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圆觉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22:12:11

点击下载

作者:释心田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解圆觉经

图解圆觉经试读:

《圆觉经》的主角:十二圆觉菩萨

《圆觉经》是佛教三藏七十二部全部佛经的“清净眼目”,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诸佛讲述自己如何成佛的共同经典,是无数菩萨的心灵皈依之处。它共分12章,以释迦牟尼佛和十二大圆觉菩萨问答的形式,深入探讨“人人本来是佛”的道理,以及成佛如同参禅,参悟了才会去除心灵的杂质、恢复本来清净的人心。从这个角度来看,《圆觉经》可以说是照彻我们真心的明镜,是芸芸众生皆可修习的经典。

十二大圆觉菩萨代表了12种修成佛道的法门——本经的核心精髓,以顿悟和渐修两种方式,指导普通众生开悟自己的真心明性,以净化我们心灵的尘垢,普遍觉悟。第1位圆觉菩萨文殊师利菩萨 永断无明

这位菩萨告诉我们:众生本来就是佛,却被无始以来的无明所障蔽,故而看不到自己的清净本性。所以,众生要成佛,必须发清净心,永断无明,才能成就佛道。第2位圆觉菩萨普贤菩萨 知幻离幻

这位菩萨告诉我们:了知一切众生及种种幻化,都是生于圆觉妙心,如何通过远离诸种幻化的渐次修习,令妄想心从种种虚幻的境界中解脱出来,从而永断诸妄。第3位圆觉菩萨普眼菩萨 灭除幻垢

这位菩萨告诉我们:众生的本来自性如同摩尼宝珠一样,清净无染,一切愚痴不明者因为幻相的原因,才为它的五色所迷,所以要正思维,尽除身心等幻垢。第4位圆觉菩萨金刚藏菩萨 断除轮回

这位菩萨告诉我们:众生犹如眼睛有疾病的人看见空中幻花便执幻为真,而其真心犹如金矿中本有金子,只要断除轮回,便会使金子永远成为金子,不复为矿。第5位圆觉菩萨弥勒菩萨 勤断二障

这位菩萨告诉我们: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由于虚妄分别心,造下种种善、恶业,故而有轮回果报,要脱离轮回,就必须断爱欲根本,以及烦恼、所知二障。第6位圆觉菩萨清净慧菩萨 随顺觉性

这位菩萨告诉我们:虽然众生都能到达圆满觉悟的境地,平等没有分别,但是仍要随顺各自觉性的高低及境界,渐次悟入,因此从众生到佛一共有五类差别。第7位圆觉菩萨威德自在菩萨 3种修法

这位菩萨告诉我们:众生要快速悟入成佛,有3种方便法门——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这三种修法都是以清净觉悟心为本,若能圆满证悟,即能成佛。第8位圆觉菩萨辩音菩萨 修25定轮

这位菩萨告诉我们:众生要修证圆觉,有25种清净定轮,即25种方便法门,是由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3种禅观组合而成,含摄了一切圆觉的禅法。第9位圆觉菩萨净诸业障菩萨 破除四相

这位菩萨告诉我们:众生因种种妄想,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这四相,于是妄认常、乐、我、净四颠倒实有,因而难断爱憎苦恼,阻碍成佛。第10位圆觉菩萨普觉菩萨 离4种病

这位菩萨告诉我们:众生渐次修习上述种种禅法时,会遇到4种禅病——作病、任病、止病、灭病,如同前面我、人、众生、寿命四相一样,都要远离。第11位圆觉菩萨圆觉菩萨 安居初修

这位菩萨告诉我们:众生要修3种净观,必须先选择道场安置净居,然后安住在一切众生都和佛平等的平等性智中,通过取静、观幻、知念而得证圆觉。第12位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 无上修持

这位菩萨告诉我们:这部经是顿教大乘佛典,是百千万亿恒河沙数的佛所宣说的、如来圆满觉悟的决定境界的秘密法教,是说众生皆有清净自性的经典。编者序 照彻我们真心的明镜

一部《圆觉经》,不知引多少人入佛门、开悟圆证。一代禅宗祖师、华严宗的五祖宗密大师在第一次见到此经时,就无比震撼,感动涕零,顿时心地开通,如日光明朗照耀,此后给本经作注、疏不断。在他的大力弘扬之下,《圆觉经》从此成为公认的“佛经中的佛经”,是融摄了大小乘、顿悟渐修一切禅法的佛教重头宝典,其地位与慧能的《坛经》不相上下。

学佛的人几乎没有不喜欢《圆觉经》的。因为这部经典说,人人本来成佛,只是由于先天无明的习气,才障蔽了人的智慧聪明,犯下种种愚痴之病。而且,一切众生都和佛平等,只是关乎自性的悟与迷的问题,悟透了就是佛,悟不透就是普通众生。这种彻底的平等观,对于任何在学佛征途上的人士,都充满了激励作用。而自性就是“圆觉妙心”,就是每个人都有的清净圆满觉悟的本心—这是《圆觉经》的纲目,也是打开悟解佛教一切真理的通道。

在各具慧光的百余佛典中,将《圆觉经》比喻为明心的圆镜、开悟的利剑毫不为过。这部经典以令人心旌摇动、字字珠玑的文辞及妙趣横生的比喻,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本心是如何从悟到迷、又从迷到悟的过程。经中说,一切众生都有的清净自心就像矿石中的黄金,本来早就存在于里面,只是没有发现而已,这便是迷,是受种种幻化的事相所迷惑的众生之心;当发现了黄金,就犹如发现了我们心灵的宝藏,这是具有永恒智慧的佛性所在,所以努力开掘,如同渐修的过程;而一旦真心自明,便如同矿石中炼出的黄金,永远为慧光闪耀的金子,不会再变成矿石了,即觉性圆满,顿悟成佛。

当我们明了认识这个“真心”有多么重要时,就会知道不是真理之门离我们多么遥远,而是我们心的虚妄执著,将真理拒绝在觉悟之外。真心就是经中反复出现的“清净圆觉心”,它是一切修法的起点。试想,平时我们能看到多少光怪陆离、层出不穷、变化莫测的事情,凡眼睛所触及映到脑海之中的,就是种种世俗的表相,由此推之,六根之于六尘,能接触到多少丰富生动的内容……这些在真心看来,就是虚妄幻化之相,是不真实的,因为它们永远都在变动,当你说它们存在时,某个时间段之后它们就没了,如电光火石一闪、火车驶过后不会再见到的过路风景;或者,当你认为幻妄的是真实的时,便以贪心去抓住它、以嗔心去毁弃它、以痴心去受其迷惑,那么它在变吗,不是,是你的心在作用于你自己的种种感受、判断,却把自己主观的心的幻觉,当成现实本来就是那样子,这种错误难道不是众生每天都在犯的吗?

打开真心之门,不需要太多时间。在有闲暇的片刻,读一读这本《圆觉经》吧,它能如圆镜一样让我们清楚看到每一缕烦恼产生的根本,是爱欲执著心,有爱便有欲海,有爱便有无明恨火,所以众生的心常受幻妄之相的折磨,如处于“水深火热”中。再深入地读,明白真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即我们天生都有永不犯错的智慧,只是因不愿意清扫一下这些虚妄执著的“幻垢”,而让真正的智慧被遮蔽了。所以,用本心就有的智慧利剑,去斩断我们烦恼的根源—它就是我们自有生命以来,对于外境和主观无能为力的事物拼命地执著,如还在婴儿时得不到奶嘴就哇哇不止、到老时就畏惧死亡以致自心被恐惧所占领……不知道现实中的一切痛苦,就是佛也无法解决的。《圆觉经》说得多么深刻,便是佛自己圆觉了,没有脱离妄心的众生,就还是会被幻化的事物所迷惑,贪嗔痴诸根潜伏在他们的心识之中,搅扰得他们不能通达真正圆满觉悟的智慧。所以,圆觉不在别处,而在自心。《图解圆觉经》以清晰的体系、详尽的原经文的读解和形象生动的图解,极力原汁原味地为读者们传达与阐释本经的精华。本经的原文选用的是汉地最权威的版本,为唐朝白马寺著名僧人佛陀多罗所译,文辞之美无以复加,千百年来受人赞叹;白话译文则参照多个版本,以力求最贴近经意本身的语言释解,不敢妄加增添编者主观之意。同时图文阐释遵照下述原则:既饱含佛理、又通俗易懂,既完全按照原经的次序读解、又进行了更有序有条理的编辑整理,其宗旨是为方便读者们深入浅出地读懂此经,在分享佛陀证道的圆满觉悟的境界之时,也能会意宗密的感动!

由于编者学识有限,本书难免出现一些错误、纰漏、散佚等,诚挚地恳请读者们理解、海涵及斧正!编者谨识2009年12月本书内容导航第壹章彻底解脱的大乘经典:《大方广佛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经》是一部讲顿悟明心的大乘佛典,禅宗、华严宗的祖师宗密就是因读此经而开悟的。它全称《大方广佛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共有12章,为佛和12位菩萨的对答阐述大乘圆顿之理及初步修证之法。经题“圆觉”就是圆觉妙心,即一切众生都有的圆满觉悟心,这是他们成佛的资本。全经虽然很短,但义理却相当深厚,对后世影响深远。本章内容提要

佛说《圆觉经》的因缘

十二字经题释义《圆觉经》的来历和版本《圆觉经》是以“心”为主题《圆觉经》是注重修行实践的佛经《圆觉经》是圆满证悟之经典“圆觉妙心”是《圆觉经》的哲学基础《圆觉经》统一教禅

从中国画看“写意即写心”圆满的菩提,开悟的指南佛说《圆觉经》的因缘

佛陀所说的法,都落在“心”上,在尘是心的束缚,出尘是心的解脱,尘也并非是世间众生所居住的地方,而是我们的烦恼心尘。抹去尘垢,就见圆满清净的菩提心,所谓“圆觉”,便是这唯一真实的圆觉妙心。人人本具圆满觉悟之心

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觉悟了,看到自己的妙明真心,纯净似明镜,光明如日月,身体便自然地发出金光,将周边的一切照亮,从此就成为了“佛”。他还能忆起,在成佛前,他的死敌魔罗一直变现出种种幻相来诱惑他,但他很清楚这只是妄觉,一切妄觉不过是人心把外境看得太真实,所以痴迷、纠缠,有爱有恨,无法从这种执著的心中挣脱。凡有执著,便是烦恼,一切烦恼都是心灵的垢染,所以佛大彻大悟了,发出令后世震聋发愦的狮子吼:“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圆觉》斯经,便是这一念的种子所盛开的最圆满的涅槃之花。

释迦牟尼的妙明真心不是凡夫的肉团心,凡夫的心只能看到“五欲六尘”,并深深陷入外境的迷障中,所以生出许多“妄想执著”。妙明真心是比物质的肉团心更永恒常在的精神实体,因为它代表了宇宙的客观真相,是没有被人类心源生起的主观意识所污染的真理。可是凡夫认为他们攀缘于外境的主观意识——种种心念才是真实的,这便是“执妄为真”。所以,佛陀开示说,这就是众生不知本有的妙明真心,而出入于生死轮回、烦恼苦海的根本原因啊。

譬如佛陀又说,有一个人不见月亮,于是问他人月亮在哪里。旁人以手指月,意思是月亮在天上。谁知那人就以为指着月亮的手指头就是月亮本身。“月亮”喻示我们本来就清净圆满的真心,误认为指头就是月亮便是主观意识的“执妄为真”了,从而遗失了本来真心。

譬如佛陀再说,有贫穷的人不知道衣服中系有如意宝珠,多年来一直流浪四方乞讨,生活坎坷,自叹不幸。终于有一天,他从别人那里得知,衣中有神珠,能令所愿皆如意,于是顷刻间便成为大富翁。这“如意珠”就是妙明真心,而贫人不知此珠就在自身,便如同众生有妙明真心而不自觉知。参透真心,即成圆觉

一切众生都可以分为两类,觉悟的众生和不觉悟的众生。这就像钻石和矿石的区别,一个晶亮明澈,一个暗昧无光。所以,觉的本性就是明,明彻我们的真心,便是《圆觉经》要开示的境界。

譬如佛陀还说,有人看到镜子脏了,就努力擦拭干净,要把所有尘垢清除。洗净后的镜子果然光洁明亮,一尘不染。但是有多少众生知道自己的心如明镜,不擦拭也会有垢染。这“镜子”便是众生的妙明真心,种种妄念便是遮蔽污染的灰尘。

譬如佛陀不止一次地说,一切众生都好像睡梦中的人,当梦未醒时,就把梦里的一切当做真实发生的,不知梦中所现种种境界事物都是幻觉。贪著于梦中的事是真相,就像无法从长夜大梦中醒来,所以一切众生都是“梦中人”啊。

佛给梦中人说法,指示妙明真心,这经典就是《圆觉经》。“圆”是圆满、透彻、一切毕现,“觉”是菩提、觉悟、真实智慧,让我们的妙明真心像佛陀一样显现,从此对宇宙和自身的本质真实有清醒的观照,这就是《圆觉经》的全部宗旨。那么,“如来的智慧德相”是什么呢?就是人人本有的妙明真心、妙觉明心、圆觉妙心、真如妙心,这是成佛的根因。世尊对一切大众说《圆觉经》(1)《圆觉经》是大乘妙莲,不是小乘出世之莲

一切众生既然都本有妙明真心,也就是说“众生本来都是佛”。而小乘的佛只有释迦牟尼一个,一切众生都只是佛陀教化的对象。《圆觉经》说凡夫都能锤炼成真金,故而是指导人人开悟成佛的“穿针线”。(2)《圆觉经》是直见心性的禅宗宝典

历代著名禅僧都极力弘扬此经,佛教各大宗派诸如华严宗、天台宗、禅宗等也都无不把《圆觉经》视为追本溯源、见性成佛的重要经典。本经阐述了人人都具有不生不灭的菩提自性,又有直接修证的法门,如止观禅,告诉我们见心明性,即可成佛的真理。(3)《圆觉经》是彻底断除人生烦恼的开悟指南

佛经中直接指导开悟的不多,其中有《楞严经》、《法华经》、《圆觉经》等,又各有特色。《圆觉经》讲的是人生根本的迷惑,如由无明才有烦恼、因爱欲才有性命,之后一切的执著都是没有从妄觉中解脱,明了真心的结果。而《圆觉经》本身就是教人断除无明、清净心灵的根本法门。众生本来是佛

如果认为众生就是众生,佛就是佛,读《圆觉经》便会无所明。因为本经就是讲人人都具足一个圆觉明性,即我们都有一个不生不灭的菩提自性——如来的自性和众生的自性是平等的。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都具有圆满觉悟之心。体现宇宙绝对真理的经典十二字经题释义《圆觉经》全名《大方广佛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或《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以佛和12位菩萨的对话演说如来的圆觉妙心,而形成本经,共一卷,统摄一切有情、凡圣的真心。大、方、广:一真法界《圆觉》一经,究竟落在“心的开悟”之上。经题首三字为“大方广”,就是说这真心至大无尽、众生共有、不违万法、无所不被。真心又称“一真法界”,即众生本有心性。所谓至大无尽,便是指此一心包藏世界万物所生存的法界,无限含摄宇宙一切虚空。所谓众生共有,便是指此一心是十法界的众生都具有的认识真理的本性或本有能力。所谓不违万法,便是指此一心为众生佛性,它能够沟通世界的真理准则,并依从它实践。所谓无所不被,便是指此一心广纳宇宙一切境界,能作用于任何事物。(1)大的涵义

大就是体大,自心可以遍于一切,无处不在,在宇宙中不增不减、无来无去,尽虚空、遍法界。而不是众生有所比较、分别的大,认为此事物大于彼事物,或妄自尊大。一切虚空都有佛性,这是大;一朵莲花亦有佛性,这也是大。我们的真心掩藏于宇宙的真空中,也含摄微小的事物,这才是真正的大。所以,就算把真心比喻成须弥山那么大,也还是小的,因为它有所限。真心之大,不可言喻。(2)方的涵义

方就是规范、轨则。任何宇宙事物的运行都有轨迹,遵守变化的恒常之理,也有安稳之相。众生的这个真心都是顺着这个自然的轨迹,而不是相违,否则就是违犯真理。随佛法修证的真心,则能令众生都有一种去除怖畏心、烦恼心的安稳感。(3)广的涵义

广就是广泛顺应,广摄一切。众生有很多类别,都能顺应各自教化之机,得证如来的圆觉妙心。圆觉:佛陀圆满觉悟的境界

本经中说“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名为圆觉”,又说“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圆觉”便从此处而来,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佛性,如来圆满觉悟之境界,即圆满的觉性。这是本经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圆觉经》是以“心”为主题《圆觉经》全部经文仅13 171字,佛陀说法的全部核心就在于一“心”,即唯一真实的圆觉妙心,因而称“圆觉”经。此心又称“大圆满觉”、“妙觉真心”或“如来藏清净心”,是我们众生本有的。

众生的贪嗔痴,需要圆满的觉性来超越;众生的色受想行识,需要圆满的觉性来清净。诸佛由于觉性圆满,所以便有这清净光明的智慧,能破除一切邪见,明了种种幻境都是梦境。人生在世,一切幻觉灭尽就会圆觉,看不穿情想行识的烦恼,而误执纠缠,或者心中有天堂、地狱之念,从而畏生怕死,想到永远快乐的地方享受,这都是幻觉。就像人在梦中做种种善恶之事,醒了之后了无梦境,了无分别,唯有天地坚实不变,所以,醒悟了梦境本虚幻的是诸佛,尚未醒悟的是众生啊。

所谓圆觉,也指觉悟真心后的“佛果”,它不是仅指证得如来之身,而是一种真实圆满的觉悟了的境界——犹如照破无明的圆镜,毫无主观意识暗昧不明的纤尘,也无执著于虚幻自我和外境的垢念。它就是我们的心灵出发后的最后的驿站,也是《圆觉经》摄受众生、开显智慧及所有修行实践的宗旨。修多罗:契合真理的意思

修多罗的本义是“线”的意思,这和佛经最初的形态有关:佛经据称最初是写在贝叶上,写好后两边打洞,再用线穿起来,结集成完整的经书。所以,此后修多罗就用来代指“经典”、“契经”。佛所说的话,当然就是经典言论;而所谓契经,是指佛所说的,无不契合真实,契入宇宙的真实至理。修多罗还有五个意思:一是“涌泉”,比喻佛说法如泉水外涌、义趣无穷;二是“出生”,是说能出生一切微妙的善法,引人自自然然向善;三是“绳墨”,佛的言谈都是标准;四是“显示”,能够显示真理;五是“结鬘”,即文辞组织一脉相传。这实际上就是说一切佛经共有的特点,表明本经是“真经”,而不是“伪经”。了义经:指向最高的觉悟层次

了义与不了义相对,说理透彻,能断尽一切烦恼就是了义,不能断尽烦恼就是不了义。一般而言,大乘经典能让人从烦恼本身中悟到空、智慧,从而彻底解脱,就是了义经;小乘经典把导人追求涅槃当作解脱之道,这是一种“逃避”的、不能真正尽除烦恼的方式,因而是不了义经。佛见机说法,对小乘根机的大众说不了义经,使他们能除贪嗔痴;对大乘根机的大众说了义经,引导他们追求最高境界的佛法。本经中的十二位大菩萨都是大乘根机的听众,要上求佛道,这也表明《圆觉经》自然是一部了义经。本经的结构和内容《圆觉经》由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构成,这是佛经的一般结构形式。本经采用问答体的形式说法,内容依次是由文殊师利等十二大菩萨向佛祖提出问题,每章先以长行问答说法,后以偈颂重宣其义。代表大乘最高的圆顿教法《圆觉经》的地位《圆觉经》是唐、宋、明以来教(华严、天台)、禅各宗研习的重要经典,在经录中被列于大乘修多罗藏,后世更收入华严部。《圆觉经》和佛陀说法的五个时期

释迦牟尼自从悟道后,到处宣讲佛法,其说法的一生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华严时只有49天,是如来得道之初为大菩萨所说,共说了三部经典。其中有“经中之王”之称的《华严经》就是这一时期出炉的,是释迦成佛后宣讲的第一部经典。这是一部圆融无碍的了义经,它以华严世界的圆融灿烂、富丽庄严、美妙清净,吸引无数弟子生发对这一境界的向往,从而归顺佛门,心向大乘。华严宗便是在这部经典上建立起来的。第二部经是《梵网菩萨戒经》,讲出家人的“菩萨戒”。第三部经就是《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简称《圆觉经》),此时佛陀还没有离开他证道的菩提树,他就开始讲《圆觉经》了,听众主要是12位大菩萨,他们的根机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提并论的,就像博士和幼儿园学生的区别,所以提问的水准都很高,佛陀也很耐心地为他们一一解答如何修成清净圆觉的境界。“五时”之外还有八教,其中顿教就是佛为大乘利根的菩萨直说顿悟的教法;圆教则是佛对最上乘利根菩萨讲解的,圆就是不偏、圆融。《圆觉经》和佛陀的教法的分类

根据佛陀所传授的具体教法,又可以分为五类,即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顿教、圆教,称“五教”:给小乘说《阿含经》等,包括“四谛”、“十二因缘”;给大乘始教即大乘入门说《般若经》等,主张一切现象或事物皆虚幻不真实;给大乘终教即大乘终极的教门说《楞伽经》等,主张一切法都是真如(如来藏)的显现——以上二教都是教人渐修的法门;给顿教说《维摩诘经》这样的顿修顿悟的教门;给圆教说《华严经》这样的圆融无碍的教门。《圆觉经》是华严宗所修习的重要经典,能使人悟圆教之理,顿入佛位,故为大乘圆顿教法。《圆觉经》在佛教中的位置

佛陀的教法根据说法时间、教法内容、众生所悟根机及修行位次的不同等有多种分法,如五时八教等。《圆觉经》的来历和版本本经的源流

当今台湾著名的圣严法师说,要了解中国大乘佛教的特色就必须研读这三部经论:《圆觉经》、《楞严经》和《大乘起信论》。经本推考:对本经的历史及流传经过的考证

翻译 释迦牟尼佛最初说法时,均用印度梵语,他的弟子所结集的经典,也都是梵文。我们现在所读的中文版本的佛经,自然是翻译过来的。有时译者能决定一部佛经的文字风格、经义等。推考《圆觉经》的历史,大概译于唐朝贞观到开元的八九十年间,关于译者有几种说法:①为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潭州宝云道场罗睺嚜健所译,其人不详;②为高宗永徽六年(655年)或大周武则天二年(693年),佛陀多罗在东都白马寺所译,是现在通用译文;其余说法,则译者不详,可确定的是开元就已录载、有人作注了。

卷帙 此经古今刻版或为一卷,或为二卷,分合只是版本形式不同,无关宏旨。全经共12章,章后都有较长的偈颂,也是佛说法的精华。南宋后的版本,另有五字颂,说:“……一圆一切圆,一觉一切觉。”疑为好事者因见第十二章缺重颂,故仿前十一章妄自撰加。

注讲 古今人对于本经注释讲解的颇多,尤其以禅宗、华严、天台三家为最。唐佛陀多罗:引进和翻译了《圆觉经》

佛陀多罗,北印度高僧,盛传是他将《圆觉经》从印度带来,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安顿在东都洛阳的白马寺,开始和鸠摩罗什一样的译经事业。据佛祖统记卷三九上说:“唐高宗永徽六年罽宾国佛陀多罗,于白马寺译大方广圆觉修罗了义经一卷。”

历史上关于高僧佛陀多罗的记载不多,只知道他将梵文译成了汉文。而佛陀多罗的中文意思是“觉悟救世”,暗示这位外国“唐僧”也和唐三藏一样,都发愿弘扬佛教,以繁盛汉地佛教,济世度生。罽宾是西域国名,唐时称为迦湿弥罗,位于新疆西南,就是现代的克什米尔一带,当地盛产绵羊,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佛教徒。《圆觉经》的历史

关于本经的疑点很多,如是否由印度传来;译者为谁,也不确定,即使定了佛陀多罗,其人历史又不详,难以考证;甚至本经真伪,也在后代有许多不置可否的论断,如清末民初的梁启超就说《圆觉经》是伪经。历代注解《圆觉经》的名家:宗密禅师和憨山大师宗密禅师和《圆觉经大疏钞》

佛陀多罗的译本只有一卷,注疏却层出不穷,最有名的是宗密的二十六卷《圆觉经大疏钞》。唐代太和年间,禅宗的圭峰宗密禅师,将《圆觉经》加以整理注疏,著成判解经本一卷,或分为二卷成为一部书,从而使此经在教禅之间盛行,得以弘传开来。

宗密也是华严宗五祖,初承受菏泽宗禅法,精研《圆觉经》,后来又继续著述,阐扬“圆觉经”深奥的道理。唐朝宰相裴休也曾在为本经所作的序中提到,宗密大师得遇《圆觉经》,一时感悟流涕,欣喜契机,所以他自称“禅遇南宗,教逢斯典,一言之下心地开通,一轴之中义天朗耀”,并在他所著《圆觉经大疏钞》卷一中自述“研精覃思,竟无疲厌……凡所听习咨询讨论披读,一一对详圆觉,以求旨趣”,称此经“具法性、法相、破相三宗经论,南北顿渐两宗禅门,又分同华严圆教,具足悟修门户……”这都是说《圆觉经》的重要性。

在宗密以前,注疏此经的已有四家,宗密则评述他们“各有其长,悫邈经文,简而可览;实述理性,显而有宗;诠多专于佗词,志可利于群俗”,可见也都好好研读过。宗密还根据《圆觉经》第十一章的精修法门编写了一本仪轨手册,名为《圆觉经道场修证仪》。一代禅宗和华严宗祖师宗密如此重视《圆觉经》,对本经的弘化功不可没。憨山大师和《圆觉经直解》

后世最有名的直接注解《圆觉经》的还是憨山大师,他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即莲池、蕅益、紫柏、憨山。据说憨山母亲十分敬奉观音菩萨,一天梦见观音大士携着一个童子走进自己家里,就欢喜地把童子抱起来,很快她便怀孕了,生下憨山。所以,憨山从小便天资独特,颇有慧根,12岁就被母亲送到庙里修行,19岁出家,后来做了明朝的国师,担当起振兴明中后期一代佛教宗风的重任。

憨山大师所注解的《圆觉经》十分有名,现代讲解本经的南怀瑾就说:“多阅读他的注解,不仅可以通达教理,同时也可以充实学问,因为学佛作功夫的道理都在其中。”如憨山为本经作的一篇关于“四相”的诗,一是我相:“钟鼓铃锣不断声,声声日夜说无生。可怜醉生梦死宕,镜里相看涕泪倾。”二是人相:“突兀巑岏耸铁城,刀林剑树冷如冰。谁知火向冰山发,烧尽冰山火不生。”三是众生相:“铁门紧闭杳难开,关锁重重亦苦哉。可怪呻吟长夜客,不知因甚此中来。”四是寿者相:“一条血棒太无情,触着须教断死生。痛到切心酸鼻处,方知王法甚分明。”就是将人生感受和佛学感悟融为一体。《圆觉经》是注重修行实践的佛经

佛学有境、有行、有果,故佛经中有注重境的,有注重行的,有注重果的。本经特重于“行”,于三者虽有偏重,决无偏废。《圆觉经》是圆满证悟之经典大乘小乘,皆可圆融《圆觉经》不仅是提倡顿悟的法门,也是总结了25种渐修的法门,无论是一念觉悟,或是渐次修行,都是通向佛陀最上乘的觉悟境界。小大圆融《圆觉经》是佛陀在悟道之初的“华严时”所说,本来佛所说的一切法都是断除世间烦恼,追求出世解脱、证悟涅槃的途径,是从佛陀大觉智海之中所流出的清净菩提,原是平等一味的,根本没有什么差别,后世所谓的大乘、小乘之分,不过是为了适应众生的根机及修法的实践。小乘自身也可以被融入大乘中,作为一种方便修行的法教。《圆觉经》是佛陀证道时的圆满觉悟的法门,因而也是开示众生圆满觉悟的经典,自然是大乘经,并且它提倡“见性成佛”的禅宗悟道的法门,以及无所偏的平等圆融之教,是更加彻底的大乘经。

但是《圆觉经》本身又说了很多具体的修行实践,且处处与参禅修心之法相结合,所以它圆通了大、小乘——讲了每个人都有觉性,又指导如何自修、自我觉悟之道。人人都有觉性是大乘的根本,“自觉”是小乘的通途,所以说《圆觉经》是融合了小乘的大乘经典。《圆觉经》的“圆”的含义,本来就有圆融的意思,不是偏向哪一门,而是全部圆满,包括了禅、净、密的总合,是小乘、大乘、金刚乘的圆融一体。渐顿圆融《圆觉经》讲述了许多顿悟成佛、止观禅渐次修行的静心方法,所以是有渐有顿,对顿机(具有顿悟根机的修行者)讲渐修的实践,对渐机(具有渐修基础的修行者)讲顿悟的法门。渐修,就是依照佛法有步骤、有顺序,需要一定时间的实修;顿悟就是顿时成佛,超凡入圣。《圆觉经》中最后第十二章“贤善首章”说:“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又说:“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所以这部经典融合了顿机教法和渐机的实修指南,圆融了顿、渐,能使渐机者修学小乘,然后回向大乘,顿机者则直入大乘,直超佛果。圆融的境界大乘和小乘的差别

本经是大乘了义经,是圆融无碍之经典。所谓无碍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而小乘处处都有障碍。顿悟和渐悟的差别

本经是以顿悟为根本,旁摄渐修,无论顿渐,两者的目的地是一样的,即通达佛境(最高的悟境)。《圆觉经》的风格特色比喻说理《圆觉经》就是一部深寓禅机,文质合一,将佛教与世俗相连,把精巧而睿智超妙的寓意和信仰完美结合的经典。经中佛陀共出40喻,这些比喻主要在阐发义理时运用,以收到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比喻说理:相似之物的对比喻证

比喻是一种修辞,指借彼物喻此物。佛教经典千差万别,内容又非常丰富,从文体与内容的类别可以分为12种:契经、应颂、讽颂、因缘、本事、本生、未曾有、譬喻、论议、自说、方广、授记,称“十二分教”。其中,本生、因缘、譬喻是最常见的经文构成方法。本生是佛陀累世的故事,佛陀在菩萨时代做过国王、大臣、商人、天神乃至动植物等。这些经历和故事就称为“本生”,主要有《生经》和《六度集经》。因缘是指说法时,在某种因缘条件下,说出一种序文式的故事,相当于“缘起”,也有指释尊从过去世修行直至今生成道的种种因缘故事,相当于“本生”。譬喻原本是指由因缘而来的教训式故事,后来泛指“训诫的故事”,或简称为“故事”,即具有轻松意味的寓言,如《百喻经》、《杂譬喻经》。从这三种方式来看,佛陀说法喜欢将两类或两类以上事物的类似之处加以对比,化深奥之理为浅俗之事,以扩大接受对象。这也就是比喻说理,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如大乘经中的《金刚经》六喻、《法华经》七喻、《仁王经》八喻、《维摩诘经》和《如来藏经》各十喻等,以达到“寄浅训深”的效果。《圆觉经》中的比喻《圆觉经》12章中,每章都有大量比喻,用生活中的事理喻证教理,用比喻代替抽象教义,是佛陀说法的常用方法。如用人们可以想象的“空华(虚空中的花)”、“水月”、“恒河沙”来喻证“幻有(如幻化之物,并不实有)”、“妄见”、“无量”等佛教教理。比喻的数量

答文殊菩萨,佛说五喻,偈语部分重复比喻三处:“病目”、“空中华”、“第二月”、“梦中人”、“虚空”。

答普贤菩萨,佛说二喻,偈语复喻二处:“空华”、“钻火”。

答普眼菩萨,佛说六喻,偈语复喻一处:“清净摩尼宝珠”、“眼光晓了前境”、“昨梦”、“磨镜”、“百千灯光照一室”、“虚空华”。十二分教(12种经)

十二分教 指佛教经典的12种类别,是在经典的结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答金刚藏菩萨,佛说八喻,偈语复喻一处:“动目摇湛水”、“定眼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幻翳妄见空华”、“销金矿”、“空华结空果”、“取萤火烧须弥山”。

答弥勒菩萨,佛说一喻:“心镜”。

答清净慧菩萨,佛说四喻:“眼根不自见眼”、“月”及“标月指”、“自断其首”。

答威德自在菩萨,自说一处,佛说三喻,偈语复喻三处:“大城”、“镜中像”、“土长苗”、“器中锽”。

答辩音菩萨,佛说一喻:“定轮”。

答净诸业障菩萨,自说一处,佛说六喻:“有人忽忘我身,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即知有我”、“命根”、“汤销冰”、“认贼为子失家财”、“尘垢”、“我是众生,则非是我”。

答普觉菩萨,佛说二喻,在偈语中独出“如佛出世”句一处;“心华发明,照十万刹”、“心当生稀有,还如佛出世”。

答圆觉菩萨,佛说一喻:“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答贤善首菩萨,佛说二喻:“大海不让小流”、“微尘”。比喻的特征

佛陀的世界观的形成,不是顷刻就完成的,而是经过多年的苦行,对外在和内在的人生经过长久的如实的观察、深入的思索方才完成。佛陀对整个世界的认知和探索过程也是独特的,从过去到未来、从此岸到彼岸、从个人到众生、从已知到未知、从理性到信仰等,不断超越对立,形成完整、真实而深刻的认识。佛典中比喻的特征和佛陀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一致的。

在《圆觉经》中,如“迷途之人”,用迷失了方向的人生比喻妄见的错误。

如“病目空华及第二月”,用有眼病的人看到天空中出现了虚幻的景象,比喻眼根都是妄见,一切都是幻有。另外如“譬如幻翳,妄见空华”,用幻翳说明虚幻不实、众生见不到世间实相,犹如眼睛眼病。

如“梦中幻有”,则是用梦中所发生的醒时皆无来比喻无明之人;“梦中人”则比喻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无明,如在梦中。

如“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矿石中所含的杂质比喻众生的无明妄念,“金非销有”比喻众生本具佛性,不是锻炼出来的。

这些比喻都是用生活中的真实来比喻佛教教理、概念,都是“实喻”。另外有一类比喻称为“理喻”,如“如来藏”、“法界性”都是从抽象到抽象,从概念到概念,因而较难理解。佛教的比喻《圆觉经》的哲学思想主观和客观,真实与迷妄

在中国文人和哲人的心中,对佛教思想最大的感受是“人生如梦”、“四大皆空”。《圆觉经》也阐发了一切如梦如幻,世人却执妄为真、执空为有、执迷不悟的思想主题。“一切非真”的世界观

佛陀已经不止一次地如此宣讲“一切众生种种幻化”(《圆觉经·普贤章》),这里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是一切事相都是假的、不实的,连有生命的众生也是幻化,虚妄不实,那世间还有什么是真实的呢?联系佛教的思想“三界虚伪、唯心所作”、“佛学即心学”、“美是心的投影”等,就知道之所以否认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各种现象的真实性,其中一个因素便是我们每个人以心造境,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全部都源于主观,即一切象都是心的幻相,一切境都是心境,心是依托于肉身的不实的东西,所以我们凭借主观所认识的世界也是不实的。

从客观外境的角度看,佛教对世界的认识是“缘起性空”,即认为一切事物无不是因缘的聚散,才有生灭,如各种条件因素集合在一起,才会有某个事情发生,我们所遭遇的那个事情本身,不过是种种条件凑巧在一起而已,所以人生就像梦境一般,不是我们主观在支配着什么发生,而是客观世界自身就像电视剧一样一集一集演着,主观只是连续不断接受纷至沓来的各种影响,所以说“一切非真”。“自性不灭”的本体观

佛陀常把众生的自性比喻成“清净摩尼宝珠”(《圆觉经·普眼章》),说它就是掩藏在众生生命中的精神本源,它本来没有受污染,但是众生为尘劳所迷,抛却珍贵的宝珠,去追随有声色的外境,从而迷目障眼。还有,摩尼宝珠本来清净无色,由于照耀而显现五色,众生却为幻化的光所迷,以为它真的有五色,所以主观上不辨真妄。

众生昧于外境,而不识清净澄明的真珠,但又不损于真珠自身存在,这表明自性实际上不生不灭,不依赖于外物,也不依赖于因缘法则。在本经中,自性就是众生的“圆觉妙心”,是一切的本源,能生万法及种种幻化。“圆觉妙心”是《圆觉经》的哲学基础

佛教主张“心物一元”,认为意识和物质都是从真如实相(即“圆觉妙心”)而生,都只是暂时存在的现象,所以佛教不属于唯物,也不属于唯心的体系。那么,这个“圆觉妙心”的“心”又指的是什么呢?《圆觉经》对佛教的影响禅逢南宗,教逢圆觉“禅逢南宗,教逢圆觉”是宗密的名言,他认为《圆觉经》说理最透彻,并用它来统一教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这部经典在佛教中的地位,影响后世佛学的发展。南宗的顿悟,华严的圆修

一代佛学宗师宗密认为在禅的系统里,南宗最高;在教的系统里,华严宗最高。《圆觉经》既与南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成佛观相通,又“符合华严宗圆摄一切诸法、直显本来成佛的圆教旨趣”,在后世被看做是华严类的经典,所以它能统一教禅——教就是佛陀的教法、禅就是佛陀的心意。《圆觉经》的基本思想是人人都有“灵知本觉的真心”,也就是和佛性、觉性、自性等同的东西。南宗与华严宗两家都跟《圆觉经》相通,都主张一切众生皆有本觉的、空寂的真心。南禅宗,尤其是菏泽禅,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虚妄,唯有这一心是真,由于真心被无始以来的无明蒙蔽,便错误地以世界上的一切是为实在的,从而生起贪瞋等念,不得解脱。一旦认识到真心本来空寂,世界上的一切也就是幻有,从而不会产生贪欲的念头,达到解脱境界。华严宗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明明不昧、了了常知的真心,但被无始以来的无明所翳障,看不到这个真心,从而走入迷途,一经认识到真心,放弃执取,就可以达到解脱。所以,南禅宗讲“顿悟”,顿悟“真心本来空寂”;华严宗讲“圆修”,或顿或渐,只要通过圆修放弃执著,就能入如来境地。顿悟渐修,一念成佛

佛教历史上有“南顿北渐”的说法,宗密则将顿渐法门分得更细,共有六种:①渐修顿悟;②顿修渐悟;③渐修渐悟;④顿悟渐修;⑤顿悟顿修;⑥法无顿渐,顿渐在机。在顿渐问题上,禅宗菏泽系主张顿悟渐修,这也符合《圆觉经》中佛陀的说教,其中佛说顿悟之途的“离幻即觉”,意即远离诸幻,就能觉悟,这里没有修行,只有直入云霄式的一念顿悟,其中“空花”、“第二月”、“磨镜见明”等比喻,对禅宗影响颇大。《圆觉经》统一教禅

在佛教的发展中曾出现“教禅”对立的现象,注重佛陀教法的派别如净土宗,和注重佛陀心法的派别代表如禅宗,相互对立,造成佛教内部的分裂。佛陀的无量法门本来是统一的,又何来净禅之分,所以,宗密统一教禅的实践有利于佛教内部的统一和发展。《圆觉经》对美学的影响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圆觉经》说的是自然圆悟的境界,对照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盛唐诗歌的境界“镜中之像,水中之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亦通于诗歌中的自然美学及圆悟的境界。似花非花的意境美《圆觉经》用“空中花”比喻人的知见——指烦恼心绪就好像这空中的虚花一样,自来自去,自生自灭,因为它的本质是“幻化”的。白居易诗中说:“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以朦胧的意境描述短暂虚无的烦恼情绪,仿佛诗中之“花”也如幻如化,似有非有,如镜中像、水中月,本来就是空,何来寻觅处。这种诗美境界便是禅境,禅体证一切都是幻化,连身心也是幻化,所以才会把诗美渲染得一片化境,如羚羊挂角,意境超脱,不着形迹。得意忘言的语言观《圆觉经》中也出现了佛经中常有的“以指指月,指非月”的寓言,就是说人用手指指月亮,月亮是目标,手是工具。那么,在写作中,语言是工具,意旨是目标。两者不可本末倒置。诗歌美学理论中“言不尽意”也是同样的道理,言语是有限的,只是表达意思的工具,不能等同于意思,就像手指不同于工具,所以作者应该“得鱼忘筌、得意忘言”,这样才能写作真正有意涵的好诗,否则雕章琢句,语言虽华丽,却失之自然,而真正的好诗应像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王维的诗一样,不事雕饰,脱口而出。透彻之悟的境界观《圆觉经》是说“第一义”的佛经,所谓第一义,就是最高的悟境,在佛教中是用般若智慧所体证到的最上乘的佛法,“其体湛寂,其性虚融,无名无相,绝议绝思”,从美学的角度就是一种“虚静”的境界,创作者只有使自己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才能看到这个世界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如《圆觉经》所说“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这样才能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审象于净心,臻至超尘拔俗的心性之境界。从中国画看“写意即写心”

一般而言,东西方传统美学的最大区别是:东方注重写意,西方注重写实。中国美学也偏重“写意”,其实质就是“写心”,因为意是作者的个性意识、精神意识、心态情绪等,这些都是由“心”决定,心决定境,就是写意的美学风格。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