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广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0 19:55:31

点击下载

作者:张妙弟

出版社:蓝天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美丽广西

美丽广西试读:

天人协和,穷极造化 总序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习近平2013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陆地国土面积最广大的国家之一。在这广袤的版图中,有巍峨的群山,雄壮的高原,辽阔的盆地,坦荡的平原,奔腾的江河,晶莹的湖泊,漫长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同时还有宽广的近海海域和大陆架。

我国的国土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纵跨纬度49度多。西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西边的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东西相距5200千米,横跨经度62度,东西两端时差达4小时以上。当松花江上已是正午烈日当空的时候,帕米尔高原却刚刚迎来黎明的曙光;当北国已是千里冰封的隆冬时节,南海诸岛依然是郁郁葱葱、蓝天白云的夏日。广阔的国土使生活在其上的中华民族,时刻能感受到大尺度的空间变化和变化中的万千景象。

我国的地貌格局错综复杂,西高东低的阶梯分布是其宏观大势和主要特征。有着“地球之巅”和“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以其巍峨的雄姿和莽莽的身躯横亘在祖国的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正是它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一级阶梯。自北而南横卧其上的山脉有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全世界海拔8000米以上的14座高峰,全都坐落在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和西缘的喀喇昆仑山两大山脉之中。从青藏高原北缘和东缘起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地貌单元的镶嵌分布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正是这些高原和盆地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二级阶梯。此外,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线以东,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广大的东南丘陵等,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这些平原和丘陵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三级阶梯。Prologue

广袤的国土,独特的地理位置,错综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以及典型的季风气候等,造就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异彩纷呈的自然景观。由南向北,因太阳辐射和温度的变化,分布着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纬度地理带,自然景观依次呈现出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等的变化。自东南而西北,受东亚季风和青藏高原的影响,降水分布呈现出十分强烈的规律性,形成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等经度地理带,自然景观也依次呈现出森林、草原、半荒漠和荒漠等变化。此外,在高山和高原地区,因海拔高度和所处地理基带的不同,自然景观还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变化。

阶梯式逐级下降的地势,还决定着我国主要河流由西而东的基本走向。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生动地描绘了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顺阶而下的奔腾气势。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也发源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它穿越横断山脉奔流进入第二阶梯后,又切穿了巫山山脉,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长江三峡。尔后,像一条驯服的巨龙,缓缓地流过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后才注入蔚蓝的东海。

雪峰皑皑,群山巍峨,高原雄壮,盆地辽阔,丘陵起伏,平原坦荡,戈壁浩瀚,沙漠似海,森林寂静,草原葱郁,河川蜿蜒,峡谷幽深,湖泊晶莹,海域蔚蓝,景观殊异,美不胜收。大自然的恩赐,让中华民族拥有了如此多样的大好河山。

在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中,我国旧石器时代的远古祖先活跃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之上。目前,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近20处,包括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的遗址。除青藏高原外,这些遗址几乎遍布我国第二和第三阶梯。

随着新石器时代生产技术的进步,以秦岭—淮河为界,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河中下游至辽河上游的广大地区之间,“南稻北黍”的格局正在形成并渐趋定型,其他地区或处在向逐水草而居的粗放游牧经济过渡,或仍处在采集狩猎为主的渔猎经济,因而,保留下来的文化类型和文化遗址也更多。

随着中华民族的逐渐形成和5000年文明史的开创,我们祖先在中华大地之上挥洒着勤劳与智慧,真可谓“天人协和,穷极造化”。当时以炎黄部落联盟为核心的华夏族,最早在黄河中游的汾、渭等支流地区形成。此后,华夏族不断与周边地域其他民族进行长期的交流与融合,最终形成了由数十个民族构成且活动地域仍存在差异的多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创造了博大精深、延续5000年之久、闪耀着璀璨光芒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并保存了不计其数、无与伦比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毫无疑问,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饱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作为世界大国和文明古国,中国拥有众多的从世界级到国家级再到省市级的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区,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不计其数的和具有普遍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工具、器具、用品、用具、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代工程、古代城池到哲学、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历历可见者为数众多,琳琅满目。截至2014年6月25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达47项,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其中,自然遗产10项,文化遗产33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而同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达38项,居世界第一。

山河壮丽、文化璀璨。而当代中国的建设成就,则是“穷极造化”的现代表现,是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美丽中国”丛书,是中国地理学会组织数十名地理学家策划,并编撰的一套科普性地理旅游类普及读物。该丛书旨在通过通俗而优美的语言、流畅而精致的笔触和绚烂而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示出本已存在于中华大地上的名山秀水、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以及当代建设成就,增强我们做中国人的骨气,提升我们做中国人的底气。这是我们出版这一套丛书的基本出发点和全部工作的追求目标。

丛书共35册,其中,第1册是全国总册,其余34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分册。丛书内容包括区域印象、自然奇观、人文胜迹、民俗风情、著名市镇、现代建设成就、特色资源等。在丛书编撰过程中,我们力求践行三个原则,一是让读者了解自然与历史、敬畏自然与历史;二是体现人与自然相契合的天人合一精神;三是用精选的图片表达出诗般的柔美。

但愿“美丽中国”丛书,能为读者打开一扇认识中国美,并不断探索其真谛的大门。中国地理学会“美丽中国”丛书编委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图

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我国南疆。东南邻北部湾与海南隔海相望,西南与越南交界,东连广东,东北接湖南,西北邻贵州,西与云南接壤。全区面积约24万平方千米。人口5369万,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等民族。自治区辖14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55个县、12个自治县、36个市辖区。首府南宁市。

地形

以山地为主,大致西北高,东南低,构成“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形态。主要山脉有东北部的海洋山、越城岭;南部的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西部的金钟山;北部的九万大山、天平山;中部的架桥岭、大瑶山、都阳山、大明山。越城岭猫儿山海拔2141米,为境内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河谷和岩溶盆地中。河流有红水河、融江、柳江、黔江、邕江、郁江、浔江、桂江及连接漓江与湘江的著名的灵渠。有北海、防城、梧州、贵港、南宁等海港和内河港口。

气候

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夏长而炎热,冬季偶有奇寒。年平均气温17~23℃,1月为6~16℃,7月为25~29℃。年无霜期多在300天以上,沿海地区全年无霜。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00~1800小时。年均降水量为1250~1750毫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蕴藏量大。有色金属锡、锰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锑、银、铝土矿、钽、钨、锌和钛等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二至第七位;铅、汞、铌、钴居全国第八位。还有铬、锢、铍、钇、钪等稀有金属。非金属矿产中,膨润土居全国第一位;石灰石、滑石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重晶石居全国第六位;石英砂、大理石、花岗岩、高岭土等也比较丰富。还有天然气、石油、煤等资源。

水、热资源比较丰富。属我国多雨地区之一,有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大小河流937条,年径流总量1880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75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830多亿度;年日照时数1600~1800小时。

本区是我国生物资源种类最多的省区之一。森林面积520多万公顷,林木蓄积量2.4亿立方米,有1700个树种。动物种类繁多,特产有白头叶猴、黑叶猴、金丝猴等珍禽异兽。有大陆海岸线1595千米,海鱼类达500余种。

农业

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主产稻米、玉米、红薯及小麦,是我国水稻重要产区之一。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花生、烟叶、红麻、黄麻。林木种类繁多,柳杉、银杉著名,经济林有油茶、油桐、肉桂、栓皮栎、八角、橡胶、咖啡、胡椒及沙田柚、桂圆。水产品主要有二长棘鲷、蓝园参、金线鱼、石斑鱼、红鱼、鱿鱼、对虾、海参及合浦珍珠。

工业

钢、铁、煤、电、矿山等基础工业迅速发展,现主要有钢铁、机械、有色金属、电力、制糖、粮食加工、罐头食品、纺织、松脂、火柴等工业,是我国主要制糖工业基地之一。农业机械产品主要有拖拉机、柴油机、榨糖机、水轮机。手工艺品有土布、夏布、竹纸、瓷器等。

2013年度,本区国内生产总值1437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343.57亿元,从业人员1571.2万人;第二产业6863.04亿元,从业人员619.5万人;第三产业5171.39亿元,从业人员754.7万人。进出口商品总值387亿美元,其中出口93.95亿美元,进口293.05亿美元。

Chapter 01 印象广西 八桂风光甲天下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西部,拥有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多高山盆地,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资源充沛,矿产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东邻广东,西接云南,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南临北部湾,隔海与海南相望,西南与越南接壤,海陆兼备,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是祖国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广西首府南宁市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广西与东盟10国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区位优势将促进广西经济蓬勃发展。

自然风光 览尽奇山秀水

广西的名称,因宋代所建立的行政单位——“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而来。这里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岭南的广大区域被时人称作“百越”,广西是其中的一部分。这里盛产桂树,公元前214年,秦王朝一统百越,设桂林郡,就是因桂林盛产桂树、桂花而命名,故广西也简称“桂”。古代典籍《山海经》有“桂林八树,在贲隅西”的记载,“八桂”也成为广西的别称之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疆,首府南宁,简称桂。自东向西分别与粤、湘、黔、滇四省交界,东西长约750千米,南北宽约610千米,南邻北部湾,大陆海岸线长达1595千米。这里山地、丘陵密布,海洋资源丰富,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动植物种类繁多,风光独特。

广西处于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高原环绕四周,平均海拔不高,有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等,其中,中山、低山、丘陵面积约占广西陆地面积的70%以上,石灰岩地层分布广泛,褶皱断裂发育明显,岩层厚度大,呈现大面积的喀斯特岩溶地貌。

广西的山可分为盆地边缘山脉和盆地内部山脉两类。边缘山脉有猫儿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大苗山、天平山等,多为岩溶山地,其中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米,是广西的最高峰;内部山脉则有架桥岭、大瑶山、大明山、都阳山、镇龙山等。有意思的是,广西的内部山脉整体呈现一个完整的弧形,弧形的内部边缘即是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外缘则分布有百色盆地、南宁盆地、郁江平原和浔江平原。广西阳朔阳朔被誉为“碧莲玉笋世界”,山峦以多、奇、秀而取胜。连绵数十里的山峰,如笋拔地,各不相倚,又似星罗棋布,中间穿绕着一条蜿蜒而下的百里沼江,美景非凡。A 阳朔秀美风光漓江长160千米,是世界上风光最秀丽的河流之一。而漓江自桂林至阳朔的83千米水程,是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漓江落日

广西水系发达,河流密布,整个自治区境内分布着西江、北江、红水河、柳江、黔江、郁江等多条河流,分属珠江、长江和独流入海、百都河四大水系,总里程长达3.4万千米,水域面积约8026平方千米。这里的水多是依山就势,由西北流向东南,由于山地较多,且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普遍水量丰富、含沙量小、落差较大,河岸和河道多弯曲,两边峡谷、险滩奇观多有分布。

广西南接北部湾,海岸曲折,1595千米的海岸线上,分布着众多天然良港和沿海滩涂,著名的有北海港、防城港、钦州港、龙门港等;滩涂中的软质沙滩占全体的90%以上。沿海分布着大小岛屿697座,其中涠洲岛是广西最大的岛屿。B 广西最高峰猫儿山C 漓江上的渔船

广西地处我国低纬度地区,南临热带海洋,在太阳光照、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广西形成了热量丰富、降水充裕、干湿分明的气候特点。自治区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7~23℃之间,日平均积温超过10℃,整体沿纬度和海拔递减。如此丰富多样的热量资源,为这里的动植物分布呈现多样性提供了有利条件,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等数量丰富,长臂猿、黑熊、白颈长尾雉等珍稀动物多有分布,其中金花茶、白头叶猴等珍稀动植物乃广西独有。

广西的自然美景以峰林突兀、江水清澈、飞瀑流泉、岩洞奇秀为主要特征。这里有“甲天下”的桂林、阳朔风光,魅力漓江两岸是看不尽的山水画廊;有“石奇、树秀、泉甘、茶香”的桂平西山,北回归线横贯而过,气候条件优越,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的北海银滩,历来是休闲、疗养的好去处;“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德天瀑布,飞流直下,蔚为壮观;“世界天坑博物馆”乐业大石围天坑,美丽神秘,引人入胜;“人间胜境”姑婆山,植被丰茂,飞瀑竞秀;“南海蓬莱”涠洲岛,水丽石奇,美不胜收。

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的喀斯特地貌,共同造就了广西山水画卷的美丽。巍巍青山,潺湲流水,是大自然的神奇馈赠,一处处美景,如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等着人们去欣赏,等着人们去品味。

历史回眸 从百越到广西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广西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80万年前就有原始人类在百越地区繁衍生息。随后在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漫长的发展中,广西有了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并在距今3000年左右,开始进入文明社会。

在先秦时期,广西是百越的一部分。古时称分布于今天浙、闽、粤、桂等地的南部少数民族为“越”,因部落众多,故称为“百越”。这一时期的广西主要为骆越国的统辖范围,居住着百越民族中的“骆越”、“西瓯”、“苍梧”等部族,是今天壮族的祖先。他们创造了灿烂的稻作文化、青铜文化、铜鼓文化和花山文化,并在我国最先发明了水稻的人工种植技术。可以说广西的先秦古文明是中华历史长河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为今天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秦统一六国后不久,秦始皇挥师南下,南征岭南,并为战事开凿了灵渠,沟通了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大大推进了百越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百越,正式将岭南地区纳入了中央王朝版图,并在岭南设立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三个郡。今日的广西便与桂林郡的范围大致相同,这也是广西简称“桂”的由来。清·佚名·广西边关形势略图

秦末汉初,今广西区域属代行南海尉赵佗占据岭南建立的南越国。汉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在今广西地区设立了苍梧、郁林、合浦三郡。东汉末,广西大部分属交州统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今之广西先属吴国,后归晋国,随后又依次归属于宋、齐、梁、陈各政权。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将全国分为10道,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岭南道。咸通三年(862),唐懿宗将岭南道分为岭南西道和岭南东道,广西大部分归属于岭南西道,并以邕州(今南宁)为治所,这也是南宁成为广西首府的开始。隋唐时期广西的经济、文化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广西的很多地方都有各具特色的纺织品,其中以“桂布”最为出名,曾风靡一时,就连著名诗人白居易也曾吟诗赞美:“桂布白如雪,吴锦软如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这一时期,广西在文化教育上也与中原的联系更加密切,唐昭宗时出现了广西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赵观文。广西奇美的山水也是在隋唐时期开始得到传扬,赞美桂林山水的名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就出自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之手。此外隋唐时期广西的冶铁业、制瓷业及水利建筑业也相当发达。经过唐代的不断发展,广西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更加密切,成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宋代广西大部分地区属广南路,宋至道三年(997),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今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分属于广南西路,“广西”之名由此产生。元代至正二十三年(1363),设置广西中书行省,这也是广西建省的开始。

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在广西地区设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广西”之名从此固定下来。发展到明末,广西境内设有13府、4州、44县、34土州、6土县和5个长官司。明代广西还爆发了多次农民起义,如大藤峡瑶民起义、古田起义等。到了清代,民族矛盾、政治矛盾尖锐,历经南明永历政权及“三藩之乱”,可谓兵祸不断。近代的广西先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天地会反清运动等影响深远的大规模反帝反封建运动,成为当时反帝反封建的重要阵地。广西太平辅警全图

中华民国建立后,广西仍沿袭清制称省,地域范围大致与清代相同。民国时期,广西先后被以陆荣廷为代表的“旧桂系”军阀和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新桂系”军阀统治,并在近代工矿业、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有所发展。中国共产党也在广西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及左、右江根据地,并领导发动了百色、龙州等武装起义,广西同时成为全国重要的红色革命根据地。

新中国成立后,广西于1949年12月11日全境解放,并建立广西省,设省会于南宁。1958年3月5日,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宣告成立。

历史的车轮匆匆而过,回望历史,不由感慨于岁月的沧桑变幻。“八桂”之地从几千年前的百越发展为今日的广西,每一个历史足迹都凝聚着这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这些记忆赋予了广西浓厚的历史底蕴,相信行走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同样会因这份底蕴而看见一个不一样的广西。

人文色彩 领略民族风情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山水秀丽、四季如春、物产富饶,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广西人世世代代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勇敢开拓,用自己非凡的智慧,描绘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广西常住人口约5369万人,少数民族众多,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境内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世居民族,人口约1988万人,其中壮族人口1700多万人,约占总人口的35%;广西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有150多万人,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60%以上;广西是全国仫佬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有17万多人,占全国仫佬族人口的90%左右;广西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也是我国毛南族最大的聚居区,有7万多人;广西是我国京族唯一的居住地,京族人口2.15万人,是我国最富裕的少数民族之一。境内其他44个少数民族均有居住。芦笛岩溶洞奇幻景色A 芦笛岩的岩洞内,雄奇瑰丽,萦回曲折B 广西阳朔西街风情C 广西瑶族妇女D 桂林木雕

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俗和文化是广西最为突出的人文特色。广西各个世居少数民族,在生殖、起居、饮食、婚恋、丧葬、节庆、图腾礼仪、法度、文学、艺术建筑、审美等方面,都有个性鲜明的文化链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各民族文化之间互相交融,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

在广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仅有先民留下的古老火文化、石器文化、狩猎文化,而且有积淀形成的陶瓷文化、青铜文化、画字石刻文化、稻作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而且古人类、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水利工程、石刻、墓葬等古文物及革命斗争纪念遗址众多。

从秦汉之际的“百越”之地到今日的魅力广西,历史的年轮上留下了广西各族人民智慧和辛劳的印记。各民族多样化的人文色彩,共同构成了广西独具特色的魅力,如同一朵盛开的七色花,闪耀在我国的南疆大地上。蒙布装蒙布装是广西汉族农村妇女的节日套装。特点是一套三件,包括头巾、上衣、下裙。3件相配,各有色彩。上衣为天蓝色,襟开右衽,开襟处绣3道彩色图案;下系裙,裙分上、下不同色彩的两段,上段净白,下段绣花;头巾长约1.7米、宽约30厘米,折叠成7层,缠在头上。整套服饰做工精细、费工耗时,堪比艺术品。

经济特色 连接东南亚及港澳的重要通道

广西沿海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往南可以直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其中防城港是我国大陆距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和欧洲诸国最近的港口,以水深、避风、浪小、不淤积、航道短、可用岸线长而著称。防城港码头已建成的最大靠泊吨位为20万吨级,现有泊位36个,万吨级以上泊位22个,年实际通过能力超过1亿吨,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煤炭、水泥、粮食储运中转的物流基地。

广西的经济呈现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相结合的状态,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从2002年起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2年广西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94.74亿美元,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个百分点。

广西多山地、丘陵,过去交通一直不发达,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广西的交通也呈现出了良好的状态。到2012年年末,广西境内公路的总里程达107906千米,铁路里程为3580千米。水路交通在广西占有重要地位,2012年年末,全区共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69亿吨,同比增长15%。防城港防城港市依港而建,因港得名,先建港,后建市。防城港是中国的深水良港,是中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中国西部地区第一大港,西南地区走向世界的海上主门户,是连接中国—东盟、服务西部的物流大平台。防城港市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区域合作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战略地位。

广西的海岸线全长1595千米。主要港口有铁山港、廉州港、三娘港、钦州港、防城港、珍珠港等53个港湾,形成“天然港群海岸”。其中具备建设万吨级以上泊位深水码头条件的有北海港湾、防城港湾、钦州港湾、珍珠港湾和铁山港湾5个。钦州港湾还具备建设10万吨级深水码头的条件,广西沿海港口年吞吐潜力达2亿吨以上。

广西沿海港口同时具有水深、避风、浪小等自然特点,距港澳地区和东南亚的港口都比较近,北海港距香港港425海里,钦州港距新加坡港1338海里,防城港距越南海防港151海里,距泰国曼谷港1439海里。北部湾码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沿边有8个市(县)与越南接壤,是华南、西南与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现有边境口岸12个,各边境口岸和边贸点都有公路相通。湘桂铁路与越南铁路连接,可直达河内市。广西沿边的开放,为中国与越南及东南亚国家的直接贸易,双边、多边或转口贸易,发展出口加工,提供了一片理想的沃土。

广西首府南宁市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永久举办地。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主题,以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为宗旨的国家级及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为中国各省市对接东盟的盛会和重要平台,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商品、资本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广西境内的梧州、贵港等城市被珠江水系的西江纵横贯通,西江的年径流量是黄河的5倍,德国莱茵河的4.5倍。而广西中部被西江的干流横贯其中,其主要支流郁江、柳江、桂江、贺江等,构成了广西的水路网络。西江的运输能力仅次于长江,广西的沿江成为西南地区通向港澳及东南沿海的黄金水道。

Chapter 02 自然奇景 人在画中游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高山、丘陵、盆地较多,北回归线贯穿全境,大部分区域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常年气温较高,地理环境优越,风光独绝。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溶洞景观美不胜收,泛舟漓江,宛若游在画中;桂平西山,原始森林分布密集,泉冽茶香,享誉海内外;落差达七十多米、总宽近两百余米的德天瀑布,横跨中、越两国边境,好似从九天之上落下,雄伟壮观;“天下第一滩”北海银滩,沙质细腻、海水清澈、气候宜人,历来是游泳、潜水爱好者的圣地;“南海蓬莱”涠洲岛植被丰富,经过大自然冰与火的雕琢,岩石千姿百态,尽显峥嵘,海水洁净清澈,宛如闪耀在北部湾的一颗翡翠;神秘的大石围天坑近乎与世隔绝,人迹罕至,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这里成了珍稀动植物的王国;“天然氧吧”姑婆山,环境清幽,水瀑争流,是广西有名的影视拍摄基地。一处处美景,都彰显着广西得天独厚的自然造化,令人向往。

桂林风光 山环水绕桂林城

提起桂林,相信很多人往往首先会想到那句著名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无论到没到过这里,总能因为这句脍炙人口的名句对它心生向往。当我们走进桂林,领略过这里秀美独绝的风光时,就能真正体会到“甲天下”之评绝非虚誉。

桂林佳山:神姿仙态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

这是著名诗人贺敬之先生在《桂林山水歌》中对桂林山水的赞美。诚如诗歌中所写的那样,桂林的山多有“神姿仙态”,桂林的水也是清灵莹澈,其中又以清可见底的漓江之水最为知名。“千山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城中有景,景中有城,桂林就像一个温婉可人的南国美女,在这山环水绕之中,尽显风姿。

桂林地处广西东北部,亚热带气候,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是亿万年前的海底岩石在地壳运动时升上地表,加上流水对岩石的岩溶作用、风的侵蚀作用等众多因素综合影响形成的。所以,桂林的山跟北方峭拔冷峻的山不太一样,它们多是安稳地伫立在平整的大地上,远远看去,如塔似林,不管是雾气环绕还是阳光普照,都给人一种温润的美,寓刚于柔,怪不得唐代的大诗人韩愈说这里的山如同“碧玉簪”一样呢。

象鼻山位于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原名漓山,也叫仪山、沉水山,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饮水的巨象,是公认的桂林山水的象征。明代诗人孔镛曾写诗称赞说:“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百日相看不厌多。”象鼻山海拔不高,象鼻和象腿之间通透的洞名为“水月洞”,漓江水能流贯其间,远远看去,如同一轮明月漂漾在水上,“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自然奇景让人叹为观止,当地人把这种美景叫作“象山水月”。象山周围,漓江的水清可见底,晴朗的日子泛舟其中,可见粼粼波光上倒映着绿水青山和朵朵白云,美不胜收。水月洞中藏有张孝祥、范成大等众多古人题写的石刻,登上象鼻山,还能看到象眼岩、普贤塔、云峰寺等景观,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了解象鼻山承载的人文历史以及当地的文化。

西山公园在桂林城西,主要由西山、隐山和西湖组成。据史料记载,这里早在唐代就已成为佛门圣地,山中的西庆林寺在当时是南方的五大禅林之一,如今仍存有佛龛90多座,造像200余尊。隐山上还留有唐、宋、明、清等不同时期的碑刻80多件,体现着桂林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有观音峰、龙头峰、九曲桥等众多美景。观音峰上有一座高近2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建于隋唐时期,据说是桂林最大的一尊造像,造型古朴典雅,艺术风格独特,佛像面带笑容,被誉为释迦牟尼最神秘的千年微笑。西峰是西山的最高峰,夏日黄昏,漫步园内,登上位于立鱼峰山腰的“西峰亭”,看金色的阳光洒满西山,红日徐垂,霞光万丈,仿佛昔日佛门的辉煌仍在此处闪耀,“西峰夕照”也成了桂林人口中的“桂林八景”之一。B 象鼻山

桂林市区城美景也美,然而人多繁碌,总会让一些想全心寄兴山水的人们不无遗憾。但桂林就是桂林,她总能给来到这里的人们不同的惊喜。在桂林市的东北,还有一座桂林市内最高的山,这便是尧山。尧山拥有丰富的喀斯特地貌类型,也拥有丰富的人间美景,被众多旅游达人称作欣赏桂林山水的最佳去处。据说这里是在桂林唯一能观看浩瀚云海的地方,它有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的四时景致,天然卧佛景观更是世界之最。登上山顶举目四望,可见峰翠原绿,山水相依,农田如棋局,村舍点缀其间,为人们展现着怡人的田园风光。每当暮春三月,杜鹃花开,尧山就好似待嫁的新娘,红、橙、紫、绿、粉、褚等各色杜鹃花把整个尧山装扮得绚丽多彩,分外妖娆。柳亚子先生曾写诗称赞说:“靖江陵畔遗谟在,祝圣庵前暮霭斜,好是西南春意荡,尧山红遍杜鹃花。”A 广西桂林尧山风光C 西山西湖A 桂林塔山

桂林佳山无数,各有奇姿,除了以上几处,还有众多如独秀峰、月牙山、普陀山、塔山、伏波山、叠彩山等,个个都是风光无限。

桂林秀水:如情似梦

说到桂林的水,漓江当然是首选,如果桂林是一位美女,那么漓江既是她的皓齿明眉,也是她的炫彩华服,桂林的生命由漓江赋予活力,桂林的美艳亦由漓江增添色彩。泛舟漓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精髓。

乘着小舟行驶在漓江上,水路曲直交错,水流有缓有急,平静处,水面如镜,清可见底,无论是清雾弥漫还是阳光明媚,都有一种清新自然、令人沉醉的美,小舟平稳地前进,令人享受其中,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和宁静。湍急处,看银浪翻滚,水花朵朵,愉悦平和的心境又增添了几分激动。微风徐来,青山两岸,时有孤山直立,时有奇峰相拥,时而见平畴旷野,时而见山海峰林。山峰的姿态千变万化,欣赏起来真是目不暇接,带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那无边的翠绿和绚丽,峰回路转的惊喜,随着水路的行进不断涌来,愉悦着行人的眼目,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舟行水上,人却如游在仙境一般。难怪很多到过漓江,游过桂林的人都会生出“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的感慨。B 漓江上泛舟打鱼C 桂林伏波山

若是白天泛舟领略过漓江之美还没有尽兴,晚上还可以畅游桂林的环城水系——“两江四湖”。所谓“两江四湖”,指的是漓江和桃花江流经市区的一段,加上杉湖、榕湖、桂湖和木龙湖。“两江四湖”是桂林城内独具特色的风景带,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夜幕降临时,乘船随江而行,可见五光十色的灯光熠熠闪烁,岸边的树丛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清明幽静,朦胧的水面荡漾着它们的倒影,周围建筑和横跨水面的桥梁也被点缀得如同一件件艺术品。行至杉湖,举目可见日月双塔,一座金彩闪耀,一座银光夺目,水面上的塔影也呈现两色波光,游船徐行而尽览绚烂,真是如梦如幻。两江四湖水系较长,桂林人在上面建造了很多桥梁,细心观赏之下可以发现,这里的桥多有参照世界著名桥梁仿造的,如榕溪桥仿赵州桥而做,丽泽桥仿美国金门大桥设计,除此之外,还有建于宋代的阳桥,用水晶玻璃制作的观赏水晶玻璃桥等,造型多样,美观有序。

如果说漓江的水整体给人一种温婉可人的柔美,显得含蓄蕴藉,那么远离桂林市区的天河瀑布,一定能让人们体会到桂林之水的热情。天河瀑布位于荔浦县蒲芦乡,距桂林市132千米,蒲芦乡是瑶族聚居区,这里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蜿蜒秀丽的潺潺流水,丰富多彩的特色植被,还有最为纯粹的山野田园。瀑布地处原始森林保护区内,落差达88米,仿佛是从天上的河里流下来一般,故名天河瀑布。周围重峦叠嶂,林海苍翠,鸟语花香,与瀑布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A 榕湖夜景,近处的玻璃桥更是熠熠生辉B 天河瀑布C 日月双塔D 桂林夜景

桂林溶洞

芦笛岩溶洞桂林既为喀斯特地貌,自然富有奇美瑰丽的天然溶洞。芦笛岩溶洞桂林溶洞众多,各有千秋,每一个溶洞内部都是一个迷人的世界。

桂林既为喀斯特地貌,自然富有奇美瑰丽的天然溶洞,所谓“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是桂林山水的最大特点,世人皆知“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桂林溶洞盖天下”的说法,同样为到过桂林溶洞的人们所认同。

桂林溶洞众多,各有千秋,每一个溶洞内部都是一个迷人的世界。这里的溶洞多是连环洞,洞叠洞,洞套洞,洞内岩石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或如猛兽,或如飞禽,或似参天巨树,或似怒放琼花,千变万化,总是不断地有惊奇等着人们去探索。

位于荔浦县龙怀乡的丰鱼岩是国内外罕见的特大溶洞,有“亚洲第一洞”之美称,它横穿9座大山,全长5.3千米,里面大洞连着小洞,最大的面积可达25500平方米,真可谓“别有洞天”。令人惊叹的是,溶洞中有一条长达3.3千米的地下河,盛产油丰鱼,人们可在里面放舟游览。洞内密布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石瀑等地理景观,丰富多彩,姿态万千,游人们盛赞这里是“一洞穿九山,暗河漂十里,妙景绝天下”。银子岩外景

七星岩位于桂林市中心的七星公园内,在桂林的景点中名声甚高,据记载这里早在唐宋时期就已是当时的“旅游胜地”了。洞内分上、中、下三层,石笋、石柱、石幔、流石坝等喀斯特奇石密布其间,人们根据它们的形状起了很多好听的名字,如群英聚会、银河鹊桥、孔雀开屏、蟠桃送客等,这样的美景多达四十多处呢。行走在洞中,仿佛是在观赏一条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地下画廊。因开发较早,这里曾一度被视为桂林溶洞的代表,不过随着众多新兴溶洞的开放,人们对于哪个才称得上真正的魁首也产生了争论,孰是孰非,恐怕只有到过这里的人们才能知晓了。

银子岩位于荔浦县马岭镇,也是以喀斯特岩溶地貌闻名的地方,这里形色各异的钟乳石、石塔、石幔等景观同样引人入胜。有趣的是,在溶洞中有一处可见不同地质年限的“钟乳石家族”,有黑色的老年石(约100万年),橘黄色的中年石(60万年),乳白色的青年石(40万年),还有洁白色的幼年石(20万年),十分罕见,人们在啧啧称奇的同时,还给它们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四世同堂”。银子岩溶洞银子岩溶洞置身其中,如同行走在充满梦幻色彩的迷宫,壮观美景总让人舍不得离开。

阳朔山水甲桂林 秀美风光无限好

阳朔县在桂林东南,是桂林市的一个下辖县,这里风光绝美,在桂林美景中独占鳌头,正所谓“桂林山水世争夸,阳朔奇峰另一家”,阳朔的美丽和独特,使得笔者不得不在桂林山水中将她独立出来,特别介绍。

无水无山不入神

打开新版20元人民币,我们看到背面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画中展示的便是漓江阳朔段附近的风光。从画面上看,那里青峰环绕,植被茂盛,层次分明;漓江水澄澈如镜,可见娓娓波光,观之即令人心生向往,阳朔之美从这里已可见一斑。

在桂林和阳朔之间,漓江就像一条美丽的丝带,将桂林地区的各种美景串在一起,唐代大诗人韩愈称此为“江作青罗带”,领略阳朔的美,泛舟漓江依然是最好的选择。

从杨堤登舟出发,沿漓江而下,可见漓江水永远是那么清澈,两岸青山却是不断变换着姿态,像是摆好造型的舞者,优美地站在那里。行至画山,可见五峰相拥,临水一侧峭壁如削,绿树掩映,黄、白各色石头自然构成了一幅巨画,细看仿佛有数匹骏马,或立或卧,藏于画中,这便是著名的“九马画山”了。同桂林地区的众多山峰一样,画山也是亿万年前的海底岩石在地壳运动中升上地表,经水和风的侵蚀作用,才形成今天如画壁一般的美景的,大自然的神功造化,真叫人叹为观止。九马画山

沿画山而下约半里路,又见七个大小不一的山峰,如同七位出浴的美女立在两边,阳光下举目仰望,可见蓝天下白云袅袅,青峰依依,显得宁静清幽。这里江面宽阔,水流平缓,岸边片片绿竹,连同青山白云一同倒映在水面上,一时竟难以分辨哪是山哪是影呢。水底石滩有一处米黄色的大石板,跟山光水影搭配,相得益彰,桂林人称它为“黄布倒影”。据说这里的美景还被描绘到画作中,作为中国美景的代表,挂在中国驻联合国总部大使馆的墙壁上供人欣赏。阳朔俯瞰阳朔酷似千朵碧莲花,城镇、街市、人家都建在山峰峡谷之间,有的住在“花瓣”之隙,有的居于“花蕊”之中,唐代诗人沈彬所描绘的“碧莲峰里住人家”因准确地捕捉了阳朔城镇而广为传颂。“碧莲”几乎成了阳朔的别称。B 月亮山C 黄布滩D 碧莲峰A 阳朔傍晚美景

月亮山在高田乡凤楼村附近,山顶有一个贯穿的大洞,高而明亮,远远望去就像一轮明月,所以人们叫它“明月峰”,俗称月亮山。据说这个大洞高宽各有50米,而山壁却只有几米厚,受地貌影响,洞的顶部挂满了形状各异的钟乳石,山上绿树苍翠,生机盎然。周围各山或高或低,相互映衬,姿态万千。

月亮山附近还有世界闻名的“十里画廊”,骑上脚踏车沿途而行,是欣赏阳朔山色的最佳途径。长达十里的范围内,两侧山峰不断变换着姿态,或如海豚出水,或如金猫出洞,时见骆驼过江,时见奇石马象,随着观赏角度的变化,景致也精彩不断,令人陶醉其中。

榕荫古渡因旁边有一株巨大的古榕树而得名,经过龙角山、工农桥,参天蔽日的古榕树便来到了眼前,此树高达17米,树冠的覆盖面积达1260平方米,真是独木成林。古榕枝繁叶茂,盘根错节,主干最为粗壮,需要6个人才能合抱,有些悬挂的气根也已经长成了大树。传说这棵古榕树早在晋代的时候就已经种在这里,距今有1500多年了。随世事沧桑,树下依旧流水潺湲,蓝天掩映下,树荫倒影,静静见证着大自然的神奇。

阳朔山水的美,还是那首著名的诗歌概括得最好: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碧莲峰里住人家

碧莲峰在阳朔东南部,东临漓江,是阳朔的标志,沿漓江而下,看到碧莲峰便知道阳朔县城到了。据《阳朔县志》记载:“碧莲峰原为县内诸山之总名。奇峰环列,开如菡蕾,故又名芙蓉峰。”明代嘉靖年间,广西布政使洪珠在山的东麓题写了“碧莲峰”三个字,人们见字识山,从此“碧莲峰”、“芙蓉峰”就专指这座山了。

碧莲峰的美景曾引得无数文人墨客驻足,兴致佳处,吟诗题字自然最为常见。如今山下的景道上有唐朝诗人曹邺垂钓的钓台,也有历代诗人文豪的题刻,其中一处高达6米,宽约3米的巨大“带”字,苍劲挺拔、笔法遒丽、一气呵成,据说此字出于清代书法家王元仁之手,有“一带山河,举世无双,少年努力,万古流芳”之意,山水美景加上浓厚的人文气息,引得无数人到此游历,当地人的一首山歌唱道:“古人有意一笔勾,题刻带字影清流。来往游人纷纷过,谁家到此不抬头”,说的正是这个“带”字对人们的吸引力。

碧莲峰周围,亭阁、摩崖、碑刻罗列,绿树葱翠、青山秀美。登上山峰东侧的阳朔大桥,在南桥头“观莲处”看碧莲峰视角最好,从这里可见山峰好似浴水而出、含苞欲放的莲花,所谓“濯清涟而不妖”,此景此情,不正是美丽阳朔的写照吗?早在千年以前的唐代,诗人沈彬就对阳朔产生了由衷的向往,他称赞这里说:“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A 阳朔风光遇龙河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全长43.5千米,流经阳朔县5个乡镇、20多个村庄,常年水质清澈,水流缓缓,人称“小漓江”。

在漓江上行驶,总有这样一种感觉:蜿蜒绵长的漓江,承载了太多的美丽,如同着盛装、戴珠宝的“大家闺秀”。相比之下,阳朔的“小漓江”——遇龙河,一样纯净,一样自然,却较漓江多了一点质朴,少了一些忙碌,如同惹人怜爱的“邻家小妹”。

遇龙河是阳朔仅次于漓江的第二大河流。它发源于临桂县的古里河,流经阳朔的20多个村庄,在穿岩古榕树附近的青厄渡口与金宝河汇合后流入漓江。全长43.5千米,河面宽38米到61米不等,河水清澈,水流缓慢。河上的仙桂桥为广西第一古桥;遇龙桥则为广西最大的单孔石桥;另外还有堪称阳朔最圆单孔石桥的富里桥。遇龙河两岸,绿野平坦,不但能看到类似漓江的山水美景,还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村落,造型各异的小桥,别有韵味的水车,有山、有水、有竹、有草,建筑桥梁和谐相处,一派田园风光。

如果说阳朔之美与桂林大同小异,那么温婉纯净的遇龙河,则绝对可以在美的形式上与之分庭抗礼。难怪世界著名的园林专家卡尔在徒步考察了遇龙河风景后,曾激动地赞叹:“游览了众多美景,终于在中国看到了最美丽的地方!”B 西街:东临漓江,西对膏泽峰,旁靠碧莲峰,宽约8米,长近800米的路面,全用当地产的槟榔纹大理石铺成,两旁有清代遗留的低矮砖瓦房,极具历史感

古色古香地球村

阳朔不仅山水风光如诗如画,文化遗产也十分丰富,山水之间,古城镇、古建筑、古桥梁以及摩崖石刻、名人故居等默默见证着阳朔的历史和辉煌。其中最有名的当数阳朔县城那条既古老又现代的大街——西街。

据说西街在隋开皇十年(590)设置阳朔县时就已存在,后经历代沿革、发展至今,可谓历史悠久。

说西街具有现代气息,是因为这里还充满着开放的文化因素,众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洋人”聚集于此,使得西街成了聚集外国人最多的地方。街中遍布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的工艺品店、书画店、旅馆、咖啡厅、酒吧等,其中由外国人开设的就多达几十家。徜徉在熙熙攘攘的街道,随处可见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外国人。走进西街的一家小店,你也许就能吃到味道纯粹的西餐,品尝到极具异域风情的小吃,当然,阳朔正宗的米粉、糍粑等名吃,以及各种具有广西特色的服饰、工艺品等更是不在话下了。西街开放、热闹,极具国际范的环境,成了众多“小资”们的休闲之地,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使得西街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

除了纯真质朴,豁达开放,西街还承载着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据说近代领袖孙中山先生曾在这里演讲,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曾在这里居住,不同国家的首脑如克林顿、撒切尔夫人等都曾到这里游览参观。如今,西街仍然坚持着它的淳朴,敞开怀抱,迎接着世界各地的来客,这条古老的街道也因此有了新的活力,为美丽阳朔增添了更多的文化色彩。

泛舟漓江,能见到桂林数不尽的佳山秀水,及至阳朔,才算是真正到过桂林。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如若没有了阳朔,恐怕也会少去几分色彩呢。

桂平西山 北回归线上的奇秀风光

桂平西山,位于广西东南部,是中国著名的七大西山之一,又名“思灵山”,因位处广西桂平县城西侧而得此名。西山地处北回归线,是我国有名的佛教名山,素以人文胜迹和旖旎风光著称于世,有“秀盖南天”之美誉。

桂平西山有五绝:“林秀、石奇、泉甘、茶香、佛圣”,山脚下的思灵湖,四周青山环绕,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思灵湖湖水清澈,湖面平滑如镜,蓝天白云倒映其上,美丽的小鸟掠过水面,倏忽飞进山林,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圣灵之地。A 桂平西山洗石庵山门B 桂平西山古井

西山如同一个绿色的王国,这里堪称树木的海洋,品类丰富,数量巨大,阔叶林,针阔叶混合林,针叶林,依山而上。清绿、翠绿、灰绿、墨绿,依山势而不断变幻。这里几乎随处可见合抱不拢的巨树,据说整个西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8%,山上树龄达百年乃至千年的古树就有1500多株,受北回归线特殊气候的影响,这里四季常青,植被茂密,人们既可以看到盘根错节、绿冠如盖的古榕,又可以看到苍翠挺拔、傲然矗立的老松;既可以看到亭亭玉立、枝叶婆娑的鱼尾葵,又可以看到高可参天,被誉为“木中金子”的大叶楠;其中高大茂盛的龙鳞松,是西山特有的树种。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南下来到桂平西山,见此地风光如画,遂兴致大发,酣游以至汗流浃背,于是把“龙袍”脱下,挂到了两棵松树交互的老枝上,从此,松树便长出了“龙鳞”。C 西山脚下的思灵湖龙鳞松虬枝盘旋,老皮翻叠,状如鱼鳞。

西山的林木丰茂秀美,石头也是千姿百态,从鲶鱼溪石拱桥沿石阶而上,经李公祠、洗石庵,“凌风直上碧山岭”,再到龙华寺、乳泉享、中山飞阁,登“天门”百二台阶,看观音岩、彩虹桥,直至“一线天”。一路上,各种奇石或小如墨斗,或大过山丘,或如仙人飘然山上,或似神兽盘踞路边。有齐整如砥的棋盘石,也有不知来处的飞来石,可谓一石一奇,鬼斧神工。据地质学家观测,西山是黑云母花岗岩地貌,形成于距今约1.8亿年的中生代早期,露出地表的多是板状花岗岩,风化之后就形成了各种令人赞叹的形态。巨石上还留有历代文人学士赞美西山的诗词、对联等文字石刻。

花岗岩质地坚硬,不易受到溶蚀,地下水附存于岩体的节理裂缝之中,便容易积水成泉,受地貌影响,西山泉水众多,龙华寺左侧的乳泉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久负盛名。据史料《浔州府志》记载:“此泉清冽如杭州之龙井,而甘美过之,时有汁喷出,白如乳,故名乳泉。”乳泉宽、深各约1米,冬不枯,夏不溢,常年保持一定的水位和21~22℃的水温。据说在大雨过后,泉水中会忽然冒出一串串白色乳状的泡沫,好像一锅煮沸的牛奶。后经科学家考证,白色乳状的泡沫是氡气喷发造成的。氡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暴雨后会随着地下水移动,从喷泉中喷挤出来形成泡沫,仿佛喷乳一般。乳泉水质洁净,杂质特少,最适宜饮用。

乳泉的右侧,是西山上规模最为宏伟的佛教建筑——龙华寺,古寺左临灵溪,右倚乳泉,背靠姚翁岩飞阁,下至碧云天。登上龙华寺的文昌阁,凭栏望远,可以饱览西山美景。

得益于东南季风和北回归线的偏爱,西山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因此最适宜茶树的生长。西山茶早在明代就已经在粤、桂、湘等地享有盛誉了,这里的茶又称“棋盘仙茗”,汤碧、幽香、醇厚,“色清绿而味芳冽”,饮后齿颊留香。在山腰的陡峭处,有一株“百年茶王”,高10余米,树干直径达30多厘米,树冠覆盖面积10多平方米,枝繁叶茂,青翠碧绿。据专家称树龄至少有五六百年,是广西最古老的茶树之一。

西山茶香,亦须精心炒制,据说,至今西山茶炒制技术最为精湛者仍是洗石庵内的尼姑。坐在洗石庵绿荫下的石台旁,用甘甜的乳泉水泡一壶茶,茶杯缓启,怡人的茶香已扑鼻而来,顿觉周身舒畅,神清气爽。

洗石庵因位于龙泉寺的下方,故又称“下寺”,始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是广西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圣地,也是全国十三大佛教圣地之一。洗石庵依山而建,自东南向西北分列着山门、三帝殿、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着观音、地藏、文殊、普贤神像,还有弥勒大佛、关公和山墙线刻神佛菩萨像88幅。传说以前庵门前还有个“烟月池”,是专供佛祖“洗石”用的,因为“西山之石身居瘴乡,粗莽唐突”,必须要让自然界的“瀑、雨、露、烟、月、潭”不断地洗刷、濯磨,才能玲珑剔透,返璞归真,洗石庵的名字也是这样形成的。龙华寺又名上寺,据说始建于唐末宋初,几经修葺,1990年重修开光,至今已传四十余代僧,现为广西佛教协会驻寺。

看奇石、览美景、饮甘泉、品香茗,大自然用北回归线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气候,赋予了西山无与伦比的美景;中华文明又用她数千年的积淀,赋予了西山独特的历史和人文景观。

北海银滩 天下第一滩

北海银滩位于北海市南部海滨,距离市区约6千米,是一段东西走向的沙滩,长约24千米,总面积约38平方千米,沙滩主要由石英砂组成,沙质细腻,呈银白色,故名“银滩”。这里沙柔水清,气候宜人,历来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享有“天下第一滩”的美誉。

北海银滩的沙子晶莹洁白,整个沙滩由纯度极高的石英砂经过千万年淘洗堆积而成,质感滑腻柔软,捧一把在手里,可以发现它们如同精盐一般。由于沙子细腻致密,在潮水刚退去的时候来到海滩漫步,甚至连脚印也不会留下。阳光下,雪白的沙滩泛着银光,整个人都陶醉在这童话一样的世界里了。

北海银滩因“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闻名于世。海滩的坡度平缓,来到此地游泳,常常是游出百米远海水也不会没过头顶,安全系数高。附近的海水年平均水温在23.7℃左右,水质清洁,透明度在2米以上,而且海水退潮快,涨潮慢,加上气候适宜,每年都有近9个多月的时间可以入水游泳,因此这里成了优良的天然海滨浴场。水上娱乐、海上运动等各种设施更是一应俱全。北海银滩每年都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游玩观光,它的美名也得以比肩桂林,在广西享有“北有桂林山水,南有北海银滩”的盛誉。A 银滩的白沙蓝天B 银滩公园大门C 银滩的渔船D 黄昏下远眺“潮”

银滩公园坐落在北海银滩中部,园中可见众多具有滨水特色的亭台楼阁坐落其中,风格各异;精致的林荫小道蜿蜒其间,美轮美奂,椰林穿插错落。西南端的冠头岭树木丰茂,葱茏苍翠,像一条青龙横卧海边,临海多绝壁,峰险洞奇,又是一番景象。清晨抑或傍晚,登上高处,看太阳那一团美丽的红浮于远边天际,听着海浪富有节奏的音调,呼吸着带有淡淡海水味道的清新空气,尘世的羁绊烦恼一扫而空。

园内绿草如茵,绿树繁茂,沙柔水清,除了热闹欢乐的海滨浴场外,还有能让人大饱口福的美食风味街、沙滩烧烤场,别具风情的广西竹楼,充满现代气息的商场、海豚馆、沙滩排球场、足球场等,漫步于绿草和林荫小道之上,徜徉于银滩和碧海蓝天之间,品尝一下美味海鲜,感受着此地独有的海滨气息,或是骑上摩托艇,在海上来次刺激的骑行,或是穿戴好泳装,在水中游个酣畅。整个人就如同公园里时而嬉戏、啄食,时而又翱翔天空的白鸽一般,自由、舒畅。A 夕阳下还在海边嬉戏的人们

这里还有一处亚洲最大的音乐雕塑喷泉坐落在海滩公园之中,它就是号称亚洲第一钢塑的“潮”。远远望去,“潮”如同一颗巨大的钢塑明珠,闪耀在海滩上。整座雕塑高23米,钢球直径20米。巨大的钢球完全用不锈钢镂空制成,护卫球体的是七位裸体少女的形象,造型前卫,艺术气息浓厚。雕塑以碧海、浪潮为背景,将广西浓郁的人文精神和现代雕塑建筑艺术融为一体,表现了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和谐统一。雕塑的球形主体周围环绕着5000多个喷泉喷头和3000多盏水下彩灯,它们相互映衬,为人们展现着海的磅礴大气和潮的自然旋律。这里每天晚上都有4次喷泉表演,每次15分钟。华灯初上之时,伴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水池里数不清的喷头就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喷射出一条条银色水柱,水柱的喷射高度最高可达70米。水下三千多盏彩灯的亮光,又把这些水柱映射得美轮美奂,在喷泉附近,伴随着如同细雨一般的喷泉水雾,水声、涛声、音乐声,声声悦耳。

在银滩的中部有一座仙人桥,由陆地延伸而出,三面环海,很是别致。关于这座仙人桥,此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呢。传说在唐代的时候,日本佛教天台宗的高僧圆仁和尚为求佛法,乘船由海路入唐,在经过仙人桥以西的海面时,看见前方万道金光中有一道彩虹,七彩华丽,美艳无比,彩虹的一端搭在岸边,一端落于海上。彩虹上端坐着两位老者,讲经论道,声若洪钟,彩虹下有灵蛇盘绕,海龟昂首听讲。圆仁和尚见状,急令船队向彩虹处开去,可是开到岸边,却见彩虹消失,唯有一座宛如彩虹的石桥,连接海陆。灵蛇与海龟,化为两座巨石,仍可见其形肖似。圆仁和尚感其神奇,在此地流连数日才离去。而仙人桥依然带着这个美丽的传说,伫立在银滩和大海之上。

除了傲人的碧水、银滩,这里的环境也是优雅宁静,海滩周边岸上植被丰富,空气特别清新,非常适合休闲疗养,因此这里也被许多中外专家认为是中国最理想的海滨浴场和度假疗养胜地,被称为“南方北戴河”,享有“天下第一滩”的美誉。B 海滩上的帐篷也是一道风景线C 银滩的标志性雕塑“潮”

德天瀑布 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起了“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活动评选出了“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其中排名第二的,便是位于广西大新县硕龙镇的德天瀑布。德天瀑布地处中越边境,与越南板约瀑布相连,是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德天瀑布风景区内有国家级景点40余处,翠山碧水,奇峰古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俱汇于此,是远近闻名的天然“山水画廊”。

中国最美的跨国瀑布

驻足中越边境,能看见一条小河。它终年碧水幽幽,十里蜿蜒,中越两国以这条河为界,隔河相望。它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发源,一路流经越南,又绵延归国,它就是归春河。就是这条富有诗意,又夹杂了一丝神秘的小河,孕育了有“中国最美的跨国瀑布”之称的德天瀑布。

归春河水从北一路流至硕龙县,被巍然耸立于河中的浦汤岛阻断,原本柔美的河水迸发出惊人的力量,霎时间水花四溅,雾气蒸腾,好似白练坠地,形成了具有惊心动魄之美的德天瀑布。秋冬春三季,瀑布被浦汤岛自然分为两部分,中国境内的主体部分称为德天瀑布,越南境内部分称为板约瀑布。夏季雨水充沛,水面上涨,德天瀑布便与板约瀑布连在一起,上接云汉,飞泻而下,蔚为壮观。德天风光山峰奇巧,云雾飘杳,湖若明镜,江如玉带,怪石峥嵘,古木参天,步步是景,处处含情。德天瀑布德天瀑布在战争时期原本与世隔绝,这里距1896年清政府所立的中越边境53号界碑仅50米之遥,随着中越边境的最后一颗地雷被排除,它神秘的面纱才最终被掀开,将大自然摄人的魅力展示在世人面前。

德天瀑布主体宽100米,纵深60米,落差70米,总宽208米,瀑布飞流随汤浦岛山势分为三级跌落,也正因如此,让德天瀑布具有了其他瀑布所不具备的亲和力。归春河水三叠而落,一波三折,使瀑布飞流而下的势力有所减轻,回荡于山间的涛声也随之降低,这样人们才得以最近的距离接近德天瀑布。置身于瀑布之下,在弥漫的水汽中仰望四周的翠山绿水,仿佛身处仙境,巨瀑水珠飞溅,声震心魄。每当阳光普照,更有彩虹横空而过,瀑布雄伟,彩虹柔美,水汽在阳光中折射得五光十色,恰似彩虹中有瀑布,瀑布中有彩虹,真可谓人间奇景。瀑布的美景随四时而变,或春花吐艳,木棉似火,瀑布如银;或夏水充盈,排山倒海,如帘如练;或漫山铺金,银练垂山,稻香扑鼻;或冬风剪水,素绢抛沙,瀑流悠然。无论人们何时置身此中,都能一览美景,流连忘返。瀑布下是一个30余米深的深潭,潭内草美鱼肥,是周围渔民打鱼的好去处。沙屯叠瀑绿岛行云

沿着归春河奔腾南去,两岸碧流湍急,奇峰翠绿,怪石嶙峋。德天瀑布仿佛只是一长幅水墨丹青的开卷之作,再展眼眺望,山与河相映成色,遥望百里,风光无限。这绵延百里极尽秀美的山水绝色,与德天瀑布的雄奇相映成趣,一同构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泼墨山水图。

五百里山水画廊“山水画廊”,是对德天风景区的美称,因风景区内山水犹如墨笔丹青,绵延数里,故而名之。风景区内除了有著名的德天大瀑布外,还包括大小四十余处景观。这里既有奇山秀水,怪石林立,又有碧水梯田,水车人家,连绵五百里,好似一幅步步是景的田园山水图。

顺着自德天瀑布飞流而下的归春河水向南,水势减缓,形成浅滩,滩中由河水的泥土堆积形成数个绿茵小岛。河水奔流而过,撞击到小岛之上泛起层层白色水花,仿佛千万浮云抚过河间,碧岛流云,这就是归春河上“绿岛行云”的美景。迂回曲折的归春河在经历德天瀑布的迸发后,终于在此逐渐恢复了温婉与柔美。一路游览德天瀑布的游人,最容易忽略的景色便是这“绿岛行云”。可每当人们停下脚步,为眼前的景色停留片刻时,无不对这大自然的造物发出由衷的感慨。

再往南,流至距大新县城55千米的沙屯,恰逢叠石,七级而落,出落于两岸古树峻岭之中,宛如层层素锦,又似凝脂玉带,水帘交织,虽不似三级跌落的德天瀑布雄伟壮丽,却有一番说不清的温婉柔情。这就是德天风景区内著名的国家二级景点,又被称为稔底瀑布的沙屯叠瀑。归春河水一路蜿蜒,再往南就是下游的黑水河,途经河岸奇景,两侧奇峰夹峙,山水如黛,游人置身其中,仿佛畅游在幽静险奇的画中。明仕田园风光

黑水河与明仕河在雷平镇汇合一处,南岸的明仕田园满目铺绿,放眼望去是无边的稻田,农夫锄禾,牧童戏水,农舍点点,水车悠悠,一派怡然自得。到了秋天,稻穗低垂,遍野金黄,硕果累累。最美的是明仕河,河面如镜,田园山水倒映其中,仿佛水天都成了一色。明仕田园风光更是入选了国家邮政局首次公开发行的12枚《祖国边陲风光》特种邮票。在这里,将江南水乡式的风景与祖国边塞风情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百里画廊”上的一颗耀眼明珠。除此之外,“山水画廊”的美景还有怪石嶙峋的雷平石林、溶洞遍布的恩城山水、碧水如镜的乔苗平湖、鬼斧神工的龙宫岩等,让人无不感慨大自然的精妙。

从德天瀑布一路游来,瀑布雄奇,山水如画,五百里山水画廊尽是人间美景,这样气势磅礴却又平易近人的景色,不禁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想尽情在这山水之间体味南疆边陲那独特的壮丽与柔美。也许,这才是德天瀑布最美的地方。

大石围天坑 神秘的地下原始森林

大石围天坑位于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大石围天坑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地下原始森林面积世界第一,深度世界第二,容积世界第三,这使得它从被发现至今,引来了无数地质学家、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及探险爱好者的热忱关注。随着人们探索的不断深入,大石围天坑正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将一片瑰丽的地下世界呈现在世人面前。

地下世界的自然奇景

天坑,在地理地貌上被命名为“喀斯特漏斗”,在乐业县当地人们把天坑称作“石围”,大石围天坑便得名于此。大石围地处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是乐业天坑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它在视觉上仿佛一个巨大的地表坑洞,又像一个一眼望不见底的竖井,平面呈梨形,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20米,周长1580米,最大深度613米,四周悬崖峭壁,险峻异常。东西峰都设有观景台,西峰高1466米,东峰高1468米,东峰上有一根钢索向西峰延伸,2008年高空王子阿迪力在天坑走钢索的纪念碑便屹立于此。于崇山峻岭间俯瞰坑底,阴天时雾气缭绕,坑底森林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若世外仙境;晴天时满目铺碧,坑里绿色郁郁葱葱,更显神秘幽静。最令人称奇的是,在天坑接近90度的垂直大绝壁上,竟然有一幅天然形成的倒置“中国地图”,而天坑底部的原始森林面积又刚好是9.6万平方米,是我国国土面积的倍数,这样奇妙的巧合,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天坑内部与世隔绝,除了偶尔有下去采药的附近村民外,外界人几乎从未涉足。在四面绝壁中,唯一能到达坑底的途径就是空中直降,也正因如此,坑底世界的原生态才能历经千万年仍未遭到任何破坏。A 大石围天坑B 大石围天坑东峰C 大石围天坑东峰极顶A 大石围天坑垂直深度613米,像个巨大的火山口B 大石围天坑四周的峭壁险峻异常C 三门海溶洞大石围底部有人类从未涉足过的地下原始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原始森林。

坑底的原始森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原始森林,森林中奇花异草,鸟兽珍禽,古木参天。因为环境适宜,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小,这里需几人合抱的古树几乎遍布各处。即使是坑外寻常的植物,在这里也会因生存竞争较少而生长得高大许多。此外还有许多常人难得一见的珍奇物种,如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的桫椤,以及带刺的方竹、绿色兰花、白色猫头鹰、中华溪蟹、幽灵蜘蛛等;其中中华溪蟹与幽灵蜘蛛更是从未被发现的新物种。在天坑的四面绝壁下,这片广袤的原始森林仿佛是上帝掩藏在大地衣褶下的秘密后花园,一树一花都充满让人意想不到的神秘色彩。

除了坑底的地下原始森林外,大石围的魅力还在于它“洞底有洞,洞中有河”的独特天然景观。天坑中有许多溶洞,洞中有洞,层层相通,洞中不计其数的石柱、石花、石笋等天然乳石,形态各异,绚丽多彩。坑底地下溶洞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洞高50~200米,宽70~150米,洞中有两条地下暗河,一冷一暖,奔流而过。两条河长约30千米,河天窗位于西峰绝壁之下,河岸两侧有许多五彩奇石与巨大的化学沉积物。暗河中石笋、石柱林立,水中还有盲鱼、透明虾等稀有的地下水中生物。下游6千米处有一处地下瀑布,专家称其为地下第一大型瀑布。与幽静的坑底原始森林不同,地下溶洞与暗河构成了另一个充满神秘与黑暗的地下世界,让人不禁感慨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三门海三门海是喀斯特地貌的核心地带,距乐业大石围天坑群120千米。三门海的串珠式天窗群,并列排成北斗七星状,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三门海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世界之窗”。三门海天窗群集喀斯特地貌的所有特征于一身,成为名副其实的喀斯特世界地质公园。

大石围天坑的美景尚不止于此,沿途还有冒气洞、熊家洞、啄木当上洞、罗妹莲花洞等30多个溶洞景点,以及百洞天坑、神木天坑、燕子天坑、黄猄天坑、穿洞天坑等20多个天坑。其中位于大石围天坑东南部的熊家洞穿过三座山峰,可直达穿洞天坑坑底。穿洞天坑也是乐业天坑群中唯一一个向游客开放坑底旅游的天坑景点。在这里,游人可以最近距离地体验大地脉搏的跳动,亲身感受光柱穿洞而入的“天使之吻”奇景。

揭开天坑的神秘面纱

从古至今,人们往往将“未知”和“神秘”联系起来,就大石围天坑而言,单是“天坑”这个称谓,已使大石围带有了十足的神秘色彩。“天坑”从何而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天坑”是由天上的陨石砸落而形成的。但随着科考的不断深入,“天坑”的形成之谜逐渐有了答案。一方面,整个乐业属于石灰岩地区,岩体容易被水侵蚀,在地质构造上又属于很少见的“S”形旋钮构造,而乐业天坑群刚好处在这个构造的中部,这使得岩层产生了深度很大的张性裂隙,地表更易坍塌。另一方面,乐业地区年均降水量充沛,雨水通过地表的岩石缝隙渗入地下,形成了数条大大小小的地下河,河水常年冲刷、溶蚀、搬运地下岩层,使地下岩层逐渐被“掏空”。一旦地壳运动,整个地下岩层垂直塌陷,最终形成天坑。随着大陆板块的不断挤压运动,天坑也会越来越深。A 三门海山脚下的一汪碧水

而现在仍经常会有石块塌落坑底,从而引起天坑神秘莫测的天气变化,更让人对它产生无数遐想。据当地村民们说,平日里即使晴空万里,但当有大石滚入天坑,天坑上空会突然乌云密布,狂风闪电呼啸而至,仿佛是天坑对外界“非法侵入”发出的连声抗议。而当跌入坑底的响动停止,天气又会马上变好,坑外又是一片狂风消散、万里无云的好景色。其实,这种神奇的现象源于坑底的雾气。坑底气候湿润,又有冷热两条暗河,蒸腾的水汽在丛林中形成阵阵白雾,雾气上升到天坑口遇到对流空气,因此任何能影响坑口空气流动的行为,都会因破坏坑口空气对流的平衡而导致雨水的顷刻而至。B 三门海溶洞C 大石围天坑的北峰

但并不是关于大石围天坑的每个神奇的现象,都已经得到了科学合理的解释。早在1999年,广西电视台及科考队第二次进入大石围天坑底部进行考察,一位名叫尉覃礼的年轻武警战士在协助电视台工作人员与科考专家走过一条水不没膝的地下河后,在刹那间突然失踪。随后的一周内,搜救人员在坑底展开大力搜救,但仍一无所获。直到一年后,一对来自美国的探险专家夫妇才在天坑底意外地发现了尉覃礼的遗骸。尉覃礼是如何失踪的?他的遗骸又为何会出现在被发现的地方?至今仍是个谜。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坑顶迎客松显灵”、“天坑中一草一石,一花一木不得带出”的传说等。但无论是自然界造就的奇异现象,还是民间传说的夸大其词,都为大石围天坑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奇幻的色彩,让人想要前往这里来一探究竟。

姑婆山 人间胜境

姑婆山位于桂、湘、粤三省(区)交界处,属“南方五岭”之一——萌渚岭的一部分,是广西贺州著名的森林公园,总面积达8000公顷,最高峰海拔1844米,山势雄壮、峰高谷深,既有枝繁叶茂的原始森林,也有雄伟清澈的飞瀑溪流,环境清幽,景致迷人,素有“南国天然氧吧”、“瀑布森林公园”之美誉。姑婆山层峦叠嶂的山上植被茂盛,水源丰富,如同仙境一般。

飞瀑青山

姑婆山由马鞍山、天堂顶、笔架山等主峰连成山脉主体,山体大,范围广,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西、东、南三面成坡,东北一面连脉,从湖南江华进入广西贺州市境内。这里居于南岭准地槽褶皱带内,属于侵蚀剥蚀的褶皱断层花岗岩中山山地地貌,亿万年的造山运动中,内外力的交互作用使得这里群峰并立、地势险峻,相对高度可达1500米。在20多千米的范围内,分布着喀斯特地貌、丘陵地貌、低山及中山山地地貌等多种类型。山上植被茂盛、水源丰富、峰林叠翠、水瀑争流,宛如仙境。

姑婆山有十几处瀑布,其中以仙姑瀑布最为壮观美丽,瀑布高约30米,宽5米,分上下两段,在绵延茂密的古木林中飘然而下,远远望去如同一条银光闪闪的白练。沿峡谷前行,两侧的悬崖绝壁上绿藤环挂,各种各样的树木郁郁葱葱,偶见几株冷峻长青的老松,苍劲挺拔,或有几棵高大婆娑的枫树,红、黄相杂,站在满谷的翠绿之上。堪称神奇的是,这里还有一棵呈四方形状的树,学名“罗浮栲”,树干青白相间、微布苔藓,据说是因为树在生长时,周围被坚硬的花岗岩围出了一个方形空间才长成方形。走近仙姑瀑布,蒙蒙的水雾透着一丝凉意,瀑布的水干净清澈,掬一捧在口中,一股甘甜直达心房,顿感心旷神怡。

沿姑婆山的登山小路而上,两旁石山高耸、连绵不绝,行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方,林海的种类更加丰富,路边有各种颜色的野花和白色茶花怒放,争奇斗艳,蜂蝶飞舞其间,一派生机。伫立石阶,朦胧可见姑婆山主峰静卧于众山之上,神秘而遥远。

越往上行,山势越陡,不时可见一些小瀑布,或清流亮丽,或涓涓可人,仿佛是从茂盛的林梢上飘洒下来一般。鲜艳的野花,野果依旧琳琅满目,一些枯木横卧在路边,显示着曾经的峥嵘。透过头顶的红叶抬头仰望,远处山峰绿树如涛,加上点缀其间的青、黄各色的叶子,极富生命的韵律,野花缤纷,彩叶竞秀,尽情描绘着姑婆山的美丽。A 姑婆山酒厂外的水车

来到海拔近1600余米的六角亭就已接近山顶了,这里四周可见明显的高山植物群。金竹、灌木、藤蔓和阔叶乔木混生,交互纠连,浓密茂盛。树木的主干多呈苍黑色,爬满苔藓,粗壮虬曲,高达三至五米的金竹则劲挺笔直,绿中微黄,如同挺立的哨兵。一般的高山,顶部少有高大的林木,这里则因得益于适宜的环境,竹、木丛生,甚至还有不能合抱的大树,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美丽传说

关于姑婆山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东汉时期湘、桂等地瘴气弥漫、瘟疫横行,此地的老百姓生活艰难。贺州萌渚岭南端的天堂山上,生有妙药灵芝,能够驱瘴气、治瘟疫。有一个叫作阿满的青年,家中世代行医,看到受病痛折磨的百姓苦不堪言,在未婚妻妙虹姑娘的支持下,决定到野兽出没、高大险峻的天堂山悬崖腹地采集灵芝仙草,以解除百姓的病痛。阿满进山后便音讯全无,他的未婚妻妙虹姑娘便瞒着家人,背上干粮,只身前往天堂山寻找阿满。七天七夜过去了,她一直没能找到自己的未婚夫阿满,却找到了成片的灵芝。妙虹将灵芝采回去以后,配合其他中草药熬成汤汁让患者饮服,患者药到病除,众多受瘟疫折磨的乡亲得救了。姑婆山山下村寨B 姑婆山上茂盛的植被C 姑婆山上的仙姑庙

在解救了众乡亲之后,妙虹姑娘终日到天堂山寻找未婚夫阿满,并发誓找不到阿满终身不嫁。年复一年,阿满没能找到,妙虹姑娘的年纪也越来越大,当地客家人将年长未婚的女性称为“姑婆”,久而久之便也称妙虹姑娘为姑婆。有一天乡亲们发现妙虹姑婆不见了,就派人到天堂山寻找,但始终没有发现她的踪迹。有一天,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做了一个梦,在梦里有一位仙人告诉他,王母娘娘被妙虹姑婆普救苍生、痛失未婚夫却终身不嫁的事迹所感动,已把她召至天庭封为仙姑,请众乡亲不必再寻找她了。乡亲们为了纪念妙虹姑婆,决定把天堂山改名为姑婆山,而把天堂山的主峰(桂东地区第一高峰)仍称为天堂顶,姑婆山因此在桂、湘、粤三省得名,贺州人为了纪念姑婆济世救人的功德,专门为她在山麓建立了庙宇,至今香火不断。

妙虹姑婆的善举感人至深,其实更值得回味的还有她和阿满的爱情。美丽的姑婆山还真有这么一处体会爱情的美好去处。离瓦窑冲瀑布不远的地方,有一片不算很大的湖,湖中小岛上生长着一片常年郁郁葱葱的树林,依山傍水,宁静清幽。来到这里,你会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树木多是一根双株,挺拔端庄,就像一对对情侣。林中两条三色石子砌成的小路,蜿蜒而出,树底的空隙处细沙铺地,上有别致石凳供情侣们休憩。当地人还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作“情人林”。

姑婆山树木丰茂,水美山丽,就像一位花枝招展的少女,一年四季,展现着曼妙婀娜的身姿,春天的云雾缭绕,夏天的山花烂漫,秋天的果实累累,冬日的白雪皑皑,景致丰富,变化万千。姑婆的美丽传说,也伴随着这里的美景,绽放在广西的大地上。A 姑婆山的方家茶园B 姑婆山仙姑庙门楼C 姑婆山十八水金钱龟D 姑婆山小溪

涠洲岛 南海蓬莱

涠洲岛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不过,说它“年轻”,仅是就它的地质年龄而言,若联系史书记载,我们能够发现涠洲岛也有它悠久的历史,早在汉、唐时期就有人在此地居住、采珍珠,岛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已在岛上矗立一百多年,如此看来,涠洲岛真可谓“既古老又年轻”。

水与火雕琢而成的美景

从高空鸟瞰,涠洲岛如同一枚巨大的翡翠浮在大海中。它坐落于广西北海市区东南36海里的北部湾海域,东西长约6千米,南北长约6.5千米,总面积24.74平方千米,是广西最大的海岛。这里植被丰富,风景秀丽,尤以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以及火山熔岩最为壮美。岛屿四周烟波浩渺,宛如人间仙境,素有“南海蓬莱”之称。2005年,在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中,广西涠洲岛排名第二,仅次于西沙群岛。石螺口海滩石螺口海滩的沙子很漂亮且很松软,天空与白云、海水与浪花、沙滩与茅草棚、渔船与远处的风景、戴着斗笠织网的渔民与躺在太阳伞下戴着太阳镜的游客,很自然地构成一幅无可言说的风景。“滴水丹屏”在涠洲岛上颇有特色,岛上的居民多称它为滴水岩,坐落在涠洲岛的滴水村南部海岸。海岸边的绝壁上绿树茂盛葱绿,岩壁上层的石缝隙间常有泉水溢出,一点一点地往下滴,此地的岩石又呈现美丽的红色,“滴水丹屏”之名恰如其分。受“海蚀”作用的影响,其中一处岩石被冲刷得如同一个侧脸人像一般,五官具备,让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这个“雕塑家”的神奇本领。除此之外,这里的海滩也很有特点,水边的沙子中混杂着碎珊瑚,细腻而有质感。岸边就是松树林,风一吹,淡淡的松香飘来,让人觉得心旷神怡。沙滩上还有些许茅草屋,配合周围一些被海风侵蚀过的枯树,充满着浪漫的情调。芝麻滩退潮后的芝麻滩格外美丽,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层一层的火山岩石裸露出来,非常壮观。B 火山地质国家公园博物馆A 涠洲岛夜景C 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入口

火山地质公园在涠洲岛的西南边,“鳄鱼”山脚下。此地因壮观的火山熔岩而出名,是涠洲岛上最主要的景区。入园后沿栈道直走上山,便可欣赏到千姿百态的火山岩,有风的时候,一边感受“惊涛拍岸”的雄壮,一边观赏这些形态各异的火山岩,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火山地质公园的独特景观有绝壁览胜、龙宫探奇、平台听涛、百兽闹海等。除此之外,这里的海蚀景观、热带植物景观、生物和天象景观同样美丽独特,具有很高的游览和科研价值。

五彩滩在涠洲岛东南部,也叫芝麻滩,这里的海滩散布着许多黑色的小石头,远远看去就像撒了一地的芝麻。在潮水退去的时候来到这里,可见大大小小的凹坑中留下片片海水,蔚蓝的天空倒映其中,仿佛一颗颗蓝宝石。在“芝麻”沙滩的尽头是一大片石滩。这里的石滩也是火山熔岩冷凝而成,经过海水的“雕刻”,形成了多种形态。细细观赏,可以发现这些熔岩与鳄鱼山下的火山口熔岩有所不同,火山口熔岩呈现的是狂野大气的豪放之感,五彩滩向人们展示的则是平和清新的婉约之态。夏日月夜到此,听海浪翻滚,看柔和的月光与石滩共融,别有一番韵味。

涠洲岛的石螺口海滩形状像一个螺口,并因此得名(也有人说是因为附近村庄形似石螺)。这里是涠洲岛最佳的潜水基地,潜入神秘的海底,可以看到瑰丽珊瑚以及各色海鱼如画一般显现,“人在画中游”的感觉会让人终生难忘。石螺口的沙子松软漂亮,海浪也比较小,岸边的烧烤多以新打上来的海鲜为原料。欣赏着蓝天白云,澄海浪花,别致的茅草屋与若隐若现的渔船,品尝着美味海鲜,感受着沙滩和海水温柔的抚摸,相信来到这里的人都不想离开。

涠洲岛的各色景观,多是火山堆凝物在波浪、海流、潮汐等的侵蚀下形成的,大自然用火与水这两种看似不可合作的工具,为人们呈现出数不胜数的人间奇景。“最年轻”火山岛上的历史见证

岛屿按其成因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火山岛,淤积岛,珊瑚岛和大陆岛。火山岛是由火山喷发堆积而形成的,火山熔岩构筑了涠洲岛的基底,岛南端的南湾火山喷发物形成了涠洲岛现在可见的火山地貌。南湾火山喷发以岩浆喷发和射气岩浆喷发交替进行为特征,火山碎屑岩和基浪堆积物向岛北延伸,覆盖了大半个涠洲岛,根据火山弹的分布情况和涠洲岛南湾的形状轮廓,估计火山口的位置应在南湾的海下。A 俯瞰涠洲岛

虽然涠洲岛是地质年龄最年轻的海岛,但在人类历史上,它上面的一些建筑物却已是饱经沧桑。

在涠洲岛东北部的盛塘村,有一座欧洲哥特式的天主教堂,是见证天主教在广西传播的重要历史遗迹。教堂建于清代同治年间,从1861年到1880年,前后经历20年才宣告建成,据说此教堂为当时全国四大教堂之一。它高13.5米,长56米,宽17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教堂内可容纳教徒1500人。建筑材料全取自岛上的珊瑚、岩石、石灰拌海石花及竹木建造。教堂整个建筑群原由修道院、医院、神父楼、育婴室等组成。到今天除了教堂和钟楼,其余的都已经看不到了。

在岛上的城仔村还有一座天主教古建筑——圣母堂,建成于1882年,也是一座典型的欧洲乡村哥特式小教堂。相比天主堂,它的规模要小很多,教堂前面是一座三层方形钟楼,正面雕着“圣母堂”三字,钟楼后是长方形的教堂和一座2层的小楼。来到这里,才是真正地深入涠洲岛。此处的村庄异常宁静,岩石砌成的房屋掩映在浓密的树木之中,如同一幅美丽的油画。在这里,你能真正感受到什么是远离喧嚣,在古色古香的建筑面前,心静如水,仿佛置身世外,此情此景,令人沉醉。

涠洲岛南部的南湾港北侧,有一座妈祖庙,也叫天后宫,当地人多称作“三婆庙”,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是一座颇具中国特色的赭红色四合院庙宇。在火山岩的悬崖峭壁下,依山傍海,猪仔岭、龟山和鳄鱼山环顾左右,庙门匾额“天后宫”,院内金碧辉煌,雕画着双龙、怪兽、鳌鱼、鸥尾,妈祖和众神像供奉于大厅中央。据说原建的庙宇曾因山体塌方被压坏,现存者为后来重建,但这并未影响当地人对妈祖的崇敬,庙里终年香火不断。在庙宇一侧的大树下,有一口仙人井,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传说那口井的井水有清凉解毒之功效,到此游览上香的人,都会借着机会喝上一口,寄意身体康健。B 涠洲岛圣母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