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企业开放式自主创新与持续创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0 15:36:23

点击下载

作者:刘景江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技术企业开放式自主创新与持续创业

高技术企业开放式自主创新与持续创业试读:

前言

创新创业是全球经济的命脉。开放式自主创新和持续创业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根基和源泉。特别是,在超竞争的全球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构建和完善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系统,建立完备强劲的现代产业体系,从而增强浙江省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业精神,是当前浙江科技产业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这正是本书的主要研究动机。

本书是在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战略性产业自主创新系统及对策:以高技术产业为例”(项目编号:2008C25029)的验收报告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本书得以顺利出版,首先要感谢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的资助以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对“全球浙商研究”丛书的鼎力资助。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我指导的一些研究生(温滢、陶懿、陈璐、邹慧敏和丁安娜)和本科生(丁璐)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工作。在此,我对她们表示感谢。同时,感谢所有被调查企业对项目研究的大力支持。当然在项目研究和本书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很多国内外同行的学术成果,也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同行的建议和支持。最后,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樊晓燕女士为本书出版所付出的大量辛勤劳动。由于作者所学有限,拙作虽历经琢磨和再三校对,谬误或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方专家不吝指正。刘景江谨志于莱斯大学2011年10月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战略性产业是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命脉和安全的产业,主要是指能够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需要,能够支持现阶段经济运行和未来经济增长,能够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和技术进步方向的产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都在努力选择重点关注和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以抢占未来产业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它对浙江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然是浙江省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焦点。因此,为增强经济增长动力、确保技术经济安全,浙江省要以高技术产业为突破口,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战略性高技术产业。

近年来,浙江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的目标,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为主要载体,积极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全面加强高技术产业化工作,为促进高技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例如,2009年,浙江省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5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国第3位,全社会科技投入达720亿元以上,R&D投入占GDP比重达1.7%以上,财政科技投入超100亿元。

浙江省高技术产业持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例如,2009年浙江省高技术产业产值达9000亿元,比2005年增长202%。然而,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省市相比,浙江省的高技术产业还存在较大差距,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例如,2009年,广东高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6万亿元;山东高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3558.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9%;江苏高技术产业产值为21987亿元,增长19.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0%。

产生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浙江省高技术产业存在“四个缺乏”:(1)缺乏产业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品处于国际产业分工和产品价值链的低端,产业核心竞争力较弱;(2)缺乏高科技人力资源,高技术产业人才总量偏少,尖端型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3)缺乏国际知名品牌和一批有较大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跨国企业;(4)缺乏高强度的国际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其根本原因是浙江省缺乏一个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协同、共建共享、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且高效运行的、完善的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系统。《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浙江省未来15年的科技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社会科技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高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传统产业得到全面改造提高,创新创业环境优越,成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省份。这些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依靠完善的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系统建设。

加快推进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系统的建设具有以下四方面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系统建设是浙江省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中流砥柱。尽管浙江的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它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还存在较大差距。浙江省的高技术产业化水平不高,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低。因此,加强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系统建设是浙江省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举措。

第二,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系统建设是提高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和产业规模偏小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技术含量高、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等特征。因此,推进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系统建设是提高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第三,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系统建设是推进浙江省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的巨大引擎。浙江已迈入了人均GDP 6000美元的新阶段,面临世界金融危机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等深刻影响,一些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传统产业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相关投资及产能大量向外转移,而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高技术产业表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必将成为浙江省[1]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四,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系统建设是推动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柱。新世纪以来,浙江省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日益凸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刻不容缓。着力发展技术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有效化解各种困难和挑战,增强高技术产业优势,带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是浙江省实现产业结[2]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举。

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国际竞争态势和国内实际情况无不表明:必须实施开放式创新;必须把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在超竞争的全球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构建和完善浙江省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系统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增强浙江省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是当前浙江省科技产业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本书重点研究浙江省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开放式自主创新系统建设、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和持续创业对策。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是:(1)调查分析浙江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现状、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2)通过技术创新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技术创新管理、组织学习和战略管理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交叉融合,构建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开放式自主创新系统建设的总体设计,分别界定自主创新与产业创新系统的概念,提出总体设计的基本原则、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提出面向开放式自主创新系统战略实施的政策框架设计以及基于技术周期的开放式自主创新路径及其选择机制设计。(3)设计并提出一组促进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和持续创业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是:(1)为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及相关政策部门加强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宏观管理、加快建设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系统及其运行机制以及制定和实施自主创新公共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2)为浙江省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和持续创业及其政策制定提供管理策略、指南和工具。

[1]

崔凤军:《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在2010年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5月25日,http://fgw.zj.gov.cn.

[2]

崔凤军:《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在2010年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5月25日,http://fgw.zj.gov.cn.1.2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本书主要运用理论研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案例研究、比较研究、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政策研究与系统分析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1)产业自主创新系统的相关理论;(2)浙江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现状、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3)浙江省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与持续创业案例分析;(4)世界各国和地区促进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经验;(5)浙江省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开放式自主创新系统建设的总体设计;(6)促进浙江省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和持续创业的政策建议。1.3 本书章节结构及其逻辑关系

紧紧围绕上述研究内容,本书共分7章。

第1章为绪论,重在提出研究问题、叙述研究方法和明确研究内容。

第2章介绍了国内外产业自主创新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自主创新及其相关理论、产业创新系统与产业创新能力理论、高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理论、开放式创新及其相关理论、科技创新政策及其相关理论。

第3章旨在调查研究浙江省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现状、主要问题及其制约因素。本章首先根据相关文献与理论设计两套调查浙江省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情况的问卷,通过收集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工具分析了浙江省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现状和主要问题。然后,分析了浙江三大高技术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自主创新现状、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最后,综合分析了浙江省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现状、主要问题及其制约因素。

第4章以浙江省的中控科技集团、浙大网新集团、华海药业、新安化工和杭州市化工研究院等5个企业及科研院所为案例,调查分析这些企业自主创新与持续创业的主要成果和经验。

第5章总结了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家促进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第6章通过技术创新经济学、演化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技术创新管理、战略管理和组织学习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交叉融合,构建了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开放式自主创新系统建设的总体设计。

第7章从学习失灵、认知差距、基础设施失灵、制度失灵、互动失灵和能力失灵等六个方面探讨了促进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与持续创业的政策建议。图1-1 本书各章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图1-1所示,各章之间遵循的逻辑关系是:研究问题→理论回顾→国内外调查研究→提出总体设计→提出政策建议。具体来说是,第1章提出研究问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2章回顾和介绍相关理论;第3章、第4章和第5章是国内外调查研究;其中,第3章是浙江省企业统计调查研究,第4章是浙江省企业案例调查研究,第5章是国外调查比较研究;基于第2至5章,第6章提出总体设计,进而第7章提出政策建议。第2章 自主创新理论研究回顾

本章旨在回顾和介绍自主创新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自主创新及其相关理论、产业创新系统与产业创新能力理论、高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理论、开放式创新及其相关理论、科技创新政策及其相关理论。2.1 自主创新及其相关理论

自主创新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自主创新的内涵与类型、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家创新能力、自主创新的模式与机制。

一、自主创新的内涵与类型

我国很多学者(例如,陈劲,1994;邓晓岚、陈功玉,2001;丁堃,2010;傅家骥,1998;刘凤朝、潘雄锋、施定国,2005;柳卸林,1997;柳卸林、游光荣、王春法,2006;路风,2006;施培公,1996;温瑞珺、龚建立、王黎娜,2005;吴贵生、刘建新,2006;谢爕正,1995;杨德林和陈春宝,1997;余江、方新,2002;张炜、杨选良,2006;赵忆宁,2003;周寄中、张黎和汤超颖,2005)分析和界定了自主创新及其能力的内涵,以下是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陈劲(1994)提出:自主创新是在引进、消化以及改进国外技术的过程中,继技术吸收、技术改进之后的一个特定的技术发展阶段。施培公(1996)指出:自主创新具有不同层次的含义,当用于表征企业创新活动时,它是指企业通过自身努力,攻破技术难关,形成有价值的研究开发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成果的商品化,获得商业利润的创新活动;当用于表征国家企业创新特征时,它是指一国不依赖他国技术,而依靠本国自身力量独立研究开发,进行创新的活动。柳卸林(1997)把自主创新定义为:创造了自己知识产权的创新。杨德林和陈春宝(1997)指出:当自主创新用于表征企业技术创新的行为时,是指企业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独立研究开发,进行技术创新的活动。自主创新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核心技术上的自主突破;二是关键技术的领先开发;三是新市场的率先开拓。

傅家骥(1998)认为:自主创新是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或联合攻关探索技术的突破,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获得商业利润,以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创新活动。万君康(2000)认为: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本国自身的学习和R&D活动,探索技术前沿,突破技术难关,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形成自主开发的能力。周寄中、张黎和汤超颖(2005)指出: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提高科技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因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进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种创新活动。其要点有三:一是使制度、机制和资源配置更有利于原始性创新,使之涌现出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相关科技成果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

刘凤朝、潘雄锋和施定国(2005)认为:从一般意义上说,自主创新是创新主体依靠自身(或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科技突破,进而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活动。自主创新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对应于不同的实现主体,自主创新又有不同的内涵。国家(或区域)层面的自主创新是指以能自主解决(或基本自主解决)本国(或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并能对全球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标志,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基础上的再创新为主要实现形式,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化,提升国家竞争力为目的的活动。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是以掌握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参与国际标准制订为标志,以集成创新和引进基础上的再创新为主要实现形式,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主品牌为目的的创新活动。温瑞珺、龚建立和王黎娜(2005)指出:自主创新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渐进的自主创新,就是通过原有技术的融合或引入研究中技术来建立新的技术平台;第二类是根本的自主创新,就是通过自己的研究发明全新的技术,由此开发出全新的或新一代的产品。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具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

路风(2006)运用详细比较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自主创新的四种形式,即:终端产品的建构技术创新、转型技术创新、通过国家大型项目设置而起步的创新、系统标准的创新,大致勾画出如何进行自主创新的图谱。吴贵生和刘建新(2006)认为,自主创新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挑战的特定背景下提出的概念,对这个概念不仅要从学术上加以理解,而且要从战略上进行阐释。他们提出,自主创新的内涵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理解:自主是前提;创新是要害;知识产权是关键;创新能力是核心。进而,他们给出了自主创新的一个“宽松”定义和两个“收紧”定义。其中,“宽松”定义是:自主创新是指在创新主体控制下的创新。第一个“收紧”定义是:自主创新是指在创新主体控制下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第二个更进一步的“收紧”定义是:自主创新是指在创新主体控制下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柳卸林、游光荣和王春法(2006)认为,自主创新具有以下特定内涵:主要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开放式的全球创新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进行自主创新。因此,他们进一步提出,在面临国内外两种技术资源的前提下,从没有创新到完全自主创新,有以下五种情况:完全自主的技术创新,这属于原始创新;完全利用引进技术,没有创新;在引进的基础上创新;先自主后借助引进技术的创新;在开始时就是将自主技术与引进技术进行集成的创新。张炜和杨选良(2006)将自主创新定义为:在解决所面临的科技问题的过程中,依靠自身的创造性努力,应用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模式等因素,研究开发出得到社会承认的新成果的一系列活动组合。

池仁勇等(2008)认为:自主创新是自我参与创新过程,并对创新成果具有一定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等活动,主要体现自主能力,并且指出:衡量企业自主创新一是看企业是否参与创新过程,纯粹的拿来主义不是自主创新的范畴,如简单地引进设备、流水线等;二是看企业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技术,企业不一定承担创新过程的所有活动,一些技术研发活动可以外包给其他机构,甚至购买,但是企业必须掌握核心技术,拥有一定的知识产权。丁堃(2010)把自主创新定义为:一国企业在与创新体系其他主体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通过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引再创新等三种类型的活动,取得突破性或新颖性的技术成果,并率先实现其商业价值的过程。

二、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家创新能力

国内外学者探讨了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能力的定义和测度。例如,余江和方新(2002)把自主创新能力定义为:能独立进行产品技术、工艺技术的研发乃至开发出面向市场的有竞争力的全新产品的能力。

刘凤朝、潘雄锋和施定国(2005)指出:自主创新能力应有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别。国家(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指依靠自身(或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科技突破,进而支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并能对全球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本领和能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对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与运用,实现产业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培育自有品牌,从而掌握或影响价值分配过程的基本素质。

温瑞珺、龚建立和王黎娜(2005)认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有效运用企业内外的各种创新资源,通过建立新的技术平台或改变核心技术,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使企业能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有机综合。

根据创新能力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Furman、Porter和Stern(2002)界定了国家创新能力的定义。他们认为:国家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长期生产创新性技术并对其商业化的能力。它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公共创新基础设施、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它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创新能力对一个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和高技术出口的市场份额等指标有重要影响;公共政策与人力资本的投资对国家创新能力有显著正效应。根据Hu和Mathews(2005),广义上的国家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持续创新的制度潜能,它不关注单个创新绩效指标,而是关注创新绩效可持续的源泉。

官建成和余进(2005)在OECD的国家创新系统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运用DEA方法对我国的国家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将评价结果同G7国家、韩国、印度等九个国家进行了比较。

刘风朝等(2009)提出了国家创新能力测度方法的改进思路,设计国家创新能力三步测度方案,分析和测度了中国和部分创新型国家创新能力。根据刘风朝等(2009),国家创新能力是指一国创造和运用新知识,或者通过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已有知识,以达到创造新产品和新服务,进而提高生活效率和社会管理水平的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载体(资源)是国家创新能力形成的两大基石,创新成果是国家创新能力的显示物。也就是说,国家创新能力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国家为考量单位,通过不同国家间的横向比较,对特定国家在世界科技发展整体中所处相对位置作出的判断。

三、自主创新的模式与机制

从以往自主创新模式研究的文献来看,吕政(2006)分析了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他指出:自主创新并不是排斥技术引进,而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科技成果,坚持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再创新,将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途径。操龙灿(2006)分析了自主创新的体系与模式,提出了一个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结构模型,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竞争前阶段技术创新和竞争阶段技术创新。前者是指共性技术创新,后者包括内生创新、合作创新和引进创新。蒋珠燕(2006)探讨了苏南地区自主创新现状、模式、途径以及自主创新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高旭东(2007)指出:需要处理好自主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以自主创新为主,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以技术引进为主。他提出了处理自主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的四个原则。

陈莞和谢富纪(2007)从开放式创新角度,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产业内生型”,这种模式主要源自企业所在产业价值链升级。该企业所在的相关领域拥有开放性技术标准,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分拆企业价值链,并把创新成果外卖,通过知识产权管理而赢利。第二种模式是“企业资本内生型”,这种模式的内生作用主要来自企业的风险投资战略,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同时充分利用外部创新成果的渠道,通过技术交易把外部技术内部化。第三种模式是“企业技术内生型”,这种模式强调企业集中投入某项技术的开发,然后,通过外部风险组织把公司内部的技术商业化,将内部知识扩散到外部市场,从而建立新的商业模式。

陈劲等(2008)分析了大型企业不同阶段的自主创新机会,总结了大型企业自主创新决策的特征。并指出:根据市场结构和行业创新特征,中国大型企业可以有不同的自主创新决策和动态发展路线。池仁勇(2008)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比分析了中小企业基于独立研发的自主创新模式、基于技术引进的自主创新模式和基于合作研究的自主创新模式的特征和效率差异,并通过案例分析对这三种模式的特征和差异进行了说明。柳卸林等(2008)指出:中国企业应在全球资源利用和全球市场开拓的基础上选择自主创新模式。针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我国企业可以采取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和跨国兼并等三种主导型自主创新模式。通过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和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历程的特征分析,阐述了三种自主创新模式在不同阶段的动态发展特征。同时,他们认为:我国企业在全球化条件下的自主创新发展应着重把握四个方面:第一,坚持在开放的条件下推进自主创新;第二,通过国家的力量化解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时遇到的非市场风险;第三,政府应给予参与国际兼并的企业以金融方面的支持;第四,加大对大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的支持。

赵晓庆和许庆瑞(2009)对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企业自主创新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指出:我国应形成以破坏性创新为主导、以技术跨越为辅助的自主创新模式,并以深入理解我国客户需求、发掘我国文化内涵为根本创新思路。

从以往自主创新机制研究的文献来看,杨玲(2005)指出,自主创新机制是指自主创新活动中各种创新因子的结构、功能及其内在联系,表现为创新主体(指企业、科研单位或其他进行创新活动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创新方面的自我管理技能和活动协调技能。马艳华(2006)认为应构建传统产业长效自主创新机制,即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设立创新基金,建立技术创新风险防范与承担机制,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薛澜和梁正(2006)指出:自主创新强调的是创新主体在创新动态过程中的主导权,这种“主导”主要体现为创新决策的自主性和技术选择的自主性。这种思路摆脱了那种从技术来源角度在原始性创新和模仿创新之间的无谓争论,而把问题的重点放在了创新的决策主动权上。在通常情况下,企业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从事所有的研发工作。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活动涉及对市场、产品特性、现有技术采用等一系列问题的决策。没有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没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这种决策就只能是被动的。

李垣、张宸璐和方润生(2007)通过企业问卷调研,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因素如何影响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并对各个动力因素的重要度进行了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推动和市场推动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肖高和刘景江(2007)分析了先进制造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三个关键途径:执行有效的战略领导;塑造有利于创新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建设和完善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吴晓波、窦伟和吴东(2010)分析了全球制造网络中企业自主创新的机遇与挑战,总结了全球制造网络情境下不同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和机制,并归纳了我国企业在全球制造网络中的自主创新路径。陈劲、俞湘珍和王姝(2010)认为中国的自主创新应该以全面创新思想为指导,在组合创新的平台上,通过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最终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应用。他们提出:除了研发驱动的技术创新之外,中国企业还应该重视非研发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颠覆性创新、回溯创新、并购创新和设计创新,并实现研发驱动创新和非研发驱动创新的协同。同时,政府、科研机构和大学应该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指引和支持的作用。2.2 产业创新系统与产业创新能力理论

Freeman(1974)对电力、钢铁、石油、化学、合成纤维、汽车、电子和计算机等许多产业的创新进行了实证研究。Kubeczko等(2006)、Malerba(2004)和Geels(2004)探讨了产业创新系统、公共政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Hsu(2005)、Jan和Chen(2006)分析了工业技术研究院在台湾产业创新机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Gilsing和Nooteboom(2006)探讨了生物制药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的两种学习体制:聚焦于探索(exploration)的学习体制、聚焦于利用(exploitation)的学习体制。

基于Rothwell和Zegveld(1981)以及徐作圣等(2000)的研究成果,张治河(2006)构建了一个产业创新系统模型,但缺乏对产业创新系统与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2006)调查分析了我国钢铁、石油化工、航空、船舶、汽车、发电与核电设备制造、纺织、软件、生物等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主要问题、制约因素和相关政策建议。王君(2006)探讨了产业共性技术有效供给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史清琪和尚勇(2000)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我国一些重点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胡春力(2006)分析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重点与主要对策。Carayannis等(2000)、Etzkowitz和Leydesdorff(2000)、Etzkowitz(2002)以及Marques等(2006)分析了创新过程中大学、产业和政府关系的三重螺旋模型。

谢伟(2008)通过选择轿车产业和个人计算机产业进行单案例研究和案例对比研究,总结了促进我国产业自主创新的五个关键要素,即需求增长迅速、需求结构多层次、产品结构模块化、价值链的可分析和独立技术供应商的出现。基于这五个关键要素,提出了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路径发展的四条建议。于渤等(2008)通过选择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作为产业典型,研究了国家政策、经济环境等宏观因素以及产业结构和竞争状况等产业因素对哈电集团自主创新的影响。

Chang等Chen(2004)郑重指出,现有的三个创新系统方法(国家创新系统方法、区域创新系统方法以及技术或产业创新系统方法)是互补的、紧密关联的,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系统构造。因此,在运用创新系统方法时很有必要整合三个系统维度,即地理、技术和制度维度。

关于创新和产业的演进,Malerba(2006)提出五个观点:(1)它是企业和个人学习过程的结果;(2)它以产业的专有知识为基础;(3)它是几个具有不同知识和能力的参与者通过竞争与合作、市场与非市场、正式与非正式互动的结果;(4)它在特定的制度框架(国家或产业部门层面)下发生;(5)它不仅带来产品和工艺的变革和转换,而且带来参与者、联结、制度和知识本身的变革和转换。

总之,目前关于创新系统的研究很多,但主要局限于国家创新系统或区域创新系统层面,而对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比较缺乏。2.3 高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理论

国内外文献从多个视角探讨了高技术产业与战略性产业的发展问题。

郭励弘、张承惠和李志军(2000)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制度安排、市场机制、环境建设、国内外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措施。

辜胜阻和李正友等(2001)探讨了高技术产业化与创新的关系。他们指出: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制度安排往往要比单纯的技术创新更为重要,一种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化的制度安排往往要比单纯的技术创新本身更能推动技术进步。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固然很大,但机制差距更大,尤其是缺乏适应高技术市场化与产业化需要的技术所有者、资本所有者和管理所有者的联动机制。只有积极推进制度创新,调动技术所有者、资本所有者和管理所有者的积极性,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将科技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

吴敬琏(2002)指出:发展中国高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强调制度建设对发展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重大意义。程兴华和沈建明(2005)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浙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建议。周华富(2006)阐释了浙江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十一五”发展思路。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2006)探讨了浙江高技术产业化工作的成效及其发展思路。刘晓清和徐大可(2006)指出:浙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要突出自主创新、集聚化发展、内外并举,并要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2006)从资金密集度、技术密集度、效益和风险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浙江省高技术产业的特征,并指出:越是在高技术产业方面,浙江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度差距越大。

高建和石书德(2007)从技术创新的能力、模式和效率几个方面,比较了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在高技术总体产业及分产业的差异,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关键影响因素。王昌林(2007)探讨了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重点领域、自主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吴永林等(2009)分析了北京高技术产业影响力的机理,提出了北京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建议。赵玉林等(2009)探讨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突破性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筛选出了我国经济增长具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领域,提出了优化我国高技术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关联和产业布局以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王昌林(2009)提出了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路与措施,总结了深圳、日本和韩国提升高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经验。

近年来我国学者日益强调发展战略产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指出: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的竞争(房汉廷、金延新、屈宏,2003;高梁,2001,2005;侯云先、王锡岩,2004;江世银,2005;金碚,2003;刘戒骄,2002;吕政,2004;芮明杰和赵春明,1999;王元、梅永红和胥和平,2002;杨帆,2003,2006;赵英,2001)。例如,芮明杰和赵春明(1999)探讨了战略性产业、国有战略控股公司及其构建模式的关系。王元、梅永红和胥和平(2002)深入分析了战略技术及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深层原因,探讨了“十五”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战略选择和政策建议。其中,“十五”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的三大战略问题是:必须突出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坚持自主创新为主的发展模式;重构国家科技计划结构与功能。特别是,他们指出:影响我国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把战略产业的发展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吕政(2004)探讨了我国产业政策的制定的原则与战略性产业的选择目标。江世银(2005)分析了我国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政策的调整问题。

特别是,最近一些学者(例如,陈柳钦,2010;冯赫,2010;姜江,2010;李晓华、吕铁,2010;罗志军,2010;史和平,2010;万军,2010;王勇,2010;赵刚、程建润、林源园,2010;赵方宽,2010;朱瑞博,2010)越来越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

例如,冯赫(2010)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以科技重大突破为前提,以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为基础,能够引致社会新需求、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能在一段时期内成长为对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行业和部门。并且,他分析了国外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和扶持政策;提出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

姜江(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伴随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以及新需求的产生、拉动而出现,对一国竞争力或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新部门和行业。他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措施和手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同时,他提出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举措:部署未来一段时间的产业发展重点,更加重视通过培育市场和引导需求发展产业,创新投入方式,颁布专项规划和行动计划等。李晓华和吕铁(2010)分析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与政策导向。赵刚、程建润和林源园(2010)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制、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对策。

万军(2010)分析了日本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陈柳钦(2010)提出了我国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六个对策建议,即:一是统筹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导目录;二是建立和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税扶持政策体系;三是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政策支持环境;四是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五是推进创新载体建设,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约发展水平;六是围绕重点领域,加大新兴技术人才队伍培养和引进。王勇(2010)总结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选择新兴产业的侧重点及相关规划(见表2-1),并分析了我国七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资料来源:王勇:《战略性新兴产业简述》,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年版。2.4 开放式创新及其相关理论

Chesbrough(2004,2006)认为存在两种创新模式:一种是封闭式创新模式,另一种是开放式创新模式。封闭式创新的思维逻辑就是主要关注公司内部。在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这种模式在诸如朗讯科技、美国通用电气和施乐公司等是有效的。然而,从20世纪晚期开始,一些因素开始腐蚀封闭式创新的基础。开放式创新模式认为企业在发展新技术的时候,可以并应当同时利用内部和外部有价值的创意。事实证明采用开放式创新的企业有非常好的表现。例如,英特尔、微软和思科等公司的表现超过了采用封闭式创新的竞争对手。不仅高技术产业,包括零售业在内的很多行业正在从封闭式创新模式过渡到开放式创新模式(Chesbrough,2004,2006)。

我国学者(例如:陈莞、谢富纪,2007;丁堃,2010;范保群,2007;何流、司春林,2007;任寒青、徐震、陈衍泰,2006;盛亚等,2009;司春林、陈衍泰,2005;杨静武,2007;杨武,2006;余芳珍、唐奇良,2007;郑小平、刘立京、蒋美英,2007;朱朝辉、陈劲,2008)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开放式创新的相关问题。例如,陈莞和谢富纪(2007)揭示了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战略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的必然性与意义,提出并分析了开放式自主创新战略实施模式以及支撑系统要素(包括技术系统、区域经济模式、制度环境、国际技术水平等关键控制变量),描述了基于相应支撑体系的企业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选择过程。

朱朝辉和陈劲(2008)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理论视角,从探新学习和挖潜学习及其协同和动态角度探讨了符合中国技术创新和技术学习实践的技术学习模式,并深入分析了技术学习促进技术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制。盛亚等(2009)从企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及其产权问题视角探讨了合作创新联盟及其管理策略。丁堃(2010)探讨了开放式绿色创新系统发展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开放式自主创新的知识制度基础、路径和对策。2.5 科技创新政策及其相关理论

创新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创新政策及其工具的内涵;创新政策的理论基础;国家、区域和产业三层面的创新政策;创新政策的制定方法。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定义了创新政策。例如,Rothwell(1986)指出:创新政策是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的结合;它是一个整合的概念。罗伟等(1996)认为,创新政策是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紧密相关,包括能源、教育和人力资源政策的整合;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中有关推动创新的部分是创新政策的核心。鲍克等(1997)指出:创新政策是政府为鼓励技术发展及其商业化以提高竞争力的各种社会经济政策的综合,它处于经济政策的中心位置,直接鼓励创造和变化。陈劲和王飞绒(2005)认为:创新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规范创新主体行为而制定并运用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政策和措施的综合,它应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Rothwell和Zegveld(1981)把创新政策工具分为三大类:供给面的创新政策工具、需求面的创新政策工具和环境面的创新政策工具三类。供给面的创新政策工具是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公共企业、科技研发与服务、提供教育培训和信息服务。需求面的创新政策工具是财务金融、税收优惠、法律规制和政策性策略。环境面的创新政策工具是政府采购、公共服务、贸易管制和海外机构。这种分类方法被广泛使用。

Freeman(2004)强调指出:第一,工资率、价格和货币汇率不能用来解释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国家的技术领先具有绝对优势,而不是比较优势。第二,长期对技术基础架构和智力资本进行公共投资是经济发展的成功关键因素。第三,实现教育、科学、贸易和产业政策的有机联结是一个国家建立它的国际竞争力所必需的。

Laranja、Uyarra和Flanagan(2008)根据新古典理论、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新马歇尔理论、系统性制度理论和演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析了创新政策干预的理论基础,并探讨了创新政策工具及其组合与这些理论观点的关联性(见表2-2)。基于市场失灵和信息传播失灵的概念,新古典理论证明了创新政策干预的必要性。通过放松新古典理论的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的假设,熊彼特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扩大了政策在增加研发和人力资本投资等关键创新投入方面的作用。新马歇尔理论在解释区域集聚的经济动力学时,考虑了区域层面的社会、制度、技术和学习问题。系统性制度理论证明干预是规避系统不一致性的必要手段。虽然演化理论与系统性制度理论有明显的重叠,但是它非常强调:需要增强所有层面和所有参与者的认知能力,促进适应性政策制定者的足够多样性和试验以避免锁定(Laranja, Uyarra&Flanagan,2008)。

很多学者分析了国家、区域和产业三层面的创新政策及其治理(Casper&Matraves,2003;George&Prabhu,2003;Koh,2006;Koh et al.2005;Kuhlmann,2001;Kuhlmann&Edler,2003;Shyu,2001;Woolthuis, Lankhuizen&Gilsing,2005;吕政,2005;王伟光,2006)。例如,李正卫和吴晓波(2002)分析了我国R&D投入比例偏低的原因。王黎萤、陈劲和杨幽红(2004)探讨了技术标准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关系。谢洪明(2005)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王伟光(2006)从政府作用视角分析了自主创新、产业发展与公共政策的关系。李纪珍(2006)指出:政府需要克服市场和组织失灵,通过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Koh(2006)从技术基础设施、经济制度和激励结构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新加坡经济体建造创新能力并实现创新驱动型增长战略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George和Prabhu(2003)指出:开发性金融机构作为一个准政府组织,能有效促进经济转型国家核心产业或新兴产业的发展。Shyu(2001)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政策进行了跨国比较分析。陈劲和王飞绒(2005)比较分析了美国、日本、欧盟和韩国的创新政策。金芳和黄烨菁(2007)分析了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创新要素的结构性稀缺与制约因素、创新制度的缺失与障碍因素。陈勇鸣和陈辉(2010)分析了上海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和政策。

从创新政策制定的方法来看,当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是欧盟的创新政策趋势图及欧洲创新记分牌。Woolthuis、Lankhuizen和Gilsing(2005)从创新参与者和系统失灵两个维度提出了一个实施创新系统战略的政策框架。这个框架有助于创新政策制定者设计、分析和评价创新政策措施。

许多学者强调政策的互补性和政策组合的重要性(例如:Huang, Joseph,&Tzeng,2007;Pierre&Roller,2005;Rothwell&Zegveld,1984)。例如,Rothwell和Zegveld(1984)强调指出:只有将供给面的创新政策工具、需求面的创新政策工具和环境面的创新政策工具组合使用,方能有效激励创新。Pierre和Roller(2005)指出:非常有必要针对企业创新所处的阶段,制定互补的创新政策。一些创新政策以鼓励企业成为一个创新者为主要目标,而另一些互补的创新政策以鼓励企业增强它们的创新强度为目标。

从知识目标类型、支持类型和实施类型三个维度,Isabel和Nick(2008)提出了一个创新政策设计和比较的框架。他们指出:当创新系统中的参与者发生变化,他们的具体目标也发生改变时,创新政策的组合设计也要随之改变。Joachim和Clausia(2003)认为把创新政策看做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有助于理解政策是如何处理社会经济系统内部所固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创新政策代表了政策制定者的行为,这些政策制定者试图影响创新产生和创新扩散的相关过程。并且,他们提出了一个创新政策学习的流程。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国家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担当重要角色,国家可以通过制度安排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新制度经济学则从创新主体行为激励的角度揭示了国家制度安排的重要性,为从国家层面研究创新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刘风朝等,2009)。2.6 综合评述

以上五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本项目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和分析框架。但是,这些研究尚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都缺乏统一的定义。

第二,对以下问题缺乏深入分析和研究:(1)如何从产业创新系统层面提高高技术产业(特别是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2)自主创新与开放式创新有什么关系?(3)如何设计动态互补且有机整合的国家、区域和产业三层面的创新政策?(4)如何构建一个实施产业创新系统战略的政策框架?(5)如何设计一个基于技术周期的开放式自主创新路径及其选择机制?特别是,以往这些研究缺乏对浙江省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系统构建与能力提高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具体来说,以往这些研究有以下两方面不足:一方面,在理论构建与政策研究层面上,很缺乏对以下三个迫切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1)浙江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现状、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是什么?(2)如何构建浙江省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系统及其运行机制,以有效地促进浙江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持续创业?(3)如何设计并建立一组促进技术、产业组织和广义上的制度协同演化并能有效推动浙江省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和持续创业的政策建议?

另一方面,在研究方法层面上,很缺乏运用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这些正是本书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第3章 浙江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本章首先从企业层面分别调查研究浙江省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政策情况以及高技术企业主导产品和关键工艺自主创新情况,运用数理统计工具分析浙江省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现状和主要问题。然后,从产业层面重点分析浙江三大高技术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的自主创新现状、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最后,综合分析浙江省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现状、主要问题及其制约因素。3.1 浙江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政策调查3.1.1 调查目的和问卷设计

本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浙江省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主要问题以及创新政策落实与需求情况。我们主要根据中国企业[1]联合会研究部的《企业自主创新与企业发展调查问卷》、建设部科[2]学技术委员会的《中国建设科技自主创新优势企业调研书》、广州[3]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的《黄埔区企业自主创新情况调查问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自主创新政策跟踪调查研究企[4]业问卷》编制了《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政策调查问卷》(附录1)。

本调查问卷包括11部分:个人信息、基本情况、研发能力、生产技术能力、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国际化战略、自主创新体系、自主创新政策、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供给体系和自述题。

[1]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2005.企业自主创新与企业发展调查问卷,中企联合网www.cec-ceda.org.cn.

[2]

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2006.中国建设科技自主创新优势企业调研书,建设部网www.jskj.org.cn.

[3]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06.黄埔区企业自主创新情况调查问卷,黄埔科技信息网http://www.hp.gov.cn/hpkjjqyzczlxz/.

[4]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2007.自主创新政策跟踪调查研究企业问卷,江苏省经贸科技信息网http://www.jsetc.gov.cn:8091/kj/.3.1.2 调查取样和数据收集

本调查研究以浙江省高技术企业为样本。样本数据收集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包括电子邮件调查和企业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是企业研发技术中心负责人,或分管研发和技术的副总。共寄发240份,回收161份,剔除不符合取样要求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21份。表3-1和表3-2是全部有效样本的行业分布和区位分布情况。从行业分布来看,有效样本主要覆盖高技术产业的七个细分行业: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及高效节能、环境保护、先进制造。从区位分布来看,有效样本覆盖浙江省9个地市。3.1.3 结果分析

1.企业基本情况

在浙江省重点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调查中,如图3-1所示,有效样本121家被调研企业中有61家企业表示已拥有自主品牌,60家企业表示尚未拥有自主品牌。图3-1 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数量

从被调查企业的融资渠道分布来看(见表3-3),有效样本121家被调查企业均利用了自有资金;在利用企业外部资金方面,96.7%的企业表示利用了商业银行贷款,2.5%的企业利用了中央政府资助,2.5%的企业利用了地方政府资助,60.3%的企业利用了民间融资,还有一定比例的企业采用了上市融资、风险资本、担保机构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2.研发能力

如图3-2所示,根据企业研发技术中心的级别进行分类,有效样本121家企业中,5.8%的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27.9%的企业拥有省级企业研发中心,49.1%的企业拥有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7.2%的企业没有设立研发中心。9.1%的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1.5%的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4%的企业拥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9.0%的企业没有设立技术中心。图3-2 企业研发技术中心的设立情况

3.生产技术能力

根据企业所拥有产品的技术水平进行划分,如图3-3所示,41.3%的企业认为自身的产品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7%的企业认为其产品已处于国际中等水平,9.4%的企业认为其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7.4%的企业认为其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还有少部分企业认为其产品尚处于国内先进,国内中等水平。图3-3 企业产品的技术水平

根据企业所掌握的生产技术水平进行划分,如图3-4所示,11.6%的企业认为自身的生产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40.5%的企业认为自身的生产技术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19.7%的企业生产技术水平认为已处于国际中等水平,10.7%的企业认为其生产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尚无一家企业认为自身的生产技术水平能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图3-4 企业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

根据企业所掌握核心技术的来源进行分类,如图3-5所示,43.8%的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获取核心技术,25.7%的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获取核心技术,15.7%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获取核心技术,另有少部分企业通过购买国内外技术构建核心技术。总体表明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获取核心技术的比例占到了绝大部分。图3-5 企业核心技术来源

4.知识产权

在对企业所获知识产权的调查中,如图3-6所示,仅有61.2%的企业表示企业拥有至少1项发明专利授权;全部调查样本中没有1个企业拥有PCT国际专利(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如图3-7所示,仅有9.1%的企业表示其主导产品拥有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绝大多数企业的主导产品尚未掌握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图3-6 企业拥有至少1项发明专利授权的情况

在对企业技术知识储备情况调查中,如图3-8所示,50.5%的企业表示自身所储备的技术知识仅为一般水平,28.9%的企业认为自身拥有比较丰富的技术知识储备,仅4.1%的企业认为自身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储备非常丰富。图3-7 企业主导产品拥有关键技术知识产权的情况图3-8 企业的技术知识储备情况

5.人力资源

在对企业技术人才来源的调查中,如表3-4所示,全部被调查企业表示均采用了企业内部培养和引进国内高校及研发机构专家的模式以获取优秀技术人才,相比而言,引进国内外企业专家、引进国外高校及研发机构专家、短期聘请国外高校企业及研发机构专家的较少。

6.产学研合作

在对企业产学研合作的主要目的的调查中,如表3-5所示,全部被调查企业表示均希望通过产学研合作来寻求技术合作与人力资源,32.2%的企业希望通过产学研合作来联合制定产品技术标准,17.4%的企业希望通过产学研合作来获取机器设备,还有少部分企业希望通过产学研合作来获取市场营销渠道。如图3-9所示,57.2%的企业产学研合作程度处于一般水平,33.1%的企业开展了比较充分的产学研合作,仅有3.3%的企业进行了非常充分的产学研合作。图3-9 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程度

7.自主创新体系

在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战略的调查中,如图3-10所示,47%的企业表示拥有与经营战略相匹配的技术创新战略,53%的企业尚未建立与经营战略相匹配的技术创新战略。

在对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完善程度的调查中,如图3-11至图3-18所示,分别从企业的自主创新战略、企业创新领导能力、技术组织机构与创新团队、企业激励机制与内部创新机制建设、企业创新文化的强度及企业的规章制度程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评价。总体而言,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的完善程度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图3-10 企业是否拥有与经营战略相匹配的技术创新战略的情况图3-11 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明确程度图3-12 企业的创新领导能力图3-13 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的充足程度图3-14 企业技术组织机构的健全程度图3-15 企业激励机制建设的完善程度图3-16 企业的内部创新机制

在对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的调查中,如图3-19所示,绝大多数企业均表示:高层管理者的创新领导、与战略相匹配的技术创新战略、健全的技术创新组织、强大的R&D和市场营销团队、保障充分的科技开发资金投入、坚实稳定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创新型文化、运行良好的创新机制以及完善的政府政策等因素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图3-17 企业的规章制度程序图3-18 企业创新文化的强度

8.自主创新政策

图3-20显示了各种政策对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影响程度的调查结果。90%以上的企业表示:技术开发费用计入成本的政策、技术开发费用加大抵扣所得税的政策、开发区高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的政策、企业科研相关设备加快折旧的政策、免征技术转让、开发营业税的政策、金融支持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外经贸政策、鼓励企业培养和吸引人才的相关政策等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金融支持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影响尤为突出。图3-19 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图3-20 各种政策对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影响程度

9.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供给体系

图3-21显示了企业对关键共性技术需要程度的调查结果。96.7%的企业表示非常需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如表3-6所示,阻碍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供给体系有效形成的主要原因:我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供给主体严重缺位;尚未真正建立符合公共财产原则和国际规则、适应产业技术升级和国际竞争需要的产业技术政策;缺乏明确体现国家战略性意图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供给战略;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供给的组织体系不合理,层次不清,重点不突出,组织形式单一;缺乏有效促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成果扩散的中介服务机构和相关政策。如图3-22所示,被调查企业指出了有效建立和完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供给体系途径和策略的重要性。图3-21 企业对关键共性技术的需要程度图3-22 有效建立和完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供给体系的途径和策略3.1.4 调查研究小结

以上调查分析了浙江省高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政策。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高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融资渠道以自有资金及商业银行贷款为主,企业的研发能力处于较强水平,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国际化战略意识及氛围较为浓厚,自主创新体系已基本形成并逐渐完善。但是,企业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仍然比较少,人才引进渠道有待拓展,企业对自主创新政策有着诸多需求,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供给体系的建设有很大的期待。3.2 浙江高技术企业主导产品和关键工艺自主创新情况调查3.2.1 调查目的和问卷设计

本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浙江省高技术企业主导产品和关键工艺自主创新情况。我们主要根据Malerba和Orsenigo(1993,1996)以及Marsili(2001,2002)的文献中关于技术体制的定义和内涵编制了《高技术企业主导产品和关键工艺自主创新情况调查问卷》(附录2)。

本调查问卷包括个人信息、基本情况、企业主导产品自主创新情况、企业关键工艺自主创新情况和企业历史数据5个部分。3.2.2 调查取样和数据收集

按照本书3.1.2节的调查取样和样本数据收集方法,共寄发调查问卷140份,回收81份,剔除不符合取样要求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54份。表3-7和表3-8所示是全部有效样本的行业和区位分布情况。从行业分布来看,有效样本主要覆盖高技术产业的六个细分行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及高效节能、环境保护、先进制造。从区位分布来看,有效样本覆盖浙江省的6个地市。3.2.3 结果分析

主导产品自主创新的情况是根据每个有效样本所拥有的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主导产品的相关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而得到的;关键工艺自主创新的情况是根据每个有效样本所拥有的创新程度最高的关键工艺的相关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而得到的。

1.主导产品自主创新情况调查

从参与问卷调查企业研发主导产品的融资渠道分布来看,如表3-9所示,54家被调查企业均利用了自有资金以及商业银行贷款;在利用企业外部资金方面,75.9%的企业利用了民间融资方式,20.4%的企业采用了上市融资,18.5%的企业利用了风险资本,另有3.7%的企业采用了担保机构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被调查企业均未利用中央政府资助或地方政府资助。总体而言,企业研发主导产品的融资渠道有待拓展。

从研发主导产品的技术机会条件来看,如图3-23所示,48.2%的企业认为企业研发主导产品面临着较高的技术机会条件,14.8%的企业认为主导产品具备很高的技术机会条件,还有37%的企业则认为研发主导产品的技术机会较低或很低。如图3-24所示,20.3%的企业认为所研发主导产品的技术进入壁垒高,35.2%的企业认为企业所研发主导产品的技术进入壁垒较高,31.5%的企业认为进入壁垒处于中低水平。因此,总体而言,企业认为所研发主导产品的技术机会条件较高,技术进入壁垒中等。图3-23 研发主导产品的技术机会条件图3-24 研发主导产品的技术进入壁垒

如图3-25所示,从所在行业来看,不同企业对同类或相关主导产品进行创新的持续程度及其累积发生的次数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其中,33.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身所在行业对同类或相关产品进行创新的持续程度及累计发生次数很高,35.2%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身所在行业对同类或相关主导产品进行创新的持续程度及累计发生次数较高。18.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身所在行业对同类或相关主导产品进行创新的持续程度及累计发生次数较低,1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身所在行业对同类或相关主导产品进行创新的持续程度及累计发生次数很低。图3-25 不同企业对同类或相关产品进行创新的持续程度及其累积发生的次数

如图3-26所示,从所在行业来看,不同企业对同类或相关产品进行创新的速度及其技术开发路线的相似性总体也处于较高水平。35.2%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身所在行业对同类或相关产品进行创新的速度及其技术开发路线的相似性很高,3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身所在行业对同类或相关主导产品进行创新的速度及其技术开发路线的相似性较高,1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身所在行业对同类或相关主导产品进行创新的速度及其技术开发路线的相似性较低,9.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身所在行业对同类或相关主导产品进行创新的速度及其技术开发路线的相似性很低。图3-26 不同企业对同类或相关产品进行创新的速度及其技术开发路线的相似性

从研发主导产品所需技术知识的多样性来看,如图3-27所示,33.3%的企业认为研发主导产品需要高程度的多样性技术知识,35.2%的企业认为研发主导产品需要中高程度的多样性技术知识,18.5%的企业认为研发主导产品需要中低程度的多样性技术知识,13%的企业认为研发主导产品需要低程度的多样性技术知识。图3-27 研发主导产品所需技术知识的多样性

从研发主导产品所需技术知识的外部来源看,如图3-28所示,98.1%的企业认为研发主导产品所需技术知识来自用户,这表明用户对于企业主导产品的创新贡献了重要的知识和信息;72.2%的企业认为研发主导产品所需技术知识源自供应商和合作研发者,这表明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对于主导产品的创新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33.3%的企业认为研发主导产品所需技术知识来自附属企业;31.5%的企业认为研发主导产品所需技术知识来自公共机构;5.6%的企业认为研发主导产品所需技术知识来自竞争者。图3-28 研发主导产品所需技术知识的外部来源

从研发主导产品与学术研究的连接重要性来看,如图3-29所示,31.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研发主导产品与学术研究的连接非常重要,40.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研发主导产品与学术研究的连接比较重要,16.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研发主导产品与学术研究的连接重要性一般,11%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研发主导产品与学术研究的连接不重要。图3-29 研发主导产品与学术研究连接的重要性

如图3-30所示,根据主导产品创新的性质进行划分,被调查企业中74.1%的企业的主导产品创新属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16.7%的企业的主导产品创新属于集成创新,仅有9.3%的企业的主导产品创新属于原始创新。图3-30 主导产品创新的性质

根据企业主导产品研发的技术水平进行划分,如图3-31所示,53.7%的企业认为自身所研发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25.9%的企业认为其自身所研发的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5.6%的企业认为自身所研发的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分别有9.2%和5.6%的企业认为自身所研发的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和浙江省内领先。图3-31 主导产品研发的技术水平

从企业主导产品研发的技术来源分布来看,如表3-10所示,72.2%的企业通过与国内的高校、研究机构或其他企业合作研发获得主导产品所需技术,57.4%的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购买专利、仪器设备等)获得主导产品所需技术,31.5%的企业通过自主独立研发获得主导产品所需技术,还有18.5%的企业通过与国外的高校、研究机构或企业合作研发获得主导产品所需技术。

根据企业研发主导产品所需技术的新颖性进行划分,如图3-32所示,37%的企业在研发主导产品的过程中采用新兴技术,63%的企业利用现有技术研发主导产品。图3-32 研发主导产品所需技术的新颖性

根据企业对研发主导产品所需技术的熟悉度进行划分,如图3-33所示,50%的企业认为很熟悉研发主导产品所需的技术,37%的企业认为比较熟悉研发主导产品所需的技术,13%的企业认为不熟悉研发主导产品所需技术。图3-33 对研发主导产品所需技术的熟悉度

根据企业研发主导产品所对应市场的新颖性进行划分,如图3-34所示,27.8%的企业面向新兴市场研发主导产品,72.2%的企业面向现有市场研发主导产品。图3-34 主导产品所对应的市场的新颖性

根据企业主导产品所对应市场的熟悉度进行划分,如图3-35所示,53.7%的企业很熟悉主导产品所对应的市场,31.5%的企业比较熟悉主导产品所对应的市场,14.8%的企业不熟悉主导产品所对应的市场。图3-35 对主导产品所对应的市场的熟悉度

2.关键工艺自主创新情况调查

从被调查企业研发关键工艺的融资渠道分布来看(如表3-11所示),54家被调查企业均利用了自有资金以及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在利用企业外部资金方面,75.9%的企业采用了民间融资方式,20.4%的企业采用了上市融资,18.5%的企业利用了风险资本,另有3.7%的企业采用了担保机构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被调查企业均未利用中央政府资助或地方政府资助。

从研发关键工艺的技术机会条件来看,如图3-36所示,50%的企业认为研发关键工艺面临着较高的技术机会条件,16.6%的企业认为研发关键工艺具有很高的技术机会条件,20.4%的企业认为研发关键工艺具有较低的技术机会条件,13%的企业认为研发关键工艺具有很低的技术机会条件。如图3-37所示,13%的企业认为研发关键工艺的技术进入壁垒高,31.5%的企业认为研发关键工艺的技术进入壁垒较高,37%的企业认为研发关键工艺的技术进入壁垒较低,18.5%的企业认为研发关键工艺的技术进入壁垒很低。因此,总体而言,企业认为所研发关键工艺的技术机会条件较高,技术进入壁垒较低。图3-36 研发关键工艺的技术机会条件图3-37 研发关键工艺的技术进入壁垒

如图3-38所示,从所在行业来看,不同企业对同类或相关主导产品进行创新的持续程度及其累积发生的次数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其中,18.5%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身所在行业对同类或相关关键工艺进行创新的持续程度及累计发生次数高,53.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身所在行业对同类或相关关键工艺进行创新的持续程度及累计发生次数较高,20.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身所在行业对同类或相关关键工艺进行创新的持续程度及累计发生次数较低,7.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身所在行业对同类或相关关键工艺进行创新的持续程度及累计发生次数很低。图3-38 不同企业对同类或相关工艺进行创新的持续程度及其累积发生的次数

如图3-39所示,从所在行业来看,不同企业对同类或相关关键工艺进行创新的速度及其技术开发路线的相似性总体处于较高水平。20.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身所在行业对于同类或相关关键工艺进行创新的速度及其技术开发路线的相似性很高,55.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身所在行业对同类或相关关键工艺进行创新的速度及其技术开发路线的相似性较高,16.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身所在行业对于同类或相关关键工艺进行创新的速度及其技术开发路线的相似性较低,7.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身所在行业对于同类或相关关键工艺进行创新的速度及其技术开发路线的相似性很低。

从研发关键工艺所需技术知识的多样性来看,如图3-40所示,14.8%的企业认为研发该关键工艺需要高程度的多样性技术知识,29.6%的企业认为研发该关键工艺需要中高程度的多样性技术知识,44.4%的企业认为研发该关键工艺需要中低程度的多样化技术知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