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细贵药材鉴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13:16:54

点击下载

作者:邓茂芳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实用细贵药材鉴定

实用细贵药材鉴定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实用细贵药材鉴定作者:邓茂芳排版:上官雅弘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9-01ISBN:9787308080132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前 言

史称的“野山高丽东西洋参,暹罗官燕毛角鹿茸”说的就是细贵类药材,又称贵重药材、细料。其主要特点体现在“贵”和“稀”,而不同时期对药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同,药材的“贵”和“稀”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现在人们将一些药食兼用、延年益寿、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药材也列入其中,如药店、超市常见的天麻、川贝、黄芪、三七、石斛(枫斗)等品种,因此,细贵药材的种类已大大拓展。细贵药材或产品在药店、超市销量比重增加,高等职业教育药学就业岗位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掌握了解细贵药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已成为基层药学职业岗位群不可缺少的职业素质之一。“实用细贵药材鉴定”是在结合高职高专药学类就业去向以及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调研的基础上,改革现有药学类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就业去向,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而成的一门应用型课程,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天然药物方向的主干课程之一。

本教材是在“天然药物学实用技术”专业平台课程上的延伸和强化,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尽量避免知识点的重复,精选传统细贵药材品种和浙江地方用药特色,做到基本知识“以实用为主,必须、够用为度”,实践技能“以动手操作,会做、熟练为准”,不追求教材内容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注重专业岗位技能的培养,体现了教材的实用性。在体例上灵活穿插各种栏目,贴近学生生活经历和经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本教材共分4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介绍细贵药材的贮藏和养护方法、常用鉴别方法等;第二、三、四单元分别介绍常见的各类细贵药材鉴定等实用知识和技能。同时,配套单元实训项目和自我测试习题,便于学生学习。

本教材的编写得到参编学校以及相关医院和医药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个别图片和标准引用了他人成果(见参考文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修订时改正。编者2010年6月第一单元绪 论●知识要求1.掌握细贵药材的定义、常用鉴别方法、贮藏和养护方法、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与研究。2.熟悉细贵药材研究对象和任务、加工方法、资源保护的意义与策略。3.了解细贵药材的炮制方法以及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品种。●能力要求1.学会各种细贵药材的常用鉴别方法。2.懂得细贵药材的贮藏和养护方法。3.能进行细贵药材岗位应用的药学咨询服务。第一节 细贵药材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

细贵药材,又称贵重药材、细料,指的是物稀量少、疗效显著、价值贵重而来之不易的中药材。其主要特点体现在“贵”和“稀”,而不同时期对药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药材的“贵”和“稀”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现在人们通常将一些药食兼用、延年益寿、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药材也列入其中,如药店、超市常见的天麻、川贝、黄芪、三七、石斛(枫斗)等品种,因此,细贵药材的种类已大大拓展。“实用细贵药材鉴定”是一门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中医学、化学、药理学、商品学等学科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常用细贵药材的名称、来源、药材鉴定、规格标准、用途、用法、使用注意、保存条件等的综合性应用课程。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习细贵药材鉴定的核心任务是学习并掌握细贵药材商品质量的鉴定技术以及临床应用和药学服务的知识和技能。具体是:

1.掌握细贵药材商品的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鉴别技术,并能鉴定商品的质量。

2.熟悉细贵药材的采制、产销、常见混伪品种以及影响商品使用质量的各种因素。

3.认识细贵药材商品在医疗保健养生和市场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会细贵药材的药学咨询服务,为临床合理用药起到安全有效的保障作用。

4.了解细贵药材的来源、规格、成分、用法用量、贮藏养护等商品知识。第二节 细贵药材的加工与贮藏养护

一、细贵药材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一)细贵药材资源的保护对象

传统的细贵药材品种中不少源自濒危保护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制定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共76种,其中动物18种,植物58种。细贵药材物种中,属一级保护的如赛加羚羊、梅花鹿;属二级保护的如马鹿、林麝、马麝、原麝、银环蛇、甘草、人参、杜仲、厚朴、剑叶龙血树等;属三级保护的如川贝母、肉苁蓉、五味子、环草石斛等。(二)细贵药材资源的保护策略

1.严格执行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要认真执行。采收中要注意把当前需要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切忌滥砍、滥伐、滥捕、滥杀。

2.采用药用植、动物的引种驯化。分片轮流封山育药;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变野生品种为家种、家养;要尽量注意扩大药材的药用部分或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保护和发展种质资源等方法。这是在濒危资源的细贵药材开发中,保证资源数量和质量十分有效的一项措施。如西洋参的引种、铁皮石斛人工培植、全蝎人工繁殖、养麝取香、养鹿取茸等都不失为资源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二、细贵药材的采收加工与炮制(一)细贵药材的采收

合理采收细贵药材,对保证药材质量、保护和扩大药源有重大意义。目前在有效成分以及有效成分积累情况还不甚明确的情况下,细贵药材的采收多是利用传统采收经验来进行。采收的一般原则是:

1.植物类细贵药材。(1)根与根茎类:秋后春前。如人参、天麻等。(2)树皮和根皮:树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收,根皮多在秋季采收。如肉桂等。(3)木类:宜在秋冬采收。此时,侵填体形成,有效成分含量高,如沉香、檀香等。(4)花类:一般在花刚开放时采收。如西红花在开花期早晨采集花朵,然后摘下柱头。(5)果实与种子类:果实宜在已成熟或将成熟时采收。如枸杞子在夏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

2.动物类细贵药材。视其入药部分适时采收。如哈蟆油于秋天当其进入冬眠期时捕捉;鹿茸须在清明后适时采收,过时则角化。

3.其他类细贵药材。采收情况不一。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实体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挖,野生灵芝则夏秋采收,血竭则采收成熟果实来进行加工。(二)细贵药材的产地加工

产地加工是指采收时在产地对药材进行的初步加工,主要是除去杂质、干燥、整形和分等,目的是保证质量,便于包装、运输和贮藏。

通过挑选、洗刷、切、撞、碾、刮等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通过晒干、烘干、阴干等方法对药材进行干燥。部分药材在干燥前或干燥中还需进行趁鲜切片或蒸、煮、烫等加工。有些药材还需进行整形加工,如潞党参在干燥过程中要时时揉搓,使皮肉贴紧,并保持柔润的特点;肉桂须按不同的规格加工成板片状、槽状或筒状;三七干燥后打蜡闯光等等。最后,药材一般要进行分等,尤其是细贵药材。规格、等级是药材质量的标志,也是药材商品定价的依据。有根据产地、产季、加工、大小、质地等进行规格划分,如甘草分为“东草”、“西草”;三七有“冬三七”、“春三七”;天麻分为“春麻”、“冬麻”;山药有“毛山药”、“光山药”;等等。目前有76种药材商品有全国统一的规格等级标准,而大部分药材多按地区习惯等或统货应市,细贵药材规格等级标准主要参考上述执行。(三)细贵药材的炮制

产地加工属于初加工,炮制则是进一步加工。药材经炮制后方能入药,这是中药的用药特色之一。炮制是根据医疗、调剂和制剂的需要,结合药材的特性,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方法和技术。细贵药材的炮制和常用药材的炮制方法基本无异,这里不再赘述。

三、细贵药材的贮藏养护(一)细贵药材检验

细贵药材来源有植物类的,也有动物类的或其他类的,由于成分性质的不同,在贮藏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变异现象,如霉变、虫蛀、泛油、变色、气味散失等,影响药材的质量,严重的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危害人体的健康。如人参、海马、海龙、三七等容易发生霉变虫蛀;牛黄、麝香、哈蟆油、燕窝等受潮后易发霉;当归、西红花则易失油变色或干枯;未干透的鹿茸,往往里面会腐烂发臭;麝香包装不严密,沉香久贮,均易挥发散失气味;珍珠、羚羊角等虽不易生虫发霉,但如果贮藏不妥,也会造成珍珠变色,羚羊角受热干裂。

针对这类中药的各种变异现象,首先做好入库验收。

1.核对数量和规格。核对现货和发货单上的数量、品名、规格是否相符,然后逐件检验和复核包装重量,计算出正确的药材净重。

2.检查包装。检查原包装有无损坏受潮,封签是否完好。

3.检验质量。检验时,除对每一品种的真伪、品质、规格等要进行全面的验收外,还应针对容易变质的品种及其不同部位进行细致的检查。

例如人参的品种、规格、等级比较多,易霉变、虫蛀、变味等。产地发运的人参,为防止运输途中枝体折断,常进行“打潮”,并且加工品还含有蔗糖等成分,易吸湿霉变。检查原装的红参,如发现其木箱或铁盒有裂缝或钉眼孔洞的,往往易返潮和生虫,应及时打开检验。一般红参、山参生虫的部位在主根上部及芦头处,整把的参须易在扎把处或粗壮的部位生虫。长久与空气接触,参体颜色也可变黄变暗。糖参返糖时体发软,外表糖质不干,且有变色、发黏等现象。吸潮也可使人参的糖分酶解,产生酒味或酸味。

鹿茸茸尖皮下层易生虫,严重的也能蛀蚀到内部组织中的疏松部分,但锯口处及已骨化的部分不易生虫。受热则茸皮裂纹或崩口,受潮则茸皮变黑并发白斑。

毛壳麝香易生虫,仓虫多蛀毛囊,应轻轻摔打检查。检查毛壳麝香是否生霉,可轻按囊皮处,如无弹力并感到内部软绵,可用探针索取少许,嗅闻有无霉味,必要时剖开香囊进行检验。麝香仁不易生虫,但受潮易发霉,散失香气,过于干燥则失润、干硬和减重。

哈蟆油易泛油、发霉。如受潮且表面黏性大,色深或不光亮,说明已泛油,发霉时表面有霉斑。

干燥的牛黄,体松质脆,容易碎裂和剥离,储存中易吸潮。未干透的体较重,色暗黄,用手剥落碎片时发声不响,往往储存中容易发霉。

海马、海龙、蕲蛇等容易生虫,且多在体内蛀蚀。海马腹部最易生虫,虫很细小,检验时,轻轻敲击可掉出蛀粉、虫粪或害虫,吸潮后也易发霉。

燕窝受潮后易发霉,检验时感觉发软或取2只相互碰击无声的,都说明受潮。

西红花易泛油、变色,受潮易霉变。应注意有无变色及泛油。正常的西红花颜色鲜艳,体质糯润而气浓,否则即为陈货。

其他如冬虫夏草易生虫,吸潮体质返软。三七往往在支根折断处易生虫,其蛀孔很小,须仔细检查才能看出。检验羚羊角、珍珠等药材,也应注意检验其包装是否牢固以及有无变色现象等。对这类药材,在贮藏过程中,也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梅雨季节时,对易发霉生虫的细贵药材,尤应加强检查。(二)细贵药材的养护

细贵药材的贮藏措施主要是防潮、防高温和避光。应放在专用库房内贮藏,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库房内温度应保持在30℃以内,相对湿度不超过70%。也可用固定的箱、柜、缸、坛等密闭后,贮藏在干燥、阴凉、不易受潮受热的地方。人参、燕窝、牛黄等,质脆易碎,在操作时,还应特别注意防止其残损。一般保管养护的方法可采用密封、气调养护、吸潮以及冷藏等方法。

1.密封。细贵药材都可以采用密封的方法贮藏,如小件密封、箱柜缸坛密封或小间仓库密封。前提是药材应充分干燥,不超过安全水分,也没有虫霉感染。一般量少可采用塑料袋密封,量多可采用罩帐密封。这样,使药材与外界空气隔绝,既防潮,也减少了害虫、真菌侵入药材的机会。其次,在密闭的条件下,利用药材本身、害虫、微生物等的呼吸作用,使密封环境中含氧量逐渐下降,害虫和微生物繁殖受到抑制来达到安全贮存的目的。

2.气调养护。就是在密封的前提下,把密封环境中影响药材变异的氧气有效地降低,人为造成一个密闭低氧的环境。药材在这样的条件下贮存,新的害虫无法生存,原有的害虫窒息死亡,微生物的繁殖和药材自身的呼吸氧化也受到限制,从而可保证药材的品质。如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进行抽真空密封法进行贮存养护,但由于真空负压的缺陷,有时易漏气失效。此时,可采用抽真空充二氧化碳或氮气的方法,使包装内外气压平衡,又人为造成缺氧条件,来抑制害虫和真菌的生长,以起到杀虫、防霉的作用。气调养护操作简单,投资小,并且药材损耗小、无杀虫剂残毒,是一项比较先进的贮存养护技术。

3.吸潮。尤适合梅雨季节。常用的吸湿剂有无水氯化钙或生石灰等。吸湿剂用量一般为每平方米用2.5~3kg,过量会使药材过分干燥而碎裂,增大损耗。此外,尚可配合使用空气去湿机除湿。

4.冷藏。麝香、燕窝、哈蟆油、冬虫夏草等,以置冷藏室保管为宜,尤其在霉季。冷贮的温度,一般为5℃左右(2~10℃),但包装必须密封,以防止潮气侵入。

常见的细贵药材养护的方法简述如下:

人参 可密封箱体或气调养护。也可置于石灰缸内吸潮,但须注意不能接触生石灰,以防污染。也不能用萘丸、樟脑、冰片、薄荷脑、花椒等对抗同储,以防沾染异味。

鹿茸 可用木箱、铁桶盛装,但鹿茸必须充分干透,容器内四周放适量纸包樟脑或花椒、细辛,然后密封存放,也可用70%酒精,均匀喷洒在鹿茸表面,密封存放。

麝香 忌薄荷脑、冰片等混存,以免串味。最好放在低温库或小袋密封置于冰箱冷藏保管。

哈蟆油 可用缸密封贮存,可在缸底放一碗白酒,上面再放一张铺纸的竹篾,然后将哈蟆油放入,封好缸口即可。此外,也可在缸坛容器内喷适量高浓度白酒(不宜沾染商品),再进行密封。若装入双层塑料袋内再放入大容器内密封贮存,效果更好,这样既能防止发霉,又能保持原有的色泽。

牛黄 应装入衬有棉花、灯心草或软纸的铁盒或木盒中密封,置阴凉、干燥、避光处储存,也可密封储存于生石灰缸中。

海马、海龙、蕲蛇等 可拌入花椒或细辛,装入密封的箱或缸内,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西红花 一般只要将原包装置于阴凉干燥处,密闭避光保存。拆装破封的为保持色泽和防潮,可连同包装放于石灰缸保存,但不宜过久,以免过干。如受潮生虫,不能暴晒,以免变色,宜气调养护。

此外,阿胶、生晒参等用干燥的谷糠埋藏,也能达到防潮的目的。其具体方法是:在容器内先铺一层稻糠,然后将药材分层放入,放一层药材铺一层稻糠,最后再将容器封严,放在干燥阴凉处贮存。但这一方法只能防潮,平时仍应注意加强检查,防止生虫。

传统的养护方法和现代的养护技术相结合,可根据药材不同的变异因素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养护。但总体应注意养护制度要健全,做到勤查,加强养护管理。第三节 实用细贵药材的鉴定

一、细贵药材鉴定的目的

细贵药材属于中药材在经营及应用中人为划分的一个类别,其鉴定的内容主要2条:一是鉴定药材品种的真伪;二是鉴定药材品质的优劣。真伪鉴定是品质优劣鉴定的前提和基础。其目的均是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细贵药材由于经济价值高、资源量少或群众需求大等特点,市场上经常发现假冒伪劣货品。真伪鉴定就是鉴定所用的药材是否与规定的或实际需要的品种相符。品种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用药安全和经济利益等。例如,正品(与《中国药典》规定相符)天麻是兰科植物天麻Castrodia elates Blume的干燥块茎,具有祛风定惊、平肝熄风的作用。而市场上一些不法分子则以美人蕉科植物芭蕉芋Canna edulis Ker.的根茎等经加工处理后冒充天麻出售。老百姓熟悉的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的何首乌,正品来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u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但市场上经常有“人形何首乌”的报道,一般为其他植物的块茎人工雕琢而成,属伪品。人参应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ay.的干燥根,具大补元气、强心固脱、安神生津之功。豆科野虹豆的根、茄科华山参的根、商陆科商陆的根等市场上都曾发现伪充人参。

上述天麻、何首乌及人参的伪品,因品种非规定的品种,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也不相同,药理作用、毒副作用等不同或不明确,有的不能入药或具有一定毒性(如华山参、商陆),若未经鉴别,误服误用,不仅达不到治病强身的目的,甚至还会产生不良后果。

品种真伪明确后,还必须鉴定其品质优劣。优劣鉴定主要包括纯度和优良度鉴定。纯度鉴定就是检查药材中可能混入的各类杂质以及杂质的数量是否超过规定的限度。大多数杂质是由于采收、加工、干燥、贮藏等过程中混进的,如麝香内少量毛发、燕窝内少数绒羽等,只要炮制加工等除去杂质,符合药用标准即可。由于利益驱使,细贵药材杂质多为人为掺入,如麝香中掺肝粉、猪血、肉桂、泥沙等,蕲蛇体内插入铁丝等,血竭中掺入松香、达马胶等,虫草中插入铁丝、牙签等。

优良度鉴定主要确定药材是否符合药用标准,主要取决于有效成分的含量,而有效成分的含量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产地、采收时节、加工、贮藏等。含量测定是鉴定药材质量最准确的方法,如麝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规定:按照气相色谱法测定,按干燥品计算,含麝香酮不得少于2.0%。但是,大部分细贵药材和其他药材一样,目前还没有全部搞清有效成分的情况下,优良度鉴定还是以传统经验为主划分商品优劣,从细贵药材商品规格等级较多可见端倪。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细贵药材还采用真假拼接,移花接木的手法。如野山参鉴定必须注意对拼接参的检查。拼接参系用数支参的不同部位人工粘接而成。又如毛壳麝香麝香壳为真,而内容物(麝香仁)掺假或全部为假。以上均属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行为,应注意鉴别,也说明细贵药材真伪优劣鉴定的重要性。

二、细贵药材鉴定的依据与程序(一)细贵药材鉴定的依据

中药鉴定工作的进行,主要依据是国家颁布的有关药品标准,细贵药材的鉴定依据也不例外。主要是《中国药典》和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颁布的相关药品标准。它们都是国家药品标准,对药品的来源、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具有法律的约束力,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部门必须遵循的法定依据。鉴于细贵药材的特殊性,对于国家标准没有收载的品种,在鉴定时可参照相关行业或地方标准加以分析确定。(二)细贵药材鉴定的一般程序

细贵药材鉴定的一般程序和中药鉴定一样:检品登记取样真实性鉴定 品质优良度鉴定报告。这里不再赘述。

在取样环节中,值得注意的是“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每一包件的取样量:贵重药材抽取5~10g”。

三、细贵药材鉴定的方法

常用的细贵药材鉴定方法主要有:来源(原植物、原动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四大鉴别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还是性状鉴定方法。(一)来源鉴定

来源鉴定,又称基原鉴定,是应用植物或动物分类学的方法,把各种药材的来源鉴定清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这是细贵药材鉴定工作的基础,也是细贵药材生产、资源开发及新药研究工作的基础。以植物药为例,来源鉴定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①观察植物形态;②核对文献;③核对标本。(二)性状鉴定

性状鉴定,又称感官鉴定,就是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简便方法来鉴别细贵药材的外形、表面、质地、气味等性状特征。性状鉴定适合鉴定完整的药材及饮片,它具有简单、易行、便捷的特点,是细贵药材鉴定方法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细贵药材的性状,有时往往感知一个方面的特征,便能达到鉴定的目的。以药材为例,性状鉴定主要内容及描述方法分述如下:

1.外形。外形主要包括形状和大小,细贵药材的形状一般是比较固定的,与其药用部位密切相关。如植物类根类药材往往呈圆柱形(人参)、圆锥形(三七)、酱瓜形(天麻)等;动物类药材如长方形(阿胶)、类球形(珍珠)、圆盘状(白花蛇)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品种外形特征还概括成形象、生动的经验鉴别术语:如“马头蛇尾瓦楞身”(海马)、“怀中抱月”(松贝)、“鹦哥嘴”(天麻)等。大小主要指长短、粗细、厚薄等。对于细贵药材,不同大小分档商品,一般也有一定的幅度,但如果差异太大,应引起注意。

2.表面。表面主要包括外表颜色和表面特征。每种细贵药材都有其固有的色泽,但会因产地、加工方法以及贮藏等因素有一定差异。观察细贵药材的颜色时,最好在自然光下或日光灯下进行。在描述药材颜色时,如果用两种色调复合描述的,应以后一种色调为主。例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药物颜色改变,均应考虑其质量及品种问题,药材颜色是否符合要求,是衡量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如川贝、山药、枸杞子、西红花等药材颜色特白或艳丽,谨防硫熏或染色;金钱白花蛇黑色环纹也有用杂蛇黑漆描绘伪充,均要仔细观察。

表面特征主要观察细贵药材外表面或内表面有无鉴别的特征。植物类细贵药材注意有无皮孔、毛茸、鳞叶以及附属物等,如山参表面的横环纹(铁线纹)、天麻表面的潜伏芽排列的横环纹(点轮环)等。动物类药材注意外表有无毛发、鳞片等,如鹿茸外表密生细毛茸,白花蛇外表具鳞片,麝香壳外表密生灰白色或灰棕色短毛等。内表面注意是否光滑、粗糙等,如树皮类药材杜仲内表面光滑、暗紫色,具微细的纵纹理;厚朴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划之显油痕,有时可见厚朴酚白色细小结晶;麝香壳内层皮膜(“银皮”)呈棕色。

3.质地与断面。质地常见有软硬、坚韧、疏松、致密、黏性、粉性、油润、角质样等特征。如黏性:表示具黏液质,如鲜石斛;角质样:如天麻、红参等,呈坚硬、光滑的半透明状,往往由于多量淀粉或多糖类糊化所致;油润:表示柔软而润泽,如当归、麝香仁。断面的特征往往在中药鉴定中相对重要,有时往往用形象的术语表示,如“菊花心”(甘草)、“金井玉栏”(黄芪)等。观察断面可以采用折断、切断或砸断等方法,饮片为段状或片状可以直接观察断面,但值得注意的是,折断时,应注意观察折断的难易、有无粉尘飞扬、响声,是否平坦,或呈颗粒性、纤维性、胶丝以及层层剥离等特征。如杜仲,折断时可见银白色致密的橡胶丝相连。难以折断时,用刀具切开,往往切面较平坦,注意纹理、裂隙、射线、油点等特征。对于掺有异物的细贵药材来说,如虫草内插牙签、铁丝,三七、天麻内插入铁片等情况,折断或切断的检查尤显重要。某些包装完美的细贵药材,可以用磁铁靠近样品,鉴别药材是否掺有铁粉、铁丝等,有条件的可以使用金属探测器来检查是否掺有金属等异物。

4.气味。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往往具有特殊的气味,通常可用鼻嗅法鉴别真伪,如当归、人参、沉香、麝香等药材具有特殊的香气。鉴定方法除直接鼻嗅外,也可火试、手搓后再闻,如沉香可点燃后有特殊香气;麝香仁撒于炽热坩埚,香气浓烈四溢。气愈浓厚,往往表示其质量也愈佳。

味有辛、甘、酸、苦、咸、涩、淡等。药材的味,不仅能辨别其品种或是否掺杂,也是衡量品质的标准之一。如肉苁蓉微甜,咸则为咸苁蓉;虫草掺杂浸糖则甜,浸盐则咸;甘草以味甜为佳,味苦的甘草,就要考虑其品种和质量问题。尝味时通常可用舌舔法、咀嚼法或尝水浸出液法等,由于舌的各部位对不同味道的味感不同,尝味时应使舌头的各部分充分接触药液,这样才能准确尝味。味也与药材所含化学成分有关,药物变味或有异,如药材硫熏过则有刺鼻硫黄味,涂漆则有漆味等,均要引起重视。

5.火试。火试常用于茎木类、其他类或动物类药材的鉴别,将药材点燃或烘烤,通过观察产生的气味、烟雾、颜色、响声等现象,来判断药材的真伪或优良度。该法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是常用的经验鉴别方法之一。如前述的沉香、麝香火试辨气味;烘烤纸上血竭细粉,可见熔化成血红色,不应有残渣或扩散的痕迹;珍珠火烧有爆裂声,可层层剥落,碎片珠光不褪。

6.水试。利用有些药材放入水中,药材或水液发生一些特殊变化来进行鉴别,如水液颜色的变化、药材浮沉或扩散的现象以及药材体积的变化等现象,作为鉴别药材真伪优劣的手段之一。如西红花浸入水中,水染黄色,药材本来的红色不褪,水面无油状物漂浮,水底无沉淀产生;哈蟆油置温水中浸泡,24小时内可膨胀至原体积的10~15倍;沉香则以沉入水中者质量为佳。

知识链接

细贵药材鉴别中常用的经验鉴别术语

二杠和大挺:梅花鹿茸具有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其主枝习称“大挺”。

门庄:专指具有一个分枝花鹿茸在离锯口约1cm处分出的侧枝,长约9~15cm,直径较主枝(大挺)略细。

方胜纹:蕲蛇的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大斑纹24个,“V”形的顶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

龙头虎口:蕲蛇头部呈三角形而扁平,鼻尖端向上,口较宽大,习称“龙头虎口”,上颚有长毒牙。

翘鼻头:蕲蛇的头呈三角形而扁平,其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

佛指甲:蕲蛇的尾部渐细,末节呈扁三角形,角质,习称“佛指甲”。

连珠斑:蕲蛇腹部色白,杂有多数黑色斑点,习称“连珠斑”或“念珠斑”。

凤尾:石斛属多种植物的茎经特殊加工而成耳环石斛,因其茎末梢细,特称为“凤尾”。

龙头:铁皮石斛的茎,经特殊加工制成的耳环石斛,其一端基部留下的短须根,称为“龙头”。

乌金衣:国产牛黄表面有时可见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

当门子:麝香囊中颗粒状的麝香仁,习称“当门子”,颗粒大小不一,颜色也不相同。

银皮:麝香囊内层皮膜呈棕红色,习称“银皮”或“云皮”。

芦头、芦碗:根类药材的根茎部分,习称“芦头”;芦头上凹陷如碗状的茎痕,习称“芦碗”,如人参。

圆芦、堆花芦、马牙芦:山参芦头有时形成二节芦或三节芦,靠近主根的一段芦头,芦碗消失而较为光滑,成圆柱状,习称“圆芦”,中部芦碗密集如堆花状为堆花芦,上部新近形成的芦碗粗深,状若马牙为马牙芦,具圆芦、堆花芦、马牙芦者称“三节芦”,具圆芦和马牙芦或圆芦和堆花芦者称为“二节芦”。若芦头长,芦碗间距较疏,宛如竹节,习称“竹节芦”。若芦头长细,圆芦略带弯曲,形似大雁的颈脖,习称“雁脖芦”。

枣核艼:人参芦头旁生有较细的不定根,药工习称“艼”。如野生人参的不定根呈纺锤状,称为“枣核艼”。

铁线纹:野山人参的主根粗短,其外皮细致光滑,上有许多明显细密的环纹,尤在肩部更为密集,习称“铁线纹”,也称“肩纹”。

横灵体与顺直体:均指山参的形态,山参主根分枝角度较大且短粗,习称“横灵体”;而参体分枝角度小,且腿长者称“顺直体”。

珍珠点:通常指野生人参的参须脱落后的痕迹,其上生有点状小疙瘩,习称“珍珠点”。

狮子头:又称“狮子盘头”,指党参的顶端密集的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痕。

怀中抱月:川贝母(松贝)鳞叶两片,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合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鹦哥嘴:又称“红小瓣”,天麻(冬麻)块茎顶端红棕色干枯的芽苞,习称“鹦哥嘴”。

金井玉栏:某些根类药材断面形成层呈环状,将木部和皮部分成内、外两部分,如皮部呈黄白色,木部呈淡黄色,药工常称为“金井玉栏”,如黄芪、桔梗等。

角质:一些含较多淀粉或其他多糖类的药材,经蒸煮等加工后,淀粉及多糖糊化,干燥后所呈现的半透明光亮形态,尤以断面更加显著,称为“角质”,如天麻。

颗粒状:组织中有较大的石细胞群,折断后石细胞群成颗粒状突出,如肉桂断面呈颗粒状。

板片状:从粗大树干剥下的树皮,多呈宽大厚片状,干燥后不易收缩卷曲,呈板状或片状,如杜仲。

油性:药工对含脂肪油的种子、果实类药材或含挥发油的药材,称为“油性”,如杏仁、丁香等。常用指甲刻划或断面观察油性的大小,以作为质量优劣的标志之一。

通天眼:羚羊角中上段中空,有一细眼直达角尖,迎光可见,习称“通天眼”。

挂甲:牛黄少许,和以清水,涂于指甲,能使指甲染黄,经久不褪,习称“挂甲”。(三)显微鉴定

显微鉴定就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商品的组织结构、细胞形状或细胞内含物、矿物的光学特性等特征进行观察鉴定的方法。特别对于外形特征不明显、破碎粉末状的药材,显微鉴定是一种重要的鉴定方法。如麝香仁的显微观察、珍珠磨片观察、蕲蛇鳞片观察等都能较好地鉴定药材的真伪。

对于植物类细贵药材,为了能够清楚地观察组织结构、细胞或细胞内含物,我们需要制作显微标本片或临时制片,制片方法我们在天然药物学中均学过,这里不再叙述。显微鉴定是一项专门的技术,鉴定的仪器主要是各类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现代显微鉴定技术的发展已不局限于组织鉴定、粉末鉴定,还可以进行显微化学鉴定、显微常数测定等鉴定内容。电子显微镜鉴定技术对于某些光学显微镜下难以判断的微观特征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如动物类的体壁和鳞片观察,珍珠粉中是否掺伪珍珠层粉等,弥补了细贵药材传统经验鉴定的不足。(四)理化鉴定

理化鉴定就是利用药材所含的化学成分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的手段,来鉴定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理化鉴定的方法很多,我们学过的天然药物理化鉴定的方法有:物理常数测定、水分测定、挥发油测定、灰分测定、浸出物测定、化学定性定量分析、微量升华、电泳分析、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色谱-光谱联用分析法等。

对于细贵药材来说,由于利益驱使,制假方法层出不穷,理化鉴定尤显重要。当然,电泳分析、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理化鉴定方法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对操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素质也有一定要求,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蛤蚧、白花蛇、乌梢蛇、阿胶等动物类药材进行电泳法鉴别研究,不同的药材,正品和混淆品之间,电泳图谱存在明显的差异,易于鉴别,且重现性好。应用红外光谱法可鉴定进口血竭及其加工时的掺伪物质,如掺杂松香和达玛树胶。由于血竭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是1610cm-1和1120cm-1,达玛树胶的特征峰为1707cm-1,松香的特征峰是1692cm-1,就可以明显做出血竭优劣的鉴别。

此外,针对麝香的掺杂现象,可以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麝香酮的含量。同时,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具有快速、分离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天然药物成分分离、定性定量分析不可缺少的工具,如人参中人参皂苷Re、Rg1的含量测定。(五)现代生物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在细贵药材研究中的应用

1.DNA分子标记技术。1994年香港中文大学邵鹏柱实验室首次报道了利用AP-PCR技术对人参及西洋参的鉴定,次年他们又报道利用RAPD技术对人参及伪品的鉴定。随后中国香港、内地、中国台湾以及日本等地的研究人员相继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进化、分类、鉴定中的应用,研究的品种有:4种甘草(RAPD)、黄芪属14种植物(PCR-RFLP)、人参属12种植物(PCR-RFLP、测序)等。二是DNA分子标记技术在中药材鉴别中的应用,研究的品种有:人参、西洋参及伪品(RAPD、测序、探针)、蛇类(RAPD)、海马类(测序)、龟板、鳖甲(测序)、甘草(RAPD)、鸡内金类(测序)、紫河车(测序)、鹿鞭及伪品(测序)、贝母类(测序、PCR-RFLP、探针)。三是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研究种内变异中的应用,研究的品种有:冬虫夏草(RAPD)、苍术、白术(RAPD)、当归(测序)等。

2.计算机模式分类技术。如建立中药微量元素特征谱的计算机鉴别法,选择微量元素作为中药鉴别分类的特征是因为中药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与中药品种密切相关。不同种属的药材,在进化层次、遗传特性、生长发育以及生理代谢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种属不同,药材从土壤中选择性吸收各种元素的能力各不相同,其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就存在差异。而同种药材,由于具有相同的生长基因,其从土壤中摄取并最终积累在药材内的微量元素在种类分布、含量高低上有一定规律可循,这种规律性可作为中药鉴别分类的依据。也就是说,每种中药都有各自的微量元素特征谱。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中药的微量元素特征谱,可实现中药的鉴别分类,这样就把中药鉴定这一复杂问题简化为聚类分析的数学问题。利用微量元素指纹谱计算机鉴别技术对中药浙贝母和川贝母已成功地进行了品种鉴别。

此外,X射线衍射法、热分析法、生物鉴定法、计算机图像分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