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味阅读书系(重口味经济学+重口味心理学)套装共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01:26:38

点击下载

作者:赵子仪,李上卿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重口味阅读书系(重口味经济学+重口味心理学)套装共2册

重口味阅读书系(重口味经济学+重口味心理学)套装共2册试读:

总目录

CONTENTS

封面

版权信息

重口味心理学

重口味经济学重口味心理学 

目录

CONTENTS

前 言

第一章 变态不是我的错

为你疯狂——恋物癖

我其实想成为另一个人——多重人格

没有你我就受不了——瘾

我就喜欢——独特怪癖

离我远点,不然咬你——攻击型人格

瑕疵,滚远点——偏执

第二章 谁来拯救我呢

世间万物,看着就觉得困——忧郁症

连想想都觉得害怕——恐惧症

为什么周围人这么可怕——妄想症

我知道今天会数羊数到天亮——神经衰弱症

看不到这个,我死都不闭上眼——强迫症

第三章 有这么一种人

我是如此完美,我的存在如此伟大——自恋

我就不该活在世上,我是个失败品——自卑

好无聊啊好无聊——空虚

怎么办呢,怎么办呢——犹豫不决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嫉妒

你需要帮忙吗,你一定需要——好为人师

昨天是多么美好——好汉不提当年勇

我是幸福的公主哦——活在自己的幻想中

第四章 原来是这样啊

乌鸦嘴是怎么练成的——罗森塔尔效应

你越说,我越不想听啊——超限效应

哈哈,你被耍了——德西效应

我就是只有长处——木桶效应

贴上什么标签,就会变成什么人——贴标签效应

你想一步达到目标?——登门槛效应

第五章 真的是这样吗

信不信由自己?——坚信定律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因果定律

为什么你周围都是小人?——吸引定律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替换定律

因小失大?——累积定律

返回总目录前 言

心理学也许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最广泛涉及的主题,因为人的生活主要是由人的心理与行为支撑的。就像为什么生活中有“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发生?当一件事情只有一个人负责的时候,他定会尽心尽力。但如果有两个人或更多的人分担的话,责任就会自动地分散到每个人头上,是否尽心全靠自觉,似乎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成了别人的事。人多的时候,责任就会被相互推脱,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责任分散效应”。

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心理学。比如说,教育小孩子,如果他(她)不听话,你可以告诉他(她)这样做不对,然后告诉他(她)怎么做才更好,当他做得好的时候,给他(她)一个奖励,时间长了,物质奖励上升为精神奖励,孩子也会因此形成好的习惯。理解别人才能更好地处理和孩子、朋友、同事、领导、陌生人的关系,这就需要学点心理学,因为善解人意这样的品性并不是人们天生的,而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去学习,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时了解别人的行为举止反映出的心理,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和他人的理解。

在生活中,大多数矛盾产生都源自沟通不畅。有些是不明了对方心理而导致的,有些则是未能采取正确的方法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而导致的。如果去探究的话,你就会发现社会生活中大部分矛盾与问题都有心理因素的参与。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只要我们活着,就会有变化多端的情绪体验,这就是心理变化。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轻者抑郁寡欢、悲观失望、人际关系紧张,重者轻生厌世、敌视他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留心观察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就会发现,我们身体的一举一动都在告诉别人:我是什么样的人!因为我们身体的反应往往出卖了我们的内心。所以,懂一些心理学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人变得聪明,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掌握应对生活的心理技巧,才能让生活变得轻松愉快。尤其在当前人们生活日益紧张,竞争压力加大,每个人都需要从生活中学会一些心理学知识,来进行自我分析和调控。每个人都希望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人的心理并非琢磨不透,其实它很简单,只要我们掌握点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分析行为现象,许多事就变得容易理解了。

很多人认为心理学太深奥,与生活关联不是很大。其实,心理学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学问,它从现实生活经验出发总结出理论,反过来又通过理论指导人们生活。

本书中提到了很多新鲜刺激的心理学现象,少了些小清新,多了些重口味,给大家一些新鲜的阅读感受的同时,又把心理学的真谛和实用性传递给大家。一个人从恋爱、婚姻到与朋友、同事共处,从职场打拼到人际关系处理都离不开心理学的指点。人的成长和成功也离不开心理学的指点,懂得心理学的人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加完满。懂点心理学让你变得豁达;懂点心理学让你左右逢源;懂点心理学让你能够管理情绪;懂点心理学让你更快成功。第一章变态不是我的错为你疯狂——恋物癖

你有没有一种习惯,比如:只喜欢穿同一颜色的衣服,不然就没有安全感;有没有钟爱同一颜色的东西,就像它有一种魔力,见到这颜色的东西就想买;有没有睡觉必须抱着一个玩偶,不然就会失眠……仔细想想,我们身边许多人都有这样的行为,内心好像有一种惯性,使人沿着这种惯性日复一日地重复做某件事。现在我们用一个很流行的词来形容这种现象就是“××控”,例如:“袜子控”“鞋子控”“内衣控”“玩具控”,等等。

明星大S说自己是“鞋子控”,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那鞋子写了我的名字。”她家中收藏近400双鞋子,总价值超过千万台币。她曾在一个电视节目中对自己的恋鞋癖,有着不同的解读:“我不认为自己是恋鞋癖或购物狂,而是自我要求特别高,我无法忍受女人一身高贵行头,却因一双鞋没搭配好,毁了一切。”问她鞋子收藏到底有几双,她大笑说:“至少逼近400双吧。我们家本来有一面墙的鞋柜专门摆我的鞋,现在已延伸至另一面墙了,差不多是L形状。”

女人对高跟鞋的迷恋被人视为正常,而高跟鞋的设计却出自男人之手,是一个法国君主路易十四要鞋匠为他设计的。这位君主是个矮子,身高大约154cm,他很懊恼这件事,觉得高贵的身份地位和身高并不匹配。不久后,鞋匠为他做了一双高跟鞋,他很满意,又将高跟鞋推广到了全国,给那些个子矮的人创造福音。很快,高跟鞋红遍法国,又流行到全世界。其实,高跟鞋本身不分性别。随着时代的变迁,高跟鞋逐渐变成了女人的象征。可是,今天许多男人也是“高跟鞋”控,他们对高跟鞋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不是他们想穿上高跟鞋显示自身的魅力,而是他们对高跟鞋的迷恋就等同于对女性的迷恋,甚至会穿上高跟鞋幻想自己是一名女性,给自己满足感。在他们眼里,一双鞋子就让他们幻想起女性,产生性意识,时间久了便对高跟鞋爱不释手,成了名副其实的“高跟鞋控”。

这个所谓的“控”,说的就是对某件物品或事物的依赖,时间久了这种依赖变形成了一种癖好,让人无法自拔,达到一定程度就呈现一种病态,心理学称之为——恋物癖。心理专家认为,这种情结大都与人的幼年经历有关,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占有欲和控制欲。这些孩童幼年缺乏安全感,胆小、畏缩、带点自闭,除了跟家里人接触,很少跟同龄小朋友一起玩。据临床了解,一些患者童年就习惯于抱着母亲的衣物、头巾睡觉,否则就不易入眠。这类情况如不及时纠正,长大后就容易形成恋物癖。

有个恋物癖的患者去看心理医生,据他自己讲述,自己在幼年时就很自闭。到了十几岁的时候,他有天无意中看见了姐姐的内衣,那一刻他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异样感觉,眼睛忍不住地一个劲儿盯着看……于是他偷了姐姐的内衣放在自己的房间,一有空就拿出来玩,每次都能得到一种很莫名的满足感。起初自己也不觉得哪里不对,可是后来,这种状况越来越严重。他经常偷各式各样的女士内衣,有次他去朋友家,见屋子里挂着女士内衣忍不住偷了两件,可是却被朋友发现了,自己当时尴尬不已,恨不得马上消失。他这才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的严重性,决定来看心理医生。医生认为他这是由于对异性肉体的原始欲望和渴求所致,其根本原因是这位患者小时候依赖女性,产生了性意识混乱。一些天生胆小内向或是家教比较严厉的小孩尤其是男孩,就很容易发生异常,做出常人难以接受的举动,导致了恋物癖。

恋一些东西是人之常情,是天性。人生下来本能地对自己熟悉的东西产生依赖,视其为依靠,是我们对这陌生世界唯一的信任。所以,人在孩童时期都有一种对亲人的依恋感,通常是妈妈。亲人可以庇护孩童不受外界侵害,有的家长将孩子看护得无微不至,导致孩子过分依赖家长,孩子只有和家长在一起时才会获得安全感。但是由于家长平时繁忙,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家长对孩子的照顾也没有那么周全。孩子无法像从前一样时时刻刻依赖家长,所以,他们便把这种依赖转移到了物品身上,尤其是妈妈的物品,当孩子需要妈妈时,他就会把这种象征妈妈的物品当作是妈妈,从中获得安慰。

有个小男孩,他每晚睡觉都要抱着一块毛巾,将毛巾在脸上反复摩擦才能睡得着,那块毛巾他已经抱了两年了,毛都磨没了,他死活不肯扔,走哪都要带着,否则便无法安睡。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皮肤饥渴”。身体或皮肤需要与某种舒适的物品接触,使得孩子不仅在皮肤上体会到舒服的感受,更重要的是他们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安全感,所以才能安睡。像这样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带点恋物的情结,人的安全感来源于周围的环境,如果周围的环境突然改变,人的内心便会产生焦虑,所以,需要一种熟悉的东西来满足自己。

露西是个5岁的小女孩,整天手里都抱着一个奶瓶,自1岁时断奶后,露西每天睡觉都要拿着这个奶瓶,放在枕头旁边。她不吸奶瓶,只是得看见它,闻到这个气味,不然就会哭闹。露西的妈妈为了让她戒掉这个习惯,偷偷地把奶瓶藏起来了,可是露西哭闹了一天,晚上也不肯睡觉,妈妈没办法,只好把奶瓶还给她,并决定带小露西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初步诊断小露西有恋物癖。

许多孩子都会有恋物情结,当家长察觉时要及时纠正孩子这样的行为,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重度的恋物情结会使孩子根本无法离开所恋之物,万一失去此物,他的整个世界就如同陷入黑夜一般,可能会因此形成心理阴影。有的孩子到了青春期,随着生理的需要,对性的萌动,很多轻度的恋物情结就会发展成为恋物癖。科学研究表明,许多恋物癖者在儿童或少年期就已显示出明显的恋物迹象,到了青春期后就会对异性的身体产生很强的好奇心,他们没有正常的渠道满足这种好奇心,便采用自己对物品的依赖习惯,通过异性的物品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恋物的倾向,表示他现在感受到自己很孤单,缺少安全感。此时,家长应该和孩子及时沟通,增加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尽量减少孩子独处的时间,尤其是晚上。多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让他多和同龄人接触,转移其注意力。另外,家长要注意根据孩子年龄给予其正确的性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两性生理,满足他们对异性的好奇心理。在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语言上的得体,切忌严厉批评和一些带有人身攻击意味的词语,鼓励的语言此时最有效。家长对于孩子的恋物行为不必过度紧张,尤其是有些孩子对异性物品的迷恋,家长不要将其视为道德品质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心理问题,应当带孩子进行心理治疗。

对某种东西的迷恋是一种心理依赖,这种依赖在许多人身上都会有,人们对这种依赖陷入的程度有深有浅,陷入极深的人毕竟不多,但一般程度陷入的则比比皆是。你的床上是不是放着几只陪你从小到大的布偶,会不会缺少了它,就会难以安眠;你是不是凯迪猫的忠实粉丝,所有的东西都要带有凯迪猫;有没有收集的习惯,邮票、漂亮的笔记本之类的……这些癖好都无伤大雅,也不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危害,而有的人对物品的迷恋已经开始扭曲了,使得自己的人生也扭曲了。有位名为李进奎的韩裔日本男子,竟然跟一只抱枕结婚了!他爱上了这只抱枕上印的一个日本漫画人物——菲特•泰斯塔罗沙。他的家人说:“这个孩子对这只抱枕像着了魔一样,他无论走到哪儿都会带着它。他们会一起去见朋友,一起睡觉,就连上班也要带在身边。有次他带着这只抱枕和朋友一起吃饭,他将它摆放在自己身旁的座位上,还为它点了一份饭菜。”

这位男子对抱枕极端沉迷,过分依赖不能自拔,呈现出一种病态。而我们对物品的一般依赖,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可能在我们内心都有一些怀旧情结,或者是我们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唯有在这个熟悉的角落里,沉溺在虚幻安全感的中间,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总之,人的心理是复杂的,也是脆弱的,我们在关注物质世界的同时还要关心我们的心灵。我其实想成为另一个人——多重人格“我是谁?”这是一个深奥的哲学问题,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扮演多种角色,比如在家里,我们扮演的可能是父母的儿女,孩子的父母,妻子或丈夫;在公司,我们是公司的员工,或是员工的领导,或是他人的同事……在众多的角色转换上,我们的性格、行为举止都会因为角色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有人甚至开始怀疑活在现实中的“我”是不是真的我,在某种情况下表现出的是“真我”,而在另一种情况下表现的则是“假我”,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多重角色呢?

我们在不同的人面前展现不同面的自己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在家里,我们会表现出温柔体贴的一面;在公司,我们会表现出严肃认真的一面;和朋友在一起,我们会表现出轻松幽默的一面。在自己熟悉亲近的人面前,我们会放松自己,做更真实的自己。在一些不熟悉的人面前,我们可能会隐藏起一部分真实的自己,时间久了,连我们都困惑了。没有人能做到在所有的人面前完全一样,都有多面性,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大多数人会给自己一个性格上的定义,我是开朗型的、我是内向型的、我是理性型的、我是冲动型的,等等。有的人也称自己是多重人格,说自己性格复杂。

有的人可以在这众多的角色中转换自如,但有的人却在压力下应对不了这些角色的转换,突然做出一些和自己日常反差非常大的行为,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例如:有的人平时个性温柔,可是突然发起火来很是可怕,砸了屋里的东西,发泄自己的愤怒。等到一切平静之后就连他自己都惊呆了,眼前一片狼藉,便开始问自己,刚刚发疯的那个人是自己吗?还有一些人在生气的时候头脑一片空白,做出许多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别人,过后自己全然不知晓。还有的会表现出人格的不连贯性,可能有的时候正在好好地与别人说话,在某些话题的刺激下却忽然暴躁地指责别人不该用那样的语气跟他说话,或者与交谈的人突然说些很不相干的话,言谈举止忽然像是变成了另一个人。这种表现就是一种人格分裂。

多重人格分裂学名又称为“间歇性人格分离”,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是,患者自己将内在的意识活动,从整个精神层面解离开来以保护自己,但也因此丧失原来的自我。美国有篇报道,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克鲁博的人,他竟然有三种不同的人格。这三种人格会在不同的时候出现。克鲁博在25岁时创立了自己的公司,经营得非常好,父母说他从小就很聪明好学,个性沉稳,一直都很优秀。可是他父母却不知他经常半夜出没各种娱乐场所,凌晨喝得烂醉回家,白天正常上班。有一次他父母无意中发现他晚上不在房间,第二天便询问他,他却全然不知,说自己一晚上都在房间睡觉,自己最不喜欢晚上出去应酬了。而事实上他确实不知道,晚上的时候他就变成另一个自己强尼,而且和平时的自己反差很大。后来,他的人格分裂更严重了,出现了第三人格,是个性格粗暴的男人,非常冷血,开始的时候虐待自己的狗,后来更严重,有一天,他和邻居因为家里的菜地发生了争执,晚上的时候,他悄悄进入邻居家,将熟睡的邻居杀死。当警察来抓他的时候,他自己大喊冤枉,说他根本不认识这个邻居。有些人确实会像案例中的人一样,在不同角色之间转换,这些角色有不同的记忆和个性。这样的人会出现暂时性失忆的现象,即他刚刚做过某事,现在你问起他来,他却声称不太记得了,甚至根本就矢口否认。

患者一般都具有两种以上的人格,由于主人格不够强大,在某些打击或刺激下,子人格会一下表现出来,往往是小时候受过什么伤害,他们不敢面对,选择躲避,把内心的软弱藏在心里,慢慢形成了多重人格。人会有很多负面情绪,如悲伤、抑郁、孤独等,但是一般人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好转。现实中也存在不少有心理障碍的人因无法管理这些情绪而表现出其他人格,而且当他们到了新的环境生活,可能还会增生出新的人格。这些人无法像大多数人一样可以在不同时间表现出相对稳定的、一贯的、完整的人格特征。

姜文和赵薇主演过一部叫《绿茶》的电影。在戏里,赵薇饰演了一位名为吴芳的大龄女博士,不停地相亲,姜文饰演的陈明亮就是他的相亲对象之一。每次与陈明亮见面时,吴芳都要点一杯绿茶,陈明亮很好奇,便问她为什么总是喝绿茶。吴芳说:“我有位朋友叫朗朗,弹得一手漂亮的钢琴,人也年轻漂亮,很受男人喜欢,她常对我说可以从一杯茶预测一个人的爱情。”有一天晚上陈明亮在一家酒吧里见到吴芳正在弹钢琴,此时的吴芳很不一样,长发披肩,美丽性感,陈明亮都看傻了,等吴芳演出完毕后,陈明亮走上前去说:“吴芳,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一面。”吴芳笑笑说:“你是谁呀,每天像你这样和我搭讪的男人有很多。”陈明亮说:“吴芳,白天我们才见过面,现在装作不认识我吗?”吴芳说:“我根本不是什么吴芳,我的名字叫朗朗,我也根本没见过你。”说完便扬长而去。几日后他遇见吴芳时询问起晚上酒吧相遇之事,吴芳也一脸茫然,说他一定是认错了人。在之后的日子,陈明亮便纠结于面容一模一样,性格和行为却截然不同的两个女子之中。

电影里赵薇饰演的这个角色便有两种不同的人格。吴芳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收获一份爱情,可是由于她呆板,穿着打扮老气,与他相亲的人大都被这位女博士吓跑了,吴芳一直幻想自己能够变得妩媚动人。一些幻想的满足感可以创造另一个人格,有时候,我们和这些人格会有一些互动,仿佛他们是不相干的其他人。这可能是满足我们内心里的某种需要吧,就像有些个性孤僻的人,他们渴望朋友,可是这个愿望在生活中得不到满足,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一个幻想朋友,尤其是孩子,他们心理发育不健全,在某种刺激下会出现一个幻想的朋友或是自己一下子就变成了这个人,并称自己是被附体了。

美国加州有个30岁的青年,是位管道修理工,经常工作到很晚深夜骑摩托回来,回来便睡觉了。可是有几次他醒来后发现自己的房间一片凌乱,被子都撕得一条一条的。自己还纳闷呢,难道是昨天晚上有人趁自己熟睡时进了他的房间。他的邻居说昨晚听见他的房间里有猫叫了一晚上。这样的事发生了好几次,总是第二天起来发现房间又像是被猫捣乱了一样,邻居也说听见猫叫了。他害怕了,把此事告诉了他朋友,说自己前几次在回家的时候就觉得有东西跟着他,回家之后就发生了以上的事,邻居还听见了猫叫,朋友说他是被猫附体了或是精神有问题,建议他去看看医生。于是,他去了心理诊所,医生听了他的讲述后,对其进行催眠治疗。催眠中,他回忆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早已被他封存起来了。那时候他刚刚学会骑摩托车,经过一段小路的时候,眼前一只猫突然出现,他来不及刹车,这猫一声惨叫被撞死在车上。就在事发那天,晚上回家时又有一只猫突然从他眼前蹿过,吓他一跳,夜里他便出现了被猫附体的情况。医生说,这其实也是一种人格分裂,几乎所有的人格分裂患者均有童年创伤性体验,儿童在受到这些创伤时,由于心理身体均未成熟,只能选择合理的方式抒发这种情绪,不敢也不去接受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于是分化出另外一个人格来帮助自己承受这个结果,好让原来的自己能够继续面对生活。

专家表示:“临床研究表明,一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平均可以有13-15个不同的人格。”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人格分裂的倾向。每一天我们都在了解自己,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有多重人格,或许是好或许是坏。就像有些时候,我们做的梦太真实了,导致我们分不清梦境与现实,有时会自己跟自己讲话,有时会觉得自己好像不能控制自己的举动。但是我们并不用十分惶恐觉得自己快要人格分裂了,这种多重人格的病症不是十分常见,据国外统计数据显示,发病率在0.01%左右。

很多人会观察到,自己在不同的时刻会表现出不同的样子,有时活泼开朗,有时却心生郁闷,有时自信满满,有时却迷失自己。生活的压力、对身边的不满都可能化为多重人格,或许在你一觉醒来,会发现自己变了,那个真正的自己将被埋在内心深处。我们在社会的巨大压力和意外中,可以在某个惬意的地方做一个不同的自己,这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是我们切记不要沉迷于此。没有你我就受不了——瘾

如果你长期地、强迫性地进行同一行为,不能自拔,我们一般称作你对此事上瘾了。说起上瘾,大家会想到抽烟、喝酒、赌博上瘾等。对某物上瘾的力量是很大,物品、财富、情感,一旦起了执着心,一旦有了瘾头,真实的自我便慢慢地被其吞噬了。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压力指数的上升,我们对一些行为或事物的依赖就更严重,瘾也就更大。说起上瘾,除了以前我们熟知的烟酒瘾,现在人们对越来越多的行为上瘾,例如:有人手机不离手、有人整天玩电脑、有人零食不停嘴、有人经常献血、有人迷恋整形……这些行为都是“上瘾”了。

上了瘾的人,一见到某些东西就如同灵魂被召唤了一样。许多行为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就像一个烟民,尤其是在受到什么刺激的时候,身边的香烟似乎对他说:“我可以帮你解决你现在的痛苦和烦恼。”此时,你即使正在和朋友打着电话或是忙其他的事,突然发现心里似乎没有先前烦躁了,当你反应过来的时候,一支已经点燃的香烟已经在手上了,而点烟这个动作完全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阿尔维德•卡尔森发现,所有的上瘾症都与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脑内分泌物,它会影响人的情绪,负责大脑的感觉反应同时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它也与上瘾有关。就像吸烟的人可以增加多巴胺分泌,使上瘾者感到开心。

就像有人对甜食上瘾,因为吃甜食能够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能够感到快乐。大脑告诉人们,需要从美食、运动、环境中获得自然兴奋,这促使人们不断追求这些东西来维持生存。所有上瘾者对多巴胺刺激与兴奋感的追求,事实上是为了逃避一些痛苦。上瘾者不愿意面对那种痛苦,这种“黑洞填不满”的不快乐的人,四处去寻找快乐和安慰。有心理学者说,在这些上瘾患者的大脑中,刺激自然兴奋的部分出现了错误,到后来反而让“安慰剂”伤到自己。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有些女性为了让自己变得更漂亮和完美去做了一些整形,这也正常。可是有些人却因此上了瘾,一整再整,垫完鼻子觉得眼睛太小,丰完嘴唇又觉得下巴不够尖。

有英国媒体报道,有位整形成瘾的女子在20年内先后整容50次之多。开始的时候,她只是对自己的鼻子不满意,所以去做了隆鼻手术,可那就是她噩梦的开始。鼻子高了的她的确变漂亮了,可是她想让自己更完美,就像埃及艳后一样美丽。于是,她按照埃及艳后的模样不断地在脸上动刀子,她也知道并非整形医生做得不够好,而且手术后她还是比较满意的,但这种快乐感没几天就没有了,她又开始对自己的脸不满意。整形医生建议她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身体会承受不了的,可是她无法停止。隔一段时间不整形的话,她就根本没办法照镜子,会觉得自己是丑八怪。她在家人的强制下去接受心理治疗。

心理学家说,在整容人群中年轻的美女占的比例更高,她们对自己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她们在任何一件与自己有关的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也一丝不苟,容不得半点马虎。她们在别人眼中已经是美女,经常被人称赞,因此她们就越发关注自己的外貌。同时,她们怕岁月流逝在脸上留下痕迹,每天都照镜子看自己哪里不再完美了,稍有不满就去整形。据医院的统计,整容上瘾的人可不只是二十岁左右的女孩,三四十岁的女性也同样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整容上瘾,还有炫耀的心理在作祟。每次整容过后,她们在心理上会得到满足,感到十分“过瘾”,她们对美丽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通过多次整容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动人。渐渐地,她们便会从自尊、自爱、自我要求过高转化成为自恋,以致出现整容“上瘾”的心理障碍。

韩国女子韩苗也是一位整容上瘾者,她因不满意自己的长相,便在自己的脸上注射硅胶和食用油,结果导致毁容,前去就医。医生在她的脸上取出60克硅胶和食用油,现在她的脸疤痕累累,彻底毁容了。韩苗后悔极了,她现在想要回她原来的那张脸也是不可能的了。一个人整容后产生的愉快感远大于手术带来的伤痛感,这种满足感反过来又吸引她们一整再整。女人对美丽容颜的过度追求,也是心理自卑的一种表现,不整容或修饰自己的话她们甚至都不敢见人。心理学家认为,这类女性通常对自己要求过高,她们的潜意识里一直在不懈地追求完美,但社会或生活中的某些不完美却让她们感到很失望。大部分整容者都是源自自卑、失恋、外界压力等,过分依赖整形,出现偏执、强迫等心理问题。所以,她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竭力想用自己的完美来弥补社会和生活中的不完美,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心理补偿”。

其实对某物上瘾和过度依赖都是通过它给人一种“心理补偿”。这种补偿让人能够体会到愉悦感,而这种冲动也让人无法遏制。判断是否对某物上瘾的标志是你会出现难以抑制的冲动,你会开始做一些和自己意愿相反的事。随着科技及媒体的普及,互联网已经变成了一些心里空虚、孤独、焦虑的人的避难所。过度网购、网聊、网上交友、网游等五花八门的新瘾不断形成。依靠网络,人们能够躲避不安全感、被拒感和贫乏感。对于没有自信的人尤其如此,他们在网络世界里得到了心理补偿,因此上了瘾。

没有你我就受不了是一种典型的上瘾者的心理暗示,对网上购物有瘾的患者,他们一时不进行网购这个行为就会觉得生活淡然无味,他们即使暂时不买东西也要每天打开购物网站浏览一番。尤其是现在的购物网站推出了“秒杀”购物模式,更是让这些有网购瘾的人欲罢不能,有网购瘾的人可以守在电脑前不吃不喝就为了秒杀一件东西,秒杀成功能够给他们带来无比快乐的感觉,他们也因此不能自拔。这些有网瘾的人没日没夜地上网,或是购物、或是游戏、或是发微博……甚至放弃睡眠时间,在办公室或者家里用电脑上,出门在外用手机发,连上厕所也不耽误。一旦断网几天,就会出现焦虑、烦躁、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反应。

压力、焦虑和抑郁情绪都是造成上瘾的原因。就像有些酒瘾患者,酒对他们来说就是心理补偿。一个酒瘾患者说自己最初的时候喝的是葡萄酒,开始只是跟别人应酬的时候喝点儿,那时她工作一直都挺顺利的,这让她非常自负,压力也非常大,酒精能帮她大大地减轻这些感觉。有一天,她回家的路上买了一瓶昂贵的葡萄酒,想着回家后喝一两杯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但喝完两杯之后,她忍不住把一瓶都喝了。后来葡萄酒不能满足自己了,就开始换成纯粹的苏格兰威士忌或白兰地酒。开始的时候只是周末才喝,后来变成每天都喝,她的老公受不了她这样每天独饮,和她离婚了。酒瘾不但毁了她的婚姻,她也因长期饮酒无法好好工作被公司辞退了。

有些事适当地将其作为生活的“调味品”是有益的,但是如果沉迷其中,将其当作生活的重心,恐怕就得不偿失了。人如果对某种行为上了瘾,造成的后果多数是出乎意料的,它的毒根早已蔓延到我们的血管或筋骨里了,我们想要断根都不易找到一个下手之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上瘾就如同我们每个行为或习惯都是千百个意念在时空与经验中逐渐累积成形的,需要一步一步戒掉它。如果你不幸染上了“瘾”问题,向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求助,他们会准确地判断你是否需要进行处方治疗。我就喜欢——独特怪癖

所谓癖好,从字面上理解指的是古怪的、对某种人或事物的特殊喜好。举个例子,爱干净的人大有人在,可是过度干净就是一种怪癖,露西就是个有洁癖的人,她每半个小时就要把自己的房间打扫一番,地上有一点灰尘她就容忍不了。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整理房间,一切整洁如新,像没有人住过一般,一切都是整整齐齐的,衣服也一点都不会有皱褶。这让朋友叹为观止。她每天至少要刷五次牙,每吃完一顿饭,必刷牙一次,这就是一种怪癖。

不少人都有怪癖,在一些人眼中,怪癖并不是贬义词。虽然有人会觉得这些所谓的怪癖不可理喻,但人如果有好的癖好,对健康是有益的。人在癖好中会得到乐趣,又会增加生活的趣味,也让一些人在其他方面取得了成功。明熹宗的癖好是做木工活,也许你会说他不务正业,但是这个癖好让他成了一位艺术家,凡是他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他都能够做出来,他常常亲自动手,并乐此不疲,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将自己的怪癖公之于众,甚至喊出“越怪越可爱”的口号。

有些怪癖只是自己的独特习惯,无伤大雅。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自曝了他的一个怪癖,那就是在他每次演出的时候,衣袋里总要装一颗生锈的钉子。他说家乡有古老的传说,金属会带来运气,钉子可以避邪,钉子还可以把魔鬼牢牢钉住,不让他跑出来作乱。所以他从小就装一个弯头钉子在身上,直到现在依然如此。没有钉子他就没有安全感,有一次他登台演出,在后台突然发现钉子没有了,他在周围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于是他拒绝了这场演出,即使登台费用再昂贵,他也会放弃。这个癖好虽然奇怪,但在这个全民怪癖的时代,有些私人怪癖也正常,还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出口的。

许多明星都大方地说出自己的怪癖。亚洲天王周杰伦的怪癖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说自己有不穿内裤的怪癖。他在没出道的时候一般都是不穿内裤窝在公司里睡觉,成名以后他依然遵守着“睡觉不穿内裤”原则。周杰伦被问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怪癖时,他说这样舒服,穿着内裤他很不安。周杰伦的妈妈接受采访时说,他小时候有时候会不爱穿,但那时没这么严重,可能是到了吴哥那里工作之后才不穿的。还有外表温柔的大S,她的癖好有很多,其中最怪的是她居然喜欢收集尸体照片。大S在读高中时和妈妈开车出门,在路旁看见一只被太阳烤干的狗尸体。一般女孩都会觉得恶心恐怖,可是大S顿时心中产生了微妙感觉,这种感觉很舒服和刺激,从此之后,她就陷入了收集恐怖照片的无穷乐趣里。她的妹妹小S开玩笑说大S身体里充满了一种奇怪的变态基因。大S外出时会随身携带相机,遇见死狗、死猫的尸体时,就会立刻拍下来,冲洗出来,挂在房间里,一个人慢慢地欣赏。就这样,她的房间挂满了动物尸体的照片。人一旦有了癖好,就好像成了瘾,很难戒除。人们沉浸在这些癖好里,享受着它给自己带来的安慰和快乐。

但是有的怪癖就和毒素一样,长久积累之下若是爆发的话,也是非常可怕的。我们都会有独爱的一种味道,花香、果香、雨后泥土香,也有些人喜欢些奇怪的味道,有一个小男孩,他就喜欢闻汽油的味道,这个特殊的癖好可能许多人都有。专家说:“汽油是苯类物质,挥发时有种甜香的味道,容易使儿童上瘾,有不少小孩子喜欢类似于汽油这种带有芳香味的挥发性气体。”小孩通过这些奇怪的味道来缓解自己的恐惧、紧张、焦虑、没有安全感,化解不良情绪,但这种挥发气体长期吸入会对人体有害。专家对某城市的中小学生作了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有98.2%的中小学生接触过此类溶剂,23.8%的学生表示喜好此类溶剂的气味,0.8%的学生喜欢经常闻嗅这些溶剂,个别学生闻后出现麻木、欣然、幻觉等症状,甚至有中毒的现象出现。孩子们往往只是追求单纯的喜欢,不会考虑到后果,这样的怪癖家长发现时要进行适当干预,这种嗜好形成依赖性以后就很难戒掉。有不良怪癖的人要趁早拔出,越是陷入深的越难摆脱。据报道,美国有位名为伊娜的女子,也对味道有着奇特的癖好:她对爽身粉的味道欲罢不能,每天都要闻上好几次。所以,她不论去哪都会带着一盒爽身粉,隔几个小时就要闻上一闻。十几年前,她误吸入爽身粉,后来便渐渐地喜欢上了爽身粉的味道。但是她长期吸入粉尘,肺部已经感染,只好去就医。据自己估算,从开始吸爽身粉以来,有大约500千克爽身粉进入了她的身体。伊娜对医生说,她要是哪天没有闻到,就会像吸毒上瘾者一样浑身乏力。家人也一直劝阻她不要再吸食爽身粉,可她自己却欲罢不能。

杰瑞小的时候就喜欢盯着自己的脚看,看见别人光着脚他也会无意识盯着看,有的时候还忍不住想舔几下。慢慢地他开始盯着袜子看,有一次他偷了爸爸的袜子,看着看着就忍不住舔了几下,然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莫名其妙地就喜欢上了。其实他知道袜子上有许多细菌和病毒,可就是控制不住,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他对心理医生说:“现在我很纠结,不改的话总是这么着确实很恶心,说出去都觉得丢人。可是想改我觉得好像已经晚了。”心理医生建议他,这种怪癖虽然不危害别人,但是对自己的健康有严重的危害,戒除怪癖首先要靠自己从心里打算改正,其次就是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分散对怪癖的依赖。

怪癖是人内心的秘密,人们靠沉溺于某些奇怪的行为举止,试图排解内心的痛苦。即使他们能够戒掉怪癖,也不能算是痊愈,除非他们能够真正扫清内心的痛苦。人们对特殊癖好陷入的程度有深有浅。对一些有害身体健康的怪癖我们必须及时戒除,这些怪癖往往在我们小的时候就已形成,所以,对儿童的异常举动家长要格外注意,以免形成有害健康的怪癖。而对一些小的怪癖,不危害自己和他人的有也无妨,例如,你走路的时候见着井盖就要踩,走斑马线时要正好踩在线上才行,喜欢把柜子里的衣服翻出来躺在里面,只要手里拿着笔就不自觉地转起来等。这些小怪癖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趣味。

怪癖也许是一种习惯,也许是精神寄托,它可以刺激我们大脑里的兴奋点,俗话说“小病不断,大病不犯”,就像电影《失恋33天》中的一句台词说得那样:“这年头没有点怪癖你就不好意思出门。”可见,小小的怪癖被人们视为个性的体现。身体时不时经历些小调整,才能保持长久健康和精力旺盛。只要怪癖怪得有度,只关乎自己的兴趣,不危害自己和他人,有点小癖好也并不都是毛病,无论谁,都有一个私人“癖”,有的小癖好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离我远点,不然咬你——攻击型人格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个性暴躁,几句话说不对就出语伤人。有些人则表现得很暴力,爱打架生事。我们在生活或工作中,经常会遇见那些“毒舌”,挖空心思挖苦别人,取笑别人,谁不小心得罪了他,便不指名地指桑骂槐,冷嘲热讽,说话恶毒,而且当着许多人攻击别人的缺点,故意给对方造成伤害,从别人身上找自信。大多数人使用言语上的攻击,能实现内心的平衡和慰藉。有些人是炮仗脾气,遇事易冲动,很不受人欢迎,心理学上称这些人为攻击型人格。

攻击心理就如同我们吃饭睡觉一样,是生物的本性。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需要一种平衡,有些人的攻击型人格是将自己对强势一方不满的转移,他将这种不满转移到比他弱的一方。芳儿的老公在外温顺,他孤僻、内向,话不多,在公司唯唯诺诺,工作一贯松松垮垮、磨磨蹭蹭,没有上进心,没有积极性,好像什么事都不顺心似的。半年前,因为工作拖拉,领导批评了他,他虽然不太服气,但也没说什么,他不敢反抗领导给的压力。可是他在家却情绪急躁易怒,常常为一点芝麻小事大动干戈,行动反复无常,心理极度不平衡,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后来竟然出手打他老婆。

人一生下来本身就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当受到挫折时,人本能地会表示不满、敌意、对抗和反对。将内心的不满朝着被认为是同自己作对的人和事物直接发泄出来,表现出对立的态度和愤怒的心情。

多数的攻击性格来自成长过程中严重缺失的安全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等。专家表示,儿童期和青春期也是攻击型人格的“潜伏”期。这些现象多发生在青少年男性身上,他们在这一时期情绪容易波动,导致苦闷、烦躁、歇斯底里、冲动等行为,并且这种行为往往会在外界的刺激下呈现出一些不健康心理,成了攻击性行为的心理诱因。每个人都可能因自己身体状况、家庭出身、生活条件、工作性质等产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的人常寻求自卑的补偿方式。当以冲动、好斗来作为补偿的方式时,其行为就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

有位16岁的青少年被送进了少管所,他经常组织一些同龄人打架斗殴,和一些不良少年混在一起,被警察抓起来管教过许多次,可是每次放出来他还是会犯。他父母说他小时候同祖父母和两个姐姐在乡村里生活,由于长期和姐姐们生活,他的个性也有点像小姑娘,比较软弱,周围的小男孩都不和他一起玩,有时候还合伙欺负他。上初中的时候,他被父母接到身边生活,刚刚来到城市里,他很不习惯这里的生活,尤其是学校。他有点自卑、害羞,也不和同学交流,经常被一些学长欺负。开始他还忍着,终于有一天,同班有个男孩笑话他的发音,那男孩挑衅他说:“瞪着我干吗,大姑娘。”这句话一下子激怒了他,他就像失控了一样扑向他同学,扭打在一起,打得对方都没有反击的能力了他还是不肯停手,最后被老师和其他同学强制拉开,他因此也被学校给了严重处分。从那以后,同学对他稍有得罪,他就会大打出手。问及打架的理由时,他认为都是别人招惹他在先的,或者有什么不顺心事时,以此发泄。

这个案例中的小男孩是典型的攻击型人格,在别人严重的行为、语言攻击下,无法忍受,从而产生攻击性和报复性行为。攻击型人格的特点是情绪急躁易怒,而且控制不住这种情绪。性格上常表现出向外攻击和冲动行为,有些冲动的做法是自己有意识的,有些是无意识的行动。在青少年时代的成长中,由于心理发育不健全和不成熟,加之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的影响,经常导致他们心理不平衡。他遭遇挫折后,如果挫折感没能通过一定的渠道得到释放,那么挫折感就会积累起来,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

美国加州发生了一例杀人案,犯罪的是一位20岁的青年人,杀的是自己继母带来的一个10岁的妹妹。他父亲是汽车司机,妻子在孩子9岁的时候因病过世,他便开始嗜酒,变得性情暴躁,经常打孩子,也不好好工作,家庭经济情况较差。在他15岁的时候,父亲娶了现任的继母,继母还带着一个5岁的女孩。继母对他也很冷淡,有时还动手打骂。他和家里的关系很紧张,回家里也不和别人说话。他在学校经常和同学发生争执,脾气暴躁,有时还动手和同学打架。回到家里,他看见继母和爸爸对他冷漠的眼神,他心里开始幻想着杀死他们,心里竟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快感。有一天晚上,他和继母争吵起来,爸爸动手打了他,这时他发现那小女孩在盯着他看,似乎是在嘲笑他。他再也受不了了,在隔天的晚上偷偷进了小女孩的房间,掐死了她。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抚养方式对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这个孩子的攻击人格不是无缘无故形成的,他从小就在一个充满暴力缺少关爱的环境下长大,家长的教育方式是经常采用一些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果一个孩子是在暴力环境下成长的,那攻击性行为就会成为这个人的基本行为。一个具有主动攻击倾向的人,如果他攻击他人不是为了自我保护而是一种行为习惯,那他则患有攻击性人格障碍。

马加爵事件相信很多人还记得,成绩优异的一个大学生在三天里杀了4名自己同宿舍的同学。他同学反映,他在学校里性格很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由于家里贫困,他内心很自卑,别人对他无意中的调侃都被他认为是故意对他人身攻击。平时也不和同学沟通,表面看上去比较安静,也少见攻击性行为。但这并不表示他没有情绪和攻击性行为。当他的反常“攻击”出现时,会让周围人防不胜防。马加爵在2004年2月13日晚杀一人,2月14日晚杀一人,2月15日再杀两人后从昆明火车站逃走。被杀的人中还有一位是他的朋友,就因为两人在打牌时发生争执,对方言语使用不当,马加爵认为这是对他的人身攻击,而且还是他朋友,这样他更难接受。他自己说:“我跟他是三年的朋友,我们经常在一起,我很信任他,真心把他当朋友,想不到别人这样说我,他也这么认为。我很绝望,我在云南大学一个朋友也没有……我把他当朋友,他这么说我,我就恨他。”攻击型人格的人一般行动反复无常,动机可以是有意或是无意的,马加爵的攻击行为就是一种有意识的报复行为,以求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在马加爵的心里,他与同学的关系出现了失衡,他是弱势的一方,他要打破这种不平衡,进行还击,这是他潜意识中的渴望。

有的人在面对压力、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能够自我调节,消化心里的不平衡感。有的人由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和个性问题,无法纾解这种矛盾,开始的时候是采取还击的行为,慢慢演变成了主动攻击行为。在压力巨大的今天,“郁闷”“空虚”等负面情绪经常会困扰着我们,从儿童到成人谁都不能幸免,这些都可能是心理产生问题的初期症状,敏感、易怒,在别人平时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可能成为导致他们情绪崩溃的导火索。这些人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冲动的情况下很容易犯罪。攻击型人格的人脾气比较暴躁,也正因为如此,周围人都明白他的情况,平时交往会多加注意,尽量不去招惹他。他们的脸上纠结的表情会告诉别人:“我有病,我是攻击型人格,别人不能委屈我,我是记仇的。”瑕疵,滚远点——偏执

我们的内心进入了一个偏激的时代,很多人的言行想法都开始变得偏激。这不足为奇,我们经常会看见一些人发表自己的偏激言论或是做一些偏激的事,他们把这看作是一种个性的代表。这些偏激的人一般认为自己非常有道理,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情况是偏激。而偏激的人大多固执,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固执的人,适当的固执,被视为一种坚持原则,虽然有时让周围人反感,但是无伤大雅。但固执的人又偏激,心理学称之为偏执。偏执不等同于执着,有些人把两者混为一谈,认为对某件事的偏执让一些人成为强者,而真实的情况恰恰与此相反,强者拥有的是执着的精神,而偏执往往容易让人变得狭隘,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它是一切失败的总根源。因为偏执的人以绝对的、片面的眼光看问题,总是戴着有色眼镜,以偏概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对人家善意的规劝和平等商讨一概不听不理。他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你反驳他的观点时,他会异常愤怒。

杰就是这样一个偏执的人。几个朋友聚在一起看电视聊天。“你看这只黑豹跑得多快,不愧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就是呀。”其他的朋友附和道。杰此时认真地说:“谁说跑得最快的动物是豹,是狮子。”朋友都哈哈笑起来,开玩笑地说:“你还不如说你跑得最快呢,明明奔跑速度最快的就是豹,狮子体积比豹大多了,速度肯定慢,你可以上网查。”这句话一下子激怒了杰,他激动地站起来反驳道:“你们真可笑,白痴一样,网上的东西假的太多了,什么东西都网上查,那还要脑袋干吗?”他朋友说:“可是书上也说的是豹奔跑的速度最快呀。”杰继续说:“得了吧,书上说豹跑得最快,那为什么狮子是森林之王?”他面红耳赤地和别人争论,谁说他他就反驳谁,直到朋友都不说话为止。像杰这样总认为自己说的是对的,固执己见,当别人反驳他时,他便异常愤怒,觉得别人是在挑战自己的自尊,他无法接受。

所以,杰的朋友都很受不了他,觉得和他聊天特累。偏执的人缺少朋友,他们老是以为自己比对方高明,开口就梗着脖子和人家抬杠,明明无理也要搅三分。这个世界是很多面的,我们作为一个个体,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永远是有限的、片面的。没有人是百科全书,多听别人的意见,与别人沟通才能丰富自己和修正自己的片面观点。一味地固执己见只能让自己的人生陷入困境。

偏执人的表现是如果认定某人,就认为他一切都好,明明知道是错误、是缺点,也不愿意承认。从前,在一个小镇里有一位非常虔诚的牧师,周围人都很尊敬他,因为他对上帝太虔诚了。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雨,连续数天不停,一时间,这个小镇几乎被水淹没了,牧师只好爬到了教堂的屋顶上,他想:“我这么虔诚,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于是,他坚定地在这里等着上帝来,此时,有个人划着船过来,对他说:“神父,赶紧到船上来,我送你到安全的地方去。”牧师看了他一眼,说道:“我一直都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做事,所以我要等着上帝来就我,你还是去救别人吧,上帝会来这里救我的。”那人无奈之下只好划着船走了。

过了两天,水已经快淹没整个教堂了,可是牧师还是死死地抱着塔顶,等着上帝。这时候,有一架直升机来了,飞行员对他大喊:“快点,神父,我会放下吊架,你把吊带在身上系牢,我们会将你带到安全地带。”牧师说道:“不,不,我是上帝的仆人,我要等着上帝来救我。”这样,直升机也飞走了,几个小时过后,大水将教堂淹没了,牧师也被大水冲走,淹死了。死后,牧师来到天堂,突然遇见了上帝,他怒气冲冲地对上帝说:“我一直虔诚地相信您,遵照您的旨意做事,可是当我大难临头的时候你为什么没来救我?”上帝听后微笑着说:“神父,你错了,我派了一只船和一架直升机去救你,可是你却固执己见,不肯接受,所以不是我不肯救你,是你的偏执害了你。”神父的偏执最后害死了他自己,我们生活中偏执的人有很多,这类人往往按照个人的好恶和一时的心血来潮去论人论事,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引诱。

2004年有一部名为《极度拼图》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偏执狂杀人嫌疑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以便往后出现类似案件时,自己能够不被怀疑。这个男人在10年间录制了97000多盘录像带,他无论吃饭睡觉,看书运动,事无巨细,都要用录像机录下来,甚至在自己的身上也安装了摄像机。电影里面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典型的偏执型性格,他不相信任何人,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只偏执地相信自己认定的方法,认为唯一的方法就是录制下自己所做的一切。可是,命运和他开起了玩笑,最近的一桩谋杀案又牵扯到他,能够提供当晚不在场的录像带却不翼而飞,让他一步步陷入罪名之中。这个主人公几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偏执型的人不但固执多疑,而且整天神经兮兮的,敏感多疑,遇事好以自己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为标准,将责任推给他人,成天抱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只问别人给他提供了什么,不问他为别人贡献了什么。当他们遇事不顺的时候从不自我检查,总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总是认为别人在背地里对自己不利。

大一开学时,在同学中年纪最长的李刚被辅导员任命为代理班长。可是,三个月过去了,李刚的班长工作做得并不好,尤其是在处理同学关系上,这三个月他与同学起了好几次争执,也不听别人劝和。所以同学们对他都很有意见,辅导员决定撤销其班长之职,由同学们票选出一位班长。可是,李刚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检讨自己,反而疑心是这位新班长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搞鬼,说了他的坏话,嫉妒他的才干,联合同学一起排挤他。于是对这位新班长愤愤不平,也认为同学与老师这样对他不公平,因此嫉恨他们。导致他与同学、老师为此发生冲突,并且找了学校领导,诉说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要求恢复他的班长之职。没得到满足后,他还扬言要报复。老师和同学见此情况,都耐心地疏导他,可是他却听不进去,始终把大家对他的好言相劝理解为恶意、敌意,还与人家争吵起来。试想,谁愿意和这样无理取闹的人打交道?李刚偏执的性格最终导致他在学校成了被孤立的人。

偏执的人多疑、小心眼、过于敏感,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他只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将周围环境中与己无关的现象或事件都看成与自己关系重大。通常易怒、失眠,生气了就好几天不好,而且越来越生气。长此以往,他们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他们自认为是一种美好,觉得人活着就要追求所谓的真理。那些排挤他们的都是嫉妒他们的人,而事实上他们这种性格让人最难以接受,甚至会伤害到自己的人际关系。如果你发现自己过分多疑或者对某些事总是耿耿于怀的时候,你可能就需要一定的心理调整了。

人为什么有这种偏执的心理呢?心理学家分析过,大多数人的心理或多或少存在偏执的因子。有一些人在生活中不肯认输,非常较真,总是认为自己很优秀。如果别人比自己优秀,他们的自尊心就接受不了,千方百计伤害别人来证明自己的一切是正确的。其实这类人内心非常脆弱,他们敏感多疑,总是认为别人会陷害自己对自己不利,所以他们必须提高警惕才能避免上当受骗,随时准备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S的老婆今年42岁,他觉得老婆好像更年期提前了,最近总是疑神疑鬼。他现在事业有成,工作环境周围时有美女环绕,使他老婆极度地敏感,爱嫉妒,对别人获得的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每次他有应酬回来稍晚些,老婆就会从头到尾问个遍,去哪了,和谁去的,有没有女的……一次偶然发现他与一女同事通电话,她就反复进行盘问“你们是什么关系,都说了些什么”,此后常常跟踪他,使他异常烦恼。有次他买了礼物回来给老婆,他老婆竟然说:“为什么送我礼物,是不是在外面干了什么坏事,专门买东西回来讨好我?”他觉得老婆简直不可理喻了,整天疑心这儿,疑心那儿。而且还经常和邻居吵架,一点小事,她就认为邻居是故意找她麻烦,为此常指桑骂槐,继而发展成对骂。他觉得老婆是心理出现了问题,于是前去咨询心理医生,医生告诉他,他老婆是偏执型人格,应该接受心理治疗,不然会越发严重。同时也要鼓励她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常和家里人交流,在沟通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全感。

具有偏执人格特质的个体,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偏执的人很少考虑别人的看法,只关注自己的感受,甚至在他们看来,世界是怎样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想法与行动。因而,他们才能排除一切外在干扰,向着心中的目标直捣黄龙。一些不断给别人制造伤害的人,都具有偏执心理,即心理不健康。具有偏执心理的人一般都特立独行,极不合群。由于他们生性多疑,不相信任何人。当你反驳他们时,他们会对你产生敌意,总认为自己正确,善于诡辩和强词夺理,你一定说不赢他。这些人是偏执狂,这是一种人格障碍,就像地心引力一样令人无法抗拒。尼葛洛•庞帝说过:“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也许这个时代需要自己证明自己,自己相信自己,但是太过偏执你会变成一位孤家寡人,因为没有人喜欢和这样矫情的人打交道。所以,偏执狂们,不要继续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了,当你变得能够和别人交流和信任他人时,生活才能变得和谐,路才会走得更宽。第二章谁来拯救我呢世间万物,看着就觉得困——忧郁症

有句话叫:“忧郁让我如此美丽。”忧郁是一种迷人的气质,有人说:“我就喜欢他那忧郁的眼神,让人难以忘怀展颜一笑,注定像绵里藏针一样让我终生怀念。”忧郁的模样的确惹人怜爱,男人忧郁的眼神让女人倾倒,女人忧郁的气质让男人心生怜悯。忧郁的气质确实吸引人,但如果这些忧郁的度掌控不好,忧郁过了头,就变成一种病症了。这种病不但不会让你变得美丽,而且会伤害你的健康,毁了你的生活。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在21世纪里,忧郁症将与癌症及艾滋病并列为三大疾病。听了这个消息,你还会觉得忧郁让人美丽吗?

忧郁症属于较为多见的一种精神疾病,轻度忧郁症不易被人察觉,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生活缺乏愉悦感,经常为了一些小事感到苦闷,整天无精打采。生活也开始出现问题,例如:晚上睡不着,白天没有精神,生活变得懒散,记性也变得不好,常常丢东忘西等。以上症状或许你也有过,可是没有引起你的足够重视,以至于发展成重度忧郁症。忧郁症不分人群,不分性别,儿童忧郁症、大学生忧郁症、产后忧郁症、老年忧郁症,等等,在某些刺激下都会产生忧郁心理。

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与忧郁症的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90%的忧郁症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处于一种病态,并及时就医。为什么人们会忽视这样一种可怕的精神疾病呢?在亚洲精神科学高峰会上,美国加州大学卫生经济学教授胡德伟概括了三个原因:“一个是文化和社会背景造成的,抑郁症患者不好意思就诊,也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去看这个病。第二是患者没有意识到这是病,也就是说,患者根本不知道通过看医生吃药可以治愈。第三可能是没有足够的经费。”“名嘴”崔永元患忧郁症后,他主动公开病情并呼吁大家关心忧郁症患者的举动,让许多观众开始关注什么是忧郁症。崔永元说:“现在关心忧郁症患者的人不多,不仅朋友、同事不理解,连家人有时也不理解。”患上该症后,崔永元一直积极面对,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一直坚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小崔说:“我的优点是热爱科学,包括医学科学。所以,我去医院看医生。我一五一十地说,医生一把一把地开药,我一天三顿地吃。坚持了两年,太阳又从东边升起。还组织参加了《我的长征》系列节目。”崔永元在一次节目中表示自己的忧郁症已经痊愈了,他说:“忧郁症离我很近,近得像亲兄弟,医书上描绘的大部分病症我都具备了,还有即兴发挥的部分。有四五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