苦读。结果,只用了1年,他就学完了3年的课程,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5岁时,他被选拔到德国留学。5年后,罗蒙诺索夫回国从事科学研究。到37岁时,他提出了著名的“物质不灭定律”,成为俄国和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

读书万卷的少年

三十年代的一天,南京国学图书馆的馆长办公室里来了一位少年。馆长听完少年很有礼貌的诉说后,非常吃惊。原来,这位少年请求在图书馆里,用一年的时间,把馆藏的中国历代典籍通读一遍。馆长同意了,但他对面前这位文弱的少年,一年之内要读完数万卷书的打算,心里不免有些怀疑。

在人们不解的目光下,少年有条不紊地按照计划,开始了紧张的读书生活。这以后,每天第一个走进阅览室的人是他,最后一个走出阅览室的人也是他。他读了一册又一册,而且边读边记。有一天他竟来回借阅了30多部古代文集,就连十分热心的图书管理员,也被他频繁的借书,搞得有些不耐烦了。

就这样,每天读书达十几个小时的他,终于用一年的时间,奇迹般地把数万卷书读完了,而且还搜集到了数百万字的资料。几年以后,一本有名的《中国思想史》,在他的笔下诞生了。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资料,而这些资料正是他从苦读中得来的。

这位有志少年,便是复旦大学副校长、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老先生。

奋斗不息的司马迁

《史记》的作者是西汉时期历史学家司马迁。

他为了写《史记》,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经常是钻进书房,一写就是大半夜。几年下来,他的书房里堆满了竹简。这些竹简上面包含了他多少心血呀!就在他编写《史记》的时候,传来匈奴入侵的消息。汉将李陵被派往前线,结果却被匈奴包围,最后投降了敌人。这个消息传到京城,皇帝大怒,大臣们也都骂李陵怕死。

司马迁听说后,连忙赶到皇帝面前,为李陵辩护,说李陵是假投降。皇帝一听,更是火冒三丈,当即命人把司马迁抓起来,关进了大牢,并判他受宫刑。只要受过宫刑的人就会变得男不男女不女,没有人瞧得起。

受刑后的司马迁心里难受极了,他整日躲在屋里,一度想到了自杀。可当他看到自己已经写了一多半的《史记》时,他又坚强起来。他想:“为了完成《史记》,我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即使困难再大,也决不动摇分毫!”就这样,司马迁憋着一股劲,不分白天黑夜,不停地写呀写呀,整整奋斗了18年,终于完成了这部鸿篇巨制。

咏絮才女谢道韫

谢道韫,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古代有名的女才子、女诗人。谢道韫身出名门,系东晋安西将军谢奕之女。

谢家是东晋时期的望族。谢安是当朝宰相,谢石任都督,谢玄任广陵相。他们是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的组织者,在保卫东晋政权的殊死战斗中立下了大功,深得皇上的信任。谢道韫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谢安的侄女。她生长在这个名门望族的大家庭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表现出超人的才智。

谢安文才武略盖世,乃是东晋第一号栋梁之臣。他平时非常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希望子侄们能一个个地茁壮成长,将来好为国家效力,所以经常过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要求也十分严格。一次,他看到侄女道韫正在读《毛诗》,便问;“你读过的文章能不能流利地背出来?”不慌不忙的小道韫说:“能。”她一口气背出了十多首诗。谢安又问:“你说说《毛诗》里面,最喜欢哪些诗句?”谢道韫想了想,说:“我最喜欢的诗句是‘去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听了,连声称赞:“很好,很好。想不到你能有这么高的欣赏能力。这也说明你对《毛诗》的学习,不是囫囵吞枣,而是领会很深。”这件事传到社会上,人们都说:“道韫真乃女神童也。”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起来,人们都穿上了御寒的棉衣。快到春节的时候,竟下起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远处的山峦变成白茫茫的;广袤的田野被白色覆盖了,连街道上庭院里都积满了厚厚的白雪。古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人们看到雪下得越大,心里越高兴。谢安带着侄儿侄女一起外出赏雪。他们为大自然的壮丽美景陶醉了。孩子们在雪地里追逐嬉戏,谢安却在草亭里举杯独酌,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出神。

谢道韫和哥哥谢朗从雪地里跑进草亭,借着炉火取暖。

谢安看看他们兴致很高,便打算趁机考考他们学习诗文的情况。谢安说:“赏雪不光是用眼睛去观看美景奇观,还应该用优雅的诗词赞诵,才能把兴致尽情地抒发出来呢。”

调皮的谢朗正好8岁,他说:“叔叔你定想好诗句了,才来考我们的,对不对?”

温和的谢道韫接过了话,说: “我们和叔叔比试比试,怎么样?”

谢安高兴得笑出了声:“好!我作好诗给你们看,如何?”

兄妹俩等了好一阵子。只见叔叔用手向漫天大雪一挥,口中吟出了一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就不往下说了,他是问孩子们:你们看这正下着的大雪好像是什么呀?

调皮的谢朗抢着吟了一句诗:“空中撒盐差可拟。”意思是说:“我看大雪就跟从天上往下撒着盐粒一样。”说完很得意地看着叔叔,想得到他的表扬呢。

谢安轻轻地摇了摇头,说:“不好,不好。谁有那么大的力气,能从天顶上往地下撒那么多的盐粒呢?再说盐粒重得很,怎么能够漫天地飞舞呢?”

几句话说得谢朗脸上红红的。他觉得叔叔说的很对,可是自己怎么也想不出更好的比喻了。

谢道韫轻轻地吟咏了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意思是说:“我看这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正好像春天的柳絮,随风而起,四处飞舞。”

谢安立即拍手叫好。他说:“小道韫的比喻太形象了,真是恰到好处。”

谢朗也说:“妹妹的比喻比我强多了。”

谢安说:“你知道它强在什么地方吗?第一,春天里柳絮到处飞舞,白茫茫一片,跟雪花的颜色很相像。第二,柳絮本身就很轻,飞的时候,即左即右,舞的姿态实在和雪花差不多,从重量和颜色上相比,没有别的比它更合适了。”

谢朗这才恍然大悟,连说:“不错,真不错。”7岁的谢道韫咏雪的奇巧,被人们公认为天才。从此,她便有了一个“咏絮才女”的美名。后来人们对有作为有才华的女子,也都喜欢用“咏絮才女”来称道。

顾恺之持之以恒成名家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善画人物肖像,尤擅画女人和神女。他那神来之笔的练成,道出了他对母亲的一片孝心。

顾恺之的母亲生他时不幸亡故,他由奶奶带大。他父亲原是朝廷官员,因不满时政退休在家。顾恺之便常去父亲书房询问母亲长相,父亲就细细给他描述,他心中渐渐就有了母亲的身影、脸形。8岁起他又按自己的想象,在白纸上把心中的母亲画出来,让父亲、奶奶给予订正。就这样年复一年画呀画,终于将母亲的像描画得逼真而具神韵。有天,他将母亲画像拿到父亲书房里时,连父亲也愣住了!那不是妻子又出现在眼前了么?

稍长大一点,他每天缠着父亲追问母亲的长相。父亲被儿子的情思所感动,便详细地叙述了母亲的长相和衣着。顾恺之把这一切都牢牢地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八岁那年,他忽然向父亲要笔墨,说要给母亲画张像。父亲说,你连母亲的样儿都没见过,怎么画呢?小恺之说:我就凭您说的画,一天不像画两天,两天不像画三天,一直到画像了为止。于是顾恺之每天都在画,不分白天黑夜。画好了就给父亲看,看了以后改,逐渐逐渐母亲的像有几分相像了,但就是眼睛画不好。顾恺之又用心地去琢磨,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终于有一天,顾恺之把再次画成的母亲像给父亲看,父亲竟然看呆了,说:“像了,像了,太像了,眼睛特别像呀。”通过几年的苦练,顾恺之终于掌握了传神点睛的绘画技巧。顾恺之这种传神点睛艺术造诣,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他几十年刻苦学习的结果。到20岁时,顾恺之已成为卓有成就的肖像画家了。别人向他求教成功的秘诀时,他说:“我的母亲是我心中一直活着的老师。”

古人对他评价很高,说他的笔法“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象“春云浮空,流水行地”,那么飘逸,那么细腻。我们从顾恺之的代表作《洛神赋图》,可以很深刻地体会到这点。《洛神赋图》取材于三国时期诗人曹植的著名诗篇《洛神赋》。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是魏国开国君主曹丕的同胞弟弟。传说曹植和曹丕,一同爱上了袁绍的儿媳甄氏。曹操打败袁绍以后,把甄氏许配给了曹丕为妻。甄氏在曹丕处郁郁不乐,不久死去。曹植为此感伤不已,遂赋《洛神》,借写与神话中的洛神相会,表达他对甄氏的思念爱慕之情。顾恺之根据这一题意,把曹植的思慕之情形象化了。在《洛神赋图》画卷中,洛神多次出现,或在水面凌波回顾,或在云间遨游,其神态之飘逸,衣带之摆荡,完全体现了顾恺之作画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这幅画还表现出我国古画“传神”妙趣。如画卷开头一段,描写曹植在黄昏时节,来到洛水之分,洛神恍惚出现在荡漾的碧波上。这时洛神一双眼睛,含情脉脉,似来又去,有无限的思慕愁怨之情。而岸边的曹植,则不失为一位贵族诗人,他雍容华贵,身旁有多人搀扶,眼神里流露出深深的依恋和怅惘。这种“传神”的笔法,是顾画的最大特色。顾恺之非常重视画人点睛的技巧。古书记载说,他曾给人家画扇面,扇面上是大诗人阮籍、嵇康的像,但都没有点上眼珠,就把画给了人家。扇子的主人问他为什么不画上眼珠,他郑重其事地回答说:“怎么能点上眼珠呢?点了就要说话,变成活人了。”

顾恺之和陆探微、张僧繇是南北朝时期三个最重要的画家,代表了汉代美术得到迅速发展和成熟的人物画艺术。

顾恺之最初曾在雄踞长江上流的将军桓温的幕下任过官职,他和桓温的儿子玄颇有来往,很受桓温的赏识。晚年任散骑常侍,六十二岁去世,关于他的生平,保留下来一些小故事。他对世俗事物的率真、单纯、乐观、充满真性情的生活态度,就曾经在若干传说故事中被形容为“痴”。但也有些是形容他的聪明的,所以曾有人说他身上“痴黠各半”他不只是在绘画艺术方面表现了卓绝的才能,也是一个擅长文学的人。他遗留下来的残章断篇中,保存有形容浙东会稽山川之美的“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葱,若云兴霞蔚”的名句。他曾被当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

顾恺之的绘画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谢安曾惊叹他的艺术是“苍生以来未之有也!”他封橱自己的作品存在桓玄处,竟被桓玄全部窃去,以致引起他的惊喜:“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从他曾为南京瓦棺寺绘壁画分得巨款的故事中,可见他的绘画之吸引力。修建瓦棺寺时他认捐了百万钱,就在庙里用一个月的时间闭户画了幅维摩诘,画完之后,要点眸于睛,乃提出要求:第一天来看的人要施舍十万,第二天来看的人施舍五万,第三天的随意。据说开门的一刻,那维摩诘像竟筹得百万钱。

顾恺之的作品,据唐宋的记载,除了些政治上的名人肖像以外,也画有些佛教的图像,这是当时流行的一部分题材。另外还有飞禽走兽,这种题材和汉代的绘画有联系。他也画了一些神仙的图像,因为那也是当时流行的信仰。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画了不少名士们的肖像。这就改变了汉代以宣扬礼教为主的风气,而反映了观察人物的新的方法和艺术表现的新的目的,即:离开礼教和政治而重视人物的风采和才华。这种绘画艺术视野的扩大,从而为人物画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现人的性格和精神特点。

在顾恺之的著作言论中,我们见到他反复强调描写人的神情和精神状态。

顾恺之的主要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图》、《魏晋胜流画赞》。他的力作《云台山记》,是一篇有历史价值的文章,文字中有很多错乱,但大致可以看出是描述一幅分为三段的云台山图。云台山是道教的祖师张道陵修道成仙的名山。这幅文章描绘大师张道陵以跳到深谷中取桃子来考察其弟子们,其中唯赵升、王长二人信心最坚。文章中又描述了画中的山石涧流的险峭之势,山峰上孤松,山中穿插步凤鸟“婆娑体仪,羽秀而详轩尾翼,白虎心匍石饮水”等。这篇文字有助于我们了解早期山水画的内容和风格。早期山水画是包含了神仙怪异的因素的。南北朝的道教徒宗炳、上微的论述山水画的文章也保留了下来,可以看出也是从求仙访道的思想出发的。早期山水画的古拙的风格,我们从南北朝一些石刻以及敦煌壁画中都可以得到相似的、进一步的认识。

王勃9岁指瑕《汉书注》

唐朝高宗永徽年间,王勃出生在绦州龙门之地的书香之家——王家。王勃是户主王福畴6子中的第三子,从小酷爱读书。

一日王勃与两位哥哥正在谈诗论文。父亲王福畴和当地名望较高的两位文人走了进来。

王福畴对三人说: “别高谈阔论了,快快拜见杜大人、范大人。”

三人作揖后,杜大人说:“常来常往,无须多礼。你们王家以诗书传家,一代胜过一代。王勃,你过来。你经、史、子、集、诗、赋、骈文,无所不读,涉猎广泛,知识渊博。所写诗文,我已览阅,构思精巧,文采四溢。”

范大人表示赞同,并说:“王勃,你告诉我,你6岁就写诗文,你这写诗作文的灵感从何而来?”

王勃上前一步,作了个揖,谦虚地说:“大人过奖了。王勃只不过是凭一时兴起,随手写来而已,哪里谈得上什么灵感?但说真的,书读得多了,脑子也就灵了。我的目标是对前人的诗文学习借鉴,努力开创自己的风格,希望能够独树一帜。大人请勿见笑啊。”

杜大人听后,连连点头,又说:“当朝中专门研究训治之学的大人物中书侍郎颜师古在为《汉书》作注。听说你读了他的《汉书注》之后,竟发现了其中不少的错误,还写了10卷《汉书注指瑕》,可有此事?”

王勃坦诚地说:“确有其事。我认为,给古书作注乃是一门极其严肃的学问,不能有丝毫疏误,不然就会贻误后人。我在读《汉书注》时,发现了其中有不少错处,于是就记录下来,指出其错误所在,并予以改正。这些只不过是我个人的见解,不一定成熟。”

范大人想见识一下,便说:“可以拿出来让我们拜读拜读吗?”

王勃颇感高兴,便说:“正想请二位大人指教呢。”

于是,王勃去书房,取出《汉书注指瑕》10卷,递与二位大人,说:“王勃献丑。”

杜、范二人翻阅《指瑕》,不断惊呼:“此处有错,是呀!”“不错!这样说较为妥当!”等语。杜、范二人看完,拍案叫绝:“9岁儒生竟能指出大学问家的差错,堪为奇迹!此童禀赋超常,将来必大有作为!王大人,你这书香门第又出高人啦!”

王勃并未因二位大人的夸奖而骄傲自满,仍刻苦学习,作文练笔。

一日,家中有客人来拜访,父亲王福畴在客厅中招待客人,客厅旁边即是王勃的书房。在书房中,只见王勃端来一杯水,倒一些在一块大砚台中,拿起一块墨,不停地研了起来。研好之后,王勃洗了洗手,揩了一把汗,掀开蚊帐,蒙头就睡。

客厅中,客人对王勃的举动难以理解,就问王福畴:“你家公子研好墨,不作文章而上床睡觉,这是何种学习之法啊?”

王福畴笑答道:“这是小儿的一个习惯,他往往是研好墨,上床蒙头构思,然后开始写作,一气呵成。”

客人听后,思考片刻,频频点头,并说:“此乃打腹稿!贵公子有他的独到之处啊!”

王福畴陪客人闲聊,不多时,只见王勃翻身下床,走到桌前,铺好纸,拿起笔,一首五言绝句顷刻而就。

客人好奇地凑近桌前,王勃谦虚地说:“请伯伯指点。”

客人一看,这首五言绝句立意新颖,合仄押韵,而且一字不易,惊叹不已,连声称赞“贤侄奇才”。

公元664年,太常伯刘祥道巡行至关内,年仅14岁的王勃便上书刘祥道,提出了自己对治理国家的一些见解。

刘祥道览阅王勃的《上刘右相书》后,拍案惊呼:“14岁的孩童能提出如此精辟的治国方略,实为难得,此乃神童也。”遂吩咐左右去请王勃,对王勃的学识,赞叹不已。

不久后,刘祥道上奏唐高宗,将王勃9岁写《汉书注指瑕》十卷等事一一陈述,并称此童才华横溢,才思敏捷,最后向唐高宗举荐王勃为官,唐高宗随即封王勃为朝昔文郎。王勃在职期间,作有大量诗文。16岁已蜚声文坛。20岁出任虢州参军,后被革职。26岁时,写下名扬天下的《滕王阁序》,文采洋溢,辞真意切,流芳千古,历来为后人作文的范文。

公元675年,年仅26岁的王勃去交趾省父,途中不幸渡海遇险,溺水而亡。王勃是初唐四杰中的佼佼者,他以独特的诗文创作拉开了唐代文学的序幕,使光辉灿烂的唐代文学得以发扬光大。

苏轼妙改《鹭鸶诗》

苏轼小时聪慧过人。一天,苏轼带着弟弟苏辙到眉山镇西边的寿昌书院去上学。途中远远近近有许多莲池,池里莲花盛开,幽香扑鼻。苏辙比苏轼小3岁,一路上蹦蹦跳跳,快乐异常。

忽然,莲池里的一朵大莲花吸引了苏辙的目光,他便对哥哥说:“哥哥,我要折下这朵大莲花,把它带到书院去。”苏辙说着,就要下池塘去折那朵大莲花。

苏轼连忙阻止弟弟,说:“千万不可!池塘里的莲花美丽异常,路过的人都可以观赏,被你折了,别人就观赏不成了。再说莲花离不开水,它被折下后,花朵很快就会枯萎的。”苏辙听哥哥说得这样有理,也就不再叫嚷了。

寿昌书院的教书先生刘巨很有学问,平时喜欢写写诗,填填词,而且待人和蔼可亲,很受人尊敬。这天,他写了一首《鹭鸶诗》,先读给学生听,然后征求学生的意见,鼓励大家说话,借此也可以考察学生的学问是否有所提高。“哥哥,这首诗写的是白鹭吧?”苏辙坐在苏轼一旁,轻轻地问哥哥。“对,写白鹭羽毛雪白,正在水边捕鱼吃,打鱼的人忽然到来,把白鹭惊飞了,就像被风吹得歪歪斜斜的雪片。”苏轼低声细语地在讲给苏辙听。刘巨见学生们不提意见,于是又说:“对我写的这首小诗,谁有不同的想法,请大胆提出来,提得不好,没关系。”老师说完,又把诗一字一句地读了一遍。

12岁的苏轼听了老师的话,认真揣摩诗中含义,脑海里浮现出江岸边的大片芦苇,心里想,惊起的白鹭一定会落到芦苇丛里藏起来的,何况《诗经》上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句。苏轼想到这里,乌黑的眼珠转了一下,然后站起来,恭恭敬敬地说:“先生,您这首诗的末两句说:‘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我觉得‘逐风斜’改为‘落蒹葭’也许会更好一些。”刘巨暗暗吃了一惊。他细细品味一下修改的诗句,然后笑着夸奖说:“苏轼改得好,用词形象而又文雅。”同学们都对苏轼投来惊奇和羡慕的目光。

李清照才艺超群

北宋大文学家、词人苏轼,门下有许多大文人,其中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号称“苏门四学士”;还有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四人,被后世人们誉为“后四学士”。“后四学士”之一的李格非就是李清照的父亲,李清照幼时,天资聪明,伶俐无比。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熏陶。两三岁时,父母教说话、吟歌;四五岁时,教她读书认字;六七岁时,就让她接触诸子百家的文章,以及《诗经》、《楚辞》和唐诗等文学作品。10岁左右,李清照已经懂得了诗词韵律,同时还学着作诗、填词、绘画和书法等。

李家是官宦之家,家中常有贵客登门,皆是些饱学多才之士,他们凑到一起,往往饮酒赋诗,挥毫舞墨,兴致很高。少年时期的李清照,每次遇到贵客登门,总是在一旁认真地观赏和聆听。

李清照在学习、领会别人诗词的同时,自己也练习写作。她每创作一首诗词,总要反复琢磨,不断修改,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了,才拿出来请别人指教。

有一天傍晚,薄暮冥冥,细雨纷纷,远山如黛,浓云如墨。李清照站在窗边,望着柳絮泉边,重重竹帘外梨花飘然落地,竹影摇曳多姿,不由挥笔填词,写了一首《浣溪沙》,拿起瑶琴和着音律,轻轻拨动,随声唱了起来。音律柔美,娓娓动听,客厅里的宾朋一听到这美妙的音乐,都停止了谈话,凝神听起来: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阳,梨花欲谢恐难禁。

悠扬的琴声和着美妙的词韵不觉使宾客赞叹不绝,都夸此女为才女。晁补之问李格非:“此首词可是令爱所作?”李格非笑道回答:“小女信口胡诌,请多指教!”众宾客一听,更是赞不绝口,晁补之惊喜地说:“信口一唱,便成佳作,真了不起呀!”

谈兴正浓酒将尽兴,李格非兴奋之余,不禁把李清照平时写的一些词和诗拿出来,请这些博学的朋友们指点优劣。其中有一首《如梦令》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宾客们读完此首词,细细品味其中韵味,都不觉口出赞叹之语。晁补之称赞之余一语中的说:“李家出了个才女,日后必然名扬海内,成为词坛首屈一指之人物。

杨慎妙答皇上联

有一年夏天,杨慎正在池塘里游泳,正好县令从此路过,衙役们鸣锣开道,他也不回避。县令火冒三丈,喝令杨慎上岸。不料小小的杨慎不听他那一套,在池塘里就是不出来,县令毫无办法。于是,县令则差役把杨慎的衣服挂在塘边的一棵古树上,并说:“我给你出个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本官就饶你无事,否则我要处罚你!”杨慎在水里露出小脑袋说:“大人请讲。”

县令说:“千年古树为衣架。”

杨慎信口答道:“万里长江作澡盆。”

县令一听,对得这么好,便令人将衣服取下来,给了杨慎,并赞扬他有出息。后来人们知道了这个杨慎和县令对对子的故事,就把杨慎游泳的池塘称为“娃娃堰”。

一次,杨慎路过私塾,老师正训斥一个学生,杨慎上前询问。老师说:“我今天早上出了一个下联,让这个学生写出一个上联,一天还想不出来,你说能不让老师生气吗?”

杨慎听了,问道:“不知老师出的什么下联?”“谷黄米白饭如霜。”老师说。

扬慎思忖了好一会儿,也想不出合适的上联,就在心里记下了。

后来,杨慎随当大学士的父亲杨廷来到京城。一天,弘治皇帝宴请百官,杨慎跟着父亲也来了。当时正值隆冬季节,火盆中的木炭正燃烧着熊熊烈火。弘治皇帝来了雅兴,对众官说:“朕有一联,看你们谁能对上。”于是吟道:“炭黑火红灰似雪。”

众臣听了,都觉得是个好联,个个低头沉思,就是对不上来。“我来对!”一个童声传来,大臣们都扭头观看,原来是个孩子,不由地惊愕起来,连皇上也觉得惊异。杨慎上前走了两步,从容对道:“谷黄米白饭如霜。”

弘治皇帝一听,下联对仗工整,不禁拍手叫好,连声称赞:“对得好,对得好!”

其实杨慎说的,正是私塾老师出的那个下联,他一直还牢牢地记着,现在用在这里,真是恰到好处。杨慎的名字很快传遍了京城。

解缙6岁戏对曹尚书

一天,私塾里的小解缙摘下一朵鲜花,上课时放在桌上正在欣赏。一抬头,发现老师正迈着方步向他走来,吓得他忙把鲜花藏进衣袖里。老师哑然一笑对他说:“小子暗藏春色。”

小解缙生怕受到责备,急忙恭敬地对出下联:“大人明察秋毫。”

先生平素就喜欢小解缙,见他如此机敏,对答如流,不觉心中一喜,也就不再责备他了。

解缙家住在曹尚书家对面。曹府的深宅大院里一丛翠竹,正对着解家大门。春节时,小解缙在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语言讥讽,意思是曹尚书家有竹无书,不是什么书香门第,而我解家才是呀!

身居高官,备受人尊崇的曹尚书看后,哪能忍受如此奚落,一怒之下,命家人把竹子全部砍光。小解缙看了,心中暗暗一笑,不声不响地在原对联下,不多不少地添上一字:

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看后,更是怒气冲天,吩咐家人,把竹根全部刨掉,竹子没了,看他还怎样逞能。

小解缙看罢,又偷偷一笑,在下边又各巧添一字: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看了,更是气冲如牛,但又无计可施,只好悄悄忍气作罢,可心里总不是滋味。后来他打听出对联是小孩子解缙所作,不胜惊讶,叹为神童。

曹尚书爱才心切,忙派家人送上请帖,约小解缙入府相见。小解缙进见这天,曹尚书故意不开正门,想戏弄他一下,找点心理平衡,便让他从旁边的小门进。小解缙心知曹尚书故意怠慢他,于是站在小门前就是不肯迈步,曹尚书得意地取笑道:

小人无知嫌路窄,

小解缙一听,这分明在戏弄他以泄隐忿,便反唇相讥:

大鹏展翅恨天低。

曹尚书一听,小解缙出语不凡,喻自己为搏击万里的冲天大鹏,小门怎能容下,忙命家人开了大门。

从此,小解缙的才名传遍乡里京城。

过了几年,曹尚书想试试解缙有无长进,便邀请他到曹府赴宴。解缙刚来到门口,曹尚书便满面春风地迎接出来。指着门前的石狮子出了个上联:

石狮子头顶石香炉何日卸下?

解缙笑容满面地脱口而出,对出了下联:

泥判官手执生死簿几时勾销。

曹尚书暗暗称赞,哈哈一笑。

解缙被迎进中堂,墙上挂着一张“刘海戏金蟾”的画,堂中桌上摆着一盘象棋,曹尚书又出个上联:地不扫,钱不撒,蟾不鸣,笑谈画中刘海,

以画意出对,十分精巧绝妙。这时解缙看了看桌子上的棋盘,立刻又对出了下联:车无轮,马无脚,炮无烟,闷杀阵内将军。

解缙对得更是奇妙绝伦。

曹尚书不甘心栽到小孩子手里,心服口不服地又指着棋盘出了个奇联:天当棋盘,星为子,谁人敢下?

解缙心中一惊,这上联立意高远,气韵不凡,定要认真对好,他不动声色地略思片刻,一字一顿地对出了下联:地作琵琶,路成弦,哪个能弹?

曹尚书见解缙才华非凡,便哈哈大笑,相让入座。入席后,曹尚书见解缙身穿一件绿袍子,其色近于蛙绿,忽然又得一上联:出水蛙儿穿绿袄,美目盼兮。

解缙一时未找到对句,正思索间,仆人送上一道菜:一盘大红对虾,他见尚书穿的那件红袍,正似虾色,猛又联想到曹尚书送客时总要点头弯腰,有了,一个下联对了出来:落汤虾子着红袍,鞠躬如也。

这个曹尚书绝非等闲之辈,他虽然屡被小解缙嘲笑奚落,但能世事豁达,不计一时之小忿,还把女儿许配给他。

解缙凭其才华,曾任翰林学士。任翰林学士时,主持修编了《永乐大典》,著有《文毅集》、《春雨杂述》等佳作。

徐霞客游记颂山河

江苏省江阴县位于长江下游的南岸,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四季气候怡人,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公元1586年,我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就出生在这里。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号。他的祖上几代均是读书人,可他父亲徐有勉却选择了另一条路,游历祖国的山川河流,是当地著名的隐居学者。

徐霞客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对读四书五经、作八股文感到特别乏味,他梦想着有一天,能像父亲和那些古代旅行家一样,远走高飞,游历天下。

父亲房间有许多关于古代旅行家故事的书籍,徐霞客常悄悄地拿出来看,里面许多惊险、新奇的故事情节,令年幼的徐霞客着迷,他向往自己有一天也会经历那些惊险与新奇。

有一次,他竟将书带到学馆去看,先生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可他却在下面看得津津有味,先生发现后十分生气,对他说:“徐弘祖,你在看什么,像你这样不好好学圣人经文,在上课的时候看这些无聊的闲书,有希望求取功名吗?”

徐霞客理直气壮地说:“我长大后要做穆天子、司马迁、班固那样的人,游历天下。”先生对徐霞客的无礼感到十分气愤,向徐霞客的父亲陈述了徐霞客的无礼行为。父亲听后,没有打骂儿子,而是耐心地教导儿子说:“孩子,你还小,需要在学馆里学习,等你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再去读其他的书籍,不是更好吗?”

徐霞客却固执地说:“父亲,孩儿对四书五经一点兴趣都没有,那些书实在太死板了。”

父亲听后脸色越来越难看,平心而论,徐有勉更希望儿子走仕途之路,只有这条路,才能当官,才能光宗耀祖。可眼前的儿子却无心于功名利禄,这可真让徐有勉左右为难。

懂事的徐霞客看出父亲的心事,便对父亲说道:“好吧,父亲,我以后会用功读书的。”

转眼,徐霞客到了考秀才的年龄,他的地理、历史知识越来越丰富,而且兴趣越来越浓,但对经文八股却越来越淡漠,迫于父母之命,他到县城应试。

考试前,徐霞客游览了君山,并登上了望江楼。望着滚滚东流的长江,他情不自禁地喊道:“多么雄奇壮观的景象啊!”

身后一位老人问道:“小伙子,你喜欢长江水?”

徐霞客连忙点点头。这位慈祥的老人给他讲了许多江岸景点的由来,他说:“蟠龙山是武则天登基时黄龙在山顶蟠了3天而得名,凤凰山是一位石匠从崖岩中凿出了玉凤凰……”

老人的故事娓娓动听。徐霞客见老人知道这么多事情,忙问:“老人家,听说长江水是从西蜀流出来的,是这样吗?”“书上说它是从岷山西北发源的,可那地方实在太远,还没听说过有谁到过那里。”老人平静地回答。“岷山西北真是长江的发源地吗?源头的景象一定更加令人神往,要是我能到那里去亲眼看看该有多好!”

徐霞客的心似乎已经飞向巍峨的山岭、奔流不息的江河,他暗暗下决心:“总有一天,我要去长江的源头,我要游遍祖国的江河山川!”

考试结束了,徐霞客榜上无名。回到家里,虽然父亲仍然督促他继续读书,来年再考,可他对功名已没有兴趣了。

等父亲一出远门,他就到父亲的藏书楼,遨游在书海中,如饥似渴,孜孜不倦。

有一天,一位客人正和父亲谈游览太湖包山的经过,还说到了山上的林屋洞,客人便向父亲求教,道:“徐先生,听说书上记载,林屋洞很长,可以通向四方,不知是哪四方?”

父亲紧锁双眉一时记不得了,这时徐霞客连忙对客人说道:“大叔,你说的是《郡国志》吧?上面记载说,林屋洞东通王屋,西达峨嵋,南接罗浮,北连岱岳。”

父亲十分惊讶,想不到儿子对地理知识如此熟悉,简直是倒背如流。看来让儿子走仕途之路是白费心机了。

经过这件事后,徐有勉思量再三,把儿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弘祖,你已经长大了,看得出你的心思不在功名上,父亲也不再勉强你,不过你选择的是一条充满艰辛而又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路啊!”

徐霞客听完父亲的话,像见到了雨过天晴的太阳,高兴地跳了起来,他信心十足地对父亲承诺道:“爸爸,只要能游历天下,再苦再累,儿也心甘情愿。”

从此,徐霞客告别了四书五经,在父亲的指导下,刻苦钻研地理知识,这些知识为徐霞客游历祖国的山川河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徐霞客一生从事地理考察,写下了大量的日记,后整理造册出书,这就是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为我国的地理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霜叶红于二月花”形容深秋的枫叶,形象贴切,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据说这是杜牧游览潭州(今长沙)岳麓山时所写。

杜牧出身名门贵族,曾留下很多风流韵事,唐诗中记载着杜牧醉酒后这样一段故事。

杜牧从洛阳来到长安任监察史。7月间就分派到东都,即到洛阳去任职。

这一天,洛阳城里的名人李司徒宴请各界知名人士,由于杜牧是朝廷派来的监察官员,李司徒因此不敢请他来参加宴会。但是,杜牧知道了这件事后很不高兴,于是派人到李府通报,说杜牧想来赴宴。李司徒不敢得罪他,只好派人请他来赴宴。

当时,杜牧正坐在院中赏花饮酒,已醉意朦胧。

杜牧来到了李家,这时酒宴已经开始,宾客满堂,两边还侍立着上百名歌女。杜牧一个人坐在那一个个地仔细打量着。

这时,李司徒告诉杜牧说:“杜官人,这里的歌女不但个个技艺高超,而且长得很漂亮,但她们都是鲜花下的绿叶,有一位叫紫云的姑娘,才是百花之王。”

杜牧忙放下酒杯,急切地问:“哪位姑娘叫紫云?快快出来!”

李指给他看。这时,一位身着白色轻纱的美貌少女,像天宫仙女飘飘而来,杜牧看直了眼,他大声喊道:“果真名不虚传,应该把她送给我。”

这句话说得粗俗无礼,又出自一个风度不凡,才华出众的监察御史之口,而且声音又这样大,惹得主人和宾客们都纵声大笑,连周围的歌女和侍女也都偷偷笑了起来。杜牧这才觉得自己有点失态失言,不好意思再做解释。于是站起身又喝了一杯酒,然后吟诵了上面这首七绝诗。

李白的清平调

唐朝天宝二年(742年),李白在长安被唐玄宗封为翰林供奉,即皇帝的高级诗文侍从。

这一年春天,风和日丽,鲜花盛开,沉香亭畔的牡丹花争奇斗艳。一天,唐玄宗和杨贵妃在这里饮酒赏花,侍从们站立在一边侍候,歌女们翩翩起舞。

唐玄宗听着,看着,觉得都是过去的一些旧诗老调,便非常生气地说:“观看名花,怎么可以用旧的诗词呢?快去召来李学士,写出一些好听的新歌词。”

乐师李龟年马上吩咐侍从去找李白,经过几番周折,好不容易找到了李白,他正在和诗友们饮酒论诗,已经有几分醉意,但皇帝召见,也不敢怠慢,便急匆匆赶到了沉香亭。

李白踉踉跄跄被侍从扶到了唐玄宗面前,皇上有些生气:“为何醉到这种程度?”

李白笑着回答:“知道万岁要听新歌词,所以才多饮了点儿,只有醉酒后我才能写出绝妙的好文章。”

唐玄宗命令歌女们继续唱歌跳舞,让李白在一旁写出观赏名花和赞美贵妃的好诗篇。

等到杨贵妃的霓裳羽衣舞刚完,李白的3首《清平调》词便写了出来。

唐玄宗和杨贵妃听了都连声赞好。尤其诗人巧妙地把杨贵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唐玄宗听到这绝妙的诗文,高兴地又饮起了酒,杨贵妃听到这3首赞美她的诗,更是得意洋洋,连走起路来都有了新的姿态。

青莲居士谪仙人

传说中李白的母亲梦见天上的太白金星而生下他,所以取名太白。李白从小就聪明伶俐,而且读书刻苦,年轻时他的文章便广为人们赞扬。他生性孤傲,嗜酒如命,但文才却很惊人,他自号青莲居士,人们称他为李谪仙。一次他在湖州(今浙江境内)的一家酒楼喝酒,酒醉后自顾自地大声歌唱,引来不少围观者。湖州司马经过这里,寻着歌声来到了酒楼问道:“酒后高歌的是何人?”李白不屑一顾地以诗作为回答:“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逃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李白性情豪放,酒后狂言,诗才天下闻名,但他怀才不遇,不被朝廷重用使他感到苦恼。这种心情在他的诗中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受到李璘连累,关在浔阳监狱中。经过当时的宣慰大使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的竭尽全力相救,才免去杀头之祸,可唐肃宗李亨还不肯释放他,要治他的罪。这件事被当时任天下兵马副元帅的郭子仪知道了,他非常着急地说:“李白曾救过我一命,他现在遇害,我岂有不救之理?”

于是他上书唐肃宗,愿用自己的官职为李白赎罪。这样,李白算是出了牢狱,肃宗皇帝下令从轻判刑。在乾元元年,即永王被打败的第二年春天,李白受到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的处罚。这时李白已58岁了,在流放启程的前几天,写下了《流夜郎赠辛判官》七言诗: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几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我愁远谪夜邓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李白何时救过当时天下兵马副元帅郭子仪的性命,那还是他被唐玄宗任命为翰林待诏时的事。

一次李白出长安漫游,见一辆囚车飞驰而来,车中囚着一个威武精干的汉子。李白跳下马问押解的士兵:“车上的囚犯叫什么名字?”

一个小头目回答说:“叫郭子仪。”“他犯了何罪?”李白又问。

小头目又回答说:“他在大将哥舒翰部下带兵,他的手下不小心失火烧了军粮,罪应当斩。”

李白起了惜才之心,走过去同郭子仪谈了几句,又问了他一些兵法,郭子仪口吐不凡,对答如流。

李白说:“他的手下犯罪不应治他死罪,待我去见哥舒翰。”

哥舒翰久闻李学士大名,谈到释放郭子仪时,他为难地说:“我治军一向公私严明,郭子仪按法该斩,不敢擅放,须上奏皇帝裁决。”

李白说:“请暂缓用刑,我也上书一封请一并上奏天子。”

不久圣旨下来,准了李白的奏章,赦免郭子仪,准他戴罪立功。后来郭子仪成为平定安史之乱及抵御外患的得力大将,也成了李白的好朋友。

乌栖曲

传说天宝年间李白进京赶考,住在长安街头的酒店里。此时他的文章已受到许多诗人欣赏,自称“四明狂客”的年近八旬的贺知章久闻李白大名,特地前去拜访。李白送上一首诗请老先生拜读:乌夜啼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贺知章读后赞道:“好诗!真是天上谪仙人也!”

李白说:“老先生夸奖了,这是一首写丈夫被征到边关,家中妇人想念的诗文。”

贺老先生接道:“夕阳西下,成群的乌鸦从天边飞回,盘旋着,哑哑叫着,乌鸦尚且知道要回巢,更何况远在边关的征夫呢。这两句绘出了一幅秋林晚鸦图。”

李白思索了片刻说:“正在织布的秦川女回忆往日的夫妻恩爱,更感到寂寞难耐,种种思绪涌上心头,怎么能不挥泪如雨。”

这时,贺知章又拿起李白的另一首诗《乌栖曲》,贺知章读罢又连声赞道:“此诗可感动鬼神矣!”

李白与杜甫

杜甫从小读书学习就非常刻苦,7岁时就能熟读许多历代名家的名作,有的甚至能一字不差地倒背如流,并写出了题为《凤凰》的诗。他的许多诗都受到当时一些著名诗人的表扬。平日里,他对书总是爱若至宝,一本接一本地读,常常为书着迷,忘记了吃饭和休息。日子一长,书都翻烂了,所以诗中所言也是他的切身体会。

杜甫24岁(公元735年)在洛阳应进士考试落榜,就一直在长安写诗长达13年。这期间,他寻求功名到处受阻,青少年时期的壮志,早已化作一腔牢骚悲愤。

实际上,历史上许多著名诗人在读书上都是勤奋刻苦的。李白5岁时就在父亲教导下开始认字读书。少年时期,他就熟读了《诗经》、《尚书》,背诵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等。有一个“铁棒磨成针”的故事,说的是李白刻苦用功,博览群书,才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好文章。

李白小的时候,一次他在家里读书,读累了,也有些烦了,便跑出去玩一玩,路上他遇到一个老婆婆,坐在河边一心一意,不厌其烦地在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很惊奇,不知道老婆婆磨铁棒的用意,便走上前去探问:“婆婆在做什么?”

老人家抬头看了看他,然后又低下头去继续磨:“我想把铁棒磨细,磨成一根针。”

李白非常不解,感到很古怪,又靠近老婆婆问:“婆婆什么时候才能把它磨细呢?”

老婆婆坚定地说:“只要功夫用到了,铁棒一定能磨成针。”

李白很受启发,回到家里还在想这件事,他默默地自语:读书也像铁棒磨针一样,只要肯下功夫,不停地努力上进,才能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不负有心人,才能写出好文章。李白果真这样去努力了,后来成为世代称颂的大诗人。

唐朝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漂泊到了四川夔州,并在城西买下一间破茅草屋居住下来。

杜甫的草屋门前有几棵枣树,每当春暖花开,树上鲜花挂满枝头,一片春意浓浓。随着阵阵春风轻拂,树上的花瓣飘落在地,香气浓郁,杜甫便经常坐在树下观赏。

到了秋天,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红枣,在阳光的照射下,红彤彤的一片,煞是喜人。

一天,杜甫发现有几个小孩子站在树下用竹竿打枣,他非常生气地把孩子赶跑了。第二天,他又看见这几个孩子来打枣,便到西院邻居的家里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孩子的母亲。

原来,这是一位年老的寡妇,早年死了丈夫,在这兵荒马乱,田地荒芜,而官府的苛捐杂税又多如牛毛的日子里,家人吃不上饭,孩子饿得无奈,便偷偷地跑到杜甫家的小院打枣充饥。

杜甫听后非常伤心,回到家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从此后,杜甫不但不赶走这几个打枣的孩子,还出来帮助他们,让他们把打下的枣带回去给老母亲吃。

第二年,杜甫把草堂让给了从外地来的一个姓吴的亲戚居住,他自己搬到了离草堂10多里路的东屯去住。

秋天,红枣又熟了。这群孩子又来打枣吃,这位姓吴的就在草堂外插上了篱笆,还警告孩子不能再来捣乱。

这件事被杜甫知道了,写了一首诗来劝告这个姓吴的亲戚,让他多照顾照顾这孤儿寡母。

杜甫这首诗写得很凄婉,从一个穷苦的寡妇,由几个孩子吃不上饭打枣的小事,联想到战乱给人民来的灾难,想到了整个国家,并流下了悲伤的泪水。这表现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疾苦表示同情的真挚感情,这一点在当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王安石改诗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一生饱读诗书,对学问非常认真。

有一年,王安石因为主张改革被罢官,他决定离开京城由水路回江南去。

船到了与京口(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隔江相望的瓜州时,王安石看着眼前的景色,思念起家乡的亲人来。他走进船舱,拿出纸笔,写下了一首题目为《泊船瓜州》的诗: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对第三句的“到”字很不满意,认为太死板,而且春风是流动的,从哪到哪呢?于是把“到”改成了“过”,还是不满意。就这样,他先后用了“满”、“入”等好几个字,可都不满意。王安石就走到船头,想透透空气。

月色下,江边的草丛变成了墨绿色,反射着月光。王安石看着,忽然有了灵感,急忙跑回船舱。把原来改过的字全抹去,填了一个“绿”字上去。他把这首诗重新抄了一遍,还特意把“绿”写得很大,然后满意地拿给人看。

后来,许多人在谈论怎么推敲炼字的时候,都喜欢用王安石改诗这个例子,说一个“绿”字使全诗都生动了起来。

神童方仲永

抚州金溪地方有一户方姓人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一家人加起来也不认识几个斗大的字,后来他们生了个小孩,名叫方仲永。

方仲永5岁那年,忽然哭着闹着要笔墨纸砚。他的父亲感到很奇怪,就到附近读书人家借来一套。

仲永爬到饭桌上,铺开大纸,挥笔写下了四句诗,还在下面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诗的大意是孝养父母和维护宗族。一家人看得目瞪口呆,连忙请来一个乡下秀才看看。

秀才将信将疑,又随便指着屋里一件东西,叫仲永当场赋诗。仲永歪着小脑袋想了想,便饱蘸浓墨,挥手立就,而且诗句贴切,文气畅通。

这一来,方仲永神童的名声便在四乡传开来。乡里人都想见识一下神童,于是他家经常是车马盈门。有些豪富人家重金迎请,让他当堂赋诗。他的父亲见有利可图,就成天牵着仲永走乡串寨,到处表演,没有让他再去读书。

王安石在京城做官,很早就听说了仲永的名声。

有一年,王安石回到娘舅家,看见仲永已经有十二、三岁了。王安石很感兴趣,便叫他即景赋诗。仲永搔了许久脑勺,才勉强写出一首,与从前相比,显然逊色了不少。

又过了7、8年,王安石再次回到娘舅家,顺便问到仲永,娘舅对他说仲永已经不会做诗了,而且现在也不做了。王安石听到后,替仲永感到很惋惜。

拔苗助长

战国时期,在宋国有一个农民,在乡下种了几亩田地,他的性格很急躁,自从春耕播种以后,就天天到地里去看秧苗。有一天他去地里锄草,看到自己家的秧苗比别人的稍微矮一些。他心想:这秧苗长得太慢了,我得想办法帮它长得快一些。

但是怎样才能使秧苗长高呢?当时科学不发达,不用说没有化学肥料,就连施用农家肥料的方法也没有传到宋国的穷乡僻壤。为了这件事,他愁得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终于,他想出了办法:把秧苗往上拔一拔,让它快点长高!说干就干,他下田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拔完一垄又一垄,累的汗流浃背,腰酸腿疼。回到家里,疲劳不堪,躺在炕上长嘘了一口气,兴奋地对刚回家的儿子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秧苗长高了好几寸。”说完,脸上还带着非常自豪的表情。

他的儿子听到父亲这么一说,心里有点犯迷糊:怎么会让秧苗无缘无故长高呢?真是奇怪,不行,我得去看一下。

等父亲睡着了,他拔腿就往田里跑,等跑到田边一看,秧苗全都枯死了。

罗贯中与传世名著《三国演义》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常常手不离卷,甚至神魂颠倒,闹出不少笑话。一天,罗贯中家里的人都出去了,他在家专心致志地写《三国演义》。

一个乞丐上门讨求,求到:“秀才行行好,小人断粮几天了。”罗贯中正写“群英会蒋干中计”,书中周瑜领蒋干查看后营粮草。他听乞丐说“断粮”,头也没抬就连连念到:“营内粮草堆积如山,即可取之!”念了一会儿,他又自顾写他的书了。那乞丐,便毫无顾忌地进屋拿了些米就走了。恰巧这事被近旁一个小偷看到了,他也放心大胆地进屋,把罗贯中家的米粮全拿走了。他妻子回来一看,粮囤底朝天了,着急地说:“家里没有吃的,人都快饿死啦,到底还管不管啊?”罗贯中刚写完“出陇上诸葛装神”一回,听妻子说“没吃的”,不禁搁笔哈哈大笑道:“陇上麦熟,何不食之?”其实麦子还没吐穗哩,妻子知道多说无用,只好借些粮食回来度日。

过了些时候,地里麦子将熟了,野猪成群结队钻进地里,又吃又糟蹋,妻子急得团团转,要罗贯中拿个主意。罗贯中正写“关云长水淹七军”,便不耐烦地道:“欲操胜券,放水淹之,放水淹之!”于是,麦地里灌满了水,野猪是灌跑了,却水害成灾,连邻居的麦子都烂掉了不少。水淹后的麦子七倒八歪,妻子问如何收法,谁知罗贯中把“陆逊火烧连营700里”的手稿往袖管里一揣,满面怒容地说道:“速速火攻,以火取之,以火取之!”说罢,竟点起一把火直奔麦田。妻子一看,慌忙大喊:“救火呀!救火呀!”左邻右舍听说罗贯中要到麦田里放火,都说这人定是疯了!而罗贯中这时正构思“刘皇叔哭求孙夫人回荆州”一节,他忽然想到一句“欲退东吴兵,须求东吴人”,便丢下火把当着众人,双膝跪倒在妻子面前,哭着哀求起来:“啊呀,孙夫人哪,千不对万不对都是我玄德的不对!你千不念,万不念,也该在夫妻情分上,饶了我这一次吧。”

罗贯中哭得声泪俱下,听的人乐得前俯后仰。众人细一问,才知道罗贯中一门心思写《三国演义》,故而做出这一桩桩疯疯癫癫的奇事来……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年轻时进京赶考,殿试文章独出一格,主考官很赏识,点了他的头名状元。

可是,一到金殿,皇帝见到蒲松龄长得丑,就对主考官大发脾气,说:“堂堂圣朝,怎么叫丑八怪当状元?”

主考官说:“万岁,有道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别看他相貌丑,肚中才学在考生中是鹤立鸡群呢。”

皇帝说:“说什么也不能让丑八怪当状元。”

蒲松龄心想:碰上这个混账皇帝,即使当了官,有力气也使不出,有翅膀也张不开。一气之下,就背了包袱回家啦。

有一天,一个驼背大爷,拄着拐杖,慢慢走来,问道:“怎么啦,有哪桩事惹你气闷?”蒲松龄说出了自己的心事。

驼背大爷说:“我讲个故事给你解解闷,好吗?”“好呀,请!”驼背大爷就说了马骏漂到罗刹国的故事。

原来在那里,相貌丑陋的人,当做是美的,可以做达官贵人;相貌好看的人,却当做是妖魔鬼怪,当做是丑的。马骏因为生得英俊,人家见了他就逃。后来马骏在脸上涂了锅灰,国王马上重用了他。蒲松龄边听边想,开初很不高兴,可听完后,想了想,又说:“老大爷,这故事真好!这样好坏不分,黑白颠倒的事,世上多着哩。”“我们这里,会讲故事的人多的是,你有一肚文才,为什么不把这些故事记下来,让世人去评议呢?”

蒲松龄双手一拍说:“好主意!好主意!老大爷,你说说我该怎么做?”

驼背大爷说:“你得先做到四个字。”“哪四个字?”“酸、甜、苦、辣!这‘甜’字是嘴巴甜,对人要和气、称呼要好听,男女老少都接近,故事多得写不完!”“对!这‘酸’字是——”“‘酸’是心肠酸,故事里的人伤心,你就要流泪,要是长了木头心,故事哪能动人心?”“对!这‘苦’字是——”“‘苦’有两层意思。”“哪两层?”“一层是泡壶浓茶,讲故事的人渴了,就喝上一口,润润喉咙。浓茶不是苦的嘛?”“对!还有一层呢?”“还有一层是:写故事要做到寒冬腊月不怕冷,大暑炎炎不怕热,无衣无食不怕苦!”“对!这‘辣’字是——”“‘辣’也有两层意思。”“哪两层?”“一层是备一份烟,爱抽烟的人,抽会儿烟,提提神,讲起故事来起劲。烟可不是辣的么?!” “对!还有一层呢?”“还有一层是:故事该辣的地方要辣,不要怕伤人,辣能醒人。”“对对对!我这就记下了!”

这以后,蒲松龄真的照着老大爷的话去做了,他听人家聊了一辈子故事,也给人家讲了一辈子故事。蒲松龄活了70多岁,写了好多好多的书,临死的时候,他觉得天下奇事还没有写完,所以有一只眼睛一直没有闭上。

他把听来的故事都写了下来,给定个名儿叫《聊斋志异》。

《西游记》

主要内容

1.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优秀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小说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徵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代取经的缘起。从十三回到全书结束,讲述仙界一只由仙石生出的猴子拜倒菩提门下,命名孙悟空,苦练成一身法术,却因醉酒闯下大祸,被压于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观音向孙悟空道出自救的方法:他须随唐三藏到西方取经,作其徒弟,修成正果之日便得救。孙悟空遂紧随唐三藏上路,途中屡遇妖魔鬼怪,二人与猪八戒、沙僧等合力对付,展开一段艰辛的取西经之旅。

写作时代为明朝中期,当时社会经济虽繁荣,但政治日渐败坏,百姓生活困苦。作者对此不合理的现象,透过故事提出批评。共一百回,六十余万字。分回标目,每一回目以整齐对偶展现。故事叙述唐三藏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经过八十一次磨难,到西天取经的过程。

2.人物简介:

唐僧: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的。小说里的唐僧,俗姓陈,名祎(音译)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化生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金蝉子投胎——旃檀功德佛】

孙悟空:又名孙行者、外号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因迸裂,见风而成之明灵石猴。在花果山中,有一群猴子指着花果山的瀑布说了一声,有谁敢进去,为我们寻个安家之地,不伤身体者,我等拜它为王,石猴发现水帘洞,并借此机会将“石”隐去了。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须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兵器为从东海龙王那抢来的“定海神针”金箍棒。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三番两次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敢于反抗,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所以孙悟空很容易就会成为中国小男孩崇拜的偶像。【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石猴——弼马温——齐天大圣】(72变)【金箍棒——斗战胜佛】

猪八戒:又名猪刚鬣、猪悟能、猪烈刚,孙悟空常称他“呆子”。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的形状。在高老庄抢占民女,后被孙悟空降伏。修得正果的封号为净坛使者。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钉耙。猪八戒只会三十六种变化。猪八戒这个形象是吴承恩塑造很成功的形象,它虽好吃懒做,却是孙悟空的左膀右臂。虽然自私,却讨人喜欢,对师傅也是很忠诚。【天蓬元帅(戏嫦娥)——净坛使者】(36变)【九齿钉耙】

沙和尚:又名沙悟净、沙僧。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塘虱精),后观音菩萨收服,命沙和尚拜唐僧为师,保他去西天取经。因他最后拜唐僧为师,一路上任劳任怨,负责挑担。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宝杖,书中又将沙和尚称为“沙僧”。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卷帘大将(蟠桃会上打碎琉璃盏)——塘虱精——金身罗汉】【降妖宝杖】

白龙马:任劳任怨。【龙王三太子(纵火烧了殿上玉帝的明珠,被贬蛇盘山)——八部天龙】

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历经十四年寒暑,九九八十一磨难,与各路妖魔鬼怪进行搏斗,最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其中最经典的故事有孙悟空大闹天宫、高老庄收八戒、八戒大战流沙河(借机收沙和尚)、三打白骨精、人参果、盘丝洞、火焰山、真假美猴王等。在与妖魔鬼怪进行斗争中刻画了师徒四人鲜明的个性,故事十分生动。

文学特色《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也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玉皇大帝手下十万天兵天将,竟然抵不过孙猴子一条金箍棒,而让真正的贤才去当不入流的马夫,其统治之昏暗,虚弱,不言而喻。如来佛祖所创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钱财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许手下人收取贿赂。而《西游记》一路上妖魔鬼怪,多与神佛有瓜葛,如青牛精是太上老君坐骑,金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狮驼岭三魔王均与文殊、普贤菩萨甚至如来佛祖有关系,这反映封建社会官官相护的黑暗情景。

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人性、神性和猴性三重特点。大英雄的不凡气度,对师父师弟有情有义,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是为人性、毛脸雷公嘴,山大王则是猴性;而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则是神性。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愣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大闹天宫的桀骜不驯,与西天取经相比似乎改变许多,其实悟空的个性仍然没有变,比如在骗取妖怪的二件宝物,让玉帝派人装天,威胁道:“若不从,即上灵霄宝殿动起刀兵。”在得知妖怪是观世音菩萨所派,咒她“活该一世无夫”,对如来佛祖更是以“妖精的外甥称呼”,孙悟空,这么一个不“听话”,不为强势屈服的硬汉子,跃然纸上。

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毕竟他在西天一路上披荆斩棘,当开路先锋,不辞辛苦污臭,所以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特别是他的很多小聪明比孙行者强,这也是孙行者做梦也想不到他认为的呆子居然是这么一个“阴险”“狡诈”的家伙。行者化缘的斋饭,八戒吃得最多,行者打败妖怪,八戒捡便宜,没事挑拨唐僧念紧箍咒“制裁”一下行者,可是在唐僧眼中,他还是一个老实人,是个好徒弟,这也是行者的聪明不如猪八戒的地方。

唐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仍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而且,这里的人物也给现代管理学带来很多值得参考的价值。

弃医从文的鲁迅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因家境较富裕,他7岁时就被父亲送进私塾“三味书屋”读书。鲁迅学习十分刻苦认真,所以学习一直名列前茅。13岁时,由于家境衰落,父亲又病倒了,少年鲁迅不得不放弃学业,每天奔走于当铺与药铺之间,小小年纪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不久,父亲病逝,他料理完后事,就决定东渡日本学习医学。

早年,由于中国贫穷落后,中国人在国外一直受人歧视,所以出国留学的学子们都非常刻苦努力,想用优异的成绩来为祖国争光。鲁迅到日本后,也是尽量回避一些闲杂事情,集中精力刻苦学习。他想用学成的精湛医术,去救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但是,一件偶然的事情改变了他学医救国的志向,也改变了他的一生。

有一天,教室里放映电影,描述的是日俄战争时的场景,其中一段情节是:他们双方在中国的领土上打仗。

一个中国人当了俄国人的间谍,被日本人抓住要砍头示众。当时围观的许多中国人,他们看着自己的同胞要被日本人杀死,神情麻木,甚至幸灾乐祸。鲁迅实在看不下去了。

这时,一个日本学生,又说了一句:“这些中国人真麻木,他们不亡国谁亡国?应该让更文明的人去‘教化’他们。”鲁迅实在忍无可忍,想反驳但又说不出来一句话。他用愤怒的目光瞪着那个日本学生,心中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影片中那被绑上刑场的中国人,那些神情麻木的围观者,还有那个日本学生刻薄的话语……这样的国民,如果不从思想上救治,即使医好他们的身体又有什么用……鲁迅不敢往下想,至此他已下定决心弃医从文。

鲁迅要用文学之笔,唤醒沉睡的民众。他先后发表了《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许多优秀作品,以犀利的笔锋对中国的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进行深刻地批判,号召人民起来革命。

鲁迅一生爱憎分明,他曾两次掩护我们党的领导人瞿秋白躲避敌人的追捕。方志敏烈士的遗作,也是由他亲自转到中共中央的。鲁迅在自己的作品中,对人民大众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对倒行逆施的国民党政府,则给予了毫不留情的揭露和驳斥。

鲁迅用手中的笔实现着自己的爱国理想,用篇篇作品铺设着救国的道路。毛泽东主席曾经称赞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留下了值得后人敬仰的铮铮铁骨。

才气横溢的郭沫若

郭沫若自幼聪明,母亲在他3岁时就教他背念古诗,5岁进私塾念书,长大一些就能和大人对对子。

私塾放学后就是孩子们的天下了,郭沫若和小伙伴总要结伴而回。这一天,他们看到一座寺庙的院墙上伸出一枝树枝,看到上面结满了许多又红又大的桃子,都馋得直流口水。“要是能摘一个桃子吃,那该多好啊!”一个小伙伴说。“唉!墙又高,门又关着,进不去啊!”另一个小伙伴叹息着说。“看,这里有个窟窿!”忽然,一个小伙伴指着墙边的一个洞高兴地说。“我们要按顺序一个一个地钻进去,悄悄地,别被老和尚发现。”郭沫若吩咐说。

小伙伴们一个个从墙窟窿钻了进去,爬上硕果累累的桃树,像孙悟空进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园,专拣又红又大的桃子啃。“不好,老和尚来了!”一个小伙伴惊叫了一声。于是,他们像小猢狲一样,很麻利地滑下桃树,从墙窟窿里钻出逃跑了。

老和尚看到满地的桃核,还有些只啃了几口的桃子,又心痛,又生气。当天便去了私塾,向教书先生告状。

第二天上课时,先生满脸怒气,大声问:“昨天放学后,是哪几个到寺庙里偷吃了桃子?”

学生们面面相觑,都不敢做声。“说啊!”先生用戒尺狠狠地敲着桌子说,“不好好念书,还去干这种偷盗之事,真是可耻!这样吧,现在我出个对子,你们谁能对上来,就饶了你们这一次,如若对不出来,你们每人都得打手,一个也不饶!”私塾先生是位很和善的人,虽然学生做错了事,可他并不想用打手来惩罚他们,只想告诫他们,让他们认错。接着,他念出对子的上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用眼睛偷偷地瞅郭沫若。

郭沫若满面羞愧,他低着头想了想,站起来答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先生一听,不禁暗自叫好,这个小家伙对得真好,“攀桂”和“步蟾宫”都是考中状元的意思,看来他的志气还真不小哩!

先生虽然心中高兴,但却丝毫没有流露出来,仍然很严肃地说:“光有远大志向还不够,还要有高尚的品德,要诚实,要知错必改,这些做人的品德,你记住了吗?”“谢谢老师的教诲,我记住了!”郭沫若响亮地回答。

先生听了心平气和地说:“好了,你坐下吧!”接着,又开始给他们上新课。

从此以后,郭沫若牢记老师的教导,努力学习,再也不贪玩淘气了。

枫桥夜泊

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诗人张继流落到江南水乡,途经枫桥时,天色已晚,他便停船在此过夜。

时值深秋夜半,月亮刚刚落下,余晖还明晃晃地映在河水中。林中的乌鸦因月光的惊扰,不时发出啼鸣声,搅得诗人心烦意乱,难以入眠。下霜了,一阵阵寒气袭进了船舱,诗人更睡不着了,他披衣走出了船舱,江面上停泊了不少渔船。借着渔船上星星点点的灯光,依稀可以看到桥头的枫叶,诗人心头淡淡的无名愁绪,像一团乱麻没有头绪。正当他愁绪万端、辗转难眠时,旁边寒山寺的钟声却划破了寂静的夜空,传到孤零零的客船上,更增加了诗人无限忧愁。

水乡秋夜的优美景色,吸引着这位满怀忧愁的游子,使他从中领略到了一种难以言传的情味,突然传来的钟声又给他带来了特别的感受。他的创作灵感顿时勃发,提笔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悯农

唐代诗人李绅,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是妈妈含辛茹苦将他拉扯大,所以他深知生活的不易。李绅本来就很聪明,再加上他学习刻苦,很小就学会了写诗。

一天,他向妈妈提出要到京城拜访名师,妈妈虽然舍不得儿子离开她,但为了儿子的前途,还是同意了。李绅出发的那天,正是六月三伏天,一路上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着,李绅只身在路上行走都热得有点受不了,但他向田里一看,农民们正顶着烈日为禾苗锄草,一串串汗珠不断地落到田里,可他们全然不顾,还是不停地锄着。看到这些,李绅很感动,心想:我们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啊!

到京城后,李绅立刻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成这首《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并把它呈给老师吕温看。老师看后称赞说:“真是一首关心百姓疾苦的好诗,只有时刻挂念百姓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诗,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应该做宰相啊!”后来,李绅果然做了宰相,成为一位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第二章 世界文学故事

奥斯特洛夫斯基读报纸

奥斯特洛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著名剧作家,一生共写剧本近50部。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伟大成就,是他幼年乃至一生勤奋学习的结果。他在4岁时就喜欢看姐姐们做功课,有时拿来她们的课本,闹着教他读书。姐姐们不教他,他就在旁边听她们怎么读,自己再拿来姐姐的书照着读。他自小就聪明,还没上学就认识了字母,学会了拼音,并天天对着书读个不停。

6岁的时候,小奥斯特洛夫斯基上学了。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课内的知识满足不了,他就学习课外读物,从不放弃一次能读书学习的机会。

有一次,小奥斯特洛夫斯基正在屋内学习,妈妈喊他了:“宝贝,你去买点咸鱼来吧。”他答应着走了。

咸鱼店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妈妈以为他很快就能买回来。可是,很长时间过去了,还不见他的踪影。妈妈有些着急了,怕万一出什么意外,就自言自语着“这孩子跑到哪儿去了”,出门去找他。走不多远,她看见小奥斯特洛夫斯基一手拎着鱼,一手拿着什么读着,站在咸鱼店边上一动不动。走近一看,原来儿子读的是包咸鱼的旧报纸,读得入了迷,连脚步都忘了迈动了!

天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天才的剧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及其他诗歌。他享有“时代灵魂”的美誉,作品也被公认为是不可超越的英语精品典范。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作家,能像莎士比亚那样在世界上有如此广泛的影响。

莎士比亚1564年出生在英国斯特拉福镇,因家境衰落,刚满16岁的他就离开家自谋生路了。为了生存,他四处奔波,后来,在伦敦遇到同乡菲尔德,一个印刷厂老板。菲尔德帮助莎士比亚找了一份剧团的工作,开始只是在剧院打杂,不久,老板看他聪明伶俐,又上过几年学,就让他做提词员的副手。经过不断锻炼,莎士比亚开始担当一些重要的角色。业余时间,他就为剧团改编剧本,创作小节目,还亲自担任导演。

1590年,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六世》问世,成为他戏剧创作的开始,在短短的10年期间,他就得到了伦敦戏剧界的公认。莎士比亚早期与中期以历史剧、喜剧、传奇剧为创作方向,而真正达到戏剧创作高峰的则是他的悲剧作品。

莎士比亚一共创作了10部悲剧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合称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而《哈姆莱特》又是四大悲剧中的代表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哈姆莱特》取材于一个古老的丹麦历史传说,由于莎士比亚为这个古老的故事注入了新的生命,才使这个古老的题材获得了永恒的价值,它一问世,就受到了大家的欢迎。1948年,英国著名演员劳伦斯·奥立佛把它改编成了电影,荣获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而《哈姆莱特》的扮演者劳伦斯·奥立佛,也因此登上了影帝宝座。《哈姆莱特》改编的成功,不仅将荣誉带给了演员,也为作家增添了光彩。如今这部经典的悲剧作品,已被翻译成70多种文字,在不同的国家出版,可见它的影响力之大。著名作家别林斯基称它为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的一颗明珠”,这一点也不为过,它堪称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顶峰之作。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之魂,也不再是属于一个国家,而是属于全世界,后人也将会永远记住悲剧之父——莎士比亚。

讽刺幽默大师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文学史上著名的讽刺幽默大师,1835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镇。他12岁独自出外谋生,不平凡的经历,为他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很多作品,但我们最熟悉的,应该是《竞选州长》和《百万英镑》。《百万英镑》这部小说,描写的是一位一贫如洗的青年,突然得到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小吃店老板、裁缝店老板等许多人都极力巴结、奉承他。后来那张钞票又不见了,这样,那些拜金狂们又呈现出另一副嘴脸。马克·吐温在小说中,将这种丑恶现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唯利是图者的本来面目。

马克·吐温的创作,包含着智慧和正义,他将幽默与讽刺结合起来,辛辣地嘲讽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他的正直与勇敢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挑战命运的强者海伦·凯勒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评价海伦·凯勒,说她是19世纪可以和拿破仑相提并论的伟人。拿破仑想用武力征服世界,却没有成功,而身受三重苦难(盲、聋、哑)的海伦,却用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一颗美好的心灵,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1800年,海伦生于美国,在她出生刚9个月时,一场灾难降临到她的头上。她染上了严重的猩红热病毒,后来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丧失了视力、听力和语言能力。幸亏她的家庭比较富有,从7岁开始,父母就专门为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教她用“指话法”点字、发声。

这位名叫莎利文的家庭教师,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她倾注了全部心血,用博大无私的爱叩开了海伦的心扉,让海伦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大学文凭。长大以后,海伦与莎利文一起,为盲聋、哑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奋斗了一生。

疾病带给海伦的三重灾难,导致她整个身体感觉非常灵敏,她能根据气味知道自己所处街道上的位置,区别出白天和黑夜。也正是她敏锐、特殊的感觉,还帮助警察抓住了一个少女拐骗案中的骗子。

这个案件发生在某一年的夏天,一个双目失明的少女被拐骗,父母花了5万美元将她赎回后,便报了案。当警方向少女了解情况时,她只知道,好像是一对青年夫妇拐骗了她,将她关在海边的一间小屋里,别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后来她回忆说:“那间小屋里能听到海浪的声音,也有潮水的湿味,我被关在小屋的阁楼上,捆着双手扔在床上。当时天气闷热,屋内开了一个小窗,到夜晚风从窗子吹进来,才觉得凉快些。”

根据少女提供的线索,警察在海边找到了两间这样的小屋,一间朝南,一间朝北。但这两间屋子已经被打扫干净,看不出关过人的痕迹。少女不能肯定自己被关在哪一间,所以,警察也就难以断定案犯是谁?

一天,一位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海伦,希望得到她的帮助。他们之间的谈话,都是由莎利文女士通过手语进行翻译的。

海伦先问了记者9个问题,比如说:两间房子的结构是否一样?海岸的哪一个方向冲着海?少女被关时的天气情况?记者都一一做了解答。随后记者便问海伦:“如果您是被害人,能马上知道自己被关在哪一间房子吗?”

海伦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肯定地说:“少女被关在窗户朝北,面对丘陵的那间屋子里。”因为盲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对风和温度却极为敏感,海伦就是根据少女提供的“晚上从小窗里飘进来一点风”的提示,结合自己丰富的地理知识,解开了少女所在小屋的谜。警察沿着这条线索追查下去,很快抓住了拐骗犯,破解了这个疑案。

诚实勇敢的马克·吐温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向妻子莉薇求婚时,经历了一番波折。年轻的马克·吐温和漂亮姑娘莉薇深深地相爱了。但姑娘的父亲却因为对他的为人不够了解,迟迟不答应他对自己女儿的求婚。马克·吐温情急之下,很快找到6位知名人士,请他们评价自己的为人。然后,他把这些材料交给莉薇的父亲。莉薇的父亲看完这些材料后,沉默了很久。因为这些材料中写了很多马克·吐温的缺点,而且对这桩亲事表现得毫无热情。

莉薇父亲郑重其事地对马克·吐温说:“你难道没有一个肯替你说好话的朋友吗?”马克·吐温难为情地摇摇头说:“恐怕是没有。”莉薇的父亲笑着说:“那就让我作你的朋友吧,我很高兴我的女儿能和你结婚。”

马克·吐温激动而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莉薇的父亲说:“因为我对你的了解比他们要多。首先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不隐讳别人对你的看法;其次你是个勇敢的人,敢于把自己的缺点公开。”

高尔基的圣诞夜

一年一度最让人向往的圣诞夜,终于到来了。在小高尔基外公家里,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一棵高大而美丽的圣诞树摆放在大厅中央,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装饰物。美丽的鲜花摆满了大厅。大人们点燃了许多蜡烛,照得整个屋子明亮而温暖。餐桌上更是摆满了平常很少吃到的糖果、香喷喷的点心、烤得流油的烧鹅和熏肠。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一家人欢聚在大厅里,又是唱又是跳,就连一向严肃的外公,也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沉浸在欢乐氛围里的一家人,直到深夜准备休息时,才发现小外孙高尔基,竟然没有和大家一起欢度圣诞夜。于是,大人们急忙分头去找。最后,细心的外婆发现,在顶楼那间放杂物的房间里有一丝灯光。当她推门进去时,看到小高尔基正趴在烛光下读书呢!

外婆爱惜地责怪小外孙说:“你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过圣诞夜呢?”小高尔基兴奋地举起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写的《一颗纯朴的心》,对她说:“外婆,您不知道这本书多么迷人,多么让我激动。读这本书,让我过了一个最快活的圣诞夜!”

高尔基的文学之路

玛克西姆·高尔基是伟大的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生于尼日尼·诺夫戈罗德城(现名高尔基城),父亲是细木工,早逝。高尔基由外祖母抚养成人。外祖母家贫,十一岁的高尔基就不得不出外谋生。他曾在鞋店、圣像作坊当学徒,在轮船上帮厨,做过脚夫、锯木工、园丁、面包师等等以维生计。少年时期曾参加倾向民粹派的大学生秘密团体,这一切就是高尔基的“大学”。二十岁后,高尔基开始在祖国各地流浪,目的在于“了解一下俄罗斯”,“看一看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在长期的流浪期间,他一面做工,一面组织秘密小组,进行革命宣传。1892年9月高尔基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马加尔·楚德拉》,从此,一颗光芒夺目的明星升上了俄国文坛。九十年代高尔基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大多取材于“底层”社会(如《马尔华》、《柯诺瓦洛夫》、《切尔卡斯》等)。在高尔基早期作品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和寓言式的故事占有重要地位,如《伊则吉尔婆婆的故事》、《鹰之歌》、《海燕之歌》(1901年);其中《海燕之歌》是一曲鼓舞人心的向革命进军的号角。九十年代末,高尔基的创作思想臻至成熟,这时期高尔基发表了第一部著名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杰耶夫》(1899),接着,《三人》(1900)也问世了。此外,高尔基还写了许多具有极大社会意义的剧本,如《小市民》(1901)、《底层》(1902)、《消署客》(1904)、《太阳的孩子》(1905)、《野蛮人》(1905)、《仇敌》(1906)等等。1906年高尔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问世。高尔基在许多作品中无情地抨击了作为旧制度支持力量之一的小市民意识(如中篇小说《奥古罗夫镇》,1909;《马特威·克日米亚金的一生》,19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高尔基发表的重要作品有《意大利的故事》、《俄罗斯漫游记》等。在准备十月革命的年代里,高尔基完成了自传性的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1914)和《在人间》(1916),第三部《我的大学》于1923年写成。十月革命后高尔基完成了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事》(1925),同时又创作了几个剧本,其中著名的有《叶戈尔·布雷乔夫及其他》(1932)等。高尔基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一部史诗式的不朽巨著。高尔基不仅是语言艺术家,同时还是评论家、政论家和学者。高尔基的文学论文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大贡献。此外高尔基还从事大量的社会活动,他曾担任《红色处女地》杂志的编辑工作,组织“世界文学出版社”,领导1934年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工作,同时他还是国内战争史和工厂史写作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在他的关怀下,培养出整整一代的苏联作家。

1934年5月,高尔基的儿子马克西姆神秘死亡,是对他晚年的沉重打击。随后,高尔基的家庭医生维诺格拉多夫死于秘密警察之手,对马克西姆的死因调查中断。克里姆林宫医疗局长柯多洛夫斯基在调查中也死去,死因不明。

俄罗斯作家申塔林斯基在前苏联秘密警察(克格勃)档案中,发现列宁和斯大林统治时期有关作家艺术家的大量秘密档案,皆属苏联政权的高度机密,多年被封锁,申塔林斯基把这些史料整理成一本书,1993年在巴黎出版法文本。1995年英国伦敦出版克罗福特译自俄文的英文节译本《克格勃文学档案》,对了解斯大林时代苏联作家、艺术家遭受的种种迫害实情以及死亡的真实原因和日期,都是第一手史料。备受赞扬、地位首屈一指的高尔基,虽未被监禁过,同样受到克格勃的秘密监视,苏联秘密警察总部档案室存有大量关于他的秘密材料。

跟列宁闹翻

高尔基被前苏联当局誉为“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也跟列宁有“伟大的友谊”,但从克格勃档案里看,高尔基与这位俄国“革命之父”之间发生过多次观念和政治冲突,几乎闹到决裂地步。高尔基稍有摇摆,列宁就会批评他,高氏则报以诙谐一笑:“我知道我是一个很差劲的马克思主义者。说来说去,我们这些艺术家都有那么几分傻劲儿……”。十月革命发生后,高尔基被事实震骇,在《新生活报》(左派孟什维克办的日报,1917年4月在彼得堡出版)发表文章,公开反对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认为这是俄罗斯的悲剧和毁灭,由此,1918年夏列宁则以一纸命令关闭了这家报纸。第二届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开幕时,列宁评论高尔基为此次会议写的文章“毫无共产党人气味,却有浓厚的反共性质。因此,这种文章绝不能在杂志上发表。”

到了1920年上半年,他们之间几乎断交,高尔基在列宁五十寿辰之际,把他同彼得大帝相比,说:“看见这个伟人,总让人有那么一种恐惧,他随心所欲地摆弄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历史杠杆。”1922年,秘密警察第七部在暗中准备整肃高尔基,他们从高氏的朋友和熟人那里搜集证据。此时,列宁和契卡总头目捷尔任斯基依然在世。

列宁和高尔基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20年10月20日,关于此次相见,有过一些戏剧化的描述,如电影《带枪的人》 (1938年)。这次相聚也是分手,列宁一再要高尔基移居国外:“如果你不走,那么我们就不得不送你走了”。

这是对持不同见解者的一种驱逐方式,两年之间有数十位知识分子被驱逐出国。可是苏共却不让另一些需要出国的人走,1921年诗人布洛克重病,高尔基一次次催促列宁和卢那察尔斯基放布洛克去芬兰治病,但诗人还是在得到护照前去世了。18天后,即8月25日,另一位诗人尼古拉·古米廖夫被处决,罪名是白卫分子,尽管根本没有证据,高尔基对此案的求情同样毫无作用。这两位诗人的死亡,开启了作家受害的时代。

1921年10月8日,高尔基写信跟列宁告别,离开苏联去了欧洲。1922年夏他在德国北部一个小城,得知俄国社会革命党的领袖们正在莫斯科受审,7月1日写给苏维埃政府首脑里科夫:“亲爱的阿列克谢:如果对社会革命党人的这场审判以谋杀告终,那么这将是一件有预谋的罪恶谋杀。我请求你把我的观点告诉托洛茨基和其他人。我希望这不会使你惊讶,因为在整个革命期间,我已经向苏维埃当局一千次指出,在我们这个充满文盲、没有教育的国家里,毁灭知识分子是愚蠢和犯罪行为。我现在坚信,如果社会革命党人被杀害,这一罪行将会使俄国在道德上自绝于社会主义欧洲。高尔基”。他7月3日也写信给法朗士,希望在欧洲唤起公众关注此事,流亡国外的孟什维克人士主办的杂志发表了高尔基这封信。两封信都保存在克格勃总部。他写给法朗士的信产生广泛影响,惊动了克里姆林宫。列宁称高尔基的信“卑鄙”,托洛茨基则指示《真理报》“就作家高尔基,写一篇措辞温和的文章,搞政治的人不会把这种文人放在眼里,要用外文发表”。一篇题为“几乎堕落到极点”的措辞严厉、猛烈批判高尔基的文章说:“从这种政治声明可以看到,身在国外的高尔基在危害我们的革命。他的危害极大……”。但也许是高尔基的呼吁起了效果,苏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批准了革命法庭通过的死刑判决,却没有执行死刑。

流亡意大利

高尔基和家人住在意大利的索兰托,他在整理他的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撰写文章和回忆录,与外界保持广泛的通信关系,身边朋友和客人不断。他已年近花甲,似乎应当决定自己晚年的去留问题,可是当他听到列宁的遗孀克鲁普斯卡娅开列了一个书单,要把所有图书馆里的《圣经》、《可兰经》、但丁和叔本华的著作下架的消息之后,决定宣布放弃他的苏联国籍,甚至为此写了一份声明。

他为此受到来自两个阵营的强烈批评。莫斯科的革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公开说他是一具僵尸,在文学上已成废物;流亡巴黎的旧俄人士则强烈谴责他跟苏联革命的关系,把他那篇关于列宁的随笔视为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奇耻大辱。高尔基《论俄罗斯农民》一书出版后,既引来克里姆林宫的愤怒,也遭到一家流亡报纸的谴责,说他诽谤俄国农民。另一家报纸则刊登苏维埃政府一项决定:如果高尔基进入苏联边境将会被逮捕,迫使高尔基马上声明自己忠诚于苏俄,他唯一不能同意的就是他们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这一期间,莫斯科的秘密警察总部文件柜多了一份题为“高尔基在国外”的文章,无人署名,也没有日期,可能是秘密警察派在外国的某个间谍撰写的一份汇总材料,以备发表用。新闻界对高尔基的各种报道,都在秘密警察总部有细致分析,国外流亡报纸都被打印出来,各种文字都被译出。高尔基的大量信件,特别是他人写给高尔基的信,都被秘密警察总部收集。高尔基1924年3月3日致叶卡捷琳娜·彼什科娃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想,现在已经到时候了,不要再谈论什么我是受某个人影响这种话。大家应当知道,我55岁,我自己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如果我那么容易受影响,那么我很久以前就应当服从伏拉基米尔·伊利奇,他在影响别人方面无人能及,那么今天我就应当灯红酒绿,有芭蕾舞女演员们簇拥,坐着最豪华轿车满城兜风……”这封信写于列宁死后六周。

秘密警察感兴趣的是高尔基的著作和观点,以及他对苏俄政权的敌人所持的态度。他的秘密档案成为一项巨大工程,耗费大批特工的劳动。他的信件上有许多批注,如“送第七部”、“送阿格拉诺夫”、“存档”、“对照原文查过”,等等。

秘密档案中有高尔基1927年9月8日写给身在苏联的年轻作家朋友维·伊凡诺夫的一封信,此信从未披露过,可以看出当时他的观点:“我天生就不能理解那种把群众、把一个民族或是一个阶级理想化的做法。我是一个很差劲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不喜欢把人生的责任由个人转移到群众、集体、某个党或某个集团。而且,我知道,一粒胡椒子比一把罂粟种更有生命。我相信,如果我倒过来看问题,那就虚伪可笑了”、“当我想象俄国、中国、印度和所有其他乡村地区那一片无知而又混乱的大漠,看到这大漠前面那位极为渺小、非常疯狂的俄国革命者——尽管他发现了阿基米德的杠杆——便唤起我对这位俄国革命者命运的某种焦虑……”

从高尔基这些观点可以看出,他是怀疑、批评俄国革命的,为此他曾不得不流亡,但当他后来回到苏联之后,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了。他为什么要回国?关于这个问题,秘密档案没有交代,也未见到关于高尔基的研究对此做出解释。

利诱与监视

1928年,高尔基回到阔别近七年的俄国,但他只是要在苏联度夏,每年秋天还回索兰托。

斯大林亲自在莫斯科为他找了一幢房子,离克里姆林宫很近,是一位百万富翁的豪宅,这里很快成为苏联领袖和艺术家、作家们聚会的地方。他还分到两座大别墅,有警卫保护,一座在克里米亚,一座在莫斯科近郊。

至于这背后的事情,可以通过秘密档案来看。第二个阶段收集的档案从1926到1928年,此时列宁已死,斯大林执政,捷尔任斯基也死去,继任者是雅果达,一个极端阴险的克格勃头子,他手下的秘密警察,不仅遍及苏联,而且遍布海外。现在他们不仅继续收集高尔基的材料,并且开始操纵他,秘密监视他的活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