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中国:青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读本.小学高年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4 19:26:40

点击下载

作者:王健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闻道中国:青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读本.小学高年级

闻道中国:青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读本.小学高年级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闻道中国:青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读本.小学高年级作者:王健排版:汪淼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6-01ISBN:9787567565296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风俗之雅春联的由来与蕴意【导读】 春联,又名“春贴”、“门对”,是对联的一种,是汉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传统的春联在春节时张贴,人们将工整简明、精巧优美的词句用毛笔书写在大红色的纸上,贴于大门两侧,以此来表达对新年的欢迎和相互间的祝福。春联是中国传统春节一个必不可少的象征。现在,人们仍保留着春节贴春联的习俗,当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千门万户,到处是红红的春联,确实能显示出一派洋洋喜气。春联的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不同的春联也有其自身特有的蕴意。你知道春联是怎么来的吗?春联又具有哪些蕴意呢?春联的来历

春联是怎么来的呢?《山海经》里有这么一则故事: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后来,人们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所以,中国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唐朝以前有无门神目前尚不得确知,如果有,大概就是神荼、郁垒。这两位神人貌相十分怪异凶狠——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虽然相貌狰狞,但是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不仅是他们的责任,而且是他们的天性。许多人都知道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形象。

唐朝以后,除了神荼、郁垒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之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随后也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最早的春联

桃符演变成春联,据说是在五代时候。五代十国中的后蜀国主孟昶(chǎng)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令学士辛寅逊在桃符上写两句吉语献岁。辛学士写了之后,他不太满意,就自己提笔写下这样两句: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这时人们普遍用红纸代替桃木板,贴春联也真正普及于民间,成为年俗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家的主人是一位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春联。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于皇帝行政命令的推动,加之文人墨客的喜爱和广大百姓的传播,春节贴春联便作为风俗习惯流传下来。春联的特点

春联的书写、内容和贴法都大有讲究。春联很讲究平仄相合,音韵和谐,对仗工整。一副春联一般有上下两句,每句一般为五字或七字。

拟写春联时,对上下两联一般有如下要求: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所谓词性相对就是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要达到自然成趣的艺术效果。

人们张贴对联时,有时会在对联的正上方张贴四字“横批”。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补充说明、画龙点睛的作用。横批的下方还会贴几张“挂钱”。此外,人们还在房间的门或墙壁上贴菱形的“斗方”。一般而言,“福”字及“春”字是张贴数最多的斗方。人们往往会故意将“福”及“春”字倒过来贴,因为这样象征着“福到”、“春到”。

此外,张贴春联的传统做法是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春联的蕴意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是一种喜庆吉祥的象征,渲染一种过年的氛围。春联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日子能更好的一种期盼,也体现出人们淳朴善良、百折不挠、珍惜生活的品质。春联的内容主要包括:祈求丰收富足,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求吉祥福佑,如“三羊开泰,紫薇高照”;祈求致富,如“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等;还有顺应时事的春联如“科学发展,上天揽月”等。有些人家不但在大门两侧张贴春联,还在两扇门上张贴绘有门神的画像。人们会将除夕当天贴的春联一直保留到它们自然褪色、脱落。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联不仅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表达人们对美好愿景、幸福生活的殷殷期盼;而且其多样的风格、丰富的内容也能使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淳厚的乡风民俗和浓郁的年味,感受到万家团圆、和和美美、喜气洋洋的春节欢欣。

但是,春联同样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有民俗学家认为,中国有一系列的年俗都是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是璀璨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以整理和保护。春联是中国独有的春节民俗形式,与京剧、昆曲一样堪称国粹,其格律的严谨、寓意的深邃、形式的优美是外国文字所无法企及的,但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人越来越不会做“对子”了,某种意义上这是文化艺术的倒退。春联需要保护和抢救,作为从古代延续下来的特殊而宝贵的文化财富,甚至可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史上著名春联

天泰地泰三阳泰 家和人和万事和——(清)郑板桥

四时为柄 万象皆春——乾隆八旬寿诞楹联《万寿盛典》

门心皆水 物我同春——(清)彭文勤

蟠桃千岁果 温树四时花——紫禁城永祥门春联

地近玉阶通御气 春回琼琯驻韶光——紫禁城阅是楼角门春联

◇根据《淮南子》、《山海经》、《宋史·本纪第一》、《簪云楼杂说》、《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呢》(中国日报网)、《中国历代著名经典春联大全》(中华励志网)编写。思考题1.尝试自己写一副春联,字数不限。(提示:春联的内容可以表现春节到来的喜悦心情,可以描写自己看到的春节之景。不妨询问长辈,听取他们对于写春联的建议。)2.想一想,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怎么做才能保护春联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优秀遗产,让它流传下去呢?写出你的想法并在班级里和同学们进行交流。端午节的风俗来源【导读】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最通常的观点认为其起源于中国古代战国末年楚国人屈原明志投江的故事,由此,也有了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端午节前,人们都会或亲手制作,或上街购买各式各样的粽子,用于端午节时来表达对屈原的追思。从古至今,有不少文人骚客都写下了以端午为题的诗词或文赋。不仅仅是在中国,现在,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带领下,不少国家和地区都会举办以端午节为主题的庆祝活动。可见,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已经成为了世界人民共同的庆典。端午节的来源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以下介绍其中四种:与屈原有关的端午节传说

这个传说是为最多人熟知的、最有名的一种说法。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祖国投奔别国,他在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他。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身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它们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它们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发展成今天的棕子。此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与伍子胥有关的端午节传说

这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春秋时期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报了杀父兄之仇。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答应了。伍子胥建议杀死勾践,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宰相受了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相信了,就赐伍子胥宝剑,让他自尽。伍子胥是个忠良的人,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居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说完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伍子胥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与孝女曹娥有关的端午节传说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她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即五月五日,自己也投入江中,五日后抱出父尸。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曹娥投江救父的孝行就此传为美谈,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其令度尚为之立碑,以示颂扬。于是也有人认为端午节是为纪念曹娥的孝行。与古越民族图腾祭有关的端午节传说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以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图腾的部族——百越。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显示,他们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有断发纹身的习俗。其大部分生产工具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也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端午节就是百越人创立的用于祭祀图腾神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他们会举行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放在竹筒中,或裹在树叶里,一边投进水里献与图腾神吃,一边自己吃,表示神与龙是一家人,吃同样的食物。同时,还在水面上划龙舟竞渡,以游戏的方式娱神、媚神,希望由此获得图腾神的青睐,让神保佑族人们岁岁平安,由此便形成了最初的端午节。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端午节也因此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有着许多的风俗习惯。较有名的有以下三种:划龙舟“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九歌·湘君》中有“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的描写,学者们认为“飞龙”亦即龙舟。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竞龙舟,在端午前要将船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另外,人们还要买一对纸制小公鸡放在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果品、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在屈原的家乡湖北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龙船歌助兴的习俗。如湖北秭归的人们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俨然“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又如广东韶关市南雄县的龙船歌,是从四月龙船下水后唱到端午时止,表现内容十分广泛。门挂艾草和菖蒲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从前端午节时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和菖蒲来驱病、防蚊、辟邪。悬挂时,通常将艾、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艾”,又名香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其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由艾叶加工成的“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艾草还是招纳百福的象征,挂在门口可使主人身体健康。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又因为菖蒲叶形如宝剑,人们认为将其悬挂在门上能伏魔除病煞。“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传统习俗认为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艾草、菖蒲确实有防虫治病的功效,可见这一习俗不全是迷信的做法,其中也包含了科学的卫生理念。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人们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因水中含碱,称为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以纯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其时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则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以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做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成为一种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又出现豆沙、松子仁、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如今,粽子的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以红枣、豆沙做馅,以北京枣粽为代表;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千百年来,吃粽子的风俗在中国盛行不衰,并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此外,端午节的习俗还有:沐兰汤、放风筝、佩豆娘、拴五色丝线、采茶制茶、饮雄黄酒等。端午节的传承与传播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近年来,端午节不仅在中国有了很好的传承,在海外也有了广泛的传播。

在我国,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对于端午节的保护。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5月,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程序,申报的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申报材料由三省联合“打包”。2009年10月,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申报表和相关材料。

在日本,由于不再采用农历,端午节固定于每年阳历5月5日,由于在日语中“菖蒲”和“尚武”是谐音,因此日本端午节又渐渐地变成了男孩子的节日。这一天也是日本的儿童日(男孩节),是法定的公众假期。这一天日本有男孩子的家庭都要挂鲤鱼旗,因为在日本文化中,鲤鱼是精神和活力的象征,人们希望家中的男孩都健康成长,像鲤鱼一样。端午那天,仰视屋顶的鲤鱼旗,浮现在蓝天下的“鲤鱼”很像是在水中欢快地游。这是中国端午节没有的习俗。日本的人们在端午节还会食用日本粽和柏饼。

在朝鲜半岛,端午节是一个庆典节日,是祭天的时候。各地将端午节本土化,并以各自的命名称呼这个庆典,例如:天中节、重午节、端阳、五月节、戌衣日、水濑日等。这些庆典,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人们会在这天吃车轮饼糕、举行“端午茶礼”。女子会在这天跳板舞、荡秋千、用菖蒲水洗头。在韩国江原道江陵市,传统上称呼端午节为“水濑日”。江陵端午祭所举办的大规模巫教祭仪、山神祭等一系列结合巫俗、儒道教的祝祭活动,由于保留了大量的原始信仰、民俗遗风与传统文化,在2005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把端午节列为公众假期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大陆、台湾和日本。在端午节假期,不少人会返乡探亲,感受家乡浓厚的节日氛围。

◇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伍子胥列传》、《后汉书·列女传·曹娥》《穆天子传》、《端午节的历史与传承》(光明网)编写。思考题1.请回忆一下,你在端午节时吃过哪些食物?参加过哪些庆祝活动?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并说说你当时的心情。2.青少年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传承端午节并把它广泛传播呢?传统节日“三元节”【导读】 我们都知道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华民族传统“三元节”中的一个节日。三元节是道教的节日,道教把天、地、水视为“三元”,认为有了“三元”,万物才能生长。相应地,道教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认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将三官的诞辰定为“三元节”。由于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就为中元节,十月十五则为下元节。“三元节”的起源

三元节起源于道教对于天、地、水三官的信仰,逐渐传入民间,以至于在整个华夏大地普遍流传开来。三元节是道教的节日,道教视天、地、水为“三元”,认为“三元”是万物生长的必要条件,相应地信奉天官、地官、水官。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三官的诞辰被定为“三元节”。道经中记载,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天官诞辰,称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地官诞辰,称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水官诞辰,称下元节。于是,三官庙、三官殿纷纷建起,古代的人们不少会在“三元节”所在的三个月份中吃斋食素,以求三官之神保佑。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节期随着历史的发展有所变动。汉代元宵节节期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元宵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如今,这个节日则与“团圆”两个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对这个节日比较重视,人们都会举行很多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即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果仁、枣泥等为馅,外面用糯米粉包成圆形,种类众多,风味各异。汤圆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猜灯谜

挂灯、赏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出谜者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测,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由于猜灯谜既能启迪智慧,趣味盎然,又迎合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很受人们欢迎,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现代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数达两万多。赏花灯

元宵有放灯的习俗,人们在这样的活动中不断创新灯笼的样式,使其形状各具特色,因此也被称为“花灯”。唐代产生了盛况空前的元宵灯市,当时社会富庶,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唐玄宗(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制作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中唐以后,元宵灯节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日。

宋代,元宵灯会的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时间为上元节及其前后各一日,共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直至十八。

到了清代,元宵节期缩短为五天,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元宵赏灯的习俗则一直延续到今天。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文章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达三米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活动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舞狮”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狮子郎”,即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古人将威武雄壮的狮子视为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瑞兽保佑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根据360百科“元宵节”词条、《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励志一生》手机版)编写。中元节的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中元节是本土文化的产物。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举行设食祭祀、诵经作法等“普渡”、“施孤”的布施活动,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某些地区在这一天会有普渡的习俗,称为“中元普渡”,后来更发展为盛大的祭典,称为“盂兰盛会”、“盂兰胜会”。

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中元节俗的首要内容。在20世纪20—40年代的中国,中元节甚至比七夕和清明更热闹。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在中元节时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的英灵。

20世纪50年代,中元节依然热闹。但后来其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60年代中期,北海公园办了最后一次中元节活动,琼海中到处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灯,非常壮观。之后,中元节活动更加寥落。如今,人们对中元节的关注也远不及其他一些传统节日。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被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元节的习俗

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此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道教认为“下元节”当天是下元水官的生日,道教徒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此外,还有下列活动:

焚“金银包”等祭拜祖先亡灵的活动:民间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俗称“金银包”,叩拜后焚化以献给祖先。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常见的祭拜祖先活动。

道教专门场所的有关活动:这一天,道观做道场,为民众解厄除困,民众前往道观观祭,并在道观中拜祭下元水官和祖先。

祭禹:传说十月十五日是大禹的生日,各地禹庙等大禹纪念场所常有祭祀活动。

做糍粑等食俗:这一天,人们在家中做糍粑、蒸麻腐包子等,并赠送亲友。

家中拜祭下元水官:传说每逢下元节,水官下降凡间巡查人间善恶,为人们解除灾难。家家户户张灯三夜,在正厅上挂着一对提灯,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水色”等户外活动:水,和“水官”有关;色,色彩丰富。下元节时民间有扎彩船在河中巡游的活动,“水色”由此得名。◇根据360百科“下元节”词条编写。思考题1.了解了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之后,你打算如何庆祝明年的元宵节?2.古人写了很多与元宵节有关的诗句,请你去图书馆或网络上找一找。姓氏中的文化密码【导读】 张、王、李、赵、钱、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中国人初次见面时会询问对方:“您贵姓?”得知彼此同姓后往往顿生亲近:“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这些姓氏是如何产生的呢?中国人在距今约5000年的“三皇五帝”时代,就有了姓。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在古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的。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初年写的,最初成书时共收录了四百多个姓,后经历代增补,扩充到五百多个。而实际上中国人的姓氏数量庞大,并不局限在《百家姓》收录的范围。其中张、王、李、赵四个大姓,都是黄帝赐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人数众多。现在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中华姓氏的起源

中国人在距今约5000年的“三皇五帝”时代,就有了姓。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远古时期的部族往往以本族人们所认为的祥瑞之物为徽号,研究者称之为“图腾”。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那时是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说明了最早的姓,是随母亲姓。在古代氏族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氏”这个称号。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统治者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卿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夏、商、周时的姓与氏相区别,共同作为人们身份的标识。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平民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

姓氏相别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战国后期。秦朝时,旧贵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结束,旧的氏族与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此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并无贵贱之别。

唐太宗的时候,吏部尚书高士廉按照皇帝的命令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做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初年写的,最初成书时共收录了四百多个姓,后经历代增补,扩充到五百多个。

实际上,中国人的姓氏数量庞大,并不局限在《百家姓》收录的范围。其中张、王、李、赵四个大姓,都是黄帝赐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人数众多。

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10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10个姓的人数占华人人口的40%,约4亿人。第二大的10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人数占华人人口的10%以上。第三大的10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人数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人数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句话说,在当时中国10亿人口中,有7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另外的3亿多人的姓,都是相对少见的,比如毛、江、白、文、关、廖、池等等。父姓加母姓成当代流行趋势

随着90后的一代人渐渐步入婚姻的殿堂,“双独家庭”孩子跟谁姓的问题已经困扰了很多年轻的父母。留意身边亲友子女的名字,我们会发现,父亲和母亲的姓氏加在一起作为孩子姓氏的情况越来越多了。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里,这种情况更加多见。这种新式取名法创造的姓名结构为“父姓+母姓+名字”。这种取名法形成的姓名,也就从传统的2个字或3个字,变成了3个字或更多个字。父姓+母姓,是否会成为一种新的复姓?专家说,这种新形成的所谓“复姓”和司马、欧阳、令狐等传统复姓有一定的区别,而且也没有形成规模,不是大多数人都这样取名,变成复姓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

◇根据《姓氏中的文化密码》(《当代人》2012年09期)、《中国姓氏的由来》(《农民文摘》2012年04期)编写。思考题1.请你查一查自己的姓氏来源。2.请你了解一下《百家姓》的起源。藏族的酥油花灯节【导读】 酥油花灯节也叫酥油灯节、花灯节。这天,藏族居住地区会格外热闹,尤其是拉萨。人们白天会到各寺进香朝佛转经,入夜后则满街搭起各种花架,最高的有近十米,低的也有五六米。西藏各地的僧俗民众以及民间艺术家们用本地盛产的酥油和藏式颜料,制作出精致的酥油花,做成神仙、人物、花木、鸟兽等塑像,许多酥油花还以多个画幅构成连环故事,讲述藏民族的古老传说。人们点烧酥油灯进行祝福,在花架下赏花观灯,载歌载舞,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酥油花灯节起源

在雪域高原,藏历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拉萨八角街四周,摆满五彩酥油塑成的花卉、人物、鸟兽等图案的供品。城乡人民纷纷涌到八角街观赏花灯供品。各寺院的僧人及民间艺术家们用本地盛产的酥油和颜料,制作出精美多姿的酥油花盘及各种姿态的供奉天女塑像,再配以精细的灯架,显得玲珑剔透。人们还利用酥油花再现各种神话故事及其中的人物、花鸟和景象,有的甚至成屏连片,像立体的连环图一样。精彩的图景、多姿的灯花吸引了万千观众。人们在灯花之下,狂欢起舞,彻夜不眠。这就是藏族的酥油花灯节。

酥油花灯节——雪域高原的花灯节,开始于明永乐七年(1409),此后每年元月十五日藏族的人们都摆花添灯。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一尊释迦牟尼佛像,在大昭寺内供奉。明朝永乐七年(1409),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于藏历正月十五在拉萨创办传昭法会,他向大昭寺内的佛祖像供奉酥油花和供灯,以燃酥油花灯纪念佛祖降伏邪魔,酥油花灯节由此产生。另有一种说法是酥油花灯节是为了庆祝佛祖与其他教派辩论彻底获胜。无论起源如何,这一古老的传统节日如此受重视,更主要的还是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爱花、种花、赏花,这是人对美的追求。藏族人是十分爱花的,他们在恶劣的气候条件里,也千方百计种花栽盆。拉萨街头居民房前和窗户边,不乏一盆盆各色鲜花,其中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酥油花灯也是这种对美的追求的艺术化的呈现。

藏族人民的花灯节,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才逐渐变成民族的节日的。放鞭炮、贴春联、摆花灯这些汉藏人民的习俗,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不断赋予其新的含义,使其成为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欢庆、祝贺、礼乐的形式。正因为这样,元宵的灯节和藏历正月十五日的酥油花灯节,至今仍在汉、藏族人民中流行。酥油花灯节庆祝方式

白天,人们到各寺朝佛祈祷;夜晚,拉萨八角街举行酥油花灯会,藏区各大寺院都要用彩色酥油捏成神仙、人物、花木、鸟兽的形象并点燃这些酥油花灯进行祈福。人们还会在街上搭起各种花架,将酥油花灯陈列在上面。灯火照耀之下,五光十色,灿烂辉煌。这是藏区的一个普遍性的盛大庙会,众多僧侣、官吏以及民众都会外出赏灯。人山人海绕街观赏,热闹非凡。花灯点燃之后,宛若群星降落,闪闪烁烁,分外美丽。夜间,郊区农人进行对歌比赛,有时延续几天才能结束。此外,寺院还要举办跳神等歌舞活动。跳神者身穿绣袍,脸戴面具,在藏式喇叭、唢呐和锣鼓的伴奏下,边歌边舞,以示欢庆。这是拉萨最热闹、最盛大的节日。冬季的雪域高原虽然天气寒冷,但是热闹非凡的酥油花灯节使得这片土地丝毫也不寂寥,反而洋溢着活力和热情。酥油花灯节的流传

藏族以酥油奉佛之俗可追溯到松赞干布时期。7世纪中叶,唐蕃联姻,文成公主进藏与松赞干布成婚,她带去的尊者释迦牟尼像被供奉在大昭寺内。根据佛教传统,用以供佛的物品有特殊规定——供花表示布施,涂香表示持戒,献净水表示忍辱,薰香表示精进,奉饭食表示掸定,供灯表示智慧。因时值冬日,六供物之一的鲜花无从觅得,只好用酥油塑成一束花,供奉佛前。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学佛成功后,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于明永乐七年(1409)正月在拉萨大昭寺举行了万人祈愿大法会,并向佛祖金像供奉酥油花和供灯,以后历代正月十五皆点酥油花灯。

每年的藏历正月十五日,白天人们到各寺朝佛祈祷,夜晚在拉萨八角街举行酥油花灯会。迷人的景观、多姿多彩的花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和无数的观光客,人们徜徉于灯海人流之中,通宵达旦。在灯会上还有木偶表演等多种娱乐活动,更使青年人和儿童兴高采烈、流连忘返。

酥油花和正月十五酥油花灯节传到甘青藏区,其中青海塔尔寺的酥油花最为著名,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之一。塔尔寺每年正月十五日展献的酥油花,要在3个月前开始雕塑。先用麦草扎成骨架,然后将酥油染黑,用石块捣砸均匀,成为柏油状的黑酥油,用以塑造基本形体。之后,再经冰水长时间浸泡、揉搓,并调和各种颜色的酥油进行细部雕塑和上色勾描。塔尔寺酥油艺术的内容有花卉盆景以及《释迦牟尼本生故事》、《文成公主进藏》、《唐僧取经》等连环故事。这些艺术品每年正月十五日在寺内展出,平时陈列在大金瓦殿对面山坡的原辩经院内。正月十五日晚,人们在大经堂周围各个固定的位置上提前支好木架,然后将塑好的酥油花陈列其上,并在花前供奉酥油灯。酥油花展出后,人们还会列出评比名次。◇根据百度百科“酥油灯节”词条编写。思考题1.请你思考一下,如果你有机会参与一次酥油花灯节,你将会如何庆祝这个节日?2.除了藏族的酥油花灯节,你还能说出哪些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十二生肖故事来历【导读】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用十二种动物表示人的生年的传统文化现象。古人认为,人生于某年,即肖某物,鼠年生者肖鼠,牛年生者肖牛。这种方法与十二地支相结合,形成了如下序列: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每十二年循环一次,周而复始,绵延不断。十二生肖属相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俗文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和生肖文化符号,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家喻户晓,影响深远。虽经历各朝各代和各种社会制度的变迁,十二生肖至今仍沿用盛行。除中国外,世界多国也曾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你知道十二生肖故事的起源吗?它又具有哪些寓意呢?十二生肖的起源

我国至少从南北朝时,就开始用十二生肖纪年了。关于十二生肖的来历的说法也是多种多样。民间传说

汉族民间故事传说,当年轩辕黄帝要选十二种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老鼠给忘了,结果猫没有选上,从此与鼠结下冤家。大象也来参赛,被老鼠钻进鼻子,给赶跑了,其余的动物,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却蹿到牛背上,猪也跟着起哄,结果老鼠排第一,猪排最后。虎和龙不服,被封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龙赛跑,结果排在了龙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气之下咬了兔子,为此被罚在了倒数第二。蛇、马、羊、猴、鸡也经过一番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的顺序。这个传说故事虽不是对问题的科学解释,但它却体现了人们希望对十二生肖的选择做出解释的愿望。时辰说

也有人认为,十二生肖首先出现于纪时方法中。一昼夜是二十四小时,古代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同时,他们在观天象时,依照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活动的时辰,确定了十二生肖。

夜间十一点至第二天凌晨一点,属子时。这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称“子鼠”。凌晨一点至三点,属丑时。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凌晨三点至五点,属寅时。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清晨五点至七点,属卯时。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为“卯兔”。

早晨七点至九点,属辰时。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故称“辰龙”。上午九点至十一时,属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点至一点,属午时。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午后一点至三点,属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

下午三点至五点,属申时。太阳偏西了,猴子喜欢在这时啼叫,故为“申猴”。下午五点至七点,属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傍晚七点至九点,属戌时。人们劳碌一天,闩门准备休息了。狗卧门前守护,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为“戌狗”。夜间九点至十一点,属亥时。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于是称作“亥猪”。

就这样,一天的时辰和动物搭配就排列了下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后来人们把这种纪时法用于纪年,就出现了十二生肖。华夏说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到了南北朝,十二生肖已普遍使用。十二生肖也被称为十二年兽,祖先们将这十二年兽应用在历法上,每年一种年兽,依次轮流当值。崇拜说

部分学者认为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著名科学史家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的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人们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产生一种依赖感(如马、羊、牛、鸡、犬等),对危害自身安全的动物产生一种恐惧感(如虎、蛇等),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产生崇敬感(如狗的嗅觉等),由此产生了对动物的崇拜。十二生肖便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响下所创造出的用来纪年、纪月的兽历。

尽管人们不能确定十二生肖的确切来历,但因为用它纪年通俗、方便又具有趣味性,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种仍有实用价值的宝贵遗产。十二生肖的寓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两两相对,形成六种组合,体现了我们祖先对人们的全部期望及要求。第一组:鼠和牛

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劳。两者一定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果只有智慧而不勤劳,就变成了小聪明;光是勤劳,不动脑筋,就变成了愚蠢。将智慧与勤劳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们祖先对人们的第一组期望和要求。第二组:虎和兔

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两者一定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到所谓的胆大心细。如果勇猛脱离了谨慎,就变成了鲁莽;而一味地谨慎就变成了胆怯。在谨慎判断的基础上勇往直前,才能取得成功。第三组:龙和蛇

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所谓刚者易折,太刚猛了容易折断,但是人如果只有柔的一面,则易失去主见,所以刚柔并济是我们历代的祖训。第四组:马和羊

马代表一往无前,直奔目标,羊代表和顺。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直奔目标,不顾和顺,必然会和周围不断磕碰,最后不见得能达到目标。但是一个人如果光顾着和周围和顺,那么他可能会连方向都没有了,目标也失去了。所以一往无前的秉性一定要与和顺的品格紧紧结合在一起。第五组:猴和鸡

猴子代表灵活,鸡定时打鸣,代表恒定。灵活和恒定一定要紧紧结合起来。如果只有灵活,没有恒定,再好的策略也难以得到圆满的实施。但如果一直恒定,一潭死水、一块铁板,那就难以做到适时调整,也很难成功。只有这二者非常圆融地结合,一方面具有稳定性,保持整体的和谐和秩序,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变通地前进,才能更加迅捷地达到目的地。第六组:狗和猪

狗代表坚守,猪代表随和。一个人如果太坚持己见,不懂得随和,就会排斥他人。反过来,一个人太随和,没有坚守,这个人就失去了原则。我们需要将自身的坚守与顾全大局的随和圆融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一直坚持的外圆内方、和而不同。

每个中国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肖,有的人属猪,有的人属狗,这意义何在?实际上,我们的祖先期望我们要圆融,不能偏颇,要求我们懂得兼顾两个对应面。比如属猪的人要能够在自己的随和本性中,追求坚守;而属狗的人则要在坚守的本性中,做到随和。十二生肖相关诗句和成语十二生肖诗

十二生肖诗,也称“十二属诗”、“十二辰诗”、“十二神诗”,即把十二生肖顺序嵌用于诗中。南北朝时,诗人沈炯创作了我国第一首有趣的十二生肖诗——《十二属相诗》: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此诗在首字按排序嵌入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种动物的生性特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生肖出现在句中语意双关,生动地再现了十二生肖的形象,可谓别开生面、趣味盎然。十二生肖相关成语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使用许多与十二生肖有关的、耳熟能详的成语,如:

马到成功:战马一到阵前就取得胜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守株待兔:守着树根等兔子来撞。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而且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还有很多类似的成语,这些成语结合了每一种动物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其背后的引申义,也充分表现了这些性格各异的动物对人们遣词造句的影响。

◇根据《十二生肖》、《绘画中国故事十二生肖》、百度百科“十二生肖”词条、《十二生肖的来历故事》(农历网)、《关于十二生肖的诗歌》(散文吧)编写。思考题1.你最喜欢十二生肖中的哪个动物?说说理由。2.你还能想出哪些和十二生肖有关的成语?开动你的脑筋,并在班级里和同学们分享交流。第二章文明之魅中国传统书法文化【导读】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具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是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创作,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书法也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

书法,是汉字书写的一种法则,也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目前最早可识别、成体系的汉字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之后经历长期的变化,其间形成了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狭义上讲,书法一般多指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广义上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创作,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已不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已大大增加。

从使用工具上讲,品种之多,不胜枚举。仅书写用具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雕刻刀、雕刻机、日常工具(主要是指质地比较坚硬的,能用来书写的五金、生活工具)等。颜料也不单是黑墨块,还有墨汁、黏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种类丰富。

从执笔方式上看,有人用手执笔,有人用脚执笔,就是用其他器官执笔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写字根本就不用笔,如“指书”、“挤漏书”等。

从书写文种上说,有书法艺术的并非只有汉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从书体和章法上看,除了正宗的传统书派以外,不少书法家又探索出现代书法品类,即以西方视觉艺术的方法来改良中国的书法艺术,创造出新的用笔方式、表现手法、创作思路和艺术风格,比如托古涂鸦派、画字派、狂涂派等等。

中国书法有五种主要书体,即楷书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中国古代书法简史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光辉深邃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史性的嬗变过程。而由于书、画创作所采用的工具与材料具有一致性,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历代名画记》中谈论古文字、图画的起源时说:“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书、画虽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二者在其后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是以互补的独立性分别发展变化的。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性质、美学特征、源泉、独特的表现手法方面去理解。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书法作品又能反映创作者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中国汉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自觉的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大约公元2世纪后半期至4世纪),然而,这并不是忽视、淡化甚至否定在此之前的书法艺术形式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中国文字的滥觞、初具艺术性早期作品的产生,无不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就书法看,尽管早期文字——甲骨文等象形字,同一字存在繁简不同、笔画多少不一的情况,但已具有了对称、均衡的规律,以及用笔(刀)、结字、章法的一些规律性因素。而且,在线条的组织,笔画的起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和风韵。因此可以说,早期书法艺术的产生、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书法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以借鉴与思考的重要范例。

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阶段,不断演进。在书法的明朗时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较繁复的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备受世人推崇。唐代,又有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他们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经历宋、元、明、清,中国书法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汉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书法的三境三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