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撮精 折肱漫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14:56:38

点击下载

作者:(明)黄承昊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医宗撮精 折肱漫录

医宗撮精 折肱漫录试读:

前言

中医药古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不仅对于传承中医学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现代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和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医学术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局。

1949年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开展了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1958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在北京成立,负责指导全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82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召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制定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卫生部先后下达了两批200余种中医古籍整理任务,掀起了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新高潮,对中医文化与学术的弘扬、传承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古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以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开展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加强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强调继承与创新并重,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2003~2010年,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影印抢救濒危珍本、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整理发布《中国中医古籍总目》;遴选351种孤本收入《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影印出版;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收集了11个国家和2个地区137个图书馆的240余种书目,基本摸清流失海外的中医古籍现状,确定国内失传的中医药古籍共有220种,复制出版海外所藏中医药古籍133种。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资助整理400余种中医药古籍,并着眼于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培养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全面提高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在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中医药古籍保护和利用专家组和项目办公室,专家组负责项目指导、咨询、质量把关,项目办公室负责实施过程的统筹协调。专家组成员对古籍整理研究具有丰富的经验,有的专家从事古籍整理研究长达70余年,深知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重要性、艰巨性与复杂性,履行职责认真务实。专家组从书目确定、版本选择、点校、注释等各方面,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指导。老一辈专家的学术水平和智慧,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项目承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及所在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区域间互补协作的优势,并得到承担项目出版工作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大力配合,全面推进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网络体系的构建和人才队伍建设,使一批有志于中医学术传承与古籍整理工作的人才凝聚在一起,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本着“抢救、保护、发掘、利用”的理念,该项目重点选择近60年未曾出版的重要古医籍,综合考虑所选古籍的保护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400余种中医药古籍涵盖了医经、基础理论、诊法、伤寒金匮、温病、本草、方书、内科、外科、女科、儿科、伤科、眼科、咽喉口齿、针灸推拿、养生、医案医话医论、医史、临证综合等门类,跨越唐、宋、金元、明以迄清末。全部古籍均按照项目办公室组织完成的行业标准《中医古籍整理规范》及《中医药古籍整理细则》进行整理校注,绝大多数中医药古籍是第一次校注出版,一批孤本、稿本、抄本更是首次整理面世。对一些重要学术问题的研究成果,则集中收录于各书的“校注说明”或“校注后记”中。“既出书又出人”是本项目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形势严峻,老一辈逐渐退出,新一代普遍存在整理研究古籍的经验不足、专业思想不坚定等问题,使中医古籍整理面临人才流失严重、青黄不接的局面。通过本项目实施,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培养队伍,提升能力,经过近5年的建设,锻炼了一批优秀人才,老中青三代齐聚一堂,有效地稳定了研究队伍,为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的开展和中医文化与学术的传承提供必备的知识和人才储备。

本项目的实施与《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的出版,对于加强中医药古籍文献研究队伍建设、建立古籍研究平台,提高古籍整理水平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服务民众的养生保健与防病治病作用将产生深远影响。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先生,我国著名医史文献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马继兴先生在百忙之中为丛书作序,我们深表敬意和感谢。

由于参与校注整理工作的人员较多,水平不一,诸多方面尚未臻完善,希望专家、读者不吝赐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许序

“中医”之名立,迄今不逾百年,所以冠以“中”字者,以别于“洋”与“西”也。慎思之,明辨之,斯名之出,无奈耳,或亦时人不甘泯没而特标其犹在之举也。

前此,祖传医术(今世方称为“学”)绵延数千载,救民无数;华夏屡遭时疫,皆仰之以度困厄。中华民族之未如印第安遭染殖民者所携疾病而族灭者,中医之功也。

医兴则国兴,国强则医强。百年运衰,岂但国土肢解,五千年文明亦不得全,非遭泯灭,即蒙冤扭曲。西方医学以其捷便速效,始则为传教之利器,继则以“科学”之冕畅行于中华。中医虽为内外所夹击,斥之为蒙昧,为伪医,然四亿同胞衣食不保,得获西医之益者甚寡,中医犹为人民之所赖。虽然,中国医学日益陵替,乃不可免,势使之然也。呜呼!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嗣后,国家新生,中医旋即得以重振,与西医并举,探寻结合之路。今也,中华诸多文化,自民俗、礼仪、工艺、戏曲、历史、文学,以至伦理、信仰,皆渐复起,中国医学之兴乃属必然。

迄今中医犹为国家医疗系统之辅,城市尤甚。何哉?盖一则西医赖声、光、电技术而于20世纪发展极速,中医则难见其进。二则国人惊羡西医之“立竿见影”,遂以为其事事胜于中医。然西医已自觉将入绝境:其若干医法正负效应相若,甚或负远逾于正;研究医理者,渐知人乃一整体,心、身非如中世纪所认定为二对立物,且人体亦非宇宙之中心,仅为其一小单位,与宇宙万象万物息息相关。认识至此,其已向中国医学之理念“靠拢”矣,虽彼未必知中国医学何如也。唯其不知中国医理何如,纯由其实践而有所悟,益以证中国之认识人体不为伪,亦不为玄虚。然国人知此趋向者,几人?

国医欲再现宋明清高峰,成国中主流医学,则一须继承,一须创新。继承则必深研原典,激清汰浊,复吸纳西医及我藏、蒙、维、回、苗、彝诸民族医术之精华;创新之道,在于今之科技,既用其器,亦参照其道,反思己之医理,审问之,笃行之,深化之,普及之,于普及中认知人体及环境古今之异,以建成当代国医理论。欲达于斯境,或需百年欤?予恐西医既已醒悟,若加力吸收中医精粹,促中医西医深度结合,形成21世纪之新医学,届时“制高点”将在何方?国人于此转折之机,能不忧虑而奋力乎?

予所谓深研之原典,非指一二习见之书、千古权威之作;就医界整体言之,所传所承自应为医籍之全部。盖后世名医所著,乃其秉诸前人所述,总结终生行医用药经验所得,自当已成今世、后世之要籍。

盛世修典,信然。盖典籍得修,方可言传言承。虽前此50余载已启医籍整理、出版之役,惜旋即中辍。阅20载再兴整理、出版之潮,世所罕见之要籍千余部陆续问世,洋洋大观。今复有“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之工程,集九省市专家,历经五载,董理出版自唐迄清医籍,都400余种,凡中医之基础医理、伤寒、温病及各科诊治、医案医话、推拿本草,俱涵盖之。

噫!璐既知此,能不胜其悦乎?汇集刻印医籍,自古有之,然孰与今世之盛且精也!自今而后,中国医家及患者,得览斯典,当于前人益敬而畏之矣。中华民族之屡经灾难而益蕃,乃至未来之永续,端赖之也,自今以往岂可不后出转精乎?典籍既蜂出矣,余则有望于来者。

谨序。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二〇一四年冬

王序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时至今日,中医学作为我国医学的特色和重要医药卫生资源,与西医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任务,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

中医药古籍在存世的中华古籍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不仅是中医学术传承数千年最为重要的知识载体,也是中医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见证。中医药典籍不仅承载着中医的学术经验,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加强对中医药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既是中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迫切要求,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这既是传承中医药的重要工程,也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不仅能够全面推进中医药的有效继承和创新发展,为维护人民健康做出贡献,也能够彰显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相信这项工作一定能造福当今,嘉惠后世,福泽绵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马序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重视古籍的保护、整理和研究工作。自1958年始,国务院先后成立了三届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分别由齐燕铭、李一氓、匡亚明担任组长,主持制订了《整理和出版古籍十年规划(1962—1972)》《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1991—2000)》等,而第三次规划中医药古籍整理即纳入其中。1982年9月,卫生部下发《1982—1990年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3年1月,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正式成立,保证了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实施。2002年2月,《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五”(2001—2005)重点规划》经新闻出版署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批准,颁布实施。其后,又陆续制定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规划。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文化部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专门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先后投入中医药古籍保护专项经费超过3000万元,影印抢救濒危珍、善、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安排国家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设立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这是继1982~1986年第一批、第二批重要中医药古籍整理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古籍整理工程,重点整理新中国成立后未曾出版的重要古籍,目标是形成并普及规范的通行本、传世本。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组特别成立了专家组,承担咨询和技术指导,以及古籍出版之前的审定工作。专家组中的许多成员虽逾古稀之年,但老骥伏枥,孜孜不倦,不仅对项目进行宏观指导和质量把关,更重要的是通过古籍整理,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培养一批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促进了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全面提升了我国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作为项目组顾问之一,我深感中医药古籍保护、抢救与整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深知传承中医药古籍整理经验任重而道远。令人欣慰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看到了老中青三代的紧密衔接,看到了大家的坚持和努力,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成长。相信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的将来会越来越好,中医药学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欣喜之余,以是为序。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校注说明

一、作者简介及著作内容

黄承昊,字履素,号斋,晚号乐白道人。秀水(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黄洪宪之子,万历丙辰年(1616)进士,授大理评事,擢工科。外转河南道,升福建按察使,降江西守道,称疾归里,闭户著书。己卯年(1639)起九江道,升福建道,未几,调广泉,晋阶藩长。作者幼年体弱多病,自称“凡方书所载之症十患四五,本草所载之药亦十尝四五”,遂留心医药,参究医理,将薛己的著述摘编成《

医宗撮精

》一书;晚年将平生收集的医学资料及心得,编成《折肱漫录》。《医宗撮精》《折肱漫录》合刊本,刊刻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系将作者所著《医宗撮精》《折肱漫录》二书合辑。《医宗撮精》,一名《医宗摘要》,为作者辑录薛己《内科摘要》及其所注《明医杂著》,并加以评注编撰而成。《折肱漫录》八卷,以医话、医论的形式,记载了黄氏将息养身、治病等阅历,分为养神、养气、医药三门,书名取“三折肱成良医”之义。

二、版本情况及底本、校本的选择

本书校注整理,以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医宗撮精》《折肱漫录》合刊本(乐伦堂白衙藏板)为底本,以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修敬堂《折肱漫录》刻本(简称修敬堂刻本)、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程永培《六醴斋医书十种》中《折肱漫录》(简称六醴斋本)、清嘉庆十七年《医宗撮精》刻本为校本。由于《医宗撮精》的内容主要源自薛己《内科摘要》及其所注《明医杂著》,同时也引用了《内经》《证治准绳》《玉机微义》等著作,故以上述著作为他校本。

三、校注的具体方法

1.采用简体横排形式,并对原文加用标点。

2.凡底本中繁体字,直接改用通行简体字;俗字、异体字,予以径改,不出注。底本中古字、通假字,原文不改,于初见处出注说明。难字、生僻字酌加注释。

3.凡底本中有脱、误、衍、倒之处,信而有征者,予以改正,并出校说明;无确切证据者,出校存疑。

4.凡底本与校本文字有异,义皆可通者,原文不改,出注说明;而校本明显有误者,不再出校注。

5.书中药物字形不规范者,除药物异名外,均以药物规范字律齐。

6.原书卷前有“古吴薛己立斋著,檇李黄承昊履素评辑”字样,卷末有“×卷终”字样,今一并删去。

7.原文中所涉及人名、地名、书名、药名及专业术语等,较为生疏者出注说明。

8.原文中典故较为生疏者,简注说明其意义,并注明出处。

9.凡原文中明引前代文献,其中引用与原文无差者,用“语出”;引用与原文有出入者,用“语本”。

10.《医宗撮精》部分凡引用《内科摘要》《明医杂著》的内容,用宋体排版,属于黄承昊著述内容,用仿体排版。

11.《折肱漫录》底本与校本之间分卷、内容、排序互有出入,底本六卷,缺“续养形篇上”“续养形篇下”“续医药篇”内容。校本七卷,缺“养神篇”内容。今以底本目录排序为准,根据校本补充相关内容。医宗撮精明·黄承昊辑

白序

夫一艺之善,于人必有所济,于物必有所利。济人利物,功辅造化,良相而外则惟良医,医不可以不为也。然而生死所寄,药饵之投,祸福转于反掌,医又不可以易为也。辛巳岁,余以公事来兴,主于通家江生光彥之听松轩,其尊人[1]守田先生精岐黃学,四方就诊者辙盈户外,全活甚多。余一日偶患臂痛,手指麻木,江君饮以人参益气汤,数服而愈。余谓君投剂之效,如谷之应响,神乎技矣。江君瞿然[2]谢曰:绝无神处。因于架上捡得黄斋先生《折肱漫录》《薛氏医案》两书以质,曰:公所谓神者,不出此数卷中。余乃静坐翻阅,夜分不寐,颇觉心目开朗,深叹斋于此道真三折肱矣。夫斋菁病,因善药,集中所载,大抵经生平阅历者甚多,亦且斟酌于五方风土之燥湿,审量于四时节气之寒热。有两人于此,彼此同一病也,而不能执此之药以用于彼;有一人于此,今昔同一病也,而不能执昔之药以施于今。其发明也,可称本草之笺疏;其纂辑也,可成《内经》之羽翼。溯源竟委,触类更端,令病者五脏焉瘦,医者隔垣如见。固宜人置一部于座右,以为卫生疗疾之龟鉴[3]。况吾曾宦海漂泊,以及商旅羁人,偏隅荒徼[4]之地,阴阳寒暑之侵,医师国手,遽觅为难,若得此卷携之行箧,随时捡阅,不啻卢扁[5]之立至于前也,岂不快哉!但板刻已坏,书肆中善本亦稀,若幸得一卷,仅据为独握之宝,而不能遍公诸世,非仁人君子之用心矣。今特重付剞劂[6],将二者合而为一,名之曰《医宗撮精》,俾海内家有其书,人人咸免厉札[7]之灾,而共享祥和之福,直妄拟于少陵广厦千间[8],香山大裘万丈[9]之想,亦不自揣之甚。然必如此,而是书庶可以垂久,并令黄斋一片婆心如揭于今日,与夫江守田[10]一生宏愿快然而畅遂,而余亦自喜此举即是济人利物之一事,岂可以一事之善,疑其善小而不为也夫?乾隆三十三年岁在戊子仲冬月原任甘肃永昌县知县前署固原州知州山右[11]白钟麟圣书氏撰

[1]尊人:对他人或自己父母的敬称。

[2]瞿然:戒惧貌。

[3]龟鉴:喻可供人对照学习的榜样或引以为戒的教训。龟,龟甲。鉴,镜子。

[4]荒徼(jiǎo脚):荒远的边域。

[5]卢扁:史载扁鹊家居卢地,后人以“卢扁”称之。

[6]剞劂(jījué基决):雕板印行。

[7]厉札:疾疫。

[8]少陵广厦千间:唐代杜甫号“少陵野老”,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句。

[9]香山大裘万丈:唐代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其《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有“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句。

[10]江守田:即江膺,字元御,号守田老人,明天启举人,长洲(今属苏州)人,著有《寸碧堂集》。

[11]山右:即山西。古时坐北朝南,左为山东,右为山西。山,指太行山。

江序

余幼不敏,就傅后句读之暇,留心医药,常取古今经验良方抄录不辍。经师谓有妨课业,每诟厉[1]之。但此道为鄙性所近,又念卫生济物,身世交受其益,古人良相良医之说,即此意也。顾其理最微,其义最精,其用最神,投之而当则立见功,投之而不当则立见害。若读书不博而贯,诊脉不静而细,用剂不明而断,临症不多而久,鲜不以人命为尝试矣。檇李[2]乐白道人,少病羸,为时医所误数十年,不能脱茹荼之苦。身所亲患之症,考之方书,十居四五;口所亲尝之药,稽之本草,亦十居四五。于是就其所患与其所尝,孰者效,孰者不效,随笔记之,分为养神、养形、医药三篇,名曰《折肱[3]漫录》。又取《薛氏医案》加以评注。夫立斋罗列各种病症,如某人患某病,用某药而病反增,用某药而病顿愈,固已俾二气五行、君臣佐使、神明变化之理,朗如星斗之经天、江河之行地矣。而斋先生又复于每案之下,抉其秘而标以新义,鬯[4]其说而引以更端,尤能发立斋所未发。膺每读之,如昏衢之得明烛,朗目快心,疑团冰释。持此问世,试无不效,则此二书者缺一不可,当合成一编,球贝[5]宝之而蓍蔡[6]奉之者也。乃旧刻自有明万历间迄国朝百数十年,板刻模糊,善本绝少,大惧斯集之久而就湮也。晋阳白公,向宰是邑,仁心为质,善政甚多,凡事之有利于民者,知无不为。今于是书,叹其养生寿世之功不可枚举,遂慨然以重刻为己任,令此书焕然一新,人人得而购览之,病者可以脱蒺藜之困,而医者不致受二竖[7]之欺,诚斯世斯人之大幸也。则是刻也,立斋、斋之灵寔[8]式凭之,而我公利济之心亦将与是书永赖于无穷矣。乾隆戊子季冬扬州守田老人江膺撰

[1]诟厉:责骂。

[2]檇(zuì罪)李:古地名,在今浙江嘉兴一带。

[3]肱:原作“股”,据书名改。

[4]鬯(chàng唱):通“畅”。清代高翔麟《说文字通》:“鬯,通‘畅’。”

[5]球贝:球,美玉。贝,钱币。代指珍宝。

[6]蓍(shī失)蔡:蓍草与龟甲,古时用以卜筮。蔡,大龟。

[7]二竖:喻病邪。竖,幼孩。典出《左传·成公十年》。

[8]寔(shí石):通“实”。《说文通训定声·屯部》:“寔,叚借为‘实’。”

原序

人谓用药如用兵,以砭疾为主,疾去而医可已矣。予谓非也,古今异宜,坚脆殊质,浣肠涤胃,揲荒爪幕,世既鲜其人。若针石毒熨,瞑眩[1]为功,亦往往朘[2]多而益少。夫疾而弗治,犹救火而不以水也;疾而必治,犹勺水而救燎原之火也。医有治之治,亦有不治之治。治之治,则五郁之疏通;不治之治,则七日之来复。犹树艺然,护其本根,时其灌溉,消息其阴阳,葆[3]正以排邪,扶衰而得旺。司马子微[4]著《天隐子》,教人存黄气入泥丸[5]。太仓公言:安谷过期,不安谷不及期[6]。渊哉懿乎!故必悟庖丁[7]汤稼[8]之理,而后可以施青囊[9]肘后之灵。后人率昧斯旨,至李东垣暗室忽燃,至薛立斋而始神明变化,所注《明医杂著》[10],发王节斋所未发,警铎[11]聩蒙,备载经验。其《内科摘要》一书,尤得指归。顾或一方而复见,或同治而分条,殊碍披览。予曩欲汇而辑之,未之逮也。嘉禾黄斋先生,立履清约,糠粃俗流[12],敭历[13]树勋,泽弘利济而寄情高远,墙仞莫窥。复以余闲游意[14]方技,精华却老,冰玉留年,独会心《立斋医案》,区别苞综,研括烦省,标以新义,鬯辟元风,炤[15]彻脏腑之微,尽抉桐雷[16]之秘,尤足发立斋所未发,不知向秀[17]之注庄周、庄周之注向秀也。适共事闽南,悯斯民之枉夭,为广其传,授诸剞劂。自此集行,俾人知养即为治,治即为养。善用之,虽乌头、天雄何异参、苓、归、芐[18]?非独疗疾,兼以卫生,又宁至见误于庸医,使人归咎于神农之作俑也耶?斋真千万世之功臣矣。昔殷中军[19]妙解经脉,悉焚经方,予窃憾焉。坡翁所至,尝蓄善药,有求者辄与之,曰:病者得药,吾为之体轻。此圣贤人已一体之言,坡翁以无心吻合。若人得一良方,何翅[20]百千良药?斋兹刻,固超坡翁而上之,不独中军见而知悔也。崇祯壬午长夏广陵李嗣京[21]题于邵阳署中

[1]瞑眩:头昏目眩。

[2]朘(juān捐):伤损。

[3]葆:通“保”。《说文通训定声·孚部》:“葆,叚借为 ‘保’。”

[4]司马子微:即司马承祯,唐代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字子微,自号天台白云子,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著有《天隐子》《坐忘论》《服气精义论》等。

[5]存黄气入泥丸:《天隐子》:“所想其黄气纷纷然,如云直贯泥丸。”黄气,脾气。泥丸,脑神。道家认为脑色黄,象于土。

[6]安谷过期……不及期:语本《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7]庖丁:《庄子·养生主》载庖丁解牛,顺其节理,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8]汤稼:《孟子·滕文公下》载葛伯放纵,不祀神灵,商汤曾派人为葛伯耕种,最后顺理成章地灭掉葛国。

[9]青囊:装医书的袋子,喻医药。

[10]《明医杂著》:明代王纶著,综合性医书,薛己曾为之注按。

[11]警铎:警示。铎,一种大铃。

[12]糠粃俗流:视俗流为糠秕。典出南朝沈约《与陶弘景书》。

[13]敭历:仕宦所经历。敭,同“扬”。《说文解字·手部》:“扬,飞举也。敭,古文。”

[14]游意:疑为“游艺”。

[15]炤(zhāo招):同“昭”。《集韵·霄韵》:“昭……(或)从火。”

[16]桐雷:桐君与雷公,相传为黄帝时掌医药之臣。

[17]向秀:魏晋间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字子期,竹林七贤之一,有《庄子注》。

[18]芐(hù户):地黄。

[19]殷中军:即殷浩,东晋大臣,曾任中军将军。《世说新语·术解》载其善用经方,治人即愈,因不欲人知,遂焚所藏经方书。

[20]翅:同“啻”。《说文通训定声·解部》:“翅,叚借为 ‘啻’。”

[21]李嗣京:明代扬州人,崇祯间进士,先后任南昌府推官、试监察御史等,曾纂《滕王阁续集》。

医宗撮精小引

盖闻不涉江湖,安识风波之险;不亲畎亩,岂知稼穑之艰?故眼见者胸中斯了,亲尝者知味必真也。予弱冠抱羸疾,此时未解岐黄之术,悉听时师所为。既罔效,乃广阅方书,得先生所著,甚契,如法治刀圭试之。先生医道,正似纯王,必世后仁。予服之旬月,未效,遂谓先生之言平平耳,辄更方而治之。于是病情数变,药饵杂投,百无一验,盖滨死者屡矣。赖兢兢慎摄,至强仕[1]之年,稍愈。然孱弱弗胜劳,终未脱病网。嗣患指麻,虑中风,遍求治之。时名手陈月坡劝予勿作风治,以补中益气汤为丸服之。予博正方书,睹先生旨与陈君言吻合,遂乃恪遵而久服之。近数年来觉精神渐王[2],大胜少壮时。因甚悔当年求速效,不久服先生方,致二竖徽缠[3]几廿载,岂意纯王之药,非渐涵[4]数载则弗奏功?而杂伯[5]之术徒伤元气,迄无所济。是后袭之奚囊[6]中,每有所患,即简[7]先生书而用之,试无不效,益奉为圣书,而宝之如贝玉,信之若蓍蔡。二十年来扬历中外,驰驱四方,幸保残喘,则此书力也。予乃伤弓之鸟,脱网之鱼,此中险阻艰难,皆身所亲历。凡方书所载之症,十患其三四,本草所载之药,亦十尝其三四。故确信此书发前贤之未见,开后世之拘挛,为当世正法眼藏[8],非敢泛称而谬述也。曩见士大夫亦知宝是书者,宋司寇梓于北,李司农梓于虔[9],皆序其历试历验,可信可从,可为先得我心矣。但所梓止医案两卷,惜其未完。昔王节斋先生有《明医杂著》,立斋先生从而注之,已久行于世,先生妙旨多载其中,即所载医案尚有出前两卷外者。余挂冠归里,山居之暇,会为一编,细加评注,其有耳目亲历之症治,间附载于后,以告世之同患者,不复罹缯网[10]之苦,则予之一片婆心也。先生于外科、女科、幼科无不精妙,另出手眼,各有全书,然最切吾侪为座右、行囊所不可一日缺者,则无若兹编要矣。崇祯己卯秋日檇李黄承昊谨题

[1]强仕:四十岁的代称。《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

[2]王:通“旺”。《说文通训定声·壮部》:“王,叚借为‘暀(旺)’。”

[3]徽缠:缠缚。

[4]渐涵:浸润。

[5]杂伯(bǎi摆):杂多不纯。伯,通“百”。《说文通训定声·豫部》:“伯,叚借为 ‘百’。”

[6]奚囊:盛物袋。典出唐代李商隐《李贺小传》。

[7]简:通“柬”,选择。《说文通训定声·乾部》:“简,叚借为‘柬’。”

[8]正法眼藏:指全体佛法。朗照宇宙为“眼”,包含万有为“藏”。

[9]虔:虔州,今江西赣州一带。

[10]缯(zèng赠)网:为疾病缠缚。

凡例

——此书以薛氏医书中《内科摘要》为主,而又以立斋先生所注《明医杂著》摘取分附各门,凡系立斋先生之语,则以先生曰别之,惧其混于王节斋先生也。

——顶格书者,皆《内科摘要》及《明医杂著》二书纂辑合成,其低一字者,乃鄙人之管见也。

——大概论理不入各门者,总撮于前卷。

目录

卷一

医论

 ………………… 一五

论阴阳气血

 …………… 一六

论饮食劳倦

 …………… 一七

论发热

 ……………… 一七

论处方

 ……………… 一九

论寒热水火

 …………… 一九

论针灸

 ……………… 二○

元气亏损中风昏晕等症

…………………… 二○

饮食劳倦亏损元气等症

 …………………… 四二

脾胃亏损心腹作痛等症

 …………………… 四八

脾肾虚寒阳气脱陷等症

 …………………… 五一

命门火衰不能生土等症

 …………………… 五三

卷二

肾虚火不归经发热等症

 …………………… 五八

脾胃亏损吞酸嗳腐等症

 …………………… 六三

脾肾亏损停食泄泻等症

 …………………… 六八

脾胃亏损停食痢疾等症

 …………………… 八一

脾胃亏损疟疾寒热等症

 …………………… 八七

脾肺亏损咳嗽痰喘等症

 …………………… 九四

卷三

脾胃亏损头眩痰气等症

 ………………… 一○五

肝肾亏损血燥结核等症

 ………………… 一一三

脾肾亏损小便不利肚腹膨胀等症

 ………… 一一五

脾胃亏损暑湿所伤等症

 ………………… 一二○

肝脾肾亏损目耳鼻等症

 ………………… 一二四

脾肺肾亏损小便自遗淋涩等症

 …………… 一三一

脾肺肾亏损虚劳怯弱等症

 ………………… 一三五

卷四

脾肺肾亏损遗精白浊吐血便血等症

 ………… 一四八

脾肺肾亏损大便秘结等症

 ………………… 一五六

附方

 ……………… 一六二

跋 ………………… 一九八卷一医论

愚按[1]:经云治病必求其本,本于四时五脏之根也。故张洁古云:五脏子母虚实,鬼邪微正,若不达其旨意,不易得而入焉。徐用诚云:凡心脏得病,必先调其肝肾二脏,肾者心之鬼,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此心病先求于肝,清其源也。五脏受病,必传其所胜,水能胜火,则肾之受邪,必传于心,故先治其肾,逐其邪也,故有退肾邪[2]、益肝气两方。或诊其脉,肝肾两脏俱和,而心自生[3]疾,然后察其心家虚实治之余仿此,详见《玉机微义·小儿部》。

愚按:《异法方宜论》[4]云:“东南之域,下卑湿热,其人腠理疏通,汗液妄泄,阳气内虚,故宜食椒、姜辛热之物,以助其阳也。西北之域,高陵风寒,其人腠理致密,汗液内固,阳气充实,不宜食椒、姜辛热之物,以益其阳也。”东坡仕黄州,其民疫疠流行,先生以圣散子治之,其功甚效,是其地卑湿,四时郁热,腠理疏通,汗液妄泄。阳气虚寒,是以相宜。西北疫疠,民用之死者接踵,此余之目击也。论阴阳气血

经云:“脾胃为气血之本。”若阳气虚弱而不能生阴血者,宜用六君子汤;阳气虚寒而不能生阴血者,亦用前汤加炮姜。若胃土燥热而不能生阴血者,宜用四物汤;若脾胃虚寒而不能生阴血者,宜用八味丸。其余当更推五脏互相生克而调补之。愚按:人以脾胃为本,纳五谷,化精液,其清者入荣,浊者入卫[5],阴阳得此,是谓之槖籥[6],故阳则发于四肢,阴则行于五脏。土旺于四时,善载乎万物,人得土以养乎百骸,身失土以枯其四肢。东垣以饮食自伤,医多妄下[7],清气下陷,浊气不降,乃生胀,所以胃脘之阳不能升举,其气陷入中焦,当用补中益气,使浊气自降,不治自安。

愚按:大病后谷消水去,精散卫亡,多致便利枯竭,宜当补中益气为要。盖脾为中州,浇灌四旁,与胃行其精液者也,况大肠主津,小肠主液,亦皆稟气于胃,胃气一充,津液自行矣。燥甚者。别当以辛润之,以苦泄之。论饮食劳倦

愚按:饮食、劳倦颇同而理异也。王安道[8]曰:劳倦伤、饮食伤,二者虽俱为内伤,不可混而为一,夫饮食受伤而留滞不化,则有余矣,有余者泻之。伤饥失饱,致损脾胃非有积滞,则不足矣,不足者补之。如东垣枳术丸之类,虽曰消导,固有补益于其间,然亦施于不甚伤者耳,原非以为通行之药也。盖停滞之物,非枳术丸之力所能去者,若泥于消导而弗知变,则不善用前人之意矣。论发热

节斋云:内伤发热,是阳气自伤,不能升达,降下阴分而为内热,乃阳虚也,故其脉大而无力,属脾肺。阴虚发热,是阴血自伤,不能制火,阳气升腾而为内热,乃阳旺也,故其脉数而无力,属心肾。经曰:脉大而无力为阳虚,脉数而无力为阴虚,无力为虚。有力为实。愚按:阳虚发热者,宜用补中益气汤以升补阳气;阴虚发热者,宜用六味地黄丸以培补阴血。总论二[9]症,虽有阴阳气血之分,实则皆因脾胃阳气不足所致,其发热属形病俱虚,故禁服黄柏、知母,恐复伤阳气耳。

阁老李序庵,有门生馈坎离丸,喜而服之。予曰:前丸乃黄柏、知母,恐不宜服。《内经》有云:“壮火食气,少火生气。”今公之肝、肾二脉,数而无力,宜滋其化源,不宜泻火伤气也。不信,服将两月,脾气渐弱,发热愈甚,小便涩滞,两拗[10]肿痛,公以为疮毒。余曰:此肝肾二经亏损,虚火所致耳,当滋补二经为善。遂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六味地黄丸,诸症悉愈。予见脾胃素弱,肝肾阴虚而发热者,悉服十味固本丸与黄柏、知母之类,反泄真阳,令人无子,可不慎哉!

节斋云:伤寒发热,是寒邪入卫,与阳气交争而为外热。阳气主外,为寒所伤而失其职,故为热。其脉紧而有力,是外之寒邪伤胃也。治主外。立斋云:前症反复变迁,若治失其宜,命在反掌。盖寒邪自表入里,治法虽有三阳之异,然不可拘泥日数,亦有其邪终止于一经,而不传他经者。尝治陈湖一男子,患伤寒,仰卧一月,且耳聋。余意其病尚在少阳,故胁痛不能转侧及耳聋也。与小柴胡汤加山栀,一剂即能转侧,尾闾处内溃皆蛆,耳亦有闻。盖少阳属风木,而风木能生蛆也,其在少阳明矣。

节斋云:伤暑发热,是火邪伤心,元气耗散,而邪热入客于中,故发为热,汗大泄,无气以动,其脉虚迟而无力,是外之热邪伤荣[11]也。治主内。立斋云:夏月阳气浮于外,阴气伏于内,法当调补阳气为主,而佐以解暑,此推《内经》舍时从症之良法也。故前症当究其所因而治之,不可泛用香薷饮之类,走散阳气,导损真阴,而益其病也。又有夏间用薄荷煎汤以代茶,殊不知散人之真气,即久用川芎汤,令人暴死之类也详见后。论处方

愚按:方,仿也,仿彼而准此也。至于应用,更贵权宜,非曰确然不可移而屹然不可动者也。是以《素问》无方,《难经》亦无方,汉时才有方,盖仿病因以立方也。论寒热水火

王太仆[12]曰:“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昼见夜伏,夜见昼止,不时而动,是无火也。大抵病热,作渴饮冷,便秘,此症属实,为热故也。或恶寒发热,引衣蜷卧,或四肢逆冷,大便清利,此属真寒。或躁扰狂越,欲入水中,不欲近衣,此症属虚,外假热而内真寒也。故虚劳发热之症,治以寒药而不愈者,为此故也。由此观之,则热症常少,而寒症常多矣。故无火者,当用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无水者,用六味丸壮水之主,以镇阳光。然其所以致疾者,皆由气血方长而劳心亏损,或精血未满而纵情恣欲,根本不固,火不归经,以致见症难明。虽宜常补中阴以制其火,然而二尺各有阴阳,水火互相生化,当于二脏中各分阴阳虚实,求其所属而平之。若左尺脉虚弱而细数者,是左肾之真阴不足也,用六味丸;右尺脉迟软,或沉细而数欲绝者,是命门之相火不足也,用八味丸;至于两尺微弱,是阴阳俱虚,用十补丸,此皆滋其化源也。设使概服黄柏、知母沉阴泻火之药,反戕脾胃,多致不起详见《玉机微义》。论针灸

愚按:针灸之法,各有所宜,亦各有所禁。经曰: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东垣曰:脉浮数而发热,咽干,面赤,时渴者,皆热在外也,不可灸,灸之灾害立生。由此观之,所禁所宜,不可不慎。元气亏损中风昏晕等症

愚按:《难经》曰:“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经云:“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此风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故诸方多言皆由气体虚弱,荣卫失调,或七情过度,以致真气耗散,腠理不密,邪气乘虚而入,忽焉中仆。其在左半体者,肝肾所居之地。肝主筋,肾主骨[13],肝藏血,肾藏精,精血枯槁,不能滋养,故筋骨偏废而不用也。河间曰:“风病多因热甚。”俗云风者,言末而忘其本也。经云:“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如树木一枝津液不到,则此枝枯槁,被风所害。由此观之,实因肝肾二经,精血枯槁之所致也。经曰:“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亦未尝必指于风也。其真中者,当辨其中脏、中腑而治之。眼瞀者,中于肝;舌不能言者,中于心;唇缓、便秘者,中于脾;鼻塞者,中于肺;耳聋者,中于肾。此五者病深,多难为治。中血脉者,外无六经之形症,内无便溺之阻隔,肢不能举,口不能言,用大秦艽汤主之。中腑者,多兼中脏。如左关脉浮弦,面目青,左胁偏痛,筋脉拘急,目,头目眩,手足不收,坐踞不得,此中胆兼中肝也,用犀角散之类。如左寸脉浮洪,面赤,汗多,恶风,心神颠倒,言语蹇滞[14],舌强口干,忪悸恍惚,此中小肠兼中心也,用麻黄散之类。如右关脉浮缓或浮大,面唇黄,汗多,恶风,口,语涩,身重,惰怠嗜卧,肌肤不仁,皮肉动,腹胀不食,此中胃兼中脾也,用防风散之类。如右寸脉浮涩而短,必鼻流清涕,多喘,胸中冒闷,气短,自汗,声嘶,四肢痿弱,此中大肠兼中肺也,用五味子汤之类。如左尺脉浮滑,面目黧黑,腰脊痛引小腹,不能俯仰,两耳虚鸣,骨节疼痛,足痿,善恐,此中膀胱兼中肾也,用独活散之类。此皆言真中风之症治也。其间亦有血气之分焉。气虚而中者,右手足不仁,用六君子汤加钩藤、姜汁、竹沥;血虚而中者,左手足不仁,用四物汤加钩藤、竹沥、姜汁;气血俱虚而中者,左右手足不仁,用八珍汤加钩藤、姜汁、竹沥。

其与中[15]风相类者,不可不别。如中于寒,谓冬月卒中寒气,昏冒,口禁,肢挛,恶寒,脉浮紧,用麻黄、桂枝、理中汤之类;中于暑,谓夏月卒中炎暑,昏冒,痿厥,吐泻,喘满,用十味香薷饮之类;中于湿,丹溪所谓因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用清燥汤之类加竹沥、姜汁;因于火者,河间谓五志过极,火盛水衰,热气沸郁,昏冒而卒仆也,用六味丸、四君子汤、独参汤之类。内有恚怒伤肝,阴火上炎者,用小柴胡汤之类;中于气者,由七情过极,气厥昏冒,或牙关紧急,宜用苏合香丸之类;食厥者,过于饮食,胃气不能运行,故昏冒也,用六君子加木香;劳伤者,过于劳役,耗损元气,脾胃虚衰,不任风寒,故昏冒也,用补中益气汤;房劳者,因肾虚耗,气不归源,故昏冒也,用六味丸。此皆类于中风者也。

夫中风者,《内经》主于风,此真中风也。若河间主于火,东垣主于气,丹溪主于湿,皆是因火、因湿、因气而为暴病、暴死之症,类中风而非真中风也,治者审之。卒中昏愦,口眼斜,痰气上涌,咽喉有声,六脉沉伏,此真气虚而风邪所乘,以三生饮一两,加人参一两,煎服即苏。若遗尿手撒,口开鼾睡,为不治,仍用前药亦有得生者。三生饮乃行经络、治寒痰之药,有斩关夺旗之功,每服必用人参两许,以却其邪而补助真气,否则不惟无益,适足以取败矣。观先哲用芪附、参附等汤,其义可见。

愚按:陈临川[16]云:“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盖肝藏血而主风,又肝气为阳为火,肝血为阴为水。若肝火旺则肝血必虚,故凡风病多因肝经风火为患,当推五脏相胜相生,以益其血。

愚按:前症多因饮食失节、起居失宜,亏损元气,腠理不致,外邪所侵,或劳伤元气,怒动肝火,皆属内因[17]所致也,前药亦当审而用之。

车驾[18]王用之,卒中昏愦,口眼斜,痰气上涌,咽喉有声,六脉沉伏,此真气虚而风邪所乘,以三生饮一两,加人参一两,煎服即苏。

余少未知医,父母皆以卒中不起。初中时,辄以俗例进牛黄清心丸、活络丹等药,时师诊治,全无一效。每读立斋此书,辄自饮恨,当年何不早为考究。父母病时,连进人参三生饮,或能驱邪气而复真元,未可知也,此理弗知,束手听时师之奏技,而竟以罔功,余无以为人矣。今恨已无补,谨揭出以告世人为人子者。语曰:“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信夫!

卒中之病,虽曰外邪乘之,而中虚者居多。余父得此症,乃久病之后,确是虚中,非关外邪,断不宜服牛黄丸,盖此乃通经散邪之药,非大佐以补剂,必不可轻服者。立斋云:不惟无益,适足以取败。令人恨绝,立斋治法昭然若揭日月于中天,而粗工浪得时名,何全不寓目此书也,尤足恨人。

余先人既没[19]于此病,予兄亦以此病亡,总是虚中而为牛黄丸所误耳。如有火盛痰升,一时昏冒者,用童便灌之便醒。予从弟履中年方强仕,以郁火患此,灌童便而醒。

闻名医陈月坡云:凡卒中者,不宜杂饮以汤,即姜汤亦不可与,饮便乱经脉。

州判[20]蒋大用,形体魁伟,中满吐痰,劳则头晕,所服皆清痰理气。余曰:中满者,脾气亏损也;痰盛者,脾气不能运也;头晕者,脾气不能升也;指麻者,脾气不能周也。遂以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以补脾土,用八味地黄以补土母而愈。后惑于《乾坤生意方》[21]云:凡人手指麻软,三年后有中风之疾,可服搜风、天麻二丸以预防之。乃朝饵暮服,以致大便不禁,饮食不进而殁。愚谓预防之理,当养气血,节饮食,戒七情,远帏幕可也。若服前丸以预防,适足以招风取中也。

予壬戌岁,忽患手指麻软,时作时止,每夏愈而冬甚。素闻指麻当防中风,因讲求预防之法,读先生此训而心了然。确如先生之法,专务补养调理,而一切祛风之药悉屏勿服,于今十有二年矣。

初犹间服豨莶丸并酒,见一友人禀赋原弱,单服药豨莶丸两月,精神一时萎薾[22],至不能步履,后改服补药,一月始键。于是悟此药亦是耗损元气之物,遂弃勿复服饮。方书赞此药之妙如神,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信夫!

先生立见,专以滋养化源为主。化源者何?脾胃之气是也。土为万物之母,非土则万物不生,惟脾土壮王,则万物皆昌,而四脏多有生气矣。故先生以头晕、指麻、痰满,皆推本于脾,而治以补中益气汤。盖诸药非寒、非热,皆禀春温之气,而可以生长万物者,以此滋养脾土,元气自生,不必防风而风自无从中矣。试观天道,大寒、大热都能杀物,而阴凉亦不能生物,惟一种阳和温煦之气,能使万汇[23]荣昌。同此一理,故寒热之剂用以治病,中病即止,不可多服,即养血之药,亦属阴分,可以伤脾,况阳生则阴长,亦未有专养血助阴,而阴血能生长者,故甘温之剂,宜久久服之,乃生长气血之要物也。东垣特设补中益气汤,以救万世之尪羸,立斋阐揭而究晰之,以开一时之聋聩,功德均无量矣。

余患指麻,医家陈月坡以前汤加减为丸,余服之力胜于汤,此亦新法。余自少多病,弗能胜劳,自服此丸,觉劳而不病。然则古人所制汤丸,亦不可执胶柱之见也。

先生谓指麻乃脾气不能周,是确论。惟脾气不周,而不加意调补,以致虚而愈虚,故忽有中风之症。若认指因风而得麻,而预饵却风之药以防之,真所谓招风取中矣。盖搜风等丸,多戕贼脾胃之药,断不可轻与。凡人脾气不伤,虽病可疗;若脾气一败,卢扁却走。《乾坤生意》等书误人不浅。故非明理之儒,医书不可乱读。

一男子,卒中,口眼斜,不能言语,遇风寒四肢拘急,脉浮而紧。此手足阳明经虚,风寒所乘,用秦艽升麻汤治之稍愈,乃以补中益气加山栀而痊。若舌喑不能言,足痿不能行,属肾气虚弱,名曰痱症,宜用地黄饮子治之。然此症皆由将息失宜,肾水不足而心火暴盛,痰滞于中[24]也。轻者自苏,重者或死。

要见此症,痰滞于胸,总缘心火暴盛。心火之盛,总缘肾水不足。故能使真阴不虚,必无是病。

一男子,体肥善饮,舌本硬强,语言不清,口眼斜,痰气涌盛,肢体不遂。予以为脾虚湿热,用六君子加煨葛根、山栀、神曲而痊。

此治法盖为善饮之故,惟善饮,故致脾虚湿热。六君子所以健脾燥湿,其加葛根、神曲、山栀,盖专治酒热而然。大约酒之为物,少饮则通经壮气甚益人,多饮则助火生痰大伤人。然举杯忘怀,谁能适可则止者,凡人疾病因酒而成者甚多,窃见多饮酒而少食谷者,每每不寿。盖色之伤人者易见,而酒之中人也不知,断色犹易,断酒则难,明知其害而不能禁,吾侪其犹猩猩也夫。

葛根、葛花俱能解酒,然能散酒气,亦能散元气。黄连、神曲能消酒积,然黄连大寒,神曲消血,亦不宜多服。王损庵[25]先生《证治准绳》,载有解酒毒无如枝矩[26]子之妙,一名枳椇,一名木蜜,俗呼癞汉指头,北人名曰烂爪,江南谓之白石树,杭州货卖名蜜屈立,《诗》所谓南山有枸是也。树形似白杨,其子著枝如小指,长数寸,屈曲相连,春生秋熟,经霜后取食如饧[27]美。以此木作屋柱,令一室之酒味皆淡薄。赵以德[28]治酒人发热,用枝矩[29]子而愈,即此也。又曰此物苏州亦有,呼为蜜六曲,虎丘寺有市卖者。徽州最多,呼金钩子,九月有之。予留意遍访,尚未得见也。

知州韩廷仪,先患风症,用疏风化痰养血之药而痊。其腿膝骨内[30]发热作痛,服十味固本丸、天麻丸益甚,两尺脉数而无力。予以为肾水虚不能生肝木,虚火内动而作,非风邪所致也。不信,又服羌活愈风丹之类,四肢痿软,遍身麻木,痰涎上涌,神思不清。予曰:皆脾气亏损,不能营养周身,不能摄涎归源。先以六君子加芎、归、木香数剂,壮其脾气以摄涎归源[31];又以八珍汤数剂,以助五脏生化之气,营养周身,而诸病渐愈。乃朝以补中益气汤培养脾肺,夕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如此三月余而安。

吾师高如斋,自大同回,谓予曰:吾成风病矣,两腿逸则痿软而无力,劳则作痛如针刺,脉洪数而有力。予告之曰:此肝肾阴虚火盛所致,痿软无力,其病之形,作痛如锥,邪火之象也。用壮水益肾之剂而愈。先生曰:向寓宦邸,皆以为风,恨无医药。若服风剂,岂其然哉!乃吾之幸也。窃谓前症,往往以为风疾,辄用发散而促其危者多矣。

肾藏精而主骨,故肾虚者则骨中热,或涌泉穴,或两胫、两足内热,多患骨痿,以致不起,属足三阴亏损之虚热耳。滋其化源,庶可保其生也。

余在宦邸居,恒日服药一剂,有疾即止,弗服。人异之,不知予所服者乃调补之剂,百无一失者也。若遇有疾,宦邸既少良医,己见未敢确信,实实虚虚,祸福反掌,不如不服之为得策。但绝欲息劳,避风茹素,静以听之耳。如高佥宪[32]者,法当养阴血,倘于宦邸延医,必快服风药,岂不殆哉!

余己酉夏应试南都[33],与姊丈吴公甫联社课艺[34]。见公甫步履微有不便,云苦腿痛,精神固无恙也。听粗工之言,以为风湿,遂专服却风燥湿之剂,形容日枯,八月间见咯血之症,肌肉益削,至冬而殁。可见腿足酸疼无力诸症,皆系肾病,非尽关风湿。肾病宜滋养温存,顾反[35]服风药以涸之,宁不速其死?

大尹[36]刘孟春,素有痰,两臂作麻,两目流泪。服祛风化痰药,痰愈甚,臂反痛不能伸,手指俱挛。予曰:麻属气虚,因前药而复伤肝,火盛而筋挛耳。况风自火出,当补脾肺,滋肾水,则风自息,热自清。遂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不三月而痊。

养血则风自灭,顺气则痰自除,二语乃治风之纲领。先生所云风自火出,当补脾肺,滋肾水,则风自息,热自退,痰自清,即养血灭风之意也。每见天道,蕴热至极,则大风随之,故曰热则生风,即风自火出之义。此风乃自内生,非从外感也。人身若阴血充盛,热何自生?热且不生,风于何来?然则补中汤、六味丸,孰谓非治风之圣药乎!

一儒者,素勤苦,恶风寒,鼻流清涕,寒噤,嚏喷。余曰:此脾肺气虚,不能实腠理。彼不信。服祛风之药,肢体麻倦,痰涎自出,殊类中风。予曰:此因风剂耗散元气,阴火乘其土位。遂以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治之而愈。

恶风涕嚏,其症甚微,一误药而遂得类中风之病,药可不慎与?使不服药,未必有此患。

余腠理甚虚,自幼畏风,风寒一袭,涕嚏遂至,甚则发热,汗津津不止。少年不知医理,谓必先散其风,而后参、芪以实之,岂知愈散而愈虚,外感益易,故虽常服参芪,未见奏效。四十岁以后,方悟此理,遂以补中汤为常服之剂。如有外感,禁不发表,亦不服补中汤,第避风茹素以守之,自是前症渐可,而神气觉王。乃知腠理虚豁之人,即有感冒,断不可表散者,非徒体麻痰出,更当防亡阳与劳嗽。

腠理虚,为阳虚,为表虚,为卫虚。人身中清阳之气上升达表,所以固皮毛而实腠理,谓之卫气。卫气象天,天地外一气之所摄持,犹卫气也,护一身而使内者不出,外者不入。故卫得其养,则阳气自觉常充,汗少表实,邪自不能中,《内经》云阳气乃固,阳密则腠理密矣。此气盖本于胃,而主于肺,故胃充即卫充,肺虚即卫虚。补中汤以甘温养胃中生发之元气,以升、柴提下陷之清阳,清阳上升,卫气自实,汗不敛而自固矣。又谓脾气一虚,肺气先绝,汗乃大泄,故先以参、术壮其脾,使土王金生,腠理自密而汗乃戢[37]。盖养胃助脾,即所以补肺之母,而充固卫气无他法也。若阳气虚甚而津脱不止者,前汤不能取效,须加桂枝;更甚,则加熟附子以回其阳,阳回卫气斯复矣。要知畏风多汗,易于感冒等症,总皆阳气不足所致也。

外舅,年六十余,素善饮,两臂作痛,恪服祛风治痰之药,更加麻木,发热,体软,痰涌,腿膝拘痛,口噤语涩,头目晕重,口角流涎,身如虫行,搔起白屑。始信,谓余曰:何也?余曰:臂麻体软,脾无用也;痰涎自出,脾不能摄也;口斜语涩,脾气伤也;头目晕重,脾气不能升也;痒起白屑,脾气不能营也。遂用补中益气加神曲、半夏、茯苓,三十余剂,诸症悉退,又用参、术煎膏治之而愈。

凡臂痛、指麻等症,粗工无不以风治者,至于口斜、语涩、痰涌,更无不确信以为风矣。先生独推本于脾,而必以补脾之剂奏效,斯真元元本本之论,不可为粗工道者。

参术膏补脾之功最捷,余长儿寅锡尝为余言,幼不能噉食,大服白术膏,每日多至二三杯,自后遂能噉物,久病幸存,得力于此。

刘允功,形体魁伟,不慎酒色,因劳怒,头晕仆地,痰涎上涌,手足麻痹,口干引饮,六脉洪数而虚。余以为肾经亏损,不能纳气归源而头晕,不能摄水归源而为痰,阳气虚热而麻痹,虚火上炎而作渴。用补中益气合六味丸料治之而愈。其后或劳役,或入房,其病即作,用前药随愈。

凡人形体壮伟,不慎酒色,多有卒中之病,而每得之于劳怒。盖劳则元气顿虚,而虚火暴炽;怒属肝木,经云:“岁木太过,风气流行。”风木一类,故怒则肝火炽,而风即随之也。

怒之伤人也最甚,肝火炽则血损,肝火炎则气逆,阴气填满胸臆,遇食即不消化,觉一身气血俱失其常。至于害事忤人,又其外者,故易称惩忿。然忿之发也,最为难制,非可以强忍。予谓欲讲惩忿之方,先在恢其识量,浚[38]其灵源而后可。世缘[39]原属幻境,安在有必宜怒、必不宜怒之定形?总在乎人之识见,见以为当怒即怒矣,见以为不当怒即不怒矣。苟灵源透彻,识量恢广,方且休休有容[40],等为虚舟飘瓦[41],安有触之而遽怒者?故曰圣人无怒。横逆之来,方思自反[42],卒付之何难。又安能滓秽太清[43]?彼域醯鸡[44]井蛙之见者,即欲惩忿,乌得而惩诸?是以养身先在养心。

冯开之暮年习御女之术,姬妾不离左右。一日忽有拂意事,大怒即卒中以亡,此亦一证也。

顾斐斋,饮食起居失宜,左半身并手不遂,汗出神昏,痰涎上涌。王竹西用参、苓[45]大补之剂,汗出而神思渐清,颇能步履。后不守禁,左腿自膝至足肿胀甚大,重坠如石,痛不能忍,其痰甚多,肝脾肾脉洪大而数,重按则软涩。余朝用补中益气加黄柏、知母、麦门、五味煎送地黄丸,晚用地黄丸料加黄柏、知母,数剂诸症悉退,但自弛禁,不能全愈耳。

愚按:前症若因肾虚阴火而肝燥者,宜用六味地黄丸生肾水滋肝血;若因怒动肝火而血耗者,用四物加柴、栀、丹皮、茯苓以清肝火生肝血;若因脾经郁结而血耗者,用归脾、四物二汤以补脾气生肝血;若脾气虚而痰滞者,用二陈加白术、柴胡健脾气以化痰;若因脾虚湿而风痰不利者,用二陈加南星、苍术、防风胜湿以化痰;脾经湿而为痰者,用二陈加白术、防风;脾气郁而滞者,用归脾汤加柴胡、半夏;肾经败液而为痰者,用六味丸。

先生素禁用黄柏、知母,以其伤胃,而此独用之,岂以足肿重坠,非此不能除?脉洪大而数,内真有热耶,然仍以补中汤为主,而佐以此二味,则所重原有在。及用六味丸料加此二味,亦止服数剂而即止,不敢久用也。先生尝自云:每看劳倦,则足内微作疼,治用补中汤加黄柏少许。又考方书云:生脉散加黄芪、甘草,更加炒黄柏少许,两足气力涌出。岂知母、黄柏,独宜于足疾耶?

陈时用,素勤苦,因劳怒,口斜痰盛,脉滑数而虚。此劳伤中气[46],怒动肝火,用补中益气加山栀、茯苓、半夏、桔梗,数剂而愈。

补中汤加半夏、茯苓,皆治脾胃。补中气之药,惟山栀佐治肝火;用桔梗者,想因痰壅以此少疏通之耳。若时医治口斜痰盛之症,必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