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孤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8 22:32:26

点击下载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走出孤独

走出孤独试读:

版权信息

书名:走出孤独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ISBN:9787545550887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译者序能走出的孤独,才是好的孤独

一次偶然机会,在北京南站等车,身边一对夫妻模样的人在谈话,因为他们声音比较大,所以我听到了一些谈话内容。那个男人正在对自己的女人说一件他自己感觉非常自豪的事情。男人指着高铁的顶棚说:“你知道吗?我在这上面待了两个多月,安装的时候,因为工程师不在,我按照自己的经验让工友们装好了一个梁,省了很多时间。后来负责人给了我1000块奖金,就是给你买大衣的钱。”他说的那一刻,脸上是快乐的表情,甚至有种特别幸福的光晕,他身边的女人一脸满足地说:“我回去和姐妹说,我老公很有本事。”

这是这个男人为他人做的贡献,而这份贡献成了他“自我价值”的一部分。

前段时间接待一个来访者,50岁左右的中年男性,上市公司的老板,因为家庭变故和身体的原因,刚刚把管理权交给了副手。之后,他忽然感觉人生没有了意义,特别空虚,特别孤独,抑郁了8个月。我们聊了好几次,他一直觉得自己在给别人添麻烦,感觉自己变成了别人的累赘,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这让朋友和家人都很担心。

在对话中,他提到过去自己如何把公司做到了所在行业的NO.1。就在那一瞬间,他脸上突然涌现出的一种愉悦又带有炫耀的表情,被我捕捉到了。于是,我问了他两个问题:“你怎么看待自己现在发生的一切?你想怎么给自己接下来的生活下一个定义?”他回答说:“带领公司走到今天的地位,我是很自豪的。但是现在公司没有我,也一样可以做得很好,我忽然觉得没有人需要我了。”

我告诉他:“这就是你抑郁的原因。你感觉自己对公司没有贡献了,所以找不到自我价值了。”他很难过,一下就哭了。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他告诉我,他又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把目标从事业投向家庭和自己,他把这个过程定义为“华丽转身”。

这个重新找到了人生意义的人,孤独感和抑郁的心境很快消失了。因为他在新的“贡献”中,找到了自我价值的存在。

我讲这两个故事,是想说人和人之间是需要联结的,而这种联结,往往建立在“被需要”的自我价值感上。一旦我们感到自己不再被他人所需要,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如果与他人之间的联结被切断,我们就会产生深深的孤独感和无力感。

网上曾有个“一个人做觉得最孤独的事情网络排行榜”:1.夜晚一个人坐公交,看路边不停变换的灯光、树木和行人。2.听到一句熟悉的歌词,想起某个曾经说要守护你,现在却不在你身边的人。3.情人节一个人看爱情电影、吃爆米花。4.放假的时候,站在学校的某处天台上,看天空以及空无一人的道路。5.路过一家曾经和喜欢的人一起去过的餐厅,餐厅正在被拆除,记忆也是。6.夜晚一个人面对黑暗和空洞。7.想对着喜欢过的人笑,结果却笑着哭了出来。…… ……

这些事情说起来都带着淡淡的忧伤,很多网友却不满地说:“我就喜欢一个人不行吗?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吗?孤独为什么不能是一种享受?”

孤独本身当然是没有问题的,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孤独。有问题的是,你会介意别人看到你是孤独的。

被别人发现自己孤身一人,这会让我们觉得难过、自卑又羞耻,所以我们会想要跟别人建立联结,想要走出孤独。

那么,我们该如何走出孤独心境呢?

阿德勒曾经提出一个“共同体”的概念。人与人之间建立的“共同体”有千差万别的表现形式,但是最核心的基础都是一样的,即“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里,我们都不愿意成为别人的负担,都更愿意成为对他人有贡献的人,在贡献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阿德勒的书,我推荐过两本。因为喜欢,也因为它们给过我很多启发。每次读他的书,都感觉是在和自己的心灵进行一次对话。

作为一个关系心理学的研究者,一名从业 20 年的心理咨询师,我能够理解阿德勒的思想:人类的大多数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理解人性。人人生而自卑,所以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尊重他人;人人都希望得到信赖,所以我们要学会信赖他人;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共同体中做贡献。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会不断地得到滋养,不断地成长,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这次编译阿德勒的作品,对我来说是个挑战,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希望能把阿德勒大师的思想精髓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喜欢阿德勒的读者。《走出孤独》这本书字数不多,但很好地概括了阿德勒后期的很多心理学思想。用这些思想,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我们的影响,解开人际关系中的那些困惑,让我们学会与世界相处。

此外,本着尊重作者、尊重原著的精神,本书最大限度保留了阿德勒的原始观点以供读者欣赏研究。由于阿徳勒写作背景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距今久远,国情、文化、价值观和我们也有所不同,个别观点在今天看来难免有失偏颇。望读者诸君鉴察。

最后,感谢生命里所有帮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人,感谢所有在本书翻译过程中做出贡献的人。希望本书能帮助更多的读者走出孤独,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绽放自己,愿你们被世界温柔以待,也愿你们待世界以温柔。第一讲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先有社会生活,才有个人生活。在人类文明史上,社会生活是一切生活形态的基础,没有人能完全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这不难理解,因为在动物世界中,普遍存在这一条基本法则:任何个体柔弱、无力自保的物种,都会选择群居生活,以群体的力量来加强自身力量。群居——人唯一的生活方式

很早以前,达尔文就发现,越是个体柔弱的动物,越会选择群居生活。毫无疑问,人类也是这样柔弱的物种,因为我们没有强大到足以独立生活的身体。纵观整个自然界,人类如此渺小脆弱,以至于为了在地球上继续生活,只能通过制造工具来弥补身体上的不足。试想一下,在没有武器或装备的情况下,把一个人独自扔到原始森林里,他会遭遇怎样恐怖的经历。此时,他的生存能力肯定比不上其他动物,因为他没有其他动物的速度和力量,没有敏锐的听觉和视觉,也没有肉食动物的牙齿。在大自然中想要保全性命,这些素质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人类想要在自然界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制造工具。只有制造出强大而完备的工具,人类才能健康发展。

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其实非常高。没有人能在离群索居的情况下,获得这种优越的生存环境。在人类社会中,劳动分工使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变成了群体的一部分,社会生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劳动分工(文明)使人类能够更快更好地制造出各种进攻、防守的工具,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只有学会劳动分工,人类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人类的个体本就十分脆弱,成长期又如此漫长。想想吧,孕育婴儿、将其健康地抚养长大,要耗费成人多少精力。任何一个孩子的出生和成长,都离不开劳动分工。比成人更加柔弱的婴儿,在各种疾病和危险面前,几乎没有反抗之力,只要想到这一点,我们就该知道,照料、保护和社会生活对人类有多重要。总之,社会是人类持续存在的最佳保障!

既然在社会中生活,我们就要受到社会规则的限制,这是理所当然的。就像我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就要受到自然环境,比如气候规律的限制一样。我们无法逃避这种规律,只能想办法去适应。为了抵御寒冷,我们建造房屋;为了填饱肚子,我们耕种渔猎。社会规则通常会以制度、风俗等形式展现出来,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模式加以影响和约束。比如,宗教信徒会不约而同地将神圣用语转变成公共俗语,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在人类的生活中,最初一层的影响来自宇宙自然,接着便是公共生活的规则以及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总之,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都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换句话说就是,先有社会生活,才有个人生活。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社会生活是一切生活形态的基础,没有人能完全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这不难理解,因为在动物世界中,普遍存在这样一条基本法则:任何个体柔弱、无力自保的物种,都会选择群居生活,以群体的力量来加强自身力量。人类先天就具有社会感——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而通过社会合作来抵御残酷的外部环境,则是群居动物的本能。社会感是人的生存本能

你是谁?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即使别人不问,自己也要问。我们在界定一个人的时候,不是向内考察,去了解他的内心,而是向外,通过观察他所处的环境,来了解他的人格、地位。个人只有在社会的背景下,才能称其为个人,才有人格、地位可言。所谓人格,是人为了适应环境而发展起来的独特的身心状态,是人处理人生问题的习惯方式。所谓地位,是个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是他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和人生问题(比如职业、社交和亲密关系等)的态度,是他在职业、社交和亲密关系等方面的一种体现。

外部环境——人自出生就要受其影响——给人留下的所有印象,将以一种不可阻挡,也无法逆转的方式作用于人的人生态度。孩子从一出生起,就开始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每个人都想要适应环境,对环境作出适当的反应,这是人类的生存本能。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统觉表逐渐形成。统觉表,简单来说就是个人的兴趣倾向。当原型(能够体现个体生活目标的早期人格)形成时,个体就会朝着某一方向发展,人的行为也变得可以预测。从那时起,个体的感知就有可能落入他们为自己建立的模式。儿童将根据个人统觉表来感知自己的处境,也就是说,他们将带着他们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倾向来看待世界。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生命最早期的印象,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人生态度。婴儿长到几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就不可能把两个婴儿的行为相混淆了,因为他们已经表现出明确的模式。随着他们的发展,这个模式会更加清晰,而不会发生变化。在孩子之后的成长中,社会关系对其心理活动的影响也会不断加深。

在早期寻找关爱的过程中,孩子第一次展现了与生俱来的社会感,他开始寻求接近成年人的机会。儿童的爱总是指向别人,而不是[1]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指向自己的身体。据那个人说,这些性驱力的强度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在两岁以上的孩子中,这些差异可能体现在他们的言语之中。但我们认为,在这个时期,社会感早已牢牢植根于每个孩子的心灵,只有在最严重的精神疾病的压力下,社会感才会离他而去。

社会感将伴随人的一生,有时它会被改变、掩盖或压制,有时会得到增强和扩大,直到它不仅影响他自己的家庭,而且影响他的家族、他的民族,最后影响全人类。社会感可能还会超越这些界限,扩展到动物、植物、无生命体,最终甚至扩展到整个宇宙。总之,人先天就有社会感,这是我们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获得了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辅助手段。【注释】[1] 指前面提到的弗洛伊德。阿德勒之所以以这种略带鄙夷的语气指称弗洛伊德,是因为两人因理论分歧而走向了决裂。——编者注第二讲人生意义是由个人决定的吗有一点我们必须铭记:个人的意义、价值,必须符合全人类的共同目标。所有的失败者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愿意也无法融入社会。他们把人生的意义局限在自己身上,对他们来说,成功和幸福完全是自己的事,因而不与他人合作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事实上,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必须为别人的人生做贡献。可惜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与人类相关的意义才是真实的

每个人的人生都处在意义的范畴之内。在我们的人生中,相比于体验一件事,找出这件事的意义似乎更加重要。再简单的事,我们都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加以权衡和评判。比如木头,必须是和人类有关的木头;比如石头,必须是和人类有关的石头。一个人如果想要摆脱意义,只生活在极为单纯的环境里,他的人生必然充满苦难。因为那意味着他将失去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人们在感受现实的过程中,通常会以所谓意义(意义具有极强的个人性)作为评判的依据。所以他感受到的,只是自己给予现实的意义或者自己对现实的领悟。意义的范畴本就有很多错误,所以人们感受到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也不会十分完善和正确。

如果有人问你:“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要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困扰着很多人。有人觉得追寻意义本身就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所以从不以此来为难自己。有些人则会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连自己都骗不过去的话来敷衍了事——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然而我们必须承认,这个问题从人类诞生开始就已经存在了。当今世界,无论男女老少,每个人都经常会被“我们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所困扰。在遭遇挫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事实上,一帆风顺的人通常很少考虑这种问题。换句话说,越是生活顺遂的人,越不会问这样的问题。

人们通常会用自己的行为来“解释”人生的意义。真正能体现一个人的人生意义的,不是言辞,而是行为。一个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体现在他的每一个动作、表情、态度和习惯里。他对世界的态度决定了他的每一个动作,不管这个动作多么细微。他本人对此似乎也深信不疑。他告诉自己,世界存在的形态就是这样,我就是这样。所以,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用自己的言行,解释着人生的意义。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相同,人生意义的表现形式自然也多种多样。仔细看来,每个人的人生意义都有错误,只是错误的程度不同而已,所谓绝对正确的人生意义并不存在。我们还要看到,一切得到人们认可的人生意义,都不会是绝对错误的。在绝对正确和绝对错误这两个极端之间,人生意义有极大的灵活性。但是,在这种灵活性里,各种人生意义并不是不分高下的。有些人的人生意义有很多错误,有些人的则错误较少;有些人的人生意义很糟糕,有些人的则很美妙。我们还能够发现,较好的意义具有共性,而较差的意义却缺乏那些东西。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科学测量衡量真实人生意义的通用标准,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况。请记住,这里所说的“真实”,指的是人类的真实,对人生目标和计划的真实。除此之外,别无真理。即使还有其他真理存在,它也与我们无关,我们无法知道它,它也必然是没有意义的。

职业、社交和亲密关系,是人生在世所必须面对的三个重要问题。个人在这三个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会产生正确和错误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意义。

所有的失败者,不管是罪犯、酗酒者、精神病患者,还是自杀寻死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不愿意也无法融入社会生活。这是他们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他们不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职业、友谊和爱情的问题,把人生意义过度局限在自己身上。他们的视线很少离开自己,认为自己的成功和别人毫无关系,也没有人能从他们的成功中获得一丝半点的好处。对他们来说,成功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事。可是,这种完全建立在个人成就感之上的人生意义是虚幻的。比如,一个人因为拿到了能置人于死地的毒药,就觉得自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这种想法其实非常幼稚。因为他自身的价值并未得到提升,在他人看来,他仍然和以前一样不值一提。想要产生真正的意义,必须跟别人建立关系。个人眼里的意义,只是虚无缥缈的幻想。想让我们的全部行为和部分目标有意义,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它们对别人产生意义。只有为别人的人生做贡献,才能真正让自己重要起来,可惜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一点。

有个关于宗教领袖的故事。说是有一天,一个宗教领袖把信徒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星期三就是世界末日。信徒们吓得脸色惨白,回家后卖掉了全部家产,尽情享受最后的时光。到了星期三,他们满心惶恐地等待着末日的降临。不想,那天风平浪静,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信徒们气冲冲地找到领袖,怒吼质问:“我们被你害惨了,卖光了家产,还自以为好心地告诉身边的每个人,说世界末日就要来了,结果末日在哪儿呢?当初我们信誓旦旦地跟他们说,告诉我们这件事的人地位超然,这个消息一定是真的,现在我们却成了大家的笑柄。你不是说星期三是世界末日?现在是怎么回事,星期三已经过去了啊!”领袖镇定自若地说:“可是,我的星期三不是你们的星期三,而是我自己的星期三!”

毫无疑问,这位领袖为了逃避信徒的指责,故意把公共意义替换成个人意义。他的做法虽然荒谬,却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个人的特殊意义经受不住任何现实生活的考验。人生的意义,在于为他人做贡献

什么是真正的人生意义?它必须是公共意义,是别人能够分享的意义,也是能够被别人认可的意义。能够解决自己人生问题的好方法,必然也能够帮助别人解决类似的问题,因为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如何成功应对共同的问题。即使是天才,也是因为他的生命被别人认定为对他们很重要,才会被称为天才。因此,个人的人生意义体现在他为群体做出的贡献上。这里说的是个人的人生意义,与他所从事的职业无关。有些人可以游刃有余地解决人生的问题,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在于对他人感兴趣以及与人合作。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被其同类的喜好所指引,遇到困难时总能在不和别人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加以克服。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种观点挺新颖。他们也许不相信,人生的意义难道真的应该是对他人做贡献、对他人感兴趣和团结协作?

他们或许会问:“那么,我们又该为自己做些什么呢?如果我们老是为他人着想,老是为他人做贡献,我们自己岂不是很痛苦?如果一个人想要提升自我,至少他应该为自己着想一下吧?我们难道不应该学习怎样保护自己的利益,或加强我们自己的个性?”

这种观点,我认为是大错特错的,它只是提出了一个虚假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真的希望自己的人生意义是对他人有所贡献,而且他的人生目标也志在于此,他自然会把自己塑造成最有贡献的理想状态。他会为此目标而调整自己,他会以自己的社会感来训练自己,他也会从练习中获得各种技巧。认清目标后,学习就会随之而进行。慢慢地,他就会开始充实自己,以解决人生三大问题,并扩展自己的能力。

举个例子,不管是在恋爱的时候,还是在婚姻生活中,只要深爱对方,我们就会努力让对方的生活更加美好舒适。为此,我们会竭尽所能地提升自己。如果没有这种目标,而只想凭空提升自我,那就只是装腔作势,徒增烦恼而已。

还有一个证据可以证明人生的意义是为他人做贡献。先来看看祖先为我们做出了哪些贡献,留下了哪些遗产,比如土地、建筑、科学、艺术等,这些都是祖先对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做的贡献。

和他们相比,有一些人毫无合作与奉献的意识,以至于人生中唯一的目标就是逃避生活。他们死后,没有在世间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不但死后不留痕迹,他们活着的时候,人生也是空虚贫乏的。听到地球的低语了吗?它在说:“你们不配活下去,滚吧,毫无用处的废物,人类不需要你们,你们的目标,你们的奋斗,你们所保持的价值观都没有未来可言。快点去死吧!”所以,对于那些不以合作为人生意义的人,我们也要说一句:“快滚吧,你们这些毫无用处的废物。没有人需要你们。”当然,文明并非十全十美,我们应该向着使更多人获得更多幸福的方向努力改进。

懂得奉献和合作的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也愿意为此付出努力;他们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爱心和社会感。这种济世救人的情怀,在宗教教义中都有所体现。世界上所有伟大的运动,都有一个共同的初衷,就是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个体心理学采用科学方法,也获得了同样的结论。相比于政治或宗教等其他运动,个体心理学更进一步,因为科学大大增加了人类对其同类的兴趣。我们从各种角度探讨这一问题,但目标始终是增加我们的社会感。

对于人生的意义,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正确的意义和错误的意义带来的结果却有天渊之别。正确的意义能让人类的事业更上一层楼,错误的意义却像魔鬼一样可怕。所以,我们必须了解意义是如何产生的,并探明其中的差异,如此才能在意义发生重大偏离时,迅速加以修正。上述问题其实都属于心理学范畴,而心理学和生物学、生理学的一个重大差异,就是它可以通过了解意义以及意义对人的影响,提升人的幸福指数。错误的人生意义是如何产生的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追寻自己的人生意义。

即使是婴儿,也会以自己的方式评估自己的力量及这种力量在环绕着他的整个生活中所占的比重。5岁的孩子在面对问题时,已经有一整套独特而固定的行为模式。这时,“对自己和世界怀有什么期待”这一概念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孩子的心底。在此基础上,他就形成了一张固定的统觉表,并且通过这张表来观察世界;所有的体验都必须先经过解释,才能被接受,而这种解释又是依照最初赋予人生的意义而进行的。即使这种意义错得非常离谱,即使这种处理经验的方式会使人吃尽苦头,它们也不会被轻易放弃。

只有重新审视造成这种错误解释的情境,找出错误的源头,并修正统觉表,这种错误的人生意义才能被矫正过来。

有时,错误的人生意义所引发的惨烈后果,可能使某些人幡然醒悟,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意义。他为此付出了卓绝的努力,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可是,有些人耐受力很强,社会压力终究无法使他警醒,结果,尽管人生困难重重,他却始终没有放弃以前的错误方式。通常来说,想要修正错误的观点,必须找了解内情的专家帮忙,最终得到更加合理的人生意义。

童年经历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解释。童年时期的不幸经历可能会被赋予截然相反的意义,虽然那段经历让童年不幸的人们同样重视快乐的体验,同样对外部环境充满戒备。第一种人会想:“我一定要改变这种严酷的环境,给我的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第二种人想:“为什么受欺负的总是我?这个世界不公平!世界这样对待我,我为什么要善待这个世界?”他们对自己的孩子说:“我小时候也吃过很多苦,我都熬过来了。为什么你就不该吃些苦头?”第三种人可能会这么想:“由于我的童年这么不幸,所以我做什么都是情有可原的。”这三种人的解释都会表现在各自的行为上。只有改变他们的解释,才有可能改变他们的行为。[1]

在这里,个体心理学扬弃了决定论。决定成败的不是经历,因为经历无法真正决定人的行为,我们只会选择性地用经历来支持自己的目标。真正决定我们行为的,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我们以某种特殊经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生意义,也许是错误的。意义不是被环境所决定的,意义是我们赋予环境的,而这个意义反过来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不过,由于童年生活环境而塑造出错误人生意义的情况,比比皆是。大多数失败者来自在这种塑造出错误人生意义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首先是那些体弱多病或者有先天缺陷的孩子,由于外界的压力和身体上的痛苦,往往很难体会到奉献才是人生的意义。他们大都只关心自己的感受,偶尔才会因为亲人的努力稍有转移。他们比别人更容易感到沮丧。更何况,在现代文化中,他们总是处在别人的怜悯、揶揄或疏远之中,自卑感怎能不日益加深?这种可能使他们很难相信自己也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并认为自己被这个世界所侮辱。研究身体残疾或内分泌异常的儿童所面临的困扰,不是为了证实有生理缺陷的孩子要经过多少辛酸和努力才能走上成功之路。生理缺陷和错误的生活方式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内分泌腺对每个人的效果都不一样。

很多孩子克服了这些困难,最终走向了成功。个体心理学并不会在这方面鼓吹优生学。历史上有很多杰出人才都有生理缺陷。他们有的身体很差,有的甚至英年早逝,可是这些不惧艰险的勇者,为社会做出了许多贡献。这些人从未因困境和磨难而低下高傲的头颅。只看身体,我们无法判断心灵的发展将会变好或变坏。事实证明,体弱多病和身有残疾的孩子之所以会只对自己感兴趣,最终走向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边的成人没有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因为人们不知道这些孩子到底需要什么,面临的真正困难是什么。

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很容易产生错误的人生意义。他往往会期待别人把他的意愿当成圣旨。他认为,自己天生就与众不同,是天之骄子,想要什么不需要自己去努力,只要张张嘴,甚至使个眼色,就会有人送到他面前。如果受到忽视,或者发现有人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他就会若有所失,觉得世界亏待了他。他只想索取,不想付出,并以这种心态与人交往。身边人的溺爱使他丧失了独立性,使他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了信心。遇到困难,他只能想到一个解决办法——撒娇使气,让别人帮他解决。在他看来,改善生存环境的办法或许只有两个:一个是获得突出的地位,一个是强迫别人承认他与众不同。

很多被宠坏的孩子最后成了我们社会中的危险分子。在这些人之中,有的通过逢迎他人掌握权柄,再以自己的权柄来奖赏那些逢迎自己的人,他们败坏了道德风气和协作环境;有的敌视所有不再逢迎、顺从他们的人,他们觉得自己被出卖了,他们认为社会对他们充满了敌意,甚至想要恶毒地报复所有人。他们把否定他们生活方式的社会视为充满敌意的社会,所以惩罚并不能使他们矫正自己的人生意义。他们只会不停地告诉自己:“所有人都在跟我作对。”被宠坏、形成了错误人生意义的孩子所犯的错误虽然形式各不相同,但本质却是相同的。为此,有些人采用怀柔的手段,但有些人则使用暴力,还有一些人,两种手段齐头并进。无论他们采取哪种手段,目标都是一样的。他们认为人生的意义是“爬上金字塔的顶端,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们可以不择手段。只要他们继续坚持这种错误的人生意义,他们所采取的每种手段都是错误的。

被忽视的孩子也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意义。受忽视会使孩子不知道爱与合作是什么。他们在解释人生的时候,没有把这些友善的力量考虑在内。他总是夸大事情的难度,怀疑自己的能力,低估旁人的帮助和善意。这不难理解,因为他从未感受过他人的温暖,认为世界本就冷漠。他更不知道他能够用对别人有利的行为来赢得感情和尊重。因此,他既不相信别人,也不能信任自己,他坚信所有的感情和尊重都是一种利益交换。可是,感情的地位是任何经验都取代不了的。对一个母亲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取得子女的信赖,并将这种信任感扩展到子女生活环境的各个方面。只有和孩子在感情、兴趣、合作等方面建立亲密的联系,孩子才能对社会发生兴趣,和人交朋友。人天生就有对他人发生兴趣的能力,只是这种能力不进则退,需要引导、开发和磨炼。

忽视、排挤和欺辱,会严重损害孩子和外界接触的兴趣。为了保护自己,他会选择一种较为封闭的生活,如此一来,他就很难了解合作的重要性,找到自己和他人的共性。众所周知,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很容易走向灭亡。

任何一个孩子,如果完全得不到关怀和照顾,恐怕早就死了。因此,这里所说的忽视并不是完全的忽视,只是相对于其他孩子而言,得到的照顾比较少,或者在某方面被忽视了,但在其他方面并没有。被忽视的孩子戒心很强。很多生活中的失败者,其出身都是孤儿或非婚生子。通常,我们都把这种儿童列为被忽视的儿童。

生理缺陷、被宠坏和被忽视,是导致错误人生意义的三大原因。在这些情况下长大的孩子看待问题的方式往往也是错误的。如果没有得到帮助,他们很难自我矫正,需要有人帮助他们选择较好的人生意义。最初记忆对人生意义的影响

梦和联想确实很有用。做梦时和清醒时的人格是相同的,但是在梦中,人的社会压力较轻,真实的人格能够不经掩饰而表现出来。不过,想要切实了解一个人的人生意义,最好的办法是追寻他的记忆。任何能被人记住的事情,都是有价值的。人只会记住自己人生旅途中的重要事项。记忆会悄无声息地提醒人们:“这是你应该期待的”“这是你应该躲避的”“这就是人生”。没人能否认记忆的价值。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人最初塑造其人生意义的环境和这种意义存续的时间,就必须了解这个人幼年的记忆,这非常重要。因为这些记忆代表了他对早期生活环境的认知和评价,是一种综合性的感悟,包括他对自己外貌的认知、自我概念的塑造和别人对他的期望等。除此之外,这些记忆还是人的主观意识对自己的最早记录。从这些记忆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人的自我定位其实非常危险和脆弱,远非大家想象的那么安全和强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记忆之所以重要,不是因为人们确实相信记忆的真实性,而是人们如何解读、定义这些记忆,以及这些记忆会如何影响当前和未来的生活。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几个关于最初记忆的案例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生意义。“看见这个伤疤了吗?是我小时候咖啡壶掉下来烫的,好惨!”不用惊讶,人生就是这样。有很多无法摆脱孤独的女孩,会以这种方式来描绘自己的人生,因为父母、亲人没能好好照顾她而满心怨愤。使脆弱的婴儿落入险境的粗心父母,实在是多不胜数。

在另一个与最初记忆有关的案例中,也有这样的情况。“我隐隐约约记得,大概是3岁的时候,我从儿童车摔了下来。所以,我经常梦到世界末日:我梦见自己忽然惊醒,发现外面一片火光,星辰穿过大气层冲向地球。好在不等地球毁灭我就被吓醒了。”她说她害怕人生出现的任何困难,即使是很小的挫折,也会让她胆战心惊、焦虑不已。这就是最初记忆对她的影响,她在潜意识里对灾难和挫折充满恐惧。

有个12岁的男孩,因为晚上尿床,经常和母亲吵架,被送进医院接受治疗。当被问及最初的记忆时,他说:“我藏在柜子里,妈妈以为我走丢了,惊慌失措地在街上喊着我的名字。”所以,我们认为这段最初的记忆让他形成了通过制造问题来获得关注的人生意义,他从欺骗中汲取安全感,只要觉得受到了忽视,就会想办法说谎欺骗身边的人。为了获取关注,他在夜里尿床。母亲的紧张和焦虑,使他深信只有尿床才能吸引母亲的关注。和前面的案例一样,他很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人生充满危险,只有使别人担心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他以这种方式力图确保自己在遇到危险时,别人会挺身而出。

有个35岁的女人,她的最初记忆是这样的:“我13岁时,曾经一个人进入地窖。那里很黑,我沿着楼梯慢慢往下走。忽然,我的堂哥冲进来,吓了我一跳。”这段记忆表明,她是一个孤僻的女孩,不喜欢和其他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在一起。我们据此推测她是独生女,事实的确如此,而且她35岁时仍然单身。

从下面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早期记忆在增强社会感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我记得妈妈曾经让我用婴儿车推妹妹出去玩。”这段记忆表明,她只有和比她弱小的人在一起才感觉自在,而且她很依赖母亲。让年长的孩子帮忙照顾年幼的孩子,可以使他们学会和母亲合作,使他们对弟弟妹妹产生兴趣,并承担起保护弟弟妹妹的责任。这样,他们就不会因父母把注意力集中在弟弟妹妹身上而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

一个人想和别人在一起,并不意味着他有真正的社会感,也许只是害怕孤独。有个女孩这样描述自己的最初记忆:“我和姐姐还有两个女孩一起出去玩。”显然,她当时正在慢慢学习与人交往。“我最怕没人理我。”不难想象她内心的挣扎,由此可以看出,她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缺乏独立性的人。

只要发现并了解一个人的人生意义,我们就把握了他性格的钥匙。有人说,性格是无法改变的。其实这种说法只适用于那些找不到性格钥匙的人。但是,我们说过,想要改变一个人错误的人生意义,就必须找出这种错误的根源,否则再多的咨询和治疗都是徒劳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训练他们与人合作、更勇敢地面对人生。

合作也是我们远离精神疾病的唯一保障。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与别人合作,并有意识地训练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任何妨碍合作的不利因素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被宠坏的孩子只对自己感兴趣,对别人则完全没有兴趣,他们很可能把这种态度带到学校。他对学习有兴趣,只是因为他认为这样做能得到老师的关爱。任何事情,只要他觉得对他没有好处,他就不闻不问。当他快要成年时,缺乏社会感给他带来的弊端就会越来越明显。由于没有培养出责任感和独立性,他的素质已经不足以应付生活的考验,心理问题也会随之出现。如果你发现自己陷入了这样的窘境,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会与人合作,这是解决任何人生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只有互利合作,才能解决问题。而想要学会合作,首先必须明白一件事——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如果父母、老师和心理咨询师都能了解人在赋予生活以某种意义时可能犯的错误,如果他们自己没有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就有理由相信:缺乏社会感的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对人生的机遇,都可能会有较乐观的看法。

当他们遇到挫折时,不会一蹶不振、投机取巧、推卸责任、怨天尤人以博取同情或关注,或因羞愧难当而自暴自弃,或问:“人生有什么意义?它给了我什么?”

他们将会说:“我们必须创造自己的生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做得到的。我们是自己行为的主人。要创造美好的人生,全靠我们自己!”

如果每个独立自主的人,都能以这种合作的方式来应对人生问题,那么人类社会必将不断进步。【注释】[1] 决定论,又称拉普拉斯信条,这种学说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普遍的因果联系。心理学中的决定论认为,人的所有活动都有前因可寻,是先前某种原因或几种原因的必然结果,可以通过先前的条件和经历预测人的行为。——编译者注。第三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社会生活对个人影响极大,个人却很难影响社会生活,即使有所影响,范围也很有限。可以说,社会规律是世界上唯一的绝对真理,适应社会是个人的唯一出路。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可以长出坚硬的角、锋利的爪子和牙齿等,可是人不行。人只有发展心灵,加强对社会的认知和思考能力,并付诸行动,才能消弭如影随形的不安全感。社会是我们压力的来源,也是我们生存的唯一环境,心灵的所有能力都是在适应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标是行动的引导者

人类心灵最显而易见的倾向,就是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指向一个目标。因此,心灵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整体,而是各种运动着的力量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是一系列原因的结果,并且为了完成一个单一的目标而运动着。这种目的论,这种朝向目标的奋斗,是内置于适应的概念之中的。我们只能想象一个有目标的精神生活,在这个目标下,存在于精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都被引导到了这个目标上。

人类的精神生活是由目标决定的。没有人能够思考、感觉、做梦,除非这些活动自始至终都被决定、推动、修改和管理,以实现一个目标。这是由于有机体必须调整自身以对环境作出反应。人类生活的身体和精神现象就是建立在上述基础之上的。我们无法设想心灵的进化,除非它始终有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本身是由生命的动力所决定的。我们可能认为目标本身是变化的,也可能认为它是静止的。

在此基础上,心灵的所有现象都可以看作是在为未来的某些情况做准备。在人类的心灵中,除了一种朝向目标的力量,几乎一无所有。而个体心理学则认为人类心灵的表现无一例外,都是指向一个目标的。

了解了个体的目标,也对这个世界有所了解之后,我们必须理解他的各种行为表现意味着什么,以及这些行为表现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他达成目标。尽管由于那个永恒的目标总是处在变化之中,心灵并不遵守自然法则,我们也必须知道这个人需要采取什么行动才能达到目标,就像我们知道手里的石头落地时的轨迹一样。不过,如果有人矢志不渝,始终抱定一个目标,那么每一种心理倾向都必然伴随着某种冲动,就好像它在遵守自然法则一样。支配精神生活的法则确实存在,但这是一种人为的法则。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证据来谈论一种精神法则,他就是被表象蒙蔽了,因为当他相信自己已经证明了环境的不变性和决定性时,他就是在暗中做手脚。如果一个画家想要画一幅画,人们会把一个以画画为目标的人所具有的态度全都归到他身上。人们预测,他将会做出所有必要的动作,带来必然的结果,就像自然规律在起作用一样。但他真的非画这幅画不可吗?

自然界的运动和精神世界的运动是有区别的。所有关于自由的问题都取决于这一点。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人的意志是不自由的。的确,人的意志一旦和某个目标纠缠或捆绑在一起,就会受到约束。而且,既然这一目标往往是由大环境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那么,我们常常会觉得精神生活似乎处在不可改变的法则的统治之下,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这种看似存在的法则却无法约束那些否认和对抗自己的社会关系的人,或者说不肯调整自己以适应生活的人。这种人会以自己的新目标为基础建立一套新的法则。同样,共同体生活的法则对那些生活迷茫,并试图消除自己对同伴的感觉的人,也没有约束力。因此,我们必须断言,只有当适当的目标被设定时,精神生活中的运动才有必要产生。

反过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推断出他的目标。考虑到很多人都不了解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我们必须遵循这样的程序,才能获得人类的知识。由于同一个行为可能有很多含义,这并不总是那么简单。好在有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就是收集个体的各种行为,对比之后做一个图表。首先,我们要确定个体的态度,然后找到与这种态度有关的两种行为,再根据时间差异,将这两种行为分别展现为两点,连成曲线。这种方法使我们对一个人的生活有一个完整统一的印象。童年形成的人生目标不会轻易改变

一个人童年的生活方式和他长大成人后的生活方式,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有个案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问题。有个男人,30来岁,攻击性非常强,尽管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他还是混得很成功、很风光。他因为严重的抑郁前来咨询,说自己不想工作,或者不想活了。他解释说,他快要订婚了,但他却觉得未来一片黑暗。他被强烈的嫉妒折磨得生不如死,他的婚约也很可能会被解除。每个人都觉得他的未婚妻完美无缺,他到底在嫉妒什么呢?这种对未婚妻毫无理由的质疑,表明问题全都出在他自己身上。这种人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每当他们对另一个人产生好感,想要靠近对方时,他们却立刻会用充满攻击性的态度来破坏他们本想建立的联系。

接下来,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此人的生活方式。首先,我们要从他的人生中找到一件和他当前态度有关的事。经验表明,这件事要从他最初的童年记忆中找。不过我们必须承认,童年记忆的价值很难确定。这个男人最初的童年记忆是这样的:母亲带着他和弟弟到农贸市场买菜,市场里人多,摩肩接踵、嘈杂混乱。母亲把他抱了起来,结果不一会儿又把他放下,抱起了弟弟。原来母亲一开始想要抱起来的就是弟弟,之前抱他是因为认错了人。他当时只有4岁,被四周的大人挤得东倒西歪,非常害怕。在叙述这段记忆时,他带着埋怨的神情和口吻,这表明他不确定母亲爱不爱他了,他嫉妒弟弟得到了母亲的爱。他当前的性格特点在这段童年记忆中已经有所体现。这进一步证实了前面的论述。我们解释了他当前的状况和童年记忆之间的联系,他非常惊讶,并立即看清了两者的关系。

每个人都是在一个共同目标的指引下行动的。至于这个目标究竟是什么,要看童年的生活环境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影响和印象。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些影响和印象会让婴儿迅速确立一个明确的人生态度和独特的行为模式。每个人的理想状态,即目标,可能是在他生命的最初几个月形成的。因为人的部分直觉已经足以使稚嫩的婴儿产生快乐或不快的情绪。他们表达喜怒的方式或许极为原始,但心灵早就开始发挥作用了。总之,人早在婴儿期,心灵就已经开始接受外界的影响,并作出反应。当时的目标将牢牢地在他心里扎根,并不会随着之后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而轻易发生改变。因为适应,所以安全

人每天都要遇到各种问题并加以解决,人心是衡量问题、选择路径的主导因素,所以人心绝不能,也不会是自由和盲目的。心灵只有参照了社会生活规律,才能判断、解决问题。所以,社会生活对个人影响极大,个人却很难影响社会生活,即使有所影响,范围也很有限。社会生活有两个显著特点:复杂性和多变性。当前的状态永远不会是它的最终状态。因为每个人都必然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和社会生活产生复杂的联系,如此一来,人心也就复杂和隐秘起来,没人能真正看穿另一个人心底的秘密。

想要冲破人心难测这个困境,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社会生活逻辑视为世界上一条终极的绝对真理,坚信只要逐步解决由社会生活——主要是个人能力和制度的局限——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就能越来越靠近绝对真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详细阐述了社会物质层面的问题,我们需要仔细研究他们的观点。根据他们的教导,经济基础,即人生活于其中的技术形式决定了“理想的、合乎逻辑的上层建筑”,即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我们提出的“人类社会生活逻辑”和“绝对真理”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与这些概念是一致的。只是历史经验和个体心理学告诉我们,经济压力往往会使个人变得目光短浅,从而草率地作出错误的反应。人在努力摆脱经济压力的时候,可能会不可避免地陷入错误反应的陷阱。在努力靠近绝对真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越过无数这样的错误。

每个人确立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社会的影响。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所以我们从小就在社会的束缚中寻找着一条既能保证自身安全,又能与外在环境相适应的道路。也许在婴儿期,我们就已经知道在现实中做到哪一步,才算获得了真正的安全。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安全,不是脱离险境的安全,而是一种舒畅优越的生存环境,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安全系数,就像机器在某个安全系数内才能以良好的状态运转那样。对我们来说,平安长大这种层次的安全是不够的,因为我们心里还有控制别人、超越别人的欲望。别以为只有大人才有这种欲望,小孩子也有。凌驾于所有竞争者之上,这是人从小到大一以贯之的欲望。在儿童时期,优越感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一早就已制定的两个目标:获得安全感、证明自己有强大的适应能力。所以,孩子会想方设法获得优越感,目标越明确,心底的不安就越重。而在人逐渐长大的过程中,这种情绪还会越来越强。

遇到必须即刻作出反应的紧急情况,因为害怕应对失当从而受到责难,于是寻找借口以逃避责任,这种行为其实反倒暴露出了人心里对优越感的渴望。以逃避的态度面对紧急情况的人,如果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也可能会选择迎难而上。人心里的目标虽然一致,行动却可能截然相反,因为人心的反应不是恒定不变的,这点尤其需要注意。换句话说,心灵的反应未必是最终答案,因为它有很强的片面性和暂时性。孩子是这样,成人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在评价自己的心灵时,目光一定要放长远一些。同样的事情,悲观的心态和乐观的心态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人如果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就会觉得世界一片灰暗,性格变得懦弱、内向和多疑。

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只能算是一种低等生物,潜意识里就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在这两种因素的刺激下,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思索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的方法和技巧。我们想要创造出绝对安全或者危险系数最低的环境,本能地想要消灭一切威胁自己生命的元素。我们需要提升适应能力和安全感,心灵便是由此而生。

提升适应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长出坚硬的角、锋利的爪子和牙齿等,可是如此一来,人性的发展就会受到抑制,人类就无法摆脱半人半兽的原始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发展心灵,才能弥补身体不够强壮的缺陷。如影随形的强烈的不安全感,使人磨炼出了一颗具有思考和认知能力、能够支配一切行动的心,使人学会了如何预测和抵御危险。欲望或意愿的倾向就是由此而来。由于缺乏安全感,人总想做些什么以提升适应感。对意愿的感觉和向往,让人有了行动的力量。所以,一切主动行为都以安全感匮乏为动力,为的就是获得满足和安宁。

社会对人类的适应过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心在一开始就应该考虑到当前的社会状况。可以说,心灵的所有能力都是在适应社会生活规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然社会生活规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这是一切规律的基本特点,那么,想要预测人心的发展趋势,就应该探明社会生活规律的来龙去脉。

以语言的产生为例。在社会生活中,清晰准确的语言是一个重要的工具。语言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奇迹,因为有了语言,人类和动物就有了截然不同的区别。语言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才被创造出来的,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语言才有存在的必要。社会成员需要通过语言来进行交流,以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那些离群索居的人要语言有什么用呢?

语言对人类心灵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只有借助语言,我们才能进行逻辑思维,才有可能形成概念和区别不同的价值观。概念的形成不是个人的私事,它关系到整个社会。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只有在我们假定了它们的普遍效用的前提下才是可以想象的;我们对美的欣赏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对美的认知、理解和感受是普遍的。由此可知,理性、理解、逻辑、伦理学、美学等思想和概念,都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同时又是将每个愿意维护文明的个体凝聚在一起的纽带。第四讲社会感是人性的选择从根本上说,相比于追求个体优越感,人更倾向于追求社会感。这是因为,后者更有理性,更容易获得安全感。追求个体优越感,其参照体终究只是个人,不如以社会为参照体更加牢靠。脱离了社会感的个人智力,包括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就像失去了水源的植物。一个人如果从未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其思维能力,就算有,恐怕也比普通动物强不了多少。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感带给我们的安全感中,它无处不在,早已成了我们生活的支柱。社会感,比天性更接近人性

绝大多数人都有和他人建立关系的欲望。人们希望和别人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完成工作来增加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社会感。人们对于社会感的说法虽然各有不同,不过,有一个比较新的观点,认为社会感这种现象和人性的定义密不可分。

如果说追求优越感是人的天性,那么对社会感的追求相比于天性,一定更接近人性。追求社会感和追求优越感均以人性为基础,具有相同的核心。人在表现原始欲望的过程中,会同时体现出这两点。换言之,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人们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归结起来,只是因为人们在判断人性时采取不同的角度。如果站在追求优越感的层面上,你可以说,个体可以超越群体而存在,但若站在追求社会感的层面上去理解,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个体的存在需要群体了。

通过比较这两种判断人性的方式,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世界观的角度来说,相比于追求个体优越感,人更倾向于追求社会感。因为追求社会感,比追逐个体优越感更富有理性和逻辑性。追求个体优越感这种心理现象虽然也十分常见,但其参照体终究只是个人,在这个层面上理解世界观,容易浮于表面。

所以说,从人类史的意义去理解社会感,更符合真理,也更具有逻辑性。回溯历史,人类由始至终过的都是群居生活,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个体脆弱的动物只能以群体生活的方式来保证自己的安全。对比一下人类的生活和那些独居生物(比如老虎)的生活,你会发现我们的身体简直不堪一击。很多体型与人相当的动物,因为有自然赋予的强悍身体,能够独自完成防御或攻击任务。达尔文发现那些未曾被大自然赋予众多防御能力的动物,基本都选择了群居生活。比如,同样是猿类,大猩猩因为体型健硕、攻击力强,一般会选择独居,而体型较小的猴子则以家族为单位群居而生。达尔文说,动物之所以选择群居生活,是因为大自然没有赋予它们足够的防御能力,它们要靠群体的力量来弥补自身不足,事实正是如此。

群居生活不仅可以弥补个人在身体方面的不足,还能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更安全的生活环境。比如猴群休息时会派几只猴子去外围站岗,行动时会派几只猴子去前方探路。动物学家发现,群居动物通常会建立一些类似法律的制度,比如外出执行侦察任务的动物,必须按照既定方式行动,若有违反,必定受罚。

在这方面,人类的历史中也有一些有趣的发现,比如历史学家颇为重视的、在古老法典中专门针对守望者所作的规定。由此推断,群居其实是无法以个体力量保护自己的动物选择的生活方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动物的社会感与个体力量呈负相关,换句话说,动物的个体力量越差,社会感就越充足。所以,幼儿阶段最适合培养人的社会感,因为在那个时候,个体的力量最弱。

在自然界中,没有哪种动物像人这样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发育完全。孩子的生理特点,决定了父母必须耗费大量时间来照顾他们,以保证人类种族的延续,而这也正是培养孩子社会感的最佳时机。

在我们的风俗民情中,有很多观点其实是因为无法为社会发展带来助益,所以才被贴上错误的标签。任何人的成功和成就都无法在脱离社会的情况下取得,只有顺应社会感的推动,积极投身到社会生活中才能达成。

以语言为例,一个人的世界是不需要语言的。毫无疑问,人类就是为了适应公共生活的需要,才创造了语言。语言是连接个人和群体的桥梁,是群居生活的必然结果。如果环境里只有一个人存在,他根本不会对语言产生兴趣。所以,一切以语言为对象的心理学研究,都要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绝不会成为一个能言善辩的人。换句话说,你若想发展语言能力,就要频繁地和人接触、讲话。

有些人把沟通能力视为一种天赋才能,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一个人表达能力很差,他的社会感大抵也十分匮乏。人爱不爱说话,是否善于表达,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

有些父母溺爱孩子,殊不知太过体贴周到,也会使孩子失去表达诉求的机会。因为在他开口之前,父母全都安排好了。日久天长,孩子一直不需要多说什么,自然而然也就失去了沟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还有些父母很少向孩子发问,或者从不给孩子表达意见的机会。有些人则会在孩子表达意见时嘲笑他们,这种行为非常恶劣,因为这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如果你有了孩子,千万不要没完没了地挑毛病,即使他说错了话,也不要笑话他,否则,挫败感会令孩子越来越不敢说话。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表明人的能力和社会感之间的关系。有个孩子,声带和耳朵都没有问题,受伤的时候,却从不会哭出声,只会对着父母默默流泪,因为他的父母是聋哑人。在他看来,流泪已经可以告诉父母自己的痛苦了,没必要哭出声来。

社会感是人类各种能力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脱离了社会感的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就像失去了水源的植物。一个人如果从未参与社会生活,其思维能力,就算有,恐怕也比普通动物强不了多少。但任何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要通过语言、逻辑思维和常识与人交往沟通,因为他无法抵御自身发展社会感的需要,也渴望拥有这种情感。从逻辑上说,这也是人的最终目标。

有时候,我们觉得有些人行事不合常理,但对他们来说,却是符合其自身目标的合理做法。自以为是的人尤其如此。这种情况告诉我们,人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感因素和常识认知的影响。人所处的社会环境越复杂,需要解决的难题越多,需要掌握的社会常识也就越多。为什么文明社会的人在思想上远没有原始社会的人简单?因为他们遇到的社会情况更复杂,面临的生存压力也更大。

每个人都必须承认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对人类的重要性。我们发现社会感对这两种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每个人都想要摆脱当下的社会规则,用自己的语言与人沟通,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不难想象,社会将会混乱不堪。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感带给我们的安全感中,它无处不在,早已成为我们人生的支柱。相比于社会安全感,逻辑思维和真理带给人的安全感也许更加强烈、更加可信。但是如果没有社会安全感,人们就不会如此信任逻辑思维和真理了。人们对数学计算的认可度和接受度非常高,总觉得用数字表现出来的东西更加准确可信。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都能在头脑里进行数字演算,它给人的印象也更加直观。与之相比,人们在传播或接受真理时就没那么自信了。因为阐释和分享真理,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柏拉图也觉得这是一个难题,他总想用数字来阐述哲学思想,希望哲学能回到原始的科学状态,和其他同类科学并驾齐驱。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对他的哲学思想有更加清楚的了解。还有社会感,我们在这方面的理解也会容易很多。柏拉图认为,只有从社会感中获得了安全感的人,才是真正学会了生活的人,否则,即使是哲学家,也只是徒有其名。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比如伦理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