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经济概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07:21:53

点击下载

作者:程延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非物质经济概论

非物质经济概论试读:

自序

人类发展自产生经济活动以来,为生存权而产生的物质经济活动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趋于完善。与此同时,产生的非物质经济活动也在不同程度地发展和完善,以推动物质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实现物质经济的最大效能。

非物质经济活动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依物质生产的条件和环境产生的、不依物质形态存在,而必须依物质条件为保障的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非物质经济活动确定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真正和谐关系和依赖关系,确定了商品经济的价值基础。只有非物质经济的有序发展、深化发展才能促进人类物质经济有序地和谐发展,才能使人类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不忘更加珍惜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环境资源。更加注意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做到与环境和谐相处,共存共生。

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就是我们这本书要阐述的非物质经济时代。所以,我们对非物质经济的关注、研究、探讨、开发和利用,是提高我们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

经济学是指人们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进行物质和非物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理论科学。而非物质经济学则是专门研究人们进行非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发展方向,指导人们有序、有利地开展非物质生产活动、提高人们的幸福生活指数的科学。

非物质经济是相对物质经济而言,它不生产人们生活所需的保障衣食住行用的物质资料,但可以使保障衣食住行用的物质资料价值最大化,效率最大化,应用最大化,享受最大化,并把人们从物质经济的过度需求中引导出来。

通俗地讲,物质经济是保障人们衣食住行用的基础经济,非物质经济是解决人们“望闻思乐美”和创造提升物质经济价值的高层次经济活动。即解决人们看什么、听什么、想什么、乐什么、怎样美。在经济价值中,它是物质经济的“魂”以及创造提升物质经济的内在价值。

物质经济活动是依赖生产资料而进行,劳动者只有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实现劳动的价值,生产出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非物质经济活动则与生产资料若即若离。既有相依性,又有独立性。当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物质经济,则要在一定范围内部分地让位于非物质经济。特别是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它的突出点在于能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最幸福、最美满。

纵观非物质经济的发展,我们看到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无不与非物质经济活动相关联。只有非物质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的物质欲望才能逐渐淡化,转而对非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越来越强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新的文化艺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纯粹的物质经济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非物质经济的强大力量给我们原有的生产生活注入了新的元素。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类将走进全新的生活天地。这对正在转型的国家经济来讲,无疑是最大的机遇。我们今天加大对非物质经济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对非物质经济的进一步深化认识和非物质经济的发展,对一个经济转型升级的国家的重要性关注,是摆在我们经济理论工作者面前的艰巨课题。

为了使人们能对“非物质经济”这一新概念、新思想有更加深刻明了的认识,使非物质经济在人类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能最大化的发挥,我和清华大学社会学院共同发起成立了“清华大学非物质经济研究中心”,借清华大学的学术力量以共同推动人类非物质经济活动有序健康的发展,为全球经济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小笔拙见,以飨读者。第1章非物质经济概述

数字化生存的和谐效应已经变得很明显了:过去泾渭分明的学科和你争我斗的企业都开始以合作取代竞争。一种前所未见的共同语诞生了,人们因此跨越国界,互相了解。今天在学校里上学的孩子,都有机会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件事情。

数字化生存所以能让我们的未来不同于现在,完全是因为它容易进入、具备流动性以及引发变迁的能力。今天,信息高速公路也许还大多是天花乱坠的宣传,但是,如果要描绘明天的话,它又太软弱无力了。数字化的未来将超越人们最大胆的预测。当孩子们霸占了全球信息资源,并且发现,只有成人需要见习执照时,我们必须在前所未有的地方,找到新的希望和尊严。——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始终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终极哲学命题,同时也是一个紧迫的、极具现实意义的命题。这三组关系贯穿于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就经济上而言,自从17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对衣食住行用的物质需求也尽可能地得到满足。依托于现代的科学技术,人类开始以大自然的征服者的身份自居,按照自身需要和生活方法来改造自然,改善生态环境。

然而,我们现有的物质经济的增长是依靠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而实现的。唯物质财富的价值取向不仅使得经济系统占据了整个社会系统的中心位置,更是以挤占和破坏更大的生态系统为代价。汽车、公路、铁路、楼房的增加,超大城市群的形成和扩张,侵蚀着湿地、荒野、森林在这个星球表面的覆盖面积,甚至淡水资源也在日益匮乏。这种物质经济的极度增长方式,伴随着全球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大潮在世界范围内的推进,将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彻底崩溃。

解决之路在何处?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根据1987年《布伦特兰报告》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人类社会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能够永续发展、安居乐业。

但是,正如《布伦特兰报告》所说的那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依然还是发展,“可持续”只是一个修饰语。同时,“发展”的内涵仍然指的是物质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只是一种减少资源损耗、减慢自然破坏速度的物质经济增长。在现有的经济活动方式和经济结构以及现有的经济增长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对自然的攫取和破坏的速度将永远超过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能力;人类的经济活动对资源的损耗总有一天会到尽头。因此,如果“可持续发展”仍是以物质经济的增长为出发点和目标,人类发展就会陷入一个困境:

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增长——物质财富增长——挤占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发展不可持续。

为了走出人类社会面临的这个困境,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对当前开展的所有经济活动予以概括分类为“物质经济”和“非物质经济”两大类。为使经济发展更具有持续性,我们必须要以“非物质经济”来取代目前以“物质经济”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非物质经济”的增长,作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样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社会与生态的和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迫切需要围绕“非物质经济”这一核心概念,发展和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发展方式和理论体系,准确指导我们重新审视面临的经济问题、生态问题,探求走出发展困境的思路和办法。例如,笔者认为,我们要把“发展”与“增长”区分开。借用经济学家赫尔曼·E.戴利的提法,“非物质经济”理论不再强调 “数量上”的增长,而是关注 “质量上”的改进。我们不再将“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增长”等同起来。在人们衣食住行用等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物质财富——或者说物质经济——可以放慢甚至不需要再增长,即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流量不再增加,取而代之的是非物质经济的增长,以满足人类社会更高层次的需求。因为,物质经济的增长是有限的,而且必须是有限的,但非物质经济的增长则是无限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定义和理解非物质经济呢?非物质经济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它与物质经济有着怎样的关系,非物质经济理论的独特视角和创新之处又在哪里?这些都是本书将要回答的系列问题。首先,我们要考察“非物质经济”的崛起和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一、后现代社会与非物质经济的崛起(一)现代性的反思

现代社会有着巨大的成就,它充分满足了人类的物质需求,也造就了人类文明史上最大规模的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同时,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让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为了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对自然资源过度依赖和开采,对生态系统进行了不可挽回的破坏和浪费;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相对应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为条件,造就了原始资本积累的血腥以及难以取代的、持续性的剥削;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文化工业”使得本应多元而灿烂的文化变得单一而庸俗。

20世纪后期,针对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全球化及不平等的问题、文化多元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界领袖、第三世界国家的革命者们以及一批后现代的理论家们开始对这些问题发难,人类历史上开始涌动着一股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反思潮,至今方兴未艾。

全球化理论家罗伯森在他的《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中说到,对文化问题的关注是当代社会学反身性(reflexivity)增强的一种体现,如果缺乏对现代性的文化自觉,那么就不会产生对文化的关注。

非物质经济的提出和现代性反思、后现代理论或者反身性等概念是密切相关的。“非物质”一词登上社会公共话语的体系始于20世纪80年代,标志性事件之一就是1985年法国著名的后现代理论家利奥塔在巴黎的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发起的一场名为“非物质”(Les Immateriaux)的展览会。利奥塔的意图是希望借此让人们警觉,并反省现代性中所塑造出来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不正常关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另一位后现代理论大家鲍德里亚也以他的“符号的政治经济学”为当前我们所正经历的时代提供了一个理论源泉。鲍德里亚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把人类带入了消费社会,而消费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对符号价值的痴迷。我们不妨把这看成是非物质经济的多种表现形式之一。他认为,符号价值的进一步发展,将要取代物理价值在整个经济和社会系统中的主导地位。“符号和编码繁衍并产生了其他的符号和新的符号机器。技术因此在这个故事中取代了资本,符号制造术(semiurgy)——即形象、信息、符号的繁衍——遮盖了生产。”这一论断对非物质经济的意义在于,它指出了未来经济活动中“非物质经济”(即符号价值)的重要性。它预示着,在后工业时代,符号价值将取代物质财富,成为社会分层的标准;人们对符号产品的向往和消费,将使非物质经济成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心所在。(二)技术的可实现性

除了以上哲学层面的思考外,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深切体会到,这个世界已经被“符号”所覆盖了。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正革命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为非物质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可实现性。

尼葛洛庞帝在20世纪90年代就预言道:“今天,信息高速公路也许还大多是天花乱坠的宣传,但是,如果要描绘明天的话,它又太软弱无力了。”现实的发展印证了他的洞见和判断。世界各地的人、物、信息,除了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这一纽带而连接在一起外,“数字化”或者说“信息”已经成为了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高速公路的畅想在 “云计算”等新概念面前,的确已成明日黄花。

正如曼纽尔·卡斯特在其巨著“信息时代三部曲”第一卷《网络社会的崛起》中说得那样,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步瓦解现代社会中已有的制度和结构。网络社会是一个历史趋势,主要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进程都将围绕着网络展开。网络构成了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的内在逻辑主导了生产、生活、权力、文化等重要社会活动。

我们可以看到,与工业革命以及之前其他所有的技术革命不同,信息革命更加具有“革命性”:它不再依托于自然界的资源和能源,而是将信息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基本元素。信息产业作为非物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整个非物质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三)非物质经济的定义

那么,什么是“非物质经济”呢?我们应该怎样来定义这个概念呢?笔者认为,“非物质经济”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以消耗物质资源为主的价值再创造活动。其成果运用到物质经济活动中,将大大提高后者的价值。一般而言,物质经济主要解决的是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需求,非物质经济着重解决的是人们在“望闻思乐美”等精神层面的追求。从产业部门来看,非物质经济主要体现在文化、旅游、体育、新闻出版、科技、信息、网络、电商、展览、品牌、金融、艺术、医疗、教育服务等众多领域。由于“非物质经济”是相对 “物质经济”这一概念提出的,笔者在定义“非物质经济”时,也是以“物质经济”为参照点的。下面笔者简单说明一下我们在做出这个定义时的一些考虑。

对非物质经济概念的定义和概括,首先得从对人本身的认识说起。人是世界上唯一的文化动物(cultural animal),即能够制造和使用符号的动物(symbolic animal)。人类学家告诉了我们:一切的文化,除了物质形式的以外,都是以符号的形式而存在的。

如前所述,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分析也是从人类学研究的视野和方法中衍生出来的。正是早期人类学对异民族的文化符号和文化现象——纹身、图腾、面具、祭祀、仪式——的关注,启发了鲍德里亚对于现代消费社会中人们对消费图腾的崇拜研究。

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布迪厄将“资本”的表现形式分为三类: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在他看来,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资本之外,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是看不见的,都是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的。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一个关于非物质经济的理论体系应该深入研究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要定义“非物质经济”,就不能不涉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非物质化”概念(Dematerialization)。“非物质化”指的是工业产品所用原材料的重量逐渐减少的趋势。针对物质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从可持续性的角度来说,非物质经济是以实现“无资源消费”的繁荣为目标的;“非物质”并非完全不使用任何物质及能源,而是指试图实现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和能源的高附加值、高福利经济。“非物质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强调的是从物质转向非物质的趋势。在这里,“非物质经济”是依附于“物质经济”的一种优化模式。在笔者看来,这种看法似乎低估了“非物质经济”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

非物质经济区别于物质经济的另一个方面,是非物质经济提供的不是真正意义的 “产品”,而是产品带给人们的“服务”。“产品”只是提供“服务”的终端(service delivery machine),“服务”才是核心所在。因此,非物质经济除了大幅度提高物质经济的附加值之外,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超越对物质的需要和依赖。从这个意义上讲,非物质经济也是生产和消费精神价值的经济活动。

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世界银行、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等国际组织尽管还没有对非物质经济给出过确切的定义,但这些机构使用的一些相关概念对我们定义和理解“非物质经济”是有借鉴意义的。例如,世界银行的“服务类行业”的定义,就与非物质经济分布的产业部门相关。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司发布的《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修订本第3版)》(ISIC/Rev3)第50—99类即是服务类行业,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运输、政府、金融、专业和个人服务等。具体内容如表1-1所示。表1-1 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第3版)第50-99类

OECD则对“知识经济”进行了定义:知识经济指的是在发达经济体的发展过程中,更加趋向于依赖知识、信息和技术水平来满足日益增加的商业和公共服务需求。这与我们对“非物质经济”的理解不谋而合。

除此之外,传媒界的学者提出了“意义经济”的概念。指出人们消费的不只是文化产品里传递的信息,而是信息里所包含的内容、文化和意义。因此,文化产品是一种意义产品,是一种“意义经济”。“意义”概括起来说,就是人对自然或社会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包括意向、意思、意图、认识、知识、价值、观念等等,都包括在意义的范畴之中。

符号、服务、知识、意义,非物质经济的内涵不可谓不广。因此,《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认为“非物质经济”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符号经济等表述的统称:包括信息、数据、形象和意象以及态度、价值标准和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在这里,符号价值是商品的信息价值,卡尼曼称其为体验效用。

我们看到,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传统经济学家只承认商品具有二重属性,对以“信息、体验、符号”为特征的这第三重属性由于环境和时代的限制,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虽然商品的象征价值一直存在,但是只是到了当代消费社会中,这种符号价值才被全面开发和受到关注。可见,非物质经济是物质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才被认识的产物。因此,对非物质经济予以足够的重视和研究,也是时代的召唤。二、不同时期的非物质经济表现

我们认为,非物质经济是建立在物质经济基础之上的;是依附于物质经济而存在和发展,而且非物质经济从人类社会诞生起就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非物质经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和发展历程进行一番梳理。

麦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奥·奈格里在其《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书中将中世纪以来的经济文化范式变迁分为三个阶段:17世纪前、17~20世纪、20世纪后期至今(见表1-2)。表1-2 中世纪以来的经济文化范式变迁

可以看出,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为切割点,按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宏观理想社会形态进行划分的。这种分类的方法无疑可以给我们对不同阶段的非物质经济表现形式提供借鉴和宏观社会背景。

按照麦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奥·奈格里的划分,笔者也同样将非物质经济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17世纪前、17~20世纪、20世纪后期至今。

具体来说,17世纪前,非物质经济主要表现为基于人类与生俱来的文化和精神需求的经济活动,比如文学、艺术等。到了第二个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人类开始逐步进入现代社会。伴随着这一进程,非物质经济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的非物质经济主要体现为两种具体的形式:品牌经济和文化产业经济。

品牌经济指的是人们在物质经济的基础上,以品牌为主要载体对物质经济符号化,对其赋予独特的意义。品牌经济的产生是人们对于千篇一律的工业产品的反抗,是第一次大规模地对“文化意义”的追求;非物质经济在这一阶段的另一个具体表现形式是文化产业经济的繁荣。“文化”、“知识”不再仅仅是附着在物质产品之上的用于消费的一个差异性“符号”,而是直接成为了消费对象。例如,传媒业、教育培训业、咨询服务业、金融业。詹姆逊对文化产业有着非常精彩的论述,他写道:“非物质劳动的产品是人们智力、文化、感情的凝聚,从而使文化和经济趋于一体化。一方面,文化融入经济之中,文化、意识直接地变成了产品,如娱乐业、出版业、媒体影视等,出现了所谓的文化产业。另一方面,经济融入文化之中,商品生产包含着诸多文化意蕴,吸引消费者的不仅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且是产品的形象、品牌和美感。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形象社会,一个以审美方式为外表的符号消费的社会。”

非物质经济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后期至今。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非物质经济超越了相对具象的“文化”、“知识”的范畴,进入了相对虚拟的“信息”时代。信息和网络不仅仅是消费的对象,而且是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方式。对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非物质经济中的重要性,我们在本文的其他章节还将有具体的阐述。三、非物质经济关键词

在对“非物质经济”这一概念进行定义之后,我们从价值观念、体现形式和组织方式等维度解析与“非物质经济”相关的一些关键词。(一)观念思潮:多元文化主义、可持续发展1.多元文化主义

文化多元并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现象。早在古代埃及和罗马,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就和睦地相处于同一个社会。在前现代时期,一些社会甚至在法律上承认不同宗教的存在,并想方设法调和宗教派别之间的冲突。然而,文化多元并不等同于多元文化主义,前者主要是对一种现象的描述,后者则是一种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如果说文化多元描述的是不同文化的共存,多元文化主义则不仅接受不同文化的共存,而且还承认不同文化的差异,并平等对待它们。即使在今天,多元文化主义还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理论。

多元文化主义对经济的影响也是明显的。20世纪6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女权运动以及生态运动的广泛兴起,极大地挑战了以福特主义为特征的规训体制,提出了构建新的生产范式和体验新的生活方式的要求。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规训体制不再能成功地容纳年轻人的需求和愿望,他们拒绝工厂社会式的令人窒息的重复,开拓了具有流动和弹性的新型劳动方式以及新的生活方式。掌握知识的新型大学生更是拒绝这种单调的、毫无创造性的规训劳动,他们希望在知识和智力的基础上构建新的、体现主体独立价值的劳动模式。而女权主义者则拒绝父权的控制和结婚成家、生儿育女的传统生活模式,希望提升传统的妇女工作的社会价值。生态运动则对忽视生态环境代价而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传统生产模式大加挞伐。在这些以多元文化主义为共同理论基础的社会运动的推动下,大众对社会生产和新型主体生产的价值的重新评估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化。这为我们认识和关注“非物质经济”建立了有利的社会思想环境。2.可持续发展

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自然能源、原材料和一些农产品价格的陡然上升,极大地增加了生产成本,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靠能源消耗来推动经济增长的生产模式遭到巨大冲击,日益难以为继,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增加知识和技术的含量,同时减少能源、资源在生产结构中的重要性。

由于可持续发展涉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所以,由于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也就不同。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侧重自然方面。“持续性”一词首先是由生态学家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意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序间的平衡。1991年11月,国际生态学联合会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其含义为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2)侧重社会方面。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并提出了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九条基本原则。(3)侧重经济方面。爱德华·B.巴比尔在其著作《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皮尔斯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今天的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当发展能够保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的福利减少”。(4)侧重科技方面。斯帕思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封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二)表现形式:文化产业、信息产业1.文化产业

与科技、金融、艺术、医疗、教育等领域并列,文化产业是非物质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这一术语产生于20世纪初。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中国文化部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分开定义的。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004年,中国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所以,中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是文化娱乐的集合,区别于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文化事业。

尽管文化产业在不同社会里的表现方式可能不同,但文化产品的精神性、娱乐性等基本特征是相同的。简言之,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2.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指的是将信息转变为商品的行业,它不但包括软件、数据库、各种无线通信服务和在线信息服务,还包括了传统的报纸、书刊、电影和音像产品的出版。今天的信息产业的概念,是在知识产业研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最早提出与信息产业相类似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兹·马克卢普。他在1962年出版的《美国的知识和分配》一书,首次提出了完整的知识产业的概念,分析了知识生产和分配的经济特征及经济规律,阐明了知识产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尽管马克卢普没有明确使用信息产业一词,并且在所界定的范围上与现行的信息产业有所出入,但基本上反映了信息产业的主要特征。

到了197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马克·波拉特在马克卢普对信息产业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题为《信息经济:定义与测算》的9卷本内部报告,把知识产业引申为信息产业,并首创了四分法,为信息产业结构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方法。他把社会经济划分为了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四大类。(三)组织方式:全球化、网络化1.全球化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社会的基本特征。全球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从物质形态来看,全球化是指货物、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态。物质形体的全球化促进了非物质形态的全球化,产生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促进了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2.网络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带来组织方式网络化的首要技术因素,而非物质的劳动改变了工作的条件,使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工厂和家庭之间的区分越来越不明显。在工业社会中,生产几乎完全是在工厂里进行的。“在通往信息经济的道路上,流水线已被作为生产的组织模式的网络所代替,在每一个生产地点和众多生产地点之中改造了合作和通讯的方式。”非物质劳动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所追求的是一种创意、信息、情感、文化,这就使得它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打破国家与地区之间的限制,使生产变得个人化、分散化。四、本书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笔者撰写此书,旨在对非物质经济的概念和理论进行初步的介绍和梳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笔者希望集前人研究之大成,在多个学科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非物质经济”的定义。即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以消耗物质资源为主的价值再创造活动。其成果运用到物质经济活动中,会大大提高后者的价值。非物质经济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符号经济等表述的统称,包括信息、数据、形象和意象以及态度、价值标准和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非物质经济是相对物质经济而言的,它不生产人们生活所需的保障“衣食住行用”的物质资料,但可以使保障“衣食住行用”的物质资料价值最大化、效率最大化、应用最大化、享受最大化。物质经济活动是依赖生产资料而进行,劳动者只有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实现劳动的价值,生产出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而非物质经济活动则与生产资料若即若离。既有相依性,又有独立性。当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物质经济,则要在一定范围让位于非物质经济。通俗地讲,物质经济是保障人们“衣食住行用”的基础经济,非物质经济是解决人们“望闻思乐美”和创造提升物质经济价值的高层次经济活动。即解决人们看什么、听什么、想什么、乐什么、美什么,能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幸福、更美满。

其次,本书将从哲学理念的角度重新阐述“天人合一”这一观念在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作用。这里所指的“天人合一”理念,更多的是对工业社会中极端的“人本主义”的批判。“天人合一”的思想要求人类既不能做自然的奴隶,又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在处理与自然的观念上,应努力使人类社会各方面的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协调一致,维护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性。这是发展“非物质经济”的核心问题,这也是对“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思想的进一步解读:发展强调的是“质”的提高,而不仅仅是“量”的增长。

最后,建立和发展一套围绕“非物质经济”而产生的“非物质经济理论”,对完善和修正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指导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紧迫而重大的意义。笔者认为,以开发和攫取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物质经济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此,物质经济的增长是“有限的增长”;而以知识、信息、创意、文化为基础的非物质经济的增长则是无限的。同时,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对以物质经济为主的经济活动的研究之上的;与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不相符。如果说传统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科学。而“非物质经济学”则是专门研究人们进行非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发展方向,指导人们有序、有利地开展非物质生产活动,并可有效地保护现有资源,使现有资源效用最大化,以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社会。

探索和建立一个完善的、成体系的非物质经济理论,有利于我们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发展模式。非物质经济尊重知识、尊重经验,这对于进一步发挥老年人的价值,使老年人尽其所能,应对进一步到来的老龄化社会也是非常有裨益的。在非物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我们不再把焦点局限在物质经济的生产和消费上,而把非物质经济作为未来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发展方向。根据笔者的分析和推算,未来的经济体系中大约有95%的经济总量属于非物质经济范围,而只有5%的经济是物质经济。

纵观非物质经济的发展,我们看到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无不与非物质经济活动相连。只有非物质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的物质欲望才能逐渐淡化,转而对非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越来越强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新的文化艺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纯粹的物质经济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非物质经济的强大力量给我们原有的生产生活注入了新的元素。社会群体更多的享受是依赖非物质经济带来的产品。五、小结及本书结构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类将走进全新的生活天地。这对正在转型中的国家经济来讲,无疑是最大的机遇。我们今天加大对非物质经济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对非物质经济的进一步深化认识和非物质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毫无疑问,建立非物质经济的理论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课题。本书作为对这个课题的一项探索性、概论性的著作,将包括以下十一章的内容:

第1章是对非物质经济的概述。对非物质经济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提出了非物质经济的技术、文化和社会基础。第2章讨论非物质经济与物质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对非物质经济和物质经济这两种经济形态的系统比较。第3章回顾了非物质经济的发展历程,提供了若干国家非物质经济发展的案例。第4章探讨了非物质经济理论的哲学基础以及非物质经济背后所蕴藏着的价值观。第5章从辩证统一的角度,讨论了非物质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理论的相通与促进。第6章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阐述了非物质经济理论对物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第7章,我们进一步指出了非物质经济理论研究的现实性、迫切性。第8章论述了非物质经济和物质经济的差异。第9章论述了非物质经济的特性,从非物质经济的内在本质上揭示了它发展的特性规律。并在第10章中阐述了非物质经济的战略使命。第11章以“真正的绿色经济”为题对本书进行总结。并结合中国的现状,探讨了发展“绿色经济”的条件和途径。第2章非物质经济与物质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维多利亚时代的批评家马修·阿诺德曾经这样描述过灵魂的焦灼状态:“在两个世界之间仿徨,一个已经死了,另一个还未诞生。”中国目前的情况正是这样,旧的时代正像一件衣服似的渐渐变旧,而新的时代、新的文明(包括政治文明)、新的规范与生活方式尚在形成之中。

每个爱思考的人都会时常思考这样一个基本问题:“生命的目的何在?”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心工作一直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在经济已经高速增长了30年的现在,或许是到了赋予这个口号与时俱进的新内涵的时候了。改革开放之初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比于“以阶级斗争为纲”是伟大的进步,但是在实践中慢慢变成了“以GDP为中心”和“以GDP增长为考核干部政绩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也变成了“经济增长是硬道理”,唯物质经济增长的理论指导下出现了各种现实矛盾和事与愿违的偏差。

在现阶段,确实已经到了除了关注人民基础保障的“衣食住行用”基本需求的物质经济增长外,逐步开始关注到人们望、闻、思、乐、美等更高需求的非物质需求的时候了。一、物质经济定义

我们借用美国企业家保罗·霍肯在他的《下一代经济》一书中对“物质经济”所下的定义。作者认为“物质经济”是以廉价原料、资源、能源(特别是矿物燃料)作为发展支柱的经济。“物质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机械化程度不断扩大,劳动分工不断专业化,掠夺性地耗用大量自然资源。物质经济是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基本需要的经济,是以耗费物质资源为主要劳动对象的经济。体力劳动者是劳动者的主体,物质财富则是财富的主要表现形式。

物质经济活动是依赖生产资料而进行,劳动者只有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实现劳动的价值,生产出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农业经济是以动植物、土地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工业经济是物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土地、劳动(体力劳动)是农业经济的主要劳动资源;资源(物质资源,主要是无生命物质资源)、资本(资本的背后仍然是物质资源)则是工业经济的主要劳动资源。

物质经济的主要特征有:物质资源是主要的劳动资源,整个物质经济以物质为中心,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管理皆以“物”为主;物质产业是基本产业,社会生产主要是物质生产,其主要任务是生产物质产品,满足人民“衣食住行用”等物质消费的需要;体力是人类的主要劳动力,人类在生产中的劳动力支付以体力为主,体力是人体肌肉收缩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改变物体外形和状态的力量,体力是人所具有的物质性的劳动能力。

物质经济具有资料性、稀缺性、独占性(或称排他性)以及消耗性的特征。二、非物质经济与物质经济的区别

针对物质经济的资源性、稀缺性、独占性以及消耗性等特点,下面将从核心生产要素、生产组织方式以及自由贸易与全球化等三个方面,探讨非物质经济与物质经济的区别。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到物质经济在当今世界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局限性,理解非物质经济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对物质经济的缺陷、瓶颈进行弥补突破,探讨更加有利于人类福祉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核心生产要素

笔者认为,物质经济的生产函数只考虑劳动和资本的稀缺性,而非物质经济同时考虑环境因素等的稀缺性。

物质经济活动是依赖生产资料而进行,劳动者只有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实现劳动的价值,生产出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物质经济的经济范式是数量性扩展(增长),是一种物理性的增长。其生产函数主要是生产过程实现的投入品与最终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假定产出为Q, 两种投入品为劳动L和资本K, 生产函数表达为:Q=F(K, L)。

在物质经济里面,生产函数只是考虑劳动和资本的稀缺性,而不考虑生态环境的稀缺性。产出主要是物质性的增长,没有考虑包括信息经济产出、品牌经济产出、符号经济产出、幸福指数等效益。而我们所强调的非物质经济,不单纯考虑产出的物质性增长,还考虑知识经济产出、信息经济产出、品牌经济产出、符号经济产出、服务经济产出、计量经济产出、幸福经济产出等更为丰富的内涵。

传统物质经济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以及分析前提是把经济看作不依赖外部环境的孤立系统,认为产出是可以无限制增长的。而我们认为,非物质经济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及分析前提则强调经济只是更大的有限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宏观经济的数量性增长是有规模的,而不是无限的。

在工业经济社会的开始,当人造资本是稀缺的限制性因素的时候,追求经济子系统的数量性增长是合理的。但是,随着经济子系统的增长,当整个生态系统从一个“空的世界”转变为一个“满的世界”的时候,当自然环境所提供的资本替代人造资本成为稀缺的限制性因素的时候,经济子系统就需要从关注“量”的增长,转换为提高“质”的发展。经济发达国家首先需要为非物质经济的发展做出努力;作为发展中国家,则是要利用好后发优势,在“唯物质经济论”发展观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之前,认识到发展非物质经济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及时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二)生产组织方式

物质经济的发展没有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考虑进成本,工业革命之前尚能和生态系统保持一定程度的均衡。但在工业革命之后,整个社会的生产组织方式与整个生态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们所倡导的“非物质经济”,重视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强调以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物质经济理论中,稀缺的是劳动力和资本,整个生态系统作为外在条件,没有进入生产成本的考量之中。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人类活动总体上是与生存的生态系统相协调的。人类的主体居住在农村,以耕种农田为主。土地是财富的基本来源,马和其他牲畜为主要动力,风车、帆船和水车作为补充动力,为耕种、碾磨、开采和交通提供了大部分“能源”。除了一些矿业和渔业之外,财富几乎全部来源于土地。

然而,自从18世纪末以来,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技术、财富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人类社会(尤其是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物质经济理论中,国家财富的增长是通过对自然资本禀赋的开采和耗竭而实现的。这不仅包括化石燃料,还包括森林、渔业、良田和矿产资源。对于像化石燃料这样的某些物质资源,技术的进步尚且能够提供可行的替代物——例如,光电电力(PV)和太阳氢。一些稀有元素,如黄铜和锡,其用途也可以被玻璃和铝之类的非稀缺元素替代。但自然赋予的其他一些资源,特别是表层土、清洁水、新鲜空气、宜人气候和生物圈,是不能通过技术替代的。因此,自然资源的可替代性是有限的。尽管技术进步使自然资源的发现、开采、处理和利用的效率得以提高,但从长期来看,资源可获得性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物质经济增长的需求。物质经济的增长与支撑它所需的自然资源之间是严重失衡的。

相应的,非物质经济的生产组织方式强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强调在不损害未来生态系统支持人类需求能力的基础上,满足当代人需求的经济增长。非物质经济的增长模式强调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资本损耗,通过挖掘和利用非物质经济要素,促进比如符号经济、品牌经济、文化经济、服务经济等部门的增长。在以有限的资源满足物质生产的前提下,通过发展非物质经济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感。

非物质经济的发展旨在满足文化、审美、精神层面的需求以及提升物质经济的价值和使用效率,而不是参与类似军备竞赛式的物质GDP的比拼。非物质经济改变了整个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不仅实现了资源节约,又能对经济资源实行重新整合和配置,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使人类以相对更少的物质资源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专栏2-1 由征服性技术向调适性技术转变

所谓征服性技术就是追求日益强大的征服力和控制力的技术,例如,我们制造越来越大的挖土机,控制规模越来越大的自然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还只能在三门峡上建电站,到了20世纪90年代,就可以在三峡上建电站,这表明我们的征服力越来越大。在医疗领域,制造越来越强的抗菌素,也是征服性技术的例子。

我们的技术必须放弃对越来越强的征服力的追求,转向追求调适性的技术,研究经济系统如何更好地与生态系统相协调,人类的经济活动如何能不破坏生态系统。比如,消灭害虫的时候,不是研制毒性越来越强的杀虫剂,而是利用天敌来遏制“害虫”的种群。

资料来源:(英)阿瑟·刘易斯著,周师铭、沈丙杰、沈伯根译:《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三)自由贸易与全球化

物质经济通过全球性的自由贸易加剧了贫富差距,非物质经济则更加强调从内部入手发展国内生产。物质经济使得发展中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物质财富的增长,非物质经济则强调发展中国家要利用后发优势寻求可持续全面发展。

大部分的经济学家,受到以物质经济为基础而建构起来的经济学理论的影响,都同意两个观点:(1)经济增长——通常以GDP来衡量物质性增长——是非常好的事情;(2)通过自由贸易达成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无可争辩的——因为它有利于竞争、使产品更加便宜,并促进了GDP的增长。可正是基于这些经济学原则的经济社会政策及生产组织方式,不仅在不断地削弱地球供养生命的能力,并且发达国家通过世界分工体系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物质经济生产,占据以非物质经济(符号、品牌、文化、概念、技术等)为主的产业链的高端,来剥削仍然停留在物质经济“温床”中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发展中国家名义上获得了物质经济的增长,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大。物质经济与非物质经济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不均衡分布,产生了“马太效应”,即富国更富有,穷国更贫穷。

非物质经济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拒绝以自由贸易、自由资本流动和出口导向为内容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思想,走向更加国家化的定位——即以内部市场为首选发展国内生产,只有在明显高效率的情况下参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应该把物质经济和非物质经济一起抓,要考虑非物质参数(技术、偏好、收入分配等),要有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文化传承,利用后发优势,在人民生活福祉上追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凯恩斯曾经说过,“我支持使国家之间的经济纠纷最小化而不是最大化的人。思想、知识、艺术、热情、旅游本质上应该国际化。但对于物品的制造,只要合理且方便,就应国家化,而且首要的是应该使金融基本上国家化。”专栏2-2 金融与信用卡

人类近代史的多次重大变革都是由金融家推动的,其变化的动因都隐藏在金融信贷活动的秘密之中。

1901年,埃德温·莱夫勒在其小说中写道:“现在,股票操纵者们诞生了,这是自发的而非他人之工。他们的技巧极其复杂……这要求操纵者具有无比的魄力和判断力、理解股票市场的技术条件、具有非凡的独创性和敏锐的思维能力、绝对了解人性、仔细研究赌博这个奇怪的心理现象、长期与华尔街公众相处并熟悉美国人奇妙的想像力;此外,还必须彻底了解所需雇佣的形形色色的经纪人,他们的能力、缺点、个人品质以及他们的价码。”

这本一百多年前的小说中的描述,放在今天,仍然可以用来非常贴切地形容华尔街上的那些金融家。而这里所要说的,正是在物质经济的弊端之下,非物质经济中的金融信贷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金融家通过形形色色的金融信贷工具对人类历史中的重大变革产生影响。透过漫长的人类文明演化史,我们惊讶地发现,从生产方式的重大跃升、意义深远的战争,到王权的更替、大国的兴衰和财富的神话,金融家常常是幕后的推手。

华尔街(Wall Street)这个闪耀全球的名字令很多人都心驰神往。它是世界的金融中心,是金钱和财富的代名词。在这里,金钱与理想完美结合,财富与梦想交相辉映。在美国成长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几乎每一次重大的变革事件华尔街都参与其中,甚至可以说,华尔街的成长发展史几乎浓缩了美国历史的全部过程。

信用卡越来越被人所喜爱,也是非物质经济发挥作用和创造价值的一个典例。南希·谢泼德森在其《信用卡美国》中说,“如今,一个人的信用卡被注销的后果就像中世纪的人被教会开除了教籍。”信用卡一方面作为一个集金融业务与电脑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物,是一种便捷的支付工具;另一方面,信用卡还可以作为理财工具,充分发挥理财的功能。信用卡业务的开展对于促进经济的流通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通过给人们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和财富,也提高了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受。三、非物质经济与物质经济的联系(一)产业链的低端与高端

物质经济和非物质经济分别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和高端,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提升了前者的价值空间。物质经济从根本上讲,满足的是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需要,即维持生命总体的存在需要;而非物质经济满足的是人们的望、闻、思、乐、美等精神需要。物质经济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具有先行性和基础性;非物质经济处在产业链的高端,通过知识、科学技术在物质经济生产过程的渗透,对物质经济进行增值和提升。

恩格斯在悼念马克思逝世时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一个简单的事实:人们首先必须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生存需求,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所以,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便成为基础,人民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致宗教观点,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世纪80年代末,法国思想家布迪厄在他的《资本的形式》里论述了“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当代社会的功能及其转换规则问题。他特别提到,与“经济资本”相比,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更多是以 “非物质的形式”存在的。非物质形式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也可以被看作是“象征资本”。

物质经济的历史局限性在现代工业经济中表现得非常充分,主要表现为物质资源的高消耗、生态环境的高污染和物质生产的边际效益递减等。在世界体系的产业分工上,发达国家更注重非物质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只能以牺牲环境和低价劳动力为代价发展物质经济,前者对后者存在着实质上的剥削关系。专栏2-3 反思自由贸易全球化

1.自由贸易使得贸易国产生依赖性和职业选择范围缩小,追求物质经济的同时不能更好的发挥非物质经济的乘数效应;物质经济之外也应该考虑社会福利和幸福经济。

专业化和自由贸易会使一个社会的独立性降低,并削弱了其独立的生存能力。专业化后,一个国家不能再自由地选择是否贸易,如果没有小心地保持某些基本要素的自给自足,在谈判中会很被动。

在全球性的专业分工体系下,一个社会中人们职业选择范围的缩小很少当作牺牲掉的福利成本,尽管它非常重要。大部分人的快乐不仅取决于怎样去消费,同样也取决于他们怎样谋生。

例如,像乌拉圭这个国家,它在牛羊畜牧业上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如果严格按照专业化和国际贸易的原则,乌拉圭人只有两种职业可以选择:做牛仔或牧羊人。然而,为了维持一个国家共同体,乌拉圭人意识到除了需要基本的农业和工业之外,还需要他们自己的法律、金融、医疗、保险和教育服务。即使蒙受一些效率上的损失,这种多样性对于乌拉圭是很有必要的。从个人角度来看,职业选择范围的增加也应该被算作福利的增加。甚至对于牛仔和牧羊人来说,他们的生活也会因为有其他的选择以及能与不同职业的同胞交流而变得丰富起来。因此,乌拉圭人要组建自己的交响乐团,虽然从成本收益上计算,他们完全可以靠羊毛、羊肉和皮革的出口,邀请最好的交响音乐团来演出。问题的关键是,在只关注物质经济的概念框架里,缺乏衡量福利的一个社会尺度。非物质经济的提出,也是对这个问题的反思。

2.自由贸易的低标准竞争导致的成本外部化,充分显示了物质经济的弊端;非物质经济对于经济和社会福利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由贸易导致的竞争加剧确实带来了更便宜的产品。——但使得产品更便宜有两种途径:提高实际效率,或仅仅使成本外部化。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都有使成本外部化的动机。在一个国家内部,可以用法律和制度来惩戒生产成本外部化的行为。在国际上这类法律则较少,并且每个国家的法律及执法强度都不尽相同。由于较低的标准意味着较低的成本和价格,发展中国家对外资的竞争则促使了低标准(即成本外部化)的产生,从而使建立在高标准基础上的贸易共同体变得不可维持。例如,一个禁止使用童工的经济体很难与一个允许使用童工的经济体进行公平竞争。它或者降低标准使用童工,或者因为不得不与国外的童工竞争而导致破产。

国际社会做了很多努力,确保一些成本的内部化,例如工作场所的安全、最低工资、福利方案、社会保障、工作时间、童工的废除、医疗保险、污染控制、事故责任等。但由此产生的困境是,这些社会和环境措施使成本增加,抵挡不住来自采用低标准国家的竞争。结果是世界大部分的生产都转移到那些使用最低标准的国家。这些国家的贸易出口额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我们看到,很多产业根本不是往全球最有效率的地方在转移!

3.作为限制性要素的自然资本:自然资源成为人类冲突之源。

渔业的发展受自然资本即鱼的生育数量所限,而非人造资本渔船的限制。实际上很多渔船都是闲置的。那些自然资本有限的国家因此在全球寻找现存的、需要的自然资本;他们同那些发展程度较低、并愿意提供自然资本的国家做贸易。贸易使得一些国家通过从其他国家进口自然资本从而超越了它本身的地理承载能力而发展。个别国家的这种趋势将导致世界经济以超过它与生态系统相适应的规模发展。因为贸易的初衷是减轻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造成的环境约束,它产生了一个幻觉:以为更多的贸易会进一步减轻这种约束。

自由贸易还导致了生产利润与环境成本之间越来越大的地理分离,使两者的比较更加困难,从而很容易破坏两者之间的平衡。此外,由于贸易促使企业不断合并,每个国家所面临的严峻的环境约束将更具全球性和并发性。

无论在世界何处,通过将资源的储备和吸收的能力转移到需要的地方,自由贸易将会使流通量不断增长,并付出环境不断恶化的代价。它将大大削弱本地社区对当地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可控性。因为自由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