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02:09:23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试读: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主体和主体性[复旦大学2015年研]

答:①主体是指实践和认识的人。主体作为现实的社会存在物,属于统一的物质世界。主体在改造客体过程中也改造着自身。主体不同于主观,主观是主体的属性;②主体性是指主观主义思想作风。片面夸大主观作用,轻视客观实际;对人对事只凭主观印象,不作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凭想当然办事。其特点是片面性、表面性、直线性。

2三大社会形态[复旦大学2015年研]

答:“三大社会形态”是马克思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把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概括为“三大社会形态”或“三个阶段”。①人的依赖关系:在此阶段,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②物的依赖关系:在这一阶段才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要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③人的全面发展:在此阶段,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人们在自由地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自由个性的人。

3哲学的基本问题[南开大学2015年研]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贯穿于全部哲学问题之中并统帅和制约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本问题,也是各种哲学学派、思潮争论的根本问题。(1)内容

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关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谁产生谁的问题。

这是哲学中的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又称“本体论”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是本原;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

②关于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这是哲学中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又称“认识论”问题。哲学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此外,还有一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2)评述

由于人的全部活动中都存在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能否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的本体论,能否坚持意识反映存在的唯物主义的可知论,能否坚持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就成为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根本要求和生动体现。

4理想与现实[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现实是指一切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①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②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③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总之,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向现实的转变,就要把握理想的科学性,要在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树立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人生理想。

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南开大学2014年研]

答:经济基础是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赖以竖立的现实基础。上层建筑由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组成。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的政治交往关系制度化所形成的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思想上层建筑是人们的精神交往关系规范化和意识形态化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①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体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不仅经济基础根本性质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根本性质的变化,而且经济基础发生部分质变时,上层建筑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及其特点。体现在上层建筑通过“保护自己”与“排斥异己”的方式为经济基础服务;通过对社会生活控制的方式来为经济基础服务;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其含义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对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起促进作用;当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不相适应,对经济基础起阻碍作用。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社会基本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依据,是制定自己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

6认识[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研]

答: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感性和理性认识。①认识的基础是实践。这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②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就是坚持认识论的可知论,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③认识活动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即主体正确地反映客体。

7反映论与可知论[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反映论与可知论统一于认识论这一哲学范畴。①反映论承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承认认识能够如实反映对象固有的性质和规律,是唯物主义哲学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②可知论是指世界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彻底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就坚持可知论。前者坚持意识的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后者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坚持可知论,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

8真理[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研]

答:真理是指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认为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符合关系,是建立在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基础上的,是通过人的能动的反映活动而实现的,它必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拓展和深化。从总体上看,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认识会更加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②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真理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客观性。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真理,主观真理是不存在的。

9质变[西北政法大学2014年研]

答:质变是指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其中,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为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所规定。质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基本状态之一。其特点是显著的突变,表现为统一体的分解、均势、静止等状态的破坏,它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爆发式的飞跃和非爆发式的飞跃。前者通常是对抗性矛盾的解决形式,后者通常是非对抗性矛盾的解决形式。

10价值[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即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着一种主体按需要对客体的属性和功能进行选择、利用和改造的关系,或客体的属性、功能对主体需要满足的关系。主体及其需要的复杂性,客体及其属性的丰富性,决定了价值形态的多样性。①价值的本质。价值是一种关系,是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和认识关系中存在着的一种特殊关系。主体和客体都是价值关系的承担者;②价值的基本特性。价值的本质表现为价值的特性。与价值的本质相联系,价值具有主体性、相对性、客观性;③价值的形态。依据主体的需要,价值可以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交往价值三种基本形态。

二、简答题

1谈谈《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复旦大学2015年研]

答:《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而撰写的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纲领,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1)《宣言》的彻底唯物主义性质《宣言》是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去说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的。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宣言》指出,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阶级的理论不同,《宣言》把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根源归结于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宣言》还分析了资产阶级时代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是如何决定这个时代的政治的、精神的历史发展的。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资产阶级的政治上的成就相伴随。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宣言》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了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由此必然产生的后果就是政治的集中。这说明了经济的集中是政治集中的基础,政治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的发展决定的。《宣言》还驳斥了资产阶级的超阶级观点和永恒真理的说教,具体地考察了宗教、道德、哲学、教育、法等意识形态的阶级实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2)《宣言》的历史辩证法性质《宣言》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从产生、发展到灭亡的历史必然性。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现代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也不是凭空出现和永恒不变的。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和交换方式与封建所有制关系形成了矛盾运动。而且打破封建所有制关系,建立起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现代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正是在这种矛盾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宣言》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阶级社会,它以新的资本主义剥削代替旧的剥削方式,阶级关系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直接对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具有不同于以往阶级斗争的新特点。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的深刻分析,《宣言》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宣言》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变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然后无产阶级必须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都集中在国家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并不是为了使这种统治永恒化,而是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最终目的: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对立,实现共产主义。随着阶级的消灭,无产阶级的统治本身也将随之消亡。(4)评述《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伟大纲领。它用新世界观深刻地分析了最重大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和实践、革命性和科学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高度统一。《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地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问世,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指南。

2恩格斯:“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谈谈如何理解。[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恩格斯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1)人对自然的依赖

人对自然的依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之所以依赖于自然界,其基本的根据在于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人对自然界的依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然界是人类生活的源泉。

人是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

②自然界是人类劳动的前提和要素。

人的劳动实践是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构成的。无论是劳动对象,还是劳动资料,无论是天然的,还是经过人的劳动加工过的,都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

③自然界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条件。

人通过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资料,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是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一切劳动都是社会性的,都是社会劳动。社会同样依赖于自然界。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说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社会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它以一定的自然条件为前提。(2)人对自然的改造

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要改变自然界,就必须认识自然界变化发展的规律,才能自觉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把人的目的与自然界的规律和谐地统一起来。人类自产生依赖,就一直力图根据已有的认识,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自然界。然而,不论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多么强大,都不能创造或消灭物质本身,而只能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人改造自然界的活动要受到自然界本身及其规律的制约,受到前代人改造活动结果的制约,同时也要受到自身自然条件、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制约。

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此,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今天,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我国应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十八大所倡导的“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简述社会形态的更替。[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研]

答:社会形态是指与生产力的状况相适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以一定的形式结合起来的统一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并决定着社会形态不断更替,并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1)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

①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一个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社会发展的自为性并不能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尽管人们都在进行着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但社会发展的现实,却既不是这些人所期待的,也不是那些人所希望的,而是“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过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所以,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必然产生社会革命,从而推动社会形态变革。(2)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

①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决定性,呈现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②就具体的民族历史而言,社会发展并不是严格地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这里,不同的历史条件和主体的选择性表现出重要作用。社会发展的选择性实际上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对社会形态的选择性。(3)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①统一性

在人类总体历史上,在没有外来的影响、冲击和干涉的历史条件下,这一过程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的“自然的发展阶段”。

②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有些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一种甚至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从而直接走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

③关系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通过各民族不同的发展道路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不排斥不同民族在发展秩序上的独特性。(4)评述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某一民族可以跨越一定的社会形态,但其跨越的方向同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一致的,实际存在着的社会形态及其生产力状况规定着其跨越的限度,较先进的社会形态对跨越具有导向作用。跨越是有条件的。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民族跨越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以在其他民族已存在更先进的社会形态为条件的。

4简述相对静止的原理及其意义。[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相对静止是指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与平衡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承认物质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状态。(1)相对静止原理的内容

①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

运动和静止总是相互依赖的。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论运动,我们就不知道什么事物在运动或这是什么形式的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②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物质的多样性是从物质的永恒运动中产生的,但只有在物质的相对静止中才能显现出来。绝对运动是产生形形色色的不同物质形态的根源,而相对静止则是这些不同形态的物质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区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并把握其确定的性质。(2)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前提下,肯定相对静止原理的意义: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和量度,是物质分化的前提和条件。由于物质在运动中存在着静止这个方面,才能形成物质的多样性。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但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则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两者都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都是片面和错误的。

5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合理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以及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也强调了自己的任务不仅在于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更在于现实地改变世界,是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1)实践观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统一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经验概念的缺陷,把实践理解为一种客观的活动,一种能动的现实存在。以实践概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的实践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的本质。因此,辩证法就被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成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或辩证的唯物主义。(2)实践观是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并不是脱离开对于自然的唯物主义理解的。它不仅肯定了自然界对于人的先在性,而且更在于把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即物质生产实践作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自然的唯物主义理解也不是脱离开对于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的。它把实践视为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把物质生产实践视为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也就把历史的观念带进了自然领域。也就把历史的观念带进了自然领域。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实践的观点,揭示了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相互制约关系,从而使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3)实践观是本体论与认识论统一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以物质工具为中介而对于对象世界的实际的把握,认识则是以语言符号为中介而对于现象世界的观念的把握或象征性把握,这两种把握活动应当是彼此一致且互为前提的。而且,认识归根到底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源泉,而且是认识的真理性、客观性的标准;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所以,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即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两个方面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获得了统一。

6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作用。[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1)意识形态

①基本内涵

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以及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把意识形态作为与经济形态、政治形态相对应的范畴。意识形态一词是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在19世纪初首先使用的,其意是揭示人们的偏见和倾向根源的“关于观念的科学”。在现代西方思想学术界,意识形态被定义为一种由特定社会集团使用来解释世界的概念框架,是一种“世俗的宗教”。

②分类“意识形态”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几个方面,但不包括科学。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观念形态文化的整体,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支配人们的行动。(2)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作用

①意识形态与阶级、阶级斗争

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即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在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制约下的人类精神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与阶级和阶级斗争共存,并且构成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反映经济基础的思想上层建筑,它必然要在自身之中把经济基础以及政治上层建筑领域的阶级斗争表现出来。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其意识形态也必然居于统治的地位,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便往往只能居于被压抑的地位。

②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双重作用

进步的、符合历史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意识形态能够推动社会健康快速的发展,而落后的、违背历史时代潮流的意识形态则会阻碍一个社会的发展。

意识形态一般与特定的社会集团相关,所以它对于事物的说明或解释总是受制约于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以服务于这种利益为最高准绳。思想上层建筑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不同于各个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的简单加和,而是一种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了的社会意识。由于它对每个社会成员的精神活动都有着规范作用和导向作用,从而也就作为社会有机系统的总体性的自我意识而能够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节、控制,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7简析“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命题。[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这一命题需要从人的本质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1)人的本质

①人与动物的区别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创造了人,把人与动物相区别。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的重点,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人们创造历史的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②人与人的区别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社会关系把人与人区别开来。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这是人的本质的根本内容。因此,人的本质不是抽象、永恒不变的,而是具体、变化、发展的。(2)社会关系

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因而对人的本质的把握应该考虑到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但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起着支配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因此,在探讨现实的人的本质时,既要看到社会关系的总和,又要注意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3)总述

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是其具体性、历史性。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发展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推动的,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发展史。

三、论述题

1国家的本质。[南开大学2015年研]

答:(1)国家的含义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主要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其中,军队是最主要的成分。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分裂为阶级以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四种类型的国家。前三种是少数剥削者对广大劳动者实行专政,后一种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者对少数反动派实行专政。它不是永恒的,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2)国家的起源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各种氏族群体和氏族制度。后来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才产生了国家。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

①社会已分裂为彼此对抗的阶级——奴隶和奴隶主阶级。占人口少数的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它对基本生产资料的占有和对多数人的剥削统治,并使之固定化、合法化,就必须凭借其经济的力量造成适合于自己的社会政治秩序。这是国家产生的最初阶级根源。

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发展起来,脑力劳动和社会组织管理工作逐渐专门化,使得建立脱离日常劳动和生活、专门管理和组织社会公共事务的特殊机构不仅成为必要,而且成为可能。这是国家产生的一般历史条件。这种条件与特定阶级的需要和地位相结合,便使国家的产生从可能变成了现实。(3)国家的职能

国家的本质通过国家的职能表现出来。国家有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的基本职能。

①对内职能

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个方面:

a.政治统治

对内的政治统治就是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强制其服从,镇压其反抗,同时在本阶级内部实行特定的民主,以特定的专政和民主相结合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统治。

b.社会管理

对内的社会管理就是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和调节,如制定和执行社会经济、财政、民政、教育、交通、卫生和治安等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维护社会秩序,调节社会冲突,以及干预、调节社会经济生活或直接组织经济建设等等。

②对外职能

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以国家为特定的社会主体,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

a.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和抵御外来的侵袭和颠覆;

b.要根据自己的利益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生活;

c.剥削阶级国家执行本国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可能的时候实行侵略扩张,掠夺和奴役别国人民;

d.无产阶级国家则是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执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的职能。

③二者的关系

国家对内对外的双重职能及其各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一般说来,对内职能是基本的、实质性的,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继续和延伸。

综上所述,国家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也不是单纯的经济、道德、文化等等组织形式,国家是一种以阶级的统治为其实质的社会权力的组织形式、即阶级统治的工具。

2知、行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知、行的关系即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运动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基础是实践。这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发生的前提,即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及其相互作用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在认识的主客体关系中,客体是相对主体而言的,只有成为主体活动对象的事物才是客体。这表明,作为认识关系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以实践为基础形成的。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就没有现实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也就没有现实的认识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仅指发生学意义上的认识来源,更主要是指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肯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不排斥接受间接知识的重要性。认识来源于实践是就人类认识总体而言的。(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在广度、深度上不断发展的根本。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在于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的生存和发展,首先就要通过实践不断改造自然物和社会关系,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和创造其他生活条件。人要在实践中达到预想的目的,就必须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有所认识。人的认识活动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对事物的解释功能,即以规律性的认识解释事物;二是对人的行为的指导功能,即以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认识是否符合认识对象,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判明,只有通过实践,即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才能得到检验。

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南开大学2014年研]

答:这一命题需要从人的本质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1)人的本质

①人与动物的区别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创造了人,把人与动物相区别。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的重点,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人们创造历史的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②人与人的区别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社会关系把人与人区别开来。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这是人的本质的根本内容。因此,人的本质不是抽象、永恒不变的,而是具体、变化、发展的。(2)社会关系

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因而对人的本质的把握应该考虑到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但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起着支配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因此,在探讨现实的人的本质时,既要看到社会关系的总和,又要注意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3)总述

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是其具体性、历史性。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发展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推动的,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发展史。

4如何看待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标准”问题?[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研]

答:生产力标准是指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准。衡量一个社会发展进步与否,从根本上说,就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凡是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就是进步的社会,反之,就是落后的社会。从历史发展来看,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之所以代替旧的社会形态,就在于它能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能推动生产力更快地发展。因此,衡量社会的发展乃至政党的行为,最终要看其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程度。(1)“生产力标准”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的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各种目标的前提条件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有多重目标,而且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从不同方面做出巨大努力,但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生产力发展的物质支撑,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的发展目标就无法实现。

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

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一个社会能够比其他社会有更快的生产力发展,实际上体现了该社会的生产方式更为合理,社会结构更为成熟,社会关系更为先进,社会运行更富有生机活力。社会各方面的进步性突出体现在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

③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标志

衡量社会发展的程度,应当具有客观的可度量性。无论是劳动工具的水平和劳动者的技术水平,还是现有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以及整个生产力水平,都可以加以精确测度,用这样的标准所进行的衡量比较客观和准确。(2)“生产力标准”的内容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在具体评价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时,应当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标准之间的关系,将每种标准放到应有的位置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用生产力标准评价社会发展进步时,必须注意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总是通过生产关系才能实现。

①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

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一致的。就生产力的构成而言,人作为劳动者,不仅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而且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要素。因为生产力中“物”的要素只有同作为活劳动的人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才能使其他生产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所以,人在生产力系统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②生产力发展是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统一

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从静态看表现为生产力的现有水平,从动态看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因此,评价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时,不能仅仅以生产力的现有发展水平为依据,而要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统一中来把握。这里的高速度,不是不计任何成本代价的高速度,而是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高速度。(3)意义

确立生产力标准,对于研究和推进社会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①它使社会历史评价有了更为科学的基础。生产力标准的确立,彻底克服了这种用观念解释、评价历史的根本缺陷,使社会历史研究有了现实的依据。

②它为我们实际推进社会发展提供了正确的出发点。这就是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要看它是否对生产力发展有利,也就是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立足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5根据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研]

答: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1)真理的绝对性

①内涵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人类认识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接近,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即人类认识能够正确地把握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②马克思主义的绝对性

马克思主义是适应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又是对以往科学和哲学发展的概括与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主题,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深刻地阐明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为哲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解放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因此,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2)真理的相对性

①内涵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善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a.对整个客观世界的认识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个部分或某一个发展阶段的正确反映,它不可能穷尽客观世界无限多样的事物及其无限发展的过程。

b.对特定事物的认识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的某些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它不可能穷尽客观事物的所有方面、所有层次及其无限多的变化,必然具有某种局限性。承认认识对象及其变化发展的无限性,承认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和我们的认识有待于拓展和深化,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②马克思主义的相对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为人们认识真理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不断从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中吸取营养,以丰富和发展自己,从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始终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具有相对性。(3)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必然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但是,在这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就是这样如影随形、相伴共生的。

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包含

a.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任何真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都只能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把握到的,都只是对客观世界及其事物的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

b.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任何真理都与谬误有本质的区别,标志着人们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层次上达到了对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

③马克思主义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作为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掩盖其阶级实质并局限于抽象的理论主题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是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

b.与旧哲学“解释世界”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实践观点,它不仅要求在理论上解释世界,更强调在实践中改变世界;

c.与旧哲学的唯心主义、不彻底的唯物主义以及形而上学观点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评述

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完成了一次巨大的变革。这一变革是在批判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基础上进行的,它是思想史的一次质变。所以,我们要客观对待马克思主义,立足社会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6试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及其意义。[西北政法大学2014年研]

答:(1)内涵

①群众观点

无产阶级政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原理,形成了系统的群众观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a.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自觉的努力和斗争,才能取得革命事业的胜利。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为人民谋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c.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利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应是党的一切言行的最高标准。因此,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是统一的,要为人民的利益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d.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个人的才能和力量总是有限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意见和主张,在本质上都只能是群众经验的总结、群众智慧的结晶。因此,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和党员要遇事同群众商量,虚心向群众学习。

②群众路线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在具体工作中的贯彻实施,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按照这条路线,就是要把无产阶级政党代表群众利益的正确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路线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即根本的认识方法,又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工作路线,即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形成的原理依据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a.人民群众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是劳动群众在改造自然界的劳动中生产出来的。而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劳动群众不断积累生产经验,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是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即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客观物质力量。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精神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其中,劳动群众从事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为精神文化的生产创造了前提。精神生产是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任何科学、文化、艺术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

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一,社会生产方面

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其在生产和再生产出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也生产和再生产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形成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及其整体。劳动群众在社会生产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生产能力。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直至社会形态的全面变革。这种变革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完成的,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并从根本上决定着历史的进程。

第二,社会心理和观念方面。

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这种决定性作用也有着强烈显现。广大人民群众代表了时代的精神,体现了历史的主流,预示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人心的向背是在历史进程中长期起作用的社会因素,因为它是以人民群众现实物质利益为基础的,是实际的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顺应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同时又肯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类群体是由一个个活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历史上的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社会生活,都以自己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历史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个人素质的不同,每个人的历史作用也会有所不同,主要分为历史人物和普通个人,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中起的作用较大或较显著的人,普通个人是指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不大或不显著的个人。历史是人的活动的总和,即是无数普通个人和众多历史人物的活动的总和。

a.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

参与历史活动的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普通个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情来;

第二,普通个人为历史输送杰出人物,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由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

第三,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发生“超常性影响”。

b.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

历史人物生存和活动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起历史性作用的人物。在阶级社会里,历史人物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处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之中,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受到特定的阶级关系的局限,因而具有阶级性。而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则体现了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历史人物主要具有的历史作用是:

第一,在历史事件中,历史人物是扮演重要角色的当事人,是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或指挥者;

第二,对于历史发展有重大意义的成熟的历史任务,总是由少数杰出的历史人物首先发现和提出,他们是完成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第三,思想界、文化界和科技界的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精神启动者。(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①明确提出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毛泽东的一个伟大的理论贡献。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历史观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使之中国化、实践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是它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这要求无产阶级政党更加自觉地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努力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状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且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7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必然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1)必然与自由的内涵

必然与自由是反映主客体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前者是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后者是指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的观点作了唯物主义的改造。认为规律是客观的,自由不能摆脱客观规律而独立。人在未认识规律时,盲目地受其支配;当认识了规律,并利用它来改造世界时,必然就转化为自由。人认识必然,获得自由,都离不开实践。在实践的发展中,人类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2)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①自由

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论自由观的片面性。它立足于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观点阐明人的自由的本质。它认为自由是一个主体性范畴,是人的主体性的最充分的体现。人如果失去了主体性,只是顺从客体,或只是消极地逃避外在的限制,是不会有自由的。虽然人必须顺应客体,也受到外在的限制。但人又能够运用自己的实践力量去打破外在的限制。这才是人的自由的真正意义。

②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a.自由受必然的限制

人的外在限制在于客观的必然性。客观世界遵循它固有的规律,客观世界的规律同时也是支配人自身的规律。支配外部自然界的规律与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是同一的,不论外部世界的规律还是支配人本身的规律,作为一种客观的必然性,都对于人的存在和活动具有强制性。人永远不能摆脱客观必然性的制约,不能超出客观必然性所限定的范围去寻找自由,这就是人的自由的限度。

b.必然为自由提供可能性

必然性所规定的可能性的范围仍是相当广阔的。必然性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因此,必然性实现的具体形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是人可以选择的。这就是人的自由的客观根据。尽管人的存在和活动要受到客观必然性的限定,但人在必然性所规定的可能性范围内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决定,并通过实践把选定的可能变为现实,获得自由,而不只是消极被动地被客观必然性所决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社会实践的观点引入自由观,作为自由观的基础,阐明了人既受外在限制又可以打破外在限制的辩证关系即必然和自由的辩证关系。(3)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①内涵

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所支配,即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是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揭示了不同社会状态的本质的两个范畴。借助于这对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阐明了自然和社会这两个领域内自由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历史领域自由的实质。

②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a.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之间对立的扬弃

劳动时间是指人类为维持和再生产自身的生命所必需的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时间,自由时间则是指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即可以用于从事科学、艺术、社会管理等非物质生产活动的时间。当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劳动者能够超出自身的需要而为社会提供剩余劳动时,即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可以区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时,人类就无须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上,而可以腾出一部分时间去从事物质生产以外的科学、艺术等活动。这种以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自由时间的出现,对于人类自由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了自由时间,才有人类能力的发展,才有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的自由王国就是依靠自由时间建筑起来的。

b.劳动的普遍化的实现

劳动的普遍化是指劳动在一切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所应承担的那部分社会劳动转嫁给他人。一切社会成员的可供支配的时间都分为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两部分,每个人都既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物质生产劳动,又享有自由时间,并运用自由时间去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同一。这时,尽管物质生产劳动仍是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须进行的活动,但劳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了以发展自身能力为目的的活动,成了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

c.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改造

实现劳动的普遍化以扬弃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对立,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其中最基本的是下述两个方面:

第一,必须有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只有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游离的自由时间足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能实现劳动的普遍化,才具有消除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对立的物质基础。

第二,必须有社会关系的根本改造,即必须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矛盾是一种社会矛盾,只有通过社会关系的变革才能解决。

8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中是如何理解“劳动”的?[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和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劳动是人的“类生活”,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了。马克思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①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

劳动产品是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劳动产品本应属于劳动者。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产生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②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

劳动的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是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的结果。产品是劳动者的生产活动创造的,产品是果,生产活动是因,产品的异化根源于生产活动本身首先异化了。由此,马克思得出异化劳动的观点。

③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类存在物,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也是人根本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这种类本质通过对象化,即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自然界得到表现和确证。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使人不能确证其类本质,劳动本身的异化则把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于是造成了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人变成了丧失类本质的人。

④人与人相异化

这是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因为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能成为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必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