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学报.第3卷.第2辑:总第5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0 07:41:08

点击下载

作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信息系统学报.第3卷.第2辑:总第5辑

信息系统学报.第3卷.第2辑:总第5辑试读:

《信息系统学报》编委会

主 编 陈国青(清华大学)

副主编 黄丽华(复旦大学) 李 东(北京大学)

李一军(哈尔滨工业大学)毛基业(中国人民大学)

王刊良(西安交通大学)

编辑部主任黄京华(清华大学)

主编助理郭迅华(清华大学)卫 强(清华大学)

编 委陈华平(中国科技大学)陈 剑(清华大学)

陈晓红(中南大学)陈 禹(中国人民大学)

党延忠(大连理工大学)甘仞初(北京理工大学)

李敏强(天津大学) 刘 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刘仲英(同济大学)马费成(武汉大学)

邵培基(电子科技大学)谢 康(中山大学)

严建援(南开大学)杨善林(合肥工业大学)

张金隆(华中科技大学) 张朋柱(上海交通大学)

仲伟俊(东南大学)

CHAU Patrick Y.K.(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EN Yesho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HUANG Wayne (Ohio University)

LIANG Ting-Peng (Sun Yat-Sen University,Taiwan)

LU Ji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ydney)

SHENG Olivia (Utah University)

TAN Bernard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TAN Felix B.(AUT University)

THONG James Y.L.(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EI Kowk Ke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ZHAO Le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ZHU Kev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Editorial Board,China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Editor CHEN Guoqing (Tsinghua University)

Associate Editors HUANG Lihua (Fudan University)

LI Dong (Peking University)

LI Yiju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O Jiye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WANG Kanlia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Managing EditorHUANG Jinghua (Tsinghua University)

Assistants to the EditorGUO Xunhua (Tsinghua University)

WEI Qiang (Tsinghua University)

Members ofCHAU Patrick Y.K.(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ditorial BoardCHEN Huap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 Jian (Tsinghua University)

CHEN Xiaoho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EN Yesho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CHEN Yu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DANG Yanzho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AN Renchu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NG Wayne (Ohio University)

LI Minqiang (Tianjin University)

LIANG Ting-Peng (Sun Yat-Sen University,Taiwan)

LIU Lu (Beihang University)

LIU Zhongying (Tongji University)

LU Ji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ydney)

MA Feicheng (Wuhan University)

SHAO Peiji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of China)

SHENG Olivia (Utah University)

TAN Bernard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TAN Felix B.(AUT University)

THONG James Y.L.(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EI Kowk Ke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XIE Kang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YAN Jianyuan (Nankai University)

YANG Shanlin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ANG Jinlo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ZHANG Pengzhu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ZHAO Le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ZHONG Weijun (Southeast University)

ZHU Kev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主编的话

2009年深秋,《信息系统学报》第5辑如期出版。本辑学报所收录的研究论文,一如既往地体现了管理与技术并重的特点,涵盖了多个不同的研究主题和多样化的方法论。行为视角下的三篇论文以实证的方法分别探讨了市场、企业、个人三个层面,其中包括了电子科技大学邵培基等对专业市场IT采纳影响因素的研究、南京大学郑称德等对ERP实施在企业运营绩效增长中的作用的研究、河北工业大学陈晓春等对CIO在企业信息化活动中的影响行为的研究。这些研究工作代表了当前国内信息系统学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以严格、规范的研究方法体现了与国际主流发展的融合。在运营机制的视角下,电子科技大学吉吟东等以优化建模的方法探讨了起始价格在英式网上拍卖中的作用与最优设置;在侧重于技术的视角下,厦门大学韩水华等分析了EPC信息共享网络的隐私保护策略,南京大学刘友华等的论文则提出了一种基于链接结构和共现分析识别同义词的改进方法。这些论文也充分体现了国内相关研究较为坚实的基础和持续稳健的发展。

此外,本辑学报专门发表了两篇领域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更为宽阔的视野。其中,国际学者、加利福尼亚大学祝效国教授等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采纳、扩散与内化机制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介绍和剖析;大连理工大学蒋骁等的文章也对电子政务的公众采纳问题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

从上一辑开始,学报开辟了“专家通讯”专栏,以发表业界和学界的前瞻性观点,得到了各界读者的广泛好评。本辑学报以“企业信息化”为主题,继续开设这一专栏。本辑“专家通讯”所汇集的见解来自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文京、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振清、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信息系统总监林平、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总经理张国平等。我们相信,“专家通讯”这样的交流形式,将有助于促进学界和业界的交流互动,增进学术研究的前沿性和实践指导价值,推动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水平的提升。

谨向关心和支持《信息系统学报》的国内外学者同仁及各界人士致以深深的谢意,同时感谢参与稿件评审的各位专家的细致工作,并对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编辑和出版过程中的辛勤工作深表谢意!主 编 陈国青副主编 黄丽华 李 东 李一军 毛基业 王刊良2009年10月于北京[1]

专业市场IT采纳影响因素研究

邵培基,梁丽琴,李俊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都 610054)

摘 要 专业市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IT的出现给传统的专业市场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其升级和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近年来,对组织IT的采纳研究已经成为热点,但是对于哪些因素影响着IT的采纳,国内研究还很少。本文根据四川省专业市场的课题研究,采用Tomatzky & Fleischer提出的TOE模型,结合专业市场发展特点,设计问卷量表,对影响专业市场IT采纳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IT采纳,专业市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70.7

专业市场是以现货批发为主,集中交易某一类商品或者若干类具有较强互补性和替代型商品的场所,是一种大规模集中交易的坐商式[1]的市场。四川省专业市场具有门类丰富、规模化成果高的特点,[2]但是缺乏与基于网络IT的互动发展。本文参照国外经典的创新扩展模型,以四川省专业市场为例,在访谈四川省38家专业市场企业家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专业市场IT采纳的TOEM模型,分析并验证了专业市场相关决策者对组织做出信息系统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

1 理论基础

组织层面的IT采纳决策涉及多因素的影响。Tomatzky & [3]Fleischer提出了分析技术创新采用的T(技术)、O(组织)、E(环境)模型,提出组织对一项创新技术的采纳受到技术特征、组织和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技术的扩展与采纳受到技术的相对优势、兼容性、复杂度、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的影响; 组织因素包括采纳IT组织的经济类型、组织规模和决策者风险意识等; 外部环境是指组织竞争压力和政府政策等。TOE模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本文的自变量选取参照该模型。

专业市场具有其独有的特征。它在经营管理结构与其他企业有很大的区别。专业市场中存在多个经济活动主体:宏观管理主体、微观管理主体和交易主体。这种多重管理特性既反映了不同主体之间的直线型管理结构,又体现了不同主体之间的竞合关系。因此,这种多重管理特性既不同于TOE模型中所定义的环境特性,也不同于TOE模型中所定义的组织特性。原有TOE模型的三个层面将无法准确地描述专业市场“多层经济活动主体”这个独有的特性。基于此,本文对TOE模型进行了修正,增加了专业市场(Market)特性,提出了TOEM模型,如图1所示。图1 专业市场信息技术采纳TOEM模型

1.1 自变量选取

本文调研对象是微观管理主体企业家,因此在考虑专业市场IT采纳时,不仅要考虑被调查市场组织者的情况和意愿,同时市场交易主体和宏观管理主体是否支持IT也很重要。

1.2 因变量选取

根据Nolan的分阶段IT渗透假说(IT penetration hypothesis),IT在组织中的渗透是分阶段的。鉴于中国专业市场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基[4]本尚未达到惯例化和内化的阶段,本文主要将专业市场IT渗透分为采纳前和采纳后两个阶段,主要研究影响决策者投资IT的意愿和IT实施程度的影响因素。

鉴于专业市场IT内化的最终形态是建立电子交易市场,在研究过程中,不仅需要衡量专业市场的信息化水平,即IT的实施程度,还需要引入高层管理者对待信息系统投资决策的意愿。因此,本文选择IT实施程度和采纳意愿作为各个影响因素的结果。

2 研究框架分析

2.1 组织特性

(1) 集权[5]

Grover & Goslar(1993)认为企业的决策权力分散多处时,会[6]更愿意采纳IT。Gatignon(1989)等则认为,当组织中越多部门需要某项新的IT时,集权化程度越高的组织越能促进该新技术的采纳。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专业市场集权与IT采纳意愿正相关,与IT实施程度正相关。

(2) 程序化

学者Chau & Tam(1997)在影响组织采纳开放式系统(Open System)的探索性研究中认为,组织因素中的组织程序化对组织系统[7][5]的采纳具有影响作用。Grover & Goslar(1993)的研究中也认为组织大小、集权程度以及程序化程度会促进新的IT的采纳。Chau [8]& Tam(2000)以Technology Push & Need Pull两种观点来探讨组织是否采纳Open System的关系; 其中的Need Pull主要指对现存电脑系统的满意程度、市场的不确定性、程序化程度等。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假设:

H2:专业市场程序化与IT采纳意愿正相关,与IT实施程度正相关。

(3) 风险偏好[9]

决策者风险意识是指其选择冒险或者规避风险的倾向。Sophia Wang等人的研究发现,CEO的个性特征和其对待IT的态度是[10]导致能否成功应用该技术的直接原因。而在专业市场中,引入先进的IT,将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例如:技术选择的风险、商家是否接受的风险以及交易的风险等。

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3:专业市场决策者冒险程度与IT采纳意愿正相关,与IT实施程度正相关。

(4) 领导者态度[11]

Thong & Yap(1995)研究证实CEO对IT采纳的态度和CEO的[12]IT知识对IT的采纳都有显著影响。Thong(1999)的研究显示CEO的创新意识和CEO的IT知识在企业采纳新技术时有显著影响。[13]Caldeira & Ward(2003)在对中小制造企业的信息系统采用与实施成功要素的研究中,发现企业内部IT技能与高层管理者的知识和对IT采纳的态度有关。

基于此,本文引出假设:

H4:专业市场决策者态度与IT采纳意愿正相关,与IT实施程度正相关。

2.2 技术特性

(1) 相对优势

技术的相对优势是指技术接受者对即将采纳的新技术在何种程度[14]上优于现有技术的感知。Chau & TAM研究了开放式系统,[12]Thong(1999)研究了小企业对信息系统的采纳。他们的研究说明IT的相对优势与组织采纳IT显著正相关。因而,引出假设:

H5:已经感知的IT优势大小与IT采纳意愿正相关,与IT实施程度正相关。

(2) 复杂度

技术的复杂度是指理解和掌握某项IT的难度。在信息系统采用上,复杂性来源于两方面:技术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由于工作自身的复杂[15]性而导致的技术复杂性。Cooper & Zmud研究企业采纳MRP的结果表明,技术的复杂度与IT的采纳成负相关。本文提出假设:

H6:已经感知的IT复杂程度与IT采纳意愿负相关,与IT实施程度负相关。

(3) 兼容性

IT的兼容性是指IT与组织的价值观、实践经验、需求以及与传统系统的匹配。[15]

Cooper & Zmud对组织中的MRP做了研究,发现MRP与组[16]织现有流程的兼容直接影响组织对MRP的采纳; Xu & Gibbs对小型企业采纳信息系统的研究说明IT的相对优势与IT采纳正相关。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假设:

H7:已经感知的IT兼容性与IT采纳意愿正相关,与IT实施程度正相关。

(4) 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技术是指在特定基础上,技术能被实验的程度。本文认为,如果技术可以预先在子交易区进行小规模实验,或者可通过其他企业使用的成果来感受该项技术,则IT更易被采纳,从而引出假设:

H8:已经感知的IT可实验性与IT采纳意愿正相关,与IT实施程度正相关。

2.3 环境特性

竞争压力是企业受竞争者影响的程度,与市场容量有关系。Iacovou等学者认为,组织面临的竞争压力越大,其采纳IT的愿望就[17]越强烈。本文认为专业市场中的企业家越是意识到环境的巨大压力,越倾向采纳IT。因此,提出假设:

H9:专业市场的竞争压力大小与IT采纳意愿正相关,与IT实施程度正相关。

2.4 专业市场特性

专业市场的IT涉及多个主体,不同的管理主体与交易主体的营销渠道和服务水平会使其相互影响。Frambach 和 Niels指出,创新供应[18]者的营销活动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创新被组织采纳。Hultink等[19]认为,创新供应者在开发市场和其他营销战术中扮演重要角色。而Easingwood和Beard指出,虽然不同的营销变量会刺激或促进采纳,[20]但创新的目标定位、沟通方式和风险控制三个因素是最重要的。专业市场的创新特质主要表现在微观主体的上层活动主体为其提供的服务水平和下层交易主体为其带来的沟通阻碍,即:宏观管理主体的服务功能,交易主体的技术接受能力。

根据调研,专业市场应做好如下四个方面的功能创新:

(1) 信息积聚和传递功能,包括场内的信息积聚和传递功能创新,场外信息积聚和传递功能创新;

(2) 展销展示功能创新;

(3) 进出口代理功能创新;

(4) 与现代电子商务相适应的配送中心。

由上述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专业市场服务水平越高,信息技术越倾向于被采用,实施情况越乐观。交易主体(如商户)对新信息技术的支持将直接影响到微观主体采纳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实施效果。

因此提出假设:

H10:专业市场宏观主体服务水平与IT采纳意愿相关,与IT实施程度相关。

H11:专业市场交易主体的IT接受能力与IT实施意愿正相关,与IT实施程度正相关。

3 数据分析

3.1 变量度量

本文共有13个变量,包含2个因变量,11个自变量。参考过去文献的相关研究,本文设计度量指标如表1所示。表1 变量度量指标

3.2 样本来源

本研究采用访谈和调查问卷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笔者首先参考过去文献的相关研究,根据文献中相关变量的现成量表对本研究模型中的各个变量进行操作化设计,并按照专业市场的实际进行翻译和修改,获得各个变量的量表问项,设计出预调查量表。通过对成都市金牛区11家专业市场进行预调查,考查设计问卷的问项语意是否清晰,词句是否易于理解,问卷题量是否合适,问卷的版式设计是否合理等内容效度和表面效度的问题。

最终形成正式问卷,对成都市8大专业市场区,38家企业进行了调研。TOEM模型考查的是专业市场高层管理者对信息技术采纳所考虑的因素。因此,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四川省各专业市场集群中微观管理主体的高层决策者,主要包括:荷花池市场、高升塘市场、五块石市场、城隍庙市场、府河桥市场、生资一条街、金府交易区和电脑城市场集群的96位具有代表性的管理者。总共回收86份问卷,回收率89.6%。

3.3 数据处理

本文用SPSS 13.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采用Crombach's α系数对变量量表的信度进行检验。变量量表中每个因子的可靠性系数均在0.7~0.8之间,说明量表问项之间和子变量之间的内部一致性较好,本研究所采用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同时,简单系数项目分析值全部在0.4以上,意味着这些项目设计较为合理,具有一定的鉴别度。

而在考查量表的结构效度方面,本文主要采用对量表问项进行因子分析来验证。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和Kaiser标准化的最大方差法获得转轴后的因子负载矩阵,并以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变量的因子负载大于0.5作为因子取舍的标准,对TOEM模型的四个维度分别进行了因子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的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最终,得到研究模型中每个子变量的加总平均值和标准差以及问项平均值和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分析数据,如表2所示。表2 样本描述性统计

表2显示,组织集权、领导者态度、组织程序化、技术优势、兼容性、可实验性、竞争压力、专业市场宏观主体服务功能、专业市场交易主体IT接受能力所对应题目的平均值都在3~4之间,这说明被试者对这些因素偏向肯定回答; 风险偏好、技术复杂性在2~3之间,这说明被试者对这些因素偏向于否定回答; 采纳意愿的每项题目平均值都接近于3,本文在量表设计中规定,企业家IT采纳意愿得分越接近3说明意愿越强烈。

3.4 假设检验

相关分析是分析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并能够有效地揭示研究变量之间统计关系的强弱程度。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度量研究变量之间关联强度的统计量,其取值在0~1之间,0表示无相关,1表示完全相关。相关分析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假设检验,相关分析的结果将对本研究的11个假设依次验证,结果如表3所示。表3 研究模型的假设检验结果***注:p〈 0.05p〈0.01

4 研究结果讨论

本文证明了专业市场程序化程度、领导者态度、IT优势大小、IT的兼容性、IT的可实验性、宏观主体服务功能、市场交易主体技术接受能力与IT采纳意愿和IT实施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专业市场集权化程度、企业家风险偏好与专业市场IT采纳意愿和实施程度正相关性均不显著; 而IT复杂程度、专业市场面临的竞争压力与IT采纳意愿负相关检验不成立,但是与IT实施程度负相关性却很显著。该实证的部分结果与有些文献的研究成果相悖,现针对专业市场的独有特征和本研究的访谈情况,对本研究结果产生的可能原因进行探讨。

4.1 集权化特性讨论

专业市场集权化程度与专业市场IT采纳意愿和实施程度正相关性均不显著,假设H1不成立。这一结果与以往学者的研究结果(Hofsted,[26][27]1984; Gatignon & Robertson,1989)不太一致。从本研究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可能原因是“集权化”表现的是企业不经由上级主管批准而作决策的程度,而IT采纳考查的是企业家是否进行IT投资的行为; 也就是说无论组织的管理幅度有多大,本文最终研究的是企业家,研究的是人。企业家个人对IT的理解和感知比组织结构特性更加重要,对IT投资决策的影响力也更大。

4.2 企业家风险特性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专业市场企业家风险偏好与IT采纳意愿和IT实施程度均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这与H3假设的“正相关”正好相反。笔者认为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专业市场企业家的风险特质。本研究调查的数据显示,专业市场是一种坐商式的传统实物交易市场,企业家们崇尚成本务实的精神,多数是属于风险厌恶型。因此本文问卷所得到的企业家风险偏好的答案多是选择3分以下。

而在样本描述性统计中我们发现“IT采纳意愿”这个选项的平均值都接近于最高分,说明大多数企业都偏向于采纳IT。也就是说,专业市场的企业家们在作出IT采纳决策时是理性的,他们更多地关心IT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收益。因此,企业家越不喜欢冒险,越会用理智的眼光审视IT的优势所在,从而出现了企业家的风险偏好与IT采纳意愿显著负相关。同理,越是偏好风险,决策中越存在不理智的行为,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企业投资的IT实施并不如企业家期待一般乐观。

4.3 技术复杂度特性讨论

已感知的IT复杂性与IT采纳意愿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是与IT的实施程度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H6部分得到验证。一般认为,IT的复杂性对IT的推广有消极影响。该实证结果与大多数文献相悖,但是与专业市场访谈的情况相吻合。可能的原因是:

(1) 与IT采纳意愿无显著负相关

本文取得的样本数据中来自大型企业占30家(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中型企业43家(年销售收入3千万元到3亿元),小型企业13家(年销售收入3千万元以下)。因此,大多数专业市场资金雄厚,规模巨大,企业家们表现出并不关心所投资的IT的复杂度,即不关心缺乏资金、缺乏技术基础、缺乏技术人员、缺乏经验这些问题。因为他们相信企业有强大的资金作后盾,购买高质量的信息管理系统,技术的复杂性是可以解决的。

(2) 与IT实施呈显著正相关

企业家们忽视了一个真理,美国信息专家莫菲曾经说过“信息系统开发比人们想象的都要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阶段的确存在资源不足、开发团队风险、系统应用复杂性等风险。正是由于企业家们不重视信息管理系统实施的复杂性,IT的实施情况受到消极影响。因此IT的复杂性没有被企业家感知,而技术复杂性本身却负向影响了IT的实施程度。

4.4 竞争压力特性讨论

通过数据分析,本研究验证了专业市场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对其IT采纳没有显著的影响,对其IT实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假设H10得到[12]部分的验证。这一结论与学者Thong(1999)的研究结果相符合,[24]但与Premkumar & Robert(1999)不太一致。[24]

其原因主要是:Premkumar & Robert(1999)只研究企业是否[12]采用某项IT。而本研究与Tong(1999)的研究方法类似,分为两个阶段:

(1) 考查企业是否感知到市场存在竞争压力;

(2) 探讨企业是否有采纳新的信息系统的意愿以及信息系统实施的情况。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企业家在专业市场集群中很少感知到来自其他企业运用IT的压力,这可能与中国专业市场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有关系,所以竞争压力并不显著影响IT采纳决策。

5 总结

专业市场是在改革开放和工业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成果。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手段可以实现传统专业市场向现代商贸的转型。但我国专业市场在管理手段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程度都相对较低。研究专业市场决策者对信息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是实现信息化的首要步骤和重要课题。

本文在TOE模型的基础上,针对专业市场的特性对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专业市场信息技术采纳的TOEM模型; 并通过对四川省八大专业市场区,38家企业的调研,对影响专业市场IT采纳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结合专业市场的独有特征和访谈情况,对特殊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但同时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本文在进行实证研究时仅选取了四川省成都市专业批发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从样本的数量和范围来看,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研究的结论可能带有一些地域特征,会对研究结论的实践意义产生制约作用。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指导四川省专业市场的实践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于本行业及相关行业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勇军.农村制度变迁中的专业市场[J].经济学家,1995,(1):88-92.

[2]刘印勇,邵培基,王予嘉,方佳明,田禹.成都市金牛区专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8(4):16-20.

[3]Eveland J D,Tomatzky L G.The deployment of technology.L.G.Tornatzky,M.Fleischer(eds).The Process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M].Lexington Books,Lexington,MA,1990,117-148.

[4]杨静,邵培基.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应用的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学报,2005,5(1):32-36.

[5]Grover V,Goslar M.The initiation,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in U.S.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1993,10(1):141-163.

[6]Gatignon H,Robertson T S.Technology diffusion:An empirical test of competitive effects [J].The Journal of Marketing,1989,53(1):35-49.

[7]Chau P Y,Tam K Y.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open systems:An exploratory study[J].MIS Quarterly,1997,21(1):1-24.

[8]Chau P Y,Tam K Y.Organizational adoption of open systems:A “technology-push,need-pull” perspective[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0,37(5):229-239.

[9]Sitkin S B,Pablo A L.Reconceptualizing the determinants of risk behavior[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2,17(1):19-38.

[10]Sophia W,Waiman C.E-business adoption by travel agencies:Prime candidates for mobile e-busin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4,8(3):43-63.

[11]Thong J,Yap C S.CEO characteristics,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in small business [J].Omega,1995,23(4):429-442.

[12]Tong J K Y.An integrated model of information system adoption in small business[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1999,15(4):187-214.

[13]Caldeira M M,Ward J M.Using resource-based theory to interpret the successful adoption and us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echnology in manufactur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J].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03(12):127-141.

[14]Chau P Y,Tam K Y.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open systems:An exploratory study[J].MIS Quarterly,1997,21(1):1-14.

[15]Copper R B,Zmud R W.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research:A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approach[J].Management Science,1990,36(2):123-139.

[16]Xu S K Z,Gibbs J.Global technology,local adoption:A cross-country investigation of internet adoption by compan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J].Electronic Market,2004,14(1):13-24.

[17]Iacovou C L,Benbasat I,Dexter A S.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and small organizations:Adoption and impact of technology [J].MIS Quarterly,1995,19(4):465-485.

[18]Frambach R F,Schillewaet N.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doption:A multi-level framework of determinants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research[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2,55:163-176.

[19]Hultink E J,Griffin A,Hart S,Robben H S J.Industrial new product launch strategies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7,14:243-257.

[20]Easingwood C,Beard C.High technology launch strategies in the UK[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1989,18(2):125-138.

[21]Grover V,Goslar M,Segars A.Adopters of telecommunications initiatives:A profile of progressive us corpor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1995,15(1):33-46.

[22]Weill P,Olson M H.Managing investmen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Mini case examples and implications[J].MIS Quarterly,1989,13(1):3-17.

[23]Gordon B G,Gemmell J.On-ramp prospects for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dream:Will the goal of a single,universally available network carrying a wide variety of data types ever be achieved[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6,39(7):55-61.

[24]Premkumar G,Roberts M.Adoption of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rural small businesses[J].Omega,1999,27(4):467-484.

[25]Ramamurthy K,Premkumar G.Determinants and outcomes of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diffus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1995,42(4):332-351.

[26]Hofsted G.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M].Sage.Beverly Hill; CA,1984.

[27]Gatignon H,Robertson T S.Technology diffusion:An empirical test of competitive effects[J].Journal of Marketing,1989,53:35-49.

Analysis on Influence Facto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in Professional Market

SHAO Peiji,LIANG Liqin & LI Ju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 610054)

Abstract The effect of professional market accelerates Chinese economic evolution.IT adoption gives organization challenge as well as chance.Recently although research of IT adoption has become a hot topic,the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 is still rare.Based on TOE model,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IT adoption in professional market in view of SiChuan province.

Key words IT adoption,Special market,Influence factor,Empirical analysis

作者简介

邵培基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

梁丽琴,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李俊,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注释】[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XJL007)通信作者:邵培基,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e-mail:shaopj@uestc.edu.cn[1]

ERP实施与我国企业营运绩效增长的关系

郑称德

(南京大学管理学院,南京 210093)

摘 要 本文通过比较上市公司ERP实施前后的财务数据,研究了ERP实施对我国企业营运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1)实施ERP系统能够帮助我国企业提高资金管理状况,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在ERP实施后有明显提高; (2)ERP系统也能有效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单位销售额所需员工数量显著减少,管理费用显著减少; (3)由于所实施ERP系统缺乏生产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功能,ERP系统实施后库存管理水平没有明显提高; (4)ERP实施成本的摊销会导致企业在ERP运行3年内的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显著上升。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并指出了ERP绩效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ERP,企业资源计划,营运绩效

中图分类号 F271

1 引言

自从Gartner Group的L.Wylie在1990年提出ERP概念,以及1992[1]年SAP推出第一个正式的ERP软件R/3以来,ERP作为最重要的企业管理系统在全球各种组织得到了广泛应用,实施ERP的组织包括制[2]造企业,保险、金融、医疗、通信等服务行业,国防、审计、卫[3][4]生等政府部门,以及大学院校等。随着众多中小企业也纷纷加入ERP系统应用队伍,ERP已成为世界上投资最大、应用最广的企[5]业管理系统。

ERP既是IT创新,又是业务流程重组方法,其技术和对企业的影[6]响区别于任何传统的IT系统。1998年,T.J.Davenport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Putting the Enterprise into Enterprise System的

[7]文章,号召学术界对ERP在企业组织架构、流程、营销、决策支持和财务等方面的影响加以重视和研究。这篇ERP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章吸引了战略、财务和营运管理等领域学者对ERP实施和应用问题加[8]以探讨,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就是ERP系统实施绩效。

在我国,企业正式应用ERP系统已历十余年,且ERP应用市场一[9]直在快速发展。然而,国内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ERP实施企业对于ERP实施效果并不满意,ERP实施成功率只有10%~[10][11][12][13]20%。Sheu et al.、Reimers、Martinsons、Yusuf et [14]al.等学者指出,由于中国企业在语言、管理风格、业务流程模式和员工技能等方面与欧美企业有较大差异,在应用ERP这个来自西方的“舶来品”时,不仅需要花费比欧美企业更大的心血,而且收益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时至今日,对我国企业ERP实施绩效进行探讨已变得十分必要,这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ERP的作用,而且,对于将来要实施ERP的企业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文献回顾

2.1 ERP实施绩效类型

ERP系统是一组能够管理组织全部业务的应用集合,它通过“最佳流程实践”扁平化组织流程,以统一的数据库和信息技术架构实现生产、财务、人力资源、采购等部门的信息无缝集成,为组织业务提供一个整体视图,从而加快信息反应速度、增强企业内外部沟通、提[15]高订单管理能力和降低库存水平,最终提高组织整体效益。这些[16]效益可以分为三类:营运绩效、流程绩效和盈利绩效。营运绩效是指ERP各模块基本管理功能对企业日常营运能力改善所带来的效益,包括增强库存控制、加快订单处理速度、改善资金管理和降低人力与生产成本等。流程绩效源自于企业传统流程向ERP“最佳流程实践”转变的结果,包括顾客响应速度、顾客满意度、内外部沟通能力以及企业决策能力等方面的提高。盈利绩效则是ERP系统实施最终给企业带来的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是ERP最终长期效益。这三类ERP绩效有着不同的特性,营运绩效属于可定量测量的短期显性效益; 流程绩效属于难以定量测量的长期非显性效益,需要ERP新业务流程运行顺畅后才能逐步显现; 盈利绩效是营运绩效和流程绩效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定量测量,也需要较长时间方可在财务报表上有所体现。

2.2 ERP实施绩效的研究文献回顾

20世纪90年代末,欧美一些IT咨询机构开始了ERP绩效问题的调查统计。1999年,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协会APICS发表的首份MRPⅡ/ERP系统实施绩效调查报告称ERP能大幅度提高企业绩效,包括库存下降30%~50%,延期交货减少80%,制造成本降低12%,员工人数减少10%……但Meta Group于同年发布的调查报告中,将63家企业ERP实施获得的收益和成本节约与实施成本相比较,却发现平均[17]净现值为负的150万美元; 2003年,Peerstone Research调查的200余家企业中,只有39%的公司认为从ERP投资中获得了可以美元计算的投资回报。

随后,财务、营运、信息系统等领域学者开始用更为科学的方法[18]探讨ERP实施绩效。Poston & Grabski比较了50家企业在ERP实施前后的管理和销售成本与销售额之比、产品成本与销售额之比、净利润、员工数量与销售额之比等四个指标,发现只是 “员工数量与[19]销售额之比”有明显改善。Hitt et al.的研究结果显示,ERP实施后,资产报酬率、所有权报酬率和边际利润反而低于未实施ERP的企[20][18]业。Hunton et al.采用与Poston & Grabski类似的方法,比较了63家企业在ERP实施前后的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投资收益率,发现在ERP实施3年内,这些指标无显著改善。[21]Nicolaou & Reck则将研究样本扩展到247家企业,比较了它们在ERP实施前后的资产报酬率、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率、主营收入与销售额之比等财务绩效后发现,ERP完成后的1~2年内,这些指标相对实施前呈现恶化趋势,但在3年或者4年后,则相对实施前有显著[16]改善。Vemuri & Palvia则以17家企业在1993—2002年间的季度财务数据为样本,比较了这些企业在ERP实施前后的库存周转率、现金流量水平、销货成本与销售额之比、主营收入与销售额之比、销售和总务管理成本与销售额之比等指标,考查ERP实施对库存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的贡献,但结果发现,大多数企业的这些指标在ERP实施后并没有改善甚至还会恶化,以至于他们略显夸张地感叹,所谓ERP实施绩效只不过是业界荒诞的传说!

目前国内的ERP实施绩效研究大多为定性探讨,定量研究只有沈

[22][23][22]懿等、王立彦和张继东两篇。2006年,沈懿等发布的我国首份企业ERP实施绩效报告对247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在2004年与2005年两年中,投资ERP项目的样本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以及净利润率等各项财务绩效均明[23]显高于市场同期平均绩效。王立彦和张继东比较了2003年度ERP实施企业和未实施ERP企业的财务业绩,发现前者的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投资收益率和资产周转率显著优于后者。

2.3 ERP实施绩效文献评述

由上述国内外文献回顾可知,目前学者们对于ERP实施绩效的研究有两点基本趋同:一是多从财务角度以财务比率分析指标的变化反映ERP绩效。其中,反映ERP营运绩效的主要有库存周转率、制造成本、员工效率、资产周转率等营运能力指标,反映ERP盈利绩效主要有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投资回报率等盈利能力指标; 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配对比较设计和t检验查看ERP实施效果。Poston [18][20]& Grabski、Hunton et al.采用自身配对比较设计比较同一样[19]本企业在ERP实施前后的绩效差异,Hitt et al.、Nicolaou & [21][23]Reck、王立彦和张继东等则应用异源配对比较设计比较ERP实施企业和未实施ERP企业的业绩差异反映ERP实施绩效。

但是,当前这些文献的研究方法各自还存在一些不足,包括样本[16]量过小(如Vemuri & Palvia)、样本企业ERP运行期过短(如Hitt et [19]al.)等,而普遍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三点:一是配对比较类型与所研究ERP绩效类型不匹配。通常来说,ERP营运绩效属于短期绩效,且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较少,可用自身配对设计。但盈利绩效属于长期绩效,不宜采用自身配对设计,而应采用异源配对设计,因为随着研究时间的延长,可能存在一些已知的或未知的干扰因素,使ERP实[24][18]施前、后条件失去可比性。因此,Poston & Grabski、[20]Hunton et al.等采用自身配对比较方法探测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和投资收益率盈利绩效指标的变化是不合适的; 二是异源配对[22]比较时没有尽量保持每对样本企业内部的均衡,如沈懿等、王立[23]彦和张继东等研究。实际上,做异源配对比较必须按照样本企业的规模、所处行业、所有制、经营状况等企业绩效主要影响因素配对,使每对样本企业内部,除ERP实施外,各主要绩效影响因素尽可能均[24]衡一致,以保证配对比较的高效性。均衡性的缺失使得这两个研究关于ERP实施具有显著效益的结论并不可靠,换言之,ERP实施企业的财务表现优于市场平均水平(或其他未实施ERP企业)不一定是ERP实施的结果,很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如ERP实施企业的行业状况原本就好于市场平均水平(或其他未实施ERP企业); 三是几乎所有的研究在选取样本时均没有控制影响企业绩效的其他因素,如资产重组、兼并收购、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等。

正是由于研究方法上的不足,当前文献关于ERP实施绩效的研究结论其说服力并不充分,我国企业的ERP实施绩效也依然需要继续研究。但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绩效类型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且需要克服现有研究的其他不足。

2.4 本文研究的问题

[11][14]

Sheu et al.、Yusuf et al.指出,中国企业由于ERP实施时存在高层支持缺乏、管理风格与ERP思想相异以及内部阻力等问题,很少有企业能够获得流程变革效益。又由于我国企业大规模实施ERP[25]的时间集中于近几年,ERP运行时间相对较短。故此,在三类ERP实施绩效中,由于原先企业管理手段较为落后,我国企业实施ERP可能更容易取得较好的营运绩效,而由于流程变革较难且需要经历较长的流程变革适应期,流程绩效和盈利绩效则不易获得。因而,在现阶段,探讨我国企业ERP实施与营运绩效增长关系更具现实意义。因此,本文接下来将着重对我国企业ERP实施的营运绩效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采用自身配对比较,同时在企业样本选择时严格控制绩效干扰因素。

3 研究假设

ERP系统的营运绩效主要体现于对企业营运效率、员工工作效率和营运成本等方面的影响。与现有ERP绩效研究文献类似,本文亦使用财务分析比率指标测量ERP的营运绩效,并对每个指标在ERP实施前后的变化分别提出研究假设。

3.1 ERP实施对企业营运效率的影响

ERP系统集成了多个业务管理模块。这些功能模块不仅能提高所在业务部门的管理水准,还能通过相互间的信息共享,提高整个企业的营运效率。ERP的计划管理功能代替了传统的手工计划编制,一旦录入了销售合同或预测,所有的销售计划、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就能通过运行主生产计划MPS和物料需求计划MRP同步生成,增强了整个公司内部订单履行过程的可视性,不仅能减少中间品库存,还能帮助用户更好地制定发货计划和采购计划,从而减少产成品和原材料库[26-27]存。库存管理模块能够提高企业的仓储管理水平,减少多料呆料现象。设备管理模块所具有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周期标定管理、维修计划管理、预测性维护和预防性维修等功能可以减少生产设备故障发生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修件库存,以及合理地制定设备大小修和技改费用预算。采购管理模块加快了采购申请、采购订单和购货发票处理速度,增强了供应商管理能力,从而缩短采购周期,减少盲目采购,降低采购资金并压缩库存。质量管理模块能够加强企业采购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减少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的缺陷率,提高生产率,降低库存水平。销售管理功能则能加强顾客信用检查和订单处理速度。财务管理部门和企业领导则可以依靠财务管理模块对企业其他部门业务处理过程发生的财务数据的整合功能,动态地掌握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合理分配资金,提高资本运[28]作的效率。

可见,ERP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各环节的管理能力,从而减少存货,改进资金使用状况,提高整个企业的资产营运效率。例如,某矿业集团于2001年实施ERP后,每年为企业节省采购成本近200多万元,在月产销额突破了20000万元情况下,存货反而减少了10000多万元,每年公司为存货支付的利[29]息减少了约120万元。这些效益可分别用库存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来衡量。因此有假设:

H1: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postpre

H2: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postpre

H3: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postpre

假设式中,下标post表示ERP实施后,pre表示ERP实施前,以下同。

3.2 ERP实施对员工数量的影响

企业实施ERP后,可以通过自动化来减少员工工作的复杂程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企业员工数量。例如,苏宁电器实施SAP系统之前,每年的人数都增加上万人,而2005年应用ERP系统之后,2006年苏宁的人员总量只增加了10000多人,同时管理人员数量[30]还在下降。1997年以来国有企业一直在进行“减员增效”的改革,但始终难以跳出精简—恢复—膨胀的怪圈,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新的技术手段作支撑,只能依靠庞大的组织体系和人海战术来保持生产[31]经营的正常运转。而ERP实施后,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重新设计内部业务流程,用计算机程序替代臃肿的中间职能层,为在不牺牲销售收入的情况下实现“减员增效”的目标提供了非常好[9][31]的帮助。中石化某分公司2001年通过应用ERP系统,“一个人完成了过去15个人的工作”,虽然员工人数一直保持10660人,但销售额却从7亿元逐年提高到22亿元、30亿元,人均产值从40多万元[32]增至逾140万元。我们用员工人数(Number of Employees)与销售收入(Sales)之比率(ES)来表示ERP对于员工数量的影响。ERP实施后,ES值应该有显著降低。因此,可以有假设:

H4:ES<ESpostpre

3.3 ERP实施对营运成本的影响

如果ERP系统确实能够提高企业营运效率,减少员工数量,那么企业营运成本也将会下降,包括内部协作成本和外部协作成本,将其映射到财务报表上,则体现为销货成本(Costs of Good Sold)以及销售[18]和总务管理成本(Selling,General and Administration Costs)下降。如此可用两个财务指标来表示ERP对于企业成本的影响:(1)CGSS:销货成本与销售收入之比率; (2)SGAS:销售和总务管理成本与销售收入之比率。这两个比率在ERP实施后都应该下降。然而,ERP是一个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软硬件系统的开销以百万元计,伴随而来的还有2倍于系统费用的管理咨询费用以及人员培训等费用,例如在Meta Group的调查结果中,ERP实施企业的ERP系统总持有成本平均[17]超过10560万美元,这无疑在短期将给财务报表带来大量的费用[25]摊销,使成本急剧增加。由此可认为,在一定时间内,ERP系统降低的企业营运成本不足以抵冲ERP实施费用的摊销,CGSS和SGAS两个成本指标在ERP实施后将难以改善,则可提出下面两个假设:

H5:CGSS≥CGSSpostpre

H6:SGAS≥SGASpostpre

以上假设H1~H6所涉及的营运绩效指标计算方法如表1所示。表1 营运绩效指标描述与计算方法

4 研究方法

4.1 研究时间窗与配对比较设计

本研究将整个研究时间窗划分为三个时间段:ERP实施前期、ERP实施期、ERP运行期,并以“年”为单位规定各时间段的区间,具体做法为:[21]

(1) 对于ERP实施期,Nicolaou & Reck将其均值定为9.92个[16]月,Vemuri and Palvia规定为8个月。考虑到我国企业IT应用经验[11][13]普遍不足,ERP实施需要花费比欧美企业更长时间,本研究将ERP实施期延长为至少1年。

(2) 对于ERP实施前期的时间段,本研究定为1年。其原因有二,一是若将ERP实施前的时间段延长,样本财务数据不容易获取,会造成样本容量的大量减少,研究结果将不具有说服力; 二是Poston & [18]Grabski的研究表明,选用实施前4年的数据平均值与选用实施前1年、2年、3年的平均值对于研究结果影响没有很大的差别。

(3) 对于ERP运行期,本研究定为3年。由于营运绩效属于短期显性效益,ERP上线运行3年,该绩效应有较为充分的体现。

对于每个样本企业,本研究均按上述方法确定三个时间段的起止年份。例如,某企业1998年3月宣布开始实施ERP,1999年11月完成,则该企业ERP实施前1年为T-1=1997年,ERP实施期T0=1998—1999年,ERP运行期为T1=2000年,T2=2001年,T3=2002年。

确定了各样本企业的各时间段区间后,本研究将样本企业的ERP实施前三年财务数据平均值与ERP运行期每年财务数据分别进行配对比较,检验前文所提出的6个研究假设。

4.2 企业样本选择

考虑到获取财务数据的方便和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研究应用“成功故事法”选取我国沪深两市A股中实施了ERP的企业为样本,即,某企业是否成功实施了ERP系统应有相关的报道或案例等材料加以证实,且材料中有明确的词句标示该企业ERP成功上线或取得了较[33][34]好效果。“成功故事法”在Bharadwaj、Bradford & Florin等的IT系统绩效研究中多有应用。相对于随机选择实施ERP的公司,[16]“成功故事法”能提供更强有力的ERP绩效证明。

本研究选取企业样本起始于2007年12月,历时3个月完成。作者首先通过“大智慧”软件获取了沪深A股的所有上市公司,并以公司股票代码(或公司名称)以及“ERP”为检索词在互联网和CNKI、VIP数据库中逐个搜索有关它们实施ERP的事迹报道和成功案例,初步获得368个样本企业。再根据以下原则进一步过滤样本:(1)剔除没有明确ERP实施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的样本; (2)剔除2006年及以后开始实施ERP系统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尚处于ERP实施过程中或ERP上线不久; (3)剔除上市前实施ERP的企业,因为无法获得ERP实施前的年报; (4)剔除财务数据缺失严重的样本; (5)剔除在实施期间和实施后发生过兼并收购、资产重组、全面质量管理实施或6Sigma推行等活动的样本,以控制企业绩效的干扰因素。

最终确定用于研究的样本企业为107个。总体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表2 总体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表2的行业分布数据显示,我国ERP市场的应用者主要来自制造企业,这是因为ERP系统是由制造资源计划MRPⅡ演变而来,ERP系统的制造流程管理功能较之服务流程管理更为成熟。从实施完成时间看,至2006年12月,所有样本企业的系统运行时间均超过1年,运行2年以上的占到83.18%,避开了系统切换期对ERP绩效的不良影响。样本企业选用的ERP软件基本上是国内外软件各占一半。由于国内和国外软件公司具有不同的实施方法论,而实施方法会影响到ERP实施效果,软件来源的大致平均分布有效地排除了ERP软件本身引起的营[35]运绩效差异。

4.3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自CMSAR数据库和上交所、深交所、新浪网搜集到上市公司年报。由于本研究所用CMSAR数据只截至2003年,所以2003年之后以及数据库中一些缺失的财务数据通过从下载的年报财务报表补充。

对于ERP实施前后财务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分析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

5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5.1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表3报告了样本数据配对t检验的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ERP实施后3年的库存周转率较之实施前没有显著差异(p=0.18805,0.33202,0.25308),假设1没有得到支持。实施后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均有显著改善,假设2和假设3得到支持。ES指标***在ERP实施后显著改善(t=3.82,2.74,2.58; p=0.00002,******0.00406,0.00708),接受假设4。CGSS指标在ERP实施后恶化(t=-0.01,-0.17,-0.06),而且实施后第3年恶化程度显著***(p=0.00000),假设5得到支持。SGAS指标与CGSS表现类似,ERP实施后也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在逐年不断变差*****(t=-0.03,-0.06,-0.10; p=0.08306,0.02903,0.01408),接受假设6。表3 实施前与实施后3年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注:(1) 各绩效指标检验时样本规模变化是因为不是所有的样本都有实施后每年的数据;******(2)表示t值在0.01水平上显著,表示t值在0.05水平上显著,表示t值在0.1水平上显著,采用单边检验;(3) Pre表示ERP实施前,Post1、Post2、Post3分别表示ERP实施后第1、2、3年。以下同。

5.2 价格指数调整后的营运成本分析

从假设检验结果看,营运成本在ERP实施后显著提高。为了更深入地明确ERP实施对具体各项营运成本的影响,本研究根据期间费用由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及财务费用构成,进一步将SGAS分解为CAS(管理费用与销售收入之比率)、CSS(营业费用与销售收入之比率)和GCS(财务费用与销售收入之比率)三个指标。同时,采用价格指[36]数紧缩法对企业在研究时间窗内销售收入和各项成本数据进行调整,以尽量消除价格指数变化对这些成本比率指标的影响。其中,营业费用采用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调整,管理费用采用货币工资指数调整,销售收入采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调整。此时,为利于价格指数调整的方便和统一,仅选取制造企业作为样本而剔除其他行业样本。但由于这些样本已收集的财务报表中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及财务费用等数据缺失较多,为扩大样本自由度,作者再通过清华金融数据库对缺失数据进行补充。各成本指标在价格指数调整前及调整后的t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价格指数调整后,假设5和假设6依然成立,CGSS和SGAS指标在ERP实施后无显著改善,分别表示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的CSS和GCS指标显著恶化,但表示管理费用的CAS指标却*****显著降低(t=3.85,1.98; p=0.00001,0.02603)。表4 价格指数调整前后各成本指标在ERP实施前后配对比较的t检验结果******注:表示t值在0.01水平上显著,表示t值在0.05水平上显著,表示t值在0.1水平上显著,采用单边检验。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自身配对比较设计,根据主要财务指标在ERP实施前后的变化,探讨了我国企业ERP实施与营运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ERP实施能够帮助我国企业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这表明ERP所包含的财务管理功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企业的资金运转状况有了明显改观,企业不再像过去那样经常发生呆账、坏账。通过财务模块的应用,明晰每一笔资金的使用借用状况,及时控制企业的资金流量和财务负债情况,使得资金运行的效率得以提高。实证结果也显示,ERP实施后,ES指标和CAS显著改善。这表明ERP系统有助于我国企业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减少单位销售额所需员工数量,进而降低管理费用。

然而,表4中CSS和GCS两个指标的检验结果却表明,ERP系统应用带来的巨大持有成本在2~3年内还难以被企业完全消化,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会在ERP实施后迅速增加。同时,ERP系统也并没有像预期那样提高企业库存周转率。这可能有两个原因:(1)ERP生产管理模块在我国企业应用不佳。根据ERP的集成原理,销售计划驱动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指导车间排程和原材料采购计划。生产管理模块是ERP系统核心,生产计划与排程决定着原材料、中间品和产成品的库存水平高低。但在我国企业,ERP生产管理模块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成功应用的系统中,财务软件、进销存管理居多,作为ERP重要部分的生产管理,或者空缺,或者只有简单的计划和统计功能,大[10]部分只能做到车间汇报,车间控制,不能做到车间计划排程,使得产、供、销依然脱节,企业难以根据市场实际需求科学地确定各类物料的订货点和安全库存,采购部门或库存部门仍趋向于多采购、早采购和批量采购以提高供应及时率或获得价格折扣,库存管理能力无根本性改善; (2)ERP系统的供应链管理缺失。我国企业实施的ERP系统大多只是关注企业内部的数据收集和交易,供应商、销售商与企业间缺乏信息共享,“牛鞭效应”依然严重,导致库存水平居高不下[37]。

6.2 管理启示

总体看来,ERP实施对我国企业的营运绩效提高是有帮助的,但也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的“包治百病”。对于现阶段的我国企业来说,ERP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资金管理状况、“减员增效”和节约管理成本等方面。

ERP实施的巨大成本同时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即使ERP成功上线运行,企业在2~3年内依然要为其“买单”。如果企业实施ERP失败,则可能由于不能获得ERP带来的营运绩效而导致财务状况迅速恶化。因此,对于那些打算实施ERP系统的企业,应该三思而行,做好本企业在ERP实施后数年内的收支预算,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财务能力支付ERP系统的持有成本。对于具有较好经济实力的上市公司而言,则应该考虑证券市场是否能够接受ERP实施而导致的财务指标恶化,以防止市场价值受损。

库存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往往占有较大比重,但目前ERP实施时生产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功能的缺失使得企业库存管理水平难以显著提升。因此,无论对于ERP应用企业或者ERP实施商来说,都不应该仅仅把ERP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而应增加供应链管理功能,使其具[38]备对供应链上下游进行计划、控制和协调的能力。Wieder et al.指出,只有那些结合供应链管理进行创新性ERP扩展应用的企业方能获得显著的应用效果。另外,对于生产型企业,虽然生产管理模块是ERP实施的难点,但也是重点,企业必须尽力克服阻力、理顺流程,充分发挥ERP生产管理模块的生产计划和排程功能,进而使库存合理化。

6.3 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研究的主要是ERP实施的营运绩效。正如文献回顾中所述,对于不同的绩效类型,由于产生机理和特性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加以研究。在此,作者顺便指出另外两类绩效的研究方法:(1)流程绩效来源于流程变革的成果,具有非显性、长期性和难以定[39]量测量等特点,需要采用定性指标来衡量。Wu & Wang、[40]Lim等研究表明,影响流程变革的主要因素是使用者的抵触,流程变革结果与ERP使用者满意度具有强的一致性。因此,可以采用关键流程上的ERP使用者满意度测量流程绩效; (2)对于同样具有长期性的盈利绩效的研究则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企业样本的ERP系统运行在3~5年以上; 二是采用异源配对比较方法,并保证未实施ERP企业在行业、规模和主要盈利绩效指标上与ERP实施企业在ERP实施前无显著差异。[18]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包括本文在内,Poston & Grabski、[19][20][16]Hitt et al.、Hunton et al.、Vemuri & Palvia等研究均属于财务角度的ERP投资与企业绩效直接因果关系研究。由于会计计量指标具有滞后性和片面性,且只反映结果不反映过程,使这类研究存在三方面不足:(1)ERP具有长期效益和短期成本的固有特性,实施ERP的长期性效益往往会被低估甚至忽略; (2)无法反映决策能力提高、流程整合和客户响应速度加快等ERP非显性利益; (3)将ERP实施过程视为“黑箱”。虽然研究结果能回答ERP绩效的“有”与“无”,但无法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ERP实施有较高绩效而有些企业会失败,更无法揭示如何才能保证ERP实施产生绩效。正是由于财务角度研究的这些不足,近年来,基于组织行为和心理学理论,从组织、技术、环境、使用者等角度深入探讨ERP绩效影响因素及因素间因果关系的ERP绩效衍生机理探索已逐步成为ERP绩效研究的新方向[41]。尤其在我国情境下,由于企业所有制、ERP应用动机、使用者IT经验、文化背景等与欧美企业有较大差异,ERP绩效有其特定的影响路径。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国内还较为缺乏,应该引起ERP绩效研究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Jacobs F R,Weston F C T.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A brief history[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7,25(2):357-363.

[2]Botta-Genoulaz V,Millet P A.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use of ERP systems in the service secto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6,99(1/2):202-221.

[3]Gulledge T R,Sommer R A.Public sector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J].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2003,103(7):471-483.

[4]Pollock N,Cornford J.ERP systems and the university as a “unique” organization[J].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2004,17(1):31-52.

[5]Shehab E M,Sharp M W,Supramaniam L,Spedding T A.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An integrative review[J].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2004,10(4):359-386.

[6]Rajagopal P.An innovation-diffusion view of 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 systems and development of a research model[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2,40(2):87-114.

[7]Davenport T H.Putting the enterprise into enterprise 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4):121-131.

[8]Cumbie B A,Jourdan Z,Peachey T,Dugo T M & Craighead C W.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research:Where are we now and where should we go from here? [J]JITTA: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2005,7(2):21~36.

[9]陈兵兵.MRP-II/ERP在中国应用与发展的回顾与思考[EB/OL].http://www.cnshu.cn/info/erp/100877.shtml.

[10]蔡颖.关于ERP的生产管理实施的回答[EB/OL].http://erp.ctocio.com.cn/306/7271306.shtml.

[11]Sheu C,Chae B,Yang C L.National differences and ERP implementation:Issues and challenges[J].Omega,2004,32(5),361-371.

[12]Reimers K.Implementing ERP systems in China[J].Communications of AIS.2003,(11):335-356.

[13]Martinson M G.ERP in China:One package two profiles[J].Communication of the ACM,2004,47(7):65-68.

[14]Yusuf Y,Gunasekaran A & Wu C.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in China[J].Technovation,2006,26(12):1324-1336.

[15]Mabert V A,Soni A K & Venkataramanan M A.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 size on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 implementations in the US manufacturing sector[J].OMEGA,2003,31:235-246.

[16]Vemuri V K,Palvia S C.Improvement in operational efficiency due to ERP systems implementation:Truth or myth[J]?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2006,19(2):18-36.

[17]Stedman C.Survey:ERP costs more than measurable ROI[J].Computer World,1999,33(14):6-7.

[18]Poston R,Grabski S.Financial impacts of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implement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2001,2(4):271-294.

[19]Hitt L M,Wu D J,Zhou X.Investment in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Business impact and productivity measur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2002,19(1):71-98.

[20]Hunton J E,Barbara L,Reck J L.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s:Comparing firm performance of adopters and nonadopt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2003,(4):165-184.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