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诗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18:32:56

点击下载

作者:吴韵汐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诗传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诗传试读:

内容提要

在历史不远处的烟雨民国,诗人徐志摩的名字与康桥紧紧地交融在了一起,有人说他是世间不老的孩童,有人说他是持守童话世界的骄子。当他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最灿烂的青春年华,那首《再别康桥》似乎成了他最高昂的绝唱。当一切尘埃落定,再次缓缓展开徐志摩的生命画卷,才恍然发现,在他不长的三十几载岁月中竟充盈着如此丰富多彩的悲喜哀乐。

幸而他还有诗相伴,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这是对心灵最好的慰藉。而于后人,在诗歌的世界里,我们得以认识一个更加真实饱满的徐志摩,在梦的清波里低洄,原来生活就在我们身边。

序言

他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只是偶然地投影在民国那条传奇的岁月长河里,在人世间留下璀璨的诗作后,便潇洒地飞天而去,唯余一抹念想在梦的清波里依洄。

或许从一开始,他就不属于这喧嚣的烟火人间。

今天的徐志摩,已经不仅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个诗意的形容词。

回溯多年前的岁月,我们会看到一位多情的江南才子,在浓墨重彩的爱情里,描摹着诗歌的画卷。一笔一画,都是心灵的轨迹;一字一句,都是灵魂的诉说。

徐志摩生长于硖石——一个古香古色的江南小镇。他是富家公子,良好的文化氛围与教养,使他拥有了深厚的文学功底。那些沉淀于心海的墨香,正是他承载诗歌的底蕴。

每一位诗人都是热爱生活的,因为这份执着的和热爱,才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大自然的美好,唤醒了徐志摩体内沉睡的诗魂。他深爱着大自然,也深爱着这个世界,乃至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不过,世人所熟悉的,不是他的博爱,而是一生的情爱。他近乎疯狂地追求着心爱的女子,摒弃了世俗礼教,甚至大胆休妻。林徽因,那个温婉如玉的女子是他一生的牵挂,甚至最终的死亡,也只是为了她的一场演讲。

后来,他爱上了朋友之妻陆小曼。这一场爱情,更是为世人所不容。婚礼上,证婚人给予他们的不是祝福,而是咒骂。即便是这样,他还是勇敢地承担了这份爱。

他的一生,只有短暂的三十六场春秋。曾经,他在诗歌里天真地写下“想飞”的句子,有谁会想到,一句诗竟一语成谶。那一年,他飞离了地面,从此再不曾回到人间。

一生倥偬,从此只留下世人枉自嗟叹。而他的诗歌,他的故事,却成了人世间永恒的传奇。 第一章自然婴孩误入了人间险峻的围城第一节 来到生疏人间

江南,历来便是总有万千柔情之地。不是天堂胜似天堂,芳菲香软满是人间。巍巍青山,楼宇亭台,小桥流水,蕴藏着所有浓得化不开的美好。

江南好,怎不忆江南。它孕育了千年的美丽,更孕育无数动人心魄的故事,以及那故事中一波又一波柔情散尽的人儿。

有一位诗人,历经了岁月的涤荡,用他独有的浪漫、柔情,真挚而又热烈的方式,在江南名人这座丰伟之碑上刻下了他鲜活的名字。而他出生的那一片土地,就像他留下的诗句一般,美得镌刻进了岁月里的每个角落。

硖石,就是这里,一个让徐志摩甩掉前世的负累,赤条条穿过恒久的轮回,缓缓而至的地方。从这里开始,他的人生便是如光如电又如梦幻泡影一般——绚烂,短暂,却让人无法忘怀。这是一座用尽天下形容词,也难以道尽其魅力的城市。

这是一个隶属于浙江海宁市的城镇,被东西两座山环抱,终年草长莺飞,绿树成荫,青山如黛,风景十分秀丽。

小城虽小,却因为位于水陆要道,商业发达,经济繁荣。

城中,一条硖河缓缓流淌,流过了繁华,也流过了山野的荒芜,显得睿智、沉醉又荡漾。

闹市区里,坐落着一座古老堂皇的四进大宅——保宁坊。宅子前门临街,后门傍河。豪华而不失典雅,威严又不失温婉,大气婉约不过如此。宅子的主人姓徐,祖籍河南,明朝正德年间举家搬迁至此,此时的当家老爷徐老先生名民枢,字星匏,略通文墨,清朝时捐过副贡生,但其主要还是以经商为业。

徐老先生次子徐光溥,字申如。这位申如先生,颇有胆识学问,富有正义感。老先生过世之后,徐申如继承父业,在经营中不断扩大家族产业。除本乡的各大庄园和钱庄之外,他还投资开办了硖石电灯厂、蚕丝厂、布厂、票庄银号等。然而他不仅仅将目光局限于当地,更在沪杭两地经营工商业务。

一时之间,徐申如名声噪起,已成为家族势力中的佼佼者。而他能够在家乡得到众人的一致拥戴,当归功于硖石的铁路修建。

沪杭铁路修建时,徐申如正是主要股东之一。他打破层层阻拦,力争在铁路东弯时经过硖石。无疑,这一条通向远方的铁路线,为硖石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很快,徐申如便成为硖石商会会长,一跃成为硖石首富。在当地的极高威望让徐申如的声名得以远播传扬,使他在沪杭一带也大有名气。那是徐申如在事业上最为风光的巅峰时期,同时,他也享受着家庭的美满和谐。

徐申如早年娶妻,遗憾的是,婚后不久夫人便因病去世。伤痛之余,徐申如必然得顾念家族后代,便有了续弦——温婉的钱小姐。

似乎,一切传奇而美好的开端就此开始。

光绪二十二年,也就是1897年1月15日,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许因大雪纷飞,又恰逢新年将至,城内的喜庆之情十分浓厚。人们在喜悦中期盼着来年的好收成,在欢声笑语中静静等待新年的来临。而徐家,更是有着天大的喜悦。

怀胎十月的徐夫人,在全家人的期盼中,终于有了生产的迹象。

徐申如既兴奋又紧张,他即将为人父,心中的滋味百般混杂。他遣人请来经验最丰富的产婆,在门外焦急守候。看着下人们端水递剪刀进进出出,而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静静坐着。额头上悄悄沁出的汗珠,是他内心的真实显现,此刻他感觉到一种巨大的不安。危险和紧张同时撞向内心,这比谈生意更让他坐立不安。

这个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男人,此刻只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一个坚强如山的丈夫。他在心底默默祈祷着,祈盼着母子平安。

突然,整个世界安静了。徐申如心下一紧,十指紧扣掌心。他内心忐忑不安,隐隐害怕着什么。屏住呼吸细听,终于,一声啼哭从嘈杂的声音中响亮传出,直击在申如先生的耳中。如此洪亮,如此有力,他的心总算落地。

冬季的凛冽寒风从厅前刮过,一个激灵打醒了徐申如,来不及顾及其他,他便拍掌顿足畅声欢笑。木门打开,他见到产婆的笑脸,目光下移,便是被裹在襁褓中的小小婴孩。

产婆的声音变得真实:“母子平安,夫人给老爷生了位少爷,恭喜老爷。”

徐少夫人为徐家产下长孙,这对于整个家族来说,都是一件极大的喜事。紧张气氛终于告一段落,眼看新年将至,大家在庆祝新生儿的降临之时,也积极地准备着年货,喜庆地迎接新年。

孩子的诞生,让徐家的这个年变得有些不一样。寒冬之中,温暖和热闹盖过了一切。这是喜上加喜的一年,寓意着无限的平安喜乐。

人们欢庆着徐家有后,却在无形之中,也迎来了未来中国文坛上的新星。爆竹声声,烟花绚烂,照亮了婴儿柔嫩的面庞。谁能料想,这个贵族公子,在多年以后,却成了响彻中国文坛的新月派诗人。

彼时的小婴儿,显然不会有心思去书写缠绵诗句,他只爱睁大无邪的双眼,会闹会笑,吃饱睡好,在一家人的疼爱中茁壮成长。

徐申如思虑良久,最终为儿子取名章垿,字槱森,小名幼申。

毫无疑问,徐志摩自出生之日起,就注定了一生不凡。他会在簇拥和注目中绚烂地度过,时刻养尊处优,锦衣玉食。

时光飞走,转眼便又是一轮春夏秋冬。

一年后,这个头大、脸长的婴孩便到了“试儿”的大日子。小小的孩童穿着百家衣,被家人轮流地抱在手里逗乐玩耍。桌上放满了笔、墨、纸、砚等各种玩意,只等着他伸手去抓。这是中国的古老传统,据说孩子在周岁的时候,抓住哪一样事物,就象征着以后他会从事什么样的行业。

徐家是硖石的望族,孩子抓周也便成了一件大事。一时间,众多邻里乡亲都挤过来凑这个热闹,里里外外全是人,几乎把偌大的徐家占满。

徐志摩好奇地看向周围人们,大家也都注视着他。命运,在许多时候大抵如此。生来的轨迹,带着逃不掉的束缚。他自幼便是焦点,生活在人们的注视之中,永远被世人关注。

良久,小小的志摩终于伸出了手。他在盘中一阵乱推,看似什么都在抓,却又什么都没抓进手中。

正在当时,门外走进来一个和尚,高瘦而颇具风骨。眼见此人不凡,人群自动为他分开出一条通道。

和尚名叫志恢,自称能够知晓天事,卜卦算命,并且还能预测未来。徐申如向来为人和善,极尊重人,此刻见对方那几分世外高人的风骨,便请他为幼子卜上一卦。

志恢伸出手掌,在孩子头上抚摸了一阵,道:“此子系麒麟再生,将来必成大器。”

此话一出,满座皆喜。无人能够保证,彼时的志恢和尚确实是看到了徐志摩的未来,然而,这样一番话已足够打动彼时的众人。所有人,都对徐家公子充满了希望,仿佛他就是上天赐给徐家的活宝。

徐家盛情款待了志恢和尚,他们深信,孩子未来必有所成就。而为了印证这一福音,徐申如甚至在孩子出国之际,改掉了孩子的原名,取志恢和尚抚摩之事,唤作“徐志摩”。

幼年徐志摩的成长经历,颇似《红楼梦》中的宝玉。他被祖母和母亲呵护宠爱,疼在心尖。两个慈祥温厚的女人,一个当家主母,一个老辈核心,她们就是志摩最大的保护伞。

时光恍如细沙般悄然在指缝间滑过,无声无息。这襁褓里的婴孩渐渐长大,细小的身子,顶着一颗大大的脑袋,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怀着新奇与懵懂,不停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徐志摩天生聪颖,机灵活泼,深得全家人的宠爱,尤其深得祖母的喜爱。

老祖母心疼孙子,无论何时,简直把他当作心头肉一般溺爱不已。每当她听见孙儿奶声奶气的声音,这位雍容华贵的老妇人,便没有了外人面前威严的样子,她整个心都被自己的小孙儿融化了,变得无限温柔。

平时只要是徐志摩来到她身边,祖母便变戏法似的为孙儿拿出各式各样的好东西,或是三片状元糕,或是几个蜜枣;对于年幼的孩童来说,这是莫大的幸福了。若是小志摩有一点点的不适,那她便是整日整夜地安稳不下来。祖母虽然不识字,但是很能讲故事,夏日乘凉,微风习习,徐志摩常常娇嗔地依偎在祖母的怀抱里,听祖母用慈祥而略带沙哑的嗓音构建一个神奇的童话王国。什么是命根子,对于徐家的老人来说,徐志摩就是谁也动不得的命根子。

相应地,志摩对于祖母也有着深深的依赖和不舍。徐志摩称颂她是“爱我疼我宠我的好祖母”,说自己是祖母“最钟爱的孙子”。祖母的爱,让他看到世间的温暖和美好,他从不担忧寒冷与黑暗,因为有祖母的地方就一定是安全的。而他,对于祖母深情之爱的回应,也表明了自己从未忘怀那些过往。后来1923年秋天祖母离世,26岁的徐志摩满怀深情地写下了万字长文《我的祖母之死》,文中回忆起自己幼时和祖母相处的日子,真挚动人。

早上走到祖母的床前,揭开帐子叫一声软和的奶奶,她也回叫我一声,伸手到里床去摸给我一个蜜枣或三片状元糕,我又叫了一声奶奶,出去玩了,那是如何可爱的辰光,如何可爱的天真。……她爱我宠我的深情,更不是文字所能描写;她那深厚的慈荫,真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蔽但她的身心即使劳碌了一生,她的报酬却在灵魂无上的平安;她的安慰就在她的儿女孙曾,只要我们能够步她的前例,各尽天定的责任,她在冥冥之中也就永远地微笑了。

文笔之下,性情自放。

文中的一声又一声的呼唤,让人们在文字中,也能够想象出那甜甜的声音来,那是像是糯米一样的柔软香甜,又带着温热气息。

彼时来世不久的孩子,带着满身的困惑接受着柔情,初来人间的恐惧,也早已被这柔情悄然化开,剩下的便是那无尽的放浪形骸。

如果说,祖母的爱宠促使志摩自幼放任性情,那徐母的爱,更教给了志摩无尽的温厚缠绵。

大户人家,向来习惯给孩子请专奉的乳母。徐家历来也是如此,单到了徐志摩这里,一切却拐了个弯。徐母爱子情切,拒绝聘请奶妈来代替自己哺乳孩子。

于徐志摩而言,他生命中的女性窗口,都从这里打开。

温柔善良勤劳的徐母,不仅影响了徐志摩对于待人接物的认识,让他体验到母子亲情的那份醇厚与美好,更让他对女性有了独特的细腻认知。缱绻情深,都来源于家庭和书本的熏陶。

徐志摩对于母亲的深爱,从不压抑在心头。他的真性情,更让他懂得表达感情。所有炽热的爱,都流过他的笔尖,落在纸页上,化为文字动人的美丽诗篇。

那一首《给母亲》,令无数读者潸然泪下——“母亲,那还只是前天

我完全是你的,你唯一的儿;

你那时是我思想与关切的中心:

太阳在天上,你在我的心里;

每回你病了,妈妈,

如其医生们说病重,

我就忍不住背着你哭,

心想这世界的末日快来了;

那时我再没有更快活的时刻,除了

和你一床睡着。

我亲爱的妈妈,

枕着你的臂膀,

贴近你的胸膛,

跟着你和平的呼吸放心地睡熟,

正像是一个初离奶的小孩。

……

为人子女,远在天涯之时最为担忧的便是双亲的身体。孩子逐渐成长,霜华却印刻上父母的脸庞。每每思及此,徐志摩便不由得内心抽痛。他的爱,他的痛,在诗歌中那样直白地流露。他思念母亲,牵挂母亲,流落的泪不是胆小,而是一种长长的无助。

从小浸润在爱的世界中成长,徐志摩自幼便对这些儿女私情格外敏感,他深深地眷恋着亲情世界中为他提供的温暖港湾。

此刻,诗中的诗人,只能够想象那些过往的美好曾经。或许,这是一种自我麻痹。在回忆中渐渐疏远,渐渐离世,在恍惚之境,贪恋母亲给予的温暖和安全。母亲就像那天上的太阳,温暖,常在,给他带来光明。这一轮太阳不在天边,只深在诗人的心中,成为他生命的动力,促动他血液的循环。

那最最温热的胸膛,那最最令人安心的臂弯,那曾经维持住自己生命的哺乳源泉,此刻都成为诗人最怀念的东西。

诗歌中流露出来的,是徐志摩的原始渴望,是他内心深处最为真切的爱。因为爱,所以真。因为真,所以动人。

日后的徐志摩性情诚挚温柔,善与人交往,成为“人人的朋友”。这与家人对他的疼爱娇宠不无关系,她们宽容温情的性格对他影响颇深。

古语有云:女大避父,男大避母。

一向遵照传统办事的徐家,在这件事上,偏偏也是例外。徐志摩在婚前,依然和母亲同寝一床。母子之间的感情,可谓是亲密之至。或许这是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现象,然而如果细思,这其中的深情和柔软,定是足以让人落泪。

如果可以的话,徐母一定希望她跟儿子的亲密无间是一种永恒的存在。这世间风雨再大,都不能够分开他们的心。在母亲心中,徐志摩是她的心头柔软,是个永远不会长大的孩子。

祖母和母亲,是徐志摩生命初始时的两个至爱女人。她们有着温柔的笑,有着甜美的音,有着对他超越一切的爱,她们在他的生命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所以,他那些为她们而来的许多缠绵诗句,正是从他心底,从幼时的年岁,抽丝剥茧,缓缓而跃于笔尖之上。

世界,向这个初来乍到的婴孩,逐渐展示它复杂的面孔。而温暖的家人和温暖的爱,在志摩身后形成一道柔韧的屏障,在那些初生的岁月,为他拂去恐惧和忧伤,从而使他保留了一颗最为澄澈透亮的玲珑心。第二节 去吧,梦乡

似真似幻,如梦又真。那些纷纷扰扰凡俗红尘,都不曾落入徐志摩的眼中。

徐志摩这样一个潇洒之人,只爱天边的白云清风,只爱山下的小溪嫩草。繁杂的人间烟火,都被他纯澈的心过滤。在他心中,人间唯情至真至净。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曾这样谈到“情”字:“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诚然,徐志摩便是如此。而在他未来的人生故事里,也确实让世人见到了一个至情至真、才华横溢、风流有度的才子。

徐志摩的一生,宛若一个华丽的梦境。他文采斐然,他潇洒倜傥。显赫的家世,给了徐志摩快乐无忧的童年,给了他优越的生活。梦中有他的诗、他的情、他的爱,还有他如烟花般的灿烂与落寞。

这场梦的故乡,在他生长的地方。而为他编织这场梦的,正是他那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父亲——徐申如。

父爱与母亲和祖母的温柔细致之爱不尽相同。徐申如给予孩子的爱更为隐忍而严肃,就像是无言的青山,又好比参天的巨木,又仿佛滔天巨浪。

徐申如极少娇惯徐志摩。或许是男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徐申如忽略了孩子的童趣,更希望徐志摩成长为一个严谨而成熟的接班人。

他以身践行,用一种传统的父辈教育方式,告诫徐志摩,作为一个男人应当肩负怎样的责任。在幼年的志摩眼中,父亲就是泰山之神。他的身躯高大而沉稳,他的语言充满了力量,他那一双眼睛中,写满了威严和自信。他在一言一行之中宣告自己家长的威严。

在那个动荡的岁月中,徐申如为儿子编织了一个美梦,让徐志摩远离了尘世的烦恼,让徐志摩在动乱的年代中能够享尽安稳宁静。即便有时,父亲不得不在他犯错误时对他进行责骂,那终究也是平淡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个鲜明的记忆,生动却又美好。

的确,相对于战争的残酷来说,一点点皮肉之苦又算得了什么?

似乎,除了追逐不到天边的彩霞,院子里的蝴蝶又悄悄逃跑这样的失落和懊恼,真正的烦恼和忧愁,他还未曾遇到。

徐家的宅院成了徐志摩的梦之乡。在这片如女人唇瓣般轻柔的梦乡,小小的志摩,总是开心快乐地雀跃在徐家的每一个角落。那双闪烁着对世间万物好奇之光的眼睛,时刻都在搜寻着他感兴趣的一草一木,一事一人。

在徐家,除了父母亲人,徐家一个名叫家麟的老仆,是徐志摩最喜欢亲近的人。

家麟老实忠厚,善良朴实。岁月并不宽待善心人,年华的脚步踏过他们的面孔,留下一道道鲜明的印记。家麟有着苍老的容颜,每一道皱纹都好似镌刻了时间的精华。因为,他似乎总是有一肚子有趣的故事,志摩最爱那些在他的唇齿之间鲜活动人的故事。

那些年,每到夏夜,小志摩都会静静地坐在家麟的身旁,等待着一场新的传说。

夜色变得神秘,夏季特有的温热气息萦绕在身边,世间变得很安静,徐志摩只能够听得见自己的呼吸声。绿绿的西瓜灯里,有轻轻微微的烛光攒动,摇曳了一整晚的悠闲时光。

纵然是夜夜都听,家麟口中的故事却好似讲不完似的,从古至今,从神话故事到市井趣闻,从牛郎织女到岳母刺字。那些故事,都深深地刻进了志摩小小的脑海里,故事里的光怪陆离,激扬人生,在他幼小的心中播下了浪漫主义的种子,促使他爱上文学这块肥沃的土地。或许在这故事的世界里,徐志摩受到了最早的文学启蒙。

那些夏夜里,家麟为他带来的,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对于生活和自然的热爱,是对于文学最原始的渴望的冲动,这不是书本知识,却为他展示了世界和人生的奇妙。家麟在他心中,就像一个引路人,引领着小小的他,遨游古今。

徐志摩对这个老仆有着深厚感情。在家麟死后,他还以家麟为原型撰写了一篇小说,以表示对他深深的怀念。

时光的车轮悄然无声地推载着这个稚嫩的志摩,让他渐渐成长。

一直对于徐志摩有着极高期望的父亲徐申如认为,家族大业是徐家人的责任,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事业,总需要一个完美的后人来接手管理。徐志摩作为徐家唯一的公子,便逃脱不了这样的责任。

深门大户,富贵门庭,却往往被高墙束缚得不能够呼吸。徐申如来不及理会孩子的想法,只能够用父者长辈的目光,俯视孩子的成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会将家族发扬光大。

怀着这样一种期盼,徐申如迫不及待地结束了儿子无忧无虑的生活。4岁那年,徐志摩便开始了另外一种新生活。他离开了祖母的床边,离开了母亲的怀抱,离开了家麟的故事,离开了家中小院的蝴蝶蟋蟀,走向了书山墨海。徐申如为儿子请了家塾,徐志摩由此开始接受教育。

徐志摩的启蒙教育,和当时所有的孩子一样,从古文开始。对于一个孩童来说,这样的学习生活无疑是枯燥无趣的,徐志摩的表现却出人意料。晦涩古板的古文古字教育,并没有给这个4岁的孩童带来被束缚的不快之感。

徐志摩平静地接受了新环境中的一切。他端坐在案几前,目不斜视,任庭院中的花草虫鸟如何沸腾,都无法吸引去他的注意力。或许是天性使然,当他的手指翻过一页页泛黄的纸张,当他嗅到墨汁特有的芬芳,他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契合。

他是爱极了文字。在书本之中,他甚至找到了超过庭院乐趣的一切。死板的文字在他的眼中变得鲜活灵动,而笔画之间的构造,也仿佛异国图画,充满了新鲜意味。

徐志摩不仅没有排斥他的学习生活,反而表现得出奇惊人。教书先生阅人无数,也不禁夸赞他聪敏好学,小小年纪即有神童之相。

听见教书先生夸赞志摩“初学聪明超侪辈”,徐申如当然十分高兴,这是他在商场上不曾体会到的别样的骄傲和幸福。

光阴转逝,又过了一年,徐志摩的学习成绩渐渐攀升。为了让他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徐申如遍访名师,终于找到当地一位十分有学问的贡生——查诗溥。一番邀约之后,徐志摩被查先生收下了,自此,5岁的志摩便跟从他学习古文。内容跟旧时学堂一般,都是四书五经。

那时的徐志摩,还是一个正在换乳牙的黄齿小儿。寻找轻松快乐的环境,是这个时期所有小孩的原始本能。徐志摩年长了一岁,便有些坐不住了。尽管他依然带着孩子的心灵,爱玩爱闹,但他仍旧在单调的学习生活和古板严厉的老师的教育下,成长得更为优秀。

从这时,便能看出徐志摩与文学的缘分,那是一段无法割去的心灵相通。他并没有被沉闷的课堂带着变得沉默寡言,相反,徐志摩在这里找到了更加广阔的新世界。

如果可以,大有人愿意称赞徐志摩为新世纪神童。他在年纪尚小时,便精通古文,擅长诗文,让人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而他的身份,也不再仅仅是首富的儿子,渐渐有了另外一层光环围绕着他。本就出身富贵的他,还有着旁人望尘莫及的出类拔萃。

徐志摩在这样的环境下,汲取着老师授予的知识,因而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国文基础。也是从那时起,他便拥有了一双能够发现人间至美的眼睛。

对于徐志摩来说,世间事物无非大小,只关乎美丑。他爱那些极细微却柔美的事物,也爱极壮阔的风情。细腻敏感的文人心思,让他有着成为诗人的天赋;而后天的塑造,更加帮助他挖掘出了潜在能量。

七年的漫长光阴里,徐志摩体会到了童年的欢乐与悠扬。他的课业非常成功,可是课业也只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依然像无数小孩一样,喜爱着风、追逐着云、爱着那些有趣的小玩意。

他快乐地接受着世界给予他的一切。他安然地躺在这样的一片温柔的梦乡。

童年的光阴流走飞逝,也正因如此,才变得宝贵而令人怀念。那些纯白的烂漫,那些纯真的可爱,往往被众多的诗人赞美与歌颂。即便是多年后的志摩,回忆起那些私塾旧时光,令他记忆深刻的,仍是那些漫然放飞思绪的快乐。

他挥袖执笔,在纸上潇洒地写下了那首《东山小曲》:

早上——太阳在山坡上笑,

太阳在山坡上叫:

——看羊的,你来吧,

这里有粉嫩的草,鲜甜的料,

好把你的老山羊,小山羊,喂个滚饱;

小孩们你们也来吧,

这里有大树,有石洞,有蚱蜢,有小鸟,

快来捉一会盲藏,豁一个虎跳。

中上——太阳在山腰里笑,

太阳在山坳里叫:

——游山的你们来吧,

这里来望望天,望望田,消消遣,

忘记你的心事,丢掉你的烦恼;

叫化子们你们也来吧,

这里来偎火热的太阳,胜如一件棉袄,

还有香客的布施,岂不是好?

晚上——太阳已经躲好,

太阳已经去了:

——野鬼们你们来吧,

黑巍巍的星光,照着冷清清的庙,

树林里有只猫头鹰,半天里有只九头鸟;

来吧,来吧,一起来吧,

撞开你的顶头板,唱起你的追魂调,

那边来了个和尚,快去耍他一个灵魂出窍!

轻盈跳跃的节奏,伴着欢快可人的旋律,镜头似乎在一点点地移动着,向一切自然万物发出了呼唤和号召。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在少年徐志摩的笔下竟然能够体现得如此淋漓尽致。画面之中始终隐现着爱自然的少年形象,细细读来,让人感到无尽的青春气息。

诗歌之中,没有等级之分,跨越了人与自然的界限,超越了一切。这里只有自然,只有天人合一的美好渴盼。在山坡之上,在树石之间,孩子看到那些景象奇观,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通通都出现。

多么自然的情感流露,丝毫不做作的慵懒时光,徐志摩把少年时期那一抹放浪不羁跃然纸上。

这自然之间,这岁月之中,充满欢愉和自由。这幽幽世界,呼吸之间,不懂禅语皆是禅。他放逐着自己融入这风光,整颗心都在飞翔。

自然的环境让徐志摩受益无穷,在成年之后对于爱、美与自由的追求,让人忍不住为徐志摩幼时所受到的熏陶欣喜。在许多年后,当他重新回忆起这段难忘的经历,不得不感叹道:“我生平最纯粹可贵的教育是得之于自然界,田野,森林,山谷,湖,草地,是我的课室;云彩的变幻,晚霞的绚烂,星月的隐现,田野的麦浪是我的功课;瀑吼,松涛,鸟语,雷声是我的老师,我的官觉是他们忠谨的学生,受教的弟子。”“我们的诗人志摩先生,就是诞生在这样的空气,这样的颜色,这样的神味的一个乡绅人家里面的。”优越的生活条件,自由的成长环境,自然与爱的滋养之下,这一切都使徐志摩纯真善良的天性和浪漫的情操得以充分发挥。第三节 显焕的旭日

当昨日晴朗化作今日清风,年少疯长,徐志摩逐渐脱下稚嫩的模样,有了瘦瘦长长的骨骼躯干。他仍然是众星环绕的光芒中心,人们依然为他喝彩鼓掌。

那双纯澈的眼眸,正焕发出异样光彩。闪烁着求知的眼睛,从过去的时光穿向未来,拥有着无限的神奇魔力。如今的志摩,有一种坚定的方向。

七年时光,眨眼而过。

光绪三十三年,走在商业前沿的徐申如,跟随时代步伐,率先将11岁的徐志摩送进了硖石的第一所洋学堂——开智学堂。

如果说,古文诗情是志摩所有浪漫情怀的发源之初,那么,开智学堂则打开了他人生第一幅世外的画卷。

坐落在西山脚下的开智学堂,亭潭掩映,青山绿水,风景极佳。美丽的自然风光常常吸引着徐志摩和诸多小伙伴相携出游,接受这自然的熏陶。

洋学堂,不同于传统学堂,更加不同于私塾。开智学堂开设的课程很丰富,有国语、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等课程。最关键之处在于,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愿意进修的课程。

对于从来没有得到过自主权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他们第一次能够为自己所爱作出选择,支配自己的人生,那样的欣喜难以言表。

徐志摩第一次知道,原来学习,不只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天地之大,尽在学习之中。能够学到多少,方能够看到多少。人生的奥秘,便也隐藏在其中。

在沉寂的私塾中,尚且能领悟学习之外乐趣的徐志摩,到了这里,更加把学习当作了人生之大乐。

七年的磨砺,一剑露锋芒。

徐志摩因为有着坚实的基础,国文成绩最为出类拔萃。他所作的文章,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宣读。

这位老师姓张名树森,字仲梧。在硖石当地名气十足,作为桐城学派的古文家,他自然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在古文上造诣极高,因而被称为“两脚书柜”。

年纪轻轻,有如此才学,又得到张先生无比的认可和推崇,徐志摩很快便风靡全校,让众师生赞不绝口。

人生在世,子女的荣光便是父母的荣光。眼见儿子有此荣耀,徐申如自然是十分骄傲的。在将他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继承者之前,他的每一份成绩,对于徐申如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然而,作为父亲,他为儿子感到骄傲的情绪,已经是一种按捺不住的自得了。

在许多的聚会之中,徐申如常常借由讨教名义,来宣读徐志摩的文章。听着朋友们的赞誉声,徐申如一边谦虚,也一边暗自满足。

如果年少的徐志摩能够看透父亲的心,那该是多么沉重的一种寄托。他对于徐申如来说,就是未来,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未来,更是徐家的未来。那一种期盼的心思,天下父母皆有,而落实到每一个子女身上,这心思却是独一无二。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只可惜,这深远大计,并非是徐志摩内心所求。

彼时徐志摩尚无束缚,尽享着恣意飞扬的年少光阴。他在众人的鼓励和熏陶下,在家人的殷殷期盼之中,向着未来勇往直前。

那年,徐志摩13岁。他挥毫洒墨,洋洒写出了一篇大气恢宏的文章——《论哥舒翰潼关之战》。在文章中,他发表了自己对唐朝安史之乱期间潼关之战的评论,用独到的眼光评点历史过往,评说古人。文中有热血豪情,也有明晰的逻辑。其文采辞藻,更是斐然。

夫禄山甫叛,而河山二十四郡,望风瓦解,其势不可谓不盛,其锋不可谓不锐,乘胜渡河,鼓行而西,岂有以壮健勇猛之师,骤变而为羸弱顽疲之卒哉?其匿精锐以示弱,是冒顿饵汉高之奸谋也。若以为可败而轻之,适足以中其计耳,其不丧师辱国者鲜矣!欲挫其锐,非深沟高垒,坚壁不出也不可,且贼之千里进攻,利在速战,苟与之坚壁相持,则贼计易穷。幸而潼关天险,西连京师,粮运既易,形势又得,据此以待援军之集,贼粮之匮,斯不待战而可困敌也。哥舒之计,诚以逸待劳,而有胜无败之上策也,奈何元宗昏懦,信任国忠,惑邪说而诅良策,以至于败。故曰:潼关之失实国忠而非舒也……

如此大气的文章,如此成熟的观点,让人难以想象是出自一个13岁少年之手。霎时间众人明白,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阻挡徐志摩的个人成长。犹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的力量惊人不已。

开智学堂,打开的不只是徐志摩的知识智慧,更多的是他的眼界、他的思想以及价值观。徐志摩找到了新的方式去关注世界,知道了更遥远的他方,有着他难以想象的繁华模样,也有着他从未看到过的战争残酷。

时事,是徐志摩与社会的第一道联系。

时值二十世纪末,清朝政府已岌岌可危。中华大地之上,狼烟烈火呈燎原之势不可阻挡,也烧到了徐志摩的家乡。

思想的热情,早先于战争到达了徐志摩的胸膛。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他开始阅读大量的报刊。这其中,正有孙中山在日本创办的《民报》。这些热血沸腾的先进思想,让他有一种找到落脚点的欣喜,源源不断地,带给他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和思考。

他爱那些充满斗志的人们,他爱他们宣讲的自由思想,他爱那些追求幸福和平等的标语。这些,都能够唤起少年的热血,都在不停地激发着少年的战斗力。像是最渴望的热情,深埋的祈盼,得到了突然的爆发,徐志摩在那一刹那看到了新生。

1910年,正值辛亥革命爆发的前一年。经沈钧儒先生介绍,徐志摩和表兄沈淑薇,双双进入当时整个浙江最好的中学——杭州府中学堂进行学习。杭州府中学堂俗称杭州府中,作为浙江最好的学堂,吸引了众多富商名流之子,这个学校在1913年改名为浙江第一中学校后,又改名为浙江省立高级中学、杭州第一中学。当时的徐志摩在杭州府中学堂的学习生涯,对他最初的文学积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徐申如望子成龙已久,为了让徐志摩进入这所声望颇高的名校,可谓是费尽周折。徐申如借助着姐夫蒋谨旃与时任浙江省咨议局副议长的沈钧儒之间的沾亲之交,让徐志摩进入杭州府中学堂学习之事得到了沈钧儒的举荐,通过层层关系,最终得到了杭州府中的监督(校长)邵伯絅的同意。

这一年,徐志摩14岁。个儿不算高,却头大脸长。他性格活跃,素爱笑侃,大家也都爱和他开玩笑,便有了“头大尾巴小的顽皮小孩”的绰号。

不过,即便是这等不雅绰号,都丝毫不能影响徐志摩成才成名。即使是在培育出众多名人,如鲁迅、朱自清、丰子恺、叶圣陶、夏衍的杭州府中,徐志摩依旧能够以他独特的魅力,征服所有人。

杭州府于他而言,是全新的世界。无数的先辈曾经从这所学校走出去,他们代表着先进和智慧。他们人人手持利斧,披荆斩棘,开拓出另一篇广阔原野。

这里,是一片比硖石远远要广阔的土地,而在这里的徐志摩,也便有了更大一片天空去遨游。“天纵英才笑痴狂”,能够放浪形骸率性行走的人,必定有过人的胸襟和高出世人的眼光,徐志摩便是如此。他早已不在乎俗世的浊浪滚滚,他知道,重要的是自己的心。

当时杭州府中开设了国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地理等科目,这让徐志摩从此大开眼界。凭借着傲人的天资和积极的努力,徐志摩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节节攀升的课业,就像是他人生辉煌不断的前奏。

他出众,不仅是他最为骄傲的国文,其他任意一门学科他也都非常的优秀。似乎,成为第一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他不需要绞尽脑汁,不需要埋头苦干,便能够轻松领悟那些奥秘。

当时杭州府中有这样的规定,谁能够拿到第一名的成绩,便可成为当之无愧的级长。这对于正在府中上学的同学来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正如曾经在开智学堂,学生们能够自主选择课程一样,那让学生享受到了一种自我。成为级长,也意味着这样一种特殊的特权,更意味着无上荣光,因此吸引着莘莘学子追逐而行。

然而,只要有徐志摩在,级长之位,对于其他学子来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徐志摩在府中上学五年,也就毫不客气地担任了五年级长,这是他的优秀所换来的奖赏。

如今,每当人们忆起徐志摩,总会浮想起那戴着金丝边眼镜的斯文书生。他的容颜素净,眉目疏朗,温和的模样不具有任何攻击性。他看似文弱,却总是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在不经意之中,带给人们意外的惊喜。

才气愈盛,徐志摩的名号也就愈加响亮,而关注他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在许多崇拜者的眼里,他是一个举止优雅有教养的公子,无论是他的高谈阔论,还是他的嬉笑逗趣,抑或是他的安静沉默,都带有有一种别样风味。

而徐志摩来不及关心这些,除了社会上的风起云涌,他更多的关注,倾向于自然和自我。

诗人的迷狂,诗人的跳跃,在徐志摩的身上,得到充分的展现。他的爱,是永恒的流动河流,绝不为了一座青山而停下脚步。

爱花,他便将花描绘成世间最为美妙的事物。但你的目光还没来得及跟上,他便已经醉心于星辰。于是他彻夜不眠,望着浩瀚的星空,寻找心中的浪漫。

不久之后,少年的心又躁动起来,他迷上了科学实验,于是他醉心于那些瓶瓶罐罐之中,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

这份让人捉摸不透的心思,让人更加感觉他的神秘和不定。然而,只有徐志摩自己知道,他的爱,是看透之后的博大之爱。

仿佛垂怜于世人的耶和华,怀着悲悯之心,怀着温柔之心,关爱着人世间的每一寸土地。在徐志摩的眼中,那些可爱的,那些值得爱的,他都喜欢,不分贵贱。

看过了许多国学古文、科教数理,徐志摩便选择在业余生活中,阅读小说,让自己放松下来。

自古以来,小说的地位便是低下的,小说家之流,在人们眼中也是不务正业,难以登上大雅之堂。随着新思潮的涌入,人们一改传统的抨击观点,逐渐地,小说成为文学作品四大体裁之一。

徐志摩本人,向来对小说十分喜爱。他曾经吐露自己对小说的情感:“这些旧诗词,我在书塾也学过,总感到受的限制太大,写不好。我现在对小说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什么社会小说、警世小说、探险小说、滑稽小说,我都读,读得简直着了迷!”

真性情之人,情感起伏跳跃。徐志摩便是这样的一个人,因此他容易着迷,容易入迷。因为他太真,真到忘记将自己抽离虚幻之境。

在那段岁月里,徐志摩在小说中,感受到广阔无垠的思想,得到巨大的包容性;在自然中,获得浪漫主义自由的思想,又从科学中得到理性思维和探索事物的能力。

他的世界,就像拥有了一把万能的钥匙,随时都能打开任意一扇大门。他的思维,已经被插上了自由的翅膀,只等他振翅,随时就可以飞翔。

然后,精神世界的幻想,永远逃离不开现实的折磨。没有人能够永生永世存活于幻想之中,生命的真实性所带来的悲剧感,才是最令人感到震撼的崇高。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受到战争的影响,杭州府被迫停课,徐志摩也因此回到了老家硖石。

此时的徐志摩已经15岁,他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懵懂无知的孩童,而成了一个关心时事的热血少年。

革命的烟火在动荡中四处蔓延,硖石也是一片被熏陶的土地。眼见大地满目疮痍,他却无能为力。战火焦灼着年轻的心,徐志摩只能跟着硝烟的指引,从新闻报刊中得到外界的消息。

直到他从报刊上看到戊戌政变,徐志摩突然感知到新时代的到来。各种各样宣扬自由、民主、博爱的新思潮扑面而来,带来了清新的空气。这场革命,徐志摩最大的收获便是一个偶像——梁启超。

梁启超这位政坛的风云人物,同时也是文坛的一流人物。他涉猎广泛,又广有学识。在风云动荡的年代里,能够站在时代的顶端呼号众人,此等英雄情怀,本就足以打动一众热血人士。

很快,徐志摩就在梁启超的文章中找到了默契和共鸣,那一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小说始”的主张,更是彻底地激发了徐志摩的思想激情。

徐志摩便陡然发表了《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畅谈自己对小说的观点。徐志摩在文章中大谈各类小说的光彩之处,顺应着梁启超的评述大力哄抬小说地位,认为“有志改良社会者,宜竭力提倡之”。

满腔热血的年轻人,就是这样的坦率直白。他们刚性,冲动,气盛盖冠,却有着自谓成熟者的真实。哪怕这些真,伴随着横流鲜血,伴随着刻骨铭心的疼痛,他们也难以屈服于陈旧和腐坏之下。他们,就像一轮缓缓而起的旭日,肆意地洒落着自己耀眼的光芒。 第二章异国他乡纵横四海不问古今春秋第一节 怨得这相逢,谁作的主

人的一生,就像一波浩瀚无边的大江河流。烟波浩渺,看不到彼岸实景。舟行期间,愈走愈见分晓。以为不曾留恋青山,风景过后,方痛哭失声。许多的过往曾经,都化作沧海桑田,隔了云端再无相见之时,方知珍惜可贵。

然而,舟行不止。前路漫漫,浩瀚征途。命运的轨迹波折曲行,人们在揣测之中小心行驶,慢经历细品味,方为生活。

徐志摩的璀璨生命,是任何人都无法预知的传奇。他的生活,充斥着各种不经意和难以预料。日子无法总结出固定的规律,一切的偶然与必然,只能够概括为两个字——缘分。

所谓缘分,天定为缘,剩下的分,只得靠自己抓紧。这是造物者也无法预定的规律,微妙而不可言。芸芸众生,擦肩而过者众多,能够相遇相识的人,真正能得缘分双全而衔接的,毕竟难得。红绿时光中,多的是情浅缘深之人。

想来,对张幼仪来说,她与徐志摩之间便是如此。

1913年春,辛亥革命之后,杭州府中复学如常,并开始创办校刊《友声》,徐志摩再度回到了该校读书。徐志摩重归乐土,自然是满心欢喜。

回校不久,徐志摩便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仿效梁启超先生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发表了那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文笔流畅,观点整治,得到了人们的广泛传阅,一时间,徐志摩的大名渐渐传播开来,他在人们的议论中成了神话一般的人物。

日子与日子之间,总会发生那么一些不寻常。这一日,徐志摩便被校长叫去了办公室。在这里,他见到了一个人。他不知道的是,这个人的出现,即将改变他未来的命运。

办公室的房间内,端坐一旁的是兴武督理浙江军务朱端元的秘书——张嘉璈。此时的徐志摩,尊敬有礼地与张嘉璈相聊,甚为愉快。

张嘉璈奉命巡视杭州一中,读到了徐志摩的文章。观其笔墨,实有过人之处。文笔行走间,一派潇洒恣意,作者的才气显露无余。出于一种爱才之心,张嘉璈一心想要见一见作者,便向校长提出了这个要求。

待到此刻有机会当面交谈,张嘉璈不由得内心称好。

没有人不喜欢英姿勃发的少年才子,也没有人不喜欢英俊挺拔的风流公子。张嘉璈眼中的徐志摩,英姿勃发,那一双闪耀的双眸,比夜里的星辰更加夺目。他的骨骼清瘦颀长,脊背却挺得笔直。

在交谈中,张嘉璈更是见识到了这个年轻人非同一般的深邃思想,以及那高出常人的眼界和思想。常年跟在军务身边,又是秘书这样的细心职业,张嘉璈可算是阅人无数。他相信自己不会看走眼,他坚信徐志摩是难得一见的英才——不论是相貌、人品,抑或是才学。

如此想着,张嘉璈的心思便逐渐有些飘远了。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道纤细的身影,他不由得勾唇微笑。这笑容饱含赞许,更多着几丝耐人琢磨的深意。

对于徐志摩来说,与张嘉璈的相识,也不过是许多平凡时光里的一个小插曲,他从未放在心头之上,也从未想过,有些人的轨迹一旦产生了交集,从此就会始终纠缠,再也不可分离。

夏天就这样毫无预兆地来了,和着蝉鸣,夹着燥热的风。热烈、鲜明、无拘无束。夏日以它独有的活力和特质,赢得了徐志摩的青睐。往往一场透彻的雨,一卷苍白的云,一抹姹紫嫣红,都能够激发他的诗情画意。

而在这个夏天里,有些东西悄悄地变化着,消失着。徐志摩,即将离开学校。五年的中学生涯,无疑是徐志摩生命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个无拘无束的少年,一个浪漫自由的神童,一个激进热血的自由主义者,一个绝对忠于自己内心的世界窥探人……他身上有太多太多的标签,这些都是他,却又不尽是他。

然而无论如何,该结束的日子总是会结束,该来的时间,总是会悄悄走过来。来不及感伤一切的逝去,徐志摩便又获得新生一般地开始迫切展望着未来。

对他来说,生命就是一个又一个句子的组合。在给上一句话添上句号的同时,新的生命华章又开始了不同的书写。年少独有的激进,在学生时代的岁月里,总是燃烧得特别猛烈。

徐志摩执着地相信,前方总有更好的风景。19岁那年,徐志摩走向了北京。在这座陌生而古老的城市里,徐志摩开始了漫长的求学生涯。

北京,是一座古城,却正在新生,由内到外,疯狂地新生。徐志摩在这里嗅到了文学的气息,嗅到了火药的气息,便有些痴狂于学海之中。

远在千里之外的他,并不知道,此刻,与他曾有过一面之缘的张嘉璈,已经亲自上徐家登门拜访。此次张嘉璈上门,可以说是有备而来。他看中了徐志摩,一心想要将之纳为家族一员,可巧小妹正是芳龄待嫁的时机,怎可错过?

徐申如听张嘉璈有意结亲,自然是非常高兴。不只是儿子的优秀被人看重而已,更因为这是官商结合的重要背景。

且不说张家在上海宝山一带富有盛况,单说张嘉璈本身,以及老三张君劢,都是政界和金融界的要人。这对于想要打通沪上众多关系枢纽的徐申如来说,简直就是天降的一门好亲事。

照片上的张家小妹,温婉动人,正是徐志摩的未来妻子——张幼仪。

这是一张黑白照,没有色彩,却依稀能够看出年轻女子的水灵与丰润。张幼仪娴静淡雅,五官精致秀美,看上去非常知书达理。

显然,徐申如对这位张家小姐,是十分满意的。又得知,张幼仪曾在学堂念书,也算是接受过新思想和观念教育的一个女性。徐申如更是欢喜不已,心中赞叹这实在是天赐良缘。

张幼仪作为大家闺秀,既有着传统女性的温婉,又有着新兴女性的气度。和俊雅聪慧的徐志摩,可以说是天生一对。因此,这门亲事在众人眼里都是天造地设的。他们更加理所当然地认为,徐志摩一定会非常喜欢张幼仪。

然而这世间,存在的事物,大都有其合理的价值,唯独情感难以衡量。

张幼仪,或者说她背后的张家,是在这个动荡的年月,帮助徐家蒸蒸日上且安全无虞的关键。对比而言,徐志摩的喜好就显得毫不重要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徐志摩终究挣脱不过这个枷锁。

他震惊自己在外为新思想奔走了一遭之后,又即将回到原点。然而,在父亲的极力劝说之下,尽管内心有再多的不愿意,他也仍旧答应见张幼仪一面。

徐志摩十分反感这种被安排的人生。他喜欢自由,喜欢追逐明月清风,享受自我的人生。就像第一次进学堂的时候,他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一样,徐志摩也想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自己的人生。

在家长的安排之下,他终究是见到了张幼仪,两人的交谈不咸不淡,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兴奋与难耐。

家族的压力也让徐志摩拗不过,彼时的他,还没有勇气挣脱一切,追逐自己渴望的幸福。他选择了妥协,用自己的感情妥协换得一时安宁。

1915年10月29日,已经在北大开始读预科的徐志摩,被徐申如召回硖石,与张幼仪正式结为夫妻。

两个大家族的结合,一时间传颂千里,成为佳话。这场在硖石商会礼堂举办的婚礼,豪华精致,宾客如云。身穿婚纱的张幼仪和西装革履的徐志摩,在互相的誓言中成了真正的夫妻。

时过数月,仍有人们在回味着当初的盛况,夸赞着这样一场天作之合。然而内里的日子,个中滋味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够深切体会。

新婚燕尔,徐志摩并不敢怠慢了张幼仪。毕竟,他心中多少有着难掩的愧疚。

他在毫无准备之时,娶了一个自己并不爱慕的女子。然而这个女子,又是这样的温婉淑德、贤良大方。在她的青春芳华之时,把余生都托付给了自己,这叫徐志摩如何敢怠慢。

他看她柔情似水,他看她语笑嫣然,他看她做着人们口中称赞的贤惠之事。这样的生活,在长辈眼里,便是和谐幸福。他们看得见两人的相敬如宾,却从不知彼此的内心隔阂。

张幼仪本就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又有着女子的心细如发,她自然明白,自己并非徐志摩心中的衷情之人。然而她终究是一个传统中走出来的温婉女子,从未想过要自己究竟需要什么,也未曾想过不服从家里人的安排。她以为,日子也便就要这样过下去了。

直到那一日,他问她最渴望的生活是什么模样?张幼仪愣了愣,心中突地一凉,面上却浅笑道,这样不就挺好。

看着她转身而去的窈窕身影,徐志摩猛然醒悟——诚非吾所愿,所守为之何?

那一刹那,他心中翻滚过万千的愧疚,却仍旧敌不过内心的热血沸腾。他作出了一个决定,并且誓死不愿回头。第二节 披衣上马去如矢

人生不完美之事,十之八九,不多这一件,也不少那一个。重要的不是遇见与否,而是遇见之后,我们如何对待。徐志摩的选择是决然的,是狠着心负了他人的。

有人说他自私,有人又说他应当如此。事实上,无论他如何选择,都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世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上,只有感情没有对错之分。爱了,便是爱了;不爱了,便是不爱了。强求不来,也舍弃不掉。

此时的徐志摩,他更在意的,是自己前进的脚步,是否坚定是否依旧一往无前。

又是一年春花开,徐志摩离开求学,先后辗转在上海、天津和北京之间,孜孜不倦地汲取新的养分。

行走中,方见男儿本色。徐志摩的人生道路太过于一帆风顺,除了那门并非本愿的亲事,他还没有遇到过挫折。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把生活的重心,从个人转向他者。

可能是挖掘自身对他来说已经没有趣味可言,徐志摩开始广泛地交朋友。这段时间他对外界的新朋友特别感兴趣,他们交流彼此的不同思维,畅聊彼此见到的不同世界。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走出硖石,徐志摩渐渐地找寻到了自己一直追求的精神自由。无拘无束,神游四方,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生活。他过得太过充实饱满,甚至没有时间顾念身后家人,也便逐渐忘记了,那个守在深闺中的女人,是如何在日夜渴盼他的回归。

相较于他的广阔世界,张幼仪的人生已经被固定在了徐家的庭院。她成日里望来望去,最多只能望见头顶的那片苍天。墙外是什么,山外又是什么,徐志摩所在的地方又是怎样?张幼仪难以得知,大把的美好时光,鲜嫩的年龄,都耗费在了无尽的消磨等待之中,这是多么令人颓唐而伤感。

然而,徐志摩的细腻心思不会去替张幼仪做打算。

忙碌的他,正在北大过着丰富多彩的求学生活。在北大的那些时间,徐志摩培养了多样的爱好,并能够坚持自我的独到看法。他一向坚持自我,尊重内心的真实感受,即便是在听戏曲方面,也是如此。

彼时有菊选,在众人都推举梅兰芳为剧界大王的时候,徐志摩偏偏最看好杨小楼。他的一句“平心而论,当然杨小楼最好”,甚至于影响到了他人的喜好,为杨小楼新揽获了一批忠实观众。

他并不盲目追随旁人的观点,坚定自我,这是徐志摩身上最为吸引人的人格魅力。

在北京学习期间,徐志摩有缘结识了一直以来崇拜的偶像——梁启超。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蒋百里。

蒋百里,是梁启超的得意门生。在与徐志摩相识的时候,已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军事家。

那段日子,徐志摩一直借住在蒋百里家中,亲切地称之为“百里叔”。适逢蒋百里正过着一种“居闲曹,啜冷羹,以有用之才,无用武之地”的生活,也算是惬意轻松。

因为是族亲,蒋百里待徐志摩本就亲近,而两个人在聊天过程中,又很欣赏彼此的人生态度以及思想,因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那时的徐志摩,最爱和蒋百里夜里长谈。他们从古到今,从诗词到歌赋,从家庭到婚姻,无话不说。蒋百里于他,渐渐成为一个亦叔亦师亦友的人物。

蒋百里对徐志摩影响最大的,当属涌动满腔的爱国情怀。他身为梁启超的得意门生,深得梁启超思想精髓,每每两人交谈,便在无形之中影响了徐志摩。此外,便是蒋百里的婚姻故事,大大激发了徐志摩心中潜在的反抗意识。

在蒋百里还是军校校长之时,因不满日军对中国的侵略,他要求组建军队杀敌救国,却遭到了无情的回绝。愤怒之下,蒋百里便慷慨激昂地组织了全校师生进行演讲,控诉日军的罪恶行径。激愤之中,他掏出手枪扣动扳机选择自杀,想要以此激发学子的激进之情。其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动容。

所幸的是,他在保定圣心医院被抢救了过来。在医院卧病的一段时间里,陪伴在他身边的,一直都是一位日本护士。长时间的接触过程中,蒋百里感受到了年轻姑娘的善良与细心,渐渐地,两个人竟暗生情愫。

背负着家仇国恨,他们的结合遭受到了重重压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就算不拒绝日本人的救治,也大多会带着一种民族仇恨情绪与之分道扬镳,而蒋百里却是个例外。看起来,他在打破自己的言论,实则上,他不过是在清醒理智地就事论事。

蒋百里的想法很简单,即便是外界有着舆论压力,即便全天下人都指责他的不是,他也并不会放弃自己的选择,更不会弯腰屈服于众人的唾液之下。他是蒋百里,他爱这个女人,他便要和她在一起。1914年,相恋两年的蒋百里和左梅顺利结为夫妻。

故事之外的徐志摩是震惊的,他并不像他人一样盲目地指责,甚至,隐隐地,徐志摩的内心有着一种难言的冲动。

在他的心里,蒋百里的行为是大胆而疯狂的,也是他所向往的。冲破封建束缚,冲破传统伦理,冲破国仇家恨的爱情,是何等的伟大而又纯粹。

至真至纯,便是徐志摩对于人和事,最为坚持的追求。

无疑,蒋百里的敢作敢为打破了徐志摩对于婚姻的观念。几重思虑之下,他只觉得心中感慨万千。

这感慨中包含了太多情绪:一则是自己已经同张幼仪完婚,一则是自己尚未遇到能够让自己陷入爱情的女子。这曾经无忧无虑的少年,终于初尝愁滋味。

成长从来都不是简单地空口说话,它往往伴随着苦涩地蜕变。这其中,人们或许会经历爱情,爱情却不会是生命的全部。而有的人,视之如命,是入了魔,也是情之所至。

和蒋百里的相处,让徐志摩感觉自己离梁启超更近了一步。少年崇拜的对象,如今近在咫尺,何不向梁启超先生“趋拜榘范”?

1918年,在蒋百里和张君励的引荐之下,徐志摩不仅见到了梁启超,并拜梁启超为师,成了他的弟子。对于徐志摩而言,这是何等的荣光。他仿佛感觉自己置身梦中,仍有些不敢相信,少时崇拜的人竟成了自己的人生导师。

梁启超对于自己新收的弟子,自然是喜爱非常。他就像父亲一般,对徐志摩的未来充满了关切和希望。几番考虑之下,梁启超建议徐志摩出国留学。

对于一心向外的徐志摩来说,梁启超的建议无疑就是直接的导火线。他渴望着国外那自由的空气,更渴望从那自由的精神思想中,寻求一个救国图强的良方。

徐志摩能够拜得梁启超为师,在徐申如眼中已经是一件极其值得炫耀之事。徐志摩是他的骄傲,更是家族未来的骄傲。他从来都坚信儿子的选择没有错,况且,海外留学,必会带给他不同的眼界。因此,徐申如分外支持徐志摩外出,立马着手安排徐志摩的出国事宜。

从此,天涯不再只是心中,而成了那一抹淡淡的期待。徐志摩,注定是要放飞自己的人。第三节 我只是狂喜地大踏步向前

国运以苟延也今日,作波韩之续也今日,而今日之事,吾属青年实负其责,勿地大物博,妄自夸诞,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谏。夫朝野之醉生梦死,固足自亡绝,而况他人之鱼肉我耶?

心盛天下,方能够有这番真情流露之言。徐志摩远离故土之际,从未忘记出国的始衷。

1918年8月14日,上海十六铺码头,徐志摩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远离故土之路。

若他回望一眼,势必能够看到人群中,妻子暗含清泪的双眸。张幼仪木然地站在那里,伸手轻抚怀中的幼儿,心中喜忧参半。喜的自然是丈夫将有个美好前程,忧愁的自然是两人分隔万里的哀伤。

可徐志摩似乎察觉不到这样的忧伤,抑或他能够察觉,只不过这样小的儿女忧愁,并不足以挽留住他的脚步。

怀着对家国的热爱,对亲人的不舍,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徐志摩挥别自己的亲人,脚步坚定地上了船。

轮船带着他,在大海之上遨游。他的人生,将在世界的舞台上,开始舞蹈和张扬。今后的日子,他是那个风流的、风趣的、也疯癫的诗人,是那个可爱的、可亲的、可闪耀于世的才子。

看着岸头渐远,人影逐渐缩小成黑黑的小点,徐志摩暗下决心:无学之所长,绝不归家。望着浩瀚无边的大海,徐志摩心潮澎湃。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