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同欢的节庆习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3 08:25:03

点击下载

作者:周丽霞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普天同欢的节庆习俗

普天同欢的节庆习俗试读: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的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五百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业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的文化纵深,蕴含着丰富的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巧夺天工的古建杰作、承载历史的文化遗迹、人杰地灵的物华天宝、千年奇观的名胜古迹、天地精华的自然美景、淳朴浓郁的民风习俗、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欢乐祥和的歌舞娱乐、生动感人的戏剧表演、辉煌灿烂的科技教育、修身养性的传统保健、至善至美的伦理道德、意蕴深邃的古老哲学、文明悠久的历史形态、群星闪耀的杰出人物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

普天同庆——春节习俗与文化内涵

神奇传说——春节由来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它在农历正月初一这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传说最早在尧舜时代就有过春节的风俗。它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四大传统节日。

关于春节的来历,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传说,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万年用漏壶测时间定春节

关于春节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 红色元宝■ 春节的红灯笼

有一天,万年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荫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用来测定一天的时间。

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万年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用来计算时间。

天长日久,万年发现每隔360多天,四季就会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也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有不测风云而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国君,对国君讲日月运行的道理。

祖乙听后大悦,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并创建历法,为天下黎民百姓造福。晷仪 也称日晷,指的是中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在中国古代,正是有了晷仪的存在,才由此划定了四季和十二个月,并有了春节的出现。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就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当登上日月坛时,看见石壁上的一首诗,诗道: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万年指着天象,对皇上说:“现在正是12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尧舜时期 是中国上古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称,黄帝以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3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据说,在这3位首领统治华夏大地时,中国古人便开始过春节了。

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这便是春节的来历。那么,中国的春节到底源自何时呢?

据说,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传说最早在尧舜时期就有过春节的风俗。

农历的正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开始,少部分情况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节日的时间和农业劳作息息相关。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是谷穗成熟的形象。■ 汉武帝画像

在历史上的不同朝代,春节的时间也不一样。夏朝以农历一月为一年之首,商朝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周朝以农历十一月为岁首,秦朝以农历十月为岁首。

春节作为岁首大节,最早确立于汉朝。公元前104年,即汉太初元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此后2000多年,中国沿袭了这一历法体制。■ 琳琅满目的春联

正月新年成为举国上下共享的盛大节日,“官有朝贺,私有祭享”。在朝贺与祭享的各种仪式活动中,增强与更新着各种家庭与社会的关系。

春节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游动。立春则一般在2月4日或2月5日。春节古称“正旦”“岁首”“过年”等。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阅读链接说到春节起源,必然要提到中国传统历法——农历。农历是中国目前仍在与公历并行使用的一种历法。农历又叫“夏历”,即农业上使用的历书,有指导农业生产的意义。据说,当年青年人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新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老人为赶走年兽放炮过年

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 《说文·禾部》记载:“年,谷熟也。”■ 春节装饰品

在夏商时期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春节装饰品之鞭炮

那么,为什么春节又被称为“过年”呢?关于这个俗称,据说和一种叫“年”的怪兽息息相关。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期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就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老人,他看到乡亲们匆忙逃往深山。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他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

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兽赶走。”

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却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里。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也不敢往前凑了。除夕 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上,因常在农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所以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把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一见大惊失色,狼狈逃窜。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都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鞭炮;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到了,就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大地复苏、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了。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迎接这个美好节日。阅读链接据说,“年”的甲骨文写法是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与甲骨文相同,也由禾和人组成。小篆的“年”写作“秊”, 《说文解字·禾部》:“秊,谷熟也。从禾,从千声。”小篆将“人”字讹变为“千”了,因而许慎用了此说,而“千”字本为有饰的人。“禾”是谷物的总称,不能错解仅为“小麦”。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而现在已发掘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几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的被压弯了腰,可见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那么,“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释呢?从甲骨文看,“年”字好像是人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穗的样子,象征着人们丰收后的庆祝。

喜迎新春——迎年习俗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直至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到年三十儿这几天,中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作“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中国素有的传统习惯。由于时期、地区和民族的不同,部分地区在扫尘前,还要举行祭灶仪式。小年的祭灶活动——送灶神上天■ 灶王爷塑像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中国民间祭灶的日子,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的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吃油饼、喝豆腐汤等。

祭灶,是中国民间一项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在中国古代,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 灶王爷画像

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当作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神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神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

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

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由于一般人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了,面目也黢黑。火烧 流行于华北地区的著名小吃,扁圆如烧饼,分为无馅火烧与肉火烧,一般以肉火烧为多,但胶东半岛的火烧为无馅火烧。火烧多见于北方。肉火烧含馅似饺子,皮薄馅多,外酥里绵,分为干火烧和油火烧两种。在中国北方,在过小年期间,有吃火烧的习俗。

人们要把旧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因此要敬供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的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这个过程称为“辞灶”。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画像,将灶神请回贴上。关东糖 又称灶王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也有人说它是用白糖加淀粉加水加淀粉酶酿熬而成。在关东的农村,过小年这天,人们习惯用这种糖制品来祭灶神。

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作“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在祭灶以后,中国古人还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

在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灶台前的灶王爷像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黏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形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形就叫作“糖瓜”。■ 春节的大红灯笼

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50克、100克、200克,价格也较贵一些。

糖瓜有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1.5厘米,大小不同。

做糖瓜、祭灶是过小年的主要活动,从此后就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人们精神放松,开始欢欢喜喜准备正式过年了。阅读链接关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民间诸神中,灶神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朝,他已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有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总之众说不一。为感激灶王消灾的扫尘活动“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从尧舜时期就有春节前扫尘的风俗。

按中国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春节福字挂件

关于“扫尘”的由来,源于一个古老的故事。■ 迎新年的装饰品

传说,古人认为人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

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

有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玉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查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渎神灵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做记号。

玉皇大帝又命护法镇山神将王灵官在除夕之夜下界,凡遇到有记号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

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机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官来个斩尽杀绝。三尸神 又称三彭或三虫,道教认为,人身中有三条虫,称为上尸、中尸、下尸,分别居于上、中、下三丹田。上尸神在人头里面,他能够叫人胡思乱想,能够叫人眼昏,头发脱落;中尸神住在人的肠胃里面,他叫人好吃、健忘、做坏事;下尸神住在人的脚里面,可以叫人好色、好贪、好杀。

正当三尸神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从腊月二十三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

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通明,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

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

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忙到大年夜。

在扫尘时,人们不仅要把家里的地上打扫干净,还要把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用扫帚清除干净,此外,还要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等也要擦拭一新。

扫尘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美好祈求。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因此,每逢春节来临,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迎新春的喜庆节日气氛。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开始做迎接春节的准备。阅读链接扫尘又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民间春节传统习俗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这种仪式后来演变成了年底的大扫除,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中国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大家小户准备过年。在祀灶前后至除夕,均有一次卫生大扫除,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均须于此日以扫帚清除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等,也应擦拭一新,此俗起源甚古。

大年三十儿——除夕活动

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是指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除去旧岁换新岁的意思。所以在此节日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这个中心进行。

除夕和正月初一作为春节的年节,是庆贺过年的高潮,也是核心。除夕的起源传说和内涵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上,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也叫“除夕”。除夕这个词是从岁暮演变而来。岁暮的根源体现在《诗经·唐风·蟋蟀》里:■ 傩舞闹新春■ 傩剧表演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意思是说:蟋蟀还在叫,一年又到岁末。今天不乐,日月将除。但要居安思危,好乐也不应有过,这才是良士的所为。岁末夜还要除残去秽,才可以进入新年。

岁末除的另一种表达是送或逐除。《礼记·月令》中说,岁末第一要务是“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有司”是指掌管驱疫的官吏。“旁磔”按唐朝经学家孔颖达的解释是,在四方之门分别披挂被肢解的牲畜,即鸡、羊与狗,与“大傩”目的是一样的。大傩 秦汉时,在腊日前一日,宫禁之中集童子百余人为伥子,以中黄门装扮方相及十二兽,大张声势以驱除疫鬼,称为“大傩”。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祭鬼神以驱逐疫灾的活动。古代人们认为瘟疫流行系疫鬼作祟,因此为预防和控制疫疠流行,每年在一定时期举行大傩。■ 春节挂件

大傩的形式,在《周礼·夏官·方相士》中有清晰的记载,专驱鬼怪的“方相士”由武夫担任,他们的手掌要蒙熊皮,头戴面具,面具上以黄金点目,穿黑衣红裙,执戈扬盾,挥戈时要呼“傩!傩”之声。

驱疫在冬至后阳气推阴气上升而弥漫的前提下,腊日是腊月初八,是进入岁末仪式的开端。

从腊月初八开始就要以大傩禳祭驱鬼,这驱鬼其实与除夕的祖先团聚相互关联,迎回祖先必须先要驱除外来的邪气。御史中丞 中国古代官名。秦朝起开始设置。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或称御史中执法。汉哀帝废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后历代相沿,唯官名时有变动:曹操曾改御史中丞为宫正,取其纠弹百官朝仪的职掌而言;北魏亦曾改称中尉。南北朝,御史大夫时置时废。

中国在先秦时期就有“逐除”的习俗。据有关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疠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妖怪叫“夕”,专门害人,特别是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孩儿,晚上就要去糟蹋她,而后还要把女孩儿吃掉。老百姓对夕恨之入骨,但又没有办法。周处 (238—299),字子隐。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为了改过自新去找名人陆机、陆云,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默语》《风土记》《三国志·吴书》等史书作品都有记载。

有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穷,箭射得很好,养的狗也非常厉害,任何猛兽都敢去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它。他带着狗到处找夕,却始终没有找到。

原来,夕白天不出来,太阳落山后才出来害人,半夜后又不见了,没人知道它到底住在哪里。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

七郎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夕可能要来。于是,七郎就找镇上的人们商量,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放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把夕吓出来除掉。■ 招财进宝花灯

这天晚上,夕果然来了,它刚闯进一户人家就被发现了。这家人马上敲起了盆盆罐罐,接着,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

夕吓得四处乱跑,正好被七郎看见了。七郎放出猎狗去咬它,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人们一听外头打起来了,都拿起东西敲得震天响。

这时,夕有点斗不过七郎和猎狗,想逃跑,哪知道后腿被猎狗咬住不放。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母系社会 又称“母系氏族制”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学会缝制兽皮衣服,产生了原始的审美观念和宗教。同时,出现了族外婚,形成以一个老祖母为核心的氏族制。由于女子在采集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便决定了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制。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了。

关于“除夕”一词,最早见于古代文献,晋代御史中丞周处的《风土记》说:

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又记载,除夕之夜,互相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

除夕一过,新年就到了,所以称为年除日,又称穷年、穷岁、除日、除夜、岁除、岁暮、岁尽、暮岁等。民间俗称大年夜、年三十儿或大年三十儿。

除夕还被称为年关,与端午、中秋并称为民间一年中清理往来账目的三大节关。■ 排列整齐的灯笼

除夕的前一夜,民间俗称为小除;除夕夜又称大除。■ 中国结挂件

除夕这一天对中国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要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守岁、放火炮等,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除夕夜守岁的风俗,与上古年终围炉习俗的传承有关。原始先民掌握了火的使用之后,就用火取暖照明、烤食制器、防御野兽。

在母系社会里,威望最高的妇女管理着氏族里的炊事等活动,年终围炉守岁的原始遗风逐渐传承下来。有关“年”的传说,也说明除夕的历史更加悠久。

在《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民间新旧岁交替时的风俗活动。一般庶民结束田间的农业劳动,已到了十月的冬季。

人们在室内生火,用烟熏鼠,准备过年,即所谓“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用收获物庆丰收、敬老人,成为最隆重的庆祝活动。同时举行敬神、敬祖活动,感谢神和列祖列宗的保佑,祈求来年再获丰收。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还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病理变化,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在周朝有关的史料典籍中,有周天子岁首与朝臣贺岁团拜的记录。西汉时,君臣在年节互相拜年,逐渐成为皇家例制。汉武帝时颁行了《太阴历》,元旦节庆正式形成,除夕也成为重要的年节。

秦汉时代,“阴阳五行”“五德终始”之说广泛流传于民间,方术之士遍布天下,他们有时讲灾异,有时讲祥瑞,周朝兴起的巫术再度盛行。

许多起源于迷信的民间风俗活动,也使维系新旧两年更替的除夕年节染上了迷信色彩,这实际上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南宋学者吴自牧的《梦粱录》卷六记载:

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联,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贡物,以祈新岁之安。

唐宋时期,除夕作为年节,已被人们普遍重视。众多的年节活动,不断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丰富而厚重的内涵。阅读链接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日,民间俗称“大年三十儿”,这天晚上称为“除夕”。由于农历大月有30天、小月只有29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儿”。在这一天,人们要彻底清扫室内外环境,即使平时很少光顾的犄角旮旯,这一天也要特别认真地打扫干净。俗话说“柴有柴样,炭有炭样。清水洒街,黄土垫厕。院里院外,喜气洋洋”。辞旧迎新贴条幅和摆天地桌

农历腊月三十为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儿”。人们辞旧迎新的主要庆典都集中在这一天,因此,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日子。

为了点缀年景,营造新春纳福迎祥的气氛,从早晨起人们就都梳妆打扮整齐。■ 年货市场上的春联

旧时,女人们都戴上象征吉庆有余的绒花、绢花,门前贴上红色春联,词句因户而异。有的还要贴上红绿挂签,在窗户的玻璃上贴上窗花。室内贴上“一入新年,福在眼前。合家欢乐,人口平安”之类的春条。福禄寿三星 福禄寿在中国神话中,是福星、禄星、寿星三星的合称。又称为“财子寿”“三星”“三仙”,象征财富、子孙、长寿。在中国,人们常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愿长辈长寿。道教创造了福、禄、寿三星形象,从而迎合了人们的这一心愿,“三星高照”也就成了一句吉利语。

此外,钱柜及大型生产工具,买卖店铺的幌子、招牌上,都贴上黄纸做的“道有儿”。但是,一些王府门头或较大的宅门往往不用这些装点,他们只将标有自家堂号的大红“气死风”灯挂起来就行了。

三十儿晚上至初一凌晨,传说诸神下界考察人间善恶。因此,各家各户的院内还要设天地桌,上设五供,焚香秉烛,以求过往神灵在新的一年里赐福。

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方,就置于院中。

正厅设八仙桌,挂上红绣片的桌围子,摆上香炉、蜡扦,插上红蜡。蜡扦下边还分别压着黄钱、元宝、千章,谓之“敬神钱粮”。■ 过新年时高挂的福字灯笼

各家所供的神像不一,大致说来,一是“百份”,即天地爷和诸神木版刻印的相册。头一张是黄纸彩色的玉皇大帝,半插半露地插在一个红灯花纸的口袋里,再夹在一个木夹子上。二是在大幅黄毛边纸上拓印的木刻水彩印刷的“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的全神码。三是福禄寿三星的画像或瓷像。四是接进来的财神码,是给夜间接神准备的祭坛。

院内设生铁铸成的大“钱粮盆”一个,内放松木枝、芝麻秸,两旁各设一挂至数挂鞭炮。

在中国古代,如家里有佛堂、神龛的,在除夕之夜一律要上供,供品通常有呈堂套饼、呈堂蜜供、呈堂鲜果和其他多为素食品的干果或炒菜。

供品堂数不拘,有用一堂、三堂、五堂乃至九堂的。此外,还要做一碗年饭,摆上桂圆、荔枝、生栗子、红枣等年饭果,中间用一块大柿饼插上带松木豆染红的松枝,以红绳拴五枚小铜钱挂在上边,谓之“摇钱树”,再用黄、白年糕各一块,一块枣朝上,一块枣朝下,放在碗内,上插刘海撒金钱的元宝。

这两碗供品对称地放在供桌两边,前边摆设五供祭器,并点上大红蜡,以渲染年夜的气氛。

在除夕这一天的所有这些活动仪式,都表达了人们祈福保平安的美好愿望。阅读链接除夕之夜的供品呈堂套饼、呈堂蜜供、呈堂面鲜和呈堂鲜果等分别是:呈堂套饼:即是用5个大小不等的月饼叠起来,上边摆个带红寿字的面桃,此为一碗,共5碗。每碗插一支供花。呈堂蜜供:即是用面块小条过油后,滚上蜜,叠成小塔,高的有数尺,矮的只有几寸。除灶王供为3碗外,余者皆为5碗一堂。呈堂面鲜:即用面粉制成的各种水果形的点心,亦为5碗,每碗亦插供花一支。呈堂鲜果:如柑橘、苹果之类,只有梨不作供品。亦为5碗,每碗亦插供花一支。祖国各地不同食俗的年夜饭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农历腊月底和正月初,家家户户备好最好的美食,把最好的肉类、菜类、果类、点心类摆满,全家人尽情享用,也用来招待宾客。■ 新年饺子■ 花式枣糕

在中国各地,除夕的食俗也各不相同,但普遍反映了人们在这一重大节日的诸多美好愿望。

在北方,除夕夜有的人家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过年食用,叫作“隔年饭”,表示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

这盆隔年饭一般是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这是为了有黄有白,同时也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在旧时的北京、天津,除夕夜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炒几个菜。

至于除夕之夜的饺子,其中的素馅饺子要用来敬神,大家吃的则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则以肉、菜混合为馅。即便最穷的人家,过年时吃饺子的程序也是不会少的。

在饺子、年糕这些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还要打豆儿酱,是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琥珀 是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是一种有机的矿物。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用琥珀形容豆儿酱,说明豆儿酱的色泽非常漂亮。

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易于生火、生痰,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油炸豆腐

东北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有趣的民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猪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儿晚上坐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东北的黏豆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