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揉揉按按更健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08:35:15

点击下载

作者:何铝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小儿推拿,揉揉按按更健康

小儿推拿,揉揉按按更健康试读:

前言

孩子生病,最揪心的莫过于各位爸妈。为了让孩子的病尽快好起来,有些爸妈病急乱投医,给宝宝吃药、挂点滴,甚至乱用抗生素。其实很多小儿常见病可以不吃药、不打针,通过刺激身上的穴位,激发孩子自身的免疫功能,有效祛除疾病。小儿推拿疗法就是不错的选择。

推拿的一大功效是强身健体。为宝宝做适当的推拿,对于宝宝的身体健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推拿宝宝的腹部可以调理肠胃,让宝宝拥有一个好的胃口,从而使食欲增强,提高对食物的消化功能,加快宝宝的生长发育。再比如说,经常推拿宝宝的骨骼、关节、肌肉部位,还有利于宝宝身体灵活性和柔韧性的发育。

更让人吃惊的是,很多科学研究证明,推拿可以帮助宝宝的大脑发育逐渐趋于完善,为日后的潜能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换句话说,推拿可以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让宝宝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聪明。在小儿推拿中,绝大多数可推拿穴位集中在手部,还有些在脚部。经常揉捏宝宝的手和脚,能够让手脚更加灵活,促进小脑发育,提高平衡能力。

为方便父母更好地认识了解和运用小儿推拿,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诊断小儿的健康、小儿推拿的基础知识、小儿身上63个关键穴位的推拿方法以及35种小儿常见病的推拿疗法。本书内容充实,深入浅出,手法明晰,图文结合,步骤详细,易学易懂,让父母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第一章 小儿推拿,经络初入门

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经络就是一本移动的人体百科全书。很多初为父母者,对于宝宝的身体不适、哭闹不休,常常感到无所适从,甚至焦虑不安。宝宝是父母心头的一块肉,只要宝宝一生病,苦在宝宝的身上,痛在父母的心上。如果爸妈知道宝宝的身体特征,学会了儿童经络养生法,就可以用自己的双手为宝宝解除病痛。儿童的年龄分期及特点

儿童发育较快,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其形体、生理功能将发生几次突破。掌握儿童每个年龄阶段的发育状况及健康影响因素,了解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生理、病理特点,对儿童推拿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

1 胎儿期

胎儿期是指从受孕到分娩的时期,共40周。胎儿完全依靠母体生存,胎儿的各个系统逐步分化形成,妈妈的健康状况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巨大。比如,妈妈的身体若是受到物理或药理损伤,存在感染、缺乏营养、疾病等因素影响,会直接影响胎儿发育,严重者可导致流产、死胎,胎儿患先天性疾病或生理缺陷等。

2 新生儿期

从出生到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新生儿所面临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呼吸和调整血液循环,依靠自己的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摄取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体重增长迅速,大脑皮质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兴奋度低。新生儿患病死亡率高,如出现早产、畸形、窒息、胎黄、脐风、呼吸道感染、惊风等,多与胎内、分娩以及护理不当有关系。

3 婴儿期

从出生到满1周岁称为婴儿期。婴儿生长发育非常快,对营养的要求非常高,多为母乳或配方奶喂养,6月龄后可适当增加辅助食品。此时的婴儿脏腑娇嫩,抗病能力较弱。恶心、呕吐、腹泻、营养不良及感染性疾病易发作。

4 幼儿期

从1周岁到3周岁称为幼儿期。小儿体格增长较前一段时间放缓,生理功能日趋完善,乳牙逐渐出齐,语言能力发展迅速,可逐渐断奶喂养。饮食不当有可能会引起厌食、呕吐、腹泻以及营养不良等病症,且患急性传染病的概率增加。

5 幼童期

从3周岁到7周岁称为幼童期。幼童体格生长减缓,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语言能力进一步提高,理解和模仿能力增强。此时的幼童活泼好动,但又对未知的危险没有防范能力,可能出现中毒、溺水、摔伤等意外事故。同时,幼童自身的抗病能力有所提高,肺腑疾病的患病率有所下降。

6 儿童期

从7~12岁称为儿童期。儿童体重增长加快,开始更换乳牙。除生殖系统外,其他身体器官发育接近成人水平,身体营养需求旺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进一步增强,学龄儿童的近视发病率大大增加,同时龋齿、肾病综合征、哮喘、过敏性紫癜、风湿等疾病发病率提高。

7 青春期

女孩一般从12周岁到18周岁称为青春期,男孩则是从14周岁到20周岁称为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生殖系统发育迅速,体格增长快,身高明显增长,第二性征显现,心理和生理变化明显。生长旺盛给他们带来烦恼的痤疮、第二性征发育异常等问题。中医四诊观察孩子

望、闻、问、切四诊法,是中医诊察疾病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四诊应用有其特殊情况。闻诊诊察范围有限;婴幼儿不会述说病情,较大儿童的主诉也不一定可靠;切诊易因小儿啼哭叫闹而受到影响。所以,儿科医生在四诊中最为重视望诊。现代中医在传统四诊的基础上,又在不断尝试将听诊器、化验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诊察方法取得的疾病信息资料充实到四诊检查结果中来,摸索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新型辨证方法。

1 望诊

望神色察病因

面部颜色是脏腑血气盛衰的外部表现,小儿面色当以红润有光泽为正常。若面色发青,则多因气血不通畅,体内经脉阻滞所致,多见于惊风、寒证、痛证、血瘀证;若面色发红,则多因血液充盈面部皮肤络脉所致,多见于小儿疾病的热证;若面色发黄,则多因脾胃虚弱、不消化、营养不良所致,多为虚证或湿证;若面色苍白,则多为气血亏虚或体有寒证;若面色发黑,则多因阳气虚衰、水湿不化、气血凝滞所致,主小儿虚寒证或体内有水湿、血瘀。

望五官辨病症

中医认为,人体的内五脏与外在五官密切相关,通过外在五官的变化可以知晓内在五脏的健康情况。也就是说,查看五官能够知晓内在五脏的病情。

观察部位:眼睛(包括眼神、眼睑、眼球、瞳孔、巩膜等)。

辨查病症:目光有神,光亮灵活,肝肾气血充盈,则为正常;若两目呆滞或直视上窜,则为惊风;若瞳孔缩小或不等或散大或无反应,则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观察部位:舌头(包括舌体、舌质、舌苔)。

辨查病症:舌体淡红润泽,活动自如,舌苔薄白而干湿适中,则为正常;若舌质淡白,则为气血虚亏;若舌质发紫,则为气滞血瘀;若舌质红绛,则为邪入营血。

观察部位:嘴(包括口唇、牙齿、齿龈、咽喉等)。

辨查病症:唇色淡红润泽,齿龈坚固,口中黏膜平滑,则为正常;若唇色青紫,则为血瘀;若齿龈红肿,则为胃火上冲;若满口白屑,则为鹅口疮;若两颊黏膜有白色小点,且周围有红晕,则为早期麻疹。

观察部位:鼻子(包括鼻子外观、有无分泌物及分泌物的形状)。

辨查病症:鼻孔正常呼吸,无鼻涕外流,鼻孔湿润,则为正常;若鼻塞流清涕或流黄涕,则为感冒;若鼻孔干燥,则为肺热。

观察部位:耳朵(包括耳朵外形及内里有无分泌物)。

辨查病症:耳郭丰厚,颜色红润,先天肾气充足,则为正常;若以耳垂为中心的周缘弥漫肿胀,则为腮腺炎;若耳内疼痛流脓,肝胆火盛,则为中耳炎。

察二便,利诊断

孩子大小便的变化对于医生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若孩子出现腹泻的症状,就医时,父母应携带一份孩子新鲜大便采样;若孩子尿液出现问题,同理,就医时父母也应携带一份孩子的尿液采样,这样更方便医生进行诊断。

医生可根据孩子的大便采样进行诊断。若孩子大便颜色黄而干湿适中,则身体健康;若孩子大便稀薄,则可能是内伤乳食;若大便燥结,则可能是内有实热;若大便赤白黏冻,且有湿热积滞,则可能是细菌性痢疾。

医生还可根据孩子的小便采样进行诊断。若孩子尿色多清白或微黄,则为正常;若孩子小便混浊如米泔水,为饮食失调,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则可能是疳证。

闻诊

听声音辨查病症

听声音辨查病症包括听小儿的啼哭、咳嗽、言语等声音的变化,以及利用听诊器倾听小儿的呼吸和心音,通过这些声音的变化情况来对孩子的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啼哭声

辨查病症:正常小儿哭声清亮而长,并有泪液;声音细弱无力者多为虚证;哭声尖锐惊怖者多为剧烈头痛、腹痛等急重症;哭声低弱目干无泪者多为气阴衰竭危证;哭声尖锐,阵作阵缓,弯腰曲背,多为腹痛;哭声响亮,面色潮红,注意是否发热;夜卧啼哭,睡卧不宁,为夜啼或积滞。

言语声

辨查病症:正常小儿的言语声应当清晰,语调抑扬顿挫,语声有力。妄言乱语,语无伦次,声音粗壮,称为谵语,多属热扰心神或邪陷心包;声音细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神志不清,称为郑声,多属心气大伤。语声过响,多言躁动,常属阳热有余;语声低弱,断续无力,常属气虚心怯。

呼吸声

辨查病症:正常小儿呼吸平稳、均匀、声音轻柔;呼吸气粗急促,是肺失肃降;气粗有力,多为外邪袭肺;气急鼻煽,多为肺气闭郁;气喘痰鸣,为痰壅气道;鼻息稍促,张口呼吸,可能鼻塞;呼吸急迫,面青不咳,须防喉风;呼吸声弱,为肺气虚弱;呼吸微弱,声低不续,间歇如泣,防肺气将绝。

嗅气味辨查病症

嗅气味辨查病症包括通过嗅觉辨析口气、呕吐物和大小便的气味等来判断孩子的病情。

口气

辨查病症:正常小儿口中无臭气。口气臭秽,多属脾胃积热;口气酸腐,多属乳食积滞;口气腥臭,有血腥味,多系血证出血;口气腥臭,咯痰脓血,常为肺热肉腐。

大小便

辨查病症:大便臭秽为肠腑湿热;大便酸臭为伤食积滞;便稀无臭为虚寒泄泻。小便臊臭短赤多为湿热下注膀胱;小便少臭清长多为脾肾二脏虚寒;矢气频作臭浊者,多为肠胃积滞。

3 问诊

问起居辨查病症

因为孩子自身抵抗力较弱,且自我表达能力不足,因此,需加强对孩子身体情况以及孩子的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的了解。

问寒热

辨查病症:小儿恶寒发热为外感表证;寒热往来为半表半里证;只热不寒为里热证;只寒不热为里寒证。

问出汗

辨查病症:小儿肌肤嫩薄,发育旺盛,较成人易于出汗。小儿在安静状态下出汗过多属汗证。日间多汗为自汗,夜寐多汗为盗汗。

问头身

辨查病症:头身疼痛,常为外邪束表,头痛剧烈须防邪毒犯脑;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常见于痹证,肿胀而热多热痹,肿胀不热多寒痹;肢体瘫痪不用,强直屈伸不利为痉挛性瘫痪,多因风邪留络、瘀血阻络;痿软屈伸不能为弛缓性瘫痪,多因阴血亏虚、络脉失养。

问胸腹

辨查病症:小儿脐周腹痛,别无他症,急性发作多因中寒,绵绵缓作多因虚寒。脘腹胀痛,嗳气酸馊,为伤食积滞;右上腹痛,剧如钻顶,时急时缓,呕恶吐蛔,为蛔扰人膈;脘痛隐隐,绵绵发作,嗳气吐酸,食欲缺乏,为中虚气滞。

问睡眠

辨查病症:小儿少寐多啼,常为心火上炎;多寐难醒,常为气虚痰盛;寐中露睛,多为久病脾虚;睡中磨牙,多为肝火内盛;寐不安宁,多汗惊惕,常见于心脾气虚之佝偻病。

4 切诊

切身体辨查病症

切诊主要是指通过与孩子的身体接触,以了解孩子的疾病状况,及时准备好对应的治疗措施,以减少额外损耗。

按压头囟

辨查病症:小儿囟门逾期不闭,是肾气不充,发育欠佳;囟门不能应期闭合,反而开大,头缝开解,常为解颅;囟门凹陷,名曰囟陷,常为津液亏损,阴伤欲竭;囟门高凸,名曰囟填,常为邪热炽盛,肝火上炎。

按压颈腋

辨查病症:颏下颈项腋部触及小结节,质稍硬不粘连,为骨核。若头面口咽有炎症感染,骨核触痛,属痰热壅结之骨核肿痛;骨核连珠成串,质地较硬,推之不易移动者,可能为痰核内结之瘰疬。

按压四肢

辨查病症:四肢厥冷,多属阳虚;皮肤灼热,多属热证;四肢挛急抽掣,属于惊风;四肢细弱无力,属于痿证。

按压皮肤

辨查病症:了解寒、热、出汗情况。肤冷多汗,为阳气不足;肤热无汗,为热盛束表;手足心灼热,为阴虚内热;肌肤肿胀,按之随手而起,属阳水水肿;肌肤肿胀,按之凹陷难起,属阴水水肿。

按压胸腹

辨查病症:胸骨前突为鸡胸;胸椎后突为龟背;胸骨两侧肋骨前端突出称串珠;胸廓在膈部内凹肋缘处外翻称胸肋沟,均因先天不足、后天调养失宜所致。父母给孩子一生健康的保证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长命百岁。当孩子身体感到不适时,父母的手很可能会去按摩孩子不舒服的地方,如肚子痛时会去揉揉肚子,颈痛时会去按按颈部,头疼时会去揉按头部。久而久之,人们就发现了有效治疗病痛的穴位和反射区,从而形成了小儿推拿、特效穴位按摩、刮痧等中医疗法。中医学说源远流长又博大精深,几千年来自成体系,在小儿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通过推拿、刮痧、针灸、拔罐等不同手法的运用,通经络,平阴阳,和营卫,理气血,调脏腑,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

人体是以五脏(心、肺、肝、脾、肾的总称)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结全身的有机整体。推拿、刮痧等手法可以改善孩子血液循环,祛除体内污浊之气,让经络畅通,气血旺盛。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血脉要通、气要通和、心气要通、胃肠要通,这样孩子才能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长得快,身体好。

同时,中医疗法入门简单,不需理解艰深的知识,不必使用专业的医疗器材,父母只要找到正确的穴位及反射区,只需学会简单的推拿、穴位按摩、刮痧等手法,熟练之后很快就能在家轻轻松松为孩子保健治病,效果显著。推拿,用手打开孩子健康之门

众所周知,孩子由于处于发育期,自身的防御系统尚未完善,因此极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发热、感冒、咳嗽……一茬接一茬的,可能总是无情地缠上你的孩子,让你不得不抱怨是不是现在的孩子太娇气了。

其实,家长完全有能力凭借自己的一双手还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那就是小儿推拿。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有时,医学就是按摩的医术。”推拿古称按摩、按跷。按,谓抑按皮肉;跷,谓捷攀手足。推拿主要是运用手法按、摸经络的虚实,疏通经络,畅达气血,健脾和胃,调和营卫,平衡阴阳,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例如,在宝宝感冒初期就可以给宝宝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掐内劳宫、拿风池、捏脊、搓大椎等手法,以止清鼻涕,解表发汗等。孩子若是积食,可给孩子清一清大肠,平肝火、心火,清肺火,揉中脘、摩腹等穴位;若是宝宝上火,可以清三关、取天河水,补脾胃,补肾等。其实还有很多,泻痢、呕吐、惊吓、夜寐不安、便秘等,都可以用小儿推拿的方法解决,为宝宝减轻很多痛苦,而且在宝宝没有病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按揉一些常用的保健穴位来帮助他提高抵抗力。推拿,让孩子远离抗生素困扰

在中国,抗生素的使用率普遍比其他国家高。

据调查,90%以上的儿童感冒发热患儿处方单上均有抗生素类药物,包含了阿莫西林、头孢类、克林霉素等。但是许多家长并不清楚抗生素是什么,也不清楚抗生素对孩子有什么坏处,只是认为医生开了药,孩子吃了好得快,也就无所谓是不是抗生素。

人体是一个微生态平衡的整体,各种细菌在身体各个部位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和平共处。如果无条件且盲目地使用抗生素,不但会杀不死致病菌、病毒,或者杀死了致病菌,同时也杀死了正常细菌,引起菌群失调,耐药致病菌种大量产生、繁殖,造成二重感染。

大量或长期地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让一些真菌乘虚而入,引起鹅口疮、念珠菌肠炎、全身性念珠菌、曲菌感染等。

婴幼儿和儿童的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使用抗生素对于婴幼儿和儿童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损害。某些抗生素的毒副作用会造成孩子肝功能的严重损害:例如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等对儿童软骨有潜在损害,氯霉素则可导致骨髓抑制引发血液病和灰婴综合征,一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新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容易造成孩子的耳聋和肾损害,一些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氯霉素、红霉素等也可以引起药物性耳聋。

1 感冒

感冒是3岁以下的孩子最常见的疾病。治感冒不宜使用抗生素的主要理由有:一是感冒的病原体90%以上是病毒,抗生素对病毒无效;二是抗生素既不能改变感冒病程和转归,也不能有效地预防普通感冒的并发症;三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都有程度不同的毒副作用,如青霉素除了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外,可能还会导致惊厥,即“青霉素脑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导致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腹泻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指的是每年10~12月份这个季节发生的腹泻,在6个月~3岁的孩子中最多见。国内调查结果显示,治疗秋冬季腹泻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50%~70%,可见滥用抗生药物现象较为普遍。事实上70%的急性水样便腹泻的病因多为轮状病毒引起,可不用抗生素,只要做好液体疗法,选用微生态调节剂和黏膜保护剂等,患儿就可以治愈。

3 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病,细菌感染并非引发哮喘的主要原因。由于哮喘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过敏性气道炎症,与细菌性炎症截然不同,应用抗生素收效甚微或无效。因此,哮喘治疗中必须避免滥用抗生素。

在众多儿童经络按摩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中,蕴含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尽管如此,儿童按摩却并不难掌握,只要将每个穴位与病症联系起来,效果就等同于吃药。比如,脸色不好,脾胃不好的孩子可以沿着孩子的大拇指外侧边缘向手掌方向直线推动,能起到补脾益气的作用。

儿童身体较为柔弱,若非必需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可以用小儿推拿代替吃药,这样相对比较安全。小儿推拿建立在中医基础理论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孩子不舒服的时候给推推背,揉揉四肢,可以使经络通畅、气血充盈,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

如孩子患有以下三种疾病是无须使用抗生素的:让孩子不再恐惧“白大褂”

几个月前的一个下午,一位妈妈抱着孩子来找我,经过她的一番讲述,我才知道事情的原委。这位妈妈姓陈,30岁,孩子叫圆圆,才5岁。圆圆自小就体弱多病,更是各大医院的“常客”。 一来二去的,圆圆对穿“白大褂”的医生非常恐惧,在治疗时经常大哭大闹,连陈女士也无可奈何,只能一个劲儿地向医生道歉。有一天晚上,圆圆突然发热,抱到医院后测量体温,38.8℃。按照陈女士的意思,应该就在医院把病治好,但圆圆见到医生就大喊大叫,拳打脚踢的,医生根本无从下手。陈女士看着圆圆,既生气又心疼,后来听人说我能治疗发热,就抱着圆圆到我这里来了。

听完陈女士的讲述之后,我看了看圆圆,这时她脸色有点儿发白,额头可以看到半粒黄豆大小的汗珠,我对陈女士说:“孩子怕痛怕苦,自然会怕那些‘白大褂’医生了,到我这里就放心吧,我这里没有药也不用扎针,就凭一双手简单地推拿一下就好了。”

接着,我让陈女士将圆圆放在床上,圆圆睁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我,我会心一笑,说:“圆圆乖,咱不怕,叔叔给你推拿一下,病很快就会好。”然后我就按照发热的推拿疗法,帮孩子清天河水300次,补脾经300次,清肺经300次,按揉二马穴、内劳宫穴各200次,按揉足三里穴3分钟。在推拿的过程中,我极小心地控制力道,尽量不使圆圆感到疼痛。事实证明,圆圆全程很配合我的动作,不哭不闹的。

做完推拿疗法之后,孩子的脸色明显红润了一些,烧也慢慢退了下去。我还特地教了陈女士一套治疗发热的推拿疗法,叮嘱她每天可以多次给孩子推拿,每次10分钟。

在孩子的防御系统还未建立之前,为了抵抗疾病,父母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推拿就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它方法简单、施治容易且见效极快,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因此值得广大父母学习。每天给孩子推拿10分钟,让孩子此生不再惧怕“白大褂”!推拿是很好的亲子沟通方法

小儿推拿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亲子游戏。爸爸妈妈由于工作繁忙,白天无法抽出时间给孩子做小儿推拿,那么在晚上孩子睡觉之前给孩子捏捏按按,不仅能帮助孩子增强抵抗力,同时也能促进爸爸妈妈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爸爸妈妈经常给孩子做推拿,对孩子也会有比较深远的影响力,因为孩子通过爸爸妈妈给他做推拿可以知道,揉揉按按是可以消除疾病的,一旦父母不舒服,孩子也会有样学样,通过按摩帮爸爸妈妈消除疾病。小儿推拿是爸爸妈妈与孩子之间爱的桥梁,是肌肤的信息感应,孩子能在按摩中感受到爸爸妈妈的温柔安抚,同时孩子也会把这份爱回馈给爸爸妈妈。推拿,可调节孩子免疫力

孩子在大病过后,身体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而小儿推拿在调节孩子免疫力这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孩子的健康重在预防保健。例如,补脾经可以改善孩子的脾胃功能,促进其消化和吸收,改善孩子体质;补肾经可以促进孩子生长发育,增强孩子抵抗力。坚持给孩子补脾经、补肾经可以帮助孩子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需要注意的是,若在大病及慢性病急性发作期,还是要以治疗为主。恢复期坚持做小儿推拿,有利于孩子身体健康的恢复。睡前推拿,让孩子睡得香甜

良好的睡眠是保证孩子体格及神经发育的必要条件,特别是1岁以内的孩子,其精神状态皆取决于睡眠状况的好坏。

中医认为,孩子睡眠的好坏主要和心、脾、胃有关。孩子出生后心脏未完全发育成熟,稍受惊吓,就易出现睡眠质量差、睡眠中啼哭的现象。另外,孩子不知饥饱,不管过饥或过饱都会影响孩子的脾胃功能,造成消化不良,从而导致夜间睡不安稳,即中医所说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妈妈睡前给孩子清清心经、胃经,补补脾经,可使孩子心火不过旺、脾胃消化良好,达到安神定志、消食导滞的作用,在妈妈双手的安抚下,才能使孩子睡得快、睡得香。同时,睡前推拿还能促进孩子的血液循环,能有效缓解孩子活动一天的疲劳。儿童特效穴位推拿的基本常识

小儿穴位除了经穴、奇穴、经验穴、阿是穴之外,有相当部分穴位是小儿中医理疗法中特有的,称为小儿特定穴。有部分穴位属于十四经穴,但其作用受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影响而与成人经穴作用有所不同。

小儿穴位疗法中的特定穴位,大都分布在人体头面和四肢,特别是双手居多,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如点状穴(穴位的形态呈点状):小天心、一窝风、二扇门、精宁穴等;线状穴(穴位的形态呈线条状):三关、天河水、六腑、坎宫等;面状穴(穴位的形态为一个部位):腹部、胁肋等。

小儿穴位根据命名特点有三类,一是根据经络脏腑的名称命名,如心经、脾经、大肠经、肾经等;二是根据解剖部位命名,如四横纹、掌小横纹、天柱骨等;三是根据人体部位命名,如五指节、脐、腹、脊等。了解这些穴位命名的依据,有助于家长掌握这些特定的穴位。

施行小儿穴位疗法,每次穴位的刺激需要操作的时间和次数,一般要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质、病情等,因人而异,因病而异,酌情增减。帮孩子取穴的4个方法

1 手指同身寸度量法

手指同身寸度量法又被称为“手指比量法”,是指以患者本人的手指为标准度量取穴,是临床取穴定位常用的方法之一。但由于每个人的高矮、胖瘦不同,不同的人用手指测量到的一寸也不等长。因此,测量穴位时要用被测量者的手指作为参照物,才能准确地找到穴位。

1寸:以被推拿者拇指的指关节宽度为1寸。

2寸:以被推拿者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指指幅横宽为2寸。

3寸:以被推拿者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指幅横宽为3寸。

另外,还可以被推拿者的食指和中指二指指幅横宽(又称“二横指”)为1.5寸。

父母在给孩子推拿的过程中,往往由于用力不足或是用力过度,造成推拿的效果并不好。其实,小儿推拿不仅需要速度快且力度轻柔的手法,更需要的是提高取穴的精确度,以便准确快速地找到对症穴位。这就要求父母必须掌握以下4项常见的取穴方法。

2 身体度量法

利用身体及线条的部位作为简单的参考度量,中医称为“骨度分寸”,如眉间(印堂穴)到前发际正中为3寸;两乳头之间为8寸;腕横纹到肘横纹为12寸。

3 体表标志定位法

体表标志定位法又称自然标志取穴法,即根据人体的自然标志定取穴位的方法。人体自然标志有两种:一是固定标志,一是动作标志。

固定标志:常见判别穴位的标志有眉毛、乳头、指甲、脚踝等,如神阙位于腹部脐中央,膻中位于两乳头中间。

动作标志:需要做出相应的动作姿势才能显现的标志,如张口耳屏前凹陷处即为听宫穴。

4 感知找穴法

身体感到异常,用手指压一压,捏一捏,摸一摸,如果有痛、痒等感觉,或与周围皮肤有温度差,如发凉发烫,或皮肤出现黑痣、斑点、硬结等,那么这个地方就是所要找的穴位。感觉疼痛的部位,或者按压时有酸、麻、胀、痛等感觉的部位,可以作为阿是穴治疗。阿是穴一般在病变部位附近,也可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地方。按摩有方,健康有道

穴位即为经络上的敏感点、连接点、闭塞点,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起到调节经络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抵抗力增强,得病的机会相应会减少。小儿推拿可以通过不同的推拿手法增强其免疫功能,同时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但小儿脏腑娇嫩、肌肤柔弱、耐受力差,故而在推拿时用力需稍轻柔,这样能使其体内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一般来说,小儿推拿中我们需要用到以下这些手法:

推法

直推法:用拇指指面或指侧面在穴位上做直线运动,也有可能用中指或食指的指面做直线推动。此法轻快无比,每分钟频率为200次左右。

旋推法:用拇指指面在穴位上做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此法非常轻快,要求被推拿者沉肩、垂肘、悬腕,每分钟200次左右。

分推法:用两手拇指指面或指侧,从穴位中间向两旁分向推动,每分钟20~50次。

手法要领:力度由轻至重,速度由慢至快。对初次接受治疗者需观察反应,随时询问其感觉以便调节力度和速度。

摩法

指摩法:掌部自然伸直,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腕部略屈。拇指外的四指指面着力于操作部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运动,通过腕、掌使指面做环形摩动。

掌摩法: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放松,将手掌平置于操作部位上,其操作过程同指摩法。

手法要领:此法要求时间较长,一般最少需要3分钟。

捏法

捏脊法: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做捏物状手形,自腰骶开始,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皮肤;每向前捏捻三下,用力向上提一下,称“捏三提一”,也可以“捏五提一”,至大椎为止,然后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端沿着脊柱两侧向下梳抹;每提捻一遍随后梳抹一遍。在操作时,所提皮肤多少和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每天捏一次、连续7~10天为一疗程。

挤捏法:用双手拇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端自穴位或部位周围向中央用力挤捏,局部皮肤红润和充血为止。

手法要领:力度可轻可重,速度可快可慢,可单手操作,也可双手操作。在捻动推进时,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搓法

用双手掌面夹住肢体或以单手、双手掌面着力于操作部位,做交替搓动或往返搓动,形如搓绳,称为搓法。此法要求双手用力均衡,切忌粗暴,不用蛮力,搓动要快,移动要慢。另外,搓法具有明显的疏松肌肉、调和气血的作用,常用于肢体酸痛、关节活动不利及胸胁迸伤等病症。

手法要领:频率一般30次/分~50次/分,搓动速度开始时由慢而快,结束时由快而慢。

运法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端按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动。此法在运作时可沿着一个方向运作,也可来回运作,但不可突然转折。因其运动和摩擦产热,故多用于阳虚和寒证。另外,此法力道在所有推拿手法中最轻,速度也较推法慢。

手法要领: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转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肌肉组织。

按法

指按法:以拇指指端或螺纹面置于操作部位或穴位上,其余四指张开,置于相应位置以支撑助力,腕关节悬屈。以腕关节为支点,掌指部主动施力,做与操作部位相垂直的按压。当按压力达到所需的力量后,要稍停片刻,即所谓的“按而留之”,然后松劲撤力,再做重复按压,使按压动作既平稳又有节奏性。

掌按法:单手或双手掌面置于操作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利用身体上半部的重量,通过上臂、前臂及腕关节传至手掌部,垂直向下按压,施力原则同指按法。

手法要领:按压的力量要由轻至重,使患部有一定压迫感后,持续一段时间,再慢慢放松。

掐法

用拇指指甲既快又重地掐在穴位上。此法需快进快出、垂直施力,有急救醒神的功效,在临产上多用于急救,如小孩出现高热或惊厥,掐揉人中穴和老龙穴,就能迅速见效。需注意的是,在掐揉时,需适度施力,不要掐破孩子的皮肤,避免引起皮肤感染。

手法要领:力度需由小到大,作用由浅到深。

拿法

捏而提起谓之拿,是以拇指和食指、中指,或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紧捏、提揉一定的部位。此法运作时要求沉肩、垂肘,动作要缓慢,力度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交替进行。拿法舒适自然,最易被人接受,常用于颈项部及四肢。同时,此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肢体疼痛、强直,肩背酸楚等病症。

手法要领:腕放松灵活,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力量集中于指腹和手指。

揉法

大鱼际揉法:以手掌大鱼际部着力于操作部位上。沉肩、屈肘呈120°~140°,肘部外翘,腕关节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进行左右摆动,使大鱼际在治疗部位上进行轻柔灵活的揉动,手法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

拇指揉法:以拇指螺纹面置于操作部位上,其余四指放在合适的位置以便于操作,腕关节微屈或伸直。以腕关节为支点,拇指主动做环转运动,使拇指螺纹面在操作部位上做连续不断地旋转揉动,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手法要领:手指和手掌应紧贴皮肤,但不能移动,只是皮下的组织被揉动,幅度可逐渐扩大。

摇法

以手背部在体表进行连续的滚动,称为“摇法”。此法刺激平和,安全舒适,易于被人接受,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多用于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运动损伤、运动后疲劳、偏瘫、瘫痪等多种病症,同时也是日常用的保健推拿手法。

手法要领:此法要求每分钟频率为120~160次。

擦法

用大鱼际或小鱼际紧贴皮肤,稍用力下压并沿上下或左右方向直线往返摩擦,使皮肤产生一定的热量。擦法具有较好的温经散寒作用,能治疗一切寒证,常用于风寒外感、发热恶寒、风湿痹痛、胃脘痛、喜温喜按,以及肾阳虚所致的腰腿痛、小腹冷痛、月经不调以及外伤肿痛等病症。此法运作时要连续不断,频率约为每分钟100次,压力要均匀而适中。

手法要领:在操作时多用介质润滑,防止皮肤受损。以皮肤发红为度,切忌用力过度。

手法要领:在操作时多用介质润滑,防止皮肤受损。以皮肤发红为度,切忌用力过度。给孩子推拿的注意事项

很多父母在给孩子做推拿时,往往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即孩子非常不配合,孩子只能接受推拿几分钟就跑了,甚至拒绝推拿。这样一来,纵然推拿效果再好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为什么孩子不愿意接受推拿呢?怎样才能让孩子安心享受推拿呢?这就需要父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了。

培养孩子的推拿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作为推拿的受体,尤其需要培养起对推拿的兴趣。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推拿的好处告知孩子,或父母先给玩具小人推拿,让孩子看到推拿的趣味性,进而慢慢培养起孩子的兴趣,从心底不会抗拒推拿。

舒适安心的推拿氛围

在推拿时,让孩子感觉到安心舒适是非常重要的。在家里推拿时,需要合理控制温度,还需注意保持通风。有些父母认为,孩子不舒服,自己不敢推拿,应该送孩子到医院进行推拿。其实,这样做不一定总是最优选择,医院这个环境孩子本身就比较抗拒和敏感,加上孩子本身就不舒服,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使病情加重。

推拿时不可过饥或过饱

孩子在过饱时容易因哭闹引发呕吐,因此不可在孩子饭后立即开始推拿。可选择在清晨起床时进行推拿,尤其是孩子赖床不起时,推拿往往是最好的唤醒方式。同理,在孩子过饥的情况下进行推拿,孩子也会哭闹、不配合,这个时候应先给孩子填饱肚子。

推拿需按照顺序进行

小儿推拿疗法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先头部,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下肢。

不要强迫孩子进行推拿

在给孩子进行推拿时,父母需要打起十二分的耐心,并要采用一些技巧,不能强迫孩子进行推拿,这样会使孩子抗拒推拿,对日后的推拿造成很大影响。当孩子不配合时,父母应停止推拿,改变策略,比如可将推拿当作和孩子玩游戏,或在孩子睡熟之后再轻柔地进行推拿。推拿的本质是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的一种表达方式,切忌强行进行推拿。

推拿时间不可过长

父母还需注意的是,一般来说,如果是日常的保健推拿,每日进行10~20分钟推拿就足够了。要知道的是,推拿需要每天坚持,并不是一天就能一蹴而就的,每天将推拿的时间分为清晨和晚间,推拿效果将会更好。另外,当孩子生病的时候,推拿时间的延长和加量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增加的时间和量则需根据具体病情而定。推拿这些部位,胜过吃补药

1 揉揉耳穴,让孩子安神好睡眠

按压耳穴能治病也能防病,利用刺激耳朵来防病的历史最少也有3000年了,比针灸的出现还要早。耳朵上有很多穴位和反射区,不是专业的中医师很难记得它们的位置。其实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分布点,就是将耳朵看成一个母体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在耳郭后面的分布,就像是一个屈膝而跪、向内弯曲身体的小婴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