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教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22:04:12

点击下载

作者:江涛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跨文化交际教程

跨文化交际教程试读:

前言

近年来,出现一个英语新词“infor-sphere”,它是由information (信息)和atmosphere(空气)组成的,可以译成“信息氛围”或“信息环境”。由此可以理解为信息如同空气一样重要,对于现代人须臾也少不得。跨文化交际也是一样。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眼睛是看不到自己的,只有借助他物才能了解我们自己。一个封闭的自我不可能真正认识自己,一个封闭的民族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是说,只有参差不齐,各不相同的东西,才能取长补短,产生新的事物,而完全相同的东西聚在一起,则只能永远停留于原有的状态;有智慧的人总是最善于使不同的因素和谐相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各自的特点,使之成为可以互相促进的有益的资源。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渴望了解自我,了解他人,并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与不同人的交流,随时掌握足够的信息。这也正是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令人鼓舞的是,全国各高校都已经陆续开设了一些跨语言和跨文化的课程,提升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进一步扩大了知识面,促进了学生整体交流质量的提高。然而,随着这些课程的开设,产生了编写适应教学需要的教材问题。不言而喻,教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跨文化交际教程》是作者二十多年教学与研究的经验总结。在汇聚中外跨文化交际专家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提出了许多新观念及新方法,为热衷于跨文化交际的广大读者,尤其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一条提高交际能力的新途径。本书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理论,近几十年来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相关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尤其是选用了大量的案例并进行分析,书后附有大量思考题,有利于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所获得的信息,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有关著作、教材、文章和其他资料,引用了其中相关的材料,编译性或介绍性文章均标明了出处,在此一并向这些文献的作者和编著者致以衷心的谢意。同时,本书的编写得到了盐城工学院和外国语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得到了“盐城工学院教材基金”资助,国际合作交流处孟宏党教授为本书的编写和修改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教务处倪自银教授和蔡小平老师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得到了马骁骏、刘颖和周霞三位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与留学加拿大的张冠先同学的交流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不少启示,在此谨向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

由于受条件限制,加之编者水平有限,研究中难免论证不够严谨,引证不够丰富,结论粗疏武断,有很多心向往之而力所未及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便于今后再版时统一修改和完善。江涛2014年5月1日于盐城工学院第一章跨文化交际概述[导入案例]

一对台湾夫妇首次访问美国,在机场,美方官员说了句奉承对方的话,“Your wife is very beautiful.”台方的官员按中国的传统礼仪回应说,“哪里哪里”(按西方表示感谢的习惯,应该说:谢谢!或我非常高兴听到你的夸奖!)。但是,由于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美方翻译不假思索地直译为“Where? Where? ”(按照西方人的习惯,应翻译为:“Thank you very much! ”或者“I am very glad to hear that.Thank you! ”)美方官员听后,先是一愣。心想,问什么地方漂亮?然后立刻说了句“Everywhere! ”(什么地方都漂亮。)

分析:在跨文化交际中,说中文接受赞扬时应谦虚地否认,而在说英文时则以感谢表示欣然接受。人们常说的“入乡随俗”就是这个意思。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听到人家的赞誉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赞扬、赞美或夸奖的反应,中国人常常以表现低调和谦虚为美德,常常会客气地推脱说:“哪里,哪里!”“没什么!不值一提!”“你过奖了!没你说的那么好!”“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等。谦逊在中西文化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谦逊在西方文化中是可以忽略,而在东方则是第一级,也就是最重要的价值,素来被视为一种美德。美国人会以“Thank you.”欣然接受。但是,东方人的客气话翻译成英语的时候,不能直译,必须按英语的习惯翻译成:Thanks! 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 I am very glad to hear that!否则,很容易给双方的交流带来误解和沟通上的障碍,甚至闹出不必要的笑话,影响彼此的正常交往、友好形象和贸易往来。

喜剧演员卡琳形容什么是天堂时说过一句话,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这样一个地方:有德国的机械师,因为德国人对这些东西很精准,住在瑞士的旅馆,请了一个法国的厨师,还拥有一个意大利的情人以及英国的警察。这代表什么意思呢?英国人比较绅士,警察不会随便打你;意大利的情人非常浪漫;法国非常注重吃的东西;德国的机械非常安全;瑞士的旅馆非常舒服。他觉得那个地方就叫天堂。他还说,如果有地狱,这个地狱一定是意大利的机械师,最浪漫的人去搞机械,肯定完蛋了;法国的旅馆,他们只注重吃不会管理旅馆;英国的厨师,他们很绅士可是做菜不好吃;瑞士的情人,他们很中立但是很无聊;再加上德国的警察,特别的严格,什么都不放过你。这说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格即文化(culture)。第一节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概念一、文化的概念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文化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易中天先生认为,文化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包括结婚方式、休闲方式、工作方式、交流方式、过生日方式、培养方式、请客方式、葬礼方式、离婚方式、交际方式、解决问题方式、买单方式、旅游方式、烹饪方式、休息方式、交通方式等。一句话,你怎么活着,这就是文化。文化作为生活方式,包括了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审美趣味、道德情操以及宗教信仰等这一套东西的观念以及这些观念所形成的一些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庞朴认为,文化即人化。人变成人、化成人就是文化,因为文化的作用就是要你从不是人变成人。比如,人需要吃东西,这是本能。文化不是本能,但是人怎样吃东西,是用手抓着吃,用筷子夹着吃,还是用刀和叉吃,吃饭之前做祷告还是不做祷告,是站着吃,还是坐着吃,是生吃还是熟吃,吃什么,不吃什么,这就是文化。而动物吃东西没有这么讲究。

我们现在知道的文化有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音乐文化、绘画文化、园林文化、网络文化、体育文化,一直到厕所文化。中世纪法国宫廷里面的厕所是什么样子呢?一根很粗的麻绳,从屋顶上吊下来,方便完了以后,用那麻绳擦一擦。皇帝擦完了皇后擦,皇后擦完了大臣擦,都用一根麻绳,从来不知道换,还不如中国的农民。中国的农民是用土疙瘩擦,用完就扔掉了,它不会传染疾病。但是,不管用哪种方式,总而言之是人的行为,动物不会。所以,我们可以肯定文化是人所特有的。

文化最通俗易懂的解释是:Culture is everything created by man.即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比如,树根原本不是文化,但经过人们加工成根雕,就成了文化;泥土本不是文化,然而经过人们加工成泥人和紫砂茶具,就成了文化;野草树叶等被加工成工艺品,就变成了文化。文化可比作冰山,人们所看到的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顶部,只占整个冰山的一小部分,其余部分都在海水下面,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假如一艘船尝试在露出水面的冰山旁驶过,它就有可能撞上冰山。相反,如果我们了解了“海水下面”的文化的深沉部分,那就能理解在这种文化环境中人们的行为和语言,以及支配这种行为和语言的价值观和理念。

下面是一些国内外专家和权威词典对文化的解释:

(1)Culture is 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 belief, art, law, morals, custom,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 Edward Tylor (1871)(a British anthropologist)

文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爱德华·泰勒(1871)(英国人类学家)

(2)Culture consists of patterns, explicit and implicit of and for behavior acquired and transmitted by symbols, constituting the distinctive achievement of human groups, including their embodiments in artifacts; the essential core of culture consists of traditional (historically derived and selected)ideas and especially their attached values.Culture systems may, on the one hand, be considered as products of action, on the other hand, as conditioning elements of future action.— Alfred Kroeber and Clyde Kluckhohn(American anthropologists)

文化是由通过符号所获得并传播的显性及隐性行为模式所构成,这种行为模式形成人类群体的特征,包括它们在人工制品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源于历史并经历史选择的)观念,尤其是价值观。文化系统,一方面可被视为人们行为的产品;另一方面又可被看做是规约未来行为的条件。——克洛依伯、克勒克荷恩(美国人类学家)

(3)Culture is the acquired knowledge that people use to interpret experience and to generate behavior.— J.P.Spradley (Psychologist)

文化是后天获得的知识,人们用这种知识来解释以往的经验,生成未来的行为。——斯普拉德莱(心理学家)

(4)Culture refers to the total pattern of human learned behavior transmit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Salzmann (Sociologist)

文化是指人们学得的行为的总体模式,这种行为模式代代相传。——萨尔斯曼(社会学家)

(5)文化是用以描述知识、精神、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论是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群体或者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文化是用以描述智力,特别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和效果。——莱蒙德·威廉姆斯(英国媒体批评家和文化研究的先驱)

(6)文化是人类所获得的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和风俗等。也就是说人减动物就等于文化,动物没文化,人有文化。——泰戈尔

(7)Culture is the total range of activities and ideas of a group of people with shared traditions which are transmitted and reinforced by members of the group.— CED

文化是具有共同传统的群体的活动和观念的总和,这些传统为这一群体的成员加以传播并加强。——剑桥英语词典

(8)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现代汉语词典

以上定义可以概括为: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期辛勤劳动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文化既包括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和知识等,同时也包括实物和器具;文化是人们行为的指南针,为人们解决各种问题提供帮助;文化并非生而知之,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判断不同的文化是以不同的价值观为依据的。

学习外语必须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即所谓“To be bilingual, one must be bicultural.”仅仅掌握语音、语法、词汇以及具有相应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还不能保证学习者能深入、灵活、有效和得体地表达思想,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文化不仅具有一贯性、持久性,而且无处不在,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风俗习惯、服饰礼仪、婚丧庆典、节日禁忌等。文化是一个民族知识、经验、信仰、价值、态度、意义、等级、宗教以及时空观念的总合。我们从生到死,甚至死后的葬礼均受到文化的制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文化中,很难找到文化内涵绝对相同的词语。例如:英语“breakfast”这样意义比较单一的词语,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所产生的联想也不尽相同。西方人想到的是面包、鸡蛋、咖啡;中国人想到的可能是稀饭、馒头、豆浆。

文化具有非自然性、非个人性、非先天性、地域性与超地域性、时代性与超时代性。文化又分为外在文化或有形文化和内在文化或无形文化。外在文化如:行为——语言、手势、习俗等;产品——文学、艺术、音乐、人工制品、建筑等。内核文化如:观念——信仰、价值观、道德观等。文化还可以分为死文化和活文化,前者指文学、艺术、音乐、人工制品、建筑等;后者指观念,如信仰、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可指行为,如语言、手势、习俗等。二、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出发,交际可以有不同的定义,如在计算机领域,人机交际也可以列入交际的范畴;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又可以有人和人之间、人和动物之间的交际等。笔者认为,交际是一个动态的意义认同和行为影响过程,即交际双方通过各种方式的交流手段共同认可某个意义并相互影响对方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意义认可和行为调整交替发生或者是同时发生,两者始终处于动态的平衡中。如果双方不能就某个意义达成一致,或者彼此不能认可对方的行为,则出现交际障碍,交际过程处于停止不前的状态。在重新达成意义认可和行为接受后,交际过程才能继续进行。交际过程中的意义认同和行为调整既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分别发生。意义的认同不一定导致某个具体行为的发生,而行为调整也不一定建立在认可度基础之上,比如无意识的行为。

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来自于Trager和Hall(1954)的论文《文化和交际:模式与分析》。许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释和阐述,如Kim认为,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Hinnenkamp(1994)从跨文化交际的目标出发,把跨文化交际视为对异文化的理解:“跨文化交际始终和理解与沟通相关,理解异文化并和来自异文化的个体进行沟通。”Apeltauer(1996)也强调陌生性:“我们把跨文化交际理解为来自不同文化和种族的,彼此还不认识(或只是短暂认识)的个体间的沟通。”很显然,这是一种狭义上的理解,因为从广义上讲,同一文化中来自不同亚文化群体的个体之间的交际也可视为跨文化交际。

通常,交际双方是否来自同一文化群体决定其是否为跨文化交际。如果交际双方同属一种文化群体,则他们之间的交际为同文化交际。如果一方来自另一文化群体,则两者之间的交际为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可以定义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交际的过程。其功能是:交流和传递信息,彼此增进感情和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断充实自我。跨文化交际主要涉及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文化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交际技能、表述技能、沟通技能。

有人认为,每个人在文化上都是独特的,所以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文化通常不是指个人的行为,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笔者认为,做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研究不仅应该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包括的内容,而且应该是放在首位的。在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特点时,我们的眼光首先应集中在它的主流文化上,其次才注意它的亚文化和地区文化的特点。其顺序大致是:先主流文化;其次亚文化;再次是地区文化;最后是小群体文化(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群体的文化)。三、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目的

随着21世纪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研究越来越重视。在研究内容方面,国内学者对跨文化翻译和跨文化语用学方面很感兴趣,而国外学者对于跨文化适应和培训十分重视。从研究方法上,我们可以发现,国外主要是实证研究,而国内主要是非实证研究。然而实证研究方面,国外主要是定量研究,而国内主要是定量和定性的混合研究。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有很大的区别,我国的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应该加强在跨文化适应和培训上的研究,研究方法上应重视实证研究。而国外研究在采取定量研究的同时,应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增强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跨文化交际研究有两个最基本的目的,一是研究来自不同文化集团的成员在相互交流的时候各自的文化价值与人际间行为的各种关系,也就是研究文化与人际交流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着重的是跨文化环境下的交际行为。二是研究文化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跨文化交际研究需要回答和解决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既有语言方面的,也有非语言方面的。比如,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交际?什么是跨文化交际?不同文化对交际的影响?跨文化交际还将探索和这些问题相关的各种问题,如文化的共性是什么?文化的差异是什么?不同文化所反映出的价值观是什么?为什么文化会影响交际?社会关系对交际有什么影响?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如何应对跨文化交际?为什么说全球化使得跨文化交际研究变得十分必要?为什么说它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民族性格会影响跨文化交际吗?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为什么常常发生语用迁移现象?如何克服之?东西文化对隐私的态度有什么区别?哪些话题构成对西方人的隐私的侵犯?东西方人际关系有何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差异的?哪些英汉语词汇的指示意义相同而联想意义不同?不同文化之间在礼貌原则方面的区别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人们相互恭维时,中美文化各采用何种反应方略?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是用声音器官说话还是用整个身体交谈?等不一而足。

非语言范围内需要通过跨文化交际研究来解决和回答的问题也非常多,诸如管理、心理、家庭关系、跨国婚姻、教育体制、宗教信仰、社会体制、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发展传播、新技术传播等。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成果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例如,可以帮助跨国企业提高管理和组织效率,改善团队精神,提升不同文化成员之间人际交流的质量,消除或减轻因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等。可以说,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人们很难回避跨文化交际现象。第二节中美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一、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

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文化碰撞时有发生。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都强调并维护自己的文化,因此形成了美国的多元文化格局。于是跨文化交际引起了美国学者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60年代得以奠基,70年代得到了巩固,美国跨文化学科进入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拉里A.萨莫瓦和理查德E.波特主编的《跨文化交际读本》第一版在1972年诞生。这本书从1972年到2006年历经11个版本,被誉为跨文化交际学领域的常青树。在这35年间,美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不断扩展领域,完善方法,逐渐走向成熟。系统地研究这本书的11个版本,可以对该学科的发展演变窥见一斑。1974年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学会(Society for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Training and Research, SIETAR)在美国正式宣布成立。二、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

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历史很短,但是跨文化交际在我国早已开始。跨文化交际是非常古老的话题,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玄奘取经、郑和下西洋等都是跨文化交际的典范。跨文化交际虽然实践的历史很长,然而将它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却没多久。许国璋先生于1982年在《现代外语》上发表了《语言与文化》的论文,明确指出,学习外语必须结合文化,只注重语言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更谈不上开展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大学陆续开设了相关跨文化交际课程,国内出版社也出版了部分著作和论文集。北京外国语大学著名语言学家胡文仲教授于8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已经编著出版了《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跨文化与语言交际》等多部图书。199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了我国第一届跨文化交际研讨会,并成立了跨文化交际研究会。1997年,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大学召开了第二届会议。此后,每隔两年召开一次研讨会。从1981年至2011年的30年间,我国学者已发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论文近3000篇,专著近百部,初步形成了一套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体系。目前,跨文化交际学已发展成为一门被国际学者们充分重视的集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2013年中,国海口第十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跨文化交际与和谐世界:挑战与机遇”。研讨专题达30项,即:跨文化交际研究学科发展,跨文化交际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文化冲突,文化理解,文化相容与世界和平,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翻译,跨文化交际研究与文学,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符号学,跨文化交际研究与修辞学,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语用学,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话语分析,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商务沟通,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国际关系以及国家形象,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区域以及城市形象,跨文化交际与旅游及旅游产业,跨文化交际与宗教信仰,跨文化交际与多元文化,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跨文化学习,跨文化婚姻与家庭,跨文化及全球公民身份,全球化与身份演变,全球化视域中的教育挑战,外语教育与公民身份建构,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电影、音乐、广告、新媒体等)与跨文化传播研究等。第三节跨文化交际:现代公民的基本功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曾引领世界,居于群雄之上将近300年。这个万邦朝拜的大国,四边都是朝贡国,我们充满着一种民族自豪感。今天,人类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地球村越来越小,地球村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交通运输便捷,卫星电视、互联网、手机等通讯设施发达便利,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信息化速度加快,距离缩短。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既然要交往,就要彼此了解各自的文化。因此,几乎一夜之间,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成了“全球的人”或“世界的人”,不再单纯是某一国家的人。过去,中国人孤陋寡闻,也能照样生活得很好,但现在不知道美国和欧洲可就不行了。因为现代人的交往一定是跨文化的。所谓跨文化交际,就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赵启正先生将其归纳为以下四点:一、中国已走入跨文化交际时代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每年出国人数在3万左右,而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3.97万人,其中:国家公派1.28万人,单位公派1.21万人,自费留学31.48万人。2011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18.62万人,其中:国家公派0.93万人,单位公派0.77万人,自费留学16.92万人。2011年度与2010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较,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和留学回国人数均有进一步增加。出国留学人数增加5.50万人,增长了19.32%;留学回国人数增加5.13万人,增长了38.08%。从1978年到2011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24.51万人。截至2011年底,以留学身份出国,在外的留学人员有142.67万人,其中110.88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81.84万人,有72.02%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原来跟外国人交往只是少数人的事,现在几乎人人都有机会。2008年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从外国来中国的人,大约是从中国出去的二分之一,约为2000万人次,他们到中国来也会与各色人等交流和沟通。对外交往一定是跨国家、跨语言、跨文化的。任何交流都是人和人之间通过语言来进行的,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没有语言和文字,就不可能表达文化。中国的传媒和世界各国的传媒,通过交流,可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这就使得原本属于西方文化产物的奥运会能够在中国成功地举办。通过体育交往,中国公民成了世界公民,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中国人。以前,总有一些西方媒体认为中国举办奥运会和亚运会将是西方遏制中国的大好机会,出现社会问题奥运化、亚运化,奥运问题和亚运问题政治化。如食品安全不达标和卫生状况较差等个案,被外媒歪曲扩大,宣传外国领导人、领队、裁判员、教练员和运动员到中国吃什么都要自己带,诸如矿泉水都要自己带;雾霾影响北京的空气质量,灰尘会对运动员造成影响,运动员要戴口罩参加奥运会,运动员适应性练习放在韩国和日本做。至于中国的出口产品如陶瓷产品、纺织品、食品、儿童玩具都成了外国人注意的对象,所以中国的事情也成了世界的事情。如今,中国人可以到世界各国旅游观光、学习和考察,到埃及的金字塔,到巴黎的凯旋门,到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或者到伦敦桥去看看,可以说所到之处都会有中国人的身影。二、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多样性并存

文化多样性是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基本特征。文化多样性表现在世界上现在有200多个国家,约2500个民族,6000多种文字。比如,《圣经》从一开始只有神职人员才能看懂的拉丁文单译本到目前的2197种版本,成为世界上出版量最多的出版物。全球化不等于同一化,文化可以全球化传播,如通过电视、互联网、电影、文学作品、音乐等文化载体在全球传播某一种文化。比如,表达意见时中国人比较含蓄,而德国人比较直爽,所以他们觉得跟中国人交往很困难;关于个人和集体生活方式的区别,中国人喜欢群体,中国人旅行大都是大家一起行动,好互相照顾,外国人喜欢独来独往;中国人出国旅游买东西,无论买多少都买一样的,拿回去送给亲朋好友,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一定买与众不同的;在时间观念方面,中国人有“误差”,而德国人比较准时,但中国人现在时间观念比以前强多了,特别是政府出面的交往没有不准时的;还有人际关系方面,关系意味着信任,意味着给予特殊的好处,情理在中国表现为情在先理在后,与西方不同。中国人办事大都靠关系,叫做“朋友多关系多事好办”。在餐厅用餐,噪音比较大的地方一定是中国人最多。生活方式上,中国的老年人在家带着孩子的孩子,外国的老年人带着狗。

那么,文化和文明有什么区别呢?在很多国家,文化和文明是混用的。在17、18世纪,法国人和英国人经常说德国人不文明,比较落后,德语也没有英语和法语好。德国人就反驳说:“你说我们不文明,但是我们很有文化。”德国有很多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医学家、诗人、大作家等。文明是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比如蒸汽机时代、喷气式飞机时代、自动化时代、电力时代、互联网时代,这都改变了人类原有的生活方式。马车变成汽车,原来写纸质信现在变成了发电子邮件。文明与发明有关,文明是发明出来的,因此文明可以传播,可以从一个民族传播到另一个民族乃至全球。但文化不是发明的,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比如说语言、民族的信仰,包括宗教信仰、政治信仰、价值观等。封建社会认为婚姻比爱情重要,因为当时是包办婚姻,没有自由观念。现在人们普遍觉得两个人之间爱情更重要,因为自由恋爱多了,婚姻观也不同了,人们更注重婚姻的质量。所以文化不像文明那样容易传播。

全球化并非同一化,而是文化传播的全球化,重点在于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相互尊重,文化可以互补,可以创新本民族的文化,这样的例子很多。当年我们汉字传到日本,他们创建了日本文字;佛教到了中国,在印度衰败了,在中国却兴旺了。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极大,我们平常说的很多词语是佛教词汇,例如“因果报应”“阿弥陀佛”“圆满”“解脱”“缘分”“觉悟”等。文化传出去也不一定就吃亏,这有利于别人理解我们,对我们的理解越多,越容易同意我们的见解、支持我们的主张,这是件好事。文化交流重要的是彼此尊重对方文化和传统的差异性,如果你毫不在意文化的差异,就会形成交流的障碍,就会有误解。比如,韩国东海大学一位汉学教授曾说过:“我们韩国是个小国,你们中国是个大国,你们现在还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很紧张啊,你们治国就可以了,要是平了天下我们怎么办?”其实他就是对文化差异没研究清楚,这是春秋战国时的话,当时的诸侯国,战国七雄是主要的,除此之外还有几十个、上百个小国,平天下是平了四海之内,就是指中国。所以不在意文化差异会造成交流的障碍。三、互相歧视将导致冲突

几年前,德国、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忽然在报纸上刊登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然而伊斯兰教的规则是不可以给穆罕默德画漫画的。面对全世界穆斯林的抗议,这些国家说:“你们穆斯林遵守这个规则,我们不是穆斯林,难道不允许新闻自由吗?难道让我们遵守你们的教规吗?因此,我们就要刊登。”穆斯林不依不饶,“你再刊登我要攻击你,我要惩治你。”这件事引起了一场很大的冲突,如果被政治家利用就会发生战争。十字军东征发生在11世纪末,这种战争是民族间的仇恨导致的,在今天看来没有任何积极意义,但其影响到今天都没有完全消失。因此,对他国的文化差异要持尊重的态度,这种差异有时候是难说是非的,就好像到底是西餐好吃还是中餐好吃,是法语好听还是日语好听。这都是难以判断的。

为结束种族歧视,1966年11月9日,第2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把每年3月21日定为“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历史上,因种族歧视而造成的血腥事件太多,惨不忍睹,这是对人类尊严的凌辱,不仅扰乱了社会治安,也给跨文化交往中的双方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国家的贫与富,发展的快与慢,并不能代表人民的好与坏。种族本没有贵贱之分,人更是如此。唯有和平相处,尊重彼此文化的差异,才能促进国家和地区的和谐发展。而抵制种族歧视,倡导和平共处,应当自幼就扎根在每个人心中。四、留意文化差异,减少误解,增进理解

在世界6000多种文字之间,必须通过翻译才能进行交流。但是绝对不存在完美的翻译,除了科学的语句可以译得比较准确外,生活、艺术、诗歌的语句等不存在完美的翻译。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0个人翻译出来会有10种意思。

语言的差异容易产生误解。比如说,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我们就把京剧译成“Peking(Beijing)Opera”(北京歌剧),这容易造成误解,因为“opera”完全是指西方的歌剧,像《卡门》《图兰朵》《胡桃夹子》《天鹅湖》等。相比之下,京剧有化妆和武功,和歌剧有很大差别。再比如,日本的“歌舞伎”也绝不能翻译成“东京歌剧”,按日语发音,应译为“Kabuki”。这就是跨文化交流中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

中国人和多数外国人最大的差异是宗教信仰。我们很多人没有宗教信仰,但有文化信仰。比如中国人信佛有人是真信,有人则只是重善,后者其实是一种文化信仰。而世界范围内,据联合国的有关统计,自称信教但不是教徒的人居多,占81%,而基督徒超过中国人数,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美国信教人数占人口总数的91.8%,中国可能是10%,最多20%。美国人中信天主教的占28%,信基督教的占56%,还有一些人信东正教、犹太教、摩门教、佛教、伊斯兰教等,所以美国人不信教的很少,而且多数信基督教。以美国为例看看宗教对于文化、政治文明的影响。无神论者在美国不能当总统,这从美国历届总统的信仰中可以看得出来,大部分信基督教。总统演说中没有一个人不称赞上帝的,罗斯福说:“作为美国人,为了祖国的利益,遵从上帝的旨意,我们大步向前。”美国虽然政教分离,但在美国人头脑中政教很难分离,他必然受到宗教思想的约束。比如小布什不赞成国家为干细胞研究投资,因为干细胞研究与克隆有关,上帝造人,人不能干预人,所以他反对给干细胞投资。信仰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甚至影响政绩。美国总统大选时,曾有一项广泛的调查,问道:“如果总统竞选者是无神论者,你反对吗?”61%的人说反对,45%的人反对穆斯林做总统,25%的人反对摩门教徒(被认为是邪教)做总统,11%的人反对犹太人当总统,只有7%的人反对天主教徒当总统。世界上只有美元上印有宗教口号“我们相信上帝”(In God We Trust),曾有人认为强迫不信上帝的人使用这种钞票,是违反公民自由权利的,因此告到了美国最高法院,但法院不予受理,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颇受中国人尊敬的戴高乐将军曾说过,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比地球和月亮的距离还大(Go to the moon isn' t very far.The greatest distance we have to cover is still between us.)。所以,我们应该通过相互交流使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能够克服地域上和文化上的距离,彼此走得更近,走得更加亲密。跨文化交际不仅仅让我们仔细地思考该如何与外国人交流沟通,同时也让我们更加认真地对待与他人的交流。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学习外语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沟通交流,接触和了解不同国家文化有益于我们对外语的理解和使用,也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更有益于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案例分析]

一次,四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在同一家中国咖啡吧里喝咖啡,大家坐下后,发现咖啡里有一只苍蝇。第一个发现苍蝇的是英国人。他一看,二话没说,就从口袋里掏出钱包,抽出一张钞票,压在咖啡杯下,起身走了出去。为什么呢?咖啡里有苍蝇,肯定是不能喝的,也肯定会让人愤怒的,至少也是很郁闷的吧。但是因为英国人讲究绅士风度,在公开场合不能发脾气,所以他就用付钱但不喝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抗议。第二个发现苍蝇的是美国人。只见他用手一勾,将服务员叫到身边笑着说:“小妹啊,不错啊,咖啡里还有苍蝇。不过呢,在我们美国咖啡不是这样上的。先端上来一杯咖啡,再端上来一小杯牛奶,再端上来一小碟方糖,再端上来一小碟苍蝇,我们愿意放多少就放多少。”因为美国人讲究幽默,他用这种方式表示抗议。第三个发现苍蝇的是日本人,日本人勃然大怒,立马把服务员叫过来,说:“八格牙路,你的什么的干活?苍蝇的有?你们懂不懂企业管理?”因为日本人做事很精致、很到位,不可以出现这种错误。如果是中国人呢?中国人用手朝服务员一挥,“去,把你们的领导叫过来,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因为在中国,有事找领导,就像美国人有事找律师一样。

分析:咖啡里有苍蝇,任何人都会很气愤,会提出抗议,但所使用的方式是不同的。文化和方式是有关系的。文化就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包括思维方式、言语方式、交际方式、饮食方式、婚姻方式、旅游方式、交友方式等。文化差异主要反映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核心文化上。由案例可知,英国人以绅士风度解决问题,美国人用幽默的方式处理问题,日本人以严肃认真的方式对待出现的质量问题,而中国人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会找领导来帮助解决。第二章语言交际[导入案例]

(1)在香港一次课堂上,美国老师问了一个问题,让班上一名来自中国内地的女生回答。这位女生由于刚来香港读书不久,环境生疏,对回答问题很紧张,只是站着,什么话也不说。老师见此情景,就说了一句:“You look like a chicken.”女孩听后,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立刻低下了头,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2)在美国的一次万圣节上,天开始黑下来了,一群美国小孩戴着面具来到乔治太太的家门口,叫开门,乔治太太见一帮戴着面具的人,以为是抢劫,就大声叫了起来,“Help! ”“Help! ”碰巧,乔治先生回家,刚一停下车就听见妻子在呼救,他远远看见自家门口一群黑影在晃动,误以为有人要谋害自己的妻子,就顺手从汽车里拿出枪,并大声喊道:“Freeze! ”立刻,所有的孩子都站住不动了,只有一个日本的小男孩拔腿就跑,结果倒在了血泊之中。

分析:以上两则故事,都说明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应重视和了解文化差异,包括一些常见的俚语、俗语、惯用语和问候语。案例一中,在中国内地,“鸡”同“妓”,当老师说“你看上去像一个鸡”这句话时,女孩误解为“你看上去像个妓女”。所以,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其实,在英语里,“You look like a chicken.”是句俚语,意思是“你是个胆小的人”,并无侮辱他人之意。案例二中,“Freeze! ”在英语里也是个俚语,意思是“Don' t move.Otherwise, I will shut at you! ”(别动!不然,我就开枪打死你!)美国的小孩都知道“Freeze! ”的意思,而日本的小男孩因为初来乍到,不懂其意思,不幸被乔治先生开枪打死,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据说后来就为此事,美日之间还闹了一场不小的外交官司。

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他的专业知识,85%靠他在社会中的交际能力。许多语言现象仅从语言本身看是难以理解的,但是把它放入它所根植的具体文化中(语言系统、材料和规则)进行考察,这种现象带来的困惑便会迎刃而解了。

语言交际活动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信息交流过程。语言交际的过程又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过程,包含了许多异质因素,而这些因素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一句骂人的话会因为说话环境的不同,变成一句亲昵的话,由于听话人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有时一句话表面上“指桑”,而实质是在“骂槐”。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们本能的强烈的归属感,决定了人们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情感交流等各种交流的渴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归属感的获得、渴望的实现都是通过语言交际来实现和满足的。

随着人类的发展进步,文字的产生,语言交际形式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由人类最原始的口头交际形式发展到今天的纸质书面交际和电子交际形式,其中口语交际始终是第一性的。任何语言交际都是以语言为工具,以说、写和所说、所写的语言形式来进行的,而语言过程中的话语又是人们表达的焦点。第一节语言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何兆熊先生在《现代语言学》中指出,语言是人们用来交际时所用的任意的有声的符号系统。语言好比砖瓦,文化犹如混凝土,那么,交际就如同外墙。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而文化同样是语言的一面镜子。它们如同一对双胞胎,彼此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所以谈文化不可能不谈语言,讨论语言也不可能不涉及文化。话语文化是指人们在实际交际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独特的语言方式。语言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三个特点:口音、语体和语言速度。

一般来讲,表义、语法义、限定义和文体义在交际中并不构成严重障碍和困难,引起麻烦的、令语言学家望而却步的是环境、历史、风土人情和传统习俗等方面的文化内涵(cultural implication)或民族色彩(national colouring)。美国语言学家法尔布(Peter Farb)在《文字游戏》(Word Game)一书中曾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当一个美国人走访非洲某社区,问及家庭子女情况时说:“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 ”他吃惊地发现:妻子回答three (三个),丈夫回答却是five(五个),原来男主人只算儿子数,而女主人只算女儿数。当问及“What is the total number of children you both have? ”时,答案却不止eight(八个),因为他们把在世和去世的都算在内。为此最好的问话应当是:What is the number of your sons and daughters now alive?

英国语言学家布尔登(Marjori Boulton)在《语言的解剖》(Anatomy of Language)一书中还举了一个例子:一个英国人到波兰人家做客,主人端出一盘像香肠一样的东西。客人高兴地说:谢谢,我很爱吃这种salami的。没想到主人却有点恼火地说:这不是salami,这是正儿八经的香肠,salami是驴肉做的!原来同一词,却指不同的东西。人们在交际中常发生误解、笑话,甚至争吵,其主要原因是对语言的理解不同。在对词的含义有不同见解时,人们是不会取得相互谅解和达成一致意见的。语言学家布尔登说得好:“当一个词或一个词组对说者和听者,对写者和读者都是同样意思时,理解才是充分的。”一、语音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王宗炎先生曾经说过:“说了话,对方懂了,这是交际,也是沟通。说了话,对方莫名其妙,这不是沟通,只是交际——不产生效果或产生反效果的交际。”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用不同的口音来表达同一种事物。汉语有北方口音、南方口音,有粤语、闽南语、普通话等。英语有英式英语、美式英语、马来西亚英语、新加坡英语、以色列英语、南非英语、澳大利亚英语、新西兰英语等口音,并不同程度地带有自己母语的烙印。例如,英国皇家时新型变体与普通型标准英语发音就有所区别,如powerless前者发音为“/pales/”,后者为“/pauelis/”。这些各类英语变体在《英语与社会》中被研究得相当彻底。区分不同的口音,可能是口译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美国作者Lawrence Elliott曾在文章中写道,会议口译人员工作的玻璃小房间简直就像是恐怖场面层出不穷的密室,说不定哪天上场的会是一位说话带约克郡口音,叫人无法听懂的英国代表——等他念完坐下的时候译员却依然张口结舌。由于口音识别失败引起的翻译失误屡见不鲜。如一次商务谈判中,用餐时,外方主谈说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时说:“I wanna have it because of my heavy stomached.”这时翻译才明白“wanna”是“won' t”的意思,而因为没能分辨出外方的非正式美语口音所造成的双方谈判进程中的误会和摩擦已经无可挽回了。

如何应对此类口音变体而造成的理解困难,一般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对口译任务全面了解,包括对方的母语国家、当地的语言使用、英语是否为官方语言等。其次,口译之前如有机会和对方先行接触,可以乘机与之交流获得第一手经验,分析对方语言与规范语言之具体差异,提前适应对方口音,做到胸有成竹,不至于到现场临时慌了阵脚。再次,平时注意积累遇到的各种语音变体,并进行系统地记录、整理以备他日之需。因此,译员必须培养对各种外语(实际是同一种语言)的适应能力,平时注意多听一些英语的口音、方言及变体,注意总结其特点和规律。除了听懂不同的口音外,还应拥有良好的语音基础、超常的词汇量、良好的语感、灵活的表达能力以及广阔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二、语体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语体指的是同一语言品种(标准语、方言、社会方言等)使用者在不同场合中典型地使用该语言品种的变体。一般认为,语体分为五类:专业文体、正式文体、非正式文体、随意文体、亲密文体。口译语体涉及的因素也是比较复杂的,受到语境的制约,受到交际双方、使用的语言、讲话的内容、对象等的影响。它既要忠实于说话人主要话语风格,又要兼顾听话人的语言习惯。但是纵然如此复杂,语体仍是可以被识别的。如:“Hey! Please hand that package of undershirts over here.Thanks.”“Excuse me.You wouldn' t mind passing that bag of T-shirts to me, wouldn' t you? Thank you.”第一句中,说话者的口气随便亲昵,用词简单,表明了一个相对权威的身份;第二句中说话者使用了犹豫停顿、迂回、附加疑问句和礼貌的语体,则显然处于较低的位置。所谓权威口气与非权威口气只是说话方式而已,并不是说真正的权威对非权威之间的言谈就一定居高临下,而处于弱势的也并非始终都以一种唯唯诺诺的语气应答。但若不注意各自的遣词造句可能会引起不准确的定位,让彼此产生嫌隙,从而成为交际的绊脚石。通常人们都会说社会赋予自己的身份的、别人也期待着他们该说的语言。正如Norman Fairclough所言,“Discourse has effects upon social structures, as well as being determined by them…”.也就是说,通常从一个人所说的话语中就可判断出此人与交谈对象的大致关系是亲近还是疏远,是上级还是下级,是友还是敌。众所周知,口译涉及的内容范围广泛,口译的场合与对象也各不相同,诸如接待国家领导人的正式会谈与非正式谈话、观光旅游、参观和购物等一定不同。交际的题材涉及经贸、科技、文化交流、政治、外交等社会事务方面。在翻译中应注意说话者的语体,忠于原语风格,不应随意自作主张。翻译也不是把讲话人的原话按字面直译过来,重要的在于达意,在于表达效果。如人们在聆听一位演说者情绪激动的讲话时,如果看到译员在工作间里以同样的激情挥舞着胳膊,是决不会见怪的。译员要有意识地利用语体出现的语境进行预测,并迅速地识别原语信息中的语体特征,把原语中的语体传译出来。译员可以从语场(即语言活动的内容及使用的语言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语体预测和识别,或译员可以从语旨(即语言活动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预测和识别语体;译员还要把握语言使用者所用的语式即语言修辞方式识别语体,并确定语义成分传译语体。口译涉及外交等严肃的主题时,语体式、原语表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遣词造句应十分谨慎。三、言语速度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除了口音和语体之外,说话速度是通过语言行为判别人们身份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听众习惯认为,说话快的人比说话慢的人更有能力,在社交场合更受欢迎。这从某些方面来说是有道理的,如当我们和师长们谈话时理所当然应该放慢语速以清晰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思想,否则会被认为不够诚恳或对长辈没有敬意。而当我们和同辈人或晚辈交流时则会相应地加快速度。但另一方面,这也不是绝对的,说话快慢有时只是个人习惯或为了适应场合需要,有时慢条斯理反而显得说出来的话有分量,让人觉得可信。有例为证,凡听过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问题的读者一定对总理精辟简洁、沉稳有力的语言印象深刻,总理的权力是毋庸置疑的,但为了清楚传达他的说话内容,他采取了稍缓的语速,以使各国记者准确领会和记录谈话精神,让各国了解中国的国家政策,维护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当然,在口译中是要求正常情况下说出译文的时间,不能超过原文所用的时间,译文是不应比原语更长的,否则会让与会人员增加负担。作为译员一方面应保证这一交际行为顺利进行,用近似原语的语速说出译文,译文表达一定要保持语句完整,不能上句不接下句、吞吞吐吐、忽快忽慢,而且要尽量避免使用长句或语法结构复杂的句子,发现有参会人员在记笔记,译员可适当放慢速度,尤其在表达数据、专有名词的时候。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层次的题目和听众时,应使用不同的语速。在较庄重的场合,翻译较为严肃的话题或听者听力水平有限时,宜用较慢的语速。如果是轻快的话题,可以加快语速。以上几点均为话语在文化影响和制约下表现出来的一些一般性的特征。除此之外,人们常论及的语言的组织、顺序等受到的是思维模式文化的影响,它们给翻译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第二节语言的得体性

语言的得体性主要是基于说写者而言的,是对语言表达合适程度的一种描绘,是语言表达对语言环境的适应程度以及表达效果对交际的影响程度。在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与此同时,语言交流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东西方两种语言的碰撞中,出现了很多“词不达意”的现象,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得不到实现,使人哭笑不得。我们可以用一个非常简单而又常见的例子来说明问题:“How are you? ”和“How do you do? ”这两句是英语中最常见到的打招呼的用语,但是它们的使用语境截然不同。“How are you? ”相对随和,常用于朋友或熟人;而“How do you do? ”则是一个比较正式的用语,往往用于阶级、头衔、职位、年龄上有差距的人之间,表示一种尊敬。如果在使用这两者时,混淆了彼此的界限,则非常容易引起误会。如果两国元首在碰面时,一国元首使用“How are you? ”甚至“Hi, gays.”来欢迎另一方元首,对方会觉得是一种冒犯和侮辱。

D.H.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理论中,最后一个是语言“是否(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