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政治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12:18:23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政治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政治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一部分 考试分析

一、报考指南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是我国目前开展的非全日制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方式之一。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保证我国学位授予的总体质量、规范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而设立的国家水平考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都可以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的要求与办法,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是国家为同等学力人员开辟的获得学位的渠道。这对于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干部队伍建设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申请人通过了学位授予单位及国家组织的全部考试、并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后,经审查达到了硕士学位学术水平者,可以获得硕士学位。

1.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的考生,必须是已通过学位授予单位资格审查的硕士学位申请人,即考生应具备以下资格:(1)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2)本人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的有关材料已提交学位授予单位,并经学位授予单位审查被确定具有申请硕士学位资格;(3)已通过学位授予单位按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试(包括外国语考试)。

2.报名时间

考试报名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办法。报考者在网上报名规定时间内,登陆有关省级主管部门指定的网站,填写、提交报名信息;然后,在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内,持经学位授予单位审查通过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资格审查表》(简称《考试资格审查表》)到指定地点现场照相、缴费、确认报名信息。

网上报名时间为3月中、下旬。各省级主管部门确定所辖考区网上报名具体时间和网址后,于3月6日之前传送“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中心”汇总后于3月9日在“中心”网站(http://www.cdgdc.edu.cn)向社会公布。

现场确认时间原则上在每年3月底,各省级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情况确定具体现场确认时间,并在网上报名阶段告知考生。考生一般应在其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位授予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报名和考试。如有特殊情况,需申请在工作单位所在地参加报名考试,必须经接受其硕士学位申请的学位授予单位和其工作单位所在省级主管部门同意,方可报名和考试。

3.考试时间

每年全国水平考试时间为五月底或六月初(周六、日),上午9:000至11:30为外国语水平考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下午14:30至17:30为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4.考试科目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考试为全国统考,分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两部分。政治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内容包括:政治学理论与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国际政治四个科目的知识点。

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1)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3)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4)论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

4.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40%;难题约占30%。

第二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编 政治学理论与政治制度

第一章 政治的性质

1.1.1 复习笔记

一、政治与政治学

1.政治的概念

政治是指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系统化过程。对这一概念应作如下理解:(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任何一个社会必须寻求一种途径以决定社会的资源和代价是如何分配的。这个分配过程就是政治。因此,政治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关键部分,没有政治过程,社会就不能运转。权利和权力的取得都属于“谁得到什么”的问题。所以,问题已不是一个社会是否存在政治,而是政治过程采用何种形式。(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权威性分配是指在大多数政治制度中,拥有权威和权力的政府机构做出决定。参与分配过程的还有政党、社团及政治个人。另外,一个政治体系不但是分配好处,还要分配代价。政府靠征税和服役来分配这些代价。(3)资源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政治决定是政治系统和社会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政治系统处于社会的中心位置,它从社会那里接受“输入”(要求与支持),把输入的信息处理后就做出某些“输出”(决定),决定的执行又反馈到“输入”单位。这一系统模式的重要意义有:

①说明政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输入(要求与支持)影响输出(决定),而输出又影响下一轮的输入,如此循环不断。

②把政治看成一个系统有助于理解政治过程的关联性。政治活动不是在与世隔绝的场所进行的,而是与文化、法律、经济等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们又为政治活动提供某些规则。更重要的是,把政治看做系统使人们明白政府是“谁得到什么”的主要决定者。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政治关系是所有这些社会关系中的一种,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这一观点揭示了政治的基本特征。社会经济关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而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在其本质、内容、形态等方面,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关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关系起着反作用。(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在政治生活中,一切政治现象都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通过国家政权可以得到特定方式的集中而充分的反映、实现和保证。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和根本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现象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其产生、发展、变化乃至消失,都遵循着特定因果联系的规定性,都有着其客观内容。

3.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政治学的含义

①在当代西方政治学中,关于政治学的定义可以分为两大类:

a.关注政府的结构及影响政府构成的因素、政府的政策及行为;

b.认为政治学主要是集中在权力及其影响力方面。

②根据政治的本质,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力的形式及运作规律的科学。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任何时代的公共权力形式及其活动方式都由特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的经济基础有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公共权力。

③政治学涉及规范性与科学性两个方面。规范性活动的核心是“应当是什么”(what should be),即政治哲学。由于政治哲学不能回答现实问题,政治学家们便企图把政治学发展成能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的工具,于是就有了政治学的科学化问题。18世纪的哲学家大卫·休谟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现代政治哲学与现代政治科学的基础。(2)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中国人对政治的研究源远流长,大致可以把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大的时期。

①中国古代政治学,集中体现在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在诸子百家中,对中国政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思想。

②近代中国政思想很贫乏,而且受到西方思想的不少影响。1919年之后,中国的大学开始了政治学教学出现了一批政治学原理教科书,同时,西方的政治学著作也被大量地介绍进来。与此同时,政治学者也开始了对中国政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史方面。

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形成了阵容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队伍。这一队伍与实践相结合,开始了当代中国的政治学研究。(3)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政治学作为一门规范性的学科,起源于西方。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至今,我们可以把西方政治学分为古典主义时期、传统主义时期、行为主义时期和后行为主义时期四大阶段。

①古典主义时期(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中叶):这个时期的政治学与哲学往往难以区分。古典主义时期政治理论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理论直接改造了西方世界,其思想价值至今为世人所重视。

②传统主义时期(从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一时期,宪法和法律被认为决定着政治家的权力与特权。到了20世纪的转折时期,一些政治学家发现,在政府部门和正式组织机构的周围,各种非政府的组织和活动如政党、压力集团对政策有很大的影响。于是,政治学的注意力从法律的组织机构转向政府机构周围的非正式活动。

③行为主义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行为主义的勃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行为主义的着眼点是人及人的行为。与政治学的前两个时期相比较,行为主义政治学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a.行为主义关注的是政治活动者的行为,断然拒绝机构研究法;

b.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资料的量化是科学化的重要目标;

c.行为主义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即政治学要合理地利用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资料来描述和解释政治现象;

d.行为主义研究主张“价值祛除”(value free)或“价值中立”(value neutral)。

④后行为主义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行为主义强调个人行为的研究,而不关心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但到60年代中期,西方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反社会思潮,迫使社会科学家尤其是政治学家认识到,所有的社会问题研究确实渗透着意识形态问题,对政策的兴趣实际上表明了后行为主义者对现实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的关心。(4)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是政治学史上一次革命性变革,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揭示人类政治现象的本质特征,寻求解放全人类的政治途径。因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使人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①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体系基于经典作家的政治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纲领性文献。列宁和毛泽东为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作出了宝贵贡献。

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阶级问题、革命问题、国家问题、未来社会问题,以及体现于各个问题中的政治关系。这些问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

③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革命道路本身就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同时也丰富了全人类的政治学研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于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以及“一国两制”的伟大设想,都是我国政治学研究的内容,并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成果。

二、政治权力

1.政治权力的概念

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对此概念应作如下理解:(1)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

①权力主体

权力主体是指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权力主体主要指国家,即作为统治阶级工具的政府。此外还包括政党、政治社团及政治个人。在现代社会,占有权力的主体可能并不行使权力,这主要是由于代表制的形成使权力的所有者与行使者分离开来。

②权力客体

权力客体是指接受权力作用的群体或个人。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的关系是相对的。个人或团体在某个范围或行动中表现得强有力,而在另一个范围或行动中就可能相对软弱。即使在同一范围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的位置也可能会互换。

③政治作用

政治作用是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政治力量,主要是政治强制力,但这并不排除半强制力量和非强制力量的作用,因为政治权力的本质包含着生物的因素、经济的因素和心理的因素。政治权力与其他领域的权力复杂地交错在一起。(2)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

利益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物质上的,也有意识形态上的,或者兼有二者。比如美国的所谓“人权外交”所体现的意识形态原则,最终是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的,说到底是物质上的需要。(3)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

谈论政治权力,不能不论及作为权力基础的资源,因为它们直接决定了政治力量的大小、强弱。作为国家权力的政治权力,具有强制性、专业性和自主性的特征。

①强制性是指国家权力是以暴力为后盾的暴力或准暴力性质;

②专业性是指国家权力分别由行政、立法、司法等专业部门执行;

③自主性则意味着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权力有不受经济基础约束的一面,从而推动或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2.政治权力的类型

在政治过程中,政治权力主要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强制性权力、功利性权力、操纵性权力、合法性权力以及人格型权力。(1)强制性权力

强制性权力是最为普遍存在的权力形式。强制性权力是指,甲要求乙做某事,乙因受到甲的威胁,虽然不愿做但不得不去做。乙是否服从甲的意志,取决于乙的决定:要么按照甲的希望去做,要么面对甲的威胁。如果乙按照甲的希望去做了,威胁成功了;如果乙违背甲的意志,甲就必须决定是否实施威胁。在强制性权力中,“可信性”是至关重要的。强制性的威胁一旦发出,一定要让受威胁方感到,这种威胁是可行的,是实际存在的。这样才能保持政治权力的威力。(2)功利性权力

功利性权力基本上与强制性权力相反,如果权力客体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权力主体就会承诺给权力客体某种好处。这种权力被称为功利性的,是因为权力主体对客体提供的东西是实用的、有价值的。作为功利性的政治奖励,主要包括财富、职位、雇用、荣誉及权力(权既可以作为手段,也可以作为目的)。这也再次说明了政治的本质就是给予与索取的关系。(3)操纵性权力

在前两种权力中,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沟通关系,即权力主体向权力客体明示或暗示了威胁或承诺,以便让权力客体衡量一下自己行为的后果。操纵性权力并不是建立在公开的沟通基础之上,而是以更巧妙的方式全部或部分地改变权力客体的价值观。实行操纵性权力的技巧主要有“洗脑”、宣传和社会化。操纵性权力主要表现为操纵性说服。(4)合法性权力

合法性权力是为他人做决定的权力。合法性权力主要是凭借强制力,通过信仰体系(belief system)来实现。信仰体系,就是说明为什么某人或某些人应该服从某种统治的理论或意识形态,它为统治的合法性提供理论依据。有了合法性权力,决策者就无需借助威胁、许诺或操纵而颁布与执行他的决定,权力客体将会接受决策者的权威。因而,在合法性权力中,关键是权威。在政治上,权威是人们对享有权力的人的地位的认同和对其命令的服从。

人们越是要求证明和解释,他们对权威的信任度就越低。由于政治的制度化,政治权威通常存在于机构与过程之中。合法性通常需要某种特定的仪式或过程。在传统社会,皇帝的加冕或登基仪式标志着权力的有序转移。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选举过程就赋予了谁获得替别人作出决定的权力。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是给合法性权力补充能量的一种重要形式。(5)人格型权力

人格型权力又称影响力。影响力来自人们对特殊类型的人的尊敬,这种人具有超凡的品质、个人魅力、启示力。在日常生活中,一位影响力的人能够运用他的人格的力量去控制他人。在政治学上,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形容具有这种品格的人:卡里斯马(Charisma)。卡里斯马式的领袖人物的影响力非常之大,他不仅能获取官职、组织政府,甚至在他去世后仍然保持巨大的影响力。

3.政治权力的基础

政治权力的基础是指取得和占有政治权力的资源或资本,主要包括武力、财富、技能、知识、动机以及制度因素等。(1)武力

武力是政治权力的首要基础。政治权力靠强制力去实行,因此,武力主要应被看成后盾。

①在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之际,武力最强者得天下。

②革命要靠武力,因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③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军队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为了保证军队服从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在中国,军队的行为原则是“党指挥枪”,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政治权力及中国作为统一国家的国家权力。(2)财富

以财富的多少或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来解释政治权力,是一个古老的、著名的、流传甚广和有说服力的解释模式。

①政治活动产生的前提是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培育了政治权力。

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着政治权力的性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各自不同的政治权力的性质。

③经济权力制约着政治权力,因为一定阶级在经济领域内对其他阶级的支配权和控制权必然使其在政治领域中掌握对其他阶级的统治权。(3)技能

①拥有大体相同的财富或社会地位的人在权力上会有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可以通过其他资源的差异而得到说明,比如合法性、人格魅力、知识等。但是,政治技能是一个重要因素。

②政治技能对于个人权力的取得、政府的合法化宣传与社会化过程都是至关重要的。(4)动机

①动机是政治权力的重要基础。一个人是否有权力动机直接关系到他能否拥有权力,权力动机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他的权力的大小。两个拥有相同资源的人可能因为不同的动机而行使不同量的权力,一位可能会运用他的资源去增加他的权力,另一位可能不这么做。

②一个人权力的大小不仅与自己的权力动机有关,还与被控制者的动机相关。(5)知识

①“知识就是力量”,这种“力量”在政治上就是以权力基础的身份出现。

②政治上所说的知识不仅指一个人读书的多少,还指他占有的信息量和资料的多少。作为政治权力的资源,还包括制度、关系等。这里的关系不但指个人的社会关系,还包括政党关系、对国家权力有影响的民族关系等。

越来越多的政治活动需要的是技巧和专门知识,而不是权力的最原始的形式:暴力或武力。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技巧是操纵性权力的一个重要基础。建立在财富之上的暴力永远是权力运动的最坚实的后盾。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政治的含义。

答:政治是指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系统化过程。对这一概念应作如下理解:(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①任何一个社会必须寻求一种途径以决定社会的资源和代价是如何分配的。这个分配过程就是政治。因此,政治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关键部分,没有政治过程,社会就不能运转。

②决定“谁得到什么”的方法和技术可能因制度而异,但是政治的这一基本功能是不变的。权利和权力的取得都属于“谁得到什么”的问题。所以,问题已不是一个社会是否存在政治,而是政治过程采用何种形式。(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①权威性分配是指有可能影响社会上每一个成员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并不一定要直接影响社会上的每个成员,政策的执行通常是有选择性的。

②权威性分配是指在大多数政治制度中,拥有权威和权力的政府机构做出决定。参与分配过程的还有政党、社团及政治个人。

③一个政治体系不但是分配好处,还要分配代价。军队、警察和社会福利项目的存在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大多数人总是追求他们认为公平份额的好处,同时却力图减轻他们支付代价的份额。政府靠征税和服役来分配这些代价。(3)资源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①政治决定是政治系统和社会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把政治看成系统的目的,是让人们知道政治并不是存在于它自己的独立的世界里。

②政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输入(要求与支持)影响输出(决定),而输出又影响下一轮的输入,如此循环不断。

③把政治看成一个系统有助于理解政治过程的关联性。政治活动不是在与世隔绝的场所进行的,而是与文化、法律、经济等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们又为政治活动提供某些规则。更重要的是,把政治看做系统使人们明白政府是“谁得到什么”的主要决定者。

2.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答:(1)政治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不同的时代人们对政治学的认识也不一样。在当代西方政治学中,关于政治学的定义可以分为两大类:

①关注政府的结构及影响政府构成的因素、政府的政策及行为;

②认为政治学主要是集中在权力及其影响力方面。

根据政治的本质,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力的形式及运作规律的科学。这种概括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2)政治学涉及政治学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两个方面。规范性活动的核心是“应当是什么”,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哲学。(3)由于政治哲学不能回答现实问题,政治学家们便企图把政治学发展成能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的工具,于是就有了政治学的科学化问题。

3.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行为主义的勃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行为主义的着眼点是人及人的行为。与政治学的前两个时期相比较,行为主义政治学有自己鲜明的特点:(1)行为主义关注的是政治活动者的行为,断然拒绝机构研究法。(2)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资料的量化是科学化的重要目标。(3)行为主义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即政治学要合理地利用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资料来描述和解释政治现象。(4)行为主义研究主张“价值祛除”或“价值中立”。

4.政治权力的含义。

答: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对此概念应作如下理解:(1)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2)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利益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物质上的,也有意识形态上的,或者兼有二者。(3)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谈论政治权力,不能不论及作为权力基础的资源,因为它们直接决定了政治力量的大小、强弱。作为国家权力的政治权力,具有强制性、专业性和自主性的特征。

5.政治权力的类型有哪些?

答:在政治过程中,政治权力主要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强制性权力、功利性权力、操纵性权力、合法性权力以及人格型权力。具体表现为:(1)强制性权力

①强制性权力是最为普遍存在的权力形式,是指甲要求乙做某事,乙因受到甲的威胁,虽然不愿做但不得不去做。

②乙是否服从甲的意志,取决于乙的决定:要么按照甲的希望去做,要么面对甲的威胁。如果乙按照甲的希望去做了,威胁成功了;如果乙违背甲的意志,甲就必须决定是否实施威胁。(2)功利性权力

功利性权力基本上与强制性权力相反,即如果权力客体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权力主体就会承诺给权力客体某种好处。作为功利性的政治奖励,主要包括财富、职位、雇用、荣誉及权力(权既可以作为手段,也可以作为目的)。(3)操纵性权力

操纵性权力不是建立在公开的沟通基础之上,而是以更巧妙的方式全部或部分地改变权力客体的价值观。实行操纵性权力的技巧主要有“洗脑”、宣传和社会化。在罗伯特·达尔看来,操纵性权力主要表现为操纵性说服。(4)合法性权力

合法性是每一个政治体系都致力追求的。合法性权力是为他人做决定的权力。如何实现合法性权力呢?主要是凭借强制力,通过信仰体系来实现。(5)人格型权力

人格型权力又称影响力。如果权威来自人们对制度与过程的尊敬,那么影响力则来自人们对特殊类型的人的尊敬,这种人具有超凡的品质、个人魅力、启示力。在政治学上,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形容具有这种品格的人:卡里斯马(Charisma)。

6.政治权力的基础是什么?

答:政治权力的基础是指取得和占有政治权力的资源或资本,主要包括武力、财富、技能、知识、动机以及制度因素等。(1)武力

武力是政治权力的首要基础。武力本身是一种权力,但又不同于权力。政治权力靠强制力去实行,因此,武力主要应被看成后盾。(2)财富

①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政治活动产生的前提是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培育了政治权力。

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着政治权力的性质,经济权力制约着政治权力,因为一定阶级在经济领域内对其他阶级的支配权和控制权必然使其在政治领域中掌握对其他阶级的统治权。(3)技能

政治技能对于个人权力的取得、政府的合法化宣传与社会化过程都是至关重要的。(4)动机

动机是政治权力的重要基础,因为一个人是否有权力动机直接关系到他能否拥有权力,权力动机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他的权力的大小。(5)知识

①“知识就是力量”,这种“力量”在政治上就是以权力基础的身份出现。

②在政治上,知识不仅指一个人读书的多少,还指他占有的信息量和资料的多少。

③在信息时代,信息是权力的重要基础。作为政治权力的资源,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制度、关系等。

④这里的关系不但指个人的社会关系,还包括政党关系、对国家权力有影响的民族关系等。

第二章 政治文化

1.2.1 复习笔记

一、政治文化的内涵

1.政治文化的概念

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1)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具有以下特性:

①政治文化既是政治范畴,又是文化范畴,是在文化与历史的长久积淀中形成的、支配与制约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政治观念的综合体系。

②政治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作为长期沉淀形成的一种心理意识,政治文化不会随着新制度的建立而改变,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滞留在人们的观念领域中,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持久的影响。

③政治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深刻的阶级性。一个民族在共同的地域、长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心理素质,以及维系民族凝聚力的共同文化。另一方面,政治文化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定价值倾向,必然要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这也是政治文化相对于一般文化更为显著的特征。

④政治文化具有内部的结构性。一个政治体系中成员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信念、情感和态度,这并不是说政治文化就是铁板一块,相反,除了占据主导地位的主流政治文化以外,每一种政治文化中往往还包括若干个亚文化。(2)政治文化的内容包括三个基本成分:政治认知取向、政治情感取向和政治评价取向。

①认知取向

认知取向即社会成员对政治形式、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目的、政治手段、政治关系、政治产品等方面的知识,它表现为一系列的概念和判断。

②情感取向

情感取向即社会成员对政治制度及其运行过程的情感,这是政治行为主体在政治活动中对行为客体及环境的内心体验,可以表现为热爱、忠诚、怀疑、疏远等情绪。

③评价取向

评价取向即社会成员依据一套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或明确或含蓄地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所作的价值判断和评价。这主要包括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评价的心理过程两个部分,其中政治评价标准的确立尤为重要。

政治倾向的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为了对政治体系作出评价,人们就要对他们有所认识;政治认识可能受到政治感情的影响,也可能影响政治感情。

2.政治文化的功能(1)政治文化规定了人们的政治倾向,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成为一种内化了的行为准则,直接影响政治行为的方式。

政治文化对个体政治行为的起始、维持、变化和评价有着直接、内化的作用,二者是互为因果的。(2)政治文化决定了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模式。

政治文化的性质、内容和作用,决定了它既是政治体制的内在核心灵魂,也是政治体制的外在环境支持。制度可以视为政治文化的外在凝固形态,而政治文化不过是被人们内化了的政治制度。(3)政治文化决定着体系内政治的实际运作状况。

特定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机制和不同的效力。政策的制定及执行过程才是政治制度的动态表现,政治文化渗透到决策者、执行者的思想及行动中,影响政策的制定及执行过程。(4)政治文化影响和制约政治体系的稳定与变革。

政治文化在社会成员心理意识层面上是否能形成对制度的拥护、对秩序的珍惜,对政治稳定与否起到深度支持的作用。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对于正在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中国来说意义尤为重大。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本土化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就是:①吸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部分;②借鉴西方政治文化的合理因素;③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确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二、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的内涵与特征(1)内涵

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或社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应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是该阶级和集团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的思想理论依据。(2)基本特征

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①现实性。

意识形态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但却是指向现实的。无论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还是居非统治地位的政治学说,都是为了维护或批判现存的政治制度。

②总体性。

意识形态是由各种具体的意识形成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教育、伦理、艺术、宗教、哲学等所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

③阶级性。

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功能。不同的社会集团和阶级由于其利益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意识形态。而且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是由其所代表的阶级的地位决定的。

④相对独立性。

a.意识形态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不完全同步;

b.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d.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⑤依赖性。

意识形态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尽管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产生反作用,但它是第二位的,它不是决定性的、最终的。它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

⑥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意识形态具有隐蔽性。

马克思通过对种种传统的意识形态的分析,认为他们的一个根本特征是以神秘的、扭曲的方式去反映现实世界。

2.意识形态的功能(1)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

意识形态政治化显示了意识形态强劲的政治功能,即:

①维护政权的合法化;

②推动大规模社会政治动员;

③实现政权的转移。

极端的意识形态政治化的弱点:

①意识形态的政治化使意识形态的其他功能削弱;

②意识形态的全面控制,造成了全体社会公众思想的模式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等等。(2)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

在社会经济过程中,任何个人、团体的目标首先是保护自己的既有利益,其次是实现既有利益的增长。在实现这两个目标的过程中,意识形态的基本经济功能有:

①保护团体内部团结的稳定性。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作为某个团体的意识形态存在的,是团体成员共有的。因为它是团体成员共同拥有的认知体系,所以它有助于团体成员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与行动上的统一。

②论证团体集体行动的合理性。

在经济生活中,任何团体采取的集体行动都不是盲目的,而是受其意识形态影响甚至支配的。意识形态的论证功能表现为两方面:

a.对团体成员来说,使之确信采取与集体一致的步骤和做法是合理的、正义的,由此实现团体内部成员间的团结协作;

b.对其他团体以至整个社会来说,意识形态使特定团体的行为披上代表全社会利益的外衣,证明其行动的合理性,减少其他团体的抵触和敌对,尽量争取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③动员团体全体成员采取集体行动,以实现行动的规模经济效益。

意识形态的政治动员功能表现为两方面:

a.激发其所有成员的信心和热情,坚定实现目标的决心;

b.团体的长远目标对团体成员来说更具吸引力、说服力,以获得所有成员的支持,做出短期利益的牺牲

④约束团体成员的行为,减少“搭便车”现象的出现。

诺斯认为,新古典主义提出的“经济人”假设虽然简单易用,但是忽视了“搭便车”现象(即在集体行动中或他人行动中,肯定存在个人借机占便宜的投机行为),因此不能严密地解释现实世界。因此,诺斯指出要用意识形态来弥补新古典主义的缺陷。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意识形态的约束力量是不稳定的,在执行集体目标的过程中,会由于逐渐与个人收益最大化原则的背离,逐渐失去效力。(3)意识形态变革的滞后性及其影响

作为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需要合理的意识形态为其提供有力的“非正规性”规范。但是,意识形态变革的滞后带来了意识形态变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时间差。时间差的存在使得变革之后的意识形态常常成为束缚和阻碍经济增长的力量。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压制创新。

经济增长实际上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结果,这就意味着旧的制度、组织方式以及为这些物质存在辩护的旧的意识形态被打破。

②破坏正在变革团体存在的合法性。

论证团体存在的合法性是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但随着团体内部变革的进行,原有的意识形态与正在出现的团体新结构、新功能不能吻合。它的存在只是证明被改革的事物的合法性,否定正在出现的新兴制度结构与组织。

③造成团体成员的分裂,阻挠集体行动的进行。

意识形态变革的滞后会造成新旧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使在原有意识形态下形成的稳定合作关系出现裂痕。希望保存既得利益的团体成员会求助于原来的意识形态作为证明自身合法的工具;而那些主张打破现存利益分配格局的团体成员则会构造出一套新的意识形态。这样就破坏了团体内部的团结和集体行动的顺利进行。

④助长“搭便车”现象的增加。“搭便车”现象的出现是个人利益最大化驱使下的结果。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约束个人利益的极度膨胀和占便宜的行为。但是,一旦意识形态变革滞后,造成原来统一的意识形态分裂并失去其强有力的约束,团体中的一些成员就会借机在集体行动中大肆投机,实现利益的非正常积累,攫取团体的控制权。

三、政治社会化

1.政治社会化的概念与特点(1)政治社会化的概念:

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具体说来:

①从个人角度来看,政治社会化指公民获得社会既有的政治文化规范,包括政治信念、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的发展过程,是个人逐渐接受社会的政治文化规范,并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的过程。

②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政治社会化是社会灌输、教育、传播政治文化的过程,通过各种社会教育机构,获得利于政治系统有效运作、巩固和延续的社会环境。(2)政治社会化有以下特征:

①互动性。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即政治社会化既是社会成员个人学习政治知识,形成政治观念和情感意识的过程,也是政治系统针对全社会成员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各种渠道灌输、教育和传播政治观念和政治价值的过程。

②创新性。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的政治意识不断发展创新。因而,政治社会化是对社会政治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③持续性。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a.政治社会化按照传播方式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政治社会化两种。

直接的政治社会化指通过各种社会化手段向一定的对象传播政治信息,主观有目的地进行政治社会化,包括政治模仿、政治教育、政治专业训练和政治实践等;间接的政治社会化指传播内容并不是政治性的,但它能诱导人们形成一定的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行为模式,最终引起政治文化内容的改变。

b.从内容上,政治社会化可分为主流政治社会化与非主流政治社会化两种。

前者指政府主导或支持的,旨在维持现行秩序,使人们接受现有的政治规范的过程。后者则是以传播非主流政治文化,甚至反对现有的政治规范为目的的政治宣传和政治活动。

2.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与功能(1)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获得政治文化的途径也是多方位的。执行社会化功能的机构按照组织化程度可以分为两种:

①初级团体,包括家庭和同辈团体(如伙伴、朋友、同学、同事等)。初级团体复杂多样,因此难以形成整齐划一的政治态度。

②次级团体,如政党、工会、教育机构、公共宣传机构等。次级团体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高度的组织性,执行社会化功能更自觉、更深入,因此政府多利用次级团体向社会成员进行系统的教育、培养和训练。政治社会化需要特定的媒介来传递政治信息,塑造政治文化。

总的来说,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有:家庭、学校、同辈团体、大众传播、政府、社会政治组织、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等。政治社会化既是塑造政治人格、造就政治角色的过程,也是政治文化传播的过程,并且通过这两方面的作用对政治体系,甚至是整个政治生活产生广泛的根本性影响。(2)政治社会化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个人、政治文化和政治体系三个层面:赋予个人以特定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传播、维持或改变社会政治文化,影响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转。

①政治社会化是决定一个人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态度的关键因素,不仅培养公民参政议政的能力,而且塑造了公民的政治人格。

a.政治社会化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参政能力,其中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能够训练学生政治思辨和政治参与的能力。

b.政治社会化塑造一个人的政治人格。

②政治社会化传播、维持和改造着政治文化。

政治社会化是传播政治文化的手段和方式。相对于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是目的;相对于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是手段。政治社会化的主要作用就是传播政治文化,并在传播的过程中实现政治文化的维护和改造。

③政治社会化是关系到政治体系的稳定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政治社会化的程度如何,关系到社会的政治文化是否能正确传递给下一代,保持稳定的社会政治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进而直接影响到政治体系的稳定、巩固和发展。a.政治社会化维持着政治体系的稳定。b.政治社会化支持着政治系统顺利运行。c.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发生变革的重要条件。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

答:(1)政治文化的含义

政治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政治文化的内容包括三个基本成分:政治认知取向、政治情感取向和政治评价取向。(2)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具有以下特征:

①政治文化既是政治范畴,又是文化范畴,是在文化与历史的长久积淀中形成的、支配与制约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政治观念的综合体系。

②政治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作为长期沉淀形成的一种心理意识,政治文化不会随着新制度的建立而改变,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滞留在人们的观念领域中,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持久的影响。

③政治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深刻的阶级性。一个民族在共同的地域、长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心理素质,以及维系民族凝聚力的共同文化。另一方面,政治文化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定价值倾向,必然要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这也是政治文化相对于一般文化更为显著的特征。

④政治文化具有内部的结构性。一个政治体系中成员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信念、情感和态度,这并不是说政治文化就是铁板一块,相反,除了占据主导地位的主流政治文化以外,每一种政治文化中往往还包括若干个亚文化。

2.政治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答:政治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政治文化规定了人们的政治倾向,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成为一种内化了的行为准则,直接影响政治行为的方式。

政治文化构成个体的心理倾向和主观意识,决定着个体对政治体系、政治目的、政治关系、政治现象的态度和情感,同时还决定着社会成员的政治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因此指导和决定着个体的政治行为。政治文化对个体政治行为的起始、维持、变化和评价有着直接、内化的作用,二者是互为因果的。(2)政治文化决定了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模式。

①政治文化的性质、内容和作用,决定了它既是政治体制的内在核心灵魂,也是政治体制的外在环境支持。

②一种制度之所以能建立以及它特定的运作方式都体现着当时人的政治价值、态度、情感、评价等取向。

③一种制度一旦建立,又会使某种政治文化得到强化、削弱、改变,甚至培育出新的文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制度可以视为政治文化的外在凝固形态,而政治文化不过是被人们内化了的政治制度。(3)政治文化决定着体系内政治的实际运作状况。

①政治机构及其行为规则只是政治制度的静态方面,政治的实际落实,即政策的制定及执行过程才是政治制度的动态表现。

②特定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机制和不同的效力。在这一方面,政治文化更是渗透到决策者、执行者的思想及行动中了。(4)政治文化影响和制约政治体系的稳定与变革。

政治体系是否容易发生重大变化与政治文化本身的性质和成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政治稳定的获得除了需要制度上的合理安排,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还必须有广大社会成员的自觉认同和支持。

所以,政治文化在社会成员心理意识层面上是否能形成对制度的拥护、对秩序的珍惜,无疑对政治稳定与否起到深度支持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对于正在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中国来说意义尤为重大。

3.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政治文化在社会成员心理意识层面上是否能形成对制度的拥护、对秩序的珍惜,无疑对政治稳定与否起到深度支持的作用。(1)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对于正在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中国来说意义尤为重大。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本土化道路。(2)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①吸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部分;

②借鉴西方政治文化的合理因素;

③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确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总之,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当务之急一定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

4.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是什么?

答:意识形态是以一定哲学世界观为基础的社会政治范畴,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体系。(1)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或社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应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是该阶级和集团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的思想理论依据。(2)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

①早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出现之前,意识形态就被政治化了,这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作为革命口号的“自由”、“平等”、“博爱”就是资产阶级用来鼓动民众,同封建阶级作斗争的有力工具。

②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变成全社会的意识形态,这就开始了意识形态的政治化过程。意识形态政治化固然显示了意识形态强劲的政治功能,即维护政权的合法化,推动大规模社会政治动员,实现政权的转移。

③极端的政治化也有其致命的弱点:意识形态的政治化使意识形态的其他功能削弱;意识形态的全面控制,造成了全体社会公众思想的模式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等等。

5.意识形态滞后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意识形态变革的滞后带来了意识形态变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时间差。时间差的存在使得变革之后的意识形态常常成为束缚和阻碍经济增长的力量。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压制创新。

经济增长实际上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结果,这就意味着旧的制度、组织方式以及为这些物质存在辩护的旧的意识形态被打破。(2)破坏正在变革团体存在的合法性。

论证团体存在的合法性是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但随着团体内部变革的进行,原有的意识形态与正在出现的团体新结构、新功能不能吻合。它的存在只是证明被改革的事物的合法性,否定正在出现的新兴制度结构与组织。(3)造成团体成员的分裂,阻挠集体行动的进行。

①意识形态变革的滞后会造成新旧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使在原有意识形态下形成的稳定合作关系出现裂痕。

②希望保存既得利益的团体成员会求助于原来的意识形态作为证明自身合法的工具;

③主张打破现存利益分配格局的团体成员则会构造出一套新的意识形态。这样就破坏了团体内部的团结和集体行动的顺利进行。(4)助长“搭便车”现象的增加。

①“搭便车”现象的出现是个人利益最大化驱使下的结果。

②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约束个人利益的极度膨胀和占便宜的行为。

③一旦意识形态变革滞后,造成原来统一的意识形态分裂并失去其强有力的约束,团体中的一些成员就会借机在集体行动中大肆投机,实现利益的非正常积累,攫取团体的控制权。

6.什么是政治社会化?

答: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具体说来:(1)从个人角度来看,政治社会化指公民获得社会既有的政治文化规范,包括政治信念、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的发展过程,是个人逐渐接受社会的政治文化规范,并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的过程。(2)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政治社会化是社会灌输、教育、传播政治文化的过程,通过各种社会教育机构,获得利于政治系统有效运作、巩固和延续的社会环境。

7.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有哪些?

答:政治社会化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个人、政治文化和政治体系三个层面:赋予个人以特定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传播、维持或改变社会政治文化,影响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转。其功能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政治社会化是决定一个人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态度的关键因素,不仅培养公民参政议政的能力,而且塑造了公民的政治人格。

①政治社会化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参政能力,其中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能够训练学生政治思辨和政治参与的能力。

②政治社会化塑造一个人的政治人格。(2)政治社会化传播、维持和改造着政治文化。

①政治社会化是传播政治文化的手段和方式。相对于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是目的;相对于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是手段。

②政治社会化的主要作用就是传播政治文化,并在传播的过程中实现政治文化的维护和改造。(3)政治社会化是关系到政治体系的稳定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政治社会化的程度如何,关系到社会的政治文化是否能正确传递给下一代,保持稳定的社会政治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进而直接影响到政治体系的稳定、巩固和发展。①政治社会化维持着政治体系的稳定。②政治社会化支持着政治系统顺利运行。③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发生变革的重要条件。

第三章 国 家

1.3.1 复习笔记

一、国家理论

1.国家观的发展(1)国家神权说或神源说,是最早的一种国家学说。国家神权说有利于当时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有重大影响。但是,国家神权说是不可以论证的,也是暴君统治的护身符。借神权而强化君权,是为暴君张目,导致不负责的政治。(2)社会契约说,是17、18世纪最有名的政治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社会契约说假定人们订立一种契约,以建立足以保障自然权利的国家和政府。以契约建立的国家,任务是遵守自然法,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如果统治者违背契约,人民有权推翻政府,由此得出主权在民的结论。为了防止统治者专横,洛克、孟德斯鸠主张分权制。(3)国家暴力说,国家的存在就意味着政府的存在,政府是统治和管理国家的机关。国家暴力说表明了一些国家的统治特征和统治手段,但并不能科学地揭示国家统治的本质,也就难以让人明白国家到底为何物。(4)国家要素说,国家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民族国家要素分为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三要素说认为国家是人口(居民)、领土(土地)、主权(权力)三者的联合体。四要素说是在三要素基础上加一个政府。

2.国家的本质(1)国家是私有制出现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特殊暴力机关或“公共权力”是在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阶级,为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而设计的。国家权力始终是用来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当然,统治阶级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合法化,会把自己的利益掩蔽在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的名目之下。(2)国家权力具有三个重要特征:

①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强制性。

②国家权力具有主权性。

统治阶级为确保国家意志的威权性,总是要使国家权力对内最高和对外独立,即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和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③国家权力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作为统治阶级意志体现的国家的法律,要求全民共同遵守。

3.国家能力

国家能力是政府制定并实施政策和执法的能力,特别是干净的、透明的执法能力。国家能力主要由五个方面的相互交织、互为条件的能力构成:(1)资源提取的能力,即政府可以合理、有效地动员和调节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源用于扩大目标、成就的能力。(2)经济调控能力,指国家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3)合法化能力,指国家运用政治符号在国民中制造政治共识,进而巩固其统治地位的能力。(4)社会管理和一体化能力,指国家对社会上的个人和集体越轨行为的防范和控制,特别是对政府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越轨行为的防范和控制。(5)服务能力,即有效地向公众全面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以及不断扩大的政府产出和政府产出质量提高的能力。

4.国家的类型

亚里士多德以统治人数和服务对象为标准,把古希腊150多个城邦分为君主、贵族和共和政体三大类别。16世纪,博丹以主权的归属取代统治人数的标准,把国家分为君主、贵族和民主三大政体。17世纪和18世纪,又产生了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类方法,历史上的国家被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