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科学技术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8 08:42:38

点击下载

作者:《武义县科学技术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武义县科学技术志

武义县科学技术志试读:

序一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历史传统,我县也陆续修编了《武义县志》、专业志和乡(镇)、村志。专门记载武义县科技进步历史、传承武义科技文明的《武义县科学技术志》即将出版,又将为我县增加一部资料性文献,可喜可贺。

对于科学技术的作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墨子就说出了“赖其力者生”。中国人既有过古代科技文明的自豪,也尝过近代技术革命中落后挨打的屈辱。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来,中国走上了全新的科教兴国之路。勤劳的武义人一直善于吸纳和运用新技术,过去种植、治水、陶瓷、造纸、开矿等都曾载入国家和省的相关史籍。而今杂交稻、超级稻的推广,有机茶、食药用菌、地热资源开发等技术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工业科技方兴未艾,先进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促进了全县经济转型升级,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武义县科学技术志》的出版,不仅具有存史意义,更希望全县劳动生产者、科技工作者、领导决策者从历史资料的分析中得到借鉴,指导实践。如是,志书也就真正起到了服务当代、惠及后世的作用。中共武义县委书记武义县人民政府县长2010年12月27日

序二

2007年是武义县科技局(科委)成立30周年,值此我们启动了《武义县科学技术志》的编纂,经三年多的努力,现将付之出版。作为编委会主任,略述编纂思路以为序。《武义县科学技术志》是第一部全面记载我县科技进步历史的资料性文献。内容包括:全县农业、工业、社会公共事业众多部门的科技活动和科技成果;时间涵盖:上起古代资料的科技记载,下至2007年,启动在下限之前的重大科技活动顺延记载了在本志截稿时的状况;体例结构:根据横排纵叙的原则,以科技活动从自发传播到引进推广再到研究创新的发展为主线,分九编记载科技应用、科技活动、科技成果、科技服务四大门类之始末,力求全面展示武义县科技发展的历史过程。

本志在编纂中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上级科技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县内志界老前辈和县志办的专业指导以及各部门的支持配合。新近退休的原县科委主任和原县科协主席承担编纂任务,县科技局(科委)历任老领导提供了历史资料并参与审稿,编委、编纂成员恪尽职守,共同完成了《武义县科学技术志》的编纂任务,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希望《武义县科学技术志》的出版能激发更多的人关心支持武义的科技进步,激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献身武义的科技创新活动。武义县科学技术局局长 陶锡忠2010年12月15日

凡例

一、本志力求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客观记载武义县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二、编纂方法:遵照地方志通例,全志主要由

概述

大事记

和各编组成。横排纵叙设置编、章、节,内容庞杂的节下增设目与子目,按事物发展记载始末。矿产采掘、建筑、电力方面技术为便于连贯记载,本志归类于工业。医疗、交通、气象等技术归类于社会发展,表格按编排序。

三、时间断限:上至史料之所及,下至2007年;某些发端、过程在下限之内,而结果在其后的事件(主要是技术创新工程中的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奖励),记述与图片均随事实适当顺延。

四、简称使用:通常流行的,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简称为“新中国成立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称“改革开放后”;中共武义县委、武义县人民政府简称为县委、县政府,等等,作正常使用;其他全称较长而又使用频繁的,首次使用全称时加注简称。

五、记时:新中国成立后采用公元纪年,其前沿用朝代年号,括号加注公元纪年;在同一节或目之内,同一朝代多次出现的,加注首次年号。

六、地名:随史实记载,必要时原地名与今地名相互作注。

七、计量单位:新中国成立后自统一规定实行起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其前或特殊引用资料保持原貌。

八、统计数据:以统计部门公布(提供)的为准,无同口径者选用专业志或职能部门数据。

九、本志资料采自科技局科技档案、县档案馆、地方志、专业志和其他史料,审核后入编,一般不注出处。概述

武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金华市南缘,处北纬28°31′—29°03′、东经119°27′—119°58′之间。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县之建制据典籍记载:武义县于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始置,后废;唐天授二年(691)又置。宣平县置于明景泰三年(1452);1958年5月建制撤销,16个乡镇划入武义县。同年10月,武义县又并入永康县,1961年10月恢复武义县建制。2007年,县域面积1577.2平方千米,人口33.33万。

地质为中国东南沿海火山岩带。境内山脉归仙霞岭、括苍山;河流分属钱塘江、瓯江;为“八山、半水、分半田”之地。全境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气候。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形成了以种植水稻、养猪为主,其他种、养殖业和手工业为辅的生产格局,历史上是一个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为主的传统农业县。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之舟。远古时代火的发现及其应用,使祖先在生产、生活的渐进过程中实现了跳跃;近代以蒸汽机、电动机为代表的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把人类引向机械化和电气化时代;20世纪中叶以计算机为核心技术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又使人类跃上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的力量凸现之后,不少国家即将其作为立国之本、兴邦之道,把发展科技上升为国家意志,纳入各级政府行为,成为科技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清朝的“闭关锁国”使中华民族落后了,地处农村的武义科技发展则更为迟滞,第三次技术革命中才渐显差距缩短。武义县的科技进步,大体经历了自发传播、引进推广、研究创新三个历史阶段。(一)

自古代至民国,科学技术多以仿效应用、师徒传习方式自发传播,间或以政令形式推动。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武义也引进积累了若干成熟技术,也有创意之举。

粮食生产方面:水稻是武义长项,素有“一年熟三年粮”之称。明嘉靖年间已有9个品种,且分早、中、晚稻;到康熙年间发展到28种,糯谷就有12种,引进的有“江西早”、“湖州稻”、“杭州糯”等。民国时期,1932年东皋徐庭华、吴福全两户试种了双季稻,1935年武义被认定为省双季稻推广区,是年在东皋一带种了947亩。民国后期又引进推广了纯系稻5411等4个品种。1938年,宣平推广了纯系小麦9号、17号235.4亩。康熙年间两县引进了“遇粟”(玉米)、番薯、洋芋等山粮。

农特产栽培方面:据传宣平域唐显庆年间始种莲子。经培育改良,清嘉庆时被列为纳贡之品。南宋武义籍进士张淏在所著《云谷杂记》中对茶的渊源与发展作了考证,充实了中国茶圣陆羽所著《茶经》理论;1946年武义在后树乡组织了试制龙井茶示范。1935年,胡钦海在上茭道垦山种油桐5000公亩(750亩),兴办榨油厂和职业农校,发明轻便螺旋式榨油机,著述《油桐种植及榨油之研究》,受省建设厅之传令嘉奖。在1932年全省农产品博览会上,武义的稻种、栗子和宣平韩宝恒的冬菇、陈品堂的银耳获甲等奖。

保障农业生产的水利工程技术向为官民所倚重。唐昭宗年间,仓部侍郎徐镃归里后在清溪中游建了地下集水廊道——溪底瀛,其科学构思和技术含量不凡;明万历年间,宣平在县城上游筑坝开渠,其城内街巷水网设计之精巧为后人所称道。生产工具则是犁、耙、耖、锄等。

粮食加工方面:两县凭借溪坑多、落差大的水力资源,木料石材之便和娴熟技术,遍建水碓,以舂米、磨粉、捣纸料。在热能、电能到来之前,自属先进科技。清乾隆年间,有人就沿清溪建造、经营了7座水碓。

手工技艺方面: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已掌握烧制原始硬陶、印纹硬陶、泥釉黑陶技术。桐琴镇管湖发现的三国时期婺州窑遗址,比《茶经》“婺州窑始建于唐代”的说法提前了近400年,该窑址被载入《中国陶瓷史》。唐五代至北宋,婺州窑代表着当时青瓷的最高工艺水平,武义即为主产地之一,县域已发现的汉至宋古窑址140余处。出土文物中若干件陶瓷器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延福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俞源古民居等是古代建筑技术遗产的代表。

宣平明永乐年间在砻坑开采银矿,正统年间暴发了大规模的矿工起义,留下一段值得后人研究的历史事实。1914年爱国花布曾在巴拿马赛会获优等奖。武义明清即产皮纸、中青纸、伞纸、灯纸,咸丰年间造土纸,至民国中期成为浙江成本低、质量好、赢利最多的六个县之一。民国初期由范乃藩等首采萤石,继而为世界所知。1942—1945年曾遭日军掠夺性开采,新中国成立后建成国内最大的萤石矿山企业。

县域医学方面:唐道家叶法善精通养生医道,三朝入宫布道行医,留下丰富养生文化遗产。宋有韩叔旸出任太医院判,杨云任太医院使。此外,尚有汤晙、俞镠、潘振江等一批名扬一方的中医及著作。

鸦片战争后,外是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内是清末出现了“洋务”、“维新”运动,民国又有“科学”、“实业”救国之声,近、现代科学技术终于在20世纪开始星星点点地传入武义。

1902年始,两县改书院为学校,把自然科学知识引进课堂。1921年始,两县先后出现西医师、西药房、牛痘局、卫生院,西方医学开始为民众所接受。1915年起,柴油机、碾米机、发电机、收音机、电话、电报和汽车先后在县城见到;对平民百姓产生影响的是:洋火(火柴)逐渐代替了火刀,洋布逐渐代替了土布,洋油(煤油)开始代替青油,然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未变。

1949年,全县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为1199万元,第二产业(主要是手工业)为78万元,两者之比为1:0.065。(二)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是武义县对科学技术广泛引进、推广应用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宣传了“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美好前景;1956年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其后虽有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挫折,但其间提出了鼓舞人心的“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奋斗目标。“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决心和“科学种田”的号召使武义县粮食生产在科技上经历了急速变革。20世纪50至60年代中期,逐步淘汰了低产感病和混杂退化品种,引进推广高产品种;试种双季稻成功并大面积推广;高秆改矮秆,并实现良种化;1976年引进试种杂交水稻取得成功。

兴建水库是该时期的历史性创举。1977年前,境内建成小(一)型水库10座,小(二)型水库84座;2座中型水库清溪口、源口水库首期工程竣工。星罗棋布的水库,保证了粮田的旱涝保收,水利工程技术也走向成熟。

农业机械化迈开了第一步。1956年春耕,曾引进仍以牛做动力的铁制双轮双铧犁,后因操作不便而终止;是年冬,桐琴果园有了1台8马力汽油耕耘机,是为武义“耕田不用牛”之始。至1976年,全县已有耕作中小型拖拉机519台,机耕面积5.9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2.4%,抽水机、小型机动打稻机、喷雾器和碾米机等陆续进入农村。

化学肥料从20世纪50年代推广肥田粉(硫酸铵)开始,其后是氨水,70年代起品种趋向多样化。化学农药从50年代使用“六六六”粉、“滴滴涕”等开始,后向剧毒高效的有机磷农药发展。70年代引入化学除草剂和尼龙薄膜。农用运输经历了两次更新,60年代末手推车代替了扁担,70年代中期手扶拖拉机开始代替手推车。

该时期,形成了较完备的县、区、乡(公社)、村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和农技员队伍。

27年中,农业科技进步,使武义县在几乎相等的耕地面积上解决了人口增加近一倍所带来的吃饭问题。

1949—1976年,武义县是以大机器生产和电气化为特征的近、现代工业的初创时期,也是近、现代科技系统引进、应用时期。

1950年,武义、宣平均重建了火力发电厂。1976年两处装机容量发展到3000千瓦和715千瓦。1964年起逐步进入国家电网。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小水电建设已成为武义特色,至70年代中期,全县拥有装机40千瓦以上电站26处,装机容量近6700千瓦。电力业发展为近、现代工业建立提供了必要条件。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国家的“小三线”建设计划中,武义先后创办了棉纺厂、有机化工厂、机引犁耙厂、化肥厂,70年代初又新建了造纸厂、钢铁厂(后改水泥厂)、无线电厂。它们既是当时县办骨干企业,也是系统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标志。同期,境内全民、集体所有制具有一定规模的传统制造、加工企业通过技术革新与改造,也开始走向半机械化、机械化。

1976年,武义县第一产业(农、林、牧、渔)生产总值为3280万元,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生产总值为1929万元,二者之比上升到1:0.59。

1949—1976年,百姓生活中有了现代科技气息。民国末年公路不足30公里,至1976年发展到160公里,客车从1辆增至7辆,货车发展到30辆。多数大队实现通邮、通电话、通机耕路。20世纪50年代,中西医兼备的卫生所建到了乡(公社);70年代初,大队建立了“赤脚医生”当家的医疗站。1976年,小学、初中接近普及要求,在校高中生达4445人。1972年公社都建立广播放大站,广播装到户;1974年公社普建电影队,社员看电影可以不出本村。60年代后期,所谓“现代”生活用品“三大件”——手表、缝纫机和自行车开始进入百姓家庭。由于生产基本目标是让群众得以“温饱”,群众生活方式也只能是恪守“传统”。(三)“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全国人民专心致志投入四个现代化建设,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后又提出“加强技术创新”、“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战略性指导思想。党和国家意志为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开通了道路。武义科技也从引进、推广为主的“科技应用”阶段上升到以组织研究、创新为导向的“科技活动”阶段。

科技活动是各科学技术领域中科技知识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系统的活动,是一种以科技项目为基本单元的有组织的活动。它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和科技服务。武义县于1977年成立科委(2002年改称县科技局),1979年成立科协,开始在县本级全面组织科技活动。

据现有档案,从1972年至2007年,武义县共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级14项、省级192项、市(地)级180项,组织县级项目894项。在实施中创造了一批科技成果,选育了水稻“汕优64”、高温香菇“武香一号”国家农作物新品种(组合),完成了全国农用米机联合设计组的“6NF-13.2分离式铁辊碾米机”试制,开发了“催化加氢二氨基联苄二磷酸盐法”生产新工艺、“水煤浆锅炉”,东风萤石公司职工医院参与提出的“萤石混合性尘肺卫生标准”成为国家技术法规。1978—1984年,武义县获上级科技成果、新产品奖40项,县本级奖励科技成果97项。1985年国家设立科技进步奖等系列奖项之后至2008年度,武义县获国家奖励4项、省级奖励23项、市级奖励72项,县政府颁发奖励154项。

从实施技术创新工程至2010年,武义县被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企业有8家,曾被授予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农业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示范型企业等称号的有36家、市级119家。创建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省级9家、市级21家,组建省级民办研究院4家。创省级高新技术产品5种、市级57种。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18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同比增长55.8%。

1985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后,武义县1987年始有专利申请,至2007年共计2750余件;授权专利1348件,其中2007年598件,列全省县(市、区)之第24位。

期间,武义县承担和组织了若干科学调查,制订了不少符合本地实际的科学规划,对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县科协成立后科普工作进入常态化,同时培育了一大批农村乡土人才。1993年起开展对在职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2002年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颁布,科普活动进而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科普经费从1997年的人均0.2元提高到2007年的人均0.67元。2006年国务院颁发《全民科学素质纲要(2006—2010—2020年)》,武义即成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科普工作转入提高公民内在素质的新阶段。

1977—2007年,虽然有了研究与创新的起步,但引进先进技术创办企业或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仍然是全县经济和科技进步的主体部分。

粮食生产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全面推广了双季杂交水稻,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直接指导下,武义推广杂交水稻始终处在省内领先地位,成为袁隆平在湖南之外的另一个杂交水稻科研试验推广基地。1984年创总产历史最高值——196487吨,1992年创亩产最高值——839千克。1999年在武义召开了长江中下游(湘、鄂、赣、浙)四省两系法优质杂交早稻示范现场会。同年又引进推广了中晚稻新品种——超级稻,单熟平均亩产提高到550千克以上。90年代起武义县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标准化建设”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2006年县农业局组织了育秧、机插、统防统治和机割一条龙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试点,次年建立“万亩工厂化育秧基地”。至2007年,全县用于耕作的拖拉机有2946台,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0.2%,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开始成型。

科学技术为武义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支撑。茶叶提高了品位,2001年武义被认定为“中国有机茶之乡”;食用菌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支柱产业;畜禽鱼养殖、蔬菜、水果等产业带发展,造就了一批规模化、专业化乃至工厂化、模式化的生产基地和企业。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成为发展方向,低毒农药、生物农药代替剧毒农药。

2007年,全县农业生产总值75566万元,为1976年的23倍,开始进入传统“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向现代“三农”的转型时期。

1977—2007年,工业经济异军突起,全民企业和集体的二轻企业、乡镇企业竞相发展,工业经济比重迅速攀升,1990年实现一、二产业生产总值持平(1:1.024)。20世纪90年代重点抓了工业技术改造,挖掘企业生产潜力,至1995年,农业生产总值4.2439亿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9.3632亿元,两者之比上升到1:2.21。

20世纪90年代末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完成和“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战略的确立,使武义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了装备制造、电动工具、外向型旅游休闲用品、印刷包装、氟化工等产业集群。至2007年,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从1997年的72家跃升至488家,产值超亿元的有45家,三美化工达8.106亿元。全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7.56亿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48.98亿元,为1976年的253.9倍,一、二产业之比升至1:6.48。

1977—2007年,武义县开展地热资源、古建筑和人文资源、森林生态资源等调查,为旅游业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以温泉为龙头”和“旅游富县”思路,引导着旅游业健康发展,2007年旅游业总收入8.9亿元,占当年第三产业产值的22.5%。

三大产业的发展,使县域产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在地区生产总值构成中,1978年是第一产业居首位,占50.1%,二、三产业各占34%、15.9%;2007年,第二产业跃居首位,占58.1%,一、三产业各占9.0%、32.9%。主导经济的易位标志着传统农业社会已大步向工业化社会迈进。

随着科技活动的开展与深入,科技服务体系和服务活动渐趋完善。

政府的作为也是重要的服务。20世纪80年代成立县星火计划实施协调小组,把先进实用技术推向农村。90年代确立“科教兴县”战略,建立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推动科技进步的政策;同时实行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开展争创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活动和技术创新活动。2007年,人才资源数由1999年的8173人上升到27900人,县财政科技投入从1999年的614.7万元提高到3148.6万元。

政府职能部门前期以科技项目管理、组织科技培训、开展科技示范为主。技术创新活动中,服务重点转向为科技活动单位(主要是企业)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参与共建的有金华·中国科学院工业科技合作洽谈会,单独建立的有上海高校武义技术转移中心、浙江大学武义合作服务中心等近10家。2002年建立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武义分市场,为企业提供科技合作信息平台。2005年引进专利中介机构,为专利的申请、保护提供专业服务。

1977—2007年,也是人民生活进入“温饱”、转向“小康”的时代,人们开始全面地享受到“现代化”所带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计划经济时代的粮、油、棉、布、肉等形形色色的票证相继失效终止,传承千年的“农业税”取消,国家财政反哺农、林生产;住房普遍实现了从泥木结构到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的更新换代;铁路、高速公路相继开通,村村通了水泥路;小轿车开始进入百姓家庭,摩托车、电瓶车成为普遍的代步工具。

中西医结合、现代诊疗设备的引进和临床医学研究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县域人均期望寿命从1982年的68.78岁,提高到2005年的73.78岁。现代教学设备和手段的应用,推进了所培养的新一代劳动者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接轨。1978年,武义始建电视差转台,到2007年年底,20户以上人口的自然村99%以上实现有线电视联网。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电话普及到百姓,2007年有线、无线通讯用户合计352613户,不少农民家庭手机已比锄头多。1984年武义出现第一台计算机,1997年开通信息网,至2007年年底,全县544个行政村520个接通宽带业务,用户16805户。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相继进入群众家庭。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生活观念的转变——生活并不只是为生存而斗争,更是为理想而奋斗。

进入21世纪,武义县在加速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经济与科技也开始进入相互促进的轨道。科技往往以跳跃式的加速度发展,懈怠则落伍,人民期待着明天科技进步的新福音。大事记(一)古代——中华民国新石器时代(距今三四千年)武义、宣平地域均有人类活动遗迹,发现新石器时代工具多种。东汉中晚期(约60—220)

武义石锁头(今白洋街道下邵村)已有人建窑生产陶器,产品有罐、五管瓶、弦纹壶等。三国(约220—280)

今桐琴镇管湖村东山,已有人在此筑窑,烧制青瓷,产品有碗、罐、盘口壶等,坯胎光洁、釉面均匀。唐开元二年(714)

叶法善舍宅建宣阳观(后易名冲真观),养生修道,为民治病。曾任唐三朝御医,世称叶真人。唐龙纪至天复间(889—904)

武义籍仓部侍郎徐鎡归里后在清溪中游建潜涵集水廊道——溪底瀛,并开明渠引灌下游良田,该系统工程后人称仓部堰。1958年清溪水库建成后,溪底瀛废,明渠沿用。唐昭宗光化元年(898)

县人任留在县城西湖山潭筑长安堰,其下分山堰、中堰、曹堰,分支若干,绵延十余里,灌田万余亩,为武义古代最大水利灌溉工程。五代吴越天福二年(937)

僧宗一创建福田寺(陶村),宋改建并更名延福寺,其建筑技术至今仍有研究价值。宋开禧三年(1207)

县主簿石宗玉在城南创建熟溪大桥,人称“石公桥”。明万历四年(1576)建成廊桥。明洪武十四年(1381)

在武义县城东三十里建道山驿,隆庆元年(1567)易名茭道公馆。明洪武末年(1396—1398)

宣慈乡(今西联乡一带)砻坑、俞高已有人开矿采银,永乐年间(1403—1424)朝廷开放民间开采并课矿税,初期每年矿税为2331两。明宣德四年(1429)

武义靖山人韩叔旸出任太医院判,后(1435)又有杨云入京为御医,任太医院使。明正统十三年(1448)

陈鉴湖、陶德义组织银矿矿工暴动,占地攻城,其声势之大为古代矿工史所鲜见。明弘治十二年(1499)

武义县城内开设惠民药局。明弘治十八年(1505)

九月十三日,夜半地震,其后有记载的还有1604年、1634年、1815年(宣平)3次。明嘉靖年间《武义县志》(1524)已载,武义出产皮纸、中青纸,至清康熙年间增伞纸、灯纸。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宣平县志》(1926)载,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大雪,地积雪厚丈许,融至二月。明万历年间(1573—1619)

宣平县知县陈应麟组织在西溪猪头潭修建大流堰,水先入县治各街巷,出则灌溉,城内水网设计精巧,沿用至1984年柳城自来水厂投产。清康熙年间《武义县志》(1698)已有遇米(玉米)种植记载,宣平初载为乾隆年间;康、乾时期传入两县的还有番薯、洋芋、花生等作物。清嘉庆年间(1796—1820)

宣平县设冲要4铺(邮馆)、偏要1铺,计有铺司23名。

宣平传统特产莲子(传说始自唐显庆年间)成为地方向朝廷纳贡之品。清道光元年(1821)

王储春药店在武义县城北上街开张营业,有资金20000银元。清咸丰年间(1851—1861)

武义麻阳、李村、清溪等毛竹产区,有缙云、东阳等县土纸工匠建纸槽作坊,利用嫩竹茎造纸;民国中期走向高峰。清同治十三年(1874)

正月十一日,西乡降豆雨,形如草子,色黄,又降粟雨,小如谷茴、壳黑、实赤。清光绪元年(1875)

武义县城杨益茂裕记酱酒坊开业。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南湖人何德润撰《武川备考》12卷。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武义改壶山书院为壶山小学堂,宣平改鳌峰书院为务本小学堂,引进西方教学组织方式和自然科学常识。

十一月三十日,武义县建立邮政代办所。清宣统三年(1911)

十一月三日,宣平县建立邮政代办所。民国2年(1913)

十月,武义、宣平各在东岳宫开办平民习艺所。民国4年(1915)

武义华记米厂始用机械碾米。

宣平爱国花布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民国5年(1916)

武义县邮政代办所开办电报业务,时尚无电报机,传递外埠收发。是年,开设金华至武义、永康至武义邮路。

是年,宣平设牛痘局,武义初载为民国16年。民国8年(1919)

六月,宣平陈鹤书撰《水灾补记》,全文782字,为已发现的全县最早的一篇水利论文。民国9年(1920)

大莱、三坑口等处,乡人洗铁砂再行炼铁(《金华市工业志》记载:唐时宣慈即产铁)。民国10年(1921)

武义范乃藩在北乡大通寺后山开采萤石,楼宝丰在南乡开采萤石,民国13年,经省建设厅批准创办物华砩矿公司。

十月,武义县第一家西药店华立药房在县城开业。民国12年(1923)

春,武义县城街路出现自行车。民国14年(1925)

武义商办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朱何巷成立,最初使用30马力柴油机配20千瓦发电机,1930年、1942年两次停止,至新中国成立,合计存续15年。民国15年(1926)

仲秋,宣武乡山坑口村天花流行,病者70余,仅14人幸存;两年后再发,患者50余,仅数人幸免于死。民国16年(1927)

陈异常在柳城创办宣平医院,次年开始施诊并首次施用新法接生。民国17年(1928)

武义县与宣平县开设步班邮路一条,两县差班在吴宅交接。

是年,武义始设干电池式收音电台。民国18年(1929)

武义泉溪出现独轮车(羊角车)。民国20年(1931)

武义建立雨量站,五月开始有降水量记录。

是年,架设武义县城至金华电话支线,次年五月通话。民国21年(1932)

建立履坦水位站(武义江),三月二十一日开始观察。

是年,县长金平欧派员指导东皋徐庭华、吴福全户试种双季稻。

十二月一日,在省农产品博览会上,武义的稻种、栗子和宣平韩宝恒的冬菇、陈品棠的银耳获甲等奖。民国22年(1933)

宣平建立雨量站,六月开始有降雨量等记录。武义县城至上茭道公路建成,九月通车。民国23年(1934)

三月四日,设立宣平县电话代办所,始于1932年的武义至宣平长途线路架设完成,实现通话。民国24年(1935)

胡钦海在武义上茭道租垦荒山植桐5000公亩(750亩),兴办崇实榨油厂和崇实职业农校,发明轻便螺旋式榨油机,著《油桐种植及榨油之研究》,省政府建设厅长专作访问并传令嘉奖。

九月,武义民众教育馆及有的学校装设无线电收音机,在规定时间收听南京中央广播无线电台及其他处电台发表的演讲。

十月,举办户地编查,全县田地山塘总面积为55.75万亩。

是年,武义被定为省双季稻推广区,在东皋一带种植双季稻947亩,当年有所增产,后因水利、病虫害等原因未能推广。民国27年(1938)

宣平县中心农场在柳城一带推广纯系小麦9号、17号,面积235.4亩。

是年,武义创办战时初中学生补习学校,宣平创办战时私立中学,分别于1941年春、秋改办简师,为县域中学教育之始,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列入教材。民国28年(1939)

十月,武义县卫生院在县城徐氏祠堂成立。民国29年(1940)

三月、七月,宣平、武义两县先后成立农业推广所和县农场。

七月,省农业改进所森林科技术员章绍尧赴宣平县考察森林资源,撰写《宣平林业概况》。

八月一日,宣平县卫生院在西门甘家祠堂成立。民国30年(1941)

三月,省政府出资在履坦镇山坑寺建成“浙江省武义县缫丝厂”,投产后有职工347人、丝车154台。次年被日军飞机炸毁而止。

是年,武义大莱口、清溪、岭上分别组织纸业改进合作社,生产粗糙毛边纸、绿色报纸等。

是年,宣平县由陈其远等6人在县后五蓬下创办私人火力发电厂,水煤气做动力,次年八月被日军飞机炸毁,停业至新中国成立。民国31年(1942)

五月三十一日,设立交通部宣平电报收发处,受松阳县电报局管辖。电报用电话传到松阳。

五月,武义县城首次沦陷。七月,日寇设华中矿业公司武义氟石采矿所,掠夺萤石;设白木公司掠夺木材;设株式会社武义支部掠夺土特产。民国32年(1943)

春,日军华中铁道公司动工建造金华至武义石龙岗矿区简易铁路,次年五月八日建成通车,主要用于运送萤石。

八月,被日军侵占的塘里砩矿瘟疫暴发,病死矿工千余人。

十一月,澳大利亚伯力博士到宣平考察疫情,为金华师范学校师生讲授鼠疫常识。同月,宣平县成立防疫处,向社会宣传防疫。民国33年(1944)

五月,日军在武义熟溪桥北端,拆民房建火力发电厂,次年溃退时炸毁厂房,拆除机组。民国34年(1945)

武义三月一日上午,暴热如夏,下午四时冰雹倾泻,大者重13.5两(16两为1斤);宣平亢旱成灾,禾稼仅收四成。

是年,设立武义县政府无线电台,次年改称为浙江省无线电台武义分台(宣平无记载)。待1948年划分等级时,两县无线电台均被定为乙等分台。民国35年(1946)

四月,武义县政府在后树乡公所作试制龙井茶示范,当地茶农自带鲜茶叶前往学习。民国36年(1947)

四月,金华江水利工程处在武义县完成宅口陈、马昂、县城南门等四项保堤护岸工程,支用赈米144480斤(其中地方自筹35140斤)。是年,两县继续推行国民义务劳动服役,筹集粮米兴修水利。

武义县卫生院首次举办新法接生短期训练班,开始在城镇推广新法接生。民国38年(1949)

一月十五日,柳城至武义段单车道简易公路全线试车,然未能通车营运。(二)1949—1976年1949年

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三十四师、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分别进驻武义、宣平县城,宣告两县解放,继则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

5月20日,两县成立县人民政府。

是年,两县政府设置建设科(后改为实业科)。冬,建立县农林场。1950年

两县人民政府设立农林科。

武义、宣平两县建立收音站。

是年冬,重建武义(公私合营)、宣平(私人合股)电厂。

是年冬,两县部署土地改革,在运动中同时开展了“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远景宣传。1951年

9月,浙江省砩矿办事处塘里矿区改手锤凿岩为凿岩机凿岩,开始进入半机械化开采萤石。

7月15日,宣平县创办碾米厂,始用机器碾米。

9月10日,武义县城关镇成立木业工厂,为境内首家手工业集体组织。1952年

7月19日下午3时至21日,武义暴雨,降水量218毫米,清溪、白阳、履坦三区成灾,5人死亡;县政府拨救济粮34.5吨,救济款8890万元(时“万元”即改制后之“元”)。

是年,两县卫生院设防疫股,开展卫生防疫。

年底,武义开辟自行车邮路3条(县城至清溪、内白、岭下汤)。1953年

2月,杨家氟石矿床进行地质调查,历时三个月,写有《杨家氟石矿初步勘查报告》。

春,推广陈永康落谷稀、小株密植、合式秧田等水稻高产技术。

5月24日,宣平召开首届手工业代表会(武义在12月25日召开),尔后进入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走上集体化。

6月—7月,武义、宣平两县首次建立防汛抗旱指挥部。

7月1日,组织首次人口普查,结果为:武义县107117人、宣平县82356人。

7月,在城郊程王处村首次发现13名血吸虫患者,后确定武义县为血吸虫病流行县之一。

9月,在明招乡深塘村动工修建大歪塘水库,为武义县最早的一座小(二)型水库,次年4月竣工。

10月,武义县城建立城镇有线广播台,扩音机功率为50瓦,广播线借挂电力杆上,装挂动圈喇叭24只,每晚广播2小时。

12月,苏联探矿专家库克林与选矿专家蓝特格拉夫到杨家砩矿察看,提出若干技术性意见。1954年

3—6月,武义建成麻阳港五四建设坝,受益下杨、履坦两区6101亩农田,且为水利工程使用水泥(375袋)、钢筋(43斤)之始。

11月26日,武义城郊乡塘头、龙山乡项宅建成抽水机站,为其境内机械提水灌溉之始。

11月,宣平县在锦云乡锦坪村兴建叶家田水库,为其境内首座小(二)型水库,1957年竣工。

是年,宣平麻疹流行,2至10月间3000多人发病,死百余人;武义疟疾流行,9009人发病,18人死亡。

是年,杨家砩矿试以电动水泵冲洗原矿,提高精矿品位2至3度;杨家矿区安装发电机,购置小型卷扬机、水泵等设备,开始转向井下生产。

是年,基于人口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矛盾,两县均执行粮食统购统销、棉布定销,居民发粮票,全民发布票。次年实行粮食定产、定购、定销。1955年

2月,宣平明山乡叶山头村涂金地创造“油茶扦插法”,提早3年结果。省人民政府授予其“林业生产模范”的称号。

3—12月,武义、宣平先后建立电影放映队,开始到乡村流动放映。

12月12日,武义县内推广第一批双轮双铧犁,次春试用并未成功。

12月,宣平、武义公路正式通客车。

是年,武义县试种双季稻52亩,平均亩产562斤。

是年,两县农户绝大多数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集体化道路。1956年

2月11日(除夕之夜),两县有线广播站开始向全县广播,每晚播音2小时。

11月,建立金华专署桐琴果园苗圃,省农业厅赠送捷克产12型8马力、配旋耕机的耕耘机1台,为武义境内“耕田不用牛”之始。

12月,武义所辖16个乡镇、宣平所辖19个乡镇全部装上电话。

是年,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号召,两县即开展“技术革新”运动,武义县成立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7年

夏,宣平云华乡购置1台以木炭为燃料的12马力煤气机水泵,在周边做流动抽水抗旱,为宣平县用机械提水灌溉之始。

是年,武义桐琴果园开始人工养蜂(30群)。

是年,宣平县供销社自金华订购、调进鱼种,开始人工养鱼。1958年

年初,武义电厂增添40千瓦发电机组配72马力柴油机1套,开始向城镇提供少量动力电,也有了小型电动机的使用。

5月,随全国形势,全县兴起“大跃进”浪潮,出现指标“放卫星”、“亩产数万斤”的浮夸风。

8月,武义县动工兴建武义县第一座小(一)型水库清溪口水库,10—11月又有同类型的溪里水库、大院后水库、石井岗水库开工。

是年秋,武义一中、武义二中创办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

9月始,全县兴起人民公社化运动,10月,全部乡镇组建为人民公社,直至1983年结束。

10月上旬,掀起大办钢铁的高潮,投放的劳动力最高时达10万人以上(包括学生)。至11月,武义片就近送往钢铁厂土高炉木炭累计就有13598.43吨。

冬,童庐村在白阳山脚利用3米水头、0.45立方米/秒流量建成微型水电站,装机10千瓦,当年发电,为武义第一座小水电站。

是年,武义县境内先后办起6处公社鱼种场,鱼塘总面积60.5亩。

是年,白溪蚕场一年养蚕15次成功,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1959年

10月,永康县委、县政府在庆祝国庆之际,首次公布技术员称号,武义片获此称号者7人。

11月,杨家砩矿建立氟化车间,后为化工厂,试制氟化产品20余种。

是年,永康全县进行第一次土壤普查。

全国农村水电、水力站经验交流会(在金华召开)代表参观下茭道村小水电站始发电。该电站以泥房做厂房、用木料制水轮机,10昼夜建成。1960年

3月,延福寺古建筑被列入省文物保护单位。

12月,武义至永康公路正式通客车。1961年

市内电话设专台,容量为200门。

是年,武义电厂购置第1台50千伏安变压器。1962年

3月,成立县种子站。

10月,县政府发布《关于大力保护和繁殖耕牛的布告》。

12月,成立武义县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将农业机械化提上政府议事日程。

12月,完成武义江沿岸电灌工程的规划设计,次年纳入省基建计划。

是年,开辟武义—金华电报电路,使用莫尔斯人工机通报。

是年,武义县人民医院配备50毫安X光机一台,为县域配置现代先进诊疗设备之始。1963年

5月,金华电网第1座用户变电所——武义砩矿杨家35千伏变电所建成投产,主变压器容量1800千伏安。

6月,成立县级事业编制研究机构——武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10月,成立人口节育技术指导小组,隶属于县计生委。

是年,县种子场试种早稻良种矮脚南特成功。

是年,县建立病虫观测站。1964年

1月,建立县水文站(莲塘口)。

2月,武义县电网与金华电网联通,是年电网电源基本代替小火力发电。

8月,全县第一座电灌站(武义江畔白阳山电灌站)建成并投入抗旱,装机84千瓦,受益农田2500亩。1965年

年末,武义全县“引水式径流微型水电站”遍布28个公社,共115座,总装机1362.5千瓦,千百年来“点灯用油,舂米用臼”的传统得以改变。1966年

6月,“文化大革命”运动在县内兴起,科技人员也受到冲击。

9—10月,县有机化工厂、县棉纺织厂先后动工兴建,为境内首批规模化现代企业。1967年

壶山、桐琴、泉溪、芦北、白姆5个公社19个大队的小麦田里发现毒麦。

是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全县发病1520例,死亡64人。1968年

泉溪公社新屋大队早稻小苗带土移栽技术引进、试验成功,并曾在全县推广应用数年。

12月16日,源口水库破土兴建,1979年12月底竣工,总库容2360万立方米,是境内灌溉面积最大(9.5万亩)的水利工程,后为主要的饮用水源。1969年

3月,兴建武义化肥厂,1972年投产后,对武义的农业生产曾起重要保障作用。

11月,县内首座跨流域引水的高水头水电站——大田水电站建成并网发电,水头210米,总装机750千瓦(后增至1000千瓦)。

武义县人民防治院装备全县第一辆救护车(华沙牌轿车代用)。1970年

6月10日,新安江至金华110千伏输电变电工程投产,金华、武义、永康并入华东电网。

夏,武义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发病774人,死亡25人。中国医学科学院派员调查,确认是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

11月,全县第一座采用变圆心变半径砌石双曲拱坝的方坑水库动工兴建,其技术成果被录入《中国拱坝》一书。1971年

5月,兴建武义钢铁厂,采用比较先进的设备、技术,后兼产水泥,1980年7月改建为水泥厂。

夏,在柳城镇祝村大水岙山坡兴修农田水利中,发现大量鱼类和植物化石,次年5月,省博物馆专家作鉴定与命名,其中一种在其他地方未见发现,定名为“金华中华弓鳍鱼”。

是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达840斤(420千克),第一年达到并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亩产800斤指标。1972年

年初,首次用飞机防治松毛虫,飞行100多架次,喷洒面积3万余亩,效果达98%左右。

夏,浙江医科大学中医研究所蛇伤防治小组在柳城捕获1条蝰蛇科白头蝰蛇,这是浙江省发现的第一条白头蝰蛇。

是年,全县实现县、乡(公社)二级传输的农村有线广播网。1973年

8月,县内出产的“杭州蜜梨”试销香港。

是年,全县34个公社均建立畜牧兽医站,有民办兽医38名。1974年

8月,上海电影制片厂在俞源公社俞源大队和溪里公社郭洞大队拍摄电影故事片《连心坝》外景。

是年,开始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农田除草,人工拔草和传统工具锄头、田耙被部分替代。1975年

7月,县自来水厂建成,开始向县城供水,饮用井水始减。

是年,项店公社西陈大队刘廷禄开始淡水珍珠养殖。1979年,邵宅公社后陈大队即进入规模养殖,蚌源来自江西鄱阳湖。1981年开始在全县选点推广。1976年

9月,县农业局组织全县农技干部38人赴湖南考察学习杂交水稻制种、繁种、高产栽培技术。

是年,县农科所试种杂交水稻“南优2号”(中稻)1.199亩,亩产501.9公斤,县内试种杂交晚稻44亩亦获成功。

是年,茶叶年产量首次突破百万斤(114.8万斤)。(三)1977—2007年1977年

11月,武义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胡德周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县本级开始组织以项目为基本单位的科技活动。

是年,武义县人民医院开展了开胸手术和开颅术。1978年

3月2—7日,全国古陶瓷研究会在延福寺召开。

4月,武义县首次召开科技大会,与会355人,主题是动员、号召科技人员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服务。

8月,国家林业总局在武义县林场召开全国14省油茶病虫害防治协作会议。

是年,全县杂交晚稻种植面积达6.88万亩,粮食亩产首次超过千斤(550.5千克),获省人民政府杂交水稻推广奖。

是年末,全县小水电总装机突破万千瓦(10365千瓦),其中并网8631千瓦。1979年

1月1日,壶山电视差转台建成试播,3月12日,正式转播电视。

4月,召开武义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县科协第一届委员会,胡德周任主席,此后科普活动进入常规化。

是年,全县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1980年

1月,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

2月,成立县沼气办公室,1981年改为县农村能源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业务归口县科委。

是年,武义县被评为全国小水电建设先进县。1981年

1月,成立县农业区划委员会,开展农业区划工作,1985年6月完成枟武义县农业区划综合报告枠。

是年,从湖南安江农校引进杂交水稻恢复系“测64-7”,并在海南岛自配杂交组合汕优64。

是年,武义县首次组织下达本级科技计划共16项,其中农业7项、多种经营6项、工业2项、医药卫生1项。

是年,县政府首次组织了科技成果评定、奖励,该年限于农业领域,获奖34项,次年扩大到工业领域。1982年

7月12日,《武义农科报》创刊,由县科委与县农业局联合筹办,1987年1月1日改名《武义科技报》。

8月,成立武义县中医院。

9月,东风莹石公司的“航天牌萤石粉”荣获国家银质奖。

是年底,县科协建学(协)会13个,会员647人;建立首批公社(泽村、大源)科普协会。1983年

1月,武义锅炉厂K290.3-6-AⅡ型双层炉排锅炉获国家经委优质产品金龙奖。

8月,县水电局开展武义县水资源调查和水利区划工作,其成果1986年5月获省区划委员会科技成果三等奖。

12月,武义县被列为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

是年,县内所产的“杭州蜜梨”参加全国出口商品展览,获外贸部荣誉证书,武义被确定为全国3个出口梨基地县之一。

是年,县政府下发了《武义县科学技术成果奖励条例》,奖励1982年科技成果35项,颁发奖金3050元。

是年,收集、整理外地工作的武义籍科技人员名单121名,并建立了通讯录。1984年

3月,县科委配置第一台APPLE-II型电子计算机(通称苹果机),运用于科技人员管理系统和承担国家指令科技部门的计算机推广、培训任务,此为武义境内拥有和使用电脑之始。

是年,建立“县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咨询服务。1985年

2月,建立县科技情报站,为全县的生产、科研收集、传递科技信息。

5月,开展全县森林资源调查,继而进行林业区划,其成果被省综合区划办授予科技成果三等奖。

8月,桃溪滩余家村生产的炒青茶获全省大宗茶评比第一名,12月,成立茶叶生产者协会。

10月,县政府在北京召开了武义籍科技人员茶话会,与会37人,其后在多地召开。

是年,县科委、县科协邀请武汉地质学院水文系教研室主任、讲师朱立等7人进行地热资源考察并作《水文地质勘查开发利用》学术报告。

是年,县科技、水产、外贸主管部门协同,从苏州珍珠研究所引进刚取得成功的“三角帆蚌人工繁殖”技术,从省科委引进无息贷款14万元,大面积人工繁殖珠蚌取得成功,结束珠蚌依赖自然、外地的历史。次年人工养珠发展到13个乡镇1500户,出现了一批专业村和境内首批农民万元户。1986年

3月21日,浙江省副省长李德葆来武义视察“星火计划”工作。

4月,武义县人民政府下文在全县实施“星火计划”。

7月,武义籍在杭工作的专家学者等13人回武义考察、作学术报告并向武义籍在外地的科技人员发出倡议书。

10月,武义茶厂生产的“天坛”牌特级珍眉绿茶在日内瓦第二十五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获金质奖。

12月,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著名农学家方悴农(武义籍)考察了陶宅乡杨店村“立体养殖户”程桂兰的“鸡—猪—鱼”养殖模式和“苏禽—85”父母代种鸡饲养。

是年,武义县农机具总厂参与的“6NF-13.2分离式铁辊碾米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也是县内首次获得国家奖项。

是年,县农业局、种子公司参与承担(第一承担单位:省种子公司)的水稻新品种“汕优64”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当时全国推广面积居第二位的杂交水稻组合。1990年该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是年,要巨水库繁殖武昌鱼细花200万尾成功,属省内首次。1987年

3月,县政府制订并施行“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奖制度与实施细则。首次评审(1985—1986年度),评出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各3项,四等奖5项。除授予荣誉证书外,分别给予800元、400元、200元、100元的物质奖励。

是年夏,县科委邀请铁道部第三设计院地球物理勘探队运用电探、震探方法勘察塔山温泉的地层、断层构造和热水分布情况,形成《塔山热水综合物探技术报告》。

9月,武义一中应用14台微机,配备专任教师、开设机房进行正规的计算机教学。

10月,县科委建立微机应用研究室,组织已有微机的县统计局、县工行和棉纺厂、造纸厂、无线电厂、农机具总厂、有机化工厂等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专职人员进行应用研究。1988年

1月14—15日,省地质矿产局在武义召开“武义县塔山地热勘察设计技术论证会”,与会专家、代表28人,确定了最佳钻探孔。后经过四个月钻探,初步搞清塔山地热开发价值。

12月8日,“武义县食用菌研究会”成立,有食用菌研究工作者和食用菌专业户50人参加。

12月,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简称农函大)武义辅导站成立(次年改为武义分校),首批学员51名。

是年,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显微外科手术。

是年,国家实行专业职务评审制度,武义县135名科技人员评定职称,其中高级4人、中级38人、初级93人。

是年,全县1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村村通电。1989年

年初,省、市科委和团省、市委把武义列为“青年星火技术致富带头人”活动试点县,车苏村代料香菇栽培(李明焱)、赵宅村果园菊水蜜梨栽培(赵世平)和余家村猕猴桃栽培(胡双全)为首批示范点,指派李明焱赴日研修。

3月,武义县被列为南方稻区五省杂交早稻新组合示范基地县。

3月,武义成立了农职称评定委员会,当年为乡镇聘用的408名农民评定了农民技术职称,获农民技师的57人。

7月,浙江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批复,武义县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县。

7月13—15日,武义县改灶节柴试点县通过省级验收。武义Ⅱ型水箱省柴灶被评为省级优秀省柴灶。是年底,境内91%农户使用省柴灶。

9月11日,长途全自动直拨电话正式开通。

11月,聘请袁隆平、李必湖、郭名其为武义县农业生产顾问,引进两系法杂交早稻新组合15个、杂交晚稻新组合1个,三系法杂交早稻新组合9个。

11月,要巨水库“网拦土池养鳗技术”通过专家现场验收。1990年

4月,省卫生厅批复:武义县基本消灭疟疾。

6月,列为政府十件大事之一的科技楼竣工,次月科委系统单位移入办公,科技楼成为县域科技活动中心。

7月,县农业部门完成农业部下达课题《开展畜禽疫病普查及防治对策》,撰写成《武义县畜禽疫病志》,并被评为全省畜禽疫病普查先进单位。

10月,省科委批准,在原茶叶生产者协会基础上建立“武义县茶叶生产经济服务协会”,开展传统烘青向名优茶转轨的全程服务。

12月25—26日,省人大副主任、浙大副校长王启东,省科委主任周文等一行领导及专家来武义检查省级火炬计划项目——镉镍电池开发的实施情况。

是年,武义(陶宅)无尘石棉厂引进青岛化工学院技术,开发的90—120支石棉纱、0.6—0.8毫米高质薄型石棉布取得成功,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1991年

2月1日,县科委、科协首次召开武义县科技人员迎春座谈会。科技界代表和县、部门领导150余人参加,县长作了重要讲话。

2月,县科委邀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一行4人考察境内茶叶生产状况,次月正式签订“联合开发武义县茶叶生产协议书”,嗣后在华塘蹲点举办“龙井茶加工技术培训班”,继之扩散全县,促进了武义茶叶加工从传统烘青至名茶的第一次大规模转型。

3月,县科委成立“武义县食用菌研究所”。当年,首批鲜菇进入日本市场。1992年

2月24—25日,金华市委书记郭懋阳、市委常委黄友源、市科委主任李定铁,在县领导陪同下专程视察武义无尘石棉厂和武义县食用菌研究所。

5月,县科委建立“武义县食用菌技术服务公司”,开展对菇农的全方位服务。

6月25日,县农能办的“椭圆抛物顶面自循环小型高效沼气池”通过了专家鉴定,并建议进一步推广。

8月,武义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县科技工作会议,正式宣布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并出台《关于大力推科技进步、振兴武义经济的若干意见》推动“科教兴县”战略实施。

12月1日,武义县城有线电视正式开通,当时有用户700多户,传送7套电视节目。

12月,由县食用菌研究所选育的高温香菇试推广取得成功并通过鉴定,是年栽培200万袋,实现产值490万元,菇农纯收入360万元,山区出现一批万元户;出口日本鲜菇50吨,创汇25万多美元。

是年,武义县农业局(种子公司)参与承担的“汕优64的选配和加速推广”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

6月,省科委主任马洵到武义考察星火计划工作,对县食用菌技术服务公司的业绩作了高度的评价并拨款支持。

6月,县科委、县农能办、省能源研究所与德国不来梅海外研究与发展协会签约,在界首村实施省重点攻关项目“能源与住房综合示范”,是境内首个也是浙江省农村首个国际科研合作项目。

8月,武义县被团中央、国家科委、农业部、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农村青年星火科技示范县”。

是年,武义无尘石棉厂0.6毫米超薄石棉布被国家科委确认为国家级新产品。1994年

6月,农业局主持研制的“武阳春雨”茶在武义通过鉴定。武义境内名茶品牌由舶来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方名茶品牌跨越,是年“武阳春雨”绿茶被列为省级优质名茶,获中国茶叶学会“中茶杯”全国评比一等奖、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9月7日,中央办公厅调研组余文龙、覃文成等4人在省委办公厅、省科委同志陪同下到武义调查实施星火计划、振兴农村经济的情况。县科委作了“实施星火项目,引导山区农村进市场、奔小康”的专题汇报。

10月,金星食用菌公司经理李明焱被团中央、国家科委命名为“全国杰出青年星火带头人”。

12月,国家科委条财司司长、高级工程师程振登来武考察星火计划工作。

是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全县食用菌技术开发归口科委管理,茶叶技术开发归口农业局管理,以集中精力做强两大支柱产业。

是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汕优64)主要承担者之一黄烈文,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津贴,是境内第一位。1995年

2月,县人民政府建立县食用菌生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通过加强政府部门和乡(镇)村服务力度,扶持山区农民做大食用菌产业。

年初,各乡镇配备了分管科技工作领导或乡镇科技助理,县科委、科协为他们在桐乡举办了首期培训班。

8月,柳城畬族镇被省科委确定为“浙江省星火示范乡镇”,实施时间为1996—2000年。

10月,柳城畬族镇农民工王竹林(1986年被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招收),代表浙江队参加全国第三届焊接技能大赛,夺得手工焊第一名,被《中国人物年鉴》编委会选入《1996年中国人物年鉴》。

11月,市安全局下文,县科委建立国家安全小组(境内首个部门),以规范外事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建立后连续三年被评为金华市先进国家安全小组。1996年

4月,金温铁路金缙段通车。

6月28日,武义县实现乡乡通程控电话。

12月,县食用菌技术服务公司被省政府命名为“先进农业龙头企业”。

12月,“能源与住房综合示范”(界首)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目实施为农村建设的国际合作研究作了有益的探索,其成果曾向东南亚推广。

是年,县委、县政府组织了全县科技明星企业和科技标兵评选活动,8家企业被评为科技明星企业,10位科技人员被评为科技标兵。

是年,县科委与县农业局、柳城镇共同实施省星火项目“吨粮万元工程”,面积600多亩,参加农户1200户,每亩纯收入15000多元。1997年

1月,县邮电局开始向用户提供INTERNET网络接入服务,网吧也随之在县城开始出现,到2000年年底全县发展到32家。

8月18日,县科委与德国不来梅海外研究与发展协会合作的柳城镇后坪山村“社会经济与能源综合发展项目”正式实施。

10月,县真菌研究所、县食用菌研究所等历时7年(1991—1997年)选育的“武香一号”,被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浙江省农作物“新品种(组合)”(2008年1月被国家认定),填补了国家低海拔地区高温季节大规模栽培香菇品种及技术上的空白,在全国推广应用。

10月27—29日,省科委主任马洵应邀参加了97′浙江武义开发农业成果展示会。

11月,基于德国不来梅海外研究与发展协会代表彼德·迪马对武义人民的真挚友情和为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所作的特殊贡献,县人民政府授予他“武义县荣誉市民”称号。

12月,由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武义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合作承担的“1000吨/年催化加氢法生产2,2’—二氨基联苄二磷酸盐”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胡康林个人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是年,武义金山茶业有限公司取得国家环保局有机茶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OCIA证书,允许其产品“牛头山”牌绿茶使用OCIA标志,是浙江省首家(国内第二家)拥有该标志的茶业公司。之后,有机茶逐步成为武义茶业产业的发展方向。

是年,全县代料香菇产值超亿元,占全县农业产值的四分之一,成为该县农村主导产业和农业经济主要增长点之一。1998年

4月,武义县通过省委、省政府的“市、县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首轮(1977年度)考核。

4月,成立“武义县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领导小组,继之召开动员大会,付诸行动。

5月,武义县科技信息网建立并实现了与省科技信息网络中心的联网。

11月,武义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了《武义县“科教兴县”规划纲要(草案)》,并作出了《关于“科教兴县”规划纲要的决议》。1999年

5月,武义县通过“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验收,得分968分(总分1000分),由科技部核准授牌。县委书记蒋岩金、县长金中梁被评为“1998年度全国科教兴县(市)先进个人”,受科技部表彰。

7月5—6日,受科技部委托,国家早稻品质改良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在武义县召开长江中下游(湘、鄂、赣、浙)四省两系法优质杂交早稻示范现场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原中国农科院科研管理部主任方悴农、省政府农办主任王良仟、科技部农社司农业处处长王宏广、省科技厅副厅长于涟等130多人参加会议。

是年,“武阳春雨”茶获1999年北京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名牌产品、1999年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特等奖。

是年晚秋蚕期至2000年春蚕期,武阳、履坦、桐琴、泉溪、王宅、桃溪滩、大田、邵宅8个乡镇92个村2000余户的蚕发生氟化物中毒,两期损失蚕茧37吨和64吨。

是年,武义县人民政府参与承办由金华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科学院支持、分年度组织的“金华·中国科学院工业科技合作洽谈会”(简称市工科会),为武义的工业企业引进高技术项目创建了常规化合作平台。

是年,全县消灭电视空白村(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电视。2000年

11月,中共武义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全县技术创新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推进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技术创新工程。

12月,县医院开通120急救寻呼系统,成立县120急救中心,开设远程教育和远程会诊系统。

是年,县科技网实现了与浙江省科技网、全国科技网的联网,拓展了科技服务功能。2001年

5月上旬,组织全县乡镇科技副职赴省农科院参加为期一周的现代农业园区栽培技术培训。

6月,县电信局开通IP城域网节点,开办了电信宽带ADSL业务,当年发展宽带用户190户。

7月,根据县政府企业改制有关规定,县科委下属的武义县食用菌技术服务公司、县微生物厂资产进行拍卖,收入96.5万元上交财政保管。

9月,建立“武义县科普联席会议”制度,部门联合、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科普工作。

10月和11月,省科技厅副厅长俞志华、沈广尧一行先后来武义检查指导科技工作。

是年,为感谢袁隆平院士对武义粮食生产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县人民政府授予他“武义县荣誉市民”称号。

是年,上半年武义县组织了全社会R&D(研究与试验发展)资源清查,此为国家首次全面科技资源调查,也是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涉及境内单位130多个,200多人参与调查统计。2002年

1月,机构改革中,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更名为县科学技术局,党组随之。

5月,“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武义分市场”开通,为境内外科技合作提供了便捷平台。

9月,武义科技信息网联通省科技厅的电子政务系统,项目申报、专利咨询、科技查新、资料文档下载等逐步实现网上办公。2003年

4月始,武义县科协独立建制,次月成立县科协党组(此前与科技行政部门合署办公、统一建立党组)。

4月,省委、省政府向武义县7个欠发达乡镇派遣了7名科技特派员。

7月,在全县科技教育工作会议上,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

8月12日,县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协工作的意见》和科普联席会议制度。

8月,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一行专程赴武考察科技特派员工作,对7位特派员和7个贫困乡、镇的扶贫工作作了充分肯定。

10月19—20日,“中国温泉养生论坛”在武义清水湾温泉度假村举行,其后于2007年11月在唐风温泉举办了第二届。

在滨江广场住宅小区建成全县首个“信息化小区”,光纤到小区,光纤(LAN)上网方式开始在普通居民中应用。2004年

4月,县人民政府首次命名浙江创业钢带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

4月,县委、县政府颁发《关于人才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并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开始构建系统化的“人才工程”。

8月18—20日,为加快武义企业融入“长三角”(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步伐,武义县委、县政府与上海市教委在武义图书馆举办“上海高校—武义企业科技合作交流会”,参观洽谈企业300多家,达成科技合作意向39项。

是年,武义博阳实业有限公司被授予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为境内首家。2005年

5月,县政府制发《关于加强专利工作促进技术创新的实施意见》,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1月,省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金华市政协、浙江古籍出版社、武义县人民政府在清水湾温泉度假村联合举办“吕祖谦暨浙东学术文化国际研讨会”,来自美国、法国等国家及全国(含港台)各地70多位学者与会,并举行了省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吕祖谦全集》首发式。

12月,县科技局被省科技厅评为全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12月29日起,县科协主办的刊物《武义科普》整合到《今日武义》,报纸每周一期增设《武义科普》专版。

是年,县科技局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武义县“十一五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共同编制了《武义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2006年

5月12日,县科技局与县广播电台、县新闻传媒中心联合开办了“特派员科技讲坛”,定期讲解农业科学知识、解答技术难题。

5月20日,武义县委、县政府与浙江大学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签订《浙江大学—武义县人民政府全面合作协议》,启动了全面合作机制,并建立浙江大学武义合作服务中心。

6月30日24时起,县电信局不再受理社会公众电报业务,电报退出历史舞台。

9月,武义县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在全省农业科技大会上交流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

10月,县委发出《关于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

10月25日,省科技厅副厅长邱飞章在金华市科技局局长徐俊等陪同下,就制定铁皮石斛国家标准问题到武义寿仙谷公司调研,嗣后,寿仙谷公司在省重大科技项目招标中中标,成为铁皮石斛及其相关产品国家标准制定者。

12月20日,召开县科技大会,提出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的目标,并表彰首届武义县十大企业杰出技术创新人才。

是年,武义县被上海市教委确定为12个高校技术成果重点转移地区之一。2007年

10月,浙江唐风温泉研究院、浙江更香有机茶研究院2家省级民营科研机构批准成立。

10月,浙江双峰锅炉公司的水煤浆锅炉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县内首个),同年驰江铝业有限公司的汽车超高压清洗机、微型仿生旋耕机及现代电器有限公司的新型环保电锤也通过了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11月,武义县的“一县二镇三村”(武义县—柳城畬族镇和新宅镇—祝村、华塘村和新宅村)被确定为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镇和村的试点。

是年,县医院脑外科组织的科技项目“重型颅脑损伤凝血功能变化”被评为浙江省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

是年,武义县获2007年度全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2007年度金华市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县称号。2008年

2月,县科技局内设机构由原来的办公室、计划管理科、科技信息科调整为办公室、农业与社会发展科、工业与专利科。

3月,县科技局与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合作项目《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经营手册》正式出版,科技部部长万钢作序。

5月26日,在浙江大学隆重举行了“浙江大学支持武义创业创新行动启动仪式”,并举办了“从结对帮扶到创业创新”科技合作成果展。省委书记赵洪祝出席并参观了成果展。

12月10日,金华市人民政府公布首批创新型企业,浙江武精机具制造有限公司为其中之一。

是年,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浙江驰江工贸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境内首批。2009年

3月5日,由浙江省农科院、上海市农科院、江苏省农科院联合在武义举行了“二省一市农科院科技下乡法人特派员入驻”启动仪式。

7月,成立“国家大院名校武义联合技术转移中心”。

10月18日,浙江赛纳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武汉船舶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的10800匹马力海洋平台工作船建造正式开工。

是年,武义县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县”。

第一编 农业科技应用

农业的产生源于新石器时代,始为渔、猎的补充,继则成为主业,使人类得以长时间在一块土地上开垦、播种、饲养家畜,繁衍生息。农业成为人类的衣食父母,定居使人类社会以更快步伐走向文明。

所谓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良种繁育、施用肥料、病虫害防治、栽培和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农田水利、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农村供水、农村能源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气象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等。

农业生产长期而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系统、完备的农业生产技术,从公元前东汉《氾胜之书》、北魏的《齐民要术》、明末的《农政全书》,直到当代分门别类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其传播仿效、推广应用引导着武义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本编主要侧重于从农业技术的各种要素反映技术进步过程。

第一章 粮食生产技术

武义县粮食生产久负盛名,有浙中“小粮仓”之誉,稻谷为大宗产品,次为玉米、豆、番薯、麦等。民国21年(1932)武义产粮70875吨,人均727千克。民国30年有余粮14500吨,运销邻县。1949年,武义、宣平两县粮食播种面积49.42万亩,产粮豆53451吨。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推行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改善了农业生产的条件和技术;全县粮食总、单产大幅度增长,1984年粮食总产量达196487吨,为武义历史最高值,单产最高是1992年,亩产839千克;解决了人口成倍增长所带来的吃饭问题。武义县获省“粮食高产县”优胜奖3次,获国家、省、市各级奖励23个。

改革开放之后,种植结构的调整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使水稻播种面积,尤其是双季稻面积下降。农业生产技术虽然不断提高,但全县粮食总产量大幅下降,2007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4.66万亩,产粮88890吨。

第一节 水稻

品种演变

新中国成立前水稻品种以农家品种为主。明嘉靖三年(1524)《武义县志》记载,武义水稻糯稻品种共9种。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武义县志》载,水稻品种有拖犁黄、大粒白、黄毛早、江西早、赤目夏等16个品种;糯稻有松花糯、青梗糯、双头糯、乌糯、红糯等12个品种。1900年何德润编的《武川备考》载,有籼(粳)稻品种17个,糯稻品种11个。民国30—38年推广了纯系稻5441、6506、6306、5575等。

新中国成立后,水稻良种推广频繁。

1949—1963年,主要是推广高产、抗病的良种,淘汰低产感病品种和混杂退化的农家品种。推广的早稻品种有早黄禾、早三倍、莲塘早、陆财号、江南1224、南稻、南特16号等,中稻有乌节稻、399、南塘矮16号、长秆白(细叶青)等,晚稻有晚籼9号、金华晚稻、10509、乌子晚、半斤谷、乌节花谷、黄禾子、新太湖青、三株京等,糯稻有寒糯(冬糯)、红壳糯、八月糯、乌子糯等。

1964—1975年,高秆品种改矮秆品种,实现矮秆良种化。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早稻有矮脚南特、青少金早、广陆矮4号、原丰早、圭陆矮8号、二九青等,中稻有广场矮、广矮3784、珍珠矮、南塘矮16号、岩革早等,晚稻有农垦58、农虎6号、沪选19、武农早、华西6号、珍珠矮、红梅早等,晚糯有台中糯、桂糯80、桂花糯、长粒糯等。

1976—1999年,大面积推广的品种,早稻有二九丰、浙幅802、浙76-1、原丰早、浙733、四梅2号、科梅7号等,糯稻有双糯4号、浙糯2号、矮双2号、双矮糯等。杂交稻推广后,常规水稻比例已降至20%以下,品种以优质早稻金早47、浙106等为主,晚糯品种2004年后为浙糯5号。

1976年,县农业局陈汉林、曹荣生率先接受杂交稻试种项目,并在县农科所试种南优2号杂交晚稻1.199亩并获得成功,亩产501.9千克,次年在全县推广种植了7103亩。1979年以后杂交晚稻以汕优6号当家,1983年杂交晚稻面积13.36万亩,亩产达436千克。1985年汕优64成为主栽组合,1995年以汕优10号、汕优647为主栽。1987年起开始全面推广杂交早稻,1991年,全县种植杂交早稻12.95万亩,占早稻面积的80%以上。杂交早稻的主栽组合为威优402、汕优48-2等。1997年,开展了两系优质杂交早稻的试种和示范,截至2000年,全县共推广两系杂交早稻5.59万亩,主栽组合为香两优68。

1999年,引进超级稻培矮64S/9311种子70公斤作单季中晚稻试种,2004年又引进P88S/0293、P88S/0389两个新组合进行试种,2005年,确定P88S/0293为示范品种,全县种植面积5000亩,其中,王宅镇陶宅村后金畈示范方,参加全省优质高产示范方建设竞赛,获得“优胜示范方”的奖励。2007年在全县18个乡镇开展示范方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根据示范方实割推算,该品种在武义作单季中晚稻种植,平均亩产550千克以上。

良种繁育

新中国成立前水稻种子多为农户自选自育,间或互相调换。19世纪40年代,宣平农林推广所曾推广水稻良种纯系稻种3000斤。新中国成立之后,种子工作贯彻“就地选种、就地繁育、就地推广”的方针,由农业部门组织选育。在1975至1976年期间,为加快杂交水稻的推广,县农业部门曾两度(1975年冬1人,1976年冬10人)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到海南岛,进行杂交水稻种子的制繁种。1977年,县农科所、县良种场开始采用三圃法(选种圃、株系圃、原种圃)提纯、复壮稻麦良种。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种子繁育工作以杂交早晚稻制种为主,1987—2005年二十年间,县种子公司向农户供应杂交早、晚稻种子3529.8吨,常规早稻良种2895.8吨,常规晚稻良种133.9吨。为提高良种供应质量,1997年3月,在武阳镇工业开发区征地4050平方米,建设“县种子加工中心”,1999年12月通过省级验收,并投入使用。

栽培

栽培技术随着种植品种、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不断提高。传统的水秧田育秧,烂秧现象较为普遍。1964年开始试用尼龙(塑料薄膜)育秧,至其后,绿肥田早稻采用安全期播种和尼龙育秧基本解决了烂秧问题。1984年推广早稻“浸种不催芽播种”育秧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初曾推广过“小苗带土移栽技术”,后被自然淘汰。

20世纪70年代后期,大面积推广杂交水(晚)稻促进了县内栽培技术的提高,主要技术有:培育壮秧(稀播大秧、小苗二段、中苗二段、大苗二段“四秧配套”);适当密植(6×6寸)、插足落田苗(亩栽6万—10万基本苗);采用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基肥足、追肥速、穗肥巧的施肥技术,重视促花肥和保花肥;水浆管理“提倡前期浅灌勤灌促早发,中期适时搁田促壮秆大穗,后期干干湿湿活水到老防早衰”。

20世纪80年代以模式栽培为主,90年代推广轻型栽培,普及配方施肥、免耕栽培和使用除草剂,使传承千年的田耙耘田自然走向消亡。2003年后示范推广强化栽培,主要是采用小苗移栽(4叶期前),单本稀植(移栽密度每亩7500—10000丛),节水湿润灌溉,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进行“强根保蘖”,充分挖掘个体生产力潜能获得高产,是一项超高产栽培技术。2003年在桃溪镇陶瑞方户开展生产试验,Ⅱ优084平均亩产达615千克,2005年全县示范推广面积达5800余亩,其中王宅镇陶宅村两优0293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达631.0千克。

第二节 旱粮

大小麦

新中国成立前,小麦品种有红蜈蚣、白蒲麦、立夏黄等。民国期间推广纯系小麦品种,皮大麦有白壳大麦等,裸大麦有三月黄。

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大面积推广品种,小麦为矮粒多、中农28、和尚麦;60年代小麦有介吉麦、吉利麦、矮秆红、丽水三月黄;大麦有矮白洋、浙麦12等;70年代以后,小麦品种主要有908、矮洛阳、区19,大麦主要是浙皮2号;80—90年代小麦品种以浙麦2号为主。1992年开始大小麦面积逐年减少,至2002年为0.55万亩,平原地区基本上不再种植。

大小麦栽培在20世纪50年代推广条播密植为主的增产技术,6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狭畦改宽畦、点播改条播或撒播、改宽沟为狭沟的种植技术,80年代落实生产责任制以后,稻板麦(晚稻收割后不做翻耕的播种方式)不推而广。

玉米

玉米于清初传入武义,曾为山区主粮,尤其是徙居武义的福建等地移民均以种植山玉米见长,1949年全县种植2.9万亩。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玉米种植面积尚大,后来山玉米减少,田玉米有发展。1986年玉米种植面积9048亩,至1999年降至4200亩。玉米品种,新中国成立初期山玉米以马齿种为主,田玉米则有宣平60日、磐安黄子等。1962年开始了杂交玉米的种植,20世纪70—80年代,普遍推广的杂交玉米有浙单1号、旅曲、虎单5号、丹玉6号、东单1号。1990年引进丹玉13、苏玉1号等,1998以后引进浙糯1号、白玉糯2号、超甜3号等鲜食玉米。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在人们食物结构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从主粮变为鲜食佳品从而得以保持生产,且是四季不断;作为畜禽饲料的玉米,已改为从北方生产带调入。

玉米栽培在20世纪80年代推广重施攻蒲肥和塘泥方格(或营养钵)育苗移栽的种植技术,90年代之后,则早春玉米普遍采用尼龙薄膜覆盖育苗技术。

至2007年,武义玉米种植基本稳定在0.8万—1.0万亩之间,其他旱粮荞麦、小米、高粱等均只有零星种植。

大豆在武义、宣平向来视作菜之上品,农户或整或零普遍种植,1949年种植7.16万亩。新中国成立前品种有黄皮豆、白豆、六月白等,新中国成立后推广的品种有五月拔、六月拔、矮脚早、兰溪大青豆、六月豆、“贼不要”等。1986年种植面积为1.54万亩。1990年引进日本矮毛豆、台湾292、美国矮生毛豆、台75等春大豆品种作为菜用豆得到快速发展。种田塍豆是境内的传统特色,20世纪60年代后又曾推广,并取得显著效果。1986年田塍豆产量达1026.1吨,占当年大豆总产量的34.6%。

其他豆类还有豌豆(俗称蚕豆),20世纪60年代初期种植较多,90年代推广中豌4号、中豌6号等品种,春秋两季收获,主要作为菜用。其他绿豆、赤豆、蚕豆(罗汉豆)均有零星种植,马料豆50年代中期种植面积较大,70年代后逐年减少。豆类作物除荷兰豆等在引进品种同时引进技术外,多凭传统经验与技术,实行市场经济之后外埠豆类干品(尤其是大豆)大量进入武义,境内种植面积显著下降,至2007年,尚存2.55万亩。

其他旱粮

番薯 为明末清初引进物种,也曾因对土、肥、水和技术要求不高而受山区农民青睐,1949年种植2.49万亩。新中国成立前品种有红皮白心六十日、广东白、宣平土番薯等。新中国成立后品种以胜利百号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以本地“红心”番薯和浙薯1号为主,后引进中晚熟烤薯用品种浙薯13。

番薯栽培采用扦插,在20世纪70年代曾推广过温床育苗、小苗扦插的栽培技术,80年代推广番薯栽培“五改”(一改老品种为新品种,二改长蔓苗为长、短苗兼用,三改平畦为大垄双行,四改直插为斜插或浅平插,五改基肥为增施、深施基肥、合理追肥),由于多数旱地坡陡、土薄,番薯栽培“五改”难以普及。

至2007年种植面积已降至1.15万亩。

马铃薯 为粮菜兼用作物,民国时期曾着力推广秋马铃薯,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山区仍强调种植,其后,则主要作为高山蔬菜经营。马铃薯品种在60年代前以本地薯种为主,60—70年代以“四川种”(俗称麻铺种)在全县当家,1995年起,农业部门从黑龙江引进熟期早、品质优、产量高的东农303、克新4号等品种和技术,成功后,早春马铃薯得到发展,1999年达到2.07万亩,总产3509吨。其后,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

毛芋 又称芋艿,种植历史悠久,粮菜兼用,武义以种类多、品质佳而负盛名,农户有丰富的轮作管理技术。品种先后有黄芋、红花芋、紫芋、水芋、香芋等。20世纪70—90年代种植面积均在2000亩左右,进入21世纪后,毛芋很少作食粮,以蔬菜进入市场。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灾害

据记载,武义、宣平两县历史上水稻发生过的病虫害有50余种,造成经济损失较大的主要是“三虫三病”,即: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纹枯病、稻瘟病、稻白叶枯病。

自推广杂交水稻后,麦类、油菜等冬作面积比例增加,氮肥施用量增加,三病(稻纹枯病、稻瘟病、稻白叶枯病)三虫(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开始成为水稻生产的主要威胁。

2001年以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早稻面积逐年减少,单季稻面积连年扩大形成单、双季混栽格局,单季稻种植面积的大量增加,形成病虫害传播的有效桥梁。此阶段以三虫(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两病(稻纹枯病、稻瘟病)危害为重。

病虫预测预报

新中国成立后,病虫预测预报即有组织地进行,始由县治虫指挥部领导、农林科具体负责实施,1963年在县良种场建立病虫测报站。20世纪70年代,先后开展棉花、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病虫测报工作。1986年病虫测报工作扩展到各种农作物的主要病虫测报。是年,有专职病虫测报员4人。2003年6月县病虫测报站与农技110合署办公,有专职测报人员4人,测报范围覆盖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等各个方面。2007年病虫测报站、植保站并入粮油技术推广站。

测报站建立之后,病虫预测预报技术不断积累。前期主要采用点灯诱蛾、田头赶蛾、检查蛹羽化进度、查卵块、查虫情等常规方法进行。1980年采用有效积温相关回归法预测第一代二化螟虫的发生情况,病虫测报工作开始与数学相结合。到2007年开始建立以县级为基础,市级为补充、省级为重点的测报网络建设,至2008年年底,浙江省农作物病虫监测网武义区域站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站建成确保了监测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预报准确率,进而提高了农业安全生产能力的保障。

病虫防治

新中国成立前,病虫灾害对农业生产危害甚烈,一般年份因此而损失粮食两成以上,发生面积达六分之一。民国期间,虽曾设有县治虫委员会,但收效不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仍因缺少科学技术和药剂,病虫灾害防治也不平衡。1963年贯彻“治早、治少、治了”的方针,开展“有虫必治,无病早防,适时治,普遍治,冬季三耕三光,选用抗病良种,消灭越冬螟虫,消除病源”的群众性防治,虫害减轻。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提倡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加强植物检疫,少用或者不用化学防治,控制了水稻病虫的危害。1984年建立以防治稻瘟病为中心的粮食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试点,1986年综防区从原来的10万亩扩大到15.25万亩,综防区效果显著。

1987年,县内首次在履坦镇履三村发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1989年发病面积迅速扩大,成为主要病害之一,1991年,早稻发病1266.7亩,晚稻发病15707.6亩,通过采用强绿精进行种子消毒,搞好秧田期防病,以及本田期肥水管理等综防措施,细条病方得到初步控制。2000年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把植保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把植保工作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其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以农药减量控害增效为突破口,选用低毒高效农药、先进的施药机械和科学的施药技术,减轻残留污染。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增效面积15.0万亩次,至2007年,累计推广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45.0万亩次。同时大力推广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方式,到2007年累计推广1.5万亩次。

在化学农药使用之前,防治农作物虫害依靠烟茎、茶子饼、雷公藤、石灰等土农药,根据经验使用。民国37年(1948)省农业改进所第四农业推广辅导区曾配给本县滴滴涕25公斤,为武义县使用化学农药之始。

新中国成立后,农药及其使用技术也逐步得到推广。先后被使用的主要杀菌剂有西力生、赛力散、硫酸铜、稻脚青、稻瘟净、井岗霉素、401、402、叶青双、甲基托布津、托布津、多菌灵、克瘟散、三环唑等。主要杀虫剂有属于有机氯类的666、223,属于有机磷类的1605、1059、敌百虫、敌敌畏、乐果、杀螟松、甲胺磷、氧化乐果、稻虫净、速灭威等,属于有机氮类的杀虫脒、叶蝉散、呋喃丹,属于仿生类的杀虫双,属于菊脂类的杀灭菊脂等。除草剂有除草剂1号、扑草净、敌草隆、除草醚、绿麦隆、杀草丹、二甲四氯、丁草胺、草甘磷等。20世纪50—60年代666、223为当家农药。

1972年开始停止使用有机汞杀菌剂西力生、赛力散、稻脚青。在20世纪70年代还一度提倡大办土农药,以解决化学农药之不足,据1971年7月20日统计,全县办有土农药厂(场)1500多个,生产使用土农药600多吨,防治面积10万亩。80年代初开始停止使用有机氯类农药,由高效低毒的杀虫双、呋喃丹、叶蝉散、氧化乐果、速灭威等杀虫剂所代替,并推广使用克瘟散、三环唑、杀灭菊脂等高效、低毒农药。

20世纪90年代一批新型活性、超高效、低用量、低残留的农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国外优质农药开始进口,对农药品种的更新换代起了推动作用,如防治二化螟的农药从杀虫双→三唑磷→杀虫手→虱螟丹→阿维菌剂混剂→锐劲特→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虱的农药经历了叶蝉散→优乐得(进口)→扑虱灵→康福多(进口)→吡虫啉等品种更替。

食品的农药残留和人畜的直接、间接积累性中毒被认识后,除了农药本身更新换代之外,生物防治重新被认识并得到重视。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或害虫天敌进行无害化防治。2005年利用微生物防治病虫面积15.57万亩,保护利用天敌防治面积为19.35万亩,合计34.92万亩。现代植保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即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综合防治,其效果更好。

除草

县内杂草种类繁多,在粮油上以禾本科、莎草科、雨久花科、泽泻科、千屈菜科、苋科、浮萍科等为主。种类有稗草、千金子、看麦娘、水竹叶、马唐、异莎草、牛毛毡、鸭舌草、矮慈菇、节节菜、空心莲子草、浮萍等。

除草传统方法是人工拔、铲、耘(稻田)。从20世纪70年代起,引入化学除草的药品和技术,并逐渐成为主要手段。1974年开始在稻田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1978年早晚稻化学除草面积达2.55万亩,1980年达14.3万亩。90年代后期,随着苄磺隆等新型超高效除草剂的推广应用,稻田杂草谱发生了重大变化,恶性杂草已上升为优势杂草群落,给稻田化学除草增加了难度。稻田除草从1992年前用苄黄隆(农得时)、丁草胺、草克星等单剂逐渐发展到使用混剂,在杀草谱、杀草效果、安全性上都有了提高。90年代后期使用的稻田除草剂种类繁多,县内使用的有二氯·芐、乙·芐、丁·芐、杀·芐及苯·芐等系列混配剂。化学除草范围从水稻扩展到小麦、油菜,1991年开始小麦田化学除草,甲磺隆、绿磺隆取代了绿麦隆,后因甲磺隆、绿磺隆在土壤中残留期过长,影响后茬作物的生长,被禁止生产和使用。1998年后麦草净成为麦田化学除草的主推品种。油菜田化学除草由于多年连续使用禾草克、盖草能,阔叶杂草增多,逐渐被高特克取代。

灭鼠

鼠害是粮食生产之大敌,千万年以来均无善策良术,传统上多仰仗蛇、猫头鹰等天敌抑制,人为方法是水稻抽穗前割除田边杂草及掏鼠洞驱鼠,或放鼠夹、鼠笼捕捉,户内即养猫捕杀等,但对广阔田间的鼠害不可能起根本性的作用。农药普遍使用之后,生态失衡,老鼠天敌减少,鼠害猖獗。

20世纪70年代始出现灭鼠药物,武义县于2004、2005年连续两年开展了春季农村统一灭鼠活动,共发放敌鼠钠盐毒饵4.62万公斤(原药231公斤),全县48万亩农田、24万户农户进行统一灭鼠,百架捕鼠率为零,一段时期内取得灭鼠效果,降低了鼠害,但长期效果仍有待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

第四节 耕作制度与土壤改良

耕作制度

轮耕制 在古代,地广人稀,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缺乏,水稻生产在相当长时间内采用轮耕制。隋朝至唐中叶,沿袭北魏均田制,把田划为三类,露田种植谷物,桑田植桑,不宜栽桑的即为麻田,种麻。各种农田配置给农户后,按规定标准收取粮食、绢、麻布作为赋税。其中种植粮食的露田,不仅按照农民男丁、女口配置,奴婢减量配置,耕牛也按一定标准配置。依一年耕种、一年休耕的产量标准计收赋税。轮耕是保障谷物收成的基本方法。

连作制 唐贞观之治以后,和平的环境促进了人口的发展,粮食需求量随之增加。一是轮耕的露田改为连年种植,二是桑、麻田可以种植谷物的转为粮田,桑、麻即向旱地发展。经宋、元、明、清数朝,南方人口迅速增加,耕作制度不仅完全趋向连作制,而且还向山地旱粮发展。到民国时期,水稻为一年一熟,收获后则配种田豆、荞麦,或者散播绿肥、闲置。旱地也趋向麦(马铃薯)—番薯两熟制。1949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9.42万亩。

多熟制 民国21年(1932)和民国25年,东皋莲荷畈等地曾试种双季稻,由于干旱、病虫害等原因,未获成功与推广。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试种双季早、晚稻获得成功。经1957—1963年示范、推广,技术成熟。1964—1971年大面积定型,粮田即基本上是水稻两熟制。

1972—1986年,扩大春粮(油菜)—双季稻新三熟制,实行晚稻杂交化,1987—1999年基本实现双季早、晚稻杂交化。在1972—1986年间,每年全县春粮扩大到9.87万亩。1986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3.34万亩,其中,连作晚稻种植达15.92万亩,占晚稻面积的75.13%,水田复种指数达233.89%,旱地复种指数为227.14%。

2000年以后,随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单季稻(中稻)面积急剧增加,“一经一粮”搭配的二熟制种植与三熟制各占一半。2007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4.66万亩,其中,春粮0.47万亩,早中稻面积4.84万亩,秋粮19.35万亩;秋粮中,单季晚稻9.91万亩,双季晚稻4.7万亩;水稻恢复单熟为主。

粮食市场放开之后,粮食余缺调剂空间扩大,粮价不高,加之生态恢复,野猪等兽害频繁,21世纪开始,旱地作物番薯、马铃薯和豆类作物向粮田转移,原先种粮的山垅梯田、旱地大面积改种茶、果等经济作物或退耕还林。

土壤改良

水田土壤改良主要方式是种植豆科绿肥,以草子(紫云英)面积为最大,次为麦生(大小麦、草子、油菜混播做绿肥)、绿萍。新中国成立前至20世纪50年代草子和“麦生”(主要是大麦青)并存。

20世纪60年代初,县内推广“以磷增氮、小肥换大肥”的栽培技术,绿肥单产提高,种植面积扩大,至1966年、1967年绿肥面积达19.37万亩(历史最高年份)。单产从50年代的500千克左右提高到80年代的1500—2000千克。草子的主要品种是大桥种、平湖种和满地红等,大桥种开花较迟,产量较高。

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春粮播种面积扩大,绿肥年播种面积稳定在12万亩左右。杂交稻推广后,早稻草还田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1983年全县早稻草还田达到15.3万亩。90年代后,由于早稻草还田耗工较大,双季杂交晚稻插秧季节较紧,早稻草还田面积下降,平原地区大多数在田间焚烧后再插晚稻。在山区半山区的水稻田(包括平原地区的山垅田),曾普遍存在苗期施用石灰和分蘖期割树叶(草)摊田的习惯,90年代后则鲜见。

旱地土壤改良,如黄土丘陵改造,则采用种植黄豆、花生等豆科先锋作物为主,1983年冬引进旱地绿肥大荚箭舌豌豆,1989年引进印尼豆,曾成为“三园”(桑、茶、果园)套种的主栽绿肥品种。

施肥

肥料种类有土杂肥、绿肥、化肥、菌肥等。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施用土杂肥,其中以农家肥(人粪尿、家禽畜栏肥、草木灰)为主,辅之以各种绿肥。

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商品肥(化学肥料),先是肥田粉,后来是氨水等,70年代中期起化学肥料应用开始增加,同时推广施用5406菌肥和腐植酸肥料。化肥种类,氮素化肥有尿素、碳酸氢铵;磷肥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钾肥有氯化钾、硫酸钾。80年代后,微量元素开始得到重视,复合肥应用增加,有硼砂、钼肥、锌肥、磷酸二氢钾等。复合肥以含氯或含硫三元素复合肥为主,90年代开始出现商品有机肥、复混肥等。混配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商品有机肥则以畜禽粪便、动物骨粉等制成。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食品安全生产意识的加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传统有机肥施用技术重新被广泛重视和应用。

农民施肥技术通过农技人员培训、指导相应跟进,在集体化生产时期,生产队配有兼职植保员,负责化肥农药的配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施肥技术走向普及化。

第五节 机械化和农田基本建设

机械化进程

生产工具是粮食生产科技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武义县粮食生产中所使用的工具,长期以来耕作都是犁、耙、耖和形形色色的锄头、田耙等传统农具,灌溉除引水之外,提水抗旱则是木制的水车,收割用镰刀,脱粒用稻闸(方形)、稻桶(圆形),晾晒用地垫,清选用风车、匾、筛,运输多以肩挑,平原地区有部分手车。工具均为人工操作,犁田、耙田、耖田即以牛力为主,故有“牛是农家宝”之称,新中国成立后曾有相当长的时间被列入政府保护之列,未经批准不得宰杀牛。1949年武义、宣平两县存栏耕牛有19320头(四分之三是黄牛),直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仍然保持在1.8万—1.9万头之间。

1955年,武义、宣平两县农业局始配专司农机具推广使用的农机干部。1962年成立县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1965年武义开始有用柴油机作动力的拖拉机耕田、耙田,至1971年,拖拉机发展到168台,机耕面积2.54万亩,占耕田总面积的9.6%,是为武义农业机械化之始。1974年,国家提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目标之后,进一步认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其后,加强了农机管理机构建设,农业机械的应用和相应技术的推广步子加快,从事专门化作业的耕整机、开沟机、旋耕埋草机(秸秆还田机)、水稻插秧机、抛秧机、稻麦条播机、多功能田园管理机、收割机、脱粒机、烘干机陆续运用于粮食生产。至2007年,平原地区的水稻生产耕作、收割基本实现机械化(见表1-1)。

在农业机械推广中,同步开展了农机培训,1991年6月成立农机培训站,次年5月,成立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一级乙类学校),开展常态化的拖拉机手、收割机手培训和农机修理等专项培训,到2005年年底止,共培训各类机手4151名,各类农机修理工140人,农机使用、修理技术得到广泛普及。

农田标准化建设

1990年,武义县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至2007年年底,投入土地治理项目资金1.59亿元,实施项目26个,涉及13个乡镇(街道)、374个行政村,20.14万农业人口,完成土地治理面积17.76万亩,其中标准农田7.6万亩。田间营造防护林0.71万亩,开挖、疏浚渠道297.45千米,衬砌渠道1686.45千米,埋设地下管道5.65千米,建成渠系建筑物16937座、倒虹吸17座1.02千米,建成机耕道路644.51千米。通过项目实施,基本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田格局。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1997—1998年,武义县在王宅镇郭浦朱村实施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示范园区建设目标是以机械化、水利化、园田化、科技化为重点,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和物质装备水平,以实现农田设施标准化、生产机械化、农业技术科学化、生产经营集约化和生产服务社会化。在项目实施期间,投入资金299.65万元,治理农田、土地1100亩,将其建成长65米、宽20.5米、面积为2亩一块的标准农田;浇筑“U”形灌渠10.3千米,砌排水渠19.2千米,建成渠系建筑物126处;修筑机耕道路15千米,种植防护林6000株。农田基础设施的完备,为农业实现机械化铺平了道路。示范园区建设期间,购入农田耕作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机、抛秧机、烘干机和运输机械41台(套)。

在其先后,武义建设的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尚有武阳镇的南湖畈(500亩)、塘头畈(800亩)、端村畈(800亩),履坦镇的履三畈(800亩),邵宅乡的后陈畈(1000亩),泉溪镇的巩宅畈(1000亩),桐琴镇的敕令桥畈(800亩),桃溪滩乡的三角店畈(400亩),王宅镇的仁村后畈(1000亩)、王宅后畈(2000亩),总计投入资金1280万元,建设面积9100亩。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试点

2006年,县农业局在桃溪镇的泽村、锦源、上江、泉丰四个行政村进行育秧、机插、统防统治和机收一条龙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试点,450亩总产量210.7吨,平均亩产达469千克。2007年,武义现代粮食专业合作社在王宅镇仁村建立集秧苗生产、供应、机插、机收及粮食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病虫害检测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万亩工厂化育秧基地”,基地内修建了办公管理用房240平方米、生产用房900平方米,整理标准农田120亩等基础设施,购置了机播流水线4条、高速插秧机2台、步进式插秧机28台、育秧盘14.5万只、植保机械20台、手扶拖拉机2台、旋耕机2台。当年,该基地为9个乡镇提供工厂化生产秧苗6390亩,机插面积3680亩。2008年,基地完成工厂化育秧1.2万亩,完成机械化插秧1.056万亩,开展统防统治5000亩,为县内水稻生产全程实现机械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第二章 桑、麻、棉生产技术

桑、麻、棉是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之后最普遍的衣着之源,桑、麻织物(绢与麻布)也与“皇粮”一样,在农民必须缴纳的赋税之列。宋代之后棉花出现,百姓衣着以棉织品为主。

第一节 蚕桑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蚕丝的国家,是上古时期最重要的技术成就。武义在700多年前就有相当发达的蚕丝业,民国时期亦为政府倡导。民国17年(1928),省蚕桑改良场派蚕业讲习所的王瑶贞来武义推广蚕种、指导蚕业生产,时武义、宣平均建立模范桑园,武义还办过缫丝厂,抗战时期走向衰落,至民国末期,仅存少数农户种桑养蚕。1955年起开始发展,专业技术干部张宝珊在白溪(红星乡)蹲点,一年养蚕15次获得成功,单位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武义还试养过蓖麻蚕、柞蚕、木薯蚕,但未作推广,1972年自然消失。1981年后,蚕桑迅速发展。1985年桑园面积达8981亩,次年产茧首次超万担,并先后创办了丝厂、绸厂等加工企业,其技术随产业发展而进步。2007年,全县有桑园13366亩,产茧693吨。

栽桑

品种 传统桑树为乔木桑,新中国成立初期改以草桑为主,1958年白溪蚕场开始种植湖桑。1982年起,桑苗多由外地调进,品种主要有荷叶白、团头荷叶白、桐乡青、湖桑197等,后推广农桑12号、14号等农桑系列新品种,2007年后,引进“强桑一号”、“丰田2号”。

栽培1956年栽桑仍以高、中杆稀植为主,每亩300—600株,实行栽前开沟施肥,栽后除草、施肥、培土,适时修剪、定型,产叶量不高。1964年,桃溪公社陶村大队在“上山头”筑梯地栽桑,桑树上山获得成功。1970年,马昂村率先试种无杆密植桑获得成功,后采取矮杆密植养成,亩栽桑800—1000株。该年农业部门提出桑园“四改”(即草桑改接桑、老桑改新桑、高杆改低杆、稀植改密植),提高了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桑园立地条件以沿溪两岸的溪滩田、地为主,桑树肥培管理注重施用有机肥,播种绿肥和氮、磷、钾肥的配合使用,特别注意硼砂的施用和翻耕除草。1979年开始引进桑园喷灌机35台,1983年在泉溪乡麻蓬村建成电灌站,以保桑园抗旱。1980年,桑园用草甘磷除草试验获得成功,继之迅速在全县推广。

病虫防治 桑树害虫主要有黄叶虫、桑毛虫、桑螟、桑蓟马、红蜘蛛、桑瘿蚊、桑天牛、介壳虫、金龟子等,病害有粗皮病、膏药病、芽枯病、叶枯病、根瘤线虫病等。其防治多结合桑园管理,进行开沟排水、园土翻耕、整枝修剪等,同时也施以人工捕捉害虫,刮除病菌、虫卵等。治虫农药主要是敌敌畏、乐果,治病农药主要是抗菌剂,粗皮病用硼砂防治。20世纪90年代重点推广应用夏伐后的白拳(白条)治虫和冬季的白条治虫。20世纪末,桑地深翻的减少和气候的转暖,使病虫害有所加重,桑瘿蚊出现并蔓延各地,有些山区桑园损失较重。

养蚕

蚕种 新中国成立之前,蚕种以土法制种为主,新中国成立后由省农业厅蚕种公司统一供种。20世纪60年代饲养的蚕种有华10×瀛文、镇11×镇12等,70年代有苏16×苏17、东肥×华合等,80年代有东肥×华合、杭7×杭8、菁松×皓月等,90年代中期开始以菁松×皓月为当家品种。

传统养蚕为春季一期,1956年派进蚕桑技术干部后试养了秋蚕,次年推广春秋两期,1958年开始全年饲养春、夏、早秋、中秋、晚秋五期蚕,1993年开始改为四期,取消早秋蚕期。

蚕种20世纪50年代武义委托永康催青,宣平请诸暨代为催青。1961年开始县内催青,1967年在县城建立催青室,前期催青用木炭加温,1983年起配置空调设备,催青室一次能催青蚕种1万多张。

饲养 家蚕饲养技术过程为收蚁、小蚕饲养、大蚕饲养、上蔟结茧和采茧。收蚁一直实行网收法。小蚕饲养在1957年前为常温饲养,1958年重点推广防干纸育,1964年推广小蚕坑房育,20世纪70年代用塑料薄膜代替防干纸覆盖,1982年以后推广小蚕共育,1997年以后推广小蚕省力化立体育,2008年建成首个标准小蚕共育室。大蚕饲养历来用蚕架、蚕匾饲养,部分养地蚕。1997年开始推广大蚕省力化养蚕技术,蚕的发育与茧的质量均随技术进步而提高。上蔟结茧多为蜈蚣蔟结茧,1981年曾进行方格蔟试验,到2005年全县推广方格蔟26万片。

1990年县农业局开始在全县推广蚕桑模式技术来提高蚕茧的质量和经济效益。2003年开始推广大棚养蚕技术,大棚养蚕实行小蚕共育、大蚕条桑育、自然上蔟。

病害防治 家蚕病害主要有中肠型脓病、空头病、血液型脓病、白僵病、蝇蛆病、中毒症等。其防治初期用大蒜、甘草作蚕儿添食防治家蚕病害。1958年起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蚕室蚕具用福尔马林熏蒸,赛力散石灰浆、石灰水消毒,后用漂白粉代替赛力散石灰浆,蚕体、蚕座用赛力散或西力生防僵粉、漂白粉、石灰粉等进行消毒,家蚕蝇蛆病用灭蚕蝇喷蚕体或添食防治。20世纪70年代后期推广应用“氯霉素”添食,“防病1号”蚕体蚕座消毒,继续采用漂白粉和新鲜石灰粉配制石灰浆进行蚕室蚕具消毒。80年代采用“新洁尔灭”、“402”抗菌剂等新的消毒剂,1992年推广“消特灵”、1999年推广“熏消净”作消毒剂。至今使用普遍的还是“消特灵”和漂白粉。

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个别蚕种本身抗逆性较差和环境污染加重而使蚕中毒频繁发生,主要是氟中毒。预防技术为:一是对桑叶氟化物含量超标的点采取防氟技术措施;二是晚秋蚕选用抗氟性较强的秋用种。为避开污染源,2000年起桑区向南部地区转移。

第二节 苎麻

苎麻在武义宋以前生产较多,后随棉花的出现和人口的发展,麻地若干改为种粮,但至清中期仍是土产之一。而宣平县在民国时期苎麻仍为主要经济特产。民国21年(1932),韩宝恒的苎蔴在省农产品展览会上获甲等奖。民国32年种植面积600亩,产麻45吨,民国36年升至150吨,大部分运销丽水、温州等地。

新中国成立后到1960年,苎麻种植面积稳定在2000亩左右,产量在100—150吨之间。1960年以后,种植面积减少。改革开放后,倡导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桃溪镇等地发展迅速,1987年种麻面积剧增至1.04万亩,产麻807吨。后因销售不畅、价格下降而减少,至2007年尚存900亩,产量135吨。

苎麻主栽品种有青皮麻、细壳黄皮麻,1985年从湖北引进黄尖种子,经繁育后种植面积比细壳黄皮麻略多,其他少量种植的有铁浆麻、火壳黄皮麻等。

苎麻繁育一般以分株法为主。管理上每次收麻后上栏肥、麻壳等有机肥,然后整地,冬季亦是先覆盖有机肥,然后整地越冬。

苎麻主要虫害为赤蛱蝶、黄蛱蝶,其次为苎麻夜蛾、天牛,用甲胺磷、杀虫双等剧毒农药防治;病害有白羽纹病、褐斑病,用福尔马林进行人工土壤消毒,并进行轮作。

武义、宣平历史上种植的还有络麻,年种植面积在100—300亩之间,1985年为高,种植459亩,产麻86吨。20世纪90年代后鲜见种植。

第三节 棉花

生产较桑、麻为晚,浙江可见记载最早是南宋(余姚、慈溪),武义在明嘉靖县志中已有棉花、棉布记载,其后至清朝有较大发展。棉花既是重要农产品之一,也是衣着的主要原料。民国时期种植面积较小,产量也不稳,所产棉花大部分用于纺织土布,做棉衣棉被。1938年植棉1632亩,亩产31.5公斤。新中国成立初期也仍不多,1959—1960年按省、地下达计划,种植面积分别为1.86万亩、1.95万亩,所产棉花由供销社收购。1961年减至2714亩。1963—1979年,棉产量保持在100—150吨之间。1980年又回升到1.38万亩,其后持续下降,2007年种植面积为200亩,产棉16吨。

棉花品种新中国成立前以中棉为主,也有部分美国A字棉。1966年以后大力推广美国岱字棉,1976年引入协作2号取代岱字棉。1986年邵宅乡下埠口村试种无毒棉成功。

棉花的栽培管理,传统比较粗放。1964年起推广晒种选种、条播密植、适时整枝打脑、肥以磷为主和及时防治病虫害等系列高产植棉技术。1980年大面积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1982年起采用地膜覆盖育苗。棉花主要病虫害有棉立枯病、炭疽病、角斑病、地老虎、棉芽、棉铃虫、红蜘蛛、红铃虫等,防治农药为拟除虫菊脂类、甲胺磷等。

第三章 蔬菜、油菜生产技术

第一节 蔬菜

品种

明嘉靖三年(1524)《武义县志》就载有蔬菜30多种,其中包括苦叶菜、蕨等野生蔬菜,并且多数传种不断。民国年间,武义、宣平一带蔬菜仍为30多种,以白菜、白萝卜、胡萝卜、黄芽菜、茄子、莴苣、苋菜、芥菜、菠菜、南瓜、黄瓜、丝瓜、冬瓜、葫芦瓜、羊角豆、豇豆、蚕豆、罗汉豆、葱、韭、蒜、生姜、辣椒、金针、茭白等最为普遍。20世纪30年代末引进甘蓝,1947年引进美国胡萝卜,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引进番茄、洋葱、甜椒、花菜等,80年代起菌类蔬菜品种大量增加,并引进生菜、西芹、日本南瓜、青花菜、油麦菜等,90年代后期起,野生蔬菜时兴,马兰头、苦叶菜、香椿等均有人栽培。

栽培

历史上蔬菜均为农户分散栽培,自给自足,城镇也是自产自销,根据传统经验与技术种植。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专业蔬菜生产基地形成,开始多在城内、城郊,定点在鸣阳、金星、大坤头、程王处、汪村等村。同时采用“以粮换菜”办法,由汪村向白洋渡等地的厂矿职工供应蔬菜。1986年,专业村建成土地平整、沟渠配套、排灌方便的高产稳产的蔬菜基地400亩,添置钢架塑料大棚4个,计360平方米,始用大棚育苗,改变阳畦育苗方式。同年又在履坦镇叶长埠村建成远郊二线蔬菜基地100亩。1992年,县蔬菜公司在程王处蔬菜基地用毛竹大棚种菜获得成功,以其成本低而得到快速发展,后代以钢架大棚,到2005年大棚面积达到1354亩,其中钢架大棚为238亩。此外,在蔬菜生产中,1992年引进遮阳网,1998年夏引进防虫网。

1995年,义乌人在武义承包土地种植早春地膜覆盖马铃薯,后被普遍仿效。20世纪90年代后期,毛芋逐步成规模发展。2001年泉溪镇从福建引进槟榔芋,种植300多亩,由福建购销业主与农户签订订单形成基地,2003年达到580多亩。到2005年全县毛芋规模种植面积已达5100多亩,主要集中在茭道镇、白洋街道、柳城镇等。

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武义曾形成数个区域性基地和专门生产技术。1964年芦北乡和桐琴果园从安徽歙县、湖南邵东引进“千日花”、“荆州花”等黄花菜品种种植,并发展较快,1986年种植面积有689亩,所产黄花菜由商业部门收购外运销售,因栽培、管理、采摘、加工基本上依靠手工,90年代即已很少。

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白姆乡上宅村村民利用源口水库自流灌溉库底流水温度较低,有利于茭白生长的有利条件,开始种植茭白,获得较好的收益。1991年县蔬菜公司从义乌柏丰村引进“义乌象牙”茭白品种,在白姆乡上宅村试种3亩也获成功,冷水茭白种植技术即予推广,后面积逐步扩大,1994年种植400亩,1999年达到8700亩,2002年达到15000多亩,主要分布在白姆、王宅等两个乡镇。后因干旱、市场回落等原因,2005年种植面积回落到1500亩左右。新宅等山区乡的部分村也利用山区凉爽的气候和较低水温,发展茭白生产,亩产值可达2500元。茭白品种有浙茭二号、浙茭911、珍珠1号、八月茭、六月茭和四季茭等。

高山蔬菜

1995年,为满足城镇蔬菜市场秋淡季供应需要,县蔬菜办公室在宣武乡大莱村规划发展高山蔬菜300亩,试种了四季豆、萝卜、西瓜、辣椒等十多个品种,后逐步扩大。1999—2001年,县高山蔬菜办公室组织实施了“炎夏蔬菜无公害生产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的项目,引进高山蔬菜17个种类、55个品种,确定主栽品种11个,并引进推广了相应技术,2001年,高山蔬菜面积达到15000亩。2003年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为武义带来了更为成熟、先进的生产技术,也进一步推动了高山蔬菜产业发展。2005年,种植面积达到30000亩,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的新宅、柳城、坦洪、大溪口、三港、桃溪、王宅等乡镇,其中新宅镇达到16000多亩,占县内高山蔬菜的53%。高山蔬菜主要品种有四季豆、毛豆、生姜、辣椒、茭白、番茄、茄子、南瓜、毛芋等,其中四季豆16000多亩、毛豆8000多亩,至2007年,总面积稳定在31000亩上下。

第二节 油菜

食用植物油一直以菜子油、茶油(见第五章)生产为主,有少数花生油、芝麻油,动物油即为猪油。

油菜历来是武义食用油的主要来源。1949年种植面积为2.5万亩,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油菜播种面积徘徊在1.6万—3.0万亩之间,以后逐年增加,到2000年曾达5.29万亩,其后由于成品油大量进入武义市场而回落,2007年尚有2.74万亩。

品种

油菜的传统品种是白菜型土油菜,主要是灯笼种,有白秆和红秆之分。1956年试种推广甘蓝型品种胜利油菜,20世纪60—80年代引进推广的品种有九二油菜、川油9号、早丰1号、长秆油白菜、九二13系等,80—90年代以九二13系当家。1999年引进浙农大605、浙双72等优质高产“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双高”(高油分、高油酸)油菜新品种,迅速取代了九二13系。2003年开始引入杂交油菜油研7号。2007年推广的油菜品种以双低油菜浙双72、浙双758等为主。

栽培

油菜栽培技术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法,以育苗移栽为主。直播在霜降前后播种;育苗移栽于9月底至10月上旬落籽,11月上旬移栽。20世纪70年代,普遍发生油菜花而不实,后探明为缺硼所致,在苗期、花期喷硼能得到有效控制。80年代油菜栽培开始推广菜秧6片叶、6寸高(20厘米)、根茎6毫米粗和一个洞、一株壮苗、一勺肥、一把压根灰的“三个六、四个一”的种植方法。油菜的主要病虫害有:菌核病、毒素病、霜霉病、蚜虫、菜粉蝶、潜叶蝇、菜蚤等。

1989年开始试验推广油菜栽培免耕撒直播技术。它主要是改革传统的育苗移栽为晚稻收获后采取撒直播栽培,是一项省工高产的轻型栽培技术。油菜免耕撒直播高产栽培要在10月底前后播完,亩播种子0.25公斤,年前长成有5张叶片的壮苗;要做好化学除草,第一次抓芽前处理,第二次抓茎叶处理;要间密补稀,每平方米留苗40—45株,每亩留苗2.5万—3万株。至2007年,油菜育苗移栽和直播大致各半。

第四章 养殖技术

第一节 家畜

品种改良 武义、宣平历史上猪即为畜牧业之首。据《中华民国统计提要》载,民国22年(1933)武义有存栏猪31000头,宣平有存栏猪14000头,时品种黑猪为主,也有黑白花猪。新中国成立后,引进选育了一批金华两头乌、缙云小溪乌、龙游乌等地方良种为基础的母猪群。平原产粮区以养金华两头乌母猪为主,半山区和山区以养黑母猪为主。1986—1999年,以金华两头乌及杂交母猪(长金、长黑)为主。2005年,外来纯种二元杂交母猪(长大、大长,均称新二元)比例逐渐扩大,形成规模化养猪场(户)以饲养新二元母猪为主、农户散养以普通杂交母猪为主的格局。新中国成立前,公猪以黑猪为主,20世纪50年代引进盘克夏、约克夏种公猪,1966年引进长白种公猪,80年代中期引进大型约克和杜洛克种公猪。2005年,有种公猪235头,其中:杜洛克94头,长白20头,大约克121头。良种公猪普及率1990年为78.30%,2005年起为100%。

肉猪原以金华两头乌、龙游乌、缙云小溪猪等地方品种为主,随着人工授精技术和杂交技术的推广,肉猪以二元杂交一代为主。20世纪60年代末,基本实现母猪地方良种化、公猪外来纯种化、肉猪杂交一代化。随着种公猪的更换形成了苏金、苏溪、苏龙、长金、约金、杜金等不同组合。1981年后,开始饲养三元杂交瘦肉猪,杂交组合有杜长金、杜约金、大长金等。至2007年年底,武义县生猪品种95%以上是为三元杂交猪,保留少量的两头乌、黑猪。

饲养 家猪历来以圈养为主,饲料为农家粮、菜下脚料和野生猪草,熟食。“七五”期间推广配合饲料、添加剂、青贮饲料、定期驱虫为主要内容的快速养猪法。“八五”、“九五”期间,推广“五改一提高”养猪配套技术,即“改软栏为硬栏,改吊架子为一条龙肥育法,改熟料湿喂为生料干喂,改单一饲料为配合、全价饲料,改常规品种为瘦肉型品种,努力提高出栏率、瘦肉率”。同时,还实施综合节粮养猪技术。诸多技术的推广,使肉猪饲养期缩短到4—5个月,仔猪散窝时间提早到45—60天。“十五”期间,有11家较大规模养猪场(户)采用车间式流水线养猪,实行母猪舍、保育舍、肉猪舍分阶段饲养,母猪有定位栏、产仔栏、保育室,并实行高位棚床饲养,设置自动饮水器、自动饲料槽。有36个场(户)实行母猪定位栏饲养。他们采用标准化、科学化饲养模式,落实统一品种组合、统一饲养标准、统一免疫标识、统一供沪(上海)资格。1996年,县良种场兴办黄柏泉万头猪场,存栏母猪450头,年出栏瘦肉猪6000头以上,2006年年底停办。农户养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萎缩,出现养猪专业户,后逐渐扩大规模。品种的更新,饲养管理技术的进步,使武义县肉猪出栏率不断提高:1986年为84.37%,1995年为101.85%,2005年为148.01%。2007年生猪全年饲养量为26.73万头,年末存栏量10.78万头,至2007年年底,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142个,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15个。

耕牛 在传统农业中,牛是江南田间耕作的主力,历代政府都将其作为生产资料而加以保护。1949年,武义、宣平两县牛存栏数为19320头,1952年最高为21857头,时品种有黄牛和水牛。为了改良牛种,1956年起先后引进秦川种、山东种、贵州种、温岭高峰种,后均不宜而被淘汰,唯1964年引进的10头温州公水牛对改良本地水牛起到良好作用。耕牛在农田机械普及之后逐渐减少。

奶牛1955年9月,壶山镇的胡木广利用一头本地母黄牛挤奶,每天产奶1—2公斤,是为县内牛奶生产之始。1958年创办地方国营乳品厂,全县日产鲜奶90—95公斤。1961年,武义引入荷兰母牛3头。1982年履坦乡履三村徐连有饲养黑白花母牛3头,为县内第一个奶牛专业户。1985年全县有奶牛50头,到2005年,63个场(户)养奶牛551头,可饲养280头奶牛的桃溪镇奶牛场建成。同年履坦镇履三村划拨30亩土地让奶牛户进区建场,养奶牛96头,形成奶牛养殖示范小区。1998年,本县第一家集奶牛饲养与乳品加工为一体的浙江省阳光牧场有限公司(即金华成长乳业有限公司)成立,总投资1000余万元,日加工鲜奶能力100吨,并注册“成长”牌奶制品商标,其后相关技术不断引进。2003年县畜牧兽医站建立武义县奶牛供精中心履坦镇输精站,配备专职配种员1名,引进荷斯坦冷冻精液,开始负责全县奶牛的配种任务。是年,在白洋街道冷水坑村李氏农庄建立优质牧草试验基地,推广沪青一号、墨西哥玉米、浙农一号玉米、高粱草、苏丹草等优良牧草,奶牛饲养和奶制品加工成为一个产业。

2007年,阳光牧场奶牛饲养小区建成,坐落在白洋街道后陈村,项目总投资184万元,完成标准化钢棚结构牛舍4500平方米、运动场地3500平方米,新建兽医室、病畜隔离舍、消毒室以及围墙、隔离带等,新建沼气发酵池600立方米,达到年饲养奶牛500头规模,当年有养奶牛户4户进场饲养,存栏297头。2007年全县饲养奶牛342头。

菜牛 菜牛的专门饲养和牛肉制品生产武义起步较晚,只有老弱病残的耕牛经批准之后方可作为菜牛。1976年4月,武义引进澳大利亚肉用黄牛抗旱黄3头,建立种牛站,先后共繁殖杂交牛250余头,并向缙云、天台等县提供冻精。同年在新塘、1978年在新宅矿洪等地由县有关部门扶持建立菜牛基地。1998年朱德中在百花山创办肉用牛场,引进西门答尔、夏洛来等杂交牛作为菜牛饲养,武义开始生产批量菜牛,形成相应技术。2007年全县各类牛合计饲养量5803头。

以本地山羊为主,以其耐粗饲、抗寒和抗热力强而受山区和半山区农户欢迎。饲养方式以放牧为主,结合舍饲。武义、宣平两县1949年有山羊1351头,1963年存栏山羊14421头,1989年年末存栏达1.5万头。

1964年起,武义先后引进湖羊和杂交绵羊、山东大黑羊、马头羊饲养,有存留,有淘汰,20世纪末开始技术发展较快。1998年,白溪乡深塘村、陶宅乡项山头村2个养羊专业户分别引进萨能奶山羊公羊、波尔山羊杂一代公羊各一只,开展杂交改良。2000年,三港乡周源村曹宣武先后引进黄羊13头(其中公羊1头)、波尔山羊23头(其中公羊6头)、湖羊14头(其中公羊1头),年均饲养量600头左右,实施高位栅床养羊、种草(黑麦草、苏丹草、高粱草、墨西哥玉米等)养羊,并引进氨化稻草养羊新技术。次年,县畜牧兽医站在三港乡实施《山羊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建标准化羊舍51间,引进波尔山羊、湖羊及黄羊种羊50头,基础母羊200多头,种植黑麦草50余亩;专业户发展到52户,存栏羊1979头;可繁母羊911头,年出栏2488头;推广高位栅床养羊、牧草种植和人工干预相结合的生态养殖技术。2007年在大溪口乡实施山羊养殖示范乡(镇)建设项目,建科技示范户5户,全乡当年存栏2249头。2007年,全县羊饲养量为14400头。

新中国成立前养兔甚少,1949年底存栏兔为428只,主要为皮、肉用家兔。新中国成立后提倡饲养剪毛的长毛兔,一度发展较快,1960年存栏兔1.8万只,1981年存栏兔4.485万只。其长毛兔品种大都从海宁县引进,1980年引进西德长毛兔。兔以笼养为主,饲以草料,配以少量豆类精料。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配合饲料补饲。1982年引入獭兔。由于受兔毛市场价影响,80年代中期起,规模缩小,2007年饲养量为700只。

第二节 家禽

养鸡是历史悠久的农家副业。品种是本地鸡,多为自孵自养,也有专门开孵坊,走村串户挑卖鸡苗的“小鸡客”。饲养以家庭放养为主,除自行采食虫草之外,补饲米糠和籽实类谷物。

新中国成立后品种改良迅速。20世纪50年代初期,引进萧山鸡、芦花鸡、洛岛红、来航鸡等,1969年从上海引进白洛克肉鸡,1984年从上海等地引进新浦东肉鸡、星布罗肉鸡、希塞斯蛋鸡等。1986—1991年,县畜牧兽医站城关种鸡场先后引进四系配套罗斯褐父母代种鸡7000羽、伊莎父母代种鸡1200羽,及罗曼父母代种鸡。进入21世纪后,以三黄鸡为主的土鸡饲养迅速发展,2005年为300万羽。肉鸡以海佩科、AA、艾维因、三黄鸡(俗称土鸡,分快速、中速、慢速三型)品种为主,蛋鸡以罗斯、伊莎、罗曼品种为主。

改革开放后,规模化养鸡场兴起,并且形成肉鸡、蛋鸡、特种鸡系列养殖技术。1988年,县食品公司种鸡场建成,当年引进海佩科父母代肉鸡品种3 000羽,为专业户提供商品代苗鸡。2001年开始,全县多家苗鸡经营部,先后从广西等地引进三黄鸡、乌骨鸡等苗鸡,供应给专业户饲养,大鸡回收销到丽水、台州等地。当年,全县年出栏肉鸡1000只以上的大棚饲养户220户,出栏180万羽。2006年,武义新丰饲料有限公司建立种鸡场,采用通风湿帘设备控制鸡舍环境,孵化三黄鸡苗鸡100万羽,并以公司加农户形式发展生产。1984年以后,规模饲养户采用网床电热育雏或煤饼、锯末炉加温平地育雏,喂饲全价配合饲料。蛋鸡以笼养为主,肉鸡以大棚平养舍饲或利用四园及林地放养。种鸡及商品苗鸡以引进为主,自繁为辅,养鸡专业户亦掌握专门防病治病技术,至2007年止,县内规模养禽发展较快,家禽饲养量达到430万羽,90%为规模养禽,其中快速型白羽肉鸡占1/3,三黄鸡等占2/3,境内未发生禽流感等重大疫情。

养鸭传统上有季节性的规模化养殖,俗称“棒鸭”,秋收期间,赶放田畈觅食产蛋,秋后,出售肉鸭。此外则是家庭饲养。平原地区以饲养绍兴麻鸭为主,用以产蛋;半山区、山区饲养番鸭(俗称洋鸭)为主,作为肉用。家鸭过去采用母鸭抱窝或人工缸孵繁殖苗禽。1967年,芦北公社水韩上大队建立全县第一家自动控制电孵坊(每次蛋容量1万只)。1984年,寺前乡杨岸村潘杨木户办县内第一家沼气孵坊,蛋容量5000只。

1984年县畜牧兽医站在县内推广圈养鸭技术以来,养鸭专业户迅速发展。1986年全县有鸭7万只,1999年有鸭7.6万只,存栏500只以上的专业户13户。2005年全县蛋鸭户31户,存栏15万羽;肉鸭户60户,年出栏10万羽。

麻鸭以当地孵化和从缙云县引入为主。番鸭以本地繁殖为主,分本地品种和杂交品种两种。1976年引入北京鸭,1984年引入狄高鸭。专业户以圈养为主,鸭舍建于水库、江、河、湖畔,实行定时放水,定时喂饲,以配合饲料为主;采用电热或煤炉、锯末炉加温育雏。

1996年邵宅乡程雅锦创建田歌实业有限公司,实行麻鸭饲养、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加工生产“田歌”牌系列制品,是金华市农业龙头企业、省农业科技型企业。该公司技术上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了“江南二号种鸭浙中推广中心”,引进江南一号、江南二号父母代绍鸭新品种,后又引进青壳系绍兴麻鸭,饲养的蛋鸭采用塑料大棚保温育雏,全价饲料、发酵底料(啤酒渣)加专用添加剂按比例配合喂饲,成活率达98%,产蛋率95%,年产蛋量750吨。同时,利用10亩水面实行鱼鸭混养,技术全面,也比较先进。2006年,该场被认定为“浙江省首批现代生态养殖示范场”。

灰鹅本系武义特产,武义旧县志载有男婚女嫁馈赠活鹅的习俗。《宣平县志》也载“宣地上有苍鹅……凡喜庆及酬神,清明扫墓悉用之。老弱贫民畜养抱雏以获利”。灰鹅饲养遍及武义江和永康江支流的清溪、熟溪、小白溪,白鹭溪沿岸的乡(镇)更为普遍,年饲养量约30万—40万羽。灰鹅食欲旺盛,耐粗食,消化力强,生长速度快。灰鹅饲料,冬季以青菜、萝卜菜等蔬菜为主,其余三季以嫩草为主,精料以稻谷、碎米和米糠为主。1986—1988年,县畜牧兽医站专门做过《武义县灰鹅品种资源调查》的课题。

20世纪80年代起先后从广东引入狮头鹅,从江山县引进江山白鹅和法国朗德鹅。1992年推广养鹅综合增产增收及种草养鹅技术,全县种植黑麦草2.2万亩,放养绿萍0.4万亩。2000年以来,一些专业户代为永康市高歌实业有限公司(鹅肥肝加工企业)饲养朗德鹅,至80日龄左右,返回企业强制育肥。2005年养朗德鹅户12户,年饲养量近10万羽。

第三节 特种动物

蜜蜂

武义农村素有养蜂,多在山区、半山区,主要方式是在山野洞穴和农家四旁分散放置蜂桶,靠蜜蜂飞行采花酝蜜,产量较低。1949年有中蜂(俗称土蜂)2763桶。

1957年桐琴果园引进饲养意大利蜂(称洋蜂)30箱。1986年全县发展到6711箱,形成一批专业户。1999年有蜂3330箱,产蜜26吨,蜂皇浆1519千克。意大利蜂是外来良种,蜂群势强,大多转地放养,产蜜量较高。县内蜂农转地放养主要是东北线。即:4月份到上海、江苏等采油菜、紫云英花蜜,5月到山东采洋槐蜜,6—7月到辽宁、黑龙江采椴树蜜,8月到吉林、内蒙古一带采葵花蜜,9月份回武义越冬,也有的到四川、云南越冬。在技术管理上主要是选育良种,培育强群,及时防病治虫,并在转移场地中掌握不同花期,使花期与强群相遇夺得高产。

2007年末,有蜂3423箱。当年产蜜240吨,产蜂皇浆3701千克。

其他特种动物

改革开放之后,其他特种动物饲养量随市场需求而增加。一种是肉鸽,主要品种有美国王鸽、广东石岐鸽。2000年年底,全县有肉鸽饲养专业户4家,饲养量1.5万只,蔬菜市场均有专摊供应。

另一种是鹿。2003年,永康市人钱龙庭在新宅镇东巨村创办新宅鹿业发展基地,鹿场建于岭脚村,以饲养从吉林省敖东引进的梅花鹿为主,利用山区青草、树叶作为饲料。2005年养鹿200多只,3年共出售种鹿100多只,自采鹿茸约360千克,并向餐馆供应鹿肉。

此外饲养较多的还有鹌鹑、肉狗、七彩山鸡等。

第四节 畜禽防疫、检疫

主要疫病

据民国30年(1941)《浙江经济统计》记载,武义、宣平两县牛死亡率各达3.08%、7.08%,猪死亡率高达18.10%和15.6%。1990年县畜牧兽医站完成农业部下达的《开展畜禽疫病普查及防治对策》课题,撰写了16.8万字的《武义县畜禽疫病志》,其中记载了武义畜禽的主要疫病,为防治提供了科学资料。

猪流行病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有猪瘟、猪丹毒、猪炭疽、猪霉形体肺炎(猪气喘病)、猪巴氏杆菌病、猪副伤寒、仔猪白痢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水肿病、猪亚硝酸盐中毒等,已消灭的有猪炭疽,基本控制的有猪瘟、猪丹毒、猪巴氏杆菌病、猪副伤寒。1994年5月暴发猪瘟疫情,有19个乡镇124个村275户的1058头猪发病,年底控制了疫情。

牛流行病 有牛血吸虫病、牛流行性感冒、牛锥虫病、牛焦虫病、牛布鲁氏杆菌病、牛结核病、牛肝片吸虫病、牛有机磷农药中毒、牛闹羊花中毒等。1996年有6个乡镇30个村的125头牛发生流行性感冒。2000年以来牛流行热在奶牛中呈季节性发病。2003年,经检查有15头奶牛结核病呈阳性,2004年增加到31头。

羊流行病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羊传染性脓疱、羊肝片吸虫、羊绦虫病。1986年后基本控制。2002年有2个乡镇3个村10头羊发生山羊痘。

兔流行病 历史上曾发生兔螺旋体病、兔瘟、兔球虫病、兔疥癣病等。1986年后已基本控制。

禽流行病 历史上曾发生鸡新城疫病、禽巴氏杆菌病、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鸡白痢、鸡球虫病等,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传入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喉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葡萄球菌病、番鸭细小病毒病(三周病)等,尚有局部流行。

蜂流行病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大小蜂螨病、幼虫腐臭病等,后一直作为主要防治对象。

疫病防治

预防 据民国35年(1946)《浙江农业》期刊载,民国29年省农改所即在武义县用“牛瘟脏器苗”预防牛瘟、用“炭疽菌苗”预防炭疽。新中国成立后,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疫时则采用“早、快、严、小”的扑疫原则,实施“封(销)、检(疫)、隔(离)、处(理)、消(毒)”疫情。平时,则严格执行检疫检验制度、疫情报告制度、畜禽饲养场兽医卫生防疫规程。改革开放后,贯彻预防为主方针,采取免疫、检疫、扑疫相结合的防范措施。2004年开始,预防工作以构建“五道防线”为主,一是狠抓免疫到位,二是加强流通监管,三是健全测报网络,四是健全应急处理机制,五是加强人畜共患高接触人群防控。

免疫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即推行以疫苗免疫为主要手段的动物疫病防控技术,1987年国务院颁布《家畜家禽防疫条例》,1998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颁布,推行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相结合的免疫制度,生猪防疫20世纪50—70年代以猪丹毒、猪瘟、猪肺疫、猪霉形体性肺炎为重点。1982年实行窝内仔猪月月补针,市场补针和春秋两季突击防疫的“三结合”防疫方法。1998年开始强化口蹄疫疫苗发放,2004年对口蹄疫疫苗免费供应。牛防疫50年代以防治牛瘟、牛炭疽为重点,其后对牛血吸虫病主要流行区开展查虫治病。1999年开始对猪牛羊0型口蹄疫疫苗全面免疫。2007年开始,国家对口蹄疫疫苗全部免费,规模场自行免疫,散养户由政府组织防疫员免费防疫。在规模猪场推行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症、伪狂犬病、蓝耳病、链球菌病疫苗免疫。1973年始在杂交绵羊产区,开展羊黑快疫菌苗预防接种,2006年开始推广羊胸膜肺炎苗、羊痘苗,2007年开始推广“三联四防苗”(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疽)。1986年开始应用“兔瘟来活苗”预防兔瘟。

1984年开始应用狂犬疫苗对批准挂牌留养家犬进行免疫接种。

1957年开始使用鸡新城疫Ⅰ、Ⅱ系甘油苗。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Ⅰ系弱毒苗肌注并对孵坊苗鸡实行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1989年开始对农村专业户实行蛋鸡计划免疫。1973—1974年开始应用禽出败、鸭瘟疫苗和小鹅瘟组织胚胎苗对产蛋前一个月的母禽进行预注接种,2004年开始全县推行禽流感H5N1重组苗、H5N2苗程序免疫,由国家免费向畜禽饲养户供应,并对法氏囊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等进行计划免疫。

防疫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区农技站组织民间兽医组成防疫组,定期轮流上门进行预防注射,1961年10月,武义建立县畜牧兽医站。1963年实行“国家出本、社队出力”和“二包二保证”(包反应处理,包死亡补贴,防疫人员保证头头注射,农户保证接受防疫人员对畜禽的接种)。1977年前后乡兽医站推行畜病合作防治制度,对投包生猪实行“三包一补助”,即“包治疗、包阉割、包防疫、死亡补助”。1980年建立区畜牧合作联站。1986年6月,在全县恢复发放“预防注射证”,凭证上市交易、收购防疫和白肉检验,此后,防疫工作由县畜牧兽医站统一部署、乡镇畜牧兽医组织、村兽医实施。1992年乡镇兽医站(联站)下放分流到乡政府管理。2004年1月21日县防治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成立。2005年,建立动物疫病巡查制度、联场带户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家禽全程防疫跟踪管理制度,对猪瘟、禽流感、口蹄疫实施强制免疫。其后扩展到区、乡级配置畜牧兽医人员,并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专业技术队伍,除预防之外,畜禽发生疾病也能及时得到诊治。2006年开始,因规模养殖发展较快,规模场防疫由场方人员为主,村防疫员负责散养家禽防疫。同年,武义县成立县畜牧兽医局,负责全县生产管理和动物疫病防控,2007年乡镇兽医人员20人划转到县畜牧局管理,同时派驻到乡镇,建动物卫生监督分所,负责对规模场防疫监督,组织散养家禽的防疫。

2005年国内部分地区发生牛亚洲Ⅰ型口蹄疫后,县内迅速行动,采取如下防疫措施:一是严格落实流通监管,禁止从疫区调入任何偶蹄动物;二是组织全面疫情排查;三是对牛羊进行0型、亚洲Ⅰ型双价苗免疫。

2005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高致病性禽流感频繁发生,武义县从抓免疫、病情监测、流通监管、应急预案、预防性扑杀等综防措施入手,坚持不懈,并建立了苗禽引进备案制度,引进后跟踪监督免疫,上市前检疫合格制度。

加强疫情监测体系建设,2003年,县内实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购置了实验室监测设备,建成动物疫病监测中心(后因房屋拆迁于2008年重新建立),开展了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监测工作。

检疫

检疫制度 建立严格而科学的检疫制度是保障人、畜(禽)安全的重要措施。20世纪50年代初在壶山镇实行生猪定点屠宰,由农业部门派兽医进行白肉检验,合格者盖上兽医验讫印章方可销售。1956年开始在壶山、桐琴仔猪市场实施市场检疫。1967—1987年,生猪收购由食品公司配备的专职兽医检疫,白肉检验由食品公司和区食品购销站兽医负责,县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牲畜市场活畜检疫、蜜蜂检疫及外贸出口生猪检疫、社会零星检疫。1985年国务院发布《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农牧渔业部颁发了《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1987年3月,县人民政府颁发《武义县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意见》,明确由县农业局主管全县畜禽防疫检疫,并成立武义县家畜家禽防疫检疫站。1996年年底开始,先后在城区、东皋、桐琴、王宅、柳城建立定点屠宰场,实行生猪、菜牛“统一宰杀、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销售”的管理办法,由县农业部门向屠宰场派驻检疫员实行宰前宰后检疫。2003年起各乡镇、街道设立动物协检员负责畜禽产地检疫,对经检测无布鲁氏杆菌病、结核病的奶牛,核发“奶牛健康证”。屠宰场凭免疫耳标进场检疫。次年开始对规模禽场上市家禽实施产地检疫和出县境检疫。2005年7月1日起调运畜禽及其产品实施申报、登记备案制度。2006年开始,对规模养殖场饲养的活猪进行口蹄疫、猪瘟免疫抗体检测(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养禽场进行禽流感、鸡新城疫抗体检测(血凝抑制试验),猪尿样酶联吸附法或快速试纸条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

疫情报告1952年开始建立畜禽疫情报告制度。一般疫病采用逐级上报的月报告制,重大疫病及新发现可疑疫病即时上报,疫情由县农业局负责发布。

兽医卫生监督由县农业局主管,县畜牧兽医站组织实施,其内容包括:防疫、检疫、种畜禽、饲料、兽药、养殖场(户)防疫卫生、兽医执法人员及社会违法案例查处等监督管理。从1985年开始,县内定期开展兽医卫生监督,每年春、秋防疫结束后,组织对各乡防疫密度、防疫质量抽查。2001年12月县畜牧兽医站增挂武义县动物防疫监督所牌子。

兽药管理 武义县向无专门的兽药生产和经营企业。1984年前,兽医用药由县畜牧兽医站药房向县医药公司采购。1984年后,县畜牧兽医站设立总药房,直接向县外生产或经营企业采购,并负责全县兽药供应。各区乡兽医站设立分药房,负责村兽医的兽药供应。2005年起畜禽生物制品由县畜牧兽医站专门渠道供应,药物的有效管理,保证了畜禽疫病的防治质量。

第五节 水产养殖

武义原始渔业是捕捞江、溪、塘、沟天然资源,年获鱼类产品25吨左右。网与鹭鸶是主要的捕鱼工具,人工放养技术不精,产量也不高。从20世纪50年代起到1981年,人放天养、白水养鱼缓慢发展,达到10000多亩,鱼种塘100亩。1979年,引入三角帆蚌繁育和河蚌育珠技术。1982年以后科学养鱼技术迅速推广普及,出现了精养高产鱼塘和挖田养鱼,1986年鲜鱼产量达到802吨,产鱼种340万尾,自给有余,技术也日臻成熟。至2007年,养殖面积17445亩,产鱼2574吨。

鱼种引进改良

县境内野生的主要有鲤鱼、鲫鱼、鲴鱼、鲇鱼、黄颡鱼、乌鲤、泥鳅、沙鳅、黄鳝、船丁、马口鱼、棒花鱼、石斑鱼、鳜鱼、鳗鲡等十多种和龟、鳖、蟹、虾。20世纪40年代末期引进鲢、鳙、草、青四大家鱼养殖。70年代引进了武昌鱼、散鳞镜鲤、莫桑比克罗非鱼,80年代引进日本白鲫、东北银鲫、田鲤鱼及尼罗罗非鱼、革胡子鲇(又名塘虱)等热带鱼类。1986年后,增加了淡水白鲳、泰国鳗鲇、河鳗、兴国红鲤、方正银鲫、异育银鲫、建鲤、彭泽鲫、下游罗非鱼和吉富罗非鱼、罗氏沼虾、加州鲈鱼、巴西鲷、鳜鱼、鲜鱼、舶鱼、花、湘云鲫等优良品种和甲鱼养殖技术。2005年,优质水产品产量达1130吨,占总产量一半以上。

种苗繁殖

武义鱼种养殖始于1947年左右,义乌人在寺后村养殖鱼种,雇用本地人肩挑出售。新中国成立初寺前乡寺后村和邵宅乡仙洞村有人从义乌挑回夏花鱼苗养成鱼种,每年生产数万尾。1958年起先后办起5处公社鱼种场,到1962年鱼种场面积有82亩,自产夏花40万—50万尾,冬片生产能力为30万尾,后因亏损而减少。1968年桃溪滩乡后舍大队又办起鱼种场,每年从金华农业试验站购进鱼苗200万尾,生产鱼种近百万尾,几乎可供全县。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面积维持在20来亩,年产鱼种约30万尾。

1977年,县鱼种场建成投产,年产夏花80万至100万尾,生产冬片鱼种30万至50万尾。1985年首次人工繁殖草鱼、鲢鱼、鳙鱼获得成功,1986年建成人工繁殖鱼苗设施,配有100立方米蓄水池、圆形产卵池、孵化槽和孵化缸、泵站,设计年产鱼苗能力2500万尾以上,到1988年止,共繁殖鱼苗2000余万尾。1983年县内在壶山镇塔山附近利用探井地热水建成罗非鱼越冬基地,并在当年成功越冬罗非鱼鱼种1.6万尾,以后每年越冬12万—18万尾。1988年后,武义利用地热水进行罗非鱼越冬的越来越多。1986年要巨水库建成第二套人工繁殖鱼苗设施,该年全县有鱼种塘面积19公顷,产鱼种346万尾。

从县鱼种场创办之后,武义县鱼苗繁殖技术与设施已趋完备,1986—2005年,武义县年产鱼苗在400万—3500万尾之间,除罗非鱼外,鲢、鳙、鳊、草鱼苗多数年份不能自给,名优水产品苗种主要靠外地引进。

成鱼养殖

成鱼养殖与鱼种生产同时起步,1947年前后,全县养鱼面积最高也曾达千亩,属白水养鱼。20世纪60年代新安江移民率先用人工投草饲养草鱼。70年代中后期,要巨水库应用投草施肥人工养鱼技术,源口水库使用溢洪道拦网技术防止逃鱼,后扩大到小(一)型水库。1982年尝试网箱养鱼0.6亩,产草鱼580公斤。1983年,在成鱼养殖中开始使用增氧机,该年武义县组织为期三年的“山塘小水库养鱼高产技术研究”试验,成功地将水网地区池塘高产养鱼技术移植到山塘小水库养鱼,养鱼技术进入新阶段。其技术要素主要是:改造整修鱼塘、设置拦鱼设施、多品种混养密养、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投饵、山塘施肥杀菌、调节水质和增氧、鱼病防治。

此后,武义县又实施了一系列试验推广养鱼技术项目。1984年5月,从永嘉县引进田鲤鱼,开始稻田养鱼。1985年要巨水库首次采用网拦水库湾精养,18.6亩水面,次年亩产达354.8公斤;同年开始应用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养鱼技术。1986年推广种草养鱼和水库大网箱养鱼。1987—1988年,要巨水库、县水电局实施了山塘小水库淡水鱼精养高产技术开发项目。1988年开展小水库化肥养鱼。1989—1990年,县水电局立项进行丘陵山区小水域养鱼增产技术推广。1990年清溪口水库采用“脉冲电栅拦鱼”。1994年用全价颗粒饲料养鱼。1998年小网箱养鱼;2000年推广鱼塘增氧机和机械投饵技术等。

特色水产养殖

珍珠 浙江人工淡水放养珍珠,民国时期见之于湖州太湖之畔,武义起步于1975年,由项店公社西陈大队刘廷禄首先开始。1979年,邵宅公社后陈大队进入规模养殖,1981年开始在全县选点推广。当时发展势头良好,而蚌源来自江西鄱阳湖,野生资源有限,且受制于人,影响了产业发展。

1985年,获悉“三角帆蚌人工繁殖”在江苏苏州珍珠研究所获得成功后,县主管科技、水产、外贸的部门即组织技术引进、培训和产品销售的综合服务,抢先引进该项目技术,引进资金(省科委无息贷款14万元),举办育蚌养珠培训班,并在后陈、要巨两村大面积繁殖成功,结束珠蚌依赖自然资源、外地资源的历史,为县域珍珠产业规模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1986年年底养蚌育珠发展到13个乡镇1500户,养珠面积达1500亩左右,外贸收购珍珠504公斤,产值180万元。2004年全县养蚌育珠面积250多公顷,产珍珠7吨。同时县内形成了数百专业户和后陈、界首等专业村,全县有专业育珠手1000余人,出现农村首批万元户。其后专业大户、技术能人扩散到诸暨、金华和苏、赣、湘、皖,至2005年,在外养珠者已达5000余人。

甲鱼1988年,县水电局与要巨水库利用县水产良种场温室鱼池饲养甲鱼获得成功,1990年后甲鱼养殖渐多,1994年底全县有甲鱼养殖户9户,面积1.5公顷。2000年,杨增友在王宅镇仁村创办了武义县金台农庄有限公司,建有面积54000平方米的温室饲养甲鱼,2003年“金台”牌甲鱼荣获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2005年产甲鱼513吨。

鳗鱼1988年,要巨水库在坝脚建水泥池870平方米,用虹吸管吸取水库表层水开始微流水河鳗养殖,当年从台州引进野生幼鳗1万余尾,1990年产成鳗1吨,1990年从杭州引进驯化黑仔鳗养殖,次年即产成鳗5吨;此后,鳗池面积逐渐扩大到0.8公顷。1995年全县养鳗面积4公顷多,1996年成鳗产量40吨。后因鳗苗价涨,成鳗价跌,河鳗养殖萎缩,2003年仅产成鳗4吨。

其他 此外武义引进饲养成功的还有:异育银鲫、罗非鱼、白鲫、淡水白鲳、鳊鱼(武昌鱼)、湘云鲫,试验而未能成功产业化的有河蟹。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渔业与旅游休闲业自然结合,钓鱼与渔具生产又成为时尚的民间技术。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水库、鱼塘经营者纷纷开展垂钓业务。2005年,桐琴镇金山岭水库休闲垂钓收入达7万多元。

鱼病防治

20世纪80年代初,已见鱼病流行,1986年后,养殖密度不断增加,成鱼产量相应提高,鱼病流行也日趋严重,主要有烂鳃病、水霉病、打印病、肠炎、寄生虫等,1992年前后又出现暴发性出血病,主要危害白鲢、白鲫、武昌鱼、鲤鱼,蔓延快且死亡率极高。主要防治办法是鱼塘、鱼种食台消毒,全塘泼洒药物或投饲药饵,主要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敌百虫、磺胺胍、痢特灵、硫酸铜、孔雀石绿、大蒜、水辣蓼等。

渔业捕捞

县内天然鱼产量不高,群众季候性捕鱼除捉、钓之外,所赖的是鹭鸶和各种渔网、渔兜,放养的多在冬季干塘捕捞,专业捕捞渔民很少。到新中国成立初,全县有专业渔民7户,鹭鸶74只。到1986年仍从事江、溪捕捞的仅墩前村1户,有鹭鸶22只、竹筏2张。

后随水库越来越多,越建越大,遂出现了水库捕捞业。1977年源口水库首先购置了全县第一套“赶、拦、刺、张”联合的深水捕捞网具,1980年要巨水库又购置了一套深水捕捞网具,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实现了全县的水库带水捕捞。

以前在民间曾有毒鱼习惯。1981年前后,县内开始出现有人用电瓶放电触鱼,几年内急剧增加,严重危害了渔业自然资源和养鱼户的权益,虽屡禁而尚未止。

第六节 饲料生产

武义县饲料资源丰富,主要有籽实类(稻谷、大麦、小麦、玉米及番薯、豆类)、粮食副产品类(糠麸、饼粕、糟渣)、秸秆类(稻草、玉米秆、薯藤、豆壳)、青绿饲料类(番薯叶、马铃薯叶、萝卜菜)、水生饲料类(绿萍、水浮莲、水葫芦)、蜜源植物类(油菜、紫云英、柑橘、乌桕)、人工牧草类(黑麦草、墨西哥玉米、大绿豆)、动物性饲料类(蚕蛹、猪血、鱼粉等)和配合饲料类等九大类。

新中国成立后,米厂多附设饲料车间,加工糠类饲料。20世纪80年代起出现专业加工厂家,武义有县饲料公司、第二饲料公司、泉溪饲料厂等,1992年产值占市行业总产值的5.68%。随着饲料配制科学化和加工技术进步,以配合饲料喂畜、禽(鱼)逐渐被养殖户接受。“七五”期间以配合饲料为主,“八五”以后开始应用全价系列饲料。饲料加工企业和技术应运而生,2000年相当规模企业6家,小型加工点及销售网点200家。2005年起,大部分畜禽规模饲养户采购原料自设加工机械,采购由饲料厂家生产的预混料(料精)和玉米、豆粕、麸皮混合加工成全价饲料。

饲料加工企业及粮食类饲料前期由县粮食部门管理,人工牧草、青绿饲料、水生饲料由县农牧部门进行推广示范。1998年《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颁布后,由县农业局“政策法规科”和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负责饲料加工企业及供应网点的管理,每年进行技术培训及定期不定期的监督管理。

第五章 林业生产技术

武义、宣平在北宋之前,人口稀少,为竹木之乡。南宋以来中国经历两次人口南迁高潮,南宋时北方官民随都城而南迁,其中有部分人徙居武义,时多居住在平原、丘陵,木材、柴薪源自山林。清康乾盛世人口剧增,平地人满为患,朝廷、官府从上到下推广种植玉米、番薯、洋芋以解决粮食问题,徙居武义、宣平的多数是福建等省移民,大量进入山区,种粮谋生,使森林减少。日军侵华时的掠夺性砍伐,又使用材林减少了40%。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两县存森林130.32万亩。

新中国成立后,山地仍为粮食来源之一,1958年烧木炭炼钢铁也消耗了可观的森林资源。其后,一方面是重视了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另一方面是20世纪80年代起工业、农业的科技进步,使粮食生产回归到水田;民用燃料、建筑用材、生活用材向工业品转移,森林资源得以迅速恢复。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武义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立县”战略,林业经营管理理念发生根本转变,林业生态建设列入首要位置,林业技术不断进步,林业生态开始进入科学的良性发展轨道。2004年森林覆盖率达70.2%,居全省前列,为步入绿色生态武义打下了基础。

第一节 用材林

营林

武义用材林树种主要为杉木、马尾松、苦槠、木荷和枫香等,传统的规模化用材林为马尾松、杉树。1983年8月,武义在百花山建立良种树木园,进行林木良种的引种、驯化和研究推广,为林业生产的标准化、良种化提供科学依据,始四年中引进树木46科165种,为武义营林树种更新和营林技术进步提供了条件。

松树 新中国成立前,造林大多依靠飞子。清乾隆三十年(1765),上村(今桐琴镇石上青村)农民从永康带来松树子和育松苗技术,民国26年(1937),该村80户农民,户均育苗0.8亩,以每亩1.5元(大洋)销售。在实践中也形成了成熟育苗技术,20世纪60年代将他们的育苗经验编成技术资料,同时聘请6人作为技术推广人员在全县各地进行育苗技术指导,连续5年获得成功,为该时期以松树为主的造林育林运动提供了充足的苗木。松树栽种惯用“一锄法”,1964—1969年栽松数万亩,仅1966年,就达2.73万亩。

1995年为加快荒山造林及迹地更新,开始培育国外松苗,当年育了1.2亩,次年又育4.2亩。以后火炬松、湿地松等国外松逐渐成为武义县主要用材造林苗木。

杉木 历史上造林传统方式是选留茬苗和截取壮实茬苗扦插两种。1972年开始,采用杉木实生苗造林。1983年开始杉木速生丰产林建设,1977年推广“全垦整地,挖大穴,壮苗造林”经验,1978年县林业局在徐村公社林场(102亩)和溪里公社林场(61亩)建立杉木种子园,运用嫁接技术,采用余杭优树(114个无性系)和本地优树(7个无性系),培育种树近6000株,普遍结实后进行了表型测定和优化选择。1982年开始推行水田育杉木苗,并且推广杉苗冬播、地膜覆盖、化学除草等新技术,使杉木苗的产量、质量有较大的提高。1989年起进行杉木无性系造林试验研究,从开化、龙泉等地引进16个杉木无性系在桃溪镇陶村进行造林试验研究,选出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无性系2个,该成果1996年获金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论文获县优秀论文二等奖。1991年开始利用容器育苗造林、补植。至1995年全县容器育苗累计112.9万袋。

1983年开始杉木速生丰产林建设,1986年,用材林建设由一般基地向速丰林建设发展。用实生苗营造杉木基地,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实行科学营林、造管并举,1986—1991年全县共造林144527亩,其中,杉木商品林速丰林基地10321亩,杉木速丰林基地为主的村级林场88个,乡村联办林场1个,经营面积达69405亩。1994年武义县被列为第二期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县,1995—1998年全县共实施世界银行贷款造林二期项目6520公顷,其中营造杉木林1792.68公顷。到2004年森林资源普查时,全县有人工用材面积为40870公顷。

生态林 自20世纪末叶可持续发展观成为世界共识之后,生态林营造成为重要内容,2001年9月,牛头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建设总体规划》通过省林业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同年,武义县营造针阔混交生态林2115亩。

2002年,武义被列入全省22个长江防护林工程国债项目县,2003—2005年,全县实施完成防护林工程国债项目41296亩,其中造林12639亩,封育改造28657亩。

社会造林 武义确定生态立县战略之后,造林区域从传统的山地延伸到农田防护林营造、道路绿化、城市绿化及至村庄、厂矿、企事业单位绿化,其技术迅速扩展到名贵树种、观赏树种、花卉培育、假植、大树移栽、造园等领域,并且成为武义特色产业之一。到2005年,全县完成绿色通道工程154千米,熟溪防洪堤坝绿化5000米,实施通道退耕还林4915亩,完成村庄绿化计124个村,创建花园式企业38家,绿色村庄13个,开展县城主要公园、街道大树移植579株,对城区湖畔公园、壶山公园进行绿化改造,栽种绿化效果良好的乔木树种900株,完成壶山森林公园阔叶林改造4900亩。2005年2月,武义县又被确定为全省阔叶林工程7个省级示范区建设县之一,2006年4月,武义县人民政府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

木材采伐管理和加工

采伐管理 山林属个人所有时期,营造采伐国家并未严格规范,兼之交通不畅,阔叶林即烧炭出售,木材或以整山估价销售,或以板材、原木水运至金华、丽水销售,深山树林也有自生自灭的。采伐方式,运输方便的山林即行“皆伐”,远者,选大树择伐。一般都是“秋冬采伐,冬春集材,春水放运”。新中国成立后,逐渐进入有序管理,提出“合理采伐,节约木材”、“合理造材”的口号,并实行计划管理降低伐根。1954年县内开始订约收购木材,实行深山远购政策。1955年起实行限额采伐,每年由县人民政府下达计划,1981年2月,县人民政府下达《木材采伐证办法》,政府按计划发放林木采伐证,领证单位按规定的树种、数量、地点采伐林木,并且规定采伐期为每年的1月1日至3月31日和9月1日至12月31日。2004年,浙江省规定对生态公益林只允许更新采伐和抚育采伐,不允许主伐;杉木林必须达26年以上,松木人工林达31年以上,松木天然林及阔叶林必须达41年以上,方可审批采伐。

采伐工具 历史沿用的是斧、刀、锯。1958年曾推广苏联的弯把锯,因山陡坡大锯子难以拉开,而未成功。到20世纪90年代末,油锯采伐林木逐渐代替斧砍,熟练操作者每天可采伐30—40立方米。集材仍以肩背为主,1958年曾搞架空索道运材,时未成功,90年代末开始较多利用架设钢丝索道从伐区外运到大路,每天可外运木材约100立方米,该技术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木材采伐生产成本。

木材运销 新中国成立前武义水运至金华、兰溪木(树)行,宣平水运至丽水,亦有直达青田、温州木行的。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前期,仍以水运为主。1953年,武宣公路修复通车,但汽车稀少,陆运木材多用手车。60年代后期起,山区交通有所改善,部分改由汽车运至国家收购点,水运减少,1965年下半年,县森工站撤销水运组改用汽车外运,至70年代后期,大部分山区乡修通了公路、机耕路,木材运输基本上依靠汽车和拖拉机,到1985年,木材市场开放后,外地车辆直接到林区采购木材,至1987年,林区公路共建22条,长156.1公里,达到乡乡通公路,从此,陆运完全取代了水运。

木材加工 历史上建造房屋、制作农具家具基本上是木匠、桶匠上门加工,同时也有专业作坊。民国21年,武义木业联业工会成立,到民国37年,武义城内有木业手工作坊35家,开始主要是棺材店、箍桶店,后也有制作床、橱、桌、凳等日常用品出售的木器店。

新中国成立后,木业手工作坊参加了手工业改造,改称木业社、农具厂。无论个体工匠或是集体工场,都依靠师传徒承的传统技术和斧、锯、刨、凿等传统工具。1959年,下杨农具厂仿制成功机械化圆盘锯制材,县建筑公司木业车间购进带锯板,自制锯架,用木炭机带动制材。1972年,县森林工业站加工场购置一台带锯,四台圆盘锯,制作方料和门窗架等。其后刨、凿等工序逐步被电动机械所代替,制作也趋向程序化。

改革开放后,木材加工企业迅速发展,1986年武义有木材加工厂140家,年制材1.8万多立方米,产值181.79万元;有家具厂14家,有个体沙发厂34家,棕棚加工专业户200多家,至2005年,全县木材加工、经营单位共达431家。2000—2005年,由于木材深加工、精加工及龙头企业的不断涌现,全县木材加工得到了快速发展,至2007年全县木材加工产值由2000年的36.7万元急剧上升到2.7205亿元。

第二节 毛竹

生产

据调查,武义县竹类有31种,连片人工栽植的有毛竹、金竹、石竹、哺鸡竹。毛竹又称“正竹”,体形最大,用途广,栽植面积大,占竹类的99.32%。毛竹之外统称“杂竹”。武义经营毛竹历史较早,康熙十二年(1673)《武义县志》记载,竹之品11种。民国30年(1941),武义县农林场《农林事业概况记述》载,武义年产毛竹72万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保护和发展毛竹生产。发展毛竹历来以诱导法为主,挖竹娘栽植为辅;抚育毛竹园,以劈山为主,铲山为辅。1958年管理毛竹曾推行三大技术:一是“双改”、“四不砍”(即改劈山为铲山,改小年为大年;稀的不砍,霉季不砍,四年以下新竹不砍,母竹不砍)。二是大力推行鞭根诱导和移植造林。三是新竹及时钩梢(此项并未被群众接受)。1962—1968年恢复毛竹面积1.54万亩,立竹量从每亩51株上升到66株。1972年以后开展毛竹基地造林,同时进行竹园垦复抚育,1972—1983年共营造毛竹基地林2883亩,1973—1985年垦复抚育毛竹园47733亩。1964年从萧山引进芦竹7亩,1965年从广东引进青皮竹根苗1万斤,1976年从临海引进小楠竹苗汽车一车。引进的三种种竹成活好,但其生长、用途都不及本地竹。

为提高竹园经济效益,1986年起引进培养毛竹食用笋生产技术。当年县林业技术推广部门指导乡村实行冬季深挖施肥等技术,建设食用笋基地6处。1995年,全县共建设毛竹丰产基地1100亩,笋竹两用林2100亩,毛竹低产林改造1000亩。从2001年起笋竹两用林建设列入全县十二条规模特色产品产业带。

2004年3月,根据《浙江省毛竹低改项目技术规范》(试行),编制实施了《武义县林业局毛竹低改和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技术标准》,到2005年,实施推广项目建立示范基地22530亩,全县拥有万亩省级有机笋建设基地1个,千亩省级毛竹低产林改造基地1个,建立市、县、乡三级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25920亩,毛竹低产林改造72208亩,全县毛竹林材基地产值达4000万元,竹林面积增至17.2万亩,比1988年的13.13万亩增加了4万多亩,仍居金华市各县市之首。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武义县城乡一体化与绿化工程启动,竹子的观赏价值开始得到利用。毛竹、斑竹、紫竹、罗汉竹、绿皮黄筋竹、黄皮绿筋竹、芦花竹、孝顺竹等一批乡土观赏竹种开始用于花园式企业绿化、绿色村庄绿化建设树种搭配造景之中,并也形成了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

加工

历史上竹子加工利用较为粗放,比较集中的是利用嫩竹茎造纸(见第二编第九章第一节),成竹即以篾匠和农民手工加工成生活、生产用具为主。民国16年(1927),宣平成立篾匠工会,民国20年,武义则成立篾业职业工会,至民国37年,两县加工篾匠有682人。新中国成立后,除个体篾匠外,也组织过篾业社。1972年,武义组建了竹编工艺厂,引进竹编、竹雕工艺技术,1984年还曾获浙江省工艺美术竹雕商品二等奖。实行市场经济后销售的批量产品有竹片、竹瓦篷、竹椅、竹床、畚箕等初加工产品。后来出现深加工,产品有竹凉席、竹地板、竹丝、竹卫生筷等,拥有竹笋加工技术的主要是溪里罐头厂。

2004年,浙江武义国康竹木地板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成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竹地板、竹砧板生产流水线,日加工毛竹35吨(折合1400株),当年实现产值600万元,2005年产值达1119.8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国外。武义毛竹精深加工技术成熟和专业化后,传统的篾匠队伍、传统技术、手工工具和产品仍有市场,但已较少。

第三节 其他林特产

县境内历史上的经济林主要有“三子”(即茶子、桐子、桕子),现代为果类和茶叶(见第六、第七章)。1996年9月,武义县被林业部列为浙江省名特优经济林五个示范点(县)之一。至2005年,全县林业特产总面积达27.33万亩,总产值1.6452亿元。2007年总产值达3.5429亿元。

油茶

油茶是珍贵的木本油料树种,清乾隆年间已有种植,宣平比武义多。民国27年(1938)《浙江经济统计》载,武义产茶油278担,而宣平该年产茶油632担,次年增到2500担。新中国成立前夕,两县有油茶林4.32万亩,产油茶子256吨。

在油茶生产中,两县均注重应用先进技术。1951年春,宣平明山乡叶山头村农民涂金地扦插油茶127株,秋后成活97%,移栽后,于1955年产蒲510斤,折合茶油22.5斤,比野生苗结果早,并能保持母树优良本性,当年,省人民政府授予“林业生产模范”称号。1955年宣平县掀起发展油茶生产高潮,营造油茶林25044亩,垦复1325亩。1957年武义县苗圃在白衣山直播油茶造林600多亩,获得成功。1967—1969年,营造油茶林万亩以上。1972年,县林场进行过密油茶低产林改造试验,并总结出亩产最佳的方式,其成果获1979年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三等奖。

1972—1985年营造油茶基地林11228亩,同时对荒芜的老油茶林进行深挖垦复抚育,油茶种植面积曾一度超过12万亩,1985年,全县油茶面积尚存87369亩,占全县经济林面积的85.9%,也是浙江省15个油茶重点生产县之一。其后面积有所下降,产量仍保持较高水平。

油茶品种(包括类型)有寒露子、霜降子、交冬子以及少量的浙江红花油茶,其中以霜降子为佳,霜降子以果实外形分,以橘形红皮为第一,圆形红白皮为第二,桃形红绿皮为第三,青皮厚壳为劣种,所留者多属良种。

油桐

明嘉靖《武义县志》已将桐油列为境内出产之物,至清朝发展成主要产品之一。油桐分为光桐(三年桐)和皱桐(千年桐)2种。千年桐县内少见,三年桐为灌木型,宜密植,结果早,产量高,山区普遍种植。民国期间油桐生产进入鼎盛时期,并且也总结了先进技术和经验。民国24年(1935),胡钦海在上茭道村租荒山5000公亩(750亩)植桐,年产桐油300担,后建立崇实榨油厂,发明轻便螺旋榨油机,创办崇实农职校,传播种、榨技术并采集各地桐子进行定量研究分析,而后培育良种廉价推广,将其20余年成果编写成《油桐种植及榨取之研究》一书,因此而受到浙江省建设厅之传令嘉奖。民国24—36年的13年中桐油产量,武义在1200—3500担、宣平在1300—3400担之间浮动。后因粮价飞涨,若干农民放弃油桐生产。

新中国成立以后,油桐林经营方式以杉木或油茶林内套种为主,1949年为14303亩,1953年发展到28444亩。1972年开始林业基地建设,杉木郁闭成林,套种的油桐自然就被淘汰。实行市场经济之后,无缘成为重点商品,桐白年产量下降,20世纪50年代为300多吨,70年代为100余吨,至2001年仅存4吨。

乌桕

乌桕是武义栽植最早的木本油料作物,明嘉靖《武义县志》就有桕树和出产桕油、桕烛记载,清康熙十二年《武义县志》、道光二十年《宣平县志》仍有专门记载。乌桕多为分散种植,田头地角山脚到处可见,亦有小片栽植,也有加工作坊。民国27年浙江省统计室《各种植物油产量》载,武义桕油840担,青油545担,宣平桕油527担,青油301担。民国36年,武义县农业推广所曾派员赴武北乡指导嫁接乌桕良种。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宣平县零星栽植乌桕苗6.37万株,1957年武义前新屋至王宅段公路栽植乌桕作行道树。1959年乌桕子产量最高,达8790担。后来,由于抓粮食生产大量砍掉田边地角桕树,资源减少。20世纪50年代年均产桕子近5592担,60年代为4192担,70年代为3193担,1999年仅2吨,其后基本无人管理采摘。

松脂

松香为宣平县的大宗商品,生产历史悠久。其技术由松阳传入竹客,后向周边发展。民国27年(1938)产值为1.38万元,民国30年生产松香300担,其后发展到800担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延续,1952年供销社收购1100担。由于松香、松节油为国防和医疗的必需品,国家相当重视,1955年,省林业厅派出林化工作队到宣平调查松香资源并指导新法采脂,改小斧劈为槽沟挖,改由下劈上为从上钩下,改用箬片接脂为毛竹筒接脂,经过“三改”,松脂质量都由Ⅲ级上升为Ⅰ级,单株产量成倍增加。1956年据三港等7个乡、25个自然村统计,有割脂大松树27529株,次年县供销社收购松脂1259担(历史最高)。后因可采脂松树减少,20世纪60年代年产松脂298担,70年代年产松脂45担,1980年起停止松脂生产。

花卉

县内花木品种尚称丰富,明嘉靖《武义县志》列入记载的境内花类有41种。清嘉庆四年《武义县志》和民国15年《宣平县志》记载,两县花木之属就有梅花、腊梅、牡丹、芍药、山茶、杜鹃、海棠、桂花、夹竹桃、芙蓉、蔷薇、栀子、瑞香……陶宅乡项山头村大菜园有株树龄200多年的玉兰树,胸径110厘米、高25米,春初开花香满全村。不过在历史上,花木仅在学校、机关、寺庙、祠堂和少数庭院栽培,不作大宗商品经营。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群众需求的变化和城市、集镇乃至乡村建设品位的提高,花木市场、民间花圃不断涌现,花木培育成为专门技术。

1984年县内林业部门在百花山建立花圃,从外地引进花木100多种,城内春季栽花木5.4万盆。1990年,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引进苏铁、橡皮树、十大功劳、西府海棠、樱桃、迎春花、海天星等8个品种,1991年又播种海桐、女贞、深山含笑等0.5亩,扦插大叶黄杨300株、油茶2万株、法国冬青3000株、小叶黄杨3000株。1997年,县林业技术推广站从丽水引进石榴等6个品种。1998年,开展了全县花卉行业普查,有观赏苗木生产单位5家,盆景生产专业村1个,盆花生产单位2家。1999年全县花木面积2400亩,产值1500万元。2000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以武阳镇为重点的万亩花卉苗木产业带。当年全县花卉苗木发展到2400亩,2004年为12255亩,全县花卉苗木业产值达1.9071亿元。花卉苗木业成为武义农业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花卉苗木基地为10605亩,盆景8.1万盆。从武义花木专业户走出去的大学生何巧女1990年起跻身北京,2001年创办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营业收入2.7亿元,并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国际质量认证的园林景观公司。

县内绿化苗木产量最高的品种中,属于乔木类的有香樟、桂花、罗汉松,属于灌木类的有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盆栽花以杜鹃、兰花、四季樱桃、孔雀草、菊花、大丽菊为多,盆景树种有榆树、雀梅等,观赏植物有棕竹、苏铁,县内鲜切花最多的品种有月季、菊花、姜花。

靛青

靛青始由福建人入境种植。清光绪之前,百姓衣、被多为土布裁制,靛青是棉织品的当家染料。它是当时宣平土特产的第一大宗,在武义清溪乡等山区也广为种植。因其不为鸟兽所侵而经济效益尚高,所以土层深厚的山地,尤其是深山林地尤宜开垦种植。靛青种植有其专门工具(靛青锄)和技术,收割时令把握严格(霜前),靛青塘多以块(卵)石加三合土打成。靛青的沤、打、沥农民中不乏技术能手,因技术高低不同而制成的产品档次、价格也不同。所产的靛青泥或由中间商收购或直接挑销金华、兰溪。光绪后期至民国年间,洋布和化学染料进入,靛青生产逐渐退出,至民国27年(1938),原宣平县靛青产值仅为5万元,已不敌烟叶、桐油、茶叶的十分之一。武义至民国末年基本停止,宣平个别村延续至20世纪70年代初,继之技术也即失传,尚存靛青塘遗址。

第四节 森林保护

自然保护区

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武义县以“消灭荒山”为目标,造林、封育2.4万亩,经省验收达到灭荒绿化标准。90年代实施国际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初武义县把“生态立县”纳入发展战略,森林资源保护则步入科学规划、科学保护、科学开发利用的轨道。

武义县境内地形复杂,森林覆盖率高,野生动植物等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物资源区系成分具有古老孑遗性、多样性、过渡性及珍稀物种多、密度大等特点,是中国东部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宝库。1995年起,相继公布了一批自然保护区。1995年12月,武义县人民政府公布牛头山区域为县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省林业厅正式批准公布的有8个(见表1-2)。

2004年武义县人民政府公布岭下汤古树名木、百丈泄次生林为县级自然保护小区。

生态公益林

武义县境内有钱塘江一级支流(武义江)及瓯江一级支流(宣平溪、菊溪)的源头汇水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1998年,初步划定生态公益林面积51.8万亩,占林业用地的29.9%。1999年11月,被列入全省21个生态公益林试点县之一,初步确定以源口水库周围及上游范围为试点区,规划面积4.5万亩。

2001年,全县划定生态公益林70.96万亩,占林业用地的41%。其中国家、省、县级生态公益林分别为49.90万亩、18.03万亩、3.03万亩,分别占70.3%、25.4%、4.3%。后经三次调整,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日趋合理,制度日趋完善。至2007年,全县已区划界定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44.6177万亩,涉及全县3个街道15个乡镇和1个国营林场,271个行政村10433户。

生态建设工程

2002年,武义县被列入全省22个长江防护林工程国债项目县,2003—2005年,全县实施完成防护林工程国债项目41296亩,其中造林12639亩,封育改造28657亩。到2005年,全县完成绿色通道工程154千米,熟溪防洪堤坝绿化5000米,实施通道退还林4915亩,完成村庄绿化计124个村,创建花园式企业38家、绿色村庄13个,投资30余万元,对城区湖畔公园、壶山公园进行绿化改造,栽种绿化效果良好的乔木树种900株。

2005年2月,武义县又被确定为全省阔叶林工程7个省级示范区建设县之一,完成壶山森林公园阔叶林改造4900亩,8月完成了全县阔叶林发展工程“十一五”规划。2007年实施3047亩。

森林旅游开发

武义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且山体特色明显,西北部山峦层叠,坡险岩深,东南部山势磅礴,丘岗起伏,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森林景观。1991年5月,总面积35平方公里的龙潭—大莱口风景名胜区被批准列入全省第二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名单,至2007年,全县在已开发温泉、森林景观、人文景观的旅游景点的同时,开发建设了牛头山、壶山森林公园。

牛头山森林公园 位于西联乡境内,南部与遂昌县接壤,规划面积1327.69公顷,主要由牛头山、石门岭、九寨沟3个景区组成。公园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9%,保存着集中连片的万亩阔叶林资源,有木本植物72科199属439种,其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8种,为浙江中部地区木本植物最为丰富的地区;有野生动物4纲27目66科26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4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2种。公园内峰峦叠嶂、高耸云霄,集天然森林、奇树异木、峡谷断崖、溪水瀑潭于一体,最高峰牛头山海拔1560米。1995年12月,武义县人民政府发文公布牛头山区域为县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30平方公里,2002年保护区面积调整为80平方公里。2004年9月开始,依科学规程实施开发,并分别于2005年1月、12月被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森林公园。

壶山森林公园 紧依县城且是武义县历史名山,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在县西二里,耸然为县主山,上有潭水,其状如壶,故名”,旧“武阳十景”中的“北岭松云”、“壶山春霁”分布于此。壶山山势挺拔雄伟,林木荫翳,风景优美。2004年,县人民政府组织科学规划与实施建设。2005年5月,壶山公园被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规划面积398.5公顷。至2005年底完成阔叶树种改造4900亩及景观林营造、大树移植等项目。

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

森林病虫害防治1980年,林业部门组织了森林病虫害普查,查明武义有害虫8目54科322种,病害12种,天敌7目37科89种。1986—2005年,全县经人工除治仍有较大危害的森林病虫害有10多种,国家林业局先后确定武义县为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测报对象为板栗病虫、竹子病虫、松毛虫。

危害最大者为马尾松松毛虫。民国18—22年间,宣平曾成重灾区。1957年,宣平的三港乡、新塘乡120余亩松林受其危害。1981年第二代松毛虫在15个公社211个大队的松林泛滥成灾,面积达23.5万亩;1983年危害面积达16.05万亩。1986—2005年全县累计发生松毛虫危害面积150多万亩次。

马尾松松毛虫综合防治,初期只能是发动群众捉虫、除茧、诱蛾、采集卵块与适时施用药剂杀灭幼虫。19世纪70年代起,开始用新型的药物、技术与设施防治。1972年初,对桐琴区3万多亩暴发成灾的松林,首次用飞机常量喷雾晶体敌百虫防治,飞行100多架次,喷洒面积3万余亩,效果达98%左右。1974年5月,在桐琴区挂赤眼蜂卡防治。1978年4月,采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防治效果最高的达98%,而差的仅20%。1983年,建立县松毛虫灾情测报点,配备12名业余森保员。同年首次采用从法国进口的新农药——2.5%溴氰菊酯乳剂小面积常量喷雾治第一代松毛虫幼虫,10月进行飞机超低容量喷洒2.5%溴氰菊酯防治县域松毛虫,飞行26架次,防治面积63000亩,效果为93.6%,每亩成本0.23元。1987年10月,用百树菊酯农药进行大面积飞机超低容量喷雾防治,防治面积10.4万亩,受益面积82080亩,防治效果分别为89.7%和90.8%,每亩松林防治费为0.68元。

1997年,武义县列入省板栗害虫测报县,次年,武义县开展了板栗病虫害综合治理工程。2002年12月,成为国家级板栗病虫害定点测报县,次年,建立国家级中心测报点,此后,每年向国家提供至少8次测报数据。1997—2005年板栗二虫一病预测预报累计48期。1989年在新宅乡沿溪村野和坑当年嫁接的板栗苗圃中首次发现栗疫病,1990年在邵宅乡石甲洞村某苗圃再次发生。此外,还有板栗金龟子、桃蛀螟、栗绛蚧、栗瘿蜂。

1992年,武义县围绕“四率”和“一降三提高”开始开展森林病虫害目标管理。“四率”和“一降三提高”的标准是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防治率控制在60%以上,监测覆盖率控制在6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控制在80%以上。

武义竹类虫害主要是黄脊竹蝗,危害高峰期在6月上旬至9月下旬。严重时将竹叶啃食殆尽,使翌年不出竹笋,或致毛竹枯死。2005年发生面积8000余亩,主要防治技术是敌敌畏加100倍人尿诱杀,诱杀成功率可达98%。

森林植物检疫1984年6月武义县森林植物检疫站成立,1988年实施规范化森林植物检疫证制度。调运检疫:该年起,凡列入检疫名单的森林植物和植物产品以及所有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在调运之前必须经过检疫。1988年12月,县林业局规定:凡无检疫证书的木竹等林产品,一律不得调运,各有关单位(汽车站、运输公司、邮电局等)和检查站应予扣留,报县森检站处理。产地检疫:1993年10月,县林业局规定:“林木种苗产地检疫于每年9—10月由森检员及兼职森检员深入实地检验,林产品产检于经营者调运前报检。”2004年,产地检疫3400亩,2005年为4700亩。检疫检查:2002年9—12月,发现并查处违法违规调运案件10起。森林植物检疫制度和技术有效地遏制了森林病虫害的交叉传播。

野生动植物保护

野生动物和保护 武义县气候温润、山清水秀,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据清末(1900年)何德润的《武川备考》,仅百姓所熟知的“飞禽”就记载了近40种,走兽记了20余种。1998年,专业部门对武义县域野生动物作了初步调查,全县有两栖类动物22种,隶7种9属,占全省总数的51.2%;爬行类动物42种,隶3目8科25属,也占全省总数的51.2%;鸟类151种,隶16目35科,占全省总数的36.5%;哺乳类动物50种,隶8目21种,占全省总数的50.5%,合计为26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4种,Ⅱ级保护动物32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森林植被变化,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农药的大量使用和捕杀,使部分野生动物种群减少、濒危乃至灭绝。60年代之前,男女老少无所不知的喜鹊、乌鸦已多年未见,曾为人患的豺、狼、虎、豹、猴也久无踪影。历史上虎骨是武义产品之一,志书对打虎除害多有记载,最后一次打虎为1959年。90年代起,唯野猪由于天敌消亡而日益猖獗,山垅梯田因作物屡遭侵害而陆续弃耕。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1993年,武义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通知》。其后,相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对没收的国家保护动物放归自然,对猎户和枪支弹药实施规模管理,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经营、利用实行许可证制度,对违法案件及时查处,使野生动物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

野生植物和保护 武义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层次性适宜繁多植物生长。据1985年浙江林学院在牛头山的毛洞坑林区调查,初步确定该区有植物124科674种,其中木本植物359种,藤本68种,草本247种。而在全县,1989年时仅木本植物就有678种。在森林资源中,有一级保护植物2种、二级9种、三级6种;属国家珍稀濒危树种7种,省级10种。

1997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同年9月,武义县颁发《关于加强阔叶林资源保护管理意见的通知》,对阔叶林资源提出了5条保护措施。其后,对重点生态公益林、天然阔叶林、珍贵树木和有特殊价值的植物资源的采伐、采集均作了科学和严格的规定。

20世纪90年代起,对名贵、珍稀树种红豆杉等,采用层积催芽技术,进行了人工繁殖,既保护了野生植物资源,也满足了城乡绿化景观建设的需求。

森林防火

森林火灾对自然生态的植物、动物危害甚烈,其起因多为烧田坎、吸烟、炼山、扫墓等,一旦蔓延,即往往非人力所能迅速扑救。1979年《森林法》颁布后,护林防火工作走向规范,建立值班制度,健全乡村护林防火制度。1986年之后,武义县森林防火从“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发展到推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全面落实责任追究制。1987年8月,成立武义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建立现代化的预防、监测、扑救和指挥体系。2004年5月,制定了《武义县森林火灾事故处置预案》,在县域各主要山口和林区过往行人较多的路段,设置了360块永久性的防火牌;确定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为森林防火期,在防火期内由广播站向全县发布森林火灾危险天气等级预报。至2005年,全县已形成完善的森林防火预防、监测、扑救体系。

20世纪90年代起加强了森林防火设施建设,1990年曾投资十多万元在新宅镇大莱村(原宣武乡)龙头眼睛山上建造护林防火无线电中继台1座,同时建设基地台2座,车载台1座,购买对讲机8台。1992年,在桃溪镇建造森林防火瞭望台一座。1996年,本县开始投资建设生物防火带,当年在原邵宅乡石井口村建成木荷防火林带5公里。2003年,全县19支共840名乡镇以上义务扑火队员全部配备了阻燃服、防扎鞋、手电筒;县林业局投资5万余元购置风力灭火器4台、油锯9把、柴刀200把、阻燃服60套。2005年,开通县森林防火信息短信平台和全国统一的森林防火报警台“12119”。至2005年,全县投资配备风力灭火器75台、进口油锯50台、割灌机5台、短距离现场指挥无线话机装置26对,建设生物防火带、生土防火带78.08公里,其中建设牛头山森林公园防火道6公里、生土防火带47.08公里。2007年建设生物防火带51.9公里。

第六章 果品生产技术

武义县果品种类较多,明嘉靖三年(1524)《武义县志》列入记载的有28种。据《浙江建设统计》载,民国22年(1933)武义的果树有桃、杨梅、栗、李、枇杷、柿、杏、文旦、橙、梨等,并且还有丰富的野生猕猴桃资源。是年,武义、宣平两县水果总产量为592吨。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时期,果品生产地主要是桐琴果园。实行市场经济之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果品生产发展较快,引进并形成相应的专门技术。2007年全县水果(柑橘、蜜梨等)种植面积36425亩,总产20474吨,瓜类(果用瓜)种植面积18900亩,总产26484吨,二者总产值为7263万元。

第一节 柑橘

品种

武义是柑橘栽培的次适宜区,历史上因冻害频繁而发展缓慢。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品种改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进步,柑橘在武义迅速发展,2007年,全县柑橘种植面积为10321亩,产量6025吨。

柑橘品种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引进的温州蜜柑,其中中晚熟品系占80%以上,早熟品系宫川、兴津占10%。90年代以后发展了胡柚和椪柑品种。1999年底从象山引进“天草”、“不知火”、“胜山”、“崎久保”、“日南”、“清家”等柑橘品种,又从临海引进粉红脐橙。1998年以后,采用高位嫁接技术,推广特早熟温州蜜柑“市文”、“山川3号”和优质的“纽荷尔脐橙”、象山红杂柑等优良品种。

胡柚系柚子和柑橘的自然杂交种。1987年,县林业局从常山引进胡柚100株,定植于县林业技术推广站,1990年开始投产,1991—1993年大面积推广种植。

栽培

柑橘园地选择技术要领是北面靠山,南面向畈,光照充足,冷空气难进易出的山坡地带,并注重肥培管理。低温对柑橘危害最大,1999年12月25—29日,在长时期持续干旱后,因受低温干燥风的影响,柑橘冻害严重。种植密度20世纪70年代以前亩种60株,株行距为3×3.5米,1980年开始亩种100株或更密,以利早期丰产。1986年邵宅乡张村橘园发生严重缺硼症,部分橘园个别植株有缺锌症状,嗣后推行配方施肥技术,套种大荚箭舌豌豆、印尼大绿豆获得解决。2005年开始,推广柑橘完熟栽培技术,提高了柑橘生产的经济效益。胡柚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有一定的耐低温能力,单产高,嫁接苗定植后4年投产,第7年盛产,株产可达50千克左右,大小年不明显。

病虫防治

柑橘病虫害先后有大灰象虫、疮痂病、潜叶蛾、锈壁虱、炭疽病、凤蝶、卷叶蛾、蚜虫和金龟子等,20世纪80年代普遍发生柑橘红蜘蛛、天牛、花蕾蛆等害虫,1997年夏,柑橘蚧虫中的矢尖蚧、糠片蚧以及柑橘黑刺粉虱,危害甚重,然仍属药剂和技术的可控范围,未成大灾。胡柚对疮痂病等病害抗性强,易感溃疡病和受冰冻侵害,专业户已基本具备种植、嫁接、管理、病虫害防治、保鲜等相应技术。

1986年,柑橘保鲜试验获得成功,其技术被柑橘生产、经营者广泛采用。

第二节 蜜梨

品种

历史上梨树品种有青皮早谷、消梨、鹅梨等,20世纪50年代试种砂梨系统的日本梨,品种有菊水、廿世纪、今村秋等,60年代中期引进黄蜜、新世纪、黄花等,菊水梨是80年代县内梨园主栽品种,1996年引进早熟梨品种翠冠,1998年引入筑水、七月酥、早美酥、幸水、西子绿、清香等一批早熟优良品种,在桐琴果园建立新品种母本园,从中选育出适宜在县内发展的新品种。

武义是“杭州”牌蜜梨的主要出口基地,品种是菊水梨。1998年获浙江省优质农产品称号。2007年,全县梨园面积11299亩,产量11050吨。

栽培

新中国成立初期,采用大株稀植的方法,株行距5×6.3米,每亩21株。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口基地蜜梨种植密度提高,每亩40株,株行距3.7×4.5米。1978年桐琴果园首创乔砧蜜梨矮化栽培法,种植菊水梨47亩,株行距4×2米,每亩83株,并加强生长季节的修剪,使梨树速生早果,优质高产,常年亩产保持在1500千克以上。

蜜梨栽种管理技术要点有:改开穴种植为挖沟种植、栽种重施有机肥、秋施基肥、适时追肥、深翻改土、合理整枝修剪、矮化密植梨树、采用小骨架篱壁形整枝、疏花疏果等。1999年县农业局制订了蜜梨标准化栽培模式,在合理疏果的基础上,推广专用梨果袋进行二次套袋,并配以优化病虫防治、配方施肥、矮化修剪、梨果灵涂果等技术,使蜜梨外观、内质得到显著改善,优质果率提高。

病虫防治

植梨初期,梨树黑斑病、轮纹病、黑星病和梨网蝽等病虫先后发生,20世纪60年代初桐琴果园梨树小避债虫、金缘吉丁虫和蚧壳虫等成灾时,分别用甲基1605、火油223混合涂剂以及5%柴油乳剂进行防治。70年代发生梨大食心虫,80年代又发生梨小食心虫,并且蔓延加重,后用梨食心虫性诱剂测报和综合防治,收到一定效果。1986年以来梨园蚧虫和梨金缘吉丁虫普遍发生,个别梨园梨锈病、梨茎蜂和天牛也不同程度为害。1988年开始梨瘿蚊为害嫩叶。1993年中国梨木虱开始在一些梨园暴发,并且很快蔓延,成为武义蜜梨的主要害虫,主要采用综合防治,首选农药为吡虫啉。

第三节 其他果品

板栗

俗称大栗,民国23年(1934)浙江的《各县物产状况报告》载,武义产板栗428担,宣平产板栗40担。新中国成立初期,武义县培育板栗苗发给农民栽植。1963年营造“木本粮食”879亩(其中连片232亩)。1965年,全县板栗苗26.5亩,出圃60万株,次年,全县栽植35万株。20世纪60年代营造板栗林虽多,但由于品种不良,栽培技术不到位,成林后单产低,造成失管或毁林改种,到1985年,武义县种植板栗2078亩,44500多株。

1987年,县林业局从诸暨、开化、长兴、上虞等地引进毛板红、大红袍、魁栗3个板栗优良品种,发展了新宅、西联的内河洋等规模化板栗基地,至1996年,全县板栗面积已达20666亩,产量210吨。2003年全县开始实施板栗低产林改造,至2005年,共改造了3800亩,并建立板栗无公害生产基地500亩。2007年,板栗种植面积尚存23450亩,产量1690吨。板栗高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保鲜技术尚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杨梅

武义山区原有野生杨梅,农户也有零星种植。1986年开始引种并发动规模种植,先后引进荸荠种、晚稻杨梅、东魁杨梅、临海早大梅等优良品种。到2005年,全县种植杨梅4695亩,商品化杨梅基地有柳城镇白马下村和泉溪镇麻田村等。

杨梅适应性较强,一般山地均可种植,然仍有相当的技术要求,武义果农多选温暖、湿润、排水良好、海拔500米以下的北坡种植。春秋两季均可植,大多选2月下旬至3月上旬杨梅树萌芽前栽植,定植后1—4年以促为主,施用速效氮肥,以培养树冠,其后“促控结合”控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形成,定期适量施用“多效唑”进行化学调控,达到形成花芽、不分大小年结果等目的。技术到位、管理得当的基地,到成年期亩产已在1500公斤以上。

桃子原是农民在田边地角、庭院所普遍种植的果树,以苋菜桃、白花桃、一点红等土种为主,也有少量玉露。20世纪50年代末,桐琴果园引种日本桃“五云”、“小林”两个品种,因“五云”结果性能差、“小林”品质低劣而在1966年全部被淘汰。1972年后引种白凤桃48亩成功,其后发展到数百亩。

20世纪80年代在县内几家罐头厂的资助下,桃子发展迅速,水蜜桃以布目早生、砂子早生、早玉露等品种为主,黄桃以丰黄、连黄等品种为主。90年代以早熟的水蜜桃砂子早生、大观1号、金华大白桃等品种为主,并有少量的国庆桃。2004年,三港乡、大溪口乡从丽水引进桃燕红、早凤王等中熟品种,发展桃园1000余亩。桃树的病虫害有梨小食心虫(为害桃梢)、天牛、桃蛀螟、褐腐病、缩叶病、穿孔病、疮痂病、流胶病等,多有相应药物与技术。2007年,武义有桃园3482亩,产桃1359吨。

狝猴桃

俗名藤梨,野生种遍布山区和半山区,常年产量在250—500吨之间。1985年,武义县从省农科院引进海沃德、布鲁诺、阿里森等27个猕猴桃良种和株系,在百花山林科所、王宅镇马府下村、桃溪滩乡余家村3个点进行试栽,建立良种母本园和生产示范园40亩,由县科委和县林业局组织“中间试验”,以掌握其生物学特性,探索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种苗和作出技术示范。

1986年,猕猴桃开发列入县级“星火计划”项目,在适合地区推广并开展物候期观察。1988年发展到760亩,并开始产果(9吨),其后又引进国内的品种和株系有:龙1、龙8、赣78-1、赣79-1、赣79-3等。至2002年,面积有5686亩,产量502吨。

人工栽培猕猴桃管理精度高、技术难度高,生产技术由省农科院猕猴桃专家陈学选等所传授,全面掌握相关技术的专业户生产与效益均好,也有不少农户另择他业而放弃管理。至2007年,武义县尚存猕猴桃基地4100亩,产果455吨。

宣莲

宣莲因产于原宣平县而得名,是传统名优特产。据传其莲始种于唐朝显庆元年(656),至今常年产量在10吨上下。民国25年种莲500亩,产莲子25.75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口迅猛发展,全民大抓粮食生产而下降,曾一度濒临断种。1981年县科委立项(金华地区科技计划)开展“宣莲丰产技术”课题研究。历时6年作出总结并通过评审,其“四改一新”(改三年栽为单年栽,改稀植为密植,改施肥重前轻后为合理搭配,改单一种植为综合利用,采用新的加工焙制方法)技术,使亩产从40千克左右提高到60千克,最高达107.8千克,为宣莲发展提供了技术依据。1985年,面积发展到374亩,产莲子19.5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宣莲得到进一步发展,1999年县内种宣莲1100亩,亩产49千克,总产55吨。新选育成的“宣莲一号”新品种,种植面积400余亩,比原来的宣莲常规品种增产20%—25%。

宣莲优异品质既有赖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还有赖其科学种植、管理和精细加工的方法。在栽培管理上,选好适宜的田块和优良的种藕。同时宣莲按成熟程度分批采收,精细加工。宣莲质量以伏莲为优,秋莲次之。宣莲加工有通心和炭火烘焙两道工序,一般炭火烘焙的技术要求较高,烘焙得当色泽好,清香外溢。

2004年起,省科技特派员与柳城镇政府、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祝村村委会先后设立“莲子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无公害示范基地建设”(省级)、“宣莲新品种(十里荷1号)扩大试种及推广”(县级)、“荷花物种园基地建设”(县重点)等项目,引进308个品种,开发了“十里荷花物种园”,子莲种植面积发展到3000余亩。由单一的莲子生产向“农业观光旅游”拓展。2008年1月,在浙江省农业厅公布的第四次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目录中,籽莲新品种“十里荷一号”获得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证书。

西瓜

西瓜武义历史上早有种植,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年种面积多在100—300亩之间,且多数集中在泉溪镇的山方、客塘等传统村。1984年后,种植面积开始扩大,1999年达7200亩。90年代末,高山西瓜试种成功,并逐步发展。2005年全县高山西瓜种植面积达3494亩,产量5650吨。高山西瓜填补了平原露地西瓜供应之淡季。

20世纪80年代前西瓜品种以解放瓜、黑台瓜为主,年久退化,品质变劣。1986年开始,西瓜品种逐步实现良种化。先后引进的优良品种有浙蜜1号、蜜宝、湘蜜1号、苏蜜1号、新澄1号、中育6号、伊选、新红宝、红珍宝、浙蜜4号、浙蜜3号、早春红玉、圭谷等,大多具有早熟、质优、产量高的优点,至2005年,良种西瓜种植面积已占70%以上。

危害西瓜的主要病虫害是猝倒病、炭疽病、枯萎病、蚜虫、红蜘蛛、黄守瓜等。

1999年10月,坦洪乡上坦岭头村雷薛明,承包桐琴镇金丝村10亩土地创办雨田农场,首先引进和运用大棚种植,大棚上架西瓜技术,通过合理整枝、人工授粉和科学疏果,亩产为2000公斤。2004年开始,温岭瓜农在泉溪镇租田120亩,建大棚种植早熟和中熟的“温岭瓜”(品种84—24),亩产4500公斤。此后,大棚西瓜基本上为“温岭瓜”,其技术更为成熟。2005年全县大棚西瓜面积550亩,其中温岭瓜农占了526亩。大田露天种植、旱地和高山西瓜则仍为本地瓜农。2007年全县西瓜种植面积为1.76万亩,产量25386吨。

此外引进种植的还有草莓,20世纪90年代前后在泉溪镇的王山头等村发展为规模种植。到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200亩,产量185吨。传统的梨瓜仍有少量种植,香瓜几近消失。

第七章 茶叶生产技术

茶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中国自茶圣陆羽著《茶经》三篇之后,则不仅流行于汉族,还转播扩展到周边民族,茶税成为国家大宗收入。南宋之武义人、进士张淏所著《云谷杂记》中,还专门深入考证了茶的渊源与发展。至明朝已将茶列入武义之物产,清举人徐俟召之“宝泉(郭洞)说”即描述了“宝泉”佐“秋岕(茶名)”之意境。在民国21年(1932)省农产品博览会上,武义鸿源协的茶叶获乙等奖。民国27年,武义、宣平两县合计有茶园2.26万亩,产茶265吨,抗战时期即锐减。民国35年武义还在后树乡作了试制“龙井茶”示范。1949年两县有茶园5671亩,产茶66.8吨。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新宅村开规模开发之先河,20世纪70年代初进入全县发展高峰,1976年茶园面积有30061亩,产茶量达574吨。80年代始,茶叶品种不断引进,栽培、制作技术不断进步,名优茶、无公害茶、有机茶鹊起。2001年,武义县被命名为“中国有机茶之乡”,2003年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为“国家有机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7年有茶园10.5645万亩,茶叶产量6580吨,成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第一节 茶树良种化

品种引进繁育

武义、宣平原本种植的是传统的土茶,从1975年开始注重了茶树良种繁育技术,先后从外地引进“福鼎白毫”、“迎霜”、“浙农”系列和“鸠坑”、“龙井43”、“乌龙”等优良品种。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又先后引进了“乌牛早”、“翠峰”、“福云6号”、“福鼎大白”等国家级和省级无性系良种,并建立良种繁育基地。90年代后期又引进“安吉白茶”、“平阳特早”、“龙井长叶”三个新品种,总计全县引进了近20个优良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种植面积达4万亩。2003年,武义县从福鼎大白茶群体中选育出新品种“武阳早”、“武阳香”进入全国茶树良种区试,在县内推广2万多亩。

茶树良种化工程

1998年,首次在原桃溪滩乡建立良种化茶园示范基地,完成1500亩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基地建设。2003年、2004年又分别发展良种茶园为5000亩、7500亩,并建立良种茶苗木基地400多亩。武义茶业有限公司依靠县农业局的技术服务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帮助指导,在俞源乡林场建立高标准良种茶示范基地,规划面积5200亩,已栽种龙井43、福鼎大白茶、武阳早、武阳香、龙井长叶、浙农117等优良品种2508亩,该基地以现代有机茶观光示范园区为目标,是武义县乃至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一块良种化有机茶基地。

第二节 栽培管理

栽培

历史上,茶园均为零星丛式栽培,每亩约400丛。1957年,新宅大队首先建立100多亩集中连片的茶园。1958年开始推广单行条播新式茶园,亩栽1300丛,4000余株。1977年,引进矮化密植技术,在大田乡宏阁村试种三行条播速生矮化密植茶园179亩,实现了“一年种,两年采,三年亩产超双百(100公斤干茶),四年、五年夺高产”的目标。但三行栽不利于追肥和病虫防治,茶园也极易衰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改为推广双行栽。

施肥

传统习惯上茶园基本不施肥,20世纪50年代提倡施用土杂肥。60年代中后期,推广“一基三追”(秋茶后施基肥,春、夏、秋茶前各施一次追肥)的施肥方法,肥料以氨水为主,配施磷钾肥。80年代,基肥由土杂肥改为用碳酸氢铵加磷肥为主,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推广应用稀土微肥。1995年开发有机茶后,有机茶园禁止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改为施用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或经有机认证的商品有机肥。

老茶园改造

20世纪60年代前,幼龄茶树任其生长,分枝少,采摘面高低不平,60年代对幼龄茶树进行三次定型修剪,营造理想树冠。90年代末期,对低产茶园分两种情况予以改造:一种是对基本具备高产条件、树龄结构较合理、茶树年龄不大、骨架基本完好的茶园,采用“以改树冠为重点,以深修剪为中心”,结合实施改土、改园、改管理的改造技术,一般1年一次,在休眠期进行;第二种是对种植基础差、肥培管理水平低的衰老或未老先衰茶园,根据茶树衰老程度分别采取台刈或重修剪的改造技术,一般3—4年一次,在春茶结束后进行。2000年初开始对部分衰老群体种茶园进行换种改植,即挖掉老茶树,种植优质无性系良种,配套改土、改园等技术,有效增加了茶园效益。

虫、草防治

茶园害虫20世纪50年代以食叶类和钻蛀性害虫为主,一般用滴滴涕和六六六防治;60年代后期以长白蚧、蛇眼蚧等刺吸式口器的介壳虫类为主,用马拉松和亚胺硫磷防治;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以刺吸式口器的叶蝉类和螨类为主,用乐果、敌敌畏防治;80年代开始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70年代后期推广石硫合剂封园。2000年开始推广生物农药,包括植物源、矿物源农药。

1973年开始,茶园禁用滴滴涕和六六六,80年代禁用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三氯杀螨醇,2000年开始禁用氰戊菊酯。

为保证茶叶饮品饮用安全,减少茶叶污染残留,提高茶叶质量,1977年,在省植保总站《茶园合理用药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课题组指导下,县农业局特产站进行茶园合理用药技术试验与推广,进行茶树病虫害综合治理,主要技术是:一加强肥培管理,促使茶树生长旺盛,以增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二是通过及时采摘来抑制和减少绿叶蝉、茶蚜虫等主食嫩梢害虫的危害;三是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适时适量用药,减少单位面积特别是芽梢的受药量。通过综合治理,县内研制开发的名茶“武阳春雨”经过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两次检测,其六六六、滴滴涕、铅、铜重金属含量等卫生指标全部合格。到20世纪末,县内茶园杜绝了剧毒和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茶园封园全部使用石硫合剂。

有机茶园病虫防治、草害防治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除草剂,提倡通过保护茶园生态的多样性控制害虫数量,达到生态平衡,确保获得应有的经济产量,同时可通过修剪、深翻等农业措施,杀虫灯、色板等物理措施,也可用经认证的生物农药来进行防治。

1983年配备茶树病虫测报员,同时兼任省茶树病虫测报员。

茶园除草,1979年进行10%草甘膦除草试验,表明除草效果好、对茶叶安全、在土壤中无残留毒性等优点,20世纪80年代后在县内茶园推广。在有机茶园仍采取人工除草,禁止使用任何除草剂。

第三节 采摘加工

采摘

老传统是以“留顶养株”、“一把捋”的方法采摘茶叶,茶园面貌差、产量低。1956—1958年推广“按标准采”、“分批留鱼叶采”。1973年推广“春留鱼叶,夏、秋留一叶,采养结合的方法”。为提高单产,增加夏秋茶比重,1976年又采取“春留大叶,夏秋留鱼叶”的采摘方法。1984年为适应市场需要,增加高档茶比例,又采用“春留鱼叶,适当提前春茶开园时间”的采茶方法。

20世纪80年代末期,茶叶生产出现了采茶劳力缺、采茶质量低等问题,县农业局进行了机械化采茶技术的试验示范,并在部分茶园大面积推广。1999年全县有采茶机45台、修剪机15台,机剪、机采面积达39000亩次,但高档春茶仍为手工采摘。2008年开始,全省对购买茶机进行政府补贴,当年年底,全县采茶机械达300台,修剪机250台。

加工

历史上武义茶叶成品以“烘青”为主,民国27年(1938)前后,白姆乡松树下、董处,大溪口乡水头等村曾制作少量龙井茶;民国35年,县政府又在后树乡公所作制作“龙井”茶示范,但未能推广。新中国成立后,1972年在新宅开始生产炒青,并在部分茶区得到推广。

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注重开发名茶。1984年,县农业部门在后树茶场举办第一次龙井茶培训班,以后连续举办。1990—1994年,县科委与中国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无锡茶叶研究所、南京茶叶研究所等合作,在云华、桃溪滩、俞源等16个乡镇举办“龙井”、“碧螺春”、“雨花”等名茶培训班18期、1000余人次,其后龙井茶一度成为武义主导产品。在80年代,武义还开发过“红碎茶”(县良种场、桃溪滩乡茶场生产)、“条红茶”(桐琴果园、壶山镇星光村生产)、“乌龙茶”(麻田村生产),成功后因市场等原因中止。90年代武义地方名茶“武阳春雨”研制获得成功,同时出现“金山翠剑”、“郁清香”、“汤记高山茶”等名茶品牌。2000年后,又增加了“九龙山”、“茗宇”、“乡雨”、“嘉木村”、“更香”等名茶品牌。

茶叶初制加工长期以来都是手工操作,1956年推广木制揉捻机、木制杀青机,1970—1973年在新宅公社南塘头、登云公社子坑和大河源建成3座机械加工初制厂,实现了杀青、揉捻、干燥加工机械化。1986年全县共有初制厂178座,各种初制机械1320台。1996年开展了名优茶机械化制作的试验,历三年,机制辅助手工制作“武阳春雨”茶获得成功,此后,机制浙江龙井、机制毛峰也获成功,并很快推广。在新宅镇麻竹园村、王宅镇下巨口村形成龙井茶加工专业村,户拥龙井茶炒制机3—6台。

1990年,武义县骆驼九龙砖茶有限公司引进砖茶生产线,生产“峡雾”牌砖茶销往西北边境省份,又称边销茶,为县内茶梗和修剪叶提供了销路。2007年年底,砖茶产量达2600吨。

2000年初,桃溪滩乡武义新洲制茶有限公司引进了日本蒸青煎茶全自动生产流水线,其特点:一是采用蒸汽杀青,二是对茶叶的揉捻分为粗揉、中揉、精揉等工序,三是有自动筛选等系统,使产出的茶叶均匀、整齐且卫生。该条日产干茶1.5吨的生产流水线只需管理员工2名,当年4月投产,产品出口日本。之后,武义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武义骆驼制茶有限公司等也引进蒸青生产线,使全县蒸青生产线达8条。2005年3月,举办武阳春雨茶机制现场会,进一步推动了名优茶机械化生产的水平,有效地解决了茶叶鲜叶集中上市时名茶加工困难的技术难题。

2004—2005年,浙江更香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完成了“有机茶加工安全与质量监控技术”的研究,2007年,在其制茶基地投资2600多万元,建设了6000平方米标准厂房,装备了8条基本自动化的制茶生产线。该生产线有初制、精制及冷却保鲜设备等200多套,日加工鲜叶3万公斤,可生产条形茶、针形茶、扁形茶、片茶等种类茶叶,其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截至2007年,县内流水线制茶企业有18家。

茶机制造

1969年,由县二轻局组建武义茶机具厂(后改茶机总厂)。通过引进和更新技术,生产了GC245揉捻机、GCH10型百叶式手拉烘干机、67型锅式炒干机、67型锅式杀青机、67型铁木揉捻机和67型解块机等6种初制简单茶叶机械,年产量200—300台。20世纪70年代后期,该厂又开发了GCS70型、60型滚筒杀青机,6CRD-45型揉捻机,6CRL-55型揉捻机,婺12-1型解块机,婺12-81型解块分筛机,GCRC-80、100型瓶式炒干机,6CS84型双锅连续杀青机,6CR-6型百叶手拉烘干机等十几种初制茶机。

20世纪80年代后期,武义茶机总厂列属省机械厅茶机公司并成为骨干企业,产品分四大系列:初制茶机、精制茶机、名茶机械和金属热风炉,产品40多种。其中窨花机、自动抖筛机获省科技进步奖,产品销往20多省市,产量达2000多台。1999年武义茶机总厂终止,转为私营企业后继续生产制茶机械。2007年,县内制造茶机厂家有4家,能生产各种型号的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热风炉、理条机、扁形茶炒制机,年销售额4000万元。

第四节 名茶、有机茶研制

武义县是浙江省的重点茶区,为了适应茶叶消费日趋清洁化、名茶化、高档化的市场需求,20世纪90年代起,县委、县政府按“继续抓好名优茶,积极开发有机茶,普及无公害茶”思路引导茶叶生产。“武阳春雨”的研制开发

1994年初,县农业部门邀请省农业厅有关专家到武义指导名茶开发,通过对县内良种茶园的考察,选定“迎霜”为研制的主体茶树品种,经过近1个多月的炒制试验,分析比较,研制了一只外形似“针眉”,紧细如松针,似江南春雨丝丝缕缕,具有武义地方特色和专门制作技术的新品种,定名“武阳春雨”,当年6月通过技术鉴定。1997年4月,浙江省武义县农业综合开发总公司发布标准号Q/WNZ01-1997“武阳春雨茶”企业标准。2004年5月“武阳春雨”茶获浙江省十大名茶。同年,武阳春雨茶已形成三大系列产品,即“武阳春雨针形茶”、“武阳春雨扁形茶”、“武阳春雨毛峰茶”,生产基地面积5万亩,年产量600吨,产值1.1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县名优茶的47.6%、33.4%和81.5%,成为武义名优茶生产的主要品牌。2004年3月,《武阳春雨系列茶地方标准规范》通过金华市级审定,并由金华市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当年“武阳春雨”品牌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茶”之一。2005年10月,武阳春雨获浙江名牌产品称号,11月武义县被商务部三绿工程办公室评为“三绿工程示范县”,武阳春雨获“中国放心茶推荐品牌”。至2007年,“武阳春雨”系列茶品牌有“更香”、“九龙山”、“汤记高山”、“茗宇”、“郁清香”、“乡雨”、“嘉木村”等7个。

有机茶开发

有机茶是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方法生产出来的茶鲜叶,在加工、储运过程中不受化学品污染而生产出来的纯天然、无污染、高品质、经有机食品颁证组颁证的茶叶。1995年,武义金山茶业有限公司开始有机茶的开发。1999年该公司有机茶产量达到50吨,其中出口到日本、德国等国外市场就有30余吨,约占浙江省该年有机茶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该公司将有机茶在因特网上注册了“中国有机茶”域名,成为国内第一家上网交易的有机茶厂家。

2000年,武义县被列入全省20个开发有机茶试点县之一。2001年正式命名武义县为“中国有机茶之乡”,该年在武义县举行全国第五期有机茶信息交流与技术讲习班。2003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农轻〔2003〕70号文件批准武义县为国家有机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4—2005年,汤记高山茶业有限公司组织了“壳聚糖在无公害茶叶生产上的应用”研究。2005年,全县有机茶基地颁证面积达到2.1万亩,产量850吨,产值6000万元,获有机茶颁证企业17家。同年12月28日,以“规模化基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运作”的具创新性的有机茶产业化经营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武义县有机茶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通过市级评审验收,由武义完成的《有机茶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项目获得金华市2005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武义县有机茶颁证面积达2.2万亩,有机茶产量1225吨,获有机茶颁证企业16家。武义县有机茶栽培、加工形成系列化专门技术。

第八章 食用菌生产技术

据明嘉靖三年(1524)《武义县志》记载,茯苓是武义出产药材的第一宗产品,民国以后较少。民国14年(1925),龙泉人带菌种到原宣平放养香菇,其后技术即在该县传播。在民国21年的省农产品博览会上,韩宝恒的冬菇、陈品棠的银耳获甲等奖。

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60年代末期,县供销社牵头发展了蘑菇生产,80年代初时泉溪公社车苏村、县农工商联合开发公司、陶宅乡相继发展代料香菇。1987年,县科委设立星火项目在全县推广,至1996年,香菇总量达5000多万袋,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并成为武义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90年代后,发展了节木珍稀菌、药用菌,品种趋向多样化,生产方式趋向设施化、规模化和工厂化,技术则趋向系统化,并且选育了国家农作物新品种“武香一号”,多项成果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2007年度全县生产食用菌3045万袋,总产值1.01亿元。

第一节 菌种

制种

早期栽培食用菌为直接引进栽培种接种。20世纪60年代末期,县供销社在发展蘑菇生产中,引进了制种技术,并建立了数家菌种场。80年代初期,泉溪公社车苏村村民李明焱等菇农先后从福建三明市真菌研究所、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引进母种,繁殖原种、栽培种。80年代中期,县农工商开发公司组织发展香菇,开始批量生产香菇原种、栽培种,公司终止后,食用菌生产归并农业局,即在桃溪建立菌种场。1990年,李明焱被县科委聘任为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次年,县科委成立食用菌技术服务公司,在科技楼建立菌种场。其后金星食用菌公司也建立菌种场,均有相当设备与技术,生产原种、栽培种,统一供应菇农。

至2007年,持证生产食用菌种的主要是真菌研究所、辰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兴菇业有限公司(自产自销)、禾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兴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新菌种选育

1991年,县食用菌研究所试验种植高温香菇200万袋获得成功。继之,县真菌研究所、县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合作立项(金华市科研计划),进行“武香1号”香菇新品种选育,经菌株分离选育、出菇试验、中间试验成功后,推广栽培。1998年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武香1号”为浙江省农作物“新品种(组合)”,为中国低海拔地区高温季节大规模栽培香菇提供了品种和技术。2008年1月,被国家食用菌认定委员会所认定。

品种引进

境内食用菌传统品种是香菇和银耳、黑木耳。20世纪70年代,下杨一菌种场、县供销社日用杂品公司引进了“176”蘑菇优良品种并作试验与推广。90年代起,除发展高温香菇外,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金星食用菌公司和有关食用菌生产企业、专业户又先后引进和发展了金针菇、花菇、平菇、巴西蘑菇,珍稀药用菌灵芝、姬松茸和珍稀药用植物铁皮石斛(与灵芝配套生产)。21世纪起,为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重点引进了节木珍稀菌,试种成功后推广的主要品种有杏鲍菇、秀珍菇、茶薪菇、竹荪、金福菇、姬菇等新品种。

第二节 栽培

常规栽培

食用菌栽培技术要求高、生产风险大。历史上香菇、木耳生产方式均是段木栽培。生产场所多选深山潮湿林地和屋后背阴之所,依靠师徒相承的经验与技术,促其自然出菇。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县供销社发动蘑菇生产时,注重技术引进,聘请专(兼)职技术员,进行分片指导;也进行了技术研究,试验推广了蘑菇培养料的“二次发酵”技术,试验总结了“畦地塑料棚种蘑菇”的技术。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代料栽培香菇成功之后,经过科技立项和各级政府推动,迅速成业,香菇生产方式完全转变。以阔叶林木屑、麸皮、棉籽壳等为主料的筒袋代替了段木,栽培场地也由森林转移到大田、平地的菇棚。技术上前期以引进大田菇棚、原料灭菌设施改进、菌筒发菌和出菇管理等基本技术推广为主。

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食用菌研究会、食用菌办公室、推广站和各食(药)用菌研究所、食(药)用菌生产企业即转向试验、总结推广新技术为主。1989年起至2007年,列入科技计划的国家级5项、省级15项、市级12项,县本级组织了34项(合计66项),形成了系列化的食(药)用菌栽培技术。其中综合性的有“周年栽培技术”、“反季节栽培技术”、“添加剂应用技术”、“虫、病防治技术”和水稻香菇配套的“吨粮万元工程”技术、“灵芝、铁皮石斛循环栽培技术”等。针对某一品种的专门化栽培技术有“高温香菇栽培技术”、“花菇免割袋法栽培技术”、“巴西蘑菇产业化技术”、“秀珍菇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灵芝新品种栽培技术”等,每引进一个新品种,生产者则总结出相应的生产技术。2002年,县科技局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了《武义香菇地方标准》。

设施化生产

21世纪初,境内形成了专门生产食用菌的工厂,生产技术由常规的手工操作技术向设施化生产技术转型,出菇由自然长菇向智能化控制出菇转型。代表性企业为武义海兴菇业有限公司和武义辰谷菌物科技有限公司。武义海兴公司拥有先进的高压灭菌炉、自动冲袋装袋机、无菌接种室等全套机械化、自动化设施,研究形成了“秀珍菇设施栽培技术”、“食用菌菌棒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采用微电脑控温、控湿,生产过程机械化率达80%以上,年生产食用菌2000多吨,成为省级农业科技企业。武义辰谷公司则试验总结开发了“生态型珍稀菌设施化周年栽培技术”。

农户的食用菌生产也在发展过程中走向规模化,首先是新宅镇菇农组成团体,在本地生产菌筒、养菌,待生理成熟后转运到上海、杭州、常州等大中城市郊区出菇,以鲜品投放当地市场,形成了该模式的技术和经验。长期坚持在本地生产的菇农则扩大了规模,组织了区域化的行业合作社。武义兴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茶薪菇设施化生产示范基地,被授予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他生产单位也逐步改善条件,提高了设施化和技术水平。

第三节 储运与深加工

储运

食用菌在零星生产阶段,均以自然形态鲜品或晒、烘的干品投放市场。20世纪90年代初,香菇发展成为规模化产业之后,进入武义收购产品的海兴公司和境内的县食用菌技术服务公司、金星食用菌公司相继建造了保鲜冷库,配置了冷藏车,利用冷库0—4℃的储藏条件和脱水技术保鲜香菇,依客户要求进行标准化包装后,用冷藏车运抵机场、码头,通过空运、海运销往日本、美国等市场。农户仍以出售鲜菇为主,大户则配制烘干机。

深加工

至2007年止,境内对菌类拥有精深加工设备和技术、产品的唯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一家。加工的主要原料是珍稀药用菌灵芝、姬松茸和药用植物铁皮石斛。引进现代化设备,运用灵芝孢子破壁新工艺(列为2006年省重大科研项目),研制开发了有效成分含量高、配方科学的系列灵芝超细粉(破壁灵芝粉)、灵芝片等产品;运用姬松茸多糖提取工艺等新技术,对姬松茸实体进行提取,使姬松茸多糖提取率达9.12%,开发了姬松茸片等具有良好功能的姬松茸多糖系列保健食品。2008年1月,该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第九章 水利工程技术

水,历来与民生息息相关,其利莫大,其害亦甚。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农业社会,百姓将治水能人奉为神灵,纪念大禹的禹王庙遍布武义、宣平城乡,武义县城还有奉祀秦代修筑都江堰的李冰父子的二郎庙,在熟溪修筑长安堰的任公庙,南乡则有纪念仓部堰(圳)修筑者徐镃的仓部庙。历代水利工程为兴水利、除水弊积累了科技知识。

新中国成立之后,将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而列入优先建设项目,武义丰富的水资源随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得到广泛的开发与利用,水灾也得以更为有效地控制。

第一节 早期水利工程

古代水利工程以筑坝蓄引灌溉和筑堤防洪为主,同时开塘挖井用以提水抗旱。唐初,武义在县城南熟溪上游筑起了长安堰。光化元年(898)武义乡民任留又组织了大规模整修,宋及以后又经多次修筑。该堰筑成明渠,将熟溪之水引入城北(入城后称西寺溪),后分山堰、中堰、曹堰三支,不仅为城内居民带来洗涤之便且能自流灌溉县后畈万亩良田。该水利工程一直沿用至20世纪90年代初县后畈被辟为经济开发区为止。

唐昭宗年间(889—904),武义籍仓部侍郎徐镃归田后,在家乡清溪中游创筑了著名的潜涵灌溉工程——仓部堰(圳)。技术含量较高的是百姓称作“溪底瀛”的隐蔽工程,它根据清溪砂石高积,旱时水即潜行于砂石之下,无法引流灌溉的特点,从摘明山麓的交接埠开始,到原清溪口村下的2公里多河道之下,埋设了溪底瀛(瀛,当地称瀛洞,即地下通水的涵道),主瀛上段有18条竹支瀛,分别集中沿溪山坑潜流水源于主瀛,瀛洞用石块凝泥垒砌,上盖石板,下段即自西山(后称万工山)脚凿岩筑涵引出,溪面干涸而溪底之水得以常流,瀛洞出口位于仓部圳(现清溪口水库外坝脚),高出溪面2米许。其后或以明渠或以涵道流向杨村、刘宅、官田及以下诸村,可供居民生活用水和2000余亩农田灌溉。1958年建造清溪口水库后溪底瀛即废,明渠仍作通水渠道。

在宣平,明万历年间(1573—1619),知县陈应麟在组织重修猪头潭大流堰时,将水引进曹门、太平坊及各街巷,既为居民提供生活、防火用水,出城后又可灌溉农田。在居民稀少、水源充沛、水体污染不重的古代,设计相当科学。该工程一直维护沿用至1984年建成柳城自来水厂止。

民国期间,1915年宣平陈鹤书与陈厥修募修了马口的瀛头堤,以保护民田。1946年,金华江水利工程处在武义江宅口陈、熟溪马昂两地成功地使用了丁坝、导水坝、竹笼溪石塞支等防坍护岸技术。

在早期,武义、宣平人民凭借传统的技术与经验,修筑了相当多的水利设施。清末,武义比较有名的堰有73条、防洪堤6条、湖11口、塘46口;宣平在道光年间有堰137条、防洪堤9条。在民国期间,两县共修小型水利工程233处。

除工程技术之外,也不乏科学探索。清康、乾时期,朝廷曾推广种植引进不久的玉米、番薯,以济民食,宣平也曾提倡,但后来的《宣平县志》即记了种玉米的危害:“山中种此,即土松石出,每逢大雨,山石随势下坍,溪涧填淤,宣(平)自嘉庆五年大水,溪潭患砂石堆积,水不能蓄,即是之故,然山种苞芦,十年必败,并不可栽竹木,利尽而害随至矣。”毁林种植会破坏水资源的科学见解,对后代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

民国8年(1919),陈鹤书作《水灾补记》一文,其专题探讨宣平境内水灾的成因,具有相当科学价值。

民国30年,浙江省农业改进所为熟溪黄碧埂潜水坝绘制了武义第一份水利工程蓝图。

第二节 水利规划编制

调查掌握武义县域水资源情况,制订水利工程发展规划(区划)是实行科学治水、合理用水的基础工程。新中国成立以后,武义县即重视了总体性、区域性水利规划和专门性规划。总体性规划有五次:首次是1953—1957年,武义、宣平两县为解决严重干旱缺水、抗灾夺丰收,建设一批小(二)型以下水库、重要堰坝、于局部地段防洪保坍的工程规划,武义片建设小(二)型水库35座,宣平片建设小(二)型水库6座。第二次,1958年由省水电厅组织、吸收地区及县力量进行的流域性规划,骨干工程武义片有清溪口、溪里、石井口、上四堡等7座小(一)型水库,宣平片有小(一)型水库大院后等。第三次,1964年武义江沿岸电灌工程规划,第一座电灌站——白阳山电灌站投产后,县人民政府对县内主要产粮区之一的武义江沿岸的电灌工程进行全面规划,1964—1965年建成21座骨干电灌站,总装机595千瓦,受益田16890亩。第四次,武义县水资源调查和水利区划。1983—1985年,通过全县水资源调查及水利区划,于1985年1月撰写成果报告,同年11月通过由金华市(含现金华、衢州两市)水电局组织有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的鉴定,并获浙江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科技成果三等奖。该项目根据水利区划条件,以钱塘江与瓯江分水岭两侧的乡(镇)行政界线作为区划线,划分为2个水利分区——北部蓄引提灌区(武义分区)、南部蓄引提灌区(宣平分区)。并规划了1981—2000年的重点工程项目,1985年前重点抓好现有、原有水利工程的续建配套和水库除险加固;1986—1900年重点抓好农村电气化建设,同时继续搞好渠系的防渗衬砌;1991—2000年继续发展农村电气化的成果,并基本解决全县的水利问题。第五次,1983年5月,武义县基本农村电气化规划,提出5—7年内基本实现电气化中有关电源工程、电网工程、用电工程的具体意见和实施方案。1999年还编制了通过县人民政府批准的《武义县城市防洪规划》。

此外,就武义城乡居民饮用水专题,编制了系列化工程规划。2003年起县水务局先后编制了《武义县城镇供水水源规划》、《农村高氟水治理规划》、《“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百村农民饮水工程规划》,并于2003年全面启动。2006年3月武义县城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划归县水务局管理,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第三节 水利工程设计

设计队伍

民国时期,武义、宣平两县尚无专业水利技术人员,自无独立设计力量,水利工程设计,均委托省、市水利机构勘察设计。新中国成立之后,自1950年开始,即先后派送具有一定文化的干部参加省水利水电干校或专署(地区)会同有关高等院校举办的水利水电培训班学习,学员后来成为县内技术骨干。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中专毕业生陆续分配到县,逐渐形成专业技术队伍。1981年,成立武义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所,具有丙级设计资质。2005年年底,水利系统在职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1人,中级技术职称的34人,初级技术职称的48人。2007年年底,在职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2人,中级技术职称的29人,初级技术职称的49人。

2007年,武义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所有专业技术人员4人,高级1人,中级3人,技术设备有计算机、经纬仪、水准仪等,设计资质为丙级,具有设计水库枢纽、水电站、城市防洪、城市供水的勘测和规划编制的能力。

设计技术

武义的勘测设计技术水平也随科技队伍的壮大而提高。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般坝高10米左右的小(二)型水库和河岸保坍工程是由县内技术人员完成,其时相应设备缺乏,踏勘以后测量多为丈量、步测、目测;计算程序简单,与溢洪道计算有关的水文资料,其数据查表选用,图表也仅为大坝的横断面图及库址地形图。1955年之后,勘测逐步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小平板仪等仪器。1958年,武义县开始自行勘测、设计蓄水百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工程。至六七十年代,武义进入水利建设高潮时期,技术进步迅速,设计范围也不局限于水库,小水电站、小型电灌站、固定喷灌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桥梁陆续进入设计项目。除少数电站(源口一级电站、麻阳二级电站电器部分、宣平二级电站)由上级专业设计单位设计或审核之外,县域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多由县内技术人员承担完成。中型水库有清溪口、源口,技术难度较大的有大田水电厂、麻阳水电厂、方坑水库。坝型有土坝、砌石拱坝、堆石坝和照谷社型坝,其技术成就以方坑水库砌石双曲拱坝为高,是浙江省较早的双曲拱坝之一,其成果被录入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组编的《中国拱坝》一书;大田水电厂设计成果被收录于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编的《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图集——水电站分册》一书。

至2007年,武义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所和专业技术人员设计的主要工程有689处(见表1-3)。

第四节 水利工程施工

建筑材料

历史上沿用土、石、龙衣(柴类)、砖、木、竹、炭、熟石灰等作水工建材,讲究建筑部位,也用糯米饭拌熟石灰作胶结材料。

1954年建王宅“五四建设坝”时,始用水泥375袋。1962—1964年建设上四堡、教龙寺两水库时,才能较多使用水泥,并开始现浇钢筋混凝土涵管,嗣后,各水库、电站、电灌站等普遍使用水泥、钢材作水工建材。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建设中对土坝土料、砌(堆)石体、石料的质量检验控制、混凝土制品的级配测定愈益严格,沥青、橡胶、聚氯化烯等化工材料逐步用作水工建材,用于大坝防渗、混凝土制件的接头止水等。

施工设备

20世纪50年代前期,水库大坝多为土方工程,全靠锄挖肩挑,使用木夯、石夯击实土坝;以黑色炸药及榔头、炮钎等打炮眼爆破块石。

1958年“大跃进”时期,组织技术革新,较多使用木轮推土车、松木贴篾青作“轨”的牛拉“土火车”、高往低架设钢丝索溜土装置,以木夯、石夯和人拉、牛拉滚筒压土。20世纪60年代,橡胶独轮手推车出现并逐渐增多,土坝碾压有混凝土滚筒,以尼龙薄膜覆盖防冻,使用黄色炸药爆破采石,同时电力应用于水利工程。随着混凝土工程量渐多,拌和机、振捣器、卷扬机、起重机、缆机吊装、风动凿岩机、空气压缩机、抽水机、拖拉机、汽车、钻探机、灌浆机等先进的施工工具逐步应用推广。70年代起,手扶拖拉机、中型拖拉机迅速发展,逐步代替了胶轮手推车,土坝碾压已有履带式拖拉机及羊足碾。

1971年源口水库施工,当大坝上升到18米高时,为解决独轮车上坝难问题,即安装了22台电力牵引土料上坝装置,可同时牵引5000多部手推车上坝。龙潭水库筑坝时即设计了一条先由二级卷扬机运上480米高坡,后由人力车运、隧洞排筏引渡、小木船沿盘山渠道牵引的长达12华里的半机械化运输线。

筑坝

除方坑水库的砌石双曲拱坝技术之外,20世纪80至90年代初期建造的水碓坑水库堆石坝,基于水泥紧缺,改浆砌石防渗墙为防渗面板,混凝土防渗面板浇筑后,分块铰结,桥式橡皮止水,面板与干砌体之间,设置浆砌条石垫层,垫层表面涂刷1:3热沥青砂浆,既减少了水泥用量与工程量,又保证了质量。此外,土坝施工中的“高塑性粘土碾压技术”、土坝局部渗漏的“冲抓钻打套井回填处理技术”都取得了成功。

2005年以来,土坝施工中采用“低弹模砼防渗心墙”为主推技术,源口水库、清溪口水库除险加固均予采用。

病险水库查验、加固

武义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即着力开展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2003年浙江省水利厅组织实施“千库保安”工程,要求对水库中的二、三类坝逐年安排除险加固。当年,县水务部门对小(二)型以上水库进行安全普查和技术认定,结果三座中型水库中,清溪口水库和内庵水库为二类坝,源口水库为三类坝;17座小(一)型水库中一类坝8座、二类坝9座;94座小(二)型水库中一类坝13座、二类坝80座、三类坝1座。从1986年开始到2007年,全县共进行除险加固中型水库1座(源口)、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48座,同时还整修山塘498口。

第五节 水调度与供水工程

水调度的科学化

从1954年4月建成全县第一座水库(大歪塘)起至1986年,全县竣工中、小型水库101座,另有蓄水1万—10万立方米塘坝549座,1万立方米以下灌溉塘3271座,总蓄水量0.98亿立方米,除各自有蓄、引、提功能和灌溉网络外,为调剂灌溉水量余缺,武义县科学地将各蓄水工程水量容积组成联合供用系统。清溪口水库渠道直接与5座小(二)型水库及5座塘坝贯通;桃溪灌区的东垄水库、百丈泄水库及1座塘坝直接以渠道沟通;源口水库与要巨水库、教龙寺水库、溪里水库及34座小(二)型水库、1036座塘坝与灌溉塘及89座电灌站、400多条堰坝,实行水量容积联合供用。各蓄水工程联通控制互为补充,既保证了灌区灌溉,又充分发挥了水利工程的最佳效益。

对小型水库的水调度,传统做法就是凭借经验。1981年,县水利电力局曹宏颎制作出一种简明的综合运行调度图,定量地对小(一)型及以下水库的防洪、灌溉、发电进行综合性调度。应用该图,可迅速解决以下问题:一是预报某次降雨后的水库蓄水量;二是推求蓄水达正常库容时的降水量;三是推算水库在任何时间的防洪能力;四是判断灌溉期内任何日期的水库蓄水量能否满足灌溉需求;五是确定水库不弃水时库口电站的最佳运行时间。该图的原理、制作和应用方法,1982年在国家《水利水电技术》杂志上作了介绍。

供(引)水工程

供(引)水历史上以沟渠为主,多以粘土堵漏或用陶管、砖砌方涵、块石拱涵通水,逢沟谷以竹笕、独木槽引渡。20世纪70年代,引进“U形薄壳渡槽”技术,混凝土技术,开挖隧洞、架设渡槽、使用机电设备技术日益成熟。县境层峦叠岗,沟谷纵横,渠、管、洞、槽、涵、闸等供(引)水建筑物相对齐全,其技术也相当有特色。输水隧洞最长1196米,钢丝网水泥管埋设的倒虹吸管最长1215米,“U形薄壳渡槽”最大过水量2.5立方米/秒,长335米。源口水库中干渠黄垄渡槽(又名胜利渡槽)的设计、预制与吊装技术尤有特色,该渡槽是U形渡槽,设计流量1.5立方米/秒,是大跨度双曲拱钢筋混凝土结构支座的,全长125米,中间穿越上(茭道)松(松阳)公路(省道)的一跨,为双曲拱钢筋混凝土结构支座,净宽70米,地面以上最大高度19.8米,由3段拱肋并接吊装而成,每根拱肋预制件重19.1吨,吊装场地位于人、车流量较大的交通要道,施工难度甚大,于1977年8月顺利完成。

此外,1985年由水利电力局阮仁求设计、县水电机械修造厂制作安装的源口水库溢洪闸油压启闭设备,同年开始在清溪口水库主输水洞安装折叠式锦纶橡胶膜自动取表层水试验装置(省农水处高工金来鋆设计),当时均属先进技术在武义的首次应用。

第六节 提水工程

历史上,对无法自流灌溉农田,从湖、塘、溪、坑提水,水位差小的多凭戽斗,水位差稍大即赖龙骨水车,这两种方法基本上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60年代。远距离、水位差过大即可望而不可即。

1954年,武义县城郊乡塘头村、龙山乡项宅村建立了全县最早的抽水机埠;1957年,宣平县云华乡购置一台以木炭为燃料的12马力煤气机配水泵作流动抽水抗旱:是为两县机械提水之始。1963年在武义江畔建成全县第一座电灌站——白阳山电灌站,装机84千瓦,灌溉面积2500亩;1965年,电灌工程列入省基建计划,提水工具由此转入以电力驱动为主的轨道,时全县有装机100千瓦以上的电灌站五处,分别是白阳山电灌站、五虎山电灌站、下王电灌站、坛头电灌站、胡家电灌站。

1978年,武义在部分经济园地中推广试用喷灌技术。1979年发展移动喷灌170台套560马力。1979—1981年在百花山林场兴建油茶、黄花菜固定喷灌2处,装机95千瓦,喷灌面积324亩;1984—1986年建成马府下、要巨、桐琴果园3处固定喷灌721亩。2005年,全县有电灌站350座,水泵355台,总装机5065千瓦,灌溉面积6104公顷。2007年全县有电灌站441座,总装机5283千瓦,灌溉面积63.05万亩。沿江多为电动提水,丘陵地区电力和柴油机并用,山区则主要是小型柴油机配水泵,传统的龙骨水车已甚少使用。

第十章 能源利用技术

火的发现与使用,一方面给人类带来熟食,带来光明,带来劳动工具的跃进,使人类生存条件日益改善;另一方面却因为能量来自燃烧,年复一年地消耗地球的生态资源,使人类的生存条件不断毁损。改变农村用能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当代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武义县1980年成立沼气办公室(次年改为农村能源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司农村能源开发、节约、综合利用职能,在实践中形成并丰富了相关技术。

第一节 能源开发

沼气

沼气是用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青草、树叶等为原料,经过沼气池的发酵产生的气体。大体上4公斤农作物秸秆及人粪便(风干值)可制取一立方米沼气,热值5000千卡,相当于0.74公斤标准煤,是适宜在农村推广的气体燃料,沼渣、沼液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灭菌,即为优质有机肥料。20世纪70年代各级政府曾大力推广。1978年,省农办、省计委、省科委等下达武义建造1500只沼气池的指标。

武义县于1974年开始开发利用沼气。第一只沼气池是县防疫站用砖头、水泥所建造,用于医药器械的消毒。1977年发展了296只,到1980年全县共推广沼气池843只。1984年白阳街道(时邵宅乡)界首村80户农户,有63户建了沼气池,占总户数的80%,成了全县第一个沼气化村。1992年为解决出料难,提高产气率,县农能办开发了3椭圆抛物顶面自循环小型高效沼气池,常温下,池容产气率>0.4m/3md,自动出料。鉴定认为,该池型结构新颖、力学性能好、产气效率高、造价低、管理方便,其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后在仁村、五一塘、草马湖、南丰、桃溪滩、界首等村推广使用。

20世纪末期,煤、电尤其是液化石油气普及使用,同时农村劳力外出多、养猪户渐少,农户使用沼气逐渐退出历史舞台。2001年开始,沼气推广转向养殖大户和城乡生活污水、粪便的集中净化处理,配套建造大中型沼气工程,到2007年止,为50个养殖大户、24个村建造净化池74只(11735立方米),同时利用沼气的74只,产气能力90.97万立方米/年。

太阳能

武义县利用太阳能主要是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地膜覆盖及塑料大棚。1986年10月,县农能办为县政府行政科引进巨化太阳能设备厂生产的集体单位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34平方米)。1990年8月,离休干部王一生安装铁质双筒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开启了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历史。其后,武阳小学教师宿舍3楼、邵宅乡界首都安装了批量太阳能热水器。由于技术进步,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热水器由铁质双筒闷晒式改成玻璃平板闷晒式,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玻璃真空集热太阳能热水器进入武义,因其使用寿命可达15年,能承受冰雹袭击,吸热效率高,水箱保温时间长而为城乡用户所欢迎,至2007年,全县有32家经销商,销售35个品牌产品,至该年底,全县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2105平方米、8842个用户。

地膜覆盖始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主要用于早稻育秧,后则普遍用于水果蔬菜的育苗保温。80年代开始使用塑料大棚,成为蔬菜、花卉栽培主要设施,至2007年,全县使用面积2000余公顷。

21世纪初太阳能发电技术趋向成熟,境内出现具有相当规模的生产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企业(详见第五编第二章第三节“浙江鑫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目),产品多销往境外,进入普通家庭尚待时日。

第二节 能源节约

农户省柴灶

城乡居民数千年来均以柴草为燃料,20世纪70年代中期始,县城居民户逐渐以煤(煤球、煤饼)代之,而在农村仍为柴灶,且多数农户使用的炉灶是无烟囱、无炉栅、大灶膛、高吊火的老虎灶,热效率不到8%,耗柴惊人,对生态环境毁损严重。1981年10月,武义县开始推广省柴灶,根据燃烧和传热的原理增设了烟囱和炉栅,缩小灶膛容积,降低吊火距离,并在灶膛内增设水箱(俗称锅肚肠),使之热效率提高到20%以上,可省柴二分之一以上。1987年7月,武义县被省政府正式列为省级改灶节柴试点县,县政府将其列为当届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县农能办研制了武Ⅱ型水箱省柴灶,该灶型在参加1988年7月全省灶型评比时,测得升温段热效率37.14%,全段热效率40.65%,被评为优秀省柴灶。实施期间先后举办技工培训班22期,培训技工428人次,到1989年6月全县已有59266户用上省柴灶,占总农户的77.7%。1989年2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了人民代表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视察了全县六区二镇的16个行政村。同年,省农能办验收组赴武义查验了3个乡6个村30户,锅灶平均热效率32.85%,合格率100%;调查210户,改灶率100%,顺利通过验收。1993年,国家计委、农业部授予武义县农村能源办公室为“全国省柴节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施加昌被评为全国省柴节煤先进工作者。

20世纪90年代初期,武义开始供应罐装液化石油气(通称“煤气”),中期广泛进入普通家庭,并向农村扩散。进入21世纪后,城乡居民即多以石油气、煤、电炊事。2004年开始在县城筹建小区管道液化石油气,2007年末,管道液化石油气(2007年3月以后是管道液化天然气)用户已达5000多户。省柴灶在燃料丰富的农村仍断断续续地使用。

茶厂节煤炉

茶叶是武义主要经济特产,制茶能源即为柴、煤。据调查,制一斤干茶,约需相当于3斤标准煤的燃料,降低茶叶生产中的能源消耗成为提高经济效益、保护山林资源的必然要求。1991年8月,武义县被列为省级制茶节能试点县,10月、12月即组织有关人员到余杭、临安、遂昌学习制茶节能技术和经验,并在武阳镇程王处村茶厂进行横管热风炉的改造和杀青锅安装节煤炉芯的试点。此后,推广节煤炉芯,以增强通风量,使氧气与燃料充分混合完全燃烧;改造横管热风炉灶结构,使S形烟气路线成为上升腾直上流向,增大炉管受热面积,提高热利用率。至1997年,全县有196个茶厂改灶814座,平均热效率27.38%,每担干茶耗煤50.83公斤,按1996年全县茶叶总产量的50%计算,全年可节煤1000多吨,折合人民币64万余元。1997年9月省农能办组织到武义验收,实测桃溪滩乡新建茶厂,杀青锅热效率为26.2%,目测郭公桥、余家等8个茶厂达到标准,武义县通过制茶节能验收。

进入21世纪,电能广泛进入制茶领域。

第三节 综合利用示范

农村能源综合利用示范

1993—2001年间,通过浙江省科委与德国不来梅海外研究与发展协会国际科技合作途径,引进资金100余万元(人民币),结合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模式研究,县科委、县农能办与省能源研究所、浙工大等单位合作,先后在邵宅乡界首村、柳城畲族镇屏山村(原后坪山)实施能源与农村发展综合示范项目。组合成熟的技术,设计、改造了农村民用电路,推广使用沼气、省柴灶、太阳能热水器,实行封山育林、绿化造林等,对开发可再生能源、降低农村能耗、保护生态环境,积累了经验和技术。期间引进了水锤泵和微水电技术。

水锤泵

水锤泵是利用水在流动中突然受阻而产生瞬时水锤压力而实现提水,在缺乏自流水源而又缺钱缺动力的地方,低处有着长年流水,并有1.5米以上落差,即可根据生活、生产需要和水源流量落差选择安装相应型号水锤泵,不用电,不用油,实现从低处向高处提水,解决小范围的饮水、灌溉问题。1992年6月,柳城镇周处村利用水库涵洞出口水流,投资12920元,安装一台“420”型水锤泵,进水落差5.5米,扬程达63米,昼夜提水36.7吨,解决了地处半山腰的大坑、长蛇凹2个畲族自然村(210人)的饮水问题,接着在其他村也曾安装大小不同型号的水锤泵(由德国不来梅海外研究与发展协会赠送和省科委调拨)及微型水锤泵6台,后因农村经济、供电情况改善和水锤泵本身的局限性,相继弃置。

微水电

大溪口乡七里兰是个仅有5户的小自然村,由于地处深山老林,通电困难。1992年,金华市、武义县农能办选择该自然村实施微型小水电项目。次年8月,利用山坑水源建造了400立方的调节蓄水池,安装了1.1千瓦微型发电机组,1994年完工,使5户农户用上了电,其时装有电灯25只(15瓦15只,25瓦8只,40瓦2只);另有彩电一台,黑白电视机一台,收录机一架,每晚发电4—5小时,解决了大电网所不及的特殊地域群众用电问题。

第十一章 专项活动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部过程的活动。它通常都是由政府及农、林、水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并且成效显著。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各级党委及科技部门、科技团体再辟蹊径,组织了星火计划、金桥工程、设立科技示范、派遣科技特派员等专项活动,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向农村,以加快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速度。

第一节 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是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普及科学技术、带动农民致富的指导性科技计划。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加强农村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力普及科学知识,营造有利于农村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让科技“星火”在农村“燎原”。它通过组织星火项目、建立星火示范基地、开展星火培训、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等具体活动来实现。武义县1986年开始启动,次年成立由县政府领导,科技、农林水、计经委、乡镇企业、供销、财税、金融等部门组成的县星火计划实施协调小组,分管农业副县长周双才任首任组长,1988年建立星火计划发展基金(20万元),县科委成立星火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计划进程

实施星火计划,前期以选择科技商品化周期短、与农村当时科技水平相适应、取得经济效益快的项目(短、平、快)为主;1992年,随着农村的科技进步,逐步转向“高、群、外”,即提高星火项目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层次,发展星火企业集团和群体,开发外向型的星火技术和产品;1996年开始,又实施了以东部地区帮助西部欠发达地区脱贫为重点的“星火西进工程”,武义以浙江省20个欠发达山区县之一而列入。2004年起即实施“星火富民工程”,通过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的主体作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07年起,即以在农村(企业)发展高技术、提高创新能力为努力方向。

武义县实施星火计划过程中,屡屡得到上级领导的关注。1986年3月,副省长李德葆来武视察了星火计划实施情况;1992年2月,金华市委书记郭懋阳专程来武视察省级星火项目承担单位——武义无尘石棉厂和武义食用菌公司研究所;1993年6月,省科委主任马洵一行3人来武视察科技工作,对食用菌和茶叶两个全程服务体系(星火项目)给予高度评价,并指示总结推广;1994年9月,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副局长余文龙、覃文成等4人在省委办公厅、省科委有关同志陪同下,考察县食用菌公司微生物厂、桃溪东弄菌种场、桃溪滩乡正新屋村茶园基地三个星火示范企业(基地);2003年8月,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在赴武考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同时,视察了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李明焱所创办的金星食用菌公司。

星火项目

星火项目是科技计划中的专列项目。武义县1985年开始调查、组织并上报,次年首批星火项目下达实施,列入省级计划的是“菊水蜜梨良种培育及保鲜包装技术”,列入市级计划的是“山塘小水库淡水鱼精养技术开发”。通过两年实施,前者筛选出优良母株6株,单株繁殖培育梨苗35万株,发展梨园4581亩,使全县蜜梨种植面积从4835亩增加到9416亩,提供出口蜜梨615.6吨,创汇33.5万美元,成为出口创汇大宗商品。承担淡水鱼精养技术开发的要巨水库,成鱼总产量从1985年的27.5吨提高到1986年的32.35吨,亩产即从90公斤增至200公斤,纯利润从1.46万元提高到2.88万元,其中4.17亩试验塘平均亩产成鱼867.3公斤,亩产值1908元,亩纯利润189.2元;同时建立鱼苗繁殖场,繁殖了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鱼苗,促进了全县的渔业生产,随之也改善了武义鲜鱼供应状况。1986年组织实施的县级星火计划为“猕猴桃良种引种试验、繁育和产品加工”、“瘦肉型猪饲养技术”,为武义的种植业、养殖业开辟新途径和新技术。

星火计划实施15年(1999年年底止),全县实施项目33项,项目内(不含县外和项目扩散)新增产值12.5亿元,实现利润6.5亿元,创节汇900多万美元。2000年,实施星火项目13项,新增产值6.1亿元,新增税收3450万元,新增创汇8100万美元(2001年起效益未作统计)。2002—2007年,共实施国家级星火项目9项,均为农业类;省级24项,其中农业类13项,工业类11项;市级21项,其中农业类18项,工业类3项;县本级除2000—2001年外未作单列。星火项目的组织和实施,为农村的工农业生产引进了一批先进的品种和技术。

星火培训

星火培训是指围绕星火计划的实施和星火技术的扩散所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其目的在于传播成熟实用的技术,提高管理、经营水平,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

武义县的星火培训始于1986年,县星火计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培训计划、部门协调和提供物力、财力条件,各成员单位(部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技传技”,齐抓共管,县科委负责具体组织实施。1990年县科委建成培训基地,建有大小教室7个,可容500名学员,配置录放像机、电影放映机、扩音机等设备。乡镇一级即全部建有“三位一体”学校(党校、文化学校、技术学校),由宣传部、科委、教育局、农业局、县团委、县妇联等18个单位组成联席会议制度,并由前述6个单位有关领导组成教务组,统筹安排政治、文化、科技教育,教师立足本地科技人员,“能者为师”,同时根据需要先后聘请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林学院和浙江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等专家学者到培训班讲学,后期省科技特派员和在武义土生土长的农民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教材除引进国家与省统编教材外,多由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自编讲义。

1986—1990年五年中,武义县一级举办了星火计划培训班99期,接受培训者4238人(不含部门的实用技术培训),34个乡镇“三位一体”学校举办培训班2514期,受训人员131538人(次)。培训内容,农业类有养蚌育珠技术、养鱼高产技术、食用菌生产加工技术、名茶加工管理技术、蜜梨柑橘生产技术、农村节能技术等,工业类有工业节能技术、标准化管理、乡镇企业管理、乡镇企业财务管理等。通过培训,一批从事农业和乡镇企业的青壮年农民初步掌握了一两项先进的实用技术,许多人成为当时的技术能手,有的成为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1991年6月,武义县参加了在湖南怀化举行的全国星火计划培训工作会议,县科委代表在大会上作了“抓人才培训 促星火燎原”的介绍。

从20世纪90年代始,培训工作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与星火项目实施、星火示范基地建设、青年星火带头人培养相结合,以青年星火带头人创办星火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为龙头,连接千家万户,为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服务,每年组织县级星火培训3000—5000余人次,至2000年,计4万余人次(见表1-4)。

进入21世纪之后,星火培训引向“学科技、奔小康”,以农民就业致富和市场需求为中心,培训领域拓宽到非农就业技能,并且与妇女双学双比技能培训、村干部科技知识培训、企业职工科技知识培训、失地农民和高初中毕业生就业培训等相结合,形式趋向灵活多样,人数也有所扩展。

2004年,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推动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的实施,科技部星火办组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星火学校建设,要求2004—2010年间,实现“县县有星火学校、乡乡有星火课堂、村村有星火科技带头人”的目标。星火学校是在已有培训机构基础上由县级科技主管部门组织、国家星火办认定的培训基地,根据条件申报,依照规范办学和评审。经上报审查批准,武义县第一职校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培训类别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武义县的星火培训进一步走向稳定和规范。

同年,省科技厅启动全省23个欠发达县市的“百万农民科技培训”(2004—2008)。省星火办安排百万经费予以支持,武义县是年出台了《人才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县域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劳动力就业趋向多元化的实际,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由县人劳社保局统筹规划,以县职校职教培训中心为基地,以培养技能人才为重点,培训目标逐渐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2004年,农村乡土人才培训了28个技术工种、4046名;企业技术工人(大量为农民工)21个技术工种、5290名。2005年,农村乡土人才培训2300名、技术工人培训12583名。2006年,农村产业科技带头人培训5000人次、农村基层科技干部培训1000人次、企业职工培训2000人次、农民就业培训2000人次。2007年,农业专业技能培训1900人次、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5380人次、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4248人次、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421人次,超额完成4万—5万名任务。根据县劳动人事部门统计,从2004年至2008年7月,县内累计完成各类培训54639名,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10846名、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2267名、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18776名、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2750名。该时期星火培训不仅提升了境内在岗劳动者的素质,也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劳务输出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

2008年7月24日,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视察了县职校职教培训中心,并对武义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转型提质作了充分肯定。

青年星火带头人

1989年,国家科委、共青团中央决定在全国农村开展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后来转由共青团组织牵头。其目的是对已具备一定生产技能的农村青年进行较高层次、比较系统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化农业所需要的科技带头人、规模经营带头人,带领广大农村青年通过学科技成才,造就新型农民。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浙江又深化为培养“跨世纪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

当年,武义县专门成立了“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领导小组,由县科委副主任周增旺任组长、团县委副书记何俊有任副组长,并制订了计划,开办菊水蜜梨、食用菌、猕猴桃三个青年星火培训班。其后,武义涌现出一批批具有相当成就的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

1989—2007年,武义县有5人被共青团中央、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称号。其中,李明焱1989年被授予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称号,1991年、1993年被授予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称号,1995年被授予全国青年科技标兵称号,2000年,国务院批准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先后被团中央、国家科委授予同类称号的还有:

何功民(武阳镇罐头食品厂):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1993年)

徐建人(武义氧氮制造有限公司):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1995年)

陶金友(桃溪高温菇示范基地):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1995年)

程雅锦(田歌实业有限公司):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1999年)

先后被团省委、省科委授予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等称号的有:

潘晓华(桃溪纺织机械厂):省科技示范标兵(1985年)

李明焱(泉溪镇车苏村):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1990年)

胡双全(桃溪滩乡余家村):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1990年)

赵世平(桐琴镇赵宅村):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1990年)

陶景茂(陶宅乡陶宅村):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1991年)

陶伟民(桃溪镇陶村):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1991年)

程小龙(大田乡五登村):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1993年)

范东红(茭道乡南仓村):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1993年)

何功民(武阳镇罐头食品厂):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1993年)

陶金友(桃溪高温菇示范基地):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1995年)

徐建人(武义氧氮制造有限公司):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1995年)

吕俊伟(县丰收饲料厂):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1996年)

程雅锦(田歌实业有限公司):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1998年)

俞学文(武义北京更香茶叶公司):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2000年)

汤玉平(县汤记高山茶公司):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2001年)

潘金土(县金山茶业公司):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2003年)

汤玉平(县汤记高山茶公司):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2003年)

在组织开展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中,武义县及团县委、县科委和主管干部也曾多次获得荣誉称号:

1993、1995年,武义县两次被团中央、国家科委、农业部、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农村青年星火示范活动先进示范县。

1990年,团县委被评为省青年星火带头人先进集体。

1993、2000年,团县委、县科委获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组织奖,金鹏为省星火计划组织先进个人。

1997年,金福喜被评为省“八五”实施星火计划先进工作者。

先后获金华市先进集体奖的有:

武义县团委(1990、1992年)武义县科委(1990、1992年)

桃溪镇团委(1990年)竹客乡团委(1990年)

陶宅乡团委(1990年)大田乡团委(1990年)

明山乡团委(1990年)

县星火办的徐国伟1998—2000年、2003—2005年5次被评为金华市星火先进个人。

第二节 科技示范

示范是推广先进技术的有效途径,通过县科委、县科协组织培育科技示范户,建立示范基地,评选科技示范村、示范乡镇等形式,将先进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到农村和农户。

科技示范户

农户示范是最有影响的示范,武义县培育科技(科普)示范户始于1984—1985年间,1986年起即与星火计划结合,并制订了《组织管理细则》,年末进行总结评选,对优秀科技示范户进行表彰。

在武义种、养殖业的科技示范户中,涌现了首批农民万元户和人均收入千元户。198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75元,在参加县委、县政府召开的科技示范户经验交流会的25位代表中,万元户(12500元)2户:邵宅乡界首村的程祖高和白溪乡沈宅村的沈金康,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500元和2083元,其余年人均纯收入超千元的还有8户。1986年,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是437元,这25位代表中,万元户增至7个(见表1-5)。

1986年,根据《管理细则》的条件评选了8个优秀科技户,分别为:赖寿法、胡子福、余庭华、徐云波、顾寿松、钟宝良、周立荣、程桂兰,他们中不属万元户的,人均纯收入均在千元以上。程桂兰的“鸡—猪—鱼”立体养殖模式和“苏禽-85”父母代种鸡受到了农学家方悴农的称赞。科技户的示范带动了周围群众的科技致富,在次年1月的科技户总结表彰会上,他们介绍了科技致富的经验,并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1993—1994年,培育科技示范户621户。

自开展科技示范户建设以来,武义先后有10位农民成为省级农村科技示范户,他们是:大田乡上下仓村傅春喜(茶叶生产)、桃溪滩乡余家村余步云(茶叶生产)、王宅镇桥亭村项维贞(粮食种植)、泉溪镇新屋村张增荣(粮油种植)、桐琴镇赵宅村赵世平(果树开发)、泉溪镇巩宅村高跃平(养殖)、柳城镇前湾村郑黎明(食用菌生产)、茭道镇胡宅垅村胡国威(奶牛养殖)、俞源乡下杨二村徐增平(柑橘种植)、白洋街道程王处村程话中(花卉苗木)。

到1993年止,成为市级科技示范户的先后有顾能显等33人。

2003年开展县级科技示范户评选,全县共评选科技示范户101户。2005年评出39户。科技示范户在发展中不断提高和更新,有的成为农民企业家、专业户或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者。进入21世纪,其技术水平、经济收入、示范服务作用都上了新的水平,而且也都成了当地依靠科技致富奔小康的领头羊。2009年,县科技局、县科协和农函大武义分校编印了《武义县科技示范户简介》,共计51人(见表1-6)。

科技示范基地

乡(镇)、村科技示范基地是先进科学技术的集散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7年止,结合实施星火项目,开展科普活动和县域新兴产业开发,开辟示范基地数以百计。首批示范基地有大塘口、湖沿瘦肉型猪养殖示范基地,桐琴菊水蜜梨先进栽培示范园,车苏代料香菇栽培示范点,余家猕猴桃人工栽培示范点等。所涉产业,菌类有代料香菇、高温菇、花菇、药用菌、灵芝、天麻等,果品类除蜜梨与猕猴桃外有藤稔葡萄、草莓、板栗、国庆桃、桃形李、杨梅、柑橘、宣莲、西瓜等,其他如笋竹两用林、蔬菜、高山蔬菜、名茶、有机茶、超级稻、花卉苗木、珍珠、山塘小水库养鱼、养鳗、乌骨鸡等在引进推广阶段都以基地作示范,重点发展的乡、县均有示范基地,部分为市级示范基地。其中成为省级示范基地的有:车苏村代料香菇示范基地(1989年)、桐琴菊水蜜梨示范园(1989年),武义有机茶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为首批(2006年)省级星火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科技示范乡(镇)、村

结合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开展了科技示范乡(镇)和科技示范村的建设。1995年,柳城畬族镇被确定为省级星火示范乡镇(全省第三批),实施时间为1996—2000年,其目的为通过示范乡镇建设发挥在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小城镇建设中的示范作用。该镇通过实施“科教兴镇”,农业上抓“吨粮万元工程”,发展“五色农业”(玉色宣莲、白色蚕桑、绿色茶叶、棕色板栗、褐色香菇),工业培育“纺织服装加工、工艺品制造、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水力发电”五大行业,精神文明以“东海明珠镇”建设为契机,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五年时间,工农业总产值比1995年翻了两番,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度增长,2000年通过验收。

进入21世纪后,科协系统开展了科普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2002年,桃溪镇被金华市科协确定为市首批科普示范镇,次年为王宅镇和俞源乡,2004年,王宅镇又被命名为浙江省首批科普示范乡镇。2004年,开始科普示范村评选,当年有茭道镇蒋马洞村、熟溪街道抱弄口村、白洋街道桩塘村被评为2004年度市级科普示范村。2005年度市级科普示范村为白洋街道汤村、桐琴镇甫上村、泉溪镇巩宅村、白姆乡谢坑村、柳城畬族镇祝村、西联乡马口村。

2007年7月,武义县被确定为浙江省“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县(为金华市首家),柳城畬族镇及祝村、华塘村,新宅镇及新宅村被分别确定为首批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和示范村试点。实施中,将突出有机茶、珍稀食用菌、宣莲生产及莲花观光三项特色农业产业,建立10个设施化栽培现代农业示范小区,形成县域农业主导产业,通过县、镇、村层次的科技示范,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村劳动者素质,以两镇、三村的示范试点为典型,带动武义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节 金桥工程

“金桥工程”是由中国科协发起并组织的一项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与经济之间“架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市场的繁荣发展。

武义县实施该工程始于1993年,县科协发挥组织网络优势和专家群体优势,将金桥工程作为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载体,至2007年共实施“金桥工程”43项(见表1-7),参与组织、协调和项目实施的科技人员达100多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县科协获“金华市2005—2006年度金桥工程组织奖”。

注:以上共计41项,1994年尚有2个项目无资料,1996、2000、2005三个年度执行上一年的计划,未列新项目。

第四节 科技特派员

2003年3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向全省100个欠发达乡镇(原“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乡镇)派遣科技特派员的决定,将之列为加快实施“欠发达地区奔小康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并进入常态化,武义县被列入其中。

派驻乡镇

省科技特派员派驻武义县8个欠发达乡(镇)。2003年4月,7名省首批特派员入驻7个乡镇(2005年增派大田乡),其后,根据特派员所在单位情况安排轮换,至2007年底,派驻欠发达乡镇特派员共15名(见表1-8)。

2005年起,浙江省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金华市与武义县派出科技特派员入驻除3个街道以外的7个乡镇,至2007年共派出8名(见表1-9)。

派驻乡镇的特派员均为学有所长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职称各占50%。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之后,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和特派员工作站随之建立,并建立特派员工作制度以及管理服务制度,为特派员创造了必要的工作条件。

特派员活动

驻乡(镇)特派员通过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建立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开展技术讲座和培训、创办特派员参股的龙头企业、参与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途径,引进若干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型管理模式,广泛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切实提升了农业产业的科学技术水平。

2003—2007年五年中,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后专称科技特派员项目)46个,其中省级31项、市级12项、县级3项。引进荷花、高山蔬菜、珍稀食用菌、波尔山羊等新品种115个,引进、推广新技术88项。

特派员进驻的15个乡镇,均先后建立1—2处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列为金华市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的有:柳城的“十里荷花产莲观赏区和荷花物种园基地”,新宅镇的“高山蔬菜产业化配套技术示范基地”,王宅镇的“节木型珍稀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白姆乡的“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其他的“波尔山羊养殖示范基地”(三港)、“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大溪口)、“发酵床养猪示范基地”(桃溪)、“蚕豆优质高效栽培示范基地”(俞源)和“超级稻机械化插秧示范基地”(桐琴)等都对传播新技术起到了具体实在的示范作用,五年中共建立示范基地7516亩,培育了169个科技示范户。

科技特派员牵头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柳城镇的“武义县宣平板栗专业合作社”和王宅镇的“浙江省武义县兴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为省示范性专业合作社。此外,三港的“港都瓜果业”、大溪口的“油茶”、西联的“金鸡山背农产品”、坦洪的“金隆林产品”、桃溪的“玉堂禽业”、俞源的“益嘉禾蔬果”、新宅的“高山蔬菜”都组建了合作社,至2008年中,特派员参与组建的专业合作社有56家。

2003—2007年,科技特派员立足乡镇,为农民举行实用技术培训近百场,累计5000余人次。他们的知识与才华又是武义全县农民共享的资源,武义县委、县政府特邀他们为“武川讲坛”中心组成员,参与县域经济的科技咨询,开辟专题农业技术讲座60多期,组织他们对乡(镇)、街道科技助理、农办主任、农技员进行科技培训。同时,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编写了《精准施肥》、《农药安全使用技术》、《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高山蔬菜栽培技术》等30多套技术资料。县科技局、县科协先后编印了《科技特派员科技讲坛汇编》(12篇)和《科技特派员农村实用科技讲座》发放全县,科技特派员成了全县农村产业发展的“领航员”和生产技术的“指导员”。

特派员的先进技术也带来丰硕的成果。数任省特派员共同将高山蔬菜发展为优势产业,年种植面积扩展至1.6万亩,从业4000余人。省科技特派员培育的优质宣莲品种“十里荷一号”,累计推广4000余亩,同时把莲子产区建成“农业观光园区”。在传统香菇产区,省、市科技特派员支持食用菌技术研发和一条龙产业链的组建,使食用菌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县特派员引进推广适用技术,建立2970亩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进一步推动了全县竹林效益的增长。

优秀科技特派员

科技特派员的优异业绩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赞许,多人(次)被评为优秀特派员。

全国优秀特派员:

金梅松(2009年)

省优秀特派员:

金梅松(2003、2005、2008年,2008年度获省农业成果转化推广奖)

周立平(2003年)郑云林(2003年)

徐 坚(2005年)陈卓梅(2006年)

水建国(2007年)杨 开(2007年)

黄孙平(2008年)

市优秀特派员:

金梅松(2006年)水建国(2006、2008年)

范根法(2006、2007年)任明刚(2006、2007、2008年)

胡卫滨(2006、2007年,2009年获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奖)

胡谷琅(2007年)刘本同(2008年)

陈晓阳(2008年)

2005年,武义县也曾评选优秀特派员,其为:水建国、陈卓梅、任明刚、胡谷琅、胡卫滨。

2003年8月,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一行专程到武义考察科技特派员工作,对武义县此项工作的开展给予充分肯定并作了指示。

2006、2008年度,武义县委、县政府获省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第二编 工业科技应用

从古代农业中分离出来的手工业,往往是一人或数人即可完成一件甚至一类产品;其技术以手艺形式存在于“作坊”、“工场”和民间“匠人”之中,以师带徒的形式传播应用。

近代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机械化、电气化使工厂化生产取代“作坊”、“工场”生产,劳动分工越来越细,一个产品就有一套技术设备和一套生产流程。工业科技自然地多以系统形态传播应用,其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始终同工业发展的规模、水平相关联,并且互为因果。

新中国成立之后,近、现代工业设备和技术最先被境内萤石矿山、电力等国营企业和一些集体手工业引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期,武义县棉纺织厂、武义县有机化工厂等一批骨干企业的建立,成为系统化、规模化应用现代工业科技的代表。

改革开放后,国营、二轻、乡镇企业竞相发展,工业科技随行业的扩展而拓宽。世纪之交,经济体制改革完成后,个体私营企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先进技术、高新技术被大量地引进应用,工业科技成为境内科学技术发展的集中领域。

工业科技门类庞杂,本编只能从行业兴衰交替、企业规模、生产设备、技术队伍、技改状况、产品档次等角度反映县域工业科技应用和进步的历史,开采业、建筑业为免分散,本志归口工业记载,技术创新则在第五编记载。

第一章 建筑技术

第一节 建筑演变

传统建筑

武义县内民居历来是泥木结构、砖木结构为主。泥木结构即以木料为屋架,以墙桶筑泥为墙,屋面覆瓦,此类民居多为小型的单体屋,有一至三间的“火桶屋”(前后檐出水),三间、四间的“稻闸屋”(四面出水,内一间开为前后两间),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却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筑墙技术多有考究,往往木质架构损坏而墙体依旧,即便遇上自然灾害,墙体倒塌,也是向外倾倒,而无内翻伤人之虞,平民百姓多居此类房屋。部分贫困居民即以茅草(黄杆、黄茅、稻草)、杉树皮代瓦,俗称为舖。富裕家庭或官宦士绅即多以砖木结构为主,内部木质架构,砌砖为墙,形制规范,有五间头(也有以泥为墙)、九间头、十三间、十八间、二十八间,甚至更多间数的大屋。此类建筑内均有庭院,小(十三间以下)则叫“天井”,大(十八间以上)则称“明堂”,天井用于通风采光,明堂则也是居民聚会交流之所。名门望族即进而追求豪华气派的建筑群落,其选址、朝向、环境地理极为讲究,前后数进安排、东西院落分布、上下高低搭配、门廊庭院设置等整体布局合理有方,不仅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也不乏建筑学价值。俞源古建筑群、郭洞古建筑群、壶山上街忠孝堂等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均是代表性建筑。

泥木、砖木结构房屋,木架构与围护分工明确,木架构负责承重,墙壁只起围护作用,具有较好的抗震抗灾功能。武义地域木架构制作选材严格,尤其是屋柱更为考究,普遍喜好槠树。槠树不仅承重能力强,耐腐,并且不易燃烧。中堂栋柱即刻意采用“东樟(树)西檫(树)”,传统说法是图“吉利”,实际上有防白蚁作用。

公共性建筑(寺庙、桥梁、宗祠、花厅等)科学价值上更胜一筹。延福寺后晋天福二年(937)创建、元延祐四年(1317)重建的殿宇,为江南已发现的元代建筑中年代最早者。大殿方形,长宽均11.8米,分作五间,重檐歇山顶,殿内柱为梭形,侧脚有防震功能,大殿进深为八架椽(加重檐部分为十架椽);平梁上无侏儒柱,梁中部置栌斗,前后出华拱一跳,上施替木,似丁头抹额的遗制,但无叉手;平梁梁底与金柱柱头之间,加弓形月梁,起搭牵作用,此建筑方法开江南弓形月梁之先声,其建筑学上特色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瞩目。岭下汤石祠(石梁架屋,明代)除檩、椽、前后檐双步梁上栌斗外,全部柱、梁枋、斗皆为石料。建于宋开禧三年(1207)、明万历四年(1576)重建时加建桥屋的熟溪桥即是县内另一有名的古建筑,该桥十礅九孔,全长139.87米,船形桥礅,用石条错缝砌筑,稳固又显灵巧,石礅廊屋结构采用上下二层,长廊结构是双向伸臂式梁桥,中置亭阁,既显大气,又可登高,该桥如同长虹卧波,气势磅礴,既富有艺术审美价值,也吸收了诸多桥梁技术成果,照片被《中国桥梁史》选作封面。此外,县城的发宝象龙塔历三个半世纪而稳固如初,建筑上也颇具特色。

现代建筑

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至60年代,由于建筑用地严格控制和家庭趋向小型化,农村居民建房以小型(1—5间)、一两层的泥木结构为主,公房即以一、二层的砖木结构排屋为主。由于木材趋紧,结构上常以山墙或人字架替代立柱,开始出现以墙体承受荷载的建筑。70年代始逐步采用砖混结构,到80年代,武义城区房屋建筑一般采用砖混结构,是以砖砌墙体,钢筋混凝土梁柱和构件承受荷载,屋顶覆盖平瓦。房屋墙体自80年代起基本采用标准实心红砖砌筑。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居民住宅发生了跃进式变化:一是功能集约化,从住宅区到户内外、道路、上下水道、电路(交流电、通讯、电视乃至安保)各种设施配套齐全,在每一单元房中,大小卧室、书房客厅、厨房卫生间、阳台等等各种功能组合搭配合理,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二是房型模式化,在城镇,一种是套房,始时每套控制在50—70平方米,住房商品化后,发展到80—150平方米不等,另一种是排屋,从二层半到四层半不等。90年代后期始出现别墅,在农村,排屋为主要模式。公共建筑,随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体系的出现,90年代框架、框剪结构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一般采用箱式基础或桩基础,同时用于建造地下室。14层以上高层建筑基础,大多采用桩基或箱形基础加桩基技术。至2005年年底,县城内有10层以上高楼13座,以22层的明招大厦和21层的香格里拉酒店为最具代表性。到2007年年底,县城内10层以上的住宅和24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在20座以上。

在工业园区,从21世纪初开始,厂房由原来的砖墙、人字架结构向框架结构、框排结构、钢结构过渡。

第二节 设计

新中国成立前乃至以后一段时间,县境内建筑没有专门的设计单位和专业设计人员,多数凭泥木工匠的经验与设想来施工建造,特殊需要即委托设计。1980年6月,武义县设计室成立,为丙级设计资质。1998年10月与武义县工业建筑设计所(成立于1985年)、武义县建筑设计室(成立于1985年),合并成立武义县建筑设计院,为建筑乙级设计资质。

设计室成立之初,绘图靠手工,晒图靠阳光,设计操作较为原始。1998年10月后,现代化的装备逐渐取代了手工绘图,设计能力及设计技术逐渐优化。至2005年,武义县建筑设计院有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26人、各种设备50余台,电脑出图率100%,能承担建筑II级、大中型公共建筑工程、高度24—50米的一般公共建筑工程、20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工程等项目的设计。代表性建筑设计项目有:1990年,完成12层供电大楼的设计;1995年,完成15层中国建设银行武义支行大楼的设计;1996年,完成拆迁安置区象龙小区的住宅工程设计;2001年,完成拆迁安置区塔山小区的住宅小区工程设计;2002年,完成清水湾温泉度假村建设的总体设计。

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防火、防雷、防白蚁、防震、节能等功能陆续纳入常规设计范畴。

在建筑设计走向正规化同时,规划设计开始起步。1995年4月,成立武义县规划设计室,有丙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主要承担建制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城市控制性规划及详细规划、园林景观设计、中小型工程项目选址的可行性研究。同年7月,组建了武义县规划设计室测量队(2003年12月取得丁级测绘资质)。至2007年,县规划设计室有技术人员10人,拥有全站仪2台、计算机13台及扫描仪、绘图仪、CASS6.0地形成图软件、土方计算软件等设备。先后完成了城区景观设计、武阳中学、武义一中以西片区、胡处片等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城区拆迁回建区建筑放样地形修测、工业区土地征用地图编制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测量队先后完成北岭新区框架道路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和该区内行政副中心6家单位的勘测定界工作,完成栖霞花苑、新实验小学、金湖银厦花苑、新教师进修学校、社会福利院等工程的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新址勘测定界及放样定位等。

第三节 施工

施工队伍

施工队伍原先都是通过建设者或工匠搭拼组班,1950年建立建筑社,1962年成立县建筑公司(集体企业),尔后又组建了第二建筑公司等数家企业。“八五”期间(1991—1995)开始,建筑施工队伍迅速扩充,1994年,全县建筑施工企业共24家,其中县建筑公司由三级升为二级(该公司于1998年改制)。1995年,成立了武义县建筑业协会,共有团体会员31家,该年底,全县建筑业竣工产值1.21亿元,同时武义建筑施工队伍开始向外发展,到山东、江西、金华、永康等地承揽工程。

其后武义建筑施工队伍通过整顿提高,进一步规范了市场规则,优化了产业结构,加强了质量安全管理,同时也推动科技进步。2007年年底,全县建筑业有资质企业26家,其中房屋建筑总承包企业13家(二级2家,三级11家);市政公司工程施工企业2家,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企业3家,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企业5家,其他企业3家,完成施工总值10.4896亿元。

设施与技术

20世纪50年代之前,建筑施工均赖砖刀、泥刮、手锤等传统工具,手工操作。60年代,始逐步添置机械工具,木工有带锯、圆盘锯、平板刨、锯榫机、打孔机、刨边机、多用木工机床等,泥工先后用砂浆机、搅拌机、水磨石机、平板振动器等,运输使用车子、卷扬机、起重机等,高层建筑使用塔吊。至80年代后,除砌砖、抹灰等工序还是手工操作外,建筑施工已基本实现机械化。

工具的进步提升了施工的技术,房屋基础部分20世纪80年代一般采用人工开挖至持力层后干砌或浆砌块石条形基础,90年代初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技术,以减少不均匀沉降,且在各楼层设置圈梁。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一般采用箱式基础或桩基础,同时用于建造地下室,14层以上高层建筑基础,大多采用桩基或箱形基础加桩基技术。房屋墙体自80年代起基本采用标准实心红砖砌筑。

房屋屋面20世纪80年代基本采用平瓦覆盖坡屋面。进入90年代后,民用建筑中的住宅、学校、商业用房等大部分改用平屋面,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上面增设防水层(沥青油毡等),为了解决雨天渗漏问题,屋面防水技术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后,多层住宅屋面式样又有变化,多在主楼层上加造半层,屋面覆盖英红彩瓦,造成阁楼形式,增加使用空间。

2004年8月,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楼(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施工)获省“钱江杯”优质工程奖,获得市级“双龙杯”优质工程奖的项目有武义县水利水电大楼(县八建施工)和武义县第二中学教学楼(县九建施工)等8项。在2007年,由县恒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县实验小学综合楼获“钱江杯”优质工程奖,获“双龙杯”优质工程奖的有:龙嘉大酒店(武义龙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国土局教育中心大楼(武义南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及县检察院搬迁工程3项。

第四节 装潢

中国从古代起对建筑装潢就甚有讲究,屋顶有彩瓦、陶塑构件、纹饰瓦当,室内有木雕、砖雕、石雕为饰,内外墙体抹以白灰配以壁画,地面有三合土、拼砖,天井、门庭往往还砌以卵石图案,等等,平民百姓建房则多以遮挡风雨为度。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现代装潢工程兴起,并且走入普通群众家庭,经过20多年的发展,装潢投资在建筑中比重日益扩大,工艺水平也不断提高。

装饰材料

随着社会材料技术的进步,建筑装饰新材料不断面世。武义建筑楼、地面一改过去水泥地,大多采用水磨石面层、花岗岩面层或地砖面层。室内地面一般采用地砖、硬木地板或塑胶地板。墙体装饰:即外墙一般采用面砖与马赛克,较高档的采用石材幕墙、玻璃幕墙。民用建筑为节省成本,大多采用涂料饰面。内墙装饰主要为涂料饰面,也有粘贴墙纸、墙布的。在厨房、卫生间,一般采用瓷砖贴面(半墙)。平顶装饰天花板原先的板条、石灰、纸筋被淘汰,房间上方流行吊顶装饰。吊顶骨架由木质发展到轻钢龙骨,并配以灯饰,在吊顶饰面上采用岩棉板、石膏板、防火纤维板、钙塑板等。木制门窗多被塑钢防盗门替代,窗户多采用铝合金、塑钢及不锈钢窗架,窗户开启方式已从向外打开变为沿墙体平推(开一半)。房屋装饰较为重视的还有楼梯、游廊、阳台及庭院护栏等,装饰材料的应用已与城市相近。

装饰技术

在装饰技术尚未形成独立专业技术之前,20世纪80年代,武义城区房屋建筑装饰施工处于初始阶段,建设单位与建筑施工单位商定房屋装饰施工的规格、材料及要求等项内容,外墙粉灰砂、贴面砖,内墙粉刷、做地等均作为建筑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由建筑企业完成。90年代开始,房屋建筑装饰工程列入设计内容,建筑施工与装饰施工列为同一工程的两个步骤。建筑物内在(土建)工程质量与建筑物表层装修质量列为工程质量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特殊建筑场所(商场、酒店等)和富裕居民建筑往往会有装饰成本(局部)高于土建工程造价的情况。装潢需求的提高,拉动了装潢技术的进步,同时专业从事建筑装修装饰的企业随之建立(90年代),从装饰设计到装饰施工,包括水电安装、地面墙面铺贴、吊顶、油漆、门窗安装、开关灯具、卫生洁具、厨具,均趋向专业化。

至2007年止,武义县域专业具有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三级资质的企业有6家,社会上也形成了一支从事装潢的专业队伍。一般住宅室内的装潢,或聘请社会各类零散装饰工匠分道完成,或承包给某专业户由其组合完成,装修费用因要求差异相去甚远。

第五节 材料

武义房屋泥木、砖木结构形制沿袭千年,泥土、砂石、木料就地取材,石灰即由外地购进,大宗建筑材料即是砖、瓦,材料技术也主要是烧制砖瓦技术,武义历来砖瓦窑(俗称瓦灶)广泛分布,以鸡笼灶居多,柴薪为燃料,制、烧青砖白瓦历史悠久,技术相当成熟,工匠在短短数月内即可选址起窑烧制砖瓦,但均属小型且季节性较强。

民国后期,砖瓦业有28户。新中国成立之后,砖瓦业发展较快,1958—1959年间,输入了红砖生产技术,使用轮窑和制砖机,燃料也由柴改为煤,同时开始生产平瓦,1986年县内砖瓦厂发展到16家,到1992年,主要的有桐琴果园砖瓦厂、桐琴砖瓦厂、百花山砖瓦厂、壶山砖瓦厂、柳城镇砖瓦厂、履坦镇第一砖瓦厂、寺前茶山砖瓦厂、溪里砖瓦厂、俞源乡砖瓦厂、俞源平瓦厂、县建筑材料厂等,红砖基本上代替了青砖。到2000年,为保护耕地,限制红砖生产,提倡多孔砖,2006年开发非粘土墙体材料——页岩多孔砖,县内有8家生产企业,次年度生产页岩多孔砖1.03亿块,2007年县内有10家企业生产页岩多孔砖1.47亿块。

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产水泥制品,主要是预制板通称空心楼板,同时也生产水泥椼条、楼梯板、人字架等。预制场1992年有11家(处)。

1973年,县钢铁厂水泥车间试生产矿渣水泥,1974年开始生产普通水泥,经几年技术改造,到1984年生产能力达4万吨,后达到20万吨,此外,东风莹石公司也曾开办过年产10万吨的水泥厂。武义县内年产量最高为1997年,达268200吨。

至2007年,县内建材行业尚有砖瓦企业19家,年产(折合标准砖)3亿块;琉璃瓦企业2家,产量200万件;水泥生产企业1家,产量可达20万吨;钢结构企业3家,彩钢瓦产量可达20万平方米;商品混凝土企业1家,产量8万立方米;水泥预制企业30多家;塑钢门窗、铝合金、拉丝、花岗石、大理石加工企业100多家,石矿夹石企业7家,全行业工业产值达8亿元。

第六节 给排水

武义居民从古代开始,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饮水均依赖井水、泉水、溪坑的自流水,洗涤都到井头、塘埠头、溪埠头,在县城也是靠103口井和熟溪长安坝引入的西寺溪。污水则在房前屋后开阳沟或埋阴沟自流排放。

1975年,在县城小南门建自来水厂,以熟溪为取水源,在城区铺设自来水管道,7月1日供水,当年到1977年,日制水能力均为0.25万吨,年售水量30万吨,供过于求,其后是走向供求平衡年。1987年之后随着城市扩展,改用自来水的人口增加,转为供不应求,枯水期尤甚,同时取水口上游工业废水的排放也是突出问题。1997年,立项建设新自来水厂,定址在壶山,同时将源口水库列为县城饮用水源。2000年1月水厂竣工、引水管道贯通正式供水,日制水能力提高到5万吨,年供水量334万吨,此后供水网络向周边延伸,至2007年年底,单城区供水总户数达31264户,售水总量1080万吨,在全县形成了东至桐琴、南至溪里、西至三角店、北至范村的管网布局,可覆盖人口23.6万人。水厂出水pH值指标常年优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各种水质指标综合合格率每年均在99%以上。2008年又新建了日供水量2万吨的以清溪口水库为水源的清溪口水厂,同年收购了日供水5000吨的王宅水厂,从而在县域北部地区实现了以壶山水厂、清溪口水厂为依托,王宅水厂为补充,双水源和三个水厂对置供水的整体布局。

原宣平县城,清代引西溪之水入城,建立了枝叉式沟渠水系,其功能集饮、洗、排为一体,城内居民除少数用井水外,多数是利用近便沟渠,晨汲饮水,日作洗涤,既经济又方便,但极不卫生。1984年在城北西溪旁建成日制水能力170吨的自来水厂,随之铺设给水管道,向镇内供水。1998年,改宣平溪水库为饮用水源,日制水能力提高到1万吨,供水量增加到100万吨。2007年兴建了从车门水库引水的第二水源工程,该年底供水管网延伸到东至青坑、南至江下、西至车门、北至金山尖,覆盖人口1.5万。水质合格率在99%以上,给水工程随自来水普遍采用而广泛化。

2007年,武义县开始实施为期三年的清泉工程,提高水厂供水能力,管网向农村延伸,在水厂管网延伸不到的村庄(约10余万人),采用集中供水、分散供水的形式,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成熟的给水工程技术同时推广到农村。

武义县现代排水工程始于1975—1976年间,县城壶山街之石子路改为水泥路面工程,筑路同时铺设地下排污总管,办公楼、商住楼、住宅楼建设中也将排污管、净化池纳入其中。2001年,县城在熟溪两侧专门埋设了截拦污水的总管,净化了熟溪河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排污工程先后成为县城和主要集镇建设规划的组成部分。

在农村,1996年,浙江工业大学、县科委和德国不来梅海外研究与发展协会在柳城畲族镇后坪山村实施“欠发达农村综合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即按城区要求,建立全村统一、技术规范的排污管道和污水集中净化系统。2004年起,在实施《武义县生态乡镇建设推进方案》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排污设施工程列为重点之一,排水工程技术开始在农村推广。

第二章 萤石开采技术

武义县是环太平洋西岸展布的闽—浙萤石成矿带中萤石矿床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段。萤石资源居全国之首,素有“萤石之乡”之美称,以开发早、产量多、品位高、质量好而驰名于世。武义萤石开采始于民国10年(1921)3月,由北乡范村范乃藩联合后陈村陈子飞在大通寺后山领证开采。其后除武义外,义乌、东阳都有人来组织公司开采,当年采矿点多达40余处,民国17年进入盛期,年产块矿7000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曾歇业。1942年日军入侵武义,组织了1600多人进行了大规模掠夺性开采,至1945年溃退止,掠采萤石约30万吨,其后数年未能恢复正常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并不断扩大生产,1950年省矿业公司在武义建立“浙江省砩矿办事处”,易浙江东风莹石公司(简称东风莹石公司)名,先后归省、地区、县管理,是全省最大的萤石采选企业。20世纪60年代又建立县砩矿和若干乡镇砩矿,80年代又增一批个体开采企业。世纪之交,全民、集体企业陆续停业,个体开采也骤减。

萤石开采技术以东风莹石公司为代表,其技术也反映了国家水平。前期仰仗人力、凭借手工工具采选表露矿体,50年代逐步走向机械化,1960年,机械化生产程度达到72.78%,并随机械化程度提高而转入中部、深部地下开采。1967年开始氟石精粉浮选。世纪之交,原矿开采缩减,代之而起的重点企业是氟化工。

第一节 采矿

开采工具

开采始时尚无动力与机械可依,主要是私人组织人力开采。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省砩矿办事处在塘里(石龙岗)矿区恢复生产时仍然采用小规模露天方法。凿岩都用一把六磅或八磅大铁锤和一根没有钻头、仅锻成一字形的六棱钢钎,每两三人为一作业组,在凿岩中一个工班要调换几根钢钎,不仅麻烦而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1951年8月,安装了两台105型3立方压风机和钢钎头端锻成十字形的风动凿岩机,从而替代了手锤凿岩,1957年后探矿、采矿全部改用风动凿岩机,1958年夏试用凿岩机支架,继而又试制成功气顶支架凿岩机、凿岩台车和装岩转载机,其后一直沿用。

矿床掘进

矿床掘进,早期采用简单的三眼楔形倾斜掏槽方法,后改进为直线掏槽方法。凿岩爆破,1964年前均用单炮点火起爆方法,后改用三通连炮一次点火方法。运输平巷的支护,始时采用木材棚架,后引进钢筋混凝土棚架,局部地压较大的地段采用密集松木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顶支护,跨度较大的,采用块石或水泥预制块砌成半圆形或三角形支护。

装矿出矿

采矿初期装岩出渣只能用畚箕和三角耙,1964年,在杨家120米平硐五号矿体掘进时,改用风动装岩机出渣,1966年全部改用“华工型”电动装岩机,淘汰风动装岩机。出矿,初期是工人到采落区扒矿、挑矿。1958年用简易的溜槽门放矿,1981年始用轻型振动放矿技术。1983年,震动放矿溜矿法,获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科技二等奖,获浙江省科委推广科技二等奖。20世纪50年代初搬运矿石主要靠人力肩挑、扛抬,后用木制双轮车拉运,1958年杨家砩矿袁兴太革新创造了活络铁道,接着在坑道内铺设轻便铁道使用1-2吨“V”形矿车,用人力推车出矿,同年杨家120米平硐使用过蓄电池机动车拉矿,1960年用过燃烧柴油的机动车拉矿,80年代起井下采用110伏低压有线电动机车运矿。竖井矿石提升,起初用粗麻绳吊住竹筐或小铁桶,用手摇辘轳或人力磨车,1954年,用电动摩擦轮绞车,1966年,东风莹石公司在有关高等院校的帮助下,研制成井口自动化装置,实现了进罐、出罐、倒渣和冲洗原矿自动化,使用井口倒矿自动盖门工艺,1968年竖井掘进采用吊盘,在杨家零号大井装置了箕斗,原矿提升实现了自动倒矿、自动冲洗、经过震动筛自动分级的半机械化生产。

井下开采和回采

萤石矿开采,县内在1957年前主要是露采和浅部平窿坑采,杨家砩矿副矿长朱安亭设计的“支柱回采法”获得成功后逐渐转入中部和深部井下开采,陆续应用和创新了开采技术。地下矿床开拓主要有竖井、平硐、平硐加盲井三种形式,1982年县矿业公司工程师李保康对年产岩矿总量不足5000吨、竖井深度少于100米的矿山设计了小断面竖井开拓技术,并在邵宅公社新屋矿床、陶宅公社西山矿床获得成功,在同年浙江省萤石矿山公司召开的现场会上得到肯定,其成果获县科技成果一等奖。县乡联营的后树矿床、大溪口乡长蛇岗矿床是采用平硐形式开拓的代表;平硐加盲竖井开拓矿床的代表是杨家120米平硐内2号盲竖井和桃溪镇三百弄盲竖井。

第二节 选矿

手选、重选

萤石选矿前期为手选(块选)、重选(跳汰机选)。块选是训练有素的选矿工凭肉眼去鉴别萤石的品位,用双手拣出不同品级的萤石块矿;重选为经过跳汰机水流分层,使不同比重的萤石与脉石分开。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原矿的冲洗一是用人工挑水泼洗,二是把原矿装入畚箕或竹筐内挑到塘边或溪边去淘洗。1953年冬,地方国营武义砩矿始用4千瓦电动水泵用压力水冲洗,从此县内凡具备电力和水源的矿山,都采用电动水泵冲洗原矿,次年用自制圆筒式震动筛进行筛分。1954年何华女小组试创了“选矿分工分段作业法”,继则全面推行该项技术作业法。1956年机电工人唐在斌研制成功往复式平面倾斜格筛。1960年溪里选矿场制成了台阶式选矿半自动化生产线,至此县内大、中型矿山均推行自动倒矿、冲洗、筛分等一整套半机械化选矿方法。1965年浙江武义砩矿分别在杨家、周岭、溪里成功地用跳汰机选矿。在选矿场地和设备上,除东风莹石公司和县莹石矿山公司比较完善外,多数乡镇矿山仍在露天选矿。

浮选

浮选是利用矿物表面不同物理化学性质,在药剂的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的浮力差异来进行分选萤石,用以生产氟石精粉。武义县萤石自民国10年(1921)开采后,历年来各矿山都遗留贮存着大量无法手选的低品位贫矿,而且,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延伸,带来越来越多的低品位贫矿,采用浮选法可以充分回收大量的贫矿资源,入选原矿品位一般、氟化钙含量大于30%即可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酸级、陶瓷级萤石精矿。1967年,东风莹石公司在杨家建成一座生产氟石精粉的浮选厂,年处理原矿能力26.35万吨,年生产氟石精矿能力8.7万吨。1984年,磨矿分级自动控制系统研究,获浙江省科技成果四等奖。1986年9月武义县莹石矿山公司与上海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联营建成武申浮选厂,年处理原矿能力7.20万吨,年生产氟石精矿能力3万吨。浮选氟石精矿分破碎、磨浮、脱水3个工段,浮选药剂主要有油酸作捕搜剂(即回收氟石)、水玻璃作石英抑制剂和矿泥分散剂,纯碱作pH值调整剂。此浮选药剂自动控制技术,获冶金部科学技术成果四等奖。东风莹石公司1987年开发了干磨新工艺,建成萤石干磨粉厂,生产干磨萤石粉。1990年诞生了三联浮选厂、神龙萤石浮选公司等私营萤石浮选企业,引进大型自动化萤石浮选设备,萤石浮选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对浮选氟石精矿在原矿破碎和输送包装过程中,所引起的粉尘、矽尘污染,分别采用了设水膜除尘器捕捉粉尘、加密封罩降尘、严加个人防护、定期进行设备维修和粉尘浓度的检测等高技术措施,1985年直径150毫米旋流细筛,获金华市1983—1984年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

东风莹石公司自1950年至1989年40年间,据所存资料统计,共销售成品块矿4030639吨,氟石精矿粉749523吨,干磨粉27922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因所属矿井储量无几而相继闭坑,企业效益持续下降,2000年改制,2002年解体。武义莹石矿山公司也于1999年年底歇业,乡(镇)集体矿山也转由个人承包开采,数量也逐步下降。

武义块矿开采以1960年为最高点,263057吨;精粉1990年最高,118775吨。至2007年,实际开采8家,产量30万吨。开采技术与装备水平自然已不可与以往国营企业同日而语,但萤石浮选和以萤石为原料的氟化工产业兴起,续写着“萤石之乡”的辉煌(详见第六章第二节氟化工目)。

第三节 萤石工艺品

萤石原矿与矿粉资源萎缩之后,萤石工艺品加工技术即开始发展。最早由县莹石公司下岗职工将萤石雕刻成工艺品推向市场。

1998年,壶山镇汤崇贵创办武义春蕾工艺品公司,利用萤石矿石晶莹剔透、色彩缤纷以及各种形状研制成工艺品,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及港台地区。2000年获金华市美术行业明星企业荣誉称号。2003年参加全国残疾人技能成果展,展品获银奖和优秀作品奖,至2005年有厂房面积6000平方米,设有萤石工艺、奇石龙砚展售馆。

1999年,温德龙创办了神舟萤石工艺厂,前国家地矿部部长朱训为之题匾,产品有萤石球、夜明珠、花瓶、萤石彩砚、萤石奇石、西溪墨玉,并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特制雕刻杂交水稻谷穗“五谷丰登”一座。

武义萤石工艺品造型各异,艺术品玲珑剔透、色泽绚丽、琳琅满目,产品通过南京大学珠宝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成功打入各地工艺品市场。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萤石加工从工艺、石质、造型等方面日趋精细化,多样化。

第三章 电力生产供应技术

1876年,德国制成第一台自馈式发电机。1886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交流发电站。到19世纪末,三相交流发电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变压器相继发明并投入使用,电能作为一种新兴的能量形式迅速进入并支配着社会经济生活,掀起世界性的电力革命。武义于民国14年(1925)、宣平于民国30年(1941)方在县城出现电灯。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火电厂,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武义有条件的村相继建造小水电或用柴油机发电,1988年实现村村通高压电,开始步入电气化时代。

县供电局既是武义县的供电枢纽,也是行业技术中心,拥有专业技术人员62人,是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2007年拥有110千伏变电所6座、35千伏变电所4座,变电总容量286500千伏安;已形成“以220千伏为依托,110千伏为骨干,10千伏为主力,400伏为基础”的供电基本网架。是年供电量10.4亿千瓦时,售电量9.8446亿千瓦时,总产值642265千元。

第一节 火电

武义发电始于火力。民国14年(1925),县城工商界人士邵佐文、陈兆然、程作康等创建“武义县电业股份有限公司”(又称电灯公司),向城镇殷商富户筹股8000银元(800股),从兰溪购入30马力柴油机配20千瓦发电机,在朱何巷城脚边装机发电,发展电灯300余盏,武义掌握了初始的发电、输电、用电技术。1930年、1942年两次停业,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武义县用电规模为两三百盏电灯,合计存续时间只有15年(1925—1930、1932—1942)。宣平用电始于民国30年(1941),电厂由陈其远等6家商人合资创办,址在柳城县后五蓬下。以水煤气为动力,电量仅可供机关、少数商家和主要街道照明。1942年被日机炸损,无力修复,8月29日停办。

新中国成立之后,武义、宣平两县相继建立火电厂。

武义县于1950年11月15日恢复发电(原址在杨家巷4号),设备为美制15千瓦发电机,配24马力引擎,水煤气为动力(自制煤气发生炉,燃料是乌炭),次年年供电量1.8万千瓦时,供县城前半夜照明。1958年,武义电厂迁至熟溪桥北端原日军入侵武义时所建所毁的发电厂,40千瓦发电机配72马力柴油机,年发电量7.7万千瓦时。1961年,武义从永康析出,是年底,电厂拥有柴油机、煤气内燃机7台,总功率493马力,发电机6台,总容量295千瓦,年发电量22.09万千瓦时。1970年5月,3000千瓦火力发电厂全线完工(采用汽轮发电机组)投入运行,当年发电量160万千瓦时,1979年发电量达最高点,1029.42万千瓦时。1980年3月,因燃料紧张、成本高昂而停止发电,武义由金华电网供电;1988年将设备与技术资料有偿支援新疆库车县。

原宣平县在1950年再次创办电厂,投资160万人民币(旧币),股东16人,主要设备为15马力引擎配10千瓦发电机,厂设城内关阳殿(关帝殿)。1951年2月发电,以乌炭作燃料,白天碾米,夜间发电,后改国营。1962年8月配置主设备是60马力柴油机、28千瓦发电机。发展到1976年,该电厂拥有发电机6台,计715千瓦,柴油、煤气内燃机7台,计1040马力。1982年8月,35千伏柳城变电所建成运行,电网联通,火电机组停发,撤销柳城火力发电厂,建柳城供电所。

第二节 小水电

武义县境内水力资源丰富,而供电不足,水利部门组织、应用、推广小水电成为武义特色。1958年秋,童庐村在武义江边白阳山脚,利用3米水头,每秒0.45立方米的流量,建成了装机10千瓦的武义县第一座微型水电站;冬,清溪口水库工地利用水碓轮为动力,平皮带带动发电机发电。1959年4月,又建成柳城普照寺水电站;冬,下茭道村用自制木质水轮机,10昼夜建成1.2千瓦水电站。

此后,武义群众和技术人员利用村旁路边水源,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创造了形形色色、土洋结合的小水电组合技术。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全县34个公社中28个建有中低水头、小流量、径流式微型电站115座,总装机1362.5千瓦。白天碾米、磨粉、加工农副产品,夜间照明。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县内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水电资源开发重点向小流域梯级电站和具有较好调节性能的水库电站转移。电站类型变化,有引水式、坝后式、混合式、渠床式等。电站规模增大,随之向几十、几百乃至几千千瓦发展,由原径流发电进入跨流域、高水头、大规模、梯级开发时期,其技术趋向规范化。1969年,建成由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应良登设计的大田电站,引瓯江水系菊溪水入钱塘江水系,水头高达210米,由2个隧洞、1个倒虹吸和绕山明渠组合而成的引水渠长8.5千米,隧洞总长838米,总装机750千瓦,该电站对诸多成熟技术的组合应用为县内首创,亦为当时金华地区所鲜见。

20世纪70年代起,开发梯级电站,最早完成开发的是大莱溪的一级、二级电站。此后,麻阳港、乌溪、端溪、八仙溪、宣平溪、东溪等小流域电站相继开发,至80年代初,计有梯级电站开发10处,电站34座,总装机12342千瓦,小水电成为各地小电网的核心。

小水电规模化之后,陆续并入区域电网、县电网,至1982年全县大部分小水电都实现并网发电。1983年,全县小水电总装机15535千瓦,其中并网发电的有14602千瓦,占总装机的94%,全年上网电量4504万千瓦时,占县内总用电量的84.7%,占电网供电量的63.2%。该年12月,武义县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首批100个农村初级电气化试点县之一。

1984年开始引进技术和资金,重点建设水电骨干工程——宣平溪内庵、青岭两座水库配套电站,发电装机总容量6400千瓦,为当时全市最大水电站,1989年12月动工,1992年11月竣工投产,次月发电量为83.8万千瓦时。该年度,武义县有水电站85座,机组135台,装机总容量25763千瓦,发电量6313.65万千瓦时,均居金华市县、市(区)之首。至2004年,宣平溪流域建成宣平溪二级电站、三港电站(三港电站由供电局投资、建设、管理)等水电站22座,总装机30305千瓦,占全县水电站总装机的56%。其中宣平溪干流及其主流西溪有水电站7座,总装机22760千瓦。武义县全面达到了水利部颁布的《水电农村电气化标准》,2005年7月武义“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通过验收。

2005年以后,武义县按照国家“十一五”期间水电站报废重建和技术改造规划,以电站“减员增效、少人值守、合理调度”为目标,推进老电站的自动化改造,相继对宣平溪二级、源口一至三级、清溪口等水库电站进行技改。源口一级电站在配置“微机自动监测和保护系统”后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至2007年,共进行自动化改造电站16座,增加装机2496千瓦,增加调节库容3611万立方米,淘汰200千瓦以下小型电站37座。

小水电建设系列技术的应用推广使武义小水电起步早、发展快,在国家电网未及之时,武义广大农村先行用上了电。至2007年年底,全县正常并网运行电站118座,其中200千瓦以上电站19座,总装机57624千瓦,向电网供电量1.5475亿千瓦时,占全县年用电量10.4亿千瓦时的14.87%。

第三节 输变电

1961年10月恢复武义县建制后,是年电厂扩建,购进第一台变压器,容量50千伏安。1962年由于低压供电线路长,导线截面小,电压降大,末端电压低,在五圣堂弄安装50千伏安、6.3千伏变压器一台,为武义使用变压器之始。

1963年,首次架设10千伏木杆农灌线路7公里,从县城经丁前至白阳山电灌站,开始向农村供电,供电电压由400伏升到10千伏,始有农业用电。是年5月东风莹石公司所建35千伏金华至杨家输电线路及杨家变电所正式启动运行。1964年2月,35千伏杨家至武义线路和武义(周岭)变电所(主变1000千伏安)相继投入运行,并将武义与金华电网接通,开始全日24小时供电,武义电厂的柴油发电机组并网“帮峰”发电。随着武义与金华电网联通供区逐渐扩大,1966年,武义变电所扩建,增设1800、2400千伏安变压器各一台。1967年4月10千伏线通至新宅区。1969年5月10千伏线通至源口水库工地,王宅、陶宅小水电自供区先后联网。

1977年6月,武义在城北塔山香山寺旧址兴建第一座110千伏变电所。1978年3月动工架设110千伏金华变电所至武义变电所线路,是年8月完成,武义110千伏变电所1979年8月正式投入运行。1983年3月架设武义变电所至永康(倪宅)变电所110千伏线路,1984年12月投入运行。两条110千伏线路的建成运行,使县电网从金华变电所单一电源变为金华、永康双电源供电。随之陆续建成运行35千伏的下杨(1982年4月)、柳城(1982年8月)、徐村(1985年10月)、桐琴(1988年8月)、履坦(1993年3月)、茭道(2001且8月)、古马(2005年11月)7座变电所,向所在区域延伸送电。到1984年底,全县34个乡镇实现乡乡通电,1988年末,全县554个村包括1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村村通电,2003年末全县99989户实现了100%通电。

武义变电所经过1989年、2004年、2005年三次扩建与改造,2005年末装有主变压器2台,容量为63000千伏·安。同期,兴建了110千伏柳城变电所(1996年4月)、熟溪变电所(2000年8月)、东皋变电所(2003年12月)、百花变电所(2004年11月)、郭浦变电所(2007年6月)。至2007年底,在县境内建有:110千伏变电所6座、35千伏变电所4座,110千伏金华至武义、温泉至柳城(至东皋、至王宅、至熟溪、至百花、至武义)、熟溪至永康(倪宅)、东皋至永康(倪宅)输电线路9条。

通过县境的220千伏线路4条,分别为龙温线(线路代号2390)、龙泉线(线路代号2399)、丽温线(线路代号2067)、临金线(线路代号2357)。2005年10月,国家电网在武义开工兴建220千伏温泉输变电工程(地址在壶山街道三板桥村),一期建设规模:安装180000千伏·安主变压器2台(远景3台),于2007年6月投入运行。2005年之后,县供电局投入2.2亿元,进行农村电网新一轮改造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新建改造配变台区957个,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596.17千米。

随着输变电技术的跟进和供电量的日益扩大,电力成为工农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家用电器普遍进入百姓生活。1963年全年全县用电量22.57万千瓦时,1987年武义县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1亿千瓦时,1996年超过2亿千瓦时,2001年后,县用电量每年均以20%以上速度递增。2002年县人均用电量超过1000千瓦时,2004年县用电量超过5亿千瓦时,至2007年全县供售电量首次突破10亿千瓦时大关,实际售电量10.13亿千瓦时,人均年用电量2953千瓦时,初步建成新农村电气化村167个。

第四节 其他

电网监控调度技术

电厂供电时期,发电、供电调度均通过电厂设置的配电室由技术人员负责操控。电网建立初期,县电力调度机构仍通过组织技术人员在变电所值班方式实行监控调度,1986年开始,陆续应用载波通信技术、模拟图版技术、遥测遥信技术,提高了监测调度自动化程度。1995年,配置14列微机控制、灯光变位和远动接口的镶嵌式标准模块模拟盘,全县各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及各进出线的开关位置、负荷等运行状况一目了然,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实行县网的负荷管理和设备停役复役的操作管理,调度自动化系统投入运行。

变电所无人值班技术

2001年8月,按综合自动化要求采用计算机监控技术,具有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的四遥功能,同时按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安装的35千伏茭道变电所投入运行,成为县内第一座综合自动化的35千伏变电所。2003年4月,分别对35千伏徐村、下杨、履坦变电所,110千伏柳城变电所等四座公用变电所进行无人值班改造,同时完成四遥监控,经过半年试运行,2003年11月实施无人值班,建立监控操作站,同时运作。至2007年年底县境内共有4座35千伏变电所实施无人值守。

高压带电作业技术

2001年11月,县供电局电力安装公司采用嘉善供电局的地电位高压带电技术,第一次在百花线上进行10千伏带电作业获得成功,自此该项技术在武义县得到推广。至2005年年底,共进行了1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带电作业739次,减少了用户因施工接电等方面原因产生的停电时间。

信息化管理技术

1984年武义县供电局开始应用计算机,1987年购入第1台台式电脑(IBM)。2000年开始,武义县供电局采用计算机及其网络等现代化管理工具,运用信息技术着手建设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为供电生产和经营提供信息服务、数据处理。至2005年底,建成了初具规模的信息网络,有交换机23台、路由器5台、小型机4台、PC服务器32台、计算机260多台、防火墙3台、光纤线路165千米、通讯站15个。在信息网上运行着生产管理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电力营销客户信息系统、财务系统、物资系统、办公自动化OA系统、企业信息管理网站等管理系统,同金华电业局、县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电所监控系统互有数据接口,实现数据交换、信息资源共享。2007年年底已基本建成并开始发挥作用。

第四章 金属开采与加工技术

第一节 开采、冶炼

境内金属开采、冶炼历史上主要是铁和银。铸造多限于生铁的农具;生活用具,金属压延等加工则相对发达,品种除铁之外,尚有铜、锡、金、银等生活、生产用品和首饰,改革开放后,涌现出一批加工企业。

炼铁

境内古代则有炼铁以制造农具兵器,并有汉代实物出土,唐时宣慈即产铁,原武义清溪坑存有古代洗铁砂、炼铁遗迹,却无文字记载。近现代仍以大莱、少妃一带炼铁时间为长,该带约有11.5平方千米花岗岩,岩体含有丰富的钒钛磁铁矿,岩体风化层中经过雨水冲刷,以细砂形态掺入泥土,经过冲洗可筛选出含铁60%以上的铁砂。清朝时期,就曾经洗大莱铁砂炼铁。民国时期,柘坑、少妃等地也洗铁砂炼铁,日生产铁2吨余。民国29年,县政府为改良技术,增设铁炉1只,月产生铁4000斤,后停止。

1958年“大跃进”,掀起全民“大办钢铁”运动,再起炉灶,洗铁砂炼铁,铁砂主取地是大莱、矿洪一带及代石。先后建成钢铁一厂、二厂。一厂位于城郊石楼梯,以平炉炒钢为主,二厂在岭下汤,主要是炼铁。此外还有遍地开花的小高炉。冶炼仍以木炭为燃料,在柳城建有木炭厂,鼓风为人力风箱,几无机电设施。其技术与设备均为原始的手工工场水平。大跃进结束后一厂改建农机厂。

1969年,武义再建大莱炼铁厂,该年12月第一只小土炉建成试产,两个月后,平均每小时出铁100多斤。1970年3月省重工业厅制发《浙江省发展地方小钢铁试行办法(草案)》,同时基于大田电站立项建设,同年经地区行署批准,在徐村建立小型钢铁厂(国营),铁砂来源仍为大莱、矿洪、陈弄、柘坑、三坑口一带,定员18名。当年建成焦炭为燃料的2.5立方米小高炉1只,10月建成0.5立方米电炉1只,年产生铁300—500吨。正式生产中,收购价每吨110元,生产价每吨400余元,依靠财政补助维持运行。

1972年初,白洋渡的钢铁厂建成,徐村钢铁厂即迁至新址,5月28日投产,炼铁炉为9.5立方米、炉顶封闭式的新式高炉,蓄热式送风,机械化进料,水循环自动化。原料70%为江西褐铁矿,30%为大莱铁砂,燃料采用自炼焦炭,日产生铁20—30吨,并有炒钢设施,技术、设备较之前先进。

钢铁厂生产期间,曾先后利用炼铁废渣生产磷肥、矿渣水泥、普通水泥,后逐渐向普通水泥过渡。1980年钢铁生产停止,同年7月9日,钢铁厂改为水泥厂,炼铁技术亦告一段落。

采银

明永乐年间(1403—1424),朝廷为增税源,开放民间采矿,时宣平、遂昌交界地域即开办了砻坑(现西联乡境内)、俞高银场,至宣德年间(1425—1435),每年课以矿税2331两白银。宣德年间,浙江布政使曾上疏朝廷停办银场。正统十三年(1448)矿工不堪重税,暴发了大规模的矿工起义,矿工暴动之后,课税曾减至800两,后又有增(仍为2331两)、减(1131两),直至成化十九年(1483),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