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长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0 18:28:01

点击下载

作者:《话说长城》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话说长城

话说长城试读:

前言

长城是古代我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它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是人间的奇迹,它是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遥远的两千多年以前,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谈何容易。因此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因为长度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我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在几百年前它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本书将把青少年带进关于长城的世界,了解作为民族脊梁象征的长城、作为国人骄傲的长城,曾经经历过什么,即将经历什么。本书从长城的起源、长城的历史、现存的长城、有关长城的传说、有关长城的战争、有关长城的诗词等多个方面对长城进行阐释。让读者看到那受风雨侵蚀仍然岿然屹立的古长城,是在怎样的历史硝烟中生长,又是怎样同国人一起抵御帝国主义斗争的,还将怎样挣扎在破坏的边缘而继续守卫整个华夏。

从古至今,赞美长城的诗歌、文章数不胜数。但是,如果对长城没有一个透彻的了解,没有意识到长城的现状,也许长城就会在慢慢的衰老中消失,以后将不会有那些关于长城的隽永的诗歌。希望这本书能让青少年对长城有个全新的认识,并且更加关爱和保护我们的长城,让长城不会在现代文明中与我们渐行渐远,而要确保其“永不倒”!

第一章 长城概说

《辞海》记载: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关于长城最早的记载是《左传》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战国时齐、楚、魏、燕、赵、秦和中山等国相继兴筑。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防御匈奴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故址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至今犹有遗迹残存。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在北边与游牧民族接境地带筑过长城。明代为防御鞑靼、瓦剌侵扰,自洪武至万历时,前后修筑长城18次,北部长城东起山海关东南老龙头,西至嘉峪关,称为“边墙”。宣化大同二镇之南,直隶山西界上,并筑有内长城,称为“次边”。东北为防御兀良哈三卫和建州女真、海西女真的骚扰,在正统、成化年间修筑了起自山海关附近铁场堡,经今辽河东西岸,至今丹东市东北九连城鸭绿江边的辽东边墙。全部长城总长约6300千米。大部至今仍基本完好。居庸关一带墙高8.5米,厚6.5米,顶部厚5.7米,女墙高1米。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工程之一。并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长 城

2000多年来,我国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

方城 这个称呼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

堑、长堑、城堑、墙堑 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

塞、塞垣、塞围 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关口要隘,二是表示长城。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 这些称谓在史书中很常见。

壕堑、界壕、壕堑 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而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

边墙、边垣 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我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

第一节 为什么要修长城

我国进入奴隶社会后,奴隶主的享乐意识大增,导致他们的危机意识日盛,强烈地要求有更加完善的城池防御体系来保障他们的安全与财富。武王伐纣建周后,大规模地把封地连同奴隶分赏给王室子弟和诸侯功臣,而得了封地的诸侯为了巩固和发展其领土,无不大筑城郭,以维护既得的利益,防御他国的侵犯。同时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击,又在边境要地修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用以防御。长 城

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诸侯争霸,王室衰微,曾经先进的奴隶制度分崩离析,如周朝者那样强盛,最终也无法避免被历史抛弃的命运,取而代之的是封建制度的兴起。在新与旧的较量中,封建制终于取得了胜利,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也逐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频繁和激烈使人民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各诸侯国原来的防御手段远远不能满足军事上的需要,于是就产生了用城墙把烽火台、城堡、河谷、山崖、壕堑、道路等联系起来的思想,从而在边境上形成了大规模的防御体系。这种防御体系,不同于只能防守一个都邑或据点的城堡,而是构成一条相当长的防线,防卫着极为广阔的地区。这些防线不管多长,从总体上看,是一条线状工程,所以被称为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的雏形。

各诸侯国都在自己易受侵犯的边境筑起了道道长城。有为抵御敌国侵犯、兼并而建的,如楚、齐、秦、赵等国;也有为抗击匈奴诸胡而建的防御线,如秦、赵北界。其中,楚、齐长城应是最早修筑的长城,而秦、赵长城要长得多,防御措施也严密得多。

第二节 长城的起止点和关隘

起止点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长城超过5000千米的有三个朝代:一是秦始皇时修筑的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万里长城;二是汉朝修筑的西起今新疆,东止辽东的内外长城和烽燧亭障,全长13000多千米;三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畔的长城,全长8851.8千米。山海关

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总计起来,在5万千米以上。这些长城的遗址分布在我国今天的北京、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新疆、天津、辽宁、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和山东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就有遗址1.5万多千米,其次是甘肃的长城。

由于时代久远,早期各个时代的长城大多残毁不全,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一般人谈的长城,主要指的是明长城。所称长城的长度,也指的是明长城的长度,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达鸭绿江畔。

长城关隘

长城的关隘很多,如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玉门关、井陉关、娘子关、雁门关、偏头关、平型关、古北口、喜峰口、榆林塞、黄崖关、瓦桥关、虎山长城、鸦鹘关、牛庄城、分水关等。

第三节 长城的地形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以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选择在险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的,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有“易守难攻”的效果。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了。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

第四节 长城的构造

在我国历史的长久岁月中,许多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都曾经对长城进行过多次修筑。我国古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它贡献了智慧,流尽了血汗,使它成为世界一大奇迹。不论是巨龙似的城垣,还是扼居咽喉的关隘,都体现了当时设防的战争思想,而且也标志着当时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

长城本体及附属设施所用的建筑材料,按其性质来说有

泥土

石头

植物

烧砖

四大类。当然,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有黏合剂,用黏合剂才能把这些建筑材料修建成坚固的长城。最初的黏合剂是泥浆,后来出现了以石灰为原料的灰浆和以石灰、粉沙、黏土混合而成的三合土。泥土

泥土是古代最常用的建筑材料。这是因为泥土资源丰富,在平原地区随处可见,成本很低,采集泥土也很方便。将泥土加工成建筑物墙体,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夯筑;二是堆筑;三是坯筑。

一 夯筑

虽然泥土的特点是松散,然而它却具有团聚性和可塑性,只要经过一定的人为加工,就能变成坚固的墙体。加工最常见的方法,是将泥土投入夹板中,用夯锤将泥土打实,这种办法被称作夯土版筑。在版筑过程中,随着墙体的不断升高,不断拆装木板,就要求夹墙而列的木板必须结实耐用,才能经受墙体夯打时所产生的侧压力。故而有时候会采用顺直的原木作为夹板,在打好的墙面上就会留下很深的原木痕迹。整个墙体夯打完以后,才能将夹板拆除。这种夯土版筑中的木夹板,相当于现在水泥浇铸中所用的合子板。

由于长城墙体在不断升高,最后会达到8~10米以上,所以在夯土版筑过程中,必须搭建可以站人的交手架子。为了使交手架子结实,有时会将原木垂直插入墙体中,只露出一小段用于铺木板。在完工以后,插入墙体中的原木会保留下来。在西北地区的一些城墙上,有时会看见尚未脱落的原木,在原木脱落以后,会看到排列有序的黑洞,有如战后留下的弹孔。

二 堆筑

长城墙体夯土版筑,是土筑长城最常见的形式,人们都比较熟悉。除此以外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形式,称作长城墙体堆筑。堆筑就是将泥土堆积成墙,稍加拍打而已。因为只是稍加拍打而没有进行打夯,所以堆筑的长城墙体比较疏松,是无法与夯土版筑的长城墙体相比的。

因为堆筑长城的墙体是经过多次堆土而成的,所以堆土的表面会呈弧形,不会呈水平面。而堆土的表面是用大平面重物拍打的,所以不会有夯打的痕迹。但是堆土的层次却很清楚,堆土层的厚度差别也很大,因为每次添土的厚度也不均匀。

长城墙体的断面一般呈梯形,外侧墙面坡度为62~70度,内侧墙面坡度为38~44度。墙体外面稍陡而里面则缓一些,是长城墙体最常见的特点,这种堆筑的堆土墙体也是如此。

堆土墙同夯土墙相比,其施工比较容易。不过,堆土墙的结实程度,是无法与夯土墙相比的。

三 坯筑

坯筑是土墙体的另一种形式。用现在的科学术语来说,土坯属于免烧砖。

其实用土坯筑墙,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但是由于土坯没有经过焙烧,所以质地比较疏脆,在多雨水的地区土坯墙体很容易坍塌毁坏,所以土坯筑墙多用于西北的干旱地区。因为这种土坯是以泥土与碎草混合模制,在晒干以后即可以用于砌筑墙体,所以草茎在土坯中起着筋骨的作用,以增强土坯的整体性和刚性。

土坯是模制成型的,所以土坯的规格是大体一致的。由于模具的数量很多,在加工制作模具时难免会有一些出入,不过就整体而言,土坯的尺寸差别不大。土坯砌筑的方法,一般是用土坯平铺,上下两层土坯要压缝,也就是将土坯纵横交错,上层土坯要把下层土坯缝隙遮盖,上下土坯间的缝隙不能重合。这种土坯间的缝隙,就是现代建筑学上称的灰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土坯墙体的整体性和坚固性,防止大风沙和地震所造成的损坏。但是土坯的抗压强度仍然不是很好,砌坯的接缝处很容易遭到风蚀作用的破坏,一旦强风通风扩大,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墙体的坍塌崩溃。

因此,为了防止墙体的崩溃就必须采取预防性的技术措施,这就是在墙体中充实红柳、芦苇、芨芨草等各种植物。多数墙体中是每砌筑3层土坯就铺上1层芦苇,也有的墙体是每隔9~10层土坯铺1层芦苇。这种情况与土坯的强度不同有关,对于结实的土坯墙体,可以少铺芦苇;而不结实的土坯墙体,则必须多铺芦苇,以保持墙体的坚固性。石头

石头是地球表面最丰富的自然资源之一,它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因此,石头易于开采利用,成本低廉。再加上其质地坚硬,使用寿命长久,所以成为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材料。

石墙体的构筑,与夯土墙有些不同。夯土墙是用夹板来控制墙体的建筑,所以墙体两面都能够平齐如一。因为构筑墙体的自然石块表面很不规则,所以要使墙体平齐如一,必须采用与夯土墙不同的技术方法。

一 单面石墙

未经人为加工的石头,除了沉积岩石片以外,大多是很不规则的奇形怪状,所以被称作“毛石”。因此,在砌筑石墙体的过程中,尽量将石头的平面朝外,在墙体内侧往往形成凹凸不平,有如锯齿状。这种一面平齐,另一面不平齐的墙体,被称作“单面墙”。“单面墙”的采用,与地形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山区和河谷常常有陡坡,所以要在陡坡上修筑墙体,必须把所用石块的平直的一面向下,而墙体的另一面,则用泥土填平。这样,从正面看来,它确实是一堵石墙,从背面却看不出是墙体,而是泥土堆积的平地,墙外、墙内就形成了很大的高度差。

单面石墙主要是依托墙后面的泥土,所以泥土必须充实或夯打。单面石墙外侧的墙面,一般不能垂直而立,而要略微向后倾斜一些。因为要承受后面的泥土,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石墙体前倾而坍塌。而且泥土经过长期的沉积以后,会变得比较坚实,与石墙就会紧密地结合为一体了。如果石墙后面的泥土受风蚀、水蚀的作用大量流失了,那么,前面的石墙便会由于重心石墙的平衡而倾斜、倒塌,这是单面墙毁坏的主要原因。

二 双面石墙

双面石墙是石墙体中最常见的建筑方式,单面石墙墙体多是在比较陡的山坡上修筑的,在比较缓的坡地和平地上,只能修建双面石墙。因为双面石墙不必依托土坡而独立存在,这与单面石墙有明显的不同。

双面石墙的特点是:墙体的内、外两侧都有平齐的墙面。这与夯土墙是相似的。双面石墙的构筑,从墙体有无填土上来看,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墙内没有填土的干垒墙或干插墙和有填土的石墙。

干垒石墙是直接用自然的石块垒起来的,由于石块有大有小,其形状很不规则,故而干垒墙是没有层次的,许多的石块拥挤在一起,石块与石块之间,往往留下许多缝隙。因为石块的不规则性,所以干垒石墙的厚度往往因地而异,不尽相同。

有填土的石墙比干垒石墙更普遍一些。将不规则的石块砌成高大坚固的石墙,在施工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石块如何摆平。石块不能摆平,墙体也就不会平,更不会出现层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墙体必须填充泥土、碎石等。

有填土的石墙,墙体一般都是向墙体的中心线倾斜,其横断面为梯形,或稍有内倾的四边形。墙内的填土,一般是采用打夯的办法使填土密实、坚硬,成为石墙的可靠依托。土源丰富的地方,用黄土充填夯实;缺乏土源的地方,填土内可以加入砾石,以就地取材为原则。

填土石墙有个缺点,当风蚀、水蚀将墙内填土吹跑、冲跑了以后,石墙便会引起坍塌破坏,反倒不如干垒石墙结实了。植物

在西北干旱地区,遍地多是戈壁沙漠,既缺乏石头,又缺乏土源,然而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必须修筑长城。在缺石、缺土的条件下,人们创造了一种奇妙的方法,即以湖边生长的芦苇、红柳夹上粗砂、砾石构筑长城墙体。这种长城的外观有如草垛,所以被称作草墙。

草墙墙体的构筑方法大体相同,草框的长度完全相同,都是6米,其宽度也相同,约3米。只是所铺的芦苇层,有多少的不同。草墙的底宽应在3米左右,墙高应在3~4米。这样的草长城,完全可以阻止敌人骑兵的前进,将敌人阻挡在长城之外。烧砖

砖墙是长城墙体发展的最高形式,也是最后的形式。此后,长城便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走下了历史舞台。

烧砖比较多的应用于城市建筑,是从秦代开始的。烧砖发现之初,主要用于宫殿、陵墓等,大量用于城墙建筑,则是从金元时代开始的。

明代九镇的边墙,其墙体材料有土、石、砖之别。平原地区墙体多用夯土,山岭之地多用石头。砖墙在平原、山区都可以见到,但由于烧砖的成本比较高,所以九镇边墙的墙体,多见于要害部位,如关口、城堡属于边防的重点,多采用砖墙。

但是明代边墙上的砖墙,并非是通体内外都用砖砌,只是一种包砖墙,墙体的内部或是夯土,或是石头。它是在前代或前朝土、石墙体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加砖的结果。就整体而言,明代九镇边墙的砖墙体,所占比例不是很高,石墙和夯土墙是最主要的墙体。

第五节 长城的防御工程体系

战争就是利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最大限度地消火敌人。冷兵器作战的时代,高大的城墙和有纵深的防御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游牧民族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达到了保卫长城内衣耕民族不受攻扰的目的。长城在中原北部地区防御作战中的作用,是利用城墙、沟壕、亭障、烽堡等工程设施,在被动的形势下,获得作战的主动权,达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战争目的。长城这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用无数的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长城防御不仅是历史的记录,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

长城可以起到阻止、抗击较少敌人侵扰的作用。若是没有长城,游牧民族的骑兵不论多少,甚至几个人、几十个人,都可以在任何方向上,毫无阻挡地驰骋于边陲之内,对农耕地区民众实施突然袭击,劫掠人畜财物。当守军前来救援时,他们却早已满载而归了。因为有了长城防御工程,并有一定的兵力防守,少量游牧骑兵就因无法越过长城而大量减少了侵扰行动。即便是几百上千人较大股的部队,也不敢轻易越过长城,否则很可能被围歼在长城里面。守军可以依托长城防御工程,集中优势兵力对侵入长城内的敌军实施打击,将其歼灭于长城脚下。

当遇到游牧民族骑兵大兵团进攻时,长城可以起到消耗、迟滞敌人,争取防御部署时间的作用。游牧骑兵的最大优势就是机动性强,若没有长城防线的阻挡,游牧骑兵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长驱直入,给农耕地区造成严重的灾难和破坏,而面对大规模的流动劫掠、袭扰,守军难以在短时间内集中作战兵力。有了长城及防守部队,守军则进可攻退可守,基本居于主动地位。当敌军先遣部队接近长城防御区时,守军通过烽燧向防守部队报告敌情,部队开始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准备迎敌作战。当敌军主力攻打长城时,机动部队可以支援受到敌人重点进攻的长城段,同时还可以较为从容地部署第二道防线,阻击敌军向纵深发展,迅速集中主力形成优势,与进犯的敌人决战,将其歼灭于长城内外附近地区。

完备而严密的屯兵系统

长城防御的屯兵系统,是一个完备而严密的体系。长城线上的每一个据点都与周围的防御工事、各级的指挥中心密切相连。更高级别的指挥中心,则与统治中心王朝首都保持着直接联系,从而形成了一套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分地守御、重点设防的长城防御屯兵系统。

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长城的屯兵系统,都有不太相同的名称,但其基本职能大体是一样的。汉和明两代长城使用时间较长,防御体系最为完备,从这两个朝代的长城使用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长城屯兵系统的情况。

汉代初期主要靠侯、王的部队为边地屏障,武帝北占匈奴之后,建边郡置边军,统属国家的长城屯兵系统才逐渐严密完备起来。汉代边郡的郡太守是最高指挥官,品阶为两千石。由他总领的全郡兵马,每年除巡行边塞之外,还要视长城及亭燧的损坏情形进行修缮。其副官为长史、丞,长史、丞一般分屯于沿边要地。

郡太守之下设有若干部尉,在内地郡的都尉是郡太守的副手,协助郡太守负责本郡的军事和治安工作。但在长城沿线的边郡,每个都尉都统领一个都尉府。边郡都尉的品阶与郡太守一样,都是两千石。都尉下辖若干个侯。侯的副职为侯丞。侯下属的军官有塞尉、士吏、令史、尉史等。塞尉、士吏等分屯在沿长城的烽堠。堠、燧、亭是长城上的最基层防御单位。堠有堠长;燧有隧长;亭有亭长。他们各领其事。堠长、塞尉、士吏等军官的驻地,又称为鄣。

侯官负责辖内烽侯亭燧的管理,都尉府的命令由侯官下达到烽燧亭障,再把前线的军事情况上报到都尉府。侯官还负责对部属的督察考核,负责军粮、军械等军需物品的发放。都尉、侯官的治所往往设于关隘要塞,如西汉敦煌郡下的玉门关、阳关都尉所,就是河西走廊的重要关口。

明代沿长城初设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太原、榆林、宁夏、固原、甘肃九镇。随着长城防御态势的变化,到明末发展成为十三镇。每镇都派总兵率军镇守,副总兵协守并派有参将分守。镇的下面又设若干路,路下设关、口等。明代长城沿线的守边部队,均驻在长城附近用于屯兵的城堡之内。镇城、路城、卫城是较大的屯兵城堡,城周一般2~4千米。所城、堡城是较小的屯兵城堡,城周一般0.5~2千米。

镇城是巡抚、总兵的驻地。路城一般由参将分守,屯兵12000人左右。卫城一般由游击将军或守备等中级武官驻守,屯兵5600人左右。所城一般由千总等中下级武官驻守,所城屯兵1100余人。

堡城是长城防线最基层的驻军场所,每座堡城都负责一段长城和相关烽燧的防务。堡城下辖总旗、小旗及台丁。堡城一般设在长城内侧,是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敌人来了,凭借有利地形既可设伏兵阻击敌人,又能向敌人发起攻击。堡城内屯兵多的400人左右,少的有100~200人。

在长城的一些交通要隘,还设有大小不等的关城。驻守兵力视关隘的大小而定,一般中小关隘有数百或数十人不等,大型关隘有数千甚至上万人。长城防御区内各级指挥官,平时分别负责所管辖地段长城的巡防守卫,战时则根据军情需要,带领所部参加长城沿线的作战行动。长城防御区内各级指挥官,分别对上一级指挥官负责。

快速反应的烽火报警系统

烽火报警系统是长城沿线卫戍部队用以报警的通讯系统,主要由一系列烽火台和台兵组成。有敌情时,驻守烽火台的士兵以张挂标志、点燃烟火或鸣放枪炮等手段,按照事先规定好的数量,依次将军情信息传递下去。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讲的就是烽火台的故事。公元前8世纪西周的最后一个君王周幽王昏庸无道,他特别宠爱的妃子褒姒很少有笑容。为博得美人一笑,有一天周幽王带着褒姒来到骊山烽火台,告诉她,只要在烽火台上点燃烽火,诸侯国就一定以为有战事,会立刻派兵来援助。

褒姒不信,周幽王便下令点燃烽火。一个接一个的烽火台,把军情传给各地的诸侯,他们真的以为国都受到进攻,纷纷率领军队前来救援。各路诸侯马不停蹄赶到骊山脚下,看到的却是周幽王正和妃子在高台上饮酒作乐。看到诸侯们的狼狈相,褒姒觉得很好玩,忍不住大笑起来。几次这样的恶作剧后,当真的有了军情时,诸侯们都不再相信周幽王,任凭烽火连天,就是没有人前来救援,周朝的国都很轻松地就被攻破,周幽王也被杀死了。

烽火台作为长城沿线通讯报警系统的重要设施,一般建在视野较为开阔的地方,数量依地形山势和可视距离而定。在长城沿线及其延伸地区,有数条烽火台建筑系列。长城上发现敌情,通过这些烽火台举起醒目的标志或点燃烽烟、烽火,以最快的速度向上级或相邻防区传递出有关信息。烽火台

汉代将烽火台称为“烽燧”,每个烽燧都常年派兵驻守。“烽”是用易燃的柴草置于笼筐中,系在长杆上。夜间点燃后高高举起,以火光和数量传递出军情、敌情。“燧”是一种用于白天传递军情信息的手段,有敌情时点燃事先在烽火台或燧台上备好的积薪,以浓烟示警。积薪一般是用芦苇结扎成一束束,有的用手举着燃放,有的堆在地上燃放,视敌情严重程度而定。除烽燧之外,还有一种军情传递手段,就是白天在烽燧上高举起醒目的标志。这些标志被称为“表”,由树枝和布料、毛皮等做成,有圆、方、三角形等不同形状。

为了让火光在夜间能传播得很远,所以烽火台往往设在较高的地方,两个村相邻烽火台的距离也较远,而燧则相对要低矮一些。据出土的汉简记载,烽火台高16米余,烽杆长10米,烽火台相距平均20~25千米。燧设置的密度就比较小了,相距5千米左右。明代以后,还将烽火台称为烽堠、墩堠、狼烟台、烟墩等。烽火台一般由砖石砌成,燃烽时还常常要在柴草中夹杂些牲畜干粪,据说这样燃放出来的烟,可以飘得更高更直,更易于被下一个烽火台所辨识。

明代烽传燃烟放火制度在前代基础上有所改进,除了点烽、燃烟之外,还规定了鸣炮制度。在点火放烟时还规定要加一定量的硫磺、硝石,这样可以起到助燃的作用。烽火台常年配备有旗帜、鼓、弩、软梯、炮石、火药、狼粪、柴草等物品,随时都可以将入侵之敌的数量及军情紧急程度,用不同的方法传递出去。如明朝规定:“若见敌一二十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

明代对烽燧的管理十分严格,戍卒擅离职守,贻误军情要受到严厉处罚,这方面有法令规定:看守烽燧烟墩的士兵,务必坚守岗位,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紧急敌情,昼则举烟,夜则举火,将情报一次传送出去,不得延误军情信息。由于传授及时正确而克敌者准奇功,违者处以军法。

安全有效的驿传交通系统

驿传交通系统包括为递送公文的人员或往来官员提供临时居住和更换马匹的条件,保障军事物资运输和储备的安全。驿传交通系统由驿路城、递运所、驿站等组成。这些城、所、站驻地,都修建有坚固的城墙,配备有常设的防御兵力。长城沿线的驿传交通系统,是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得十分完备。

长城防御区内设置有驿传交通、邮书传递的设施,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可以说是和长城防御工程建设同步发展起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驰道路面很宽很平,因马匹在路上可以飞驰,故称之为“驰道”。著名的驰道有9条,其中通往陕北上郡的上郡道,通往宁夏、甘肃的西方道,通往九原的直道等都是和秦长城相通的。由于大规模的道路建设,驿传在此时也有了长足发展,从长城到首都的各主要交通干线上都设有驿站,中央与县郡直至边塞的联系得到空前加强。

传送紧急诏令和军事文书的士兵,到一个驿站之后换马不换人,昼夜不停可日行千里,以最快的速度将诏令和文书送达目的地。汉代长城上的驿传系统,除负责政府文书的邮递之外,也还负责部分私人信函和简单物品的邮递。公私邮书由驿路线上的亭燧吏卒,一站接一站地传送。邮书传到一个烽燧时,若是过路邮书则由值班燧卒收发,由送递燧卒依次送达。每站经手的燧卒,要签名并登记收受日期。若是发致本燧的邮书,经手燧卒签收后要上交燧长。

遇有紧急军情,则用“檄”来快速传递军情和上级命令,所有的驿站都要给檄的传递开绿灯。从甘肃敦煌汉长城烽燧内出土的汉简可知,“檄”是一种形制特殊的木简,呈多面杆状。下端尖细,便于手的握拿或揣在腰间。上方有槽口,军情紧急时要在“檄”上插羽毛以示特急,这就是史书上常说的“羽檄”。

金朝效仿宋朝的建置,在有驻军的主要交通线附近,建设了很多的递铺。递铺好像一个方形的小城堡,卧角插着黑旗。铺与铺之间的距离,一般在5千米左右,每铺有4名士卒管理。递铺和驿站都归朝廷的兵部统一领导。驿站按照规定的标准,供给过往官员的食宿和车马。

明朝在长城区域内每条驿路上,除设有供递送公文人员或往来官员暂住、换马的驿站,还设立了递运所。这些独立于驿站的递运所,专门从事货物运输的组织管理工作,主要任务是负责国家的军需、贡赋和赏赐等物资。设置递运所,采取定点和接力的方法运送物资,是明代运输业的一大进步,使货物运输有了专门的组织,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驿传城、驿传所的负责人叫驿丞。驿路上的城、所、站,根据驻扎兵员的多少,修建有坚固的防御城堡,城一般为四方形,有与驿路相平行的两个城门。在城堡附近建有站台,以保障驿路城、站间的联系。专家对辽东镇长城的考察表明,大约每15千米设一驿路,驿站下有铺、亭、台等设置,有的还有递运所。

驿站使用的凭证叫“邮符”。凡需要向驿站要车、马、人夫运送公文和物品,都要验证来者的“邮符”。官府使用的“邮符”称为“勘合”,兵部使用的“邮符”称为“火牌”。使用“邮符”有极为严格的规定,对过境有特定任务的还需要派兵保护。马递公文,都要加兵部“火票”,沿途各驿站按“火票”的要求接递。如果公文“火票”写的公文等级是“马上飞递”,传递速度就要日行150千米。如果紧急公文“火票”标明的是200千米、250千米或300千米,驿站就必须按要求的时间送达。

寓兵于农的军需屯田系统

军屯制度是长城防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政权戍守边疆的一项战略措施。军屯制度最早始于西汉,以后历代政权都承汉制,以发展屯田为开发长城区域的第一要务。汉武帝时,凭借汉初几十年休养生息所积聚的力量,在河西逐击匈奴,设置四郡,修筑长城,投入了极大的人力和物力。在军需物资负担繁重的情况下,汉朝政府实行了“无事则以为农,有事则调之为兵”的政策。这种“寓兵于农”发展屯田的做法,是维护西域地区和平,丝绸之路畅通的保障。

军屯的最大特点是利用守边戍卒,一边屯垦一边戍边。汉朝边事很多,戍边是西汉农民较重的徭役之一。朝廷以戍卒名义,将内地农民调到边地屯戍、备战。征调来的农民到戍所后,按分派给他所做的事情分为戍卒、燧卒、亭卒、鄣卒、田卒、河渠卒、守谷卒。前四种的任务是戍守长城沿线烽燧亭堠,后三种的任务是屯田生产。田卒负责种地,河渠卒负责水利灌溉,守谷卒负责谷物仓储。军屯人员的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生产使用的农具都由官府统一供给,军屯的全部收获也都上缴官仓。

明朝建国之初就将军屯作为一种制度确定了下来。为了防御蒙古各部族的不断侵扰,在大修长城的同时,从长城九镇最东边的辽东到最西边的甘肃,都大兴军屯。驻守在(7000多千米)长城沿线的上百万军队,一边耕种,一边戍守,且战且农,实现了“屯田以给军饷”的目的。

明朝在长城沿线实行的是都司卫所制度,卫的长官为指挥使。卫下设千户,长官为千户,千户之下设百户。各省负责统领卫所的都指挥使司,直接归中央的五军都督府管辖。军屯的戍卒都另立户籍,叫军户。军户世代承袭,永世不得脱籍。长城九镇卫所的军队,一般是30%负责长城的戍守巡视,70%负责生产屯种。军情较为紧张的地方,也有戍守和屯田人员按各50%分配的。卫所按月给戍守军士发饷粮,屯田军士的粮饷按戍守军士粮饷的半数发给。负责屯田的军士,必须按规定的数额交纳税粮,以充军粮。

军屯为军队戍守长城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既解决了军队的口粮,同时又开垦了大量的荒地,减轻了人民的劳役和赋役负担。明朝修建、戍守长城的初期和中期,军屯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到后期,随着军屯的荒废,粮食等后勤供给就全靠中央财政了。很多地方的军屯耕地和军户,也成了一些军官或地方官员的私有财产。

长城攻守器械及兵器

春秋战国时期出于进攻和防御的军事需要,在大规模修建长城的同时,攻城和守城的器械也迅速发展了起来,秦汉之后更加完备。攻城器械包括攀登器械、挖掘器械,以及破坏城墙和城门的冲撞器械。秦汉以来主要的攻城器械有壕桥、云梯、巢车、临冲吕公车等。

壕桥,是攻城部队通过城壕的器械。两根长圆木,上面钉好木板,搭在城壕两岸。如果城壕较宽,还可以将两个壕桥用转轴连接起来,做成折叠式加长壕桥。

云梯,是一种攀登城墙的器械。云梯靠人力扛抬将梯身架到城墙上,梯顶端的钩子钩住城墙顶部,士兵攀缘而上。折叠式云梯中间以转轴连接,用以攀登较高的城墙。为了保障架梯士兵的安全,较先进的云梯底部有用生牛皮做成的保护装置,士兵在接近城墙时,可以有效地抵挡城墙上投放矢石所造成的伤害。

巢车,是一种用于观察敌情的瞭望车。车上竖有两根长柱,顶端设有一辘轳轴,上面系有一个四面开有12个瞭望孔的小板屋。攻城时通过辘轳车将小板屋升高数丈,可观察城内敌情。

临冲吕公车,是古代一种巨型攻城战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车。车高数丈,长数十丈,车内分上下5层,每层有梯子可供上下,车中可载数十名士兵,配有机弩毒矢、枪戟刀矛等兵器和用以破坏城墙设施的器械。进攻时众人将车推到城脚,车顶可与城墙齐高,兵士们通过天桥冲到城墙上与敌人拼杀。

攻城器械中还有用来破坏城墙、城门的器械,如搭车、钩撞车、火车等,攻城作战,都是各种攻城器械并用。

守城器械是防御敌人攀爬城墙,破坏城门、城墙,挖掘地道的器械,主要有撞车、滚木、礌石等。

撞车,是用来撞击云梯的器械。在车架上系一根撞杆,杆的前端镶上铁器,当攻城的云梯靠近城墙时,推动撞杆将其撞倒。

滚木,用于杀伤攻打到城下的敌人。特别是从较高地势向下滚放长粗圆木,可以有效杀伤进攻的敌人。

礌石,从高处推下撞压敌人的石头。明长城使用的礌石中间装有火药,抛出后爆炸开,对进攻到城下的敌人杀伤力很大。

守城器械还有塞门刀车等,用来阻塞被敌人破坏了的城墙和城门。

除攻、守城器械之外,进攻和防御长城的士兵,早期只使用钢铁等材料制作的戈、矛、弓箭等冷兵器,后来发展为使用火铳、鸟锍、火炮等热兵器。

春秋战国时期多使用铜制兵器,到秦汉时铁制兵器基本上取代了铜制兵器。除了春秋时期所产生的矛、戈、戟等长兵器以外,还有短兵器刀、剑,远射兵器弓、弩,防护兵器盾牌、铠甲和砍砸兵器锤、斧等。管形射击火器发明之后,很快在长城攻防战中被广泛使用。到明代火器已经发展到了我国古代的很高阶段,并出现了专门使用火器装备的部队。

管形火器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可以手持点放的火铳和乌铳,其形制和口径都较小,发射铅弹和铁弹等,射程一般在数十步到两百步内外。火铳是我国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标志着火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另一类是口径和形体都比较大的火炮。火炮安装在炮架或炮座上发射,人多发射石、铅、铁等实心弹丸。根据长城沿线出土的文物来看,火炮的类型多达数十种。火炮一般用铸铁做成,但在明长城蓟镇,也有保存完好或残破的石炮被发现。

第六节 古代长城带

关于长城带

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所构成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决定了整个我国内陆古代经济、文化大致分为东西两大区和南北三带的天然布局。

东西两大区即北起兴安岭,经燕山、阴山、贺兰山、岷山至横断山脉一线,以东为农业经济发展地区,其西是畜牧业(间有河谷或绿洲小块农业)经济发展地区。南北三带即秦岭、淮河以南为水田农业经济发展带;秦岭、淮河以北至阴山、燕山以南和东北平原是旱作物农业经济发展带;阴山以北,贺兰山以西为畜牧业经济发展带。

两区三带的天然布局,构成我国内陆古代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类型。长城带包含了整个旱作农业经济发展带和畜牧业经济发展带的大部,构成了一个完整独立的经济体系。经济上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补充,两种经济相互依存,互相补充。文化上以农耕文化为主导,农、牧两种文化相互渗透和吸收,不断汇聚与辐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农业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发展起来,成为整个我国农业经济、文化的腹心,并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交流汇聚的中心。在整个畜牧业经济区,自兴安岭以西、阴山以北的内蒙古大草原,凭借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成为畜牧业经济、文化的腹心。长城就坐落在这两个经济、文化腹心的自然交汇处,它是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的产物。长城既将两种经济、文化隔开,又将两种经济、文化联结在一起。

长城带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格局

长城带古代的经济、文化结构与古代民族的构成格局,决定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地区与畜牧业经济地区的关系集中表现于长城一线,其农业经济、文化与畜牧业经济、文化的对立统一也沿长城一线展开。与此相适应的我国古代的民族问题也集中于长城一线,表现得异常突出,无论是民族间的联合与交流(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还是民族间的斗争(军事的、政治的)都沿长城一线展开,它对于主体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主体民族与长城带各民族的关系,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都曾起过重要作用。这是由于我国古代经济体系一分为二、农业经济与畜牧业经济的对立统一所决定的。

民族格局总是反映着地理的生态结构。两大经济、文化腹心的形成,标志着两大系统民族的初步形成。西周以来,长城以南的农业区形成华夏民族,近长城以南的黄河中下游,经济文化处于领先地位,建立起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秦汉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长城以北畜牧业地区,也于战国末形成以匈奴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的匈奴奴隶制政权。长城的修建,成为我国古代民族形成的标志。而秦汉的长期统一,铸就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雏形。自秦汉至明清,匈奴、氐、羌、东胡、乌桓和鲜卑、突厥和回鹘、党项和契丹、女真、蒙古等古代民族反复汇聚长城带,逐鹿中原,形成古代民族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高峰,进行一次次民族融合。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民族实体消失,又一些新的民族实体诞生。到元、明后期,长城带的近代、现代民族实体都先后形成,构成长城带当代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长城带经济、文化的对立统一与发展

农业和畜牧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产方式。农业需要人员定居稳定生产,而畜牧业人员却在流动中放牧,两种生产方式各有其不同特点,因而农、牧两大类型的经济、文化,自古就有矛盾的一面。畜牧业生产的单一性和不稳定性,使之对农业有很强的依赖,又常常造成两种经济、文化的失衡,出现严重的对抗。

而古代牧区保留的部落亦兵亦民的集群社会组织,很容易形成军事优势,有时进入农业区掠夺,给农业区造成极大破坏。长城的修筑与存在,便起到了把农、牧两个民族隔离开来,借以增强对畜牧业民族掠扰的抗御能力,使之不能轻易得逞,从而有利于保护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和先进的生产方式,有益于社会生产力和封建文明的发展与积累。

自秦汉至明,控制中原地区的历代统治者,多数都利用农业社会的强大组织力量,不断修筑长城,同时采取大规模向长城带沿线移民、修筑交通通道、开拓边疆新区域等举措,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而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交通孔道的打通,长城的延伸,使畜牧业经济地区一分为二,削弱了游牧民族对中原农业区的威胁,使中原农业区与新疆南部农业区联结成为统一体。随着历史的发展,这条通道进而成为联结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非洲的走廊和重要枢纽,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和国内东、西部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与辐射的极其重要的输送线。所有这些,为中原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扩散提供了广泛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类型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相互促进的关系。农业经济既需要畜牧业为自己提供农耕、运输用的畜力和战马、牲畜、皮毛、珍贵药材等畜力和物力,也需要不断向畜牧经济区出卖农副业及手工业产品等,使畜牧业经济地区成为农业经济地区的重要商品市场;而畜牧业经济不仅需要农业经济地区提供粮食、布匹和铁、铜、锡、金、银、陶器等各种手工业品,而且也需要出卖自己的皮毛、药材等产品,这样便促使了两种经济的贸易交换沿长城一线不断展开。

自秦汉至明清,长城沿线的许多关口,在历史上都成为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系统民族交易的场所或中心。加之特殊情况下的民族之间的抢掠,使农、牧业产品沿长城一线集散,长城一线也就成了国内最大的贸易市场和物资供求、集散基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许多关口逐渐发展成为长城沿线的重要城镇。可见,长城既保证了农业经济、文化与畜牧业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又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补充提供了场所和方便,还起着调解两种经济,使农、牧业经济朝着主辅相互配合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长城又是农、牧经济的汇聚线。因此,长城不单纯是曾起过将两种经济、文化分割开来的作用,更重要的还曾担负着将两种经济、文化联结在一起的重任。

第七节 长城的历史价值与

现实价值

历史价值

长城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但目前对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长城与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长城学、民族学及我国民族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城带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们都与当今分布在长城带的20多个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无论已经消失的还是至今继续发展的各民族,都对我国的历史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西周以来,长城以南的农业区形成华夏民族,近长城以南的黄河中下游,经济文化处于领先地位,建立起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秦汉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长城以北畜牧业地区,也于战国末形成以匈奴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的匈奴奴隶制政权。长城的修建,成为我国古代民族形成的标志,更重要的是使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类型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相互促进的关系。

长城的作用就是防御敌人。因此,军事上就是要利用地形,地形利用好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长城从建筑的设计、工程地形、地理、地质,都完成得非常好。长城的施工修建完全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这也是一条很了不起的经验。长城的这些建筑,各个地方用各种材料。山上用石头;在平地,黄土高原用土,有的用土石结合;在阳关、玉门关,用沙砾、芦苇,很有创造性,非常伟大。利用自然,适应自然,这是了不起的建筑设计思想,而且建筑施工标准也非常高。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世界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

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现实价值

长城是一座历史的实物丰碑。在万里长城身上所蕴藏的中华民族2000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的丰厚内涵,除了城墙、关城、镇城、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饰、绘画等建筑艺术之外,还有诗词歌赋、民间文学、戏曲说唱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骚人墨客、诗词名家为长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边塞诗词已成了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流派。

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这种精神激励我们永远前进。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旅游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旅游事业更是作为政府重点工作之一,万里长城以其蜿蜒曲折、奔腾起伏的身影点缀着中华大地的锦绣河山,使之更加雄奇壮丽。它既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产,又是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在旅游开放中,万里长城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二章 长城的历史

长城开始修筑的时期,大约在公元前七世纪。那时正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由于诸侯之间互相兼并的结果,出现了秦、楚、齐、燕、韩、赵、魏等几个大的诸侯国。各诸侯国为了防御,各自在自己的土地上修筑长城。另外还有一些小国如像中山国(在今河北省中部)也修筑了长城。秦始皇以前各诸侯国修筑的长城,由于年代久远,两千多年来未加修理过。秦始皇还下令把一些关隘险阻拆除了,以至遗迹难寻。

第一节 秦始皇之前的长城

最早的长城——楚长城

根据历史记载,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楚长城在历史文献记载上被称作“方城”。楚长城《左传》上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楚成王十六年(公元前656年),齐国要进兵攻打楚国。齐国的军队已经到了陉这个地方,楚成王于是派屈完去迎敌。屈完到了召陵这个地方与齐国的军队碰面了。他对齐侯说,如果真要打仗的话,楚国有方城可以作为城防,有汉水作为城池,足可以抵挡一阵子,这对你们齐国是没有好处的。齐侯见楚国的防御工事果然坚固,只好收兵了。

像这样别的诸侯国家去攻打楚国,到了方城就被阻挡回去的情况,在古代文献上还有不少记载。这些情况不仅说明了楚方城在防御其他诸侯邻国侵扰上的功用,而且也说明了方城不是一般孤立城市的城垣,而是连绵不断的城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这便是长城的开始。

关于楚长城的建筑形式,由于保存的遗址尚未查清,目前尚不能确证,但从历史文献记载上的情况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一)楚长城起初是由列城发展而成的。

列城是指一系列依地形排列的防御性小城,作为屯兵警哨之所。城与城之间有的地方依险为屏障,有的地方筑城墙用以连接起来便成了巩固的长大城防。列城是长城的一种重要形式,后来秦汉时期的长城还大量采用了列城的形式。从古代军事学和防御工程原理来看,从相隔一定距离的列城(或是亭障、烽燧)中间逐步修筑城墙联系,发展为成千上万里的长城防线是合乎科学发展规律的。因此可以说,楚方城(或称方城)就是最早的长城。(二)楚长城的建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括地志》上说:“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东七十五里,南入穰县,北连翼望山,无土之处,累石为固。”这种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就地取材的办法,以后各朝代修筑长城也大都采用的。(三)楚长城利用山河之险以为城。《水经注》上记载郦县的一道楚长城说,这道长城的“北面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而汉水流其南”。这就是说在高山险阻和大江为堑的地段,利用山河作为险阻,不再修筑城墙。这种情况,在以后历代长城建筑工程中,也都往往采用。这也证明了《左传》上屈完答齐桓公那段话“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不是虚构的。

楚长城的位置,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它的西头从今天湖北的竹山县开始,跨汉水辗转至河南的邓县,往北经内乡县,再向东北经鲁山县、叶县,往南跨过沙河直达泌阳县,总长将近1000里。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一道长城正好处在当时楚国都城郢都的西北和东北面,对于防御较为强大的诸侯邻国秦、晋、齐、韩、魏等的进攻是恰当的。

齐长城

齐也是春秋诸侯国家中修筑长城较早的一个。古代历史文献中有许多关于齐长城的记载。最早的是灵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55年),这是齐国在平阴修筑的一道防御工事,防门后来一直是齐长城的一道重要关口。到齐康公元年(公元前404年),《竹书纪年》上已记载了晋烈公命韩景子、赵烈子、翟员攻打齐国,进入长城的事。《史记·赵世家》也有赵成侯七年侵齐到了长城的话。因此,可以说齐长城最迟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已经有了。齐长城

齐长城起讫的地点和经过的地段,历史文献上记载得也很清楚。《水经注》:“汶水,出朱虚县泰山,山上有长城,西接岱山,东连琅玡巨海,千有余里,盖田氏之所造也。”其他如像《通典》、《元和郡县志》、《读史方舆纪要》、《泰山道里记》等对齐长城所经过的地方都有记载。与现在的情况相对照,齐长城是西从今天山东平阴县北起,向东乘山岭经泰安西北,莱芜县北,章丘县南,淄川县西南,临朐县南,安丘县西南,诸城县南,琅玡台北至胶县南的大朱山东入海。

现今齐长城的遗迹在山东境内上述经过的地方还隐约可以看出,有一些地点还保存着城墙的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长城遗址保存得较多的一处。

中山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在今河北省中部正定、石家庄的西北,有一支少数民族鲜虞逐渐强大,建立了一个强悍的名叫中山的诸侯小国。它东与齐国相邻,北与燕国相接,西南与晋、赵相连,四邻都是强大的诸侯国家。中山虽然国土不大,但是民族非常强悍,经常打败晋、赵等强邻。据最近在石家庄西北的平山县三汲公社发掘出的中山国王陵墓出土的铜器看,中山国当时的冶金技术和工艺水平都是十分惊人的。据《左传》记载,定公三年(前507年)秋天,鲜虞曾经大败晋军于平中这个地方,以后又多次打败晋、赵军队。但中山由于四面强邻,国土又小,终因寡不敌众,在公元前296年被赵国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所灭。

中山为了防御西南强邻赵、晋的袭击,也修筑了长城。《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侯六年(前369年)“中山筑长城”。由于中山对东北的齐和燕采取联合政策,没有相互冒犯。所以经常发生战争的是赵和晋,尤其赵武灵王把中山当作他的心腹之患。因此,中山长城的位置应在它的西南部与赵、晋交界处。根据《汉书·地理志》、《括地志》和《读史方舆纪要》等记载,中山长城的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区,纵贯恒山,从太行山南下,经龙泉、倒马、井陉、娘子关、固关以至于邢台黄泽关以南的明水岭大岭口,全长500多里。

魏长城

魏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它的东面有淮、颍水与宋、齐为邻,南有鸿沟与楚为邻,西北过渭河、沿洛水与秦为邻,北与赵为邻。魏文侯即位以后,重用西门豹、李悝等人,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一时国力强盛,成为战国初年最强盛的国家。但是西面的秦国和南面的楚国也日渐强大起来,尤其是秦,经常对魏发动袭击,禽获魏国的将士,占领魏国的疆土。这样,魏不得不修筑长城设防。而且,魏的西北又有一小部分领土与西戎相接,防秦防戎,就成了魏军事上的大事。于是开始了长城的修筑。魏长城

魏长城共有两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长城(河西长城),二是西南长城(河南长城)。

一、河西长城

河西长城修筑的年代,据《史记·秦本记》记载是孝公元年(前361年,即魏惠王九年)。现在这道长城的遗址在陕西

省境内的华阴、韩城、延安、绥德等地尚有保存。

二、魏河南长城《竹书纪年》上记载,这段长城是在梁惠成王十五年(前355年)所修筑的。根据《水经注》上所记得知这一长城自阴沟开始,经大河故渎东,在阳武跨过阴沟左右二渎,过北济水、南济水,以经管城,往西南至于密,全长约600里。

郑韩长城

这道长城先是郑国所筑,后来韩国灭了郑国,继续修筑并使用。而且在历史文献上,有时被称作韩,有时被称为称郑,因此,把它称作郑韩长城。这段长城建筑的年代,《竹书纪年》上记载说,梁惠成王十五年(前355年),郑筑长城,自亥谷以南。这一长城与魏国的东南河外长城相合,是用来防秦的。郑韩长城遗址

秦昭王长城

秦在始皇之前,已经有了争霸的趋势,力图东进,统一天下。因此,在其与东南邻界诸侯国家之间,没有修筑长城的必要。但是它的西北与强大的匈奴接界,匈奴奴隶主贵族经常南下骚扰,不仅对秦国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安定有很大的威胁,而且对其东进统一天下的雄图极为不利。于是在一次打败义渠的战争中,秦便乘胜追击,并且修筑了长城作为防御。按照《六国表》上所记,取陕的时间在惠文王更元初年(前324年),并且设了义渠县,说明这时秦已经开始修筑长城了,到秦昭王时才修筑完成。

上郡原本是魏的领土,魏在这里曾修筑过长城,因此秦昭王修筑的这一条长城有些地段可能沿用了魏长城的旧筑。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这一段长城应该就是后来秦始皇万里长城西部的一部分。它起于今甘肃的中部临洮,北达今兰州,再往东到今宁夏的固原县境,转而往东北方向,到甘肃的环县、庆阳,再到陕西的鄜县、延安、绥德,止于黄河边。

燕长城

燕国在当时战国七国的东北部,国力很强,版图较大。燕国的东边濒大海,已经有了很好的自然屏障了,南面接齐国和赵国。燕国曾经与秦、楚、晋合谋讨伐齐国,大败齐师,燕军独自追至临淄城下,齐不敢轻易攻击燕国。但是在燕的北面常常有胡人南下骚扰,而西面则有秦国崛起,又有东进称霸的雄心。燕国和秦国之间虽然还有赵国相隔,但是赵国也经常受到秦国的驱使攻击燕国,这对燕国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为了防御,燕国便修筑了易水长城和北长城,以防胡和秦、赵。

一、易水长城

这一段长城修建的年代应当在苏秦说文公合纵(前334年)至公元前311年之间。是用来防齐、赵,保卫燕国下都——易水城的。燕易水长城的位置,《水经注》上有记载。其他如像唐《元和郡县志》、《大清一统志》等都记载有燕易水长城的情况。其位置大致相当于今天河北省易县的西南,向东南经定兴、徐水、安新、文安、任丘之间,达于文安县东南,长约500里。

二、北长城

燕东北长城即是位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的长城。这道长城的修筑,历史上有一段故事:起初燕国受到北面相邻的东胡山戎的威胁,曾经把一位有名的将军秦开,作为人质送给东胡,以求暂时的安定。胡人对秦开很是信任。后来秦开回国后,发军大举进攻东胡,把东胡赶出一千多里以外。于是燕便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今辽宁辽阳),并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用以防备东胡再度骚扰。这一段长城修筑的年代,应当在燕孝王时或燕王喜即位初年(前254年),这是战国时最后出现的一条长城。这一长城所经的地方,约自今河北张家口东北行经内蒙古多伦、独石等境,又东经河北省围场县、辽宁朝阳,越过医无闾山,渡辽河达于辽阳,长达2400余里。现在这些地区还保存有燕长城的遗迹。

赵长城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赵有两道长城:

一、漳滏长城《史记·赵世家》上记载:“肃侯十七年(前333年)筑长城。”这道长城主要是用来防魏的。同时又因为秦国太强大,恐怕它逼迫魏国进攻赵国,所以这段长城也起防秦的作用。漳滏长城的位置在赵国的南边,漳水北崖,今河北临漳、磁县一带,尚有遗址可寻。全长约400里。

二、赵武灵王所筑云中、雁门、代郡长城

赵武灵王是一个敢于革新和极力推进民族文化交流的君主。他不顾贵族官僚的反对,发布了“胡服骑射”的命令,引进了有利于生活和武备的胡人方式。但是他对胡人的侵扰并不退让而是进行抗击和备战设防。修筑长城就是备战的措施。据《史记·匈奴传》和《赵世家》上记载,在赵武灵王二十年(前306年)打败了林胡、楼烦,二十六年开发了燕、代、云中、九原这些地方。并修筑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经云中、雁门(今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阴山,至高阙(今内蒙古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长约1300里。现在这一段赵长城的遗址还断续绵亘于大青山、乌拉山、狼山之间。后来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时候,还利用了这一段赵长城的部分作为基础。

第二节 秦始皇万里长城

长城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修筑,但是由于诸侯林立,属境较小,一般小国长城都只有几百里,一些大的诸侯国家的长城也不过三四千里。万里长城之名,自秦始皇才开始,因此,人们提到万里长城的时候,往往把它同秦始皇的名字联系起来。据司马迁《史记·蒙恬传》上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关于始皇派遣大将蒙恬修筑长城的情况,在《史记·始皇本纪》和当时其他的文献中也有不少记述。

万里长城是始皇三十年伐匈奴开始,到三十七年,二世赐蒙恬、扶苏死,共九年筑成的。它西起于临洮,是以秦昭王的旧长城修缮而成的。北段是蒙恬收复了黄河河套,沿黄河、阴山设立亭障要塞而成的。它北面、东面沿了赵、燕的旧长城,西起高阙,东到造阳,再东行,抵达辽东。

对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评论,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有褒有贬,各抒己见。褒扬的有汉文帝、桑弘羊、唐太宗、杜甫等等。这一派的主张就是要备战设防,否则就不能保卫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安定。但另一方面对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贬斥的也不乏其人,有汉朝的贤良唐生、文学万生、贾谊、司马迁,唐朝的贯休,宋朝的郑震等人。这一派的意见是斥责秦始皇暴虐,筑长城劳民伤财。今天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应该肯定秦始皇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封建制国家的安全,保障中原地区较先进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而修筑长城是有积极意义的。这应是主要的一个方面。至于秦始皇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对劳动人民残酷压迫的一面也是应当指出予以批判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的纷争局面宣告结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开始了。为了适应统一国家的需要,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诸如设郡县、实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统一度量衡和其他各种统一的制度以促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这些措施是巩固中央集权封建制国家所必需的。修筑万里长城即根据巩固中央集权封建制统一国家的需要所采取的一种政治军事措施。

我国自古以来即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各民族统治集团之间不时发生矛盾和战争,在秦始皇时期主要的民族矛盾仍然是匈奴、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地区以汉族为主的各民族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而当时的长江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已经处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发达阶段。农业生产需要安定经营,长期培植,才能获得好的收成。而当时的匈奴、东胡还处在奴隶制的早期阶段,匈奴、东胡等奴隶主贵族除了残酷剥削压迫本民族的奴隶之外,还经常南下掠夺财产、牲畜并掳掠人民,给中原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秦始皇对匈奴的战争实际上是保卫进步的生产关系的战争,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

秦始皇并灭六国,统一了天下,原来燕、赵等国的北部地区生产比较落后,为了发展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巩固其统治,在北部地区设置了陇西、北地、上郡、九原、云中、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12郡,用以进行管辖,主要是进行垦殖发展农牧业经济。同时也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奴隶主贵族骚扰中原的一项措施。

在秦始皇并六国以后的15年中,由于采取了修筑长城来防御和垦殖北方土地等措施,是收到了效果的。当时,匈奴十余年不敢南下而牧马。可见筑长城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出于防御而采取的一种较好形式。

在历史记载上还说有方士向秦始皇进奏图书说:“亡秦者,胡也”,于是发大军击匈奴,并筑长城。这也有可能是秦始皇借方士之口而修筑长城,或是方士察觉了秦始皇在政治军事上的需要而献策的吧。

秦始皇修长城是统一的措施,而且拆长城也是统一的一项措施。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霸,就各自筑长城以自卫,长城成了诸侯割据的屏障,进可攻,退可守,如果让它存在就给地方割据保存了条件。因此,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立即下令拆毁内部各国的长城、关隘,“移去险阻”。

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对于防止匈奴奴隶主的骚扰,保障北部十二郡的开发,保护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使用的民力过多,刑法苛暴,强迫大量农民脱离生产服役。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左右,劳动力不到1000万,男劳力仅500万左右,修阿房宫、始皇陵和其他宫室苑囿占去了约150万,守五岭占约50万,筑长城约50万,加上其他杂役约在300万人,占全国丁男劳力的一半以上。因此,全国生产必然受到影响,人民生活更加痛苦,促使社会矛盾更为尖锐。秦始皇死后不久便暴发了陈胜、吴广的大起义,秦王朝不到20年就宣告覆灭。

第三节 汉长城和亭障、列城、烽燧

秦始皇万里长城的规模已经很大了,而汉代长城在秦长城的基础上更有所发展,并筑了外长城。它们的长度达到了两万里,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

汉朝花如此大力修筑长城,除了军事上的防御之外,汉长城的西部还起着开发西域屯田、保护通往中亚的交通大道“丝绸之路”的作用。

汉长城首先还是为了防御匈奴。正当西汉初年,刘邦灭掉胡亥,以全部兵力消灭项羽的时候,匈奴头曼单于之子冒顿,杀掉其父并以突然袭击的方式,侵霸了友邻部落,不断南下占领了原来秦始皇时已有的土地,势力渐大。冒顿乘此机会南侵,大举围攻马邑,甚至“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下”,已经入侵到汉王朝的内部地区了。

汉高祖刘邦对冒顿的入侵,进行了坚决的抗击。他亲自率兵32万“从晋阳连战,乘胜北逐,遂至平城”。但是,由于西汉刚刚建立,政权正在巩固,不能拿出更多的兵力来远逐匈奴,因此曾一度采取了与匈奴和亲的政策。然而就在和亲的几十年中,贪得无厌的匈奴奴隶主贵族也没有停止过对汉王朝的骚扰,“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汉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卯,掳人民财产甚多”。

面对匈奴奴隶主这种掠扰,文帝、景帝时期就曾多次予以回击。如文帝后元六年就以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苏意为将军、张武为将军,屯飞狐、句注、北地,坚守以备胡,修缮了秦时所筑长城。从长安至长城沿线,设置了许多烽火台传递军情,加强了防务,有力地抗击了匈奴奴隶主的袭扰。之后,文、景二帝采纳了贾谊、晁错等人的意见,逐步平定了汉初分封诸王的叛乱和奴隶主残余势力的复辟活动,政权开始巩固下来。

汉武帝是一个继秦始皇统一之后,把封建专制国家进一步巩固下来的重要人物。他对掠夺成性的匈奴奴隶主,早有戒备并准备给以坚决的回击。在他继位的第七年元光元年(前134年)就派了“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但是,到了元朔年间,匈奴不断入辽西、上谷、渔阳杀掠吏民,武帝命卫青、霍去病统兵大破匈奴。为了有效地阻止匈奴奴隶主的突然袭击,除了抗击之外,必须要加强经常的防御工事。修筑长城以抗匈奴,是秦始皇时即已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在收复了被匈奴侵占的土地之后,首先是把秦始皇时所修长城加以修缮。《史记·匈奴传》上记载,元朔二年,“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这是武帝初期的情况。

汉武帝不仅修缮秦城,而且新筑长城。长城工程规模的宏大,更远出秦皇长城之上。武帝主要建筑河西走廊的长城。《史记·大宛列传》:“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这是从元狩中开始从甘肃的永登(古令居)筑长城至酒泉。元狩二年,武帝令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击破匈奴,匈奴的昆邪王杀休屠王,并率四万人来降,武帝以河西地置武威、酒泉两郡。从那时开始了河西长城的建筑。《史记·大宛列传》又记武帝元鼎六年令从骠侯赵破奴破匈奴,“于是酒泉亭障至玉门矣”。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完成了张掖、敦煌两郡的建置。太初四年(前101年)又从玉门以西,“列亭障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前后不到十年的时间,两千多里长的河西长城即告完成。“自敦煌至辽东一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

汉武帝更进一步发展和改进了长城的布局。建筑了许多亭障、列城,把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有机地构成一个防御工程体系。即是在相隔一定的距离,择险要地形,修筑列城、城障,以烽燧相连。关于这些列城的位置,远出于黄河河套以北燕然山脉(今蒙古境内)之下。

为了抗击匈奴的掠扰,发展西域诸属国的生产,保护通往西方的交通干道,武帝时又开始了从敦煌、楼兰以西列城、烽燧的修筑。

汉昭帝继武帝执行了抗击匈奴的路线,昭帝还修筑了东段长城,发民屯垦。

汉宣帝继武帝、昭帝以后继续筑城屯戍,使西域诸属国生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地节三年(前67年)派侍郎郑吉在渠犁筑城屯田,神爵二年(前60年)以郑吉为都护使西域骑都尉,设置西域都护府于乌垒城,以管理西域乌孙、大宛、康居、桃槐、疏勒、无雷等三十六属国。

以后西域属国发展为五十,“自驿长至将相王侯,皆佩汉印绶,凡三百七十六人”。

自是西汉长城、亭障、列城、烽燧西起大宛贰师城、赤谷城,经龟兹、乌耆、车师、居延,沿着燕然山、胪朐河达于黑龙江北岸。构成了一道城堡相连,烽火相望的防线。

汉代的亭障、烽燧不仅沿着北方修筑,而且从首都长安到全国各重要地区都修筑了许多亭障、烽堠与之相连。如东汉初年即专门派杜茂、马成大量调用士卒,从西河(今山西离石)至渭桥(今陕西咸阳东)、河上(今陕西高陵)至安邑(今山西安邑)太原至井陉、中山至邺(今河北临漳),各处都修筑起堡垒、烽火台,十里一堠,构成了一个坚固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对于汉王朝的巩固,对于西、北领土和中原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全保障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这些汉代长城、亭障、烽堠、列城的遗址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以及河北、山西等省区随处都可见到。

屯田,是发展生产积极备战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长城的修筑密切相关。自秦始皇修筑长城,设置郡县,徙民实边,已经开创了这一制度。汉承秦制,西汉诸帝也都大力推行筑城、屯田、徙民实边的政策。特别是汉武和昭、宣帝时期,采纳了桑弘羊、晁错、赵充国等人的建议,进一步发展了始皇徙民实边的政策,大力开展屯田。在长城、亭障防守地带以及荒壁地区,以守防士卒和移民共同开垦田地,兴修水利,进行耕作备战。晁错更详细地分析了匈奴的扰掠特点,必须高筑城,深挖沟,加强防备,才能战而胜之。

赵充国是武帝时几次远逐匈奴的大将,极力主张筑城备防,屯田以济费。汉武帝两从其计,筑城设防和屯田的建议都采纳了。昭帝进一步实现了桑弘羊的筑城、屯田政策。宣帝时期更发展了汉武以来的西域屯田,在西域诸属国的中部地区于神爵三年(前59年)设立了西域都护(都护府治乌垒城,遗址在今新疆轮台县境内),以管理当时五十属国的行政事务和屯田工作,于是西域屯田便大力发展起来。除鄯善、车师、轮台、渠犁等主要地点外,在乌孙的赤谷城(今苏联境内的伊塞克湖边)也是重要的屯田地区。在设都护以前武帝时这里已设置过使者校尉领护,并已有了城障、烽燧和防守官吏了。

从以上的事实中,不难看出,筑城设防,屯田、移民实边,设郡置吏等是同时并行的发展生产和备战措施,说明了四者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由于西汉大力推行屯田的结果,西域诸属国逐渐发达起来,属国国王已受汉王朝正式加封,官秩和汉宫一样。

汉以后的各个朝代,对西域属国的管理更为加强。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当时西域属国国王已成为晋朝的武官,他们守戍着这一地区的长城亭障、烽燧,行使行政管理的职务。

秦、汉屯田为抗击匈奴,巩固防务提供了物质条件,曹操屯田,充实了曹魏的实力,为晋的统一全国打下了物质基础。以后各代除了军屯,还有民屯。屯田对全国各荒僻地区的开发、生产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追溯其源与万里长城的修筑是分不开的。

西汉(主要是武帝时期)所筑河西长城、亭障、列城、烽燧,有力地阻止匈奴的进犯,对发展西域诸属国的农牧业生产,促进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对打通与西方国家的交通,发展同欧亚各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两千年前我国的丝织品即是通过这条“丝绸之路”经康居、安息、叙利亚而达于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这条“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远及20000多里。在汉王朝管辖地区就有10000里以上。当时分作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即鄯善,今若羌东北)、于田(今和田)、莎车、疏勒(今喀什)、桃槐、贵山城(今哈萨克斯坦撒马尔罕)、贰师城(今哈萨克斯坦境内)而达大月氏(zhī)(今哈萨克斯坦阿姆河流域中部)、安息(即波斯,今伊朗),再往西达于条支(今伊拉克)、大秦(即罗马帝国,今地中海东部一带)。北路从敦煌经车师前王廷(今吐鲁番)、焉耆、龟兹(今库车)在疏勒(喀什)与南路相合。就在这条东起武威、居延(今额济那),西至疏勒(喀什)以西我国境内的万里古路上,两千多年前汉代修筑的长城、亭障、列城、烽燧的遗址,至今巍然耸立。从这些遗址及古墓葬之中,曾发现了自西汉以来的许多木简、丝帛文书、印章和丝织品。当时西方国家的毛织品、葡萄、瓜果等也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万里长途输入到长安和东南郡县。在文化艺术上通过这条大道也得到了交流。这条大道上的长城、亭障、列城、烽燧正是起到了保护这一条漫长的国际交通干道安全的作用。

被历史湮没的东汉长城

在建武初年的时候,光武帝刘秀为了大举平定中原诸多叛将和反汉的势力,东征西战,因此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心北边的发展以及各种隐患的出现,而几次派去抗御匈奴的军队又连连失利,匈奴更加猖狂,烧杀不止,抢掠不息。光武帝内忧外患,焦躁不安,于是派遣将军开始在晋阳、广武、常山(治元氏,今河北元氏西北)、涿郡(今河北涿县)、渔阳大量屯田以充实边郡,准备抗击匈奴的侵袭。建武十二年(公元36),中原终于基本平定,光武帝也终于有精力将视线向北方转移了,逐渐致力于北边的建设。

光武帝为保卫都城洛阳,防御匈奴侵犯,于建武十四年(公元38)修筑了四条长城:其一位于今山西离石县至陕西咸阳东南之间;其二位于今陕西高陵县东至山西安邑县之间;其三位于今山西太原至河北井陉县之间;其四位于今河北定州市南至临漳县之间。

然而东汉时候修筑的长城大多已经被历史湮没,找不到它们留下的印痕,直到今天,考古专家依然没有发现并且能够真正地证明它的存在。

第四节 南北朝至元代的长城

我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以外,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有许多个少数民族的王朝统治着我国。从南北朝开始,统治我国北部地区的先后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此外还有十六国的前凉、前燕、前秦等少数民族也统治着部分地区。以后的辽、金、元、清等朝代,统治的范围更大,元和清两朝统治了全国。这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当他们统治了在经济文化上比较发达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以后,为了防止其他少数民族的骚扰,也不断修筑长城。从南北朝到元这一时期的长城,大都是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所修筑的。北魏、北齐和金代修筑长城的工程规模都不小。

北魏长城

北魏王朝统治了黄河流域北部的广大地区。北魏王朝的统治者原为鲜卑拓跋部,本来是以游牧骑射为生,但在统治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原地区之后,进入了封建社会经济,国力一时强大。这时在王朝的北部有另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柔然和东北部的契丹族,他们仍处于奴隶社会阶段,奴隶主贵族不时南下扰掠。因此,北魏仍然采用了秦汉时期防御匈奴的办法,修筑长城。即是从现在北京居庸关,向南至灵邱,再向西经平型、北楼、雁门、宁武、偏头诸关而达山西河曲县。当时把这道长城称之为畿上塞围,是因为它环绕于首都大同的南面,用它来保卫首都之意。北魏长城遗址

东魏长城

公元534年,高欢立元善见为魏孝静帝,孝武帝投奔于文泰,从此北魏王朝分作东西魏。东魏东迁于邺后,曾修筑长城。《资治通鉴》上载:东魏武定七年(549年),高欢筑长城于肆州北山,西自马陵(今山西静乐县),东至土嶝(今山西崞县),四十日而罢。其长度只有一百五十里。因这时已是东魏王朝覆灭的前一年,已无力对长城进行较大的修筑了。

北齐长城

公元550年,高洋灭东魏,是为北齐,据有现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的大片领土。它的北方有突厥、柔然、契丹等游牧民族的威胁,西边又有北周政权的对峙。为了防御,北齐便大筑长城。

据《北史》记载,北齐天保三年(552年),自西河总秦戍(大同西北)筑长城,东至于渤海(今河北山海关)。天保六年(555年)皇帝下诏,征发180万人修筑长城,自幽州夏口(今北京居庸关南口)西至恒州(今大同)900余里。天统元年(565年)自库堆戍东距海2000余里间,凡有险要,堑山筑城,断谷起障。《北史》上记载,齐前后修筑长城东西凡3000余里,60里设一戍,并在险要地方设置州、镇凡25处,用以驻兵防守。并在天保八年(557年)初,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络拔(今大同西南)至坞纥戍(平型关东北),长400余里。天统元年又把坞纥戍的重城向东伸延至居庸关与外城相接合。

此外,为了防御北周,还修筑了南北向的长城300里,即今尤关、广昌、阜平之间的长城。

北周长城

公元557年,北周灭掉西魏,据有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为了防御北方突厥、契丹等,把西魏原来的北部长城加以修缮。《北周书》上记载:后周静帝大象元年(579年),征发山东诸州人民修长城,自雁门关至碣石。不久北周亡,长城修筑工程不大。

隋长城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南北,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400年间封建割据的局面,为了防御突厥、契丹、吐谷浑等也多次征发大批劳动力修筑长城。根据历史记载共修长城7次。隋代对长城的修筑虽然次数很多,有时征发劳动力也很大,但是所修筑大多是就原有内部长城加以修缮,没有多大增筑新修,较之秦、汉长城的工程,相差很远。

唐、宋、辽时期,长城的修筑工程规模较小,唐、宋时期几乎处在停息阶段。其原因是唐代北方大破突厥,版图所辖远出大漠,设北庭、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北广大地区,长城已经失去了作用。宋朝虽然统一了中原,但是北部又有辽、金的对峙,所辖范围已在原来秦、汉、北朝长城的南面,原来的长城已在辽、金境内,只是在宋初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命潘美、梁回在雁门、句注之间修筑了一些城堡用以警备辽的南进。为时不久宋王朝势力又退到长江以南,更谈不到长城的修筑了。辽代对长城工程也经营不多,据《宏简录·李俨传》上记载,清宁四年(1058年)在鸭子河与混同江之间修筑了一段长城,规模不大。

金代长城

金长城形式奇特,别具一格,规模非常庞大,是继秦、汉长城之后的我国古代第三条万里长城,历史上往往将它称为“金界壕”、“金壕堑”或“金边堡”。

在11世纪末,兴起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完颜部逐渐强大,建立了各部落联盟。1115年,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称帝,国号为金。

1125年强悍的金人终将辽灭掉。1121年蒙古兴起,多次派兵攻金,金为了抵御蒙古入侵,开始组织人力修筑“金界壕”军事防御工程,于1138年动工,到1198年竣工,历时60年。金长城东起呼伦贝尔盟,西到大青山,全长5000多千米,位于今内蒙及黑龙江境内,是仅次于万里长城的古军事防御工程。金长城

金长城的防御体系由长城界壕和边堡关隘组成。长城界壕的主要结构是挖一条堑壕,阻碍战马冲越,堑壕内侧垒筑长墙。边堡关隘是金朝戍边军队的驻屯地,按形制和地理位置的不同,一般分为戍堡、边堡、关城3种。金代长城是适用于草原地形地貌类型的防御体系,如其墙、壕并列,主要是为了防御骑兵,主、副墙及戍堡、烽燧酌配置、设计都更为合理。金长城现仍存数百千米,横亘于千里草原之上,向远方延伸至草原深处。

齐齐哈尔段长城是金卡城最早的一段,主墙高大完整,上置戍楼,墙面有驰道,可供车马通行,墙外有护壕,以护主墙。根据需要往往在主墙外修有不连贯的第二、第三道墙壕,加强了防御的功能,在墙内侧有屯驻军兵的戍军堡。

在扎兰屯市境内的金长城,全长140多千米,全都是单墙单壕,今城墙绝大多数湮没在沙草之中,残址一般高2米,最高处有8米左右。在墙外15~20米处有壕堑,宽2~6米,深3~4米,墙内每隔10千米左右,设有一个用夯土筑成的方形戍堡,边长约180米。历史上称它为泰州边壕或长春边堡,还有一部分史籍称它为“成吉思汗边墙”。

第五节 明代万里长城

历史背景

明长城是我国长城中最为宏伟的。在明王朝统治时期,统治者不惜花费巨资,前后用了200多年时间,动用大量人力、物力,重修、改线、增筑了万里长城。明长城

明代花费如此大的力气去修建长达万余里的震惊世界的军事防御工程,是有极其深刻的政治原因和历史背景的。

经过元朝后期的多年战争,明朝在建立时国库空虚,粮尽财绝,军事上也明显实力不足,与蒙古元朝余部进行数次交战均以失败告终。严峻的事实使得明王朝认识到,以他们的力量是难以消灭元朝余部势力的。如何才能稳固自己刚刚建立起来的统治地位,朱元璋始终奉行他在明朝建立以前的治国之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是巩固自己实力、伺机进攻的一种长远的军事战术方法,扩大到保国守界方面当然也有修筑城墙坚守边疆的战略企图了。到1368年朱元璋取得了政权后,便开始了长城障塞的修筑工程。

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明王朝北方的边务实力有所增强,便开始了对元朝残余势力的进攻。洪武二十年(1387)二月,大将军冯胜率领10万大军对北元纳哈出部进行征战,大败北元,瓦解了蒙古的残余势力。残存的蒙古贵族们纷纷向明朝称臣归顺。但是,他们并不安于臣属于明王朝,北元的蒙古贵族与明王朝之间常常出现激烈的冲突。1390~1396年,明王朝向北元各部发动了多方征战,基本上奠定了边境的稳定局面。在甘肃境内,自明朝前期平定河西,设甘肃卫主持防务后,河西相对稳定。随着几次明王朝有力地征伐,其北方主要在河北、山西、陕西境内的边患得到了缓解。但是蒙古部族的被迫西迁,却使甘肃的边患连连。

在弘治、正德年间,明王朝为了防止蒙古的侵扰,再次商议修筑边墙之事。明朝初年在北方设立了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以后又增设了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加上固原和山西的太原,叫做“九边”,统统布有重兵,分地防御。

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燕京(今北京)后,曾5次亲自带兵征战漠北,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巩固边防的问题。但是,明成祖从几次亲征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北部边陲之地不加强防御体系是不行的,他对加强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修筑长城加倍重视起来。明成祖死后,明王朝因连年征战,军备日益匮乏,早已没有力量组织庞大的远征军去打击北元的蒙古残余势力了。明英宗继位后,明王朝历经景帝、宪宗、孝宗70多年后,开始走向衰败,宦官当权、政治腐败,经济上土地高度集中,有权势的地主、官僚阶级大量侵占土地,而且不交纳田赋,出现了经济危机。广大的农民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甚至出现了“鬻男卖女”的情况,更多的农民结队流亡。走投无路的农民不堪忍受繁重的剥削和压迫,纷纷揭竿而起。内忧外患,强敌压境,明政府只能把加强北方边陲地区的军事防御工程作为最重要的国防措施去实行。对明朝来说,修筑长城、扩建城堡、加强纵深防御是防止北方游牧部族侵扰的唯一手段。所以明成祖以后的每一个皇帝都对修建长城保卫边陲极为重视。

九边十一镇现在世人皆知的万里长城其实是明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全长7000多千米,是整个中华长城史上最著名、最伟大、最灿烂的经典之作。它那高超的建筑技术,严密的防御设施,宏伟的建筑样式,浩大的工程建设,这一切都是前无古人的惊世绝笔。明长城翻越过苍翠的群山峻岭,穿过浩瀚无际的戈壁沙漠,以磅礴无畏的气势奔向大海!它比起秦始皇长城毫不逊色,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明代把长城划分成为九个防守段,称之为“九边”,每一边皆设有镇守(总兵官)把守,称之为九边重镇。后又为加强京城的防御和保护十三陵,于1551年在北京的西北部增设了昌镇和真保镇,这样就有了十一镇,构成了九边十一镇的防御格局。

十一镇分别管辖的长城范围、总兵驻地

辽东镇长城

总兵驻广宁(今辽宁北镇),管辖的长城东起丹东附近的鸭绿江畔,西至山海关,全长970余千米。

蓟镇长城

总兵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管辖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慕田峪(今北京怀柔县境),全长880余千米。

昌镇长城

总兵驻地昌平,是为了加强王朝首都和帝陵(今明十三陵)的防务而从原蓟镇中增设的。管辖的长城东起慕田峪,西至紫荆关,全长230千米。

真保镇长城

总兵驻保定,为加强王朝首都的防务而增设的。管辖的长城北起紫荆关,南至故关,全长390千米。

宣府镇长城

总兵驻宣化,管辖的长城东起居庸关,西至西洋河(今山西大同东北),全长511千米余。

大同镇长城

总兵驻大同,管辖的长城东起镇口台(今山西天镇东北),西至鸦角山(今山西偏关东北),全长335千米。

太原镇长城

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总兵驻偏关。管辖的长城,西起保德、河曲的黄河岸边,从偏关、老营堡、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龙泉关、固关而达黄榆岭,全长800多千米。因为此镇在大同、宣府两镇长城之内,所以又把这一线长城称作内长城。

延绥镇长城

也称榆林镇,总兵驻榆林。管辖的长城东起黄甫川(今陕西府谷境内),西至花马池(在今宁夏盐池县),全长885千米。

宁夏镇长城

总兵驻银川。管辖的长城东起大盐池(今宁夏盐池县境内),西至兰州。全长约1000千米。

固原镇长城

总兵驻固原。管辖的长城东起靖边与榆林镇长城相接,西至皋兰与甘肃镇长城相接,全长约500千米。

甘肃镇长城

总兵驻张掖。管辖的长城东起兰县(今兰州),西至嘉峪关祁连山下,全长约800千米。

以上九边十一镇的长城,长度共计约7300多千米。全线防守官兵名额共计976600多名。由于明长城各镇的管辖范围和官兵名额时有变化,以上统计只是一个时间内的数字。长城的长度也只是一些文献上的记载,除了相连贯的干线长城之外,还有一些个别段落,如湖南、贵州交界处,甘肃南部等地都分别修筑过数百千米的长城,加上重墙、关城等,实际的长度远不止此。就以北京地区的长城来说,原来只知是300多千米,最近以空中遥感方法调查,发现了更多的遗址,长度已达628千米,较之原来增加了一倍。其余地区的长城的长度,也可想而知了。

明长城的防御工事,分作镇城(镇守或总兵驻地)、路城、卫所城、关城、堡城、城墙、墙台、敌台、烟墩(烽火台)等等不同的等级,不同形式和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它们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关城尤为要害。

明长城的关口很多,每镇所辖关口多至数百,十一镇长城的关口总计在1000以上。其中著名的也有数十座。自居庸关以西,明长城分南北两线,到山西偏关附近的老营相合。被称之为内、外长城或里、外长城。里长城从居庸关西南向,经河北易县、涞源、阜平而进入山西的灵丘、浑源、应县、繁峙、神池而至老营。外长城即自居庸关西北经赤城、崇礼、张家口、万全、怀安而进入山西的天镇、阳高、大同,沿内蒙古、山西交界处达于偏关、河曲。此位于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境内的明代内外长城是明代首都北京的西北屏障,对于防御自西北来的威胁,保卫王朝的安全与蓟镇长城同样重要。因此,长城工程亦甚雄伟坚固。关隘险口也很多,著名的内、外三关即是长城线上的6个重要关口。靠近当时首都北京的居庸关、倒马关、紫荆关是为内三关。自此往西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是为外三关。这内外三关成了明王朝保卫京师和东南地区的重要险阻,经常派重兵把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