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打造——确定前进的依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0 09:03:01

点击下载

作者:罗哈德

出版社:吉林音像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习惯的打造——确定前进的依靠

习惯的打造——确定前进的依靠试读:

习惯的力量

不要让自己沾染上怪习气

谁不愿与一个具有高雅气质、风度翩翩的青年成为挚友呢?所以这样优秀的青年必定会前途光明。而一个脾气古怪、态度粗鲁的青年则会遭人厌恶,因为人们都向往快乐和光明,谁会喜欢冷酷和黑暗呢?

一个人如果在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却有一身怪习气,那么他在事业上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一些才华横溢、博学多才的青年却争取不到一个好职位,这会让人感到有些奇怪。殊不知,他们的恶劣态度让人们感到厌恶,阻碍了他们事业的发展,所以是否具有良好的态度是成功的关键。

店主不会赏识行为粗鲁、无精打采的店员;公司老板不会提拔为人刻薄、吹毛求疵的职员;人们也不会与浮躁不安、好惹事生非的人交往、合作。只有那些生机勃勃、做事干练、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人才会受人欢迎。

对业务的拓展和事业的发展影响巨大的往往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骄傲对事业的成功危害最大。一个骄傲狂妄的人往往在经营上会遭受失败的打击,他们的不良习性会让他们在生活中倍感孤独。举止紊乱、脾气急躁、坐立不安、言语尖刻都是妨害事业成功的不良恶习,只有改掉这些恶劣的习惯,才能使你的事业腾飞。

我们要时刻回忆自己的行为,从中找出不利于成就事业的坏习气,然后时刻提醒自己改掉它,主观上克制自己不要再犯那样的错误,如果能够长久地坚持,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阻碍我们成功的坏习惯往往在不经意的时候就已经养成了。所以渴求成功垂青自己的人一定要时刻监督自己,不让坏习惯在精神的沃土上滋生蔓延。如果真的发现了某些不良习惯,聪明的人一定要勇于面对,千万别找借口逃避搪塞,应该主观地去改正它,让优良习惯占据你的生活,让坏习惯没有立足之地。只要勇于改正缺点和不良习惯,你一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保持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个人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得保持良好的思维习惯,不要总是心生抱怨,抱怨事业不成功,抱怨生活不够美满幸福,让人觉得你对一切事情都不满意,好像世界上的所有苦难都让你一个人承受着。这样的心态,怎么会成就伟业呢?成就伟业,就得懂得思维的艺术,并且要将精力全部投入到事业中去,这样才能实现成功的目标。

立志成功的人不会满足于现状,他们积极进取,有远大的抱负,不达目的不罢休。这种精神能够推进成功的进程。而那些如蟋蟀般随遇而安、不思进取的人,是不会成就伟业的,他们的成功目标也如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

一个人如果有崇高的目标、远大的志向,那么,他就会在成就伟大事业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自我、拓展思路、积累知识,力求超过周围的人,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他坚定的意志激励他要努力向上,做出更大的成就。

许多年轻人错误地认为天才或成功是命中注定的,这种错误的想法是成功的最大障碍。一粒松籽即使在阳光、温度、土壤都具备的条件下也不一定会破壳生长成一棵高大的松树,但是只因为不能成长为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树,或因自己不能长得像松树一样挺拔就失去自信,在庸庸碌碌中虚度光阴、虚度年华,那样的话实在太不值得了,而且是荒谬可笑的。世界上被称作天才的人数不胜数,但是真正成就伟业的天才又有多少呢?众所周知,天才加勤奋等于成功,可见光是天才还不行,还要有后天的努力奋斗,才能够真正成功。英国画家雷诺兹说:“天才是一种超越艺术创造完美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必须要经过努力奋斗。”

还有些年轻人认为,那些才华横溢的天才人物能够轻松获得成功,这种想法也是对成功的一种误解,离开了勤奋,天才又有什么用呢?要知道,一切事情都不能坐享其成,离开了勤奋努力,成功就无从谈起。所谓“业精于勤”就是说只有辛勤地工作才能有所成就。要想成功,就要将忽视勤奋的思想逐出大脑,这样才有希望取得成功。

那些成功的伟人们为什么会执著地追求事业的成功,竭尽全力实现成功的目标呢?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他们只是觉得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推动他们前进,他们只是顺应内心深处的启示而已。

希望企及的目标最初只是如海市蜃楼般虚幻的美景,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得不断努力进取,信心百倍地追求下去,这样才能冲破迷雾到达成功的终点。追求成功的过程就像进行马拉松比赛,运动员在起跑时,看不到终点,只能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我们有了明确的目标、正确的前进方向,就应坚持不懈地努力向着目标前进,不要顾及成功的道路如何坎坷,是否布满荆棘。在追求成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没必要用茫然和恐惧来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阻障成功的进程。

一个人如果贪图快速地解决问题得到一劳永逸的效果,那么一定会因耗损过多的精力而疲惫不堪,结果适得其反。充分地利用生活中的每一天,竭尽全力做好眼前的事,不贪多求快,这样才能争取更大的成绩。这种正确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有助于培养务实的性格,使我们的热情更高昂、情绪更稳定。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不但可以坚定意志、增强信心,而且能够提升我们的性格魅力,开拓我们的视野,拓展我们的思路。

做任何事,我们都要倾注热情和思想,相信努力就一定能够有所成就。这是一种令人始终充满激情的品质,它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却如神的智慧一样伟大。

如若我们面前站着许多人,我们能够很容易地指出谁信心十足,谁缺乏信心。因为信心十足的人总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质,这种气质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信心十足的人不管是担任国会议员,还是做一个平庸的小职员,都会有所成就,因为他们高贵的品质、坚定的意志已注定了他们成功的命运。

美国作家梭罗曾经说:“一个人兢兢业业地做事,最终却什么也没有得到,这样的事情你会相信吗?如果一个人奋斗不止,他会没有回报吗?只要他有坚定的意志、宽宏大量的高尚情怀、追求真理的信念、求真务实的精神,他就一定能成功,他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

有许多人用不良思想、低俗的生活理念和不同于他人的生活方式在自己心中筑起了一道自我封闭的万里长城,把自己与幸福美好的生活完全隔离开。他们的心中只有担忧、愤怒和恐惧,因此他们对任何事情都不屑一顾、吹毛求疵,看不到生活的美好,他们的错误思维习惯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妨碍了他们与他人交流。

人的一生都是在生活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生活理念将影响人的一生。生活理念操纵着命运,它不光可以重塑一个人的性格,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还可以影响他的动机和行为方式。如果一个人精神空虚、格调低下,那么他的生活质量也将趋于低劣,反之,如果一个人精神饱满、格调文雅,那么他的生活将绚烂多彩,尽享人生乐趣。

每个人的人生目标都会与他的生活理念相对应,人们能够从中看出这个人的风格和修养。基于这一生活理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也正如我们希望的那样,而我们执著追求的目标也能在这一理念中得到答案。我们生活的外在表现,从方方面面反映着一个人的内涵。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或是随意写下的几个字,或是海阔天空地闲谈,虽然看上去很是随意,但却多多少少反映着我们的内心。

在我们的生活真正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选择一个更高远的生活理念,这是因为我们要实现教育和文化的功能,消灭贫穷和愚昧无知,塑造真正有知识的人。

人性好比一棵娇嫩的名贵花草,它对环境要求苛刻,只有在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够茁壮地成长。所以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成功目标,牢固地树立积极的生活理念,为事业的成功做好领航员。一个人的灵魂在积极向上、高贵典雅的环境里,会变得高尚;反之,一个人的灵魂在自私、贪婪、龌龊的环境里,会自甘堕落,变得卑微低下。所以良好的环境会造就人的成功,而自私自利的环境可以毁灭你拥有的一切。

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朝气蓬勃,活力四射,他们立志成功,但急功近利。如果长此以往,让这种热情过分膨胀,定会冲昏年轻头脑,毁掉他们的敏感和直觉,导致事业上的失败。如果一个人总是在头脑中算计什么,试图在事业上走捷径,那么他就在无形中封闭了自己的心灵。如果一个人能够顺其自然,泰然处之,形成正确的生活理念,并让它来指导你的生活,那么他在事业上一定能够取得成就。

年轻人投机钻营,狡诈处事,或是利用他人的弱点取得利益,那样会养成见利忘义的习惯。这是年轻人头脑中的一种思想毒素,会使年轻人的事业走上歧途,最终导致事业上的失败。

年轻人不但要精明能干、机智敏锐、博学多才、洞察力强,还要宽宏大量、心平气和、乐善好施、学会忍耐,只有这样才真正达到了塑造人的高尚情操、培养完善人格的教育目的。

有事业心的人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存在的理由,也应该明白,处世的最高准则是互惠互利,这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教育能够给人带来轻松与愉悦、和谐与力量,那么这种教育就是成功的,许多商人都认为成功就是赚更多的钱,与生活无关,然而,许多人在商海中是失败者而在生活方面却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因为他对生活充满自信,他的内心生活丰富而充实。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把握机会,让自己的事业走上正轨。他会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他对待朋友真诚善良,即使遭到误解,也会宽宏大量,原谅对方,体谅对方的难处。这样的人也许在物质生活上一无所有,但他们却是生活中的成功者,是精神上的百万富翁。

在心理阴暗、自私自利的人身上是找不到高贵品格的。他们整日算计别人,想着怎样利用别人的弱点取利,在与他人交易时一味顾及自己的利益。这种自私卑鄙的人没有人格尊严,也体会不到伟大的人性之美。只有那些生活信念坚定、人生目标明确、行为符合社会准则的人,才会获得人生之美,得到事业上的成功。

许多人认为生活中的成功就是积攒下巨额的物质财富,但是他们不知道,真正的精神财富是用金钱买不到的,他们在为物质财富奔波的时候,恰恰失去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错误地认为金钱能够随心所欲地买到任何东西。实际上,如果一个人失去了高尚的情操,那么他即使有万贯家资,也是个可怜的贫穷者。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有思想、有理智,而动物只是纯粹的呼吸、吃喝,只是生存,而不是生活。仅仅填饱肚子绝不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生活是要有精神追求的。一个人要培养审美的能力、追求美好的生活、期望提高生命质量的本能是十分必要的,这样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这些精神上的需求比食物更重要、更有价值。

草木渴望阳光的沐浴,而我们的心灵也渴望健康的成长,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年轻人知道怎样积累精神财富,他们能够充分地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努力学习各类知识,竭尽全力让自己的大脑充实起来。他们知道,这笔精神财富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所以他们倾尽全力,惜时如金,不断提高自我修养。

如果你诚实待人,富有同情心,乐善好施,能够让生活低靡的人提高对生活的热情,让不懂生活的人认识生活,那么你就是一个追求自我完善、自我充实的人,你的生活也会变得幸福美满。

精神财富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它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大火烧不毁,洪流冲不走,所以你根本不必为它担忧。人类的人性之美就体现在人的精神上,它如金子般能够抵御锻烧和化学腐蚀,所以人类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不怕诽谤和诋毁。

好习惯能赢得圆满人生

守时、精确、坚定和迅捷是赢得圆满人生所必备的四种好习惯。如果不守时,你就会浪费时间,虚度岁月;如果不精确,你就会轻而易举地毁掉自己的信誉;如果不坚定,你就无法把事情坚持到成功的那一天;如果不迅捷,你就会错失成功的良机,并且永远不会有失而复得的机会。

温德尔·菲里普斯通过艰苦的练习,具备了非凡的社交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亚伯拉罕·林肯也同样通过刻苦的训练才养成了讲话简洁明了、有力的风格。“孩子从家庭中走出去,不管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他在家中养成的习惯都会与他形影不离,伴随他的左右,而这一切都可以从他们的家庭教养中找到答案,因此,家庭的传统对于这个世界的影响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的确,这件小事本身毫不起眼,但是,我做每一件小事的方式却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的辉煌成就,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从不错过任何一件小事,而且会竭尽全力做好它。我时刻提醒自己,无论生意大小,绝对不可以以失败告终。”“养成的习惯就像一棵长弯的小树。也许你想抓住它,竭尽所能让它变得挺拔,然后对它说:‘嗨,站直了,别弯着!’但是事实却总是与你的想法背道而驰。如果你真的想让它按照你的意志去成长,那么你该怎么办呢?你可以把树夹在两块大石头中间,然后用绳子将其紧紧捆住,使它的倾斜程度减小一些。做好这些以后,你就要每个月去纠正它一次,每一次都用力朝与原来弯曲的方向相反的一边拉。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你也许会将它弯曲的枝干变得永远挺拔。你有能力使它挺拔,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也许要花上几年的时间才能够成功。”

乔治·斯托顿爵士曾经去探望过一个印度杀人犯。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同时也是为了给他施加更大的压力,监狱为他特制了一张床,要求他在上面睡7年时间,以示惩罚。这张床上到处都是铁质的荆棘,而且这些荆棘尖得恰到好处,即不会刺破皮肤,又让人难以忍受。在那个印度杀人犯受刑的第五年,乔治爵士又一次去探望他。竟然看到他的皮肤像鳄鱼的皮一样凹凸不平,长满了角质的凸起,显然,他已适应了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生活。等到了第七年刑满的时候,他甚至为自己做了一张这样的床!罪恶的人生在这里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随着岁月的流逝,原本令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经历,却因为道德沦丧而最终变成了一种美好的享受。这样的行为难道不令人感到震惊吗?

在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中,这些令人震惊的行为并不少见。昨天某个人还在大街上好好地走,或还在他的家里,事先并没有征兆表明他今天会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但是,他今天所犯的罪行不过是昨天或前天所作所为的必然结果。毫无疑问,这些都是他以前不良行为习惯所产生的恶果,是罪恶的纪念碑。

为了画一幅反映童真的画,画家绞尽脑汁设计了十几种方案,最终他选定了画某个孩子祈祷的神态。在这幅画中惟一发挥想象力的地方就是在画中添加了一位跪在他身边的母亲形象。孩子的手心向上交叠在一起,仰着一双浅蓝色的眼睛,那虔诚与安详的神情令人叹为观止。画家十分珍爱这幅画,为它起名为《童真》。

岁月轮转,几十年的光阴转眼即逝,当年风华正茂的画家如今已是鬓染白霜的老人了。《童真》依然挂在墙上,而画家却一直想画一幅反映罪恶的画,但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素材。一次,他去参观附近的一所监狱,却意外地实现了他多年以来的愿望。在牢房中,他看到潮湿的地上躺着一个面容猥琐、表情呆滞的罪犯,他的身体衰老而消瘦,罪恶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张沧桑的面孔激发了画家的创作欲望,使他立即找到了完成这幅作品的感觉。

这幅作品完成后,画家为它命名为《罪恶》,并将它与《童真》并排挂在墙上,然而,最令人吃惊的是,这两幅画的原形竟然是一个人。《童真》作于他天真烂漫的童年,而《罪恶》作于他堕落为劣迹斑斑的罪犯之时。

自制和种种体现道德的习惯,同其他习惯一样是能够经由后天培养的,而人的意志是可以受到引导的,必须把思想集中于人性中最高尚的一面,集中于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的高尚事物上才能够实现。

习惯常常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对于一个水手来说,虽然最初走在狭小的空间中感到难以忍受,但是久而久之,他习惯了这种狭窄,以至于他上了岸以后,依然要把自己的生活空间弄得像船舱一样狭窄。还有这样一个关于水手的故事:一个退役的水手到乡下生活,他自己动手堆砌了一座假山,但是山顶是平的,像一个船舱,形状和大小都与真船极为接近,他平时喜欢在假山顶上运动。罗斯船长和他的船员们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南极习惯于在雪地上或者裸露的岩石上就寝,长期这样的生活使他们养成了习惯,后来他们发现即便是一条捕鲸上再简陋不过的食宿设备对他们来说也是奢侈的,以至于船长硬是把舒适的吊床换成了几把坚硬的椅子。当富兰克林在边境监督为防御印第安人而修建的工程时,他晚上一般睡在坚硬的地板上,当他再次回到文明社会中时,那张舒适的床竟然让他难以入眠了。

有两个水手嗜酒如命,他们酒醉后,想乘小舟回到他们的大船上去。他们登上小舟,划动双桨,但是小舟却在原地左右摇摆,丝毫没有前行,于是双方都认为对方没有用力划桨。经过一番相互责备之后,两个人再拿起了桨,但是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船儿仍然在原地打转,没有丝毫前行的迹象。这时,他们醒酒了,其中一个人仔细看了看船边,然后对他的伙伴说:“汤姆,我们的锚还没有解开呢!”由此我们不难得到启示,如果你的手脚被某种无形的锚所束缚,那么即使你竭尽全力也不会有所进展。

罗斯金曾经惊叹道:“如果一个年轻人全家的幸福都依赖于这人一时的喜怒哀乐,那么他无疑是个毫无思想的年轻人。如果他现在的所作所为是他未来行为的坚定基石,如果他的每一种幻想都是他未来生与死的根源,那么他的精神是多么贫乏呀!你可以在风烛残年时没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千万不要在现在就失去它。事实上,我们人类只有在死之后的坟墓中才不会因毫无思想而被轻视,因为任何人的思想都不会在坟墓中滋长。”

生命的意义仅存于“现在”当中

“昨天不能唤回,明天还不存在,你能确实把握的只有现在。因此,你若爱永恒,就应当爱现在。”爱默生说。的确,生命的意义仅存于“现在”当中,人永不能回到过去,人生的道路,每一步都朝一个全新的情景延伸。可是,一般人往往喜欢眷恋过去,也常常对未来充满憧憬,却最不留意现在。

许多穷学生能充分认识到无声流逝的时间的价值,并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钟。虽然他们整日疲于生计,只能用零星的时间来学习一点知识,但是他们靠着不懈的努力,终于燃起了信念与希望,获得了成功与荣耀。正如法国作家费耐隆所说,在上帝把前面的时光收回之前,他永远不会给予我们新的时间。在某一时点上,上帝只能赐予我们一次时间。

在一周之内,约翰逊博士利用了晚上的时间写出了《拉塞拉丝》,以便为他母亲的葬礼筹措费用。

布鲁厄姆勋爵在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文学等各方面都成就卓著。他从来不允许自己有片刻闲暇。由于他做事富有条理,极具计划性,因而和大多数人相比,他似乎拥有更多的闲暇时光。尽管有些人整日忙碌,但是他们一生中完成的工作量不及布鲁厄姆勋爵的十分之一。

萨默维尔夫人在邻居们沉醉于声色犬马的娱乐和喋喋不休的家长里短时,却在发奋学习植物学和天文学,著书立说。她还在80高龄时出版了《分子和微观科学》。林肯在从事勘测土地工作的同时,还利用每一点闲暇时间孜孜不倦地学习法律。他在照管自己小杂货店生意的同时,博览群书,积累了广博的知识。

浪费时间本身并无多大害处,但浪费时间的同时更浪费了精力,这才是最具危害性的。无所事事和闲散懒惰足以麻木我们的神经,使得我们的肌肉日趋萎缩,耽于安逸使人们意气消沉、萎靡不振,而奋发工作则使人朝气蓬勃、精力充沛。那些走在时间后面的人,也往往走在成功的后面,而那些赶在时间前面的人,则往往获得了成功。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把工作看成是自己一生的支点,他的人生乐趣就是不断地努力工作。他在一生中完成了20多万条气象记录。昆西总统只有在为自己制定好第二天的工作计划之后才肯上床休息,否则,决不休息。

当一根坏细纱使整匹织物变为次品时,人们就会追究那位犯错的女工的责任,并从她的工资里扣除由此引起的损失。但是谁又能赔偿我们生命之网中那些坏的线头所导致的损失呢?在我们生命中,我们不可能来来回回地掷一把空梭子,因此每时每刻都有某种线被织进我们的生命之网,织进我们生命之网中的线可能是那种由浪费的时间或丧失的机会构成的劣质丝线,这样的丝线足以毁掉整匹丝织品的质量,并使得劳动者终身蒙羞。但是,如果织进我们生命之网中的线完全是由惜时如金、拼搏努力构成的金光闪闪的丝线,那么这样的金色丝线会使得人生的布匹更加美丽灿烂、光彩夺目。时光如梭,时间的脚步永远不停歇,我们手中的梭子也永远无法停下,而那些劣质的丝线一经编织,就无法更改,成为我们生命中永久的污点。

没有人会为一个专心致志工作的年轻人的前途担忧,但是,他在哪里吃午饭呢?他在晚餐之后又做些什么呢?他晚上离开公寓又去哪里了呢?他的周末和节假日又是在什么地方度过的呢?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年轻人是如何度过他的闲暇时光的,而这些完全可以反映出他的个人品质。绝大多数误入歧途、自我放纵的年轻人之所以走向堕落,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好地把握晚饭后的那段休闲时光。

在年轻人的生命旅程中,每一个夜晚都是一种严厉的考验。正如惠蒂埃那充满睿智的话语所言:“就在今天,我们书写命运的画卷,纺织生命之网;就在今天,我们的所作所为决定了日后是光明的前程还是罪恶的一生。”那些功成名就,站在时代巅峰的伟大人物都是孜孜不倦、勤勉不辍的工作者,他们能够充分地利用晚上的时光,或是学习,或是工作,进行自我提高。

正如我们不会随意丢弃一美元,我们更不应当任意挥霍生命中的每一个小时。谁能像一粒粒种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营养一样,珍惜分分秒秒,点点滴滴地进行积累,谁就能获得成功,铸就辉煌。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就意味着浪费精力,浪费能源,浪费生命,我们的未来就蕴涵于我们的时间之中,仔细审视一下你是如何利用时间的吧。

爱德华·埃弗雷特语重心长地说:“培养每一种优秀的品质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受人尊敬的人,就应以鹰一般敏锐的眼光仔细观察并抓住任何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弥补和挽回所有荒废的时间,抵制一切世俗的诱惑,克制所有感官的享受。”

良好的习惯铸就良好的性格

一位新手妈妈向一个资深医生咨询:“我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我的孩子最适宜?”“你的孩子几岁了?”医生问道。“刚满两岁。”“这么说,你已经浪费了两年的时间了!”医生皱着眉说:“我们的性格好比是密西西比河,而习惯就是那些汇集而来的一条条支流。”比彻说,“在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我们根本不可能截住大河的水流来区分哪些水到底是来自于哪条支流的,是来自红河、俄亥俄洲,还是阿肯色洲。我们也不可能捞挖出一粒沙子,仔细分析它们是从哪条山脉冲刷而来。依此,我们也就无法分辨出造就我们性格的到底是哪些习惯了。”“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一个好的习惯来源于持久的自我约束力,或者说是来源于对不良行为的抑制。然而,坏的习惯往往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就像杂草和芦苇一样,随时随地都能生长,它占据了美德之花的园地,使花园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地。恶习一旦扎根,要想根除,往往不止要花废10年时光!

一个人走出青春期之后,我们就很难在他身上再发现什么变化,除非他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故。但令人欣喜的是,一个人养成一种坏习惯的速度与养成一种好习惯的速度是相等的,而且,就像不良习惯会在污浊的环境中变得更糟糕一样,良好的习惯也会在清明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和升华。

一个历史学家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白痴的故事。这个白痴住在一座塔楼附近,他一天中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每当塔楼里钟声响起的时候跟着数钟声,几十年来没有一天停止过。突然有一天,钟鼓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响起,但是这个白痴却奇迹般地一丝不差地说出了正确的时间来,这个奇迹就是习惯创造的。

习惯不仅体现在个体的生命中,还将通过繁衍生息传给后代子孙们。关于酗酒的遗传性问题,德国波恩大学的佩尔曼教授曾经做过专门的研究。他跟踪调查了一个有酗酒习惯人的后代,包括分部在德国各地的孙子女、重孙子女,并将这些后代按照年代做了详细的列表。在这些人里面,佩尔曼教授重点调查研究了一个叫福劳·杰克拉的人,他于1740年出生,是个习惯性酗酒的酒徒,做过扒手,从20岁到1800年过世的40年间是一个纯粹的浪人。他的后代共有834人,其中有709人可以在当地的记录中查寻得到。这709人当中有106人是非法所生,144人以乞讨为生,还有62人靠救济度日。其中的女人里面,有181人做了红楼里的妓女。在这个家族里,有76人进过监狱,其中17人有杀人嫌疑。75年来,政府发放的救济金,仅这个家族就占有500万马克。

一个喜欢说大话的传教士,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对他说的话表示怀疑,这严重影响了教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损害了他自己的名誉,他的亲人们不止一次地劝说他改掉这个坏习惯,而他却回答说:“我知道这个习惯很不好,可有什么办法呢,我为它流的眼泪比太平洋的海水还要多啊!”最后他的亲人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帮助他,只好顺其自然了。

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会养成一些自然而然的习惯,这些习惯往往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很多时候,在不经意间,他们就会做出连自己都感到惊奇的事情。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说话的时候会有一些口头语或者肢体动作,比如有的人喜欢不停地去摸后脑勺;而有的人习惯将两只手放在一起擦磨;还有的人喜欢用脚尖不停地点地……“人们总是在不停地否认已经跟随了自己一生的习惯,”比彻说,“有一个中年人就是这样,他已经活了半个世纪了,突然有一天,在宴会上,他顺口很自然地说出了一句话,而这句话恰巧与他多年前的一个习惯相吻合。但是,中年人无论如何也不肯承认自己说过这样的话,几十年以来,他一直在逃避这个事实,否定这个习惯,但这个习惯却像他脸上的眼睛、鼻子一样显而易见。”

如果有一天人们见到上帝,问他在造人的时候是否按照某个模式——如果人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很难,那么第二次做的时候就会顺利得多,最终达到熟能生巧,毫不费力?上帝的回答一定是“没错,确实如此”。

记住,习惯是人类天性的一种模式,良好的习惯必将大大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要养成自制的习惯,放任是可憎的。”一个作家说,“要养成谨慎的习惯,粗鲁就是在贱踏美好的灵魂,犹如残暴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最恶劣的犯罪手段一样。”

曾有人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是,在被调查的几百位成功人士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定导致失败的罪魁祸首就是坏习惯。

人做到游手好闲很简单,放纵则更容易,但放纵的结果往往就是你不经意地结识了几个坏人,然后很自然地进了酒吧,而后好奇地喝了几杯烈性酒,又趁着酒兴赌了一把钱。但正是因为顺从了这几个坏人,浪费了一点时间,你的一生才变了质,长出了霉斑,最终腐烂了。

密西西比河的海拔比其岸边的新奥尔良区高出5到15米,惟一能够保护这个地区的就是沿河高大的防洪堤坝。1883年5月,堤坝上出现了一条小小的裂缝,河水缓缓地顺着裂缝流进来。起初,也许几个沙袋或者几包混凝土就能把裂缝堵住,但人们并没有重视它,就这样,几个小时过去了,原来的小裂缝已逐渐变成了大绝口,河水刹时间疯拥而至,人们终于看到了它,并且全力以赴想堵住缺口,但一切都太晚了,后果可想而知。这个例子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小的错误”极有可能演变成“大的错误”。

遵循习惯的规则可以支配行动

一个成熟的钢琴家平均每秒钟能弹奏24个音节。弹奏每个音节时,都经由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发挥指令传导到手指,然后再从手指传回到大脑,周而复使。手指弹出每个音节时都必需要做出3个动作——弯曲、抬高和至少一次的右移或左移,也就是说,手指在每一秒钟之内都要活动72下,而且每一下都要求意志的本能反应准确无误地指导手指动作的速度和力度统一不变,最终达到一个特定的地点。

做到这一点,对于有的人来说并不难,甚至与此同时他还可以与别人进行愉快而具针对性的谈话。因此,当一个人的第二本性在不断重复中形成时,并遵循习惯的规则完成时,一个人就完全可以由习惯来支配行动,将思想解放出来去做其他自己热衷的事情,或者进行更有意义的娱乐项目。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的大脑在不断发出命令指导身体的各个部分以某一种模式形成各种各样的习惯,而后再通过条件反射使这些习惯自动地进行。如此,神经系统就承担了大脑的一部分工作,使大脑有机会也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更高级更复杂的活动,人体的这种自然巧妙的做法不能不说是算了一个经济账。

人的一生要么是一片草坪,要么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因为每种习惯的养成要么是人们精心养护、自我抑制的结果,要么是任性放纵、我行我素的结果。

如果你邀请魔鬼的一个孩子来家里坐客,那么你的整个家就会因此而被魔鬼占领。所以说,一种坏的习惯与你的其他习惯是有着很大关系的。比如说,随意堆放日用品的这种坏习惯,会慢慢影响到你对办公用品或其他一切用品的摆放习惯,渐渐地,你的个性品格就发生了质变,最后会变成一个坏习惯构成的综合体。

当一个人突然发现在自己与说谎者之间画的是等号的时候,他往往会感到又气又急。显然,他并不愿意养成这种坏习惯,也不愿意给别人留下这样一种印象,但事实上,在他看清这个等号之前,不等号上那多出的斜线正因为他贪图小利而做出的种种虚伪表示的想法迅速缩小以至消失,最后,这种思想占有了他大脑的整个空间,使说谎变成了一种来自于大脑的自然而然的命令。

发现这种坏习惯后,起初,他也许还觉得轻而易举地就能克服,其实真正实施起来他就会发现,那是非常困难的。这个习惯像锁链一样紧紧地束缚住了他的一切,要想成功挣脱,需要经过一番痛苦的、细致的、持久的反复正确的行为,而且肯定要用无比坚定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的每一次行为,只有这样,他大脑皮层里的软组织里才能形成一种起抗衡作用的因素,最后取得成功。

人们对那些平时看来老实本分、斯斯文文但却从事犯罪活动的人常常感到费解,但是,如果人们能够仔细探究一下那些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轨迹,就会发现,从一开始这些轨迹就是弯曲的、变形的,就是那些他平常根本不在意的小事直接促成了他今天的犯罪行径。所有的专业教育和技术教育都基于同样的理论——当行为习惯的神经系统对刺激变得越来越敏感时,它做出反应的速度也必将越来越快。

我们总是容易忽视习惯对生理基础产生的影响力。同样一个行动,每重复一次,都会增加它再一次出现的概率。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种神奇的机制,这种机制倾向于不断的、甚至永久性的重复,而且这种机制灵活的机敏性也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地高升,初始的行为经过多次条件反射就成了一种自动的行为,不再受大脑的制约。

如果我们教育那些走上邪路的人放弃罪恶时,只传授他们仅仅用意志的力量就能够走出邪恶、重新做人的思想,而不把这种养成好习惯和建立新性格需要经过的艰苦历程向他们解释清楚,让他们做好充分准备,那么,对于正反任何一方,都是一件缺乏人道、缺乏透明度的事情。除非这个邪恶之徒具有超凡的意志力,否则即使他下定决心要去改变,但他明天的行为依然会是今天行为的重复。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不仅多数的母亲不了解习惯成自然的科学道理,我们的教育系统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要知道,习惯的养成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与之相比,其他任何学科的地位几乎都要黯淡无光。

那些刚刚走出邪恶之门,正走向光明之门的人们,往往并不清楚,也从未有人告诫他们,严峻的斗争并没有结束,考验仍将继续,他们必须以无比坚强的毅力和雷打不动的信念、意志力来控制自己的行为,果断地与黑暗的过去诀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径直走向光明之门。否则,一旦放松警惕,哪怕只一小会儿,沉淀在心中的欲望都会冲出来,而且在被发现之前将你捆绑拽回地狱,你此前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下了千百次的决心就会付之东流。

一个退伍多年的老兵买完菜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的左手提着一篮子鸡蛋,右手拎着一扇牛排。突然,路边玩耍的孩童高喊一声:“停止前进!立——正!”这位忠诚的老兵丝毫没有迟疑,立刻收拢双手、双脚做了一个标准的立正姿势,可怜的鸡蛋和牛排被摔到了地上。老兵的神经已经习惯了这种刺激,他的动作也早已成了一种习惯性的条件反射。“我发现,”圣保罗说,“法律的初衷是绝对纯净有益于我们的,但现在法律掺杂了有害物质。对于上帝为他的子民制定的法律我是举双手赞成、支持的。但在我的同伴那里,我看见的是另外一种法律,与我思想中的法律正好相反,到最后,我成了他们中惟一的异类,被他们包围着,感到无所适从。啊!快救救我,让我解脱吧!”圣保罗话中的法律指的是一种古时候的习俗,即把受害者的尸体与杀人犯面对面地捆绑在一起,直到杀人犯因被害者尸体发出的恶臭窒息而死为止。“如果我能够真正做一个崇高的人,我愿意付出所有的一切。我曾不止一次这样发誓。”一个恶习难改的人坦言,“可是,过不了多久,我就又会为一点点小利而犯罪。”

要想改变一种习惯,惟一的办法就是那句俗语——解铃还需系铃人。你原来是怎样养成这种习惯的,你现在就必须怎样来打破它。如果你原来一步一步走入恶习的深渊,那现在就要一步一步攀爬到顶峰。如果你当初是被诱惑所吸引,那现在就要坚定地拒绝它。千回百折,我们编成了个大绳索,但它却反过来将我们束缚住,伸出你的双手努力奋斗吧,想要重获自由的天空,惟有再千折百回解开绳索,不要放弃,不要灰心,要坚信勤劳的双手和纯净的智慧最终将解开束缚心灵的绳索。

好习惯在于克服不良的天性

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但却很难被压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绝。即使勉强施以压仰,只会使它在压力消除后更加猛烈。只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多少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

如果你想改变你的的某种天性,那么你开始时致力的目标既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目标太大会由于受挫折而灰心,目标太小则会由于收效缓慢而汇气。在努力中不妨作些能鼓励自己情绪的事情,犹如初学游泳者借助漂筏一样。在取得成效以后,再从严严难克制自己犹如练功的人可以缚着重物走路一样。这种苦练比较难,所以其效果就更好如果某种天性太顽强,太难克服,那么可以考虑以下办法:

要长时间地严格约束自己。比如有人每当生气时。就在心中暗诵26个字母以制怒。

一点一滴地逐渐做起。比如有人在戒酒时,就采用每天比前一大少喝一点的力、法,最后戒绝。

当然,如果一个人有毅力和决心,能断然强制自己彻底根除不良习性,那是最令人钦佩的——“灵魂最自由的人,就是那种一举挣断锁链的人。”

此外古人还认为,矫枉不妨过正,用相反的习惯来改造天性,这也是不错的。只是要注意,那另一极端不要是又一种不良习惯才好。

在建立某种好习惯的过程中,不宜持续紧张,以便有机会时时回顾一下努力中的成绩和失误。人不能太相信一种大性的克服,因为天性是狡猾的,它可以在你警惕时潜伏下来,当你放松时又再冒头。它就像伊索寓言中那只猫一样,虽然可以变成一个女人安安静静地坐在餐桌前,但当一只老鼠出现的时候,她就又情不自禁地要扑上去了。对于一个人来说,或者应该有自知之明地避免这种现原形的机会,或者干脆高度警惕地多用这种机会考验自己。

在私生活中,人的天性是最容易显露的。因为那时人最不必掩饰。还有就是在一时激动的情况下,激动使人忘记了自制。

有的人的天性与他的职业要求相适合,这是很幸福的事。但是,那些能强使自己做与其天性不相合的事业的人,则是有毅力的。因此,如在治学方面,对于最不喜欢的学科,就要强迫自己遵守固定的时间。但对于那爱好的学科,就不必如此,因为思想会自然带着你向前跑去的。天性好比种子,它既能长成香花,也可能长成毒草,所以你应当时时见,因为我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这种想法,使我们没有改进自己的余地,也在通往成功的路径仁设下了障碍。想象一下,10个当代最有名望的画家齐聚一堂,围绕着一张圆桌团团而坐,一起对摆在圆桌当中的一个苹果进行素描。每一个人画出来的苹果都不会一样,因为每一个人看到的角度都不相同。“意见”也有同样的道理。信念的异同,取决于身世与环境的各种因素,我们就是靠这些因素来决定我们的意见。固执己见的悲剧,在于它阻止了成长、进步和充实自己。它使我们自认为十全十美,但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人永远十全十美。固执己见者为了防卫自己的弱点,必然无法快乐而被孤立,这已是不争的结论。

你如何才能避免固执己见?只要你肯听听别人的想法,就可以做到。你的意见可能是错的,你应该有“闻过则改”的雅量。

固执己见是一种消极的癖性;心胸开阔才是应有的态度。前者会导致失败与孤立;后者则是获得成功与友谊的保证。

只要你肯向别人伸出友谊的手,只要你肯学习别人的长处,只要你了解别人和我们一样有获得成功的权利,你就不会再坚持己见了。你内心的成功元素会再度展开活动,而内心的失败元素自然就会偃旗息鼓了。

请记住19世纪美国诗人罗威尔的话:“只有蠢人和死人,永不改变他们的意见。”

严重的固执己见容易导致刚愎自用。

生命的意义就是改变。你每天的想法都会改变,道理很简单,因为你每天都不一样,而且每天的情况也不同,生命就是这个样子。自然界也因四季的变换而依序进展。你想象一下,如果一棵树在春天时倔强地拒绝抽发新芽,如果一朵花倔强地拒绝开放,如果一颗蔬菜或一粒果实倔强地拒绝生长或成熟,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你是否刚愎自用?你是否拒绝身体的改变与成长?你是否抗拒创造性的生活?抗拒微笑、友谊、宽恕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

16世纪的法国散文家孟达尼曾说:“刚愎与冲动,就是愚蠢的明证。”

要想从有限的生命中求取更多的生活,从小就必须开始革除消极感。这种感觉,是培育顽固、刚愎、忌妒与惰性的温床;这些习性能使你丧失抵抗力,而萎缩成微小的细菌。你是一枚微小的细菌,还是一个完整的人?答案在于自己内心。只要你能宽恕自己、友爱自己,你就能克服刚愎自用的心理。

但是择善固执与刚愎自用有所不同。假如你经过周详的考虑之后,发现你的信念对人类有价值,你应该为这个信念而奋斗。这并不是冥顽不化,而是建设性的决定。对你自己,对全人类,都有所稗益。

不要直接指出别人的错误

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曾对他的儿子作过这样的教导:“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

苏格拉底也在雅典一再地告诫他的门徒:“你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你一无所知。”

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指出别人的错误: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有可能带来难堪的后果。你以为他会同意你所指出的吗?绝对不会!因为你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打击了他的荣耀和自尊心,同时还伤害了他的感情。他非但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还要进行反击,这时,你即使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也无济于事。

永远不要说这样的话:“看着吧!你会知道谁是谁非的。”这等于说:“我会使你改变看法,我比你更聪明。”——这实际上是一种挑战,在你还没有开始证明对方的错误之前,他已经准备迎战了。为什么要给自己增加困难呢?

有这样一位年轻的纽约律师。他最近参加一个重要案子的辩论,这个案子牵涉到一大笔钱和一项重要的法律问题。在辩论中,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对年轻的律师说:“海事法追诉期限是6年,对吗?”

律师愣了一下,看看法官,然后率直地说:“不。庭长,海事法没有追诉期限。”

这位律师后来对别人说:“当时,法庭内立刻静默下来。似乎连气温也降到了冰点。虽然我是对的,他错了;我也如实地指了出来,但他却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脸色铁青,令人望而生畏。尽管法律站在我这边,但我却铸成了一个大错,居然当众指出一位声望卓著、学识丰富的人的错误。”

这位律师确实犯了一个“比别人正确的错误”。在指出别人错了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做得更高明一些呢?

罗宾森教授在《下决心的过程》一书中说过一段富有启示性的话:“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他错了,他就会恼火,更加固执己见。人,有时也会毫无根据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不同意他的想法,那反而会使他全心全意地去维护自己的想法。不是那些想法本身多么珍贵,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

利用痛苦的力量革除不良的行为或习惯

罗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很早以前我曾对烟酒和毒品避之惟恐不及,你可别以为那是我聪明,而我只能说那是我比较幸运。我之所以不喝酒,乃是因为在我还是个孩子时,有一次在家里见到有人喝醉酒而吐得一塌糊涂,那种痛苦的模样留给我极深刻的印象,让我知道喝酒实在不是一件好事。我还有一个对喝酒印象不佳的经验,便是一位好友的母亲留给我的,她胖得实在是不像话,约有200公斤重,每当她喝醉酒便会紧紧地搂着我,使我的脸上和身上沾满了她的口水。因而这使我对酒感到深恶痛绝,如今只要闻到别人嘴里所呼出的酒气,便会使我极不舒服。

然而啤酒对我来说又是另一桩故事。在我还是11~12岁时并不把啤酒当酒来看,那是因为父亲喜欢喝,而他又从来没有过我那位同学妈妈的坏毛病,事实上父亲喝起啤酒来的模样还真不赖,就因为他喝得也不多,所以我对啤酒的印象始终不坏,甚至于也希望学学家父喝酒的架式。

有一天我就真的学起父亲,想试试喝啤酒的滋味。于是请我妈也给我来上一罐。一开始她不同意,说酒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我并没接受,因为在我的印象里,爸爸喝酒的模样似乎告诉我啤酒实在是很好喝。我们经常会听不进别人的话,只相信自己的看法,而那天的经验使我认为我成长了不少。妈最后经不起我一再的央求,相信若是不给我一个难忘的教训,迟早我会到外头买来喝,于是她说:“好罢,你要学你爸爸是吗?那么就得像你爸爸那样的喝法。”

我不解地问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妈妈回答道:“你得一次喝足六罐啤酒。”

我听了自信地说:“没关系。”

当我尝了第一口啤酒,那种味道实在是难喝,跟我先前所想的完全不一样。可是为了面子我可不敢向妈承认,只好硬着头皮喝下去。当我喝完第一罐,便跟我妈说道:“好了,妈,我喝够了。”

然而母亲并没有饶我。她表情木然地说:“这里还有第二罐。”

随之便又拿了一罐,接着一罐又一罐。

当我喝完第四罐时反胃得厉害,我相信接下来的故事各位都能猜得出来,我把胃里的东西吐了出来,弄得厨房一片狼藉。这一阵折腾让我把啤酒的气味和呕吐的不舒服连在一块J,从此便对啤酒打消了先前的好印象,因而再也没沾过一滴啤酒。

也由于类似的经验使我没有染上吸毒的坏毛病。那是在我读小学三四年级时,有一次警察先生到学校来,放映了一部有关吸毒的可怕的电影,只见片中人物在吸毒后神志不清,甚至于疯狂地跳窗坠楼而死。当时我就把吸毒和吸食后的变态及死亡连在一起,日后连想尝试一下的念头都不敢有。可以说并不是我聪明,知道吸毒的可怕,而是有幸很早便有人告诉我,因而没有染上吸毒的恶习。

从罗宾先生的经历中你能学到什么呢?那就是如果能把极大的痛苦和任何行为或习惯连接起来,那么我们便会想尽一切办法,革除那些不良的行为或习惯,我们的整个人生也会随之大大地改变。

时刻警惕坏习惯危害身心健康

一个人的习惯,往往是别人都知道,而自己却是唯一不知道的人。

大自然利用惯性定律,维持宇宙万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小至原子的排列组合,大至星球的运行;一年四季、疾病与健康。生和死,形成井然有序的系统。

一粒橡籽可以长成橡树,一粒松籽萌芽会长成松树。大自然从来就不会出差错,让橡籽长出松树,或是让松籽长成橡树。这些都是我们所能看到的事实。然而我们却不容易看出来是一种力量造就了它们。同样的力量,使我们养成了习惯之后就不再改变。造物者只让人类有权利依照自己的欲望,养成适当的习惯。

有个时期,美国第一富豪盖蒂的香烟抽得很凶,有一天,他度假开车经过法国,那天正好下着大雨,地面特别泥泞,开了好几个钟头的车子之后,他在一个小城里的旅馆过夜。吃过晚饭后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很快便人睡了。

盖蒂清晨两点钟醒来,想抽一支烟,打开灯,他自然地伸手去找他睡前放在桌上的那包烟,发现是空的。他下了床,搜寻衣服口袋,结果毫无所获。他又搜索他的行李,希望在其中一个箱子里能发现他无意中留下的一包烟,结果他又失望了。他知道旅馆的酒吧和餐厅早就关门了,心想,这时候要把不耐烦的门房叫过来,太不堪设想了。他唯一能得到香烟的办法是穿上衣服,走到火车站,但它至少在六条街之外。

情景看起来并不乐观,外面仍下着雨,他的汽车停在离旅馆尚有一段距离的车房里。而且,别人提醒过他,车房是在午夜关门,第二大早上六点才开门。这时能够叫到计程车的机会也将等于零。

显然,如果他真的这样迫切地要抽一支烟,他只有在雨中走到车站,但是要抽烟的欲望不断地侵蚀他,并越来越浓厚。于是他脱下睡衣,开始穿上外衣。他衣服都穿好了,伸手去拿雨衣,这时他突然停住了,开始大笑,笑他自己。他突然体会到,他的行为多么不合逻辑,甚至荒谬。

盖蒂站在那儿寻思,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一个所谓的商人,一个自认为有足够的理智对别人下命令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离开舒适的旅馆,冒着大雨走过好几条街,仅仅是为了得到一支烟。

盖蒂生平第一次认识到这个问题,他已经养成了一个不可自拔的习惯,他愿意牺牲极大的舒适,去满足这个习惯。这个习惯显然没有好处,他突然明确地注意到这一点,头脑便很快清醒过来,片刻就作出了决定。

他下定决心,把那个依然放在桌上的烟盒揉成一团,放进废纸篓里。然后他脱下衣服,再度穿上睡衣回到床上。带着一种解脱,甚至是胜利的感觉,他关上灯,闭上眼,听着打在门窗上的雨点。几分钟之后,他进人一个深沉、满足的睡眠中。自从那天晚上后他再也没抽过一支烟,也没有抽烟的欲望。

盖蒂说,他并不是利用这件事来指责香烟或抽烟的人。常常回忆这件事,仅仅是为了表示,以他的情形来说,被一种坏习惯制服,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差一点成为它的俘虏!

常常做一件事就会成为习惯,而习惯的力量是很可怕的。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习惯的束缚。习惯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和行为所形成的。因此,只要能够掌握思想,养成正确的习惯,我们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我们既然有能力养成习惯,当然也有能力去除我们认为不好的习惯。

萧伯纳是英国杰出的戏剧作家、世界著名的幽默大师、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正是由于他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他的一生才过得成功并快乐。萧伯纳享年94岁,他不仅才思敏锐,有“当代人中最清楚的头脑”,还有着可与著名运动员相媲美的强健体质。

萧伯纳少年时代,其父就对他说:“孩子,要以我为前车之鉴,我干的事你都不要效仿。”原来,他的父亲喜欢乱吃东西,一顿饭吃很多的肉,喝很多的酒,并且整天抽烟,又不爱活动。

他听从了父亲的教导,从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萧伯纳成名之后,财富如潮水般地涌来,但他却毫不奢侈。在服装方面,萧伯纳讲究的是整洁、舒适、方便,从不追求华丽,不赶时髦,而且总喜欢穿棉织物品。

萧伯纳一生都坚持锻炼。每天很早起床,天天坚持洗冷水浴、游泳、长跑、散步,他还喜欢骑自行车、打拳。在70多岁时,他曾与当时世界著名的运动家、美国人丹尼同住在波欧尼岛上的一家旅馆,每天两人过着一样的生活:起床后洗冷水澡,接着游泳,然后躺在海边沙滩上进行日光浴。午后,他们还一块去长途散步。

萧伯纳在谈到良好的生活习惯时说:“卫生并不能治疗疾病,但能防止疾病,如果一个人过着合理的生活,安排适当的食物,就不至于生病。如果能够数十年孜孜不倦地坚持身心锻炼,保持乐观的态度,就一定能保持身心的健康,并且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我们想要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和生活的乐趣,我必须明白习惯的力量是如何的强大。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应时时警惕,去除那些危害我们生活的坏习惯。

懒散比腐蚀破坏性更大

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

懒惰是你不愿意或者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人们对生活中的一些消极情绪的反应。无论是于个人还是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懒惰都是一种堕落的、具有毁灭性的东西。懒惰。懈怠从来没有在世界历史上留下好名声,也永远不会留下好名声。懒惰是一种精神腐蚀剂,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爬过一个小山岗;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去战胜那些完全可以战胜的困难。

每个人都有懒惰的大性,而善于进行时间管理的人能够克服这种大性,使自己勤奋起来。单靠勤奋不一定能取得成功,但成功者无一不是勤奋的。懒惰的人在浪费时间的同时,也丧失了成功的机会。

在法国著名天文学家卡米尔·弗拉马隆身边曾有过一名懒惰而又贪睡的助手,由于他的失职,使弗拉马隆对星球的观察不止一次地遭到失败。有一次,这个助手又睡得错过了每天一次的夜间星球观察。弗拉马隆实在忍耐不住了,便生气地对他说:“又错过机会了!就在你睡觉的这段时间里,这颗星已经‘跑’了几亿公里了……现在你给我到草垛里找针去吧……”

据说血液循环的发现者哈维一生中共有121次休假,却没有真正休过一次,其中前61次用来做了实验,后60次用来搞研究。达尔文也说过:“我相信我没有偷过半小时的懒。”

真正的幸福和成功决不会光顾那些精神麻木、四体不勤的人们,幸福和成功只存在于辛勤的劳动和晶莹的汗水中。懒惰,只有懒惰才会使人们精神沮丧、万念俱灰;劳动,也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生活,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欢乐。任何人只要劳动,就必然要耗费体力和脑力,劳动也可能会使人们精疲力竭,但它绝对不会像懒惰一样使人精神空虚、精神沮丧。

那些游手好闲、不肯吃苦耐劳的人总是有各种漂亮的借口,他们不愿意好好地工作、劳动,却常常会想出各种主意和理由来为自己辩解。一心想拥有某种东西,却害怕或不敢或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劳动,这是懦夫的表现。无论多么美好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因而愈加珍惜它,人们才能从这种“拥有”中享受到快乐和幸福,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真理。

如果你有懒惰的习惯,那么从现在开始,安排你的日程,及早地摆脱这一习惯吧,否则你就会变成一个十足的懒虫。

不要找借口搪塞坏习惯

一个有怪习气的人就是本领再大,也不会有多少发展的空间。一些学识渊博、才华过人的人常常感到奇怪:为什么自己争取不到好的位置,其实他们不明白,自己的态度才是成功道路上的最大阻力。

良好的气质、儒雅的风度会对年轻人的未来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一个有良好风度的青年人,谁不愿意与他交往呢?而一个脾气占怪、态度恶劣的青年人,谁又会愿意与他交往呢?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所向往的是快乐和舒适,而不是冷酷与烦恼。

所以,一个有怪习气的人就是本领再大,也不会有多少发展的空间。一些学识渊博、才华过人的人常常感到奇怪:为什么自己争取不到好的位置,其实他们不明白,自己的态度才是成功道路上的最大阻力。

没有一个店主会喜欢那些行为粗野或无精打采的员工,他们喜欢的是生气勃勃、做事敏捷、令人愉悦的人。而那些浮躁不安、吹毛求疵、为人刻薄、惹是生非的人永远无法成为受欢迎的人物。

一些不易引起人们注意的琐碎小事,往往比一些人人都关注的大事,更易影响业务的拓展和事业的发展。对事业成功危害最大的莫过于不谦虚。缺乏谦恭的品质、为人狂妄自大的人不但在经营上易于失败,而且还将因为这些不良的习性而失去生活上的乐趣。每一个人都应该改掉足以妨害事业成功的种种不良习惯,比如举止慌乱、急躁不安、行走无力、言语尖刻等等,因为这些小习惯都会成为造成失败的原因。

你最好能把所有对成功不利的小习惯记录下来,然后对照自己犯了哪些错误,并研究出怎样来改掉这些习惯。如能这样做,将来一定能取得奇迹般的收获。

很多人在无意中养成了不肯谦恭。自高自大的习惯,结果阻碍了他们的成功。所以,凡是渴望成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平时的习惯作深刻的检查,把那些会妨害成功的劣习一一检举出来。如果你真的发现自己确有某些不良的做法,就要勇于承认,不要用借口来搪塞过去,而要将这些不良习惯逐一改正过来。若能持之以恒,必然会有大的收获。

学会说“不”能节省大量时间

俄国十月革命前的某一天,植物育种家米丘林正在植物园里工作。忽然,他家里的人跑来说:“有位市长先生想要见见您。”米丘林头也不抬,仍在工作。家里人又大声地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米丘林摆摆手。接近米丘林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在他眼里,一分一秒都是宝贵的。他常常把工具随时放在身边,为的是用的时候不必到处找,节省时间;他的手杖上有尺寸,为的是散步时也能测量树木的高矮,一物多用,节省时间。“您知道,这可是一位市长……”家里人强调说。“我一分钟都不愿意白白度过!”说完,米丘林又忙着去修理——棵果树了。一也许米丘林的“处世方式”值得商榷,但他珍惜时间的思想是非常值得借鉴的。而生活中有许多整天“瞎忙”的人,恰恰就是因为不懂得自己有权“拒绝别人”,不知道该如何说“不”。

英国作家毛姆在小说《啼笑皆非》中讲过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位小人物一举成为名作家了,新朋老友纷纷向他道贺,成名前的门可罗雀同成名后的门庭若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毛姆为我们描写了这样一个场面:

一位早已疏远的老朋友找上门来,向你道贺,怎么办呢?是接待他还是不接待他?按照本意,自己实在无心见他,因为一无共同语言,二来浪费时间;可是人家好心好意来看你,闭门不见似乎说不过去。于是只好见他了。见面后,对方又非得邀请你改日到他家去吃饭。尽管你内心一百个不乐意,但盛情难却,你不得不佯装偷说地应允了。在饭桌上,尽管你没有叙旧之情,可是又怕冷场,于是又得强迫自己无话找话。这种窘迫相可想而知……来而不往非礼也,虽然你不再愿意同这位朋友打交道,但你还是不得不提出要回请朋友一顿。你还得苦心盘算:究竟请这位朋友到哪家饭店合适呢?去第一流的大酒店吧,你担心你的朋友会疑心你是要在他面前摆阔;找个二流的吧,你又担心朋友会觉得你过于吝啬。

学会拒绝别人,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诚然,与人交往和帮助别人是重要的。尤其是主动的帮忙更会爱到欢迎。但是,如果您是被某种心理的压力所迫,对一切都点头答应,实际上是在屈服于另一种性质的某些动机,例如需要得到别人接受或赞扬,害怕给别人带来不快和麻烦,希望别人对您感恩,有朝一日得到报答,等等。懂得珍惜时间,就应该学会说“不”。这里就有必要提醒大家:当自己不是心甘情愿时,别害怕讲“不”字。那么在什么场合应该说“不”呢?

①当别人所期待的帮助是完全出于只考虑他个人利益的时候。假如一个朋友打算请您深夜开车送他到机场。而你确信他可以“打的”去,而如果你去送他,不但影响一夜睡眠,还会影响次日安排,你就要考虑拒绝。当然,如果他是顺路想搭你的车,只是要你等他几分钟的话,你就应尽力帮忙。

②当有人试图让您代替完成其份内工作时。偶尔为别人替一两次班关系不大,如果形成习惯,别人就会对你产生依赖性,变成你义不容辞的义务。

③你准备晚上写点东西或做点家务,朋友却邀请你去打牌。如果是千里之外的朋友偶然来聚当然另当别论。

当然生活中的类似场合远不止列出的这些,总之,只要考虑到可能给自己带来某些不方便,就要考虑说“不”,除非因此会给别人带来更大的麻烦。

也许你会说:我何尝不想拒绝,但该怎样拒绝呢?以下有几个建议:

①立即答复,不要使对方对你抱有希望。

请不要说:“我再想想看”,或“我看看到时候行不行”等等。明确地告诉对方:“实在抱歉,这是不行的。”

②如果您想避免生硬的拒绝,就提出一个反建议。

假如朋友打电话问道:“今天晚上去跳舞吧!”你不想去,就可以说:“哎呀,今天可不行,改日我邀请你吧!”

③不要以为每次都有必要说明理由。

在很多时候,你只要简单地说一句:“我实在有更要紧的事要做。”就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谅解。

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过多参与不必要应酬的危害,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该拒绝别人,并且在拒绝的时候采取正确的方法,我们就能因此而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不至于因此而发生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把坏习惯从身上打扫干净

一个人的坏习惯总是成为办事说话的不利因素,如何克服坏习惯,是每个人都应面临的选择。成大事者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让坏习惯在自己身上漫延,而是想办法一定要把身上的坏习惯“打扫于净”,以便获得更多的良好习惯。有很多人就是因为败在坏习惯上,不可不加以重视。

人是有习惯性的。所谓习惯就是习以为常的行为定势,如吃饭、穿衣、思维、对人对事等的一定程序。就如同一张纸,一旦以某种方式折起来,下一次它还会按照相同的折线被折起;或是衣服、手套等会因为使用者的使用,而形成某些褶痕,这些褶痕一旦形成,就会永远存在。人的习惯也是这样,它因为重复而被形成,一旦形成就会如衣服或手套的褶皱一样难以改变。习惯是后天养成的;并由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在你有意识、无意识时都会自动地、轻而易举地表现出来。

众所周知,自我克制是成大事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成功人士坚强意志力的体现。而自我克制的重要训练方式就是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随时“修行”。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习惯,克制坏习惯,才有可能在事业上成大事。因为习惯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品质,习惯可以成为你仁慈的主人,也可以成为你残忍的暴君;它既可成为你美德的源泉,也常是恶行的终极原因;习惯往往是成功的坚实基础,却也常常是为失败设置的陷阶;良好的习惯能使我们走上成功之路,而不良习惯却只能使我们走向失败——甚至毁灭的深渊。

你不相信习惯的力量吗?那么你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一个穷人机缘巧合得到了一本从亚历山大帝国图书馆中流失出的书。打开一看,在这本书里藏着一样非常有趣的东西——一张薄薄的羊皮纸,上面写着点铁成金的秘密。讲的是有一块小圆石头能把任何普通金属变成纯金。羊皮纸上记载着:这块奇石在黑海岸边可以找到,它与千千万万的石头在外观上没有两样,找到它的惟一方法是靠触觉——普通石头摸起来是凉的,它却是温的。于是这个穷人变卖了所有的家当,带着简单的行囊,露宿黑海岸边,开始摸石头,为了避免重复摸石头,他每捡一块石头就丢到海里去,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地过去了,他仍然坚持着。突然有一天,他捡到一块石头是温的,他竟然习惯地扔到了大海里。因为这个动作太根深蒂固了,以至当他梦寐以求的宝贝出现时,他竟麻木不仁,没有知觉,而由于习惯,下意识地把它扔掉了,从而使多年的等待与梦想成为泡影。

习惯又不都是起积极作用的,习惯又分为好习惯与坏习惯,好习惯当然是成大事的功臣,而坏习惯则常常是失败的罪魁祸首。正是因为习惯在不经意间作用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所以坏习惯往往会成为成大事的绊脚石——尤其对于意志不坚强的人,坏习惯往往会成为一个残酷的暴君,统治及强迫人们违背他们的意志。

不良的习惯会使你失去“幸运”,使你对机遇视而不见,阻碍你开发自己的潜能,它甚至会使你精神紧张乃至崩溃。

有一位大公司的高级主管,常常觉得自己充满了紧张、焦虑和闷闷不乐,他知道自己状态不佳,却又无法停下来,于是向心理医生求助。心理医生帮他找到了原因,原来他老有一种“没有止境,做不完又必须做”的感觉,而这又归功于他做事拖拉的坏习惯。这位高级主管有两间办公室,三张办公桌,到处堆满了有待处理的东西——他常常由于一时的惰性,而把报告等留到“待会再处理”。这样他的办公桌上不久就堆满了待复信件、报告、备忘录等。更为严重的是,一个时常担忧万事待办却又无暇办理的人,不仅会感到紧张劳累,而且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和胃溃疡。

其实有办事拖拉这种坏习惯的人很多,他们惯用的口头禅是:“好,放在那里,我一会来办。”结果过了好长时间,他就会觉得要办的事太多了,从而紧张、烦忧。这样的人怎么能成大事。成为富翁?他们缺的是顽强的毅力——改掉坏习惯的意志力。

解决拖拉的办法是克制自己的惰性,养成“现在就干”的好习惯。在接受心理医生的咨询后,那位高级主管请医生去他办公室参观。令医生吃惊的是,他改变了——当然桌子也变了,他打开抽屉,里面没有任何待办文件。“6个星期以前,我有两间办公室,三张办公桌。”这位主管说道,“到处堆满了有待处理的东西。直到跟你谈过之后,我一回来就清除了一货车的报告和旧文件。现在,我只留下一张办公桌,文件一来便当即处理妥当,不会再有堆积如山的待办文件让我紧张烦忧。更奇怪的是,我已不药自愈,再不觉得身体有什么毛病了。”

真正的成功人士深知一点点坏习惯很容易把人从成大事的神坛上拉下来,因而时时注意。下面是“习惯”的一段自白:“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与你亲密无间。成功和失败,对我毫无差异。培训我,我会为你赢得世界。放纵我,我会毁掉你终生。”

谁都不愿毁掉终生,尤其是渴求成大事并为之奋斗的人们,坏习惯是快乐的死敌,是成大事的死敌。日积月累,很多坏习惯就会深入你的潜意识中,要想成大事,就必须有信心,有力量去改变它。

因此,你必须有一面心镜,照照自己,看有哪些坏习惯,哪些习惯使你不能享受美好人生?哪些习惯使你陷人困境而不能成功?

比如:你有没有这样一些习惯:

不能按时完成各种事情,而总想拖上一拖;

办公桌上乱七八糟;

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花过多的时间看电视、上网;

你是否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打断别人谈话而急着插嘴。

或者你还有一些其他的坏习惯,先在脑海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拿出笔和纸,把那些阻碍你快乐和成大事的不良习惯一一记下。再想一想它们在你心理上留下了什么?它对你的现实带来了什么?你有哪些改掉坏习惯的措施。

最后,我们想提醒你,伟大的生活基本原则都是包含在大多数人永远不会注意的、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同样,真正的机会也藏匿其中。改掉坏习惯确实很难,因为就如河流很难改变天长日久而形成的河道一样,习惯是你心灵的河道,一旦形成很难改道,但并不是不可能做到。如果你有足够坚强的意志力,并采取简单有效的措施(如从容易做的小事做起),你就可以开辟新的心灵河道——用新的好习惯代替原有的坏习惯。

当你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你就会尽可能快地成为一个受人爱戴的成功人士。

改变工作中的不良陋习

对于那些不能成大事的人而言,工作时重复旧习,不善于从一件小事开始观察改变和突破,是一种不良的习惯之一。如何反其道而行之呢?

有一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他的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他在公司做的工作,连小孩都能胜任,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

石油罐在输送带上移动至旋转台上,焊接剂便自动摘下,沿着盖子回转一圈,作业就算结束。他每天如此,反复好几百次地注视着这种作业。

没几天,他便开始对这项工作厌烦了,他很想改行,但又找不到其他工作。他想,要使这项工作有所突破,就必须自己找些事做。因此,他便集中精神观察这焊接工作。

他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结束。他努力思考: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呢?

一次,他突然想: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够节省成本?

于是,他经过一番研究,终于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但是,利用这种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并不实用。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的发明非常完美,公司对他的评价很高。不久便生产出这种机器,改用新的焊接方式。

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一滴”却替公司带来了每年5亿美元的新利润。

这名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美制油业95%实权的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改良焊接剂”改变了洛克菲勒的人生。他成大事的关键在于:普通人工作时往往会忽略的平凡小事,他却特别注意。

不管是谁,想要在工作习惯上有所突破先要考虑的是:“我想做什么事?”或是“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了这种强烈的目的意识,你才会集中精力,并调动过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有意或无意中使你所关注的事情有所突破。

人并非生来就具有某些恶习和不良习惯,而是后天慢慢养成的。对于我们的生活和事业来讲,有些习惯虽然不好,但它们可能无碍大事,不会产生直接的冲突和严重危害;而有些则是我们成大事的大敌。对于后者,我们应该努力改正,并坚决摒弃,否则,这些恶习会影响我们终生。通常见的不良工作习惯有:

总是杂乱无章

芝加哥和西北铁路公司总裁罗兰·威廉斯说过:“那些桌上老是堆满东西的人会发现:如果你把桌上清理干净,只保留与手头工作有关的东西,这样会使你的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而且不会出错。我把这一点称为好管家,这也是迈向高效率的第一步。”

如果你到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参观,就会看到天花板上有几个醒目的大字,那是诗人波普所写的:

秩序是防止工作混乱的第一要律。

秩序也应是商界和生活的第一要律。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很多人的桌上老是堆满了文件和资料,可有些东西一连几个星期也不曾行一眼。一位新奥尔良的报刊发行人告诉过我,他的秘书有一天为他清理办公桌的时候,终于找到了失踪两年的打字机。

当你的办公桌上乱七八糟、堆满了待复信件、报告和备忘录时,就会导致你慌乱、紧张、忧虑和烦恼。更为严重的是,一个时常担忧万事待办却无暇办理的人,不仅会感到紧张劳累,而且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和胃溃疡。

缺乏组织能力

在组织工作中,许多人常因不懂得授权他人,因而提早进人挫败的坟墓。这些人事必躬亲,结果被那些烦琐细节所淹没,难怪他们常常感到匆忙、忧烦、急躁和紧张。我们知道学会授权给别人是非常困难的,至少对很多人是这样。尽管如此,身为主管的人员还是得学习如何委派他人,否则永远免不了疲于奔命,因为你终究只是一个人!

不分轻重缓急

白手起家的查理·鲁克曼经过12年的努力后,被提升为派索公司总裁一职,年薪10万,另有上百万其他收入。他把成功归功于杜赫提谈到的两种能力。鲁克曼说:“我每天早晨5点起床,因为这一时刻我的思考力最好。我计划当天要做的事,并按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好安排。”

全美最成功的保险推销员之一弗兰克·贝特格,每天早晨还不到5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