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互联网实战(全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12:31:28

点击下载

作者:李征坤,张新亮,赖斌扬,周郅博 等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粉丝经济互联网实战(全2册)

粉丝经济互联网实战(全2册)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粉丝经济互联网实战(全2册)作者:李征坤,张新亮,赖斌扬,周郅博 等排版:skip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9-01本书由北京千华驻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总目录CONTENTS

封面

版权信息

互联网思维陷阱:你以为集赞、转发、赠礼就能真正赚到钱吗?

解密社群粉丝经济

目录

CONTENTS

序言 互联网思维,是“馅饼”还是“陷阱”?

PART 1 迷局——三大互联网思维陷阱让企业“零里看花”

PART 2 破局——“热现象”“冷思考”,互联网思维不能取代一切

PART 3 立局——摆脱思考惯性,做真正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

PART 4 变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找到你的获利点

后记 互联网思维,让你牺牲也让你重生

返回总目录序言 互联网思维,是“馅饼”还是“陷阱”?

如今,“互联网思维”之声不绝于耳,并在各个领域迅速蔓延,更成为创业、转型者的动力,如图1所示。一时间,雷军、李彦宏等互联网思维先驱者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朋友圈。小米公司的“专注、极致、口碑、快”7个字更被封为互联网思维的精髓。很少有人质疑——互联网思维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图1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就是快速致富思维?

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这样活跃,互联网思维在一夜间就成了 “流行病毒”。卖牛腩快餐,山寨起家的手机,卖情怀的锤子,不好吃的煎饼,被吹捧的课程表……身边的人都在谈颠覆、融资、创业、垂直产品、极致、互联网思维。似乎世界瞬间变得血肉模糊。人们对淘到金的人顶礼膜拜,集体跪舔,琢磨着也要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改变世界。不少朋友以为学会了互联网思维就能快速致富。那些始终坚守岗位却依然淘不到金的人不得不开始自我怀疑,试图另谋他路,企盼找到一个能让自己一夜暴富的商业模式。于是,一些不懂价值创造的人开始做没有未来的产品,一些没想好如何转型的人妄图做一款颠覆人类生活方式的APP。“以乔布斯自居”是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每个人都像刚从美国硅谷飞回来的“嬉皮士”,他们固执地认为乔布斯的创新是颠覆性的,殊不知苹果公司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历经多少失败和挫折才完成了创新的积累。如今销量强劲的苹果公司可不是什么“暴发户”。

互联网思维就是颠覆性创新?

互联网思维需要创新,但并非有了互联网思维就是在颠覆性创新。

如今的商业世界里,信息越来越不对称。互联网思维既不神秘也不可怕,更不必拿出来炫耀。只不过是突然出现个更加开放、透明的商业模式,降低了成本,砍掉了中间的流通环节,曾经的“门外汉”以为这下终于有了施展的舞台。一个垂直的社交网站“脸谱网”,似乎立刻击中用户的“痛点”。别忘了,社交是人类的本性,不曾改变。从最初的原始社会到今天的社交网站,一直如此。被颠覆的只是社交的方式。如果说这就是颠覆性创新,那么不久之后,人们的社交方式依旧会被颠覆。因为人类渴望更好地表达、社交,仅此而已。与其说互联网思维就是颠覆性创新,不如说是仓噺的工具。学习并利用好一种新工具,关键在于学习能力,而非创造力。对此,很多人总是混淆概念,更难以上升到重新定义和创新的层次。

我们的世界从未被重新定义,人类的基本生活依旧如此:开心会笑,痛苦会哭,这就是我们的本性。

当然,互联网思维并非一无是处。首先,作为工具,它可以让我们更迅速、精准地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提升沟通效率。只是,它依旧改变不了商业的本质— 用户体验和产品差异化。其次,信息不对称、碎片化、快速迭代、开放性、去中心化……如图2所示。这一切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图2 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互联网思维就是集赞、转发、赠礼?

微信朋友圈集赞、转发、赠礼的活动满天飞。商家的行为目的就是盈利,少数小礼品作为推广费用还是有可能的。但类似“集50个赞就100%送小米3手机一部”就有点在秀用户智商下限的意味了。无论真假,都让许多渴望“清净”的人反感。

可见,微信在变现和兼顾用户体验之间很难找到平衡点。

同样,用互联网思维来评估很多转型中的传统企业,依然会发现漏洞百出:他们看似在做电商,实为在处理打折货和烂尾货;他们看似被粉丝包围,实则活跃度低得可怜,只好花钱买粉拼命营销。

用类似的互联网思维就算赢得了用户群,也失去了用户的参与感和温度感。

朋友圈的广告推送,微信内容的更新速度过快,只会覆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失去更多有价值的潜在用户群。

不管我们手里拿着手机,还是使用锄头,都是作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天地万物始终和人联系在一起,而互联网思维正在以新的方式连接人和一切。在此之前,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尊重发展的自然规律以及用户的基本情感。米兰?昆德拉说过:“当你站在人群里的时候,你才会成为你自己。”

至于互联网思维能否像一些成功学大师总结的那样“无所不能'我看未必。

互联网日常的任务无非就是收集、处理、分发信息,而这些是基于人的各种需求,如学习、社交、沟通等。由于需求层次、等级的不同,诞生了不同的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产品。为满足各层次的需求,互联网过滤、处理信息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仅仅通过一些现成的案例去总结互联网思维,未免过于片面。

目前,没有一本书以“互联网思维陷阱”为出发点,帮助企业在“热现象”下 “冷思考”:免费了就是“马云第二”?难道单纯地集赞、转发、送礼就是互联网思维了吗?互联网思维能取代一切吗?用微博、微信平台打开微商圈就真的能赚到钱吗?为什么有的人利用互联网思维就事半功倍,而有的人却失败收场?关于互联网思维,还有多少是我们不知道的?或自以为知道的其实都是陷阱?

关于这些问题,本书中都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第1部分“迷局”,开门见山地揭示出让企业“雾里看花”的三大互联网思维陷阱;第2部分“破局'通过三个问题,帮助企业在“热现象”下进行“冷思考”,并从中获得“互联网思维不能取代一切”的启示;第3部分“立局”,通过使命感、参与感、专注力、开放性四个关键点,帮助企业摆脱思考惯性,成为真正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第4部分“变革”,通过帮助企业找到自己的获利点,让企业知道应该做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产品,如果点赞、转发、赠礼不能赚钱,那该如何赚钱?

现实中的许多人虽然参加了不少培训,却还是不会用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究竟是什么,很难三言两语说清楚。有时,它是“馅饼”,也是“陷阱'希望本书带给各位些许参考性的启发。

用世界时装大师山本耀司的一句话结尾:“我最讨厌的就是那些看似伟大的人或事。”PART 1迷局——三大互联网思维陷阱让企业“零里看花”

在这个信息透明化的竞争时代,企业没有互联网思维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拥抱互联网就能赚到钱” “互联网取代一切”的思维亦是错误的。即使在互联网时代,也必须有人进行制造、生产,为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把关。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约拿·伯格(Jonah Berger)在其著作《传染》中揭示:只有极少数量的人享有超级数量的关注,大多数人在网络上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在当下较为流行(近乎泛滥)的 “互联网思维”中,所谓的规律常常被用来显示单方面的“好处”。当专业知识被用来作片面的宣传时,规律就在不知不觉中蜕变为意识形态,成为思维的陷阱。陷阱1“零利润模式”:转嫁成本的代价是缩短生命周期被奉为互联网思维金律的戴尔“快”模式

曾几何时,戴尔公司的“快”模式一向被奉为互联网思维的“金律”。然而,在中国这个被跨国企业视为“肥肉”的市场中,戴尔的收益为何没有达到预期?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约拿·伯格在其《传染》一书中,揭示了一个有意思的研究结果:只有10%的社交网站视频,获得了10次以上的点击,而有过百万点击数的远远不足1%,这是一个“长尾分布定律(指排名与下载量的对应关系)”的现实版本——在互联网上,只有极少数用户获得了超级数量的关注,而大多数用户在网络上的存在似乎是可有可无的。“长尾定律”就像一把解码的钥匙,可以帮助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我们这个被跨国企业视为“肥肉”的市场,戴尔的收益却没有达到预期,以至于在中国市场碰壁。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并非是戴尔网络直销模式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戴尔公司的发展模式不符合中国本土国情。

果真如此吗?

一向被奉为互联网思维的“金律”的戴尔“快模式”,是指戴尔公司直接通过互联网和电话接受订单,并迅速按单生产,最终直接将成品寄给客户。这一模式的特征是产品直销、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按单装配— 这就是戴尔“快模式”的精髓。

但面对中小城市及农村市场等一些更为广阔的市场,戴尔“快模式”却尽显疲态。原因很简单,这些地区不是互联网的普及率太低,就是该地区用户尚未建立起网络购物的习惯。

然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是,正是在这些戴尔无法触及到的区域,联想、惠普等电脑公司开始摩拳擦掌,通过分销渠道全面发力,并迅速占领了这部分市场。

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让一直执着于在商务电脑市场精耕细作的戴尔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下的这盘棋。此外,随着电脑硬件价格越来越低,戴尔“快模式”的早期优势已被无情削弱。

可见,无论曾经多么辉煌的企业都不可能违背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正所谓在商言商,当戴尔“快模式”遭遇利益时,就得为市场让路。这也正是戴尔欲痛下决心、打破原有直销模式的关键所在。“零利润模式”其实是个陷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谓的“零利润”模式无非是在转嫁成本,这一模式的代价通常是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如图1-1所示。图1-1 “零利润”模式的本质

零利润模式,顾名思义,没有利润增长。

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都在学习“戴尔快模式”,“快”的最大特点在于戴尔无需经过任何经销商、终端零售商或者代理商,可以很好地实现厂家与消费者的“无缝对接'从而降低成本,高效运作。这样做的好处是确保全国价格统一,避免地区经销商为盲目追求销量而降价出售,导致市场恶性竞争。而用户也可以更好地“按需定制”。

为何这样看似完美的模式会导致业绩不理想呢?它的“快模式”是否有缺陷呢?来看表1-1的简要分析。表1-1 戴尔“快模式”的缺陷分析

这样的“快模式”实为披着“转嫁成本”外衣的囚徒— 把成本转嫁给供应商:戴尔将“零库存”的成本建立在供应商替它建立库存上。

20世纪90年代,戴尔或许能做到这一点,因为那时的它还是全行业的“唯一”和“第一”,也因此才会在供应链中暂时处于垄断地位。而当惠普、联想纷纷模仿它的模式时,利润消失,一切回归到动态的均衡竞争状态。戴尔也回归为“电脑商”,只不过,这种“转嫁成本”的做法只会导致“零利润”。

当“快模式”成了“零利润模式”时,戴尔开始落后于联想、惠普。这足以说明,“转嫁成本”的模式只能以缩短生命周期为代价。迷幻的“Freaknomics”(怪诞经济现象)——好莱坞影星为何住地下室?

近两年,“互联网思维”的概念甚嚣尘上,加之各种书籍、培训大师的鼓吹,许多传统企业表现出的狂热甚至超出了互联网公司,颇有一些“赶超英美”的味道。然而,这样的情势背后,究竟是蓝天还是迷雾?

来自芝加哥大学的莱维特对两件事感到好奇:(1)芝加哥城里贩毒的人为何 “啃老”?(2)好莱坞的明星为何住在地下室?

莱维特和《纽约时报》的达布勒经过调查发现了“Freaknotmcs”(怪诞经济现象)— 外表看似光鲜的演艺圈和帮派生活中其实存在一个不平等的“金字塔结构”。在这个“金字塔”中,大部分人的生活都处于社会平均水平之下,只有不到1 %的人或公司在“怪诞行业”中享受着最大利润。

在这样不平衡的状态下,为何金字塔依旧不倒?

因为很多底层的人们都自以为或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变成站在塔尖的大人物。而“怪诞行业”则始终维持着人们的这种幻觉。

再看如今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就不难发现,互联网思维大多时候鼓吹的就是这种迷幻的“怪诞行业”。

当然,那些理智的人会拨开层层笼罩的迷雾,真正发现市场和用户习惯的变化。

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真正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成功的案例。

有人说,你看小米这几年多火、多成功。其实,小米的成功并非完全来自传统企业的转型,而是跨界突破。而类似马佳佳、黄太吉的案例也令人质疑,能否作为“成功教科书”还有待观察。

由于人类的思维具有前瞻性,某一种思维固然可能令你找麵向未来的正确道路。但如何走好脚下的路,不应该单纯地依靠互联网思维寻找答案。

企业不是思维的“试验田地”,必须直面困难— 变革也好、转型也罢,都要掌握好节奏,清晰地执行战略,不断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1.个案的“成功”并非外界宣传的“事实”

个案的“成功”,更多时候是出于品牌宣传和融资需要,这些企业有新闻、懂公关。而用户通过新闻了解这些案例、进行传播时,占主要成分的是新鲜感和猎奇心理,而在最终消费环节又会归于理性。

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或许就是最好的例子。在目前看来,O2O模式仍只是一种导购手段,曾几何时却被鼓吹为战略的转折。

再看小米的成功,是因为其电商力量庞大,自称为“社会化媒体”公司。但这种能力与其CEO雷军长期浸淫在互联网行业有很大关系。试问哪家传统企业有这种能力?

放眼电商的这几年,一向是“来得快,去得快”。想要持续成功就要经历时间的考验。当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把小米当成一个标杆、一种时尚时,或许也意味着小米衰落的开始。企业兴衰没有人能幸免,无非是底子薄厚和时间累积的问题。况且,当满大街的人都披着“小米外衣”的时候,那小米又何来差异化战略呢?

太多人被小米的成功迷惑了双眼。它的成功可以简单概括为表1-2的内容。表1-2 小米公司的成功之处概述

然而,许多企业认为小米取胜的关键就是“白菜价”,却忽视了小米虽然低价但仍拥有3成以上的高毛利。这种对“价格战”的一知半解,直接导致对小米的学习成了邯郸学步,忘却了做一家企业必须坚持的根本— 盈利。

2.“互联网思维”是存在的,但并非“表面功夫”

美特斯邦威也是一个例子。尽管在O2O上做了不少表面功夫,但却让人质疑越来越自我迷失。

靠“表面功夫”确实解决不了本身发展战略的迷失,也更容易在一片鼓励的掌声和吹捧中,丧失自己真正对品牌未来的理解,从而走向失败的深渊。无论在哪个年代,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成功的前提必须是真正理解用户,满足用户。“互联网思维”确实存在,但它并非“表面功夫”,而是基于对用户的理解。

曾经,马化腾提出了以下I2个互联网思维:简约思维、NO.l思维、产品思维、粉丝思维、爆点思维、痛点思维、标签思维、尖叫点思维、屌丝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与整合思维。

雷军也提出了互联网思维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

说到底,这些思维都反映了基于用户习惯改变的策略,其本质是由用户的形态、行为的改变引起的。

而今,把“互联网思维”视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的企业,大多数却依旧沉溺在战术的表面炫技,而忽视了用户的真实需求和感受。

那些看似已经非常成功的互联网公司,背后实则是由大数据支撑着。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进一步理解用户的偏好和价值取向。但大部分传统企业却缺乏这种大数据的资本和能力,照猫画虎学会了形,却忽略了背后的本质。

悲观一点说,任何企业的新陈代谢都是无法避免的客观规律。总有一天传统企业要被有互联网思维的公司淘汰。但这种变革很难在传统企业内部产生,而必须借助外力。唯有少数出类拔萃的企业能够通过内部系统变革走向成功的彼岸。但从前成功的基因也有可能是未来失败的种子。这种“进化论”是没人能够抗拒的。血的教训:苹果的代工企业利润几何?

马克思说:“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我们通过劳动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如今,那些为市场提供有价值产品的企业,却被鼓励将成本转嫁给他人,被实现“零利润”生产洗脑。在未来,这将是一个怎样的经济体?

转嫁成本并不是真正降低了成本,这相当于A犯下的错误,要B来承担责任,而问题依旧存在。按照马克思的话来分析,这样的模式违反了劳动者的劳动尊严。

一个产业链若没有健康的商业生态、公平的利润分配机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会超乎想象。苹果等外商在中国的代工企业带给我们的血的教训还不够吗?

2013年4月,苹果公司将中国富士康为其代工的500万部iPhone手机全部退回,并要求富士康重新返工。原因是iPhone手机外观不达标,功能不好用。

据业内人士估算,富士康要为500万部iPhone的返工买单,这一新成本高达10亿元,这意味着每台iPhone的额外返工成本是200元。然而,每年富士康代工iPhone的利润为15亿~20亿元。

苹果公司此举令富士康60%的利润打了水漂,整个代工行业的信任危机也随之而来。在业内,富士康的代工质量一直广受好评,信誉颇高。苹果公司之所以能选中中国的富士康,并每年给富士康这么多代工业务,必然有其考量。

可就是这样一家品质、信誉兼备的企业,也难逃退货的尴尬,并且遭受巨大损失。

沃斯托发表的全文如下。“我们对苹果iPad和iPhone全球供应链的创新价值分配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苹果仍是这些创新的最大受益者。尽管包括大部分部件在内的这些产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的,但是由于这些产品的设计、软件开发、产品管理、营销以及其他高薪职位的业务都是在美国本土完成的,因此受益最大的仍然是美国经济。中国在当中所起的作用比多数市场观察人士认为的要小。苹果的经理人清楚,不能过于依靠单一的客户,只有控制了整个供应链,苹果才能最大化地获取供应商创造的价值。决策者们也发现,电子产品组装不会创造太大的价值,把大量电子产品组装业务带回美国并不是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佳方法,

可见,所谓的代工,组装电子产品、基础制造不是一个“高价值”的行业,如表1-3所示。任何行业的业绩水平都取决于所创造的价值。如代工创造的价值很小,那么从事代工的人工资必然很低。有人认为,如果苹果把这些业务移回美国,会为当地创造许多岗位和利润。事实并非如此。即便为苹果公司的产品生产芯片,也只能带来1000个左右的就业岗位。表1-3 iPad的最大两项成本分析

代工的确可以创造大量岗位,但富士康的员工们的薪酬每月或许只有不到400美元,高薪的代工岗位屈指可数。

所谓“苹果公司的代工企业”,无非是苹果公司转嫁成本的另一种形式。苹果公司获得的好处是大大降低了成本,坏处是iPhone、iPad等产品的品质越来越难保证,不断遭到用户抱怨。而富士康获得的好处仅仅是可怜的微利,同时还承担着亏本退货的风险。

近几年,中国的代工企业遭遇外商退货的现象不胜枚举。

代工不是不能做,但如果我们的企业还不能吸取富士康的“血的教训”,继续按照旧有的代工模式发展,迟早也会遭遇和富士康一样的后果。

中国内地的代工企业,更应当提早看到代工的风险与危机。不管苹果公司今后出于什么目的、采取什么新政策,其退货的举动对代工企业而言无疑是一记警钟!偏:转嫁成本有悖于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

有业内人士感叹,目前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都缺失商业伦理。也不乏辩论者坚持认为,美国华尔街也是从肮脏中一路走过来的,不是我们不诚实守信,企业要生存,不得不“跪着赚钱”的原因有二,如图1-2所示。

谬论1 :经济迅速发展,人人都有一颗致富的心

经济迅速发展,许多企业迅速富了起来。很多求财心切的人坐不住了,想着自己如何也能迅速致富。在这个过程中,求财心切的急躁心理成了“跪着赚钱”的助推力。许多“机会主义”者、法制观念薄弱的人便在道德伦理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法律有明确的界限,而伦理道德却没有。图1-2 转嫁成本有悖于商道伦理和社会责任

谬论:大环境的影响,别人不遵守商业道德,我为何要遵守

生活在社会大环境里,一个人的力量小,一个人遵守伦理道德好像不能影响整个社会。例如,你在某公众场合发现有人随地吐痰,于是你也吐了一口。此时的你丝毫不会有愧疚之情,也许你会说,整个社会就是如此,我能怎样?的确,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企业在国际中的地位、信誉、受尊重程度不仅影响企业、个人,同时也影响整个国家。

当然,改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是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不管现在如何,未来定会越走越好。

如今,为了追求快速致富,鼓吹“互联网思维”的人四处宣扬“零利润模式”,却没有真正走出“转嫁成本”的老路;同时由于无视转嫁过程中增加的社会成本和剥削,从根本上说,这种“快模式”违背了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

当今一些企业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而有些诸如社会责任、商业伦理等问题,则是大众难以察觉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了30亿元的“iHome”置业贷款,条件是只要在阿里巴巴工作超两年的正式员工,就有申请资格。

这看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实际上,想要拿到这些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钱从哪里来?是公司的运作成本吗?会不会将成本直接转嫁给申请人?

看起来是在为员工谋福利,实际的买单者依旧是员工。如果这笔钱从公司利润里划出(由股东买单)则另当别论了。

话说回来,阿里巴巴等上市企业能为员工提供这样的福利,从人道主义和人文情怀来讲已经实属不易。在现实中,许多企业将商业伦理、社会责任看成一种“约束”,难以平衡近期和长远利益。

可见,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难题不会在一夜之间解决。

事实上,这些问题不只存在于中国,社工起源之初就已经有了。

在1800年英国工业革命之后,社工便出现了。原因是工业革命之后,许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例如,雇佣童工、剥削严重等,最终导致群体性社工出现。

西方发达国家花了几百年时间才发展到今天的商业社会水平。而在商业伦理方面,这些国家的企业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所以,今天我们看待中国的企业,也要用一种更现实、客观的眼光去看待:改变是长期而漫长的过程,没有哪家企业能够一夜之间改变。

摆在眼前的一个现实性问题是:“零利润模式”究竟能否实现?“零利润模式”当然可以实现,前提是各个环节都要有一个成熟的运营机制。像戴尔公司这样辉煌一时的企业都半路夭折,你还敢轻易地将赌注压在“转嫁成本”上吗?从小米的战略布局不难发现,100%基于互联网销售的做法不现实。作为实质产品,其供应价值链不仅在销售环节,还包括后期服务与产品,互联网产品的复杂供应链决定了“零利润模式”在短期内难以实现。陷阱2“消费者主权”:消费者主导一切只是规律的粉饰“消费者主权”思维真假参半“消费者主权”是互联网思维的另一条所谓的“金律”。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参与制造更加客户化的产品。这即使不是假话,也只讲对了一半。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每一个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大数据时代来了!

在大数据的支撑下,互联网带来的更多好处是信息的不对称,商家与用户的信息不对称。

在没有大数据之前,商家想要了解消费者信息、偏好的成本太高,出售产品通常只有一个价格。但有了大数据的支持,我们就可以将产品性能重组,降低成本,以不同的价格向不同目标用户出售。简单来说,大数据为我们带来了差异化的信息和产品。

例如,你上网购买机票,在选择直飞或转机等不同偏好时,机票的价格也在不断更改。这也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团购”获得的产品或服务,来自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品质,但质量的差距却很大,因为商家希望通过“团购”活动处理瑕疵品或滞销品。

2014年8月24日,360公司CEO周鸿祎在京举行了新书《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的发布会。这本书一度被业内人士封为“互联网思维第一宝书”,10万册一经上市就销售一空。周鸿祎在新书发布会现场发表了他的见解。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用户至上是没错,但用户参与制造不是一句空洞的标语。唯有精准地找到用户的刚性需求,你的产品才能被用户认可并获得支持。符合了这个条件,盈利只是时间的问题。

360公司是“互联网思维”的先行者,在2006年便投身互联网安全领域,到2010年跻身中国第一大互联网安全公司。360公司之所以大获成功,关键在于找到了用户的刚性需求,让用户充分参与,创造了更深得人心的客户化的产品,颠覆了传统网络安全的模式。在中国互联网业起步时,流氓软件大行其道,普通用户纷纷抓耳挠腮。“安全免费”的理念问世,自然迎合了广大网民的需求,用户数量也水涨船高。自此之后,360公司才有了更大的资本建立基于免费的互联网安全商业模式。

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相比,拥有的只是客户,而非用户。传统企业可以在某一地区内圈出一块市场,再想办法守住。在互联网时代,想要通过客户群守住市场,不是难以建立起海量的用户数,就是死掉了。

你或许会说,360免费,那我即使做不到免费,低价不就行了?

事实并非如此。

在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用户之所以普遍能够感受到低价,而不是高中低不同的差异价格,是因为位于塔尖的企业可以借助自己的势力,利用或剥削供应商的价格弹性。如今的市场,活下去是最重要的事。永远有人愿意用更低价买卖商品。而“元老”级的电商就可以通过价格弹性独占鳌头。话说回来,这对链条上的供应商、劳动者合理吗?今天我们都在提倡“反垄断”,这样的模式又能维持多久呢?

厂家剩余、消费者剩余、需求与供给等这些微观经济学里的概念清楚表明,大数据帮助我们减少了消费者剩余、扩大了厂家剩余。在这样的客观经济规律尚未改变之前,所谓的“消费者主权”形同虚设。

而今,一些大数据公司对用户信息的不合理收集手段,已经到了相关部门必须干涉的可怕程度。国外的某节目曾详细报道了几家知名商业大数据公司拥有并通过不同渠道销售五花八门的个人信息,包括家庭问题、个人简历、疾病史到性取向等一应俱全。更有甚者,一家实力雄厚的大数据公司称拥有美国总人口数千个类别的个人信息。而美国参议院的议员也承认,大数据公司对用户私人信息的掌控力已经到了必须立法干涉的地步。

在今天这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互联网世界中,“消费者主权”的概念就像给一条狗、一只宠物猪涂上口红,成为一种颇为喜感的搞笑服饰。拉尼尔的“不经济”论

美国VPL公司的CEO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在其创作的《未来归属于谁》(Who Owns the Futuer )—书中,提出了互联网的“不经济”论。拉尼尔认为,如果本是中产阶级价值的创造者,却不断沦为社会底层;如果互联网成为金融大鳄和少数技术先驱攫取利润的工具;如果互联网经济的结局是“一花开放,百花凋残”,那么这样的经济要它做什么?

拉尼尔是“虚拟现实”概念的提出者。“虚拟现实”指的是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一个三维听觉、视觉、嗅觉或触觉等感觉的世界。目的是让用户站在自己的角度,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对这一虚拟世界进行浏览、互动和考察。在中国,这一概念也常被译为“幻真”“灵境”等。

可以说,拉尼尔是我们今天这个数字化、互联化时代的创造者之一。但在21世纪初,全世界人民都在忙着拥抱互联网之时,拉尼尔却想推翻互联网世界。他认为,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将吞噬更多的人,破坏经济、尊严与人格,导致“社会性的灾难”。

拉尼尔在美国知名科学杂志《连线》中,发表论文指出“互联网的智慧”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思维启蒙,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暴力”。

拉尼尔曾在某公开场合表示:“现在没有一种交通工具不是在虚拟现实系统中设计出来的,并且每种交通工具都会先有一个虚拟样品,让人们来体验驾驶感受。我认为我们这些人改变了世界,但如果我们不自我批评、不对自己严格要求的话,就是不负责任的。我曾是信息免费的早期倡导者之一,但现在这个理念造成了盗版横行,音乐家、作家和其他艺术家的心血,都变成了免费信息,被任意偷窃、盗版和下载。”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对某个事物最知名、最严厉的批判者,恰恰是因为这个人来自这个事物所属的世界之内。与其说拉尼尔是在批判互联网,不如说他有危机意识,擅长先于他人看到互联网世界的另一面。

尽管拉尼尔对互联网的态度转为了批判,但事实上他从未真正离开互联网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倾听他更多的理念,哪怕是批判,如图1-3所示。图1-3 互联网的双刃剑

1.网络自由,同时滋生网络暴力

在21世纪初,拉尼尔曾提出,互联网世界中的那些“匿名评论者”对用户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他的言论看似有些激进,但此类信息确实是用户不可触碰的“毒瘤”。如同匿名的评论者,用户的隐私信息被贩卖给各大公司,回过头还要打着“消费者主权”的名义欺骗用户,人性中的丑陋没有被抑制,反而被助长,滋生了更多的网络暴力。

一些技术人员则认为,大数据的处理能力和互联网的速度让人工智能成为现实。该观点的倡导者雷?库兹韦尔在其著作中指出,到2045年,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将实现人机合一。许多人对此坚信不疑时,拉尼尔提出了质疑:有这种想法的人只是将更多的责任推给了技术和电脑。拉尼尔认为互联网只是一个思维实验,而非绝对。

2.信息免费,同时导致经济衰退

拉尼尔认为,大数据公司“盗取”了他人的工作成果,并将之转化为自己口袋里的金钱。

这一点用神奇的谷歌翻译原理很好解释。

打开谷歌翻译,你可以输入一大段中文,点击“翻译”即可译成英文。这一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先通过大数据在现实世界中搜集大量翻译信息(通常是翻译者创造的零散信息,如翻译的词语、断句),大数据将这些信息存入数据库。当用户点击谷歌翻译时,实际上就是在庞大的数据库寻找相似的模板。

拉尼尔认为,互联网和对冲基金相似,能够充分利用大众资源,创造更大的财富,这种做法将导致全球经济衰退。虽然这部分大众信息是免费的,并且由用户参与不断充实和改造,但正在侵害着健康经济。

拉尼尔看到的互联网的危害远不止这些:“我曾是一名职业音乐人,我发现一旦我们让信息免费,受到危害最大的不是明星本人,因为除了唱片之外,他们还可以通过开演唱会等方式赚取收入。事实上,受到严重影响的是中产阶级,这些人有可能是依赖音乐产业为生的音乐工作室人员,唱片销售不景气会导致他们失业,靠领取政府补助金生活,而每个纳税人都要为此买单。”

拉尼尔的观点犀利、大胆。身在互联网世界的我们为自己贴上了各种商业标签,却浑然不觉免费信息的车轮从我们身上碾过。惯性思维,有时也是“包褓”

在自然界中,最终能存活下来的生物,往往不是最强壮、最彪悍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那些最能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

英国某报社举办了一个有奖问答活动。题目是有三位关系到人类命运的科学家坐在一个充气量不足的热气球上,眼看热气球就要坠毁,此时必须丢掉一个人才能减轻载重。

第一个人是环保专家,他能拯救宇宙的生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第二个人是粮食专家,他能让世界人民远离饥饿;

第三个人是原子专家,他能防止全球战争的爆发,让人类维持和平。

问题来了,三个人中应该丟掉谁,才能减轻载重确保热气球不坠毁呢?

回答者的理由五花八门,最后的大奖获得者却是一个7岁的孩子,孩子的回答是“丢掉最胖的那个科学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问题并不复杂,复杂的是我们的思维隨生。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将自己积累的经验、掌握的知识融进问题里。这时,惯性思维就成了包袱。“身边朋友都是这样做的。”“自从我入行以来,就没遇见过这种情况。”

在现实中,大部分人都是惯性思维的动物,本能地抗拒改变。就算改变,也不是主观思维立刻就能100%接受的。一旦接受新事物就意味着放弃旧有模式。我们早已习惯使用手机,现代人甚至一天没有手机就不能正常工作与生活。可在贝尔刚刚发明电话时,有多少人嘲笑他说,人类怎么可能对着一个装满各种线路的匣子说话呢?

微观点:许多人习惯了用惯性思维思考、解决问题,是因为害怕失败或反对尝试。人一旦为自己设限,就会变得墨守成规。打破规则的创新,更加有趣的全新组合就会消失在思维世界的尽头。

当别人都在谈论“消费者主权”的时候,你不假思索地照搬运用,这种抗拒改变的做法会牵绊你前进的脚步。

1.“免费”的惯性思维

除了“零利润”“消费者主权”,近年来所谓的“免费模式”也广为流传,甚至有一本叫《免费》的书专门讨论了这一商业模式。可惜的是,最终作者得出的结论是— 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

例如,国内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得益于“免费模式”,如360和QQ。

1999年,马化腾曾经想以100万元把QQ卖给今天的搜狐总裁张娜日,被拒后瞬间开始“狂奔”。众所周知,360最初是一个免费的“流氓管家”,结果却变成了家家户户电脑安全管理系统的标配产品。原因很简单,周鸿祎正是抓住了中国人的消费思维惯性:免费。360最初的产品是免费查杀木马的工具,后来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诞生了安全卫士等颠覆行业的免费产品。

由于免费,直接干掉了瑞星,更是直接将江民软件踢出了历史舞台。近几年,就连外来客人卡巴斯基也销声匿迹。金山若不是有WPS支撑,想必也早败了。

中国人对互联网产品的消费概念已经定格在了“免费”的惯性思维上。突然有一天,你强制用户消费,如腾讯后期的会员制、游戏产品,就会让用户不适应、反感。

2.“互联网产品”的惯性思维

对于商家“免费”也是一种惯性思维。许多人只想着如何免费获利,却忘了并非所有的免费最终都会转化为利润。

产品最终能否盈利,关键在于你的盈利点是什么。一味地用“免费”的惯性思维来思考问题,不管你是功利主义者还是理想主义者,现在还想要免费,无异于找死。

跳出“免费”的思维,寻找真正的盈利点,才能远离互联网思维的陷阱,如表1-4所示。表1-4 做互联网产品的惯性思维陷阱纠偏:思维必须在现实之上,而非陷入其中

代达罗斯(Daedalm)是古希腊传说中的第一个知识分子,他为国王设计了迷宫。没想到的是,国王用迷宫囚禁了自己和儿子。国王自以为是地为儿子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以为儿子能飞出迷宫。可儿子飞上天后,连接翅膀的蜡被太阳融化,儿子坠落而亡。

对那些用“互联网思维”来迷惑市场、蛊惑人心的人而言,此类教训不可遗忘。

放眼世界,最早使用“互联网思维”的当属马丁·路德,他利用当时最新的信息工具— 印刷术出版了自己的教义理念,并将其贴在各大教堂的门口,迅速传播开来。可路德却没有总结出什么是“印刷思维”。最早将铁路交通联网的是美国,可他们总结出“铁路思维”了吗?没有。

纠偏:“互联网思维”只是-个工具。但不管何时,你的思维必须建立在现实之上,而非陷入其中、自言自语,你只有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个工具,它才会发挥作用。

1.德国人很少谈论互联网思维

一位友人十几年前创办设计公司。当时,在中国鲜有人提起设计,大部分为广告公司。只有国外少数的设计公司才被提及。除此之外,全都是奥格威的广告学。这也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特征,资讯行业的主流是以媒体代理为核心的广告业务,说明当时的商业世界相对比较简单。公司从生产产品、建立渠道、做营销广告,一套流程十几年不变是商业规律。在这期间,定位学也在一段时期内常被提及,但大多数时候说的是产品定位、广告传播。就算企业经营得不怎么样,至少也能获利。比如脑白金的广告,许多情况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所致。那个年代,用户可选择的渠道少、方式少、机会少。互联网传播的信息也是碎片化的。而那位朋友创办设计公司时则是从精细化开始的。任何有点设计常识的人都知道,所谓精细化,无非就是品质提升的过程。在顶级设计师的眼中,互联网思维不是一种追求,而是一种思考习惯,做事的基本动作要领。德国人很少谈论互联网思维。德国人认为,只有那些被一击致命的人才会有这样“极端”的想法。

2.搅局的成了颠覆性创新,忽悠的成了互联网思维

有朋友吃了一次雕爷牛腩,发誓再也不去,觉得这个品牌喜欢哗众取宠、不扎实、不好吃。

人也看得见,品牌的心也看得见。

塑造一个品牌需要由内至外,兼备创造性与科学性。而这正是互联网思维——这种迅速致富思维不赞同的。

互联网思维往往更善于制造声浪。声浪是什么?就是手中的话语权。

这些人想要靠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企业、百年品牌和人们的认知,推动这股声浪。如今,八卦小报自称为“自媒体”,搅局的成了颠覆性创新,忽悠的成了互联网思维。

让人费解的是,许多张口闭口就是“互联网思维”的人开始撒娇,故作偏执狂,并把固执当成成功的筹码,把吵架当做颠覆、创新的表现。他们瞧不起传统企业,满嘴都是融资、市值。似乎这种感觉就是颠覆,就是自我证明,还没等别人发表言论,就给自己贴上了 “颠覆者”的标签。陷阱3“推送即合理”:频繁迭代覆盖了更多有价值信息朋友圈广告,“微营销”还是“微传销”?

不知何时,朋友圈多了广告,也多了吐槽。点开朋友圈,满满的屏幕都被卖东西的广告刷爆了。随之,在微信朋友圈创业的“美丽传说”也开始流传起来。坐在家里动动手指就能月薪过万?朋友圈的生意真的那么好做吗?频繁更新广告、刷屏真的对你有利吗?

有天一友人向我抱怨,从来不曾和他联络的大学学姐,莫名其妙地把他拉进了朋友圈。还唐突地打电话说要来看望朋友,吓得朋友以为自己卷入了传销组织。在现实中,的确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曾经清净的朋友圈如今怎么变成了“传销网点”?对此,抱怨的人也不占少数。“我的朋友圈里妈妈团开微店的特别多,她们很多都是卖婴儿奶粉、尿不湿或者女性护肤品之类的。最近搞得朋友圈就像个超市,卖什么的都有,但怎么看都不可信。”“我觉得自己的朋友圈越来越被那些垃圾广告信息刷屏了,有时卖家还会来个广告群发,气得我直接把这些人拉进黑名单。”“朋友圈发的东西,我通常只看不买。”“怀孕期间,我就开始在网上给宝宝购买各种婴儿用品、生活用品,我是个离不开网购的人。但我从不买朋友圈的东西,感觉利用朋友做微商很没有人情味或者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朋友圈里有些人也不是很熟悉,他们卖的商品真假难辨,甚至有许多代理的牌子在市面上根本都没听说过。光靠几张看着不知哪儿来的照片根本无从评估质量。”“就算网购,我也会选择那些有质量保证、售后保证的大牌电商。实在不行可以通过国外的朋友代购,基本不会选择朋友圈里的微商。就算是在京东、淘宝购买,对产品不满意还可以申请售后或退货,但朋友圈买的就很难说了。”动动手指,真能日进斗金?“可能真的会日进斗金吧,但最终我还是放弃了。去年夏天,一位许久不联系我的老同学联系我,邀请我和他一起代理某产品,开个店。说实话让我去朋友圈里‘忽悠’真的有些别扭。”“一朋友说最近自己在做区域总代理,他朋友圈的朋友数都达上限了。你说有这样的朋友圈能不赚钱吗?据他说每个月收入是我工资的四五倍。”“我也曾试探性地在朋友圈发了一些产品广告,可是一天天过去了,根本没有询问的顾客。后来打听的人多了,但购买的人却不多。”“我问办公室的同事们看没看到我发的产品信息,同事却揶揄说打开微信满屏都是你的图片,看得自己头晕眼花。”

朋友圈里,大部分微商都是从做代理起步的。之所以说“动动手指,日进斗金”是因为操作简单,最初你只要转发厂家的微信即可,有人下单,你就让买家汇款,你再汇款给厂家,由厂家负责发货,而你获得的是提成。若是有朋友对你发布的产品(比如没有价格标签的产品)产生怀疑时,厂家通常会告诉你有人询问时直接问厂家就可以。

有个正在做微商的朋友,加入了他们全国总代理的微信群,目的是让全国代理定期交流。据说这种所谓的交流,就像传销讲座一样给代理洗脑、鼓舞士气。

微商的钱也没那么好赚。天下没有大风刮来的钱。还是那句话,互联网思维再怎么颠覆,也不会改变商业的本质。如此看来,有时频繁的“推送”并非“合理”。

那么,朋友圈的广告到底是“微营销”还是“微传销”?如图1-4所示。图1-4 朋友圈广告

1.不是传销,形同传销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在一次媒体采访时明确指出:“传销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但仅在朋友圈转发营销帖还不是传销。微商发展下级代理是为了赚差价,这不属于传销,但是微商号称产品是‘厂家直销,原版正品’,实际卖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就构成了虚假广告,是可以被追究责任的。”

虽然身在朋友圈,但其中真真假假的广告还是令人心存疑虑。频繁轰炸的广告虽不是传销,但形同传销。如果微商再打着各种旗号以假乱真,即便不是传销,也是诈骗。

2.看似正规,维权困难

尽管腾讯公司自2013年以来,已经出台各种措施对微商进行监管,封杀了不少存在虚假广告、诈骗等问题的微商。

但别忘了,现在微信在全球的用户数已经突破11亿。不管怎样监管,还是难以“天衣无缝”。

况且,微商向来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许多微商发帖技巧越来越高,许多广告信息越来越含蓄。例如,一言不发只放图片,只放产品不提价格。甚至还会提醒人们在询问过程中不要使用敏感词汇,如“转账”“银行”“汇款”等。即使使用数字也不要用阿拉伯数字,而要用汉字。

另外,朋友圈广告可靠性低还在于维权困难。由于监管困难,买家购买产品后,通过正规程序索赔、问责的途径较少。如此看来,朋友圈的微商若想真正强大起来,被用户认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在我国的“朋友圈广告”尚未成熟之前,要不要做微商、做微商能否真正赚到钱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谨慎思虑。不能为了跟风而做朋友圈营销,搞不好就成了可怕且惹人厌的“传销组织”。不计后果的更新隐患“朋友圈广告”(微信营销)的核心思维就是“熟人经济”。与QQ、微博等社交工具相比,具有“定点投放”的功能。只要你与A或B是好友关系,你发布的任何信息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A和B的朋友圈,营销效果不言而喻。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将广告带到微信时,朋友圈就成了“生意圈”,越来越商业化。让那些单纯想通过微信平台增加好友亲密度的用户烦恼不堪。“千呼万唤始出来”,2015年1月2 5日晚,微信正式在朋友圈推送广告,几则广告分别来自宝马、vivo、可口可乐。

有用户怒了— 说好的“用户体验至上”呢!

据新华报业网报道(以下是报道原文):26日凌晨,南京媒体人“麻辣花生”在群里晒出一张宝马广告截图后很快引来回应,一些同事纷纷表示很受伤。南京互联网从业者“丸鲜脓”当日也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题为《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收到了宝马广告,我却只能看瓶可乐》的文章,并自嘲道:“我啥也没有收到,果然是草根。”“发广告”这种不太让人待见的事如今竟也成了热点。微信做到了!如图1-5所示。图1-5 微信官方广告推送,你收到了哪一个?

自微信朋友圈首批广告亮相后,朋友圈立刻迎来各种吐槽:“收到宝马的是土豪,收到vivo的是中产,收到可乐的是草根。请对号入座!”“实情是,我已经穷得被广告忽视,我连个代购都没有看到。”“以后相亲的第一个问题会变成‘你朋友圈刷出的广告是啥’吗?”“不知道马云和张小龙的朋友圈能刷到什么广告?”“不是说微信不是营销平台吗?”“感觉自家客厅闯进了一个发传单者。”“企鹅猛于虎,私人空间任意闯。”

对此,不少门户网站展开了调查,接近九成用户表示不能接受“陌生人闯入自己的领地”。

不管怎样,大部分用户的朋友圈都迎来了一场血雨腥风。综合来看,微信的营销目的达到了。

在互联网时代,很难有产品能够脱离互联网市场而独立存在。对微信而言亦如此。腾讯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还是屈服了。目前看来,此次尝试还算成功,但并不代表这样的效果有持续力。虽是知名品牌,但作为“陌生人”悄悄地出现在朋友圈,这和陌生人进门前不敲门有何区别?用户怎会不吓一跳。这种不计后果地推送广告是以覆盖更多有价值信息为代价的,风险依然存在。挣钱,远远没有想象得简单。

微信正式在朋友圈推送广告前,也曾试探过用户。如2014年7月曾开放阅读数,而在12月底,又向商户开放微信现金红包申请、允许公众号在图文消息底部添加广告自我营销。可见,微信一直在试探用户对广告的接受程度。

从试探阶段的用户反馈来看,大部分人对广告的抵触心理并没有那么强烈。所以,微信开始高调更新、推送广告。客观来讲,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新鲜感、参与感

这毕竟是微信首次推送广告。对用户而言,这种企业类账号在朋友圈难得一见。就好比微博上突然出现了“大V”,用户很愿意与这些人互动。而且,由于微信是将不同的广告推送给不同的微信用户群,这种方式很有新鲜感和参与感。

2.广告出类拔萃

此次推送,微信选择的合作对象都是比较优秀的企业。宝马、可口可乐、vivo,哪个你没听过?

推送的方式也比较出彩。宝马链接了h5页面,可口可乐采用表情包的方式,vivo用的是九宫格的方式。

用户不喜欢看广告,但并不排斥看优秀的广告,如苹果、香奈儿、德芙、士力架等大牌广告。

这无疑是目前让多数用户尚未反感的关键原因。

但在朋友圈不计后果的推送总归存在一定隐患,如表1-5所示。表1-5 不计后果频繁更新、推送广告的隐患“熟人经济”还能走多远?

在微信这个月活跃用户达到4亿的圈子里,一些人打起了“熟人经济”的旗帜。他们给自己贴的标签是“微商”。这个圈子里的产品有虚假嫌疑的、有让人爱不释手的、有物美价廉的,也有让人买了就后悔的。我们不禁提出疑问:鱼龙混杂的“朋友圏”是否走到了 “悬崖边”,“熟人经济”还能走多远?

如今的微信朋友圈已经不再是那方清静的田地。作为社交工具,朋友圈俨然已经“变了味道”,成了售卖商品的平台——外国面膜、进口水果、名牌箱包、母婴用品……五花八门的各路产品充斥其中,好不热闹。

没有人愿意在没有价值的信息上浪费时间和精力,自己的朋友圈更不想被他人拿来过度消费。刚开始大部分用户觉得这种创业方式还比较新鲜,久而久之便开始对这种“杀熟”的做法嗤之以鼻。“熟人经济”中的商业信息主要有三类,具体见表1-6。表1-6 “熟人经济”中的商业信息分类

上述三类信息,由于是“熟人”发布的,相对来说可信度高些,所以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问题。如前面说到的质量问题、维权问题、退换货困难的问题。因此,认为通过“熟人”购买产品的风险更大的用户大有人在。不管是熟人还是朋友,只要以盈利为目的就是“商家”,用户一旦遇见不良商家,权益就会受损。

所以这种“熟人经济”究竟能走多远还值得商榷。

1.“熟人经济”的趋势(表1-7)表1-7 “熟人经济”的趋势

2.“熟人经济”的出路在哪里?(表1-8)表1-8 “熟人经济”的出路

至于“熟人经济”在未来还能走多远,只能说“不知道、不乐观”。纠偏:微商生态圈,价值比数量更重要

有统计数据显示,微信上线3年至今,全球累积注册用户数量高达11.2亿,用户覆盖了200多个国家及地区,每月合并活跃账户数4.4亿。拥有公众号用户数为853万,且以每日2.5万的数量在增加。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预测:“微信朋友圈广告年收入将达到100亿元,在这么庞大的用户活跃度下,微信的营销空间不可限量。”

随着微信高调推送三大广告,朋友圈广告的计费方式也遭到曝光。但腾讯内部新闻发言人张军回应称:“微信朋友圈广告仍处于内测阶段,所谓投放规则、费用标准等均属猜测。”

纠偏:就微商的生态圈而言,商业红利不等于生存红利。比起数量,信息价值、用户价值更加重要。

1.无法阻挡的商业化之路

实际上,微信的商业化之路早已显露端倪。如微信表情(个别表情收费下载)、游戏充值业务、微信红包等都在为微信的进一步商业化做铺垫。而微信将目标瞄向朋友圈的“金矿”,更预示着微信将进一步商业化。

即便被誉为“微信之父”的张小龙一再坚称“微信不是一个营销平台”。但仅靠微信团队始终无法改变腾讯赋予微信的使命— “不管微信是一个怎样的平台,它一定是一个可以帮助腾讯赚钱的平台。”

显然,这与张小龙最初倡导的价值观不符。

三大广告投放后,微信看似享受到了“商业红利”的大餐。严格来说,这只能算是“快餐”。后续推出的品牌广告商业难以享受到此次大规模的“红利”。我们所处的微商生态圈若不进行改良与优化,未来很难获得广告主与用户的认可。

如此看来,价值重要还是数量重要的问题答案便不言而喻。

2.正在被破坏的微商社交生态

朋友圈的广告不应该单纯地被定义为“营销工具”,这就好比我们在人群密集的闹市区看见一定数量的广告也没有太多不适。说到底,用户的心理作用大于广告的实际影响。

有人在收到微信推送的广告后称“终于有一个理由可以让我坚定地告别朋友圈了,以后有事请电联”。其配图还使用了一个巨大的“奠”字。

相反,也有人觉得这样的体验很好,有乐趣、够新鲜,称“太有趣了,感谢宝马把我当成目标用户,但我真买不起。”

微信的担心则在于用户的产品体验度。我们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也一样,再怎么新鲜、有趣,也要解决用户的迫切度和反感度。正如药品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你的药品对用户没有效果,还带来副作用,那么用户只能选择放弃使用。对此,无论是朋友圈的“熟人经济”,还是广告更新、推送,都应该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并逐步在商业化的道路探索过程中,在用户体验和正在被破坏的微商社交生态之间取得平衡!PART 2破局——“热现象”“冷思考”,互联网思维不能取代一切

随着马云率阿里巴巴于美国上市,有关“互联网思维”的话题再度被不断热炒。但是,在互联网思维这一“热现象”之下,却很少有企业平静下来进行“冷思考”:难道单纯地集赞、转发、送礼就是互联网思维了吗?互联网思维能取代一切吗?用微博、微信平台打开微商圈就真的能赚到钱吗?为什么有的人利用互联网思维就事半功倍,而有的人却以失败收场?关于互联网思维,还有多少是我们不知道的,或曾自以为知道的其实都是陷阱?思考1 互联网时代到底颠覆了谁?谁在被“颠覆”?谁在被“打劫”?

这是一个好的时代,也是一个坏的时代。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代,也是一个令人悲催的时代。一切都发生得太迅速,一切都颠覆得太快,让我们应接不暇。

互联网思维的陷阱不容小觑,而互联网颠覆的力量也势不可挡。机遇与危机往往是一对“双生花”。未来几年内,传统的行业如零售业、服务业、卫生医疗业、广告业等,他们从前丰厚的粮仓恐怕都要遭受史无前例的“打劫”。企业再牛、品牌再大、资金再充裕,一旦没抓住转身的时机,也会在劫难逃。

20世纪90年代,摩托罗拉占据了中国寻呼机70%的市场,它生产的大哥大也占据了大半个市场。时至今日都是怀旧电影中的“必备道具”。

那时,摩托罗拉的市场根基稳稳地扎到中国。直到21世纪初,诺基亚、三星的出现,摩托罗拉被逼到了生死线上,于2011年无奈地被谷歌收购。

后来,诺基亚的市场地位也岌岌可危,被一个卖电脑的苹果瞬间秒杀了。

2013年,曾经的王者诺基亚不得不选择与微软合作,至今前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