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18:49:23

点击下载

作者:耿彦君,张振平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

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试读:

前言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作为较为成熟的群体,毕业生有着青年大学生所共有的情感特点,鲜明、激烈和丰富多彩。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成长经历、知识能力的不同,就业认知的差异,必然导致就业分化、结构性失业等现象。有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郁闷、烦躁、焦虑、迷惘、消极等情绪,出现心态失衡,甚至引发心理扭曲。对高校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使他们摆脱困境,重建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实际上就业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调适就业心理,端正就业观念,顺利实现就业,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本《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是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本书力图从自我认知、社会认知、权衡与选择、自我超越等四个职业心理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心理变化以及相关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本书内容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引入大量案例。毕业生阅读本书有助于摆脱不良心理,及时调整心态,积极乐观地参加就业竞争,从而成功地从校门迈向社会。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与疏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学者、同仁给予批评指正。编著者2012年3月18日

自我认知篇

第一章 了解自己悦纳自我

正确地认识自我,适度地设计自我并追求与社会相适应的自我价值,养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大学生择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身为大学毕业生,并不代表自己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毕业生要客观冷静地作一些自我分析,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正确的评价。只有良好的自我认知,才可以避免求职中的盲目性,不过高定位工作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只有通过自我认知,才可以避免因个人自负清高而导致就业失败;只有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才能避免心理冲突,减缓择业受挫和焦虑带来的痛苦。

第一节 性格与职业

性格与职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匹配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事业的成功与否。与职业相关的较为重要的个人特征是性格、兴趣及能力。其中性格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及特点,兴趣表现出行为的倾向性,而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并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这里,性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反映了一个人独特的行为方式,是与他人区别的重要标志。每一种职业岗位都有独特的行为要求,而这种要求是否与个人的性格行为趋向一致,将决定个人的事业是否成功。

一、什么是性格

1.性格的定义。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是由各种特征所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性格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会经常地、习惯地表现在个人的言行、表现、工作等方面,性格具有可塑性。

2.性格的类型。性格的分类标准至今还未统一,被普遍认同的分类方法有下述四种:(1)按心理过程的优势方面把性格分为四类:

①理智型。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行动。

②情绪型。情绪体验深刻,行为主要受情绪影响。

③意志型。有较明显的目标,意志坚定,行为主动。

④理智—意志型。兼有理智型和意志型的特点。(2)按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把性格分为两大类:

①内倾型。重视主观世界,常沉浸在自我欣赏和幻想之中,仅对自己有兴趣,对别人则冷淡或看不起。

②外倾型。重视客观世界,对客观事物及人都感兴趣。(3)按个性的独立性将性格分为两类:

①独立型。独立思考,不易受干扰,临阵不慌。

②顺从型。易受暗示,紧急情况下易慌乱。(4)美国心理学家和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JohnHolland)按照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将性格划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六种类型,此分类使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度更加具体和合理。

二、良好性格的塑造

性格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的积极活动,才逐渐形成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人们通过实践活动的磨炼和自我修养,可以改变或发展自己的性格以符合职业的要求。(一)良好性格的特点

1.正确的态度。热爱生活、自强不息、勤俭节约、正直朴实、谦虚谨慎、有礼貌、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勤奋踏实、责任心强、开拓进取、执著追求等。

2.坚强的意志。遇到困难坚持奋进,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目标,有较强的纪律性和自我约束力,做事有恒心,有毅力,有胆识,能坚持不懈地完成任务。

3.积极的情绪。情绪活动比较适度,经常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精神饱满地面对生活,能比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能比较好地处理突发事件等。

4.健全的理智。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强,能正确面对学习的艰苦性,又有取得成功的自信心,并能为实现目标不断地积累成果,不轻易地放弃,有进取心,能较好地处理失败所带来的问题,可以较好地克服自卑感,有责任感,还能忍辱负重等。(二)良好性格的作用

良好性格的作用,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良好性格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2)良好性格对做好具体工作有积极作用,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3)良好性格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润滑剂;(4)良好性格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三)良好性格的培养和塑造

怎样塑造良好性格呢?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人的性格归根到底要受世界观、人生观的制约与调节。人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与生活信念,性格就会自然受到熏陶,表现出乐观、坦荡、自信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反之,如果失去了人生目标和生活的勇气,性格也会变得孤僻和古怪。

2.正确分析自己的性格特征。个人需要对自己的性格特征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使自己的性格得到不断的磨炼,从而形成良好的性格。分析的过程,是一个深化自我认识的过程,是性格不断完善与发展的重要环节。

3.加强性格自我教育。自省、自警、自励是性格自我教育的三个阶段,也是三种良好方法。自省就是要通过内心的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解剖,对性格进行反思,以总结优点,改正缺点,从而不断上进。自警就是要经常给自己以警示、提醒,自我警戒,自我约束。如针对自己的性格弱点,选择相关的、引人向上和激人奋进的正确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提醒和勉励自己,从而陶冶性格。自励就是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磨炼,锻炼意志品质,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重视在实践中磨炼性格。性格体现在行动中,也要通过实践、通过实际行动来塑造。在实践中检验和判断性格,到实践中去培养磨炼性格,乃是个人完善性格的根本途径。

5.重视环境对性格的影响。个体应把自己置身于集体的监督之中,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遵守集体纪律,维护集体荣誉,利用集体教育的力量培养自己优良的性格。

6.扬长避短。性格的优点和缺点常常是相对而言的,这就需要在发挥性格优势的同时,注意克服性格的弱点。扬长,就是要善于发挥自己性格的优势,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避短,就是要承认自己的性格弱点,正视自己的性格弱点,努力克服自己性格的弱点,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从而扬长避短,塑造良好的性格,以期实现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三、性格与职业选择

(一)了解自己的性格

如何才能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性格呢?

1.客观分析自己的性格。借助科学手段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分析要恰到好处,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始终保持一种比较合乎实际的水平。

2.科学评价自己的性格。就是自己给自己“定格”,根据分析为自己准确、公正地“打分”。通过自我分析和评价,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和理念,进行一个职业目标的设定以及策划,并进行反馈评估,不断调整,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1.性格与职业倾向

职业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格影响着一个人对职业的适应性,一定的性格适合于从事一定的职业,同时,不同的职业对人有不同的性格要求。因此,在考虑或选择职业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更应考虑职业对人的性格要求,从而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霍兰德经过几十年的跨国研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职业选择理论。他按照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将性格划分为六种类型。这六种类型分别与六类职业相对应,如果一个人具有某一种性格类型,便易于对这一类职业发生兴趣,从而也适合于从事这种职业。这六种性格及与之匹配的职业类型分别是:(1)R(现实型):性格上有内向、顺应等倾向。富有技术能力,喜爱具体的行动;处理人际关系或与人交涉的技能较弱;重视权力、金钱的价值。对应的职业环境类型有:机械性的、技术性的、实际操作性的、解决具体问题的等。(2)I(研究型):性格上具有分析性、深思熟虑、合理、内省等倾向。具有较强的科学、数学能力,重视科学性事务的价值,偏爱对事物构成的理解;这类人往往缺乏领导能力。对应的职业环境类型有:需要用科学的、数学研究的能力与智力解决问题的。(3)A(艺术型):性格上有强烈显示自己的主张,不喜欢规则性、组织性的约束,自我制约能力稍差,情绪表现趋向自由等倾向;具有独创性,想象力丰富,有优秀的艺术能力与感受力,追求美的价值,有创造性,能反省。对应的职业环境类型有:没有束缚的,有必要发挥创造力的。(4)S(社会型):性格上有善于协调、责任感强、亲切等倾向;有说服教育人的能力,乐于接触人,能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具有保持这种关系的较好技术;重视社会性、道德性活动的价值,这类人往往缺乏机械能力。对应的职业环境类型有:需要服务能力的(对人、对社会)。(5)E(企业型):性格上有积极的、社交性的、充满自信等倾向;富有表现力与指导力,期望权力和地位,重视政治、经济等方面成功的价值;这类人往往缺乏科学研究能力。对应的职业环境类型有:需要计划、经营等有说服力、统率力的。(6)C(常规型):性格上有尊重规则、慎重等倾向;具有事务性的、计算性的能力,重视形式与规则,喜欢组织与秩序,但缺乏艺术上的能力。对应的职业环境类型有:需要服从规则与传统,且反复进行事务处理的。

2.性格与职业匹配

性格类型和职业类型是否匹配的结果有三种:(1)协调。指性格类型和职业类型相重合时,如艺术型的人在艺术型的职业环境中工作,常规型的人在常规型的环境中工作,个人会感兴趣和内在满足,并能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2)亚协调。指性格类型和职业类型相近,如企业型的人在社会型的职业环境中工作,个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作,也能适应这种职业,并且能够做好工作。(3)不协调。指性格类型和职业类型相斥,如艺术型的人在常规型的职业环境中工作,个人对职业毫无乐趣,并且不能胜任工作。

3.能力与职业倾向(1)能力的分类

心理学把人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大类。一般能力是指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等,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智力,而计算机程序设计、音乐、绘画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一些特殊的能力。

智力是一般人都具备的,只是突出点不一样,比如一些人的语言能力较强,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对于这类人来说,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较有优势,如教师、记者等;一些人的数理能力较强,能够快速运算,进行推理,解决应用问题,适合的工作有会计师、精算师、工程师等。(2)能力与职业倾向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一般来说,具有不同的优势智能的人,适合从事的职业也有所不同。

①察觉细节的能力:对物体和图形的有关细节具有正确的知觉能力。适合职业:绘图员、工程师、艺术家、医生、护士等。

②运动协调能力:身体能够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动作反应。适合职业:舞蹈演员、健身教练、司机等。

③动手能力:手、手腕、手指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操作小的物体。适合职业:技术工人、检修人员、模型制造人员、手工艺者等。

④书写能力:对词语、印刷物、账目、表格等的细微部分具有正确的知觉能力。适合职业:校对、录入人员等。

⑤社会交往能力:善于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往,互相联系,互相帮助,能够协同工作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合职业:公共关系人员、对外联络人员、政府新闻发言人、物业管理人员等。

⑥组织管理能力:擅长组织和安排各种活动,以及协调参加活动中人的关系的能力。适合职业:管理人员、如企业经理、基金管理人等。

不同的职业对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医生需要更为敏锐的观察力,教师要有较好的记忆力,而记者在敏锐的观察力之外,还需要思考问题的能力。对自己的能力做一个客观的评估是很重要的,因为有些职业,如果你不具备这个职业所要求达到的能力,你就是再努力勤勉也收效甚微。有趣的是,人的智力分布呈橄榄形,智商(IQ)在140分以上(天才)的,只占人口的1%;智商在120~139(优秀)的,占人口的10%;智商在110~119(中上)的占人口的16%;智商在90~109(中智)的,占人口的46%;智商在80~89(中下)的,占人口的16%;智商在70~79(临界智力)的,占人口的8%;智商在70以下(智力低下)的,占人口的3%。

4.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有学者曾对性格与适合的职业进行了相关研究。一般说来,内向的人比较适合做医生、会计、工程师、机械师、技术员、程序员、打字员等职业;外向的人比较适合从事演员、记者、市场营销、售票员、警察、公务员等职业。

当然,性格的内向与外向并不是绝对的,有时也带有一定的情境性而且也是可以改变的。如在和熟人相处时有可能表现出比较外向,与相对陌生的人打交道时有可能表现出内向。如果长期从事某个职业,假定这个职业必须整天和人打交道,时间一长,这个人有可能由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变为一个比较外向的人;反之,如果长期从事某个整天和物打交道的职业,这个人则有可能由一个比较外向的人变为一个相对内向的人。

小资料 我国社会职业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对我国社会职业进行科学规范的划分和归类,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职业结构。我国的职业分类结构包括四个层次,即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类,依次体现由粗到细的职业类别。细类作为我国职业分类结构中最基本的类别,即职业。《大典》将我国社会职业划分为8个大类、66个中国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8个大类分别是:(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商业、服务人员;(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7)军人;(8)不便分类的其他人员。

第二节 兴趣、志向与成长

一、兴趣及其种类

兴趣在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健康而广泛的兴趣使人能体会到生活的丰富和乐趣,深入而稳定的兴趣能成为事业成功的动力。

1.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

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的兴趣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需要有关。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这种事物的倾向,并积极参与有关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如有的小学生喜欢航模,因此,一有空闲时间就拿起航模摆弄,从中获得乐趣。人们历来很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人的探究和认识活动染上强烈的、肯定的情绪色彩,从而使这种活动为人所接受和喜爱。

2.兴趣的种类

人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有三种分类方法:(1)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物质兴趣主要指人们对舒适的物质生活,如衣、食、住、行方面的兴趣和追求;精神兴趣主要指人们对精神生活,如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知识的兴趣和追求。就大学生来说,由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定型,无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都需要师长进行积极的引导,以防止在物质兴趣方面的畸形发展,在精神兴趣方面的消极发展和盲目追求。(2)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根据兴趣的目的不同可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由有意义事物本身在情绪上引人入胜而引起的,它是指对活动过程的兴趣。例如,学生对一堂生动的课、电影、歌曲等的兴趣就是直接兴趣。直接兴趣具有暂时性的特点。

间接兴趣是指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其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有的学生对某些课程并不感兴趣,甚至感到乏味,但意识到学好这些课程对将来服务于社会有重要作用,因此刻苦学习,并对此产生兴趣。间接兴趣具有较稳定的特点。

间接兴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例如,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富于创造性,喜欢制作各种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全神贯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业余喜欢绘画,每当完成一幅画,他都会对自己取得的成果表现极大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如果没有直接兴趣,制作各种模型的过程就很乏味、枯燥;而没有间接兴趣的支持,也就没有目标,过程就很难持久下去。因此,只有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持之以恒,目标明确,取得成功。(3)个人兴趣和社会兴趣。个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社会兴趣指社会成员对某一领域的普遍兴趣,或社会某一领域对社会成员的普遍需求。

3.兴趣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兴趣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对一个人的生活和活动有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例如,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对化学感兴趣,就可能激励他积累各种化学知识,研究各种化学现象,为将来研究和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打基础,做准备。(2)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强迫……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正是兴趣和事业心推动了丁教授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并使他获得巨大的成功。(3)对活动的创造性的促进作用。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就大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有助于创造性的思维,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

由此可知,人的兴趣不仅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的智力得到开发,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兴趣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

二、兴趣与志向的关系

志向是人们在某一方面决心有所作为的努力方向。具有不同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人有不同的志向。从个人来说,志向主要通过选择职业来体现,个人应选择社会需要的、最能发挥个人特长的职业作为志向,并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奋斗。

高尚的志趣是立身之本。志趣能激发毅力,挑战吉尼斯纪录的人,虽千奇百怪,但莫不是有着超人的志趣和毅力。不少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就是始于志趣。北宋张载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他认为“本心乐为”,才能有“自修之志”,从而达到“自得”的境界。人有志趣,心理健全,方能富有竞争力,才可能大有作为。

一般来说,志趣分为内在志趣和外在志趣。内在志趣,不离本行本职,砥砺思想,辅佐志向。如郑培民写日记,在工作之余把所历所感所警的事例记录下来,鞭策提高自己,不离“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追求。外在志趣,属于爱好、嗜好之类,与本职本行无关,却于修身养性有益。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风里来雨里去的劳作研究之余,拉上几曲小提琴,是雅兴也是调节。不论怎样的志趣,只要高雅,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是有益的。

志趣高雅,境界就高,兴致就浓。比如,读好书知人达事,学绘画陶冶情操,举棋艺训练睿智,玩球类强身健体。只有对世界充满爱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开发智力才有进取,修身养性才得教益。只有怀着善良的本性,揣着责任和道义,遵德守仁,行义有节,志趣才有大成。今天,懂不懂情趣,有没有志趣,已成为衡量一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标志。然而,有些人的志趣,缺乏道德涵养,没有审美品位,一味宣泄,一味玩乐,一味奢求,热衷于酒场、舞场、赌场,沉溺于纸醉金迷、灯红酒绿之中,以追名逐利为趣,以猎取美色为趣。志趣低俗,牵着他们步入泥潭。

志趣求高雅,重在养成,应该锲而不舍;也要升华,应与时俱进。如此,志趣才能起到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开拓境界、开发智力的作用。一味求“玩”,难免玩物丧志;一味寻“乐”,难免乐极生悲。不要无所事事,随波荡漾。做有心、有志、有为之人,不虚度时光,日有所获,累积起来,便是闪光的足迹和成就的花环。

第三节 家庭与社会资源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他的再生产理论中指出,资本的本质是积累的劳动,而形成资本的劳动又是具体的和个别的。由此,他把资本主要区分为三种形态,即: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这三种资本基于共同的本质,所以彼此间还可以相互转化。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即群体和社会网络中的地位与关系。当一个人拥有某种持久性的关系网络时,这个由相互熟知的人组成的关系网就意味着他实际或潜在所拥有的社会资源。

一、社会关系及其分类

1.什么是社会关系

所谓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和共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有了人类,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各种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就统称为社会关系。

从关系的双方来讲,社会关系包括个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一般还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群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这里群体的范畴小到民间组织,大到国家政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就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个人与全社会之间的关系。

从关系的领域来看,社会关系的涉及面较多,主要的关系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此外,宗教、军事等也是社会关系体现的重要领域。

2.社会关系的分类(1)社会关系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两大类,它是人们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

物质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思想关系是指由一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其他社会关系,它们构成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社会关系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可以说,“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离不开社会关系这个范畴”。(2)对社会关系还可以从其他一些角度进行分类:

①从社会关系的主体和范围,可以划分为个人之间的关系,群体、阶级、民族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国内和国际关系等;

②从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可以划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道德关系、宗教关系等;

③从社会关系包含的矛盾性质,可以把社会关系划分为对抗性关系和非对抗性关系。对抗性关系是涉及双方利益根本对立、往往要靠强制手段来维系或解决的矛盾关系,通常指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关系、敌我之间的关系。非对抗性关系是涉及双方根本利益一致,可以通过批评、说服、调整的方法去解决的矛盾关系,通常指人民内部的关系。

3.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会在人的心理上形成某种距离感。其特点是直接交往和情感性。它受诸多因素影响:双方需求的互补性、态度的类似性、双方距离的远近及交往频率等都能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

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先有人际关系,后有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在社会关系建立后,又是社会关系的具体体现。人际关系更强调相互作用的个性特征,而社会关系则是指它所包含的共性方面。

二、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

1.克服“摆脱父母”的心理

大学生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之间的矛盾,即他们想摆脱父母和其他成年人对他们的约束而独立行事,但又发现自己并无独立的资源和能力;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即觉得自己长大了,无所不能,为显示自己是“成人”而去做些冒险的事,然而对做事的方式和后果却很少考虑,往往惹出一些麻烦而后悔莫及;自我封闭与融入社会的矛盾,即有意保守自己的内心和行动的秘密,不愿向父母、老师甚至同龄朋友吐露心事,但又渴望周围的人能够理解和接纳自己,这种矛盾常常导致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孤独感和疏离亲人的行为;冲动性与自制力的矛盾,即青少年情绪起伏较大,容易轻率鲁莽、意气用事,但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和维持自尊,或担心受父母和老师的指责,又不得不考虑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二者总是处于矛盾冲突之中,使大学生容易产生焦虑不安、彷徨、压抑等情绪。

这里的家庭背景指父母自身所拥有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以及这些资源对于个人自身所产生的影响。一般来讲,家庭背景对个人流动的影响,不仅包括初次就业职业地位的获得,对再次就业也会产生明显或潜在影响。一般来讲,父母职业地位的影响,无论在哪一个历史时期,都最为突出。即父母的职业地位越高,就越有利于帮助子女受到更多时间的学校教育,为其所积累的教育资本或人力资本就越高。从父母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来看,这一影响力一直起着正向的作用。那些父母接受过较高教育的人也往往倾向于让自己的子女受到更多的教育,从而增加了后者的教育资本。当然,现在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感受因缺乏教育而遭受贫穷的父母不惜代价让自己的子女接受更多的教育的情况。

2.开通就业信息来源的各种通道

在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过程中,随着寻找工作过程的不断发展,他们的心理过程也会随之发生各种微妙的变化。对就业信心不足的同学,也许在寻找就业信息过程中逐渐明朗了就业目标,或者随着对自己能力的了解不断深入,对自己成功就业的信心越来越充分。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找工作的初期可能信心十足,觉得自己能顺利找到称心的工作,但随着过程的进行,显示并不是和自己想象的那样,就有可能出现失望、焦虑,甚至是自暴自弃的种种不良心理反应。因此,开通就业信息来源的各种通道就显得十分重要了。(1)大学生就业信息搜集的基本原则

作为大学生就业的基础和前提,就业信息的搜集一方面可以增加就业信息的广度,拓宽大学生的择业视野;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就业信息的深度,优化就业信息的质量,提高大学生择业的成功效度。就业信息具有质量的高低之分,真伪的性质差别。通常,高质量的就业信息分布于广泛的就业信息之中,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必须掌握就业信息搜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以便全面、准确地搜集到与就业相关的各种高质量信息,为大学毕业生的择业选择、择业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准备。通过各种渠道所初步获取的就业信息一般来说比较零散杂乱、盲目繁多,大学毕业生首先必须对所获信息根据一定原则进行加工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筛选和过滤后的信息才能作为自己择业的根据。概括而言,就业信息的搜集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可信性原则。这是搜集就业信息的前提原则,即要求搜集来的信息所反映的情况必须真实存在、确实可信。就业信息是否准确可靠,是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做出决断的关键环节。信息错误,缺乏可信性,不但会导致择业上的失误,而且会给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②时效性原则。在人才就业市场化背景下,不同地域、时间、行业间就业信息互动频繁,各种就业信息在现实生活和虚拟网络的交界处激烈碰撞。一些虚假的就业信息和过期的就业信息借助着网络传播媒体和信息通讯工具的发展、更新悄然向四处扩展和蔓延,给大学生就业信息的正确选择和有效识别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大学毕业生必须根据自身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按照自己预设的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甄别和选择真实且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否则就极有可能在就业信息的大海中迷失就业方向。

③系统性原则。一般而言,各种类型的就业信息多以分散的状态存在,集中性不强,连贯性偏弱。这就需要大学毕业生充分利用各种就业信息搜集的渠道、途径和方式,最大范围、最大限度地搜集与自身从事职业相关性较强的就业信息,然后经过系统分析、科学提炼,将这些搜集来的就业信息进行类别划分,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形成一个能够全面反映某一职业的信息库。通过就业信息库,大学毕业生不仅可以了解某一职业的市场状态、工资待遇、发展趋向等,而且可以为择业决策提供有力、可靠的信息依据。

④目的性原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业信息搜集也是如此。大学毕业生首先应在确立职业发展趋向的基础上,锁定就业信息搜集的方向,制订准确的搜集目的和详备的搜集计划,而后按照已制订的搜集目的和搜集计划,采用有效的收集方式、途径,及时搜集有价值的就业信息,最后要将这些搜集得来的信息进行就业政策类、就业动态类的划分、归纳和总结。(2)大学生就业信息搜集的保障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严格审查用人单位发布信息的真实性,督促用人单位履行承诺;严格审查毕业生资料,维护学校的声誉;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正确获取就业信息和签约,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用人单位人事主管部门应严格审查招聘单位发布招聘信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实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登记制度,即用人单位到当地就业指导中心或其他代理点办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登记”手续,用人单位根据招聘要求,提前办理需求信息登记,公开招聘信息;办理时,携带有效的材料;为了确保所登记信息的有效性,用人单位需每年办理一次需求信息登记手续。人才市场应加大对用人单位招聘的审查、监督作用,建立保证金缴纳制度,约束用人单位的行为。政府部门要针对当前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现实情况,加快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制定。信息网络建设要构建全国毕业生供需信息网,加强毕业生质量跟踪,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关系,并从反馈的情况中分析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建立用人单位网络,既要巩固已有用人单位,又要拓展新用人单位;要保证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充分获得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如单位简介、需求专业和人数、联系方式等,避免盲目地参加各地的交流会;同时也要为用人单位提供可靠的人才供给情况,如专业、毕业生人数、系部联系方式等。要将毕业生需求信息、供给信息上网,对于不能按要求如实提供相关信息的,通过预警机制加以监督,保证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虽然就业信息搜集是在一定原则和具体方法指导下进行,然而这些就业信息基本处于杂乱状态,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失真、无效的。因此,就需要对这些就业信息进行针对性的筛选处理和系统整理,以便为择业选择、择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通常,就业信息的整理包括区域性整理、专业性整理和单位性整理三种类型。

①区域性整理主要是按照毕业生需求量较大的地域进行分类,着重向毕业生提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说明,让学生了解当地经济结构、人力资源结构以及欲从事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②专业性整理是指明确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学历层次、录用意图、具体工作岗位等,既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和发展,也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③单位性整理主要是根据用人单位性质等进行整理,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企业用人的信息。从行为主体上看,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是就业信息整理的主要行为者。这些经过系统整理后的就业信息,通过高校就业指导网络及时公布给大学毕业生。与此同时,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也会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召开用人单位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双向选择会。在就业信息的整理和使用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就是就业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事实上,就业信息的真实性是就业信息有效使用的基本前提,是大学毕业生顺利进行择业选择、决策的关键条件。(3)大学生就业信息搜集途径

①要借助网络媒体获取招聘广告信息。广告是目前企业招聘人才的主要方式,多数企业借助于网络、报纸和杂志来发布用人信息。通过阅读相关的广告信息,大学生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的综合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对比不同招聘信息,来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

②要及时关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招聘信息。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是专门负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职能部门,为大学毕业生及时提供相关就业信息也是就业指导中心应有的工作职责。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直接到学校进行招聘,而就业指导中心就是有效联结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桥梁与纽带。高校毕业生多数是通过就业指导中心获得就业机会。此外,就业指导中心也是举办校园招聘的主要实施者和承办者。所以,大学生要随时关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信息。

③要合理利用社会关系或者就业中介机构。在市场经济纵深发展和就业制度快速转变的促催下,社会资本即大学生个体拥有的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情况在影响其求职、就业中的作用日渐显现。大学生可以通过相关企业的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等熟人来了解企业的用人动态。此外,就业中介机构也是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场所,可以定期去人才交流中心、招聘洽谈会和猎头公司网站关注就业信息。(4)大学生就业信息搜集要预防诈骗陷阱

在就业信息的使用过程中,大学毕业生也要学会避免就业信息陷阱的方式、方法。有学者将就业信息陷阱的种类划分为骗财类陷阱、骗色类陷阱、知识产权类陷阱和合同类陷阱四种类型。

①骗财类陷阱。一些单位或个人借着招聘用人的旗号,收取高额报名费、介绍费、培训费、考试费、体检费、置装费、上岗押金等,或者要求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甚至是扣押应聘者的身份证和毕业证。也有一些单位在招聘人员时,自行规定三个月到六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结束也往往意味着求职者的解雇,一些求职者非但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报酬或待遇,甚至丧失了其他就业机会。

②骗色类陷阱。一些不法分子故意刊登虚假、违法的招聘广告,只强调招聘女生,对专业和能力没有具体要求,然后将应聘者约到僻静处或私人场所面试,实施不法行为。

③知识产权类陷阱。一些单位或个人以考试或试用的名义,要求求职者根据他们的设想写一篇文字材料、拿出一套设计方案或编写计算机程序等,一旦求职者按要求拿出相关成果,就找出种种理由将求职者拒之门外,而将求职者的劳动成果据为己有。

④合同类陷阱。实习协议、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本来应该成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护身符,但有些单位针对应届毕业生涉世不深、社会阅历缺乏的特点,在与毕业生签订上述合同时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设置陷阱。面对实际生活中各类参差不齐的就业信息,如何才能有效避免就业信息陷阱,获取真实有效的就业信息就成为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难题。

当然,现实生活中还有其他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种或者几种途径来获取就业信息。

第四节 悦纳自己

一、自我接纳

(一)什么是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一个人对自身所具有的所有特征都愿意去了解,去面对,并且无条件地接纳,能确认其客观存在和正面价值,认可这一现实,不会盲目自傲或自卑,也不会因他人的毁誉而有所动摇。它是个体实现自我客观化的前提,也是获得健全人格的重要条件之一。

无条件自我接纳这一概念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Al-bertEllis最先提出的,Ellis将其定义为:“个体完全的和无条件的接纳自己,无论他的行为表现是否是明智的、正确的或适当的以及无论他人是否赞成、尊重或爱他。”(二)影响大学生自我接纳的因素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与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反应以及自己与他们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都对我们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人们总是根据这些社会性线索来操纵和调节着自己的行为,并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接纳自我。对于大学生而言,对他们影响最大、最具特殊意义的人,主要是父母、老师和朋友。大学生与他们关系的亲密程度、受他们各方面影响的程度等都与其能否实现自我接纳有着一定的相关。

1.家庭教育的因素。自我接纳程度较低的大学生大都家教非常严格,从小就受到家人种种有条件的关注和严格的管束,有些家长还常常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并得出“自家孩子不如别人”的结论,致使很多孩子从小就认为自己只有具备某种条件,如比别人更漂亮的外表、更优秀的学习成绩等等,才能够获得被他人接纳的资格。而由于这些人从小就是在一种挑剔、苛刻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导致他们自己也逐渐习惯于用挑剔的目光看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应该各方面都很出众,都要优越于他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完美主义人格倾向。这时候就会越看自己越觉得不够好,甚至很糟糕,越来越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

2.学校教育的因素。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家庭因素以外,学校的人文环境可以说是自我意识形成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了。人际关系世界是一个人产生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人们会由于他人的爱、信任和包容而肯定、接纳自我,也会因为他人的挑剔、苛责和训斥而否定、怀疑自我。然而在中国,大人们常把“精神虐待”当成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法。小孩子做错事了要受到严厉地责备,做对了却不能得到称赞,认为只有这样他们将来才不会自大、骄傲、不知天高地厚。然而,现代教育已经无数次地证明,“赞扬比批评更有效”。精神虐待只能造就出缺乏自信、沮丧、胆怯、没有安全感、不知该如何应付生活压力的人。因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听到的从来都只是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而对自己的优点却一无所知,就会造成没有自信,反过来又影响个人今后的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支持性的人际关系,是爱、信任、接纳带来的安全感,这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但同时也是渺小的;但虽然渺小,却有着被接纳肯定其价值的需要。这种需要是自然的,也是合理的。也正是由于别人的肯定和接纳,其巨大的潜在价值才能够得以实现。

3.个体自身性格特点。很多人常常过分严格地要求自己,凡事都希望自己能够做到最好,力求完美无缺:自己的外在形象应该是人见人爱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必须总是名列前茅的,音体美总得有一项是拿手的,就连课外娱乐生活中也必须是得有一技之长的。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绝对的完美也是不存在的,过分苛求自己的结果只能是因为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巨大差距而使自己生活在痛苦之中。有些人总是拿自己跟别人比较,认为自己的外貌不如他人,喜欢他人的性格而不喜欢自己的性格,羡慕他人的出身,甚至干脆希望自己变成他人。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生来就拥有很多只属于自己的财富,只是有些人却对此视而不见,把自己的财富也都浪费了。因为一个人如果总是把自己的目光放在跟别人比较的表面层次上,那么他就很难使自己的内心保持宁静,更不可能去发掘自己心灵深处的潜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大学生就业中的许多心理困扰都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职业自我有关,因此正确地认识自我的职业心理特点并接受自我,是调节就业心理的重要途径,并可以帮助自己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方向。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职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自己的择业标准以及依自己目前的能力能干什么样的工作,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许多同学通过亲身的求职活动后就会发现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并不像自己以前想象的那么高,并容易出现各种失望、悲观、不满情绪。认识自己性格特点后还要接受自我,对自我当前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抱怨,也没有必要自卑,因为自己当前的特点是客观现实,在毕业前要有大的改变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承认自己的现状,学会扬长避短。另外,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自己,要知道有些缺点并不可怕,可以先就业然后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发展自己。

在择业中受到挫折后,一些毕业生会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表现为失落抑郁、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他们常常会放弃一切积极的求职努力、听天由命。严重时还会对外界环境也漠然置之,减少人际交往,对一切都无所谓,并进而导致抑郁症。

同时,就业不可能会一帆风顺,绝大部分的人遇到挫折是必然的。所以提前有防备认识是必要的。要以成熟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去吸取教训和经验。这样才能在就业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今后的成功率也将有所提高。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要尽量摆脱缺乏信心、缺乏勇气,求职时战战兢兢、顾虑重重、畏首畏尾,诸如此类的心理阴影。择业中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害怕竞争的保守心理,一方面与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锻炼有关,另一方面更与许多大学生害怕失败,不敢面对就业挫折有关,如一些大学生在就业中只找那些把握大的职业,而对竞争强的工作不敢问津,害怕求职失败遭受打击。总之就是一句话: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提高自我接纳水平

1.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抱负水平。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劣势,大学生应该是在全面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改进自己的劣势,建立符合自己客观实际水平的奋斗目标。

2.诚实而平静地检讨自己的过失。犯错误是人类的天性,人要想在社会中有所为,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要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过错。大学生应该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失误,及时采取弥补措施,并且从自己的过失之中吸取教训,争取一个错误不犯两遍。

3.不把跟别人比较作为唯一衡量自己的尺度。释迦牟尼曾经说过:“不要把你所得到的东西估价过高,也不要羡慕旁人,羡慕旁人的人,不会有宁静的心情。”大学生应该收回自己放在外界世界的过多精力,使力量转而投向自己的内心,努力培养精神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建立自己的为人标准和处事原则,而不是把跟他人的比较作为衡量自己的唯一标准。

4.接纳自己的同时积极接纳他人。仅仅对自己的接纳是不够的。个人和社会要想进入良性循环,就需要与他人合作,而一个不能接纳他人的人,无法与他人友好合作。其实,真正接纳自己的人也会接纳别人,而无法接纳他人的人也不能接纳自己。我们可以从一个人能否自我接纳,来推断出他能否接纳别人,也可以从一个人能否接纳他人,推断出他是否接纳自己。所以,如果大学生能够学会真诚地接纳自己,就会很自然地去接纳别人。当然,也可以从学习接纳别人入手,尝试着接纳自己。如果接纳别人,尊重别人,别人通常也会对我们做出积极的回应。久而久之,在别人对自己的接纳里,也会感到自我价值与生命的尊严,于是,自我接纳便会产生,其结果殊途同归。

第二章 职业认同 完善人格

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虽然都很重要,但自我认同更重要。因为自我认同是自信心的来源,是对能力的肯定,是独立思考的基础,是自尊心的体现。没有自我认同,而一味地附和他人,就会丧失独立的人格,没有自信心。一个具有个性和自信心的人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节 认识“本我”

一、对自我概念的理解

(一)自我概念及构成

1.自我概念的内涵

自我概念主要是关于自己的特长、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觉。这种自我知觉是人在内心深处对于自己形象的看法和评价。

目前对自我概念的界定还未达成一致观点。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含义。我国学者认为自我概念不仅为个体提供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调节和维持有意义的行为,而且自我概念的发展标志着个体社会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程度。

自我概念是人格研究的核心问题,长久以来,学者们对自我概念的内涵及构成、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自我概念的一般特点、自我概念对个体发展影响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

2.自我概念的构成

由于角度和理论基础的不同,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自我概念的结构。自我概念研究鼻祖詹姆斯认为自我具有身体自我、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等四个重要性不同的层次。罗杰斯提出自我可分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个层面。

按照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观点,用人格结构进行分析时,把自我概念分为如下三个层次:(1)本我,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就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追求满足。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2)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许还有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东西。对于本我和自我的关系,弗洛伊德有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对此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自我又像一个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3)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而三者吵架的时候,人有时会怀疑“这一个我是不是我?”或者内心有不同的声音在对话:“做得?做不得?”或者内心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痛苦不堪,或者为自己某个突如其来的丑恶念头而惶恐,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得久了,或者冲突得比较严重,就会导致神经症的产生。

二、自我概念的形成

(一)对自我概念的探讨

对于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心理学家们也是各抒己见。艾里克森认为自我是过去与现在经验的综合,承认自我受遗传、生理、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他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凯利则认为个体是在观察自己和他人的异同点的基础上形成“我—非我”的概念。库利、米德等也都对自我概念来源问题进行了开拓性、深层次的研究。库利的“镜像我”理论认为,自我是通过镜像过程形成的,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反应就是一面镜子,人们通过它来了解自己并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米德在此基础上也提出自我来源于社会互动,他强调外在因素在自我形成中的作用。受米德和库利观点的影响,沙利文(Sullivan)也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人际关系基础以及家庭成员对其形成的重要影响,他认为自我概念只有在人际交往中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麦奎尔等人也发现个体社会自我的发展与他们对别人知觉能力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这意味着,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断提高知觉别人的能力,也是自我概念不断发展的过程。

由上可见,自我概念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与人交往而逐渐获得的。人际关系在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个人行为自我调节与定向的作用。因此,随着人际关系的进行和发展,人们的自我概念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更新。总之,一切外部影响力量要内化为个人的个性品质,都需经过自我概念的中介。(二)如何建立自我概念

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维水平但仍具有冲动的特点,偶尔还带有主观和幻想的色彩。有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在一、二、四年级基本上随年级的升高而发展,大三为最低点,大四达到最高峰。也有研究发现大学生二年级的自我概念最低,但研究者未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自我概念对大学生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概念影响大学生动机的激发与行为的调节。对自我知觉与个体行为和实际表现间关系的研究,大部分是在学业领域中进行的。如积极而坚定的智力效能感使人具有从失败的不良影响中恢复的力量,并维持高水平的行为动机;乐观主义的自我概念,可能使学生从教师的低评价中解放出来,使自己意识到未曾激发的潜能;学习不良的学生与一般学生相比,自我概念较差,自我评价较低。

2.自我概念与大学生社会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化是指个体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自我概念与社会化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个体的自我概念在人际互动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健全的自我概念又反过来促进人的社会化。自我概念是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内部动力因素,而社会行为是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外部表现。学习不良学生的自我概念和社会行为存在较密切的关系。这都表明自我概念影响人的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人能否顺利实现社会化转变,往往取决人的自我概念发展的水平。

3.良好的自我概念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个人能否客观地认知自己、接受自己,是否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较高的自尊水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极大。反之,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其自我概念的形成。一般而言,具有良好自我概念的个体会对自己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能积极地悦纳自我,从而维护身心健康;反之,消极自我概念会降低个体的适应力,易产生自卑或自傲,从而影响身心健康。有研究发现低自我概念的学生心理问题较多,而高自我概念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三、自我认同

(一)对自我认同的理解

各个不同的现实主体,正是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关系,即个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结合形式以实现自我认同。正如马克思的自我认同观所指出的那样,自我认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作为人的本质特征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回答。(二)自我认同的特征

作为个体在社会中确立和认知自身的问题,自我认同在其表现形式、实现途径及产生根源上存在着复杂性与特殊性。

1.自我认同是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自我认同既是一个自我形塑的过程,又是一个自我形塑的结果,即通过“我看人看我”,就是用“我”的眼光去审视“他”而形成的。而人的根本属性又在于社会性,人总是通过社会对自身进行定位。虽说自我认同体现了自我的主体性,但其最终的结果是为了实现自我、他人、社会的和谐一致,也就是说,要通过自我明确的是非观和理性的判断力把自我个体的内在标准与他人、社会的外在要求进行整合,从而在个体内心产生一种和谐一致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的存在”与“为他的存在”的有机统一构成个体完整的人性结构和完美的自我形象。

2.自我认同是整体性与特殊性的对应统一。自我的反思是持续性的,也是无所不在的。自我认同就是相信自己能够保持内在一致性的能力,这体现了对个体性格完整性的自主追求。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时空中自我的感觉和体验,以及他者对此的知觉或意识,并随着外在要求的变化而调整自我的内在尺度,最终实现自我整合的一致性。事实上,自我认同既设定了超越时空的整体性,又体现了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对于个体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变化,个体出现自我认同的特殊性特征。从只关注个体自身的初级社会化到意识到自我与他人不同的“他人导向性格”,再到对自我发展的目标有明确和自主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自我认同逐渐实现。

3.自我认同是自我意识与现代生活和谐共生。自我认同是所有人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是对自我根源的不断追寻。人具有丰富的社会属性,这一生存特点决定了人必须解决自己的身份问题,它使得自我认同成为人类与生俱来的且不能回避的问题,而人们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以及由此而衍生的种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归根到底都是以某种认同预设为前提的。同时,自我认同作为一种现象,早就存在着,但作为一个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则是伴随着现代生活及其引发的自我认同危机而出现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域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个体从而对自己的身份感产生了新的理解。从主观条件看,自我认同需要自我意识的觉醒;从客观条件看,自我认同需要差异的语境。这两个方面在现代社会都出现了。因而,自我认同问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三)大学生自我认同的重建

要实现自我认同的重建是非常困难的。为此,必须改变自我认同的构思方式。

1.努力成为一个真正完整的人。有了这种认同理念,在这样一个急剧变迁的时代,仍有机会掌握主动,可以在生存的领域里创造自己的生活,实现真正的自我。这才是认同问题根本的价值所在。当务之急是尽快理清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同状况,并立足于现代性背景下我国社会的实际,充分吸收世界各国认同经验,在文化环境、制度规范、社会交往形式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广泛开展自我认同教育,扩充大学生的认同空间,重建大学生自主的认同观。

2.重新定位自我设计。自我设计是当代大学生注重自我的行为特征,是大学生自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学生正确的自我设计应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之上。这种自我设计不但能成功地实现,而且也能维持心理平衡状态。因此,大学生一方面要认清形势、了解国情、研究社会,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自我、加强修养、培养能力、锻炼意志,恰当地制定个人的期望水平。

3.建立自我认同感。青少年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感即自我确认。本质上就是解答“我是谁”的问题。思索自己的特点及优缺点是什么,应该怎样塑造自我,适合从事什么职业……青少年越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就越能认清自我的面目,及早确立生活的目标与方向。既然青少年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解答“我是谁”的问题,因此这个问题解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向成人世界的过渡。应该说,自我确认,本质上就是在不断寻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最佳接合点。作为当代大学生,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积累社会经验,并以主动的态度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在社会实践中完善自我概念协调自己的自我认同,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第二节 自尊与自信

一、保持适度的自尊

(一)对自尊的理解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意义感以及处在这些环境的价值感的体会。从社会适应的角度来说,许多学者认为自尊是人们适应自己所处环境文化的心理机制,是个体对自己所处的有意义的环境中作为有价值的一部分的理解。无论是从何种意义上界定自尊,都可以看出自尊主要包括个人的自我体验和外部环境对个人的影响。

研究证实,自尊感对于我们生存的各个领域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是否有良好的情绪、情感、健全的人格、社会人际关系的协调、社会适应能力、应对挫折的方式都有影响,健康的自尊感还与心理品质有直接联系,如理性、现实感、直觉、创造性、独立性、灵活性、应变力、善良、团结协作精神等,如果忽视这方面的教育问题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难以消除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仍然处于一个心理断乳的时期,此时的他们正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初步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同时又存在着诸多心理上的矛盾冲突,自我意识的增强与认识能力的发展,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会使其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冲突出现。而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在重新协调、组合,必然引起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以及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变革,由此,必将引发社会变化,从而进一步导致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及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如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自我价值感的提升与集体意识的淡化,社会责任感下降;社会竞争压力下所产生焦虑的增加与学生心理素质有待提高等矛盾。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产生的心理不协调,对于个人已经形成的自尊情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二)个体自尊水平的影响因素

学生时代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自尊心和自我形象形成并渐趋稳定时期,在这个时期中的人自尊感特别敏锐、鲜明、强烈。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自我发展逐渐完善,形成了自我概念并有了相对稳定的个性,这一时期也是青年人自我认识,培养自尊感的关键期。大学生总体属于高自尊群体,但不同的学历层次、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甚至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性别都存在着自尊差异。

1.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自尊水平差异较大。高职院校学生受到社会压力明显比本科院校学生大,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一般认为专科生和高职生的就业情景比本科生要差,他们对以后的就业去向比较茫然,使部分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还有不少大学生对现实大学生活与理想大学生活之间的强大落差表现出压抑,这些因素使他们出现自我否定和自我价值感低,导致自卑心理,造成弱的自尊感。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还面临着继续提升学历层次的升学压力,来自家庭的压力往往大于本科院校学生,加之低自尊感就会使得这部分学生出现心理不适的情况。

2.不同社会阶层背景的大学生自尊存在差异。研究表明:个体的自尊水平与其所处的社会阶层或社会经济地位有外在影响,父母的家庭财富、受教育程度、居住地点、社会等级对大学生的性格塑造、个性形成、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另外,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自尊心也相对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这主要存在于一个社会支持的问题,有一定背景的支持会在无形中增加大学生的自尊感。如有部分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要背负着“还贷”压力。

3.父母态度对大学生自尊水平也有较大影响。斯坦利·库珀史密斯认为:孩子的健康自尊感发挥作用与和他们生活密切的成人的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子女体验到他人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价值的接受程度;是否生活于一个有明确界定、有约束力的环境中;是否受到公正对待、遇到事情有没有可以与他人协商的人。有些学者认为:当子女处于“完全自由”的环境时他们会拥有更高的安全感、更高的信任度,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期望不辜负他人的信任;子女是否体会到他人对自己尊严的尊重,所以,作为父母不应当以讥笑或讽刺来控制子女,应当认真对待他们所提出的期望和要求。也就是说,子女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的是权威还是专制对他们自身的自尊形成是有影响的;父母自身是否拥有高的自尊感,他们以自身的行为和亲身经历给子女做出了自我效力和自爱的榜样,这些因素对他们自己以及对在自己周围所发生的事的态度、判断及行为方式中也会发挥作用,对学生内在的自尊形成都有影响。

4.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与其性格、社交能力关系密切。学生的社交能力决定其获得的社会支持的多少,社交能力强的、交友多的,朋友的情绪情感支持对他们的自尊有着积极的作用,大学生在遭受挫折压力使自尊感受损时,朋友的理解、抚慰无疑是最大的支持。著名心理学家哈代等人对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发现知觉到来自重要他人的支持与自尊之间存在相关性,高中低的社会支持水平对应相应的高中低的自尊水平。朋友对自身的接纳,可以增强自信力,进而内化为自我概念,最终提升自尊水平。(三)怎样保持适度的自尊

每个人的自尊水平和标准不同,如果能够正视自己,客观地对待自己和他人,就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1.自我反思,正视自己。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是保持适度自尊水平的前提。主体自我的认识是形成成熟人格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应注重经常自我检查、自我督促、自我反省,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分析自己、把握自己,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和理性思维能力,做到明辨是非、知善恶、辨美丑,从而正确处理自我、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例如当自尊受到伤害时,使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注意自我克制。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曾忠告人们将舌头在口内转十圈,或者暂时离开让自己感到难以接受的现场,摆脱不低沉的情绪,让自己重新振奋,找回丢失的自尊。

2.胸怀坦荡,目光远大。大学生的自尊必须建立在个人内在品质的修行上,而不能将自尊建立在某些外部因素的自我价值感上。大学生要制定合理的期望值,高校同社会一样也是一个竞争较为激烈的地方,很多学生对自己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但由于各种原因又达不到目标,高期望值的落空带来了很大的挫败感,将使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其次,目光远大一些,心胸自然宽广,平时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自尊水平,避免走入“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误区。

3.增强幽默感,处事态度积极。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它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工具,是人类面临困境时减轻精神和心理压力的方法之一。当感觉自尊受损,心理失衡时,以幽默的方式来应对。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说过: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可见,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幽默。多一点幽默感,少一点气急败坏,少一点偏执极端,少一点你死我活。幽默可以淡化人的消极情绪,消除沮丧与痛苦。具有幽默感的人,生活充满情趣,许多看来令人痛苦烦恼之事,他们却应付得轻松自如。用幽默来处理烦恼与矛盾,会使人感到和谐愉快,相融友好。人格比较成熟、品德修养较高的人,往往是以积极的行为和手段来实现自己所确定的目标,从而满足自己的自尊。坚决摒弃那种使用攻击、打压他人,甚至是以暴力的处事方式,这是产生逃避、压抑、冷漠甚至轻生的消极反应,不利于人格的自我完善。

4.积极交往,寻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一种多维的建构,寻求社会支持不仅可以获得情感上、心理上的支持,往往还可以获得具体的物质上的资源。相反,不良的人际交往容易激化心理矛盾,导致情绪冲突与困扰,在感到自尊威胁时缺少商量的对象,自我心理负担过重。而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使大学生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需要的时候获得更多的帮助与支持,对培养学生稳定的情绪情感、成熟的个性品质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里还要强调的是,作为家长或老师应当给予适当的有限度的支持,如果让被帮助者感到歧视感、被批判感,也许会使他们隐瞒自己的应激体验,甚至回避社会帮助,反而增加各种功能失调的风险。

5.自我积极暗示,合理情绪宣泄。自我暗示是一个人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对自己的知觉、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心理状态产生某种刺激影响的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中的“意识”思想的发生部分与“潜意识”的行动部分之间的沟通媒介。它是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一个看不见的法宝。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即将积极的意念渗入自己的潜意识,从而产生心理定势,引导潜在动机,促使自己产生行动,使个体在自发状态中实现目标。从现在就开始坚持积极的心理暗示,凡事都用“我能行”、“我一定行”来鼓励自己,消除一切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不再受消极暗示的影响。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采用简洁有力、积极向上的心理语言,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活力水平、健康、周围的环境甚至命运,你完全有可能实现自己想做的一切。自己可以有意识地将某种观念不断强化,影响自己的情绪,促进自我价值感、自信心,增强自尊。另外,学会合理情绪宣泄。如包括参加体育活动、唱歌、绘画,与人交谈,撰写日记等,把自己的感受写成文字,把自己的体验告诉他人对于不良的情绪都有一定宣泄作用。相反,长期有意隐瞒、掩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将会积聚一定的心理压力。

因此,大学生应该以积极的行为反应,应对不良的自尊感受,增强应对挑战的自我信任,化解困境,助推自我成长。

二、培养适中的自信

(一)培养自信的重要性

1.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树立自信、培养健康自我与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使他们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体验与控制,这为他们自信的培养提供了必要条件。

2.从心理发展来看,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稳固期,也是最为迫切、最为认真地关心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生存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的时期。其自我同一性逐步确立,能够真正地专心考虑自我、探索自我和确立自我。他们愈来愈多地把自我意识作为认识对象,并愈来愈多地考虑到自身价值。

3.大学生身体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生理日趋成熟,自我意识亦趋于成熟与稳定。自我的明显分化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征,他们开始注意自己的内部世界,其主体我开始观察、评价、监督与调节自己,并能改造、教育自己。此外,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也更具主动性与自觉性,并有更高的水平,自我评价亦更符合实际。这一切使大学生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体验与意志,也为其自信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二)如何培养自信心

1.自我认知恰当,客观评价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全面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因为真正的自信是以真正的自我认识为前提的。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能力素质、价值及潜力予以充分认识和挖掘,进行正确估计与评价,才能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可能,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生活,最终走上成功之路。研究表明:合理恰当的自我认识与评价是形成自信的基础与条件。自信的人首先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熟知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而自卑的产生往往也正是个体不恰当自我评价与认知的结果。个体对自身的看法不但直接影响其行为,而且由于这种看法与其人格特质及心理健康等因素密切相关,因而会对其行为产生广泛的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是个体建立自信的关键,其中的最大障碍还在个体自身。

恰当的自我认知与评价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应该较为客观,对自己的优点感到欣慰,但又不狂妄自大;对自己的弱点既不回避,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善于正确地自我接纳。客观看待自身的不足,无条件地接受自己、悦纳自己是大学生自我健康发展的必然前提。为了培养自信,应尽力去改变自身的缺点,同时也要接受那些无力改变的不足之处。这是一种基本的自我接受态度。“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应学会尽量欣赏自己的长处和自身的良好品质,用赞美和欣赏来增加积极的自我意识、自我接纳程度及自我价值感,这样才会保持和增强自信,才能真正悦纳自己、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与潜能。

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做出恰当评价属于个体的内部调控,体现为个体能够全面辩证地看待自己。有正确的自我认识,既了解自身的优势与长处又能对自己的缺憾与弱势采取理智态度、以积极方式应对现实。自信建立在充分估价自己的基础之上,认识不到自身的潜力、低估自己或过高估价自己均不利于自信的形成与确立。

此外,还要善于运用社会比较策略、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而不是简单地以自己的弱项比别人的强项,从而减少产生自卑的诱因。大学生在衡量和评价自己时,应注意不仅同与自己表现差不多的同学相比,也要与表现强于自己或不如自己的同学相比;既与同年级同学相比,也与不同年级的同学相比;既与大学生相比,也与一般青年相比;既与同龄人相比,也与不同龄的人相比。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从根本上促进自信的发展。

2.培养积极心态,养成快乐的习惯。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只要具备以自信主动意识为根本特征的积极心态,人人都能充分发挥潜能、走向成功。成功者并非不失败,而是不怕失败。当他们遇到失败与磨难时选择了积极心态,始终用乐观的精神、积极的思考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遇到的各种困难、矛盾和问题;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愉快地接受挑战和应付所有的困境,就已成功了一半。思维模式的改变将导致心态的改变,心态的改变决定行动的改变,而积极的行动又反过来培养积极的心态。充分认识消极心态的负面影响与危害,有意识地改变旧的思维模式,寻找最佳的新观念,就能发掘出不竭的成功动力,形成积极心态、确立自信。心理学家对即将毕业去求职的大学生做了一次有关自信问题的调查,结果发现,求职被拒绝后,自信低的学生,80%都认为之所以被拒绝是因为自己“太差”,“没有吸引力”,“自我形象不好”等等,即把被拒绝的原因全归咎于自身。这样的自我评价会对自信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何况这种对自己的消极评价也并不符合事实。即使被拒绝,也会有许多其他原因,如所学专业不对口,用人单位指标有限等。为了培养克服畏惧所需的自信,可以有意识地去做一些你不敢做的事,这是战胜恐惧行之有效的唯一方法,也唯有如此才能产生真正坚强的自信。

培养积极心态确立自信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养成快乐的习惯。研究发现,自信的人在面容、姿态及言行举止上,都会表现出一种快乐、活泼的生气,显得对生活充满信心。他们不但自己快乐,而且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和乐观的鼓舞。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轻松自如,能够以一种乐观幽默的态度面对具体生活,包括生活中的失意、紧张和挫折。而且他们的这种态度是“自动化”的,是一种习惯。经常有意识地想一些令人愉快和积极向上的事情,学会在现实中快乐地生活。一个人的认识可以控制其情绪,只要学会选择快乐、自信,抛弃烦恼、自卑,只要你愿意选择快乐,你就终会快乐。而且把快乐变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快乐在于一种内心状态,即要善待自己的心灵,正确积极地思考。一个积极思考者常会让自己保持心情愉悦。如果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是快乐的,他就不可能快乐。尝试把注意力转移到愉快的事情上去,减弱和分散你的烦恼,不再因别人的过错而惩罚自己,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学会变换角度,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问题,注意到自己有利的方面,这都是培养积极心态、养成快乐习惯的重要途径。

3.重塑自我形象,保持良好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属于自我意识的认知形式,是在自我意识基础上形成的对个体自身的认识、看法和观念。它是“个体对自我的知觉”,是主体我意识到的理想或现实的客体我的内容,是个人对自己多方面认知的总和,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意趣的了解,个人与他人及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个人现实生活的评价等。自我形象不仅影响到个体现实的行为方式和个体对过去经验的解释,而且还影响到个体对未来事情发生的期待。它是一个能动过程,可以通过个体努力予以调整和改变。事实证明,当个体的已有自我形象消极时,每一种经验都会被与消极的自我评定联系在一起;而如果自我形象是积极的,则每一种经验都更可能被赋予积极的含义。因此,建立自信必须修正和调整个体已有的消极自我形象,重塑积极正向的自我形象。为此,可以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通过强化潜意识来形成个体积极的自我形象。大学生一定要注意全面发展自己,在不断增加知识与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基础上,也要注重仪表修养、树立令人愉快的自我形象,以提高自信。

通过对大学生自信特点的研究发现,社交是当代大学生最关注的自信层面之一,也是其自信形成的主要源泉,并深刻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业、身体等许多其他层面。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这其中有交际客体的原因,但大部分责任可能还在交际主体身上。

研究发现,自信差的大学生往往看不起自己、过低地评价自己,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具有强烈的自卑感,在社交上表现为自我封闭、内向,不愿意跟别人来往。同时他们还往往看不起别人,不承认甚至贬低别人的才干、成绩与进步,因而不能乐观积极地与他人相处。由于每个人都难免以自己的主观标准来评价事物,而自信差的人对自己又过分苛刻、总是在自己身上寻找缺点和不足,因而他们也很可能以同样苛刻的态度与方式来对待别人。显然,以这样的态度与人交往或相处是很不利的。它会产生人际交往中的紧张关系,也容易被他人拒绝。这种人际交往中的挫折或失败,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打击和影响个体的自信。因而,作为对自信心的培养,首先要改变对自身不利的社会交往倾向和态度,建立与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大学生应在交往中正确认识自己,既要了解自己的短处和缺点,又要找出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做到既接受自己又悦纳他人。以一种积极乐观、欣赏和赞美他人的态度来与人相处,充分肯定他人的才干与长处,尊重他人的人格、兴趣和爱好,做到虚怀若谷,有包容心。如此才有助于形成良性互动的人际关系,在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情境、氛围和过程中,自己也会得到一种自我肯定,并获得他人的接受与认同,从而切实提高与增强自信心。

4.有效支配时间,持之以恒。大学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面对这种变化,许多人不适应,感到无所适从;还有一些人则忙得不可开交,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无法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情。实际上,他们对如何管理时间都没有清晰的认识。为了培养自信,你需要学会安排时间、掌握时间,只有合理地安排时间,才会让你成为时间的主人,做完所有你想做的事情。成功者往往比别人更能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他们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善于进行时间管理。会安排时间的人,在同等时间内就能取得更多成绩。个体愈能有效地管理时间,对自己就愈有自信。时间是工具,使用和把握得好就能达到既定目标,让你做到你想做的任何事。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希望面面俱到,拼命把过多的任务和责任加诸于自己身上。结果却发现自己能力不足,从而产生挫折感并丧失自信。因此在制订计划前确立合理正确的态度,分别制订出长期、中期与短期目标,是时间管理的必要步骤。为了培养自信心,这里强调的是每一天的具体计划,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每天晚上睡觉前写下第二天要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写完之后,将它们按主次、分轻重缓急排列好,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项。第二天便依这张表行事,先开始做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是第二项、第三项……从最重要的开始到次重要的,依此类推,直到一天结束为止。即使只做完第一件事,也不要紧,因为你总是在做最重要的事情。这样做之后,你将会有很大的成就感。每天开始都有一张优先表,而完成一项任务就会使下一项任务显得更容易,成功也会接踵而至。由此,你可以将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有效地利用和分配好,并不断体验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是这一天的计划时间表将帮助你成为时间的主人,建立起更坚强的自信,并最终使你能愉快地度过一生的时间。

自我完善是持续一生的历程,大学阶段在这一历程中是储备知识、用知识充实与完善自己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学业是大学生最关注的自信层面,也是其自信确立的最主要源泉,学业自信是大学生树立真正牢固自信的基础和根本。为此,大学生必须持之以恒,从专业、外语、动手操作、创造等多方面提高和发展自己,做到乐学勤奋、主动进取,不断拓宽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此外,健康是获得成功与自信的首要条件,身体健康是我们的最大财富。作为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加强锻炼、合理休息、均衡饮食,以健康的体魄去获得和发展自己坚实的自信。

案例分析一:自信是相信自己的能力

有这样一个例子:几年前,一个重要人士到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学院对全体学生发表演讲。那个学院规模不大,整个礼堂都充满了兴高采烈的学生,大家都因为有机会能听到大人物的演说而兴奋不已。当讲演者走到麦克风前,眼光对着听众,由左向右扫视一次,然后开口道:“我的生母是聋子,因此没有办法说话,我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也不知道他是否在人间,我这辈子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到棉花田锄地。”

台下的人全都惊呆了,“如果情况不尽如人意,我们总可以想办法加以改变,”她继续说,“一个人的未来怎么样,不是因为运气,不是因为环境,也不是因为生下来的状况,”她轻轻地重复方才说过的话,“如果情况不尽如人意,我们总可以想办法加以改变。”“一个人若想改变眼前充满不幸或不尽如人意的境况,”她以坚定的语气向下说,“只要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我希望情况变成什么样?’然后全身心投入,采取行动,朝理想目标前进即可。”

接着她的脸绽现出美丽的笑容:“我相信大家会比我做得更好!我的名字是阿济·泰勒·摩尔顿,今天我以美国财政部长的身份,站在这里。”

人与人之间原本只有微小的差别,但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其原因正在于心态。我们往往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就真的会成为什么样子。

案例分析二:自尊维护自己的尊严

自尊犹如一个膨胀的气球,戳上一针就会发出大风暴来;自尊犹如一面旗帜,凌驾于人们的生活、工作、感情之上;自尊犹如人生杠杆上的一个重要支点,赋予生命的意义。

80多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沃尔逊小镇,涌来了一群饥饿的难民。当镇长杰克逊先生发送食品时,许多难民拿到食物迅速吞嚼起来……这其中,有一个年轻人例外,他对镇长说:“镇长,你送给我这么多好吃的,我能为你干些什么吗?”

杰克逊笑了:“我给你们食物,并不是寻求什么回报,我只不过给你们提供一些帮助而已,并不需要你们干什么啊。”那位年轻人听了,并没有领情,“如果没有活儿给我干的话,我不会接受你的食物,真的,我总得为你干点什么呀!”。杰克逊觉得这位年轻人很不一样。可是,又没有什么供他干,杰克逊只好蹲下来,让年轻人给他捶背。后来,年轻人被留了下来,杰克逊把女儿也嫁给了他。20年后,这位年轻人成了世界石油大王,他的名字叫哈默。哈默先生的成功,固然有许多因素,但他那种拒绝不劳而获的做法,却为他赢得了宝贵的自尊。看来构筑成功的大厦,除了自信的水泥、自强的红砖之外,还离不开那种名叫自尊的钢筋!

人生就是一次漫长的旅行,当命运女神向你走来之时,你如果说我总得为你干点什么吧!然后接过他手中的包裹,谁又能保证你不会受到他格外的垂青?因为,你的获得让你拥有自尊。而自尊却是你成就事业的基石。

当你把“我总得为你干点什么”付诸行动的时候,这就注定了在生活中,你的真诚不会下岗,你的心灵不会失业,因为,你拥有宝贵的自尊。

第三节 职业认同与自我完善

一、职业认同

(一)什么是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二)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会影响员工的忠诚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业心。职业认同感一般是在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对该职业活动的性质、内容,职业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甚至对职业用语、工作方法、职业习惯与职业环境等都极为熟悉和认可的情况下形成的。职业认同感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随着职业的发展及对职业研究的深入,职业认同感的概念也愈来愈朝着社会化、多元化、人性化的持续状态发展,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心理角度。

二、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

大学生是一个知识型群体、思考的群体,也是期望值最高的群体。他们成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信息网络高度发达、国民经济突飞猛进、各种文化激烈碰撞、社会结构深刻转型的时期,时代促使他们的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的确立和增强。但是,大学生又是一个变动性和可塑性很强的群体,在认知方式、情感归属、心理状态等方面尚未成熟,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对自我认同产生了危机。(一)自我认同危机的表现

自我认同是一种对自我身份、自我价值和自我意义的发现和肯定,而自我认同危机则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以及“我”与他者、“我”与社会的权利、义务、责任的意识和行为。吉登斯认为,“在晚期现代性的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个人的无意义感、个人的无价值导致大学生对“自我”的不断怀疑与追问:“我”是谁?谁是“我”?无休止的怀疑与追问并没有让“自我”愈来愈清晰,反而使“自我”在深刻变幻的虚实交错的时空中扩散或者收缩、模糊、远遁甚至消失,“自我”的茫然无措、自我认同的否定与怀疑即自我认同危机形成了当代大学生系列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1.个性语言的贫乏与悲观主义的上升。语言是思想的工具,与人的生存存在密切相关,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在相当程度上从语言上体现。不同时代有自身的时代语言,同一时代的不同群体有其个性语言。大学生作为一个时代的特殊群体,对当下时代的生活图景有其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理应有充满青春气息的个性语言。但是,大学生的个性语言哽塞了,“没语言”成为大学生“郁闷”状态的话语表达,“没语言”是自我被模糊、被丢失即自我认同危机的结果,处于自我认同危机的大学生,其语言也失去了个性色彩而显得干涩、贫乏,他们内心的情感体验被精彩而无赖、复杂而多变的世俗生活所放逐、所推开,因而陷入难以表达的困境。

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的处境、个性语言的贫乏直接导致悲观主义的上升和英雄主义的缺失。对现实生活中产生激动不已的内心体验荡然无存,把丰富多彩的、有深度的、有意义的生活空虚化、平面化、平庸化,从而失去了人生中应具有的进取心、责任心和荣辱心,悲观主义是大学生产生盲目跟随、虚假媚俗、玩世不恭、消极厌世的心理根据,从而加剧了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冷”、“酷”、“烦”、“乱”、“懒”、“散”的外在表征。

2.人生方向的迷惘与信念归属的朦胧。人生方向的确立取决于人的自我认识的能力,斯芬克斯之谜以神话的形式第一次确立了人类自我认识的伟大主题,人的自我认识能把现存世界和未来世界建构成符合一定逻辑的总体图景,在这个图景中,人能找到自己的出发点和目的地,目的地把人的各种能力沿着一个方向汇聚起来,形成他终身欲求的焦点和全部价值的基础。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衰退,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自我的价值和意义,找不到自己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从而使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失去了方向,“无聊”、“懒得去做”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关键词,这就是自我认同危机的尴尬处境,一种严重的人生方向的迷惘。人生方向的迷惘与信念归属的朦胧给人形成一种流浪的感觉,这种感觉导致大学生对虚幻事物的迷恋,大学生自杀的随意性是对彼岸极乐世界和宗教拯救的崇拜,对毒品、网络、身体体验的过分依赖,是对神秘幻象的陶醉,体现了无所依傍的流浪者的人生状态。

3.道德框架的缺失与自我构成的困境。道德框架是由一系列价值观念构成的逻辑体系,它包括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价值规范、价值信念、价值追求、价值取向等内容。道德框架影响着个体和社会的规范运行,确立人们认同自我,评价自我、他人及社会的标准,确立人们努力的方向和选择的道路。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之中,他们对父辈的道德框架采取怀疑与漠视的态度时,却难以把多样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纳入一个整体性的、合理性的体系之中,而只有完整的、合理的道德框架才能使一个人能够从容地判断世界和自身的价值和意义,道德框架的缺失、可信度性原则的缺乏难以使大学生对主体或客体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大胆地确定或认同,从而产生现代人的焦虑和郁闷,这种心理是人的心理体验,也是当下生存状况的反映,它是打击自我存在的核心。(二)自我认同危机的原因

1.在社会转型期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性。中国社会的转型体现在自我身份的确立、分解、整合的起承转合中。现实社会中人的自我身份的难以确立,影响着大学生对自我发展方向、自我价值和意义的怀疑,越是对自我价值与意义的怀疑,越是逼怀疑者去摆脱这怀疑的迷津,结果总是使自我更深地陷入烦心的焦虑、极度的苦恼、彷徨的郁闷状态之中。

2.在网络时代中自我虚拟空间持续性。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离不开网络,他们是对网络专注性、依赖性很强的社会群体,对虚拟空间的迷恋越过了传统价值观的界限,他们的生理年龄、社会阅历、认知方式、情感归属、心理状态等缺乏对网络价值的正确判断。因而,网络虚拟空间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瓦解存在着客观必然性。在无限多样的可能性中体验自我,在多重身份幻象中叙写自我,在现代叙事中却又无法确认真正的自我。这种自我的迷失源自于非主体经验的淹没,这种状况偏离了自我认同的逻辑,必定导致自我认同的危机。

3.在激烈竞争中迷失自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人类所占据的时间、空间无限广延的同时,一方面,自我变得渺小而无能,另一方面,自我在宏阔背景下极度扩张、膨胀时自然变得更加稀薄甚至碎裂,碎片的自我消解了自身的力量。因而,“活一天算一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消极人生理念便自然产生。

三、自我完善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知识经济对人才概念的界定已经发生了变化,高校原有的单一型人才培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当代大学生应该是自我完善的大学生,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大学生。因此,自我完善就成了每个大学生必须直面的问题。(一)大学生自我完善的必要性(1)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所要求的人才知识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综合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相对而言,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开始逐步取代单一型人才需求。当今人才概念界定是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博学多才型,除此之外,创新能力与良好的素质修养也是不可少的。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才能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社会是一个塑造锻炼人的熔炉,符合要求的人才在知识时代如鱼得水,陈旧落后不求思变的单一型模式构造越发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知识经济决定的人才的新标志和高质量,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学生自我完善势在必行。(2)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培养的人才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完整意义上的大学人才应该是合格与特色、专才与通才、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复合型”人才。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产生、分配和使用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一种开放的、竞争的经济,它需要的是一种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思想。知识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培养了、拥有了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谁就掌握了知识经济竞争的主动权。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为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自我完善的途径和方法

1.认真学习,全方位地完善自我。市场经济要求合理有效地配置生产要素,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硬性指令、大包大揽,按市场要求大学生就业进行双向选择,对国家教育体制长期形成的按计划分配造成潜在的威胁,同时,对大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也提出了挑战,平平凡凡的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合格加上特色,专业加上广博才是知识经济所需要的人才。应该充分利用大学课堂轻松气氛,寓教于实际,大学生必须全方位地有效地实现自我完善。认真完成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任务,把专业知识与道德素质修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锐意进取、勤奋刻苦、培养自身的创新实践的能力。

2.敢于实践,培养良好的创新能力。人们常说当机会来临时,它只青睐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基础知识扎实、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有心人。在未来社会中赢家的可持续力更多的在于深厚的文化修养。优秀人才首先是个专业人才,在知识信息量急剧增多和知识更新加速的时代中,社会给予每个人的机会是平等的。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人才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高度综合性,跨世纪的人才除具有专业知识外,更要注意理论课程的配套学习,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开发创新水平的拓展提高。进入社会后,就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实现跨学科、跨行业的工作或研究。

3.加强自我调控,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和独立判断能力。随着心理和生理的逐步成熟,对一些社会现象有了全面的认识,而且能看到现象之外的本质。大学生在加强认识的同时,通过运用不同的方式、手段实现自我调控。加强自我调控可以促使自己把握人生积极的主旋律,避免走入极端。自我调控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大学生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他们能否顺利融入社会取得成功的标志。大学生是校园的主体,也是师生关系的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育改革中最可取的经验。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且有强烈的参与欲望。在正常的教学和各种活动中,要将学生置于前台和核心,尽情让学生展示自我。能否圆满完成任务,完全取决于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教师在其中起指导和帮助作用。让学生在一定的指导下,自主地确立组织方式、活动顺序,并付诸行动,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三)在自我完善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大学生要克服厌学情绪。高校的教学模式与中学的应试教育体制是截然不同的。大学校园里,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成分更多一些,这就造成进入高校的学生们无法迅速实现角色转变,“自由”的大学生活让新学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很多学生提出不知从哪开始,该做些什么,表现出学习目的的不明确,动机不端正,劲头不足,努力方向不明确。有的学生甚至觉得上了大学就算完成任务,“混完四年,找个工作就算完事儿”,“高中已经累了三年了,大学就是享受时期”,“不挂科就万事大吉”等等。教育手段、教育形式、教育内容与社会脱节和千篇一律也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加之,就业质量与学历、学识的相关不十分明显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要想实现真正的自我完善,就必须克服厌学情绪。

2.克服逆反心理。大学生正处于在生理、心理不断社会化的特殊阶段,在受教育和学校管理的过程中,个体或群体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逆反心理。对于价值观、人生观定位不稳定。其中有前面提到的心理和生理不稳定时期的因素,也有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人心浮动因素。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不健康的价值取向迷惑了一大批人,包括身心处于成长时期的大学生。在公共意识与自我意识、道德意识与切实利益这两对矛盾冲突时,往往不能寻找自己正确的参照系统,也不愿意接受传统意义中的说服教育,以至于出现对抗、消极、拜金等不良心理表现。一些学生不珍惜大学时光,挥霍生活,甚至荒废学业。因此,在自我完善过程中,大学生自己必须要有清楚的认识。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高素质的人才不仅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较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对于社会的腐败现象,包庇掩盖,视而不见只能加重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逆反心理。相反,正确地透视社会灰暗现象,承认它对社会的破坏与侵蚀,作出客观的评价,提高自己的鉴识力,有利于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完善的个性风格。

所以,人们如果想获取积极正向的自我认同,实现自我价值,先决条件就是先确立一套价值理想,并将它当成自己生命的终极目标来追求。因为,唯有先确立自己要以怎样的“度量单位”来评量自己的言行举止,才可能明白自己生命中的各种经历是“高价值”还是“无意义”。然而,假使设定的价值目标与现实生活不一致,无可避免地很容易遭受他人的贬值、轻看、甚至排挤。这时候,或许有人会选择离群索居,现实社会中还是有不少人会选择默默耕耘、辛勤奋斗,也就是自由展现他们游戏规则的优异性,让遵行既有规则的人慢慢体会到更换“游戏规则”的必要性。另外,志同道合朋友的信念支持,或是亲朋好友的情感慰藉,是坚持理想、改变既有规则,进而取得积极正向自我认同与价值感的重要助力。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可能,也就是怎样在一个不完善的、充满矛盾与冲突的自我层面,建立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趋于完善的自我。这就必须要经过三个环节,即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变。

社会认知篇

第三章 了解社会确立目标

第一节 社会阶层与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大批涌现。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也体现在来自不同阶层的大学生身上。在社会阶层分化的条件下,来自不同家庭的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得就业观、择业标准有很大差异。开设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规划自我;帮助贫困生树立自信,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实力;鼓励大学生创业,特别是鼓励民营企业阶层与个体户阶层的学生创业,是社会阶层分化新情况下增强大学生就业实力现实对策。

一、中国社会阶层的分析

(一)当今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

目前影响较大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阶层的划分标准,即以职业分化和三种资源(组织、经济、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为标准,把当前我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2002年数据):(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这个阶层占整个社会阶层的2.1%。(2)经理人员阶层,占1.5%的就业人口。(3)私营企业主阶层,占0.6%的就业人口。(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在社会结构中占5.1%。(5)办事人员阶层,所占社会阶层结构比重为4.8%。(6)个体工商户阶层,占社会阶层结构的4.2%。(7)商业服务人员阶层,占有12%的比重。(8)产业工人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占22.6%。(9)农业劳动者阶层,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劳动者占44%的从业人员。(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占3.1%的社会阶层结构。(二)当今我国社会阶层的现状与特征

当前我国社会的总体状况,存在着如下问题和特征:

1.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中国,当时收入最高的20%人口,在全部收入中所占比例约为36%—37%,收入最低的20%人口则占约7%—8%,经济收入差距不明显;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期,收入最高的20%人口,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上升到约49%,收入最低的20%人口所占份额则下降到约4%—5%;近年来,收入最高的20%人口所占份额已突破50%,收入最低的20%人口所占份额则下降到3%。而在新的阶层划分当中,收入高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及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当中,而收入低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中。由此可见,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经济地位。

2.组织资源与经济资源呈正相关。当代社会的发展使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组织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正相关性日益明显,这是当代我国社会阶层差异的又一显著特点。按1996年北京市富裕阶层划分标准的下限,至少有20万元的家庭资产或一辆家庭轿车计,在划分出的北京市富裕阶层中列第一位的是就职于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有公司的人员,占总数70%;而列第二位的即为国家及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占到了18.3%,这其中的一半是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由此可见,拥有强大组织资源的阶层越来越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可以看出,拥有组织资源和经济资源的人容易产生腐败,欲望使得他们的经济资源更加丰富,加大了贫富分化。为了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我们更加认识到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性。

3.教育、文化资源在阶层差异中的作用日趋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文化资源在社会阶层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个体社会地位随所拥有的文化资源的多少而呈现从高到低的演变趋势,这种演变趋势构成了当代我国社会阶层差异的一大特征。据有关数据统计,近年来,深圳市九大社会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私营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户、商业服务业劳动者、工人、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是(单位:年):14.7、13.8、12.7、14.6、12.7、9.6、11.3、10.69、10.3。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各阶层社会地位和他们的文化程度成正比,表明文化资源与社会地位趋于一致是当代我国社会阶层差异的一大特征。可以看出,教育对社会阶层流动具有重要影响。(三)学历与社会阶层

当代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社会分层逐渐明晰、社会流动逐渐加速的趋势,其中,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同一类社会现象从两种不同的视角所做的描述。构建一个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创建体现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2001年的调查表明,当代中国属于弱势阶层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占总就业人员的42.9%,社会中间阶层只占其中的18%,也就是说,中国现在的社会阶层结构,还只是一个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还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明显具有自发性、过渡性和半封闭性。比例应该小的农业劳动者阶层没有小下去,而应该大的社会中间阶层却没有大起来。就目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态而言,虽然已经不是传统的金字塔形,但还是个中下级阶层偏大的洋葱头形。对当代中国社会来讲,合理的阶层结构应该是社会中间阶层占大多数的橄榄形结构。我国目前的这种社会阶层结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还不相适应,存在引发社会危机的结构性因素。在这种阶层结构下,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必将面临困难,即使有所发展,或者有很大的发展,那也是不稳固的,甚至会有倒退的危险。因此,构建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刻不容缓,这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便于展开表述,根据十大阶层对三种资源,即组织资源、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以及在社会中的优劣状况,将其归为三大阶层,分别为精英阶层、中间阶层、弱势阶层。

1.精英阶层。主要指对三大资源的占有处于绝对优势的阶层,其中包括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以及私营企业主阶层。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是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直辖市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处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各省、市、地区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乡科级别的干部。经理人员阶层是指大中型企业中非业主身份的高中层管理人员。这一阶层中,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干部)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之间的区分界线还没有完全清晰化,其阶层内部不同来源的成员,在社会政治态度和利益认同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些人主要来源于:原来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干部、较大规模的私营企业或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的民营企业以及“三资”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指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或固定资产并进行投资以获得利润的群体。其成员最初主要来自于乡村和城镇社会的较低阶层,在1992年后,具有文化专业知识的原国有和集体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机关干部开始大量加入这一阶层。

2.中间阶层。一般认为,中间阶层是指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靠工资及薪金谋生,具有谋取一份较高收入、较好工作环境及条件的职业就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具有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的社会地位分层群体。也就是说,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上层和下层的中间水平。具体包括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是指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包括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全民企事业单位、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他们掌握着较多的文化资本,是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中间阶层的主要构成成分,在社会流动中较为稳定。办事人员阶层是指协助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专职人员,主要由党政机关中的中低层公务员、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中的基层管理人员和非专业性文职人员等组成。他们大多从事低层白领工作,这一阶层是现代社会中间阶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流动链条中承上启下,掌握着一定的组织资源。个体工商户阶层是指拥有较少量私人资本并投入生产、流通、服务业等经营活动或金融债券市场而且以此为生的人。主要包括小业主或小雇主和自我雇佣者以及小股民、小股东、出租少量房屋者等。这一阶层拥有一定的经济资源,大多来自社会底层,很少有向上流动的机会。

3.弱势阶层。弱势阶层是指相对于精英阶层与中间阶层,占有社会最少量资源的群体。其中主要包括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一是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是指在商业和服务行业中从事非专业性的、非体力的和体力的工作人员。目前,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约为11.2%。二是产业工人阶层。“产业工人阶层是指在第二产业中从事体力、半体力劳动的生产工人、建筑业工人及相关人员。”“农民工”成为此阶层的主要组成部分。三是农业劳动者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是指承包集体所有的耕地进行家庭经营,以农(林、牧、渔)业为唯一或主要的职业,并以农(林、牧、渔)业收入为唯一或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农业劳动者阶层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个阶层,他们在全国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为42.9%。四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是指无固定职业的劳动年龄人群。这一阶层的许多成员处于贫困状态。目前,这一阶层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约为4.8%。

二、社会阶层的流动

(一)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

一个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动态变化过程中逐步形

成的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变化就是社会阶层流动。西方社会学家视社会阶层结构的动态变化是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特征,认为它有利于人尽其才,社会越开放,阶层的流动率越高。

一般而言,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社会阶层流动使人们萌发了改善自身状况的愿望,并为人的自我价值实现提供了可能和途径,从而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当社会成员得到真正的解放和自由,能够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这样整个社会则充满了活力。吸纳社会阶层不同优秀成员进入社会急需的各个领域,使社会资源的配置趋向合理,从而有效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2.社会阶层流动有利于缓解社会差异所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社会学原理认为,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整合是同一社会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只要社会阶层的这种变化符合社会大生产规律,符合人类社会进步方向,不仅不会带来社会矛盾的激化,反而会更加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特别是在当今的中国,出身农民家庭的人占有相当的比例,如果能利用国家的政策上升阶层流动,对农民来说是一个最大希望。如果没有这样的希望,在农村以致在城市的农民工会产生不安的因素。因此,可以说社会阶层流动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有效途径。同时,社会阶层的流动也是检验一个国家民主、公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二)教育与社会阶层流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将成为个体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鉴于教育在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化中的特殊作用,它不仅是个人获得文化技术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社会阶层呈现良性流动的主要动力。而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是最公平和最有效的实现方式。

1.教育对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

学校是使人从社会底层向社会上层流动的电梯,学校通过考试来进行选拔,从而决定人的社会地位。因此,提高教育程度成为了实现社会中下阶层向社会中上阶层流动的最有效的筹码。(1)教育是个体获得文化技术资源的主要手段,其公平性要远胜于其他手段。教育本身并非文化技术资源的量化形式,而只是促进个体提升自身资源占有水平的途径和手段。在正常的情况下,每一个体接受教育的机会是相等的,因而也是公平的。(2)相对于经济资源和组织资源而言,社会中下阶层最易获得的是文化技术资源,其途径是接受中高层次的教育。虽然政府加强了经济再分配的调节力度,但在中国当代庞大的人口数量面前,各项社保政策难以完成质变性的提升,比如当今的农村与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户”的资金就难以真正落入最贫困的阶层人员手中。组织资源的转移和分布更为复杂,暂时也没有切实有效的途径。而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则能让政府实现转移支付,通过对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公正性(或合理的偏向性)来提高社会中下阶层的资源占有程度。(3)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资源和文化技术资源之间呈现出较大的相关性,也使得教育成为改变个体经济资源占有程度的有效手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教育经济回报率不断提高,“脑体倒挂”的现象已基本消除。1981年与1987年中国教育的经济回报率分别为0.025和0.027;而根据陆学艺等人的最新调查显示,现今中国的教育回报率大约为0.06—0.07,即多受一年教育收入增长6%—7%。因此,教育是推进社会阶层良性流动的动力,也是社会中下阶层者改善自身经济资源劣势的最有效的手段。

2.高等教育对社会阶层流动的特殊作用

高等教育的分流是高等学校或高等教育机构等主体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意愿进行的一种高等教育分流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合理分流让学生自主流向适合其个性发展需要的各种专业方向,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个性差异又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高等教育在社会阶层流动中的特殊作用,在我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等教育大众化增加了受教育机会。这使更多的有不同才能或不同社会地位的人都有机会上大学。目前,有无数的人在批评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所带来的高校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但从社会角度来说,这些毕业生有了一定的素质提高,他们有了比不上大学更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有了社会阶层纵向流动的机会。(2)高等教育多样化增加了受教育者选择机会。一批高职高专和民办院校建立,有研究者主持的一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以“辈出率”为参数,研究发现:目前公办高职院校是缩小各社会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差距的突破口。因而,社会中下阶层子女能够通过平等竞争上大学获得专业教育,重新选择社会地位和角色,为社会流动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使整个社会分层呈现良性流动态势。同时也增加了受教育者的就业选择机会。(3)高等教育终身化打破了高等教育的年龄限制。终身教育让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看到了个人的价值与生活的希望。为任何只要想学习并以此改变自己的知识与技术状况、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社会阶层地位的人提供可能与条件。为受教育者提供了继续深造和再就业机会。

对于个体而言,充分认识自身的天赋潜能特点,并通过教育使之发扬光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个体上升纵向社会阶层流动不断创造优异条件。

第二节 人才评价多元化

一、人才及人才需求

(一)人才分类

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人是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主体,所以具有知识的人力资源,即人才资源是知识经济的主体。而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人才,并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下面就知识经济时代所需人才的类型及素质作一概要简述。

1.创造性人才。知识经济在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创新经济,创新经济需要创造性人才。其主要依据有以下三点:(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电脑将取代一些机械性脑力劳动。例如:信息的记忆、信息的检索、复杂的计算等都可用计算机来完成。也就是说,计算机的应用,不再要求人们有强的记忆能力,而是要求具有综合的研究、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高度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2)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知识含量增加,逐步形成知识产品。知识产品的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不是设备和工具,而是人的知识和能力,特别是人的创造能力。另外,商品的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化,而是劳动者知识的转化。所以,要求劳动者必须有较强的创造能力。(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据科学家研究,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为5%—20%,70年代至90年代为70%—80%。信息高速公路联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