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利《艺术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8 23:01:23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李胜利《艺术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李胜利《艺术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714艺术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空灵

2想象

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4装置艺术

5阿伦•雷乃

二、简答题(任选两题,每题20分,40分)

1简述“美在典型”。

2何谓“艺术”?

3简述“艺术体制(The Institutional Nature of Art)”理论。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40分,80分)

1王国维曾经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结合具体的艺术现象,谈谈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传统的商业化、政治化的问题。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714艺术学基础考研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空灵

答:空灵的文化内涵是禅宗的“悟”,禅宗的“悟”或者“妙悟”,并非领悟一般的知识、而是对宇宙本体的体验,领悟,所以是一种形而上的“悟”。一旦有了这种领悟和体验,就会得到一种喜悦。这种禅宗和禅悦,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就是空灵。“空”是空寂的本体,“灵”是活跃生命。宗白华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源”。这种空灵的审美形态在王维的诗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其诗歌“字字入禅”,其禅境乃空灵也。

2想象

答:想象是指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景的过程。审美想象是艺术家从事创造活动以及获得审美经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艺术鉴赏的想象必须在艺术创作想象的基础上进行。鉴赏主体的想象必须以艺术作品为依据,只能在作品规定的范围和情境中驰骋想象。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别林斯基则把想象看作是形象思维的中心。

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答:新现实主义电影是二战结束前后在意大利出现的,是西方现代电影流派之一,受19世纪末作家维尔加所编导的“真实主义”文艺运动影响,是批判现实主义在特定条件下的发展。多以真人真事为题材,描绘西方法西斯统治给意大利普通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手法上注重平凡景象细节,多用实景和非职业演员,以纪实性手法取代传统的戏剧手法。首部影片是罗里西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代表作有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等等。

4装置艺术

答:装置艺术,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以令其延异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简单地说,装置艺术,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装置艺术的发展如同其他艺术发展的情况一样,都是受到当下多种单一与复合的观念所左右的,也受其自身发展经验的积累所促动。

5阿伦·雷乃

答:法国左岸派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品《梵高》获得1949年奥斯卡短片金像奖。雷乃自称是“过分的形式主义者”,他借鉴各种艺术形式来拍电影,电影成为最自由的表达。雷乃与作家合作比较多,其《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安巴德》等都是“作家电影”的开山之作,在他的影响下,一些作家开始拍电影,形成了具有文学气质和先锋意识的“左岸电影”。雷乃得以成功的作品,无一不是表现人类的幻觉、迷离和孤独。纵观雷乃的所有作品,无一不强调“没有记忆的现实不是现实”。

二、简答题(任选两题,每题20分,40分)

1简述“美在典型”。

答:“美在典型”是蔡仪先生提出的一个关于“美是客观”的命题。毫无疑问,蔡仪先生的美学理论对于推动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的。他从美的事物的来源角度进行合理论述,认为应该承认客观存在的美的东西。这种承认,首先是承认美的现象是属于客观的美的事物的。美的事物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完全将主观意识与客观事物截然分开,笔者对此观点是持反对态度的。

首先,如果美纯粹只是客观事物的某种或某些属性,人的主观只是接受和反映客观事物的美,不参与美的形成于构建,那么,为什么是这种属性而不是那种属性,是这个事物而不是那个事物是美的呢?古语云沉鱼落雁,美女的某种或者某些属性在人看来是美,但在动物看来却不一定美,既然这样,美又怎么能完全离开人而独立存在呢?

其次,如果说典型就是美,按逻辑推论,每类事物都应该有自己的典型,也就是说,每类事物都应该有美的个体。但是为什么有些物种比如癞蛤蟆,却没有一个个体被人认为是美的?另一方面被所有人或绝大多数人认为不美的物种,是否还可能存在所客观的美的属性。毫无疑问,事物的属性作为属性,的确是客观的,也就是说,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不因人而转移的内在的因素。

但是,某种属性被人认为美,就不能不与人发生联系。马克思说:“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来说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事物作为纯粹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与人发生联系,也不因人而转移。但是作为人的对象,它就不能不与人发生联系。

第一,作为人的对象,事物必须能为人所把握,否则它就不是人的对象,如超过一定频率或低于一定频率的声波。第二,作为人的对象,事物总是对应于人的某种具体的感觉或者说本质力量。一个立方体,对于人的耳朵来说就不是对象,而一段乐曲,对于人的眼睛来说也不可能构成对象。另一方面,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2何谓“艺术”?

答:何谓“艺术”?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理论话题。古往今来,不同传统文化、不同学术背景的艺术理论家都试图对之做出自己的回答。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术界迄今为止未能形成一个可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关于“艺术“的定义。纵观西方美学史上几种影响较大的关于“艺术”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两种相反相成的理解艺术的理论倾向:一种是将艺术理解为一个封闭的区域,并试图对这一封闭区域内的艺术现象给出一个限定性的概念。另一种理解艺术的倾向是因为看到了艺术领域的开放性,从而试图将艺术理解为是一种难以定义的存在的意义。

笔者以为,无论从艺术所涉及的对象还是从艺术发展的历史看,艺术都是一个开放的领域,那些试图将艺术限定在某种狭小范围内的做法显然是不妥的:然而艺术领域的开放性并不意味着其本身就没有了任何规定性,否则我们凭什么判定一件作品是艺术作品而另一件作品不是艺术作品呢?事实上,如果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可以开放到没有任何限定,那么艺术和非艺术之间也就没有了本质的区别,于是艺术这一概念也就将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也许有人会从美学理论体系的角度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艺术的审美活动并非仅仅是一种肯定性的情感体验,而且西语中Aesthetics一语本意也就是“感性学”,自然包括各种肯定性和否定性情感体验在内。对此,笔者并不否认,然而一来由于西方理论界长期受所谓“逻各斯中心主义”影响,其理论建构的着眼点往往集中于某些核心观念,比如Aesthetics就一直是以“美”作为核心概念的。“丑”以及“崇高”等只有在与“美”相对的意义上才有意义,也才可以被理解。。

在“西学东渐”过程中,Aesthetics被翻译为“美学”,而aesthetics被翻译为“审美”,就很说明我国学者主要是从“美”的角度,即肯定性情感体验的角度来理解和接受“美学”和“审美”观念的。

因此,笔者认为,将艺术的“审美”理解为一种肯定性的情感体验,是更符合人们对“审美”一词的理解的。从这个角度理解的“审美”活动便是笔者认为的“艺术”。

3简述“艺术体制(The Institutional Nature of Art)”理论。

答:随着当代艺术概念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利益群体希望加入艺术体制中,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当代艺术可能会更多地受到体制的青睐,这个结果给当代艺术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便利,同时他的副作用也已显现:当代艺术已经急剧膨胀,价值观众说纷纭。在笔者看来,艺术体制应该不仅仅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审查制度。审查制度仅仅是艺术界对权力体制感受最深的部分,艺术体制与艺术生态有密切联系,它还应该包括艺术教育制度、艺术展览制度、艺术收藏制度、艺术的从业制度等等,总之,笔者认为艺术体制应该是一个综合体。

如果说艺术体制仅仅是指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为主体的政治审批制度,那么中国的当代艺术恰恰是在体制的博弈中逐成长壮大的,如果中国当代艺术能更进一步成为国际艺术文化的领先者,需要艺术体制的配合,但这是另一个问题。艺术体制是建立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的,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有创造力的艺术永远是对现有体制的不断突破,而不断突破又构成了艺术生命力的本身。但是突破的努力又形成了对现有体制的逆反和背叛,这既是人类历史的悖论,也是人类历史的发展动力。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40分,80分)

1王国维曾经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一段十分著名的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王国维这段话常常被人引用,但是引用这段话的人对这段话的理解和解释往往背离了王国维原意。很多人认为,王国维所说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就是指艺术家既要“深入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既要“描写生活真实”,又要“不拘泥于生活真实”,既要“具体”,又要“抽象概括”,等等。根据这样的解释他们对王国维的这一命题做了很高的评价,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妥当的。

我国古代的诗歌理论家,很多人都讲过诗歌创作要“能入”、“能出”一类的话,但是他们所讲的具体内容却并不相同。就王国维来说,所谓的“入乎其内”,同我们现在主张的“深入生活”含义并不相同,原因就在于王国维关于“宇宙人生”的概念同我们关于社会生活的概念是根本不同的。我们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语)”。而王国维所说的宇宙人生或生活,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东西:“生活者非他,不过自吾人之知识中所观之意志也。”“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引用了《红楼梦》第一回的一段话,接着说:“此可知生活之欲之先人生而存在,而人生不过此欲之发现也。”这是十分鲜明而明确的唯心主义“人生观”。理解王国维所谓“入乎其内”,自然不应该脱离王国维这一唯心主义人生观,“入乎其内”的确一方面有观察社会生活状况,掌握丰富的创作素材这样一层含义,但是更深一层含义应该是要体验生活本质在于“欲”,在于“痛苦”。由此体验,才能“出乎其外”,力求摆脱这种痛苦,忘掉物我关系,排除一切功利念头,采取一种超然物外,漠然静观的态度。这就是“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这就是“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这也就是为什么艺术需要天才,因为“唯非常之人,由非常之知力,而洞观宇宙人生之本质,始知生活与痛苦之不能相离”。故笔者认为“出乎其外”是指诗人要排除功利欲念,对宇宙人生采取超然物外,默然静观的态度,在“入乎其内”基础上要跳出来,“胸中洞然无物”,分析其本质,才能有高妙的情致。

2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从这句话来看盛唐诗人作诗,笔者有个疑问,他们在吟咏情性时,是否只追求神而放弃形,是否如刘勰所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然情发之后其辞不是能让读者沿波讨源吗?即使不易寻找,但笔者认为其踪迹仍然是可以找寻的。

首先,读者,求无迹。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读者“情动”在先,“辞发”在后。自古中国传统的艺术,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都侧重于写神,追求一种意境和神韵,体现为一种宇宙本体的道。东晋的顾恺之提出“传神写照”,神指的是一个人的风神、个性和生活情调。他认为传神主要在于眼睛,而不在于四体妍媸,也就是说画人物要想传神,不应该着眼于整个形体及自然地形体,而应该着眼于人体的某个关键部位。

正因为如此,中国古典诗文追求“言外之意”,中国古典音乐追求弦外之音,中国古典绘画追求画外之情,这都是通过有限的艺术形象达到无限的艺术意境。但是,如果我们只注重传神而忽略了形似的重要性,那么艺术创作就很容易陷入飘渺的、空洞的泥淖里。对客观景物或人物的传神也是要建立在形似的基础上的,失去了外在形态的载体,客观事物的神韵、个性也无从依托。。

其次,品诗者,求其迹。当艺术作品作为接收对象时,已经是被完成的整体。艺术欣赏必须先对形象进行解读,进而才能达到对神、意蕴的把握。刘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就是说欣赏者首先接触到的是其“辞”,通过作品的文进入到作品的情感欣赏或审美中,无一不先与艺术的形象打交道。正如一首诗,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其“语言”,一幅画,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其色彩、线条。而所谓“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即是作品中哪怕是极其隐蔽幽深的情感,最后也是从对形象的解读中揭示出来的。

如果对艺术语言。形似规律缺乏了解,也就无法“读”懂艺术的神似,另外,形似是神似的外化,形似不佳,肯定会影响神似的欣赏。

从不同艺术系统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形似与神似”是成功的艺术作品的有机统一元素,二者缺一不可,没有形似的表现,那么神似也就无法很好地传达,而只注重形似而缺乏神似,再惟妙惟肖的艺术作品也只是一个空壳。

3结合具体的艺术现象,谈谈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传统的商业化、政治化的问题。

答:从艺术发展的他律性来看,艺术的产生、繁荣、衰弱与经济和政治是息息相关的,艺术不可能脱离经济基础,艺术也不可能脱离政治的影响。当下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呈现出商品化和政治化的特点,对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

第一,正视和反思艺术的商品化现象,首先,我们要正视艺术商品化现象。艺术本体首要属性是审美,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艺术的创作、传播、欣赏等等整个环节都是在社会经济体制中运行完成的,社会经济体制若是市场经济,那么艺术的创作、传播、欣赏必然带上市场经济痕迹,离开社会环境的艺术运行体制是不存在的。因此,艺术只有审美功能而不具有经济功能在现阶段是不可能也是不存在的。商业机制给艺术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艺术的商业化发展能够为国民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链带来的增长以商业利润为目的,只是有可能导致艺术价值的降低,并非必然。决定艺术价值的高低的是艺术创作自身的艺术规律,最为关键的是艺术家的生活体验、情感积累、审美修养和艺术技巧的深浅高低和优劣决定。

其次,我们反思艺术的商品化。我们要批判的是商品化带来的艺术低俗化现象,为了利润的增长,强调抓住更多的受众,不惜将艺术低俗化,这与艺术的审美本质是背离的。

我们还得认识到艺术的商品化在很大程度上被政治意识形态控制,从而形成思想上的叙事控制。

第二,艺术之于政治是颠覆还是服务。历史唯物主义观认为,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而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最终决定艺术发展的是经济而不是政治。

政治本身则有正确与错误、革命与反动之分,关键要看其所反映的经济基础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真正进步的艺术不会随着反动政治而消亡,一种艺术,如果在其时代的经济基础中有深刻的根源和力量,则是任何一种政治也不能将其消灭的。

政治艺术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其一,政治影响艺术的性质,凡是表达一定思想的艺术作品,必然具有或隐或显得阶级性。其二,艺术对政治的影响表现在艺术服务于政治,此服务表现为或宣传维护政治秩序,或反对,颠覆作用。

要正确处理好政治与艺术的关系。如果政治无视艺术自身的独立品格,急功近利强制艺术为自己狭隘的目的服务,就会导致艺术媚上绮靡的风格,形成僵硬呆板的艺术模式,从而会把艺术的发展引向歧路。

艺术本身有其内部的“自律性”的确看似自由,不受外部限制和要求的束缚,但实质上它是包含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之下,艺术处于被支配、被影响的位置,常常受到诸如经济、政治、宗教等各方面的影响。虽然艺术处于被支配被影响的位置,但并不是说艺术和政治、经济不能兼容,只要它们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度”,便可和谐相处。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714艺术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优美

2美的相对性

3现实主义

4女性主义

5贡布里希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民间艺术或网络艺术的“匿名性”。

2简述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40分,共80分)

1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其中第一法即“气韵生动”,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2结合实际,谈谈艺术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3结合艺术实例,谈谈你对艺术创造中“胸有成竹”观点的理解。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714艺术学基础考研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优美

答:优美是指事物感性形式上纤巧、雅致、秀婉、柔和的审美特征,与“崇高”、“壮美”相对,美学范畴之一。在中国,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正式提出“优美”概念。在古希腊柏拉图等已经提到“优美”概念。优美最基本的审美特征就是和谐。一方面体现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存关系之中,另一方面,体现在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

2美的相对性

答:美所具备的在发展和比较中存在的有限有条件的性质。与美的发展性、无限性相对应。中外美学史上对美的相对性曾做过多方面的探索。古希腊柏拉图认为“理念”美是绝对美,现实美、艺术美是对“理念”美的模仿,具有相对性。德国康德认为与“自由美”相对的依照一定目的、概念为前提的“依存美”具有相对性。中国先秦老子的“美之与恶,相去何若?”庄子的“美丑相对”、“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都在美与丑相互比较中论述美的相对性。

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世界上各种美都随着人的实践、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都具有相对性。美的相对性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人只有在不断深广化的审美创造美的实践中,才能愈来愈把握无限丰富的美。

3现实主义

答:法国画家库贝在1855年个人画展的前言中,最早直接使用并解释了“现实主义”一词。作为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指发生在19世纪的现实主义运动,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作为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其基本特征分别有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在表现手法上,往往要求运用朴素的语言、客观、写实地叙述和描绘,冷静、细腻地刻画人物和事件,从而构成现实主义的外部特征。

4女性主义

答: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和社会学色彩。从流派运动角度看,女性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和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从美学思潮角度看,怀疑、反思传统美学价值评判标准的合法性是其首要任务和显著特征。女性主义的观念基础是认为,现时的社会建立于一个男性被给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权的父权体系之上。女性主义运动是一个跨越阶级与种族接线的草根运动。每个文化下面的女性主义运动各有其独特性,并且会针对该社会的女性来提出议题。

5贡布里希

答:贡布里希,英国美学和艺术史家。他是艺术史、艺术心理学和艺术哲学领域的大师级别人物。他有许多世界闻名的著作,其中《艺术的故事》从1950年出版以来,已经卖出400万册。此外。贡布里希的巨著还有《艺术与错觉》、《秩序感》等等。贡布里希的书中高度评价了阿拉伯建筑装饰艺术,特别提到了阿尔汉布宫的精湛、华美装饰。《秩序感》图版引用了凯尔特人的一面青铜镜子凯尔特装饰技法与几何学有很大关系,在操作中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贡布里希在论述对称与对称破裂,秩序与混沌,装饰与朴素等对立性质对于艺术的关系时,特别强调两极之间的张力。贡布里希在书中不少篇幅谈到艺术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民间艺术或网络艺术的“匿名性”。

答:民间艺术的匿名性是民间艺术集体性的表现方式。集体性标志着人民对民间艺术作品的集体所有权,在民间艺术作品的传播中,可以进行集体创作、集体加工、集体修改、集体保存等。因为民众没有著作权观念,所以就产生了民间艺术匿名性的特点。

作为一个平台,一个媒介,网络自从兴起就是开放、自由的象征。他的开放和自由很大程度是源于其匿名性。对于“网络的匿名性问题”,美国学者Hayne和Ric认为互联网匿名性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技术匿名性,一类是社会匿名性。

技术匿名性是指在交流过程中移除所有和身份有关的信息。社会匿名性则指由于缺乏相关线索,而无法将一个身份与某个特定的个体相对应。网民在网站注册用户时,通常使用化名,在今后的发帖和文章中,作者显示的便是注册时使用的用户名(即化名)。但归根结底,网民使用技术性匿名手段的目的是达到社会性匿名的效果,即其他网民并不知道是谁发的,尽管那个人可能就在你身边。“匿名性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公众充分的意见表达,如果说言论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使普通人能通过网络有机会发表意见的话,那么网络的匿名性带来的安全感也进一步鼓励了公民在网上的发言,人们也从网络中了解其他人的舆论。”安全感就是网络匿名性的魅力,正如我们所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因此,网民在发表言论时,尤其是批评意见时,减少了后顾之忧。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封建历史的国家,对言论有着千年桎梏。而网络时代,互联网的匿名性极大地释放了网民的表达意愿。

网络给了网民自由地发帖、写博客的平台,极大地丰富了媒介资源。改变了传统媒介时期的传播方式,从单一的传受线性模式发展成为传受双向模式,再到传受循环模式。网络时代,网络服务商一般将网民称作“用户”,而不是“受众”,也说明网民在传播环节地位的提高。

对于网络能不能被称作“媒体”一直存在着争论,主流意义认为网络称作“媒介”更合适,更适合它的平台地位。既然是“平台”,给用户的自由度就更大。网民不是职业新闻人,其在网络上的行为只是现实行为的虚拟化,因此网民的行为更多算社会行为,不能用对记者编辑的要求来要求网民。

但网民在网络传播中的“高”地位与其“低”行为有时不太配合,有些人总是利用“自媒体”的主动地位和网络的匿名性,做出伤害他人权益的事,其中“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最受关注。

匿名性常常作为引发网络言论自由和网络暴力的关键,所以有学者提出网络应该实名制。

2简述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答:艺术和道德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必不可少的两个组成部分,艺术折射着伦理的光辉,而道德也影响着艺术作品的价值。艺术之美与伦理之美是相通相连的。绘画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活动,必然与美联系在一起。生活离不开艺术,更离不开道德。艺术与道德必须是合伦理的,合美的规律的,即艺术与道德必须达到真善美的统一。两者关系密切,艺术作品可以反映道德,而道德也相应地影响着艺术作品的价值存在,艺术与道德的共同之处也是都在追求真善美。

一、艺术之真与道德之真的同构。艺术作品首先体现的是形象造型的艺术之美,而艺术之美又具有使人的感性之美上升到理念之美的功能,美在理念和生活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并以深邃的思想内涵与生动的艺术形象统一于绝美的艺术造型,因此可以把艺术创造理解为真善美的统一。中国传统哲学提到“万物一体”是不同境界之间得以沟通的本体论依据,它集真善美于一体,是对万物合一的一种感悟和体悟,是我国传统的道德境界,也是未来道德发展的趋向。

艺术与道德二者有异型同构,又相互渗透的特点。我们不妨看看国画大师徐悲鸿的艺术创作,徐悲鸿对中国画的贡献不只是引入了写实手法,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他所提倡的现实主义美术思想,徐悲鸿的代表性作品都有着鲜明的社会性主题,表现善的道德观念,并寄寓进步的政治含义。他的一些油画作品如《田横五百士》等,表达了宁死不屈服于日本人的决心,他的国画组品也是如此,这些作品也很好的体现了中国画“成教化,助人伦”的传统,表达了积极和催人向上的精神。

二、艺术之美与道德之善互渗。中国画的艺术之美并非单纯的美意,其中蕴涵着智慧和哲理,有着无穷的道德之美。艺术之美与道德之美是相通相连的,有高尚的道德水平就有相应地审美意识,审美意识的提高也会提升道德的水平,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生活中崇高、优秀的行为时引起人们美感的内容,而在艺术中美和善更是高度的统一,善的表现更能引起对美的欣赏,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是通过艺术家的头脑表现出来的,艺术中的道德问题总是代表着艺术家的道德观,

艺术家以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审美标准认识自然、表现自然就会在作品中反映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标准,而这一切正是中国绘画作品内涵和意蕴丰富的根本原因。

艺术与伦理学自古以来也有着内在的血缘关系,从我国传统文化中也可以体会到有道德的东西就是美的东西,荀子提出美善相乐,即美善结合,相得益彰。

总而言之,真正的艺术不仅需要美的形式,也需要美的内涵,而美的内涵必然以道德作为重要的支撑点,艺术如果缺乏道德内涵,缺乏使生命受到感动精神得以升华的内容,艺术就失去了精神价值。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40分,共80分)

1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其中第一法即“气韵生动”,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答:南朝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的序言中提出了绘画“六法”的第一条“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命题,“气”原为哲学范畴,古人认为“气”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这个观点流行于魏晋,对美学的“气韵”概念有深刻的影响。作为美学范畴的“气”,主要指艺术作品中那种生生不息的艺术力量,它是自然宇宙的生命力和艺术家的主体精神力的统一。“韵”在此处非指音韵,而是从当时人物品藻中引用的概念,在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风盛行,“远韵”、“高韵”、“神韵”、“逸韵”等术语流行,大多指的是人物所表现的精神情调、个性特征。美学范畴的“韵”也保留了这一含义,指透过人物的外在形相传达出来的人物的内在精神个性。总的来看,“气韵生动”指的是艺术作品中那种超越于外在感性形相之外的生生不息的艺术感染力和美感生命力,它是艺术家主观精神与自然宇宙的内在生命的统计。

应该注意的是,“气韵生动”和“神似”这两个美学命题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气韵”固然离不开“形似”,但是有超越了“形似”而达到了“神似”。拘泥于外在形相的相似而不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是不可能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的。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和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元代的杨维桢说得更明白:“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

谢赫把“气韵生动”置于“六法”之首,足见重视。这实际上也反映了中国美学重视艺术作品的超越具体形相之外的审美力量的一贯特征。与西方相比,中国美学主神似、表现、写意、追求超形象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因此,谢赫的“气韵生动”的命题与中国美学中“意境”、“神似”、“超以象外”等都有内在的联系,共同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特征。

2结合实际,谈谈艺术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答:金字塔、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巴黎圣母院这些典型的公共艺术作品,它们所具有的文化标识作用和凝聚、向心作用在这里得到了最为淋漓尽致的揭示。也就是因为公共艺术的这种外表,人们倾向于把公共艺术看作是人类的某种共同的趣味,热衷的是找寻它们普遍的形式法则、造型规律和风格继承演进的历史。公共艺术领域何尝不是如此,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是,公共艺术中的那些“共同的趣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个人的意志是怎样转化为一种普遍的习惯的?

一、公共艺术何以成为可能。《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东征在外,丞相萧何主持建造未央宫,刘邦回来看见宫阙的规模,责备萧何宫室无度,萧何回复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听到这种解释,刘邦这才转怒为喜。在王权时代,公共艺术的辉煌壮丽和宏大巨制是以帝王的意志为转移的,让人看什么,不看什么,表面上是趣味,实质上是权力。封建王权的时代,时尚和趣味是依靠王权来发布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环肥燕瘦,娥眉金莲莫不是帝王的喜好。

谁在替我们作出决定,喜欢或选择这种样式而不是那种样式?当我们拥有这些共同趣味的时候,哪些是强迫的,被给定的,哪些是我们真正喜欢的?谁拥有权力和实施权力?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马克思的观点指出了其关键所在,正如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所说的那样,任何占时代统治地位的思想都只能是统治者的思想。

二、神权背后的权力主宰公共艺术的存亡。神权,也是过去决定公共艺术的一种重要权力。中外艺术史上的宗教建筑、宗教雕塑何以崇高伟岸、震慑人心,它们的背后是神权的作用,信仰的作用。看起来,宗教性公共艺术的建造的热情是普遍的,然而,它们仍然发自一个权力的顶端。公元1144年,法国建造著名的沙特尔教堂的时候,一座座高塔像变魔术似的由平地而起,虔诚的信徒用马车载来石块,并拖到教堂的雕石场去,

这种热情传遍法国,男男女女肩负工人需要的酒、油、粮食,由全国各地而来,其中也有贵族,同其他人一样拉车,整个情况非常有秩序,而且是绝对的安静,所有的心都团结在一起,每个人都原谅了他的敌人,走入教堂内部后,更容易体会那种全然无私的奉献。调动和决定这种公众的奉献精神的力量,也只能源自于唯一性的、绝对的宗教权力。

三、现代公共艺术下是否仍存在权力问题。公共艺术权力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在现代的市民社会,个人的权力得到了尊重,以个人的存在为前提上的公共艺术出现了,是否就会更有利于公民形成“共识”,发展公共艺术呢?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社会的文化秩序和制度仍然是可以被操纵的。例如,当个人的自由和财产得以充分保障的时候,金钱同样可以成为一种巨大的权力,拥有更多财富的人们可以形成强大的利益集团来决定和推出某种“公共艺术”的样式和趣味。

这种权力的行使无疑是对于弱势的社会集团的剥夺。当拥有金钱的人,在公共空间置放让人惨不忍睹的“公共艺术”的时候,我们能感到金钱向权力的转换。重要的还有,随着现代社会的分化,古代一体化的文化秩序已成为过去,现代知识和个人趣味的选择越来越呈现多元化,文化上的共识越来越难达成,如何让公共艺术真正体现公众的愿望和意志?这个问题实际上越来越尖锐。

公共艺术问题最重要的症结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上,从古到今,公共艺术的问题都不是所谓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水准高低、普及和提高的问题,根本上说,它是一部分拥有权力的人,对于广大人群的一种给定、一种赋予、一种灌输;是一部分社会精英秉承权力意志,制造了趣味,强行退出趣味,这种趣味被公众所接受的过程。

3结合艺术实例,谈谈你对艺术创造中“胸有成竹”观点的理解。

答:胸有成竹表面上看只是在解决绘画创作中意象构想与笔墨表现的关系问题,实质上则包蕴了多方面的理论思考,从根本上划清了文人画家与“画工”之间的界线。

一、胸有成竹-----心物契合。胸有成竹,肯定了绘画创作中心与物的契合交融,画家与竹,在审美意义上的交融是画竹的艺术前提。所谓“得成竹于胸中”正是对这一艺术前提的形象表述。一方面作为外物之“竹”摆脱了纯客观状态进入画家“胸中”化为了画家生命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画家也不再处于封闭的主观状态而是敞开心扉将竹纳入了自我的胸怀。得成竹于胸中,所实现的心物交融既不意味着物对心的湮没也不意味着心对物的占有而是一种自然的契合,是“化”。

二、胸有成竹----意象也。胸有成竹突出了绘画创作中意象孕育生成的重要意义。“成竹”之“成”含有完成和定型之意。此处所要求的完成和定型,还不是就最终呈现的绘画形象,而是就画家头脑中构思的艺术意象而言的心与物交融后向艺术的转化,正以艺术意象的诞生为标志。苏轼所言的“成竹”就是指画家基本构思定型但尚有待于以笔墨加以表现的艺术意象。“成竹”之“成”包括了完整和浑然一体的意思,而胸中之竹,本身即是一个有机的生命形态和连续的生命轨迹。

因此,画家对竹的艺术审美,不同于科学的剖析分解,而是将竹的整体性和有机性相结合,即形与神相统一,具备鲜活的生命力。苏轼肯定“成竹”同时也就是在否定那种零打散敲、支离破碎的绘画创作方式。在苏轼看来,缺乏整体把握,“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其结果必然是竹的艺术生命的荡然无存。

三、胸有成竹与胸中无竹是否矛盾。苏轼讲胸有成竹,郑板桥却讲胸无成竹,似有故作惊人之语的嫌疑,然而深入辨析之后则不难发现,郑板桥并非在做单纯的翻案文章。在对绘画创作艺术状态的把握和揭示方面他既延伸了文人画理论的传统,又确有独到推进的做法,文人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郑板桥并未完全抛弃或者背离胸有成竹的基本思路,他是肯定绘画创作在笔墨表现之前要进行孕育意象的艺术的构思的。也就是说他肯定画竹之前须胸中有竹,

他的一则画竹题记几乎家喻户晓: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作为一个富于独创性的文人画家对这一规律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因此他视涵义与“胸有成竹”基本等同的“意在笔先”为绘画的定则,郑板桥选择的真正突破点不在“胸有竹”,而在“成”,郑板桥所理解的“成”侧重于完成和定型。通过提出胸无成竹,郑板桥刻意强调了绘画创作笔墨表现阶段的艺术创造功能。

艺术意象的构思成熟固然重要,但终究不是绘画创作的完成,一般的情形是画家最后落实于笔墨的绘画形象与构思阶段生成的艺术意象之间总会存在着或显著或细微的差异。

从胸有成竹中见出心物契合也,见出意象也,甚至见出胸无成竹也,乃胸有成竹之魅力所在也。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714艺术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审美意象

2现实美

3“空白”

4自然主义

5朱光潜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什么是民间艺术的“原生态”。

2简述艺术灵感。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40分,共80分)

1请结合实际分析老子所谓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2“艺术批评”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理解。

3著名画家郑板桥题画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度,画到生时是熟时。”请结合艺术实际谈谈你对“画到生时是熟时”的理解。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714艺术学基础考研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审美意象

答:审美意象是指在对客观世界审美感知与体验的基础上,融会主观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在艺术家头脑中经过艺术创造形成的意象。“意象”是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之一,“意”是指主观的情思,“象”是指客观的物象,“意象”是物象与情思的融合。“审美意象”是指“意象”既体现了主体的审美意识,又体现了客体的审美特征,是主体审美意识和客体审美特征的统一。

2现实美

答:现实美指的是客观社会现实,大自然的山水、花草、虫鱼、鸟兽所真实的、本质的呈现出来的美感。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他认为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该如此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所以,他也肯定了现实美。并且,现实美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没有现实美的真实景观,艺术家就无法获得审美感性进行创作,唐代张璪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要向大自然学习,然后才能从内心出发创作艺术作品。

3“空白”

答:“空白”是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伊塞尔提出的用于说明文本与读者接受的关系,所谓“空白”就是指文本中没有写出来的部分,只是文本向读者所暗示的东西,需要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伊塞尔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具有未定性,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召唤结构”,具有很多“空白”,当读者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想象植入文本,将作品的“空白”填充起来时,作品中的未定性才得以确定,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才得以实现,因此“空白”不仅不是艺术作品的缺点,恰恰是特点与优点。

4自然主义

答:自然主义既是一种创作方法,又是19世纪后半期形成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追求极度准确和客观地再现现实,用人的“自然本性”及其生活的社会物质环境来解释他的性格和命运。在法国,典型的自然主义小说家是左拉,代表作品有《娜娜》。自然主义的特征有:首先,自然主义的真实性是照相式的真实,主要通过遗传性、生理性来揭示人物命运。经常把主人公置于酒精中毒、精神错乱、色情狂等病态之中,掩盖了人的性格和命运的社会根源,也正是这一点,自然主义往往收到严厉的谴责,其次,自然主义掩饰倾向性,不流露爱憎,客观冷静而无动于衷,少有品头论足的议论。

即“我看到了,我说出来,我一句一句地记录下来,仅限于此,道德教训,我留给道德家去做”(左拉语)

5朱光潜

答:朱光潜,现代美学家,安徽桐城人。其主要的美学著作有《悲剧心理学》《谈美》《文艺心理学》等。在美学思想上,早年将尼采美学、康德---克罗齐形式美学、英国经验美学、黑格尔美学以及中国传统美学贯通在一起,构造出其美学理论体系。认为美感经验是直觉的活动。在美的本质上,认为美的不仅在物,亦不在心,而在于心与物的关系上。朱光潜在50至60年代,认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70年代末至80年代,认为美是一种价值,价值是对人而言的,研究不能离开人,并指出形象思维的客观存在及其在文艺中的作用。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什么是民间艺术的“原生态”。

答: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原生态理论、原生态现象在艺术领域里兴起,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所谓原生态是指来自大自然当中,毫无现代技术的添加、无功利的、无目的,表现出原汁原味的、最本真的、最质朴的、自由的艺术形态。我们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武术和图腾歌舞,那时人们认为大自然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人们是渺小的、脆弱的,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恐惧的心理。为了征服可怕的大自然,人们将希望寄托于巫术,希望靠神的力量帮助人们征服大自然。

因此,图腾歌舞相继诞生。那时的舞蹈是对动物的模仿,有的人装扮成猎物,有的人装扮成猎人,表演出猎人成功捕获猎物的情节,以此希望能在现实中实现。那时的音乐也是模仿猎物的叫声,如天鹅、黄莺、狮子老虎等等。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最原始的艺术形式都来源于大自然的,所以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是从原始的巫术活动开始的。

音乐艺术上的原生态艺术更是极为丰富,我国的民间歌曲主要分为汉族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劳动号子属于汉族民歌,这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自由创作的音乐,可以达到鼓足干劲、指挥劳动、协调动作的作用,后来逐渐填上了歌词真正成了歌曲。信天游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汉族民歌,流行于陕北、甘肃等地,信天游表现西北人民的豪迈直爽的性情,歌曲通常用来传递男女之间的爱情、记录人们上山采摘的心情和生活琐事,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间风情。

虽然在当今商业化社会中,艺术已不免被商业化了,但仍然有很多原生态的艺术作品保留下来,甚至在不断发展壮大,被人们重视。由于民族艺术家生活的区域相对来说更贴近大自然,所以他们更能传达出艺术最本质、最原始的声音和形象。例如,我国来自云南的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她因孔雀舞一举成名。但是,在这之前她没有受到任何正规的舞蹈训练,单凭她对舞蹈的热爱和对孔雀的模仿,创造出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可见回归大自然是创作出完美艺术形象的基础和重要前提。

她编导的大型舞蹈《云南印象》更是将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原始舞蹈融为一体,把观众带出了喧闹的城市,体味一次心灵的洗涤和视觉美的盛宴。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鼓励这些民族艺术家,是他们让艺术回归本质和淳朴。在当今纷繁的社会里,人们更需要这些原生态的艺术来净化心灵。

2简述艺术灵感。

答:灵感是指人的大脑在受到某个外界刺激后,大脑皮层高度兴奋的一种高级的情绪状态和心理机能,具有瞬时性,超常性、独创性。灵感一般是指艺术创作阶段,艺术家在百思不得其解或是经过一段疲惫的思考后放松下来偶然得到的。它属于一种潜意识,往往在创作者精神高度集中时受到意识的控制而抑制了潜意识的活动,一旦精神放松下来,潜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加上意识的指导作用,激发起了艺术家头脑中的早已生成的各种艺术形象,有一种无限思绪喷涌而出,想一吐为快的感觉。从灵感的特点来说,大体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突发性、易逝性。灵感的到来大多是不期而至的,出乎意料的。它不择时空环境,也不由人选择,是因事物触发而生,就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艺术家认为思绪堵塞而打算停罢时,创作的思绪又如泉涌般源源不绝。它的形成是非自然的、偶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具有突发性、易逝性,来得快去得也快。若不及时捕捉,就会从此消失。

其次是超常性。从精神状况来看,它具有亢奋紧张的特点,艺术家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忘却了身边的一切,积极投身于创作之中。这时,艺术家想象力极度敏捷仿佛进入到一种超常的迷狂状态。艺术家的各种知识、记忆,思想片段被集中而有机的联系到一起,创作经验、技巧和能力被充分调动起来。

最后是独创性,灵感思维的运动往往打破常规思维的格局,具有一种特殊的发现功能和表现功能,使艺术家在创作上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许多奇妙不凡的构思,出神入化的描写,隽永闪光的语言,宛如神助,最终结晶为新颖独创的艺术作品。可以说灵感是艺术创作独创性的催化剂。

柴可夫斯基说:“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的人”,可见对艺术家来说,要获得灵感绝非是轻而易举的事。灵感不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它需要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素材,长期的磨练自己的艺术才能,才有可能会获得灵感。著名钢琴家肖邦创作的最著名的一首《革命练习曲》,创作时肖邦正赴西欧的途中,难以抑制的灵感使他不顾旅途的劳顿,花了几天就完成了此曲。

事实上,肖邦早在很久之前听到华沙爆发革命起义后,心情就非常激动,创作冲动常常缭绕在他的心灵。而一年后在赴西欧的途中听到华沙革命失败,巨大的悲痛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显然,灵感并非神秘莫测的,它是艺术家长期精心构思、艰苦寻觅的精神能量在一瞬间的突然爆发。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40分,共80分)

1请结合实际分析老子所谓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答: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出自老子的观点,老子可以说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他提出了一系列的美学范畴,如“道”、“气”、“象”、“有”、“无”等观点,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中国古典美学体系,对中国美学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是,体味“道”。从这句话来说,指的是伟大的、美好的音乐就是没有声音,伟大的、壮美的景象就是没有形象的。这其实就是一种对于“道”的阐释,“道”是老子美学体系中最核心的范畴。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宇宙初开之时是道产生的万物。“道”从广义上来说,被看做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从狭义上来说,可以看做是关于自然的、人生价值与人生理想的、终极关怀的问题,是虚与实的统一,有和无的统一。这种美学观点对后来的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起到了积极而广大的影响。

其次是,有限中体现无限。唐代的王昌龄最早提出了“意境”的美学观点,可以说是对美学史又一次意义深远的扩充,“意境”的主要特点是有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意蕴深厚含蓄,其中“虚实结合”是根源于老子“道”的美学范畴。所谓实指的是艺术家描绘的客观现实的景物或者人物,是实实在在的,可闻可感的。所谓虚指的是艺术上的一种升华,是透过真实可感的客观实在引申,挖掘到其内在的、深邃的意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达到一种“象外之象、意外之意”的境界。

这种美学手法,在艺术的各个门类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举例来说,绘画艺术中就有留白的手法。著名画家马远,人称“马一角”,就是以绘画中的大胆留白作为自己的艺术风格,他创作的《寒江独钓》就是以大量的留白为全画的特色的典范。所谓留白,就是在在画面上,按照整幅画面的布局留出适当的空白,不做任何绘画。这样的效果可以让鉴赏者充分调动起想象力和联想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来填补作品中的空白和未确定的地方。中国传统戏曲也同样采用了留白技术,提升了戏曲艺术的境界。

最后,得意忘象。单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看,相对于形象和再现更侧重于内容,表现和抒情。也就是说,艺术家更注重对艺术意境、人生哲理、人生价值的一种含蓄的揭示和升华。形象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没有形象就根本不存在艺术的创作。就像一位画家,如果他没有亲眼看到山川河流的壮丽与温婉,没有把他们形象的创作出来,又怎么能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审美情感寄托其中,更不可能让鉴赏者从中感悟到人生哲理,达到一种超脱宇宙万物的“道”的精神。

所以,我国古代的艺术家,就是在形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艺术内在灵魂的表现。正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王弼提出的“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就是“意”要靠“象”来显现,“象”要靠“言”来说明。但是“言”和“象”本身不是目的,“言”只是为了说明“象”,“象”只是为了显现“意”。因此为了“象”就必须否定“言”,为了“意”就必须来否定“象”。

2“艺术批评”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理解。

答:艺术批评是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和艺术鉴赏同属于艺术接受的一部分。艺术批评指的是一种对艺术作品以及各种艺术活动、艺术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评价的科学活动。它的对象有各种艺术现象,包括艺术作品、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实践、接受者的艺术鉴赏、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艺术运动等。其中最基本的是艺术作品。艺术批评的作用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对艺术作品而言。艺术批评能够作出深入的分析和判断,指出其艺术特色,揭示其艺术意蕴,评价其审美价值,使其审美潜能得以充分释放。从而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一方面,艺术批评必须以一定的艺术理论为指导,利用艺术史研究提供的成果。另一方面,艺术批评总是通过分析新的作品,评论新的作家,发现新的问题,总结新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研究成果,是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研究从现实的艺术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资料和新的素材。

就像艺术批评家具有一定的艺术理论基础后,在面对一件新的作品时,发现了当中与众不同、推陈出新的艺术理念或艺术态度,并将其归纳为新的艺术理论,供其他艺术家或艺术理论家学习和借鉴,从而不断发展艺术。

二、对艺术创作而言。艺术批评能够通过有效的信息反馈,予以积极的推进。艺术批评是艺术传播信息的反馈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帮助艺术家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从而使艺术创作更加成熟,更具有社会影响力。

例如曹雪芹《红楼梦》的写作过程中,正是边听取意见边修改提高,“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尤其是脂砚斋的评点更为其增色不少。再如著名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对果戈里的作用,其鼓舞了果戈里坚定地沿着现实主义道路继续前行,又相继写出了《钦差大臣》、《死魂灵》等现实主义杰作。由此可见艺术批评是促进艺术创作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方式。

三、对艺术鉴赏而言。艺术批评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性分析评价,加以正确的引导。艺术鉴赏是一方个人的审美天地。

然而,与艺术作品之间深层审美沟通的建立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艺术批评却可以实现对艺术作品的深层透视,将一般接受者难以达到的审美层面开掘出来。艺术批评的理性深度可以为接受者的鉴赏活动带来宝贵的启示和实际帮助就以于丹说《论语》、易中天品三国为例,我们就能看出艺术批评之于接受者接受者的引导和积极作用,借助当下的传播媒介,他们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新闻乐见的方式去解读,从而掀起了一股国学热,这是艺术批评在社会的导向作用,恰当正确的艺术批评,能使人们进一步理解艺术作品,发掘艺术作品的内蕴,从而给接受者以启示。

四、对艺术理论研究而言。艺术批评能够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一方面,艺术批评必须以一定的艺术理论作指导,也要利用艺术史研究提供的成果。另一方面,艺术批评也总是通过分析新作品评论新作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研究成果,

使艺术理论和艺术史从现实的艺术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的资料和新的素材。例如“野兽派”、“印象派”等名词都是从艺术批评中得到的。

3著名画家郑板桥题画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度,画到生时是熟时。”请结合艺术实际谈谈你对“画到生时是熟时”的理解。

答:郑板桥的这句话实际上是说明艺术家在技法上的一种提升、发展的过程,艺术家不断否定自己,不断提升,以臻完美。可以想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