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探索(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06:02:02

点击下载

作者:张玉萍,李瑛,祁娜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艺术学探索

艺术学探索试读:

教学探索

当前高等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陈辰(西华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39)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与改革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样的改革浪潮中,我国当前高等音乐教育改革面临着什么挑战呢?从理论上讲,高等音乐教育主要是指高等“普通”音乐教育和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是在高等专业院校内设立的“普通”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学科门类。从现实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除了一些较早成立的高等音乐院校,很多普通高校也设立了音乐教育院系,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种较为粗放的发展方式会带来诸多不良的后遗症,而且经过日积月累还会产生连锁效应。关键词:高等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专业;“音乐表演”专业;教育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与改革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教育的普及、发展与改革,应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惠及最广、最具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水平。在这样的改革浪潮中,我国当前高等音乐教育改革面临着什么挑战呢?

首先,从理论上讲,高等音乐教育主要是指高等“普通”音乐教育和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是在高等专业院校内设立的“普通”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学科门类。“普通”音乐教育专业方向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师,代表性专业是“音乐教育”专业。而“专业”音乐教育的专业性很强,单科教育程度深。学生也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具有较高的音乐才能。在教学方法上,实践型课程主要采用小课面授的方式,代表学科是“音乐表演”专业。

从现实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除了一些较早成立的高等音乐院校,很多普通高校也设立了音乐教育院系,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一时间,各类音乐教育院、系、专业方向,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而这种扩张的势头,在近几年才有所放缓。这种较为粗放的发展方式会带来诸多不良的后遗症,而且经过日积月累还会产生连锁效应。那么到底有哪些症状?当代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怎样面对?如何思考?

由于高校对生源的过度竞争,一些高校在条件还不充分的情况下就开设不太擅长的院系和专业以吸引考生。比如一所仅有高等“普通”音乐教育底子的高等院校,在师资、办学经验、硬件设施等方面都不太充分的情况下“努力争取”开办了“专业”音乐教育专业。或反之,一所以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为根基的院校,在相同情况下开办“普通”音乐教育专业。更有甚者,在各种基础都比较薄弱的情况下直接开办“表演”专业。这会产生些什么结果呢?

第一,导致高校间恶性竞争。

你有热门的专业,我也要赶紧上,不能落后。创收解决了,生源火了,但毕业生质量呢?当初“音乐教育”专业政策好、招生火,大家都争着开办。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老百姓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加大,媒体娱乐业强势起来了,“表演”专业又火了,大家又都来争着开办。诚然,市场需求有导向作用,但教育的根本并不是商业活动。

第二,导致教育思想、教学目的的混乱。

高等音乐教育分为“普通”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目前在国内,大多数音乐类院校,不管是“普通”音乐教育类专业,还是“专业”音乐教育类专业,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主要都以“表演”类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通俗地讲,就是大家都在把学生往音乐家、舞蹈家的方向培养。有没有人问过,这样是对还是错呢?或者是否合适呢?造成这种思维习惯不仅仅是教师的问题。

首先,这是一个社会心理问题。多年来,老百姓对高等音乐教育概念的认识比较模糊,好像只要是在高校教音乐舞蹈的老师就应该是音乐家、舞蹈家的料,并且会用这种“家”的标准去判断一个教师的好与不好。而业界对高校教师的评判也有这样的默契,这就造成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思维在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其实,真正的艺术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教育家。其次,这也是上一个“症状”的连锁效应。每年产生大量“表演专业”的毕业生,“表演专业”的培养方向就是舞台。而由于艺术专业普遍扩办、扩招,导致量大质小,真正能成为专业演员的毕业生不多,而且供大于求。高校音乐教育岗位势必就成为一部分专业能力较强的毕业生的就业缓冲区。这一部分人才在校期间长期接受的教学模式就是“音乐家”模式,对于舞台,他们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在教学方法上并没有接触太深。所以可想而知,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会受到定向思维的影响,只要是教学,就按“音乐家”模式来,哪怕是“普通”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而这样培养出来的“普通”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其实也成了“专业”音乐教育专业的复制品。新一轮的连锁反应就是这样继续下去的。

第三,导致教学效果和未来储备师资质量下降。

由于竞争式扩招,入学门槛势必会放低。一部分考生报考音乐教育类、艺术表演类院校的原因就是因为“好考”,文化分不够,艺考前突击训练半年就比较有希望能考上。而往往这一部分考生最初的就学目的是拿文凭,而不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那么,他们学习的能动性、积极性往往要差很多,除非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转变这种思想。而这种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成的,它考验着整个学校的综合能力,包括学生思想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学校学习氛围、教师队伍素质等。这样一来,这部分学生在校期间会稀释更多教学资源,甚至会冲淡毕业生就业率(虽然这样来分析这个问题会稍显缺乏人文的关怀,但我们必须看清看懂它,才能从中找到答案)。加之第二个“症状”,我们现行的教学资源就背负了更重的压力,长此以往,当然会对我国未来的储备师资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长期的教学观察中我发现,有这样一些怀揣着音乐梦想的学生,他们来到大学以后,不但没有为自己的梦想找到方向,插上翅膀,反而渐渐放下了理想,丧失了追求的信心。这是多么的可悲,我不禁要问为什么,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为这样的事情感到困惑、感到痛心。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后,我发现问题的根源不在学生个体,因为这些一开始有梦想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大多比较积极。那么是学习方法有问题?但学生都是按照教师所授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那么问题在教师个体?教师也没有偏差,其教学态度非常认真负责,要求严格,对自身的专业也非常熟练。后来,我发现问题根源就在于这一系列的连锁效应。教师都以“音乐家”模式进行自己所授学科的教学,过于强调自己所教专业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忽视了大多数“普通”音乐教育专业的综合性和全面性。而学生由于数量大,质量参差不齐,教师往往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为每一位学生制订合适的、系统的整体学习方案,更不要说换位思考教学的运用,要教会学生不仅会学,还要会教。这样下来,学生们在临近毕业时,往往感觉自己什么都学了,但是什么都没学到位,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今后的职业道路。作为一个知识构架和生活经验还不够成熟的学生,能不迷茫吗?

当然,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这种发展模式,毕竟要发展就要开拓,但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我们是时候回过头来看看了。教育是百年大计,所有操作模式、发展方法都应该围绕质量来做。只有客观地看待问题,才能清晰地找到路在何方。

首先,我们应该端正办学态度,认准办学目的。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质,踏踏实实地走好适合自己的路,扎扎实实地办好自己的优势学科。一口吃成的胖子那是虚胖,不结实。

其次,已经走过的路就走端正。对现有师资队伍进行清晰的引领,认清自己的教育领域,更专业地细化范畴,从而确立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的。是“专业”音乐教育方向的,就朝着专业化发展;而是“普通”音乐教育方向的,就应该更多考虑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培养具有音乐教育能力、音乐组织能力、音乐应用能力的人才。

最后,除了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还可以更加仔细地研究教学法课程。现行的教学法往往是独立的一门课程,而且大多偏重理论。而教学法其实还承担着职业辅导、职业规划等非常重要的任务,将此类课程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既能拓宽教学思路,又能整合教学资源。

我们已经看到了问题,不仅仅是在教育领域,政府以及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和规范,高等音乐教育事业的新发展与新改革就在眼前。虽然目前有困难、有挑战,但只要我们摆正心态,正确面对,就能攀登一座又一座人类文明的高峰。困难是永远存在于人类历史当中的,克服困难,拥抱挑战,这就是我们的使命。参考文献:[1]郭声健.当代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特征 [J].人民音乐,2003(1):50-51.

基于知识体系建构“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教学

12程辉 祁娜(西华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39)摘要:理论和技术的剥离,导致了计算机图形图像基础教学中知识结构的缺失;时代的发展也给计算机图形图像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构建计算机图形图像知识体系为出发点,通过对该课程教育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一些具体的改革思路和措施,以期能更好地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兼具艺术素养与数字技术综合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关键词:计算机图形图像;知识体系;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是随着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我国将发展数字媒体产业列入“十五”期间国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以来,随着数字媒体产业蓬勃发展,艺术设计与数字技术更是紧密结合了起来,计算机图形图像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成为设计专业后续课程的一门基础课程,在高年级的设计课程以及毕业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字化的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发展也为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语境,它的介入改变了传统的以手绘为主的设计方式,使设计艺术的非物质化趋势成为现实。因此,对计算机图形图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已成为从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也被就业单位作为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1 “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教学的目的“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是一门艺术设计类专业通用的基础必修课程,也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力,具备图形图像数字化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理念,并能熟练运用软件进行设计,处理学习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为后续课程的开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具备独立从事新闻出版、彩色印刷、广告装潢、艺术设计等工作的能力。课程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是:①了解数字图形图像的基础知识,熟悉计算机图形图像的视觉特征及基本表现形式。②了解矢量图和位图,熟悉矢量图和位图的基本特征、造型语言;初步掌握各种造型语言在设计中的应用;了解计算机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图形文件格式的转换方法及矢量图与位图的综合应用。③掌握平面设计中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基本软件的功能、作用与制作方法。④掌握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字图形图像创作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字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能力。从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可以看出,通过该门课程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践制作技巧,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数字图形图像方面的基本知识。2 “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院的“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是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教学形式仿效其他设计类课程,即以多媒体讲课与上机操作辅导结合的方式,教学内容偏重软件操作知识的讲解,课程作业练习占据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与空间,教学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也与其他课程大致相同,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病:一方面限制了教学,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机会与个性发挥的空间。同时,对于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目的的实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制约,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学内容缺乏知识系统性。

体系(system)是一个科学术语,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课程也有“课程体系”,它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知识结构的建立。计算机图形图像既是一门综合学科,又是一门理论、技术与应用相结合的技术应用型课程。目前,在四川各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中都开设了该类课程,很多院校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方法。但是,不同类型的院校在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教学水平上也参差不齐,对于该门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普遍重视不够。一般来说,大多数院校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基本是针对某些特定软件展开的,如多以矢量绘图软件CorelDRAW、Adobe illustrator与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基本命令讲解为主,辅以一定的操作实例,而对于计算机图形图像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则较易被忽略,我校的情况也大抵如此。虽然某些院校并没有直接将该门课程命名为软件课,但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基本相似,普遍将教学重点放在纯软件或技术知识的讲授上,而很少涉及理论领域内的知识,从而造成学生对计算机图形图像的相关理论知识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使学生也不能更好地将图形图像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出现了教学中的“技术”与“理论”“两层皮”的现象。实际上,仅仅力求全面讲述一个软件命令也是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其结果只能是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学生对计算机图形图像及数字媒体艺术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同时也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2)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单一。

目前,在“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上,我院基本沿袭其他一般设计课程和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未能根据该类课程的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其具体表现在:①教学方式较单一,通常是以教师讲解软件的基本命令和操作,结合一定的实例讲解与学生上机操作的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无法顾及全部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部分学生由于跟不上学习进度而消极学习;或由于教师逐一解决接受较慢同学的问题,从而影响教学进度。②忽略软件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的区别,教师通常采用多媒体集中讲解2节甚至4节课,再安排学生上机操作。教师按传统的课堂规范一边站着授课,一边进行软件操作。这样造成一方面教师非常辛苦,另一方面大量知识的集中讲解,也使学生的知识记忆和消化理解大打折扣,往往到了上机操作的时候便已经遗忘,教师又不得不多次重复上课内容,使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③忽略软件作为辅助设计制作工具的特点,课堂练习缺少与实际设计案例应用的有机结合,联系深度和广度不够。学生按教师的布置或指导“依样画葫芦”完成练习,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④课堂学习内容无法在课后得以巩固加强,知识遗忘严重,未能构建一个良好的课程知识体系,学生往往在高年级需要软件操作时,又得从头学起。另外,教师自身学科背景和观念的差异,也造成了课程教学中重“技术”轻“理论”或重“理论”轻“技术”的情况,缺乏全局综合思考的思维,导致学生处于“好像什么都会,又好像什么都不会”的窘境。3 “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3.1 教学内容应重视知识体系结构的建立

在当今计算机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来说,不但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图形图像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同时也应该使学生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兼具艺术素养与数字技术综合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数字图形图像相较于传统图形,有着其独特的特性和规律。在“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其具体表现在:①避免全面讲解软件基本命令,对于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基本理论知识应有系统的讲解,如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基本概念,计算机图形图像的视觉特征,计算机图形图像涉及的计算机系统,矢量图和点阵图的基本特征及造型语言,计算机色彩的形成、模型及表达方式,计算机图形图像的文件类型及其转换,计算机图形图像的输入与输出方法等,从而教授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图形图像知识体系。②以某几种软件教学为主,对常用图形图像软件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扩大学生视野。结合软件应用与实践,既兼顾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又兼顾实际的教学可操作性,以实践带动理论的教学。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系统的计算机图形图像系统理论知识,同时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流程及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计算机图形图像思维观念,培养学生图形图像数字化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计算机解决图形图像实际问题的意识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应用计算机深化所在专业研究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开设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③由于计算机图形图像知识更新极快,仅仅依靠传统的“备课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内容上也要紧跟时代发展,搜集不断发展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新案例,不断充实教学内容。3.2 教学方式应采用多样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是一门集理论和实践,美学与信息技术于一身的课程,具有内容多、操作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对课程内容有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方式上,一方面应根据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性质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应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在充分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利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与辅导,以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生动性,补充和提高课堂教学。其具体措施如下:

①改变沿袭传统设计课程的一般教学模式,建立适合计算机课程教学特点的教学方式,配套适合计算机授课的计算机房和专门教室。②引导和鼓励学生对软件基本操作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提供了大量软件操作方面的知识,应鼓励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和书籍对相关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学习,并建立相应制度。不但需要教师有查阅和理解第一手资料的能力,也应培养学生拥有一定的查阅和理解资料的能力,使教学摆脱以软件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的模式,加强对教学影响更为深远的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③结合课堂教学,建设大容量、开放式、交互性强,并且适应网络发展的与教学配套的信息化资源库。资源建设内容包括:与课程相关的媒体素材(文本、图形图像、视频等素材)、课程电子教案及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学常见问题及解答、试题库及试卷素材、与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国内外优质网络资源、课程录像等。将授课资料在网络中对学生公开,便于其进行课前预习、课后作业、与课程相关的阅读与资料收集、课程实训与模拟等,从而便于教师组织和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也便于学生在网上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使教学资源能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学生课外答疑则采用E-mail、QQ等多种方式,方便其与教师进行沟通。通过长期稳定的不断更新与维护,实现教师方便用、学生乐于学、优质资源共享的目标。④在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的教学中,强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案例教学和实训项目课题教学,以设计和创作为动力,激发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带动整个教学活动。根据学生专业背景,制订相应的“案例”内容。如对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结合平面设计案例进行讲解;对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结合建筑效果图及环艺应用进行讲解,使计算机图形图像知识和学生具体专业应用结合起来,使教学更具针对性。⑤具体教学环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教学,主要讲授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完成必备知识体系的建立。第二部分为“案例讲授”教学,根据课程各部分的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的案例展开。结合“案例”项目中用到的相关理论,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举一反三分析其他相关案例。第三部分为“实训项目课题”创作,针对课堂所学知识点,让学生完成类似的新“案例”实训课题,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分析具体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消化和巩固。“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要求结合实际操作,熟悉课程内容,将理论讲解融入实践环节中,从实践入手去理解理论,从而提高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审美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除课堂教学外,应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并辅以针对性的指导。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书籍、教材和网站,收集相关学习资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实施多渠道培养的获取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从而更好地完成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的学习。参考文献:[1]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 [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潘鲁生.设计大讲堂·匠心独运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3]廖祥忠,范敏,董九歌.我国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初探 [C]//龙全.兼容·和而不同——第四届全国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论文集.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3-13.

阶段性教学在风景写生课中的运用

冯戈(西华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39)摘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阶段性教学是最科学的美术教学方式。但由于学生前期知识的欠缺和教学课时的相对不足,导致风景写生课程在许多学校无法按照正常规律教学,从而造成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影响学生对之后课程的学习。关键词:阶段性教学;风景写生;教学

风景写生课程历年来是各级各类美术教育院校专业教育必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由于不同美术专业的目标差异,该课程在不同的美术专业中所安排的课时量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绘画类美术专业的风景写生课的课时量多于设计类专业。大多数风景写生课都是用色彩风景写生的教学方式在户外对大自然直接写生。因为色彩风景写生对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掌握户外光色变化规律、提高色彩观察和表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放这门课,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当下风景写生教学中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美术类专业的扩招,美术考生人数剧增,但整体专业基本素质呈下降趋势,且个体水平差距很大,这一点在高职院校的美术专业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再加上现行的美术高考的专业考试极少涉及风景题材,因此,升入到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没有接触过色彩风景写生训练,可以说,色彩风景写生课对他们来说是一门崭新的课程。这无疑给该课程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在这样的状况下,要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充足的教学时间与科学的教学方法。

目前,普通艺术院校的风景写生教学时间多为两到三周,教学方式多是带学生到户外进行对景写生。事实上,就其教学时间来讲是非常不够的,为了保证教学进度,教师往往是直接让学生用色彩进行对景写生,中途再对学生进行示范辅导。这种教学方式是目前该课程的主要教法,课程结束后,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观察力和色彩感受能力会有所提高。但由于教学时间太短,多数学生难以把这些新的知识落实在自己的画面上,也难以交出质量满意的作业。有的学生甚至懒得动手,为了应付作业,就拍几张照片带回学校,然后照着照片随便画画了事。

这些情况目前已不是个别现象,虽然教学时间不足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基本教学规律却被许多教师忽略,而这个规律落实在风景写生课程的教学上就是阶段性教学。2 阶段性教学在风景写生课程中的重要性

如果教学时间的不足,可以通过教研室修订教学计划等手段解决,那阶段性教学则需要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得以落实。色彩风景写生是一门有一定难度的课程,习惯于室内光线静物色彩写生训练的学生一下子走进大自然,面对五光十色、千变万化的光色景象,显得束手无策,无从下笔。任课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进行阶段性的分类,再由浅入深地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在学习开始就同时面对透视、构图、造型、色彩、表现技巧等。由于经验的缺乏,他们写生时表现得手忙脚乱。这样的学习不仅不够科学,难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对未来的学习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阶段性教学的目的就是把知识分阶段地逐一传授给学生,让学习更加系统化,使知识更成体系。有了系统的学习,学生们在面对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时,才能坐怀不乱,从容下笔,学会从繁杂的景物中梳理出自己所需的画面。3 阶段性教学在风景写生课程中的运用

第一阶段:风景的取景与构图。

传统的自然风景写生教学手段是通过一个自制的取景框对风景进行构图的。这是一种非常直观有效的取景方式,因此被广泛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更加直观有效的取景方式被运用起来,那就是手机拍照。面对繁杂的自然景物,学生们可以轻松地拍下若干风景照片。通过对不同角度照片的对比,他们能更直观地体会取景与构图的优劣。手机拍照不仅是实际写生中的一个非常好的取景工具,而且有助于学生对风景取景构图的理解。

第二阶段:透视在风景画中的运用。

风景画家常常能在一个二维的平面内给观众营造出一种三维图像,这完全归功于透视学知识在风景绘画中的运用。经历过风景写生实践的人都知道,只有在绘制风景画时(尤其是大场面),透视学中的视平线、消失点等知识才会得到最为充分的运用。但现实教学中,学生虽有透视概念,但很难将其运用于实际,画出的风景作业到处都是透视错误。由于前期缺乏素描风景的训练而直接进入色彩风景教学,而色彩教学体系又多运用印象派体系——重色彩、轻造型。这样的教学结果最终只是让学生在色彩上有了一定的体会,但透视造型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对于初次接触风景画的学生来讲,是有必要进行风景素描写生训练的。这个阶段的素描要以速写为主,画幅不需太大。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更能锻炼整体观察、取舍与概括的能力。根据教学需要,可有意强调透视的运用,学会处理近、中、远三者的关系,掌握营造三度空间的方法,为之后画好风景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阶段:自然元素的表现技巧。

如果说第一、二阶段主要向学生传授对风景总体印象的认识与描绘,那么这个阶段将落实到具体细节的表现技巧上。

树丛、草地是构成风景画的重要元素,画得好坏将直接影响画作的成败。相较于静物与人物而言,树丛、草地等自然元素的形要“虚”很多。这类景物的描绘并非光仔细观察就可以画好,它还需要作者有一定的主观处理能力。在传统的风景画教学中,树木被列为专门的课题,前人也总结出许多有效的表现方法。通过对前人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表现手法,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后期自行探索奠定基础。在这个阶段,开始进入色彩的画法,通过对简单景物的写生完成从素描到色彩之间的自然过渡。

单独自然元素的训练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综合训练了,取路边或墙角的小景完成一张简单的风景写生。这张作业的画幅不需要太大,重在体验写生的过程。与此同时,教师需要选择一些适合的风景范画让学生进行临摹。在这个阶段,写生是培养学生对风景的观察方式,临摹则是让学生学习表现技巧。

以上三个阶段的教学时间可以为4周,64课时。这个时期,教师不用带着学生长途跋涉远赴外地,只需在校园附近就可完成该课程的教学。

第四阶段:外出风景写生。

按照现有教学课时安排,第四阶段的教学应在第二学期进行。这个阶段教师选择的教学地点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还有独特的人文风俗,如民族地区、偏远古镇。因此,这个阶段的教学不光只是单纯的风景描绘,更有艺术采风的含义,它对之后的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有了前三个阶段的基础,第四个阶段的教学就容易很多。前期写生主要是客观描绘,重点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累积户外写生的经验。

前阶段的学习重点在于对单独自然元素的画法,接下来就是要学习完整风景的表现。虽说是风景写生,但并非完全照抄照搬自然对象,它还需要作者的精心构图、主观处理。初学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贪大图全”“依葫芦画瓢”,直接导致了取景呆板、主次含混不清、布局松散,画面色彩不统一、构图不和谐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要求学生充分认识到构图的重要性,应根据立意和构思把景物形体、明暗及色彩等因素进行巧妙取舍与安排。处理好近、中、远景的层次关系,坚持明确立意,突出主体,求得迂回含蓄,完美体现画面的形式美感。在色彩处理方面,要善于运用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面积等进行灵活处理。面对晴天形体复杂、色彩繁多的景象,要敢于提炼与概括,力求画面色彩丰富而不花不乱。

由于风景写生课程是在户外教学,作画时学生比较分散,且流动性大,给教学带来一定的不便,若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有较好的组织教学能力,能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巡视,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在绘画类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作画习惯与艺术风格往往容易跟着任课教师的风格走。虽然这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帮助,但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对他们的个性发展极为不利。在写生训练当中,指导老师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试验,探索个性化的表现语言,为学生的作品创作奠定基础。

第五阶段:整理与创作。

这一阶段需要学生们能绘制一幅相对完整的、作品感较强的风景写生作业。这个作业是对本课程的总结,其要求也会高于前期的作业。这张作业的画幅可以稍大(比如4开),绘制时间也可以稍长。这时的写生可在对客观自然描绘的基础上适当融入自己的创作情感进行主观处理,让自己的画作逐渐由习作进步为创作。由于受客观环境与时间的限制,我们可能无法在现场完成作品,所以需要用拍照等手段记录下所画风景,回家后再利用照片完善作品。需要强调的是,在运用照片的时候,作者不要被动地让照片牵着走,一定要主动充分地运用自己探索的个性语言对所画对象进行艺术化处理,这样,作品的艺术质量才能有保证。风景写生作为所有美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要求因各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讲解、分析不同艺术流派的色彩语言特点,并在掌握消化其基本规律和绘制技巧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视觉客观景象的理解进行探索性的创新表现,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的表现语言。

风景写生是一种直面现实的获取与探究统一的艺术劳动。自然风光的清新气息可能会给作者带来灵感,但同时由于自然物象的直观制约以及某些细节的强烈诱惑,又为写生增添了难度,让人放不开手脚。要处理好感知与想象、真实与理想、限制与超越等关系,既要变被动为主动,同时还要保持生活中原汁原味的独特感受,这是每幅作品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是风景写生教学的核心问题。4 结束语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阶段性教学是最科学的美术教学方式。我们学习绘画,之所以是按几何体、静物、人物的顺序进行,皆因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风景写生是美术类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但由于学生前期知识的欠缺,教学课时的相对不足,导致该门课程在许多学校无法按照正常规律教学,从而造成该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影响学生对以后课程的学习。虽然教学课时不足是无法按传统方式进行教学的一个原因,当代艺术反传统写实绘画的艺术思潮也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传统与当代的辩论在学术界从来没有停息过,但对于基础美术教育来说,还是应当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因为新的观点的确能启发创作灵感,但没有传统为依托就会成为无本之源。

尽管我们处于观念意识、科学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但风景写生依然是画家们重要的创作手段,更是美术专业最基础的教学课程。风景写生的艺术魅力与教学价值不会减弱,时代将注入这个传统形式新的生机。参考文献:[1]宫六朝.水粉风景教学问答 [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7.[2]刘洋.风景写生 [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14.

手指练习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甘溯(西华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39)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本科学生在钢琴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误区,提出科学系统、具有针对性训练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手指机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关键词:钢琴教学;手指训练;教学改革;教学思路

钢琴作为一个运用范围最广、音域最宽的和声乐器,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乐器,无论学习任何音乐专业,都会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和了解钢琴。作为音乐学专业的学生,钢琴更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在四年时间里,不仅要学生通过钢琴学习了解到各个时期音乐的典型特征,更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演奏和伴奏能力。

钢琴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钢琴学习可以阶段性地进行,一旦学会了就终身受益。钢琴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探索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钢琴教学几乎所有的技术问题追溯根本上,就是手指的技术问题。如何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对手指技术进行训练?首先应该对手指技术进行系统的分类,再对不同分类进行单一的针对性训练,最后将各个类型融会贯通。1 教学现状与问题

目前的钢琴课程是由我国老一辈钢琴教育家、演奏家们耗尽毕生心血不断探索和改良,形成的一整套相当完整且高效的教学体系,在这套体系中,从初学者到演奏家都有相应的训练方法可以参考。但是在现今的高校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普遍出现了曲目求大、求难的现象,却忽视了基础的手指练习。很多学生忽视手指训练的重要性,在技术有明显缺陷的情况下,不做有针对性的手指训练就强行去弹奏一些远高于自己技术能力的曲子,这样做不仅无法完成曲目,而且稍有不慎就会对手指的肌肉和韧带造成极大的损害。2 教学改革及思路

钢琴的手指训练系统地分为指、腕、臂、身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立的作用和独特的训练方法。(1)指:十指的力量、灵敏度、速度,指尖千变万化的触键方式和控制能力,是学习钢琴的基础,演奏钢琴最核心的动作体现在指尖与琴键接触瞬间的状态变化。因此,训练指尖触键方式的无穷变化是产生不同声音的基础。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手指问题的核心关键就是手指独立性很差,从而造成学生弹琴拖泥带水、音色含糊不清、层次感差、提速困难等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赵晓生教授总结了4种类型的练习方法:五指类、音阶类、琶音类、特种高级练习。这4类练习大致包括手指范围内必须解决的主要技术课题。集中的、大量的手指技术训练,在一定阶段能使学生的手指功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质的飞跃。而手指的触键方式则是音色控制的关键,不同的触键方式以及触键位置直接影响音色明暗。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如何通过指尖来控制音色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通过让学生弹奏复调类的曲子来学习如何通过音色控制来对比突出声部的层次感,如何通过指尖的触键既让各个声部的音色充满个性,又使几个声部的音色充满融合性。(2)腕:手腕是连接指尖和大臂的桥梁,是大臂向指尖输送力量的必经通道,所以手腕的状态不是固定的松弛或坚挺,而是跟随乐曲的需要随时调整。在任何情况下,手腕都不能疲软或紧张。对于手腕的基础训练,可以分为:左右动作、上下动作、周旋动作。手腕是钢琴演奏中最重要的调节点,它协调着大臂的力量和指尖的触键,乐曲的音色控制、强弱对比除了需要手指的控制之外,更多的是靠手腕的带动和推动。但是手腕也不能随意乱动,不能有多余的动作,我常常向学生强调,我们是在演奏曲子,而不是在跳舞。手腕动作应该是简单、高效,不应影响指尖的触键,手腕动作对于演奏应该是发挥“带动”“辅助”和“传力”的作用。手腕就好像是一个带阀门的万向轮,在带动手指运动的同时,还需要通过“阀门”来控制手臂传来的力量以及辅助手指做出不同的触键动作。(3)臂:手臂是整个演奏过程中力量的源泉,在音乐的连贯性、强弱控制、耐力和持久力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往的学琴过程,老师们几乎都十分重视手指的能力,大量的教科书采用大篇幅强调弹琴的姿势和手型,对于初学者过多地强调“高抬指、快下键”。虽然这种方法对于初学者手指独立性和力量的锻炼非常有益,但其“副作用”就是很容易造成手腕和手臂的紧张。而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手腕和手臂紧张的现象,仅仅是轻描淡写地让学生回去多练习吊臂来放松手腕和手臂。其实在学生完成了初学阶段,已经有了良好的用指习惯之后,我们就需要根据曲目需要,引入“重量弹奏法”。所谓“重量弹奏法”,并不是指把手臂压下去,正好相反,重量来自于肩臂的自然放松,手臂本身的重量,通过手腕传达到指尖。但如果手臂肌肉紧张,手臂自身的重量就无法发挥作用。(4)身:身体在演奏过程中,既是支撑点,又是整个力量分配的控制系统,还是各个部位的协调者。身体是支撑点,因为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重心的转移主要依靠双脚的脚跟、肩部以及腰腹部来进行支撑;控制系统就是指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把所有信息集中起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动作等信息来进行力量和重心的重新调配;而协调是指演奏的时候需要同时将注意力放在指尖、手腕、手臂、腰背、踏板这五个点上,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协调系统,便不可能完美地支配这五个看似不相关的部位。3 教材使用

对于手指练习的教材有很多,我们使用频率最高、范围最广的是《哈农》。《哈农》的练习方法并不能只局限于谱面,同一首哈农,用不同的练习方式弹奏会收到完全不同的练习结果:①高抬指快触键;②低指快触键;③手指指尖跳音;④手腕跳音;⑤肘部跳音;⑥非连音;⑦连音;⑧半触键。但由于《哈农》的练习几乎全是基于双手8度关系的练习,在双手平衡感和协调性的训练方面就略显不足,所以需要其他的手指练习作为补充。车尔尼的《车尔尼钢琴每日练习曲作品337》就能对这方面进行很好的补充。而《哈农》的手指练习多以极速弹奏为主,但对于手指间的协调性和的独立性练习却很少,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选用李斯特的《钢琴技巧练习》中的大量保持音练习进行补充。而针对《哈农》中缺少的同音换指练习、两手相向/反向的跑动练习和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技术练习,可以选用陶西格的《每日钢琴练习》和车尔尼的《车尔尼160首八小节钢琴练习曲作品821》后半段的部分曲目进行练习。4 结束语

钢琴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手指练习并不是只适用于初学者,同样适用于各个程度的练习者。据说李斯特每天都会花上四五个小时做手指练习。手指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快地适应和熟悉琴键,而且能将学生单一技术放大,通过不断的反复、变形来加深弹奏者对于该技术的记忆,通过长时间练习,将该技术由大脑记忆转化为手指的肌肉记忆。通过长时间的大量的手指练习,我们的身体会不断地储存各种不同的手指技术,当乐曲需要时,大脑只需要轻松地将相应的记忆调出,然后直接在手指上就能反映出来。因此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不能忽视手指练习,反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高效、有针对性的手指练习。参考文献:[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2]黄大岗.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美术修养”教学内容与方法初探——以西华大学为例

胡佳音(西华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39)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美术修养”公选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提出在建立和完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改变过去以美术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把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放在教学首位。主张用轻松愉悦的方式,修复和调动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感悟力,提升“美术修养”的人文精神。关键词:通识教育;审美趣味;艺术感受;实验精神;人文精神中图分类号:G642.0

2006年,国家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将“艺术导论”“美术鉴赏”等九门课程列为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在此基础之上,鼓励各高校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教育资源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2010年,西华大学在已有“美术作品鉴赏”的基础上开设了“美术修养”,课程设置为每学期16课时,学分1分,以考查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1 高校开设“美术修养”的现实意义

从现代“通识教育”的角度来讲,“美术修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单纯的美术欣赏课程涵盖的内容更广泛、更全面,除了涉及美术中视觉形式美感的修养,还包括了无限丰富的人类情感修养,是联系艺术和科学的桥梁,代表了一种不断创新、充满个性的思维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重科学技术、轻人文艺术的现象,学生对社会发展漠不关心,审美情趣淡泊,人格发展苍白,学术视野狭窄。国家教育委员会将大学“美术修养”纳入非艺术类学生教学计划的决定,目的在于修正以往教育中的偏食现象,增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知识的融合,弥补青少年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在情感体验和艺术感悟力等方面的不足。通过对各类美术常识的普及和美术现象的分析,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感悟,将美术的思考方法和创作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提供更加宽阔的知识和智慧平台,对大学生建立善良、纯真、美好的人格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高校“美术修养”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在实用主义盛行的当下,作为一门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的课程,“美术修养”有着它的尴尬与无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误区。2.1 学生和教师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规定使得更多的大学生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其中的积极意义是肯定的。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迫于学分的限制,勉强选择“美术修养”,他们上课的积极性并不高,常常将美术修养课当成自习课,或者干脆逃课。

教与学是个互动的环节,任意一方缺乏热情都会对另一方产生消极影响。“美术修养”的教学任务一般是由美术专业教师兼任,他们普遍认为选课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学生课堂上积极性不高和互动性差较大地影响了他们的上课热情。此外,任课教师在本专业的教学和创作任务繁重,因此在非专业的教学上也很难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内容大多停留在简单的知识普及和介绍,缺乏对课题内容的精细策划和准备,教改也很少有突出的学术带头人。2.2 教学内容编排不严谨,倾向专业化和理论化

作为新兴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美术修养”在课程介绍、教学大纲等教学计划建设方面都还不完善,没有形成符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理念。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依然停留在严谨的专业教学上,大多是按照中国美术史或外国美术史的线索和脉络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播,总体倾向于专业化和理论化,忽视对学生艺术感觉的引导和培养。在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衔接上随意性较大,甚至与“美术鉴赏”类课程出现撞车现象。2.3 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但是美术活动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着明确的对与错、高与低的标准,它是一个包括情绪、智能、生理、知觉、社会、审美与创造等多种因素的集合体。如果“美术修养”的考核仍然按照学生出勤状况、作业和考试成绩等常规途径进行,无疑会缩小“美术修养”的内涵和功能,开课目的也很难达到。3 高校“美术修养”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3.1 建立和完善课程体系,积极编撰与之相适应的教材、教参“美术修养”作为一门针对非专业大学生的课程,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讲什么、如何讲,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教师一般从普及美术基础知识的角度出发,讲述相关的美术原理和美术作品,教学广度和深度的随机性都很大,存在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隐患。“美术修养”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完善课程体系,处理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美术的特点和当代美术的热点,灵活地组织教学内容。

目前,市面上专门针对提高大学生美术修养的教材还较缺乏,教师在征订教材、教参时也面临着选择少的困难。我们鼓励有经验的教师投入到教材的编写工作中,为美术修养课程体系的建立提出自己的设想和思路。西华大学艺术学院正在积极筹划《美术修养》教材的编撰,并已入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选题。该书结合了多位相关任课教师的教学经验,本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大学生谈美术、谈人生的原则,从“你应该知道的美术”“你可能误会的美术”“你可能不知道的美术”三方面,还原美术带给人的从视觉到内心的愉悦。3.2 合理安排纯美术和工艺美术在教学中的分配比例

美术,按目的可分为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大类。由于“美术修养”课时较少,教师在设计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平衡好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之间的比例关系。这种平衡,不是要把众多的信息一股脑全部倒给学生,而是要合理取舍,从不同的美术样式和表现,提取其共同特征,即包含在艺术作品中的时代精神、实验精神、审美方法和审美态度等。

比如我们在讲纯美术的时候,可以通过横向比较的方式安排课程内容,合理安排中西方美术、古典与现代美术之间的教学比例,使学生从中学会欣赏和理解不同风格的美术的方法和态度,而不仅仅是对一幅作品进行知识性解读。比如讲西方立体派、抽象派美术时,可与中国文人画追求意境而忽略形象的观点进行对照;讲宋徽宗关于画院考题“踏花归来马蹄香”“深山归来何处钟”中来自视觉、嗅觉、听觉等五官感受时,可以与西方印象派等画派的作品进行比较,使学生从两个完全不同的绘画体系中体会视觉艺术的共性。美术不是孤立的,它是包括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五官的综合感受。不同的美术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审美标准和追求,但蕴含在其中的艺术感觉和心灵体会却是相通的。

此外,现代美术的内容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不能因为现代美术比较复杂就不讲。作为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如果不了解自己所处时代的美术历史,实在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现代美术代表了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开拓精神和开放包容的态度,没有这种精神和态度,我们的社会也不可能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学会用尊重和宽容的态度对待新生事物,也应当通过对现代美术的理解提升自己的创造精神,为自身的发展打开新的视野。3.3 扩大美术作品的内涵,提升“美术修养”的人文精神

美术不仅仅是视觉的艺术,其中包含了无限丰富和深沉的情感内容。一个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会无缘无故被载入美术史,它背后一定凝聚了很多复杂的因素。我们在教学中不应当局限于美术作品本身的讲解和介绍,而应当挖掘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和精神,使学生明白穿插在美术作品中的人生道理。

美术发展到现在,实验精神是始终贯穿其中的重点。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给我们最大的感动不只是《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大卫》《西斯廷天顶画》等伟大的作品,还包括他们对自身创造力和潜能的开发。他们宁愿在挑战中失败,也不愿重复地成功,因而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梵高和徐渭,孤独而诚实地完成自我;毕加索和杜尚,敢于冲破旧有观念的束缚,成为西方现代美术史上最伟大的传奇。教师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分析艺术家的成就,挖掘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苦闷、挣扎、执着、孤独、挫折甚至失败,将视觉的表象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让学生透过伟大美术作品的光环,看到蕴含在其中的属于艺术家个体生命的印证和领悟,从而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这正是美术通识教育最缺乏、也是最需要的部分,远比记住几个艺术家、几幅画更有意义。4 高校“美术修养”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4.1 改革传统的教学习惯,探讨合理的授课模式

针对通识课教学的特点,为了给学生传递更多的资讯和思想,可以考虑成立教师合作团队,充分利用团队自身的教学资源优势,统筹规划,按专题的方式设计教学内容,每个教师负责不同的专题,实行试讲制度,课前共同备课、制作课件、撰写讲义与教案,课后交流心得、共同探讨最佳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西华大学从2010年开始,就实行了这种团队式的授课模式,任课教师分担不同时段的专题教学,力求把每一次课做精做强,学生普遍认为,这种专题的方式使他们上每一次课都像在听讲座一样,新鲜度和持久度都可以得到保证。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当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同时指导他们参加摄影、画展、讲座、书法、校园文化等社会活动,使课堂内外结合,让学生真正走进美术,体会美术带来的心灵感受,更好地完成“美术修养”的任务。4.2 实行艺术感受为主、专业理论为辅的教学方式

专业理论和艺术感受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哪一部分是要分析、解说的,哪一部分是要学生用感觉去感受的,哪一部分是高屋建瓴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