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0 08:41:12

点击下载

作者:戴尔·卡耐基 著 傅聪 译

出版社:九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人性的弱点作者:戴尔·卡耐基[著],傅聪[译]排版:昷一出版社:九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1-01ISBN:9787510858703本书由北京华阅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自序写作本书的缘起

在20世纪初的35年间,整个美国的出版社所出版的各种图书超过20万本,其中大部分书都是枯燥乏味的,甚至根本没人关注。全球最大的一家出版公司的董事长曾经向我坦言,即使公司已经有75年的出版经验,但是所推出的图书中,依然有四分之三都是亏本出版的。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我为什么还会有勇气再去写一本书呢?当我写完以后,你们为什么还愿意花费宝贵的时间来读它呢?

这两个问题提得很好,下面请允许我为你们做出解答。

从1912年开始,我在纽约开设教育课程,主要培训对象是商界人士以及职场精英。开始时,我只教授公共演讲这一门课程,这类课程是专门为成人培训所设计的。课程的宗旨是通过实践增强成年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在面试时或者在一些公开场合中能更加清晰、有效、自信地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与人分享。

随着课程的进展,我渐渐意识到,成年人需要的不仅是提高演讲水平,他们更需要懂得如何待人接物,使他们在商务往来以及社会交往中可以更好、更理性地去处理人际关系。

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其实也需要这样的训练。回首过去的岁月,我发现自己很多时候都不够细腻,经常粗心大意,甚至还缺少同情心和宽容的胸怀。如果20年前,我手里能有这样一本书该多好啊!如果那时我的手里真的有这样一本书,对我来说是多么大的福分啊!

你在生活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可能是如何去待人接物,对于商界人士来说更是如此。当然,不管你是一名家庭主妇,还是一名建筑师或者工程师,和他人相处都是你遇到的最大问题。几年前,在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赞助的一次调查中,通过研究得出了一个意义重大的结论,后来这个结论在卡内基技术研究所的后续研究中也进一步被证实。这些调查表明,即使在工程行业这样的技术领域,其财政收益也只有15%是靠技术知识得来的,85%的财政收益都源自于运用人事管理学的技巧,即人格魅力和领导能力。

多年以来,每季度我都会在费城工程师俱乐部教授课程,也会在美国电子工程师协会纽约分会任教。已经有1500多名工程师参加过我的培训课程,他们通过多年的观察和亲身经历终于意识到,在工程界,收入最高的人通常并不是那些专业技术最强的工程师。比如,一家公司以普通的薪水就能够聘用到专业技术很好的工程师、会计师、建筑师以及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但是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领导力和表达力,同时还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人,是只有高薪才可以聘请到的。

约翰·D·洛克菲勒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曾说:“为人处世的能力就像糖和咖啡,是可以一起购买的”“我愿意把钱花在这上面,也愿意为这样的能力买单。”

你是不是会认为世界上每一所大学都会开设这样的课程,以便培养可以赚取更高薪酬的能力呢?至少在我写本书的时候,还没有发现有哪一所大学为成人开设这样实用的常识课。

芝加哥大学和联合教会学校曾经联合作了一项调查,想看看成人都希望学到一些什么。

这项调查一共用了两年时间,花费了25000美元。该调查的最后一站是在康涅狄格州的梅里登进行的,那是一个有着“最典型的美国城市”之称的美国小镇。梅里登的每个成年人都填写了一份包含156道题的调查问卷,问题有:你所从事的职业?你的教育程度?你的业余时间是如何度过的?你的收入是多少?你都有哪些爱好?你有什么理想?你现在所遇到的问题是什么?你最理想的学习科目是……等等。调查结果表示,人们最关心的主要是自身的以及家人的健康问题,其次就是如何与人交往的问题,包括如何去理解他人,如何和他人相处,如何让他人喜欢自己,如何让他人赞同并支持自己的看法。

调查委员会根据调查所得出的结论,最终决定为梅里登的成人专门开设一门人际关系的课程。他们想为该课程寻找一本实用的教材,结果却一无所获。最后,他们向一名世界知名的成人教育权威人士求助,向他询问有哪本书可以满足这个群体的需求。这位专家说:“我知道这些人需要什么样的书籍,但是这样的书籍至今都没有写出来呢。”

根据自身的经验,我很认同他所说的,因为多年以来,我本人也一直想找一本有关人际关系的实用指南,同样也是一无所获。

既然市场上找不到这样的书籍,我决定亲自为课程撰写一本教材。我真心地希望大家会喜欢这本书,希望你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在撰写这本书之前,我阅读了所有能找到的相关材料。不管是报纸专栏、杂志文章、法院的卷宗,还是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著作。另外,我还聘请了一位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用一年半的时间在各地的图书馆里面阅读我曾经遗漏的相关书籍。在此期间,我们钻研了心理学著作,阅读了无数篇杂志文章,深入研究过的传记不计其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有史以来的管理者是怎样处理人际关系的。我们阅读了他们的传记,阅读了所有伟人的生平故事(从恺撒大帝到托马斯·爱迪生)。单单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传记我们就阅读了上百部。我们不计时间、不计成本地去发掘古往今来所有结交朋友、影响他人的实用理念。

我个人曾经采访了几十位名人雅士,其中包括马可尼、爱迪生这样的大发明家,还有富兰克林·罗斯福和詹姆斯·法雷这样的政治家,欧文·扬这样的商界领袖,克拉克·盖博和玛丽·皮克福德这样的明星人物,以及马丁·约翰逊这样的探险家。我试图通过访谈总结出他们为人处世的技巧。

基于这些资料,我曾经准备过一个“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他人”的演讲。我认为这个演讲非常“简短”,但是它只是开始的时候很简短,很快这个演讲就扩展成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之后,我又对来参加纽约卡内基研究所课程的所有学员讲授了这一课。

在演讲中,我总是会鼓励学员们尝试着把这一原则运用在商务往来和其他社交活动中,然后再回到课堂和大家分享他们各自的经历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任务啊!这些急于想要自我提升的学员们对这个新型实验室里的工作想法极其着迷——这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也是第一个为成人设置的人际关系实验室。

因此,这并不是一本随意写就的书,而是如同孩子的成长一样,通过对周围世界的不断探索而成长和发展起来的,这些结晶来自成千上万人的亲身经历。

在最初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我只是把总结出来的经验印在一张明信片大小的卡片上。到了下一季的培训班,我们便印制了更大的卡片;接着又发展成传单的大小;然后是制作成几本小册子,小册子上面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经过长达15年的实验和研究,这本实用宝典终于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书中所写的各项原则,绝非纸上空谈,更不是信口雌黄。它们产生了奇迹般的效果。听上去虽然让人难以置信,但是我确实亲眼见证过这些原则是怎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的。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个企业家学员,他管理着314名员工。一直以来,他总是肆意逼迫、批评和谴责他的员工,从来都没有对员工说过一句温和、赞赏和鼓励的话。学习本书中所讲到的那些原则后,这位管理者的人生哲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现在他的公司面貌焕然一新,员工们变得忠诚、热情,充满团结协作的精神。他少了314个敌人,多了314个朋友。就像他在课前演讲中所讲述的那样:“之前我在公司巡查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跟我打招呼,每次我走过来的时候,员工们总是会把头转向别处;但是现在他们都成为了我的朋友,连公司的门卫和清洁人员都会直接称呼我的名字。”

这位企业家的事业日益壮大,私人的休闲时间也更加充足。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他所得到的快乐都远远多于从前。

通过运用本书中的原则,销售人员的业绩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曾经把他们拒之门外的客户也被他们发展成了新客户。很多行政主管和项目经理得到了更多的职责和更高的薪资。其中一位项目经理叙述说,正是因为他运用了书中所提到的这些原则,他的待遇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另一位供职于费城燃气工程公司的主管在65岁时参加了培训课程,由于性格暴戾又缺乏领导技巧,他当时正面临着降职危机。那次培训不但使他避免了降职的危机,反而让他既被提拔,又增长了薪资。

在课程结业宴会上,总是会有一些夫妻过来告诉我,自从他们的另一半学习了我的课程,他们的家庭生活变得愉悦很多。

人们总是会对自身发生的改变感到惊喜,这一切就如同奇迹一般。学员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和我分享他们的成就,周末在家里的时候,总是会接到学员们打来的电话,告诉我他们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因为实在是等不到2天以后回到课堂讨论时再汇报他们的成绩了。

课堂上,有位学员在讨论这些原则的时候极其专注,和同学们讨论到深夜。凌晨3点钟的时候,大家都陆续离去,他却仍然坐在那里,为自己此前犯下的种种错误感慨万千。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光明的美好未来正在向他展开。那几天,他激动得久久不能入睡。

他是谁?他是一个天真并没有经历过任何事的人吗?他是一个向大家表达自己发现的新理论的年轻人吗?不是的,他是一个见多识广的艺术家,也是当地人熟知的社交高手。他熟练三种外语,而且还获得了欧洲两所大学的毕业证书。

我正在写这篇序言的时候,收到了一封德国贵族寄来的信,他们家族的世世代代都在霍恩佐伦地区的部队中担任要职。这封信是他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汽船上面写的,在信中,他讲述了他应用本书中所提到的这些原则的心得。

一位一直在纽约生活、毕业于哈佛大学、拥有一家大型地毯厂的富豪说,他在参加培训的这14周所学到的关于如何待人接物的技巧远远超过他在大学4年所学到的。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吗?很可笑吗?很神奇吗?不管你怎么想,我只是把事实如实地转述给你们罢了。这句话是一个很保守、很成功的哈佛毕业生所说,他就是哈佛大学的著名教授威廉·詹姆斯。在一次公开演讲课上,他对纽约耶鲁俱乐部的近600名听众说出了这句话。“和我们所具备的潜能相比,我们仍然处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中。我们的自身资源只有一小部分得到了发挥,不管是脑力上还是体力上都是如此。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超乎想象的能力,只是我们并没有把我们自身的这些能力发挥到极致。”

所有人都有很多“自身就具备的能力”。本书的唯一宗旨,就是帮助大家去发掘这些一直没有使用过的、仍然处于沉睡状态的能力,唤醒它并从中获益。

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约翰·希本博士说过:“教育,就是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在读完本书的前三章后,如果你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改善,那么这本书对你来说就是失败之作。因为“教育的宏伟目标”就如同赫伯特·斯宾塞说过的那样:“并不是获取知识,而是要增进行动。”

这本书,就是为了增进你的行动而写的。戴尔·卡耐基1936年阅读本书前的建议

1.如果你想通过阅读本书获得最大的收益,有一个前提是不可缺少的,这一点比书中所讲到的任何规则和技巧都更重要。除非你具备这个条件,否则即使你学会了上千条的交际规则都毫无意义。如果你具备了这一点,通过学习本书,你就会事半功倍,最终深得本书的精华和要旨。

这个前提是什么呢?那就是拥有学习的强烈欲望和想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坚定决心。

如何才能产生这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呢?请每时每刻都要提醒自己书中的这些原则对你有多重要,想象一下运用这些原则给你带来的丰富多彩、充实、幸福的生活。不断地提醒自己:“我的受欢迎程度、我的幸福感及价值感,这些全部都取决于我的人际交往能力。”

2.请你先把每一个章节的内容快速地浏览一遍,对全书的大意有个基本了解。你也许会想马上把书中的内容看完,但是,请一定要克制住自己——除非你只是把读这本书作为业余爱好。如果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而阅读本书的话,请重新认真仔细地阅读本书的每一个章节。从长远来看,这种阅读方式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3.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时地停下来认真想想自己所读的内容,问问自己在什么时候可以用到这些建议,怎样让这些建议发挥效用。

4.在阅读时,请准备一支笔,不管是铅笔、圆珠笔、钢笔、马克笔还是记号笔,都无所谓。如果读到一条对你很有用的建议时,请用下划线或者星号重点标出来。在书上做标记会让读书变得更加有趣,并且会使再次阅读变得更加快速、方便。

5.我认识一位在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担任了15年业务经理的女士。15年以来,她每个月都会把公司当月签的所有保单都核查一遍。就这样,她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坚持核查所有的保单。为什么呢?因为经验告诉她,这是唯一把条款牢记于心的方法。

我曾经用了两年的时间撰写一本公共演讲方面的书,但是我发现,在我写作的时候总是要不时地查看那本书,才能记得自己写过的内容。

人类遗忘的速度总是让人惊讶的。所以,如果你想通过阅读本书使自己更上一个台阶,只是匆匆地读一遍是不行的,最好每个月都要花上几个小时复习一下。把这本书摆在你书桌上面最显眼的位置,经常拿出来翻一翻,提醒自己未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请一定记住,只有不断地阅读并应用,你才可以熟练地运用书中所说的规则。这是唯一最有效的办法。

6.萧伯纳说过:“如果你试图去‘教’一个人什么,那么他永远都学不会。”没错,学习必须是积极主动的,我们的知识都是在实践中学会的。所以,如果你决心掌握本书中所讲述的各项原则,你就要用这些原则去处理事情,抓住每一个可以运用这些原则的机会。如果你没有在实践中对其加以运用,那么,你就会很快将它们忘掉的。只有使用过的知识才会让人牢牢记住。

当然,书中的建议未必适用于所有的场合。这一点我很清楚,因为这本书是我所写。事实上我发现,把我自己倡导的每一种观念都付诸实践并不容易。比如说,当你不高兴的时候,批评、谴责他人总是要比理解他人更加容易。吹毛求疵通常要比称赞容易得多;谈论你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要比谈论他人感兴趣的话题要舒服得多。所以,当你阅读本书的时候请时刻提醒自己,你不单单是在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是在尝试着养成新的习惯。另外,你也是在尝试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需要时间和毅力,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实践。

因此,你要把这本书当作一本帮助你处理人际关系的工作手册,经常地翻阅。每当你遇到某种问题时,比如说如何管教孩子,如何说服另一半赞同你的看法,或者让气恼的客户开心离去,请不要随性轻易地做出决定,因为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把书翻到你重点标记的那些段落,然后试试这些全新的方法,看看它们会不会为你创造奇迹。

7.可以让你身边的人来监督你,每次他们抓到你违反某项原则的时候,你就给他们10美分的奖励。把掌握这些规则的过程当作生动有趣的游戏过程吧。

8.华尔街一家著名银行的行长曾经在课上跟大家分享了他自己所使用的自我提升的方法。这位先生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他却成为了美国最著名的银行家之一。他坦言他之所以成功,大部分原因都得益于他自创的一套方法。下面,我尽量用他的原话给大家介绍他的这套方法。

多年以来,我习惯把每天的日程记录下来。我的家人会把星期六晚上的时间留给我,因为他们知道每个周六晚上都是我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估的时间。每星期六吃过晚饭后,我就会打开我的记事本,认真地回想我这一周的会谈、讨论和会议。我会向自己提问:“那一次我犯了怎样的错误?”“我的哪些做法是对的?怎样才能表现得更好呢?”“通过那次经历我都能认识到什么呢?”

开始的时候,每周自省一次的做法让我感到很郁闷,也常常会为自己犯的那些错误感到懊恼,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所犯的错误随之减少,有时候我还会自我安慰一下,告诉自己做得很好。我年复一年坚持使用这套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方法,这比任何一种方法都实用。

这个方法使我的决策能力得以提高,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它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我向大家推荐这个方法。

为什么不用同样的办法来检验一下本书中所提到的那些原则的应用情况呢?这样做你会获得两个好处:

首先,你会发现自己一直处于一个有趣的学习过程中。

其次,你会发现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飞速提高。

9.你可以找出来几张纸,把你所运用到的书中各项原则所取得的成绩一一记录下来。要详细记录名字、日期和成就。记录自己的成就会激励你更加努力。几年过后,当你偶然翻到这些记录的时候,会发现这些是多么有趣而美好的事情啊!

想要让这本书发挥最大的效用,就要做到:

1.有强烈拥有学习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的欲望。

2.每个章节都要认真地读两遍,然后再去读下一个章节。

3.在阅读的过程中,时常停下来问问自己,应该如何运用这些建议。

4.标出所有的要点。

5.每个月都要温习一遍这本书。

6.不要放过可以应用这些原则的机会。把本书当作工作手册来使用,让它帮助你解决日常遇到的问题。

7.让你的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每次当你身边的人发现你违反书中的某项原则时,就给他10美分的奖励。

8.每周都要回顾自己的情况。看看自己都犯了哪些错误,有哪些进步,从中又收获了哪些经验教训。

9.在本书的最后做笔记,写明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运用了这些原则,又是如何运用的。chapter 01待人的基本技巧如欲采蜜,勿蹴蜂房 卡耐基传世名言●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没有人会为了任何一桩事情来责备他自己,即使他犯下的错误十分严重。●批评是没有用的,因为它让人心生抵触,促使他竭力为自己辩护。同时批评也是危险的,因为它会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并激起他的怨恨情绪。

1931年的5月7日,一次骇人听闻的围捕格斗让纽约市民大开眼界。与警方对抗的是一个烟酒不沾、有“双枪杀手”之称的罪犯,名叫克劳利。他被围困在西端大街他情人的公寓里。

150名警察和侦探把克劳利包围在公寓顶层的藏身处。他们在屋顶凿了个洞,想用催泪毒气把罪犯熏出来。同时,他们还把机枪安置在四周的建筑物上,一个多小时的扫射让这个原本清静的住宅区,被一阵阵惊心刺耳的枪声淹没。克劳利藏在一把堆满杂物的椅子后面,手持短枪接连向警方人员射击。围观的一万多人怀着激动而兴奋的心情,观看这场警匪格斗的场面。要知道像这样的壮观场面在纽约的街头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最终克劳利被警察逮捕,警察总监穆罗尼指出:克劳利可以说是纽约治安史上最为危险的一个罪犯。这位警察总监又说:“克劳利杀人十分随意。别人的轻微冒犯,都会让他心生杀意。”

可是,这名有着“双枪杀手”之称的克劳利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呢?当警察围击他藏身的公寓时,他写了一封公开信;当时他已经受伤,伤口流血,那张纸上留下了他的血迹。克劳利在信的地址栏里写上“相关人士收”,信的内容是这样的:“在我衣服里面,是一颗疲惫且善良的心——一颗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

被抓捕之前,克劳利将汽车停在一条公路旁,在车内跟一个女伴调情。突然走来一个警察,来到他停着的汽车旁边,对他说:“让我看看你的驾驶执照。”

克劳利一言不发,拔出手枪朝那个警察连开数枪,警察负伤倒地。接着克劳利从汽车里跳了出来,从警察身上掏出手枪,又朝地上蜷缩的尸体放了一枪。可就是这样,他还宣称:“在我衣服里面,是一颗疲惫且善良的心——一颗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

克劳利被判坐电椅。当他走进受刑室时,你认为他会说“这是我杀人作恶的下场”?你想错了,他说的是:“我是因为要保卫我自己才被迫这样做的。”

这段故事要说明的是,“双枪杀手”克劳利对自己没有一丝的责备。

这不是罪犯中常见的态度吧?假如你是这样想,再听听下面这些话:“我将我一生中最好的年华给了人们,帮助他们获得幸福和快乐,过着舒服的日子;可是换来的只是诅咒,甚至还要遭人搜捕。”

这番话是艾尔·卡朋所说的,他是美国的第一号公敌,是芝加哥一带最为凶残的黑帮老大。可是,在他看来自己是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一个没有受到认同而被人误会的人。

达吉·舒尔茨在帮会火拼丢掉性命之前也有类似的表示。他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他是一位带给他人帮助、对社会有用的人。实际上,他在纽约是一名臭名昭著的罪犯。

我曾经和“星星监狱”的负责人刘易斯·劳斯通过信,在信中,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他说,在我们这里,很少有罪犯说自己是坏人。他们的人性就跟你我一样,总是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他们会跟你讲,他们为什么要撬开保险箱,为什么接连放枪伤害人,甚至为自己反社会的行为辩护。最后,他们会为自己进监狱而感到冤屈。”

假如艾尔·卡朋、“双枪杀手”克劳利、达吉·舒尔茨,还有那些在监狱服刑的罪犯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那么你我所接触的人又如何呢?

已故的“百货商店之父”华纳梅格有一次这样说:“三十年前我就明白,责备人是一件不聪明、甚至愚蠢的事。我即使不抱怨上帝没有将智能均匀分配,可是我对克制自己的缺陷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已心生怨气了。”

很早之前华纳梅格就领悟到了这一点,可是我自己在这世上,浑浑噩噩地行走了三十多年,然后才领悟到这一点: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没有人会为了任何一桩事情来责备他自己,即使他犯下的错误十分严重。

批评是没有用的,因为它让人心生抵触,促使他竭力为自己辩护。同时批评也是危险的,因为它会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并激起他的怨恨情绪。

斯金纳是一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通过实验证明了一点:和表现拙劣并且受到批评的动物相比,表现出色并且得到奖励的动物的学习进步更快,学习效果也更加持久。事实证明,对于人类来说,这一规律也同样适用。批评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汉斯·薛利是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他也强调过:“人们有多么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就会有多么害怕被人批评。”

即使对自己的家人、朋友或者手下进行批评也要遵循同样的规律,否则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使他们的信心大大受损,也会使你们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

乔治·约翰斯顿来自俄克拉荷马州,主要负责一家建筑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他其中的一项职责就是监督工地上的工人都戴上安全帽。根据他的介绍,一旦碰到工地上的工人没有戴安全帽的,他都会非常强硬地要求他们必须戴上安全帽。当着他的面,工人们会听从他的命令戴好安全帽;但是一旦他离开,很多工人都会立即将安全帽摘下来。

后来,约翰斯顿尝试着换一种管理方式。再一次发现有工人没戴安全帽时,他首先上去询问是不是帽子哪里不舒服,大小合不合适。他用非常友好的语气给工人提醒:“工作的时候还是帽上安全帽更安全,它可以避免你的头部受到伤害。”最终,工地里的工人们每天第一时间都会将安全帽戴上。

在千年的历史中,你可以找出很多批评没有任何效果的例子。看一下罗斯福和塔夫特总统那场著名的争论。这场争论造成了共和党的分裂,而使威尔逊进了白宫,让他在世界大战中创下了勇敢、光荣的史迹,改变了历史的格局。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些事是怎么发生的吧。

1908年,罗斯福离开白宫的时候,推荐塔夫特做了总统,而自己前往非洲狩猎狮子。当他回来的时候,发现塔夫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于是公开谴责塔夫塔,并另外组织了公鹿党,想要自己连任第三任总统。罗斯福的这个举动几乎毁掉了共和党。在之后的选举中,塔夫特和共和党仅仅获得了两个州的选票,这两个州是佛蒙特和犹他州。这是共和党遭遇的前所未有的惨败。

罗斯福谴责塔夫特因循守旧,可是塔夫特有没有责备自己呢?当然没有。塔夫特两眼含着泪水说:“我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和我所已做的不同。”

这到底是谁的错误?这情形我不知道,同时我也不太在意。我所关注的是:罗斯福所有的批评,并没有让塔夫特觉得自己有错误,反而促使塔夫特尽力为自己辩护,造成他两眼含着泪水,一再说:“我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和我所已做的不同。”

还记得蒂博特山的油田舞弊案吗?它使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社会震荡不已,可以说震荡了整个国家!在任何人的记忆里,美国还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类的事情。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件舞弊案的事实经过:艾伯特·福尔出任哈丁总统任上的内政部长,当时他掌控爱尔克山和蒂博特山油田保留地出租的事。这两块油田是美国政府预备海军未来用油的保留地。

福尔公开投标了吗?当然没有,他把这份丰厚的合约直接给了他的朋友爱德华·多希尼。多希尼又做了什么呢?他把自己称为“贷款”的10万美金给了自己的好朋友福尔部长。

随后,福尔命令美国海军进驻那两个地区,把附近开采油田的竞争者驱赶走。保留地上的那些竞争者虽然被迫离开了,但是他们不甘心,于是跑进法庭,检举揭发了福尔的不当行为。这件事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严重的程度几乎毁掉了哈丁总统的整个政治生命,全国群情激奋,舆论哗然,共和党因此名誉扫地,而福尔也因此锒铛入狱。

福尔被铺天盖地的斥责淹没,在他的工作中,很少有被这样谴责过。他是否后悔了?不,丝毫没有!

多年后,胡佛在一次公共演讲中说到,哈丁总统的死源于神经的刺激以及心里的忧虑,因为有一个朋友将他出卖了。当时福尔的妻子也是观众之一,她听到这话后马上就从座椅上跳了起来,先是失声大哭,然后将拳头握紧,大声说:“说什么福尔出卖了哈丁?不,肯定不是,我丈夫从来没有对不起任何人。即使这间屋子堆满了黄金,我丈夫也不会被诱惑的。相反,他是被人出卖的,才落得被钉十字架的下场。”

这种情形让我们清楚,做错事只会责备别人而不会自省是人的天性,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所以,当我们想要责备别人的时候,应该想一想发生在艾尔·卡朋、“双枪杀手”克劳利和艾伯特·福尔身上的事情。

批评如同饲养的鸽子,永远会飞回家的。我们需要了解这样一个事实:我们要责备或批评的人必然会想办法为自己辩护,甚至会反过来谴责我们。就像温和的塔夫特所说:“我不知如何做,才能和我所已做的不同。”

1865年4月15日是一个星期六,那天早晨,在一家简陋的公寓的卧室中,林肯躺在一张破旧的床上。这家公寓就在他遭到狙击的福特戏院对面。靠他躺着的床的墙上挂着一幅罗莎·邦赫的《马群展览会》的复制画,昏黄幽暗的光亮从一盏煤气灯散发出来。

林肯即将离世的时候,陆军部长斯坦顿说:“躺在那里的是世界上最无可挑剔的元首。”

林肯为何能赢得人们的欢迎?我曾花费了大约10年的时间对他的一生进行研究,同时我整整用了3年的时间,撰写了一部有关他的作品,我把这本书定名为《林肯传》。

在我看来,没有人超过我对关于林肯的人格和他的家庭生活的研究,它已到了一个极限。我又找出关于林肯待人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特别的研究。林肯有过放任批评别人的事吗?答案是肯定的。在他还是年轻人的时候,在印第安纳州的鸽溪谷,他不但批评,而且还写信作诗去讥笑人。他将写好的信件,扔到一定会被人捡到的路上,其中有一封信。让别人对他产生了终生的恶感。

在伊利诺斯州的斯普林菲尔德,林肯做了职业律师后,在报纸上发表文稿,毫无遮拦地攻击对他抱有意见的人。不过类似这样的事他仅仅做了一次。

那是1842年的秋天,林肯嘲笑了一个争强好胜而且自狂自大的爱尔兰政客谢尔德。林肯在当地的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报道讽刺他。这篇报道引来了人们对谢尔德的嘲笑。谢尔德一向敏感而自傲,这件事引起了他的不快。当他调查得知写这篇的报道的人是谁时,他立即去找林肯作一次决斗。

林肯是个不愿意用打架解决争端的人,可是为了不丢面子,他只得应战。谢尔德让对手选择武器。由于林肯的两条手臂特别长,所以他选用了马队用的大刀。他曾经跟一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学习过刀战。决斗的日期到了,林肯和谢尔德在密西西比河的河滩上准备一决雌雄。就在即将动手的时候,他们的助手阻止了这场决斗。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林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在待人的方式上做了一个极大的改变,那就是他从此以后不再写凌辱人的信,而且永远不再讥笑人家。以后的日子里,他几乎从不为任何事而批评任何人。

美国南北战争的时候,林肯经常向前线委派新将领统率“波托麦克”军队,可是这些将领几乎都遭到了惨败……这让林肯内心失望而沉重,一个人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全国几乎超过一半的人哗然指责这些失败的将领,唯独林肯却保持着平和的态度。他最赞同的一句格言是“不要评议人,为了不为人所评议”。

在林肯的妻子和一部分人对南方人进行谴责时,林肯总是这样说:“还是少谴责他们吧,同样情形下,我们也会那样做的。”

可是,无论是谁都有批评他人的时候,林肯也有过这种时候。我们看下面这个例证:

1863年7月4日的晚上,李将军率领他的部队开始向南边撤退。当时雨水连连,泛滥成灾,李将军带领败军到达波托麦克时,前面的河水暴涨,他们无法安全渡河,而胜利的联军就在后面。李将军和他的军队前后无路,处于围困之中。

林肯自然很清楚这是打败对手的好机会。将李将军和他的部队俘虏,立即可以结束这场战争。于是他满怀着希望地命令弥德,不必召开军事会议,马上对李将军和他的部队进行追击。林肯先用电报发出命令,然后又派人通知弥德接到命令后即刻采取行动。

可是这位弥德将军是怎么做的呢?弥特所采取的行动却与林肯的命令背道而驰。他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宣布了与林肯的命令相反的命令。弥德用了各种借口应对林肯,实际上是拒绝进袭李将军。最后河水降退,李将军和他的军队安全逃离了波托麦克。

林肯知道这件事后十分生气。他向他的儿子劳白特大声说:“上帝呀,这是什么意思……他们已经处于我们的掌控中了,仅仅一伸手,他们就是我们的了……在那种情形下,无论是谁都能带兵把敌军打败,就是我自己去也已经把他们打败了。”

痛心加上失望,促使林肯给弥德写了封信。在这段时间里,林肯可以说是极端保守的,用字非常谨慎。所以在1863年,这封出自林肯手笔的信,可以算是最严厉的斥责了。这封信的内容是这样的:亲爱的将军:

我不认为你想不到,由于“李”的逃脱所引起的一系列严重事件以及重大的影响。他已在我们的掌握中,假如能将他捕获,再加上最近我们其他地方所取得的胜利,我们很快就可以结束这场战争。

可是你却没有。照现在的情形可以推断,战争会长时间地延续下去。上星期一你没有听从命令袭击叛军,现在你又怎么能再向他们袭击呢……我不再相信你还能取得多大的成功,因为你已经让黄金般的机会消失了,这让我感到十分失望和伤心。

你可以想一想,当弥德看到这封信后,他将会如何呢?

事实是,弥德根本就没有看到这封信,因为林肯并没有把这封信寄出去。林肯去世后,人们从他的文件中发现了这封信。

我内心有一种想法——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在写了这封信后,林肯望向窗外,低低自语:

不急,我不应该这样匆忙。我坐在这安静的白宫里,命令弥德进攻,那是一桩十分容易做到的事;可是假如我到了葛底斯堡,我也会看到弥德上星期所看到的那么多的血,耳中回响着死伤者的呼叫、呻吟声,可能我也会像弥德一样拖延向叛军进攻了……假如我也有跟弥德一样懦弱的个性,那么我所做的极有可能会跟他做的没什么差别。

现在这一切已成了既定事实,无法挽回了。假如我发出这封信,虽然可以让我不愉快的心情得到缓解,可是弥德也会替自己辩护。在那种情形下,他会批评我,厌恶我,而且会影响他以后的指挥工作,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逼他辞去军队的职务。

假如真如我所料,林肯自然就不会把信发出,而是放在一边了。因为林肯从苦痛的经验中知道,尖锐的批评、斥责,是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的。

罗斯福总统曾经回顾过自己的心路历程。当他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总是往座椅后面一靠,仰起头,朝着写字台壁上那幅很大的林肯画像看去,然后这样问自己:“假如换作林肯遭遇我面临的这种困难,他会如何做?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当我们要斥责他人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口袋中拿出一张5元的钞票,看看钞票上林肯的像,然后发出这样的疑问:“假如是林肯遇到这样的事,他会如何处理呢?”

马克·吐温总是喜欢发脾气,还经常写信发泄他的愤怒。有一回,有一个人把他惹怒了,他随后就写信给这个人,信的内容是这样的:“如果你想得到一张安葬许可证,尽管直说,我一定会毫不吝啬地帮助你如愿的。”

还有一回,一个校对人员希望他可以纠正一下标点符号以及词语的用法。他就给编辑写信,信上写道:“从今往后,全部按照我的原稿发表,完全不要去理会那些愚蠢的校对人员的想法。”

马克·吐温写了这些言辞激烈的信件感觉舒服很多,但是他的这些信从来都没有产生恶果。什么原因呢?因为他的妻子偷偷地把这些信从邮筒里面取出来了,这些信件根本就没有寄出去。

你希望你所认识的人改变、调整,变得更好吗?是的,那是最好不过的。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改变不从你自己率先开始呢?从自私的角度来看,自己改进要比别人改进令自己获益更多。

在我还是一个年轻人的时候,我很想出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我。我曾给美国文坛上一位很有名声的作家写过一封信,作家的名字是“戴维斯”。那时我打算给一家杂志社写些有关作家的文章。我给戴维斯写信,就是想让他告诉我有关他写作的方法。

在那之前,我接到一封信,信上写着一句话:“信系口述,未经审阅”。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认为写这封信的人肯定是位有很多事要处理的大人物,而我却有很多空闲时间。我急于引起这位大作家戴维斯的关注,于是我也在给他写的那封简短的信封上加上同样一句话:“信系口述,未经审阅。”

戴维斯没有给我回信,而是直接把我那封信退了回来,下面潦草地写着几个字:“你的态度十分不敬,无人能比。”

我内心承认我有过错,或许我理应受到这样的谴责。可是,人性使然,我对戴维斯产生了深深的痛恨,甚至怀着极度的愤恨。直到10年后获知戴维斯去世的消息时,我心里的恨意还没有消失。

假如你要让别人痛恨你10年,甚至终生,你可以放任自己对他进行具有刺激性的批评。

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应该让自己记住,人不是绝对理性的动物,而是富有感情的动物。还有,人生来傲慢虚伪,很容易对他人产生怨恨情绪。

是苛刻的批评让敏锐的托马斯·哈代——英国文坛最好的小说家——永远放弃了执笔写小说的勇气。同样是无情的批评,让英国诗人托马斯·查特顿以自杀结束了自己宝贵的一生。

年轻时候的富兰克林并不伶俐,可是后来他却成为非常有手段、处世待人极有技巧的人,还出任过美国驻法大使。他成功的秘诀很简单,他是这样说的:“我不会说任何人不好的话,只称赞他好的地方。”

只有愚蠢的人才会不加考虑地批评人、斥责人、抱怨人,很多愚蠢的人就是这样做的。

要想做到宽容豁达,为对方考虑,那就需要在人格和克制力方面下功夫了。

卡莱尔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伟大人物的伟大之处,可以通过他如何对待一个卑微的人表现出来。”

著名的试飞员鲍勃·胡佛经常参加一些飞行活动。《飞行任务》杂志上面记载着,有一次他在圣迭戈的活动结束,正在返回洛杉矾的途中,飞机的两个引擎突然停止了运行。幸运的是,胡佛操作得当,反应敏捷,飞机最终得以安全降落,没有一人伤亡。但是飞机还是遭到了严重的损坏。

飞机刚一落地,胡佛就去检查燃料。就像他之前预料的一样,这架曾经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螺旋桨飞机里面添加的竟然不是航空汽油,而是喷气机燃料。

到达机场后,胡佛立即去找了负责保养飞机的机械工。那是一名很年轻的机械工,胡佛走到他面前时,他已经害怕得直哆嗦。都是因为他的工作失误,使这架昂贵的飞机遭到了严重的损坏,也差点断送了3个人的性命。

可以想象出胡佛有多么的愤怒。所有人都认为以胡佛谨慎、骄傲的个性,一定会把这名粗心的机械工痛骂一顿。没想到的是,胡佛并没有责怪他,反而把手搭在他的肩上说:“我相信这样的错误你肯定不会再犯了。为表明我对你的信心,我希望你可以帮我把F-15战斗机检修一下。”

父母经常责骂自己的孩子,你也许会觉得对待这样的行为,我会对孩子的父母说“不”,但是我并不会。我只是希望孩子的父母在责骂自己的孩子之前,先来看看这篇经典的文章《父亲备忘录》。刚开始的时候,这篇文章刊载于《大众家庭杂志》上,征得作者的同意,我把它在《读者文摘》中的精简版摘录于此。

这篇情感真挚的文章受到了无数读者的追捧,也是出版商的至爱。就如同作者利文斯顿·拉尼德所说的那样:“这篇文章自发表以来,已经被多个国家翻译,在各大报纸、杂志上面都有刊登。经本人同意,它也在教堂、学校或者讲座等公开场合使用,后来又传诵于无数的电台节目中。让我感到更为惊讶的是,此文还刊登在很多高等学校的期刊上。有的时候,一篇短文也会产生出乎意料的影响,我认为这篇文章做到了。”父亲的忏悔

孩子,爸爸有话想对你说。我喜欢看你熟睡的样子,你的小手掌压在脸颊下面,你的额头微微冒着汗,湿漉漉的卷发贴在额头上。刚才我在书房看报的时候,内心突然一阵懊悔,让我喘不过气来。所以,我带着愧疚的心情,悄悄地来到你的床前,想把这些话说给你听。

孩子,我经常会对你大声喊叫。当你穿好衣服准备吃早饭时,我责备你没有把脸洗干净,责备你没有把鞋子擦干净,还责备你没有把东西收拾整齐。

吃早餐的时候,我也不停地挑你的毛病,经常骂你把饭掉得到处都是、不认真吃饭、吃饭的姿势不对、糖放得太多等等。当你从餐桌离开,准备去玩时,我也要准备出门。你会看着我,挥着小手说“爸爸,再见!”而我却生气地对你喊道:“把腰板挺直!”

傍晚也是一样。我看到你在地上跪着玩玻璃弹珠,脚上穿的长袜都被磨破了。我完全不顾及你的面子,当着别的孩子的面命令你赶紧回家,还对你大喊:“长袜子可不便宜,你要穿就好好穿着,弄破了就不会再给你买了!”孩子,你的父亲竟然是这样的!

刚才我在书房看报的时候,你小心翼翼地走过来,胆怯地看着我,你在门口站着不敢往前走。我却对你不耐烦地喊道:“有什么事吗?”

你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朝着我跑过来,扑进我的怀里。你搂着我的脖子亲吻着我,你的小手臂充满爱的力量,那是上帝给予你的爱之花在你的心田绽放,任何的冷漠和忽视都不能使它凋萎。然后你便跑出去了,我听到你的小脚“啪嗒啪嗒”地踩着楼梯跑上楼去。

孩子,你知道吗?就在那一瞬间,我手中的报纸突然滑落,我感觉好害怕。我怎么会是这样一个父亲呢?我就是用挑三拣四、肆意呵斥的行为对待一个小男孩吗?孩子,并不是我不爱你,只是我对你的期望过高,用自己的年龄标准去苛求你。

实际上,你的天性里有很多的优点。你幼小的心灵就如同刚升起的太阳一样美好,这一点可以从你不顾一切地跑来亲吻我中看出来。孩子,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了。我在黑暗中来到你的床边,深深地感到羞愧!

这是一种没有力量的赎罪。我知道,我所说的这些你可能听不懂。但是,从明天开始,我会努力地做一个合格的父亲!我要成为你最好的朋友,你伤心的时候我和你一起伤心,高兴的时候我和你一起高兴。我每天都会提醒自己:“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孩——一个小男孩!”

我真的不应该把你当成大人对待,孩子。就像现在一样,我眼前的你就好像是一个熟睡的婴儿,疲惫地倦缩在床上。想想昨天你还躺在妈妈的怀中,小脑袋还依偎在妈妈的肩头。我对你的要求实在是太多了,太多了。

让我们尝试着去理解他人吧,不要再一味地去指责他人。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想想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这要比指责他人更加有意义。理解可以使人变得宽容,也可以激发人的善良。“理解就是宽容”。

就像约翰逊博士说的那样:“上帝是那么的宽容,我们为什么不能尝试着宽容他人呢?”人际交往秘笈 卡耐基传世名言●让你心甘情愿去做任何事情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你所需要的给你。●假如谁能诚挚地满足他人内心的渴求,就可以将人们掌握在他的手掌之中。●与我们打交道的人都是需要认可和赞赏的普通人。他们都会因我们的赞美而精神振奋。●在需要温情的地方,要试着用感恩的火花铺就一条友善之路。●请放下自己的功利和欲望,努力发现他人的优点,然后收起虚伪,真诚、由衷地赞赏他们。

世上只有一个方法可以使任何一个人去做任何一件事,你是否真正停下来静心去考虑过此事?不错,世上只有一个方法,能够促使人愿意去做那一件事。

记住,除了这个方法外再也没有其他方法。

当然了,你可以用左轮手枪对着一个人的胸脯,让那人痛快地把他的手表摘下来给你。你还可以采取威胁解雇对方的手段要求对方配合你的工作,可是在背后他一定恨透了你。你也可以用鞭笞,或是恫吓,让一个孩子乖乖听你的话,按照你的需要做事。可是这些粗笨的方法,都不免产生极端不利的后果。

让你心甘情愿去做任何事情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你所需要的给你。

那么,你到底要些什么呢?

二十世纪最享盛誉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无论是谁所做的事,都起源于两种根本动力:一是性的冲动;二是想要成功的欲望。”

杜威教授,一位很有名的美国哲学家,对此有着不同的见解。在他看来,人类天性中最深层次的冲动是“渴望被重视”。请记住这句话,它很重要,你在这本书中将会在很多地方看到它。

那么,你到底要些什么呢?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是很多,你我都十分渴望得到,它们是下面这些:

1.健康、安定的生活。

2.食物。

3.睡眠。

4.金钱,以及能用金钱所能买到的东西。

5.生存的保障。

6.性的满足。

7.子女们的健康、安定。

8.被重视。

这些欲望大都容易得到满足,可是其中有一种欲望与其他欲望不同,它很难实现,那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想要成功的欲望,也就是杜威教授所说渴望被重视。它就像食物、睡眠一样为人们所渴求,却难以被实现。

在一封信的开头,林肯就说:“每个人都喜欢受人恭维。”威利·贾姆士说过类似的话:“人类天性至深的本质,就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注意,这里他没有用“希望”,或“欲望”,或者“想要”的字眼,而是用了“渴望”。

这种渴望让人们内心痛苦却无法割舍。假如谁能诚挚地满足他人的这种内心渴求,就可以将人们掌握在他的手掌之中。

人类和动物的重要差别之一就是人类拥有这种寻求被重视的欲望。有这样一个例子:那时我是密苏里州的一个农家儿童,我父亲饲养了几头品种优良的猪和白脸牛。每当中西部举办农畜展览或比赛时,我和父亲都会将我们的猪还有白脸牛拉去参赛,我们曾经获得过几十次头奖。

我父亲把代表冠军的蓝缎带奖章用针别在一条白布上。每当有客人拜访的时候,父亲就拿出这条别着蓝缎带的白布来,我握着这一头,他握着那一头,让客人们观赏。

显然,猪、牛并不在乎它们赢得的蓝锻带,在乎的人是我父亲。他对蓝缎带十分重视,因为这些奖品让他有了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如果我们的祖先没有这种“被重视”的强烈渴求,我们就不会有文化,就跟其他动物没什么区别了。

就是这种对“被重视”的强烈欲望,让一个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在一家杂货店打工的贫困店员,在堆满杂物的大木桶里翻出几本法律书,并花50美分买下它们,带回家认真研读。你或许听说过这位杂货店的店员,他就是林肯。

也正是这种对“被重视”的渴求,激发了狄更斯写出他不朽的名著。也正是这种欲望,使雷恩爵士在石头上实现了他的成功。同样,正是这种欲望,使洛克菲勒积存了他一辈子花不完的钱。也就是这种欲望,使你所在的城里的有钱人,建造了他本不需要的大房子。

也恰恰是这种欲望,让你穿上时尚的服饰,驾驶漂亮的轿车,在你亲友面前称赞自己聪明伶俐的孩子。

也就是这种欲望,诱惑许多青少年拉帮结派、为非作歹。曾担任过警察局长的穆罗尼曾这样表示过:那些年轻的罪犯充满着对虚荣的盲目追求。在被捕后,他们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将他们的所作所为在那些恶俗的报纸上刊登,并称他们为英雄。他们只关心跟政坛、影视、体坛上那些名人同时上报,这样他们就会获得被重视感。他们根本不去想狱中的服刑生活。

假如你跟我讲述你是如何得到你的被重视感的,那么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怎样的人。因为这种方式决定了你的性格,它体现了你的价值观。现在有这样的例子:洛克菲勒出钱在北京建造了现代化的医院,让很多和他没有见过面的贫困者得到救治,藉此他得到了被重视感。

与此相反,狄林克是通过抢劫银行、杀人获得被重视感的。当警方人员搜捕他时,狄林克奔进一家农舍里。他以第一号公敌为荣,所以他高声说:“我是狄林克……我不会伤害你们的,但我是狄林克!”

是的,狄林克和洛克菲勒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获得被重视感的方式不同。

在很多名人身上都发生过“渴望被重视”的有趣事例。乔治·华盛顿喜欢人们称他是至高无上的美国总统;哥伦布向皇家请求获得“海军上将”的称号;女皇凯撒琳拒绝拆阅没有称她为“女皇陛下”的信件;林肯夫人在白宫向格兰特夫人发出母老虎般的吼叫:“没有我的邀请,你竟敢私入白宫!”

1982年,一些百万富翁资助伯德将军去南极探险。他们是带着条件资助的,条件之一是许多冰山需取用他们的名宇。维克多·雨果甚至希望把巴黎改称“雨果市”。还有为人所敬重的莎士比亚渴望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充满光环的头衔以光耀门庭。

有时候,人们会以病弱来博得同情和注意,以此获得被重视感。比如说麦金利夫人强迫她任职美国总统的丈夫放弃处理国家重要事务,来到她床边搂抱着她,抚慰她睡去,藉此得到被重视感。

此外,在她医治牙的时候,她也要求丈夫陪同她一起,藉此满足她医治牙痛时被关注的欲望。有一次麦金利与国务卿约翰·强有事要谈,不得不让她一个人留在牙医处,这样便引得她大发雷霆。

作家莱茵哈特夫人有一次跟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能干、聪明伶俐的女人为了得到被重视感而装成一个病人。莱茵哈特夫人说:“有一天,这个女人忽然充满了沮丧感。可能是因为年龄的关系,她感到晚年即将在她面前展开,可期望的事实在太少了。于是她开始卧病在床,在床上躺了有10年的时间。她年迈的老母亲每天上下三楼,为她端茶送饭,侍候她。有一天,这位年老的母亲由于过度的劳累,终于倒地离世。这个卧病在床的女人沮丧了数星期后,穿衣起床,重新生活,身上的病消失不见了。”

有些研究人员家宣称,人可能真的会主动发疯,目的就是在疯狂的幻境中寻找在冷酷的现实世界上无法获得的“被重视”的感觉。在美国医院中,精神病患者甚至要比其他患病的总和还要多。

探究一下,精神错乱的原因是什么?

这样笼统的问题,恐怕谁也答不上来。不过我们知道有若干的疾病,比如说性病,会摧残伤害脑细胞,从而导致精神错乱。事实上,约有半数以上的精神病,其发病根源可以归结为生理原因,比如说脑部受到损伤、酒精过量、中毒,还有由于其他原因所造成的伤害。

可是另外那半数精神病患者的脑细胞并没有任何病态,这是千真万确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去世后,研究人员将他们的脑细胞组织放在最高性能的显微镜下研究,发现他们的脑细胞组织完全跟正常人一样。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会精神错乱呢?

就这个问题,我向一位精神医院的主任医师咨询。之所以向这位医师咨询,是由于他在精神病理方面的学识十分渊博,曾被授予业内最高的荣誉。不过他却坦诚地对我说,他也不知道人们为什么会精神错乱,确切的原因无从知晓。不过他却作这样的解释:许多精神错乱的人,在他们幻想的世界中,可以找到真实世界中所无法获得的被重视的感觉。这位著名的主任医师给我讲了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

我曾有个患者,她的婚姻是一出悲剧。她渴望爱情、性的满足,还有孩子,以及社会上的声望。可是她的这些渴求,在现实的生活中却没有实现。她的丈夫不爱她,甚至表示不愿意跟她一起用餐。她丈夫命令她把饭菜端到楼上的房间,他就在楼上吃。她没有孩子,也没有社会地位。这些现实的落差终于造成了她精神错乱,在她疯癫的梦幻中,她与她的丈夫离了婚,恢复了她少女时的姓名。她认为自己已经嫁给了英国皇家贵族,因此她坚持要人家称她为斯密司夫人。

还有她曾经想要拥有的孩子,在幻想中也已经有了。每次我去看她时,她都会对我说“医生,我昨夜生了一个孩子。”

她的梦想、她的渴求在现实生活中支离破碎,但是幻想的世界犹如一座洒满阳光的岛屿。在那里,她的梦想、渴求都得到了满足,她乘着微风快乐地驶入港湾。“这故事悲惨吗?我给不出答案。”那位医师对我说:“即使我有能力医治好她,恢复她的清醒,我也不愿意那样做,因为我认为她现在获得了她一直所期盼的快乐。”

假如人们对被重视的渴求如此迫切,甚至为获得它不惜精神失常,那么,试想若是在他们尚未精神失常前,就给予他们真诚的赞扬,那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奇迹?

据我所知,在那个不征收所得税且周薪50美元生活便很富足的年代,年薪百万元的人中,有一位就是查尔斯·施瓦布。

安德鲁·卡内基为什么要付施瓦布年薪百万元呢?这其中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施瓦布38岁那年被卡内基相中,由此成为卡内基新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的第一位总裁。(后来,施瓦布离开美国钢铁公司,接受伯利恒公司的邀请,掌管伯利恒公司,最终将其扭亏为盈,令其一跃成为美国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卡内基甘愿支付施瓦布年薪百万元,是因为施瓦布是位优秀的天才?不,不是的。还是因为施瓦布对钢铁的制造有特殊的专长?不,也不是的。施瓦布曾这样跟我讲过,有许多在他手下做事的人,在钢铁的制造方面比他的知识丰富得多。他告诉我,他之所以有这样高的薪金,是由于他有与众不同的待人能力。我问他是怎么做的,他就对我讲了下面这段话。在我看来,这些话应该刻在能永久保留的铜匾上,然后把这面铜匾悬在全国每个家庭、学校、商店、办公室里。铜匾上面的话,应当让学生们背诵下来,这要比背诵拉丁语的动词变化和巴西的年降水量要有益得多。假如我们真能照着那些话去做,你我的生活方式肯定跟过去完全不一样。

施瓦布这样说:

我认为我特殊的能力就是不断地用赞赏的话鼓励我的员工,激发他们潜在的能力。

我认为没有什么比上司的批评更让人受挫的了,我从来不干批评人的事。在我的理念中,只有激励才可以让人努力工作,由此我喜欢表扬人、激励人,而不愿意批评人。假如我看到了让我感到好的东西,我便真诚地赞美它,从不吝啬赞赏之词。

这就是施瓦布所做的,听起来似乎没什么,可是一般人又是如何做的呢?通常,一般人不喜欢一件事,他会尽量地从中挑剔错误;假如真的喜欢,却又闭口不言,什么话也不说一句。

施瓦布又这样说:

在我一生的广泛交往中,我结识了世界各地知名之士。其中我还没有找到一个人——无论他如何伟大,地位如何崇高——会在受到批评的情形下,要比受到赞赏的情形下付出更多的努力,表现也更加出色。

是的,他所说的就是安德鲁·卡内基取得非凡成就的一项显著的理由。安德鲁·卡内基常常非私下的,而是公开地称赞他的下属。

安德鲁·卡内基甚至在他的墓碑上也没有忘记称赞他人。看他为自己所写的碑文:“埋葬在这里的人,知道雇用比他自己聪明的人。”

洛克菲勒也是个懂得称赞他人的人,这是他的一个成功秘诀。有这样一件事:一次,当他的一个合作伙伴爱德华·倍德福措施失当,做错了一宗买卖,而使公司亏损100万美元时,洛克菲勒原本想责怪他;但是他了解到倍德福已尽了最大的努力,同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责怪无济于事,因此洛克菲勒找了些可称赞的事来称赞倍德福,说他保住了投资金额的60%。洛克菲勒这样说:“你已经很棒了,我们做事不会每一件都是十全十美的。”

我的剪报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虽然它不是真实的,但同样将这个道理揭示了出来。

在干完了一天的辛苦工作之后,农妇将一堆干草摆在了自己丈夫的餐桌上。她的丈夫十分生气地质问她:“你是不是精神出了问题?”

农妇回答道:“我又如何知道你们不喜欢它啊?20年来我每天都给你们做饭吃,你们倒是告诉我你们嚼的不是干草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