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创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02:22:20

点击下载

作者:于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创新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创新试读:

摘要

通过对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变迁与政策分析,结合实地调查揭示了农村基础设施不同供给的主体模式。尝试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供给主体体系,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投融资机制、投融资绩效评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与保障机制等开展研究。比较不同地区和不同农村基础设施的主体供给模式,透视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构成的变化,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性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效益和公平性四个方面对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主体模式提出展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财政资金管理过程可分为项目选择、项目实施中的资金管理与监督、项目建成后的管理。通过对若干个各级农业资源开发部门组织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研究,证实了财政资金使用各层级间的委托—代理结构“天生”隐含着低效率的可能,农业基础设施的复杂性决定了这个结构的低效,而农民组织的规范和发展有利于改造此低效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一个融“项目桥”、“资金链”、“三人组”为一体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财政资金的创新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并证明了该体系对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积极作用。

本书从融资主体、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区域差异、融资体制等角度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的制约因素,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体体系、决策机制、融资机制等,进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绩效进行评价,将决策责任机制、偏好显示机制、决策程序与方法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公共参与机制、决策监督机制等融于决策系统考察,促进决策机制创新。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的分析框架,揭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执行机制特点与模式。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决策监管阶段、建设监管阶段和建后监管阶段不同的状况,发挥农村社会组织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管护作用。

本书共包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体供给体系的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绩效评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执行机制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监督机制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机制研究8个部分。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自2003年中央每年发布一号文件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政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例如,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比例要保持稳定,并逐步提高。适当调整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结构,增加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应加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包括加大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产品流通和检验检测设施建设和加强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体系建设。”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包括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村庄规划与人居环境治理。”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强化农业基础的紧迫任务。”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农村水利建设,分析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规划了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等等。通过对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解读,我们发现:第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文件中所占内容越来越多,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直至2011年,被一号文件锁定。第二,历年一号文件根据当前农村发展之急需,指出次年(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一般是在上一年的12月31日发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第三,文件的主要特点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基本原则,如增加财政投入、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具体落实则没有详细规定,需要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为具体的规章与政策。由此可见,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国家通过转变公共财政理念和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加以克服。如何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则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加强应用研究。

通过中国期刊网文献检索(检索日期为2011年5月18日,检索方式是以“农村基础设施”为题名进行精确检索),发现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495条记录。通过期刊文献研究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宏观概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即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与区域性问题。第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现状(各种资金来源构成)、融资模式及其效益问题研究。第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供给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现状研究。第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绩效审计问题研究。第五,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验的总结。第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如农民、民间组织等)参与问题研究。第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特别是财政支持问题研究。第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其他问题的关系研究。

以“农村基础设施”为题名的书籍随着研究的深化逐渐增多,如曹志勇的《新农村基础设施》(2006年9月)、于水的《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2008年8月)、柴盈的《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治理与供给制度创新研究》(2009年3月)、侯军岐等的《北京市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2009年10月)、徐淑红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研究》(2010年6月)、温凤荣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融资》(2010年7月)、赵兴忠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范例》(2010年7月)、王春福等的《农村基础设施的多中心治理》(2010年11月)。通过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类别分析和案例分析,以此预测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的发展趋势,剖析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的历史变迁。第二,论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融资以及项目招标、融资主体和投融资效率。第三,总结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及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示。第四,研究方法方面,侧重社会调查,包括设计案例和总结不同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及农民对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观评价。二 研究内容及分析框架

受文献研究和现实需求的启示,本书从主体论与过程论的视角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创新。当然,主体论与过程论视角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如图1所示,两者之间互相渗透,该划分只是为了研究方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分为不同类型,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存在着供给主体和管理过程的差异。因为研究需要,将本书的内容归纳为“主体论视角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创新”和“过程论视角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创新”两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供给主体体系构建”作为本书的第一章,起着导向性作用,奠定了本书的论述基调,通过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的变迁、公共政策的内容分析以及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指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的发展趋势及其职责关系。之所以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研究”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绩效评价”两章内容放在第一篇,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第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基于公共产品的内涵与特性决定,实际上在农村地区很难找出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农村公共产品(服务),本书通过个人需求溢出理论,从而界定农村公共产品,进而界定政府在提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定位,构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多元化体系,由于我国农村经济薄弱、财力有限,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方努力,投融资也正是基于这方面需要的基础上的一个现实存在和大胆假想,采取何种模式和方式进行资金筹集,从而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定资金来源,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绩效如何,则需要对其进行评价。第二,从过程论角度考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立项实施需要财力的保障,在农村地区由于项目类型不同,执行难度存在着较大差异,从实际看,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在基础设施建设立项,要么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的需要,要么是基于政府发展规划的现实,在确定建设项目后,再考虑资金问题。这就给本书提供了现实个案。本书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创新”放在第一篇,并对其做了理论思考和实证分析,一方面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多元化趋势紧密结合,另一方面也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研究留有更多空间。第二篇“过程论视角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创新”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执行、监督和保障机制研究。这四个方面也不是绝对的划分,正如监督应该贯穿于其他过程之中。图1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一)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供给主体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内涵与特征的界定,以公共选择理论和多中心治理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供给主体体系。其中涉及主体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职责义务,衡量标准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受益范围和属性。通过文献梳理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分析,明确了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研究的未来趋势。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比较不同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不同与主体供给模式的不同。剖析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的变迁,透视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构成的变化。供给主体构成的变化印证了我国农村社会管理制度的变化和国家财政理念的转变。最后,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性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效益和公平性四个方面为标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主体模式提出展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直接或间接地受农村经济的影响。加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村集体的财政收入至关重要。(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研究

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相关理论为指导,遵循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融资现状进行分析,以融资主体、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区域差异、融资体制等角度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的制约因素,通过借鉴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经验,构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机制,提出对农村基础设施实行分类融资的策略,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模式。在运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和所需外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模式进行选择设计,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是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资金短缺的必由之路,整合和发挥政府财政的主导功能、建立稳定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和农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财政主导、信贷资助、市场运作、民资参与”的多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绩效评价研究

主要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试图在此基础上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绩效评价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研究定量化,通过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绩效评价。其评价模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综合评价模型、横向评价模型、纵向评价模型。综合评价模型有利于对某一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实力进行总体判断。横向、纵向评价模型有利于我们对某一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短期和长期内的具体发展水平进行考察,以及评估各个建设子系统的具体情况。实证分析模型,围绕某一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绩效进行评价,同时对多个地区的绩效评价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发展相对较好地区的经验,为相对落后地区提供对策建议。通过绩效评价检查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管理决策能力,为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与明确职能提供分析途径。(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研究

农村基础设施是公共产品的组成部分,具有公共产品的一般特性和农村社区的特殊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包括决策前的偏好显示机制、决策主体及权责分配机制、决策的程序和方法体系、决策监督机制等等。我们需要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进行创新,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农民真正需求的供给决策机制。运用理论分析、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发展趋势,以苏皖地区为个案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内与制度外决策的现状,探讨现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决策流程”的工作程序,建立深入了解民情的基础设施建设决策调研机制,广泛集中民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参与机制,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制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公示制度与听证制度,决策绩效评估机制和绩效问责机制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决策提供制度保障。(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执行机制研究

探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执行机制的影响因素和主要问题,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比较苏南、苏北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执行机制的实际运行状况。研究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执行机制的分析框架,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执行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研究,展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执行机制和现状特征。研究基于宏观与微观方面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展开,分析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等宏观环境系统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以及执行主体、组织结构、执行目标、执行资金和监督与激励系统等微观环境对其的影响。从执行主体、项目招投标程序、项目建设监管环节、执行资金的使用和监管过程,以及监督与激励系统完善方面,结合苏南、苏北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执行现状进行分析,探寻两个地区的执行机制中各自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苏南、苏北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执行机制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执行主体建设,创建公正透明的项目招投标制度,加强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和执行资金的专项管理,完善监督与激励系统。(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监督机制研究

本书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监督机制创新置于宏观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在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资的政策背景下,以管理控制理论和公共利益理论为指导,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监督机制的构成因素,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主体体系的分析框架,提出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监督管理从过程上分为投资决策监管阶段、建设监管阶段和建后监管阶段,阐述各个阶段具体的监管目标及监管内容,对各监督管理阶段的现状、困境进行详细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结合常州溧阳、无锡宜兴、盐城响水、宿迁沭阳县等行政村的实地调研,运用数据分析,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监督的管理实践,运用问卷调查、座谈等社会调查,把规范分析建立在真实、可靠的研究基础上。同时运用实证分析的有关结果,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监督机制。(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机制研究

以公共物品理论、公平理论、治理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机制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分析。着眼于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机制,通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从公共财政、法律制度、组织创新与管理的角度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机制状况。通过分析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机制,揭示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机制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责权划分,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包括总量上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和积极探索增加支农投入新形式,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方式与模式,创新农村社会组织管理,发挥组织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中的作用。三 研究方法(一)历史分析法

路径依赖理论指出,现今的制度受历史影响,依赖于过去的制度,留有其痕迹。因此,本书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分别剖析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制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制度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等制度的变迁。(二)实地调查法

本书的鲜明特点是侧重实地调查,每章研究都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社会调查法收集第一手资料,从而使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较为完美地结合起来。社会调查地点遍及江西、安徽、江苏(苏南和苏北地区分别有若干地点,如苏南地区的苏州市、南京市与苏北地区的宿迁市和盐城市)。实地调查的形式包括参与式观察(对不同调查地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进行感性认识并做比较分析)、入户问卷调查访谈(由课题组成员分组,一般是两人一组,在具备较高文化程度村干部的带领介绍下做入户调查,并由村民填答问卷。其中,调查员就问卷中的重要问题做较为深入的访谈,以了解更多情况)。召开乡镇干部及村干部座谈会,了解当地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以及他们对我国农村基础建设机制的看法。(三)案例分析法

本书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如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体系的构建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研究,前者就不同区域(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后者就不同类型(制度内和制度外的农村基础设施)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案例分析,辅以对比分析,得知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体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的差异性。(四)制度比较分析法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在一国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具有大致相同资源的国家,其发展程度却相差甚大?为什么拥有资源较少的国家比拥有资源较多的国家发展更快?制度经济学为我们提供解释,认为制度分配资源,不同的制度决定其绩效不同。适合一国国情的制度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帕累托最优。同时,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转移理论启示我们不同国家的政策可以进行适度转移,从而节省政策设计的时间成本。本书通过借鉴国外经验,以期为完善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提供启示。同时,本书的一个特点是对国内不同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体系和不同类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进行比较研究。(五)定量分析法

本书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绩效评价的一般评价模型和动态评价模型,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绩效为切入点,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以绩效为切入点,优化政府管理决策能力。第一篇主体论视角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创新第一章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供给主体体系的构建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一场新公共管理运动,旨在改革政府机构膨胀和效率低下的现状。公共选择理论作为这场运动的理论之一,把经济学分析方法运用于政治过程分析中,强调政府不是万能的,政府也会出现失灵,而且该理论主张用市场化手段来改革政府,政府不是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唯一主体,企业也可以提供基础设施,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更有效,从而主张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虽然我国国情与西方国家差异很大,但是这一理论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也具有深刻启示。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先决条件,然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和质量低下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稳健发展。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赶超型发展战略,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促进工业和城市发展,相对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其他国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我国广大农村基础设施普遍薄弱,这一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如今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越来越大,不协调现象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党和国家认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惠及农村,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和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农村的发展。其中突出的就是转变财政观念,实行公共财政转移政策,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政府财力的有限性与农村基础设施的需求产生矛盾,政府失灵导致我们有必要改革我国政府供给农村基础设施的传统模式,即自上而下和单中心的供给模式。随着我国民营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供给呈现主体多元化趋势将更加明显,需要强调的是主体多元化并不否定政府的作用。政府要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投入相应财政资金,并制定规章、政策和相关法律规范为其他主体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本章主要探讨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主体问题,目的是探讨新型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模式,而其核心是构建多元的供给主体体系,包括主体之间的结构关系和权责关系。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主体问题研究有利于政府转变理念,在满足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提高社会的自治程度以及密切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丰富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管理内涵。一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研究现状分析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定农村的长远发展。供给不足、效率低下和质量差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长期以来面临的困境,并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原因是我国早期实行的发展战略侧重发展工业,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来获取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的发展。公共财政偏向城市,农民、农业和农村很少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的单一造成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要解决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完善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关键问题是吸纳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一)农村基础设施研究时间序列分布

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发现,从1985年开始,我国学者才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当年中国期刊网上只有1篇论文。不容乐观的是,1985~1992年,没有一篇关于农村基础设施的论文。数据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关注程度非常低。在之后的几年也没有得到改善,1993~1995年,每年只有1篇或2篇农村基础设施研究论文,1996~1998年也没有检索到1篇论文。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状况开始转变:1999~2003年的论文数分别为4、3、5、7和3篇。研究认为,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开始调适,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也引起学界的关注。2001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强调:“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力度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中央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引起学界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研究。从表1-1可以看出:党中央和国务院从2004年起每年下发一号文件强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4~2008年,论文数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论文数量分别从2004年的16篇、2005年的15篇上升到2006年的52篇、2007年的72篇、2008年的94篇。数据说明:自2004年以来,我国学者持续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缩小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差距。表1-1 涉及农村基础设施的中央一号文件及内容续表(二)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研究趋势分析

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从2004年开始,学界特别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供给主体。说明进入21世纪后,学者逐步意识到农村基础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从宏观上论述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企业[1]与农民的关系及各自所应承担的义务。从多中心治理角度论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化,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治理模

[2]式。基于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的视角剖析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历史与现实情况,指出针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品、准公共品和俱乐部[3]产品的性质,建立政府、社区与市场供给的多方供给模式。从公共产品理论和实际调查情况,倡导建立多层次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体系。[4]以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性分析和分类为基础,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为供给制度的设计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建立和完善政府、市场和自愿组[5]织共同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多元合作供给制度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多元治理主体的确定为政策工具的选择提供了前提。从治理的多元主[6]体出发,可以确定政策工具选择的范围。总结出不同时期农村基础[7]设施供给主体构成,提出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供给主体体系。运用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剖析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更加多元化,但政[8]府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分析视角论述了在现有条件下,中国应该构建政府、企业与农民[9]合作组织联合的农村基础设施治理结构。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多元主体基本形成共识,供给主体以及供给模式的多元化,反映其研究的分析视角各有差异。(三)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研究视角比较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研究视角主要包括宏观定性与定量分析(就中国整体情况定性分析)、中观定性与定量分析(就某个省或某个市县的情况分析)、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法。1.宏观定性与定量分析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研究中,宏观定性分析居多,依据农村基础设施的特性,从公共产品理论和我国整体实际情况出发,在分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基础上,强调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以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滞后问题。宏观定性研究主要分析某一主体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中的重要性。如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或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导地位,而较少分析具体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主要涉及我国投资总量分析、结构分析和效益分析等,并从[10]多角度透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提出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宏观定量分析的论文较少,只有2篇。在分析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经济学属性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方法构造博弈模型分析农村基础设施投入[11]主体的投资行为,并提出优化各投入主体策略选择的政策建议。2.中观定性与定量分析

中观定性分析研究相对其他视角的研究较多,研究成果有7篇。[12]如沈阳市采取乡镇和农民集资的办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庆市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之一是以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借鉴国外经验,探索新的投资模式和吸纳民间资本,拓展多[13]元融资渠道,即吸纳多种主体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供给。根据对福建沿海地区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调查的结果,分析当前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存在的问题,即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权责不对称和市场化水平低以及地区差异大,并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农村税费改革的大背景,结合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理论分析,构建福建[14]沿海地区新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体系。从四类供给主体的角度提出着力构建广西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机制,这四个方面是构建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调动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合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15]施建设领域。以黑龙江省为例,提出组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体,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做法,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为主体,多渠道融资,注重实效的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管理机制[16]。3.案例分析与问卷调查

案例分析方法运用的检索论文有3篇。以灌溉、电力、公路和饮用水设施为例,提出在现有条件下,中国应该构建政府与农民合作组[17]织联合的农村基础设施治理结构。问卷调查法的运用次数有2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福建沿海地区5市27个行政村各级政府的投资额及其比重,并且结合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创新福建沿海地区农[18]村基础设施供给方式。通过调研总结上海市郊农村基础设施的多[19]元供给模式。

从四种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研究各有所长。宏观定性分析和中观定性分析可以使研究者从整体上了解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主体现状,但比较模糊。而宏观定量分析和中观定量分析使研究者从整体上了解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现状,但是由于数据的准确性问题和数学模型的适用性问题,定量分析结论的可靠性需要在实践中予以检验。案例分析可以使研究者比较清楚地了解某类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模式,经验可以得到借鉴,但是其推广性和普及性不强。问卷调查可以获得最新和说服力的数据,但是调查难度大,特别是在调查某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的现状及构成时,获取样本比较困难。(四)结论与展望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程度的逐渐提高,学者也越来越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丰富的理论指导。关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问题,学界达成共识,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应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需求为根本,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吸纳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但现有研究缺乏实证和调研分析,若能发现和总结不同地区的成功案例和模式,将极大地丰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研究。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较大差异,实践中供给模式也存在不同,这就为我们研究不同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机制模式等问题提供了契机。二 农村基础设施概念解读(一)农村基础设施的概念与分类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发展农业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1994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将基础设施分为两种:社会基础设施与经济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包括科技、医疗、文教等。基础设施有为生产与生活等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生产性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双重功能,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经济基础设施指永久性的工程建筑、设备、设施和提供居民所用和用于经济生产的服务,包括公用事业、公共工程以及其他交通部门。

根据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程度不同,农村基础设施可分为:①纯公共产品类基础设施,此类基础设施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或很强的外部性。一般来讲,农村可持续发展类基础设施基本上都具有较强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或外部性。②准公共产品类基础设施。绝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是以准公共产品的形式存在,具有排他性:一种情况是用户只有与这些设施和网络连接才能使用这些设施的服务,否则就被排除在外,典型的有自来水、电网、管道燃气和排污设施;另一种是向用户提供的服务能够计量和收费,如农村医疗、乡村电网建设、农村文化馆等,但以上设施是否具有竞争性,则取决于新增用户所带来的成本或者对提供额外服务所承担的成本。③接近私人产品类基础设施。农村有少部分基础设施同私人产品一样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如农村电信、有线电视、农业机械设备等。④“俱乐部”产品类基础设施。这类基础设施在社区内部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不可分割性,如村级道路、社区文娱活动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等。

根据服务属性不同,农村基础设施可分为:①可持续发展类基础设施,如大江大河的治理、污染治理、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治理、防护林建设、生态保护、基础教育等系统工程。②经济发展类基础设施,如田间道路、农村水利设备、贮藏、运输和销售设施以及农业信息平台建设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③社会基础设施,如饮水设施、农村电网、农村交通、供热燃气工程、垃圾处理场所和污水处理设施、广播电视、通信、医疗保障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等公益性设施。

根据使用属性不同,农村基础设施可分为:①生产类基础设施,如农村水利设施、农村电网、农村公路、农业机械设备等。②生活类基础设施,如农村饮水设施、农村电网、管道燃气、排污设施、农村电信、广播电视、农村医疗、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等。有些农村基础设施既具有生产类性质又具有生活类性质,如农村电网、农村电信、农村公路。从使用性质角度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分类,更能体现农村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更反映基础设施给农民和农户物质上、精神上带来的帮助。

从以上对农村基础设施概念的具体分类,可以将主要内容总结如表1-2所示。表1-2 不同性质标准下农村基础设施的分类续表(二)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与生产

公共物品生产与公共物品供给的联系表现在二者都是政府介入的经济活动。二者的区别在于,公共提供是政府作为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而公共生产则是政府作为产品或服务生产的直接参与者。公共提供的产品未必是公共生产的,而公共生产的产品也未必是公共提供的。在公共领域,供给(Provision)和生产(Production)的区分是很重要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对公共物品供给与生产差异分析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她认为供给是指通过集体机制对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数量与质量、生产与融资方式、管制方式等问题做出决策。生产则是指“将投入变成产出的更加技术化的过程,制造一个产品,[20]或者在许多情况下给予一项服务”。政府可以是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却并不一定是公共物品的生产者。当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时,它有权决定公共物品的生产方式,即垄断还是竞争。政府不仅可以自己进行生产或指定企业进行垄断性生产,而且也可通过招标或订立合同等带有竞争性质的方式进行生产。因此,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给与生产也存在较大差别。根据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性的强弱程度,不同基础设施的供给与生产主体不一样。如大江大河的治理,其供给主体和生产主体都是政府;而村级道路的修建,其供给主体可以是政府、村委会,也可以是某个私人企业。(三)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供给主体

随着公共事务的出现,人类社会出现了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主体”有两种解释:一是事物的主要部分,二是哲学的范畴。后者是与“客体”对应的,它是指有意识的一方,是认识和实践的人。“公共管理主体”可以看做是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具有自主权的组织或个人,传统的公共管理主体就是指社会公共权力的代表——政府(公共权力机构)。其次,“多元”是和“一元”对应而言的,是“众多”的意思。“多元主体”就是众多主体的意思。因此,“公共管理多元主体”就是指在政府之外还存在众多的能够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同时能够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因此,本书认为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供给主体就是指在政府之外还存在众多的能够提供农村基础设施的主体。三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构成的变迁

1978年以来,我国进入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时期,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也经历着一个不断演变创新的过程,其中主要是供给主体的变化。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创新的着眼点在于解决供给主体能力缺陷的问题。(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主要是靠农民自我提供。国家主要对所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村在“均田地”的基础上,推行农户之间的互助合作。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农田水利建设主体是农户。农业的生产水平和要求均比较低,所以农田的水利建设也比较少,主要是一些田间工程,由农户各自负责实施。(二)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

这一时期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主体是人民公社。人民公社时期,我国农村实行的是“政社合一”的公社组织制度,“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产权制度,集中统一的生产经营制度,按工分报酬的分配制度,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流通制度。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式主要是制度外供给,即供给成本通过公社集体经济组织(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自筹资金进行分摊而实现的供给。因为那时国家财力有限,只能[21]通过工分制度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人民公社,国家把农民组织起来并加大投入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1957年冬到1958年春,全国响应党中央号召,出动数千万乃至上亿的劳动力,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兴起,原因之一就是在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为适应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以及大踏步地建设社会主义而迅速建立起来的。(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

这一时期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主体是农民家庭。1978年后,我国对农村经济体制实行改革,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促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更加强调家庭的独立生产。农村私人产品供给的增长和乡镇政府取代人民公社成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同时乡镇建立了乡镇一级财政和制度内及制度外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乡镇的财政收入基本来源于农业税费(如“三提五统”)等,由此导致农民负担较重。从“三提五统”的内容可以看出,乡镇农村基础设施的制度外供给成本基本上是由农民家庭承担的。乡镇政府取代人民公社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的变迁并未给农业设施、农村公益事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中存在一定的错位和越位现象。(四)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

税费改革使得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的供给能力急剧下降,农民家庭作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的角色淡化。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开始呈现多元趋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协调职能,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税费改革之前,由于农民家庭过多承担了农村基础设施等农村公共事业供给成本,农民增收缓慢,生活水平陷于低迷,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国家财政偏向工业和城市,这种财政是一种畸形的财政,而不是公共财政。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以及促进农村发展,1999年我国在安徽等部分省区开展了对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2003年全国进行税费改革省区达20多个,2004年覆盖全国。2006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农业税,中国进入了无农业税的“后[22]农业税时代”。农村税费改革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而且减少了乡镇的财源,使很大一部分得乡镇收入锐减。那些以农业税为主要税源的农业乡镇,使其事权失去了财力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得供给就变得更加的困难。党中央和国务院认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审时度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逐年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出台扶持政策,吸引其他主体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安排2亿元用于支持对西部农村地区邮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改造,包括西部农村营业投递网点建设、西部农村邮路和投递网路建设、西部农村网点信息化建设和基层机要通信网建设等,目前投资计划已全部下达完

[23]毕。其他主体如金融机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

[24]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突破传统粮油信贷领域,积极拓展业务范围,2009年1~9月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00.09亿元,其中,粮油购销储贷款余额为101.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3.96%;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等非粮油类贷款余额达198.1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66.04%。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的演变表明,某些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出现多元化。政府是主要供给主体,除了政府还有企业、第三部门、金融市场(主要指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社区。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形成了以农户为大头,政府、农村集体为中头,企业以及非营利组织等为有益补充的多元投资结构新格局,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投[25]资主体结构,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研究分析了2009年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的相关法规,指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的发展趋势。四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发展趋势的法规及权威网站分析

通过万方数据库北京站(检索日期为2009年10月22日)对有关农村基础设施的法规进行检索,符合条件共有847项。其中地方法律规章有717项,部门规章79项,行政法规45项,国家法律3项,司法解释1项,人民法院判决书1项,国际条约1项。按照时间序列分布,所有有关农村基础设施的法规数量分布如表1-3所示。表1-3 涉及农村基础设施的法规的时间和数量

表1-3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关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法规逐年增加,并在2006年达到高峰。这是由于国家意识到为了缩小城乡的差别,必须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相应地由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制定各种政策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吸纳多元主体参与。

由于样本量较大和文章篇幅的限制,研究选取2009年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农村基础设施的法规作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研究的分析样本。2009年有关农村基础设施的部门规章13项,行政法规4项。从表1-4可以看出,2009年年初以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多种法律规章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内容丰富,强调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中的职责,不断提高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强调农村基础设施类型的多样化和地域的差异性,各地因地制宜,吸纳多元主体参与基础设施的供给。表1-4 2009年涉及农村基础设施的法规续表续表

2009年有关农村基础设施的法规分析显示,其规制和导向强调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按照职权分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但是,对于不同的基础设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资比重不同。同时政府主张调动社会投资农村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对一些基础设施实行市场化运作。如表1-4分析显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水利部要求坚持“国家补助、企业运作、农民受益、协会监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农村小水利设施运行机制。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农村电气化项目建设。

通过对新华网和光明网检索发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消息以事实报道为主。其他主体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建议加强报告的关注是很明显的。在新华网2009年1~9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网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851亿元,农业综合开发贷款254亿元,以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助的项目,主要包括:农村电网项目448个,乡村水通道项目151个,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项目88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灾后重建项目78个,农村能源工程59个、农业生产基地开发建设项目53个、环境设施项目46个,农村电网项目34个、综合开发和其他项目24个、信息网络工程23、文化教育卫生项目13、城镇基础设施项目9,农民集中房屋建筑工程四、农业技术服务系统工程。针对农业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华网、光明网关注农村基础设施的信贷工作,认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实现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加强承诺实行洞察力,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产品的特性,在其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投资者和受益人,风险和权利不平等的问题,所以它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最佳承诺实行;第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第三,提高贷款管理效率;第四,加强银行业的社会责任。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变迁的分析和相关法规及权威网站的解读论证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研究这一趋势的核心任务是如何构建新型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模式,即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供给主体体系,并且其构建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五 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供给主体体系的理论依据(一)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解决政治问题和分析政府的运行,即所谓政府经济学。在公共选择学派看来,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理人,其作用是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并使各经济人所做决定的社会效应比政府进行干预的更高。但政府决策往往是削弱而不是改善社会福利,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中也存在失灵。政府失灵有种种表现,可以归纳为政府政策的非公益、政府机构的低效率、政府行为的非法治、政府官员的寻租腐败四种类型。根据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应该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首先,把所有可能由私人部门完成的活动和决策都尽量交给私人部门去完成,为此,要进行公共部门的私有化改革,并进一步放松市场规制、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限制政府活动的范围、缩小政府规模、提高公共部门效率;其次,在公共部门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重建竞争结构和激励结构,用以打破政府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垄断。当然,我们主张在公共部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并不是所有公共产品的提供都采取私有化,因为私有化也有它自身的缺陷。(二)多中心治理理论“治理”是20世纪90年代后被社会科学家重新拓展并开始广泛用于政治发展研究中的。“治理”实际上是人类政治生活变革的产物,这一变革就是人类政治生活的重心正在从统治(government)走向治[26]理(governance)。社会分化出行政性政府组织、营利性企业组织和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形成三元结构,这种三元结构是形成新的治理模式的重要原因。在目前的中国乃至全球的现实中,多中心治理理论最大的应用价值就是提出在政府的治理变革中,打破单中心的政府统[27]治模式,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任何一个问题只要具备了一种理论分析的前提条件,就可以用该理论范式去尝试分析该问题,但是分析的结果是否具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最终还是要靠实践去检验。公共选择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研究的对象都是公共产品和政治过程,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种需要政府、市场与社会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提供的产品,因此,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适合用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失灵研究领域,不仅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存在博弈,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同样也存在博弈。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结果是强调多中心治理,提倡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的多元化。理论的实效性需要实证加以检验和完善,本章以下内容将通过案例和问卷调研的分析结果来论证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及内涵,为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供给主体体系奠定扎实的基础。六 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主体供给的实证分析(一)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主体供给的现实依据1.政府财力有限并且供给效率低下

虽然我国经济年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财力逐年增强,但由于受国家早期发展战略的影响,我国广大农村基础设施极为落后,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虽然国家增加财力投资农村基础设施,但对于目前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实来说是完全不够的。而且政府在供给农村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存在供给效率低、质量差、政府寻租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对农业基建投入的数额偏低,1978年至2004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平均只有13.8%,与我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明显不符。中间有过增长,也只是昙花一现,因为缺乏长效增长机制,2004年这一比重又降到16.4%,而同年国家财政投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则高达2800多亿[28]元,人均投入量是农村的7倍。单一供给体制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平衡问题,既有供给不足,也有部分项目供给过剩的问题,政府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主体存在着“缺位”和“越位”现象,单一政府供给体制缺乏必要的监督。2.民间资本存量可观,民间力量参与有财力保障

目前,国家财政预算内资金已不能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农业难、农村乱、农民苦”的问题,仅靠公共财政只能解决“老少边穷”和一些农村的应急性问题,农村经济发展还需要调动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目前,我国的民间剩余资本存量较高,发展较快,1999~2002年,个体与集体投资增长速度分别7.53%、11.44%、12.59%和18%。根据中央发布的月度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7月末,我国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已达到14.16万亿元,同[29]比增长17%。截至2006年年末,我国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已达到16.16万亿元(见表1-5)。这表明我国民间资本已具备相当大的规模和实力。如江苏2007年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57.7%,比上年同期增长5.8个百分点。从2007年3月17日召开的江苏民营经济发展及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06年,江苏民间投资5808亿元,同比增长33.8%。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3110.67亿元,比上年增加36.6%,占全社会投资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民间投资增长的直接动力。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江苏省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到60多万户,比上年净增9.27万户,增长18.27%。全省私营个体经济注册资金突破1万亿元,达到10436亿元,比上年净增2633亿元,约增长三分之一。政府推动民间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只要方法得当、保障有力、制度完善,在借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表1-5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3.国内外有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供给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资金问题是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中关键,主要涉及融资机制与制度问题。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可行性融资模式,如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移交—运营(BTO)、建设—拥有—运营(BOO)、建设—移交(BT)、国有资产转让经营权或股权的融资模式等,而且这些模式在国内外都有成功的案例。国内学者提出了政府应改革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引导多种渠道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进行金融创新,以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争取贷款,并改革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充分发挥其政策性作用。4.农村政治制度的不完善

阿罗不可能定理告诉我们,不存在一个理想的规则,能使社会或任何一个群体从个人序数偏好得出社会偏好和选择,也说明在现存农村村委会选举制度下几乎不存在一种完全公正、平等和颇具效率的选举制度。大多数选举规则结果不能反映部分中间立场人的利益,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我国的基层选举采取简单多数制,被选上的人往往是能力一般、明哲保身的“老好人”,此外,由于农村特有宗族、宗教等非正式组织或利益集团对选举过程的介入,增加选举机会成本,并对现有制度形成挑战。制度缺陷的结果带来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者与执行人,在素质、能力和品德方面有时会偏离民众的意愿,难以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的科学性。而农村信息流通机制的不畅则会导致政府与农民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作为委托人的农民由于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信息源少,信息获取方式落后,他们拥有的信息相对较少。代理人由于拥有私人信息,致使其行为经常偏离委托人利润最大化目标,使政府工作人员围绕自身利益来供给农村基础设施,以致造成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并存的结构失衡情况。(二)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主体供给的案例分析1.案例1:苏南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多元化

苏南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除财政投入外,乡村集体资金筹集情况较为普遍,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多元化。甪直镇是吴中区第二大经济镇,其外向型经济欣欣向荣,是江苏省苏州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