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培养手册4—中药学歌诀白话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0 14:36:25

点击下载

作者:李峰,郭霞珍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传统中医培养手册4—中药学歌诀白话解

传统中医培养手册4—中药学歌诀白话解试读:

编写说明

中药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中药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经过千百年的科学实践,形成了能反映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方面的特点,又能解决广大人民实际疾苦的专门学科,堪称国粹。为使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和中医药爱好者快速掌握常见中药的药性特点及用药规律,提高科学用药、安全用药水平,熟悉用药禁忌,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以中医传统培养方式为特色的中药学图书。

全书共二十八章,第一章至第七章为中药学基础概论,以歌诀为引,简述中药起源、产地、采集、炮制、性味、配伍、禁忌、用法用量等基础知识。第八章至第二十八章按照主要功效分类,并逐药予以介绍。凡每味药下,拟有六个项目:①歌诀,单药歌诀取自《药性歌括四百味》中经典歌诀,朗朗上口、便于记忆。②难点注释,针对歌诀之中生、难、古词予以释义,便于理解记忆。③歌诀总括,以白话文对于歌诀之意进行解读,亦是对药物的概括性说明。④歌诀详解,从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五个方面择要对药物进行系统分析,深入浅出、环环相扣,是对药物从认到知的重要一步。⑤用药鉴别,选取两三个功效相近的易混药物,就相同及相异进行辨识,巩固理解记忆。⑥名言名句,选取古籍经典医书中之论述撷英,加深对中药的理解。

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方药系教授胡素敏主编,编写团队长年从事中药学教学及科研工作,且具丰富临床经验。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帮助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爱好者理解、掌握、运用好中药知识;同时帮助广大中医院校学生顺利完成《中药学》课程的学习考核。

由于内容较多、时间仓促,如有疏漏、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本书编写委员会2012年1月序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自1956年诞生之日起在探索、改革、发展中一路走来。课程体系从无到有,到不断完善形成系统;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在中医学科特点和中医人才成长规律的问题上,我们已经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中医药以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凸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整体思维与辨证思维,其人才成长规律是“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因此,我们认为中医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是将传统中医教育的精华融入现代院校教育中。

背诵是中国传统的学习方法,如私塾教育,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背诵就是其主要教学手段,可以说背诵已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厚重的基石。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背诵同样也是学习中医的重要方法。自古以来,背诵经典原文和歌诀就是中医的基本功。作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在《素问·著至教论》中指出:“子知医之道乎?……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将学习中医学的方法总结为诵、解、别、明、彰五法,而诵读经典原文和歌诀就成为中医学入门学习的必经之路。《医宗金鉴·凡例》中也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凑效”,可见背诵是熟识明理的重要前提。同时背诵也是建立中医临床思维的重要手段。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工具,只有对古代医学论述熟练掌握,才能形成相应的思维模式和习惯,为学习和应用中医临床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的对中医经典内容进行背诵记忆,历代中医先贤编写了大量相关歌诀,如《药性赋》、《濒湖脉学》、《汤头歌诀》等,背诵各类歌诀也成为学习中医知识的必修内容,熟诵歌诀,有助于帮助我们记忆中医相关理论知识,尤其是将各类歌诀背诵熟烂于心中,再结合临床实践,不断积累、体会总结,理论联系实际,就能更好的理解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相关临床技能。

为了使初学者更好地学习记忆和理解中医理论中的重点、要点,“传统中医培养手册”这套丛书在研究总结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中医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将中医基础理论、诊法、辨证、中药、方剂等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将《汤头歌诀》、方剂学教材中的七言歌诀、《药性歌括四百味》等大家比较熟悉的经典常用歌诀纳入其中,并根据高等中医教育教学大纲,选取一些应知应会、需要熟记的内容,用韵语编成诗歌赋体,使其言简意赅,读之朗朗上口,便于使用、记忆。同时,通过歌括总括、难点注释、歌诀详解等内容,使相关内容更容易理解,更全面、丰富、实用。这套丛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歌诀白话解》、《中医四诊歌诀白话解》、《辨证论治歌诀白话解》、《中药学歌诀白话解学》和《方剂学歌诀白话解》五个分册,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通俗易懂,更便于读者学习、掌握和应用。这种将传统中医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相结合的成果为我们今天学习中医提供了良好的工具。翟双庆2013年1月21日

总论

千年积淀,国粹中药。

保健康复,预防治疗。

用药有则,中医指导。

植动矿化,其本为草。

药性毒炮,理论记牢。

发扬光大,待看今朝。【歌诀详解】

中药的发明和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凭借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经过千百年的科学实践,形成了能反映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方面的特点,又能解决广大人民实际疾苦的专门学科,堪称国粹。换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它对维护我国人民健康、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植物、动物、矿物质,生物化学等制品也包括其中,然各类药物中以植物药最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之说。我们学习中药,就是要学中药的基本应用理论和中药产地、来源、采集、炮制、性能、毒理、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学好了这些,再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及临床上的新问题,便会不断深化中药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明确中药的应用范围,使中药发扬光大,走向世界,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历史,源远流长。

生活实践,神农始尝。

春秋秦汉,济世“二经”。

两晋《集注》,新修于唐。

宋元重定,证膳源囊。

大成于明,《纲目》辉煌。《备要》《拾遗》,清亡尘扬。

注典建校,吾当自强。【歌诀详解】

我国医药学发展源远流长,有千年的历史,历经不断地补充、修正,内容浩博,效果显著。而中药发现、应用、补充、修正的过程正是不断实践、总结、积累的过程,可以说,中药的起源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

中药的起源及发展过程经历史考证如下:《史记·补三皇本纪》云:“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虽为传说,但证明我国从原始的渔猎、农耕时代起,便已开始尝试发现并应用药物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我国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对中药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秦汉时代,《神农本草经》对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第一次大总结,书中记载药物大多朴实有验,至今仍然习用,它奠定了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的编写基础,是我国最早的珍贵药学文献。两晋时期,梁·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在《本经》基础上撰成《本草经集注》,七卷,载药730种,共分七类,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由长孙无忌、李勣领衔编修,苏敬实际负责,23人参加撰写的《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首创了图文并茂的方法,收药844种(一说850种),新增药物114种(一说120种),共分九类,由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组成,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宋元时期中药研究得到较大发展,代表作品有宋《开宝重定本草》,宋·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元·忽思慧的《饮膳正要》,张元素的《医学起源》以及《珍珠囊》等。集大成者,当属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堪称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的范本,该书共52卷,载药1892种,改绘药图1160幅,附方11096首,新增药物374种,本书按自然属性分16部,62类,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该书先后被译成朝、日、拉丁、英、法、德、俄等多种文字,成为不朽的科学巨著,是我国中医药科学极其辉煌的硕果。清代也不乏佳作,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及汪昂的《本草备要》便是代表作品。清末、民国时期,虽出现一些学校和教材,但总体上中国处于战乱时期,学科发展受到限制。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及各地方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历代中医药书籍的亡佚辑复,整理刊行。优秀的中药新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原色中国本草图鉴》、《中华本草》等。此外,中药教育事业得到振兴,在各地建立了中医药院校,招收本科、硕博等不同层次的学生,造就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材。我们将不断努力,在前人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使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优质中药早日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的医疗保健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动植矿物,本属天然,

产之有地,采之时专,

所谓道地,量优质纯,

陇归宁杞,连芎乌川,

东北参辛,膝菊河南,

花蕾取粉,果种熟揽,

根茎二八,春夏皮盈,

虫矿不拘,择优不难。【歌诀详解】

中药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天然的动、植、矿物。既然这些物质在自然条件下生长,那么其产地、采收、贮藏是否合宜,直接影响到药物的质量和疗效。《用药法象》谓:“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药性少异,失其味则性味不全。”可见,中药的产地与采集方式不同,会对药性药效产生重大影响。所谓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道地,也就是地道,也即功效地道实在,确切可靠。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四川的黄连、川芎、乌头,东北的人参、细辛,河南的牛膝、菊花等。

中药的采收时节和方法对确保药物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不同部位、种类的中药采集时亦有所区别。例如花及花粉,一般采收将开未开的花蕾,以免香味散失、花瓣散落而影响质量;果实和种子,一般在植物完全成熟后采摘;根或根茎,在秋末或春初即二月、八月采收为佳,此时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树皮根皮等常在春夏时节植物生长旺盛时采摘,一是因为此时植物体内浆液充沛,药性强烈,二是此时皮易于剥离。此外,动物昆虫要根据其生长活动季节因时而定,矿物则一般全年皆可采收。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欲用良药,制之有方,

捡区切燥,易调易藏,

矫味降毒,食者安康,

易性引经,效用尤强,

修水火法,制有奇招,

净碎切修,浸润飞漂,

潬蒸煮炖,煅煨炙炒,

尚有他法,按需制炮。【歌诀详解】

中药材在应用或制成剂型前,根据中医药理论,进行必要加工处理的过程。按照医疗、调制、制剂、贮藏等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的性质,将药材加工成饮片。这一我国传统制药技术称为“炮制”,古时也称“炮炙”、“修事”、“修治”等。

炮制的目的大概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纯净药材,去除杂质,分拣药物,区分优劣。第二,经软化、切削等程序加工为饮片,使之便于调配制剂。第三,干燥药材,有利贮藏。第四,矫正臭味,方便服用。第五,降低毒副作用。第六,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第七,引药入经。第八,增强药效。为实现上述目的,经过历代研究发展,现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炮制方法。

修治包括纯净药材、粉碎药材、切制药材三道工序,是进一步加工、调剂、制剂和临床用药的准备。漂洗、浸泡、闷润、水飞等处理方法称为水制,其特点为主要用水或其他辅料进行药物处理,主要为了清洁药物、去除杂质、软化药物及降低毒性等。与水制相对,火制则主要通过火的加热对药物进行处理,包括炒、炙、烫、煅、煨等方法。还有一类既要用水又要用火的方法称为水火共制,如潬法、煮法、炖法、蒸法等。除上述四大类制法外,还有制霜、发酵、发芽、精制、药拌等其他制法,我们应根据药物特性及临床目的选择正确的炮制方法。第四章药性理论

药有偏性,调和阴阳,

四气为首,寒热温凉,

味甘苦酸,辛咸涩淡,

把握趋向,浮沉升降,

归经标靶,经络藏象,

毒有大小,防用得当。【歌诀详解】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皆可归纳为邪气作用于人体,打破了原有的阴阳平衡,导致阴阳气血偏盛或偏衰,脏腑经络功能失常。因此,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基本策略是利用药性之不同,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扶正祛邪,恢复脏腑经络的功能。药物药性的认识和论定,是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对众多的药物的各类性质、作用的了解与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并以阴阳、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医学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创造和逐步发展了中药基本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首先所谓四气者,寒、热、温、凉,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与凉、温与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四气应用非常重要,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不可错乱。

药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淡、涩等不同的味道,前五种为最基本的滋味,因此称为“五味”。五味与药性有密切联系,一般认为,辛者,发散外邪、行气活血;甘者,补益、和中、缓急止痛;酸者,收敛固涩;苦者,清泄火热、降泄气逆、通泻大便、燥湿、坚阴;咸者,泻下通便、软坚散结。

升降浮沉理论也是医家根据不同的病位病势,采用不同药物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而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即每种中药作用于人体后对病位和病势所产生的趋向。升指升提举陷,降指下降平逆,浮指上行发散,沉指下行泄利。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目前关于中药毒性通行的分类方法为大毒、有毒、小毒三分法。我们要正确对待中药毒性,做到正确评价,注重临床实践,不盲从文献,严格控制药物质量关、炮制关、剂量关。与此同时,根据“以毒攻毒”原则,让有毒中药更好地为临床服务。第五章中药的配伍

病证复杂,药需配伍,

临床施治,增效减毒,

用药七情,始载《本经》,

一味单行,相须增功,

使者相辅,畏杀毒除,

恶败其功,反生剧毒。

协同须使,拮抗畏杀,

恶反禁忌,择用勿疏。【歌诀详解】

在医疗过程中发现,病证往往不是以单纯的形式出现,而是表现为数病相兼、寒热错杂、表里同病、虚实互见等复杂病情。单味药难以治疗,因此出现了中药的配伍应用。所谓配伍,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中药通过配伍,可以对较复杂的病情予以全面照顾,同时又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实现多病同治、增效减毒,从而获得安全及更好的疗效。古代医家经过长期认识与实践,对药物的配伍关系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总结出“七情”。除单行是一味药使用外,另外六种皆为配伍关系。相须即药性相类似的药物相伍为用,可起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相使即一主一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疗效。相畏即一种药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抑制。相杀即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互相牵制而使作用降低甚至消失。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后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以上六个方面中,相须、相使属药物的协同作用;相畏、相杀属药物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相恶、相反属药物配伍禁忌。我们应用时应因病而异,使药物药性配合应用,对配伍禁忌则不可掉以轻心。第六章中药的用药禁忌

用药禁忌,食妊证配,

十八有反,十九相畏,

麻黄治虚,性证不对,

妊娠损堕,慎禁两类,

禁毒峻猛,慎热攻行,

冷腻腥激,食则效废。【歌诀详解】

为了保证药物疗效,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确保用药安全,我们在临床使用时必须注意用药禁忌。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的饮食禁忌四个方面。在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金元时期概括为“十八反”和“十九畏”,并编成歌诀广为流传,其具体内容列举于下:“十八反”为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十九畏”为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由于药有偏性,因此用药时应与证候相配,不能超越药用范围,我们称为“证候禁忌”。如麻黄性味辛温,功能发汗解表散寒,故只适宜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而对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则应禁止使用。妊娠禁忌药专指妇女妊娠期除中断妊娠、引产外,禁忌使用的药物。近代根据临床实际,将妊娠禁忌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大类。属禁用的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如巴豆、麝香、商陆等。慎用药则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如干姜、附子、肉桂等。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简称食忌。一般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第七章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一钱三克,一两十钱。

性配时年,依情加减。

花叶皮枝,老少妇弱。

夏辛冬苦,毒烈宜减。

芳香后下,石矿先煎。

包另溶泡,冲代先淹。【歌诀详解】

中药剂量主要指临床上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制的计量方法,即1市斤=16两,1两=10钱。1979年起我国的中药剂量改用公制,为了处方和调剂计算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即1两=30g,一钱=3g。

一般来说,影响用药计量的因素主要有药物性质、配伍、年龄体质病情、季节变化等。用量宜小的情况一般有:花叶皮枝等质轻味浓之品入药;老年、少儿、妇女及虚弱之人用药;夏季用辛温药;冬季用苦寒药等。用量宜加大的情况一般有:矿、壳等质重味淡之品入药;单味药在复方中应用;身体强壮者用药等。此外,剧毒药及峻烈药应严格控制用量,做到中病即止。

中药汤剂煎煮方法一般为先浸泡,再煎煮两次后合并滤液用药。某些药物因质地不同需用特殊的煎煮方法。

先煎:石矿等物打碎后先煮沸半小时再与其他药物合煎。

后下:芳香药物待其他药煮沸10分钟后再入煎。

包煎:有黏性、粉末及绒毛药物先用纱布袋包好再与其他药同煎。

另煎:贵重药材单独煎煮。

溶化:黏性大易溶药物如阿胶等烊化。

泡服:易溶于水或药效易被破坏的药物直接加入其他药物滚烫的煎出液中,如藏红花等。

冲服:贵重药材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直接冲服。

煎汤代水:为便于服用,如灶心土等药物需先煎后以上清液代替水煎煮其他药物。各论第八章 解表药

风药辛散,解表发汗,

凉疏风热,温散风寒。

辛温药味,首为麻桂,

紫苏姜薷,俱各堪推。

荆防祛风,表证通用,

羌藁散寒,入太阳经。

辛达少阴,芷入阳明,

苍耳辛夷,鼻窍善通。

辛凉之品,薄荷牛蒡,

蝉蜕利咽,桑菊明目。

柴葛解肌,升麻透疹,

蔓荆清头,风热可除。【歌诀详解】

解表药性辛散,具有祛风解表发汗的作用,治疗表证。其中药性辛温者可温散风寒邪气,称为发散风寒药或辛温解表药;药性辛凉者能疏散风热之邪,称为发散风热药或辛凉解表药。发散风寒药中发汗解表作用较强的首推麻黄、桂枝。此外,紫苏叶、生姜、香薷等也是常用辛温解表之品;荆芥、防风长于祛风,不论风寒、风热表证都可使用;羌活、藁本祛太阳经风寒,白芷散阳明之邪,细辛除少阴伏寒;苍耳子、辛夷等皆善通鼻窍。辛凉解表之品薄荷、牛蒡子、蝉蜕等都善于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桑叶、菊花等还能清肝明目,柴胡、葛根解表退热,升麻透疹解毒,蔓荆子清利头目,皆为祛除风热表邪之良药。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麻黄

麻黄味辛,解表发汗,

身热头痛,风寒发散。[1]

去根节,宜陈久,止汗用根。【难点注释】

[1]根节:根和茎之间的节状根基部。【歌诀总括】

麻黄味辛性温,具有发汗、散寒、解表之功效,可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发热、头痛之表证。入药应去除根节,并以陈久者为佳,若需止汗当用麻黄根。【歌诀详解】(1)药性: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2)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3)临床应用:

风寒感冒——麻黄味辛而发散,性温则散寒,善于开腠理,透毛窍,发汗散寒,解除表证。因其发汗力强,故主要用于风寒外束、腠理密闭,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脉浮紧等风寒表实无汗证。常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温散寒凝之力。又因其兼有宣肺平喘止咳之功,对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而兼有喘逆咳嗽者,有标本兼顾之效,尤为多用。以其祛风之力,还可止痒、通鼻窍,又可主治外风引起的瘾疹等皮肤瘙痒和鼻塞、流涕等症。

咳嗽气喘——麻黄辛散苦泄,温通宣畅,主入肺经。外开皮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实证喘咳的要药。因本品长于祛风散寒,发汗解表,故对风寒外束,肺失宣降之喘急咳逆有标本兼顾之效而尤为适宜,常以杏仁为助臂。治疗喘咳还需根据证候的寒热作相应的配伍。另外,因本品祛痰作用不强,故喘而痰多者,又需配伍化痰之品。

风水水肿——麻黄因上宣肺气、发汗解表而使肌肤之水湿从毛窍外散,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下助利尿之力,故宜于风邪遏肺,水肿初起而有表证的风水证;水气犯肺,水肿兼见肺气壅遏喘咳,或肺气壅遏,失于宣降,水道不利,喘咳兼见水肿,小便不利者,用本品不仅可平喘止咳,还可开泄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有助于利水消肿。治疗此证,常与其他利水消肿或祛风解表之品配伍。

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也可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等证。(4)用法用量:煎服,2~9g。本品生用发汗力强,宜用于外有风寒之证;蜜炙麻黄长于平喘,尤宜于喘咳而不宜发汗之证。(5)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名言名句】《本草经疏》:麻黄……气味俱薄,轻清而浮,阳也,升也。手太阴之药,入足太阳经,……专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者,盖以风寒湿之外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则腠理闭拒,荣卫气血不能行,故谓之实。此药轻清成象,故能去其壅实,使邪从表散也。咳逆上气者,风寒郁于手太阴也。寒热者,邪在表也。……麻黄轻扬发散,故专治风寒之邪在表,为入肺之要药。然其味大辛,气大热,性轻扬善散,亦阳草也,故发表最速。

桂枝[2][3]

桂枝小梗,横行手臂,[4]

止汗舒筋,治手足痹。【难点注释】

[2]小梗:桂枝来源于樟科乔木植物肉桂的嫩枝。

[3]横行手臂:桂枝善于温通上肢肩臂之经脉。

[4]止汗:桂枝功能发汗解肌,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证有汗或营卫不和之自汗、盗汗之证,常与白芍配伍,以调和营卫,固表止汗。并非指桂枝有收敛止汗之功。【歌诀总括】

桂枝为肉桂的嫩枝,能发汗解肌,配伍后可以固表止汗,治疗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证及营卫不和的自汗、盗汗等证;本品又善温通经脉,用治手足痹痛,尤其是痛在上肢肩臂者。【歌诀详解】(1)药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2)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3)临床应用:

风寒感冒——本品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如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相须为用,以开宣肺气,发散风寒;若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当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

寒凝血滞诸痛证——本品辛散温通,具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效。桂枝能温通心阳,可用于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桂枝能温中散寒止痛,可用于中焦虚寒,脘腹冷痛;桂枝既能温散血中之寒凝,又可宣导活血药物,以增强化瘀止痛之效,可用治妇女寒凝血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桂枝祛风散寒、通痹止痛,若用治风寒湿痹,肩臂疼痛。

痰饮、蓄水、心悸证——本品甘温,可助心、肾、脾之阳气,唯其性温煦而力缓和,常用于以上三脏的阳虚证。本品能助心阳,通血脉,止悸动,治疗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而见心悸动、脉结代之证以及阴寒内盛,引动下焦冲气,上凌心胸所致奔豚之证。本品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痰饮之邪,为治疗痰饮病、蓄水证的常用药。如脾阳不运,水湿内停所致的痰饮眩晕、心悸、咳嗽以及肾与膀胱阳虚寒凝,气化不行,所致水肿、小便不利等证。(4)用法用量:煎服,3~9g。(5)注意事项: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用药鉴别】

麻黄与桂枝均辛温,归肺、膀胱经,皆能发汗解表,同可用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而紧等症(风寒表实证),二者常相须为用。不同之处在于,麻黄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第一要药,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证。同时,麻黄善于宣肺而平喘、利水消肿,又常用于肺气不宣的咳嗽气喘及风水水肿。此外,麻黄散寒通滞,也可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桂枝又归心经,本品辛甘温煦,善于温通卫阳而发汗解肌,其发汗之力较麻黄为缓,故外感风寒,无论是无汗的表实证,还是有汗的表虚证,桂枝均宜使用。桂枝又可温通经脉,也常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如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中焦虚寒、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妇女寒凝血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风寒湿痹、肩臂疼痛;同时,桂枝能助阳化气,用治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而见心动悸、脉结代;脾阳不运,水湿内停所致的痰饮眩晕、心悸、咳嗽;肾与膀胱阳虚寒凝,气化不行,所致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名言名句】《本草求真》:故书皆言无汗能发,有汗能收,然其汗之能发,只是因其卫实营虚,阴被阳凑,故用桂枝以调其营,营调则卫气自和,而风邪莫容,遂自汗而解,非若麻黄能开腠理以发其汗也。其汗之能收,只因卫受风伤,不能内护于营,营气虚弱,津液不固,故有汗发热而恶风,其用桂枝汤为治,取其内芍药入营以收阴,外有桂枝入卫以除邪,则汗自克见止,非云桂枝能闭其汗孔。

紫苏叶[5]

紫苏叶辛,风寒发表,[6]

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叶背面并紫者佳。【难点注释】

[5]发表:发散表邪之意,即解表。

[6]梗:指紫苏梗,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歌诀总括】

紫苏叶味辛,性温,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可治外感风寒表证。紫苏梗有降气作用,可以消除气滞引起的胸腹胀满。入药以叶、背两面均为紫色者为佳。【歌诀详解】(1)药性:辛,温。归肺、脾经。(2)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3)临床应用:

风寒感冒——本品辛散性温,有发汗解表散寒之功,可用于外感风寒表证,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者,但其解表之力较为缓和,故表寒轻证可单用,重证须和其他发散风寒药同用。由于本品外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宽中,故尤宜于风寒表证兼气滞者,症见恶寒发热、胸脘满闷、恶心呕逆、咳嗽气喘。本品虽兼化痰止咳之功,但作用不强,如用治外感风寒之咳喘痰多,尚须随证配伍化痰止咳平喘之品。

脾胃气滞,胸闷呕吐——本品气香味辛行散,能行气宽中,除胀满,和胃气,止呕吐,善治中焦气机郁滞之胸脘胀闷、恶心呕吐,不论寒热,均可随证配伍使用。因药性偏温,故以胃寒气滞者尤宜。本品略兼化痰作用,故对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证尤为常用,可使气行痰消,常与其他行气化痰散结之品相须为用。若妊娠期间见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本品尚有理气安胎之功,为顺气安胎常用之品。

此外,本品能解鱼蟹毒,对于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能和中解毒。(4)用法用量:煎服,5~9g,不宜久煎。(5)使用注意:本品辛温行散,有耗气伤阴助热之弊,故阴虚有热、火升作呕、外感温邪者均不宜单独使用。【名言名句】《本草求真》:紫苏,背面俱紫,辛温香窜……凡风寒偶伤,气闭不利,心膨气胀,并暑湿泄泻,热闭血衄崩淋,喉腥口臭,俱可用此调治。取其辛能入气,紫能入血,香能透外,温可暖中,使其一身舒畅,故命其名曰苏。是以时珍谓其同橘皮、砂仁,则能行气安胎;同藿香、乌药,则能快气止痛;同麻黄、葛根,则能发汗解肌;同芎、当归,则能和营散血;同木瓜、厚朴,则能散湿解暑;同桔梗、枳壳,则能利膈宽中;同杏子、菔子,则能消痰定喘,药皆疏肺利气之品。虽其气味浅薄,难以奏效,但久服亦能泄人真气,虚寒泄泻尤忌。即安胎和胃药中,用之不过取其辛香,暂调胃寒气滞之证,岂可概用久用,以陷虚虚之祸耶?

生姜[7]

生姜性温,散寒畅神,

痰嗽呕吐,开胃极灵。

去皮即热,留皮即冷。【难点注释】

[7]畅神:开窍醒神之意。生姜辛温行散,对中恶昏仆或中风痰迷有化痰开窍,醒神回苏作用。【歌诀总括】

生姜味辛性温,有发散风寒、开窍醒神、化痰止咳、温胃止呕等作用,可治中恶气的突然昏倒及中风痰迷,更善治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及寒痰咳嗽,并有极好的开胃进食之功。本品去皮用性热,连皮用性偏凉,因生姜皮性凉为利水消肿之品。【歌诀详解】(1)药性:辛,温。归肺、脾、胃经。(2)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3)临床应用:

风寒感冒——本品辛散温通,入肺经,走肌表,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但作用较弱,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可单煎或配红糖、葱白煎服。治疗外感风寒表证,本品更多用作辅助之品,与其他辛温解表药同用,以增强全方的发汗解表之力。因本品兼有良好的温肺散寒、化痰止咳之功,故风寒感冒见明显寒痰咳嗽者用之甚效。

脾胃寒证——本品辛散温通,善入中焦脾胃以温中散寒,对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呕吐者,可收暖脾开胃、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之良效,常配温里药同用。若脾胃气虚甚者,宜与补脾益气药同用。若下焦虚寒,火不暖土,致中阳不振者,宜配温肾助阳之品以治本。

胃寒呕吐——本品辛散温通,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素有“呕家圣药”之称,随证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因其本为温胃之品,故对胃寒呕吐最为适宜。若痰饮呕吐者,常配伍半夏化痰降逆以止呕;若胃热呕吐者,可配清胃止呕之品同用。生姜汁还可作为辅料用于某些止呕药的炮制,以增强止呕作用。

肺寒咳嗽——本品辛温发散,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善治肺寒咳嗽,不论外感内伤,或痰多痰少,皆可选用。治疗风寒客肺,痰多咳嗽,恶寒头痛者,常以本品配麻黄、杏仁同用,以宣降肺气,温肺止咳。对外无表邪而有寒痰停肺之咳嗽,见痰液清稀色白量多者,本品可温肺化痰以止咳,常与温化寒痰之品同用。

此外,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4)用法用量:煎服,3~9g,或捣汁服。(5)使用注意: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名言名句】《本经逢原》:生姜辛温而散,肺脾药也。散风寒,止呕吐,化痰涎,消胀满,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呕吐等病,辛以散之,即《本经》去臭气通神明,不使邪秽之气伤犯正气也。同大枣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凡药中用之,使津液不致沸腾,不独专于发散也……生姜捣汁,则大走经络,与竹沥则去热痰,同半夏则治寒痰。凡中风中暑,及犯山岚雾露毒恶卒病,姜汁和童便灌之,立解……姜为呕家圣药,盖辛以散之,呕乃气逆不散,以其能行阳散气也。

香薷[8]

香薷味辛,伤暑便涩,[9]

霍乱水肿,除烦解热。

陈久者佳。【难点注释】

[8]便涩:小便滞涩不畅利。

[9]霍乱:是以起病急骤,猝然发作,上吐下泻,腹痛或不痛为特点的疾病,因病变起于顷刻之间,挥霍撩乱,故名霍乱。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主要由于感受暑湿、寒湿秽浊之气及饮食不洁所致。【歌诀总括】

香薷味辛,性微温,有发汗解表、化湿解暑、利水消肿、除烦解热等作用,善治暑日感受阴邪引起的头痛身重、恶寒发热、无汗,或见小便赤涩、腹痛吐泻等症,宜可治因水湿停留而致的肢体水肿,及暑邪扰神所致的身热心烦。入药以陈久者为佳。【歌诀详解】(1)药性:辛,微温。归肺、脾、胃经。(2)功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3)临床应用:

风寒感冒——本品辛温发散,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芳香,入于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多用于暑天贪凉饮冷所致的风寒感冒且兼脾胃湿困之证,因本品发汗力强,尤宜表实无汗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痞、纳呆、舌苔厚腻、或恶心呕吐、腹泻等,可收外解风寒、内化湿浊之功,常配伍芳香化湿之品同用。本品有“夏月解表之药”之称,然辛温香燥,只宜风寒湿外感之证,不可妄用于暑热证。

水肿脚气——本品辛散温通,外能发汗以散肌表之水湿,内能宣肺气启上源,通畅水道,以利水消肿,善治水肿兼有表证者,可单用或配伍健脾利水之品同用。本品善除肺脾皮毛肌腠之湿邪,然对阳虚水泛者,本品辛温升散,虚耗阳气,非为所宜。(4)用法用量:煎服,3~9g。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5)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暑热证当忌用。【名言名句】《本草求真》:香薷,气味香窜,似属性温,并非沉寒。然香气既除,凉气即生,所以菀蒸湿热,得此则上下通达,而无郁滞之患。搏结之阳邪,得此则烦热顿解,而无固结之弊矣。是以用为清热利水要剂。然必审属阳脏,其症果属阳结,而无亏弱之症者,用此差为得宜。若使禀赋素亏,饮食不节,其症有似燥渴而见吐泻不止者,用此等于代茶,宁无误乎?

荆芥[10]

荆芥味辛,能清头目,[11]

表汗祛风,治疮消瘀。

一名假苏。【难点注释】

[10]清头目:祛除上袭头目之邪,缓解头痛、目赤等头目不利之症。

[11]表汗:解表发汗。【歌诀总括】

荆芥味辛,性微温,能清利头目,解表发汗,长于祛风,治外感风邪引起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以及疮疡初起兼有表证恶寒发热者,或麻疹不易透发。此外有消瘀血作用。本品又名假苏。【歌诀详解】(1)药性:辛,微温。归肺、肝经。(2)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3)临床应用:

外感表证——本品辛散气香,功善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和缓,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常与防风相须为用,组成祛风解表药对。临床中可根据表证的风寒或风热属性,随证配伍辛温解表药或辛凉解表药使用。

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本品质轻透散,长于祛风,宣散疹毒,故可用治表邪外束,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多与辛凉透疹之品同用。本品善祛皮肤之风而止痒,故可治风疹瘙痒,常配其他祛风止痒之品。

疮疡初起兼有表证——本品能祛风解表,透散邪气,宣通壅结而达消疮之功,故可用于疮疡初起而有表证者,可根据风寒或风热不同随证配伍辛温或辛凉解表之品。本品用治疮疡必用于兼表证恶寒发热者,若疮疡后期难溃难敛当忌用本品及其他风药,以免更耗气血。

吐衄下血——本品炒炭,其性味由辛温变为苦涩平和,长于理血止血,可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若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常配伍清热凉血止血之品;治血热便血、痔血,每与清肠止血之品同用;治妇女崩漏下血,可与固崩止血药同行;治瘀血阻络,血不循经之出血,配化瘀止血药;治出血日久不愈,加收敛止血之品。(4)用法用量:煎服,4.5~9g,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名言名句】《神农本草经疏》:假苏,荆芥也。得春气,善走散,故其气温,其味辛,其性无毒,升也,阳也。春气升,风性亦升,故能上行头目,肝主风木,故能通肝气,行血分,能入血分之风药也,故能发汗。其主寒热者,寒热必由邪盛而作,散邪解肌出汗,则寒热自愈。鼠瘘由热结于足少阳、阳明二经,火热郁结而成。瘰疬为病,亦用二经故也。生疮者,血热有湿也,凉血燥湿,疮自脱矣。破结聚气者,辛温解散之力也。下瘀血,入血分,辛以散之,温以行之之功用也。痹者,风寒湿三邪之所致也,祛风燥湿散寒,则湿痹除矣……荆芥,风药之辛温者也。主升,主散,不能降,亦不能收。病人表虚有汗者忌之。血虚寒热,而不因于风湿风寒者勿用。阴虚火炎面赤,因而头痛者,慎勿误入。

防风

防风甘温,能除头晕,[12][13]

骨节痹疼,诸风口噤。

去芦。【难点注释】

[12]骨节痹疼:指由风寒湿邪侵袭导致的局部关节疼痛。

[13]诸风口噤:指由多种风邪引起的牙关紧闭、口不能开、颈项强直的痉证。【歌诀总括】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有发汗散风寒除湿的作用,既辛散外风,又平息内风,能治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头晕、身痛,及风寒湿邪痹阻经脉筋骨所致的骨节疼痛,且治风邪贯于经络引起的牙关紧闭、口不能开、头项强直、四肢抽搐等症。入药去芦用。【歌诀详解】(1)药性: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2)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3)临床应用:

外感表证——本品辛温发散,气味俱升,长于祛风,甘缓不峻,且能胜湿、止痛,故广泛用于外感风寒、风湿、风热等表证。若治风邪外犯,头痛身痛、恶风寒者,本品祛风力强而不燥烈,常与荆芥相须为用,组成辛散祛风药对。治外感风湿,头痛如裹、身重肢痛者,本品功善祛风胜湿而止痛,常配辛苦温燥之品如羌活、独活等以祛肌肤经络之风湿;治风热表证,发热恶风、咽痛口渴者,亦可藉本品辛散祛风以解表,但因药性偏温,故须配辛凉解表药。本品还可与益卫固表之品同用,以使祛邪而不伤正,固表而不留邪,对卫气不足,肌表不固而易于感冒风邪者,共奏扶正祛邪之功。

风疹瘙痒——本品辛温发散,以祛风见长而善止痒,且质松而润,药性平和,乃“风药之润剂”,可用治疗风邪侵扰所致的多种皮肤病,尤以风疹瘙痒较为常用,不论风寒、风热所致之瘾疹瘙痒皆可使用。临床中可随证配伍,风寒者配辛温散风之品,风热者配辛凉透表之药,风燥者配养血祛风之方,湿热者配清热利湿之剂同用。

风湿痹痛——本品辛温行散,功善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为常用的祛风湿、止痹痛药物,因药性平和微温,故寒痹、热痹均可随证应用,尤以风湿痹寒为宜。若治风寒湿邪痹阻经络,肢节疼痛、筋脉挛急者,本品可祛风散寒,胜湿止痛,可配其他祛风寒湿药。若风寒湿邪郁而化热,关节红肿热痛,成为热痹者,仍可以本品祛风通络止痛,可配祛风湿热药及其他清热活络之品。

破伤风证——本品辛散甘缓,既祛外风,又息内风以止痉,为治风通用药。对风毒内侵,贯于经络,引动内风而致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的破伤风证,本品为常用药物,多与息风止痉药或随证配伍化痰通络药。

此外,以本品升清燥湿之性,亦可用于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的泄泻;以其辛散舒郁之能,可用于肝郁乘脾之肝脾不和,症见腹泻而痛者,常配伍调肝理脾、益气治本之品。(4)用法用量:煎服,4.5~9g。(5)使用注意:本品药性偏温,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用药鉴别】

荆芥与防风均味辛性微温,温而不燥,长于发表散风,对于外感表证,无论是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还是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等,两者均可使用。同时,两者也都可用于风疹瘙痒。但荆芥质轻透散,发汗之力较防风为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均常选用;又能透疹、消疮、止血。防风质松而润,祛风之力较强,为“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用药”,又能胜湿、止痛、止痉,又可用于外感风湿,头痛如裹,身重肢痛等证。【名言名句】《本经逢原》:防风浮而升,阳也。入手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兼通足太阳,治风去湿之仙药,以风能胜湿也。其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等病,其性上行,故治上盛风邪,泻肺实喘满,及周身痹痛,四肢挛急,目盲无所见,风眼冷泪,总不出《本经》主治也。防风治一身尽痛,乃卒伍卑贱之职,随所引而至,风药中润剂也。若补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盖于土中泻水也。凡脊痛项强不可回顾,腰似折,项似拔者,乃手足太阳证,正当用之。凡疮在胸膈以上者,虽无手足太阳证,亦当用防风,为能散结去上部风热也……惟肺虚有汗喘乏,及气升作呕,火升发嗽,阴虚盗汗,阳虚自汗者勿服。妇人产后血虚发痉,婴儿泻后脾虚发搐,咸为切禁。

羌活

羌活微温,祛风除湿。

身痛头疼,舒筋活络。

一名羌青,目赤宜要。【歌诀总括】

羌活味辛苦,性温,有发汗解表、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作用,善治外感风寒所致的头身疼痛;其性行散,可舒筋活络,治疗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引起的关节筋骨疼痛。本品又名羌青。亦可治目赤肿痛。【歌诀详解】(1)药性:辛、苦,温。归膀胱、肾经。(2)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3)临床应用:

风寒感冒——本品辛温发散,气味雄烈,善于升散发表,祛肌表风寒之邪,解表散寒之力较强,且有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故善治风寒感冒,尤宜外感风寒夹湿证,症见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重者为宜,常与其他祛风散寒除湿之品同用;对风寒客于太阳经脉,巅顶头痛,连及项背者,本品善散太阳经风寒之邪,舒经活络以止痛,可配祛风止痛之品同用。

风寒湿痹——本品辛散祛风、味苦燥湿、性温散寒,长于除经络间风寒湿痹阻,祛风湿止痛之力较强,尤善入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项肩背之痛和上半身风寒湿痹见长。若风寒湿邪侵袭,上下骨节尽痛,常与独活相须为用,并与其他祛风湿药物随证配伍。本品虽作用偏上偏表,但气雄性烈,走散力强,实可除一身风寒湿邪,为常用的祛风湿、止痹痛之品,故使用时不必拘于上半身之痹。(4)用法用量:煎服,3~9g。(5)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血亏虚者慎用。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名言名句】《本草求真》:羌活,辛苦性温,味薄气雄,功专上升。凡病因于太阳膀胱,而见风游于头,发为头痛,并循经脊强而厥,发为刚痉柔痉,并当用此调治。且能兼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而使肌表八风之邪,并周身风湿相搏百节之痛,皆能却乱反正,而治无不愈者也。盖羌活、独活虽皆治风之品,而此专治太阳之邪上攻于头,旁及周身肌表,不似独活,专理下焦风湿,病在足少阴肾气分,而不连及太阳经也。但羌活性雄,力非柔懦,凡血虚头痛及遍身肢节痛者,皆非所宜。

白芷[14]

白芷辛温,阳明头痛。

风热瘙痒,排脓通用。

一名芳香,可作面脂。【难点注释】

[14]阳明头痛:阳明,即阳明经,包括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阳明头痛,指阳明经受邪引起的头痛,临床以前额痛或眉棱骨痛为特征。【歌诀总括】

白芷味辛,性温,能发表散风寒,善治风寒侵犯阳明经引起的头额作痛,是风寒感冒的常用药。又能祛风止痒,透热除湿,可治风邪侵袭及湿热浸淫所致的皮肤瘙痒。此外,还有活血排脓作用,又是痈疽疮毒等外症的常用药。本品又名芳香,有美白肌肤作用,可作面脂使用。【歌诀详解】(1)药性:辛,温。归肺、胃、大肠经。(2)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3)临床应用:

风寒感冒——本品辛散,祛风止痛,温燥除湿,芳香通窍,祛风解表散寒之力虽较温和,然善散阳明风寒,因手足阳明经交于鼻,故本品以通鼻窍见长,又善止痛,宜于外感风寒及风寒夹湿表证,尤以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见症为宜,常与其他祛风散寒止痛药同用。

头痛,牙痛,风湿痹痛——本品辛散温通,长于止痛,广泛用治头痛、牙痛以及痹痛等多种疼痛证,尤善入足阳明胃经,故阳明经气不利所致头额痛及牙龈肿痛尤为多用。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症,属外感风寒者,单用即效,或配祛风散寒止痛药;属外感风热者,可与辛凉疏散之品并行。手足阳明经分入下齿和上齿,本品辛散行阳明经气而止痛,是治疗牙痛的常用药物,可根据牙痛的冷热属性随证配伍祛风散寒或疏风清热之品。本品辛香走散,祛风散寒,燥湿止痛,故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者,亦为常用,可与祛风湿通经络之品随证配伍。本品常与延胡索相须为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广泛用治气血不畅所致一身上下诸痛证。

鼻渊——手阳明经上挟鼻孔,足阳明经起于鼻。鼻渊为病,多起于风寒邪气侵袭阳明经脉,致经气不利,又每酿生湿浊,壅滞鼻窍,致鼻塞不通。本品祛风、散寒、燥湿,可宣利肺气,升阳明清气,通鼻窍而止疼痛,故善治鼻渊,症见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疼痛等,常配其他散风寒、通鼻窍之品同用。

带下证——本品辛温香燥,善除阳明经湿邪而燥湿止带,是常用的治疗带下证药物,不论寒热虚实,均可随证配伍使用。其性温,故更宜于寒湿带下,症见带下清冷量多者,可配温阳散寒、健脾除湿药以标本兼治。若湿热下注,带下黄赤者,亦可取本品燥湿之能,并配清利下焦湿热之品同用。

疮痈肿毒——本品辛温行散,是治疗疮痈肿痛的常用之品。对于疮疡初起,热毒壅滞肌肤,红肿热痛者,本品可发散火郁,有收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每与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之品配伍。若疮疡中后期,正气不足,脓成难溃者,本品可与益气补血药同用,共奏托毒排脓之功。

此外,本品祛风止痒,可用治皮肤风湿瘙痒。(4)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5)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名言名句】《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辛温。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风在下焦而兼湿热之证寒热。风在荣卫。风头侵目泪出,风在上窍。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风气干燥,风去则肌肉生而润泽矣。凡驱风之药,未有不枯耗精液者。白芷极香,能驱风燥湿,其质又极滑润,能和利血脉而不枯耗,用之则有利无害者也。盖古人用药,既知药性之所长,又度药性之所短,而后相人之气血,病之标本,参合研求,以定取舍,故能有显效而无隐害。此学人之所当殚心也。

细辛[15]

细辛辛温,少阴头痛。[16]

利窍通关,风湿皆用。

华阴者佳,反藜芦,能发少阴之汗。【难点注释】

[15]少阴头痛:少阴,即少阴经,包括足少阴肾经和手少阴心经。少阴头痛指少阴经受风寒引起的头痛。

[16]利窍通关:利窍,指通利鼻窍;通关,指用细辛取嚏,能开窍醒神,可治中风卒倒,窍闭神昏。【歌诀总括】

细辛味辛,性温,能散少阴经的风寒,并善止痛,常用治风寒客于少阴经之头痛。本品还有开窍通关的作用,外用研末吹鼻,可催嚏通关,用治心窍闭塞,神志昏迷。此外,也常用于风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入药以陕西华阴县者佳。反藜芦。本品能使少阴之邪从汗而解。【歌诀详解】(1)药性: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2)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3)临床应用:

风寒感冒——本品辛温发散,芳香透达,长于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宜于外感风寒表证而头身疼痛较甚者,常与其他解表祛风止痛药同用。因其既能散风寒,又善通鼻窍,故尤宜于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者。本品达表入里,既入肺经散在表之风寒,又入肾经而除在里之寒邪,故可治阳虚之人外感风寒,寒邪深伏少阴,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无汗出、脉不浮反沉者,可配温阳药与辛温解表药同用。

头痛,牙痛,风湿痹痛——本品辛散温通,达表入里,散寒止痛力强,广泛用于诸寒痛证。其性升善走,能上达巅顶,开宣郁滞,通利官窍,故风寒所致诸头痛、牙痛、痹痛等皆为所宜。治疗少阴头痛,足寒气逆,脉象沉细者,本品常配独活同用,以搜少阴伏风;用治外感风邪,偏正头痛,可藉本品祛风止痛,并随证配伍祛风清头目之品;若治痛则如破,脉微弦而紧的风冷头痛,本品外散风寒,长于止痛,可配辛温发散之品。本品又是治疗牙痛之佳品,对多种证型的牙痛均可随证配伍煎汤内服,或单用含漱,或局部外搽,均有良效。本品既散少阴肾经在里之寒邪以通阳散结,又搜筋骨间的风湿而蠲痹止痛,故风寒湿痹,腰膝冷痛,本品亦为常用之品,可配祛风湿、止痹痛药物同用。

鼻渊——本品辛散温通,芳香透达,外散风邪,内化湿浊,宣通鼻窍,故可治鼻渊,症见鼻塞不通、流涕、头痛者,为治鼻渊之良药,常与白芷、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配伍使用。

肺寒咳喘——本品辛温行散,外能发散风寒,内能温肺化饮,故可治风寒咳喘证及寒饮咳喘证,尤善治素有痰饮之人外感风寒而致的外寒内饮之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者,以本品外散风寒,内化寒饮,常配麻黄、桂枝等辛温发汗解表药及温化痰饮药;若纯系寒痰停饮射肺,咳嗽胸满,气逆喘急者,可藉本品温化寒饮,并常与干姜、五味子组成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之散收并用的药组配伍。(4)用法用量: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5)使用注意: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用药鉴别】

细辛、麻黄、桂枝皆为辛温解表、发散风寒常用之品,均可用治风寒感冒。然麻黄发汗作用较强,主治风寒感冒重证,表实无汗者;桂枝发汗解表作用较为和缓,凡风寒感冒,无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均可用之;细辛辛温走窜,达表入里,发汗之力虽不如麻黄、桂枝,但散寒力胜,又内化寒饮,故常用治寒犯少阴之阳虚外感,及风寒外束、水饮内停之证。【名言名句】《神农本草经疏》:细辛禀天地阳升之气以生,故其味辛温而无毒。入手少阴、太阳经。风药也。风性升,升则上行,辛则横走,温则发散,故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盖痹及死肌,皆是感地之湿气,或兼风寒所成,风能除湿,温能散寒,辛能开窍,故疗如上诸风寒湿疾也。《别录》又谓温中下气,破痰开胸中,除喉痹齆鼻,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益肝胆,通精气,皆升发辛散开通清窍之功也。其曰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者,必无是理,盖辛散升发之药,岂可久服哉?

藁本

藁本气温,除痛巅顶,[17]

寒湿可祛,风邪可屏。

去芦。【难点注释】

[17]屏:音bǐng,摒除之意。【歌诀总括】

藁本味辛,性温,有治头部巅顶作痛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湿邪引起的巅顶作痛。本品不仅可以散寒除湿,而且祛风。【歌诀详解】(1)药性:辛,温。归膀胱经。(2)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3)临床应用:

风寒感冒,巅顶疼痛——本品辛温香燥,气味俱升,药性上行,善达巅顶,以发散太阳经风寒湿邪见长,并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功似羌活,常用治伤寒太阳证,及风寒感冒证由风寒之邪外袭足太阳之经,循经上犯,症见头痛、鼻塞、巅顶痛甚者,每与羌活同用共祛太阳风寒;若外感风寒夹湿,头身疼痛明显者,本品散寒除湿,止痛效佳,可随证配伍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之品。

风寒湿痹——本品禀辛散温通香燥之性,气雄而烈,能入于肌肉、经络、筋骨之间,以祛除风寒湿邪,蠲痹止痛,故善治疗风寒湿痹。用治风湿相搏,一身尽痛,每与羌活、防风、苍术等祛风除湿药同用。若治风湿热痹,于众祛风湿清热药内稍佐本品以疏达经络之滞,亦为可行。(4)用法用量:煎服,3~9g。(5)使用注意:本品辛温香燥,凡阴血亏虚、肝阳上亢、火热内盛之头痛者忌服。【名言名句】《本经逢原》:藁本性升,属阳,为足太阳寒郁经中,头项巅顶痛及大寒犯脑连齿颊痛之专药。女人阴肿疝疼,督脉为病,脊强而厥,亦多用之。雾露之邪中于上焦,须兼木香。风客于胃泄泻,脾胃药中宜加用之。今人只知藁本为治巅顶头脑之药,而《本经》治妇人疝瘕、腹中急、阴中寒等证,皆太阳经寒湿为病,亦属客邪内犯之候,故用藁本去风除湿,则中外之疾皆瘳,岂特除风头痛而已哉?云长肌肤,悦颜色者,外用作面脂之类是也。但头痛挟内热,春夏温病,热病,头痛,口渴及产后血虚,火炎头痛,皆不可服。

苍耳子

苍耳子苦,疥癣细疮,

驱风湿痹,瘙痒堪尝。[18]

一名葈耳。实多刺。【难点注释】

[18]葈耳:苍耳别名。葈,音xǐ。【歌诀总括】

苍耳子味辛、苦,性温,有毒,有祛风除湿的作用,善治疥癣和细小的湿疹、湿疮以及麻风等皮肤病,又可治风湿侵袭,关节痹痛。对皮肤瘙痒,可以本品内服。本品又名葈耳。成熟果实外有钩刺。【歌诀详解】(1)药性:辛、苦,温。有毒。归肺经。(2)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3)临床应用:

风寒感冒——本品辛温宣散,能外散风寒,虽发汗解表之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