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戏台倩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0 09:19:41

点击下载

作者:王丽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广东戏台倩影

广东戏台倩影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可见,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其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以及人民幸福。

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从来就蕴含着深刻的发展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把我们人类看作自然世界的和谐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我们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华文明的大力弘扬,我们要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我们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想。

因此,美丽中国不仅表现在江山如此多娇方面,更表现在丰富的大美文化内涵方面。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大地之魂,二者完美地结合,铸就了真正的美丽中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的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最辉煌最灿烂的中华文明。

五千年来,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伟大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广博性,并充分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神奇的文化奇观。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根和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更加优秀的新的中华文化,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

总之,要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宏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与文化风采,让美丽中国更加辉煌出彩。

为此,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丛书。主要包括万里锦绣河山、悠久文明历史、独特地域风采、深厚建筑古蕴、名胜古迹奇观、珍贵物宝天华、博大精深汉语、千秋辉煌美术、绝美歌舞戏剧、淳朴民风习俗等,充分显示了美丽中国的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丛书唯美展现,美不胜收,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雅,具有很强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感受到美丽中国丰富内涵的方方面面,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

粤剧

粤剧又称“广府戏”或者“广东大戏”,是广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糅合了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戏曲艺术形式。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还走出国门,流行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美国、加拿大和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广大地区。粤剧最初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戏棚官话”。到了清末,广东当地的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便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周总理说过:“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从此,“南国红豆”成为粤剧的美称。

元末明初粤剧开始萌芽

那是元末明初的时候,社会上出现了“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社会局面。

读书人的社会地位低下,以至于沦落到仅仅比乞丐稍微高一点的地位,于是很多读书人不得不开始另寻生活,那就是依靠自己的学问,加入在元代兴盛起来的曲艺大军之中。随着越来越多读书人的加入,各地的戏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壮大。

在这个时期弋阳腔已经开始在广东流行,江西、湖南戏班及昆班、徽班经常进入广东演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艺人就留在了广东进行表演。

当时广东出现一个非常有名的青衣花旦演员,她的名字叫张乔。张乔,原籍江苏苏州,出生于广东,她的母亲是苏州昆腔艺人。

张乔从小在母亲的影响下,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昆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但唱腔抑扬顿挫,而且身段也把握得十分到位,完完全全地继承了母亲所擅长昆剧声腔华美婉转悠长,表演手法唯美含蓄,儒雅而又风流的特征。

张乔一经登台演出,很快就获得了成功,短短的时间内就红遍了大半个广东省。就在张乔红得发紫的时候,广东本地戏的代表钱先生,与外来广东唱戏的孙先生的代表,不约而同找到了张乔的家里,希望张乔能加入对方的团体。

钱先生对张乔说道:“张乔小姐,您是咱们土生土长的广东人,现在咱们广东本地班与外江班的比拼正在紧要关头,希望您能够站出来,加入本地班,和我们一起将外江班这些外来的艺人比下去。”

孙先生听到钱先生的话后,非常不高兴地说道:“钱老板,您怎么说话呢?什么张乔小姐是你们广东人?她跟她母亲学的昆腔,祖籍还是我们江苏苏州。不论是昆腔还是苏州,这些都是不容改变的事实。张乔小姐就算要加入戏班,也只能加入我们外江班,跟你们的本地班一点关系都扯不上。”

张乔听到双方的话,非常难以做出回答。双方说得都对,都有各自的道理。可是张乔并不愿意轻易地答应任何一方。因为张乔从小就酷爱戏曲,她一直盼望有朝一日能够将外来的戏曲与广东本地的戏曲进行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戏派,属于自己的戏派。

于是张乔拒绝了本地班与外江班双方代表的好意,潜下心来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戏曲水平,准备厚积薄发,有朝一日形成一个新的流派。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若干年之后,张乔终于经过努力将流入广东的海盐南戏、弋阳南戏、昆山南戏以及梆子戏等多种南戏腔调,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后,逐步形成了以梆子、二黄为主的广东省地方剧种。而张乔也在我国戏曲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粤剧源自南戏,旧称“广府大戏”,发源于佛山,粤剧的定名说来有趣,它似乎先定名于国外。早在汉代,佛山的表演艺术已十分盛行。

自明代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等地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汉族戏曲之一。粤剧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南方一大剧种。

在明代成化年间的广东地区,学戏并没有被保守的人士所接受。当时广东惠州市博罗县石湾镇太原籍霍氏族谱中,就有禁止本族良家子弟学戏的族训。

后来,广东当地才渐渐出现以外地人为主体的戏班,并过渡到本地人为全体的戏班。为区别两者,前者被称为“外江班”,后者被称为“本地班”。

本地班建立的初期,主要区别在组班的人员。本地班是由本地人组成,主要是指本地艺人组成的专业戏班。但有时候也可以包括一些农民季节性演出时临时组成的戏班。

就这样,流入广东的海盐南戏、弋阳南戏、昆山南戏以及梆子戏等多种南戏腔调,逐步形成了以梆子、二黄为主的广东省地方剧种,这就是早期粤剧的雏形。

后来,粤剧又吸收了安徽的徽剧、湖北的汉剧、湖南的湘剧和祁剧、广西桂剧等剧种的营养,使得粤剧所演的剧目、唱腔、音乐、表演方式等,与这些剧种大致相同。

据有关资料表明,明代嘉靖年间,粤剧开始在广东、广西流行。活跃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学者归有光,在他所编写的《庄渠遗书》里,记录了当时广东地区的一则《谕民文》说:

倡优隶卒之家,子弟不许妄送杜学……不许造唱淫曲,搬演历代帝王,讪谤古今,违者拿问。

明末清初,广东本地戏班活动的中心,主要是在广东佛山一带。据记载,1658年,佛山当地富户在灵应祠祖庙前建起了华封戏台,台上演戏的鼓、桌、什物一应俱全。

清代康熙年间,华封戏台改名为“万福台”。戏台分前后两部分,前台以金漆木雕为布景,具有强烈的舞台效果。整个万福台还采用拱形结构,无论站何处,所能听到的音质基本相同。

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个戏台还保存完好,是广东最华丽精巧、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古戏台,也是粤剧发展的历史见证。知识点滴自清代中期以来,佛山作为粤剧之乡,粤剧戏班的第一台戏必先在万福台演出,以图吉利并检阅阵容,然后再到四乡巡演。过去,各行业一年一度贺师傅诞日的演出、徒弟满师请戏演出、秋收之后的酬神等演出,都会选在万福台,这使得万福台上笙歌不断,好戏连台,一年之中鲜有不上演歌舞之日,因此到这里看大戏成了佛山及周边乡民最重要的娱乐活动。每当粤剧演出时,万福台台前空地常常是人头攒动,一派“万人围看琼花”的热闹、祥和景象。

建琼花会馆标志粤剧成熟

“琼花”“吉庆”和“八和”是粤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3个著名的会馆。

曾有这样的说法:未有“八和”,先有“吉庆”,未有“吉庆”,先有“琼花”。

琼花会馆的出现,标志着粤剧进入了成熟时期,在粤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那是清代雍正皇帝时期的一个清晨,天色刚蒙蒙亮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马背上坐着一名男子,男子双手抓着缰绳,双腿夹紧马腹,挥舞着马鞭抽打马股,慌慌张张地向涿郡的方向奔去。

半个时辰之后,一队官军出现在男子逃跑的路上,为首的军官不断催促着:“快点,都快点,别让摊手五跑了,那可是万岁爷点名要抓的钦犯。要是让他跑了,咱们都得挨板子。”

要说这个摊手五,名伶张五,那可是当时北京四九城的名人。不论在民间还是官方都赫赫有名,是当时四九城最有名的名伶之一。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得罪了皇家,被雍正皇帝下令通缉,不得不离开北京城外出逃生。

几个时辰之后,在京杭大运河的码头,摊手五卖掉了马匹,登上了南下杭州的渡船,看着渐渐消失在眼前的北京城,他一颗悬着的心稍微安稳了一些。

几个月之后,摊手五几经辗转来到了广东佛山,他隐姓埋名混迹在佛山镇大基尾,上了一条红船,加入到当时广东艺人的行列,重操旧业。

摊手五在北京城的时候,就凭借一身的本事红遍曲艺界,来到了广东之后很快也称为当地曲艺界的魁首,短短时间内就打拼出一片属于他自己的新天地。

摊手五精通京戏、昆曲,对各种角色都有非常深透的理解,尤其是对生、丑两个角色最为精通。他的唱功也非比寻常,腔调拿捏得非常到位,配合动作,身形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一时间摊手五所在的红船,红透了整个广东,前来看他唱戏的人络绎不绝,不但有本地人,而且还有从福建、广西甚至台湾来的观众。

随着摊手五的名气如日中天,他所在的佛山镇大基尾成了伶人的天堂,而在摊手五的身边也聚拢了很多当世优秀的伶人以及非常有潜力的学生。

摊手五看到戏曲在欣欣的荣的佛山发展,决定在这里建立一个专门教习艺人曲艺本领的机构。这个机构不同于以往的戏班子,规模要大。

于是摊手五给这个机构起名字叫作“琼花会馆”。自从琼花会馆成立之后,立刻就成为广东曲艺界的核心,无数的伶人趋之若鹜。随着时间的推移,琼花会馆成为南戏的标志,就像是武林江湖的少林与武当一样。

琼花会馆的产生在麦啸霞所撰的《广东戏剧史略》里有记载:

雍正继位……时北京名伶张五号摊手五……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戏昆曲授诸红船子弟,变其组织,张其规模。创立琼花会馆。

清代道光年间,吴荣光编写的广东省《佛山忠义乡志》记载:

镇内有会馆凡三十七,琼花会馆建筑瑰丽,为会馆之最。

琼花会馆坐落于“优船聚于基头,酒肆盈于市畔”的大基铺,即后来佛山市红强街区。会馆门口有4条大柱,还有个亭子。馆门口的牌匾是“会馆”两字,全馆的面积比当时的祖庙还大。

琼花会馆共分3进,第一进是钟鼓,继后有可拆可合的临时舞台;第二进是琼花宫大殿,大殿前是天阶;第三进是会所,每当戏行祖师华光帝诞辰的日子,戏行的艺人们就汇聚琼花宫大殿祭祀华光帝。

琼花会馆附近,就是佛山大基尾河边的琼花水埠,方便坐红船的伶人上岸或到其他地方演出。据说伶人最初雇用紫洞艇作为戏船,后来加上风帆,又在船身绘画龙鳞、菊花图案,船头髹成红色,因而称为“红船”。

作为粤剧的行会,琼花会馆有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会馆内设慎和、兆和、庆和、福和、新和、永和、德和、普和8堂,分别统管所属会众。琼花会馆的出现,说明佛山已成为当时粤剧发展的中心,粤剧在当时已经是盛极一时。

摊手五在这里以京剧昆曲教授粤剧艺人,建立了“琼花会馆”。这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组织,佛山遂被称为粤剧的故乡。

当时,佛山多迎神赛会,逢神诞必要上演粤剧。

清代有一首竹枝词描写了这一盛况说: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年,万人围住看琼花。

清代乾隆年间,广东一带比较安定,商贸发达。佛山更是商帮荟萃,娱乐要求更加兴旺,因此吸引了100多个外省戏班来广东演出。这些外省班主要来自江西、湖南、安徽、苏州等地。

另外,广东省西部“下四府”,即高州、雷州、廉州、琼州的演戏活动也很频繁。每年的关帝、天妃、冼夫人一类神诞,都有演戏迎神的习俗。

粤剧早期化妆流行浓脂厚粉,但是所用化妆品比较简单。小生不抹胭脂,最多是画黑少许眉毛,花旦只是涂上粉。

根据行内习惯,所有角色都是自行照着镜子化妆。一般旧式化妆是先拉紧脸部皮肤,用布条扎着头发,用白色颜料画了个底稿,确定线条对称勾正,然后才正式填上其他鲜艳颜色。

对于净角的化妆,行内称呼为“开面”。先用白色颜料描画底稿,在眼睛及口部附近涂上黑色,把眉毛画得长长并向上翘来表现威严,在其他的地方涂上红色,就完成整个“开面”过程。当然不同行当各有其独特的化妆方式。丑角常有一个大白点在脸的中央。

其实,化妆颜色以红、黑、白、蓝、黄为主。红色代表血性忠勇,黑色代表刚耿忠直,白色代表奸恶阴险,蓝色代表狂妄凶猛,黄色代表剽悍干练。知识点滴清代初期,佛山戏剧活动相当兴盛,因不断吸收广东音乐、民谣曲律,改用粤语演唱,融入南派武术,使用大锣、大鼓、大笛、喉管,形成了生动传神、语言通俗、声腔独特、武打新奇的风格,是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一大地方剧种——粤剧。粤剧戏班以红船作交通工具巡回演出,故粤剧艺人又称为“红船子弟”。据记载当时佛山镇方圆十数里之地已有大小戏台30余个。可见当时粤剧活动之盛。

八和会馆象征粤剧定型

1854年,有粤剧艺人参加农民起义,粤剧被了禁演15年之久。

在禁演期间,有些粤剧艺人加入徽汉等剧的外江班,挂京、汉、徽、湘等皮黄戏班招牌演出,因而促成梆子与二黄的合流。

粤剧解禁后,本地班表演方式改变很多,声腔已经吸收了二黄的特征,并能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大腔演出。当时,粤剧的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丑十大行当。

那是1889年的时候,在广州黄沙旧地海旁街,街头人头攒动,广州市内的各界名人不约而同地都出现在这里,整个广州一下子就沸腾了起来。

人们纷纷在猜测究竟是什么人有这么大的面子,竟然能够请来这么多的名流。为了弄清楚这里究竟会发生了什么事情,越来越多的人涌到了这里。

人们聚集在黄沙旧地海旁街,发现这里的大门以及墙壁被人粉刷一新,大门两侧挂着象征着喜庆的红灯笼,红灯笼两边的墙壁上插着长长的竹竿,竹竿挑着鞭炮,鞭炮从高处垂到地面。

大门前站着8个身穿华服的男人,他们站在门前接待着来宾,在他们头上是一块硕大的盖着红布的牌匾,因为牌匾罩着布,所以没有人能看清后面写的什么字。

随着礼仪官一声高喊:“吉时到!”

鞭炮被点燃,清脆的响声立刻传遍了整个街道,在人们的注视中,8个人共同用竹竿挑下门匾上的红布,“八和会馆”4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人们进入了会馆院内,发现场地中央搭建着一座戏台,在戏台四周是一幢二层建筑,第一层整齐摆放着板凳,第二层是独立的包房。

就在这个时候,刚才门口迎接客人的8个人之中的一人走上戏台,向周围作揖说道:“谢谢大家光临咱们八和会馆,我邝新华谢谢大家的捧场。进咱们八和会馆的人,毫无疑问都是看戏的,我在这里向大家保证,今天一定会满足各位要求。下面表演开始!”

随后一阵鼓乐声响起,后台的艺人纷纷上台,给来宾送上了一台台精彩纷呈的表演,看得台下观众直呼过瘾,叫好连天。

随着演出成功,八和会馆立刻名满广东,他们不但在整个广东省赫赫有名,而且还到广东周边的省市一些地区进行表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八和会馆的建立以及在当时对广东戏曲的影响,标志着粤剧终于成熟定型了。

在当时,建八和会馆的费用,都通过全行在每逢闰月休业的时期举办义演,扣除工资后筹集的。另外,凡是入会会员都需要付出白银一两作为份金。

八和会馆共分八堂,作为粤剧艺人住宿之用。这八堂是兆和堂、庆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

按八和会馆的规矩,不同的行当被安排居住不同的分堂。如,小生、正生及大花面具住兆和堂,二花面、六分住庆和堂,花旦住福和堂,丑角住新和堂,武生住永和堂,五军虎及武打家住德和堂,接戏卖戏的住慎和堂,棚面的音乐人员住普和堂。

另外,由于演职人员很多,八和会馆还设有方便所、养老院、一别所、小学、何益公司。其中,方便所就是医疗室,一别所就是安排逝世艺人后事的地方,何益公司就是戏箱行。

八和会馆会员众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后期实行行长制度,各行行长都是全体人员推举出来。首任八和会馆会首的邝新华,不但是同治中兴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演过《苏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陈情》等名剧。

与此同时,在广州,各地粤剧艺人先后建成了河南、广庆、海珠、乐善、南关等戏院。不久,调剂戏班演出的宝昌、宏顺、怡顺、太安等演出团体,也应运而生。它们都活跃于广州、香港、澳门等地表演。

在这之后,粤剧在剧目内容和表演艺术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目不断涌现。如《梁天来告状》《王大儒供状》《蛋家妹卖马蹄》等相继出现。同时,演员们又在戏棚官话中,加插广州方言演唱。

粤剧的剧目繁多,早期的传统剧目,江湖十八本,全为早期演员的“开山戏”。

19世纪60年代末,有所谓“大排场十八本”,即《寒宫取笑》《三娘教子》《三下南唐》《沙陀借兵》《五郎救弟》《六郎罪子》《四郎探母》《酒楼戏凤》《打洞结拜》《打雁寻父》《平贵别窑》《仁贵回窑》《李忠卖武》《高平关取级》《高望进表》《斩二王》《辨才释妖》以及《金莲戏叔》。

后来又有“新江湖十八本”:《再重光》《双国缘》《动天廷》《青石岭》《赠帕缘》《困幽州》《七国齐》《侠双花》《九龙山》《逆天伦》《和为贵》《闹扬州》《双结缘》《雪重冤》《龙虎斗》《西河会》《金叶菊》《黄花山》。

19世纪90年代初,则出现了重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黛玉葬花》《苏武牧羊》等,又称为“大排场十八本”。

继承了民间传说、京剧昆剧等著名剧目,加上唐涤生所创作的剧目,使著名粤剧非常丰富。如《帝女花》《紫钗记》《牡丹亭惊梦》《双仙拜月亭》《再世红梅记》《蝶影红梨记》《花田八喜》《香罗冢》《红了樱桃碎了心》《血染海棠红》《红楼梦》《三笑姻缘》《白兔会》《桂枝告状》《窦娥冤》以及源于唐代传奇小说的《柳毅传书》,源自晋剧著名传统作品《醉打金枝》《秦香莲》和来自神魔小说的《镜花缘》《花蕊夫人》,还有著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知识点滴随着粤剧不断向各地发展,八和会馆也成立了不少分会,现存的分会遍布世界18个国家或地区,而广东的八和会馆被海内外粤剧人士尊为“母会”。香港八和会馆前身是“八和公寓”,是粤剧从业员散班后住宿的地方。香港的会馆曾经多次改组,分别为“八和剧员总公会”“八和粤剧协进会”“广东八和粤剧职业工会”。终于在1953年,重新注册成立“香港八和会馆”,统理粤剧整体事务。40年来,该会在推动粤剧在国际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新加坡八和会馆前身为“梨园堂”于1857年创建,1890年更名为“八和会馆”。除了这两个分会,还有“澳门八和会馆”“美东八和会馆”及“英港怡情雅聚”。

群星争艳的粤剧大舞台

1905年,广州兴起建设戏院之风。这些戏院的建成,改变了粤剧的演唱方式。

在这之前,粤剧大多数是野台演唱,艺人们需要克服风急声弱的困难。广州许多戏院的建成,令平嗓演唱成为可能,这使观众的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

但是,戏院的建成,对于粤剧的演出也有不利的地方。先前戏班坐红船到不同地方演出,戏院建成后,许多偏远地方的观众,看戏就不如以前方便了。于是,粤剧戏班又开始靠红伶来争取观众。

当时著名艺人“小生聪”不愿演出尾戏,由初出茅庐的朱次伯代演。因为在这之前,粤剧全部都使用中州话演唱,朱次伯便以平嗓演唱白话剧《宝玉哭灵》,结果引起轰动,使平嗓演唱白话成为一时的风尚。

这一时期可谓是群星闪耀,名伶辈出,如千里驹、肖丽湘、小生聪、周玲利、李雪芳等,都驰名海内外。千里驹有花旦王之称,康有为将李雪芳与梅兰芳并提,誉为“南雪北梅”。

1917年,著名粤剧艺人白驹荣和千里驹中兴班,把十字句二黄改为八字二黄,使粤曲出现了一种新曲式,并且成功地把广东白话引进粤剧中。同时成功地将粤剧唱腔进行了降调。这样,他们的唱腔就自成一格了。

到了1920年左右,广东粤剧界终于把戏棚官话全面改为广州话,由子喉,即假音演唱,改为用平喉,即本嗓演唱。梆子腔和二黄腔一律唱低八度,使梆子、皮黄在风格上统一起来。

后来著名艺人薛觉把京剧、话剧及电影化妆和传统化妆结合,使粤剧化妆转向轻描淡扫朴实自然。最常见化妆就是“红白脸”,演员先把整个脸涂上白色粉底,然后围绕着眼睛及颧骨涂抹红色胭脂。有时画一个长长的眉毛,并涂上鲜红色的口红。

在同一时期,省港班崛起,薛觉先与马师曾的竞争促进了粤剧的改革和兴盛。

薛觉先与小提琴家尹自重合作,设计出了新颖别致的“薛腔”;来自上海的吕文成,将北方二胡的丝弦改成钢弦,创出了高胡乐器,音色高亢明亮;名伶陈非侬邀请梁以忠担任其戏班的音乐领导;卢有容、梁金堂等著名剧作家,先后为马师曾、薛觉先写作了不少名剧。他们的编剧手法,也着重与当时流行的电影与话剧接近。

在这些人当中,薛觉先的风格接近京剧,表演技巧比较全面,生行、旦行、净行、丑行无所不能,有“万能老倌”的绰号,尤其以演小生最为出色。他的代表性剧目有《胡不归》等。

擅长演四大悲剧的马师曾以丑角取胜,他在以孤寒种为主角的组剧中,尽情揭露封建财主、现代资本家的丑态,有莫里哀之风。

所谓“孤寒种”,即粤语“吝啬鬼”的意思。马师曾不但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等地,为广大观众所称道,而且在美国演出多年,也深受欢迎。在这一时期,粤剧的思想和艺术质量较高、比较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剧目有《平贵别窑》《罗成写书》等;新编的历史题材和现代题材剧目中,影响较大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移植改编的剧目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好的有《柳毅传书》《宝莲灯》。

平嗓白话演唱普及后,粤剧又吸收了广东说唱音乐如南音、木鱼等小戏的营养,使它道白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1925年广州有40多班大型粤剧戏班,当中每一班的人数可以多达150多人。广州出现“海珠”“乐善”“太平”“宝华”“民乐”“河南”等10所大戏剧场。同期,开始产生“薛马桂白廖”五大流派。这个时期可以说是粤剧的黄金时代。随着太平剧团的班主源杏翘适逢其时,便在原本的班底的基础上,聘请谭兰卿、上海妹及麦颦卿3位花旦出演,令观众耳目一新,盛极一时。

于是,其他各戏班也纷纷聘用女花旦,男花旦逐渐被淘汰,这是粤剧历史重大转变之一。

在这个时期涌现出很多知名的粤剧流派。

首先是独具特色的马派。马腔的创始人是马师曾。马师曾青年时演小生、小武生,在《苦凤莺怜》一剧中饰演义丐,为表达在饥寒线上挣扎的乞儿的凄惨景象,他创造一种沙哑凄厉的“乞儿喉”,观众无不为之动容。中年以后,马师曾以扮演丑角而闻名。

马师曾的表演既师承了靓元亨的手法、眼法、身法、步法分寸准确、节奏鲜明的特点,又善于把传统程式加以改造运用。

马师曾还善于把各阶层人物带有特征性的手势、动作加以提炼、夸张,成为他自己的舞台动作,使他塑造的舞台形象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马师曾根据自己洪亮而稍欠圆润的嗓音,扬长避短,对其青年时创造的乞儿喉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一种旋律跳跃、顿挫分明,吐字短促有力,行腔活泼滑稽的唱腔,被称为“马腔”。

马师曾除在音乐、服装、布景等多作改良外,还吸收话剧、电影的长处,使用夸张手法表演时装戏,创造许多新的戏曲程式。其次是突破创新的薛派。薛派的创始人是薛觉先。他19岁时,就因在《三伯爵》一剧中担任主角而一举成名。

薛觉先技艺全面,戏路宽广,早年学丑行,后来以扮演文武生而成名。他还能反串旦角,饰演胡子生,以扮演风流儒雅、潇洒俊逸的小生最为出名。

薛觉先主张“合南北剧为一家,综中西剧为全体”。在艺术实践中,他善于吸收京剧、电影等艺术的长处,借鉴其他艺术品种的服装、化妆、布景和音乐伴奏,对于丰富粤剧表演艺术,提高唱、念、做、打水平以及净化舞台、改革剧场陋习都作出了贡献。

薛觉先表演时,做功干净洒脱,唱腔精练优美,善于运用旋律和节奏的变化表达人物感情,善于突破曲调原来的板眼、句格而创作新腔艺术自成一家,人称“薛派”。

再次是自成一格的白派。白派的创始人是白驹荣。擅长扮演小生行当。

粤剧小生从假嗓改为真嗓,是经历了从金炳山、朱次伯到白驹荣才最后完成的。白驹荣的嗓音清越明亮,行腔婉转圆润,吞吐跌宕,自然流畅,尾音拖腔,一气呵成,回荡悦耳。

白驹荣还吸收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融入二黄声腔中,使他的唱腔更富有特色。白驹荣的唱腔自成流派,被称为“白腔”。白驹荣的代表剧目有《金生挑盒》《泣荆花》《风流天子》等。

然后是妙趣横生的廖派。廖派的创始人是廖侠怀。他擅长扮演丑行和生行,因在《毒玫瑰》中扮演医院院长而声名大噪。

廖侠怀扮演各种人物都能刻画入微,形象传神,善于即兴发挥,针砭时弊。他用鼻音行腔使调,别具一格,尤以唱中板、木鱼等曲调最为出色,人称“廖腔”。廖侠怀的代表剧目有《花王之花》《火烧阿房宫》等。

还有是融会贯通的桂派。桂派的创始人是桂名扬。他擅长扮演小武生。桂名扬对马师曾、薛觉先的表演艺术都有所取法,并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人称“马形薛腔”。

桂名扬的表演顿挫鲜明,气势威猛,节奏紧醒,创造了一种名为“锣边滚花”的身段,即在高亢急骤的锣鼓音乐配合中上场的身段程式,使人耳目一新。后来,锣边滚花的身段已成为粤剧常用的出场程式。桂名扬演出的《火烧阿房宫》等剧,曾获得很高的声誉。

同时期粤剧在香港同样非常流行。当时演出主要集中在利舞台、高升戏院、太平戏院及新光戏院等旧式戏院。差不多每个星期都有不同的剧目上演。

当时粤剧不但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地,由于很多中国人移民海外,以致东南亚、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都有粤剧演出。

东南亚一带更有些世代相传的粤剧艺人、固定的剧团、行会和演出场地。例如新加坡的“庆维新”以及吉隆坡的“普长春”,就是当时有名的戏班。除此之外,海外华侨对粤剧需求吸引了很多粤剧戏班到海外演出。

1956年,广东粤剧团赴京演出,演出剧目是马师曾、红线女主演的《搜书院》。1958年,广东粤剧院由广东粤剧团、广州市粤剧团,以及珠江、永光明、新世界、东方红、太阳升、南方、冠南华等几个粤剧团合并组成。

粤剧院首任院长是马师曾,副院长是罗品超,艺术总指导是白驹荣。广东粤剧院成立以来,先后编演了400多个粤剧剧目,其中不少成为名剧或保留剧目。如《搜书院》《关汉卿》《山乡风云》《梦断香销四十年》《魂牵珠玑巷》《伦文叙传奇》《锦伞夫人》和《大明悲歌》等。

广东粤剧院人才荟萃,阵容鼎盛,行当齐全。著名表演艺术家有马师曾、红线女、罗品超、白驹荣等。此外,剧院还注重艺术人才的梯队培养,数十年来造就了几代著名艺术家。

1990年,《魂牵珠玑巷》获第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首届文华新剧目奖。1995年,《伦文叙传奇》获文华新剧目奖。1997年,《锦伞夫人》获第五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多个奖项;《锦伞夫人》1998年获文化部孔雀奖剧本银奖。2004年6月,大型历史粤剧《荆轲》获得了巨大成功。

2005年,广东粤剧青年团成立,粤剧艺术后备人才有了培训基地。此外,剧院曾多次出访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还到我国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演出,深受海内外观众欢迎。知识点滴在旧时粤剧舞台上,两侧出入口称为虎度门。戏台贴近观众席的部分称为台口。虎度门又称为“渡古门”,因“渡”与古字“度”相同,即渡过之意。因为以前演员所扮演的都是已故的历史人物,所以外江班称之为“鬼道门”。在虎度门附近有一个位置叫作“提纲位”,上面所贴上的是一道“提”,也就是开戏师爷把故事、场次、锣鼓、排场、角色的分配等用纸简略地写上,作为提示之用。代表人物之一的薛觉先认为“提纲戏”是戏行的陋习。因此薛觉先不断追求完美剧本,促使粤剧急速发展。

潮剧

潮剧系我国十大剧种之一,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是潮州文化重要传承载体,同时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州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带,因此它是具有明显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潮州白字”“潮曲”,主要流行于潮汕地区,是用潮州话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潮剧在国内主要流布在广东东部、福建南部、台湾、香港、上海,以及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法国等讲潮州话的华侨、华裔聚居地区。

凤凰山对歌形成潮州唱腔

传说那是在明代的时候,潮州以北的凤凰山上居住着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有一个女儿,因为她人长得很漂亮而且唱歌非常非常好听,所以周围的人们都亲切地称呼她“小歌仙”。

随着小歌仙慢慢长大成人,周围十里八村的男子纷纷来到小歌仙的家里提亲,她家的门槛都快被提亲的人磨平了。

虽然有这么多的人前来提亲,可是小歌仙却一个都没有看上。小歌仙喜欢唱歌,所以她希望找一个同样喜欢唱歌而且唱得很好听的男子当丈夫。

于是小歌仙就对所有前来提亲的男子说道:“3日后,我会在凤凰山头唱山歌,你们谁能对上我的山歌,我就嫁给他。”

小歌仙对山歌招亲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潮州城,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忍不住用小歌仙对山歌招亲与过去的比武招亲相提并论。

此时在潮州城内的大街上,有一个从广州回来的伶人,因为他唱戏的时候嗓子亮,所以人们送给他一个昵称叫作“冲天炮”。

冲天炮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向旁边的人打听小歌仙的情况,听着人们对小歌仙的赞扬,他的心中立刻就决定要参加3天后的对山歌比赛,亲眼看看小歌仙究竟有没有人们口中说的那么好。

这个冲天炮当时在广东很有名气,拜过名师,精通弋阳、昆曲、梆子、皮黄等唱腔,这一次回来就是打算在潮州创办自己的戏班,在潮州闯出一片天下。

3天后,人们早早来到了凤凰山等待着观看这一场奇女子对山歌选丈夫的好戏。

太阳渐渐升到了天空,阳光洒在了凤凰山上。身着白色长裙的小歌仙如约而至,出现在凤凰山山顶。阳光照射在她的身上,在身后的绿树下的青草的衬托下就好像刚刚下凡的仙女一样超凡脱俗,简直是美丽极了!

冲天炮在看到小歌仙的一瞬间,感觉自己的眼睛仿佛看到了传说之中的仙女,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脚步,向前移动着。

站在山顶的小歌仙也看到了卓尔不群的冲天炮,她同样感觉眼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