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致用:王阳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12:20:08

点击下载

作者:吴新华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世致用:王阳明

经世致用:王阳明试读:

版权信息

书名:经世致用:王阳明

作者: 吴新华

排版: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1

ISBN:978-7-113-22122-5

本书由中国铁道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不知历史者,无以图未来作者简介

吴新华,现供职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人民政府。作品散见于《当代小说》《小说月刊》等国内数十家报刊杂志。曾在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其中《决战王励勤》获奥运会征文一等奖。系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著高《窗外栖溪》《意外的结局》等书。自序

Preface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将领东乡平八郎率领的劣势日舰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在庆功宴会上,面对众人的夸赞之声,东乡平八郎只是拿出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写着“一生伏首拜阳明”。“阳明”就是王阳明(王守仁)!

我看过许多历史书,始终认为王阳明的心学、“内圣外王”的经历很值得后人学习、探究,他的智慧之花的现实意义非常深刻。“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良知”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为善去恶,内心存在善心之外,还要懂得识辨善恶,避免受骗上当,更要行善,持之以恒地行善。我们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要知善、识善、行善,才能成为受人欢迎、爱戴的幸福之人。

王阳明从小立大志要当圣人,可谓志存高远。正因为有这种远大的理想,才让王阳明有奋斗的目标和动力。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状元,他与现代父母一样,希望孩子循规蹈矩地成长,但是争强好胜的王阳明我行我素,面对种种阻力,并不灰心丧气,依旧通过竹子“格物”,寻找事物的内在规律,最终闯出了一条圣人之路。现在许多家长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学习、做事,往往把自己的观念、意识强加给孩子,束缚孩子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翅膀,最终可能会扼杀一位伟人的诞生。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把两者有机统一。在现实生活之中,知道道理的人多,去实践的人少,去完成的则更少。只有知和行结合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必须是同时一起进行。一般人认为知行就是先知后行,只有知道了,然后去实行,如果持这个观点,那就错了,与事实不符,知和行必须是同时进行的。比如看到美女,知道是美女,就会产生喜欢。看到粪便,知道是臭的,就产生讨厌。王阳明凭借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正确处理军事、政治、官场等重大事情,让他成为一代伟人。不能正确掌握知行合一的真谛,就打不开各种规律的金锁,不仅会降低办事效率,甚至还要犯错。

王阳明在军事上运用孙子兵法,但绝不是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他以万变应对不变与变化,面对狡猾的土匪,他用更高明的招对付他们;面对宁王造反,王阳明用反间计阻止宁王前进步伐,最终将其消灭。王阳明运用有效的万变对付敌人,创建了经略四方的伟业。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怎样才会成为强者、胜利者,绝不是老办法、老经验、老套路。我们一定要以求新、求快、求实的变化作为自己的武器,正确处理各式各样的事物,在处理事物中成长、成熟。

王阳明的心学,非常接地气,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版学说,完全在情理之中,没有其他学术那种虚渺。这种务实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强的借鉴作用。机关、学校、企业或多或少存在形式主义问题,有的甚至把形式主义无限扩展,看得比内容还重要,这是非常危险的,不可取的。王阳明的务实主义,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所有的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

王阳明是勇于攀登真理高峰的强者。面对封建主义腐朽思想、享乐主义、尔虞我诈的官场,他没有气馁,也没有逃避,而是迎难而上,实践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的大事小事。他用自己的行动追求真理,达到“内圣外王”,除了自我完善,还为国家建功立业。正确处理了与领导、同事、百姓的关系。王阳明的精神现实意义非常显著,不管有多少阻力、困难,我们不能放弃对真理执著的追求,处处站在国家、社会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追求中作贡献,在贡献中讲追求!

我花了整整两年的心血,撰写了《经世致用:王阳明》。王阳明是对国家、社会贡献非常大的圣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充满传奇色彩。王阳明是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是明朝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的知行合一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精髓,是终极智慧,也是酱缸文化的最后一剂解药。

王阳明的弟子众多,粉丝更多,近代名人曾国藩、孙中山、陶行知、蒋介石等人都是他的忠实粉丝。

王阳明的学术实践意义非常深刻,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预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让我们了解人生、人性,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预测未来。了解、剖析叱咤风云的正能量历史人物,从中学习其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对我们工作、学习、生活有极大的指导作用!王阳明的经历,可使青少年从中习得那无穷的智慧,可使中年人对提升办事准确率和提高工作效率有借鉴作用,亦可使老年人得以从中审视人生的得失!

吴新华2016年4月11日于杭州塘栖王阳明生平大事年表

1472年10月31日 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

1481年 父亲王华高中状元。

1482年 随祖父来到京城与父亲同住,开始上私塾。

1484年 母亲郑氏去世。

1488年 亲自前往江西洪都(今南昌)迎娶新娘诸氏。

1489年 在携妻诸氏回余姚老家的途中,拜访娄谅。娄谅向其讲授“格物致知”之学。

1492年 参加乡试,中举人。

1499年 在前两次参加会试而名落孙山后,第三次参加会试,并顺利通过;在随后的殿试中,获二甲第七名。

1499年 观政工部(即在工部实习)。

1500年 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

1504年 任兵部主事。

1506年 因上书朝廷揭露刘瑾的罪刑而获罪,被贬到贵州龙场驿任驿丞。

1508年 在逃过刘瑾的追杀后,安全到达贵州龙场驿。其后“龙场悟道”,创立阳明心学,讲课授徒。

1509年 任江西庐陵(今吉安)知县。

1510年 任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

1511年 相继任文选清吏司员外郎、考功清吏司郎中、南京太仆寺少卿。

1514年 任南京鸿胪寺卿。

1516年 任南赣巡抚,并用时一年半,相继平定了湘、赣、闽、粤交界地区的匪患。

1518年 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1519年 宁王朱宸濠在洪都发动叛乱。王阳明率军击败并活捉朱宸濠。

1521年 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明世宗朱厚熜即位。王阳明因战功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后被封为“新建伯”。

1522年 父亲王华去世,回乡讲学。

1527年 以都察院左都御史总治军务的身份,剿灭了广西思恩和田州地区的农民起义。

1529年1月9日 因病情恶化,在回乡途中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庾县青龙铺码头(今大余县)。明代官职、机构简要介绍第一章好事多磨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1472年,浙江余姚出了一个爆炸性新闻,王家的儿媳妇郑氏怀孕快十四个月了,还未分娩。通常说十月怀胎,八个月、九个月生产的相当普遍,七个月生产的也有,然而郑氏却迟迟还未生产。

此时最为担心的人是婆婆岑氏,她除了天天向儿媳妇嘘寒问暖之外,还每天跑到寺庙和道观跪拜叩头,向观音菩萨和太上老君默默祈祷,让儿媳快点生产,自己好早点抱上大孙子。然而不管如何祈祷,郑氏就是挺着大肚子不分娩。

这让岑氏焦虑不堪,好多个夜晚不能入眠。那天夜晚,岑氏不仅早早入眠,还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只见满天祥光,彩云缭绕,在一片鼓乐之声中,仙女们穿红披绿,自天而降。一位美丽、雪白的仙女将婴儿送到她的怀中。岑氏激动极了,可好梦还在进行之中,她却被突然吵醒,是婴儿的啼哭声。原来隔壁房中的儿媳妇生了,生的是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

这个婴儿就是后来的王阳明。

婴儿的爷爷竹轩先生是读书人,听到妻子岑氏讲的梦事后,激动得老泪纵横。他捻着胡子思考一阵说,乘云而降生,这个孩子就叫王云吧。

竹轩先生望了望飞檐走壁、粉墙黛瓦的自家楼房,给它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端云楼”。

从后面的故事发展来看,竹轩先生不是帮忙,而是添乱。家人都觉得王云这个名字相当好。见到王云就王云长、王云短叫个不停。到王云四五岁了,本该说话的年龄,不管大家怎么叫王云,这个孩子就是不开口。许多人都说他是哑巴。岑氏太夫人却说,绝对不会是哑巴。因为她仔细观察过,这个孩子还是听得到声音的。俗话说,十哑九聋。岑氏太夫人确信孩子没有聋,当然不会是哑巴。不是哑巴,那就让他说话啊。

因为会说话才是“硬道理”!

岑氏带着孩子看遍了余姚城大大小小的医馆,没有一位郎中不摇头的。郎中治不了的病症,难道还会有人治吗?有啊,比郎中有本领之人就是世外高人。为了让孙子开口,岑氏开始寻找世外高人。什么是世外高人?该是老和尚、老道长之类的人物吧。

世外高人确实难寻,但是遇上有缘人就不同了,会主动找上门。那天,一位白须白眉的长老经过端云楼,望着这三个字却直摇头。岑氏把五岁的孙子抱出来,长老端详了一阵,然后上前用手轻轻拍了拍他的头顶说:“好小子,可惜道破了。”说完便扬长而去。

竹轩先生听到白须白眉的长老说“道破了”。着实让他大吃一惊,难道王云的名字、端云楼的名称都道破了?想想也是的,都是说降自云间啊。

我虽然不能确定道破是真是假,但是竹轩先生把端云楼三个大字去掉,同时也把王云的名字改成王守仁(经过一夜的思考,名传千古的名字诞生了——王守仁。后来他在绍兴阳明洞养生,人称阳明先生,本书就用王阳明代之。)。从此之后,一直不说话的这个孩子终于开口了。他在人世间的第一句话就是:奶奶,你真好看!声音悦耳动听!

伶牙俐齿的岑氏太夫人却说不出话,她紧紧抱着王阳明,泪水在眼里直打转……

王阳明,你精彩的人生刚刚启航!一窝端

王阳明的爷爷竹轩先生,名字叫王伦,是位相当有知识、有才华的人,他就是状元王华的启蒙老师。他非常喜爱这个孙子,主动承担教王阳明读书、写字的职责。王阳明也尊重这位慈眉善目的爷爷,他虽然爱玩,还是很给爷爷面子的,能完成各种作业。

少年的王阳明贪玩,经常去田间、河边、山野上玩。他最爱玩军事游戏,两军对峙抢红旗、捉迷藏、抢阵地等。王阳明很给王家争面子,每次比赛总赢不输,而且都将对方来个一窝端。母亲郑氏虽然不支持他玩,但是还能接受的,孩子嘛,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当王阳明迷上另外一个爱好后,郑氏就有点受不了了。这个爱好就是下象棋,象棋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广泛流传,至今粉丝极多。下象棋本身是健康活动,但是碰上王阳明后,就不健康了,他白天玩、夜里玩、吃饭玩、睡觉还梦呓。象棋是两个人的游戏,但是他经常把对方一窝端,久而久之在同伴中找不到对手。此时的王阳明遭遇“独孤”,但是他没有“求败”的情操,因为聪明的王阳明很快找到新的对手,那个人就是自己,即自己和敌人同属一个人,这种对弈一般人不会去碰的,但是王阳明就不同,而且玩得相当过瘾。刘氏见宝贝儿子把下象棋看得比书本、母亲还要重要,她非常生气,却还是忍住了。但是之后某个夜晚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她忍无可忍。那天半夜,王阳明从床上滚落在地,他没有哭叫,反而不断地说:“一窝端!一定要一窝端!”

郑氏从床上跳起来,惊诧地看到王阳明嘴上叫喊,双眼却紧闭,完全沉寂在梦境中,如同走火入魔一般。郑氏吓得脸色发白,跳江寻死的心也有了。

第二天,郑氏没有跳江,却给王阳明出了一个“一窝端”的妙计。母亲表演一窝端,王阳明兴奋得手舞足蹈。他跟随母亲走过大路,穿进小树林,向武胜门大桥方向行进。小王阳明心想不对了,前面没有人家,母亲拎着象棋与谁对弈啊。母亲似笑非笑地登上桥顶,玉手一挥,来了一招天女散花,包裹中的象棋争先恐后地投入河中。

王阳明说:“妈妈,你干什么?”

郑氏笑眯眯地说:“你不是要一窝端,妈妈教你,这就是一窝端。”

大凡遇上这种情况,多数孩子会大吵大闹,少数孩子会默默流泪,然而聪明的王阳明却沉默不语,这是郑氏最为担心的,万一孩子想不开跳河怎么办?当然这种担心时间很短暂,不一会儿,王阳明就嬉皮笑脸地高声吟道: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士溺水一齐休。车行千里随波去,马入三川逐浪流。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这是王阳明先生流传在世间的第一首诗。郑氏想不到九岁的儿子会作诗,她弯腰亲了亲那张可爱的小脸,温柔地说,妈妈给你做红烧肉。红烧肉是王阳明的最爱,许多名人都喜欢吃这道菜,比如400多年后的毛主席!霞光之下,王阳明又蹦又跳地地往家里赶……郑氏幸福地在身后喊:“守仁,你小心点,别摔倒!”恶有恶报

王阳明十岁那年,王家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大喜事,父亲王华高中状元,进翰林院修撰。父贵子荣,王阳明的知名度一下子蹿了上来,他成为远近闻名的状元儿子。

王阳明在幸福之路上前行没多久,突然,一个沉重的打击袭来,也是他一生中第一次大的遭遇。王阳明十三岁那年,他那慈爱的母亲因病医治无效,撒手而去。母亲虽然对王阳明有点严、有点狠,但是她却是王阳明在世上最爱之人。

王阳明沉浸于悲痛之中,但是家里却迎来了一些特殊的客人,她们有个统一的称呼——媒婆。媒婆是来给状元王华做媒的。老婆死了没几天,王华当然还未走出丧妻的悲伤阴影,但是明天还得工作、生活,家里也不能没有主妇,何况续弦是得到普遍认可的,当然多娶几位老婆也是当时允许的。王状元“化悲痛为力量”,开始挑三拣四,差点看花了双眼,最终相中了一位赵姑娘。

赵姑娘长得很美,瓜子脸,身材更绝,不高不低不胖也不瘦。赵姑娘作为后妈,对王阳明相当刻薄,连一个笑容都不给。王阳明外表糊涂,长得有点像二愣子,但是脑袋瓜却非常聪明,他也没有必要去计较这档小事。

这给了赵氏一个错误的信号,她以为王阳明是软柿子,随时可以捏着玩耍。每当王阳明从外面回家,赵氏站在房檐下,白着眼,向王阳明哼哼个不停。少年的王阳明心想,好男不与女斗,忍忍就过去了。

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王阳明决定进行反击。那天,一家人围着大桌子吃晚饭,王阳明喜欢吃红烧肉,而赵氏故意把那盘红烧肉放在最远处,王阳明开始想忍忍算了,可是实在经不住肉香的诱惑,他站起身,伸长手臂,筷子刚好正碰着肉,当夹着红烧肉的筷子颤颤抖抖返回时,赵氏故意“哼哧”一声,王阳明一分心,红烧肉便丢到桌角,随后滚落在地上。

王阳明尴尬极了,但是赵氏决定抓住这个大好机会,好好修理这个前妻生的儿子。她用脚踢中了那块红烧肉,凶巴巴地说:“这孩子这么傻,一定像做鬼的妈妈。”

王阳明从家里跑了出来,仰望天空……后妈态度再差,他也得忍住,但是他不能忍受有人辱骂妈妈,妈妈不能受污辱。这比砍他几刀还要痛苦。一条报复的诡计在他脑海中闪现,但是实现此计还需一个人的帮助。此人就是村后的巫婆。当王阳明向巫婆诉说遭遇时,巫婆不以为然。王阳明说出内心的答案,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死去母亲讨回尊严时,巫婆望了望眼前这位瘦弱的孩子,感觉此事非常有意义,她毅然决然地要趟这浑水。

王阳明从街上买了一只长尾巴的怪鸟,叫林鸮鸟,打算放在后娘赵氏的床上。但是赵氏是高楼小姐出身,一般都不出房门。赵氏不出房门,他就没机会实施计划,但是王阳明就是王阳明,很快就有了点子。

他的两位玩伴在楼外大喊:“着火了,着火了!”

赵氏和家人都冲出楼房,当他们上气不接下气地寻找火源时,却见两个小伙伴在草地上正追着玩耍。此时,王阳明闪进后娘房内,将那只鸟放进赵氏的被窝。

晚上,赵氏要睡觉,她坐上床沿,解下衣裤,双脚伸进被窝,触碰到毛茸茸的东西后,她惊叫一声,连忙掀起被子,一只长尾巴的怪鸟“扑棱棱”飞起来。赵氏惊叫一声,晕倒在地。

醒来后的赵氏感觉遇上了大灾难,认定是鬼神折磨她。她找到鬼神先生的代言人——巫婆,想给点钱,消灾避祸。

巫婆也很好说话,亲自来王家作法事。最后代表鬼神告诉她,长尾巴鸟是王阳明亲生母亲郑氏的灵魂化身,她在另一个世界看到了她儿子吃苦头。

赵氏当然明白自己做的亏心事,于是跪在巫婆面前叩着响头说:“大夫人,我保证以后对守仁好,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你在九泉之下放心吧。”

从此之后,赵氏如换成另一个人一样,善待王阳明,将他视为自己亲生的儿子!

正能量的出现或者说善果不一定都是一帆风顺,有时经过各种曲曲折折,包括谎言、强制性等因素,才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远大的理想

王华考中状元后,不管是远亲还是近邻,地方官还是地主商人,都前来拜访,王家可以说门庭若市。

一日,在宴席上,胡知县喷着酒气说:“王状元的水平闻名朝野,虎父无犬子啊,请令郎作诗一首。”

王华看了看王阳明,知道宝贝儿子读书不专心(经常胡思乱想),年纪又小,怎么会作诗啊?王华想绝不能给王家出丑,于是摇着脑袋,就想替子作诗一首。

这时,王阳明突然高兴地站起来说:“胡伯伯,好呀!我作一首诗。”然后,他在院内走了七步(与曹植的七步相同)后,高声吟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于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此诗看似言辞幼稚,有打油诗的味道,但是其中却奥妙无穷。山和月到底哪个更大,这是少年王阳明用独特的思考方式,给出的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胡知县听后佩服得口服心服。王华微笑地注视宝贝儿子,想不到小小年龄却能作出如此出色的诗篇。

胡知县很喜欢王阳明,拉着他的小手追问道:“读书为了什么?”

王明阳说:“读书为了做官,谁都知道呀!”

胡知县又问:“是不是天下一等重要事?”

王明阳道:“不是的。”

大家脸色突变,你瞅瞅我,我望望你,当官不是一等重要事,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啊?难道是当皇帝,那可是造反啊,要丢脑袋的。

大家惊魂未定之时,王阳明给出一个惊喜的答复:“我认为做圣贤是天下第一等重要事。”

这让大家哭笑不得,几千年来,除若干精神病人自称实现了该理想之外,大家公认的也只有两三个人,如孔子、孟子等。

王华抄起身边的书向王阳明追过去要打,被竹轩先生拦住。王华还是不解气,挥舞着书本骂道:“让你小子狂,让你小子狂!”

竹轩先生说:“当年你说要考状元,如今不也实现了?”

王华是一个孝子,知道父亲溺爱这个宝贝孙子,为了不让父亲生气,他不敢顶嘴。

几天后,全家人随着王状元北漂,来到京城。王阳明也进了京城有名的私塾。王状元嘱咐老师,要求特别照顾自己的这个宝贝儿子。

课堂上,老师见王阳明听课不集中,好像在思考什么?他要好好教育一次,然而事件的发展却让老师后悔莫及。

老师问:“你读了书,将来要干什么?”

王阳明说:“我想当圣贤。”“噢。什么叫圣贤呢?”老师穷追不舍。“圣贤就是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学问最渊博的人。如孔子,他们的地位超过了历朝历代的君主。”

老师把王阳明的远大理想告诉了王状元,王状元听后很想修理自己这个宝贝儿子,但是他怕得罪王阳明身后的大靠山——竹轩先生。

当竹轩先生知道孙子坚持做圣贤的远大志向,他既开心又担心,他在房内苦苦思考,终于想到解开疑团的天才主意——占一卦。

竹轩先生拉着孙子的小手来到街上,在一位算命先生面前停下来,算命先生端详了一阵王阳明,伸出大拇指说:“奇人啊。”

竹轩先生想,算命先生不问生辰八字,怎么知道这孩子的命运?难道自己遇上骗钱的骗子了?“此孩子将来必成圣贤。胡须到衣领达圣境,到胸口达到圣胎,到腰间则结圣果。”

竹轩先生刚要给占卦钱,那算命先生却举着算命招牌扬长而去!

望着算命先生远去的背影,竹轩先生露出笑容,他幸福地摸着王阳明的脑袋!

做圣贤比做状元难上百倍,而做状元比进士难上百倍,而做进士比举人又难上百倍,而考上举人的人可以说凤毛麟角,被人认为祖坟冒青烟。《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就是生动的例子。王阳明虽然天生聪慧,但是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可想而知。当然成功之后,他的名字将与孔子、孟子一样超过所有的帝王,留芳百世。

王阳明,幸运之神在眷顾着你!打仗的梦想

王状元认为王阳明小小年龄就眼高手低,相当狂妄。他决定带着王阳明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因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他们要去的那个地方叫居庸关。王阳明听说要去居庸关后非常开心,此处是北京的咽喉之地,据险守隘,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他从小就喜欢军事兵法,经常与伙伴玩军事比赛,成绩也相当优异,每次总能将对方一窝端。

当王华带着儿子策马出城,登上居庸关,眺望远方……少年王阳明看到万里长城逶迤而来,看到辽阔的草原和大漠,仿佛看到了洪武年间的伟绩、永乐大帝的神武。这些风云岁月,深深地印入了他的心中。

王阳明回来后,王状元好多天没见到,一打听才知道宝贝儿子在看兵书和练习武艺。王华差点气晕了,后悔带他去居庸关,儿子当圣人的幻想还没有被扑灭,现在却又要带兵打仗,打仗又不是玩家家,风险性大,随时都可能会丢脑袋的。

王华正要找宝贝儿子,王阳明却主动找到他说:“我给皇上写了份奏章,只要给我几万人马,便能讨平鞑靼。”

王华沉默了一会儿,才如梦方醒,他抽起身边的毛笔,向王阳明打去,边打边说:“你要气死我,你要气死我。”

王阳明为国效力的梦想受到打击,但是他并没有丧气,也没有妥协。

王华认为当圣人与当军事家是相互矛盾的,而且实现其中任何一个目标都相当难,两个目标几乎不可能一起实现的。王状元上朝回家,就在内心默默祈祷,希望儿子将来步入仕途,当个好官,造福一方百姓。

也许是王状元的祈祷起到了作用。那天,王阳明找到他说:“父亲大人,上次我的想法不切实际,我错了。”

王状元十分欣慰,笑着说:“只要你努力读书,我就放心了。”“出兵打仗我不去了,我还是坚持原来的志向。”

什么志向?“我要做圣贤!”

王华眼明手快,迅速地拎住王阳明的耳朵,骂道:“你小子好牛啊!”

完了,彻底完了,自己一世英名就要毁在这个小子手里。

王华毕竟是状元,要文凭有文凭,要知识有知识,他很快就想到一条足以对付王阳明的绝妙计策。然而这个计策还需等上一两年,因为王阳明还小,还不满十六岁!第二章一见钟情新郎失联

王状元对付不听话儿子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给他娶个老婆。王状元相信有老婆管着,这小子就不再做乱七八糟的事情!当然这只是王状元一个人的想法,不然世上就少了一位知行合一的圣贤!

王华是状元出身,又给皇帝当过讲师,位高权重,王阳明虽然喜欢玩,但是小伙子长得比较帅气,很讨人喜欢。王家要结亲的消息传出后,媒婆们都挤破脑袋般登门。

王状元替儿子挑来拣去,最终相中了诸让的大女儿。诸让是江西布政司左参议,从四品,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干部。与诸参议结为亲家,不只是门当户对,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诸参议也是余姚人,老乡结亲更是亲上加亲。

竹轩先生对儿子不满意,总嫌他对孙子管得严,但是见到儿子给孙子张罗亲事,他非常高兴,认为多一个女人不是管束,而是照顾!他年纪大了,又体弱多病,盼望爱孙早日结婚生子!

诸参议望着自己这位19岁如花似玉的女儿,她即将成为别人的新娘。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是诸参议还是放心不下,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让未来的女婿亲自来迎亲,自己可以从中考察一番。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差点让他去撞墙。

诸参议给王状元写了信,提议准女婿来江西完婚。养了十几年的女儿马上要嫁人,家长的心情是复杂的,担忧也十分必要,准女婿到底是什么人?若遇赌徒、嫖客、流氓之类的家伙,这不是把女儿一生的幸福都毁掉了?王状元充分理解诸亲家的想法,他非常爽快地答应,当然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让宝贝儿子离开身边,不在京城惹事,他图个耳根清静。

王阳明抵达江西洪都(今江西南昌),进入诸参议府。他很有礼貌地对长辈行大礼,对平辈热情招呼,对下人也客客气气,这让诸参议感觉非常满意。一名“丫环”过来给王阳明续茶,“丫环”离开时向王阳明偷偷瞥了一眼,然而脸红了。王阳明以为诸府丫环雍容大方,比他家的强得多。事实上王阳明错了,此女并非丫环,而是诸参议的大女儿,他的未婚妻婉龄。婉龄假扮丫环见新郎,当时也是违规行为,但是我非常理解她的心情,即将结婚的老公总得要知道个高矮胖瘦,是国字脸、瓜子脸,还是尖嘴猴腮,如果碰上歪瓜裂枣的主,下半辈子怎么过啊?男人爱美,女人爱帅。看了才心里有底,有底当然比没有底强啊!

诸大人对王阳明印象相当不错,诸婉龄自从看了一眼王阳明,就喜欢的不得了,把他看作后半生唯一可依靠的男人。随后,结婚的好日子便被定了下来。

大喜那天,诸府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宾客盈门。正要举行拜堂仪式时,一位关键角色却不见了,此人就是新郎王阳明。这把诸府的人急坏了,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结不了婚事小,若王状元的儿子有个三长两短,自己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啊!

诸大人是进士出身,分析判断能力较强,马上作出决定,分三路寻找王阳明。一是沿河寻找。王阳明会不会丢进河里?二是沿山路寻找。王阳明是不是迷了山路?三是去青楼寻找。王阳明会不会被“狐狸精”勾引了?

诸府的宾客也相当仗义,不管男女老少,纷纷加入寻人队伍。大家兴致勃勃而去,败兴而归,因为他们辛辛苦苦寻找了一夜,不要说新郎其人,就是影子也没见着。

东方第一丝阳光投射进来,大家知道天明了。诸府的人睁着血丝的双眼,只是摇头叹气,诸岳父冥想苦想,就是想不出寻找新郎的方案。

此时,新娘婉龄匆匆进入大堂,轻声地说:“听说他(王阳明)爱钻研悟道之类的事情,要不去寺庙、道观找找呀?”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诸参议腾地跳了起来,高声说:“去铁柱宫!”

当岳父大人冒着汗水急匆匆跑进道观,却看到令人惊奇的一幕:新郎与道士正在并排打坐。岳父大人大声叫道:“王公子,你让我们找得好辛苦啊!”“岳父大人,找我有事吗?”“大喜之事。”“啊!不好意思,我怎么忘了?”

怎么忘了,当然要问他自己。原来这位新郎出来漫无目的游荡,抬头见“铁柱宫”三个字,便进去了。铁柱宫在洪都相当有名气,是达官贵人趋之若鹜的道观。

王阳明见一位仙风道骨的道士打坐,便与道士聊天,两人越聊越劲儿,后来他也学着道士打坐。王阳明也太没心没肝了,连自己的结婚大事都会忘记,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王阳明的逸事在茶馆、菜场、码头传开,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洪都,大家一致认为王阳明这个人不靠谱。

诸参议开始对女儿的婚事顾虑重重,这小子连结婚之日都会忘记,将来如何能指望他成家立业,照顾女儿?

诸府的亲戚吃不上喜酒,当然对王阳明意见很大,紧锣密鼓地敲响了退堂鼓。他们一致认为诸姑娘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诸参议做事认真,遇上这档事着实为难,一方是王状元的儿子,不能轻易得罪。另一方是女儿未来的幸福,更加重要。

诸参议正在踌躇难决之时,想到了一个关键人物,相信由她来拿主意最为科学。当然出了事,也有人背黑锅,此人就是新娘婉龄!

婉龄说:“父亲大人,王公子确实丢脸。”“把婚约解除吧。”“不,还是嫁给他吧。”“难道你不怕他不务正业,干悟道之类的杂事。”“这有什么不好的?这是王公子爱学习呀!”

诸让注视眼前的爱女,他知道以前那个调皮、撒娇的女孩不见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漂亮、聪慧、大方的姑娘,他非常欣慰。他也从爱女美丽的眼神里,读懂了一种奇特的东西,这个东西有个惊世骇俗的名字——爱!

世上有一种爱叫一见钟情!

王阳明第一次去诸府,就被婉龄姑娘相中,许多人不相信一见钟情,而我始终认为是有的,而且也能修成正果,有的还会成为千古绝唱。有缘无分

王阳明终于结了婚,还在岳父家里住了半年。新娘看到王阳明读书、练字的样子当然高兴,做为王状元的儿子,只要用心学习,考个功名不成问题。其实她不会真正理解王阳明,王阳明的梦想不是当官,而是做圣贤。

王阳明带上老婆踏上回余姚老家的路,但是他满脑子都在想着做圣贤的事,途经广信,即今天的江西上饶,他决定去拜访一位旷世奇才,请此人指点迷津,必能成为圣贤。此人叫娄谅,字一斋,是吴与弼的高徒,喜欢佛道二家思想,深谙理学三味。

王阳明舍舟登岸,在把老婆安置在悦来客栈后,他便带着书童直奔娄谅先生家。然而在那里,他将遇上一生难忘的人。

王阳明敲了敲门,门人出来告诉他,娄先生讲学还没回来。

为了求学,再累再辛苦,王阳明也不怕,他先在门外等候,累了就坐在门槛上,门人见了大喝一声,将他往外赶。此时,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听到响动后,出来喝退门人。此少女长得非常漂亮,王阳明从来未见这等美少女,惊呆了,心道天地间竟有如此尤物。

少女见到王阳明后,先是一愣,当得知眼前的帅哥是来求学的人后,高兴得蹦跳起来,然后十分自信地说:“你这位读书人,有眼光呀!”

王阳明看了看这位俊俏好看、举止大方得体的美少女,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心跳加速、满脸通红。

此少女就是娄谅大师的孙女,叫娄素珍。她请王阳明进屋品茶。王阳明发现此少女年龄虽小,但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名师出高徒,他对娄谅大师也自然多了几分敬佩。

当天空收走最后一抹夕阳的余晖,屋外响起轻快的脚步声,娄素珍银铃般叫道:爷爷回来了,爷爷回来了……

娄谅先生进屋,见来客是一位帅气的小伙子,正惊诧之际,王阳明跪拜行礼说:“拜师求学,立志做圣贤。”

娄谅先生笑容可掬地把王阳明扶起来,然而询问了他的近况。王阳明于是一五一十地介绍起来,当然把王家的祖宗三代都交代清楚了。

娄先生对王阳明相当友好,笑眯眯地说:“王状元的儿子,前途无量。”王阳明是“官二代”,本人智商高,但是读者认为娄先生必定将收他为徒,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只见娄先生摇晃着竹扇说:“你要做圣贤,我很欣慰,但是我不是圣贤,没有资格当你的先生!”

娄先生说的也是大实话,他不是圣贤,凭什么教弟子当圣贤?如果他达到这个水平,自己早当圣贤了。

王阳明认为自己也没有说错啊,但是娄先生说得头头是道,没有反驳的理由。王阳明非常沮丧,难道一定要找到圣贤吗?但是圣贤都成了孤魂野鬼,自己的梦想不是要泡汤?

此刻,屋内寂静极了,只有窗外的竹树叶被风吹得哗哗响。

娄谅说:“送客!”

王阳明脸白了,他不能放弃。令人羡慕的圣贤之路确实难找,比奇珍异宝之类的还要难找啊,如果好找,人人都可以当圣贤,也不叫圣贤。

娄素珍上前催他出门,王阳明的双脚如同灌了铅一样,慢慢地往外移动,但是他惊喜发现一丝希望,娄素珍在暗暗向自己使眼色。

王阳明退到院子的东角边。娄素珍低声说:“我去求求爷爷。

过了好久,娄家没有人出来。等待如同煎熬。王阳明仰望着黑茫茫的天空,圣贤之路的大门在哪里啊?他遇上挫折,也不会退缩,脑海中又开始如千军万马似地奔腾……

皓月当空,院门突开,娄素珍如燕子似地“飞”出来,欢快地说:“王公子,爷爷答应收你为徒了。”

欢乐充满王阳明的全身。什么叫幸福?这就是幸福,他好像全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娄素珍说服爷爷的理由很简单:王阳明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实现这个梦想几乎不可能,但是他还是苦苦寻找;如果能给他指明方向,也是善果;万一他不小心当了圣贤,历史上也将记住你的功劳啊。

娄大师觉得宝贝孙女说得有道理,他也没反驳的借口。何况圣贤可以学,也可以达到,关键这要看对方是什么人啊。

王阳明行了拜师之礼后,真诚问道:“怎么才能进入圣贤之门?”

娄谅见王阳明求知欲强烈、谈吐不俗,非常欣赏。他说:“你可以读朱熹的书,就是格物致知。”

王阳明又问:“什么时候可以成功?”

娄谅先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借用大师程颐的话说,“今天格一物,明天又格一物,豁然贯通。”

王阳明眼前一亮,信心百倍,他终于找到了通往圣贤大门的方向,但是离找到打开那扇门的金钥匙还有漫长的道路。

王阳明在娄先生家小住了几日,离开前,娄先生悄然把他叫到身边,告诉他一个一生难忘的秘密:娄素珍暗恋他。这让少年的王阳明惊喜若狂,娄素珍虽然年龄小,却是他十分喜欢的类型。

但是王阳明马上冷静下来,虽然娶两三个老婆在当时是被允许的,但是他无财无官无势,在家里没有拍板权啊。

王阳明说:“娄小姐聪明可爱,我非常喜欢,但是婚姻大事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回去向家父禀告。”

娄先生知道这个学生没有说假话,他不能做主,强迫也没有用啊。

后来王阳明回家向父亲说起这门亲事。王华一心思想让儿子步进仕途,于是他露出“狡猾”的笑容说:“只要考取功名后,我就答应。”

王阳明立即给娄老师写信,要求娄小姐等待。

王阳明的想法也是正确的,娄小姐年龄太小,等上几年才可以结婚。然而这让娄小姐产生了一种误解。你又没说等几年,难道让我过了最好的年龄啊,“等”在她眼里成了婉拒的代名词,你一定不喜欢我,喜欢我,就要为我牺牲啊。在这种错误的指引下,三年后,娄素珍被宁王挑中,她义无反顾地进宫当了王妃。

你不爱我,有人爱我!

一个人的一生中有许多判断,有对的,也有错的,娄素珍就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代价相当大,这毁掉了她一生的幸福。她嫁给一心造反的宁王,最终落得跳河自尽的下场。

王阳明和娄素珍在历史舞台上相遇,因为有缘无分而未能走到一起。我认为造成这出悲剧的原因之一就是那时的人们还没有电话、手机、QQ、微信,如果让他们生活在五百年后的今天,历史也许将会被改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