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三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04:24:26

点击下载

作者:王月清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净土三经

净土三经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净土三经 / 王月清 释译.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5.9 (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ISBN 978-7-5060-8567-0

Ⅰ.①净… Ⅱ.①王… Ⅲ.①净土宗—佛经—注释 ②净土宗—佛经—译文 Ⅳ.①B946.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 (2015) 第267723号本书中文简体字版权由上海大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独家授权出版中文简体字版专有权属东方出版社

净土三经

(JINGTU SANJING)

释 译 者:王月清

责任编辑:夏旭东

出  版:东方出版社

发  行: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113号

邮政编码:100007

版  次:2016年9月第1版

印  刷:三河市中晟雅豪印务有限公司

印  次:2016年9月第1次印刷

印  张:7.75

开  本:880毫米×1230毫米 1/32

字  数:110千字

书  号:ISBN 978-7-5060-8567-0

定  价:38.00元

发行电话:(010) 85924663 85924644 85924641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本书观点并不代表本社立场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拨打电话:(010) 85924602 85924603《中国佛学经典宝藏》大陆简体字版编审委员会

主任委员:赖永海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月清 王邦维 王志远 王雷泉

     业露华 许剑秋 陈永革 吴根友

     徐小跃 龚 隽 葛兆光 温金玉

     彭明哲 程恭让 鲁彼德 董 群

     潘少平 潘桂明 魏道儒总序自读首楞严,从此不尝人间糟糠味;认识华严经,方知已是佛法富贵人。

诚然, 佛教三藏十二部经有如暗夜之灯炬、苦海之宝筏, 为人生带来光明与幸福, 古德这首诗偈可说一语道尽行者阅藏慕道、顶戴感恩的心情! 可惜佛教经典因为卷帙浩瀚、古文艰涩, 常使忙碌的现代人有义理远隔、望而生畏之憾, 因此多少年来, 我一直想编纂一套白话佛典, 以使法雨均沾, 普利十方。

一九九一年, 这个心愿总算有了眉目。是年, 佛光山在中国大陆广州市召开“白话佛经编纂会议”, 将该套丛书定名为《中国佛教经典宝藏》[1]。后来几经集思广益, 大家决定其所呈现的风格应该具备下列四项要点:

一、启发思想:全套《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共计百余册, 依大乘、小乘、禅、净、密等性质编号排序, 所选经典均具三点特色:

1. 历史意义的深远性

2. 中国文化的影响性

3. 人间佛教的理念性

二、通顺易懂:每册书均设有原典、注释、译文等单元, 其中文句铺排力求流畅通顺, 遣词用字力求深入浅出, 期使读者能一目了然, 契入妙谛。

三、文简意赅:以专章解析每部经的全貌, 并且搜罗重要的章句, 介绍该经的精神所在, 俾使读者对每部经义都能透彻了解, 并且免于以偏概全之谬误。

四、雅俗共赏:《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虽是白话佛典, 但亦兼具通俗文艺与学术价值, 以达到雅俗共赏、三根普被的效果, 所以每册书均以题解、源流、解说等章节, 阐述经文的时代背景、影响价值及在佛教历史和思想演变上的地位角色。

兹值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 诸方贤圣齐来庆祝, 历经五载、集二百余人心血结晶的百余册《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也于此时隆重推出, 可谓意义非凡, 论其成就,则有四点可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佛教史上的开创之举:民国以来的白话佛经翻译虽然很多, 但都是法师或居士个人的开示讲稿或零星的研究心得, 由于缺乏整体性的计划, 读者也不易窥探佛法之堂奥。有鉴于此,《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突破窠臼, 将古来经律论中之重要著作, 做有系统的整理,为佛典翻译史写下新页!

二、杰出学者的集体创作:《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结合中国大陆北京、南京各地名校的百位教授、学者通力撰稿, 其中博士学位者占百分之八十, 其他均拥有硕士学位, 在当今出版界各种读物中难得一见。

三、两岸佛学的交流互动:《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撰述大部分由大陆饱学能文之教授负责, 并搜录台湾教界大德和居士们的论著, 借此衔接两岸佛学, 使有互动的因缘。编审部分则由台湾和大陆学有专精之学者从事,不仅对中国大陆研究佛学风气具有带动启发之作用, 对于台海两岸佛学交流更是帮助良多。

四、白话佛典的精华集萃:《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将佛典里具有思想性、启发性、教育性、人间性的章节做重点式的集萃整理, 有别于坊间一般“照本翻译”的白话佛典, 使读者能充分享受“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的法喜。

今《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付梓在即, 吾欣然为之作序, 并借此感谢慈惠、依空等人百忙之中, 指导编修;吉广舆等人奔走两岸, 穿针引线;以及王志远、赖永海等大陆教授的辛勤撰述;刘国香、陈慧剑等台湾学者的周详审核;满济、永应等“宝藏小组”人员的汇编印行。由于他们的同心协力, 使得这项伟大的事业得以不负众望, 功竟圆成!《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虽说是大家精心擘划、全力以赴的巨作, 但经义深邈, 实难尽备;法海浩瀚, 亦恐有遗珠之憾;加以时代之动乱, 文化之激荡, 学者教授于契合佛心, 或有差距之处。凡此失漏必然甚多, 星云谨以愚诚, 祈求诸方大德不吝指正, 是所至祷。一九九六年五月十六日于佛光山[1]. 编者注:《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 大陆出版时改为《中国佛学经典宝藏》丛书。原版序敲门处处有人应《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是佛光山继《佛光大藏经》之后, 推展人间佛教的百册丛书, 以将传统《大藏经》精华化、白话化、现代化为宗旨, 力求佛经宝藏再现今世, 以通俗亲切的面貌, 温渥现代人的心灵。

佛光山开山三十年以来, 家师星云上人致力推展人间佛教, 不遗余力, 各种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创办, 全世界弘法度化之道场应机兴建, 蔚为中国现代佛教之新气象。这一套白话精华大藏经, 亦是大师弘教传法的深心悲愿之一。从开始构想、擘划到广州会议落实, 无不出自大师高瞻远瞩之眼光, 从逐年组稿到编辑出版, 幸赖大师无限关注支持, 乃有这一套现代白话之大藏经问世。

这是一套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反映传统佛教文化的丛书, 取其精华, 舍其艰涩, 希望既能将《大藏经》深睿的奥义妙法再现今世, 也能为现代人提供学佛求法的方便舟筏。我们祈望《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具有四种功用:

一、是传统佛典的精华书

中国佛教典籍汗牛充栋, 一套《大藏经》就有九千余卷, 穷年皓首都研读不完, 无从赈济现代人的枯槁心灵。《宝藏》希望是一滴浓缩的法水, 既不失《大藏经》的法味, 又能有稍浸即润的方便, 所以选择了取精用弘的摘引方式, 以舍弃庞杂的枝节。由于执笔学者各有不同的取舍角度, 其间难免有所缺失, 谨请十方仁者鉴谅。

二、是深入浅出的工具书

现代人离古愈远, 愈缺乏解读古籍的能力, 往往视《大藏经》为艰涩难懂之天书, 明知其中有汪洋浩瀚之生命智慧, 亦只能望洋兴叹, 欲渡无舟。《宝藏》希望是一艘现代化的舟筏, 以通俗浅显的白话文字, 提供读者遨游佛法义海的工具。应邀执笔的学者虽然多具佛学素养,但大陆对白话写作之领会角度不同, 表达方式与台湾有相当差距, 造成编写过程中对深厚佛学素养与流畅白话语言不易兼顾的困扰, 两全为难。

三、是学佛入门的指引书

佛教经典有八万四千法门, 门门可以深入, 门门是无限宽广的证悟途径, 可惜缺乏大众化的入门导览, 不易寻觅捷径。《宝藏》希望是一支指引方向的路标, 协助十方大众深入经藏, 从先贤的智慧中汲取养分, 成就无上的人生福泽。

四、是解深入密的参考书

佛陀遗教不仅是亚洲人民的精神归依, 也是世界众生的心灵宝藏。可惜经文古奥, 缺乏现代化传播, 一旦庞大经藏沦为学术研究之训诂工具, 佛教如何能扎根于民间? 如何普济僧俗两众? 我们希望《宝藏》是百粒芥子, 稍稍显现一些须弥山的法相, 使读者由浅入深, 略窥三昧法要。各书对经藏之解读诠释角度或有不足, 我们开拓白话经藏的心意却是虔诚的, 若能引领读者进一步深研三藏教理, 则是我们的衷心微愿。大陆版序一《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是一套对主要佛教经典进行精选、注译、经义阐释、源流梳理、学术价值分析, 并把它们翻译成现代白话文的大型佛学丛书, 成书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由台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星云大师担任总监修, 由大陆的杜继文、方立天以及台湾的星云大师、圣严法师等两岸百余位知名学者、法师共同编撰完成。十几年来, 这套丛书在两岸的学术界和佛教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研究、弘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 推动两岸的文化学术交流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佛学经典宝藏》则是《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的简体字修订版。之所以要出版这套丛书, 主要基于以下的考虑:

首先,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 典籍浩瀚, 博大精深, 即便是专业研究者, 穷其一生之精力,恐也难阅尽所有经典, 因此之故, 有“精选”之举。

其次, 佛教源于印度, 汉传佛教的经论多译自梵语;加之, 代有译人, 版本众多, 或随音, 或意译, 同一经文, 往往表述各异。究竟哪一种版本更契合读者根机?哪一个注疏对读者理解经论大意更有助益? 编撰者除了标明所依据版本外, 对各部经论之版本和注疏源流也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再次, 佛典名相繁复, 义理艰深, 即便识得其文其字, 文字背后的义理, 诚非一望便知。为此, 注译者特地对诸多冷僻文字和艰涩名相, 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注解和阐析, 并把所选经文全部翻译成现代汉语。希望这些注译, 能成为修习者得月之手指、渡河之舟楫。

最后, 研习经论, 旨在借教悟宗、识义得意。为了将其思想义理和现当代价值揭示出来, 编撰者对各部经论的篇章品目、思想脉络、义理蕴涵、学术价值等所做的发掘和剖析, 真可谓殚精竭虑、苦心孤诣! 当然, 佛理幽深, 欲入其堂奥、得其真义, 诚非易事! 我们不敢奢求对于各部经论的解读都能鞭辟入里, 字字珠玑, 但希望能对读者的理解经义有所启迪!

习近平主席最近指出:“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 但传入中国后, 经过长期演化, 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 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如何去研究、传承和弘扬优秀佛教文化,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拟对繁体字版的《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进行修订, 并出版简体字版的《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随喜赞叹, 寥寄数语, 以叙因缘, 是为序。二○一六年春于南京大学大陆版序二

身材高大、肤色白皙、擅长军事的亚利安人, 在公元前四千五百多年从中亚攻入西北印度, 把当地土著征服之后, 为了彻底统治这里的人民, 建立了牢不可破的种姓制度, 创造了无数的神祇, 主要有创造神梵天、破坏神湿婆、保护神毗婆奴。人们的祸福由梵天决定, 为了取悦梵天大神, 需要透过婆罗门来沟通, 因为他们是从梵天的口舌之中生出, 懂得梵天的语言——繁复深奥的梵文, 婆罗门阶级是宗教祭祀师, 负责教育, 更掌控了神与人之间往来的话语权。四种姓中最重要的是刹帝利, 举凡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都由他们实际操作, 属贵族阶级, 由梵天的胸部生出。吠舍则是士农工商的平民百姓, 由梵天的膝盖以上生出。首陀罗则是被踩在梵天脚下的土著。前三者可以轮回, 纵然几世轮转都无法脱离原来种姓, 称为再生族;首陀罗则连轮回的因缘都没有, 为不生族, 生生世世为首陀罗, 子孙也倒霉跟着宿命, 无法改变身份。相对于此, 贱民比首陀罗更为卑微、低贱, 连四种姓都无法跻身其中, 只能从事挑粪、焚化尸体等最卑贱、龌龊的工作。

出身于高贵种姓释迦族的悉达多太子, 为了打破种姓制度的桎梏, 舍弃既有的优越族姓, 主张一切众生皆平等, 成正等觉, 创立了佛教僧团。为了贯彻佛教的平等思想, 佛陀不仅先度首陀罗身份的优婆离出家, 后度释迦族的七王子, 先入山门为师兄, 树立僧团伦理制度。佛陀更严禁弟子们用贵族的语言——梵文宣讲佛法, 而以人民容易理解的地方口语来演说法义, 这就是巴利文经典的滥觞。佛陀认为真理不应该是属于少数贵族、知识分子的专利或装饰, 而应该更贴近普罗大众, 属于平民百姓共有共知。原来佛陀早就在推动佛法的普遍化、大众化、白话化的伟大工作。

佛教从西汉哀帝末年传入中国, 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漫长艰巨的译经过程, 加上历代各宗派祖师的著作, 积累了庞博浩瀚的汉传佛教典籍。这些经论义理深奥隐晦, 加以书写的语言文字为千年以前的古汉文, 增加现代人阅读的困难, 只能望着汗牛充栋的三藏十二部扼腕慨叹, 裹足不前。

如何让大众轻松深入佛法大海, 直探佛陀本怀? 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乃发起编纂《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一九九一年, 先在大陆广州召开“白话佛经编纂会议”, 订定一百本的经论种类、编写体例、字数等事项,礼聘中国社科院的王志远教授、南京大学的赖永海教授分别为中国大陆北方与南方的总联络人, 邀请大陆各大学的佛教学者撰文, 后来增加台湾部分的三十二本, 是为一百三十二册的《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 于一九九七年, 作为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的献礼, 隆重出版。

六七年间我个人参与最初的筹划, 多次奔波往来于大陆与台湾, 小心谨慎带回作者原稿, 印刷出版、营销推广。看到它成为佛教徒家中的传家宝藏, 有心了解佛学的莘莘学子的入门指南书, 为星云大师监修此部宝藏的愿心深感赞叹, 既上契佛陀“佛法不舍一众”的慈悲本怀,更下启人间佛教“普世益人”的平等精神。尤其可喜者,欣闻现大陆出版方东方出版社潘少平总裁、彭明哲副总编亲自担纲筹划, 组织资深编辑精校精勘;更有旅美企业家鲁彼德先生事业有成之际, 秉“十方来, 十方去, 共成十方事”之襟怀, 促成简体字版《中国佛学经典宝藏》的刊行。今付梓在即, 是为序, 以表随喜祝贺之忱!二○一六年元月题解

净土, 就是庄严清净, 没有五浊污染的极乐世界,是诸佛、圣者所居住的国土。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净土宗,即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目的, 专修往生阿弥陀净土的法门。从东晋慧远与十八高贤在庐山结白莲社, 同修净业, 到东魏昙鸾感人命危脆, 赴江南求长生之法于“山中丞相”陶弘景, 归途获《观无量寿经》一部, 继而专弘净土法门, 到隋唐时道绰、善导正式创宗, 尽力传布, 净土宗势力在中土蔚为大观。

此宗的主旨是以修行者的念佛为内因, 以阿弥陀佛的愿力为外缘, 内外相应, 往生西方净土。在思想内容上, 主要以“信、愿、行”为宗。倡导对西方净土的实有和念佛必定往生等产生坚定的信心, 并且明确立誓发愿死后往生西方净土, 继而真实地依教修行, 如念佛、修禅、积德等, 这样, 命终之际, 阿弥陀佛会前来接引修行者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宋初以后, 禅、律、天台、华严学者无不兼弘净土, 奉阿弥陀佛的净土信仰在中土佛教渐趋衰微的情势下仍广为流行, 甚至出现“家家阿弥陀, 户户观世音”的净土盛行气象。与此同时, 禅宗与净土宗的合流, 更是增进了中土佛教的特色。

本书所集的净土三经, 就是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这三经即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叙说阿弥陀佛因位的愿行和果上的功德, 及摄受十方念佛众生。《观无量寿经》向人们显示往生净土的行业, 即告诉人们如何修行净土法门;《阿弥陀经》显示净土的正、依报庄严, 极乐世界的美妙和执持阿弥陀佛名号的种种利益及方便, 并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之功德。

净土经典在中土的传译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以支娄迦谶、竺佛朔共译《般舟三昧经》(公元一七九年)为嚆矢, 之后陆续有译本问世。三国时代支谦译出《大阿弥陀经》两卷, 详述弥陀在因位发愿及极乐净土的庄严, 为净土宗重要的经典。曹魏时康僧铠译《无量寿经》, 西晋竺法护译出《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两卷 (内容与《大阿弥陀经》相似)。

此外, 复有支谦的《慧印三昧经》《无量门微密持经》, 竺法护的《德光太子经》《决定总持经》《阿弥陀佛偈》等。姚秦弘始三年 (公元四○一年), 鸠摩罗什译出《阿弥陀经》《十住毗婆沙论》等, 略说极乐净土的庄严,为自古最盛行读诵者。其后相继有北凉昙无谶译《悲华经》十卷 (公元四一九年), 刘宋宝云译《新无量寿经》二卷 (公元四二一年), 畺良耶舍译《观无量寿经》一卷 (公元四二四年)。随着净土经典的传译日渐完备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成为后世尊奉的三部主要的净土经典。由于存在一典数译的情况,所以净土三经在后世的一般通行本是曹魏康僧铠译的《无量寿经》、刘宋畺良耶舍译的《观无量寿经》、姚秦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

康僧铠是三国时代的译经僧, 梵名音译僧伽跋摩,相传为印度人, 但从他的名字所冠的康姓来看, 可以推测他与中亚康居国有关。曹魏嘉平四年 (公元二五二年)至洛阳, 于白马寺译出《郁伽长者经》二卷、《无量寿经》二卷、《四分杂羯磨》一卷等。

畺良耶舍 (公元三八三——四四二年) 是刘宋时代的译经家。西域人, 据《梁高僧传》卷三载:畺良耶舍性刚直、寡嗜欲, 善诵阿毗昙, 博涉律部, 其余诸经多所欲综。虽三藏兼明, 而犹精禅观。刘宋文帝元嘉元年(公元四二四年) 赴建业, 居于钟山道林精舍, 译出《观无量寿佛经》《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元嘉十九年西游岷蜀, 所到之处弘道说法, 禅徒群聚。后还江陵, 不久即入寂, 享年六十。《阿弥陀经》的译者姚秦译经大师鸠摩罗什 (公元三四四——四一三年, 或公元三五○| 四○九年), 原籍天竺, 出生于西域龟兹国 (新疆疏勒), 是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父母都奉佛出家, 素有德行。罗什自幼聪敏, 七岁从母入道, 游学天竺, 遍参名宿, 博闻强记, 誉满五天竺。后归故国, 王奉为师。前秦苻坚闻其德, 遣骁骑将军吕光等率兵迎之。吕光西征既利, 遂迎罗什, 但于途中得知苻坚败没, 于是吕光在河西自立为王, 罗什因此羁留凉州十六七年。直至后秦姚兴攻破吕氏, 罗什始得东至长安, 时为东晋隆安五年 (公元四○一年)。

姚兴于长安设立佛经大译场, 以国师之礼恭请鸠摩罗什主持译经事业, 并把他迎去西明阁逍遥园居住。译经之暇, 开讲佛法, 听者如云, 无不稽首折服。此后在长安的十多年里, 是罗什一生事业上最辉煌的顶点。他先后译出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以上合称三论)《般若经》《法华经》《大智度论》《阿弥陀经》《维摩经》《十诵律》等经论。其译经的总数说法不一,《出三藏记集》称三十五部, 二九四卷;《开元释教录》则说是七十四部, 三八四卷。自佛教入传, 汉译佛经日多, 但所译多滞文格义, 不与原本相应, 罗什通达多种外国语言,中文根基深厚, 所译的包括《阿弥陀经》在内的经典,文体简洁晓畅, 文字优雅可诵, 内容卓拔超群。罗什一生致力弘通的法门, 当为般若系的大乘经典, 以及龙树、提婆系的中观部论书的翻译。

他译的经典, 对中土佛教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除《阿弥陀经》《十住毗婆沙论》成为净土宗所依的经论之外,《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由道生传于南方, 经僧朗、僧诠、法朗, 至隋代吉藏而集三论宗之大成;再加上《大智度论》, 而成四论学派。所译的《法华经》, 肇启天台宗的端绪; 《成实论》为成实学派的根本要典;《坐禅三昧经》的译出, 促成了“菩萨禅”的流行;《梵网经》一出, 中土得传大乘戒;《十诵律》则提供了研究律学的重要资料。

由于当时义学沙门云集长安, 归向罗什或听他说法的不可胜数, 号称弟子三千, 其中最著名的, 有僧肇、道生、道融、僧叡等。世寿七十时, 罗什入寂, 入灭后,有关方面在逍遥园里按照佛教仪式, 进行火化, 果真薪灭形碎之后, 罗什舌不焦烂。

需要说明的是, 除了“净土三经”外, 还有“净土五经”的说法, 那是在上述三部经典外, 再加上唐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的《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及唐罽宾国三藏般若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前者主要讲述如果众生一心念佛, 佛一定会因此“现前当来”, 所以“必定见佛”, 后者主要论述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

此外, 还有“净土三经一论”的说法。“三经”是指前述的《无量寿经》等净土三经,“一论”是指古印度世亲著, 北魏菩提流支译的《往生论》, 全称《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它依据《无量寿经》, 赞颂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美妙, 劝人修持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等“五念门”, 认为如果这样做, 死后可往生西方净土。

本书所收录的净土三经以金陵刻经处同治五年重刊本《净土四经》为底本。净土四经的会校汇刊者是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魏源 (公元一七九四——一八五六年)字默深, 晚年受“菩萨戒”后, 易名承贯。生于清乾隆五十九年,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进步思想家。他七八岁时, 入塾读书;十五岁中秀才, 二十岁中拔贡, 二十九岁中举人。之后, 考进士不中, 捐了一个内阁中书舍人 (五十二岁, 始中殿试第三甲, 赐同进士出身)。后来, 还曾做过知县、知州等地方官, 也曾做过某些边疆大吏的幕僚。

魏源早年研究佛学, 三十五岁从禅学大师钱林伊庵居士问法。后来魏源在京师红螺寺从净土宗法师悟和(名瑞安) 研习净土要义, 晚年专心净土, 自称“菩萨戒弟子魏承贯”。一八五三年十一月, 魏源辞官南归, 其全家侨居兴化, 魏源则栖居于苏杭等地, 手订平生著述,晨夕静坐参禅, 会译并辑《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普贤行愿品》为《净土四经》, 分别为之作叙, 并冠以总叙一篇。死前一年 (公元一八五六年), 手录四经, 自高邮寄书好友周诒朴, 请其刊刻流布。同年秋, 游杭州, 寄宿僧舍, 于一八五七年 (咸丰七年) 三月初, 在杭州东园僧舍中凝坐而逝, 时年六十四岁。

清初以降, 净土一跃而为佛教各宗, 以及学界和民间的共同信仰, 人们纷纷寻求净土经典所展示的极乐境界, 期望通过读诵经典, 起信生解, 依教修行, 从而找到安慰自己心灵的精神家园。历代以来, 净土经典, 特别是《无量寿经》等, 译本繁多, 互有优劣彰晦, 不利于流通。魏源在辑净土经卷为书时, 有选择地会辑汉、魏、吴、宋等数译, 集成新会校本《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值得一提的是, 他把立法界缘起为理论体系, 被称为性起法门的华严宗的经典《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十卷《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纳入经集中而成《净土四经》。在《净土四经》总叙中, 他指出纳《普贤行愿品》的目的就是要“明心佛之无尽”, 强调人的“心”“念”作用。他选择《普贤行愿品》代表的“心性本觉”的思想作为净土的归宿, 反映出他净土思想中强调心性的特质, 也反映了他凭借他力, 又强调自力, 赞成持名, 又不废发观想的思想倾向。总之, 引《普贤行愿品》入《净土四经》是魏源的独创。《净土四经》的刊行, 其版本质量和学术影响都得到公允和称赞。近代佛学复兴的旗手, 自称净业弟子的杨文会居士在重刊魏源的净土四经的跋中说:“净土一门,普被群机, 广流末法, 实为苦海之舟航, 入道之阶梯也。”他很为净土宗的经卷“迄不可得”而深感遗憾, 后“见此本于王梅叔处……喜出望外。此本为邵阳魏公默深所辑”。杨文会尤其强调:“魏公一片婆心, 末学咸受其惠。”近人李世由也说:“龚言天台家言, 魏修净土。金陵刻经处首出净土四经, 即魏氏校订本。”(李世由《暾卢类稿》甲编)

魏源自己也在《净土四经》总叙中道出了“合刊四经, 以广为流通, 普与含灵, 同跻正觉”的心愿。在辑订净土四经时, 他发心广大, 又精于文字, 后世公认为魏氏《净土四经》是尽善本。魏源所辑的《净土四经》中, 用力最勤的当数《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属于“我佛屡说, 诸师竞译, 东来最早, 译本独多”的一部佛教经典。此经在中土译本极多,古来即有“五存七缺”十二种之说:

(1)《无量寿经》二卷, 东汉安世高译, 今已不存。

(2)《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四卷, 东汉支娄迦谶译。(简称“汉译”)

(3)《阿弥陀经》二卷, 三国吴支谦译。(简称“吴译”)

(4)《无量寿经》, 曹魏康僧铠译, 即后世较为流行的“魏译”。

(5)《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 曹魏帛延译, 今已不存。

(6)《无量寿经》二卷, 西晋竺法护译, 今已不存。

(7)《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一卷, 东晋竺法力译,今已不存。

(8)《新无量寿经》二卷,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 今已不存。

(9)《新无量寿经》二卷, 刘宋宝云译, 今已不存。

(10)《新无量寿经》二卷, 刘宋昙摩蜜多译, 今已不存。

(11)《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二卷, 唐代菩提流志译, 简称“唐译”。

(12)《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 北宋法贤译, 简称“宋译”。

近代学者, 如日本常盘大定、望月信亨、中村元等人, 根据历代经录的记载、敦煌本的新资料、梵文原本的对照研究, 对古来十二译之说提出了质疑, 认为本经前后仅有五种译本而已, 也就是上面记述的十二译本中的第三、第五、第十一、第十二译本, 另加上西晋竺法护译的《无量寿经》二卷, 其余多为重复讹伪的记录。此外, 日本野上俊静进一步主张本经是竺法护译于西晋永嘉二年的译本, 而非康僧铠所译。

不管如何, 现存世的五种译本, 即汉、吴、魏、唐、宋五译本, 差异较大, 不但文字详略悬殊, 而且内容也有差别。例如弥陀因地大愿, 汉吴两译为廿四愿, 宋译是三十六愿, 魏唐两译是四十八愿。且大愿的内容, 各译也不同。至于造成诸译不同的原因, 学者一般认为《无量寿经》, 乃佛多次宣说, 梵本不一。译者所据不同,再加上译笔的巧拙有差, 所以造成译文有异。到目前为止, 研究者已发现本经梵文原本有好几种。

一八八三年, 英国学者麦克斯·穆勒与日本南条文雄共同出版原文本。一九○八年, 南条文雄将此版译为日文。一九一七年, 日本荻原云来又根据高楠顺次朗、河口慧海两人自尼泊尔所发现的梵文及藏译本, 重新改订穆勒出版的梵文本, 又译为日文本, 英文本。此外,寺本婉雄、青木文教两人也曾先后将西藏本译为日文出版。

大致看来,《无量寿经》的魏译本文辞详赡, 义理圆足, 唐译本与之相差不大, 似乎出于同一梵本。宋译也很明畅, 但辞句前后差异很大。汉吴二译, 文辞拙涩,而义有相补备之处。

由于五译互有出入, 所以自宋迄今, 产生出四种会校本:

(1)《大阿弥陀经》 宋国学进士龙舒王日休校辑。

(2)《无量寿经》 清菩萨戒弟子彭际清节校。

(3)《摩诃阿弥陀经》 清菩萨戒弟子承贯邵阳魏源会译。(原名《无量寿经》, 后经正定王荫福居士校订,并改今名)

(4)《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现代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

王日休的校辑本问世后, 取代了魏译本《无量寿经》的流传地位。王日休本《无量寿经》虽然广为流通, 并收入龙藏与大正藏, 但王本也有得有失。莲池大师在《无量寿经疏钞》中说:“王氏所会, 较之五译, 简易明显, 流通今世, 利益甚大。但其不由梵本, 唯酌华文,未顺译法……”王氏自序中也说过:“其文碎杂而失统,错乱而不伦者, 则用其意而修其辞。”显然, 王氏本有不取原语、任意发挥的偏弊。

彭际清鉴于王本之失, 而专就魏译去其繁复, 并按云栖本, 校辑成彭氏本《无量寿经》, 但此本只是魏译本的节校本, 并非诸译的会集本。与魏译本相比, 彭际清本削去了繁杂, 优于魏译。近代丁福保居士在作《无量寿经笺注》时, 所注的就是彭氏本。但彭本毕竟是节校本, 并不能补王氏之失, 所以仍不能称为善本。

以上第三种会译本, 即魏源所辑《净土四经》中的《无量寿经》, 在该会译本中, 力求避免王日休校辑本的偏失, 备取五译, 会成一经, 力求句句有来历, 用心良苦, 所愿极胜, 所成亦伟, 被学界公认为善本。清代同治中王荫福居士极是推崇魏本, 并说:“近世邵阳魏居士复本云栖大师之说, 遍考诸译, 别为一书。包举纲宗,文辞简当, 乃得为是经之冠冕。”王荫福居士把魏源的会译本盛赞为诸本中的最好本。

由上可知, 净土三经的版本取魏源会辑的《净土四经》是可行的。

从学术价值来看, 魏源会辑的净土四经中的总叙、无量寿经会译叙、观无量寿经经叙、阿弥陀经叙以及无量寿经中的夹注等, 都反映了当时净土思想发展的最高水平。由于净土三经原典篇幅不长, 所以本书全辑也全译了原典。金陵刻经处原净土四经版本中《无量寿经》中的魏氏夹注全部删除, 原本中的魏氏等人的叙文也没有附辑。至于现代佛学者夏莲居老居士的会译本, 因考虑其篇较长, 所以没有选取该本。《观无量寿经》的汉译现存仅此一本, 所以无需多加考虑其他译本或版本问题。《阿弥陀经》在中土弘传极盛, 史载曾三次汉文译出。第一次是姚秦弘始四年 (公元四○二年) 二月八日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译出。第二译是刘宋孝建年中(公元四五四——四五六年) 求那跋陀罗在荆州辛寺译出, 名《小无量寿经》, 今已失传。第三译是唐永徽元年(公元六五○年) 正月一日玄奘在长安大慈恩寺译出, 名《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另外, 此经的藏文译本, 是由施戒与智军共译出 (也有说是由慧铠日帝与智军共译)。但汉译本中, 鸠摩罗什译本因文辞平易而流畅简明, 早已成为汉地佛教学人所乐诵的定本, 因此《阿弥陀经》取罗什译本。

最后, 将净土三经题名的含义作一简要的解释。无量寿, 是梵语意译而成, 即为阿弥陀佛之意。阿弥陀,梵语Amitabha的音译, 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净土宗的主要对象。因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 所以又称“接引佛”。阿弥陀原是一个国王, 后发心出家, 名法藏比丘, 对佛发四十八愿(或者二十四愿)。经勤苦修行成佛后, 现出一个清净世界, 接引众生往生那里去修行。该佛还另有十个名号,即无量寿佛、无量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无量寿经》又称《大无量寿经》《大阿弥陀经》《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它的异译本《阿弥陀经》(即《大阿弥陀经》) 是吴 (公元二二二——二八○年) 支谦译, 是《无量寿经》诸译中成立最早的一部。现存五译中, 本经的名题各不相同。汉译为《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吴译为《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又名《无量寿经》, 又名《阿弥陀经》;魏译为《无量寿经》;唐译为《无量寿如来会》;宋译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观无量寿经》又称《观无寿佛经》《无量寿佛观经》《无量寿观经》《十六观经》。略称《观经》, 观是观想、称念的意思, 本经是示现西方极乐净土, 并说修三福、十六观为往生方法的经典。《阿弥陀经》, 梵名音译速迦瓦低阿弥哩怛尾喻诃,又译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诸佛所护念经》《小无量寿经》《小经》《四纸经》。

补充说明的是, 我国净土法门主要为弥勒净土、弥陀净土两种。弥勒净土的信仰以东晋道安为最早, 著有《净土论》六卷, 期生兜率弥勒净土;唐代玄奘与窥基,也以弥勒净土为行持及依归, 从此以后, 由于修者少,弘扬者更少, 渐形衰落, 而弥陀信仰则大为隆兴, 弥陀净土遂成为诸佛净土的代表。经典1 无量寿经

原典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诸大声闻,众所知识,名曰陈如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舍利弗尊者、迦叶尊者、阿难尊者,如是等大弟子而为上首。又有普贤菩①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②

此诸菩萨皆具无量行愿,植众德本,具诸功德,行权方便,游诸佛国,普现一切,供养诸佛,化导众生。达众生相,通诸法性,譬③善幻师,幻诸男女等相。于彼相中,实无所得,入空、无愿、无相三昧,而能具足总持无量百千三昧,住深定门,悉睹现在无量诸佛,④于一念中,遍游佛土,分别众生语言,哀愍如己眷属,誓成诸佛无量功德,超诸声闻缘觉之地。又有比丘、比丘尼五百人,清净优婆塞七千人,清净优婆夷五百人,欲界天子八十万,色界天子七十万,遍净天子六十万,梵天一亿,如是无量大众,一时云集。

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净明镜,影畅表里,现大光明,数千百变。尊者阿难,即自思惟: 今日世尊,诸根悦豫,清净光颜,巍巍宝刹庄严。我从昔以来,所未曾见,喜得瞻仰,生希有心。⑤⑥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 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甚奇特广大之法,住诸佛所在最胜之道,为念过去未来诸佛耶? 为念现在他方诸佛耶? 惟愿宣说,利益一切。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善哉! 善哉! 阿难,汝为哀愍、利益诸众生故,能问如是微妙之义。汝今斯问,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布施累劫诸天人民、蜗飞、蠕动之类,功德百千万倍。何以故? 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阿难,如来出世,难值难见,犹优昙华,偶尔一现。汝今所问,多所饶益,我当为汝演说,开化一切。”

注释

①贤劫:指三劫的现在住劫。全称现在贤劫, 佛门认为现在的二十增减住劫中, 有千佛贤圣住世化导, 故称为贤劫, 又称善劫、现劫。贤劫与“过去庄严劫”、“未来星宿劫”合称三劫。

②行愿:指修行与誓愿, 又称愿行。根据《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一上所载, 如果有愿而无行, 那么就如一人要度到彼岸, 而不肯预备船筏一般, 此人一定会常在此岸, 永不得度;菩萨虽发四弘誓愿, 如果不修四行, 也是这样。因此, 修行与誓愿如鸟之双翼, 如果不能兼备, 就不能到达所期之境。

③无所得:又称无所有, 略称无得, 与“有所得”对应。意思是指体悟无相之真理, 内心无所执着, 无所分别。反之, 如果执着诸法差别之相, 堕入有无边邪之见, 就称作有所得。诸法均由因缘所生, 本无自性, 以无自性, 故无决定相可得, 称为无所得。这就是不堕于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等四双八计之中道正观。《大智度论》卷十八载:“诸法实相中, 受决定相不可得故, 名无所得。”

另外, 因菩萨永断一切生死, 出离三界, 住于一切智, 是无所得大乘之至极, 所以菩萨也称无所得。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七载:“有所得者名生死轮, 一切凡夫轮回生死, 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 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④一念:指一次心念。念为思念之意, 一般有心念、观念、称念, 故以一念配合一声佛号, 称名一句, 即谓一念。

⑤长跪:为佛门礼法之一, 两足屈膝着地, 以示礼敬。

⑥寂定:指禅定之境, 意思是于诸法不起妄想妄念。

译文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

那时, 释迦牟尼佛住在王舍城附近的耆阇崛山中,与诸多的大比丘僧共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这些大比丘僧都是众所周知的佛的声闻大弟子, 他们中间,陈如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舍利弗尊者、迦叶尊者、阿难尊者等人都是上首弟子。另外, 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以及现在贤劫中的一切菩萨, 也来会聚一堂。

这些菩萨, 誓愿宏大, 广种善根, 具足无量功德,善巧示化, 渡济众生。他们游化于诸佛国土, 普遍示现一切色身, 供养十方诸佛, 化导一切有情众生。并能了达众生之相, 融通诸法之真实体性, 就像那善变的幻士,变化为同世间男女一样的身相。这些菩萨, 虽身化世相,却处于无所执着、无所分别的菩萨乘境界, 住于空寂、无愿、无相的三昧中, 并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入于千百种体悟妙境, 住于深妙正定的法门, 皆能看到现在世的无量诸佛, 能在一念之间, 游遍十方佛国, 区分辨别众生的言语, 像对待自己的眷属一般体恤、怜愍他们, 以慈悲的心怀立誓成就诸佛的不可计量功德, 超越于声闻乘、缘觉乘, 而达菩萨乘的境界。此外, 聚会的众人当中, 还有比丘、比丘尼五百人, 清净优婆塞七千人, 清净优婆夷五百人, 欲界天子八十万人, 色界天子七十万人, 遍净天子六十万人, 梵天一亿人, 一时人如云集,不可计量。

与此同时, 释迦牟尼佛神采奕奕, 威光四射, 恰似金光融融, 又如明镜光彻, 表里清明。这样的威光神明千变万化, 大放异彩。阿难尊者见释迦牟尼佛这般威光神明, 心里独自思量着:我以前从未见过释尊像今天这样, 诸根愉悦, 清净光明, 智炬照人, 让这方佛土这般巍巍庄严。看到这般情景, 真令人生出希有难得之心。于是, 阿难即从座上站起来, 向前跨出一步, 偏露右肩,合掌长跪, 向释尊说道:世尊您今天入于大寂定之禅境,修住于奇特深广的佛法, 处于诸佛修道的最殊胜境界,莫非是忆念着过去未来诸佛? 莫非忆念着现在他方诸佛?恳请您为大家宣说佛法, 利益一切众生。

那时, 释迦牟尼佛听罢阿难的话, 高兴地说:“很好!很好! 阿难, 因为你有悲悯众生、利益他人的心愿, 所以能提问佛法精妙之义。你这一发问, 胜过供养天下的阿罗汉、辟支佛, 也胜过布施累劫之中的诸天人民以及蜎飞蠕动等一切有情。这一发问, 真是功德无量。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就是你这一问, 当来诸天人民以及一切有情众生, 都有度脱迷障、共登彼岸的希望。阿难,你可知道, 如来出世, 难遇难见, 就像那优昙花一样,偶尔一现。你这一问, 很多人会因此而得到利益, 我将为你等宣说佛法, 以开示化导一切有情众生。”

原典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自在王如来,住世四十二劫。彼佛法中,有一比丘,名曰法藏,本是国王,闻佛说法,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智慧勇猛,无能逾者。“诣世自在王如来所,顶礼佛足,向佛合掌,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已发无上正觉之心,愿佛为我广宣诸佛国净土庄严,令我于世得无等觉,成大菩提。’ 时,世自在王佛,语法藏比丘:‘庄严佛①土,汝当自摄。’ 比丘白佛:‘斯义宏深,非我境界。唯愿世尊,为我敷演。’“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善恶、国土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②志无所着,修习功德,发大誓愿,摄取庄严,具足五劫。“往诣世自在王佛言:‘我今为菩萨道,欲令我后作佛时,于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中,智慧光明功德,都胜诸佛国者,宁可得否?’ 佛言: ‘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至心求道,何愿不得?’ 时,法藏比丘,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佛言: ‘世尊,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唯垂听察:

注释

①自摄:与“他摄”对称。指以戒法专摄身、口、意三业, 使不放逸。另外, 以自己发愿修行之力, 摄持而证得果位, 也称自摄。此义同于自力, 即以自力为体,自摄为用。《安乐集》卷上说:“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

②摄取:又称摄取不舍。即指阿弥陀佛摄受护念念佛众生而不舍。据《观无量寿经》载, 阿弥陀佛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摄受照护念佛之众生而不舍, 故称摄取不舍, 或称摄取照护、摄护。其光明利益, 称为摄取光益。《观无量寿佛经疏·定善义》举出念佛众生蒙摄取利益的三缘, 称为摄取三缘。这三缘是:亲缘、近缘、增上缘。亲缘是指佛与众生的意志、行为 (即三业) 相应;近缘是指众生愿见佛, 佛即应念显现于其眼前;增上缘,指众生由念佛而消除其罪障, 临终时, 佛与圣众迎往净土。(参见《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

译文

佛陀告诉阿难说:“从今上溯过去, 在不可计量的劫数之前, 有一个名叫世自在王如来出世, 世自在王如来住世四十二劫。在他传法期间, 有一国王听了佛之说法后, 出家为僧, 号名法藏。法藏潜心佛法, 发愿成就无上真正佛道, 抛弃世间国土王位及富贵荣华, 投身佛门出家, 精进修行, 佛智猛增, 没有人能比的。“一次, 他来到世自在王如来的住所, 在佛的双足前顶礼, 合掌施敬, 向佛说道:‘世尊, 我已发成就无上正觉之心, 请您为我宣说诸佛国土的清净庄严, 好让我获得最高觉悟, 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那时, 世自在王如来听罢这话, 对法藏比丘说:‘法藏, 你应当自力摄持, 成就佛土庄严。’ 法藏对世自在王佛说:‘你的意境精妙深广, 不是我这种境界所能达到的, 恳请您为我铺陈宣说。’“那时, 世自在王佛听法藏这一说, 知道法藏心智高明, 志愿宏大, 就当即满足法藏的心愿, 为他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 其天人善恶、国土粗犷妙净秽之事,也一一应他心愿示现给他。那时, 法藏比丘听过佛宣说的佛法之后, 承世自在王佛之威神, 得佛之天眼, 一下子彻见那庄严清净的佛土, 继而生发成就最高佛道的誓愿。法藏比丘心念清净, 无所执着, 精勤求索, 修习摄取佛土之大愿, 历经五劫, 大愿方成。“于是, 法藏比丘又来到世自在王佛的住处, 对世自在王佛说:‘我现修持菩萨道, 假如我日后修行觉悟成佛,与八方上下无数诸佛相比, 能否达到智慧光明功德, 都超过他们的庄严清净佛土?’ 佛说:‘法藏, 你看那烟波浩渺、苍苍茫茫的大海, 即便一人用斗量, 天长日久,也可以见底。倘若人心精诚求道, 有什么愿望不能实现?’ 那时, 法藏比丘听后, 顶礼佛足, 绕佛三周, 然后合掌安住于佛面前, 说道:‘世尊, 我已摄取了庄严佛土清净之行, 请求你听我所说, 鉴我诚心:

原典

第一愿,设我得佛,国中无三恶道之名。设有地狱、饿鬼、畜生,乃至闻其名者,不取正觉。

第二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纯是化生,无有胎生,亦无女人。其他国女人,有愿生我国者,命终即化男身,来我刹土,生莲华中,华开见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①

第三愿,设我得佛,若国中天人,形色不同,尚有好丑,不悉②金色身、三十二相者,不取正觉。③

第四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不皆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④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第五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六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第七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⑤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第八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九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不得漏尽住灭尽定,及决定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⑥

第十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不悉得广长舌,说法善巧、辩才无碍者,不取正觉。

第十一愿,设我得佛,光明若有限量,不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普胜诸佛光明,令彼十方众生触此光明,身意柔软、罪垢灭除,命终皆得生我国者,不取正觉。

第十二愿,设我得佛,寿命若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⑦

第十三愿,设我得佛,国中声闻,若有数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其计校,能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第十四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亦皆如佛,无有限量、永⑧无生死,除其本愿示现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注释

①形色:此处是形体与色相的意思, 即指生于国中者的颜色形貌。

②三十二相:指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的三十二种殊胜形貌与微妙形相。这三十二相一般指 (一)足下安平立相,(二) 千辐轮相,(三) 手指纤长相,(四)手足柔软相,(五) 手足缦相,(六) 足跟满足相,(七)足趺高好相,(八) 腨如鹿王相,(九) 手过膝相,(十)马阴藏相, (十一) 身纵广相, (十二) 毛孔生青色相, (十三) 身毛上靡相,(十四) 身金色相,(十五) 常光一丈相,(十六) 皮肤细滑相,(十七) 七处平满相,(十八)两腋满相,(十九) 身如狮子相,(二十) 身端直相,(二一) 肩圆满相,(二二) 四十齿相,(二三) 齿白齐密相, (二四) 四牙白净相,(二五) 颊车如狮子相,(二六) 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二七) 广长舌相,(二八) 梵音深远相,(二九) 眼色如绀青相,(三十) 眼睫如牛王相,(三一) 眉间白毫相,(三二) 顶成肉髻相。

③宿命:指过去世的命运, 又称宿住。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的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如果能知晓、洞悉这些情状, 称为宿命通。

④那由他:是印度数量的名称, 又作那由多、那庾多、尼由多、那术、那述。意译作兆、沟。据《俱舍论》卷十二所载, 十阿由多为一大阿由多, 十大阿由多为一那由他, 所以一那由他是一阿由多的一百倍。一阿由多为十亿, 所以一那由他为一千亿, 通常就以一千亿为佛教所说的那由他的数量。另外, 就印度一般数法而言,阿由多为一万, 那由他则是一百万。

⑤心念:即心识之思念, 通常指心识中刹那相续的念头。

⑥广长舌:即广长舌相, 为佛三十二大人相之一,又称长舌相, 舌相。诸佛之舌广而长, 柔软红薄, 能覆面至发际, 如赤铜色。广长舌相具有两种特征:一是语必真实, 二是辩说无碍;没有人能超越。

⑦国中声闻:指阿弥陀佛国中的声闻弟子。此中的声闻弟子全都发菩提心, 欲往生净土, 所行必是菩萨乘,而非原本意义上与大乘相左的声闻乘, 所以国中声闻应全是菩萨弟子, 以下“缘觉”也是。总之, 阿弥陀佛国中的声闻、缘觉, 只是就断惑的情况而言。虽断见思,未破尘沙与无明惑, 就称声闻, 这样的声闻不是自度自利的小乘, 声闻、缘觉最终还趋无上佛果。

⑧本愿:是指“因位”的誓愿。全称本弘誓愿, 又称本誓、宿愿, 即佛及菩萨在过去世没有成就佛果之前为救度众生所发起的誓愿。在因位发愿到今世证得佛果,所以相对于“果位”而言所起的誓愿就是本愿。另外,“本”又有根本的意思, 虽然说菩萨之心广大, 誓愿也无量, 但以此愿为根本时, 就称“本愿”。佛菩萨所发的本愿有好多种, 例如, 一切菩萨都发菩提心, 以坚毅的弘誓救度众生, 断除烦恼, 累积德行, 期望能成就佛果,这就称为总愿, 如四弘誓愿、二十大誓庄严等。如果分别在净佛国土发大愿, 各于十方净其国土, 成就诸众生,或愿于秽土成佛, 救度难化之众生, 这些依照诸菩萨各自的意愿所发的誓愿, 称为别愿, 如弥勒奉行十善愿等都称为别愿。

此外, 作为本愿所救济的目标、对象者, 称为本愿实机或本愿正机, 即指末代浊世的众生。本愿所誓行的念佛, 称为本愿行。

译文

第一愿, 愿我成佛时, 我的佛国中没有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之名。如果存在地狱、饿鬼、畜生, 或者还有听到三恶道的名称, 我将终不成佛。

第二愿, 愿我成佛时, 我佛国中的天人众生, 都是化生, 没有胎生, 也没有女人。如果他方世界有女人愿往生我佛国, 则使女人命终之时就化为男身, 往生到我佛土, 来我佛国时, 生于莲花中, 莲花盛开, 便可亲眼见佛。如果不能这样, 我将终不成佛。

第三愿, 愿我成佛时, 假如佛国中的天人众生, 形貌颜色有所差别, 甚至有好丑之分, 身体如都不是真金色, 不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的话, 我将终不成佛。

第四愿, 愿我成佛时, 我佛国中的天人众生, 都能知晓过去世的命运, 成为宿命通, 继而能洞悉无量劫前世的善恶苦乐情状, 如果不能这样, 我将终不成佛。

第五愿, 愿我成佛时, 我佛国中的天人众生, 都能得到天眼神通, 能洞见百千亿兆之多的他方佛国的情状,如果不能如此, 我将终不成佛。

第六愿, 愿我成佛时, 我佛国中的天人众生, 都能得到天耳神通, 能听到百千亿兆尊佛所说佛法, 继而闻法受持, 如果不能这样, 我将终不成佛。

第七愿, 愿我成佛时, 我佛国中的天人众生, 都能得到他心神通, 能洞悉无数佛国众生的心识中刹那相续的念头, 如果不能这样, 我将终不成佛。

第八愿, 愿我成佛时, 我佛国中的天人众生, 能得到神足通, 能在一刹那间, 踏迹万千佛土、周巡万千佛国, 如果不能这样, 我将终不成佛。

第九愿, 愿我成佛时, 我佛国中的天人众生, 能得到漏尽神通, 能定成无上正等正觉, 证得大涅槃佛果,如果不能如此, 我将终不成佛。

第十愿, 愿我成佛时, 我佛国中的天人众生, 都能得广长舌相, 宣说佛法真实巧妙、辩说无碍, 辩才没人能超越, 如果不能如此, 我将终不成佛。

第十一愿, 愿我成佛时, 我的光明无限, 遍照他方诸佛国土, 佛光超绝, 无与伦比。光明朗照时, 令彼十方世界众生, 顿觉身心柔软, 垢灭善生, 命终之际, 都能来生我的佛国。如果不能这样, 我将终不成佛。

第十二愿, 愿我成佛时, 寿命无量, 非百千亿兆劫数所能胜数, 若非如此, 我将终不成佛。

第十三愿, 愿我成佛时, 我的声闻弟子不可计数,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都成缘觉, 即使以百千劫之时间共同计算, 都不能知晓我佛国中万亿声闻、缘觉弟子的数量。如果不能这样, 我将终不成佛。

第十四愿, 愿我成佛时, 我佛国中天人众生, 都像佛一样寿命无量, 超越生死, 那本来发起的示现寿命长短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宿愿除外, 假如不能如此, 我将终不成佛。

原典

第十五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不皆身具无边光明,照曜诸佛国土者,不取正觉。

第十六愿,设我得佛,名声普闻,十方世界,无量诸佛,若不悉咨嗟称叹我名者,不取正觉。

第十七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至心信①乐,欲生我国,乃至临终十念求生,若不见佛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②者,不取正觉,惟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度脱一切众生故,遍游佛国,修③菩萨行者,虽生他国,终不受三途苦,永不退失善根。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虽住声闻、缘觉之位,而能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若不能遍至无数无量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衣服饮食,应念所需,自然化现在前。乃至于诸佛所,种种供养,香华、幢盖、璎珞、音乐,应念

④圆满,无所从来,无所从去。乃至欲求诸佛就供,以佛神力,应念即得他方诸佛,舒臂来此,受其供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⑤

第二十一愿,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诸佛世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