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春秋伴人眠:最美唐诗宋词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08:44:27

点击下载

作者:赵英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诗意春秋伴人眠:最美唐诗宋词故事

诗意春秋伴人眠:最美唐诗宋词故事试读:

前言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自序中写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在我国蕴藏极富的文学宝库中,流传最广泛、最深入人心的,必定就是“唐之诗”、“宋之词”了。

诗词是一株光耀千古的奇葩,是一块无比珍贵的珠宝。千百年来,随着时光的流逝愈发显出它的不朽。诗词之所以有千古不衰的魅力,是由于诗人们在创作中倾注了自己满腔的才情与心血,凝入了深刻的情感。

走进唐诗宋词,与诗人邂逅在那暮春之野。隔水相望,桐花初放。长发拂动,紫衣飘飘。停不下来的生活,裹挟着我们的爱情一路狂奔。本该拥有的感动,来不及细细体味,就被扑面而来的疲惫淹没。无法在纷繁的世界里参透爱情,便回头看一看古人的唯美情事。那些旧时光中沉淀下来的彻骨情思,如同深藏在琥珀中的蝴蝶,将一路的缠绵、悲伤,以永恒的姿态,凝结在最美、最痛的一瞬。穿越千年,至今仍然令人无法释怀。

诗词中,篇幅短小的小令,清隽旷远,优美明快,别有韵致;长调则倾荡磊落,雄奇清旷,如无风海雨,豪放杰出,别具一格。诗词素有婉约与豪放之说。婉约词秀雅飘逸,自然真挚,寄情无限;豪放词体制恢宏,风格多样,有“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气势。“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长恨歌》里面原来蕴含了白居易爱而不得的悲情初恋;“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诗竟让一个社会的下层歌妓摇身变成了唐皇独宠的爱妃;“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对唐婉的背叛不是一个偶然,他接着又对一个单纯无辜的女孩子始乱终弃;“司空见惯寻常事”居然是来源于刘禹锡对美女的垂涎欲滴……

每一首动人的诗词背后,都有一个同样动人的故事。本书五十九篇纯美文字,全新角度发现唐诗宋词背后的凄美意蕴。作者情感细腻、文笔纯美,还原凄美诗词创作情境,带领我们无障碍邂逅古人最彻骨的相思体验。作者

上篇 诗意春秋伴人眠

——拂拭古诗里的繁华与苍凉1.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柳公权《应制贺边军支春衣》)——柳大书法家喜赋三步诗2.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月夜听诗钱起深幸获高名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蜂娘与崔护的桃花缘4.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唐代文人的『干谒』之风……

1.皇嗯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柳公权《应制贺边军支春衣》)

——柳大书法家喜赋三步诗《应制贺边军支春衣》柳公权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从今貔武士,不惮戍金微。

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独具一格。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特别是其以楷书著称,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传世墨迹有《送梨帖题跋》,碑刻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羲阳郡王苻璘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冯宿碑》、《苏夫人墓志》、《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等。

大唐气象,文化繁荣,艺术瑰丽,一时间名人辈出。柳公权、王维、贺知章等享誉古今的人物,当年更是科举高中,风光无限。柳公权从深受《柳氏家训》“德行”教导熏陶,终身以德行为根株,学识“博贯经术”,他于人生、书艺都颇具儒家风范。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三十一岁的柳公权进士及第,宏词登科。进士及第后,官任右拾遗、侍书学士等,最后累封到河东郡公,太子少师,太子太保,历仕七朝: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

柳公权仕途通达,历朝皇帝都喜欢他的书法,爱他的诗才,甚至乐意接受他的进谏。他的一生,除了少许时间在外任官,基本上都在京城,在皇帝身边,不断地为皇家,为大臣,为亲朋书碑。有人将柳公权与颜真卿作对比,说柳公权像一只关在禁笼中的金丝雀,颜真卿像奔腾咆哮的洪流。这样的生活使柳缺少些气度和视野。颜体一碑一碑曾不断地变,而柳体在其成熟以后变化较少。不过,世界的美好不仅需要浩瀚与力量,精致与华丽同样值得赞颂。柳公权恰似流于深山老林的泉水,咚咚作响,幽静纯洁,演绎着生命的精彩与丰富。

据《旧唐书》记载,唐穆宗“政僻”,就是为政不端、不正的意思。有一次,唐穆宗问柳公权:“用笔如何才能尽善尽美呢?”柳公权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皇帝知道,柳公权这是在委婉地对他进行规谏。于是,上改容,知其笔谏也。这也正是笔谏的由来。

关于柳公权,人们常常赞赏他的书法,却鲜有人谈论他的诗才。公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构思创作,且诗文品质极佳。同样来于《旧唐书》的记载,当时,柳公权跟随文宗皇帝在未央宫里观赏景致,并随时应答一些事务。恰逢皇帝刚把一批御寒棉衣送给了边关将士,文宗便要柳公权“诗以颂之”。柳公权三步之内竟口出一首五言绝句: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文宗十分高兴,又将诗句细细品味了一番,深深地感叹道:“当年曹子建七步成诗,传为佳话,今日诚悬三步成诗,这要比子建高明得多啊!”面对皇帝的赞赏,柳公权俯身下拜,谦逊谢恩。诚然,柳公权的才思是十分敏捷的,但是他在书学上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除了天赋才华,他更积数十年的不倦磨炼之功,广泛熔铸,博览精思,才得以在唐中晚期脱颖而出,为后人敬仰称赞。

2.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月夜听诗钱起深幸获高石《省试湘灵鼓瑟》钱起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钱起,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宝应二年(公元763年)入朝任司勋员外郎、司封郎中、太清宫使等。因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与韩翃、李端、卢纶等号称大历十才子。钱起长于五言,词彩清丽,音律和谐。因与郎士元齐名,齐名“钱郎”。人为之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对此,钱起很不满意,傲然说道:“郎士元安得与余并称也?”但是,朝廷公卿出牧奉使,若无钱、郎赋诗送别,则为时论所鄙。

钱起当时诗名很盛,其诗多为赠别应酬,流连光景、粉饰太平之作,与社会现实相距较远。然其诗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风格清空闲雅、流丽纤秀,尤长于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以《省试湘灵鼓瑟》诗最为有名。

按照唐代科举制度,各州县选拔士子进贡京师,试于尚书省,由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叫做“省试”,也叫“会试”。考试时所作的诗,叫“试帖诗”。这种诗一般五言六韵,有严格的格律规定,容易束缚作者的思想,所以很难写好;不过,有的作者善于“戴着镣铐跳舞”,往往能够即席发挥,写出传诵不衰的好诗来。本诗就是试帖诗中的佳作。特别是最后两句,时常被人称颂,背后的故事也颇有趣味。

有一次,钱起随人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外出办事,夜深之时,顿感客栈清冷,百无聊赖,便准备趁着月光外出散步。忽然间,悠扬的吟诗声从远处传来,伴着夜色和月光绵延回响,动人心扉。不知为什么,那人反复吟诵着相同的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于是,钱起循声而去,看看究竟是谁在吟诗,又为何反复吟诵这两句。但推门寻踪,却没有找到吟诗之人!钱起心中深觉奇怪,百思不得其解,但这两句诗却烙在了心底。

天宝十载(公元751年),钱起参加进士考试,试题就是《湘灵鼓瑟》,要求写作一首五言律诗。他知道这题目出自屈原《楚辞·远游》里的句子“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开始回想着那个美丽的传说——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鼓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哀思。但在真正构思写作时,却久久未能完稿。正在迟疑间,钱起忽然想起那天晚间户外吟诗声的韵脚不也属于“九青”部吗?想到这里,他很快便完成全篇,交了试卷。

时任主考官的李暐,翻阅试卷,反复吟诵,一再端详,大为赞赏,为之拍案叫绝。结尾两句如横空出世,堪称“绝唱”,以景结情,余音袅袅。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结尾一笔跳开,描写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这极其简洁明丽的画面,打开了回味的广阔空间:或许湘灵的哀怨之情已融入了湘江绵绵不断的流水,或许湘灵美丽的倩影已化成了江上偶露峥嵘的数峰青山;湘灵已和大自然熔为一体,年年岁岁给后人讲述她那凄艳动人的故事;湘灵的瑟声伴着湘江流水歌吟,为人们打开了遐想飞奔的思想乐园。这一切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之中了。宋代词论家“以景结情最好”之说以及苏东坡、秦少游等人所用“湘灵鼓瑟”这一意象时,似乎也是从该诗作中得到的启发吧。

3.人面不纸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绛娘与崔护的桃花缘《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登第(进士及第)。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此外,这首诗中还隐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才子佳人的纯真至情和曲折情节,人们称之为“桃花缘”。

崔护出身于书香世家,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那一年的清明时节,崔护意欲去郊外体味一下盎然的春意。一路漫行,红花翠柳,青山碧水,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不知不觉离城已远。崔护寻思着找一处乡野农家讨些水喝,却偶见一座毛竹院落,分外别致。心中暗叹:“何等脱俗之人,隐居在这样清幽雅韵的地方。”

走近柴门,他轻叩门环。吱呀一声,房门敞开,走出的是一位妙龄少女。少女布衣淡妆,眉目中却透出一股清新脱俗的气韵。他说明来意,少女明眸凝视,觉得来者并无恶意,便将他引入草堂落坐,自往厨下张罗茶水。待少女端茶出现之时,一时间,崔护竟然有些看得发怔,少女似乎察觉了他的心意,迅即垂下眼帘,一份娇羞把她点缀得更加动人。聪慧的绛娘当然明白崔护的意思,她坐在那里含羞不语,两片红霞染上了面颊,偶尔向崔护含情一瞥,一碰到崔护的目光就迅速低下头,更加羞怯地望定自己的脚尖,更显楚楚动人的模样来。夕阳西斜,崔护只得起身离去。

少女把他送出院门,默默地目送着崔护渐渐走远。崔护也不时地回头张望,只见桃花与少女相映绯红,一同在春风中摇荡,心想:不知何日方可再见!

自从崔护离开以后,翩翩少年郎的影子日夜盘桓,绛娘魂牵梦萦,辗转难眠,但这一切她又不能对任何人提起。而崔护赶考在即,只得埋头于繁重的学业之中,日夜苦读,心思不复他顾。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崔护望着城中绽开的桃花不由得触景生情,回忆起去年春天的城南旧事。于是,怀着兴奋急切的心情,来到城南寻找埋在心底的梦。走近院落,里面寂静无声。他隔着竹篱重复着去年的语言,期盼着去年的那幕再次上演。然而,许久都不见少女出来开门,他唤了几声:“绛娘!绛娘!”除了沙沙花瓣飞舞碰撞的声响,并无应答。顿时,崔护犹如一瓢冷水浇头,火热的心凉了大半。他讪讪地从窗棂中取出笔墨,怅然地在房门上写下七绝一首:“题都城南庄”。

崔护城南访旧,没能见到绛娘,回家后心里一直放不下。想来想去,数日之后,他再度往城南寻访。然而,尚未走进茅舍,就听到里面传出了阵阵苍老的哭声,崔护心中一紧,连忙加快脚步赶到茅舍前高声询问。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泪眼模糊中,上下打量着崔护问道:“你是崔护吧?”崔护不免有些讶异,答道:“正是晚生。”老汉一听,悲从中来,哭着说:“你杀了我女儿啊!”崔护惊诧莫名。老汉涕泪纵横,硬咽地述说道:“小女绛娘,年方二八,知书懂礼,待字闺中,可自从去年清明见了你,日夜牵肠挂肚,只说你若有情,必定再度来访。春去秋来,却总不见你的踪影。时过一年,本已绝望,前几天到亲戚家小住,归来见到门上你所题的诗,以为今生不能再度相见,因此不食不语,愁肠百结,一病不起。现在绛娘却先我而去了,难道不是你杀了她吗?”

这番哭诉,犹如晴天霹雳,一时震得崔护不知所措。痴心女子用情至深,又怎能不让人心碎呢!崔护呜咽道:“日前寻访不果,怅然题诗,不料生出这般变故,绛娘若死,晚生也不愿偷生了!”而后直奔内室,抱住绛娘,失声痛哭。或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上天,或许是他的真情唤醒了绛娘,总之,这时绛娘竟然苏醒了过来。绛娘似乎认出了崔护,她把脸深深埋进崔护的怀里。就这样,多情的绛娘居然从黄泉路上又走了回来。随后,崔护向父母禀明情况,父母十分感动于他们的一片真情,于是行礼纳聘,择日完婚。婚后,绛娘殷勤执家、孝顺公婆、和睦亲邻,夜来添香伴读,使得崔护心无旁骛,专心功课,学业日益精进。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崔护进士及第,外任为官,仕途风顺,官至岭南节度使。

4.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唐代文人的“干谒”之风《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余,名可久,字庆余,生卒年不详,越州(今浙江绍兴)人,以字行世。唐代宝历二年(公元826年)进士,官至任校书郎。他诗学张籍,近体尤工,诗意清新,描写细致,曾作《闺意献张水部》或作《近试上张水部》(张水部即为张籍,时任水部郎中)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为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使得朱庆余声名大噪。

在唐代,行卷的风气非常盛行。所谓行卷,即考生在考试前把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显贵以求闻达。考生可以凭着某位很有声望的人士引荐,被主考官关注,从而顺利取得功名。张久皋、王维、白居易等都曾行卷,虽然不是好的风气,但是有水平的才子仍不在少数。

通过行卷,朱庆余赢得了声名,但他着实是有真才实学的。唐诗卷帙浩繁,才子灿若群星,他仍然有多首诗作被收入《唐诗三百首》,可见其才华卓越,作品上乘。然而,历史洪流浩荡,如此人物的名字却仍未考证清楚。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朱庆余诗一卷,名可久,以字行。”这也是通行的说法。至于他的籍贯也是各种纷说,但通过分析朱庆余与张籍、姚合等人的诗文,可以看出他当属浙江人无疑。

这首《近试上张水部》的背后故事似乎比作者更为人们所熟知。故事的大致情节是这样的,正在京城赶考的朱庆余与当时著名诗人张籍偶然相遇,短暂的邂逅使得张籍非常赏识朱庆余的才华。于是,他就让朱挑选几篇诗文品读。朱庆余自然十分高兴,便挑选出26篇诗文送给张籍,期望能打动这位声名赫赫的大诗人。张把诗文收好后,便匆忙地离开了,很长一段时间,二人都没有再见面。朱庆余也并未过多挂心,不管怎样也算结识了一位良师益友。当然,张籍是极愿提携后辈的,他凭借自己的声望和社会关系,大力赞扬朱庆余。于是,很多人把朱庆余的作品找来誊写吟诵。渐渐地,朱庆余开始有了一定名声。

朱庆余此次来长安城是赶考的,可是考试过后,自己也没什么把握,心中不免忐忑,不知能否高中金榜。想起张籍的赏识和帮助,犹豫再三,他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疑虑和担忧,终于凭着年轻人的热血和冲劲,写了这首题为《闺意》的七言绝句,向张籍询问考试结果。在这首《近试上张水部》中,他用新婚夫妇那种羞涩、紧张、谨慎、期待的心理暗喻自己,亦即上文便已提到的,其全篇云: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新媳妇为了赢得公婆的欢心,自然细心准备,很早便等着谒见,心里满是紧张和期待。这无疑是朱庆余探问自己的考试结果怎样,能否被主考官赏识而博得功名。张籍看了这首用婉转手法写就的诗作,十分理解朱庆余的心情,更是感叹他的卓越才华。因此,同样用美人来比拟考生这一委婉的手法来回答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大人说,新媳妇已经很漂亮啦,正因为如此更要沉吟低调,“一曲菱歌敌万金”更是委婉地告诉朱庆余不用担心,好的才华定会有人欣赏青睐,所以你还是放心吧。果不其然,这一年(公元826年),朱庆余顺利地考取了进士。

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对兰存价值的终极追寻《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公元659~700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被人陷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自幼聪慧过人,少而任侠,十七八尚不知书,后来因为击剑伤人,才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深钻经史,几年的时间便学涉百家,不逊色于他的父亲。

高宗调露二年(公元680年),二十一岁的陈子昂在长安国子监学习时,参加了那一年的科举考试,却未能高中,只好回到故里金华山继续研读。“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因无人赏识,自己来了一个“伯玉毁琴”,很有策略地办了一场自己诗文的发布会,用现在的话叫自我炒作,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时京兆司功王适读过陈子昂的诗文后,惊叹曰:“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果不其然,不久陈子昂应试得中进士。

因其被武则天所赏识,任麟台正字,后升为右拾遗。因其文“历群公”,得罪权贵,不为所用,又常对朝廷的一些弊端及权贵中的腐败现象提出批评,因而触怒了位高权重的武三思、武承嗣、武攸宜等人,曾被下狱一年多。他曾两次随军东征契丹,都因与主帅武攸宜发生分歧而受到打击,他反对外族统治者制造分裂的战争,多次进谏,却未被采纳。武则天也因听信谗言,对陈子昂渐渐疏远了。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缺少谋略。第二年兵败,情况十分紧急,陈子昂请求用万人的大部队作前驱,猛攻敌人,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被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心情抑郁,气愤不平,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有了这首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全诗语言奔放有力,感情汹涌澎湃,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无垠的艺术画面,将心中所感与眼前所见完美融合。特别是第四句饱蘸忧思,凌空一笔,使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跃然纸上,顿时画面神韵飞动,光彩照人。

陈子昂四十一岁那年,回到老家射洪武东,种树采药,照料父亲,过着比较清闲的日子。可过了一年,他七十四岁的父亲就病逝了。父亲的去世,给陈子昂的打击很大,然而,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陈子昂老家所在的射洪县县令段简是个备受唾骂的小人,他听说陈家钱财富足,就心生歹意,图谋勒索。陈子昂家人几番拼凑送去了20万缗,仍不能满足段简的胃口,陈子昂被打入了南监。据说,陈子昂曾在狱中给自己算过一卦,卦相大凶,陈子昂惊曰:“天命不佑,吾殆死乎!”不久,他就死在狱中,时年42岁。

这是《唐书》上的记载,但却谜团重重。因为陈子昂始终都是没有解职的朝廷谏官,不知当地县令哪来的豹子胆,敢这般敲诈勒索,使得陈子昂冤死狱中。后来,有人说是因为陈子昂开罪了武三思,武三思指示当地的县令弄死陈子昂。可武三思如果真想收拾陈子昂,似乎用不着搞得这么复杂。

有些历史烟云已经远去,其中原委也难再追查,年轻的诗人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陈子昂墓在今四川省射洪县龙宝乡龙宝山东麓,龙宝山唐时叫独龙山。陈子昂墓面对梓水,右傍涪江,四周青山蔚起,层峦叠翠,平川广陆,流水映带。唐东川节度使鲜于叔明曾为之立旌德之碑于墓前,后因字迹磨灭,宋开宝年间郭延谓重建此碑。明成化时,郭堂及扬澄曾先后立诗碑于墓前。清嘉庆时,墓侧有祠,康熙四十八年知县李瑞建,在墓旁种有古柏五十八株,犹蔚然翠,现址为后来砌石恢复的土冢原貌。

6.长短九霄飞直上,不教毛羽落空虚(卢肇《别宜春赴举》)

——江西第一个状元《别宜春赴举》卢肇秋天草木正萧疏,西望秦关别旧居。筵上芳樽今日酒,箧中黄卷古人书。辞乡且伴衔芦雁,入海终为戴角鱼。长短九霄飞直上,不教毛羽落空虚。

卢肇(公元818~882年):字子发,号乐轩,唐朝宜春文标乡(今属分宜)人。在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及第,且是江西第一个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后因故被罢官,遭贬谪,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回到宜春老家,以终余生。卢肇政事之余,勤于笔耕,一生著述很多,有散文《李謩》,有《文标集》、《届堂龟鉴》、《卢子史录》、《逸史》、《愈风集》、《大统赋注》,等等一百几十卷。

卢肇自幼家境贫寒,但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同时,也是名门之后,为东汉末年卢植第二十一世孙。求学之时,他四处拜师,苦读不辍,“夜无脂烛,则热薪苏,晓报冥顽,亦尝悬刺。”至今宜春和新余两市仍然能见到他的读书旧址。在学业上,他曾先后拜韩愈、李德裕等人为师,得到不少名人高士的点拨教谕。早在卢肇14岁的时候,宜春县令卢尊预言:“异日其闻乎!”断定他将来一定会名闻天下。然而,世俗的眼光通常更多地关注当下。据《唐诗纪事》记载,卢肇与同郡的黄颇齐名,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二人相邀一同进京赶考。然而,袁州刺史成应元却在长亭设宴单为黄颇一人饯行,本郡刺史只看好富家子弟,对家境贫寒的卢肇却视而不见,十分轻视。卢肇虽然很生气,但也没有办法,只好先前行十多里等待黄颇。因此有感而发,吟出《别宜春赴举》诗作:“秋天草木正萧疏,西望秦关别旧居。筵上芳樽今日酒,箧中黄卷古人书。辞乡且伴衔芦雁,入海终为戴角鱼。长短九霄飞直上,不教毛羽落空虚。”他立志一定要青云直上,博得功名。

关于卢肇是如何中状元的,历来有很多传说。尤其对于江西省第一个状元的头衔,不免光环叠韵,不实居多。卢肇虽具“瑰奇拔出之材”,但开成五年(公元840年)与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两次会试,却都不第而归。直到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应试得中,才不负苦心,高居榜首,独占鳌头。甚至卢肇在《成名后作》一诗中写到:“桂在蟾宫不可攀,功成业熟也何难。今朝折得东归去,共与乡间年少看。”那种扬眉吐气、终有所成的喜悦之情和自豪感溢于言表,这一年他只有25岁。

高中之后,卢肇归省袁州,刺史成应元亲自出迎十里,在长亭恭候迎接。为了亲近友好新科状元,专程选定端午佳节,在秀江河畔大摆宴席,为卢肇接风洗尘,恭贺高中。那日卢肇观看河中龙舟竞赛时,不禁触景生情,赋诗一首: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鞞鼓动时雷隐隐,画桡翻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瞰,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君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这诗表面上是在写龙舟竞赛活动,事实上,则是卢肇对人生的深沉慨叹,对人情冷暖前后巨大反差的由衷感叹。虽然还没有真正“长短九霄飞直上,不教毛羽落空虚。”但也是对先前人们态度的一种绝大讽刺,对自己贫寒苦读的一种慰藉和鼓舞。成应元听后羞愧自责,众地方官也大感懊悔。特别是“向道是龙君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二句,发人深省,历来被人们所称颂。现在,人们把一些体育活动称之为锦标赛的,大概与此也颇有渊源。

7.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湘口送友人》)

——姚太守择婿重寸更重德《湘口送友人》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李频(公元818~876年),字德新,唐寿昌长林西山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宣宗大中八年(公元854年),高中进士,调校书郎,任南陵县主簿,又升任武功县令。李频一生诗作甚多,大多散佚。宋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金华人王野任建州太守,于京城书肆中得李诗195篇,辑为《梨岳诗集》,并为之序。《全唐诗》收录李诗208首。历代评李诗“清新警拔”、“清逸精深”。李频著作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清代建安人郑修楼曾有诗赞曰:“千载嫡仙携手笑,李家天上两诗人”。把李频和李白并举。《湘口送友人》正是李频的代表作之一,受到历代诗家的好评。

关于这首诗的故事,就绕不开时任杭州刺史的姚合。《新唐书.李频传》在述及二人的交往关系时,即写下了下面的这段文字:“给事中姚合名为诗,士多归重,领走千里,丐其品,合大加文报,已爱其标格,以女妻之。”这一记载,不仅表明姚合对李频的诗歌颇为赞赏,而且,姚合还因之将爱女许配给李颇为妻。《新唐书》的记载以何为据,无可考知,但既然载有此事,故后来的《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全唐诗》等,即皆将这段文字予以全文转录,于是,便使之成了一件既成史实。

话说,年轻时的李频,长得面目清秀,从小就思维聪慧敏捷,记忆力特强,很早便能写得一手好诗。李频从诗友方干那里获悉,姚不仅有着不凡的诗才,而且还特别赏识别人的才华。居住在西山的李频觉得自己老住在乡下也不是久长之计,遂不远千里跑到杭州,请姚合给他的诗作出品评。

在杭州姚合府里,李频把自己的身世向姚公简单地作了介绍,然后恭恭敬敬地把随身携带着的诗文稿呈献给他。一翻开诗文集,这首题为《湘中送友人》的七律诗,映入了姚公的眼帘。读罢,姚公不禁沉吟良久,大喜道:“年轻后辈,有此诗才,来科考取进士,又有何难!”李频一听,既惶恐又很兴奋地向姚公表示感谢,同时非常谦卑地请姚大人多加指教。姚合点了点头,又再次吟诵起这诗来: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天。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宵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好诗,真是好诗啊!”姚合自言自语道:“首联对起的作法,自从老杜以后,真正能做到如此绾合自然的已属不多见。诗人在湘江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全诗大半写景,却不见伤别字面,只是将一片离情融入景中。一、二两联写“湖口”所见:先是放眼湘江水岸,看到暮霭、芦苇、田野;接着远眺云梦,但见飞雪、去雁;最后注目孤舟离人。先写的湘水连天,正为离人独往凄凉一衬呢!如此幽情寓思,精妙之极!”

李频以描写自然景物见长,这首诗更是堪称其代表作。全诗七句写景,湘江的暮霭,江岸的芦苇、田野,云梦的飞雪、大雁,渡口的孤舟、离人,洞庭的风波、星河以及腊月的梅花,等等,真是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诗文有所谓“主宾”一说,主是中心,“无主之宾,谓之乌合”(王夫之《姜斋诗话》)。在这首诗中,作者把孤舟离人放在中心的位置上,围绕这个中心层层设景;又从孤舟离人逗出情思,把诸多景物有机地串联起来。故而全诗显得章法齐整,中心突出,而且融情入景,与一味作感伤语的送别诗不同,自有一番悠远思的风韵。此时,姚合严肃地凝视着李频并询问:“贤契可曾成家?”李频当即恭敬作答道:“回禀大人,晚生学业未成,功名未就,尚无暇顾及成家之事。”姚合便大喜道:“本官愿以小女为君侍奉箕帚,不知意下何如?”李频听后,也是一身冷汗,惊诧不已。初次登门,献诗以求推荐,怎么突然就有这等好事降临到自己头上。李频上前一步深施一礼,“承蒙大人抬爱,但晚生实难奉命,家有老母,功名未成,只怕误了小姐终生幸福”。姚合听后,哈哈大笑,道:“你道本官是糊涂人?之所以把爱女许配与你,定是对你早有了解,今日更是试了你的诗才品行,贤契莫要推辞了。”于是,杭州刺史姚合便把爱女嫁给了青年诗人李频。

事实上,此前姚合也曾颇为赏识颇具才华的杭州人郑巢,凡是外出登临游览,时常把郑携带在身边,但并没有选择他成为乘龙快婿。事实也证明,姚合的眼光和选择都是正确的,李频性情耿介,守正不阿,为官之时,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特别是,他敢于抑制非法的豪强地主和胡作非为的强盗,时逢荒年,敢于顶着各方压力,开仓赈济灾民,连懿宗皇帝都很赞赏他。李频死后,老百姓一路扶柩痛哭,送他鹤驾道山。最终,李频也算没有辜负姚合的一番赏识器重,没有辜负姚小姐的一生幸福。

8.三兰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圆泽《甘泽谣》)

——三兰石畔的守候《甘泽谣》圆泽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圆泽,另作“圆规”。僧人,唐代杭州惠林寺的住持,和西湖十六遗迹之一的三生石有关。有关他的记载见于宋朝文学家苏东坡的《僧圆泽传》。

三生石就在杭州西湖,位于与飞来峰相连接的莲花峰东麓,是西湖十六遗迹之一。该石高约10米,宽2米多,峭拔玲珑。石上刻有“三生石”三个碗口大小的篆书及《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迹》的碑文,记述“三生石”之由来。石上多唐、宋时的题词石刻,大多已不可辨认,只有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秋九月太史杨瑀、翰林张翥等人的题词仍清晰可见。

据苏轼《僧圆泽传》中记载:“子源,少时以贵游子,豪侈善歌闻于时,及登死,悲愤自誓,不仕、不娶、不食肉,居寺中五十余年。寺有僧圆泽,富而知音,源与之游,甚密,促膝交语竟日,人莫能测。”聊聊数十字展开了一段流传千百年的动人故事。

关于李源的正史记载见于《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李源传)。唐玄宗末年,时逢安史之乱,其父李橙死于叛军之手。李源悲痛万分,至此发誓,不做官、不娶妻、不食酒肉,在慧林寺一住就是五十多年。在这段时间里,李与住持园泽交好,结为知音。

闲暇的时候,两人游山赋诗,追古寻幽,遣兴抒怀。有一次,两人相约去四川峨眉山游玩,园泽想从道长安,从北部陆路入川。但李源想从长江水路入川,一路可以观赏风景,游历山川,而且自己早已决心远离仕途,绝不愿再踏足长安。圆泽沉默良久,说:“缘起缘落,本不由人,行止居安,自有定数,那就随你吧。”于是,在李源的坚持下,两人翌日启程,从长江水路逆流而上,取道荆州入川。

到了南浦这个地方时,二人在河边遇到一个孕妇正在汲水。圆泽略有些悲伤地对李源说:“此妇人怀孕三年而不得子,而她就是我要托身转世的所在,现在遇到了就躲不开了。”

李源十分震惊,搞不清圆泽这番话的真正意思。圆泽继续说道:“这位妇人姓王,我本该成为她的儿子,已经怀了三年了,因为我迟迟不投胎,所以她一直做不了母亲。今天既然遇上了,看来已无法躲避。你当以符咒助我速生。孕妇产子三日之后,当为新生儿沐浴,你去看我,我当报之以笑。十三年后,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我们还可相见。”

李源悲愤懊悔,如若不是自己执意选择走水路,一切或许就都不会发生了。李源为圆泽沐浴穿衣,到了当天晚上圆泽圆寂,妇人产子。三天后,李源依嘱到圆泽投胎的家里看他,果然,一妇人正在为小儿沐浴,小孩看见李源来,冲着他咧开嘴笑了起来。李源把这一切都告诉了王氏。将圆泽安葬之后,李源返回寺中,等待13年后的三生石之约。13年后,李源如约而至,听到在葛洪川畔有牧童敲牛角而歌之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李源与之相认。牧童说:“李公,你是个守信用的人!13年一别,十分想念,只是我尘缘未了,不能久留,我们只有努力修行不荒废,才能再一次相见。”唱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唱完就遁入烟霞,离去了。三年后,大臣李德裕启奏皇上,说李源是忠臣的儿子又很孝顺,请给予官职。于是皇帝封李源为谏议大夫,但李源早已彻悟,看破世情,不肯就职,后来在寺里死去,活到八十岁。而圆泽法师也再没有出现在任何记载中。圆泽隐入烟霞而去,李源持守着信义之道,尽览缘起缘灭的幻灭空相。前世、今生、来世的三生盟约,却欲话因缘恐断肠!

9.不寸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关键时候掉链子的孟襄阳《岁暮归南山》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历来被人们所熟知,这是首投赠之作。诗人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却没有直说。可是,一身才华的孟浩然却终生未仕,这又是为什么呢?这首《岁暮归南山》似乎能给予一定的提示和解答。

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不惑之年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心情非常苦闷。遥想自己“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文章;年少之时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今又得到王维、张九龄等名流赞誉,颇具诗名,可应试还是失利了,不免使他大为懊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表明心意,展示才华,以求功名,但又十分犹豫,进退不定。这首诗正是在这种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形下写出来的。

据《新唐书·孟浩然传》记载,孟浩然在应试落第后,诗人王维曾经邀请他到自己供职的翰林院见面,两人正酣谈之时,恰逢玄宗皇帝驾到。孟浩然布衣白身,在此翰林院不合规矩,王维也难说清楚,浩然一时紧张躲到了床下。玄宗皇帝见王维面色紧张,谈吐局促,更见床下外露衣摆,于是微微一笑,似有深意。王维何等聪明,知道事已难饰,不敢欺君,道出实情。玄宗皇帝没有生气,更没治罪,得知面前这位正是已颇具诗名的孟浩然之时,便命他作诗。出了先前的事情,浩然惊魂未定,一时不知从何言起,只好把前几日新作的《岁暮归南山》吟诵一番。“……北阙休上书,南山归卧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听到这里,玄宗皇帝有些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即你不求为朝廷效力,我也不曾弃你,为什么你反倒诬赖于我呢。既然如此,你还是回去吧。于是,便打发孟浩然回了老家。

回到襄阳以后,孟浩然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这也是他最后的晋身机会了,可浩然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最终无果而终。如若生在一个乱世,入山采药,结庐山野,适性自然,很可能是大多文人的选择或者是心灵的追寻。但生在“开元盛世”的孟浩然,又为何如此呢?为什么三番两次朋友伸过来的援引之手,都被拒绝,甚至最后让韩公等烦了,一赌气独自离开呢?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着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圣先贤内心中同样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而他这回,无疑的那默契的对象便是庞德公(东汉名士)。孟浩然当然不能为韩朝宗背弃庞公,已近知天命之年的他不能为了曾经的血气功名背弃内心的追求和梦想。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没过多久,又仍返回故居。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已年过半百的孟浩然得见故人,内心十分欢愉,二人整日饮酒作乐。不幸的是,孟浩然背脊上即将痊愈的毒疮发作,不治身亡,终年五十二岁。

10.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赐金放还李太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节选)李白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他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公元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逝于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游历。曾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他也希望通过广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而得到引荐,终南捷径一举登上高位,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然而,十年漫游,丰富了阅历诗情,却仍是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在这段时间里,他虽然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但另一方面自己又不愿应试做官,只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他还曾给当时名士韩朝宗一篇《与韩荆州书》,毛遂自荐,但并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一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作品,对其才华十分喜欢,便召进宫。据李阳冰的《草堂集序》记载,说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且不说是真是假,但可大体知道玄宗对李白是极为赞赏的。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

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李白凭借敏捷的诗才,时常赋诗纪实。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这一时期,也是李白比较春风得意的时候了,不过很快事情就有了变化。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得罪了权贵,及翰林院同事进谗言,连玄宗也对他不满。

事情还要从天宝二年说起。有个番使来唐朝递交国书,上面尽是一些排列参差,密密麻麻的图形鸟兽。唐玄宗命杨国忠等一班文武翻译、草拟回复,但满朝文武如见天书一般,无一人能辨认。唐玄宗勃然大怒:“尔等平日号称饱读诗书,天文地理无所不晓,今日区区番邦文字,竟无一人能答,实在有辱国体,令朕烦忧。限三日之内,若无人能解,文武官员问罪、受罚。”后来,有人举荐李白,他走上金殿,接过番书,一目十行,频频摇头,然后说道:“番国要吾大唐割让176城,否则就要举兵来犯。”玄宗一听,龙目闪烁,龙须微颤,问文武百官有何良策?群臣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无人应答。玄宗皇帝强忍愤怒,转向李白。李白说:“吾皇不必忧虑,这有何难,待明日我自回了这番使,令番国拱手来降,不费半分车马钱粮。”玄宗大喜,赐宴宫中。

翌日清晨,唐玄宗宣李白上殿,李白见杨国忠、高力士站在两班文武之首,便对唐玄宗说:“微臣烦请万岁吩咐杨国忠大人帮臣磨墨,高力士大人与臣脱靴,臣方能口代天言,不辱君命。”唐玄宗用人心急,微微一笑,依言传旨。杨国忠满面通红,气得半死,持砚磨墨,侍立在侧。骄横的高力士更是强压怒火,双手脱靴,捧立一旁。然而,太白可知道,得意之时,已埋下了祸根。与此同时,李白放荡不羁的个性,不侍权贵的特立独行,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致使玄宗与他之间产生了一些纠葛矛盾。官场的阿谀之风、同僚的诋毁诽谤,使李白不胜其烦,感慨万千。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谁曾料到,很快就被赐金放还,这似乎令李白也颇感意外。

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那曾经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完全破灭。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京城长安,李白南下大都市会稽(绍兴)。这首诗就是临行前写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正表达了他平生蔑视权贵,任情使气的独立品格。

11.无边落本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贫病交加的“诗圣”《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现有1400多首诗被保留了下来,且大多技艺精湛,艺术水平很高。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称“大李杜”。

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相互争夺地盘,纷争不断,百姓不胜其扰。杜甫打算去严武那里充当幕僚,依托严武,暂且容身。可惜没多久严武就病逝了,杜甫只好离开经营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从水路南下去夔门,可却因病缠身,在云安耽误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当时,要不是当地官员照顾,诗人在云安都很难久留。这三年,他身体非常不好,生活依然很困苦。

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事苦难,家道艰辛,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个人又壮志未酬,垂垂老矣,体弱多病,一切都像浓云似的压在心头。为了排遣心中郁闷,也为了登高望远寄托追思,老人抱病登台。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凭栏远望,百感交集,平生种种映入眼前,随着滚滚江水激荡奔涌。无边落木犹如往事画面沙沙飘落,一瞬既是一生。萧瑟的秋江景色,触发了身世飘零的万千感慨,渗入了老病孤愁的感伤。这一切似乎就像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电影落幕,一个个昔日的场景和画面不断跳闪,最终还是定格在了繁霜已鬓、浊酒难捧。诗人用一生的故事写出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秋江景色倾诉着老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催人泪下,动人心弦。诗的前四句写登高见闻,诗人勾画出一幅金秋肃杀、万物内敛的图景。夔州峡谷以风大闻名,以猿多著称。首联登上高处,感受猎猎秋风,空谷猿鸣。极目远眺,江水洲渚颜色分明,不住回旋的鸟群点缀其间,图画精美动人,极具视觉冲击力。这画面是惨淡的,更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这两个细节,跟诗人的伤感联系相呼应,似乎就是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颔联写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无边”、“不尽”再加上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其状物之功,出神入化。更重要的是,诗人激荡不已的心情和无边惆怅随着落叶和江水一发不可收拾。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容易引起人们韶光易逝的感觉。或许,这又加重了诗人的愁思,多年飘泊无依的生涯何时才是尽头……

长江“不尽”,亘古如斯;落叶归根,更是如斯;生生死死,亘古如斯。古来先贤,多少才华四溢的俊才都已消逝,不禁要“怅望千秋一洒泪”(《咏怀古迹·其二》)。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具象化,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不免生出无限悲秋之情。杜老的羁旅愁思与孤独之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连绵不尽,奔涌不绝,情与景交融更添悲伤之情。“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一切都到了年老之时,不知是再无力饮酒还是没了趣味,虚弱的身体消减了所有的激动和深刻,很生活也很真切,心里矛盾却又无可奈何,无限惆怅绵绵回响,令人感伤。

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村万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利官归京》)

——蛊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公元715~770年),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

诗人的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长倩、伯父岑羲都曾官至宰相,父岑植,当过晋州刺史。岑参似乎出身官宦世家,典型的官二代,但是在他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生活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不过,岑参自幼学习刻苦,遍读经史,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全家搬到登封(今河南登封),4年后又移居颍阳(今登封县颍阳镇),20岁求仕长安不成,只得在洛阳和长安两京之间奔走。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终于进士及第,被授予兵曹参军的官职。

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岑参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赶赴安西,第一次出塞。他怀着满腔报国热情,想在戎马倥偬中搏得前程,却未能如愿。天宝十年,回到长安,与杜甫、高适等游玩赋诗。十三年,他再次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出塞,立功报国的愿望更加迫切,边塞诗的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正是成诗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当时西北边疆战事频繁,岑参久佐戎幕,前后在军队中生活了六年,自然对鞍马征战的生活和塞外的极端气候有着深入地观察与体会。他这次是充任西安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诗中的武判官正是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回长安。

北风卷地,茫茫白草一片一片弯腰摧折。刚劲的塞外北风,涤荡着大地上的一切,寒冷严酷滚滚而来。对于中原王朝的人来说,八月飞雪是不可多见的奇景,诗人用千树万树梨花作比喻,既生动描绘了霜花树挂的独特景致,又给人蓬勃浓郁的寒冷感觉。一夜之间,世界竟变成了异样的银装素裹。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却是春风阵阵,像是醉人的芬芳灿烂的江南春色。在这壮观的奇景辉映下,诗人感到的不是美丽的欣喜与兴奋,而是从四个角度,描写雪的奇寒。飘飞的雪花散入帐内打湿罗幕,狐皮袍子也不能使人感到温暖,贴身的锦被也显得太薄;天气实在太冷了,将军的弓箭都无法正常使用;护身的铁衣战袍,更是冷得难以穿上。珠帘罗幕,狐裘锦衾,将军角弓,都护铁衣。从外到内,从生活到军事,寒冷包围了军营,防守边疆的将士,是怎样艰苦卓绝。不过,这瀚海坚冰,万里凝云,虽然愁惨,却不萧瑟凄凉,而是奠定了浑厚、沉郁的情感基调,这正是岑参边塞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在冰天雪地的背景下,饯别宴会上吹管拨弦,胡琴、琵琶、羌笛齐奏,异乡的气氛伴着塞外风光,更显出客送别的复杂心情。

夜幕下,大雪纷纷满辕门,送客行至轮台东门,仍然依依不舍,但终究到了分手的时候。路转峰回,友人消失在视野之中,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最后两句是极为动人的,留下了广阔的思索空间。星点蹄印,向远方延伸,那远方是家乡,是友人消失离开的方向,“雪上空留”透露的是诗人怎样的感受,他在想什么,在追思什么?是因为难舍朋友而生的留恋,是“长路关山何时尽”的感慨忧叹,还是归期未卜,壮志难酬的孤独与无奈?悠悠不尽之情,打开了一块艺术空白地带,效果佳妙不可言。

岑参用瑰丽的色彩勾勒塞外,将别样的风光与风物人情,用诗人的语调和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使得边塞诗更加奇伟壮丽,突破了征戍诗局促于战地苦寒和士卒辛劳的传统格局,拓宽了边塞诗的题材和内容深度。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岑参返回中原,回到朝廷后,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改任起居舍人。不到一个月,被贬谪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被人们称为“岑嘉州”。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后客死成都,终年56岁。

1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被排挤出朝廷的王摩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公元701~761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泼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科第一(即状元)。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王维很敬佩维摩诘,因此据《维摩诘经》给自己取名维,字摩诘。安史之乱前,官至给事中,一方面他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晚年之时,他则以舍宅为寺,不但“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而且时常“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诗人经常身着素朴的衣服,吟着长斋礼佛的诗歌,所以素有“诗佛”的美誉。

唐玄宗时期,宁王李宪因贪图美色,曾暗使手下的人霸占过一个卖烧饼的妻子为妾。平日里宁王对这位女子也算关心疼爱,但这位女子却并没有贪慕富贵,忘了自己的丈夫。终日不发一言,闷闷不乐。宁王只道是女子内向寡言,相信终究会忘记她那个又穷又丑的丈夫。有一次,宁王宴请宾客,为了哄这位女子开心,把她也带了出来。酒至三巡,宁王靠近女子,对她说:“你那个卖烧饼的丈夫早就另娶新欢了,不信的话,我现在就派人把他叫来,你也好死了这条心。”然而,当卖烧饼的汉子端着烧饼走进宴会厅的时候,见到自己的妻子后,马上跑了过去,夫妻两人执手相看,相对无言、泪如雨下。满座宾朋无不被这情景所感动。这时,王维端起酒杯做了这首《息夫人》: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息夫人是春秋时代息国君主的妻子。楚王灭了息国后将她据为己有,但息夫人始终不跟楚王说话。含沙射影暗指宁王霸占人家妻子,拆散他们夫妻二人。宁王顿感面上无光,只好对卖烧饼的夫妻说:“多有得罪,其中实情却有不知,现在成全你们夫妻,回家去吧。”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得张九龄提携,王维被擢为右拾遗,从其《献始兴公》中可以体会到诗人想要有所作为的迫切愿望。两年后,张九龄罢相,次年王维也被贬荆州长史。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诗人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渐渐地远离政治中心,被排挤出了朝廷。在出使途中写下了这首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到哪里呢?“属国过居延”,要到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如同“征蓬”一样出了汉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孤烟直”和“落日圆”给人以亲切苍茫之感,更把诗人孤寂的情绪融入在广阔的景象中,景色之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但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不知还会发生什么,诗歌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安禄山叛军攻入长安,玄宗仓皇逃往四川,王维被俘。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收复长安、洛阳,王维则因曾被迫担任安禄山的给事中而被投入狱中,随后押往长安候审。后因有人拿出王维的凝碧宫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以证明其忠于唐朝之心,唐肃宗才没有杀他,后又擢升其为尚书右丞。

14.还君明珠汉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拒绝高官收买的张籍《节妇吟》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约公元767~公元830年),唐代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

这首诗是“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即是一首拒绝李师道而写的名作。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李师道正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权势极大,炙手可热。割据一方的藩镇,常常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一些不得志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愿意依附他们,不过韩愈就非常反对文人独立品格的丧失,并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同样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这首诗便是诗人借用抒发男女情事之诗,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汉乐府的《陌上桑》、《羽林郎》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婉拒诗,这首《节妇吟》似乎是从中脱胎而来,但却更为委婉含蓄。这里的“君”,喻指李师道,“妾”是自比。“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一句表明我已委身于朝廷,将要效忠于皇帝,你又许我金银富贵,将二人微妙的关系形象具体化,即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语气中带微辞,含有一定的谴责之意,直接道出李师道的别有用心。

第二句却笔锋一转,“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似乎妇人对“君”还是有情谊的,即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表面看,是感谢李师道的知己,但是细细品味则能感觉到就是委婉的拒绝,我们的关系就只能到此了。妇人又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丈夫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既是表明心意,也略带警告地说:我夫君也是不好惹的,你最好小心点,不要太过分。通常在古典诗词中,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明确了自己的立场,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心满意足,没有二心。

感念您的一番美意和日月纯真之情,这是客气话,后面这半句才是重点。“我与丈夫誓同生死”,八个字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同时也规劝李师道,您就不用费心了!

人总是迫于压力,委曲求全地在现实中行走。李师道位高权重,诗人毕竟还要为官生存,不敢去得罪,也不能得罪。所以,最后还要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似乎是自己生不逢时,有情有义却无缘无分。“一波三折”之后告诉李师道:感谢你的一番‘好意’,但是我不得不拒绝。这就是张籍所要表达的,表达得十分委婉,恐怕李师道读了,也只能是深感惋惜,却又无可奈何,下次见面,还要眉目传情,只恨上天不公,没有让“有情”人终成一家。

15.阳春发处无根蒂,凭仗东风次第吹(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高蟾愤然赋诗有幸获功石《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高蟾,字不详,生卒年不详,河朔间人。约唐僖宗中和初(公元881年)前后在世。家贫,工诗,气势雄伟。性倜傥,然尚气节,虽人与千金,非义勿取。十年场屋,未得一第,自伤运蹇,有“颜色如花命如叶”句。与郎中郑谷为友,酬赠称高先辈。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以高侍郎之力荐,始登进士。乾宁中(公元896年左右),官至御史中丞。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在《全唐诗》中,高蟾的诗传世的有36首。对于他的诗,历来褒贬不一。诗中往往用叠字,与其他字词搭配,构成美好的诗句;整体诗风与李白相似,不尚雕饰,以表情达意为主,有的时候,宁肯不合律,也不以声害义,这是他诗歌的独特之处。从整体上看,他的诗思路清新,但在形式上追求奇险,寓意疏淡,内涵寡薄。同时期的诗人薛能曾对人说过:“倘见此公,欲赠其掌。”我若是见到高蟾,一定赏他几个耳光。

高蟾出生在河朔间一个贫寒家庭,从小就天资聪颖,性情任侠,倜傥不俗,很讲究为人的气节。当时,有人看重他的才华,觉得高蟾家庭贫寒,想要资助他。但被他断然拒绝了,说自己还过得去,不愿平白无故接受别人的帮助。如此光明磊落的高蟾自然得到了一些人的敬重,他跟当时较有诗名的“芳林十哲”之一的郑谷就是很好的朋友,郑在酬赠诗里都是称他为高先辈。但是高蟾在科举的路上却并不顺利,多次应试屡屡不中,不得意的情感难免郁结,心中不畅。

关于科举取士,自然有许多被人们批判的地方,但是在每个时代都为无数寒门学子打开了跻身上流社会,施展才华与抱负的空间。特别是到了唐代,科举风气之先更使得无数学子学而优则仕,一旦考中,享有的待遇也是最为优厚的。有利益角逐的地方往往就会有各种手段和暗箱操作,科举同样在所难免。到了晚唐时期,科举场上徇私舞弊的弊端日益显露,也越来越为考生和社会所不满。

一年省试后,高蟾在考院墙壁题写了一首诗,有人觉得这是年少轻浮的恶作剧。可是对于一个满腹才华,郁郁不得志的年轻人来说,更多的则是抒发他久久难平的愤懑之情:冰柱数条搘白日,天门几扇锁明时?阳春发处无根蒂,凭仗东风次第吹。

这首颇带几分怨愤和瞻望的诗激发了很多考生的情感共鸣,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次考试存有不公正的现象。不过,激愤之言不足为凭,除了被批评干扰考试纪律之外,对考试结果不会有什么影响,高蟾仍然只能承受这个残酷的结果,黯然神伤。看着他人金榜题名,处处受人吹捧爱戴,看到被众星捧月般的同辈或晚辈,他心中怎能不惆怅失落。这时,恰好高侍郎与自己通信,年轻的诗人把无限酸楚和怨愤化作诗文,一气呵成,向高侍郎赋赠了一首诗道: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这诗中所表现出的安于本分,毫无胁肩谄笑的媚态,不卑不亢的精神,反倒显得别具新意和特色。全诗没有自怨自艾的惆怅,而是自我肯定地说:“芙蓉生在秋江上”,此时花未开,不必向东风抱怨,品格更高了一层。高侍郎大为赞赏,在他的推荐下,高蟾得到了一些公卿的赞许。有的时候,历史就是在与渺小的生命个体开着不大不小的玩笑,名利或许就是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不需要准备,也无所期盼。高蟾自己也没想到,这首《落第诗》为他赢来了赞誉,甚至传至后世。

一个人品格极高,必定要承受更多的寂寞和痛苦。年轻人,满腹才华,看着那些得第者平步青云,光耀门楣,自己却屡次落选,怎能不觉颜面跌损。独行于高墙之外,听着宴会的繁华喧闹,落寞之感萦绕于心,久久不能平静。但即便如此,他也决不会谄笑献媚,向当权者低头,靠放弃品格获取那些为自己所鄙视的现实利益。这首不亢不卑的诗作,更多的是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孤高峻拔的青松傲骨,令人敬佩赞赏。高侍郎仔细品读之后,非常赏识高蟾,十分同情他的处境遭遇。一方面向一干王公大臣极力举荐高蟾,帮助他获得名声;另一方面帮他打通关系,多多引荐,给他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经过了十年苦难、众多磨砺的高蟾终于顺利地考取了进士。昭宗年间(公元896年前后),高蟾又升任御史中丞。当然,诗人的价值不是靠官位高低来衡量的,不过,在那样一个学而优则仕的时代,能有一个好的生活境况,当官是最为便捷、最常规的方式。高蟾留给后人的不是他的传奇故事,不是详尽的人生履历,仅仅是几首诗文而已,但已经足够了。

16.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

——爱恨中兰死纠缠的李益与霍小玉《写情》李益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李益(公元748~829年),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公元769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北游河朔,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十六年南游扬州等地,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佳作。元和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自负才华,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宪宗时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大和元年(公元827年)礼部尚书,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两首,当时被广为传唱。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名篇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其律体亦不乏名篇,如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是历代传诵的名句。七律《同崔邠登鹳雀楼》、《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又名《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等,均属佳作。今存《李益集》2卷,《李君虞诗集》2卷,《二酉堂丛书》本《李尚书诗集》1卷。

这首七绝以《写情》为题,细玩全诗,很像是写恋人失约后的痛苦心情。诗之本事不详。蒋防《霍小玉传》中说,李益早岁入长安应试,与霍小玉相爱,立下结为终身伴侣的誓言。后来,李益回乡探望母亲,不料其母已给他和表妹卢氏订婚,迫于封建礼教,他不敢违拗,小玉也为此饮恨而死。从此,李益“伤情感物,郁郁不乐”。此诗也许与此事有关。

你也许曾经遇上一个人,你与他相爱,以为他是你全部的需要和存在的意义,你爱他,如生如死静如呼吸。然而有一天你们分手了,得已不得已情愿不情愿。声嘶力竭歇斯底里愤怒悲伤安静压抑,而那个人就那样消失于你的世界了,同时,他静默地关闭了你通向他世界的门。

天国的阶梯,消失在云间,你仰头瞻望思念的余光,只看见蓝天上白云轻轻流动,天上圣门已阖,在安静的夜晚你想念他,思念若水滴,还没落泪,就干了。

如果你为一个人切骨般痛过,你就会明白李益在说什么。他说,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失去了那个人以后,他再也没有千金一刻的春宵,也没有了风清月白花下相偎相诉的良辰美景。

此诗所写的时间是在女友失约后的当天晚上。诗人躺在花纹精细、珍贵华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绪万千。原来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约会告吹了。对方变心了,而且变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连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佳期”而言“千里”,可见是远地相期,盼望已久,机会难得。“休”而言“一夕”,显得吹得快,吹得彻底,吹得出人意外。而这又是刚刚发生的,正是诗人最痛苦的时刻,是“最难将息”的时候。夜深人静,想起这件事来,不禁失眠。一、二两句从因果关系来看是倒装句法,首句是果,次句是因。

这个令人痛苦的夜晚,偏偏却是一个风清月朗的良宵,良夜美景对心灰意懒的诗人说来,不过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观赏之心。不但今夜如此,从此以后,他再不会对良夜发生任何兴趣了,管他月上东楼,月下西楼。月亮是月亮,自己是自己,从此两不相涉,对失恋的人来说,冷月清光不过徒增悠悠的愁思,勾起痛苦的回忆而已。

这首诗艺术特点是以美景衬哀情。在一般情况下,溶溶月色,灿灿星光能够引起人的美感。但是一个沉浸在痛苦中的心灵,美对他起不了什么作用,有时反而更愁苦烦乱。此诗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来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独、怅惘之情更显突出,更含蓄,更深邃。

此诗艺术上的另一特点是用虚拟的手法来加强语气,突出人物形象,从而深化主题。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心情与外景的不协调,既是眼前情况的写照,更预设了今后的情景。“从此无心爱良夜”,“从此无心”四字表示决心之大,正见其痛苦之深,终生难忘。“任他”二字妙在既表现出诗人的心灰意懒,又描绘出主人公的任性、赌气的个性特点,逼真而且传神。这种虚拟的情景,没有借助任何字面勾勒,而是单刀直入,直接表达虚拟的境界,与一般虚拟手法相比,又别具一格。

17.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江楼感旧》)

——伤心欲绝的赵倚楼《江楼感旧》赵嘏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南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公元852、853年)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年轻时的赵嘏,命运坎坷,屡试不第,滞留长安多年。为了自己的前途,他也曾以诗文多次干谒豪门显贵,以求博得功名,但是都未能如愿以偿。这其间,他也曾远去南岭、两广地区的幕府当了几年的幕僚,终因感到前途无望,而返回家乡。后来,赵嘏又举家从楚州迁往润州(今镇江)居住。据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卷一五)记载:赵嘏曾经安家于浙西,家有美丽女子,赵十分爱恋,沉溺其中而不醒。到了进京赶考的时候,赵嘏也想带着她一起去,最终被诗人的母亲阻止,才没有实现。二人只好依依惜别,缠绵之后,约定待到高中之后必定早日回来相见。在中元节的时候,赵家的这位美丽女子也来鹤林寺游玩,善男信女都来进香,人流涌动之中,浙帅(浙西的一位军事将领,姓名不可考)看到了她,觉得这般美丽的女子实在世间罕有。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历史没有留下明确记载,只知道该女子被浙帅收入帐中了。第二年,也就是会昌四年(公元844年),38岁的赵嘏进士及第,金榜高中。还未享受高中喜悦,噩耗传来,赵嘏得知爱妾被人霸占,心中不免痛恨惆怅。但此时仍是人微言轻,恐怕难与浙帅明斗抗衡,思来想去,写了这首诗送给浙帅。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作不归云。当时闻说沙吒利,今日青蛾属使君。

赵嘏在诗中引用了当年番将沙吒利抢占诗人韩翃的美妾柳氏的故事,希望这将军能够归还自己的美姬。此时的赵嘏已不再是普通百姓,浙帅必须有所权衡,而且自己理亏在先,事情闹大了,自己肯定会有麻烦。新科进士,前途更是不可限量,犯不着为了一个美姬得罪他。于是,浙帅派人把女子送还给还在长安的赵嘏,并表歉意,愿意结交这位年轻俊才。恰好赶上赵嘏刚出潼关,途经横水驿的时候,双方迎面相遇。赵嘏见前方车轿人马众多,就询问左右。仆人答道:“浙西尚书差送新及第赵先辈娘子入京。”美姬在轿中认出了赵嘏,赵嘏也是急忙下马查看,果真就是梦寐思念的爱妾。二人偶然邂逅,离别愁思,思念之情,世事变幻的坎坷,多种情绪涌上心头,二人抱头痛哭。可不曾料到,这苦尽甘来的相聚却带来了更大的悲哀。美姬紧紧抱住赵嘏,哽咽的哭声,不尽的泪水带走了迟来的幸福,也带走了年轻的生命。她香消玉殒,魂归九天,再也没能醒过来。赵嘏骤然遭此变故,悲痛欲绝,只得将美姬埋葬在横水北面,希望爱姬在此长眠,待到来生再续姻缘。伤心欲绝、痛断肝肠的赵嘏为他的美姬写下了著名的《悼亡二首》:其一一烛从风到奈何,二年衾枕逐流波。虽知不得公然泪,时泣阑干恨更多。其二明月萧萧海上风,君归泉路我飘蓬。门前虽有如花貌,争奈如花心不同。

时光流转,赵嘏年事渐高,对美姬的思念越发沉郁,深深的孤独感萦绕心头。“门前虽有如花貌,争奈如花心不同。”世间并不缺少像你那般如花美貌的女子,但是谁都无法取代你,诗人用“如花心不同”告慰美姬,也在诉说着自己的心事,此生你是我生命中的唯一,无可替代。

赵嘏被任命为渭南县尉,属正九品下的官阶,很小的官,相当于现在县公安局的一个科级干部。根据《唐诗纪事》、《唐才子传》等书记载,赵嘏一生也只当过县尉。也许是世事变幻,已让他无心仕途,痴情的赵嘏对美姬无法忘怀。夜幕下,赵嘏一人独上江楼,写下了这首七绝《江楼感旧》。

无需过多分析这首七绝,“月光如水水如天”、“风景依稀似去年”,可“同来望月人何处?”近似白话的表达,将最质朴深沉的感情喷涌而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悲痛之感。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诗人赵嘏病故在渭南县尉的任上,时年47岁。

18.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

——一首诗赢得美人归《听筝》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端(约公元743~782年),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发动叛乱,召集诸蕃兵马15万人,杀入中原。叛军在短短两个月内便攻陷了东都洛阳,朝廷形势十分危急。为避灾祸,唐玄宗一路西行,并升时任朔方(唐方镇名,镇治在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右兵马使的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令其率兵东讨叛军。最终,唐室能起死回生,郭子仪功不可没。

皇帝自然对郭家优待恩宠,唐代宗特地将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郭驸马名郭暧,是唐朝中期功臣郭子仪的第六个儿子。他历任兵部尚书、太尉兼中书令、天下兵马副元帅(正元帅是皇子)等职,爵封汝阳郡王,宠耀盛绝一时。谈及郭暧自然与李端有着莫大的关系。“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这首诗就是李端所做,名为《赠郭驸马(郭令公子暧尚升平公主令于席上成此诗)(其一)》。

话说在郭驸马和升平公主在婚宴上,得皇帝赐婚,郭暧春风得意,意气风发。李端平日也为郭暧近臣,便安排李端作诗,于是就有了这首《赠郭驸马》。该诗虽然只是应景之作,并无真情实感,但通过描写“金距斗鸡”、宫前“玉鞭骑马”的情形,把郭暧备受荣宠、春风得意的神态塑造得十分生动。而“杨柳陌”、“凤凰楼”(暗用吹箫引凤典故),不仅气派十足,更体现了李端过人的才气和身后的文学功力。

李端当场吟诵,宾客赞赏不已,郭暧自然喜不自胜,心中暗暗得意,李端也算为自己长了面子。但是,当时在场的一干人等也决不是吃素的,特别是同为大历十才子的钱起微微撇嘴,很是不服气,心中暗想这一定是李端早有准备。于是,站起身来,说道:“正己兄当真才气不俗,这样,为祝驸马爷和公主新婚,也为在座宾朋祝酒,可否请正己兄以我的姓——‘钱’字为韵脚,再做一首看看。”

郭暧略有不快,知是文人相轻,来拆台了。但是,李端却哈哈大笑,满口应承下来。只见李端起身踱步,须臾之间,就又吟出一首七律:“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今朝都尉如相顾,原脱长裾学少年。”此诗以“钱”作韵脚,最后那句“原脱长裾学少年”,意思是愿意为郭暧鞍前马后地效劳,有些屈身奉迎的意思,当然很给郭暧长面子。短短的时间就能吟出这样一首七律来,钱起自叹不如。公主和郭暧大喜,赏了不少金帛。

言归正传,李端是如何赢得美人归的,开篇的那首诗又有什么样的故事?有一次,郭暧宴请群朋,自然少不了李端陪座。宴会之时,有一个叫镜儿的侍女出来待客,此女姿色绝代,且弹得一手好筝,李端在郭府日久,自然认得。这个镜儿看李端风流潇洒,也是欢喜,二人一来二去也被郭暧瞧出些端倪。郭暧早有成全之意,说:“李生能以弹筝为题,赋诗娱客,吾当不惜此女。”李端先是一愣,随即吟道: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周瑜是三国时风雅儒将,精通音律。据说他堂下奏乐,如曲有误,一定会回头看看。因此,俗语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说。从艺术性上说,这首《听筝》确实比《赠郭驸马》等诗更出色,可能也是李端的真情实感,日夜难昧,精雕细琢之作。郭暧听了,十分赞赏,当场就将镜儿许配给了李端。

1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诗人张继因落榜诗石声大振《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约公元715~779年)字懿孙,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自有科举取士以来,无限风光的状元不知有多少,至今被人们所记得的却寥寥无几,但是落榜生里却有不少人举世闻名。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落榜生当属唐代诗人张继。他仅仅因一首诗就名声大振。相传,张继落榜后,同窗好友一个个榜上有名,他却名落孙山。落榜后,张继非常失望,一个人沿京杭运河南下,独自来到苏州。

苏州是个好地方,水乡的风光胜似天堂。张继想借苏州的美景,排解心中的烦闷,可是到了姑苏城外已是傍晚,水光月色不禁使张继联想到别人的风光和自己的落寞。

张继让老船工把小船停泊在枫桥旁边,哪里也不想去了。他钻进船舱,解衣躺下。水波荡漾,小船轻摇,着实令人陶醉,往事一幕幕在脑海里上演:数十年寒窗苦读的艰辛,离乡时家人的期待,位卑时所遭遇的歧视,自己的失意……每一件都像尖针似的,令人心痛不已。最让张继心疼的是奶奶,赴考前,奶奶把张继叫到床前,颤抖着双手,取下自己戴的一尊拇指大的玉观音,戴到张继的脖子上。

张继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他索性披衣起来,坐到船头赏月。小河上渔火跳动,每一点光亮,就是一户人家。月亮好像也已困倦了,时而眨眨眼睛,强提精神,时而隐匿起来,与这个落第书生一样羞于见人。月亮渐渐西沉,没过多久就落下去了,再也看不见了。就在月亮落下的枝头的时候,传来了一只离群乌鸦的叫声,在静夜里格外凄凉。这只乌鸦为什么深夜还叫?它也和我一样愁肠百结难以入眠吗?

河面向远处延伸,阵阵江风骤起,张继临风打了一个寒颤。已经是深秋时节,秋风刺骨。他正要回到船舱去增添衣服,寒山寺的钟声,仿佛从天外传来,在静夜里格外宏亮、纯净、悠扬,缭绕于耳,久久不散,勾起张继的无限乡愁!

风更大了,吹得小船摇来摆去,船上的渔火也跟着一明一灭。小船驶过枫桥,准备靠岸。张继望着夜色中的古桥山寺,脱口吟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千多年过去了,诗人留给我们的只有这首寥寥数字的诗篇,姑苏城变了模样,寒山寺少了几分清静,时事都已大不相同,但是“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思绪回响仍然令人沉醉。落榜还是高中已经不重要了,甚至让人庆幸张继没有高中,正是不可轮回的张继成全了我们,也成全了他的千古诗名。

2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琵琶女的千古绝唱《琵琶行》(节选)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为七言古诗。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书请捉拿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江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即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送客湓浦(pén pǔ)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2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第四)

——元稹真的是薄情郎吗?《离思五首》第四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公元779~831年),唐代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为北魏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诗人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这一年他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娶名门女韦丛。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左拾遗,后被提拔为监察御史,出使剑南东川,劾奏不法官吏,为此得罪宦官权贵。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宦官与元稹争宿驿舍正厅,击伤元稹,反贬元稹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为尚书左丞,五年后,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他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元稹生前曾自编其诗集、文集、与友人之合集多种。其本集收录诗赋、诏册、铭诔、论议等共100卷,题为《元氏长庆集》。

元稹25岁那一年,应该是极为顺利,生活最为幸福的一段时光。他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娶得韦丛这样的名门佳人。关于他与韦丛的故事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但是无论从一个男性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一个女性的眼光看待,韦丛这样的女子都是十分值得人尊重和爱怜的。韦丛父韦夏卿为京兆尹,后任太子少保(京兆尹相当于首都的市长,太子少保是个荣誉官职,却也是正二品,副国级的待遇)。当时韦夏卿很欣赏元稹的才华,虽然二十四岁的元稹科举落榜,但是韦夏相信他会有大好前程,于是将小女儿许配给他。当然,就是这看似赌注一般的婚姻,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两人在婚后十分恩爱,感情非常好。

从元稹的诗来看,及第之后的他并不得志,生活清贫。韦丛出身名门,从富庶之家来到这个清贫之家,却无怨无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和体贴丈夫。在这个物欲横流,拜金慕贵的时代,信仰爱情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是能在爱情之中持守不变的却是难能可贵。对于元稹来说,上天最大的恩赐或许不是其卓越诗才而是韦丛的到来,且不论诗人的风流韵事,仅从流传下来的诗文来看,元稹对韦丛是十分爱恋的。元稹是古人中写诗给妻子比较多的一位,流传到今天的还有三十多首,为原配妻子韦丛写的大概有十六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首《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前两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象征着爱情的深厚与笃定,大海、巫山的壮阔,篆刻了水和云的最美画面,别处的水和云就都显得黯然失色。这是诗人的悼念亡妻之作,告慰韦丛,此生真爱唯有你一人而已。这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情,这样的夫妻感情令人赞赏欣羡。“取次花丛懒回顾”,诗人已对女色无眷恋之心,那为什么又说“半缘修道半缘君”呢?是爱还不够深刻吗?从元稹生平“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白居易《和答诗十首》赞元稹语)可以看出他是尊佛奉道的。“半缘修道”和“半缘君”似乎是在作答。而答案却不是对情感的分割,一个求道修身之人,情欲本是要放下的俗念,可“道”与“君”同样占据着内心,让人更觉意味深长。

再看元稹的《遣悲怀三首》: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家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尤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三首诗的创作并不是同一时间,字句间却同样透露出诗人和韦丛在清贫生活中的恩爱点滴。这里没有“曾经沧海”那样刻骨铭心的情感波澜,没有“半缘修道半缘君”的寄托,只是将曾经的生活一幕幕如画卷般展开。不管是韦丛“顾我无衣搜荩箧”,还是“泥他沽酒拔金钗”,一个高门大户的富家小姐,如今甘于清贫,毫无怨言,怎能不让人敬佩。“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新仰古槐。”贫穷的日子容易满足,回想起来怎能不动情呢,用落叶生火,与丈夫一起靠野菜充饥,如此可爱可怜妻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或许当初元稹都不曾想到韦丛是这样一个温柔的女子,体贴的娇妻。但是清贫与操劳,使这个温柔体贴的女子年仅二十七岁就离开了人世。数年以后,元稹总会忍不住想起与他共度清贫岁月的结发妻子韦丛,既是感动更是孤独的追思和怀念。

韦丛与元稹同苦七年,却在即将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离开了他,诗人能做的只有深切的思念和无法释怀的悲伤。“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贫贱的夫妻总是这样,匮乏的物质生活无法让心爱的人过得更加幸福。一个男人,如果无法给予与自己年轻时相濡以沫、患难共苦的发妻以富足的生活,人到中年难免抱愧含羞。斯人已逝,留给我们的除了感动之外,似乎每个人还能体悟出点别的什么吧。

22.跋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被一贬再贬的刘梦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败,被贬朗州刺史。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后又遭贬为朗州司马。居十年,被召还。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刘禹锡与白居易酬复颇多,白居易称之为“诗豪”。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婚后九年后便丧妻,对他感情上的打击很大。因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从监查御史被贬为朗州司马;十年后返京,再出为连州刺史;六年后转夔州刺史;三年后转和州刺史;两年后罢官还京,太和五年(公元831年)出苏州刺史;太和九年(公元835年)转同州刺史;一年后升为太子宾客,六年后去世。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九月,刘禹锡初被贬连州刺史,可祸不单行,没过多久不但被贬为朗州司马,第二年又被加罚“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连得到宽宥的机会都没有了。于是,诗人“九年居蛮貊之地”,在朗州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世事难料,愁肠百转,诗人感叹万分:“莫高者天,莫浚者泉。推以极数,无逾九焉。伊我之谪,至于极数。”

刘禹锡谪居朗州长达九年,不过漫长的时间并没有完全磨平诗人胸中的激荡之气,他仍然等着峰回路转的那一刻。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腊月,刘禹锡“屡易星霜,频经恩赦”,被援例回朝,第二年初,回到长安。

在唐代,五品以上的高级官员任命,要由皇帝和宰相共同讨论决定,而刘禹锡原任的朗州(中下州)司马的官品为从五品下,相当于五品副职。所以,他的新授职务要由皇帝和宰相定夺。当时位居相位的武元衡、韦贯之、裴度等人,大多都与刘禹锡有比较好的关系。料想自己重新入朝应该问题不大。当时为三月,桃花盛开,似乎一切都与春景一样充满生机和美丽,刘禹锡心中十分畅快。在偕友郊游时,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一年刘禹锡43岁,“蛮貊之地”蛰居九年的愤懑喷薄而出。这首实为赏春写实之作,诗题言“戏”,也包含一点点开玩笑或嘲弄他人的意思。因唐时重牡丹而轻桃花,因此在他的政敌看来,诗中透射出来的对自元和初刘禹锡等人被贬以来,朝廷人事更替的讥讽之意,毫无遮掩。刘禹锡桃花抒怀,却未料花明柳暗。诗人忽略了宪宗皇帝对“永贞革新”后发生的一些事是忌讳莫深的,一直以来对顺宗时追随王叔文“永贞革新”的党人时刻保持着戒心。这一次,虽然“八司马”中久撂江湖的刘禹锡、柳宗元、韩泰、韩晔、陈谏等五人,“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但并不想让他们长期呆在长安,所以旋即加官,任命他们为远州刺史,放逐这些忧国忧民的贤能之士,避免因他们勾出顺宗故事。

司马光说:“当时叔文之党,一切除远州刺史,不止禹锡一人,岂缘此诗,盖以此诗得播州恶处耳。”刘禹锡与柳宗元后来各自在刺史任上呈《表》宪宗,都不约而同地提到“频经恩赦,累更大赦”。事实上,诗人被贬朗州这九年来,宪宗基本上是循着“永贞革新”的“削藩”策略而行,对这些饱学之士,可能也曾不只一次表示过同情,试图予以任用。但宪宗皇帝内心又十分矛盾,不仅心存芥蒂,同时当时有些权臣也并不乐意。例如《旧唐书·刘禹锡传》载:“有诏以韩皋及禹锡等为远郡刺史,属武元衡在中书,谏官十余人论列,言不可复用而止。”朝中反对起用他们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的。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先后被贬的名人中,还有李绛、元稹、白居易等,均比刘禹锡、柳宗元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司马光的判断是很有道理的。

这一次,刘禹锡领播州(今贵州遵义),离古夜郎国不远。李白就曾被长流夜郎,致使铮铮傲骨,一腔豪气顿时化为“愿结九江流,添成万行泪”。这时,柳宗元以刘禹锡母亲年迈不能远行、需要照顾为由,向当政者提出愿以自己的任所柳州与刘禹锡交换,此举经御史中丞裴度向宪宗面奏,翌日,刘禹锡得以改授连州刺史。

在贬官期间,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沉舟”这一联诗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刘禹锡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优秀之作。

23.千山鸟飞绝,万往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