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清远县舆图及图说辑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07:51:50

点击下载

作者:清远市清远区史志办公室 编 钟洁华 点校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明清时期清远县舆图及图说辑录

明清时期清远县舆图及图说辑录试读:

编辑说明

一、本书辑录了明清时期《广东通志》《广州府志》《广东图说》及《清远县志》等志书关于清远县的舆图及图说,包括山川、河流、城池、公署、学校、寺庙、古迹等内容。

二、本书按文献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整理,并参考相关志书等加以勘校。

三、原志书中双行小字、按语用楷体字区分,其诗词等艺文内容不作辑录。

四、原志书为繁体字竖排,本书原则上改用简体字横排,按照文意分段、断句、加标点。

五、除作为专用词语的人名、地名等保持原貌外,原志书中的古体字、通假字、俗体字、异体字等均使用标准的简体字。原志书对少数民族侮辱性的族称均按现行族称或成例径行改正,如“猺”“獞”分别写成“瑶”“僮”。原志书的错别字直接订正,缺失之处以文字补阙;无法辨认的文字,用“□”代替;避讳字则直接恢复原貌。

六、人名(含官职、封号、尊称、别名等人物简称)均加专名号 “______”表示。

七、朝代年号后均括注公元纪年,如“康熙元年(1662)”。

八、同一注释,只在首次出现时详列。

九、由于年代久远,原志书部分舆图线条缺漏或文字模糊。为方便阅读,本书编者对所辑录的舆图进行了高清修复,并校对文字和加注颜色。

十、元代大德《南海志》中的清远县内容有一定研究价值,收入附录。

十一、本书所提部分书籍的简称与全称列表如下:清远市清新区史志办公室2018年5月

引言

舆图即中国古代的地图。“舆”的本义是车厢,其功能为承载物体。大地承载万物,故舆又指大地、疆域。因为地图上载有山川、城镇、四方地物,所以古代称地理学为舆地学,地图谓舆图或舆地图。方志舆图是指地方志中记载一地疆域、城池、边防、衙署、学宫、山川、风景、名胜等内容的图谱。

一、舆图绘制的目的

清代,志书编纂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地方治理服务。附于方志中的舆图是为了便于使用者阅读方志时了解地理现状。由此可以认为,方志编纂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方志舆图绘制的目的。康熙元年(1662)、康熙二十六年(1687)、乾隆三年(1738)及光绪六年(1880)的《清远县志》刊刻了舆地图、城池图、县署图、学宫图、捕属图、三司图等。除此之外,在《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中的《广东通志》《广州府志》《广东图说》等也能找到清远舆图。

康熙元年(1662)《清远县志》的凡例说明“志,首图经,次县肇,推原始末,系以历年年表次之,以稽查星土察时变也,以定疆域辨方位也”。康熙二十六年(1687)增修《清远县志》则有“盛典乎!是故县城衙署别绘新图,记更置也”,要求更新志书附图,而且“首图载山川、土田、名物、器数”,其最终目的是“披图流览,不出户庭知天下矣”。可见,当时的士人也意识到了舆图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二、舆图绘制的数量

清代,方志编纂进入兴盛期,舆图也随方志的编修而发展。特别是在康熙年间,全国范围开展了大规模的经纬度测量和三角测量,分别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绘制了《皇舆全览图》和乾隆三十五年(1770)绘制了《内府舆图》,促使中国地图学有了新的发展,也提高了地图的实用性。这一科学制图手段的引进,初步提升了方志舆图的绘制数量与质量。清远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方志舆图的内容、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见下表)。清代《清远县志》舆图绘制概况注:此表根据清康熙元年(1662)、康熙二十六年(1687)、乾隆三年(1738)和光绪六年(1880)《清远县志》整理。

例如,康熙元年(1662)《清远县志》有舆图4幅,包括舆地图、城池图、县署图和学宫图。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刊的县志有舆图6幅,增绘了县治地舆之图和县城之图作为对前志舆图的修订和补充。到了乾隆三年(1738),知县陈哲聘请了岭南名宿佘锡纯等编修县志,并将舆图数量增至8幅,绘制了捕属图和三司(滨江司、潖江司、回岐司)图,内容详细到各个乡村位置。这也为后来光绪六年(1880)编修的县志提供了详细的参考样本。

三、舆图绘制的主要方法

清代中叶,清远方志舆图开始有少数逐步向科学性、准确性方向发展,但仍有大部分受到传统绘图技术及绘画技法的影响,多数只能表示一地一城的大致轮廓与城池内外地物的相对位置,不能体现准确的位置与实际情况。究其原因是受到了以下四种绘制方法的影响。(一)“计里画方”绘图法

此方法即在地图上按照一事实上的比例关系绘成方格,并以此来控制图上各要素的方位和距离,再用各种线条、符号、颜色与文字表示各种人文地理要素,通常用于绘制县域图。在清初地图投影制图法传入中国之前,计里画方是古代地图学中科学性最强的制图方法。虽然清代《清远县志》没有运用此方法,但是可以参见光绪五年(1879)《广州府志》的清远县图(见图1)。图1 光绪五年(1879)《广州府志》清远县图(二)“不画方”的绘图法

这种“不画方”的平面地图,其制图原理与“计里画方”的基本相同,同样具有正平行投影和按比例缩小的性质。所不同的是,这种制图方法没有利用方格网作为控制,也没有以方格网加文字注记的形式将地图比例尺表示出来。在这一点上,这种制图方法不如“计里画方”,可将光绪六年(1880)《清远县志》的清远县图(见图2)与图1对比,便知其中差别。图2 光绪六年(1880)《清远县志》清远县图(三)平立面绘图法

在绘制城池图时,常采用建筑立面图和平面图相结合的表示方法,不仅可以反映建筑立面形状,而且可以反映建筑平面结构,最常见于城墙和城门的绘制。如康熙元年(1662)、乾隆三年(1738)、光绪六年(1880)《清远县志》中的清远城南门和部分城墙(见图3)。图3 康熙元年(1662)、乾隆三年(1738)和光绪六年(1880)的清远城南门和部分城墙注:截自康熙元年(1662)《清远县志》舆地图和乾隆三年(1738)、光绪六年(1880)《清远县志》城郭图。(四)山水画式绘图法

清代舆图多采用山水画式,特点是大量运用柔和的线条表示山脉、河流。线条多是曲折相连,勾勒出山岭的外形和河水流向。所表示的各地物之间的方位关系不是处于水平面上,各地物之间的距离也不是水平直线距离,多是道路距离。又因为绘制者缺乏描绘河道水文的正确绘图方法,往往表现河道的线条零乱、大小比例差异大,结果个别地方成了被河流所分割的孤岛。如光绪六年(1880)《清远县志》的清远县图,位于飞水口的鳌塔和澜水口对岸的洲心就是如此(见图4)。其实际并非在小岛上,而是位于飞水口西侧河堤上,从百度卫星地图上能直观地看到其中的差别(见图5)。图4 光绪六年(1880)《清远县志》清远县图(局部)图5 百度卫星地图中清远北江飞水口和鳌塔位置(2017年12月)

四、舆图的种类和内容(一)县域图

县域图也称县境图、地舆图、四境图等,重点表现一县之四至八到,山川、河流、城池及乡村。也有个别能够反映出水文、地貌、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城池、乡都、村堡、圩市、驿站、汛防、渡口等社会要素(见图6)。图6 康熙二十六年(1687)《清远县志》县治地舆之图(二)城郭图

城郭图也称城池图、城泊图、县城图等,为县治所在,属于城市舆图的一种,主要表现县城大小、形态和城内外建置。其绘制的目的在于为地方治理服务,绘制的要素主要有衙署、坛庙、仓库、牌坊、城墙等与地方官吏权力运行或地方治理有关的建筑(见图7)。图7 康熙二十六年(1687)《清远县志》城池图(三)官制建筑图

官制建筑图也称县廨图、县治图、县署图等,是一种运用古代“界画”方法绘制的建筑图,主要以亭台楼阁及宫室等建筑物为表现对象。绘制时一般须用界尺引线作画,这样就可以形象地表示出建筑物的大小规模、空间布局、方位朝向。如记载清远县衙的县署之图,包括大门、仪门、正堂、监房、宾馆、吏房、书吏廨舍、典史厅等维系一县运作的建筑(见图8);清远县学宫之图,包括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尊经阁、同文书院等用于教化民众、讲学论道和培育人才的建筑(见图9)。图8 康熙元年(1662)《清远县志》县署之图图9 康熙元年(1662)《清远县志》学宫之图

可以看出,在志书中记载上述内容,主要是出于服务地方治理的目的,其他有记载而没有绘制的,如古迹、台榭、桥梁等,似乎与地方治理关系不大,或者说可能不是地方官吏所关心的内容。在绘制方志舆图时,绘制者对志书记载的内容作了进一步选择,摒弃了与地方治理关系不太密切的部分。这是中国古代传统城市舆图典型的表现形式,反映了绘制者感兴趣或必须上图的内容。

五、小结

清代,《清远县志》的舆图并没有追求“计里画方”或“绘图六体”的地图测量和绘制规则,而是以地图的使用目的为基础,对绘图内容有选择地绘制。其根本原因是,舆图的绘制目的基本上是为地方治理服务。因此,图中所绘制的基本上都是与地方治理有关的内容。尽管不是有精确比例和位置的地图,但其表示的主要建筑和大致方向依然清晰,起到了一定的示意作用。如有标明山脉、河流、界线的县域图,有表示村庄、聚落的乡村图,也有绘画出城门、官署的城郭图,还有学宫图、县署图等,都比较直观详细地把地理要素表示出来,基本满足了当时地方治理的需要。舆图作为中国传统地图的一部分,也保存了大量地理状况和历史记录,这都有利于我们研究古代地理的变迁。

《广州府辑稿》明·永乐年间(约1407)

辑自《永乐大典》

建置沿革·道里

清远县《图经志》

东至本县观音山界一百七十里,自界首到翁源县一百五十里,共三百二十里。本县界观音山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转西北到韶州府英德县九十里,共二百四十里。

西至本县地名金鸡迳界八十里,自界首到肇庆府四会县一百里,共一百八十里。

南至本县界地名象岭九十里,自界首到本府番禺县二百一十里,共三百里。南海县巴由里迳一百一十七里,自界首到南海县一百八十三里,共三百里。[1]

北至阳山县界正宾乡二百里,自界首到阳山县一百六十里,共三百六十里。本县黎峒界七十五里,自界首到英德县一百五十里,共二百二十五里。

东南至本县界地名观音山一百五十五里,自界首到增城县二百四十五里,共四百里。本县界白土铺九十里,自界首到本府番禺县二百一十里,共三百里。

西南至本县地名黄坑村分界岭界九十里,自界首到肇庆府四会县一百里,共一百九十里。本县地名灯笼坑界七十五里,自界首转西南到肇庆府四会县四十五里,共一百二十里;肇庆府一百七十五里,共二百五十里。

西北至本县梅花迳一百五十里,自界首到阳山县一百六十五里,共三百一十五里。

东北至本县罗塘村界九十里,自界首到韶州府英德县一百里,共一百九十里。本县吉河里界一百七十里,自界首到韶州府翁源县一百五十里,共三百二十里。《南海志》

东至增城县界杨梅里一百五十里。

西至四会县上元乡七十里。

南至南海县胥江七十五里。

北至桂阳州阳山县界政宾乡二百里。

东到增城县治二百五十里。

西到四会县治四十里。

南到南海县治三百里。[2]

南到番禺、南海县治三百里。

东北到浛光县一百六十里。[3]

西南到番禺、南海县治三百里。

东南到番禺县城二百五十里。

西南到番禺县城三百里。《元一统志》

西北至上都六千八百二十里。

西北至大都六千二十里。

西南至本路一百八十里。

西到四会县七十里。

西南到番禺县二十里。《图经志》

凡舟楫通济处谓之津渡。

关津

清远县渡 《图经志》:小市、横石、潖江、古港。

坊里

清远县里 《图经志》:高平乡、兴仁里、清平里、善化里、慈训乡、靖定里、潖江里、吉河里、太平里、池水里、永乐里。《元一统志》:上元乡、政宾乡。[1] 正宾乡:又作“政宾乡”。[2] 原文有误,“北”应为“南”,据明永乐年间“广州府清远县之图”改。[3] 原文有误,“西北”应为“西南”,据明永乐年间“广州府清远县之图”改。

《广州志》明·成化九年(1473)

(明)吴中、高橙修 王文凤纂

卷二十六·寺观

清远县

寺塔堂(附)

罗汉寺 即罗汉院,在城西。宋兴国五年(980),僧荣智创。元[1]季毁。国朝永乐二年(1404),递运所大使□任□重建。有田□顷五十亩一分一厘。[2][3]

东林寺 在县东。后周显德二年(955),僧宝智创。元季[4]毁。国朝洪武十八年(1385),守御千户刘俊重创。有田一顷一十亩。

宝林寺 在县西北□□上,岁久废。有田地十三顷三亩三分七厘。[5][6]

瑞峰寺在县东北,元末毁于兵火,今展为城濠。

惠福寺 在县西,废,故址今为城垣。

法空寺 在县南,地名小市村。唐开元九年(721),僧德空建。元至正十年(1350),毁于兵火。国朝洪武十五年(1382),里人刘德善重修。洪武二十四年(1391),归并广庆寺。有田三顷三十五亩九分八厘。

宝峰寺 即延福寺,在县西南靖定乡连湖村。宋绍兴三年(1133),僧普护建。有山,曰宝山,因名。元季颓毁。

胜因寺 在县东南靖定乡龙圃都。宋景祐三年(1036),僧智□建。国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归并广庆寺。有僧田大项九十七亩三分九厘。

广庆寺 即峡山飞来寺,在县东三十里。梁普通元年(520)庚子十月十八日,峡有二神人化为游方居士,往舒州上元延祚寺,夜叩颍川贞俊禅师寝而告之曰:“峡据清远上流,吾欲建一道场,足立胜概。师居之乎?”俊师唯诺。半夜,风雨暴作。迟明启户,则佛殿金相已巍然神运至此山中矣。师乃往峰前石上安坐而语偈曰:“此殿飞来矣,胡不飞去?”忽闻空中有人应声曰:“动不如静。”俊师于是回殿,但见灯影煌辉,炉烟缭绕,天厨品馔,神运而供。时声振华夏,郡邑上其事,敕中使孟元阳召师。师辞,于是赐寺额曰“至德”。宋[7]康定二年(1041)改为峡山广庆寺。熙宁间寺僧妙实建全清阁,有田地塘四十七顷八十□□分。

灵鹫寺 在县南靖定乡大恋村。国朝洪武八年(1375),里人唐广福重修。十四年(1381),为瑶贼李平添烧毁。有田一十六亩一分六厘。

月华寺 在县西太平桥秦溪村。宋景祐三年(1036),僧惟善创。国朝洪武十四年(1381),瑶贼烧毁。有田六十五亩二分六厘。

普胜寺 在县西太平乡官湖村。宋景祐二年(1035),僧道贤建。国朝洪武十四年(1381),为瑶贼烧毁。

隆圃寺 在县南清平乡,宋景祐间僧心顺建,旧毁。国朝洪武三[8]年(1370),住持僧良卢重修。二十四年(1391)归并东林寺。有田三十一亩六分四厘。

觉清寺 在县南清平乡,宋景祐间僧觉榻建,旧毁□□□□。国朝洪武八年(1375),里人方彦成重修。洪武二十四年(1391),归并东林寺。

宝月寺 在县西善化乡湖头村。宋景祐间僧文静建。初辟基得一石,内镌“宝月”二字,故名。元季毁。国朝洪武八年(1375),僧志聪重修。十七年(1384)□□□□。有田一顷一十亩。

翠竹寺 在县北池水乡罗塘□□巷。洪武元年(1368),里人文远创。十四年(1381),毁于瑶贼。

禅林寺 即□□院,在县东南潖江乡□园村。宋景祐二年(1035),僧悟忆创,自号“禅林寺”。国朝洪武九年(1376),僧志深重修。二十四年(1391)归并广庆寺。

中兴寺 在县东潖江乡高滩村。宋景祐二年(1035),僧崇义因得古寺场重建。国朝洪武二十八年(1395),归并峡山寺。

隆禅寺 在县东吉河乡白峒村,久废。国朝洪武十一年(1378),僧心奇重修。岁久复废。有田一顷二十一亩四分二厘。洪武三十五年[9][10](1402),官拨清远卫前所百户郑贵所屯种。[11]

招兴寺 在县东吉河乡南兴村。宋神宗二年(1069),僧明海始创。元季毁于兵火。国朝洪武三年(1370),僧惠荣重修。二十四年(1391)归并峡山寺。有塘一亩。

佛迹寺 在县东兴仁乡和尚涌,今云□□寺。

永乐寺 在县东南,地名潖江乡大连村。

月溪寺 在县东,旧名招仁里月溪村,即今兴仁乡下洞村。

因果寺 在县西北池水乡团步村。

广果寺 在县西北池水乡田心村。

西峰寺 在县东南潖江乡卢田村。

四恩寺 在县东南潖江乡水西村。旧志云:永业里。

觉海寺 在县东吉河乡黄龙村。

以上自佛迹至觉海八寺俱于前代创建,兴废莫考,遗址犹存。

皈宗寺

莲华寺

盘泉寺

地藏寺 在开化里石岐村。

上和寺

兴德寺 即兴德院。

禅明寺

以上自皈宗至禅明七寺,俱系旧志所载,但有其名,故址莫知所在矣。[12][13]

舍利塔 在峡山寺北。唐显庆元年(656),内史于臻甃街掘得金佛骨舍利三粒,光照山谷,遂以进。上敕中使金舆本安奉中宿峡,镇二禺山,塔见存。

观音堂 在县东南上岳村。宋景祐元年(1034),僧正友创。国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归并东林寺。

观祠堂(附)

玄元观 即敛□观,在县西,岁久颓毁。国朝洪武十一年(1378),道士马道合重建。永乐三年(1405),知县华子厚复修。永乐七年(1409),复毁于火。

东峰观 在县东,前代已毁,旧址今展为上郭街。

三圣祠 在峡山广庆寺东偏。旧志云:黄帝二庶子,事见峡山。

真武堂 在县西南,洪武十七年(1384)千户刘俊建。

卷三十一·叙杂志

清远县

秦·物异

峡山钓台 在县东,山对峙江中。秦赵胡曾钓得金鲤,重可百斤,贡之秦王,因名钓鲤台。

犀牛潭 又名金锁潭,在县东三十里。旧传秦时昆仑国贡水犀,锁以金索。至峡山江中,犀忽踊跃断其锁入潭。昆仑奴入水追,见五龙窟深不可量,下有大铜柱,镌曰:五龙之窟。□乃蟠于□上,无粮□□,水族异形竟莫余测。犀平入窟,昆仑□惧而出。岌潭之岭上置五[14]塔,象五岳以□之。后有渔者周冲钓于潭,得犀断金索尺余以进,时晋咸康年间立。

晋·人异

中宿峡 □□□□□□□有一人寄□□□□□□□石间□泰□□□□□□如其言□□□出入而书同入□□□□□宾主礼毕□□虽经潜泳□□□。

宋·物祥

金芝岩 在县东北二十里,□□□……□□□宝间,望气者云“东南□□□□□发金草”,遣使求之,于岩获金□□□□然作金声,因名。岩中有葛洪□□□□□□□□端拱元年(988)八月,清远凤凰见彩□□□□□杯身长九尺、高六尺,集桐顷而□□……

宋·物异[15]

峡山松 在飞来殿西南,傍崖而生。大观元年(1107),皇城[16][17][18]使钱师愈舣舟寺旁,从者斧松以照明。明年,殿直钱吉老宿[19]岸下,梦一叟揖而前曰:“余居此三百稔,襄公族之从者斧余膝以代烛,血渍今未愈。公能为我白丈室老疗治,庶几盲风不能撼,俾余得顺天命,则公赐厚矣。”吉老诘其姓名居第,则曰:“余非圆首方足,乃植物中仓灵者。飞来殿西南隅十余步,余居也。”欲迟明以告于寺僧,偶复寝方酣,舟师已解维去,觉而询之,去寺已数里。过浛光,以语县宰彭球后,球便道诣寺,因即吉老梦求之,得巨松,去根[20]尺余有斧痕,脂乳尚注。遂白丈室,补以土,松今犹存。

绍兴十六年(1146),广州清远县鼠食禾稼,千万为群,时广东久旱,凡羽鳞皆化为鼠。有获鼠于田者,腹犹蛇纹,渔者夜设网,旦视之数百鳞皆鼠。自夏徂秋为患,数月方息止,民为之饥。[1] 递运所:官署名。明洪武九年(1376)始置,初掌军囚传送,后管粮物运递。其长官为大使和副大使。[2] 原文有误,“唐”应为“后周”。[3] 原文有误,“显得”应为“显德。”[4] 千户:武官名。金朝始置,为世袭军职。元朝于各路设千户所,置为长官,隶属于万户,下领百户。明朝沿置为千户所长官,正五品。上听于卫,下督百户。[5] 原文有误,“端峰寺”应为“瑞峰寺”。[6] 原文有误,“元未”应为“元末”。[7] “于是……全清阁”据光绪十年(1884)《禺峡山志》补。[8] 原文有误,“良虚”应为“良卢”,据康熙元年(1662)《清远县志》改。[9] 应为建文四年(1402),明成祖朱棣废除建文年号,复称洪武三十五年。[10] 屯种:即屯垦,驻扎军队垦荒。[11] 原文有误,“神爵二年”应为“神宗二年”,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清远县志》改。[12] 内史:官名。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至中宗神龙元年(705)改中书省为凤阁,长官中书令称内史。[13] 甃:以砖石砌物。[14] 周冲:又作“周重寀”。[15] 原文缺“元年”“皇城”四字,据明《永乐大典》(残本)卷一三一四〇“梦松求治斧痕”补。[16] 原文缺“照明”二字,据明《永乐大典》(残本)卷一三一四〇“梦松求治斧痕”补。[17] 原文缺“明”字,据明《永乐大典》(残本)卷一三一四〇“梦松求治斧痕”补。[18] 殿直:宋代侍从武官名称。殿直就是在皇帝宫殿值勤。分设左右两班,殿前都指挥使司所属骑军有内殿直。(参见《宋史》“职官六”)[19] 原文缺“居此”二字,据明《永乐大典》(残本)卷一三一四〇“梦松求治斧痕”补。[20] 原文缺“补”字,据明《永乐大典》(残本)卷一三一四〇“梦松求治斧痕”补。

《广州志》明·嘉靖六年(1527)

(明)黄佐纂修

卷十四·山川四

峡山 在县城东三十里,一名中宿峡,二山对峙,中通江流。《山海经》《路史》:黄帝生禺阳、禺号。禺号处南海,是为海司。任姓生徭梁,徭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贲隅也。旧志:黄帝二庶子善[1]音律,南采昆仑竹为黄钟之管,与二臣俱隐此山,岂即禺阳、禺号耶,然则番禺之名当始此,不特郡城中二山也。传闻荒灾不可强质。有宇甚古,号曰飞来,是多松竹。[2]

回岐山 在县西南八十里,高数十仞,逶迤环抱,有回顾县治之状。又南十里曰笔架山,曰马头石山,皆以形名。[3]

中宿山 在县东十二里。《方舆胜览》:谭子和《海峤志》云,二、三、五、八月有潮上此,逐浪返五羊,一宿而至,故名。一曰观亭山。其上多黄杨木。

观音山 在县东一百五十里,高峰层峦,中有石岩。岩中有观音像。又东十里曰佛迹山,有巨石,石上有巨人迹。[4]

大帽、小帽山 在县北六十里,两峰圆秀,因名。又北十六里曰花尖山,是多异花木。

大罗山 在县西二百五十里,西抵梧之怀集。瑶僮杂居其间,上多藤萝。

威整山 在县西一百里,民环居之。又西二十五里曰秦王山,下有秦王庙。

幖幡岭 在峡山顶之南。唐大历间,哥舒晃叛,广遣将讨之。梦神人谓曰:“见幡即回。”及贼平回师,果见挂幡二禺山顶,乃二神之助也。又南七十里曰大龙岭,皆以形名。

览冈 在县北十二里,一览城郭在目。

和光峒 在峡山谷中,窈而深,其旁有五色榴花。[5]

临汉峡 在县西北五十里,两崖壁立,延袤九十里。

金芝岩 在峡山之巅,内分三洞,一洞有石井,深数十丈;一洞有三石并立,水滴其上而地竟不沾;其下有穴,穴有石燕。宋开宝间于岩获金芝二十茎。

龙磨角石 在县东山峡中,其广三十余丈,相传岁有龙磨角痕。

鸬鹚石 在县西南五十里,其石枕江,水落则鸬鹚集焉。[6]

达摩石在峡山之西,旧传达摩坐禅处,其广十丈。

老虎石 在回岐山之冈头,其高三丈。[7]

滇水 在县东南五里,源于大庾岭,经古真阳县,南流与湟水合,过县与灵峡水合。汉楼船将军下滇水即此。一曰洌江,其中多鲥鱼。

澜水 在县东十五里,源于大帽山。[8]

梨塘水在县东二十一里,源于大帽山,水旁多梨树。

连水 在县东南四十二里,源于黄岭,至县东与滇水合。

秦王水 在县西二十五里,源于秦王山。[9]

飞水 在县西三十五里,源于大陂峡,南流与滇水合。

临汉峡水 一曰政宾江,在县西北六十里,阔三尺许,两崖壁立。

滨水 在县西七十里,源于阳山。

大燕水 在县西南三十里,源于番禺黄山。

廉水 一名山塘水,在县西三十四里,昔有廉姓者居此。

沙河水 在后冈与飞水合。[10]

潖江 在县东四十里潖江乡,源于浈阳。

月溪 在县东四十六里,月夕则清光湛然。

白泡潭 在峡山上流六七里,山湾深不可测,水盘回则白泡出焉。

犀牛潭 在县东峡山之凝碧湾下。旧传昔昆仑国王贡水犀至此,踊跃入于潭。

凝碧湾 在县东峡山湾上,东坡诗“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是也。[11][12]

黄巢矶在县西南五十里,旧说黄巢覆舟于此。

观音井 在峡山少西。其泉狭小,清浅,味甘,常溢,一曰定心泉。

汤泉 在县东十九里潖江乡。有石方丈余,中凹如锅,圆八尺许,深一尺五寸,泉热可烹食物,浴之可以已疡。又县西四十五里善化乡亦有汤泉,其用亦如之。

东门塘 在县东一里,官专其利,是多鲢鲫。又东三里曰莲塘,又东七里曰山湖峡塘,又西二里曰后塘,又西五里曰芦塘。

右峡山至老虎石总二十有三,浈水至芦塘总二十有四,峡山浈水惟清远。

卷十五·沟洫

清远县

坑口陂 高五尺、阔一丈,灌田四顷余。

木兜湖陂 高三尺、阔一丈,灌田四顷余。

大陂 阔九丈、深二丈五尺,灌田三十余顷。

柘步塘堰 长二里、广二尺,灌田三顷余。

屯田三十七 龙胫、横村、黄龙镇、横江、石溪、良石、越成、岩前、雷坑口、云梯、东村、官步水、梅花迳、丹竹迳、茶岭、台扛岭、猪楼村、黄寨、金造、大分田、方村、南华圃、揽村、兰盘石、歌塘板、新村、大车迳、大圃平、马鞍山、五石、文领、周子平、谭[13]塘、高被、白石潭、双石、李赛俱属本卫。[14]

预备仓二。[15]

养济院在县西。[16]

漏泽园缺。

卷二十三·公署二

清远县治

隋开皇十年(590)创于凤凰台后。国朝洪武元年(1368),署知县陈惟善仍旧址重建。十四年(1381)毁于寇,是年知县郑孔实徙建于城隍庙故址。宣德六年(1431)知县郑性初迄正德五年(1510)知县张钦相继修葺。其规制:中为堂,堂左为典史厅,东西[17]两庑,列以六房,而库房随附于堂之夹室,后堂北为知县宅;仪[18]门内之东为典史宅,东西六房后为吏舍;大门内东为土地祠,西为狱,外则申明亭立于左,旌善亭立于右。[19]

布政分司 在县治东。[20]

按察分司 在县治北。[21]

兵备道 在县治北。[22]

府馆 在县治左。

卷二十四·公署三[23]

清远卫 在县治东,洪武二十二年(1389)指挥同知李英创。[24]

经历司 在卫左。

左、右、中、前、后五所 在卫东西。[25]

镇抚司 在卫左。

卷二十五·公署四

清远县[26]

巡检司 四

潖江巡检司 在潖江乡,即旧潖江寨,洪武二年(1369)改建。

横石矶巡检司 在县东九十里。[27]

滨江巡检司 在池水乡,即旧滨江寨,洪武二年(1369)改建。

回岐巡检司 在回岐村,即旧回岐寨,洪武二年(1369)改建。

广济仓 在县治东北。

横石矶递运所 在县西,洪武九年(1376)知县伍渊建。

驿四

安远水驿 在县西,洪武二年(1369)建。

横石矶水驿 在县西南善化乡,洪武二年(1369)建。

回岐水驿 在县南六十里,洪武二年(1369)建。

官庄马驿 在县东,洪武二年(1369)建。[28]

河泊所 在县治东,洪武十四年(1381)建。[29]

阴阳学 在县西,即旧洪圣王庙基,正德六年(1511),知县张钦改建。[30]

医学 在县西,即旧洪圣王庙基,正德六年(1511),知县张钦改建。[31]

僧会司 在县治东龙兴寺,洪武十六年(1383)建。

卷二十七·学校中

清远县儒学

在县治东南隅,即瑞峰寺故址。

按旧志,宋淳祐四年(1244),县令杨观建于县南。元至正改,[32]元主簿白太平仍旧修葺。元季学毁。

国朝洪武三年(1370),诏兴学校。知县李铎、教谕岑恕即故址创建。三十一年(1398),知县华子厚以殿庑卑陋乃图新之。宣德六[33]年(1431)毁于西寇,次年,知县郑性初重建殿、堂、斋、庑及门。正统六年(1441),提学佥事彭琉辟学基,增号舍。十二年(1447),训导欧阳本徙射圃于城西南。景泰三年(1452),县丞骆雍改建明伦堂。成化十六年(1480),知县黄谅重修庙学。嘉靖三年(1524),提学副使欧阳铎迁建于瑞峰寺故址。中为大成殿,东西两庑,前戟门,次棂星门,外凿泮池;明伦堂在殿之后,东为存心斋,西为养性斋;教官宅在明伦堂之右,生员号舍列于戟门之外。

卷二十八·学校下

清远县城三[34]

中隅社学一 在东街,即旧关王祠改建。[35]

东关社学一 在上廓街,即旧天妃祠改建。[36]

西关社学一 在下廓街,即旧罗汉寺改建。

乡村

靖定乡社学一

潖江乡社学一[37]

太平乡社学一

善化乡社学一

吉河乡社学一[38]

瑞峰书院在清远县北门外瑞峰山,弘治甲子岁(1504)提学潘府建。[39]

卷三十·台榭

清远靖远楼 在南门卫前,即县谯楼。正德二年(1507),佥事吴廷举建。

卷三十一·关梁[40]

清远县寨一十八

独石、黄田、田心、洋子、莲梗、双石、水西、乱滘、白湾、牛挨石、羊坑、雷坑、石阁、老虎峒、桃枝、横石、企石、三木坑。

清远县桥三

通津 在县南通津门外。

周塘 在县西南下郭街。[41]

西水 在县西南下郭街。

清远县渡二

下郭 在县西南。

横石 在县东。

卷三十二·祠庙

清远县文庙见学校志[42]

社稷坛 在县西城外二里许,正德五年(1510),知县张钦立。[43]

山川坛 在南门外二里,正德二年(1507),兵备吴廷举立。[44]

厉坛 在县西北一里。[45]

城隍庙 在县西南凤凰台,即旧县治基。

卷三十四·古迹[46]

中宿废县 在清远政宾乡何洞村,去县六十里。

峡山书堂 在峡山寺东书堂坑,故老相传黄帝二庶子隐此读书。

尉佗万人城 在清远县,汉中宿北陨山,址尚存。[1] 原文有误,“宫”应为“管”,据嘉靖四十年(1561)《广东通志》改。[2] 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3] 原文有误,“谭子相”应为“谭子和”,据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三十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改。[4] 原文缺“里”字,据上下文补。[5] 延袤:伸展延续。袤,纵长或南北距离的长度,泛指长度(与“广”相对)。[6] 原文有误,“达磨石”应为“达摩石”,据康熙元年(1662)《清远县志》改。[7] 真阳县:又作“贞阳县”“浈阳县”。[8] 梨塘水:又作“黎塘水”“藜塘水”。[9] 原文有误,“大岥峡”应为“大陂峡”,据康熙元年(1662)《清远县志》改。[10] 原文有误,“县西” 应为 “县东”,据上下文改。[11] 矶: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黄巢矶又作“黄巢岩”。[12] 覆:翻,倾倒。[13] 卫:军队编制名,一般驻地在某地即称某卫,如威海卫、天津卫等。[14] 预备仓:或作“裕备仓”。明清两代各地为赈济凶荒而设的粮仓。明中叶仓储逐渐短缺,到万历年间已名存实亡。清代在省会至府、州、县设常平仓时,或兼设预备仓。[15] 养济院:居养院、安济坊之合称。为收容、安置、周济老弱病残而无人关照者之场所。[16] 漏泽园:又名“露泽园”,是宋明两代由官府设置的公共墓地。[17] 庑:堂下周围的走廊、廊屋。[18] 仪门:明清两代称官署大门之内的门为“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19] 布政分司:官署名。布政司为明清设于各直省之地方政府机构,掌一省政令及财赋之事,在个别府县设布政分司。[20] 按察分司:官署名。按察司掌一路之司法刑狱、官吏考核,兼劝农桑。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各道按察分司。[21] 兵备道:官名。全称整饬兵备道。明清道员之一。主治兵备事宜。[22] 府馆:官署,官府。[23] 指挥同知:官名。明朝始置,为卫的副长官。每卫二人,从三品,与指挥使、佥事同掌卫事,多为世袭,兼有流官。[24] 经历司:官署名。明清中央及地方官署之办事机构。掌理往来文移之事。[25] 镇抚司:元代万户府等置镇抚所,设镇抚二员,掌安抚镇压。明代改所为司,各卫均设镇抚司,掌管本卫刑名。[26] 巡检司:官署名。掌管地方治安之机构。明洪武二年(1369)始置于广西,后渐增置于各州县关隘要冲之处,而都城不设。设巡检、副巡检以掌缉捕盘诘、维持地方治安之事。清朝沿置。[27] 原文无“即”字,据上下文补。[28] 河泊所:官署名。元朝在建康、安庆、池州等处设河泊所,以大使、副大使领之,掌收渔税。明沿元制,至洪武十五年(1382)有河泊所252处。清朝只在广东设所,有官2人。(参见《明史》“职官四”》[29] 阴阳学:学校名。负责训练阴阳人(通晓天文、历法的专门人才)的机构。[30] 医学:官学名。这里指地方医学。明清于府、州、县均置医学,遴选谙熟医学者为教官,府称正科,州称典科,县称训科。[31] 僧会司:官署名。管理佛教事务之机构。明洪武十五年(1382)始设于各县中,掌铃束一县之僧人,长官为僧会。清沿明制。[32] 原文有误,“生簿”应为“主簿”。主簿:官名。辽、金、元三朝为县府佐贰官。[33] 原文缺“初”字,据光绪六年(1880)《清远县志》补。[34] 社学:明清两代在各府、州、县所设立的教授民间子弟的学校。[35] 上廓:又作“上郭”。[36] 下廓:又作“下郭”。[37] 原文缺“一”字,据上下文补。[38] 书院:古代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有私办、官办和公私合办之分。有些私人读书之所,名为“书院”,后来发展成为授徒讲学之学校。[39] 台榭:积土高而成台,台上筑敞屋则为榭。泛指亭台楼阁。[40] 原文数量有误,“一十七”应为“一十八”。[41] 原文无“南”字,据上下文补。[42] 社稷坛:古代礼制建筑的一种,是帝王、诸侯为保佑天下五谷丰登而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坛庙。一般社神是指土地神,稷神是指五谷神。[43] 山川坛:祭坛名。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令天下府县合祭风、云、雷、雨,配以山川、城隍,共为一坛,设三神位,清因之。[44] 厉坛:无祀鬼神之祭坛。明制,自京师至乡里皆设。洪武三年(1370)于京师(南京)玄武湖设坛,祭泰厉。诸王封国祭国厉,府州祭郡厉,县祭邑厉,皆设坛城北,每年二祭,如京师之制。清代亦有行之者。[45] 城隍庙:城隍是民间敬奉的神祇之一,为城市的护神。据说能剪恶除凶,护国安邦,旱时降雨,涝时放晴,并管领一方亡魂。唐宋时,几乎所有府州县城皆立城隍庙以奉祀。[46] 何洞:又作“何峒”“河洞”“河峒”。

《广东通志初稿》明·嘉靖十四年(1535)

(明)戴璟修 张岳纂

卷一·山川

清远县

峡山 在县城东三十里,一名中宿峡,二山对峙,中通江流。有宇甚古,号曰飞来,是多松竹。

回岐山 在县西南八十里,高数十仞,逶迤环抱,有回顾县治之状。又南十里曰笔架山,曰马头石山。

中宿山 在县东十二里。《方舆览胜》:谭子和《海峤志》云,二、三、五、八月有潮上此,逐浪返五羊,一宿而至,故名。一曰观亭山。

观音山 在县东一百五十里,高峰层峦,中有石岩。又东十里曰佛迹山,有巨石,石上有巨人迹。

大罗山 在县西二百五十里,西抵梧之怀集。瑶僮杂居其间,上多藤萝。

威整山 在县西一百里,民环居之。又西二十五里曰秦王山。

幖幡岭 在峡山顶之南。又南七十里曰大龙岭。

和光峒 在峡山谷中,窈而深,其旁有五色榴花。

临汉峡 在县西北五十里,两崖壁立,延袤九十里。

金芝岩 在峡山之巅,内分三洞,一洞有石井,深数十丈;一洞有三石并立,水滴其上而地竟不沾;其下有穴,穴有石燕。宋开宝间于岩获金芝二十茎。

龙磨角石 在县东山峡中,广三十余丈,相传岁有龙磨角痕。[1]

达摩石 在峡山之西,其广十丈。

老虎石 在回岐山之冈头,其高三丈。

滇水 在县南五里,源于大庾岭,经古真阳县,南流与湟水合,[2]过县与灵峡水合,一曰洌江。

澜水 在县东十五里。 梨塘水 在县东二十一里。俱源于大帽山。

连水 在县东南四十二里,源于黄岭,至县东与滇水合。

秦王水 在县西二十五里,源于秦王山。

临汉峡水 一曰政宾江,在县西北六十里,阔三尺许,两崖壁立。[3]

潖江 在县东四十里潖江乡,源于浈阳。

犀牛潭 在县东峡山之凝碧湾下。旧传昔昆仑国王贡水犀至此,踊跃入于潭。

凝碧湾 在县东峡山湾上,东坡诗“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是也。

黄巢矶 在县西南五十里,旧说黄巢覆舟于此。

汤泉 在县东十九里潖江乡。有石方丈余,中凹如锅,圆八尺许,深一尺五寸,泉热可烹食物,浴之可以已疡。又县西十五里善化乡亦有汤泉。

卷四·疆域

清远县 东至番禺县界一百五十里,西至肇庆府四会县界七十五里,南至南海县界一百一十七里,北至阳山县界二百里。

卷四·形胜

清远 北据中宿之峡,东堑浈、湟之水,山川回合,奇秀竞出。旧志。

卷五·古迹[4]

中宿废县 在清远政宾乡何峒村,去县六十里。

峡山书堂 在峡山寺东书堂坑,故老相传黄帝二庶子隐此读书。

尉佗万人城 在清远县,汉中宿北陨山,其迹尚存。

卷六·坊都

清远县

坊三 曰兴贤、迎恩、登云。[5]

乡八 各统都一,与香山例。曰:兴仁后冈都,靖定龙圃都,[6]太平南塘都,善化回岐都,池水何峒都,清平清湖都,潖江高滩都,吉河黄田都。

卷十·公署

清远县治

旧在凤凰台后,隋开皇十年(590)创。洪武元年(1368),知县陈惟善仍旧址重建。十四年(1381)毁于寇,知县郑孔实徙建于城隍庙故址。宣德六年(1431)知县郑性初迄正德五年(1510)知县张钦相继修葺。

行署

布政分司 在县治东。

按察分司 在县治北。

兵备道 在县治北。

府馆 在县治左。[7][8]

守备衙门 在千户所右,匾曰:提督。

县属

阴阳学 在县西,即旧洪圣王庙基。

医学 同上。

僧会司 在县东龙兴寺。

巡检司 凡四。潖江在潖江乡,横石矶在县东九十里,滨江在池水乡,回岐在回岐村。

驿 凡四。安远在县西,横石矶在县西南,回岐在县南,官庄在县东。

横石矶递运所 在县西。

河泊所 在县东。

卷十六·学校

清远学

在县治东南隅,即瑞峰寺故址。按旧志,宋淳祐四年(1244),县令杨观建于县南。元至正改,元主簿白太平仍旧修葺。元季毁。洪武三年(1370),知县李铎、教谕岑恕即故址创建。三十一年(1398),知县华子厚以殿庑卑陋图新之。宣德六年(1431)寇毁,[9]次年知县郑性初重建殿、堂、斋、庑及门。正统六年(1441),提学彭琉辟基,增号舍。十二年(1447),训导欧阳本徙射圃于城西南。景泰三年(1452),县丞骆雍改建明伦堂。成化十六年(1480),知县黄谅重修庙学,江朝宗记。嘉靖三年(1524),提学副使欧阳铎迁建于瑞峰寺故址,号舍列于戟门外。

学校·社学附[10]

清远县八 东街、上廓街、下廓街、靖定乡、潖江乡、太平乡、善化乡、吉河乡各一。

学校·书院附

瑞峰书院 在清远县北门外瑞峰山,弘治甲子岁(1504),提学潘府建。

卷二十二·恤典

清远

养济院 在县西。

漏泽园 缺。

卷二十八·仓廒

清远县

广济仓 在县治东北。

卷三十一·水利

清远陂四 曰大陂、坑口、木兜湖、石步,灌田四十余顷。

卷三十七·铺舍

清远十八 曰县前铺,在县东;山塘、马峒、青石、太平,俱在县南;峡头、稔坑、横石、大塘、北坑、下岳、南坑、渡头、乌石、白石、大庙、丹竹、白土,俱在县东。

卷三十八·宫室

清远县楼 凡一。

靖远 在南门卫前,即县谯楼。正德四年(1509),佥事吴廷举建。[1] 原文有误,“达磨石”应为“达摩石”,据康熙元年(1662)《清远县志》改。[2] 原文有误,“冽江”应为“洌江”,据康熙元年(1662)《清远县志》改。[3] 原文有误,“县西” 应为 “县东”,据上下文改。[4] 原文有误,“何村” 应为 “何峒村”,据康熙元年(1662)《清远县志》 改。[5] 香山:即香山县。[6] 原文有误,“何涸都”应为“何峒都”,据康熙元年(1662)《清远县志》改。[7] 守备:官名。明朝镇守地方之武官。设于总兵之下,无品级,无定员。或各守一城一堡,或协同主将同守一城。地位在游击将军之下、把总之上。[8] 千户所:官署名。元朝设于各路,置达鲁花赤一人、千户一人,隶于万户,下领百户所。并依所领军士数量分为上、中、下三等。七百人以上为上,五百人以上、七百人以下为中,三百人以上、五百人以下为下。明朝设于各卫下,隶于卫,设官正千户一人、副千户二人、镇抚二人。所辖十百户所,共计军士一千一百二十人。另有守御千户所,不隶卫,直领于都司。并有军民千户所,制同于各卫下千户所。[9] 原文缺“初”字,据嘉靖六年(1527)《广州志》补。[10] 原文有误,“潖工乡”应为“潖江乡”,据上下文改。

《广东通志》明·嘉靖四十年(1561)

(明)黄佐纂修

卷一·图经上[1]

广州府北二百五十里,曰清远县。本汉南海郡中宿县地。吴、晋并隶始兴郡,梁于此置清远郡。隋罢郡置清远县,属广州,仍以故中宿县为政宾县。唐初以政宾县省入清远,宋元仍旧。本朝因之,编户一十七里。有峡山,中宿福地在焉,其阳有古禺之宫、飞来之宇。浈水经流其下。浈水与武水合为南江。

卷十三·舆地志一

清远县 城北十二里曰览冈,又北六十里曰帽山,其东十二里曰中宿山,二、三、五、八月有潮上此,逐浪返五羊,一宿而至,故名。又东十九里有汤泉,有石如镬,泉出其中,热可熟物。又东三十里曰峡山。相传黄帝二庶子南采阮俞竹为黄钟之管,与二臣俱隐此山,祠在广庆寺东庑。今山上小竹,节间长九寸,圆径三分,疑此山即阮俞也,但旧志误为昆仑耳。《山海经》 曰:黄帝生禺阳、禺号。禺号处南海,是为海司。任姓生傜梁,傜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贲隅也。二庶子岂即禺阳、禺号耶,然则番禺之名当始此,不特郡城中二山也,道书为第十九福地。[2]

东有飞来宇,是多松竹。西有达摩石,北有金芝岩,唐开元中,望气者云“五千里内有灵芝发金草”,遣使求之,果获灵芝二十茎,铮然作声。今岩内分三洞,一洞有石井,深数十丈;一洞有三石并立,水滴其上而地竟不沾;其下有穴,穴有石燕。南有幖幡岭,在峡山南顶上,唐大历间,哥舒晃叛,广州命将讨平之。梦神人谓曰:“见幡即回。”及贼平,果见二幡于山顶,因名。中有和光洞,在峡山谷中,窈而深,其旁有五色榴花,或传孙恪妻化猿留玉环处。前有凝碧湾,即峡前湾,其水绀碧。犀牛潭,一名金锁潭,相传秦时昆仑贡犀牛带金锁走入潭中。晋时有罗公者钓潭中,收纶得金索,曳之,有犀牛出,制断其索,得一尺。又有龙磨角石。是为清远福地。

又东一百五十里曰观音山,高出诸山,岩中有观音像。西一百里曰威整山,民环居之。又西二十五里曰溱源山,溱山出焉。连山交枕,绝峰壁竦,下有神庙,背阿面流盖祠,溱水神也。俗呼秦王山、秦王庙。溱水亦曰秦王水。盖因溱源而误。又西二百五十里曰大罗山,其脉自阳山而来,西抵梧之怀集,瑶僮杂居其间。西南八十里曰回岐山,古名“观岐”,高数十仞,逶迤环抱,有回顾县治之状。又十里有黄巢矶,昔黄巢兵败舟覆于此。西北五十里曰临汉峡,两崖壁立,延袤九十里。

浈水源于大庾岭,自县东南五里,径浈阳而南流与湟水合。溱水[3]流而复合为肄水,又南过县与浈水合注于郁。连水源于石塘,东南注于洭水。连口水源出桂阳县西北一百一十里石塘村。村之流水,侧有豫章木,本径可二丈,其株根犹存,伐之积载,而斧迹若新。羽族飞翔不息,其傍众枝飞散远集,乡亦不测所如,唯见一枝,独在含洭水矣。连水东南流注于洭,洭水又南径县,故城西至今舟人谓连江口水通湖南。又径东南四十二里,至县东与浈水合,汉楼船将军下浈水即此,一曰洌江。潖江流于浈水,自县西四十里南流入南海。峡山浈水惟清远。

卷十五·舆地志三

城池

清远县城

旧无城池,元至正主簿白太平始筑土城。洪武十五年(1382),[4]调千户刘俊立守御千户所。二十二年(1389),都指挥花茂奏置清远卫,指挥同知李英筑砌砖城,周围一千四百五十丈,高一丈九尺,[5]上广一丈四尺,下广二丈,雉堞四千四百,城门楼五,敌楼五,为门五。天顺七年(1463),瑶寇攻城被陷。成化二年(1466),守备[6]都指挥姚英达之巡抚都宪韩雍议,将城中自通津门水关起至正西门,至东北一带,包土城四百三十七丈,限之,以便巡守。六年(1470),本卫指挥尹铎、知县沈宪仍措砖包砌之,复于城上建串楼[7][8],凡七百一十五间,城下傍筑拦马墙,极为完固。嘉靖五年(1526),知县洪子诚、指挥陈治协议,申达佥宪徐度,修其倾坏者。

池 一千四百六十丈八尺,阔二丈,深一丈。

坊都

清远县

坊三 曰兴贤,曰迎恩,曰登云。

乡八 兴仁管都一,曰后冈;靖定管都一,曰龙圃。太平管都一,曰南塘;善化管都一,曰回岐。池水管都一,曰何峒;清平管都一,曰清湖。潖江管都一,曰高滩;吉河管都一,曰黄田。

宅里牌坊二 “太常”为少卿杨一瑛,“登科”为举人黄文,俱在县南大街。

卷十六·舆地志四

宫室

峡山书堂 在清远峡山寺东书堂坑上。

台榭

靖远楼 在清远县治南门卫前,即县谯楼。正德二年(1507),佥事吴廷举建。

卷十七·舆地五

关梁[9]

清远县寨一十八

独石、黄田、田心、洋子、莲梗、双石、水西、乱滘、白湾、牛挨石、羊坑、雷坑、石阁、老虎峒、桃枝、横石、企石、三木坑。

清远县桥六

通津 在通津门外。《翰林侍读吉水尹凤岐记略》曰:“县治东南里许有桥曰通津,环城之东,通城之内,水之行道皆注于桥之下以出。”永乐丁酉(1417),指挥佥事尹君尝募众合力立木为柱,浮石为梁,施板为覆,平土为道,亦能免人徒涉之劳矣。岁久,木板摧板,人难于行。至正统丁卯(1447),邑尹毛君晟,二尹秦君祖、骆君雍,幕宰彭君搏心合志同,协相斯举,捐俸资若干,倡率于先,命邑之士[10]疏题于众。旬月之间,获钱百余缗。由是彭君经营,调度实以大石,以防水势之奔腾,下则用石深砌三拱,开四窍,以通四流之骤集,上则平以重石,傍则柱以石栏,仍作亭以覆碑。其规制壮伟与桥适称焉。桥之制高一丈七尺,广一丈五尺。经始于正统十二年(1447)十一月,毕于景泰改元(1450)四月,又明年三月作记。

西门 在西门外,弘治二年(1489),耆民黄祖铭自建。[11]

周塘 在下郭鱼虾巷西,知县刘纲建。弘治十一年(1498),[12]知县张壁重修。

水西 在下郭三公庙前。成化十三年(1477),宝林僧戒能募缘重修。

山塘 在廉水。

柘步 在柘步堰口。

津渡

清远县渡十

上郭、下郭 在宝林寺前。

横石 在县东。

山塘 在山塘水。

澜水 在澜水口。

新开 在县东。

飞水 在飞水口。

石头潭 在滨江水。

急水、慢水 俱在潖江乡。

卷十九·舆地志七

古迹

尉佗万人城 在清远县汉中宿北陨山,基址尚存。

中宿废县 在清远县政宾乡河峒村,去县六十里。

中宿旧城 在今城之东北,基址尚存。

峡山书院 在峡山寺东书堂坑。故老相传黄帝二庶子隐此读书。

楞伽台 在清远峡。[1] 原文无“广州府”三字,据文意补。[2] 原文有误,“达磨石”应为“达摩石”,据康熙元年(1662)《清远县志》改。[3] 郁:即郁水,今广西右江、郁江、浔江以及广东西江。[4] 指挥:官名。“指挥使”的简称。明朝为各卫长官,正三品。与同知、佥事共掌卫事。[5] 雉堞:古时在城墙上修筑的短而矮的墙,如齿状,守城的人可借以掩护自己,俗称“城垛”或“垛口”。[6] 巡抚都宪:指大都宪。明代巡抚的别称。[7] 串楼:古代城墙上的设施之一。南方多雨地区往往在整个城墙上建有连廊,称为“串楼”,以避烈日风雨的侵袭。[8] 拦马墙:古代军事建筑之一,用于阻挡人马的防护墙。[9] 原文数量有误,“一十七”应为“一十八”。[10] 缗:读作mín。古代穿钱的绳子,引申为钱。[11] 原文为“廓”,据下文改。[12] 原文有误,“张璧”应为“张壁”,据康熙元年(1662)《清远县志》改。

《广东通志》明·万历三十年(1602)

(明)郭棐纂修

卷十四·广革

清远县[1]

在府城北二百五十里,本汉南海郡中宿县地,吴属始兴郡,晋、宋、齐因之,陈置清远郡,领县四,威正、廉平、恩治、浮护,即故中宿及今翁源地。[2]

隋开皇十年(590),废郡为县,析中宿南徼,置政宾县,近增城境,属广州。唐武德四年(621),省政宾入清远,宋元仍唐。宋为中县,元为下县。国朝因之,编里十有七。其境广二百二十五里,袤三百一十七里。东至番禺县界一百五十里,西至肇庆府四会县界七十五里,南至南海县界一百一十七里,北至阳山县界二百里。东南至番禺县界九十四里,西南至肇庆府高要县界九十二里,东北至韶州府曲江县界九十五里,西北至阳山县界一百五十里。至本府水陆二百里。

卷十四·山川

清远县

北十二里曰览冈,六十里曰帽山,东十二里曰中宿山,二、三、五、八月有潮上此,返流五羊,一宿而至;二十里有汤泉,有石如镬,泉出其中,热可熟物;五十里曰峡山,是谓清远福地。相传黄帝二庶子南采阮俞竹为黄钟之管,与二臣俱隐此山,祠在广庆寺东庑。今山上小竹,节间长九寸,圆径三分,疑此山即阮俞也,但旧志误为昆仑耳。《山海经》曰:黄帝生禺阳、禺号。禺号处南海是为海司。任姓生徭梁,□梁生番禺,始为舟楫,番禺贲隅也。二庶子疑即禺阳、禺号,然则番禺之名当始作特郡城二山而已,道书称十九福地。正德末,峡山多虎患,岁伤数百人。尚书霍韬经此,移文贲山神。未几,风雨大作,峡山崩、雷震,杀群虎,患遂息。兵宪姜忻勒其文人呼驱虎碑。有飞来之宇,世传梁普通中自舒州来。北有金芝岩,唐开元中,望气者云“五千里内有灵芝发金草”,遣使求之,果获灵芝二十茎,铮然作声。今岩内分三洞,一洞有石井,深数十丈;一洞有三石并立,水滴其上而地竟不沾;其下有穴,穴有石燕。南有幖幡岭,在峡山南顶上,唐大历间,哥舒晃叛,广州命将讨平之。梦神人谓曰:“见幡即回。”及贼平,果见二幡于山顶,因名。后有和光洞,在峡山谷中,窈而深,其旁有五色榴花,或传孙恪妻化猿留玉环处。前有凝碧湾,即峡前湾,其水绀碧。犀牛潭,一名金锁潭,相传秦时昆仑贡犀牛带金锁走入潭中。晋时有罗公者钓潭中,收纶得金索,曳之,有犀牛出,制断其索,得一尺。又有达摩石、龙磨角石。右有飞泉洞,洞有瀑泉,泉下有流杯池,景称幽雅。城南曰凤凰山,相传昔有凤凰栖此,故名。上有凤凰台,又半里有钓鳌台,与水口鳌塔相望。其阳为安远驿,又[3][4]二里有柳树湾,夏潦病涉,黎继舟始桥之。三十里曰黄旗山,山如屏障,与凤岭对峙。四十里曰王子岭,两峰并耸,为学宫朝山,常有云覆其上,亦名云腾岭。有石池,秋冬不竭。其峰横亘数十里,迤逶而下,有石突起,峡中前有跃龙岭。岭外昌秀,曰小塘山,上有飞泉,左有石室可栖。东百五十里曰观音山,高出诸山,石室虚敞,有天成大士像。西百里曰威整山,二十五里曰溱源山,溱水出焉。山峦复结,下有庙,祀溱水神,俗呼秦王山。二百五十里曰大罗山,瑶僮杂居,与石坎老虎峒、黄峒相应为暴。西南八十里曰回岐山,高数十[5]仞,延袤数十里,有回顾县治之状。九十里曰黄巢矶,昔黄巢兵败覆舟于此。西北五十里曰临汉峡,两崖壁峙,延袤九十里,其阳有大观风亭。

浈水源于大庾岭,自县东南五里,径浈阳而南流与湟水合。溱水流而复合为肄水,又南过县与浈水合注于郁。连水源于石塘,东南注于郁水,又径东南四十二里,至县东与浈水合,汉楼船将军下浈水即此,一曰洌江。潖江流于浈水、清平龙塘溪,会官岐河而南流,经胥江入于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