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撞武侠:央视评论部新闻创作秘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4 21:06:00

点击下载

作者:刘楠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闻撞武侠:央视评论部新闻创作秘笈

新闻撞武侠:央视评论部新闻创作秘笈试读:

前言

一“穿过西客站附近一条小胡同,就到了白岩松工作的地方:一座不起眼的四层小楼。楼道昏暗,室内装饰简单,地板踩起来‘咯咯’直响。”

这段描述,来自一位潜入来访的媒体同行。

是的,这个让他心头也“咯咯”直响的地方,是需要暗号接头的。

它隐藏在羊肠胡同里,没有挂牌,只写着“防火重点单位”,伪装成“停车场”的样子。附近的居民只知道:“老见白岩松来这儿”,电视江湖人却熟知:这就是“南院”,央视新闻评论部的工作驻地。

外人熟知评论部容颜,是网络流传《大史记》、《分家在十月》(评论部昔日年会节目)的前卫,是现任央视副台长孙玉胜《语态——改变中国电视的十年》里描绘的革命阵地。

这个近20年的母体,孕育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面对面》等铁打栏目,而改版也像细胞分裂不断吞吐新旧栏目,《实话实说》、《社会记录》、《纪事》、《小崔说事》、《360度》、《新闻周刊》、《新闻会客厅》、《新闻1+1》、《24小时》、《新闻纪实》、《环球视线》、《世界周刊》等等,前赴后继——

每听人感叹,“评论部当年就像电视界的延安,曾以强大的号召力云集各路豪杰”时,我就颤颤地庆幸,南院是怎样的胸怀,收留了我这误闯误撞的无名小卒,甚至连“入院仪式”都侠骨铮铮。

那个晚秋,大概是星象吉日吧,仿佛倚天剑与屠龙刀汇合,霎那的光芒偶然间投射于我。

甲申猴年,2004年10月26日,申时,长发飘飘的南院“教父”级人物陈虻(时任评论部副主任),会见了揣着简历、底气不足、研二学徒的我。

也许是我那本诉说11年朝拜路的“评论部赋”打动了他(那时评论部成立11年),也许逾是高人逾心地宽厚,陈大师开着白色雅阁,把“实习生”我运载到了南院,交到了另一尊仙风道骨的长发师傅、《社会记录》掌门制片人李伦手中。

我的南院8年拜师学艺路,就这样歪打正着地开启了。

从《社会记录》到《新闻1+1》,从实习生到记者、策划,摸爬滚打到如今。

漫步南院江湖,高人林立。

这天,抬眼才邂逅了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那晚,和你一起在你机房熬夜吃西红柿面、说段子的,就是蜚声江湖的某采访达人、纪录片高手。

这里,是英雄会盟地。各路高手,尽可来此小试锋芒。

就像曾经的评论部才子刘春,在一篇微博里描述的:“年轻人来此,好的是可以跟随一流的电视人,不好的容易被先进者给淹没了。夏骏王利芬,你们知道吗?那个在摄影组呆了一段就离开的沉默的青年,是后来拍了《疯狂的石头》的宁浩;而那个跟着老夏做了一个月策划的腼腆的女孩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学者刘瑜”,如今锋芒毕露的电影导演李玉(作品有《观音山》《二次曝光》),一身武艺,也是浸润评论部多年的积淀。这位昔日评论部编导,1996年在《生活空间》的作品《姐姐》,是每个南院人的必修课。

那时,红烧带鱼飘香的南院食堂还健在(2008年元宵后因消防需要而寿终),人声鼎沸中,你可以凑近你仰慕的派别掌门人,侧耳倾听其高见,或大方拜求其秘招。

南院学艺,不要奢望仁慈会降低考核的标准,但是倘若你义切切、情痴痴,又心性贤良通透,哪怕你是天资钝感的“郭靖”,自有“江南六怪”、全真教马钰这样的师傅助你一臂之力,幸运的话,还有“洪七公”传授为你量身定做的“降龙十八掌”。

这八年,于学徒我,清晰如定桢逐格播放。

虽然,内外交困与锣鼓煊赫总是此起彼伏,逼上梁山与绝处逢生也不忘如影随形,但是风雨飘摇时,突然就有侠骨柔情的人挺身而出。

那是柴静曾给最困难时期的我留言:“向后看历史,向前看大势。像野草一样,日晒雨淋,春风吹又生。”

那是白岩松给爱焦虑的我充当“心灵导师”建议:1、接受自己的缺陷和不完美;2、手头有100件事,先把一件做好;3、用时间换空间,不提前预设痛苦。

那是岩松春节那个性的拜年短信:“龙年我们可以换换生活方式。做公认有用的事已太久太多,愿新的一年,拿出时间多做点无用的事。发呆晒太阳听风听自己的内心,喝茶聊闲看云看生命的喜悦,无无用之时光,定无有用之结果。”

这八年,和传奇主播们共事,收获良多风和日丽的景致。

那是跟董倩在新加坡报道APEC时贪吃热带水果的淋漓,与李小萌一起跑两会吃盒饭时的调侃,在《新闻1+1》直播前跟认真的劳春燕一遍遍核实细节,在《社会记录》替“屡考不过”的阿丘跑腿,一次次报名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还有在评论部年会上,紧张尴尬被冰雪聪明的张泉灵化解。

真幸运,南院遇到那么多精神明亮的人。我所遇到的部门主任、还有收留我的三任栏目制片人,李伦、王立军、吕志佳,他们的善意、包容、言传身教,让我从一个“稚嫩柔弱,不堪一击”的软体动物,学着磨出了硬硬的壳,学着抵御风雨,激流勇进。

他们如同江湖中武功盖世的门派高手,虽各怀秘笈,但志同道合,不辍传授,我这一穷二白的电视“菜鸟”,也被慢慢调教出了些拳脚功夫。

南院人的某种特质,似乎有种魔力,勾魂摄魄。“我并非因为生存,而是因为热爱来这里的。在南院,所有的灵魂都是相通的。”这是南院人邓蕾在《怀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文写的,一语中的。

而这种灵魂相通是有传染力的,我做实习生时写下的日记,可以铮铮证明:“每次到南院,都会深沉凝望它的每个角落,我对自己说,我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我可以在南院的机房穿梭,可以在南院的休息室肆无忌惮地睡觉,可以看到那些对我还是神话的人,所以,我愿意以匍匐姿态前进。”

这八年,我被身边那些不重米粮重理想的人感召着,也在工作中汲取人生价值观,考察采访对象的同时反省自我,努力厚实对社会图景的认知,追究表象背后的利益链条,参悟江湖的机关与道义。

太多的记忆,每一片,每一段都弥足珍贵,叫我如何在笔下取舍,又怎能描摹其五味杂陈形态之千分之一。

写这两本“姐妹”书册,其一,即为记录灵魂相通的南院人,寄托我的“南院情结”。《新闻撞武侠》通过评论部20年精华作品梳理,来领略南院高手的风采,《有一种基因叫理想》则透过我的视角,讲述南院的人与事,从名主播到南院的食堂小工,甚至赫赫有名的“猫台”,试图拓宽外界靠近评论部人心灵的通道。

二《抛弃电视》、《一些地区电视开机率下降》、《电视、再见!》,2012年,新闻、杂志登出的专题文章标题,看得电视人如坐针毡。

多媒体时代,各类新新媒介怀揣诱人秘笈,异军突起,风云际会。“矩形盒子”电视集万千宠爱的日子一去不返。

路,如何冲将?

借用陈虻的话,难道是我们走得太远,忘了为什么出发?“看完《东方时空》,就像从南方的早市上拎回一条扑腾着的活鱼,一捆绿油油的青菜。”这是1993年《东方时空》开播后不久,有观众的留言。

那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第二年,改革和制度创新四处发力。“《东方时空》的银屏飓风,席卷大江南北;求实创新的电视理念,震动黄河泰山、长城内外,——评论部七君子点起了最亮的灯泡,吹响了最有战斗力的号角,建起了最早的电视特区。”这是某年评论部年会的诗歌。

孙玉胜曾在《十年》里总结,当年评论部改革的根本就是“改变了电视的语态”,尝试一种新的叙述方式,人们从一贯严肃刻板的屏幕上,看到了民间话语的鲜活、幽默,看到了冲突的故事和人物的命运。

2012年,我看到张泉灵的一段文字,醍醐灌顶:“评论部的力量是否释放到了极致,是否可以培养出新的能量,是否给予了正能量足够多的支持,这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到2013年,评论部成立整20年。“求实、公正、平等、前卫”,这个央视新闻评论部的部训,不仅是一个部门机构的凝聚口号,也是记录中国时代变迁的一种态度。

对于一个国家,20年荏苒,几多破旧立新、价值重估、改革推进。

20年,央视评论部该秉持什么?用什么匹配那八字箴言?

也许我们可以听听主播威尔在美剧《新闻编辑室》的话:“有礼有节,心怀敬意;不再恶言相向、不再流言蜚语,不再窥伺隐私;向愚昧之人宣扬真理”。

似水年华的时代风霜,壮阔幽微,每个人都是见证者。

那是八旬老人齐邦媛的《巨流河》,以个人家族的回忆史,弦歌不弃、细细描摹人的光鲜与屈辱、闪耀与消亡,串联起那波澜壮阔的历史卷章,“在黯黑的浓郁芳香中倾听”。

央视新闻评论部也是中国电视史一段“巨流河”,是一份人文景观。

在信息爆炸年代,评论部有很多没有电子版文字和影像下载的经典作品,成了尘封的宝藏,一滑而过。

南院儿,这些年,精湛的电视手艺人,打磨出了那么多有诚意、携带时代基因的电视作品。

我痴心妄想:能否借助我手头的南院节目资源,一同乘着时光隧道机,重温南院出品的,那些经典的采访、解说词,开头、结尾,记者串场等,探访新闻匠人们的工具箱和结构图,那是电影《碧海蓝天》里,象征雅克生命养分的海水和海豚。

这本书于我,是类似“愚公移山”的大工程,需要“考古学家”的眼光、学识和技能。

近20年的评论部作品,足以撑起一座丰富的图书馆,作为南院一个最普通的大头兵,我怎样挖掘,才能不折损其精髓,不风化其润泽?

我的选择思路是,以评论部获奖的节目为主体打捞对象(包括中国新闻奖,评论部内部奖等),同时兼顾口碑作品、风格作品、异类作品,还有一些平凡节目中灵气的点睛之笔。

从晚春到初冬,我扎进央视图书馆、节目查询库里,摘选出评论部近20年这数百期节目,分门别类,不仅希望完成信息搬运,更有那么点野心,努力想进行评论部的精神搬运,那是搬运了体温的,搬运了精神内核的。

作为武侠、电影的小小爱好者,我还奢望着能借这本书,向我心爱的武侠、电影作品致敬。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作品,不是镜花水月的虚渺,而是人生镜像的高度提炼,蕴涵了各种普世的哲理。

武侠作品中的创作精髓,细细揣摩,那些沉淀智慧的拳脚功夫,有时能给新闻人以“天灵盖”被打开的顿悟。

在汗牛充栋的学院派新闻实务书中,用武侠、电影撞撞新闻,剔除那些玄远的理论,混搭进梦幻和侠气,也许味道别具一格。

当然,由于我个人的局限性,难免挂一漏万,对节目的评析会有偏颇之处,有些武功的对照,也会有牵强之嫌,有请各位读者大人,多多海涵。

写这两本小书册,其二,即为打捞评论部的丰富矿藏。

我家有个大箱子,藏着些宝贝。

评论部某年年会印的卡片、《社会记录》黑板上写我名字的贴牌、《新闻1+1》创办时的那期“空谈”特刊、陈虻追悼会上的小白花,等等。

我不轻易拿出它们看,知道它们在,心里就很慰藉。

今年三月,我隆重地拿出了它们。

3月31日,愚人节的前一天,对我很特别。

2008年,3月31日,多希望是提前降临的愚人节,可惜不是。那天,悲伤传来,我第一次得知,时任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陈虻,确诊为胃癌。我惆怅着、祈祷着、博客中碎碎诉说着他的好,怎么都成了徒劳?半年后,2008年12月23日凌晨,47岁的他英年早逝。

2012年,3月31日,有点猝不及防。有个小生命,用测纸上的两条红线,宣告在我体内里安营扎寨。我庆幸,这天不是愚人节。

生与死常在顷刻间转换,活着是一种偶然,新生命的奇特,在于不断让希望萌芽,让祈愿延伸。“南院大师”陈虻墓碑上刻着:“如闪电之耀亮,如夏花之绚烂”。作家王开岭说,精神是种不死的能量。它是守恒的,永远栖息在空气中、月光下和后人的行动中。

十月怀胎间,我启笔整理这两本小书册,也为传递在我心头焐热的,评论部、特别是陈虻留下的能量。

夜班回家路上,我常听着小娟的《天空之城》,仰望星空,想如电影《柏林苍穹下》,会出现一个陈虻音貌的天使,指点迷津。陈虻的很多话是解药。面对不解困惑,想想自己出发时的模样。

我想象自己,是马丁斯科塞斯电影《雨果》里的小男孩,抱着那个神奇机器人,一起寻找电影前辈“梅里爱”,寻找那把心形的钥匙,那是开启新闻理想的密码。那精神徽章,就像鹿身上的梅花,不容污啧。

我曾经的网名叫“阴阳怕懵懂”,2010年评论部年会,作为先进个人的“被代表”,我站在台上发言。当着众人面(台下还坐着孙玉胜副台长),我感谢南院收留了“蒙昧、懵懂、有梦想”的我。

如今,写这两本书册,也是我一个蒙昧而懵懂的梦想,我知道,你不会笑话。

必须承认,写书时,我诚惶诚恐,害怕我词不达意的文字,会抹煞了南院人的光芒。欣慰的是,不少南院儿同事都献计献策,支持我这“异想天开”的行动,有一个同事鼓励说,“不要怕,你的法宝是真诚”。

最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席璟。

2012年的夏天,在北京中关村我挺着大肚子,和有想法有魄力的她,一次次长谈,不少灵感在碰撞中呼啸而出。

席璟,也是“南院人”,曾在小崔的《电影传奇》麾下挥洒青春。从我第一次把初稿递她,到敲定可以出版,只用了很短的时间。

因为,有种默契,让她可以信任我这个默默无闻的作者。

这种默契,也让她有勇气,说服北大新闻传播学院的常务副院长徐泓,把写陈虻的书交给她出版;还让她有动力,像小崔做“电影传奇”一样,为小剧场的发展做影音出版,纪录了一部当代戏剧影像史,打捞那些容易沉没的文化。

正如南院作家王开岭所说:“共同的基因,这是生活对我们最大的奖励,也是我们唯一的勋章和密码,凭着它,茫茫人海中,我们会远远地相认。”

让南院人远远相认的,是流淌在血液中,一种叫理想的基因。

做新闻,有太多“千钧一发的呼吸,水滴石穿的呼吸,蒸汽机粗重的呼吸,玻璃切割玻璃的呼吸”,天天和世界对话,却忘了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新闻撞武侠》、《有一种基因叫理想》这两本“姐妹”小书册,最后,也是给自己搭建心灵栖息的角落。

于我,可以消焦灼、蓄元气,远避骨骼与骨骼的撞击,逃离欲望与欲望的火拼,从而思无邪、尘安心。(一)20种开头:横空出世鸣世间“天涯远不远?”“不远!”“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明月是什么颜色?”“是蓝的,就像海一样蓝,一样深,一样忧郁。”“明月在哪?”“就在他的心,他的心就是明月。”“刀呢?”“刀就在他手!”“那是柄什么样的刀?”“他的刀如天涯般辽阔寂寞,如明月般皎洁忧郁,有时一刀挥出,又仿佛是空的!”“空的?”“空空濛濛,缥缈虚幻,仿佛根本不存在,又仿佛到处都在。”“可是他的刀看来并不快。”“不快的刀,为什么能无敌于天下?”“因为他的刀已超越了速度的极限!”——古龙《天涯明月刀》开头

这个开头,一副《吉祥三宝》的曲风曲调,却扣在了凛凛江湖小说的开篇。的确人家还讲的是三宝:“天涯、明月、刀”。人就是天涯,心即是明月,有刀便是无刀,速度至快也就无所谓在与不在。眼前便是归程,但是人若断肠,家在何处?

此三宝非彼三宝,一谓童歌,一谓禅诗。《天涯明月刀》的开头,问答间,禅意浓浓,已然浓缩全篇意境,纲举目张,非等闲之辈可为之。

王家卫拍电影《东邪西毒》时,开头也想走这个路子,上来就是大字幕:“旗未动,风也未动,是人的心自己在动”,还把英文电影名附庸为“时光的灰”。

可惜《东邪西毒》的开头,居心太霸气外露,后面内容又高估观众解读的耐心,电影叫好不叫座,最后原班人马靠拍贺岁电影《东成西就》,才拯救了拍《东邪西毒》的财政危机。

起码,《东成西就》无厘头的开头有诚意,“绝招,好武功,问世间多少个能上高峰;成功,威风,男儿有多少真的是英雄。”配着张学友的歌曲《谁是大英雄》,开头就预告,“东邪西毒南丐北帝中神通,下面是这些英雄人物年轻时做过的荒唐事迹,不要太激动啊!”《东成西就》这个开头,落落大方、有款有型,还撩拨人激动的心弦。(插叙:此《东成西就》1993上映,非“豆瓣”打分离及格线也遥远的《东成西就2011》。)

海明威说,好的开头是冰山显示在外的一角,冰山的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之下的,那显露的一角,必须有一种流淌的力量,使你身不由己读下去。

流淌的力量,不是率性而为,不是手到擒来,而是一门心灵手巧的手艺。“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是卡夫卡《变形记》的开头。“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这是狄更斯《双城记》的开头。

如此简洁,如此平实,又如此深邃。

文学、影视,文艺作品中,好开头的原理是相通的。

原《东方之子》制片人张朝夕讲过一个好开头的捕捉故事,《东方之子》拍摄《孙毅》一期时,在正式开拍前,他请老将军出去随便走走,老人家出了门,精神十足,非要上庭院里的小山包,而那上面积雪未融,老将军的秘书死活不让他上,于是张朝夕和摄像交换了眼神,马上开机,这样便有了精彩的开头一幕:秘书连阻带拉,将军执意要上。几个镜头充分展示了91岁老将军倔强、硬朗的个性。

这个开头,也扣合了评论部大师陈虻说的理念,“不要在生活中寻找你要的东西,而是努力感受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好的手艺人,无不重视对开头的精雕细琢,注入生活的思考,就像写《雕刻时光》的那个倔老头,导演塔可夫斯基,看看他电影《伊万的童年》的开头。

第一个镜头,布谷鸟声,近景,伊万在树丛中光影斑驳的脸;第二个镜头,伊万出画,沿着树干富有开阔感地上升机位,观众俯看到伊万在林中奔跑的远景。

色彩、构图、机位、音乐、节奏,带出童真梦幻与战争现实的交织场景。一个对战争岩浆般炽热投入的12岁孩子,那种支离破碎的变异,在开篇,用诗性的意象雕刻出来了。

也似金庸《笑傲江湖》对开篇的诡谲埋伏。和风熏柳,花香醉人中,突发一场“福威镖局”的灭门惨案,逼迫少镖头林平之走上逃难复仇之路,引出江湖各帮派觊觎《辟邪剑谱》的野心,貌合神离的明争暗斗。

艺无止境,法无定则。正如《东成西就》主题歌《谁是大英雄》唱的,“是通,非通,问世间有几个绝对出众;南北,西东,不去鼎拜也不去跟红。”

言归正传到电视节目,开头是门帘,能否掌握“首因效应”?能否把影像声音优势最大化?“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吸引客源,是技术活,也要来点头脑风暴。

还是让我们移步央视评论部20年时光的隧道,瞅瞅那些节目中可圈可点的开头吧!招数一“盘古斧”——开门见山式『亮艺』:《新闻调查》2009年8月1日《上海楼倒事件》

记者:柴静 编导:王晓清(影像)上海横倒着的楼楼前河上一辆船缓缓游过(字幕)2009年6月27日凌晨5点35分,上海市闵行区一处在建楼盘“莲花河畔景苑”靠近淀浦河一侧的7号楼忽然向南侧整体倾倒,建筑物如此倒下实属罕见,连专家也称“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记者柴静:你也许见过一栋楼爆破的过程,也许见过一栋楼在灾难中塌下来的样子,但是你可能从来没有见过它会以这样离奇的方式倒下。从大楼的底部来看,这些原本应该深埋在地下的桩基,现在从三、四米处深的地方断掉了,然后这座38米高,至少一万吨重的13层楼,就像是被一种巨大的力量突然之间连根拔起,然后又非常完整地搁在了地上,以至于很多的玻璃窗都没有破碎。和它周围这10栋一模一样,看上去安然无恙的楼相比,这个画面离奇得近乎荒诞。『High点』:“盘古斧”:古龙《彩环曲》中,武学宗师伴柳先生创立的一种指法。食指蜷在掌心,屈做一处,攻敌时威力极大,亦有人称为“女娲指”。参研各门各派练习指力的方法集萃而成,既有少林、昆仑门派中指力的雄浑凝重,也暗含华山派原指神功的运力之巧、少林派一指禅功的运力之纯。

电视节目中,“开门见山”的智慧含量不容低估,也需要“盘古斧”般的魄力。天地混沌之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才有这大千世界。“盘古斧”般的“单斧直入”,看似直接而刚猛,却是巧运匠心。《新闻调查》这期节目不是抢时效属性,播出时,上海“楼倒倒”事件已经被狂轰滥炸报道过了,观众对基础事实有一定认知,所以节目不需要详细倒叙,而是干净利索,更快推进事实背后的利益链条调查。

这个开头,不断传递的关键元素是“荒诞”。倒楼前的游船影像,看似闲笔,却有动静对比的犀利嘲讽,接着,用最省时的字幕,总结基础信息和舆论反应,专家“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氛围烘托荒诞性。最精彩的是柴静串场,两个“也许”的假设,结合肢体动作和细腻的描述,以及数字的张力,把“荒诞”色彩推向高峰。

记得柴静常引用海明威的一句话:“新闻是最好的戏剧”。我在《社会记录》时的原制片人李伦(现《看见》制片人),常推荐我们看美剧《绝望的主妇》,那也是戏剧的巅峰之作,故事不断在制造正负价值的二元转换,人性的善恶美丑在颠簸中一览无余。新闻在强调真实性的基础上,能挖掘出其中的戏剧荒诞性,是另一种深度。招数二“释迦掷象功”——巧用道具式『亮艺』:《新闻1+1》2011年10月19日《这个“绿色”不环保!》

评论员:白岩松

主持人白岩松:在进演播室之前,我究竟是戴一个红色的领带,还是戴一个绿色的领带?我犹豫了一下,最后我还是选择要戴一个绿色的领带。但是戴完了绿色的领带之后,心里又有点含糊,会不会有很多观众朋友会认为我是一个不太好的主持人,跟戴红领带的主持人比较起来我比较差。当然,这只是一段开玩笑的话,我是故意戴上绿色领带的,但是戴上这条领带其实是特别想跟西安一所小学刚上一年级就戴了绿领巾的孩子们说上两句话,白叔叔和你们一样都戴过绿色的领巾,但是不意味着咱不好,咱们相当棒,而且非常好,跟戴红领巾的孩子一样棒,当然了你们比白叔叔还棒。『High点』:“释迦掷象功”:金庸《神雕侠侣》中的武功,天竺高手尼摩星修炼。此功引用佛经中释迦掷象的故事,运此神功掷石,岩石在空中急速旋转,挟烈风疾撞而去,石头成了强力武器。借助外物,独孤求败眼中草木竹石皆可为剑。

这期《新闻1+1》,道具不是石头,而是“绿领巾”,电视节目中,道具本身也是观点传递的一部分,岩松用此来“掷象”。

这不是个猛料选题,西安一所小学别出心裁给学生区分为带“红领巾”的和“绿领巾”的,多么熟悉的学校功利教育问题。岩松开头的这个创意,另类趣味中,又有很庄重的悲悯。就像他曾在节目研讨中提到的四有口号:“有料、有趣、有种、有方向”。

没想到,这个开篇设计,第二天就成了媒体新闻标题,《白岩松戴“绿领巾”声援被色彩区分的差生》,起到二次新闻传播的意外效果。

当然,玩花样形式外还得有方向,这期我是策划之一,“冷暴力”教育,这样的评论太容易陈词滥调。所以节目一方面亮明不认同绿领巾做法,但是也反向思维,提出了困惑,教育惩罚的界限在哪里?舆论过度保护孩子,老师是不是就要畏首畏尾?孩子的挫折教育标准是什么?A面B面都进行探讨。

一期节目,如果能对教育工作者起到“释迦掷象”般的内心思考激荡,并启示改革者发力,也算功德圆满。招数三“灵犀一指”——捕捉动态式『亮艺』:《社会记录》2007年11月《华南虎事件》

编导:徐婵娟 赵文忠(影像)陕西镇坪县的巨幅广告:“游自然国心,闻华南虎啸,品镇坪腊肉”。

主持人阿丘:“游自然国心,闻华南虎啸,品镇坪腊肉”,这是陕西镇坪县县入口一个十米左右的巨型广告牌,两个月前,广告语还只有第一句“游自然国心”和第三句“品镇坪腊肉”,第二句是刚添上去的,这句“闻华南虎啸”让这个偏远小县城变得闪亮和更加有气势。『High点』:“灵犀一指”:古龙《陆小凤传奇》中,陆小凤的得意武功,无论对手是什么兵器,刀剑鞭矛,都能被他用右手食指和中指一下子夹住,再不能动,可攻可守,其名字出自李商隐的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华南虎事件》,编导的“灵犀一指”,指向的是广告牌这变动的一句话,“闻华南虎啸”,这似乎不小心泄露天机。

看完这开头,你会不会“狡黠”地笑一下?

当时华南虎事件刚开始发酵,虽然各路神仙质疑不断,但是周正龙还没有露出“狐狸尾巴”,当地官员也言之凿凿袒护“虎照”。

这个开头,通过添加的一句“闻华南虎啸”,嗅出了一个县城微妙的骚动,经济利益、打造旅游机会的蠢蠢欲动。

华南虎事件,当年《社会记录》连续报道了6集,从中科院植物学家的不懈质疑,当地官员滑稽脸谱,到最后老虎年画曝光、国家出面惩处,《社会记录》的推动表现出色。

现实中,外界的灵犀一指常常让人猝不及防。

2008年,《南都周刊》212期刊出《社会记录:异类的消亡》(作者:石扉客),提到:2007年底,《社会记录》其实是死于高潮,大家沉浸在“华南虎事件”和“孕妇李丽云致死”的连续报道快感中,却突然被撤。文章写:“这也恰是社会记录的新闻追求和纪录片元素对接得接近成熟的阶段,没有人想到,这居然只是这支团队的回光返照。”

插叙:我当时在《社会记录》整三年,节目被撤,我写了几句:“一株被连根拔起的花,根须上满是凝固的泥土,想永远黏合在一起。她无法简单仓促的纪念,她膜拜着太阳,视线像笔直的彩虹。她让喷薄流出的血液风干,把气味嵌入皮肤。”招数四“一线穿”——纯影像剪辑式『亮艺』:《纪事》2005年11月《家有神童》

编导:胡珩 周叶(配乐)法国儿童电影《蝴蝶》配曲(影像)张炘炀的《宝宝成长手册》翻页出生资料

手册特写画面:“21天会笑”,“3个月会自己翻身体”,“5个月能坐车里”,“20个月会说话”。(影像)张炘炀跑步

手册特写画面:“4岁他上了长征小学,6岁从三年级升到五年级,8岁从初一跳到初二,9岁秋季开学开始上高三了。”(画面叠化张炘炀跑步细节)(字幕)“十岁参加高考”(画面叠化张炘炀跑步背影)『High点』:“一线穿”: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能凭借柔软之物在水上等难以着力的场所前进的轻功。又名“达摩渡江”,“水上飞行术”,俗名“踩软绳”。相传达摩在南方传道已毕,返回时路遇一江无船可渡,折江边芦苇,抛入江中,踏苇过江。所谓蹬萍渡水、踏雪无痕。《家有神童》这个开头,如一线穿之“踏雪无痕”之功夫,摈弃任何解说词,轻功上阵,灵巧飞渡,编导拥有游刃有余的驾驭底气。

没有任何解说词,只有《蝴蝶》童稚的音乐,加上意味深长的画面,孩子跑步的神气表情,兼具表现人生起跑线竞争的意象。够了,一切尽在不言中,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神童”的大跃进成长。

这个开头,让你体验,什么叫声画享受。很喜欢那时《纪事》的口号“行进中的影像中国”,10岁大学生的成长生态,包括媒体对他的观照角度,都是体察时代的横截面。

当然,对这个孩子,媒体是双刃剑,让他过早见识世态冷暖,也让他的生活像电影《楚门的世界》那样被隐形监控。2011年,有栏目回访已经读博士的张炘炀,播出《长大未成人》,其中提到他“要求父母全款买房”,引起舆论喧哗。

把采访对象送到他的生活原点,神童也只是个具有普通情感机能的孩子,不能太苛求。招数五“七星聚会”——情感整合式『亮艺』:《新闻调查》2005年2月《女子监区调查》

记者:柴静 编导:范铭(同期)女犯:“十三年。”女犯:“十五年。”女犯:“十二年。”女犯:“十二年。”女犯:“无期。”女犯:“死缓。”女犯:“无期。”女犯:“无期。”(解说)这里是河北石家庄监狱的女子监区,这十几个女犯都是因为杀死了和自己同床共枕多年的丈夫而被判重刑入狱。(同期)记者柴静:“你们都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杀死自己的丈夫)?”

女犯:“我是拿的擀面杖打的头。”女犯:“我是用刀扎在他这个部位。”女犯:“我用擀面杖打的。”女犯:“我是用刀。”女犯:“我使用的是铁棍。”女犯:“我使用枪。”女犯:“我使用铁棍。”女犯:“我用木棍和水泥墩。”女犯:“我用刀。”

记者柴静:“你们当中有多少人是案发之后自首的?”众女犯:“我是。”

记者柴静:“全部?在你们来这儿之前,你们能想到世界上有这么多人跟你们遭遇相似吗?”

众女犯:“没有。”

记者柴静:“我们特别感谢你们能够带着这么痛苦的回忆来面对我们的镜头。你们并没有要求要做影像的保护和处理,为什么?”

女犯:“因为我们要实事求是,面对社会,给社会一个真实的感觉,可以教育大家不要像我们这样。”女犯:给社会一个警示,也给(让)社会(给我们)一个宽容,宽容我们这些(人),从心底里面的一种善良。”『High点』:“七星聚会”:是全真七子为了对付《玉女心经》而创的。丘处机从“天罡北斗阵”阵法中悟出一理,认为可合众人之力,以劲力补招数之不足。于是便精思并力攻敌的法门,每一招出去,都是将众人劲力归集于一点,终于创出“七星聚会”。《女子监区调查》的开头,是另一种意义的“七星聚会”。借不同女犯们的情感合力,合并同类项的同期声,交汇出情感最强音,萌生出群像意义。让我们惊闻,杀人的重刑犯,并不是想象中的十恶不赦,而是自责,其实她们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走投无路时作出无奈之举,饱含让人怜惜的苦楚。

柴静最后两个提问很精辟,“能想到世界上有这么多人跟你们遭遇相似吗?”指向这是一个被忽视的社会问题。“你们并没有要求要做影像的保护和处理,为什么?”一下子,让我们对这些真诚的女犯心生敬意,也体现记者尊重她们的诚意。

这期《女子监区调查》,不是柴、范最优秀的作品,但是开头却是最震撼我,永远烙进脑海的。有柴有饭,记者柴静、编导范铭的“柴范组合”是南院一个“不老传说”,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

柴范组合最擅长从看似俗气的话题中,寻找异质角度和话语风格的突围。她俩合作的节目多么神采奕奕,气质卓越:《双城的创伤》、《命运的琴弦》、《张润栓的年关》、《以生命的名义》、《心灵的成长》、《一只猫的非常死亡》等。

关于此期节目,另一个插曲是,电影《晚秋》上映时,扮演女犯的汤唯接受采访说,她也拿出柴静这期节目观摩,体会遭受家暴的女人内心撞击。招数六“渔叟钩法”——寻根溯源式『亮艺』:《东方时空·生活空间》1996年12月30日《姐姐》

编导:李玉(解说)蕊蕊和峰峰是一对双胞胎,由于在他们出生的时候是剖腹产,先拿谁谁就是老大,大家认为,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女孩可以照顾男孩,所以女孩蕊蕊就成了姐姐,男孩峰峰就成了弟弟。『High点』:“渔叟钩法”:金庸《天龙八部》里,慕容复用的一招“大海捞针”,是北海拓跋氏“渔叟钩法”中的一招厉害招数,从深海钩鱼的钩法之中变化而来,非常精准。

电视节目也可以学习“渔叟钩法”,在现场体验后,循着线索,发现最有价值的拍摄主体,并努力挖掘逻辑形成的缘由,钓到真正的大鱼。《姐姐》这个朴实的开头,寥寥几笔,寻根溯源,就刻画了两个孩子出生时的“不公平”,埋下伏笔。这期节目讲一个双胞胎家庭,父亲是刑警很忙,妈妈宠爱弟弟,姐姐蕊蕊承担了很多委屈和不公平,开始了一个六岁孩子的反抗。

启发我们的是,本来领导安排李玉去拍摄一个先进刑警的故事,她来到刑警的家里做功课,发现刑警的孩子们更值得拍,特别从小女孩身上捕捉到了精彩的情感纠葛。及时准确调整拍摄对象的主体,要靠观察力。

李玉在采访手记中说:我一直都不是因为“知道”而去拍,而是因为“不知道”而去拍,因为这样的探索更彻底,更纯粹,更接近事实的本质和真相。

李玉,昔日《生活空间》的编导,现在已是锋芒毕露的电影导演,代表作有《苹果》《观音山》。当年她这个获奖的纪录片《姐姐》,是南院人的必修课。

很多精彩的故事,都是从追溯源头开始讲述的。《天堂电影院》是导演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回到那个电影梦想诞生的故乡。《放牛班的春天》是指挥家50年后重回故土,当年男童福利院的小伙伴找上门。招数七“洗髓经”——自述观察式『亮艺』:《纪事》2006年4月《现代围城》

编导:周叶 鹿敏(字幕)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影像)城市立交桥拥挤行驶的车辆繁华商街时髦广告牌(编导自述)我是一个23岁的女孩,谈过恋爱,没结过婚,更没离过婚。他们说没结过婚的人怎么能拍离婚呢,其实我只是想站在围城外面,看看进进出出的人们,因为多年后,我也会成为其中的一员。于是,我来到了上海。(画面接上海一离婚公司画面)『High点』:“洗髓经”:东方玉小说中的武学宝典。据说当年少林达摩祖师面壁修炼,九年功毕坐化,用天竺文写的经本,《洗髓经》记载的是一种先天内功,真气可以在体内循环而生生不息,用掌发出,一股无形的力道便可朝前涌去,练成后,可洗清体内一切秽恶,不受任何迷幻物的干扰,内功精湛无比。“洗髓经”强调的是自我修炼,提升自身的力量,《现代围城》的这个开头,也是以自我的体悟为进入点,把自我的感触融入其中。

这期《现代围城》讲的是都市人们离婚的话题。23岁、未婚女孩周叶的观察,带着窥视、疑惑、探究、成长等多重需求,自述者本身也融为故事的主体,非常讨巧。个性的小姑娘周叶,后来也成了纪录片《华尔街》的编导之一。

电影里,很流行自述体,赫赫有名的,比如《泰坦尼克号》,就是那串“海洋之心”项链开始勾起一个老人的自叙,《海上钢琴师》,也是以1900的朋友迈克的旁白叙述贯穿全篇。

电影《重庆森林》开头,虚晃镜头中,金城武的一段心灵独白缓缓而起:“每天你都有机会和很多人擦身而过,而你或者对他们一无所知,不过也许有一天他会变成你的朋友或是知己。我是一个警察,我的名字叫何志武,编号223。我和她接近的时候,我们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我对她一无所知,57个小时之后,我爱上了她。”

这种自我表达的好处是,赋予故事以情感张力,和个体观察的独特触角。《现代围城》编导自述:“多年后,我也会成为其中的一员”。其实,“多年以后”是个经典的开头语式。“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这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杰作《百年孤独》的开头。采用了从将来回忆过去的倒叙手法,被后人津津乐道,冰块是吉普赛人弄来的,象征与世隔绝的村落,封闭落后的拉美文明,受到世界现代文明冲击的开始。

这个句式也被王家卫用在了《东邪西毒》中,影片开始不久,张国荣说:“很多年之后,我有个绰号叫做西毒,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忌妒,我不会介意其他人怎么看我,我只不过不想别人比我更开心。”

在现实与“多年以后”时间夹层中,故事更有深邃感。招数八“金铃银索法”——触类旁通式『亮艺』:《社会记录》2003年5月15日《37度2》

编导:余红苗(影像)电影《天堂电影院》一组接吻镜头非典戴口罩的接吻镜头

主持人阿丘:停!没见过吧?一组一组各式各样的亲吻镜头,我想很多人在很多经典电影里头已经浏览过了,也非常的熟悉了,只有最后一个隔着口罩还忍不住要亲吻的那个镜头呢,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呀,只出现在我们今天这个特殊的非典时期。(街头采访)记者:在这个病毒极易感染的时候,您会像以前一样亲吻您的爱人吗?

女甲:这个应该注意吧。男甲:那个,怎么亲呢?女乙:这个年龄的应该不会这么做吧!女丙:会的。男乙:我会。女丁:会的。男丙:会。

主持人阿丘:有这样一个比喻,说人与人的关系就好像是冬天里的豪猪,想取暖靠近,一靠近呢,由于对方身上长有尖的刺就会刺痛对方,一靠近就痛,一疏远就冷。怎么办呢?于是豪猪们就在一种不断靠近又不断疏远的过程中,寻找着最温暖也最安全的合适距离。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