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纯净:在戈壁,每一步都是传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18:15:28

点击下载

作者:陈春花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心纯净:在戈壁,每一步都是传奇

让心纯净:在戈壁,每一步都是传奇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让心纯净:在戈壁,每一步都是传奇作者:陈春花设计:李洪达排版:郝禾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4-01ISBN:9787111594291本书由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仅以此书献给参加戈壁挑战赛的英雄仅以此书献给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5周年庆仅以此书献给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 20周年庆推荐序一追逐心中的远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2017年8月20日于墨尔本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远方。鲁迅先生年轻的时候,怀揣“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的梦想,踏上了求学之路。生活在尘世之中,我们难免会被日常事务所困。物质上再富足的人,也时常无法避免被斤斤计较所困;精神上再超脱的人,也不可能绕开人世间的琐碎;绝大多数普罗大众,则不得不为讨生活而忍受苟且和平庸。因为这样,我们才心藏远方,因为我们心有不甘,渴望与当下不同的生活,渴望理想。在远方,我们获得自由,路有多远,我们的心就可以走多远。在远方,我们放开自我,无须顾忌他人的目光,也无须纠缠于日常琐事,做自己,随心而动。

每个人又都渴望超越自我;每个人都是由自己的过去造就的。学生时代的苦读,工作当中的发奋、敢为人先,最终都会有所回报。但是,我们总是不满足,不只是因为前面还有马云、马化腾值得我们追赶,而且更因为我们觉得我们可以做得比现在的自己更好。去远方,走异路,追逐新的人生理想,就是超越自己的起点。

每个人还希望被社会所接受——人是社会动物。数万年前,智人之所以能够在丛林之中战胜其他人类近亲,成为地球的主宰,是因为智人发明了语言,因而可以更好地组织起来,完成其他人类无法完成的任务。社会性可能已经成为人的生物编码的一部分,合作成为人类社会的基石。我们向往自由,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但它们以人的社会性为边界——一旦跨出社会的门槛,我们就什么也不是。

商学院的学生,大概最能体会远方的意义。无论是在哪一个行业,他们每天都必须面对竞争,压力无处不在。规划、布置、协调、执行,样样不能出错;加班加点是常态,享受周末变成奢侈品。每个人都变成了竞争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失去了自己的价值,失去了奋斗的方向。

戈壁挑战赛给商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寻找远方的机会。这个远方,既是地理意义上的,也是精神意义上的。在地理意义上,戈壁挑战赛的地点选在西北的大漠之中,对于多数参赛队员来说,那是真正的远方;在精神意义上,重走玄奘之路,体会他对理想的追求,重历他在旅途中的艰辛,戈壁挑战赛因而也是参赛队员心中的远方。

得益于陈春花老师的组织,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发院”)参加戈12的EMBA同学们记录下来了他们参赛前后的全过程,如今整理成书,呈现给读者。本书见证了国发院EMBA同学们追寻更高、更远理想的勇气和实践。为了参加戈壁挑战赛,同学们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艰苦训练,夏练酷暑,冬练寒冬,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最终练就了行走于戈壁的坚强体魄和意志。在参赛过程中,团队协作至关重要。队员能够坚持下来,既靠自己的意志,又靠队友之间的相互鼓励和支持。这时候,没有一个人是孤独的,每个人都属于团队,都在为团队荣誉而战。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同学们升华了理想,超越了自我,在团队中实现了价值。

本书承载了国发院戈12参赛的同学们艰辛而美好的回忆,也为未来参赛的同学们提供了追赶的样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追寻远方的理想,需要我们超越自我,在团队中实现价值。这对每个人来讲都是至理名言。推荐序二用心行走玄奘之路系列活动创始人曲向东行知探索文化发展集团董事长

在接到陈春花老师为北大国发院戈12合集写序的嘱托时,还真想来一个长篇大论,但在用了两个晚上酣畅淋漓地读了春花老师和国发院戈友的文字后,我决定用尽可能少的文字完成这个序。这是因为,对于玄奘之路的缘起,你可以在网上很方便地找到,而我无论用什么样的文字,都无法传达戈友如此真挚的感情,和春花老师对戈赛如此深刻的感悟。

甚至,我几乎想用“摘抄”的方式完成这篇序。这是因为,太多的文字说到了我的心坎里,甚至说出了我们长久以来想说却始终没有能够那么成功地表达出来的想法。

我建议对于本书应该从春花老师所写的后面几篇文章开始读,一直读到第一篇——你会发现,那是一个如此深刻而又真实的感悟、升华以及认知深化的过程,然后再回到戈友的感悟文字——你会发现,那是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案例。

12年来,对于玄奘之路,我们一直在寻找着一个答案:为什么这么多戈友,在走过玄奘之路后,会发生如此深刻的改变?到底是什么力量,击破了他们设防森严的心门,从而焕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研究部门,借鉴国内外最新的心理学和领导力科学理论回答我们的困惑;我们甚至在多年问卷调研、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自己的“元领导力”理论,以说明并且指导这一心理能量的激发和变化过程。这是因为,我们相信只有真正的“知其然”,才能够让我们从戈壁上获得的能量,继续指引我们踏上更远的路。

但是你认真阅读春花老师融汇着理性和灵性光芒的文字后,自然就会发现这个答案——无论是打破“心门”,还是安在当下、“瞬间即永恒”,或者用卢梭的《爱弥儿》引证以自然为师,唤醒本能的力量……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元”吗?每一个走上戈壁的戈友,似乎都通过一段“磨砺”,完成了一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过程,完成了一个“元力觉醒”的过程。

但是未必有什么理论,走就是了,安静地走。我非常喜欢春花老师走完戈壁后每一本书或者文章的名字:《让心安然》《让心纯净》《在戈壁遇见更好的你》……戈壁就像一场行修,真的每一步都算数。但是并不用那么多的道理,只要用心,用心行走,你就能找到答案。

就像陈春花老师一样,就像杨壮老师、易剑东老师……一样,就像每一个国发院的戈友、每一个走过玄奘之路的戈友一样:

只要用心,用心行走,你就能找到答案。推荐序三戈壁挑战赛给了我们什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杨壮联席院长

感谢陈春花院长成功带领北大国发院学员、校友参加戈12挑战赛事,并在短短的时间里,整理、编辑了这本汇集了戈12挑战赛老师和学员发自内心的戈壁感悟体会的书。陈老师让我为这本书写个推荐序,我考虑再三,决定回顾一下BiMBA参加第一届赛事以及九年后再次重返戈壁挑战赛后的想法和初衷,让读者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北大BiMBA商学院的核心办学理念和参赛的意义。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一百多年来,北大坚持践行着蔡元培校长提出的“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之理念;英国伊顿学校对体育极为重视,曾提出这样的口号:“运动第一,学习第二”。学校设有8门必修体育课和27门选修体育课。每周体育课的总时间长达23个小时。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魄,更增强了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集体合作的意识,磨炼了学生坚韧、顽强的意志力,因为“体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

BiMBA作为一所植根于北大悠久历史传统的商学院,也一直高度重视体能训练和体育精神,通过体能提升学生的品格领导力。从2004年开始,BiMBA商学院就与美国西点军校开展了多方位的合作。每年5月,我会带领30名EMBA学员到西点军校参观学习,了解西点培育领导力的理念和方法,观察西点士官生的体能训练,不但与教授和士官生面对面交流,有时也与年轻的士兵在体能上“一较高下”,通过严苛的体育竞技体会西点的精神。西点军校学生入校后第一天就参加严格的入学典礼仪式,其间不能随意行事,必须严格按照高年级学生的指令行事,达不到标准,就会受到十分严厉的训斥。第二天,西点就会开始长达六周的“野兽式”训练,让学生在恶劣的环境中挑战自己的身心极限,强调勇气、胆识、意志力和团队合作。西点把体能训练和领导力培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尤其强调通过“身(body)、心(mind)、魂(spirits)”提升士官生的品格素质。这个观点源于古希腊哲学。在三者的关系中,西点通常设计、安排严格的体能训练和体质上的挑战,让士官生塑造自己的心智模式并建立强大的心灵和信仰,最终转变成为有品格、有意志力的领导者。正如中国的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因此,BiMBA商学院在参加戈1之后重返戈9、戈10、戈11、戈12挑战赛的根本原因,是试图通过戈壁挑战赛实现:①挑战学员的体能和心理极限,培养学员的刚毅力与勇气;②培养并提高学员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领导力;③使学员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和影响力的领军人物;④使学员成为沙克尔顿式的领导者。戈壁挑战赛与西点精神:持之以恒,挑战极限

在心理素质方面,有一个词非常重要——坚毅(grit),就是意志力的培养。美国教授安杰拉·达克沃思(Angela Duckworth)发现,无论在何种状况下,比起智力、成绩、长相,坚毅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对于领导者而言,坚毅是极为重要的心理品质;在过去几届戈壁挑战赛事期间,BiMBA商学院A队、B队队员每周都要严格训练,包括压腿、体操、仰卧起坐、俯卧撑,每天还要根据教练的安排,坚持跑步,雷打不动。没有顽强的意志力,根本无法坚持下去。凭着这份坚持和毅力,经过将近一年的训练,戈壁勇士胜利完成了戈壁滩上112公里的挑战;凭着这份坚持,每个戈壁人变成了真正的行者,酷热、干燥、沙尘暴都无法让他们停下脚步。

据我观察,通过赛前体能训练,戈壁参加者本人在品格、性格上发生了很多变化:第一,增加了胆识;第二,学会了吃苦;第三,变得执着和自信;第四,学会了积极面对挑战。很多参与者,经过戈壁赛事的磨炼和不间断的跑步,发现更容易驾驭自己的命运,管理自己的时间,克服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困难。很多人觉得纠结的东西比以前少了,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了。“持之以恒、挑战极限”的精神在商界打拼中更是不可缺少的。当你的体能战胜了挑战之后,你的意志力就会变得更为顽强。刚毅是商界成功人士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也是使得西点毕业生在商界取得成功的众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学习西点精神,参加戈壁挑战赛都是为了给学员一个平台去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同甘共苦:团队与领导力之塑造

除了打造个人的品格和意志力,从组织行为学与领导力的视角来看,戈壁挑战赛对提升团队凝聚力和领导力的作用重大。在过去几届戈壁赛赛前准备和比赛过程中,“你影响我,我影响你”“你在精神上、心灵上支持我,我在物质上、体力上帮助你”“一人帮大家,大家帮一人”等文化理念为打造卓越团队施加了重要的影响。虽然每个队员都希望跑出自己最好的成绩,但在赛场上,他们服从队长指挥,甚至主动做别人的陪跑,以保护队友;虽然很多参与者身上带伤,体力几乎耗尽,但仍然把队友放在心间——A队为晚归的B队打饭,B队帮A队搭帐篷,C队守候在终点迎接大家。在茫茫戈壁滩上同甘共苦的人生宝贵经历,让他们最终能够战胜自己,超越自我,臻于团结。

在戈壁赛道上,EMBA学员的领导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BiMBA学员人数有限,赛事经验不足,每次BiMBA戈壁挑战赛的领导者都面临艰巨的挑战,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挑战,克服困难。从领队多次实地考察和全面统筹,到队长在关键时刻应急处理队员受伤的状况,戈壁滩上的酷热考验的不仅是人的体能和意志,更是强大的心理素质与卓越的领导力。几届BiMBA参赛学员都经受住了挑战,提高了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提升了自身的领导力。戈壁滩上留下脚步,更给老百姓留下大爱

商学院戈壁挑战赛,又被称作“玄奘之路”。这几年比赛的举办地瓜州,曾是唐玄奘西天取经的出发点,丝绸之路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发起之际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BiMBA几年参赛,不仅锻炼了学员的体能和心灵,更是融合了丝绸之路领导力游学课程、“光明行”白内障复明公益行动以及瓜州捐赠活动。其中,在领导力游学课程期间,大家访问了莫高窟、寻阳关,在现地教学中品味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该课程邀请到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和北大国发院的宫玉振教授共同授课,让同学们从历史、文化和战略角度看丝绸之路的千年兴衰,从而思考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除了学习,BiMBA人更把爱的种子播撒到了瓜州。在“光明行”白内障复明公益行动中,共有200多名当地白内障患者前来接受义诊并成功复明;在戈9、戈10、戈11期间,BiMBA校友为瓜州经济发展进行了各式各样的捐赠;在甘肃郝远省长的鼎力支持下,BiMBA校友还与瓜州县政府的各级领导深入交流、商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和策略;北大国发院更是连续几年持续捐赠各类书籍,并筹建了瓜州朗润图书馆,让知识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传播,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个戈壁参与者都是“沙克尔顿”“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每年都设立“沙克尔顿奖”,以奖励那些队员全部完赛、具有沙克尔顿精神的团队。这是因为与沙克尔顿面临的极端环境和极端任务类似,茫茫戈壁上空气异常干热,还常常伴有沙尘暴,参赛者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连续4天奔跑近120公里。这不仅需要体能,更需要整个团队的领导者具备沙克尔顿一样的领导力,需要每个戈友具备沙克尔顿精神。在2014年参加戈9之前,北大朗润园还种下了象征沙克尔顿精神的“沙克尔顿之树”。

在戈9、戈10、戈11赛事准备过程中,学校专门组织讲述沙克尔顿领导力的课程(我是讲课教师之一),分享沙克尔顿在极具挑战的冰天雪地里引领28名挑战南极恶劣环境的队员胜利返回英国的感人事迹。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在经历了戈10A队队员中暑退赛、痛失“沙克尔顿奖”后,戈11、戈12的领队不禁认真思考:我们是谁?我们要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把沙克尔顿精神带到赛事之中?在不断学习、思辨与讨论的过程中,不断理清思路,不断追逐细节,不断强化每一个参赛者的集体荣誉感,增加每一个人的内力与外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戈11、戈12连续两届把“沙克尔顿奖”捧回了朗润园。“沙克尔顿奖”,实至名归!BiMBA商学院中每一个参加戈壁挑战赛的队友,真正成了践行“沙克尔顿领导力”的典范: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每一届每一个戈壁挑战赛的参与者都是我们值得信赖的“沙克尔顿”!上篇安好本心当走在大漠之中,可以真正与大漠相处,你就会把自己所迈出的每一步,都视为一个无尽的奇迹。理解与慈悲

这是一个忙碌的世界,纷繁的事务占满了我们所有的时间,即使有一点点被称之为“碎片化”的时间,也会被便捷的资讯、音频产品所占据,甚至稍微空闲下来都会让一些人感觉有些“浪费”。我在想:这样“过度充实”的生活,真的是因为忙碌,还是因为我们想逃避而不愿意面对自己?

最近几年,很多人开始热衷禅修、辟谷,也许人们开始想与自己对话,想给自己一段安静的时间,想理解“空”,从而让自己可以从容面对浮躁的世事,乐见各种现象的出现。但是我更知道,如果真正想与自己对话,是随时随处可达成的,是对自己与外在世界的一个最根本的“理解”:理解外界,理解变化,理解自己。

因为工作的缘故,有很多机会与企业界的朋友在一起,有更多的机会与学习工商管理课程的学生在一起。开心的是,从事管理工作的朋友对于变化与机会的理解极为敏锐,而且有着极强的学习力和创新力。每每看到他们取得的成就以及创造的价值,我内心都充满喜悦,知道他们可以与环境相处得很好,可以因变化而获得新的发展。正是这份“理解”的能力,巨变的环境成为获得新机会的浩大源泉。

观察与见证这一切的发生,可以感知到他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介入,这正是“理解”的本意,理解意味着“对宇宙万事万物之间相互依存、互即互入的本性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所以,因应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人们可以更多地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体验,甚至,更多的年轻人创造出来的价值,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他们似乎天生就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

同样的观察,也让我有了另外一种感受,那就是:全新世界下的浮躁、不确定与惶恐。颠覆、迭代无法形成沉淀与内化,人们可以很好地理解技术,相反却无法理解“自己”。

在一个打破边界的时代,我们如何才能打破“心界”?在一个重新定义一切的时代,如何重新定义“自己”?在一个与变化共处的时代,如何与“自己”共处?——这三个问题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也期待找到答案,而获得答案的唯一途径就是:我们需要清晰地理解“自己”。

但是,问题是我们真的“理解”自己吗?就如我们理解宇宙万事万物那样,与宇宙相互依存、互即互入,我们也要能够与“自己”相互依存、互即互入。做不到这一点,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就无从寻找。

有一句话说:社会上的种种痛苦与烦恼,根源在于人类缺乏真正的理解(understanding)和慈悲(mercy)。我想,也许一个人的痛苦和烦恼,其根源在于缺乏对自己真正的理解和慈悲。我们几乎用尽时间去理解外在的一切,去感知外在的变化,去获取外在的评价,去与外在相处并获得世人认可的“成功”。但是,我们独独忘记了,没有内在的身心合一性,就无法拥有从心灵深处升起的真正喜悦,缺少这份喜悦,也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功,更无法获得恒久的快乐与幸福。

记得去不丹,看到仁波切自然而然地把落在杯子上的苍蝇小心呵护着,用双手送它飞走,然后拿起杯子喝水。那一刻觉得很美、很温暖,内心的柔美升腾了起来,一瞬间我忽然明白什么是“慈悲”,明白一切都在于自己如何理解与判断,本就该无分别心。

其实,这也是我喜欢参加戈壁挑战赛的原因。走在戈壁上,可以展开一段“理解与慈悲”的历程,因为这路是玄奘之路,是玄奘的“理解与慈悲”之路。你只要走上赛道,与自我的对话也会随之开启,你会与大漠、酷暑、风暴相遇,与疲惫、痛苦、孤独相处,与妥协、放弃、极限挑战。这一路,正可以观照自己,一步一步走过去,就可以让自己理解自己内在的一切,从而把这一切转化为清净的、慈悲的力量,你也因此发现,“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这路,就是你自己与生命相约,你的每一步都是典礼,你本身就是传奇。奇迹就是当下

戈12从开始与以往就有点不同,那就是敦煌机场因维修而关闭,所有参赛队员都需要选择其他路线抵达敦煌,我也因此第一次有机会飞至嘉峪关,再换乘大巴前往敦煌。这个改变,让戈壁挑战赛多了一点不同的味道。

和北大国发院的同学们一起从北京出发,想不到在嘉峪关机场,开心遇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以下简称“新国大”)的同学们,美好就这样荡漾开来,同走一条路,再一次去感受、探索未知的喜悦,真的是太好了。

从嘉峪关到敦煌有380多公里,大巴车需要走接近6个小时,刚一听到这个时间长度时,大家有点意外,没有想到需要走这么久。司机解释说,这条路很好走,但是也要严格限速行驶,此时虽然大家拥护司机的想法,但心里还是希望能早一点抵达敦煌。

不断伸展的高速公路,覆盖白雪的远山,绵延不绝的沙土地间或嵌着整齐的田地;风车阵过后,余晖下遍布的高压输电网、交织的铁路和公路桥,让荒芜透着人烟,苍凉中透着力量。

我完全被车窗外的变幻风景迷住了,雪亚和牟震就坐在我的右边,看到风车阵摆布在车的右侧,他们两个就忙着帮我拍照,唯恐我看不到他们那一侧的独特风光。小导游坐在第一排,当知道我特别想拍车前的风景时,她帮忙拉起挡风玻璃上的窗帘,让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

在嘉峪关上车前,组委会竟然准备了我最喜欢的西红柿和黄瓜,一路上我们分享着各自带来的食物,新老戈友谈论着有关戈壁的话题,让行程似乎比想象得又短了一些。车子安静地行驶在平整的高速公路上,我安静地看着车窗外驶过的风景,倾听着同学们快乐的分享,将时间和目的地完全抛之脑后,感受到的只是愉悦与自在。

喜欢安于这段路程的感觉,带上西红柿、黄瓜,拿着随时可以拍照的手机,坐在靠近车窗的位置,身旁是熟悉而亲切的同学们,车窗外是绵延而变幻的风光,这一切使得这段路程变得好极了。当下的我完全是我自己,可以倾听自己的呼吸,感受同学们的存在,感知车外自然风光的存在,融合在觉照自己的存在之中,这份安静实在美好。

我在想,如果总是想着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总是惦记着何时到敦煌,这段路程所带给我的只能是焦躁与不安,就不可能体会到这一路的风光,进而也失去了体味这段路程所带来的美好感受。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能安于当下,不能如六祖所言“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总是被未来的事情所牵引,总是忘记正在做的事情,而过度关注所设定的目的,以至于我们很多人甚至不能够过好生命中的哪怕是一分钟。

此刻,我正走在茫茫大地上,觉知到这一点,让我很开心。与当下的我相处,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在荒漠之上,同样感受人生命的勃勃生机;浩大之美,创造之美,嵌在从嘉峪关到敦煌一路铺陈的大地上,一种对生命之美的发现、觉照与欣赏的欢喜油然而生。

安处当下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如果不能与每一刻相处,我们怎么能够体认到生命本身呢?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太过在意目的本身,在意达成目的的效率,甚至我们的专注度也都集中在目的本身上。但是,我们忘了,实现目的的过程更重要。匆匆赶去目的地,想着自认为更重要的事情,而忽略了当下,也许我们就忽略了体味生命本身。

很喜欢在九华山大觉禅寺一本书里看到的一段话:“当我们漫步在乡间小路上的时候,如果我们真正地投入正念中,那么我们就会把自己所迈出的每一步都视为一个无尽的奇迹。此时,一股喜悦就会涌上心头,如同一朵花儿绽放在我们的心间……”

喜欢从嘉峪关到敦煌的这段路程带给我当下的美妙,让我感受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戈壁之行。如果不是敦煌机场关闭,我是不太可能选择这条路线去参加戈壁挑战赛的。嘉峪关外独特的风光,绵延伸展的高速公路,停顿休息的服务站,慢慢爬上云端的夕阳,中途尝到同学们准备的大包子——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奇迹。

是的,真正的奇迹,就是当下,就是每一刻。朗读声声

到敦煌的第一项活动是去瓜州南岔镇中心小学,给孩子们带去国发院校友捐助的1000册图书和两台打印机。这项活动是国发院戈壁挑战赛的一个持续资助项目,从捐建BiMBA希望小学开始,每一届参加赛事的国发院戈壁战队都把此视为必选活动。

我们一早从敦煌出发,沿途同学们开始相互介绍自己,开心的是在这一程有机会练习我和金勇一起为国发院写的戈壁战歌——《这条路》,由金勇和佘广领唱,金勇谱的曲太棒了,让这首歌完美地呈现出国发院戈壁战队的气势与风范。

经过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小学,孩子们整齐列队在操场上,我们也整齐列队和孩子们面对面站立。倾听一位六年级小同学的发言,落落大方,让人欣喜;看着孩子们欢笑的样子,受教育的是我自己。当校长邀请我们大合影时,怕举旗的孩子们被遮住,国发院同学们自发地把孩子们高高地抱起来,看到的是孩子们欢喜的笑容,不过我相信,感到幸福的一定是国发院的同学们。欢喜于BiMBA同学们做的这一切,感恩给我们一个机会亲近边塞的小朋友。

捐赠仪式结束后,很开心可以和孩子们交流,我问一位六年级同学的梦想是什么?他说,他的梦想是当老师,想不到啊,那一刻真的是太开心啦!我对站在一旁的老师说:“你一定做得很好,才会让孩子把‘做老师’嵌入梦想里。”

看到一位娇小的小同学,便和这位二年级的小朋友交流起来,她告诉我,她的语文课很好,我问她会背诗词吗?她说会,就背了一首词,她的同学们也跟着大声背诵起来,那骄傲而纯净的声音,是我听过的最美的读书声。就在孩子们大声朗读的时候,风尘起来,黄沙旋即飘满了整个广场,但是孩子们完全不被影响,感受不到黄沙带给他们的任何变化,他们依然大声地朗诵着,声音里透着淡定,透着自信,更透着喜悦。

我一样充满喜悦地倾听着孩子们的朗读,更充满喜悦地感受着孩子们传递出来的“定力”。对于我们而言,拥有定力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因为几乎每一个变化都会引发焦虑,每一个诱惑都会令人迷失,每一个挑战都会带来不安。为了在心理上不要散乱和混沌,很多人甚至需要借助于外力。但是这里的孩子们很安定,他们安然与黄沙相处,专注于自己的朗诵,没有任何杂念,内心里只是想着他们所学的诗歌,只是大声地朗诵出来,只是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这份专注让孩子们在黄沙之中彰显出一种独特的魅力,这一切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甚至多少有点惭愧,因为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缺失的正是这份“专注”,因而无法拥有“定力”。

等孩子们朗诵完了,我尽快离开操场,担心孩子们因为我不能散去,跑上车时,回看孩子们,他们还在操场上望着我们,车上的我们挥手告别,车驶出小学的那一瞬间,我在心里暗暗地想,有一天我们应该可以在朗润园里再相遇。

去往南岔镇的路上,两旁是高大笔直的杨树,遒劲有力;刚刚冒芽的棉花、向日葵,生机勃勃;一望无际的原野,旷达辽阔。看着这一切,联想到小学生们,安心于所生长的环境,欣然与快乐地接受一切,努力长成自己最好的状态,这份感受让我满心欢喜,也充满期待。

我很早就喜欢瓜州,是因为这里是草圣张芝的故乡。这位被王羲之推崇备至的书法家,独创“一笔书”,也即所谓的“大草”,使草书得以从章草的窠臼中脱身而出,从此使中国书法进入了一个无拘无束、放荡不羁的阔大空间,从而使书法家的艺术个性得到彻底的解放。自己喜欢的狂草大师怀素也自称从二张(张芝、张旭)处得益最多。

张芝潜心研究书法,尤好草书,师承崔杜之法,其父张奂为方便张芝兄弟习文练字,着人锻造石桌、石凳、墨池于河边,从此,张芝兄弟以帛为纸,临池学书,先练写而后漂洗再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水为之黑,后称张芝墨池。据《沙州都督府图经》对《张芝墨池》的记载:“张芝于此学书,其池尽墨,书绝世,天下名传。”因王羲之《番书论》云:“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好之绝伦,吾佛及也。”张芝年轻时就很有节操,虽出身宦门,而无纨绔气,勤奋好学,潜心书法。当朝太尉认为他将来不是文宗,就是将表,屡次征召他出来做官,皆被严词拒绝,故他有“张有道”之称。

张芝的专注与定力,影响了整个中国书法的发展,为书坛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生机。中国书法史告诉我们,“自汉末至中唐六七百年间,在草书领域里涌现了韦诞、卫瓘、索靖、卫恒等这些传于书坛的人物,更有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四位光耀千古的大师,他们的师承都导源于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巨人——草圣张芝”。

今得以到瓜州,走入这片旷野,才可以多少感悟到张芝草书的境界:行云流水,形神兼备,数意兼包;今得以到瓜州,见自然纯朴而又自信的孩子们,更可以感悟到“定力”之源:安于环境,专注自信,专心做事。瞬间千年

在车子驶入敦煌城边的时候,被一组独特的玻璃建筑所吸引,司机说那是《又见敦煌》的表演场所。入住酒店大堂,看到《又见敦煌》的海报,站在其旁拍照发给潮歌,告诉她我到了敦煌。潮歌人在法国,竟然安排敦煌的朋友邀请我和同学们去看这出剧,温暖而又细心的照顾,而我也早有此意,便带着同学们来到了这座充满艺术感、神秘感的建筑体中。

车子停在这片蓝色建筑旁,同学们开心地拍照,刚好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湖蓝色的玻璃体折射着夕阳,仿佛金光洒落在蓝海之中,澄明清澈中透着梦幻。在一片戈壁沙漠中陡现令人迷幻的美丽“蓝色晶体”。据说《又见敦煌》正是以沙漠中的一滴水为创意理念打造这个下沉式的表演馆,还未入场,已经为这用心的设计暗暗称赞。这个建筑好像没有形状,其设计取意沙漠中的一滴水以象征生命和希望,很有点海市蜃楼的感觉,很有点幻象感。也许潮歌设计的理念就是如此,给你梦幻般的想象,也给你梦幻般的美好,我带着想象随着人流进入下沉式的剧院。

走入其中,才惊觉这场剧目完全不是我想象的样子。没有座位,观众需要走动式观看,实景演员从各个舞台分开讲述故事,灯光与音响,流淌而下的沙雨,以及伸手可及的演员,完全颠覆自己看剧的经验。这里是敦煌所连接的丝绸之路,时而又穿越回到盛唐之前,一个名叫张议潮的人一统敦煌并把此地献给唐朝,其家族数代周而复始地呈现着敦煌的盛况,叙述着敦煌千年以来的历史轮回……更加具有代入感的是,演员会大声询问,观众也参与回答,回答的一瞬间,你已穿越千年。

由演员带着,我们走入第二道门,暗光之下,来到莫高窟前——王圆箓送出国宝的无知与挣扎,涂抹的面容以及羞愧的内心。在那个最揪心的时刻,菩萨出现在人们面前。除了惊叹于灯光、布景及演员极富冲击力的画面感之外,更为对王圆箓的接纳而心感震动。仰望山水、星辰与人之间荣辱与共的浩大,原来菩萨一直在山川河流之上,在星辰繁光之间,在最普通的人的生活里面,永远无法被偷走。

回看这千年前的场景,善恶在瞬间,千年在瞬间。王圆箓的一念,贪诱干扰了生命的完整;菩萨的一念,慈悲释怀了生命的圆满。无论如何,我们需要辨识它们,要知道,我们的念头和感受就是我们自己,它们就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我们既是心,同时又是心的观察者”。

仰望深藏于山川星辰中的菩萨,重新理解、接纳心的宁静。第一次对王圆箓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并因此获得对事物更广泛、更深刻的认知;在这个场景之中,内心的慈悲得到加深,自此,对周遭的一切将会做出有益的呼应,念及此,泪流了出来。

再去倾听细沙下找寻到的米薇的一封书信,再去感受十信使决绝的责任,敦煌千年的历史在潮歌独特的编导中,触动了人心底最深处的柔软情感,穿越千年沧桑之后,使我们重新找回了自己。

一千年究竟有多长?不过一瞬间。正如潮歌自己说的那样:这个作品并不完全是给游客(或是给来敦煌旅游的人)看的,是给我们的子孙万代看的,“我愿意变成丝绸之路上的一把黄沙,让大家铺着走到大道上。”潮歌是这样说的,这部剧也是这样呈现的。

选取剧中一段台词:

不,我在,我一直都在,我不会离开。

我是你的绿水青山,我是你的大义无边,我是你从2100年走来的祖先,我是你映刻在心灵上的经卷。

我是一条大路啊,我是这路上的一句誓言。

我是你的汉朝,我是你的隋朝,我是你的唐朝,我是你的明朝……我是这土地上最壮美的麦田,我是这麦田上最辽阔的苍天。

我是你的春天,我是你的夏天,我是你的秋天,我是你的冬天;我是你永远不断的血脉,我是你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繁衍,我是你的一瞬间,我是你的一千年。

在《千年一瞬间》的沧桑柔美的曲词中,同学们和我一起回到现实中。在去酒店的路上,主题曲依然飘荡在车厢里,同学们纷纷在微信圈里留言,表达内心的震撼和感动,甚至很多男同学告诉我,他们也感动得泪流不已。

此来敦煌,因潮歌,又见敦煌,又见慈悲。敦煌点将

开始进入赛事的状态。一大早和同学们拉练,从酒店跑去鸣沙山。天气少有的凉爽,慢跑在熟悉的街道上,非常舒服。大家在鸣沙山脚下集合,排好方队开始晨练。从这一天开始,金勇、佘广和雪亚就陪在我身边,做我的小队伙伴,更重要的是保护我完成赛事。有了他们的加持,我的第三次戈壁挑战赛正式启动。

晨练之后,新国大的张霖来到酒店接我,因为我和新国大的老师、同学们约好一起午餐。看到熟悉的校长、老师和同学,熟悉的橙黄色队服,亲切而温暖。戈10、戈11时,我都和新国大的战友在一起,高举着橙黄色的大旗,在戈壁中擎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次虽然我不再与他们在一个队伍里,但是知道彼此的祝福依然陪伴左右。

下午牟震帮我约好炯华队医,专门针对性地调整我的身体状态,随队摄影师健哥不忘记录这个时刻,于是我就有了一张痛并幸福着的照片。A队队员也都围在炯华的身边,大家谈笑着、交流着,一副放松的状态,我相信都是因为炯华的帮助。老戈友都告诉我,只要炯华陪着我们,就不用担心。这让我想到新国大的廖队医,开心的是,炯华也认识廖队医,实在是太美好了。

做好了准备工作,点将的时间就要到了,伟敏也和我约好见面。伟敏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学生,自她投身到戈壁挑战赛这项工作之中后,每一次到戈壁我都会与她相约见面,这是第三次见面,她依然给予我尽可能的帮助,而我们也如前两次般合影留念,好玩的是,我们两个都不约而同地说:“你更年轻了!”

我们排队入场,国发院组委会准备了好多学院旗帜,当口号响起来的时候,威武豪迈的形象也入画中。来到会场中间,参赛的几十支队伍,口号震天,旗帜招展,千军点将之势,振奋人心。巧合的是新国大与国发院的队员坐在一起,让我可以不偏不倚地与两队同学集合在一起。华南理工大学是首次观摩赛事,我跑去找他们合影,兴奋于他们终于参与了这个赛事。想不到会遇到南京品成梦想的家人,大家又快乐地在一起照相,相遇的美好,一波一波荡漾开。可以靠在温暖的老师和同学们身边,幸运亦温暖。

点将仪式开启了,每一个战队都有豪迈的口号和震天的豪情,每一个战队都有英勇的记录和全新的渴望;每一个准备都是一份加持,每一个鼓励都是一种依靠,赛事创始人曲向东把点将台的热度推到顶点,欢呼声、鼓声和口号声响成一片。

也许是因为这是第三次参加点将,我可以快乐而安静地坐在沸腾的人群中,细细去欣赏和体察其中不同的味道,带着欣赏去倾听激情,带着平和去感知振奋;戈友释放出来的能量,滋养着彼此的精神,滋养着彼此的愉悦。借由此,我感受到身体的和谐,更感受到身心的安详。那一刻,我知道,明天走上赛道,一切会安好。

喜欢这次对点将台的新体会:受与想完全不再外化,心安住于自身。内心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接纳外界,动与静的界限完全消失了,点将成为一种仪式,这种仪式不再分别出征与挑战,不再是你和我,没有了分别心,完全融合在一起。这奇妙的体验,让这宏大的能量铺满点将台上的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是一个人,一个人是所有人。

带着这奇妙的感受,填下这首词:浪淘沙令·敦煌点将山近沙鸣远,风驻尘淡。日光不及步履长。来去匆匆不是客,未敢懈怠。擎大旗猎猎,激情豪迈,磬鼓声声踏歌行。玄奘路上见本心,亦归纯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