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忘记的历史——抗日战争百问百答(下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0 01:13:40

点击下载

作者:黄寰

出版社:大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该忘记的历史——抗日战争百问百答(下篇)

不该忘记的历史——抗日战争百问百答(下篇)试读:

前言

我们必须要谨记一段沉重的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使中华民族蒙受了深重的灾难和耻辱,而我们唯一赢得的,就是抗日战争。那是百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这是一段不该忘记的历史。

一般而言,抗日战争的时间刻度,是从日本军国主义发起“七七事变”算起的。但我们深深感到,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从19世纪末便已发起。这本抗日战争知识问答的小书,既以14年间华夏大地遍燃抗日战火为主线,又提及全面

抗战前

后的一些史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体会,中华民族曾经是如何被外族蹂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今天的和平安定是如何地来之不易和值得珍惜。

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缅怀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无数无辜生灵,缅怀那些为了正义和解放事业奉献了热血和生命的战士,在民族的记忆中保留一段真实的历史。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战斗,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取得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侮、反抗侵略的第一次彻底胜利。

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本书以问答的灵活方式,精选了多条史实,以期读者们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对抗日的历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重温抗日战争历史,了解今天中日关系,有利于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励大家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让我们以抗日的必胜信心,以抗日的忘我精神,牢记历史,展望未来,为在21世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共同努力。编著者抗战前

《田中奏折》是怎么反映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野心的

1929年2月,中国南京出版的《时事月报》刊出一条令全世界震惊的新闻:《惊心动魂之日本满蒙积极政策——田中义一上日皇之奏章》。据称,这是1927年7月25日由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呈给昭和天皇的秘密奏章。《田中奏折》全面披露了日本对外侵略的详细战略,暴露了其欲征服世界的勃勃野心。《田中奏折》提出日本侵略的总战略是:“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日本获取全中国的资源以后,进而便可征服印度、南洋诸岛、中小亚细亚以至欧洲。日本欲在亚洲大陆显露身手,掌握满蒙的权力则为首要关键。《田中奏折》提出的侵略步骤是:第一期夺取台湾,第二期夺取朝鲜,第三期夺取满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征服全世界。该奏折写道:“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既已实现,唯第三期灭亡满蒙,以及征服中国……尚未完成。”《田中奏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日本近代对外进行扩张侵略的必然产物。日本人于1874年从中国台湾琅峤港登陆,妄图侵占我国台湾;5年后,公然占领琉球,将其改成冲绳县;1894年甲午战争后,强占台湾、澎湖列岛;1898年把福建省划为势力范围;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5年日俄战争后,接手了沙俄在华全部特权;1915年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派3万侵略军到中国;1917年指使北洋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与北洋政府签订陆军、海军共同防御协定;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提出取消“二十一条”、归还山东、取消列强在华特权,否决。日本不断干涉中国内政,此后还炮击大沽炮台,制造“三一八惨案”……《田中奏折》与其后日军的侵略行径完全吻合。日军侵华把中国人民推入了水深火热的战争中。

“皇姑屯事件”的经过是怎样的

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原是日本帝国主义扶植起来的,其势力日益发展并进入关内,于1927年6月18日在北京建立安国军政府,成为北洋政府的末代统治者。此时,张作霖试图利用英、美来牵制日本,引起日本不满。

1927年4月田中义一上台后,向张作霖强要铁路权,逼张作霖解决一切“悬案”,从而激起了东北人民的反日怒潮。9月4日沈阳两万人示威游行,高呼“打倒田中内阁”。关东军断定系张作霖煽动所致,对他恨之入骨。

1928年5月,蒋介石率领的北伐军打败了奉军,张作霖准备由北京乘火车退往沈阳。关东军司令村冈长太郎打算派人刺杀张作霖,独占东北,于是由高级参谋河本大作策划,在张作霖列车必经地点——沈阳皇姑屯车站南满路与京奉路交叉处预埋炸药。

6月4日清晨5时30分,张作霖所乘列车行驶到皇姑屯时被炸,黑龙江督军吴俊升当场死亡,张作霖受重伤,被急救回沈阳,于上午9时30分不治身亡。张作霖被炸死后,由于奉系当局秘不发丧,使日军未敢轻举妄动。当天,张作霖长子张学良连夜离京奔丧,回沈阳后承袭父职,稳定局势,至21日才正式公布张作霖死讯,使日本侵略者的阴谋未能得逞。

“济南惨案”发生的前后经过是怎样的

“济南惨案”是1928年5月日军在山东济南犯下的罪行,它发生在国民党北伐后期,是日本为维护其在华北、东北等地的特殊利益而采取的军事行动。

1927年5月,国民党北伐军抵达徐州,迫近山东。日本田中内阁以保护山东日本侨民为由,首次派兵2000人到山东,从青岛登陆并准备开赴济南。北京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同时向日本提出抗议。国民党通令中国各地民众,对日开展示威运动,采取经济绝交的政策。同年8月,日本从山东撤兵。

1928年1月,蒋介石复出,继续北伐。4月,日本再向山东派兵。5月1日,北伐军抵达济南。日军在街道上设置防御工事,并与北伐军发生冲突,互相射击。

5月3日,国民党战地政务委员会委员蔡公时与18名随员到达济南,于经四纬六路成立外交部特派员交涉公署。当天晚上,日军即以武力攻入公署,蔡公时及随员被杀。

蔡公时被杀后,蒋介石一方面防止事态扩大,先令各军禁止冲突,然后令军队退出济南,绕道继续北伐;另一方面则展开外交交涉,向日本方面严正抗议,要求日军撤出济南,同时请求英美协助调停。但日本并未停止行动,继续从日本本土向山东增兵1万余人,并于5月10日在空军掩护下占领济南。日军入城后屠杀平民及伤兵。据事后调查,我军民死伤万余人。之后经多轮外交谈判,日军于1929年3月撤出济南。

“九一八事变”是怎样发生的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决定乘蒋介石全力围剿红军的机会,占领我国东北,逐步吞并全中国,妄图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近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事件发生后,日本侵略者贼喊捉贼,以伪造的现场和照片,诬称中国军队“破坏南满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当夜,日军向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袭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

事变爆发后,沈阳中国驻军要求抵抗,但蒋介石早已电令东北军统帅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他认为,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日军在一夜之间就攻占了沈阳全城。日军在城内到处鸣枪,杀害无辜的中国百姓。此后,东北军十几万人撤入关内。“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推行大陆政策的一个重大步骤,也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许多学者将“九一八事变”认作抗日战争的开始。由于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日本侵略军仅以2个师零2个旅及独立守备队、重炮营和航空兵一部,共约4万人,在几个月时间内,迅速占领了东三省全境。

“珍珠桥事件”是怎样发生的

“九一八事变”以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对日宣战的宣言、通电,提出“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主张。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迅速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怒潮。

1931年9月,上海3万多名码头工人首先爆发了反日大罢工。他们拒绝为日本船只装卸、搬运货物。大批的日本船只被迫停泊在码头。接着,上海80万工人成立了抗日救国联合会。工人还组建了抗日义勇军,要求政府发枪抗日。全国各地工人纷纷组建了抗日团体,开展抗日爱国运动。

全国学生也掀起抗日怒潮。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罢课、游行、宣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9月,南京、上海、杭州的学生到南京国民政府门前请愿,捣毁了外交部。12月17日,各地到南京请愿的学生和南京学生共3万多人,举行联合抗日大示威,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经过国民党外交部、中央日报馆,奔向国民政府。抗日的吼声震动了南京城。没想到,国民政府军队没有把枪口对准侵略者,却对准了要求抗日的学生。在珍珠桥畔,反动军警向手无寸铁的游行学生开枪射击,又用刺刀冲杀,游行队伍中30多人英勇牺牲,100多人受伤,很多人被捕。爱国学生的鲜血,染红了珍珠桥下的河水。

但是,全国学生不顾反动政府的镇压,继续开展斗争。各地人民还展开了抵制日货运动,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决定乘蒋介石全力围剿红军的机会,占领我国东北,逐步吞并全中国,妄图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江桥抗战是如何打响抗日第一枪的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出逃,黑龙江省一时群龙无首,人心惶惶。马占山临危受命,就任黑龙江省代理主席、军事总指挥。马占山出生在贫苦家庭,年轻时候被诬告成盗马贼,赌气之下曾落草为寇。他有一身马上的好功夫,又有一手娴熟的枪法,浑身是胆。

马占山就职后,不顾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正义凛然地表示:“守土有责,决不能将黑龙江寸土尺地让于敌人。我的力量固然不够,他来欺负我,我已决定与日本拼命,保护我领土,保护我人民。”

11月4日凌晨,4000名日军在飞机、铁甲车和山炮掩护下,向今天黑龙江省泰来县的江桥发起猛烈攻击。马占山立令守军还击,中午时,日军溃退回南岸。下午3时,敌人集中兵力,密集进攻。我军等敌军到百米处,冲入敌阵展开白刃战,使敌人的飞机、大炮成了摆设,用不上。敌军向江桥溃败,又遭到在芦苇内埋伏的我军堵截,敌人增派的援兵也在桥上被我骑兵冲断,400多名日军丧命。

5日,日军增加兵力。守军前线吃紧,马占山冒着生命危险亲赴前线督战,稳住了军心。此后一直到11月18日,马占山率部在极端困难条件下进行坚守,终因众寡悬殊,力尽援绝,最后不得不撤出阵地。19日,马占山率部在杨家屯全歼追敌400余人,有计划地退守克山、拜泉、海伦等地。

江桥抗战成为中国人民正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次战役,虽然失败,但英勇的黑龙江守军面对几倍于己的敌人,毙伤日伪军6000多人,给全国人民以极大鼓舞。

“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在日本间谍策划下,1932年1月18日,五名日本僧人向中国三友实业社总厂的工人义勇军投石挑衅,我工人被迫还击。此后事态在日方操纵下被故意闹大。21日,日本方面提出道歉、惩凶、赔偿、解散抗日团体四项无理要求。国民党上海市长吴铁城答应件件照办。但贪得无厌的日本又借口保护闸北日侨,于28日深夜派军队进攻闸北,“一·二八事变”爆发。

驻守上海的中国守军第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的带领下奋起回击。上海民众在中共领导和推动下,纷纷组建救护队和义勇军,积极支持第十九路军抗战,多次打退敌人进攻。

进入2月后,日军频频增兵,到27日,总兵力增至9万人、军舰80艘、飞机300架。当时中国守军总兵力不足5万,装备又差,而且经一月苦战,伤亡比较严重。后方官兵纷纷请缨抗战,蒋介石却拒绝再向上海增兵。淞沪守军寡不敌众,被迫退守嘉定、太仓一线。3月2日,日军攻占上海,3日战事结束。

此役中,中国军队在人民支持下浴血奋战,连续击退日军进攻,使敌三易主将,数次增兵,死伤逾万,受到沉重打击。但蒋介石当局妥协退让,不派援兵,守军被迫撤退。后在英、美、法、意等国“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协议规定中国军队不得驻扎上海,只能保留保安队。不久,国民党政府将英勇抗战的第十九路军调往福建“剿共”。

“满洲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

历史上,“满洲国”是日本侵华的工具,建于1932年,随着1945年日本战败而垮台。

日本为实现对我国东北的殖民统治,于1931年9月22日制定了一个《满蒙问题解决方案》,决定建立一个以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为“元首”的“新国家”。1932年2月18日,汉奸们在沈阳召开炮制伪满洲国的“建国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同年2月25日公布《新国家组织大纲》,规定“新国家”称“满洲国”, “元首”称“执政”, “国旗”为“五色旗”, “年号”为“大同”, “首都”设在长春。

1932年3月1日,发布《建国宣言》,宣布“满洲国”正式成立。

1932年3月9日,溥仪上任“执政”的就职典礼举行,日本帝国主义策划的“满洲国”正式成立,改长春为“新京”,任命郑孝胥为“国务总理”。

1934年3月1日,“满洲国”正式更名为“满洲帝国”,溥仪改称“皇帝”,年号为“康德”,由“中央行政体制”改为“君主立宪制”。10月,“满洲帝国”将热河省在内的原东北四省划为10个省,又把原来的兴安省划分为东、南、西、北四省,实际分为14个省。至1941年,“满洲帝国”由19省1市所构成。

长城抗战是怎么回事

在中国抗战历史上,长城抗战往往被许多人所忽视。长城抗战是指1933年3月至5月,中国军队为抗击进攻热河(今分属辽宁、河北、内蒙古)的侵华日军,在长城沿线的冷口、古北口、喜峰口和滦东等地进行的作战。

1933年年初,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指挥关东军和日伪军共7万多人,企图攻占热河、古北口以东的长城一线,伺机进占冀东。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和国民党内爱国人士一致要求抗日的压力下,由张学良(3月12日起由何应钦接替)指挥,先后调集14个军共20余万人,试图保卫热河和依托长城阻止日军进关。

在长城抗战中,我军民团结一心,奋勇当先,并于4月下旬收复滦东。这时,日本关东军以中国军队“挑战”为借口,于5月3日入关作战。

至5月23日,日军先后占领冀东的丰润、密云、怀柔等多个县市。中国守军退至平津附近。日军从南、东、北三个方向对北平形成威逼态势。25日,何应钦派军使至密云向日军求和。31日,双方代表在塘沽签订了使中国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在事实上承认了日本对东北三省和热河的占领,并把冀东置于日伪势力范围之内。广大爱国军民所进行的长城抗战,终因国民党政府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而导致失败,但他们的斗争精神却激励着后来者。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是如何进行抗日的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是由爱国将领冯玉祥、吉鸿昌等人于1933年5月26日在张家口建立的抗日武装,又称察绥抗日同盟军。

在长城抗战中,由于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祖国大好河山岌岌可危。冯玉祥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和帮助,于5月26日在张家口通电成立民众抗日同盟军,自任总司令,先后响应加入者达七八万人。同盟军接受中共河北省前线工作委员会的指导。6月下旬,方振武被任命为北路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为北路前敌总指挥。在吉鸿昌率领下,同盟军接连收复康保、宝昌、沽源三县城。7月12日,再攻克多伦。

对同盟军的抗日斗争,蒋介石先是暗中阻挠破坏,后来便明目张胆地镇压。日军也同时向察哈尔省调动。8月5日,冯玉祥在蒋军及日军的双重压迫下,通电结束抗日军事行动,取消同盟军总部,离开张家口。吉鸿昌、方振武等按照中共河北省前线工作委员会的决定,将队伍转移至张北,由方振武出任代总司令,改称讨贼联军。9月转入河北,与蒋介石的军队和日军周旋于昌平、高丽营、大小汤山一带。10月中旬,弹尽粮绝,终于失败。其后,方振武被迫流亡国外;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被捕,在北平英勇就义。

“华北五省自治”是怎么回事

1935年夏,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我国华北的侵略,大批日军进入关内,威胁北平、天津。在日本新的军事进攻面前,蒋介石继续实行卖国政策。继《塘沽协定》后,国民政府代表何应钦同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秘密签订了卖国的《何梅协定》,答应撤退河北的中央军队,撤换平、津两市市长,取缔一切抗日组织活动。日本帝国主义大肆收买汉奸,策动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华北五省自治”,妄图使其变为日本的殖民地。

1935年10月,日本煽动河北省东部香河、昌平、武清等县的“饥民”暴动,占据香河县城,并成立由汉奸组成的临时维持会。接着,日本扶植汉奸12殷汝耕在河北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控制冀东22县,宣布脱离国民政府。日本政府制定的《处理华北纲要》中,规定了日本对“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指导地位”,并提出“先求逐步完成冀察两省及北平、天津两市的自治,进而使其他三省自然地与之合流”。

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为适应日本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当时的国民政府竟然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来迎合日本,任命宋哲元为委员长,起用大批亲日分子担任职务,以谋取日本“谅解”。华北主权的沦丧,使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

“一二·九运动”爆发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华北事变令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的危急关头。为反对国民党政府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大中学校的学生数千人齐集新华门进行请愿。学生提出抗日要求,被无理拒绝。他们愤怒至极,立即举行示威游行。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等口号。他们与前来镇压的反动军警展开了英勇搏斗,最终有100多人受伤,二三十人被捕。

12月16日,是原定“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的日子。当日,北平学生、市民上万余人,再次冲破军警的包围袭击,先后在天桥、正阳门前广场两次召开市民大会,通过《不承认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华北任何傀儡组织》《收复东北失地》等议案,并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之后,北平学生又迅速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民众中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北平学生的英勇斗争,很快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许多城市的学生先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实现全面抗战,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一二·九运动”以后,在共产党的号召下,平津学生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展了广泛的抗日救亡工作。大批学生走上了同工农结合的革命道路。

瓦窑堡会议对中国抗日战争有什么指导意义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吞并华北五省,加紧侵略。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共产党面临着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新形势。

1935年12月17—25日,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等决议案。27日,毛泽东根据会议精神做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圆满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指出,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并且提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为适应抗日统一战线的要求,决议规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同时改变不适应抗日要求的部分政策。

瓦窑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既着重批判“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上的错误,又警戒全党汲取大革命中无产阶级放弃领导权而导致革命失败的教训,从而使党在新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这有力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已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在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14响下,上海知名人士马相伯、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等200余人,于1935年12月12日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发起救国运动,在上海成立了妇女救国联合会(简称全救会)、文化救国会等救亡团体,并于1936年1月28日正式成立了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随后,各地争相响应。

华北事变令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的危急关头。为反对国民党政府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大中学校的学生数千人齐集新华门进行请愿。学生提出抗日要求,被无理拒绝。他们愤怒至极,立即举行示威游行。

在宋庆龄、沈钧儒等人的号召下,1936年5月31日,全国20余省60多个救国团体的代表在上海集会,成立了全国各界救国会,选举了宋庆龄等40余人为执行委员,沈钧儒等14人为常务委员。成立大会还通过了救国会宣言和《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等文件,宣称救国会的宗旨是“团结全国救国力量,统一救国方策,保障领土完整,谋取民族解放”。“全救会”成立后,在华南、华北、西北和南京、济南、武汉等地先后成立了各界救国联合会,旅居海外的华侨在各地也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全救会”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战争时期,救国会成员的主要活动是创办刊物,宣传抗战,他们先后创办了《抗战》《全民周刊》《全民抗战》等刊物。抗战胜利后,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改称“中国人民救国会”。新中国成立后,鉴于救国会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遂于1949年12月18日在北京宣告结束。

西安事变是如何和平解决的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中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借机扩大事态,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与日本妥协。英美帝国主义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以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英美在华利益。宋子文、宋美龄委托英籍顾问端纳飞赴西安探视情况。16日,国民政府任命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并做了相应军事部署,派飞机轰炸西安临近地区。

中共中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17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与张、杨恳切会谈,并接见各方人士,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22日,宋子文、宋美龄飞抵西安开始与张、杨及中共代表会谈,24日,达成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日等多项协议。周恩来曾会见蒋介石,蒋介石表示以人格担保,履行上述协议。20日下午,张学良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了团结抗日,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全国抗战的伟大转变。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学良遭长期监禁,杨虎城惨遭杀害。

马占山如何打响武装抗日斗争的第一枪

1931年11月4日,在黑龙江省嫩江桥及附近地区,东北军爱国将领马占山率领中国军队,向发动进攻的日本侵略者奋起反击,打响了武装抗日斗争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武装抗日的序幕。

马占山,字秀芳,1885年生于奉天怀德(今吉林公主岭),祖籍河北丰润。他绿林出身,精于骑射。1907年入奉军第六骑兵旅,1929年被张学良任命为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1930年任黑河警备司令兼黑龙江省陆军步兵第三旅旅长。“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南京政府对日本侵略采取了消极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在轻易攻陷辽、吉两省后,又开始进犯黑龙江省,欲吞并东北全境。10月,时任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的马占山,不满蒋介石奉行的不抵抗错误政策,决心抵御日军进攻。敌军打算通过嫩江大桥,向北进犯当时的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占领全省。为了防止敌军通过大桥,马占山让驻军烧毁嫩江桥桥面并毁坏3个桥孔,令日军阴谋破产。11月4日,日军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掩护下,出动4000多人,向嫩江桥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还击,江桥战役打响。中国军队在嫩江大桥及其附近的大兴地区,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拼杀。马占山将军一面调兵遣将,一面亲临前线指挥。将士们同仇敌忾,在装备落后、没有防空和反坦克武器的不利情18况下,击退敌人的一次次进攻,日军嫩江支队一部遭到围歼。这次战斗,日军共损失兵力1000余人,是“九一八事变”以来受到的首次重挫。

江桥抗战,打响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得到全中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与支持,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马占山将军“为国家争国格,为民族争人格”的牺牲精神,奋起抵抗并重创入侵之敌的英勇壮举,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抗日爱国运动的高涨。

“华北事变”是怎么回事

“华北事变”是指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把华北从中国分离出去而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其内容包括“河北事件”及《何梅协定》, “张北事件”及《秦土协定》, “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及“冀察政务委员会”,这些事件基本上都发生在华北地区,故称“华北事变”。

1935年5月初,在天津日租界发生了亲日分子《国权报》社长胡某和《振报》社长白某被暗杀的“河北事件”。日本华北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等密谋挑起事端,声称此案“系中国排外之举动,若中国政府不加以注意改善,则日方将采取自卫行动”,向国民政府提出无理要求,并调兵遣将,驻津日军连日在河北省政府(当时天津是河北省会)门前武装示威,并举行巷战演习。6月,国民党军委会华北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谈判,达成了所谓的《何梅协定》。按协议规定,中国军队从河北撤退,取消河北省内的国民党党部;禁止河北省内的一切反日活动。《何梅协定》的签订,使日本帝国主义实际取得了对华北的控制权。“河北事件”一波未平,又发生了“张北事件”。5月30日,4名没有护照的日本特务机关人员潜入察哈尔省境内绘制地图,行至张北县,被当地驻军扣留,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为避免引起事端,即令释放。由于日方以此为借口提出了蛮横要求,6月27日,察哈尔省民政厅厅长秦德纯和日军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达成《秦土协定》。其主要内容为:向日军道歉,撤换与该事件有关的军官,担保日本人今后在察哈尔省可以自由行动;取消在察哈尔省的国民党机构,成立冀东非武装区,第二十九军从该地区全部撤退;中国方面停止向察哈尔省移民,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撤职。这样,冀察两省大部分的主权丧失。

失败的“福建事变”有何意义

“福建事变”是1933年11月至1934年2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主要将领与爱国人士在福建发动的抗日反蒋事变。“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在上海英勇抗日的第十九路军被蒋介石调往福建“剿共”。第十九路军主要将领和广大官兵厌恶内战,加之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要求抗日反蒋的情绪逐渐高涨。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影响下,1933年10月26日,福建省政府、第十九路军代表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工农红军代表在江西瑞金签订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福建省政府主席蒋光鼐、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蔡廷锴联合国民党爱国将领李济深、陈铭枢及民主人士等,经过协商准备,于11月20日在福州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发表《人民权利宣言》,公开与蒋介石决裂。22日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亦称福建人民政府),李济深任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蔡廷锴为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陈铭枢为总政治部主任,辖5个军(10个师)5万余人。

事变发生后,蒋介石立即采取军事镇压与政治瓦解措施,欲扼杀这股反蒋势力。他组织“讨逆军”,自任总司令,指挥以蒋鼎文、张治中、卫立煌为总指挥的第二、第四、第五路军共12个师和海、空军等约15万人,从浙、赣、粤三省分路进攻福建。同时勾结日、英等帝国主义国家派出军舰11艘、陆战队400人侵入福建省海域、港口,策应作战。李济深等决定放弃闽北,坚守福州,以11个团分守延平(今南平)、水口、古田诸要点与厦门、马尾等港口,集中主力22个团于福州附近组织防御。12月21日,蒋军第二、第四、第五路军分别向建阳、浦城、邵武推进;22日起,航空队连续轰炸延平、古田、福州、漳州等城镇。23日海军进入马江,占领马尾、长门要塞,封锁闽江口。25日蒋军分别占领屏南、建瓯、顺昌。1934年1月5日,第五路军第三20十六师进攻延平,革命军据守城外九峰山及东北高地,顽强抵抗,激战竟日,因寡不敌众,延平失守。蒋军乘胜前进,7日攻陷水口,并包围古田。10日,厦门因守军倒戈,沦入蒋军手中。12日古田守军3个团困守无援,被第二路军第八十八师缴械。水口、古田既失,福州无险可守,15日革命军向闽江以南撤退。18日蒋军不战而入福州。革命军撤至仙游时,遭第五路军截击,遂以一部掩护,主力退集泉州。21日,蒋军向晋江追击,占领漳州。同日,革命军第一军至第四军军长联名通电拥蒋,至2月中旬革命军被改编处理完毕。

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先后败走香港。“福建事变”试图建立抗日反蒋政权,虽然失败,但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是一次沉重打击,对后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具有积极意义。

正面战场

“七七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

1936年日本制订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笼后,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全面侵华的战争部署。此后,日本增兵中国东北,抽调精锐部队中国驻屯军进驻平津一带,频繁举行军事演习进行挑衅,伺机挑起战争。

1937年7月3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随即,日军于7月7日进攻卢沟桥。卢沟桥横跨永定河,属河北省宛平县,距北平仅30里,是保卫北平的屏障。驻军是第二十九军,总兵力约有10万人。

7月7日夜10时,驻丰台日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由中队长清水节郎率领,在卢沟桥以北地区举行以攻取卢沟桥为假想目标的军事演习。11时许,日军诡称演习时一士兵离队失踪,要求进城搜查。在遭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的严词拒绝后,日军迅即包围宛平县城。次日凌晨2时,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秦德纯为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定,双方派员前往调查。但日军趁交涉之际,向宛平县城猛烈攻击,并强占宛平东北沙岗,打响了攻城第一枪,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还击。日军在同一天内,连续进攻宛平城三次,中国守军英勇抵抗。

8日,北平当局令驻军坚守卢沟桥,国民政府外交部为卢沟桥事变向日本大使提出口头抗议。日本内阁会议提出所谓“事件不扩大,就地解决”的方针,欺骗世界舆论,麻痹国民党当局,争取时间调集部队。

9日,北平当局与日军达成停战协议。在中国军队撤退之时,日军反而大批调兵向中国军队进攻。从11日起,日军不断用大炮轰击宛平城及其附近一带,城内居民伤亡颇多,团长吉星文亦负伤,就将城内居民向城外比较安全的地带疏散。战事由此扩大到八宝山、长辛店、廊坊、杨村等处。第二十九军各部分散于各处应敌,日军加紧进攻。7月29日,北平失陷。

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起点。

淞沪会战如何打破了日军“三月亡华”的迷梦

1937年7月,日军相继占领北平、天津。7月31日,蒋介石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 “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宣告战争已经全面爆发。

考虑到某些政治因素,蒋介石决定在上海与日军寻求决战。中国军队扮作保安队进入上海市区。日本军队则以保卫租界为名,占领租界外的地区。8月13日,战事爆发。

中方动员了70万将士,日方动员了27万精锐的陆海空三军。这是一场不宣而战的战争,双方甚至还没有断绝外交关系。

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抗战自卫书》,宣布:“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蒋介石亲任陆海空军大元帅。8月15日,日本近卫内阁也公开放弃“不扩大方针”,宣布全国动员,成立作战大本营,并组建上海派遣军,以松井石根为司令官,率第三、第十一师团驰援上海。此即为淞沪会战。

战役初期,中国军队占据主动;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登陆,中国军队陷入腹背受敌的形势,战局急转直下;11月8日蒋介石下令全线撤退;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

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伤亡25万人,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迷梦。上海也成为了侵略者的坟场,日军尸横遍野,不得不多次从国内增调援兵。战争结束后,上海市面上一时白布奇缺,都被日本人拿去裹了尸体;外虹桥码头仓库里到处堆满了等待船运的日本兵尸体,据老码头工人说,战争过去十多天了,仓库里还有不少尸体呢。

平型关大捷的经过是怎样的

1937年9月中旬,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26关地区集结待机。

9月23日,第一一五师派出独立团和骑兵营插到灵丘、涞源、广灵之间地区活动,以牵制和打击增援平型关之日军。24日夜,又以3个团的兵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等待来犯之敌。

25日7时许,日军第五师团(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后续部队全部进入设伏地域,八路军居高临下,迅速向敌发起猛烈攻击,顿时打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敌车自相碰撞,人仰马翻,乱成一团。这时,我军战士勇猛地冲向公路,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战。

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的胜利。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中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的胜利,也是八路军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的伏击战。在当时正面战场,八路军首战告捷,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疯狂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而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民心、士气,使全国人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

八路军怎样夜袭阳明堡机场

1937年10月,刚由红军改编而来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奉命东进,侧击从雁门关南下的日军。途中发现日军在阳明堡机场驻有飞机20余架,而守备兵力却非常薄弱,团长陈锡联果断决定奇袭阳明堡。经过周密侦察,制订了作战计划,由素以夜战见长的三营主攻机场,一营、二营负责破击周围公路并阻挡可能来援之敌;团迫击炮连位于滹沱河南岸,支持三营作战。

10月19日晚,三营乘着夜色悄然来到机场附近,在当地群众协助下偷渡滹沱河之后,以第九连警戒阳明堡方向可能来援的日军,以第十连、第十一连和机枪连组成突击队,以第十二连做预备队。以隐蔽动作爬过铁丝网从机场东西两侧隐蔽进入机场,一直进到距飞机约30米时,才被日军哨兵发觉。但是一直疏于备战的日军还没来得及反应,三营就兵分两路,同时对机场警备部队和跑道上的飞机发起了攻击,一时间枪声大作,手榴弹爆炸的火光照亮了夜空。负责炸飞机的十一连以迅捷的动作冲进机场中央,向停在地面的飞机扑去,没有合适的爆破武器,就用几枚手榴弹绑在一起扔进飞机机舱,或是用机场边的汽油引燃飞机,不到半小时就将机场上的20多架飞机全部报销。

此战中,七六九团仅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00余人,毁伤飞机24架,使日军在晋西北战场空中力量遭到沉重打击,有力地支持了正面战场在忻口地区的防御作战。

雁门关伏击战是如何进行的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团在山西省代县雁门关地区对日军汽车运输队进行的伏击战斗。

1937年10月,日军侵占大同后,继续向南进犯太原。为配合国民党军在忻口的防御作战,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团奉命深入日军侧后,在代县的广武、雁门关、太和岭间,破击大同经代县、忻口到太原的公路,打击日军运输队,截断日军补给线。

18日,第七一六团主力在团长贺炳炎、政治委员廖汉生率领下,设伏于雁门关以南黑石头沟公路西侧高地。上午,日军运输汽车50余辆,满载兵员、弹药,由北向南驶入伏击区。第七一六团即以密集的火力进行袭击。激战中,日军又有汽车200余辆由阳明堡方向向北驶来。第七一六团即分兵一部阻击该敌。激战至夜间,日军援兵又至,第七一六团遂撤出战斗。此战,共毙伤日军300余人,击毁汽车20余辆。

20日夜,第七一六团一部复占雁门关,另一部破坏了广武至太和岭间的公路及桥梁。21日晨,第七一六团再次设伏于黑石头沟地区。日军由南向北的汽车200余辆和由北向南的汽车数十辆相向而来,当其先头车辆驶入伏击区时,第七一六团居高临下,以突然而猛烈的火力展开攻击。日军在8架飞机支持下进行反扑。第七一六团毙伤日军一部后撤出战斗。该团两次伏击战斗,共毙伤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一度切断繁峙至忻口间交通,有力配合了国民党军的忻口防御作战。

1937年10月,刚由红军改编而来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奉命东进,侧击从雁门关南下的日军。途中发现日军在阳明堡机场驻有飞机20余架,而守备兵力却非常薄弱,团长陈锡联果断决定奇袭阳明堡。

忻口作战是如何打出中国军人英勇形象的

国共合作后,双方军队同时开赴华北抗日前线,迎击日军的猖狂进攻。由国民党军队担负正面攻击,共产党军队担负外围作战,在国民党将领卫立煌统一指挥下,抗击沿北同蒲线南下的日军。

忻口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历时21天。国共两军密切配合,浴血奋战,不断击退日军疯狂的进攻,显示了中国人民坚强的抗战决心和伟大的抗战力量。在战场上,我军处于敌人飞机轰炸与炮火轰击之下,日间只好伏在掩体之内坚持抵抗,待到夜间才能换防。进攻受挫的日军兽性大发,竟施放毒瓦斯,并以火焰放射器配合大口径迫击炮,抛射凝缩汽油弹,对我军猛攻。中国守军阵前阵后顿成火海,士兵被溅上凝缩汽油后,除了倒地自行滚转外,根本无法进行救护。

国民党一些高级将领亲临前线,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等多位将领为国捐躯,许多官兵身负重伤,不下火线。

与此同时,配合外围作战的八路军亦英勇奋战,攻击了日军后方的十多个县城,使进犯忻口的日军与大同、张家口的交通中断,物资供应断绝,不得不靠就地抢劫和飞机空运来勉强维持。在忻口作战中,中国军队歼灭日军近万人,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中国军队是如何保卫太原的

日军在忻口得手以后,立即逼近太原。在保卫太原的问题上,第二战区司令部发生了分歧,在阎锡山的坚持下,傅作义受命负责保卫太原。同时命令卫立煌率忻口部队向太原周围地区转移,协助傅作义守太原。但兵败如山倒,忻口退下的部队被日军打散。11月7日,日军到达太原城郊,太原城陷入日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自11月8日清晨开始,日军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的配合下,从东、北两面猛攻城内,太原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三丈高的城墙被炸得不足两丈。到9时许,城墙多处被炸开,敌人步兵向城中猛冲,中国守军誓死不退,反而把城墙各缺口封锁,并歼灭入城之敌。但到入夜,日军突然向城内空降兵力,内外夹击,中国守军因连日血战,已寡不敌众,城防司令傅作义泪流满面,下令仅存的2000余名将士由大南门突围,向晋南转移,太原于当日失守。

太原会战是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抗击日寇的一次会战。按作战顺序,太原会战包括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和晋西战役等。核心战役为忻口战役,作战最为激烈。在太原会战中,我军伤亡10万余人,歼灭日军2万余人,打乱了日本侵略者妄图迅速灭亡中国的阴谋,同时支援了平汉路中国守军的集结、作战和南撤。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经过是怎样的

淞沪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向南京方向撤退,蒋介石一度准备固守南京,但在上海沦陷后不到1个月,日军已经逼近南京近郊雨花台。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有组织的惨无人道的屠杀活动,并企图通过在中国国都制造恐怖气氛,打击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屠杀最初是以肃清未投降的中国军队残部为借口,对于一些平民,往往被日军认定为脱下了军装的散兵而被扣留,随后被集中起来,进行了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采用的方法有机枪射杀、集体活埋等,手段残忍。

再后来,禽兽不如的日军根本没有任何顾虑,对南京居民随时随地进行任意屠杀。世人熟知的两个进行“杀人竞赛”的日军头目向井敏明、野田毅在南京分别杀了105和106位平民,连军刀都已砍缺了口,但两人相约杀至32 150人为止。这两个“杀人魔鬼”的竞赛为东京报纸所赞扬,称之为“勇士”。还有个“名气不大”的田中军吉大尉,更是砍死了中国人300余人。

侵占南京后的数月间,日军强奸了成千上万的妇女,并往往在事后用刺刀杀死。日军在城内还进行了大肆的抢掠和破坏,使南京几乎变成一座空城、一座人间地狱。

战后,远东国际法庭的判决书认为:“在日军占领后最初6个星期内,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万以上。”这个数字未包括尸体被日军处理了的被害者在内,而且仅是“在日军占领后6个星期内”的。据中国学者的仔细调查,重新确认“南京大屠杀”的数目为34万人,即集体屠杀19万人,零星屠杀15万人。1985年,我国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警示后人。

为什么说台儿庄大捷胜之不易

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它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1938年3月24日,日本侵略军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二集团军第三十一师展开激战。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被守军击退。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三十一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守军伤亡甚重。28日,突入台儿庄的日军被第三十一师围攻,敌方损失甚重。29日,李宗仁遂令第二集团军死守台儿庄阵地,并严令汤恩伯部南下,协助第二集团军解决台儿庄之敌。31日,中国军队将进入台儿庄之敌完全包围。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军发起攻击。日军拼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中国军队一次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6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攻击濑谷支队。战至7日凌晨,除一部分日军突围至峰县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围之敌全部被歼。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历时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牺牲巨大,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但英勇的中国官兵取得了歼灭日军1万余人的巨大胜利。此次战役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全国抗战的又一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保卫大武汉”是如何进行的

日军侵占南京后,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1937年12月13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拟定保卫武汉会战计划。在徐州失守后,即调整部署,先后调集约130个师共100万余人,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地区有利地形,组织防御,保卫武汉。

1938年5月,日军攻陷徐州后,决定先以一部兵力攻占安庆,作为进攻武汉的前进基地,然后以主力沿淮河进攻大别山以北地区,由武胜关攻取武汉;另以一部沿长江西进。后因黄河决口,被迫中止沿淮河主攻武汉的计划,改以主力沿长江两岸进攻。日军先后投入武汉作战的兵力达35万余人,而当时日本全国陆军的总兵力不过90万人。

从1938年7月起,残酷的“武汉保卫战”拉开了帷幕。双方先后在长江南岸地区、长江北岸地区、大别山北麓地区进行作战。中国军队奋勇杀敌,寸土必争。但由于处处设防,分兵把守,缺少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同时没有充分发动群众,破坏对方交通线,因此,未能阻止日军前进。在日军已达成对武汉包围的情况下,为保存力量,中国军队于10月25日弃守。日军26日占领武昌、汉口,27日占领汉阳。

武汉保卫战,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消耗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行动。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迫使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目的并未达到。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中国军队在万家岭大捷中如何全歼日军整个师团

在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了振奋人心的万家岭大捷。

当时,侵华派遣军第一〇六师团从九江沿南浔铁路(南昌至九江)南犯。我军依托庐山两侧及南浔铁路北段的有利地形进行顽强抗击,日军进攻受挫。8月20日,日军第一〇一师团从湖口横渡鄱阳湖增援,突破第二十五军防线,攻占星子,协同第一〇六师团企图攻占德安,夺取南昌,以保障西进日军的南侧安全。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率部协同第二十五军在德安以北的隘口、马回岭地区与之激战,双方成胶着状态。

9月底,日军第一〇六师团奉冈村宁次命令,孤军深入,进至德安西面万家岭地区。该师团以松浦淳六郎中将为首,下辖步兵第一一一旅团和第一三六旅团,以及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各一个联队。

敌军的动向被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及时发现,他亲自指挥,组织了三个军七个师另加两个旅,共10万余人,从侧后迂回,将其包围。日军第二十七师团一部增援,在万家岭西面白水街地区被我第三十二军等部击退。

10月7日,中国军队发起总攻,激战三昼夜,多次击败日军反扑。日军孤立无援,补给断绝。战至10日,日寇一〇六师团和一〇一师团共6个联队及参战配属部队共计17700余人被歼灭,仅有1700人逃跑。1938年10月13日,中国军队撤出战场。此次战役是抗日以来第一次(接近)全歼整个日本师团的一次战役,史称万家岭大捷。

叶挺将军曾这样评价万家岭战役:“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汪精卫在越南发表的“艳电”是怎么回事

汪精卫于1883年生于广东番禺,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曾任《民报》主编。1910年因参加暗杀清朝摄政王载沣被捕。辛亥革命后被袁世凯收买,后投奔孙中山。1925年在广州任国民政府主席,1927年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一贯主张对日本妥协。“七七事变”后,身为国民党副总裁的汪精卫与周佛海、高宗武、梅思平等组成“低调俱乐部”,大肆宣扬失败主义,并暗中进行投降活动。

在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日本的作战方针一改再改,加强了政治诱降。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汪精卫屈服于日本侵略者的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12月潜逃越南,29日在《南华日报》以电报形式发表“艳电”,宣布接受日本的主张,公开投降日本侵略者。“艳”是我国诗韵中去声部的第29韵。当时,为了省字(电文按字计费),也为了避免混淆,习惯上用诗韵代日,“艳电”就是指29日发的电报。

1939年5月,汪精卫等赴日,与日本当权者直接进行卖国交易。12月,与日本特务机关签订《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以出卖国家的领土主权为代价,换取日本对其成立伪政权的支持。1940年3月,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汪精卫任伪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汪伪政权对沦陷区人民实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协助日军进攻抗日根据地,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1945年,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汪伪政权也随之瓦解。

“焦土抗战”真是指烧焦土地吗

当然不是。焦土抗战指的是:放火烧掉任何可资敌用的财物、设备和房屋,达到以空间换时间。抗战初期,李宗仁将军发表《焦土抗战论》,响亮地喊出“焦土抗战”的口号。他指出,一些人认为,“老大落后”的中国与工业十分先进、军力十分强大的日本相对抗,必败无疑。他说这是一种失败主义的悲观论者。只要我们树立必胜信心,发扬民族决战精神,以己之长击敌之短,把我国辽阔的疆土都变成反侵略战争的战场,实行坚壁清野,实行焦土抗战,陷敌于民族战争的泥沼之中,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最后胜利。

但是,蒋介石却把这种“焦土抗战论”错误理解为放火烧焦城市。武汉失守后,蒋介石担心长沙城被占,便向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指示,当长沙无法守住之时,就将其重要设施烧掉,以免被敌人利用。

1938年11月11日,张治中召集部属,秘密布置好放火烧城计划,准备了专门放火的部队。11月12日深夜,市内天心阁附近失火。自卫团的丁森等士兵,马上带头把自家房子放火烧起来。士兵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