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8 14:41:14

点击下载

作者:刘秉龙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试读:

前言

从2010年到现在,近五年时间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些都为政治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教材是河北大学教学一线的专业教师们以2010年出版的《新编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大量地借鉴和吸收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编写而成的。

为配合河北大学2014年制订的教学计划,我们将本教材除

导论

外分为16章,包括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资本主义部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原理,尝试说明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社会主义部分则注意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相联系,增强经济理论对现实经济活动的解释力。

本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选用的材料新。我们在编写时,尽量选用最新材料,尤其是在社会主义部分补充了近年来相关经济范畴的最新动态。

第二,出现的观点新。我们在教材中介绍了近年来经济学研究领域最新的提法和分析方法。比如,资本主义部分涉及经济危机新变化时,我们介绍了金融资本与经济危机的一般联系;在社会主义部分,我们介绍了市场机制从起“基础性作用”到起“决定性作用”的变化过程。

第三,书后有计算题和参考书目。本教材中,资本主义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出现的概念抽象程度高,我们精心筛选的计算题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加深对该部分的理解,能有效地与现实联系起来。此外,考虑到该课程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的实际情况,我们提供了参考书目,方便学生在课下参考阅读。

在编写本教材时,我们参阅了国内最新出版的学术专著、论文,力图在保证基本概念体系完整的基础上,更好地解释现实社会的经济现象。本教材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本科及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对当代经济理论与实际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增长和更新知识的读本。导论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其任务是揭示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经济规律及其特点等,为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科学奠定了基础。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要有维持其生活的物质资料,除此之外,还必须有生产这些物质资料的生产资料,所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人们只有拥有这些物质资料,才能进行科学、文化及其他活动。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既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说:“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因此,研究政治经济学,就要从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开始。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是人类利用劳动资料,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变劳动对象的存在形态,以满足自身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人的劳动,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改造客观物质对象,获得生产或生活资料,以使其满足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人的劳动,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本能的活动,是因为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人的劳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而动物的行为是无意识的。人类能够按照预期的目的改造自然界,并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目的。第二,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这是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可以说,人的劳动是生产中最能动的要素,它是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支出。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脑力劳动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体力劳动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用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和条件。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直接将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除此之外,还包括为劳动加工所需要的其他物质条件,如管道、容器、运输工具、道路、建筑物等,它们虽然不直接用于加工劳动对象,但是没有它们,生产也不能顺利进行。特别是生产工具,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总是不断地改进,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人们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就越先进。因此,生产工具就成为反映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劳动对象,是人的劳动作用于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劳动对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经过加工而天然存在的自然界的物质,如地下埋藏的矿石、原始森林等,这些物质都是自然界固有的。另一类是经过加工的物质资料,如纺织厂的棉花、炼钢厂的生铁等,这类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叫作原料。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统称为生产资料,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物质条件,人的劳动则是主观条件。而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就是人们借助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的过程。任何劳动产品都是这三个简单要素互相结合和作用的结果。

上述三个要素之所以是生产过程的简单要素,是因为它们是生产过程中最抽象、最一般、最基本,从而也是最具有普遍性的要素。无论是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还是生产力比较发达的现代社会,生产过程都必须具备这三个基本要素,否则根本不可能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三个简单要素的基础上,某些新的、复杂的因素,例如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在生产过程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生产方式

在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人们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又必然会发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就不能进行生产活动。所以,任何社会的生产活动都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在进行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力。生产力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表明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程度。

生产力是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的。人的因素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其中生产工具起重要作用。在生产力的构成中,人的因素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生产工具是由人发明、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对象要靠劳动者加工,才能生产出产品。离开了劳动者的劳动,生产资料就是一堆死物。但是,我们强调人的因素重要,决不意味着物的因素不重要。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生产工具有了改进,人的劳动技能才随之普遍提高。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集中表现,也是划分各种经济时期的重要标志。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在生产力构成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都是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劳动者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生产技术,才能熟悉和掌握生产过程的规律,不断提高劳动技能,积累生产经验,设计和制造出更先进的机器设备,从而不断地增强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劳动资料的革新、发明和制造,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以及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合理组织和管理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当然,科学技术本身不是生产力的独立构成要素,它必须进入生产过程,与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结合起来,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生产力。由于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之中会引起它们的变化,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马克思说:“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在当代世界的某些发达国家中,科学技术因素在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多种因素中所占的比例已达到60%~80%,所以要迅速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从这种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从来不是单个人孤立进行的,脱离社会孤立一个人的生产是不现实的。因此,一讲到生产总是社会的生产。在社会生产中,除了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必然还会发生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关系。马克思曾指出:“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这里讲的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就是生产关系。

因此,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的对立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一、社会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以物质资料生产为起点,但其研究对象并不是物质资料生产,而是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首先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再生产的总过程,这个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所以社会生产关系又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中形成的关系,这四个环节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

在这个辩证关系中,生产起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起促进或制约的作用。

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从产品生产过程来看,产品生产出来后,它们的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由生产决定的。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被分配的对象只能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另一方面,分配的方式由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决定交换。交换是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是在产品生产出来后进行的,因而也是由生产决定的。其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分工是交换的前提;生产提供交换的物质对象;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交换的社会性质。而生产决定消费则表现在:首先,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人们要消费就必须有消费的对象,消费的对象是生产的结果;其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人们的消费方式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再次,生产的性质决定着消费的性质,社会生产关系不同,消费的性质也不同;最后,生产还会引起人们消费的需要。新产品的问世,便是消费变化的开始。所以,“它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动力”。

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合理的分配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动力。第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范围的大小和交换渠道的畅通与否,将对生产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三,只有通过消费才能证实产品的现实性。

总之,人们在社会生产各个环节中所发生的相互关系,构成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决定意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指的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和支配的问题,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它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的社会性质,也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既矛盾又统一。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关系中,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经常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相比之下,生产关系一经建立,则是相对稳定的。当某种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它是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成熟之前,也是不会出现的。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由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的。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这表现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能促进和推动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则会阻碍生产力发展,甚至会破坏现有的生产力。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当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发展要求时,这种陈旧的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人们脱离了生产力实际状况和水平,凭主观意愿任意改变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虽然“新”,但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样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的“大跃进”就属于此种情况。以上两种情况只有变革现存的生产关系,才能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由此可见,在承认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必须承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上述情况表明,生产关系的发生、发展和变革都是由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的。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和发生作用,它决定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也决定着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利用这个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研究生产关系,在联系生产力的同时,还必须要联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是人们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原始、最基本的关系,它的总和构成社会制度的经济基础。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相对应的范畴。经济基础是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制度,即在这一阶段上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方面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等方面的观点和思想体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也存在着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其相适应。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或迟或早地也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新的上层建筑能够保护和促进新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而旧的上层建筑则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或延缓旧的经济基础的瓦解,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可见,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很重要的。

总之,政治经济学虽然不直接以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为研究对象,但绝不意味着可以脱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而孤立地、抽象地研究生产关系;只有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才能揭示生产关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一、经济规律及其客观性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并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现象,而是通过对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生产关系的考察,阐明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也就是经济规律。所以,揭示客观经济规律就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所谓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生作用。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规律,当某种经济条件消失了,与其相适应的经济规律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这里所说的经济条件主要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特别是作为生产关系基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既不能创造经济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经济规律。因此,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认人们的自觉性,相反,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这种主观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发现和认识经济规律有早有晚,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有深有浅。如果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就有可能及早地发现客观经济规律,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避免盲目性,提高自觉性。二是人们可以综合研究多种经济规律的作用,根据客观经济条件,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实现方式。当然,人们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需要一个过程,这一方面是由于各个社会经济形态都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主观条件的限制。所以,认识客观经济规律往往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二、经济规律的特点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虽然都具有客观性,但经济规律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第一,社会性。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离开人们的经济活动就不会有经济规律。而自然规律则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

第二,历史性。大多数经济规律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们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生作用。这是由于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生作用的,而经济条件变化了,经济规律也就会随之消失,所以,经济规律具有历史性。

第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因为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会直接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不同的阶级对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会有不同的态度。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总是要利用经济规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腐朽的反动阶级则要加以反对。而发现和利用自然规律,一般不涉及人们的利害关系。

第四,国度性。国家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它既是一个政治范畴,又是一个经济范畴。政治经济学形成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所有的研究者都是在国家的制约下对国度性经济关系进行探讨,因此政治经济学表现出明显的国度性。

三、经济规律体系及基本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必然和经济条件相联系,依据不同的经济条件,经济规律可分为三类:一是各个社会形态共同存在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它存在的经济条件就是社会生产,而生产是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只要有社会生产,就会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方面。因此,这一规律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发挥作用,是各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二是几个社会形态中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为某几个社会形态中经济现象、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如价值规律,它存在的经济条件是商品经济,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因此,价值规律是这几个社会形态中共有的经济规律。三是某一个社会形态中特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为该社会生产关系的特有的本质联系。如剩余价值规律,只有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下才存在并发挥作用。

各个社会形态的特有经济规律是特定生产关系的本质联系,共有经济规律表现几个或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本质的联系。特有的经济规律使我们能辨别出各个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共有的经济规律又使我们能洞察人类社会各个阶段的联系性。政治经济学首先是研究个别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揭示出各个社会所共有的经济规律,阐明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正如恩格斯所说:“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所涉及的是历史性的即经常变化的材料;它首先研究生产和交换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而且只有完成这种研究以后,它才能确立为数不多的、适合于一切生产和交换的、最普遍的规律。”

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有多种经济规律同时发生作用,既有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也有几个社会形态起作用的经济规律,还有某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这些经济规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在经济规律体系特有的经济规律中,有一个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生产发展的方向。基本经济规律在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是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它对该社会生产总过程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起着决定性作用;该社会其他经济规律作用的范围和程度,都要服从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受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而其他经济规律的作用,又能促使基本经济规律更好地得到实现。第四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及学习意义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唯物辩证法

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揭示其本质及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研究政治经济学,就是要研究经济过程中的矛盾,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例如,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先是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抓住商品这个经济细胞,研究商品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使用价值和价值。然后引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进一步分析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成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以及这个矛盾怎样制约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这样,从分析商品入手,从一个矛盾递进到另一个矛盾,把资本主义各种经济关系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揭示出来。

运用量变质变规律研究政治经济学,就是在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局部量变积累到什么程度会引起质变,对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比如,生产关系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当生产关系局部量变时,这种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并没有变化,只有局部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生产关系根本性质的变化。

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研究政治经济学,就是要揭示出社会经济经历着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社会经济过程的变化,经过否定之否定,螺旋式向前发展。

2.科学的抽象法

科学的抽象法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的统一,它是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进行的。

运用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研究社会经济,就要充分占有材料,详细分析具体对象,暂时舍去与本质规定关系不大的因素,撇开表面现象,揭示出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并把握其运动的规律。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认识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并形成一系列的范畴和概念,进一步形成理论体系,从而使认识更为科学。

从抽象到具体,用本质来说明现象的叙述方法,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是运用研究得出的规律,通过经济范畴进行理论叙述。但这种叙述不是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简单描述,而是深刻和科学的说明。

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是思维行程中的两条道路。研究方法是从实际出发,从事物的表象上升到对其本质的认识;叙述方法则是已经上升的理论认识,即把它所反映的客观实际在理论上表述出来。叙述方法以研究方法为基础,把研究结果作为一个辩证发展的体系,从理论上“复制”出来。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应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理论必须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理论是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只有结合现实的经济运动过程,才能加深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二是要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用来研究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通过实践来检验所学的理论。

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1.有助于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进程。学习政治经济学,可以了解这种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胜的科学信念,并为之实现而奋斗。

2.有助于正确制定和自觉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和政策

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不仅揭示了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揭示了有关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商品经济的规律及其运行机制。学习政治经济学,有助于认识和掌握社会经济规律,自觉地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必须通过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来实现。政治经济学正是制定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因此,学习政治经济学不仅为我们正确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增强了贯彻执行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3.有助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对各种错误思想的识别能力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体现了无产阶级的立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是指导我们进行实践活动的思想武器。学习政治经济学提高了理论素质,掌握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就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提高识别能力,有力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

4.有助于学好其他经济学科

研究经济问题的学科,除了政治经济学,还有一系列其他学科,如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等。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生活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向经济学科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因而陆续产生了一系列新学科,如生产力经济学、国土经济学、旅游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而在所有这些经济学科中,政治经济学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其他各种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是各门经济学科组成的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核心,它所阐述的原理对其他一切经济学科都具有指导作用。

思考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3.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4.经济规律有哪些特点?第一章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本章通过对商品和货币以及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分析,阐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细胞,商品交换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普遍、最常见的经济现象,商品内部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萌芽。从分析商品开始,其目的在于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上是如何产生的,进而认识它的实质。第一节商品的价值创造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有用的劳动产品。任何商品都具有两个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有的可以满足物质生活需要,有的可以满足精神生活需要,有的可以满足生产需要。例如,面包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书报可以阅读,机器可用来生产。一种商品也可以同时具有多方面的使用价值,而且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会不断发现其他的使用价值。例如,大豆既可以食用,也可以作为榨油的原料,而且大豆的纤维也可以和棉丝混合制成面料,做衣服供人们穿着。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的使用价值是由物品本身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属性决定的,存在于任何社会,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构成了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本身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例如,从大米的滋味品尝不出它是哪种社会制度下生产出来的。

使用价值是商品必须具有的因素,但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存在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社会性质,它不是供商品生产者自己使用,而是供别人使用,而且必须是通过市场交换转让给别人使用。这表明商品的使用价值对其生产者来说,只是用来交换的物质手段,所以使用价值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与交换价值、价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想揭示商品的内在矛盾,必须从社会角度来考察其使用价值。

商品的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例如,1尺布换1千克大米,1千克大米就是1尺布的交换价值。一种商品可以同多种商品相交换,在交换中都会形成一定量的关系或比例,因而能有多种交换价值。各种商品相交换的比例,会因时因地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从现象上看,交换价值似乎具有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性不过是某种必然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那么,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有人认为,商品交换的比例是由商品的效用决定的,即由使用价值决定。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而不同质的东西在量上是没法进行比较的。例如,无法比较布和大米使用价值的大小。不同商品之间能够相互交换是由于它们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如果把商品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劳动产品这个属性了。这里所说的劳动,既不是生产布的纺织工人的劳动,也不是生产大米的农民的劳动,而是同质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种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就是商品的价值。可见,在商品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共同的东西,就是商品的价值,它是决定两种商品交换比例的基础。两种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相等,就是因为它们具有等量的价值。所以,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内在于商品,自己不能表现出来,只有在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中,才能获得表现。而交换价值是价值外在的、具体的形式。

由以上分析可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任何社会经济形态中的商品,都是这两个因素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称其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不会有价值。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生产使用价值只是为了获取其价值,商品使用价值的意义仅在于它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仅仅是得到使用价值的条件。商品生产者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消费者为了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商品的二因素是互相排斥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解决。通过商品交换,生产者实现价值,消费者获得使用价值,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得以解决。

二、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二重性是同一劳动过程中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的根源。

具体劳动是生产者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包括劳动的目的、对象、手段、操作方法和结果五个方面。生产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就要进行不同种类的劳动。例如,生产粮食要有农民的劳动,生产服装要有裁缝的劳动,这些劳动都是在特定的形式下进行的。由于劳动的目的、加工的物质对象、使用的工具和采用的操作方法不同,所以能生产出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可见,不同质的具体劳动能创造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不同种类的具体劳动形成社会分工。同时,具体劳动的种类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需要的改变而不断改变。

具体劳动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与社会生产关系无关。在任何社会制度下,人类为了生存,总需要有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使用价值,因而就必须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具体劳动虽然创造使用价值,但并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只有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生产出特定的使用价值。马克思指出:“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另一方面看又是抽象劳动。当我们把生产商品劳动的特定性质和具体形式撇开,人们的生产活动就只剩下共同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已经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这种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各种不同使用价值能够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凝结着这种抽象劳动。抽象劳动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着商品经济条件下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抽象劳动是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社会关系的经济范畴,不能只从生理学意义上把它看作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只有通过商品交换表现其社会性的一般人类劳动才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

总之,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它们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并不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两次劳动。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二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矛盾的,存在着差别。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差别表现在: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而抽象劳动则是抽去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在质上是不同的,而抽象劳动则是同质异量的;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永恒属性,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范畴;而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因而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历史范畴;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而抽象劳动却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取决于商品交换是否成功。

马克思在强调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时指出:“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都与劳动二重性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一,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基础。马克思以前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他们虽然确立了劳动形成价值的概念,但是不懂得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不了解抽象劳动的范畴,因而就不知道是什么劳动创造价值,更不能解释为什么生产商品的各种具体形式的劳动创造的产品,能够互相比较,进行交换。所以,他们的劳动价值论是不稳固的。马克思发现并论证了劳动二重性学说,解决了前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明确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形成价值、它为什么形成价值的难题后,才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完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第二,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时转移了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而抽象劳动却创造出新的价值。正是在这个新价值中,包含着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第三,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其他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等,从而建构起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由此可见,政治经济学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劳动二重性学说联系着,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开启政治经济学理论宝库的一把钥匙。

三、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是质和量的统一,我们在研究了价值质的规定性之后,还要研究其量的规定性。各种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没有差别的,都是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的凝结,只存在量上的差别。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劳动量由劳动时间计量,所以价值量的大小也就由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

由于不同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不同,生产同种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也就各不相同。个别劳动时间是指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由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但是,商品的价值量并不取决于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价值,否则,同种商品就不会有同一价值量。如果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谁用的个别劳动时间越多谁的产品价值越高,就会出现“奖懒罚勤”的现象。这种情形是不合理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管每个生产者耗费多少个别劳动时间,社会所承认的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正是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是在同一部门内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形成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决定:一是由生产的客观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决定。这是指当时某一生产部门中占大多数的商品在生产中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条件,以及所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二是由生产的主观条件,即“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决定。经验较多、技术熟练的劳动,是熟练劳动;经验不多、技术生疏的劳动,是非熟练劳动。劳动强度是由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消耗决定的。操作紧张、单位时间内体力和脑力劳动消耗多,意味着劳动强度大;操作松弛、单位时间内体力和脑力劳动消耗少,意味着劳动强度小。生产同一种商品,由于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不同,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也是不同的。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仅由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决定,而且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决定。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就是该种商品的社会价值。例如: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生产1匹布,有的人需要8小时,有的人需要10小时,还有的人需要12小时,假如花费10小时的生产者的劳动是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那么1匹布的价值量就是10小时的劳动量。

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以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二是以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这两种表示方法并无本质区别。

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生产中的各种经济和技术因素,如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科技的发展水平及其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形式(包括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生产管理等)、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自然条件的优劣等。

由于劳动生产率是具体劳动的生产效率,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使用价值量,但不会影响商品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而发生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不变,从而平均物化到单位商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少,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也就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就越大。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但它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或者说社会财富却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在现实生活中,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使企业的产出与投入比增加,获得比同行业中其他企业更多的价值,这看上去似乎和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相矛盾。实际上这并不矛盾,因为“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中”的劳动生产率指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而不是单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单位时间内比同行其他企业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单位产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这些产品仍按照社会价值出售,所以会获得更多的利益。

生产商品的劳动还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之分。简单劳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当然简单劳动的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普及,简单劳动的标准也会日益提高。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二者的区别不是由自然或生理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主要是由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别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因而这种区别具有相对性,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区别的标准是不同的,但从一定时期特定的地域来看,这种区别又是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是以简单劳动为标准的。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不同种类商品的价值量是通过“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来实现的,即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化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而少量的复杂劳动可以换算成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一交换比例在商品经济中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觉计算出来的,而是通过商品交换背后的社会过程自发形成的。

四、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指在简单商品经济生产中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私人性质和社会性质。在私有制社会中,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地进行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么生产都是他们个人的事情,劳动成果也归他们个人所有。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劳动首先是私人劳动。但是每个生产者的生产又都处于社会分工体系中,他们生产的商品是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他们的劳动又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而具有社会性质。社会分工决定了劳动也是社会劳动。生产商品劳动的这两重属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私人劳动必须转化为社会劳动,但又不能直接转化,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间接实现。

私人劳动的产品怎样才能交换出去呢?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必须在对社会有用的形式上支出,生产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还必须具备社会均等性。而要使各种具体劳动生产的商品能够相互比较,进行交换,必须把具体劳动的特殊形式撇开,还原为无差别的抽象劳动,按照对等的原则进行交换。由此可见,正是由于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才产生了商品交换的客观需要,生产商品的劳动由于交换的需要,才被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从而商品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总是根据自己的估计安排生产,生产的商品往往不符合社会需要。即使使用价值符合社会需要也有可能耗费的劳动时间不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样私人劳动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或不能全部得到承认,从而不能转换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也就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致使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不出去,价值不能实现。因此,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各种矛盾的总根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通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出来,并支配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当商品交换成功时,私人劳动就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价值得到实现,商品生产者就不会赔本而能获利,可以继续进行生产。相反,如果交换不成功,就会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甚至破产倒闭。

以上分析表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也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不仅存在于简单商品生产中,也存在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只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进一步发展为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二节价值形式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商品既然有两个因素,也就具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形式,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表现的,这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我们研究价值形式并考察其发展过程,目的就在于揭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马克思说:“探讨商品价值关系中包含的价值表现,怎样从最简单的最不显眼的样子一直发展到炫目的货币形式。这样,货币的谜就会随着消失。”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交换发展的历史过程相一致,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几个阶段。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在原始社会后期,不同氏族公社之间开始出现了交换活动。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没有社会分工,也不存在商品生产,只是把剩余产品偶然用来交换,与这种偶然的直接物物交换相适应,商品的价值表现也带有偶然性。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叫作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例如,1只绵羊和2把斧子相交换,1只绵羊的价值就表现在2把斧子上了,可以用公式表示为1只绵羊=2把斧子

这种价值形式虽然简单,但价值形式的一般规定性都包含在其中了。正像马克思所说,“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中”。因此需要对它详加分析。

在1只绵羊=2把斧子的简单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商品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左边的商品绵羊处于主动地位,要求把自己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斧子上,因此叫作相对价值形式。右边的商品斧子则处于被动地位,是绵羊价值的表现材料,与绵羊的价值是等价的,因而叫作等价形式。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成为价值形式;对立性表现在:二者相互独立、相互排斥,在同一价值关系表现中,一种商品只能处于一种形式上,不能既处于相对的价值形式,又处于等价形式上。一种商品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另一种商品只能处于等价形式上。

等价形式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用它自身的使用价值成为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价值代表和化身。从上述公式来看,斧子作为等价物本来是一种使用价值,但当绵羊的价值要通过斧子来表现时,斧子就以自身的使用价值代表价值,即自身的使用价值作为价值的化身,以自身的使用价值数量代表价值量,从而使绵羊的价值得到外在表现。这是等价形式最基本的特点。

第二,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本来是具体劳动的产品,但当它处于等价形式的地位时就作为抽象劳动的代表和化身而出现,通过它来表现别的商品在生产中耗费的人的抽象劳动。从上述公式来看,斧子作为抽象劳动的代表和化身,通过绵羊与斧子的交换,证明饲养绵羊的劳动同制造斧子的劳动具有共同之处,都耗费了人类的一般劳动,即抽象劳动。正因为有这个共同之处,所以可以通过斧子来表现绵羊的价值。

第三,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价值关系中,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但当一种商品作为等价物时,生产这种商品的私人劳动就作为直接的社会劳动的代表而出现,其他商品劳动的社会性就会通过这种商品表现出来。从上述公式来看,通过绵羊与斧子的交换,证明生产绵羊的劳动具有社会性,使其得到社会承认,从而使绵羊的价值得到实现。

从上述简单价值形式两极的内容和特点可以看出,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只是当作使用价值,它的价值表现在另一个商品上;而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则只是当作价值,它的使用价值成了价值的表现材料。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变成了两个商品外部的对立。

简单价值形式是最原始的价值形式,对价值的表现还很不完全、不充分。随着交换的发展,价值的表现形式会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部落从其他原始部落中分离出来,商品交换发展成为一种经常的现象,进入交换的商品种类逐渐增多。这时,一种商品不只是偶然地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而是经常地和许多商品相交换,从而使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上。这样,简单的价值形式就逐渐发展成为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在这里作为等价物的许多不同的商品都成了绵羊的价值形式。绵羊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第一次得到真正的体现,因为它能和各种具体劳动创造的不同商品相等。同时,由于一个商品可以按不同比例和一系列其他商品相交换,从而使商品的价值量真正成为商品交换比例的调节者,商品的价值量能够得到更准确地反映。

可见,扩大的价值形式比简单的价值形式对价值的表现充分了,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了。但是,扩大的价值形式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商品的价值表现是未完成的,表现系列是无止境的,只要出现一种新商品,特殊等价物的系列就会延长,商品的价值还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表现。无数的特殊等价物并列着,彼此相互排斥。

这种情况造成了商品交换的困难,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例如,绵羊的所有者需要粮食,有粮食的人不需要绵羊却需要布,而布的所有者既不需要绵羊也不需要粮食,他需要斧子。假如斧子的所有者需要绵羊,则绵羊的所有者要用绵羊先换成斧子,再用斧子换成布,然后才能用布换成粮食。经过一系列的交换活动,绵羊所有者才换得自己需要的商品。如果斧子的所有者不需要绵羊,困难会更大,甚至交换不成。这表明,扩大的价值形式必须向更完备的价值形式发展。

三、一般的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和交换的发展,逐渐从无数商品中分离出一种商品来,其他一切商品都需要和它相交换,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并且在换到这种商品以后,就能换取任何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样一来,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便过渡到一般的价值形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在一般的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唯一商品成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商品价值的一般形式。生产这种商品的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一般形式,它可以和其他一切劳动相对等。生产这种商品的私人劳动,直接当作一般的社会劳动而存在。在这里,商品的价值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克服了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和局限性,大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但是,在一般的价值形式中,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一种商品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可能是各种各样的。由于一般等价物的不固定、不统一,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而日益显露出它的不适应性,给商品交换带来了新的困难。随着商品交换的范围突破地区的界限,为了适应商品交换发展的要求,一种新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便应运而生了。

四、货币形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