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11:11:54

点击下载

作者:蒋泰维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试读:

前言

日月如梭,人生如梦。梦并不是虚无漂渺的幻想,而是人生的追求、理想和激情。每个人从小到大以至到老,都有自己不同的梦。我高考的时候有一个梦,能到北京大学读书,但未能如愿。直到50岁知天命的年纪才有幸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攻读在职博士。2010年我顺利通过了题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与路径选择研究——以浙江企业为例”的博士论文答辩。起初并没想出书,因为主要观点已在《中国软科学》杂志发表,而且自己没觉得特别值得出书。时隔两年半,有一点空闲,又找出来看看,觉得主要观点和论述还没有过时,或许还可以给企业作些参考,也可与同事和相关研究者进行交流、探讨,再做一些整理、修改和完善,对自己也是一个提高。

企业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民族兴,企业崛起是大国崛起的基础。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担负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重任。如何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前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和企业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本书以浙江企业为例,分析总结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历程、路径、特点、经验和问题,提出技术创新绩效是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是企业家创新意识、员工创新能力、企业创新制度、创新环境、研发投入、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等;以自主创新为主导,多种创新路径并存的组合式创新模式是我国现阶段企业技术创新道路的必然选择。既要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和战略重点,又要允许和鼓励技术模仿、技术引进和技术合作等多种创新路径同时并存,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我在研究中有两个重要的发现:一是企业的投资结构有一个从正三角型向倒三角型转变的趋势或者说规律,即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基本建设投入比重最大,技术改造次之,研发投入最少;在企业发展的中级阶段,技术改造投入比重最大,基本建设投入比重下降,研发投入比重上升;在企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研发投入比重最大,技术改造投入比重次之,基本建设投入比重最小。这是从众多企业发展过程来看的一般趋势,在不同行业又有不同的表现。二是企业研发投入绩效有一个非对称的微笑曲线,即企业研发投入的绩效有一个先缓慢下降,到一定时点后迅速上升的规律。对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产品,企业研发投入绩效上升时点是不同的,企业千万要沉住气,不要在绩效上升时点前放弃研发投入,以致前功尽弃。成功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

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导师魏杰教授,是他帮我选择了这一题目,并且言传身教,让我终生受益。我还要感谢我的许多同事和朋友给了我不能忘却的关心和帮助。由于笔者水平所限,加上调查研究也不够深入系统,肯定有许多不足甚至错误之处,恳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蒋泰维2012年12月于杭州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和国际竞争的焦点。一系列新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刻改变着社会经济面貌。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导作用更加凸显,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始于2008年年底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正在引发和催生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各种措施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国际竞争能力。如何应对世界发展趋势,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保持经济社会健康、较快、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跨越式发展,拥有了一批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国防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造就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知名企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格局,全社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与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关键核心技术自给率低,国际发明专利少,对外技术依存度高,科技投入不足,优秀拔尖人才匮乏,创新体制机制还存在许多弊端。低技术、低成本、低效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三低三高”外延式粗放型发展路子逐步走到尽头,投资驱动、资源依赖和技术模仿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这些问题在金融危机面前暴露得更为突出。我国要保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较快、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细胞。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造就一大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然而,我国企业还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创新绩效较低、创新发展路径不明晰的问题。如何提升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绩效,是提升我国科技综合实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通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与创新路径研究,有利于企业在既定主客观条件下确定创新投入的结构化决策以选择有效的技术创新路径,也有利于政府制定有效政策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浙江是我国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企业技术创新活跃。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调查,浙江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59%,比全国的28%高出31个百分点;2010年浙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4位。在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公布的《世界竞争力年鉴2004》中,浙江省作为中国大陆唯一参评的地区名列第19位,在被测评的人均GDP少于10000美元的26个经济体中,中国浙江省名列第2位,报告认为,浙江省的大幅度进步主要得力于新技术的投资和开发,是科技进步带动了整个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浙江企业技术创新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以浙江为例,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的历史进程和现实状况,可以反映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一个侧面,进而对研究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和路径具有重要价值。1.1.2 研究主题和研究对象

本书研究主题是基于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也就是从企业创新绩效的角度来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路径。之所以这样考虑,是因为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的任何活动必然从自身的经济效益出发。企业技术创新走什么样的道路,选择什么样的路径,自然要从技术创新的绩效出发,考虑技术创新能带来多大的技术产出和经济效益,考虑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创新产出的效益如何。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重视和加强技术创新,关系到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技术创新路径,走什么样的道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加强和推进技术创新。

本书研究对象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和企业技术创新路径,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本书试图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分析哪些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以及影响大小,哪些是企业内部因素,哪些是企业外部因素,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进而影响企业对创新路径的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是技术创新比较活跃的企业,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书以浙江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例,总结浙江企业技术创新所走过的道路及其特点,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而研究企业如何从创新绩效来考虑创新路径的选择。1.1.3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书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出了从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角度来分析和选择企业技术创新路径的思路,这有利于丰富和深化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和方法。

二是构建并验证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模型。确定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和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相应指标,并通过大规模的实证研究验证和完善了该模型,明确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结构模型的内部作用机制。本书调研了近千家企业,这在浙江省是第一次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的大规模实证研究,从国内公开的资料上也没有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同类研究,可为我国进行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三是通过对浙江企业技术创新路径的历史回顾和特点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在理论上概括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路径走向。

2.实践意义

本书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政府制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政策。本书对浙江省近千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研,调研对象包括企业领导、企业中层和普通员工,掌握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财务指标、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可为政府及其科技管理部门在制订技术创新规划、政策,引导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提供较好的参考。

二是有利于指导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活动。本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和创新路径的分析研究、对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的思路和措施建议,以及对企业技术创新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为广大企业改进和加强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本书构建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模型及对其影响度和作用机制的分析,以及确定的一些测量量表,可以为企业在改进技术创新方面提供一个诊断工具。1.2 研究思路、逻辑框架和研究方法1.2.1 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本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技术创新绩效分析探讨企业技术创新路径,也就是为了研究我国企业应该走什么道路,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本书研究的角度是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来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因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是企业在既定条件下选择技术创新路径的决定性因素。而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必须了解和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为此,本书主要围绕“如何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其影响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基于绩效分析,企业如何选择确定有效的技术创新路径”这一主线展开研究。

在确定了研究主题后,首先是文献调研阶段,主要针对技术创新的绩效、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两大部分进行;同时在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有的实践基础上,通过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研确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指标和量表。在预调研后,进行了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量表进行了适当地调整和完善;接下来开展了大规模调研,进行了回归分析,验证了各因素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模型,并对结果进行了探讨。本书还对企业规模等控制变量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方差分析;同时还进行了若干案例分析。基于技术创新绩效的实证分析,本书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路径的相关建议和对策;最后进行了总结,对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进行探讨。图1是本书的研究框架。1.2.2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的主题,本书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图1-1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定性分析。首先,进行文献学习和调研,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资料分析,了解目前国内外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确定研究主题和研究思路。其次,根据非概率抽样与目的性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赴数十家企业实地调研、个别访谈,对近千家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开放式问卷调查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分析归纳资料,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确定了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各种因素量表,掌握了大量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和典型案例,并进行比较深入分析研究和理论概括。

定量分析。按照目的抽样的原则选择调查样本,进行量表调查,收集数据。采用条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各影响因素量表;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了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内部结构;采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自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回归分析和层次回归方法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内部作用机制进行了验证,证实和证伪了所提出的假设;采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企业规模、投资结构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验证性因子分析运用LISREL 8.2软件包进行计算;回归和层次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运算。第2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和路径的相关理论研究2.1 技术创新2.1.1 创新的概念和分类

研究“技术创新”,首先要研究“创新”。国外对创新和企业创新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源于著名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一词,用以指在生产体系中引入“新的组合”。这种新的组合包括:①引进新的产品;②引用新技术;③开辟新市场;④控制原材料新供应来源;⑤实现新工业组织。1928年,熊彼特在英文版文章《资本主义的非稳性》中指出创新是一个过程的思想。1935年,熊彼特在《经济变动的分析》中这样给“创新”下定义:“做事情的方式的历史性的不能倒逆的变化我们称为‘创新’,我们定义: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能分解为无限小的步骤。你可以把许许多多的邮车加起来,加到你想要加的地步;但你仍将永远得不到一条铁路。”可见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是指重大创新,是生产函数跳跃式的突变。

继熊彼特提出“创新”一词后,很多学者对创新开展了研究。索罗(1951)在《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论》中提出了“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的‘两步论’”。Portor(1990)认为创新是“做事的新方法且使之商业化。创新的过程不能从公司的策略与竞争的环境条件中区隔出来”。因此,创新包括一系列的活动:科学、技术、组织、财务与商业。Afuah(1998)认为创新是新知识的使用以提供顾客需要的新产品或新服务。Tushman和Nadler(1986)认为创新是企业从事新的产品、服务或工艺的制造;Holt(1988)认为创新是一种运用知识或关键信息而创造或引入有用的东西;Betz(1987)与Frankle(1990)两位学者认为创新是修正或发明一项新的概念,以使其符合现有或未来潜在的需求,并借由改进与发展,使其原有之功能达到商业化目的;Gattiker(1990)认为创新活动乃是经由个人、群体及组织努力及活动所形成的产品或程序,该过程包含了用以创造和采用新的、有用事物之知识及相关信息;Damanpour(1991)认为创新可能是一种新的产品或服务、一种新的工艺技术、一种新的管理系统及结构或是一种组织成员的新计划。Chacke(1988)认为创新是修正一项发明,做其符合现在或潜在的需求,其中所谓的发明是指一种新的观念、工艺或产品,而可以使得现象解释更完整或是作业效率更为提高。Clark和Guy(1998)认为创新是指将知识转化为实用商品之过程,所强调的是在该过程中,人、事、物以及相关部门的互动与信息之回馈且创新是创造知识及科技知识扩散之最主要来源。Hoskisson和Busenits(2002)认为,企业创新是企业仅运用自身的资源与能力来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的实践。即企业以自身的研究开发为基础,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研究产生技术突破,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获取商业利益的创新活动。Utterback(1974年)在《产业创新与技术扩散》中提出“与发明或技术样品相区别,创新就是技术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Drucker(1985)认为只要能将现有的资源创造价值的方式改变,都可以称作是创新,而且他还认为创新是可以训练、学习的。弗里曼(1982)在《工业创新经济学》中指出:企业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首次商业化。

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在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和挑战。例如,A.P.Usher(1954)的研究表明: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累积性”的数量众多的微小变化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S.C.Gilfillan(1935)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是无数进步微小的更新和改良,而重大创新发生的频率是很低的。John Enos(1962)对美国精细化工工业的技术创新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研究,发现每项新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有一半来自发生在新技术投入商业化之后的持续改进。Abernathy和Utter back(1978)提出:“重大创新”和“渐进创新”两种创新模式并不是彼此独立的类别,许多组织都经历了从重大产品创新到渐进创新的转变;工艺和渐进创[1]新与产品创新具有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商业价值。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进行了研究,因此也就形成了创新的各种分类。广义的创新类型,可分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通常的研究开发活动就是指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活动;从创新的层次,可以分为国家创新层面、区域创新层面与企业创新层面,有时候也有学者提出产业创新层面;从创新的程度和过程,可分为重大创新和一般创新,突变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核心技术创新和非核心技术创新。熊彼特提出的创新概念,是指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包括重大创新和突变式创新,而现在许多学者则更多地倾向于创新包括一般创新、渐进式创新与非核心技术创新。

朱高峰院士(2005)对创新进行了分类,第一种分类就是原始创新和模仿创新,原始创新本身的思路是属于创造发明的,把发明市场化,最后取得经济效益,这就是原始创新;还有一个就是模仿创新,把人家的东西学过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进,同样是创新。他认为创新不一定是原始创新,创新里面大量的是模仿创新。从数量上讲,模仿创新要比原始创新多很多倍,没有必要都要从原始做起来。在世界上只有极少数、个别的国家主要依靠原始创新,大量的都是模仿创新。第二种分类就是单项创新和集成创新。集成创新可以分纵向集成和横向集成。纵向集成就是工程链,作为工作流程来讲,要从研究到开发再到设计,然后制造运行和营销。从实物来讲,首先要有思想,根据思想来做样品,然后做产品,最后做商品,这是作为实物的过程。这个链里面每一个环节都有创新的问题,技术创新应该是包括整个链条的。

施培公(1996)指出自主创新具有不同层次的含义,在企业层面指企业通过自身努力,攻破技术难关,形成有价值的研究开发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成果的商品化,获得商业利润的创新活动。在国家层面是指一国不依靠他国,而依靠本国自身力量独立研究开发,进行创新活动。奥斯陆手册(Oslo Manual)是OECD为指导和规范其成员国进行创新调查而编写的手册,奥斯陆手册认为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以及组织创新四种形式。奥斯陆手册前两个版本(1992、1997)中对创新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技术方面,表现为新产品进入市场或者新技术在生产工艺中得以运用,包括产品技术创新和工艺技术创新两种形式。Oslo手册第3版将创新从技术维度拓展到组织和市场,认为创新包括新的或者有显著改进的产品(包括商品和服务)或工艺的实施,新的营销方法或商业组织模式以及新的车间组织方式或外部关系。吴贵生在《对自主创新的理解》一文中,按照创新程度、创新对象以及技术变动的方式,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分类。按照创新程度分为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按照创新对象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按照技术变动的方式分为局部性创新、模式性创新、结构性创新和全面性创新。Rosanna Garcia和Roger Calantone(2002)认为,根据创新性大小,可以把创新分为根本型创新、适度创新和渐进型创新。何传启、张风(2001)把创新分为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和革命性创新。顾海(2001)将创新分为突破性创新、渐进性创新、根本性创新和转移式创新。根据创新所依赖的价值网络(市场)的不同,Bower和Christensen(1995)将创新分为延续型创新和破坏型创新。大部分的新科技主要是为了改善现有产品的性能,以提供给现有主导用户群体更大的效用,Bower和Christensen把这类创新称为延续型创新;Bower和Christensen认为破坏型创新往往是指提供一套差别较大的产品性能组合或者不同的性能实现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俊在《自主创新与大学教育》一文中认为,自主创新应该是创新者独立地完成的原创性和革新性的科技活动。创新包含两个层次,既包括原创,也包括革新。陈佳洱院士在《基础研究:自主创新的源头》一文中指出,“自主创新”有三层含义:一是强调原始性创新,即努力获得新的科学发现、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和更多的技术发明;二是强调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产业;三是强调对引进的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Knight(1967)将创新分为四类:产品或服务创新、生产程序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人员创新。Daft(1978)将创新分为两大类: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Marquis(1982)将创新分为渐进式的创新和系统的创新,以及突破式的创新。Tushman和Nadler(1986)将创新分为三大类:微变型创新、综合型创新和跳蛙型创新。Tushman和O'Reilly(1997)对创新进行了分类,主要有三大类:渐进式创新、构筑式创新和不连续性创新。Holt(1988)将创新分为原创型创新、采用型创新和产品改良型创新。Schuman(1994)提出了创新矩阵的观点,认为组织中的创新活动可依创新性质及创新类别两个方面分成九类。依性质分有: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程序创新。依类别分有:渐进式创新、独立性创新和突破式创新。Marquish(1982)将创新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渐进式的创新,即将产品、服务或制程,作微小改善的创新;系统的创新,即必须利用较多的时间与昂贵的成本来做改善;突破式的创新,即可以对整个产业造成影响,甚至可以创造整个产业的创新。2.1.2 创新理论的发展阶段和流派

国际上研究企业创新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开始的。此后,创新理论得到了各国学者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综观其发展历程,我们大致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勃兴阶段,大致为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企业创新理论研究勃兴,开始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与束缚,形成了对技术创新起源、效应和内部过程与结构等方面的专门研究。索罗(1951)对企业创新理论进行了比较,他提出了企业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的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被认为是企业技术创新概念界定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二阶段,稳定阶段,时间大致为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企业创新研究从管理科学和经济发展周期研究范畴中相对独立出来,初步形成了企业创新研究的理论体系。研究的对象开始逐步分解,出现对创新不同侧面和不同层次内容的比较全面的探讨和争鸣。同时,逐步将许多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企业创新的研究中。

第三阶段,综合化阶段。时间大致为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前后。创新理论研究向综合方向发展,并在综合己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一些专题展开深入研究,同时更注重研究成果对社会经济技术活动的指导作用。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弗里曼(C.Freemna)、多西(G.Dosi)、厄特巴克(J.M. Utterback)等。这一阶段中,国外学者对企业创新理论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创新的概念、主体、动力、创新扩散、国家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等,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

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进步,随着创新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创新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但是创新最基本的含义——引入新的事物并获得效益——并没有改变。熊彼特提出的“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化”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接受的经典定义,只不过人们现在所说的创新既可以指生产函数的“跳跃式的突变”(熊彼特当年特别强调的),也可以指生产函数的连续式的渐变和渐近式创新。

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的概念和理论后,形成了一系列的创新理论的研究成果,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创新理论研究的观点,衍变出了几个重要的流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技术变革、技术推广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创新研究,以制度变革、制度建设为研究对象的制度创新研究,以企业文化创新与绩效、建立学习型组织等为研究对象的文化创新研究和以企业家创新为研究对象的企业家创新研究以及系统创新理论研究。

一是技术创新流派,代表人物有E.曼斯菲尔德,弗里曼(C.Freeman),M.卡曼,N.施瓦茨,P.戴维,Z.格里列希斯等,他们在分析研究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引出了技术创新理论并对其作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诸如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过程、影响因素等,初步搭起了技术创新理论的基本框架。其中,美国经济学家卡曼和施瓦茨等主要是从垄断与竞争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提出了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类型;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曼斯菲尔德则主要分析了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与创新的关系、新技术推广问题、新技术推广的速度及影响新技术推广的各种经济因素。

二是制度创新流派,代表人物为英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诺斯认为,制度创新是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安排的一种变革。制度之所以会被创新,是因为创新的预期净收益大于预期的成本,而这些收益在现存的制度安排下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通过人为的、主动的变革现存制度中的阻碍因素,才可能获得预期的收益。其制度创新理论主要包括制度创新的含义、制度创新的推动力、制度创新的过程分析和制度创新的模型,从而补充和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此外,T.W.舒尔茨、V.W.拉坦等人也对制度创新理论作出了贡献。但总的说来,他们都承袭了诺斯的思路,用类似的方法对制度创新的对象、原因和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三是管理创新流派,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将“创新”概念引入管理领域,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创新理论。熊彼特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创新的,德鲁克不但从经济的角度,而且还从社会的角度来研究创新。德鲁克在1985年出版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指出,企业家就是创新家,所谓的企业家精神也就是创新精神。该书始于企业家经济,而结于企业家社会。德鲁克认为创新有两种,一种是技术创新,它在自然界中为某种自然物找到新的应用,并赋予其新的经济价值;一种是社会创新,它在经济与社会中创造一种新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或管理手段,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取得很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四是企业家创新流派,代表人物为沃克。沃克深入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他对企业家创新理论已有的研究基本上是围绕企业家性质、行为、职能和企业家作用等范围来论述的。他认为企业家作为一种变革的力量,是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企业家为追求利润目标实现新组合——创新,从而打破了经济非均衡状态。这个研究的重要之处在于明确了现代企业家是管理者,其管理活动的核心是创新,企业家的创新产生了动态性的经济运动与经济发展。

五是企业文化创新流派,代表人物有彼得•圣吉,吉姆•柯林斯,约翰•柯特等学者,他们建立了企业文化创新与绩效、学习型组织等理论体系。吉姆•柯林斯主要研究了企业持续成长的动力以及百年企业成功的原因,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基业长青或从优秀到卓越的关键所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P.M.Senge,1990)教授,提出了学习型组织这一全新的管理理念,在他的《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分析“五项修炼”理论: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约翰•科特(John P. Kotter)和赫斯科特(James L. Heskett)通过对美国200家公司长达11年的实证研究后指出,公司文化对于一个公司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绩效具有显著的作用。

六是企业创新系统流派,代表人物为玖•迪德。创新理论最新动态表现为系统研究,即研究向系统化方向发展。如玖•迪德提出,企业创新不能只强调技术纬度,因为技术、市场及组织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不再局限于改进研发效率,而在于如何将技术转化为成功的产品或服务。这也表明,技术管理不再是企业活动中孤立的一环,技术创新的有效实施,有赖于组织结构与过程的有效性。美国教授Tushman和O. Reilly等人则主要围绕企业创新系统化、一体化的方法和可操作的步骤等方面,进行了实用性较强的研究。

在我国,也有很多的学者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就出版的书籍而言,在技术创新研究方面,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傅家骥教授等所著《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许庆瑞院士所著《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以及吴贵生教授所著《技术创新管理》等等,他们在借鉴西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跟踪世界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并结合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实践,对技术创新的概念、机制、过程与管理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在制度创新研究方面,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是魏杰教授所著《中国企业制度创新》、常修泽教授所著《现代企业创新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研究》、丁栋虹教授所著《制度变迁中企业家成长模式研究》以及张维迎教授所著《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等。他们在吸收现代企业制度理论成就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形式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实践,对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的理论依据、总体设计、运作方略以及创新协同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将中国企业家与企业制度理论研究进行了有机融合。魏杰教授在其所著的《中国企业战略创新》一书中,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和模式选择、切入点、技术来源、资金筹措、团队和机构建设、持续性和社会基础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精辟的论述。在文化创新研究方面,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是李桂荣教授所著《创新型企业文化》,刘光明教授所著《企业文化》,魏杰教授所著《中国企业文化创新》。分别对企业文化起源和发展、内容与类型、机制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2.1.3 技术创新的概念

1.技术的概念

由于历来不同领域的学者所研究的对象不同,对于技术(technology)的解释与定义甚多,而且技术内容的多样性,因此很难对技术下一个统一的、得到公认的定义。

对于技术概念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技术概念是一个极为宽泛的定义,认为技术是“在一切人类活动领域中通过理性得到的(就特定发展状况来说)具有绝对有效性的各种方法的整体”。技术就是人类“行为的形式”,一切有效的行为形式都是技术,因而既有与自然科学相关联的生产技术,也有与社会科学相关联的社会技术。

对于技术的狭义理解,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类。一是经验技术论。把技术理解为人们的一种能力,认为技术是“在生产现场中,直接或间接被充分利用的,只有经过特定训练的人才具备的能力”。这是人类社会早期对技术构成要素和技术本质理解的反应,看重技术活动中人的经验积累和精神因素。二是劳动手段论。将技术定义为“劳动手段的体系”,把诸如器具、工具、机械、装置、工程建筑、附属建筑等一切加工工作中的手段,统称为劳动手段。这个体系中的劳动手段也包括手、脚、大脑等人体器官。劳动手段论把技术主要归结为物质范畴。三是知识应用论。认为技术是人们在生产性实践中对客观规律的有意识的应用。技术是技艺的知识化和条理化。这强调了技术与科学的密切联系。

综合上述观点,清华大学吴贵生教授认为技术的本质是科学理念、实践经验和物资设备在社会生产中动态整合的产物。

蔡明义(2002)将技术定义为:技术包括认知技术性问题的能力、对技术性问题发展新观念与有形解答办法的能力、应用发展出的观念与有形解答办法解决技术性问题,以及采用有效率的方法去开拓观念与有形资产的能力。Mansfiled(1975)认为技术包括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法则之产业应用,并将该法则应用于生产之所需以及关于每天操作生产所需之知识。Leroy(1978)认为技术应该包含两个部分:硬件技术,包括工厂、机器与设备;以及软件技术,包括生产管理技术、营销管理技术、人事管理技术、财务管理技术以及研发管理技术。Sounder(1987)将技术定义为任何可以增加人们知识、know-how者,而所有技术最终均可还原成某种知识。而且他将技术透过纯理论层次到纯经验层次划分为概念性、应用性以及作业性三类:①概念性技术:能发展新概念、新形态与新理论的能力。②应用性技术:将技术由理论层次发展至应用与实用的层次,也就是建立有用的工具或方法,使得在面对机会或问题都能有正确的反应能力。③作业性技术:经由实际经验累积所得到的技术,并能将前一阶段所发展出的工具或方法加以改良,让使用者能例行性地重复操作运用的能力。Frankel(1990)认为技术乃是一种知识、经验、秘诀、具体的装置或设备,它同时能够生产或制造新形态的产品或服务。哈佛商学院Christensen教授等认为,技术这个词的意思是公司把劳动力、资金、原材料和信息转变成产品或服务的方法。

2.技术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在1999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对技术创新做了明确的定义: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

傅家骥在《技术创新学》一书中采用了如下定义: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动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间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吴贵生(2000)认为技术创新是:由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其中,“技术的新构想”指新产品、新服务、新工艺的新构想,构想的产生可以来源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新技术的新应用,也可以来源于用户需求。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是实现技术新构想的基本途径,其中,“技术组合”指将现有技术进行新的组合,它只需进行少量的研究开发,甚至不经过研究开发即可实现。“实际应用”指生产出新产品、提供新服务、采用新工艺或对产品、服务、工艺的改进。“经济社会效益”指近期或未来的利润、市场占有或社会福利等。“商业化”指全部活动处于商业目的,“全过程”则指从新构想产生到获得实际应用的全部过程。清华大学魏杰教授指出“不能仅仅将核心技术创新称之为技术创新,因为有些产业在目前条件下并没有核心技术创新的问题,但确实又存在非核心技术创新的问题,这种非核心技术创新也应该称之为技术创新。因此,技术创新的定义应该确定为:凡是能给企业带来新价值的技术变革,都应该是技术创新。”这样来确定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内涵,既符合实际,也更有利于调动企业全体员工和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和支持自主创新。许庆瑞(1997)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率先提出技术创新的组合模式,并在2002年将组合创新理论升华为全面创新管理理论(Total Innovation Management,TIM),强调了全面创新管理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了创新技术要素和非技术要素之间的协同创新问题。全面创新观与传统创新观的显著区别是突破了以往仅由研发部门孤立进行创新的格局,并使创新的要素与时空范围大大扩展。冯鹏义(2007)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工程。由技术创新所引发的创新活动,不仅涉及技术创新本身,而且涵盖制度、组织、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创新。技术创新活动不仅需要相应的创新组织保障,而且组织创新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他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角度,对自主创新与组织创新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林志维(2002)将“技术创新”定义为:对公司而言,牵扯到新的或大幅改良产品本身(功能)或者是制造过程的系统知识。对公司而言,开发全新的产品、大幅改良原有的产品功能、引进新制程、大幅改良原制程等皆属于技术创新活动,这些产品或者是制程并不需要是全新的。Damanpour和Evan(1984)认为“技术创新”为创新产生自技术(technology)的使用。他们定义的创新主要是发生于组织的技术系统,并且直接与组织主要的工作活动有关。技术创新是针对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创意执行,或者组织产品过程、服务营运的新元素导入。因此,技术创新在这里被看成是改变并改良组织技术系统绩效的方法。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undation of U.S.A)认为,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认为,技术创新指新产品的产生及其在市场上的商业化以及新工艺的产生及其在生产过程中应用的过程。英国学者莫尔在《创新的企业文化管理》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技术制品的创始、演进和开发过程。英国经济学家P.斯通曼认为,技术创新是首次将科学发明输入生产系统,并通过研究开发,努力形成商业交易的完整过程。Betz(1993)认为技术创新是创新的一部分,是以技术为基础将产品、程序或服务介绍到市场上,他将技术创新依应用不同分为:①产品创新:将新形态的技术产品介绍到市场。②程序创新:将新的技术性生产制造程序推介到公司或市场中。③服务创新:将以技术为基础的服务推到市场上。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对于技术创新的定义和内涵的认识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技术创新要有效益,要能够转化成新技术、新产品,要有应用,要走向市场,要能够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而不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二是技术创新既可以是原创性的、创造性的创新,也可以是改进型的创新。

3.技术创新的几个相关概念

上面分析了一些学者对技术创新的定义的研究,在界定“技术创新”这一概念时,有必要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在我国经济、技术实践中,有几个概念常与技术创新概念相混淆,例如技术发明(创造)、研究开发、技术成果转化、技术进步、技术改造等。吴贵生教授对这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阐述。

技术发明(创造)是指在技术上有较大突破,并创造出与已有产品原型或方法完全不同或有很大改进的新产品原型或新的方法。技术发明仅指技术活动,只考察技术的变动性,不考察是否应用和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和技术创新是不同的概念。技术发明侧重于完整的技术活动链的前端,而技术创新则涉及整个链,且更侧重于链的后端。

研究开发常构成技术创新的一个必要环节,因此它只能是技术创新的一部分。但是,当研究开发活动未延伸至商业化应用时,则没有完成技术创新的全过程,研究开发也是侧重于技术活动链的前端。

在我国,技术成果转化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但至今还没有严格的定义。它一般是指将研究开发形成的技术原型进行扩大试验,并投入实际应用,生产出产品推向市场或转化为成熟工艺投入应用的活动。从实践上看,技术成果转化是较为接近技术创新的一个概念,两者都侧重于技术活动链的后端,都强调商业价值。不过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源于已有的研究开发成果,即技术原型,而且可以源于技术的研究开发活动本身。因此,严格地说,技术创新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包含了技术成果的转化。

技术进步是一个含义十分宽泛的概念,人们一般用它来表示社会技术经济活动的结果,在经济学上,技术进步指生产函数扣除资本、劳动等基本要素贡献后的余额。技术进步的实现手段很多,例如提高教育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实现规模经济等,但实现技术进步的根本途径则是技术创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技术创新是手段,技术进步是结果。

技术改造是我国特有的概念,它是为区别“基本建设”而提出的。基本建设一般指新建工程项目的行为,技术改造则一般指在已有基础上改建、扩建的行为。因此,技术改造主要是用于投资项目的术语,它与技术创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注释

[1]转引自:吴贵生,刘建新.对自主创新的理解.载:创新与创业管理(第2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2 技术创新绩效2.2.1 绩效评价

在研究技术创新绩效前,首先要研究和确定“绩效”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

Duqrette和Stowe(1993)对绩效评价指标的定义:“专注于计划达成目标或目的的指数(index)或指示物(pointer)。”Finnimore(1993)将绩效评价指标定义为:“帮助测量影响(impact)程度的有用管理信息。”Carroll和Schneier(1982)认为绩效是在说明一种行为或活动的好坏,并认为绩效的水平必须要有一个比较的对象,而且绩效多少与产出(output)或结果(result)有关。他们认为绩效应具备以下的特性:①绩效是可以衡量的。②绩效的标准是可以预先设定的。③绩效来自于“行为”或“作业”,而不是“工作者”。④绩效是一种相对比较的概念。⑤绩效直接或间接与其“行为”或“作业”的结果有关。李建华、方文宝(1996)认为当组织在建立绩效指针时,应考虑以下几点原则:①完整性:所谓完整性,是指所采用的绩效指标应能反映被衡量单位的全部绩效。②客观性:在设计绩效衡量指标时,应尽量以可验证的根据或资料,作为衡量的凭据。③可控制性:在设计绩效衡量指标时,必须是被衡量单位所能控制的因素,不受其他单位的影响。④比较性:在设计绩效衡量指标时,应有比较性,如就同一指标内,对各期间分别加以比较,或同一期间内,各有关部门之间的比较,或与外界同业相互比较等。⑤目标融合性:在设计绩效衡量指标时,应能考虑到各个指针与组织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不致产生抵触之情形。⑥符合长期利益:由于一般绩效的衡量,很容易促使各单位只顾近利,忽略长远的计划。因此在设计绩效衡量指标时,应考虑组织的长期利益。

衡量和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绩效,需要构建科学、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一个单项指标或某几个指标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而采取的统计指标过多,又会在具体评价时存在操作上的困难。为此,在选择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时应遵循指标选取科学性与现实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绩效评价一直以来是管理控制的重要一环,绩效评价使企业更能对其资源加以管理、衡量并控制目标。但在某些方面例如技术创新的绩效评价,相比之下较难执行,例如:Christoph和Staffan(2002)指出,绩效管理在研发和技术创新里就是比较困难的。

在研究技术创新的具体指标的同时,也有必要研究和确定指标的表现形式和类别。Pappas和Remer(1985)整理研发评估技巧的文献,认为有三类评估技巧:定量方法、半定量方法以及定性方法。简单地说,定量方法利用某些特定的计算方法以获取某些数据以便与其他专业或以往成果进行比较;半定量方法是与该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员对于活动的看法发表意见,并依不同的评估指标予以量化,最后可将个人之意见汇总成单一数字,决策者可以利用这些数据与其他活动或类似数据相比较;定性方法就是完全经由管理者主观直觉来判断。在本研究中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办法。2.2.2 技术创新绩效评价

对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文献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国内的研究进展;二是国外的研究进展;三是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四是对有关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文献调研。

1.国内相关文献调研

首先,笔者对国内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文献调研,发现很多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做了研究,确定了技术创新绩效的一些指标:

高建、汪剑飞、魏平(2004)将技术创新绩效的概念分解成两个组成部分,分别是产出绩效和过程绩效,同时,他们认为,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解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技术创新绩效体现为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效率上,好的技术创新绩效就是效率高的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比。二是技术创新绩效体现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产出和对企业的影响上,例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陈劲、陈钰芬(2006)对以产品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绩效和以工艺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都做了研究,分别从创新产出绩效和创新过程绩效两个方面设定指标,在创新产出绩效中又分经济效益、直接技术效益、技术积累效益等三个二级指标。魏诗洋、陈劲(2007)将创新绩效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对于前者,选择销售利润、市场份额、机会窗口、专利申请数等作为指标;而对无形收益则主要侧重于在合作研发过程中获得并成功固化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通过合作研发所强化和提升的能力,即学习绩效。尹建海、杨建华(2008)基于加强型平衡记分法,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从技术创新的效果、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新投入、财务角度和社会效益五个方面提出了23个指标。陈辉(2004)在技术创新的“成功”应当如何界定的问题上,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一是当前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是超额商业盈利;二是市场状态的改善,包括抢先独占新市场和原有市场份额的扩大;三是创新主体素质的提高,主要指其技术竞争力的增强和创新管理经验的有效积累。从技术创新的经济含义和长远意义看,后两个方面最终都表现为对长期利润增长的追求。有些创新,特别是那些导致重大技术变动的带有根本性的创新,可能具有更长远的市场效应。技术创新成功可主要地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获得超额盈利;二是当前盈利以正常平均利润为基点有一个波动范围,但在市场状态和创新主体素质等方面取得较高的期望收获。马宁、官建成(2000)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情况可由专利数量、创新产品数量和创新产品销售比例等三个指标来衡量。这三个指标较全面地描述了技术创新各个环节的实施情况,较好地反映了研发、制造和营销几个阶段的创新成果。朱桂龙、李汝航(2008)认为由于技术创新是一项技术或产品从创新思路的产生,到研究开发、试制和实现首次商业化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两个方面,采用了实现新产品/新项目数、新产品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企业获得专利三个指标来代表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林文鹏(1998)则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从六个方面进行评价:①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目标达成度;②与竞争者类似的技术创新活动比较,是否具有相对的优势;③对事业销售、成本降低及利润的影响程度;④技术创新成果被事业接受、采用的比率;⑤过去三年开发之新产品占目前销售额的百分比;⑥整体的技术创新绩效。刘树梅(2006)认为,专利作为专利权的简称,是指为了保护、鼓励发明创造,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法律授予发明创造者的一种独占性的知识产权。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因此,世界各国普遍将专利作为衡量科技活动直接产出的重要指标。周亚虹、许玲丽(2007)在《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一文中,用企业净利润率表示民营企业的业绩指标。

2.国外相关文献调研

其次,笔者也对国外的学者对技术创新绩效和相关概念的指标进行了文献调研。Moser(1984)列出13种常用的技术创新绩效方法:成果之质量(quality of output or performance)、个别单位之目标达成度(unit's degree of goal attainment)、实时完成之工作数(amount of work done on time)、个别单位之效益(unit's level of efficiency)、项目完成比率(percentage of project completion)、成果被接受之比率(percentage of results adopted by company)、超出预算的频率(frequency of cost overruns)、专利或著作数目(number of patents or copyrights)、项目被核准之比率(percentage of project approvals)、技术报告数目(number of technical reports produced)、个别单位之获利力(unit profitability)、发表论文数目(number of papers presented at professional meetings)以及专业奖项或荣誉(number of professional rewards or honor)。Cooper和Klein Schmidt(1987)对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从三大类进行了分析:①财务绩效:产品创新的利润目标达成度、销售目标达标率、获利的满意度、投资回收期间、与其他产品的获利率和销售力比较。②市场影响:产品创新的利润目标达成度、销售目标达标率、产品上市三年后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与其他产品获利率和销售力比较。③机会窗口:销售目标的达标率、产品上市三年后的国内市场占有率。Page(1993)在评估新产品发展实务与绩效以建立重要规范之研究中,针对美国与加拿大厂商进行实证研究。调查结果发现,在189个调查样本中新产品发展绩效评价指标可分为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指标。财务指标主要有:投资报酬率、各种边际获利衡量、销售与销售成长、各种获利衡量、投资回收与投资回收时间、内部报酬率、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资本及股东权益报酬率、损益两平以及损益两平点、占有率以及市场占有率、销货报酬、净现值、其他财务性衡量。非财务指标主要有:新产品销售绩效、市场占有率之达成、满足顾客需求、其他与营销有关之利益、策略性议题适配综效、技术性方面的绩效、新产品的独特性、其他非财务性因素。Hopkins(1981)对新产品发展绩效进行评估时采用了如下五个方面的指标,分别是:①财务的评估;②目标的评估;③新产品占整体销售的比例;④新产品成功上市百分比;⑤对新产品开发整体绩效满意度。Bergen(1982)对新产品发展绩效进行评估时,采用了三个方面的指标:①技术成功程度;②目标达标率;③雏形到量产化的速度。Cooper(1985)研究发展了关于创新绩效衡量的变项,并整合了Collier及Hopkins之研究,得到以下八个绩效变数:过去五年开发之新产品占目前公司销售额之比例;过去五年中产品开发成功之比例;过去五年中产品开发失败与中途停止之比例;过去五年中新产品开发计划达成目标之程度;该计划对于公司利润增加之重要性;新产品计划,所获得的效益超过所投入成本之程度;计划相对于竞争者之成功程度;计划整体之成功度。Souder(1987)在新产品创新项目结果的衡量上,将绩效分为技术性的结果以及商品化的结果。技术性的结果是来自于实验室、工程或是其他技术部门,而商品化的结果代表的则是最终被使用者所接受。Song和Parry(1997)的研究中,采用五项指标来衡量新产品的相对成功水平,五项指标分别为:销售成长率、平均销售成长率、市场占有率、投资报酬率(ROI)以及边际毛利率。Souder和Jenssen (1999)在决定新产品成功与失败方面,采用七项准则:投资报酬率、获利、市场占有率、销售额、科技领导的机会(opportunities for technical leadership)、市场主流(market dominance)以及顾客满意,作为新产品发展绩效衡量的准则。

3.相关机构的研究成果

笔者在参考学者一些理论文献研究的同时,还参考了一些相关部门和机构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更多的是通过实际调研得出的。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中国企业创新专项调查报告》对全国40个城市的企业经营者进行了调查,其中有关于创新绩效的一些结论。报告显示,盈利能力的提高是企业最关注的创新评价标准。调查结果同时还显示,认为“创新带来盈利能力提高程度”是创新评价标准的企业比重最高,为67.3%;其他标准按选择比重大小排序依次是“创新引起市场份额的变化”(51.7%)、“创新带来品牌知名度提高程度”(48.2%)、“创新带来生产或服务能力的提高”(45.1%)、“新产品或服务销售所占的比重”(44.9%)、“创新带来价格竞争力的提高程度”(44.8%)、“创新回报与创新投入比率”(40.3%)、“工艺流程改进的数量”(16.9%)、“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申请数量”(16.3%)、“社会对企业创新的奖励或认可程度”(15.6%)、“员工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