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证因方论集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04:10:10

点击下载

作者:王键,陆翔,许霞,孟庆威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证因方论集要

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证因方论集要试读:

前言

新安医学是有代表性的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之一。新安位于古徽州地域,自南宋至清末,新安医家秉承儒学之风,勤于实践探索,勤于著书立说,形成自身特色,为中医药学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800多年绵延不断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有志记载的医家800余位,医籍800余种,现存者近400种。本次《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是从现存新安医籍中选取9种在文献版本、医学学术上均具有较高价值的珍善本医籍,通过研究整理校注后出版。

此次《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书目的选定,注重学术特色与价值,同时把握以下原则:(1)以选择未经现代整理校注出版者为主,对个别已经他人整理校注出版而确需再校注者,可选入此次书目。(2)目前存本较少但又不失为善本者,其中也包括海内孤本,整理校注出此书对现代利用罕少版本医籍有所帮助。(3)在中医的某一方面的学术价值较高,或对入门学习中医有所帮助者,整理校注出版对现代学习与研究有所裨益。(4)整理校注出版此书对了解著者在某一方面的研究思路有所帮助,或使某位医家著作的现代整理校注本得以成全。

现将选定的9种医籍情况概述如下:

1.《脉症治方》(约成书于1568年,吴正伦编撰)该书强调治病必须脉、症、治、方四者相承,将《伤寒论》的病证归纳为“有表实、有表虚、有里实、有里虚、有表里俱实、有表里俱虚、有表热里寒、有表寒里热、有表里俱热、有表里俱寒、有阴症、有阳症”12个类型,对后世研究《伤寒论》颇有启示。吴正伦认为温疫乃“杀厉之气,严寒之毒”,系四时不正之气,传染性强,应于春秋间服药预防。此外,该书还记载了重用土茯苓治疗梅毒的案例,是一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医著。

本次校注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十种》影印“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珍藏清代康熙癸丑年(1673)刊本”为底本。

2.《程氏释方》(成书年代不详,程伊编撰)该书共释方800余首。分为中风、伤寒、伤暑、湿证、燥结、火、疟疾、痢疾、泄泻等49门。每方“取方训义,集药为歌”。释文依据历代医籍,附以己见,阐奥释疑,有助于对方剂的理解运用;并将每方药物组成编为五言或七言歌诀,以便记诵。

本次校注以中华书局2016年版《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影印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明嘉靖刊本《程氏释方》为底本。

3.《证因方论集要》(成书于1839年,汪汝麟编撰)该书博采众方,尤以喻嘉言、王晋三之方为多。列有51种病证,其中内科杂症较多。作者以为伤寒六经表里条例繁多,所以未有收载。全书“证各有因,因各有方,方各有论”,理法方药规范,条理有序,是一部切合实用的方书。

本次校注以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中医珍本丛书》影印“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无止境斋刻本”为底本。

4.《方症会要》(初刊于1756年,吴玉榗、吴迈编撰)该书共收46种病症,以内科疾病为主,每病有论有方,其论多结合经旨及临证体验而发,是一部较为实用的方论医书。

本次校注以中医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中医珍本丛书》影印“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吴氏家刊本”为底本。

5.《医学入门万病衡要》(成书年代不详,洪正立编撰)该书以内科时病、杂病证治为主,兼及妇科诸疾,共收集80多个病证,汇为一册。书中辑取刘河间、陶节庵、李东垣、朱丹溪和陈自明之热病、伤寒、杂病、妇科病等前贤有关的论述,以及朱肱、许叔微、杨仁斋、虞花溪及《局方》《世医得效方》等医著,并结合本人临证心得,对辨证用方加以阐发,是一部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一定的临证实践认识的方书。

本次校注以中华书局2016年版《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影印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清顺治十二年(1655)序刻本为底本。

6.《本草备要》(初刊本)(刊于1683年,汪昂编撰)该书为作者的初刊本,全书由博返约,创新编撰体例,按自然属性将所载428种药物分为草部、木部、果部、谷菜部、金石水土部、禽兽部、鱼虫部、人部8部。每种分正文和注文。书中记述了“暑必兼湿”、冰片“体热而用凉”等新说,是一部学术价值较高的普及性本草著作。相较于增订本,初刊本虽在药物数量及个别认识上有所差异,但对了解作者编撰该书的原创学术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次校注是以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海外回归中医古籍善本集萃》影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延禧堂藏板、还读斋梓行刻本为底本。

7.《山居本草》(初刊于1696年,程履新编撰)该书收药1300余种,每药列入正名、别名、鉴别、炮制、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宜忌、附方等项。卷后列辨药八法,是一部集本草和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本草著作,对养生保健与食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次校注以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影印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丙子刻本为底本。

8.《医读》(初刊于1669年,汪机撰、程应旄补辑)该书分为药性、脉候、病机、方括四部分。为方便记诵,药性、脉候、病机三部分以四言为句,方括部分则以七言为句,缀以韵语。书内计载本草151味,辨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症95种,列医方282首。所述皆为有本之论,且化繁为简,由博返约,是一本颇为实用的医学入门读物。

本次校注以中华书局2016年版《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影印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江户时期覆刊本《汪石山先生医读》为底本。

9.《家传课读》(初刊于1878年,戴葆元编撰)该书将《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临证指南医案》三书内容和方剂进行专篇论述,是以歌括方式再加工而成的一部便于初学者诵读记忆和应用的书。

本次校注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光绪四年(1878)思补堂藏板刻本为底本。

本丛书是在2015年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整理的,2016年被人民卫生出版社列入出版计划,并得到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立项支持。

在选题与校注研究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余瀛鳌、王旭东、王振国、陈仁寿等专家的大力推荐与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校注工作中难免有欠妥之处,望同道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编委会2018年1月内容摘要

本书为清代新安医家汪汝麟(字石来)编撰,成书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全书共4卷,包括内科杂病、温疫、外科、耳、鼻、喉、眼科等51种病证,选方400余首,多为历久沿用的名方及广经时验的效方。每一病证概述其因,因证选方,循证论方,对于方剂的用药品性、遣方制度、化裁法则等均有详致分析,更广泛征引诸多名家方论,使得本书内容更加翔实可靠。本书体例精简,论述平实,不涉繁晦,纯为实用而设,极具临证参考意义,且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及教学研修者参阅。校注说明《证因方论集要》4卷,清代汪汝麟编撰,成书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一、作者生平简介

汪汝麟,字石来,新安海阳(今安徽休宁县)人,生卒年份不详,清嘉庆道光年间的医家。汪汝麟初举儒业,因“荐而不售”“乡场屡蹶”,遂致力医道。汪氏三十年广询昔贤,博览诸书,批阅抄诵,摘采成册,名《证因方论集要》。二、内容简介《证因方论集要》总计4卷,包括51种病证,以内科杂病居多,兼及温疫、外科、耳、鼻、喉、眼科等症,共列方400余首。

全书遵循“证各有因,因各有方,方各有论”之旨,以病统方,循因选方,辨证论方,既便于检索可以“按图索骥”,又论证晓畅避免“北辙南辕”。所选方剂精炼实用,多为历代经久沿用的名方及当时行之有效的验方,方剂组成、主治、方解及制备方法赅备,并广泛引用王晋三、柯韵伯、喻嘉言等前贤方家以及汪文绮、汪广期等新安医家的经验或论述,兼容并蓄,论方更为鞭辟入里。《证因方论集要》具备明确的临床指导意义,也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如藏书题记中所言该书“系家刻之本,印书不多”,因而弥足珍贵。三、版本简介

清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无止境斋刻本,为国内唯一刻本;198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此出版影印本,收于《中医珍本丛书》中。四、校注方案(一)版本选择

本书以“清道光二十年庚子无止境斋刻本”为底本。他校书目有:康熙初年清天盖楼藏板《医贯》;乾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绛雪园古方选注》;明崇祯十五年(1642)壬午本《删补颐生微论》;乾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医门法律》;明万历十四年(1586)友益斋刻本《医方考》;康熙十四年(1675)古怀堂本、康熙十四年(1675)步月楼本、1924年大成书局本《古今名医方论》(书中未标注者均为古怀堂本);乾隆九年(1744)致和堂本《伤寒论后条辨》;乾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景岳全书》;嘉庆白鹿山房刻本《金匮玉函经二注》;乾隆七年(1742)武英殿本《医宗金鉴》;乾隆二十年(1755)马中骅校刊本《伤寒来苏集》;日本享保十二年(1727)吉野家博文堂本《医方集解》;康熙四十八年(1709)宝翰楼刻本《张氏医通》;雍正十年(1732)慎德堂本《医学心悟》等。(二)校注原则

1.遵循《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细则(修订稿)》,对原书内容不删节、不增补。

2.全书繁体字转化为规范简化字,文字排列为横排,加现代标点。底本中的双行小字,改为单行小字。

3.由于该书实际仅有一种刻本,因此本次校勘主要采用他校、本校和理校。

4.原文“右”,因横排体例,均改为“上”。

5.底本中的异体字、俗字、古字、借字,保留原字,出注释之。

6.底本中字形属一般笔画之误,如属日、曰混淆,己、巳不分者,再如“血”讹作“皿”字,“术”误为“木”字。径改,不出校。

7.对生僻词语及常见词语的生僻含义先用汉语拼音加直音方式注音,简要注释,正文已有字义解释者,仅注音,不注释。

8.文后将方名按笔画顺序编排索引。校注者:许霞 孟庆威2017年12月自叙

医之为道广矣、大矣、精矣、微矣。《灵》《素》以下,代有名家,①世□传人,抉发透彻,炳若日星,学者知所遵循,自可春生寒复②,无如浅尝者流,择焉不精,习焉不详,谋道之心不足以胜其谋食③之心,其弊伊于胡底,余甚恻然。忆丁卯秋闱,荐而不售,后乡场屡蹶,遂专心致志于其中。昔贤诸书日夕披览,随手抄诵,尤倾心于喻嘉言、王晋三前辈,三十年来稍有所得,摘采一册,颜曰《证因方论集要》。证各有因,因各有方,方各有论。而不及脉者,以脉象诊④⑤候须详考沈金鳌《脉诀》、张石顽《诊中三昧》,庶可融会贯通。⑥亦不载伤寒者,以伤寒六经表里条例繁多,非综覈喻嘉言《医门法律》、柯韵伯《伤寒论翼》,必不能得心应手。业斯道者,果记诵不①辍,则临证自无贻误。是编非敢谓可为矩矱,然明白晓畅,按图索②骥,庶免于北辙南辕,彼未能操刀而使割者置诸案头,或不无小补云尔。① □:原字缺。② 复:原字漫漶不清,疑为“复”。③ 秋闱:科举考试。一名“秋试”,即“乡试”,明清例于八月中举行。④ 脉诀:当是《诸脉主病诗》。⑤ 诊中三昧:应作“诊宗三昧”。⑥ 覈(hé合):同“核”。① 矩矱(yuē曰):规矩法度。② 未能操刀而使割: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不会用刀的人去宰割,比喻让无实践经验者办事。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孟夏月海阳汪汝麟石来氏志卷一类中

非肝肾阴亏,则肝肾阳亏,岂真有外风之可搜逐哉?其证昏晕厥①②仆,半身不遂,口眼斜,舌瘖流沫,景岳先生类风非风门辦别最晰,宜详考焉。① 瘖(yīn音):同“喑”,下同。嗓子哑,不能出声;失音。② 辦:同“辨”,下同。河间地黄饮子

治舌瘖不能言,足废不能行。此少阴气厥不至,急当温之。凡阴虚有二,此阴中之火虚也。

熟地 巴戟天 萸肉 肉苁蓉 川斛 五味子 制附子茯苓 石菖蒲 远志 麦冬 肉桂 姜、枣同煎。

熟地以滋根本之阴,巴戟、苁蓉、官桂、附子以返真元之火,川斛安脾而秘气,山萸温肝而固精,菖蒲、远志、茯苓补心而通肾脏,麦冬、五味保肺以滋水源。使水火相交,精气渐旺矣。大补元煎

治气血大坏,精神失守,危剧等证。

熟地 人参 山药 枸杞子 杜仲 炙甘草 当归萸肉

人参大补阳气以培元,熟地大补阴血以生精。佐当归、山药和血补脾,杜仲、枸杞入肾强阴。山萸味酸,入肝以养血,入肾以固精。炙甘草和中以补脾气。故曰大补元也。参附汤

治真阳不足,上气喘急,呃逆,自利,手足厥冷,呕恶,自汗,盗汗,头晕等症。

人参 熟附子

人参甘温,大补元气。附子辛热,大壮真阳。气复阳回,垂绝之危险可救矣。归脾汤

治思虑伤脾,不能摄血,致血妄行,或健忘怔忡,惊悸,盗汗,嗜卧,少食,大便不调,心脾疼痛。蒸炒

人参 白术 茯神 枣仁 炙黄芪 当归 远志 木香 炙甘草 龙眼肉引(一方木香易炒白芍)。

心藏神而生血,脾藏意而统血。参、苓、芪、术、炙草甘温,可以补脾。龙眼、枣仁、归身、远志濡润,可以养心。佐以木香者,因①思虑所伤,三焦气阻,藉其宣畅,则气和而血和,且平肝可以实脾,血之散于外者,悉归中宫而听太阴所摄矣。① 藉:同“借”,下同。凭借。涤痰汤

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半夏 胆星 橘红 枳实 茯苓 人参 菖蒲 竹茹甘草 生姜

心脾不足,风邪乘之,而痰与火塞其经络,故舌本强而难语也。人参、茯苓、甘草补心益脾而泻火。陈皮、南星、半夏利气燥湿而祛痰。菖蒲开窍通心,枳实破痰利膈,竹茹清燥开郁。使痰消火降,则经通而舌柔矣。真武汤

治气虚,中寒,腹痛,厥仆。

茯苓 白芍 生姜 白术 附子

寒邪直犯阴经,气血一时凝塞。姜、附可以壮火回阳。苓、术可以补土利水。再用芍药以收其阴气。其余与伤寒厥阴、少阴同法。补肾生肝饮

治肝肾精亏,经脉失荣,血不运行,气不贯通,气血两虚,不仁不用。炒

当归 熟地 炒白芍 女贞子 山药 人参 枸杞子丹参 炙甘草

熟地、枸杞滋养肝肾之阴。归、芍益血,丹参生血。女贞,少阴之精,专补北方。人参、山药、炙草培补脾土,为胃行其津液,灌溉四脏。养血以除燥,则真阴复而假风自熄;补水以制火,则肾气充而虚痰自化;补阳以生阴,则元阳回而水泛自消。风痰之药不可用,断断如也。八味顺气散

治中风,正气虚,痰涎壅盛者。土炒炒炙

白术 茯苓 青皮 白芷 陈皮 乌药 人参 甘草

参、苓、术、草,四君子汤也。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用四君以补气。治痰之法,利气为先,故用青皮、白芷、乌药、陈皮以顺气,气顺则痰行而无壅塞之患矣。此标本兼治也。龟鹿二仙膏

大补精髓,益气养神。

鹿角 龟版 枸杞子 人参

天一生水,水为万物之元。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鹿角为君,龟版为臣。鹿得天地之阳气最全,善通督脉;龟得天地之阴气最厚,善通任脉。二者血气之属,异类有情,竹破竹补之法也。人参为阳,补气中之怯;枸杞为阴,益血分之旺,故以为佐。是方也,一阴一阳,无偏攻之忧;入气入血,有和平之美。由是精生而气旺,气旺而神昌,故曰二仙。眩运

有虚运、火运、痰运之分。虚有阴虚,有阳虚;火有虚火,有实火;痰有虚痰,有实痰。倘虚实不辨,阴阳不分,痰火不察,其不误治者鲜矣。八味地黄丸

治相火不足,虚羸少气,王冰所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也,尺脉弱者宜之。砂仁酒拌,九蒸九晒,八两去核,酒润,四两四两

地黄 山萸肉 山药 茯乳拌,三两三两三两一两一两苓 丹皮 泽泻 熟附 肉桂 蜜丸。

地黄生中州之处,得土气最厚。曰地曰黄,顾名思义为黄庭之要药。但其禀质沉实,必须制度如法,得太阳之火,方能熟之,更得桂、附辛热佐之,贞下起元,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真水真火得以既济,元关一窍悟者得之。山药、茯苓性味甘平,土金药也,引入二经以滋化源。山萸酸温,强阴气以润血脉。丹皮辛凉,泻阴分之伏火。泽泻咸寒,泻阳分之邪火,又导火邪从膀胱而出。得十补一泻之义,无壅滞矣。六味地黄丸①

治肝肾不足,真阴亏损,腰痛,足酸,自汗,盗汗,水泛为痰,发热,咳嗽,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遗精,便血,消渴,淋沥,舌燥,喉痛,虚火牙痛等证。① 损:原作“捐”,据文义改。砂仁酒拌,九蒸九晒,八两酒润,四两乳拌,四两

地黄 山萸肉 山药 茯乳拌,三两三两三两苓 丹皮 泽泻 蜜丸,盐汤下。

熟地味厚为滋阴上药,主补肾填精,故以为君。山萸味酸归肝,乙癸同治之义,且肾主闭藏而酸敛之性与之宜也。山药色白味甘,入土金二脏,能培土生金,葆金生水,以滋化源也。丹皮清肝,用主宣通,所以佐山萸也;茯苓益脾,用主通利,所以佐山药也。至于泽泻有三功焉:一曰利小便以清相火;二曰行地黄之滞,引诸药直达肾经;三曰有补有泻,故用为使。此方为益肾之圣药。回阳返本汤

治阴盛格阳,回阳补虚之剂。

熟附子 干姜 炙甘草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腊茶陈皮 面戴土浆水煎阳者,下虚也,加葱白七茎

节庵变易仲景之白通汤,而为回阳补虚之制。葱白、干姜、附子藉以通阳温经;人参、五味、麦冬藉以收阴生脉。然阴阳格拒,病深在脏,又非温经生脉所能通也。而节庵更有生心化裁之妙,佐以广皮芳香利气,土浆静镇中宫,线通气道,使以腊茶芳香苦降为之向导,大破格拒之阴,其飞越之阳有不翕然返本者耶?八味养血汤

治阳虚眩晕,益火之源以生元气。

熟地 当归 山药 肉桂 茯苓 炒白芍 熟附子 丹皮 泽泻 山萸肉

地黄、萸肉、山药补足三阴经;泽泻、丹皮、茯苓补足三阳经。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以填塞浊阴为补;腑者,如府库之出入,以通利清阳为补。复以肉桂,从少阳纳气归肝。复以附子,从太阳纳气归肾。加归、芍者,养血生精,并可以柔桂、附之刚也。八味生脉汤①

治仝上。① 仝:为“同”的古字,下同。

熟地 人参 麦冬 山药 萸肉 丹皮 茯苓 肉桂熟附子 泽泻 五味子

先天无形之火,乃真阳之火。人身无此火,则神机灭息,生气消②亡矣。惟桂、附能入肾命之间而补之,故加入六味中。复以人参、麦冬、五味以收阴生脉而虚火归经矣。② 惟:同“唯”,下同。六味归芍汤

治阴虚眩晕,壮水之主以生精血。

熟地 当归 山药 萸肉 炒白芍 茯苓 丹皮 泽泻

地黄味苦入肾,固封蛰之本;泽泻味咸入膀胱,开气化之源。二者补少阴、太阳之精也。萸肉味酸入肝,补罢极之劳;丹皮味辛入胆,清中正之气。二者补厥阴、少阳之精也。山药味甘入脾,健消运之机;茯苓味淡入胃,利入出之器。二者补太阴、阳明之精也。足经道远,故制以大;足经在下,故治以偶。加归、芍者,以生肝木之汁,熄内风也。六味生脉汤

治仝上。

熟地 茯苓 山药 萸肉 丹皮 泽泻 人参 麦冬五味子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六味汤为补肾之圣药,复以生脉散,得金水相生之妙用也。茯神汤

治煎厥。去木镑片炒去心

茯神 羚羊角 北沙参 枣仁 玉竹 五味子远志 龙骨《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处方当从益阴为主,何则?目盲不可以视,肝精不交于阳也,以玉竹、羚羊角、北沙参、枣仁凉肝热,救阴精。耳闭不可以听,肾精不承于阳也,以远志通调肾经不足之气。五味子收摄肾经耗散之精。茯神、龙骨收肝肾散漫之阳。补救阴阳,纤悉毕贯矣。赤茯苓汤

治薄厥。

赤苓 陈皮 麦冬 人参 桔梗 芍药 槟榔 生姜《生气通天论》曰:大怒则形气绝,血郁于上,使人薄厥。薄者,气血相薄也。用赤苓、陈皮、生姜利肺经血分之郁;用麦冬、桔梗清肺经气分之郁。人参固肺经之正气,使之下续真阴。白芍约肝经厥逆之气。使以槟榔导引至高之气下行,其厥自平。益气补肾汤

治色欲伤肾,气逆不能归原,眩运,耳鸣,耳聋。土炒炒

人参 炙黄芪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山药 萸肉加姜为引。

参、苓、术、草功专健脾和胃。复以黄芪大补脾阳,山药大补脾阴。萸肉味酸入肝,并可摄纳肾气。中土有权而气逆自归原矣。八珍汤①

治气血两虚,皮寒骨热,烦躁作渴,饮食不进,小腹胀痛,眩晕,昏愦等证。① 胀:原作“肫”,据《删补颐生微论》改。炒蒸炙

熟地 归身 白芍 川芎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气为卫属阳,血为营属阴,不可使其偏胜,不可使其失养者也。纯用四物则独阴不长,纯用四君则孤阳不生,二方合用,则气血有调和之益,阴阳无偏胜之虞,诸症悉退矣。若真阴内竭,虚阳外鼓者,则于本方加黄芪以助阳固表,加肉桂以引火归元,名十全大补汤。竹叶石膏汤②

治实火眩运,仲景原治阳明汗多而渴,鼻衂,喜水,水入即吐,及暑热烦躁等证。② 衂:同“衄”,下同。炙

石膏 人参 麦冬 半夏 甘草 竹叶 粳米 加枣煎。

此分走手足二经而不悖于理者。以胃居中焦,分行津液于各脏,补胃泻肺,有补母泻子之义也。竹叶、石膏、麦冬泻肺之热;人参、半夏、炙草平胃之逆。复以粳米缓于中,使诸药得成清化之功。是亦白虎、越脾、麦冬三汤变方也。二陈汤

治痰饮呕恶,风寒咳嗽,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脾胃不和等证。炙

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姜、枣引。

半夏辛热能燥湿,茯苓甘淡能渗湿。湿去则痰无由以生,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陈皮辛温能利气,甘草甘平能益脾。益脾则土足以制湿,利气则痰无能留滞,益脾治其本,利气治其标也。如渴而喜饮水者,宜去半夏之燥而易贝母之润。渴而不能饮水者,虽渴犹宜半夏也,此湿为本,热为标,非真像也。《宣明》加黄芩治热痰。贝母瓜蒌散

治肺火壅遏,头眩。

贝母 瓜蒌霜 茯苓 橘红 桔梗

贝母、瓜蒌辛苦,以宣肺壅;茯苓、橘红甘辛,以通肺气;桔梗上开肺郁而痰饮自祛矣。六君子汤

治虚痰眩运,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久患疟痢,或食饮难化,或呕吐吞酸,或咳嗽喘促等证。土炒炙

人参 白术 茯苓 广皮 半夏 甘草

四君子汤加广皮以顺气,更能开胃进食。虚而有痰再加半夏,半夏虽燥,得参、术、苓、草以和之,亦化为君子,故亦曰六君子汤。若虚火等症,须加炮姜,其功尤速。二陈四物去熟地加天麻汤

治血少痰多眩晕。炒炙

陈皮 半夏 茯苓 当归 白芍 天麻 川芎 甘草姜、枣煎。

二陈汤,化痰神剂也。四物汤,养血要药也。去熟地之滞,加天①麻之润,故能治眩晕而効。① 効:同“效”,下同。左归饮

此壮水之剂也。凡命门之阴衰阳胜者,宜此方加减主之。炙

熟地 山药 茯苓 枸杞子 萸肉 甘草

熟地滋阴养血,枸杞色赤补阳,山萸入肝肾以补精,炙草和中而泻火,山药健脾,茯苓益胃。燥证

治燥当分内外二因,秋伤于燥,冬生咳嗽,是外因也。水亏精弱,真阴日涸,是内因也。贵在生津润燥,保肺救脾,滋养肾阴,思过半矣。(一名复脉汤)炙甘草汤

原治心悸,王焘治肺痿,孙真人治虚劳,三者皆是津液燥淫之证。去皮去心

炙甘草 桂枝 人参 麻子仁 生地 阿胶 麦冬 生姜擘 大枣 加清酒仝煎。①《至真要大论》云:燥淫于内,金气不足,治以甘辛也。苐药味不从心肺而主乎肝脾者,是阳从脾以致津,阴从肝以致液,各从心肺之母以补之也。人参、麻仁之甘,以润脾津。生地、阿胶之咸苦,以滋肝液。重用地、冬浊阴,恐其不能上升,故君以炙甘草之气厚,桂枝之轻扬,载引地、冬上承肺燥。佐以清酒芳香入血,引领地、冬归心复脉。仍使以姜枣和营卫,则津液悉上供于心肺矣。喻嘉言曰:此仲景伤寒门中之圣方也。① 苐:同“第”,下同。清燥救肺汤

主治诸气郁,诸痿喘呕。经霜者炒,研炒黄

桑叶 石膏 胡麻仁 甘草 杏仁 人参阿胶 麦去毛净,蜜炙冬 枇杷叶

燥曰清者,伤于天之燥气,当清以化之,非比内伤血燥,宜于润也。肺曰救者,燥从金化,最易自戕肺气,经言:秋伤于燥,上逆而咳,发为痿厥。肺为娇脏,不容缓图,故曰救。石膏之辛,麦冬之甘,杏仁之苦,肃清肺经之气。人参、甘草生津补土,培肺之母气。桑叶入肺走肾,枇杷叶入肝走肺,清西方之燥,泻东方之实。阿胶、胡麻色黑入肾,壮生水之源,虽亢火害金,水得承而制之,则肺之清气肃而治节行,尚何有喘、呕、痿厥之患哉?嘉言喻氏此方可谓补轩岐之不及。清燥养营汤

治外燥,皮肤皴揭,筋爪枯。肝血虚,则风热而金燥。炒

当归 熟地 白芍 秦艽 防风 甘草 生地 黄芩

证为血虚而水涸。当归润燥养血为君。二地滋肾水而补肝,芍药泻肝火而益血为臣。黄芩清肺热,能养阴退阳。艽、防散肝风,为风药润剂,又秦艽能养血荣筋,防风乃血药之使。甘草甘平泻火,入润剂则补阴血,为佐使也。活血润燥生津饮

治内燥,津液枯少。炒研泥

当归 白芍 熟地 天冬 麦冬 栝蒌根 红花 桃仁

归、芍、地黄滋阴可以生血。栝蒌、二冬润燥兼能生津。桃仁、红花活血又可润燥。生脉散

治热伤元气,倦怠气短,口渴汗出,金为火制,水失所生而致咳嗽喘促等证。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人参甘温,固其中气;麦冬甘润,保其肺气。肺气为火所乘,则散涌而不收,故以五味酸而敛之。若有兼症,以治变之法随证加减可也。参乳汤

人身之燥,非血不泽,此方救燥病之根。

人参 人乳

人参味甘益血。人乳本血所化,味甘咸,入脾、肺、肾三经,补益精气血,阴血充足则内燥平。益血润肠丸

治气血两虚,诸般秘证。

熟地 当归 肉苁蓉 麻仁 杏仁 枳壳 苏子 橘红阿胶 荆芥

气虚则寒,血虚则热,寒热相搏而凝结之病。生地黄、当归、阿胶、麻仁、杏仁、苁蓉补血而润下者也。气行则血行,故以橘红、苏子、枳壳以通之。荆芥少去其胃脏之风。①欬嗽① 欬(kài忾):同“咳”,下同。

欬嗽一证,外感内伤不同,阴阳虚实有别。治外感之症,升发肺气,使邪从外达,疏通肌腠,使热从表散。治内伤阴虚咳嗽,补阴敛阳,使肺气充实,补水保元,使虚火归源。治内伤阳虚咳嗽,温补真元,使生气上布,填助真火,使阴寒冰消,盖肺属辛金,生于己土,参、芪所宜急进,非徒清金而已。止嗽散

治初感风寒诸般咳嗽。

桔梗 荆芥 紫菀 百部 白前 甘草 陈皮 加生姜。

主以甘桔汤,复以荆芥去上焦风热,陈皮、生姜宣通中焦,紫菀、百部、白前润肺而清热,此通治也。泻白散

治肺气热盛,欬嗽而喘,面肿身热。

桑白皮 地骨皮 生甘草 粳米

肺气本辛,以辛泻之,遂其欲也。盖喘咳面肿,气壅热郁于上,治节不行,是肺气逆也。经言: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然肺虚气逆,又非大苦大寒所宜,桑皮、甘草其气俱薄,不燥不刚,虽泻而无伤于娇脏。复以地骨皮之苦泄阴火,退虚热而平肺气。使以甘草、粳米缓桑、骨二皮于上,以清肺定喘,非谓肺虚而补之以米也。加味甘桔汤

治风火郁热初起,以此方消散之。炒

甘草 桔梗 荆芥 牛蒡子 土贝 薄荷

荆芥、薄荷消风。牛蒡、土贝散热。甘、桔清火。风热咳嗽最稳。新制清金汤()

治风温不宜辛散,用苦降甘润之法,自无变更。

甘草 桔梗 玉竹 川贝 黑豆衣 桑叶 地骨皮 甜梨 白粳米

汪石来曰:此足阳明、手太阴药也。养胃即以清肺。甘草、粳米缓中,玉竹、贝母甘润,以治温热,桑叶、地骨辛凉,以平木火。盖风必生燥,温必伤津,甜梨甘寒用以清燥生津。黑豆衣祛风,桔梗载诸药上行也。紫菀汤

治劳热久咳,吐血吐痰。盐水炒

紫菀 阿胶 知母 贝母 桔梗 甘草 人参 茯苓 五味子

劳而久咳,肺虚可知,即有热症,皆虚火也。海藏以保肺为君,故用紫菀、阿胶。以清火为臣,故用知母、贝母。以参、苓为佐者,扶土生金也。以甘、桔为使者,载药入肺也。五味滋肾经不足之水,收肺家耗散之金,久咳者所必收也。四君子汤

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大便不实,体瘐面黄,或胸膈虚痞,吞酸,痰嗽,善患疟痢等证。土炒炙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加姜、枣煎。

汤以君子名,功专健脾和胃,以受水谷之精气而输布于四脏,一如君子有成人之德也。入太阴、阳明二经,然其主治在脾,故药品分两皆用偶数。白术健脾阳,复人参保脾阴;炙草和胃阴,复茯苓通胃(加黄芪、阳。大枣悦脾,生姜通胃理运,阴阳刚柔相济,诚为生化良方扁豆治脾胃气虚)。金沸草散

治风热壅肺,咳嗽,吐血,兼治伤风,头目昏痛,咳嗽多痰等证。

旋覆花 前胡 赤芍 制半夏 赤苓 荆芥穗

风热盛即气壅,气壅则痰上,痰上则咳嗽,因而唾血者,皆风热使之然也。但用轻扬之剂,疏其风而热自解。旋覆、前胡治风而兼行痰;荆芥消风而兼行气。半夏治痰兼破气逆;赤芍调血兼能制急。赤苓引下行两手经而诸症安矣。补肺阿胶散

治肺虚有火,嗽无津液而气硬者。

阿胶 马兜铃 甘草 杏仁 牛蒡子 糯米

马兜铃清热降火,牛蒡子利膈滑痰。杏仁润燥散风,降气止咳。阿胶清肺滋肾,益血补阴。气顺则不硬,液补则津生,火退而嗽息矣。土为金母,故加甘草、糯米以益脾。(金匮)麦门冬汤

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救燥生津,止逆下气。

麦冬 半夏 人参 甘草 粳米 大枣

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咳、上气、喘也。仲景另辟门户,用人参、麦冬、甘草、粳米、大枣大生胃津,救金之母气,以化两经之燥。独复半夏一味之辛温,利咽止逆,通达三焦,彻土绸缪,诚为扼要之法。补肺汤

治肺虚咳嗽。炙炒炙

人参 黄芪 五味子 紫菀 桑皮 熟地

参、芪脾胃药也,肺虚而益脾胃,乃虚则补其母也。地黄滋肾药也,肺虚而益肾,恐其失养而盗气于母也。五味酸收药也,咳多必失气,故用酸以收之。紫菀凉肺中之血,桑皮清肺中之气,所谓随其实而泻之也。益其所利,去其所害,则肺受益矣,故曰补肺。四阴煎

保肺清金之剂,四从金数,曰四阴也。炙炒

熟地 麦冬 茯苓 甘草 百合 白芍 沙参

百合、沙参保肺清金;生地、麦冬润燥除烦。芍药收敛肺经之气;茯苓制伏燥金之权。甘草和中益胃。申先生制琼玉膏()

滋液救焚,使补力直行下焦,不助上热,治虚劳干咳。

生地 茯苓 人参 白蜜 熬膏。

以地黄为君,令水盛而火自消也。损其脉者益其气,故用人参以鼓生发之元。虚补其母,故用茯苓以培万物之本。白蜜为百花之精,①味甘为脾,性润悦肺且缓燥急之火。四者皆温良和厚之品,诚堪宝重,珍赛琼瑶。① 为:《古今名医方论·卷四·琼玉膏》条作“归”。外台杏仁煎

治劳役表疏,寒袭于肺,上气干咳,肺痿,声哑。忌猪肉。一斤,去皮尖,捣熬作酪五合五合,以牛乳煎成者

杏仁 白蜜 酥油 生姜三合汁

上四味,以水三升,内杏仁酪,煎搅可减半,内姜汁,煎如稀糖,八合内酥蜜,煎令如稠糖。每服一匙,日三服夜一服。一方加贝母,一升三合别筛末,苏子汁,以七小合苏子研和水滤取汁。一方加生地汁、五合生麦冬汁。

杏仁入肺,功专降逆定喘。臣以蜂蜜之利,酥油之滑,即佐以姜汁之上升,性皆同气相求者。逗留中焦,和脾胃,生肺津而干咳自止。加苏子、贝母者,降气分之火;加地黄、麦冬者,清血分之火。审证取舍,惟学者裁之。衂血附吐血 ()

血者统于心,藏于肝,生化于脾,宣布于肺,施泄于肾。凡咳血、咯血、唾血、吐血,皆五志之火,奔迫上冲,致血外溢,治宜壮水以制火,而寒凉不可轻投,宜补阳以生阴,而反治多有奇効。且土为万物之母,有生化精血之能;胃为五脏之本,有灌溉一身之力,脾土健运则阴生于阳矣。人参养营汤

治脾肺俱虚,恶寒发热,肢体瘦倦,食少作泻,口干,心悸,自汗等证。炒炙土炒炙

人参 白芍 黄芪 当归 白术 熟地 甘草茯苓 远志 五味子 桂心 陈皮 姜、枣为引。

养营者,调养营气,循卫而行,不使其行之度数疾于卫也。故于十全大补汤中减川芎行血之品,独用血分填补收敛之药,则营行之度缓;于气分药中加广皮行气之品,则卫行之度速。观其一加一减,便能调平营卫,使其行度不愆。复远志、五味者,经言:营出中焦,心经主之。以远志通肾,使阴精上奉于心。佐以五味收摄神明,一通一敛,则营有所主而长养矣。四物汤

治一切血虚、血热、血燥诸证。酒炒

当归 熟地 川芎 白芍①

张璐玉曰:四物为阴血受病之专剂,非调补真阴之的方。方书咸谓四物补阴,遂以治阴虚发热,火亢失血等证,蒙害至今。先辈治上下失血过多,一切血药置而不用,独推独参汤童便以固其脱者,以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也。昔人有言:见血无治血,必先调其气。又云:四物汤不得补气药,不能成阳生阴长之功。诚哉言也!然余尝谓此汤伤寒火邪解后,余热留于血分,至夜微热不除,或合柴胡,或加桂枝,靡不应手辄効,不可没其功也。① 张璐玉:应作“张璐”(字路玉)。七珍散

治久咯血成痨等证。蒸炙炙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山药 黄芪 黄粟米

此纯是气药,今以治血者,以久病伤脾肺,虽用血药,恐滋润之品益足损脾。脾为金母,故祇以脾为重也。虚则补其母,且培其土能不作泻,纵咯血甚尚可调治。若滋阴药多,病虽似减,倘一旦食少作泻,则不可知矣。故血证必用脾肺药收功,亦不易之法也。玉女煎

治水亏火盛,六脉浮洪滑大,烦热,干渴,头痛,牙痛,失血等证。

石膏 熟地 麦冬 知母 牛膝

阳明水亏火盛,非石膏不能泻火,非熟地、麦冬不能养阴,知母可以除烦,牛膝又能降下。镇阴煎

治阴虚于下,阳格于上,真阳失守,大吐大衄,六脉细脱,手足厥冷,危在顷刻者。炙

熟地 牛膝 泽泻 肉桂 制附子 甘草

熟地养营以镇阴,滋水以补阴。牛膝下降,收摄肾肝之火。泽泻佐牛膝而下行,可以纳气归原。甘草缓以守中,桂、附温以引火。此阴中求阳,坎离交治之法也。大造丸

治虚损劳伤,欬嗽,潮热。一具二两,童便浸,酥炙盐酒炒酥炙,各两半

紫河车 败龟版 黄柏 杜仲酒浸去心,清水浸淡去心各一两二两 牛膝 天冬 麦冬 人参 地黄 茯苓六钱,同煮,去之 砂仁 夏加五味子,酒米糊丸。女人去龟版加当归,乳煮糊丸。

此手太阴、足少阴药也。河车本血气所生,大补气血为君。败龟得阴气最全,黄柏禀阴气最厚,滋阴补水为臣。杜仲润肾补腰。牛膝强筋壮骨。地黄养阴退热,制以茯苓、砂仁入少阴而益肾精;二冬降火清金,合之人参、五味能生脉而补肺气。大要以金水为生化之源,合补之以成大造之功也。犀角地黄汤

治吐衂,便血,妇人血崩赤淋。炒镑片

生地 白芍 丹皮 犀角

此足阳明、厥阴药也。血属阴本静,因诸经火逼,遂不安其位而妄行。犀角大寒,解胃热而清心火。芍药酸寒,和阴血而泻肝火。丹皮苦寒,泻血中之伏火。生地大寒,凉血而滋水。以共平诸经之逆也。《医贯》曰:犀角地黄汤乃衂血之的方。盖犀,水兽也,可以分水,可以通天。鼻衂之血从任督而至巅顶入鼻中,惟犀角能下入肾水,引地黄滋阴之品由肾脉而上,故为对症。

王晋三曰:按《本草》犀角地黄能走心经,专解营热,余因革去丹皮、赤芍,易以连翘入心散客热,生甘草入心和络血,以治温热证热邪入络之方,于理无悖。生地黄饮子

治吐血、衂血、下血、溺血皆属热证。炙炒

生地 熟地 枸杞子 黄芪 白芍 天冬 甘草 地骨皮 黄芩

二地并用,熟以益阴,生以凉血。黄芪、甘草补气,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也。天冬清上。白芍敛肝。枸杞、地骨退热除蒸。黄芩平诸热。盖血得热则妄行也。清肺补阴汤

治阴虚内热,法当用甘寒,不当用苦寒之剂。炒

天冬 麦冬 桑白皮 贝母 枇杷叶 地骨皮 五味子白芍 鳖甲 苏子 车前子

肺为娇脏,少阴火旺必克辛金。天、麦二冬清心保肺。桑皮、地骨能泻肺热。贝母润燥。五味收阴。枇杷叶、苏子治火上逆,可降肺气。白芍和脾。鳖甲制肝。车前子甘能益脾,脾气散精,上输于肺,则肺气清肃矣。六味回阳饮

治阴阳将脱等证。炙制

人参 甘草 炮姜 附子 当归 熟地

人参、熟地两补阴阳。当归味甘补血。炙甘缓中回阳。附子温下焦都会之元阳。干姜理中焦阴寒之不足。黄芩芍药汤

治阴火载血上行,衂而不止者。酒炒

黄芩 白芍 甘草

黄芩能降火,芍药能收阴,甘草能缓急,阴火自不上逆矣。此即仲景黄芩汤治“热痢,腹痛,后重,身热,脓血稠粘”而去大枣者。王晋三曰:黄芩汤太阴少阳合病,自利,邪热不从少阳之枢外出,反从枢内陷,故舍阳而治阴也。芍药、甘草、大枣一酸二甘,使酸化甘中,以和太阴,则肠胃得博厚之通而利止矣。逍遥散

治肝脾血虚,郁怒伤肝,血少目暗,发热,胁痛等证。炒土炒

柴胡 当归 白芍 甘草 白术 茯苓《庄子》内七篇以逍遥名其首,盖郁为情志之病。丹溪虽论六郁,然思、忧、怒致郁者多。思则气结于心,伤于脾。忧则神志不遂,精气消索,心脾日以耗损。含怒未发,肝气内郁,乘胜于脾,治以柴胡,肝欲散也;佐以甘草,肝苦急也。当归以辛补之,白芍以酸泻之。治以白术、茯苓,脾苦湿也;佐以甘草,脾欲缓,用苦泻之,甘补之也。治以白芍,心苦缓,以酸收之;佐以甘草,心欲耎,以甘泻之也。加薄荷、生姜入煎即滤,统取辛香散郁也。薛立斋加山栀清气分郁火,丹皮泻血分郁热,其理甚通,宜遵之。止衂散

治饥困劳役,动其虚火,致衂不止等证。炒

黄芪 阿胶 生地 当归 白芍 赤苓

虚火可补,故用黄芪、当归、阿胶甘温之品以补之。赤茯苓能导丙丁之火从小水而下行,白芍能收阴气,生地能凉血热,三物者,去血中之热,自是冲和,虚火宜此。茜根散

治阴虚衂血。

茜根 生地 阿胶 黄芩 侧柏叶 炙甘草

肾阴虚则阳偏胜,故载血上行而致衂。是方也,阿胶能补虚,黄芩能养阴,甘草能缓急,茜根、侧柏、生地则皆去血中之热,能生阴于火亢之时者也。秦艽鳖甲散

治风劳,骨蒸壮热,肌肉削瘦等证。

秦艽 鳖甲 归身 知母 乌梅 青蒿 柴胡 地骨皮

秦艽、柴胡风药也,能治肌骨之风;地骨、知母寒品也,能疗肌骨之热。鳖,阴类也;甲,骨属也。骨以及骨,则能为诸药之向导;阴以养阴,则能退阴分之骨蒸。乌梅味酸,能引诸药入骨而收其热;青蒿苦辛,能从诸药入肌而解其蒸。复以当归,一以养血,一以导诸药入血,而除热于阴耳。圣愈汤

治一切失血,或血虚烦热,燥渴,睡卧不安,五心烦热作渴等证。酒炒炙

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人参 黄芪

柯韵伯曰:经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故阳中无阴,谓之孤阳;阴中无阳,谓之死阴。此方取参、芪配四物以治阴虚血脱等症,盖阴阳互为其根,阴虚则阳无所附,所以烦热燥渴,而阳亦亡;气血相为表里,血脱则气无所归,所以睡卧不安而气亦脱。然阴虚无骤补之法,计在存阳;血脱有生化之机,必先补气。此阳生阴长,血随气行之理也。此方得仲景白虎加人参之义而扩充者乎!凡治阴虚用八珍、十全卒不获効者,因甘草之甘不达下焦,白术之燥不利脾肾,茯苓渗泄碍乎生升,肉桂辛热动其虚火,此六味皆醇厚和平而滋润,服之则气血疏通,内外调和,合于圣度矣。喘证

喘有内伤、外感之分,阴虚、阳虚之异。面赤、口渴、大便秘,属阴虚;面㿠白、口不渴、大便泄,属阳虚。外感邪入而为喘,属肺受风寒,其来暴;内伤乃肺肾受病而为喘,其来渐。然阴虚作喘而补阴是矣,苐阴中有阳;阳虚作喘而补阳是矣,苐阳中有阴。惟取阴阳相济之义斯可耳。六安煎

治风寒欬嗽,痰滞气逆等证。炙炒研

茯苓 半夏 甘草 陈皮 白芥子 杏仁 加生姜煎。①

杏仁润肺散风。芥子消痰定喘。陈、夏祛痰。苓、草和中。生姜通阳达表。而痰喘自安也。① 肺:原作“沛”,据文义改。加味甘桔汤

治喘定哮。

甘草 桔梗 川贝母 百部 白前 橘红 茯苓 旋覆花

甘、桔以开肺郁。橘红、茯苓以利肺气。旋覆咸降。川贝甘润。百部清肺热。白前通肺窍。此手太阴药也。麻杏甘石汤

治温热内发,表里俱热,头痛身疼,不恶寒反恶热,无汗而喘,大烦大渴,脉阴阳俱浮者,用此发汗而清火。

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

喘者,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治寒喘也。今以麻黄、石膏加杏子,治热喘也。麻黄开毛窍,杏仁下里气,而以甘草载石膏辛寒之性从肺发泄,俾阳邪出者出,降者降,分头解散。喘虽忌汗,然此重在急清肺热以存阴,热清喘定,汗即不辍而阳亦不亡矣。观二喘,一寒一热,治法仍有营卫分途之义。八味汤加减

治阳虚作喘。

熟地 茯苓 山药 萸肉 丹皮 泽泻 杜仲 肉桂熟附子 人参 枸杞 菟丝子 鹿角胶①

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八味汤为主。复以人参、枸杞、菟丝、杜仲、鹿胶群队甘温之品,专入足少阴经,大补真火而阳虚之喘定矣。① 原:为“源”的古字。六味汤加减

治阴虚作喘。

熟地 茯苓 山药 萸肉 丹皮 泽泻 麦冬 沙参玉竹 苡仁 阿胶

壮水之主,以镇阳光,六味汤为主。复以麦冬、沙参、玉竹、苡仁、阿胶群队甘平之品,专入手太阴经,大补真水而阴虚之喘治矣。黄芩半夏汤

专治寒包热,兼治表里。酒炒

黄芩 半夏 紫苏 桔梗 枳壳 杏仁 甘草

半夏以解肺寒。黄芩以泄肺热。枳壳宽膈。杏仁消痰。紫苏疏腠。甘、桔取其辛苦散寒,甘缓除热也。金水六君煎

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气血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多痰,呕恶,喘满等证。炒炙

当归 熟地 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加生姜煎。

陈、夏、苓、草上达乎肺金,有祛痰补气之功;当归、熟地下滋乎肾水,有养营纳气之力。再藉生姜大力拔其虚陷之邪,和其表里之用也。徙薪饮

治三焦凡火,一切内热渐觉而未甚者。

陈皮 黄芩 麦冬 芍药 黄柏 茯苓 丹皮

黄芩清肺,麦冬润肺,此清润上焦之火也;芍药泻脾,茯苓渗脾,此渗泻中焦之火也;黄柏降肾中之火,丹皮泻君相之火,此滋降下焦之火也。少用陈皮通行三焦之气,宣达郁闷之痰耳。三才丹

治脾肺虚劳欬嗽。

天门冬 熟地 人参

天冬以补肺生水,人参以补脾益气,熟地以补肾滋阴。以药有天地人之名,而补亦在上下中之分,使天地位育、参赞居中,故曰三才也。喻嘉言曰:加黄柏以入肾滋阴,砂仁以入脾行滞,甘草以少变天冬、黄柏之苦,俾合人参建立中气,以伸参两之权,殊非好为增益成方之比也。五味异功散

治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呕吐或久患欬嗽,面浮气逆,腹满等证。土炒炙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右归饮

此益火之剂也。凡命门之阳衰阴胜者宜之。炙

熟地 肉桂 熟附子 萸肉 枸杞子 山药 杜仲 甘草

熟地、枸杞、炙甘草,左归饮也。易茯苓淡渗,使其不走真阳。加杜仲温平,佐补肝肾益阴。加桂、附温命门之火以归源。则阳衰助其阳,阴弱养其阴。人参胡桃汤

治喘急不能卧。连衣炒

人参 胡桃 玉竹 一方无玉竹。

人参大补肺气。胡桃可解膈内之痰饮,膈间痰化而嗽止声清,连皮能收肺经耗散之气,连膈能通命门之火,勿去之,喘即定。羊肉汤

镇逆固脱,仲景救逆汤之复方也。

左牡蛎 龙骨 川桂枝 炒白芍 熟附子 当归 精羊肉 生姜

韩祇和曰:救逆不应,当复羊肉,为效甚速。盖以阳盛于上而衰于下者,与以羊肉有情之品,比类从阳。先为眷恋在下欲脱之阳,然后重镇降逆,则在上失守之阳知有所归宿矣。肺痈

清肺之热,救肺之气,则肺不致焦腐。散其火结,涤其壅遏,以分散其势于大肠。日渐下移,因势利导,乃不易良法也。千金苇茎汤

治肺痈。

苇茎 苡仁 桃仁 瓜瓣①

苇,芦之大者。茎,干也。病在鬲上,越之使吐也。盖肺痈由于气血混一,营卫不分,以二味凉其气,二味行其血分,清营卫之气,因势涌越,诚为先着。其瓜瓣当用丝瓜者良,丝瓜经络贯串、房隔联属,能通入脉络脏腑,消肿化痰,治诸血病,与桃仁有相须之理。苡仁下气,苇茎上升,一升一降,激而行其气血,则肉之未败者不致成脓,痈之已溃者能令吐出。今时用嫩苇根性寒涤热,冬瓜瓣性急趋下,②合之二仁,变成润下之方,借以治肺痺,其义颇善。① 鬲:通“膈”。② 痺:同“痹”,下同。甘桔黑豆汤

初发宜此汤解毒开提。

甘草 桔梗 黑大豆

甘草和中解毒,黑豆散热解毒,桔梗开提肺气,初发用之,毒自解散。百合固金汤

治肺伤,咽疼,喘欬,瘼血等证。

生地 熟地 麦冬 贝母 百合 当归 白芍 元参桔梗 生甘草

此手太阴、足少阴药也。金不生水,火炎水干,故以二地助肾,滋水退热为君。百合保肺安神。麦冬清热润燥。元参助二地以生水。贝母散肺郁而除痰。归、芍养血兼以平肝。甘、桔清金成功上部。皆以甘寒培元清本,不欲以苦寒伤生发之气也。李士材曰,蕺庵此方殊①有卓见,然土为金母,清金之后亟宜顾母,否则金终不可足也。① 蕺庵此方殊有卓见,然土为金母,清金之后亟宜顾母,否则金终不可足也:《删补颐生微论·卷四·医方论第二十二·煎方六十三首·百合固金汤》条无“蕺庵此方”四字,“殊有卓见”后为“愚谓阴虚则足太阴必虚,而金位无母,姑用此方。清金之后,亟宜顾其母气,方为至治。若专事于肺而不取化源,则不唯土气难强,即金气亦终不可足也。滋阴者,其详审之。”通壅汤

治肺痈,咳嗽,吐脓血,咳引胸中痛。

桔梗 白及 橘红 贝母 甜葶苈 苡仁 甘草节 金银花

苡仁甘寒,益胃补肺。银花甘平,除热解毒。用以为君。川贝母辛散肺郁。甘草节甘泻肺火。用以为臣。白芨苦平,肺损可以复生。葶苈甘辛,肺闭可以疏泄。桔梗开提,橘红宣通,用以为佐使,共成化毒之功。肺痿

责在补肾水以镇阴火,生津液以润肺燥,所谓“补其肺者益其气,补其肾者益其精”,庶可起垂危于万一也。人参养肺汤

治欬吐痰涎色白,委顿,脉大无力,肺虚之证。

人参 茯苓 炙甘草 炙黄芪 阿胶 五味子

肺痿一证,大抵君火灼于上,肾气不相顾,土气不相救而阴液内耗。以参、芪、炙草补脾,大建中气。阿胶清肺,五味敛气归肾,茯苓以通阳明。如是则胃津大生,以救肺燥,金水相生而清肃令行矣。人参平肺汤

治肺痿。

人参 天冬 橘红 知母 甘草 茯苓 地骨皮 桑白皮 姜水煎。

委靡之象,无非木火炎上,肺脏之真气全泄而白血外溢。人参、甘草益气。天冬清金。知母、地骨养胃生津。桑皮泻燥。生姜、橘红辛通。茯苓味甘和脾,气平和肺。津生燥平,金得保全矣。保和汤

治肺痿。蒸

知母 贝母 天冬 麦冬 苡仁 甘草 桔梗 北五味 马兜蛤粉炒成珠铃 百合 阿胶 薄荷 服入饴糖一匙。

知母、天冬能清肺火。麦冬、贝母能润肺燥。马兜铃降肺气。五味子敛肺气。百合、阿胶补阴清热。甘草、桔梗和中利膈。苡仁肺痿肺痈要药,少入薄荷藉以开郁。消渴

消渴一证责在于下,肾水亏则龙火无所依而游行于中上,在胃则善食易饥,在肺则口渴喜饮,在肾则小水如膏。治法壮水生津,制火保元,而尤重于救脾胃,盖水壮则火熄,土旺则精生,真火归原则不渴不饥矣。徜补阴不应,不得不从反佐之治,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易简地黄饮子

治消渴,咽干,面赤,浮躁。炙拭

人参 生地 熟地 黄芪 天冬 麦冬 泽泻 石斛枇杷叶去毛净,蜜炙炒 甘草

此手足太阴阳明药也。喻嘉言曰:此方生精补血,润燥止渴,佐以泽泻泻膀胱之火,使小腑清利则心火下降,宿热既除,其渴自止矣。二冬汤

治上消。

天冬 麦冬 天花粉 黄芩 知母 人参 甘草

人参、甘、麦大甘,以复胃津。天冬、花粉苦甘,以清肺热。黄芩、知母苦降,以泄肺胃之火。生地八物汤

治中消。

生地 山药 知母 麦冬 黄芩 黄连 黄柏 丹皮

生地、丹皮以凉心火。麦冬、知母以清肺热。山药以养肺阴。三黄大苦大寒,所谓以苦泄之,以甘缓之也。黄芪汤

治心移寒于肺,饮一溲二,谓之死阴。炙

黄芪 人参 五味子 枸杞子 熟地 桂枝 生干姜河间原制有麦冬。

王晋三曰:饮少溲多者,饮入于胃,上输于脾,脾气不能散精,而精捍二气统归于肺,肺亦统输膀胱,水精仍不能四布,有下而不上,有柔而无刚,竟成一派死阴。方中用人参、枸杞、熟地以足经药治手经病,从阴中和阳,深中肯綮。独以麦冬、桑皮泻心肺二经之邪,于理未切。因率管见,损此二味,增以桂枝、干姜,盖桂枝、人参能和心经之阳,干姜、五味可摄膀胱之气,治足经而手经亦得其功,移寒之邪可解矣。麦冬饮子

治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亦死阴也。炙

麦冬 知母 人参 甘草 生地 茯神 栝蒌实 葛根 加竹叶数片。

热久消渴,烦心短气,津液日耗,渐成危证。治以人参、甘草和胃生津。麦冬、知母救肺阴。生地、茯神清心热。葛根升胃津。栝蒌止消渴。危证立方,止求无过,治本之图不为迂矣。竹叶黄芪汤

专治肺经热消。煅炙炙制

淡竹叶 石膏 麦冬 人参 黄芪 甘草 半夏生地 当炒炒归 白芍 川芎 黄芩

四方互复,独以竹叶、黄芪标而出之者,明其力专治肺经热消,非概治二阳结之消渴者也。竹叶石膏汤为轻清之剂,复以生地、黄芩浊阴之品,清肺与大肠之火;四物汤为浊阴之剂,复以竹叶、石膏清燥之品,清肝胆之火;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甘草除烦热之圣药,复以石膏、白芍清脾胃之火;黄芩汤,治后天太阴之剂,复以生地、麦冬壮水之品,清肾中之火。竹叶石膏汤不去半夏,藉以通气分之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