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的小情绪(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07:51:47

点击下载

作者:杨俐容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读懂孩子的小情绪

读懂孩子的小情绪试读:

版权信息

书名:读懂孩子的小情绪

作者:杨俐容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月

ISBN:9787545552812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推荐序Ⅰ读懂孩子的情绪话,家庭和睦,孩子的未来更美好文/专业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医生 谌立中

从事临床精神医疗工作数十年,无论是各类型精神疾病还是心理社会适应问题,都是我非常关心的议题。近年来,为了改善全社会的精神健康问题,我除了持续从事临床精神医疗工作,更将心力延展到公共部门的精神健康单位,着手于精神健康制度与政策方面的推动,希望能让这个社会更幸福。

值得称赞的是,在临床与公共部门服务的过程中,这些有精神健康问题困扰的个案,在精神医疗网络的协助下,获得了有效改善。然而,源源不断冒出的临床个案却令我忧心,这种情况使得精神医疗工作人员长期处在疲于奔命的状态,这也是目前临床精神医疗很大的困境之一。因此,如果能在精神健康问题出现之前,减少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危险因子,或是降低危险因子的影响,对全民的精神健康必然有相当大的助益。

事实上,无论从临床方面还是在研究资料中,都可以发现,孩子情绪与压力的妥善协调,是精神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而情绪与压力协调的学习,和家庭中的照顾者有很大的关系。孩子通过与照顾者的良性互动,其心理情绪可以得到妥善的照顾。父母关注孩子情绪的教养,可以帮助孩子进行良好的情绪疏导。

俐容老师这本书整理了11类常见的孩子情绪行为表现问题,并且通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解析,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教养策略,更提醒父母,哪些做法会产生不良影响,帮助父母避开教养“雷区”。本书同时兼具专业性与生活化,与本人多年研究的关于精神健康的预防概念不谋而合。从预防的角度,可以帮助父母在面对孩子的坏情绪时轻松疏导,使孩子的心理更健康。

因此,从精神健康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而对同样身为父亲的我来说,这又是一本对亲子教育帮助很大的书。不论您过去怎么做,现在怎么苦,我诚挚推荐,也希望您细心体验,读懂孩子的小情绪,让孩子的未来更快乐,让家庭氛围更美好。推荐序II一本帮助父母、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情绪教养参考书文/台湾大学心理系教授 吴英璋

接触临床实践工作不久,你就会发现,因为类似的问题被送过来的孩子,其实都有不同的“问题背景”,即在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背后,可能也有他们自身成长的问题,例如尚无法清楚说话的两岁孩子常闹脾气,和说话已很流利的两岁孩子也常闹脾气,但两者情况并不相同,因此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也不尽相同。另外,孩子成长的家庭状况也有很大的差异,而这项差异往往比问题本身更需要被了解并纳入问题因素的考量;如果孩子已开始上幼儿园或小学,那么需要纳入考虑的因素就更多了。因此,想要写出一本可以帮父母有效应对孩子表现的种种行为问题、协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参考书,必然很难周全。由于我心里有这样的成见,因此,当我一章一章地阅读这本《读懂孩子的小情绪》时,就越发佩服俐容老师所做的努力。

本书先总结说明教孩子如何管理好情绪需要遵循的基本的大原则,其次是按孩子情绪常见问题的分类,进一步说明该类问题的处理原则,以及由这项原则衍生出的较具体的解决办法,让读者可以循着“原则→方法”的逻辑理解,弹性地运用这本参考书。整本书涵盖的[1]年龄范围很大,“养出好草莓”“我家有座‘活火山’”“我不是故意唱反调”这三章讨论的是幼儿园中班、大班孩子的情绪问题;“分心不是他的错”“我家孩子像条虫”“家有落泪小天使”“不安也可以变优点”这四章讨论的是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情绪问题;“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孩子是冲动‘小霸王’”“心情总是不美丽”这三章讨论的是小学高年级孩子的情绪问题;而“孩子的心,身体都知道”则是唯一一篇讨论七年级孩子的情绪问题的文章。

虽然学术研究指出孩子身心发展的秩序是固定不变的,如:幼儿园的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才会逐渐意识到自己与同学们的看法不一样,五六年级的孩子则开始采纳或在乎同学的意见。这项“自我中心→意识到他人的看法→采纳、在乎同学的看法”的发展顺序是固定的,但其个别人的年龄差异很大,有些孩子可能小学四年级时就会在乎同学的看法,但有些孩子直到六年级时仍不太关注其他人的看法。因此建议读者在阅读本书时,最好先熟读第一章“总论”,而在看之后的不同篇章时,可以直接参考这些案例故事中所注明的年龄,比较重要的是仔细了解并反复思考“心理咨询师这样说”的原因分析,再进一步推敲“父母可以这样做”的理由,如此,这十一篇个案研究都能为父母们提供许多助益。俐容老师邀请我为本书作序,是我的荣幸,也让我有了先睹为快的机会,谨在此再次表达对作者的佩服之意。【注释】[1] 我国台湾地区媒体上常以“草莓”指代经不起挫折和压力的儿童和青年。本书中“好草莓”一词用来表示抗压性强、能够承受挫折的孩子。自序善待情绪,培育孩子的幸福能力文/ 杨俐容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孩子的幸福始终是父母心中最大的希望。那么,如何才能培育出拥有幸福能力的孩子?随着大脑科学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儿童心理辅导与临床工作成功经验的不断累积,我发现,当孩子感受正向情绪的经验越多、克服负面情绪的能力越强时,他们的幸福感也会随之提高。换句话说,如果有更多父母、老师懂得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我们就能培育出更多幸福的孩子。

遗憾的是,心理学家了如指掌且具体明确的教养知识和方法,对许多父母来说,却像雾里看花,一知半解,甚至有人闻所未闻,遑论掌握。因此,十多年前我便开始投入情绪教育的推动工作,后来还创立了台湾芯福里情绪教育推广协会,并以公益模式举办父母志愿者工作培训,和同样关注儿童情绪发展的学校、老师携手合作,为孩子提供情绪教育课程服务。我的所有努力,都是希望所有孩子能有机会在成长的历程中,学到一生受用的幸福能力。

除此之外,我还通过写作、演讲,向更广泛的社会大众传播与情绪教育相关的理念,这也是我多年来全力以赴的方向。此次,非常荣幸得到了长期在台湾芯福里并肩为情绪教育努力的专业讲师们的大力支持,因为他们个个都是资深优秀的心理咨询师,而“集体智慧能创造美丽动人的风景火花”是我参与非营利组织二十多年来学到的最有价值的观念之一。从本书架构的讨论、篇章主题的确定,到内文格式的呈现,都有他们互相探讨研究的成果。看着即将杀青的书稿,我耳边依稀还存有伙伴们在工作结束回家路上伴随而来的地铁、公交车嘈杂声,伙伴们为了兼顾工作与家庭,以致会议中不时冒出孩子们的琴声、笑声、哭闹声……创作本来就不容易,要整合系统的想法和文字更是挑战,但我们仍然选择了这条更难走的路,就是为了提供最精华、实用的内容,让更多父母、老师成为孩子的情绪教练与高情商的典范。

从提案设想到付梓成书,要特别感谢心理咨询师钟世明:世明除了给出了大量的意见,还应我之请,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担起这个项目的窗口工作,处理中间联系、安排会议、汇整文稿等行政琐事,还和我一起完成内部编审和校阅的工作,他的付出,让这本书得以顺利成形。另外,也要感谢出版社的支持与青睐,感谢你们承受所有因此而生的复杂烦琐,以及你们对企划方向、内容文字、美编排版等给予的种种协助。一本书,给您带来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教养策略;十一道挑战,给孩子一生受用的幸福能力。祝福您,享受阅读,收获丰富!·第一部分孩子情绪问题总论第一章 总论:如何教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摘要:负责冲动控制、自我管理的大脑皮质发挥理性功能来调节和管理情绪,孩子才能避免过度反应,进而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和行为。

回想孩子出生的时刻,稚嫩的脸蛋、无邪的表情、天真的动作,无一不牵动着父母的疼爱之心,就算是熬夜喂奶、把屎把尿、哄睡陪玩……只要看到孩子的笑容,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但是,曾几何时,随着孩子发脾气、不配合、动不动就哭闹的情况积累多了,父母的心情也有了巨大的转变。特别是在负面情绪不断被牵动的时刻,“早知道就不要生孩子……”这样的念头难免也会闪过心头。还好,多数父母都知道那只是无助时的傻念头。更多时候,做父母的还是会积极寻求能帮助孩子又容易上手的教养方法。“成为好父母”是天下父母共同的自我期许,但“如何成为好父母”却是需要学习的。在20世纪,儿童成长教育开始受到极大的重视,教养观念也从权威逐渐迈向民主。然而,由于信息不发达,做父母的普遍处在既担心没把孩子教好,又不清楚到底该如何教养、可以从何学起的焦虑中,同时还要面对社会对父母的高要求、高期待,压力真不小。全球知名的“父母效能训练”课程创办人托马斯•高登(Thomas Gordom,1918—2002)在他的著作中写道:“父母只有被责备,而没有接受训练的机会。”显而易见,因为不知如何教养孩子而颇受责备,成了广大父母共同的烦恼。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父母已经能摆脱学习信息与渠道不足的窘境,因为除了书店里陈列整齐、内容繁多的教养类书籍,他们还可以通过社群、网络等各种渠道找到跟教养孩子有关的任何资料。不过,新的困难也接踵而至,年轻的父母很难从茫茫“信息海”中,分辨出哪些是真正可信、有研究基础、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教养金律,哪些只是个人的成功经验和动人体会,甚至只是片面的观念、偏狭的技巧,虽然从中可以获得一些经验,却未必适合每个孩子。在对儿童发展和亲子教育没有系统化理解的状况下,面对孩子令人困扰的情绪行为,父母不知所措、情绪失控的状况还是屡见不鲜。

案例故事让您快速理解孩子的情绪行为表达模式

为了帮助父母能更轻松、更有效地面对教养挑战,我从儿童心理研究与临床实践经验出发,整理出易分心、太好动、闹别扭、身心症、不耐挫、爱生气,以及违抗、攻击、爱哭、焦虑、忧郁十一种常见的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希望通过分门别类的方式,帮助父母看懂孩子的情绪行为困扰,并对症下药,帮助孩子勇敢面对成长困境,机智应对心理挑战。

几经讨论后,我们决定以“案例故事”“心理咨询师这样说”“父母可以这样做”“父母千万别这样”“心理咨询师小叮咛”的架构来呈现每一个主题。将困扰孩子、让父母头痛的儿童情绪行为编写成案例故事,是为了让孩子的父母通过文字上的虚拟实境,快速了解孩子的情绪行为表达模式。接着进一步在“心理咨询师这样说”中分析这些情绪行为背后的原因,让父母对真正的问题症结有所了解。之后,我们会提供有效的教养秘方,包括具体可行的方法,提示多数父母常犯却需要避免的教养雷区。最后,有一小段“心理咨询师小叮咛”,因为长期陪伴许多父母一起面对教养难题,这是我积累的心得感悟,希望通过这段温馨提醒,让孩子的父母在处理教养难题时更轻松,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帮助。

心理咨询师这样说帮助您搞懂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面对孩子的各种情绪行为问题,父母心中必然会产生“为什么孩子会这样”的疑惑。除了各章节会针对特定的主题进行原因解析,我们还整理了适用于每一种情绪行为问题的普遍性成因,在此先提出说明。

第一,要知道人类所有的情绪行为都受大脑机制的影响。大脑中与情绪有关的结构成熟得比较早,一旦受到刺激,负责发出情绪警报的名为“杏仁核”的脑部组织很快就会被激发,并随即引发相关的冲动反应,如遇到威胁时的本能反应——攻击或逃跑。这些本能反应原本是要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对威胁和危险做出反应,但当孩子对刺激过于敏感,过度放大事件的威胁性时,就容易出现过度反应的状况。此时,负责冲动控制、自我管理的大脑皮质发挥理性功能来调节和管理情绪,孩子才能避免过度反应,进而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和行为。不过,由于大脑皮质发育的时间比杏仁核晚,一般要到青少年后期或成人阶段才会发育成熟,因此父母要了解,孩子仍需要一段时间去积累成功的经验,他们令人困扰的情绪行为只能逐渐被改善。

第二,孩子的“气质”对其情绪行为的影响也很大。“气质”是指孩子天生的反应倾向,心理学家通过对孩子情绪、行为的观察研究,整理出活动量、规律性、趋避性、适应性、敏感度、反应强度、情绪本质,以及注意力分散度和坚持度九大气质倾向。每个孩子在九大气质倾向上的高低不同,塑造了不同的情绪行为模式,有的气质组合的孩子比较好照顾,有的气质组合的孩子则需要父母较多的耐心和帮助。我们在各章节中也会提到相关的气质倾向,让父母能更容易理解孩子情绪行为困扰背后的成因。

第三,父母的教养形态对孩子的情绪行为也有着长远且深刻的影响。许多研究发现:同理关怀与规范要求双管齐下,沟通对话与协商讨论并重的“权威民主”教养形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较大的帮助,也比较能培育出情绪成熟、行为得宜的孩子;过度要求行为规范,不在意孩子情绪感受的“权威专制”教养形态,容易养成压抑型的孩子,长期积累则会使孩子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最令人忧心的是通过“宠溺放任”教养形态培育出的孩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一旦需求无法获得满足,情绪反应就会特别强烈,也容易冲动行事;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忽视冷漠”教养形态,会让孩子经常处在无所适从的状态,导致孩子情绪起伏不定,就像不定时炸弹,不只孩子自己受苦,也可能波及身边的人。教养秘方对症下药,让您在面对挑战时稳住自己、帮助孩子

帮助孩子的第一步,是了解孩子情绪行为问题背后的原因;第二步,就是针对特定的问题对症下药。我们在每一个章节都提供了特定的教养秘方,包括三种简单、具体、可行的有效处理方法——“父母可以这样做”,以及三种可能造成反效果,应尽量避免的不当方式——“父母千万别这样”,希望让您在面对这些挑战时,可以及时稳住自己、帮助孩子。

除了各章节的特定方法,有些教养原则是共通且必要的,譬如前面提过的“权威民主”教养形态,只要父母能兼顾“情感回应”及“行为规范”,无论孩子有哪一种情绪行为问题,他都能从中感受到被理解而获得情绪上的舒缓、放松,也都能从父母设定的界限中学到合适的行为表达方式。

亲子互动中比较有效的引导方式,如支持鼓励性的对话方式、沟通时使用正面的语言来回应,以及在管教时具体描述孩子的行为、指出孩子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等,对所有的情绪舒解、行为调整都是很有效的。相反,一些无效的教养方式,如过度的浮夸赞美、情绪化的回应,或者比较、讽刺、羞辱等回应方式,都是对孩子心理健康不利的做法,不仅无法帮助孩子改善情绪行为问题,甚至会在无形中破坏亲子关系。

此外,父母自身的情绪觉察与情绪管理能力也非常重要。只要父母能够以身作则,从容、适宜地表达情绪而不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孩子就会耳濡目染,从中学到良好的行为模式。

最后要特别提到的是,即使父母已经能掌握有效的教养方式、避免使用不当的处理方法,孩子在遭遇太多挫折和压力时,仍可能出现情绪行为问题。因此,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学习觉察情绪、了解情绪的来龙去脉、适度表达,以及在情绪起伏时懂得运用放松技巧帮助自己,也是很重要的。举例来说,放松技巧中最简单的腹式呼吸法,对情绪调节十分有效,也是处理所有情绪行为问题最基础的通用方法。但要提醒父母的是,切记在平时要和孩子一起多练习运用,而不是等到孩子生气、自己发火时才教孩子怎么用。

进行腹式呼吸放松练习时,可以让孩子舒服地躺在床上或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父母可以参考以下指导语,放慢速度,以轻柔的声音引导孩子:“轻轻地闭上眼睛,身体放松,把双手很自然地放在身体两侧。好,现在请慢慢地把气吐出来,再慢慢地吸气、吐气。吸气的时候,把气吸到最深的地方,让肚子胀起来;接着,再慢慢地将气呼出来。吐气的时候让你的肩膀自然地放松下来,非常非常放松……”腹式呼吸,速度越慢越好,可以重复吸气、呼气的步骤多次,连续做几分钟,观察孩子的呼吸及身体状况。当呼吸变得缓慢、规律,脸部表情比较不紧绷时,表示孩子已达到放松状态;若还没有放松,可以延长练习时间,或者教孩子以数息吐气的方式“吸二三四、吐二三四”来控制呼吸速度。一旦养成习惯,当孩子情绪不佳时,父母就可以引导孩子运用腹式呼吸法放松身体,舒解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让孩子更自如地面对情绪挑战,拥有良好的心态。

心理咨询师小叮咛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本书从“案例故事”“心理咨询师这样说”,到“教养秘方”,除了提供给父母具体的做法外,最终无非是希望每个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都能转化为让他们茁壮成长的力量。因此,每一个章节都以“心理咨询师小叮咛”作为结尾,希望通过重点摘要、温馨提醒,帮助父母回顾并珍视爱孩子的初心,以爱和智慧陪伴孩子成长,也让孩子从父母的教养中,学会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共同营造美好的亲子关系!·第二部分幼儿园阶段孩子的情绪问题第二章 养出“好草莓”:如何帮助不耐挫的孩子摘要:孩子为什么会有高耐挫力和低耐挫力的区别呢?主要就在于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或失败给出了什么样的回应。

案例故事孩子“玻璃心”,一碰到小挫折就想放弃“我不要拼了!好难!”才读幼儿园大班的伟伟放声大哭,眼睛盯着桌上散乱的拼图,嘴巴高高嘟起,一副气呼呼的样子。原来这是伟伟刚收到的礼物,他在兴冲冲地拿起几片图案拼了一下后,发现拼不起来,又胡乱试了一阵子,就开始发脾气,甚至把原本已经拼好的那几片通通打乱,丢到地上。

这样的情况在伟伟的生活中经常出现。就拿拼图来说,每次都要父母在一旁哄着、劝着,他才愿意再试试看,直到终于拼出一部分图案,他才会露出笑容。然而,更多时候不会这么顺利,只要伟伟碰到挫折,事情总是在小孩号哭、大人摇头下收场。

父母担心伟伟将来没办法面对挫折,就会一再跟他说:“你这样没做两下就放弃,以后怎么会成功呢?”“你总要试试看、想办法,不能一碰到困难就只会哭闹啊!”他们原本是希望伟伟听了这些话以后,就会擦干眼泪、勇气十足地再试试看。没想到伟伟不但听不进去,还恼羞成怒,除了原本的挫败感、生气,还增加了被指责的委屈和觉得自己做不到的无力感。接下来就是一连串更强烈的情绪反应:“这很难啦!”“我不知道怎么做!”“我一定不会!”久而久之,这类负面、消极的话语,也变成了伟伟的口头禅。

伟伟平常是个性格活泼、有主见、能力也不差的孩子,只要事情顺顺利利,他灿烂的笑容很讨人喜欢。问题是,只要一碰到困难,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生气和放弃,不管怎么鼓励都没用,这让父母非常苦恼,也开始担心孩子未来会碰到无数的困难、挑战,到时候,孩子该怎么去面对呢?

心理咨询师这样说每个孩子的挫折耐受力不一样

困难和挑战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碰到的,也可以说是时时刻刻都可能发生的事情。无论是达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像会走、会跑、会跳,渐渐地能够把话说得清楚、说得完整,甚至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是学会一些不同的技能,如说外语、弹钢琴,在人际关系领域,譬如认识新朋友、处理和朋友之间的冲突等,孩子都可能遭遇挫折,也都需要拥有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耐挫力的孩子,倾向于把挫折当成家常便饭,他们能够接受挫折,碰到困难时情绪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懂得冷静、仔细地分析问题,并且会用各种不同的策略试着解决问题。如果某个策略行不通、某个方法不管用,他们不会太懊恼,反而会更积极地分析失败的原因,再次调整策略,直到能够解决问题为止。

换句话说,高耐挫力的孩子通常是“失败为成功之母”的信徒,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认为遇到问题只是因为自己还没有找到对的方法,而不是自己不行。他们从一次次的挫败经历中,磨炼出越来越强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一次次的成功结果里,强化了“坚持不懈,我一定做得到”的信心。这份信心又会回过头来增强他们想要继续努力的动机。

就算真的遇上自己倾尽全力也无法解决的难题、无法突破的难关,他们也能够以退为进,不会因为一时的失意就全盘否定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他们会选择以更长的时间、更多的努力,以及更深的探究,来提升自己的能力,直到突破难关为止。

相反,低耐挫力的孩子,对挫折、困境总是很敏感,他们碰到困难时的第一想法就是“我没办法、我一定做不到”,因此也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放弃和逃避。这样的孩子,在困境中容易掉进负面情绪的旋涡里,被强烈的情绪困扰,甚至会干扰认知能力的发挥,使他们无法好好地检视问题。

这时候,有的孩子会破坏已经完成的工作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挫败感,就像伟伟把拼图片打乱、丢到地上一样;有的会大声嚷嚷“这很难,我不会”,同时嘟起嘴巴,拒绝继续尝试;有的则是两手一摊,静静地观望,什么也不做。他们没有动力,也无法想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就像是一只无助的小动物,放弃任何挣扎,在他们眼中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光芒。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有高耐挫力和低耐挫力的区别呢?主要就在于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或失败给出了什么样的回应。

面对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困难和挫败,只要大人不指责、不嘲笑、不过度保护,孩子自然会主动面对一层层的考验、一关关的挑战,他们热烈地渴望闯关晋级,能力技巧也在不断的磨炼中持续提升。就算有些时候无法克服,通常也只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尚未达到,只要父母不操之过急、不催逼,他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和练习后,就可以突破难关。

但如果不管多努力,都无法达到父母的标准和期望,孩子就会逐渐产生“我没有能力、我不行、我不会……”的自我否定思想。此时,过去的挫败经验就像是一条无形的锁链,捆绑住孩子的手脚,让他们不敢行动,也不知如何行动。他们担心、畏惧,无法盘点自己拥有的资源;他们相信无法解决问题,一定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案例中的伟伟就是这样,明明能力也不差,却不愿面对问题,使得问题无法解决。父母可以这样做

如何培养高耐挫力的好“草莓”?培养出高耐挫力的孩子,是全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特别是孩子要面对的未来,是个压力更大、挑战更多的时代,怎么做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让孩子成为心理脆弱的一代?面对低耐挫力的孩子,父母又该如何帮助他,让他越来越能体会失败的价值,掌握成功的关键呢?

其实,父母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来提升孩子的耐挫力,让孩子更好地面对成长过程中大大小小的关卡与困境。当孩子发现这次失败的经验是下一次成功的最佳养分时,他也就能成为高耐挫力的好“草莓”了。

1.要强化成功经验

根据孩子目前的具体表现和行为事实,给予直接、正面的鼓励和肯定,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很好,强化孩子的成就感。如:“我发现你这个城堡的地基盖得很稳固,做得非常好!”“你在万圣节的蜘蛛人装扮上,增加了蓝牙耳机和无线电接收器,非常有创意!”这样具体描述加上肯定式的鼓励的对话,可以帮助孩子发现什么样的行动和尝试是有效、有价值的。

当孩子尝试了一些方法,却都明显无效,以至于孩子想要放弃时,可以试试这样说:“嗯……你已经想了三种不同的办法,目前还行不通,不过,我看到你已经开始试着把这个配件再放过去一点,再试试看,或许会不一样。”父母通过从旁观察,针对困难的挑战,给予孩子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或者点出孩子已经在往更好的方向前进了,鼓励孩子再试试看,引导他突破眼前的难关,也是帮助孩子成功的好方法。

不过,虽然在孩子面对困境时,父母可以适时提供实质的协助或建议,但一定要记得“孩子七分成功,父母三分努力”的基本原则,让孩子在修正的过程中体验到,靠自己的力量,也有机会获得成功的甜美果实。这样的成功经验对信心不足的孩子来说相当有意义,从一次又一次的经验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与信心,他们就能积累面对下次挑战的能量。

2.要乐观描述失败

当孩子几度尝试,仍然因为过于困难而停滞不前时,父母可以示范面对失败的乐观想法,例如:“这次真的试了很久还是不行,或许我们可以暂停一下,想想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今天这道题难度比较大,真的让人很有挫败感,要不我们试着找找其他资料,看看有没有可以参考的答案。”

这样的讨论,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是不是有什么还没想到的,或者还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才能达标。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在遭遇失败的第一时间想到“只要我再……或许就可以突破这道关卡”,而非“都是我不好,我很差劲,才会无法成功闯关”。孩子的乐观与悲观、积极与消极,其实就藏在这些面对失败时的日常对话里。

父母也可以示范另一种面对失败结果的态度,叫作“力不从心”,即接受自己目前无法突破这个困境、失败也没有关系的态度。生活中总有一些即使努力也不一定会有结果的事情,还有一些受别人牵制、受机会或运气影响的事情。有些问题不一定要解决,还有些问题真的无法解决。这时候,如果父母能真诚分享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这个真的很难,有时候连大人都不一定能解决,或者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找到方法……孩子耳濡目染,慢慢地就会形成接纳困境的态度,学会调整面对失败的看法与感受。

3.要陪伴孩子度过挫败期

挫败的感觉肯定不好受,即使耐挫力不错的孩子,在刚尝到挫折的苦楚时,也可能会灰心丧气,产生不想再继续努力的念头。此时,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有力的支持,做他们难过伤心时的倚靠,譬如说:“你对这个朋友已经很用心,但他好像还是不领情,这让你觉得很难过、有挫折感,也很失望。但只要你需要,我可以陪你难过一阵子。”

另外,面对人生比较重大的挫败,孩子会需要一个可以抽离的空间和时间,让自己恢复精神和力气。此时,父母的淡定和耐心,是对孩子莫大的支持。当孩子可以在这个安全的避风港里疗伤止痛,在这个留白的时间里沉淀负面情绪时,他就有机会在沉潜之后,恢复理性的思考,重新检视失败与挫折赋予自己的意义及挑战。父母千万别这样

1.跟别人比较

有些父母以为跟孩子说“别人都做得到,你为什么不行”可以激发孩子“见贤思齐”的动力;因此会拿兄弟姐妹、隔壁家的小明、朋友家的小华,甚至亲戚家不是很熟悉的甲乙等,来跟孩子比较。殊不知,“为什么你不能像某某那样”“某某都可以……你也应该……”之类的说法,只会让孩子越发感到挫败,更觉得自己不好,每次碰到被拿来比较的对象时,孩子就马上会想到自己比不上人家的地方。

另外,也有些父母习惯用激将法来督促孩子,如:“我看你这个样子肯定输给隔壁小明,他为了参加奥林匹克数学比赛,每天都花一个半小时解数学题哪!”事实上,对好胜心较强的孩子来说,激将法或许挺管用,但这只限于具体明确的竞争、比赛以及需要争取表现的状态,而且也要付出过度好强、焦虑的代价。对挫败很敏感的孩子,被激将法一激,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缩到自己最安心的舒适圈内,这会使他们更加逃避,无法直接面对挫折和挑战。

每个孩子天赋不同,起点也不一样,没必要跟别人比。自己家孩子可以完成的任务,别人家孩子也未必可以办到啊!鼓励孩子跟昨天的自己比,只要努力、有进步,就是一种成功。

2.一味地赞美

当孩子失败时,父母如果只是在一旁进行鼓励式的喊话“加油!再试试啊!”虽然诚意十足,却未必能帮助孩子找到突破难关的策略和技巧,掌握成功的关键。越挫越勇固然很好,但总是让孩子硬碰硬地胡乱尝试,不但无法获得好的结果,也无法让孩子建立信心。

至于“你已经很棒了!不要在意结果嘛,这样已经很好了呀!”这种说法对于正在为失败懊恼、难过的孩子来说,不仅无法发挥鼓舞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努力,该怎么找到更好的策略来突破困境。此外,一味地称赞,不但会否定孩子内在的挫败感,使他们真实的难受感没有出口,没有宣泄的机会,也容易让孩子养成压抑、否认负面情绪的习惯,这对于处于困境中的孩子没有实质上的帮助,反而可能会变成阻力。

3.给予过高期待

基于对父母的爱,孩子常会把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内化成自己努力的目标。适度、合理的高期待确实可以激发孩子去努力;但如果父母总是给孩子过高的期待,孩子就会发现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父母的标准,因而产生既伤心又对自己失望的复杂感受。如果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发展,给予合理的期待,让孩子知道只要自己再努力一点点,就可以攻克难关,也可以达到父母的期待,那么他们就会有为自己也为父母努力的强烈动机,从而更愿意面对困难和挑战。

心理咨询师小叮咛孩子之所以喜欢打怪闯关游戏,是因为只要够 努力,就一定可以逐层往上升。耐挫力的培养也 一样,要让孩子看到只要每天练习一点,能力就一 定会提升上去。在游戏世界里,有些关卡需要特 殊的秘诀、特别的法宝,但孩子的真实人生不能 靠外挂,也无法靠代打。让孩子在我们的有力支持、 智慧陪伴下,一点点地提升能力、一天天地茁壮成 长吧!第三章 我家有座“活火山”:如何帮助爱发脾气的孩子摘要: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沉浸在某种情绪状态中时,会有一段时间无法接受跟当下情绪感受不一致的信息。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孩子来说,这时候父母说的道理、苦口婆心的劝诫,和他生气的情绪是不一致的,所以孩子也就很难听进去。

案例故事孩子不定时闹脾气,父母怎能不爆炸

妈妈在从幼儿园接小凯放学回家的路上,和小凯聊天。

妈妈:“小凯,晚餐想吃什么啊?”

小凯:“我要吃饼干。”

妈妈:“晚餐要吃健康营养的东西,不能吃饼干。想想看,晚餐要吃什么呢?”

小凯:“我要吃饼干!”

妈妈:“妈妈不是告诉过你,晚餐不能吃饼干了吗?”

小凯:“我不管,晚餐就要吃饼干!”

听到晚餐不能吃饼干,小凯在车上激动得大吼大叫、拳打脚踢,甚至气得把手上的玩具往妈妈身上丢。妈妈一边开着车,一边忍不住提高嗓门怒骂:“你这孩子,要说几次才肯听啊?你再闹,以后都不给你吃饼干了。”

小凯今年4岁,自打出生起,只要有什么事情不顺他的意就会大发脾气,像父母陪他玩玩具时没照他的意思玩,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或者想做的事情做不好,等等,他都会变得非常激动,会发脾气。一开始父母还能和颜悦色地跟他沟通、向他说明,但小凯总是很难接受不称心意的情况,反而越听越激动,直到父母忍不住强烈地斥责、威胁、恐吓,甚至动用惩罚手段,小凯才会停下来。

虽然在父母大发雷霆之下,小凯会暂时收敛自己激动的情绪和行为,可是当类似的情况再发生时,小凯不仅依然我行我素,甚至还愈演愈烈,导致父母也必须采取更严厉的态度、动用更严格的惩罚,才能奏效。父母对于这种恶性循环忧心忡忡,而且每次惩罚完小凯后,父母心里都有很深的内疚感,怀疑自己是不是对孩子太没有耐心,同时也担心自己的管教方式会对小凯造成不好的影响。然而,面对小凯暴躁的脾气、失控的行为,除了惩罚,父母实在想不出其他的好办法。

心理咨询师这样说敏感的孩子,不知道怎样表达情绪

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商场、餐厅等公共场所,常常可以看到孩子闹起脾气来一发不可收拾的场景。没有旁人在场,父母或许还觉得比较好掌握,一旦有路人关注,父母就会觉得孩子是故意找碴儿让他们难堪。结果通常不是父母自己也生起气来,当街严惩孩子,以表示我们是在管教小孩,就是干脆满足孩子的要求,息事宁人。而无论采取哪种策略,父母事后不是自责太严格就是担心太宽容。事实上,要帮助孩子改善发脾气的状况,必须先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比较容易生气,一生起气来总是一发不可收拾。

心理学家发现,当孩子想做的事情受到阻碍时,最原始的情绪反应就是生气;而如果没有后天的教养和教育来引导孩子学习调节情绪或解决问题,生气的情绪很快就会引发攻击行为,包括言语和动作。这些言语和动作,是用来对抗阻碍孩子的事情,让他得到想要的结果;同时生气本来也具有很重要的生存意义,可以帮助孩子将更多的负面情绪发泄出去,保持冷静理智的头脑。

尽管生气对生存来说很重要,但是,有些孩子的情绪本质上比较负面,在生活中习惯先注意到让他不开心的地方,也就容易把事情解读成阻碍或不顺。于是,像“事情可能会越来越不好;不顺的事情可能会越来越多;自己总是无法得到想要的东西……”这类想法,就会不断地冒出来,进而导致孩子产生不愉快的情绪。虽然,有些孩子可能会先试着通过压抑自己情绪的方式来处理,但不愉快的情绪积累到超过负荷时,就会出现突然爆发的情形。也有些孩子天生对一般人眼中的“小事”比较敏感,这样的孩子心思细腻,当别人都还没反应过来时,他已经如坐针毡,总觉得这里不对、那里不好,看什么都不顺眼。就算父母发现他有情绪而主动关心询问,孩子也可能因为讲不清楚而产生挫败感,接着就会发脾气。

另外,还有一些情绪反应比较强烈的孩子,不论事情大小,都会用一些强烈的方式来宣泄他的情绪。心理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如果孩子习惯以强烈的方式来表达生气、愤怒,不但没办法疏解情绪,反而会越来越激动,甚至出现失控的行为。虽然强烈的反应有助于让父母注意到他的状态,但孩子强烈的情绪也容易引发父母的不舒服,甚至有压力,并因此变得激动,而这样火上浇油的互动,很难帮助孩子缓和情绪。同时,孩子又会从父母的回应中,学到以激动的方式来回应别人的强烈情绪,造成恶性循环,更让人觉得他脾气暴躁。当然,生活中不断遭受挫折或压力过大的孩子,情绪也容易被引爆。许多日常小事,如学习、写作业、和朋友交往等,对孩子来说都是压力,如果过程困难、屡遭挫败,又刚好碰到一些压力较大的事件,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和朋友发生冲突、家中有变故等,压力持续积累,孩子来不及疏解调节,他的情绪“火山”就可能会爆发。

除了本身的特质之外,父母或其他大人对孩子情绪的回应方式,也会影响孩子表现内心感受的方式。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表现或成绩要求严格,却比较少关注孩子的情绪,孩子的心里就容易出现强烈的挫折感,而被忽略,没人理解、引导乃至于说不出口的情绪感受,都会转化成更强烈的挫败感,并积累为更强烈的愤怒。比如孩子紧张、难过、委屈时,如果没有被适当地接纳、引导,或是父母当下没有察觉,反而求好心切地指责、教导、要求……也会导致孩子把父母的指正解读为挫折或阻碍而开始生气。

还有一种容易被忽略的情况,就是在和孩子互动时,过度地逗弄孩子。开玩笑的逗弄可以让亲子之间增加一些趣味性,是亲子关系中很好的调剂,但如果太刻意地让孩子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或者让孩子面对不喜欢的刺激,就容易适得其反。如当孩子正专注地玩游戏时,故意捣乱让他分心,刚开始孩子可能会因为父母的举动在他预料之外而有点惊讶,或者感到有趣、好玩,但当逗弄的频率太高,或者逗弄过头而超出孩子可以接受的范围时,这些玩笑就会变成挫折,让孩子因为无法控制局面或事情而生起气来。久而久之,外在刺激的不确定与没把握,就会导致孩子的情绪焦躁不安、起伏不定。父母可以这样做

如何帮助孩子调节暴躁易怒的情绪?面对像小凯这样的情况,父母多半会先试着和孩子沟通,又因为不了解孩子生气的原因,所以常会以询问的方式,来帮孩子找到源头、解决问题。殊不知,对于还处在生气状态的孩子来说,一直被问问题,自己又摸不清楚、讲不明白,情绪往往会更加不稳定,也更容易激起父母的怒气,引爆亲子关系间的冲突,最后以相互吼叫或孩子受到责罚收场。面对孩子发脾气,父母可以试着掌握以下原则,帮助孩子调节生气情绪。

1.要淡定回应

发脾气的孩子通常最容易引发父母的不愉快,就算本来没有生气,心里还是会非常不舒服,所以就想好好地教导孩子,在管教时也难免会以大声、严厉等高强度的口语或非口语信息,展现在孩子面前。

面对父母的强烈反应,有些孩子可能因为惧怕而暂时就范。但有些原本情绪反应就比较负面、强烈,又总是坚持很久、不易转移的孩子,通常回应强度会变得更大,也更无法达到父母原本的管教目的。因此,在教导孩子之前先帮助孩子缓和情绪,是父母面对爱发脾气的孩子时最重要的一步。

父母可以用较轻的语气以及较温和的态度来回应孩子。以小凯为例,父母可以这样说:“你今天好想吃饼干。”“晚餐不能吃饼干,你一定很失望、很难过……”“妈妈知道你真的很想吃饼干。”温和坚定的语气和态度,会让小凯的情绪被温柔地安抚下来,进入平静的状态,小凯也能从对话中学到父母要教他的道理。

2.要引导放松

从演化的角度来看,人们生气的生存目的是要移除阻碍我们的人、事、物,而移除这些障碍常需要我们身体的参与。因此,当我们处在愤怒的情绪中时,身体会不自觉地发生一些变化,包括血压上升、体温上升、肌肉紧绷等,以迎接挑战。当孩子生气时,也一样会有上述这些身体反应。此时,如果孩子自己能觉察到这些身体反应,并自主地做些使身体放松的事情,就能让生气的情绪随着身体的放松而变得较为缓和、平静。

不过,孩子自我控制和缓解情绪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在父母的引导下,通过一次次的练习逐渐培养起来的。当孩子的身体因为生气而处在紧绷状态时,父母可以试着轻抚孩子的背部,顺着脊椎两侧轻拍慢抚;也可以轻轻按摩孩子的双臂,让孩子紧绷的身体放松下来。除此之外,对各种负面情绪都适用的腹式呼吸,也是使身体放松的有效方法。

3.要先处理心情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沉浸在某种情绪状态中时,会有一段时间无法接受跟当下情绪感受不一致的信息。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孩子来说,这时候父母说的道理、苦口婆心的劝诫,和他生气的情绪是不一致的,所以孩子也就很难听进去。

相信父母可能早就发现,当孩子生气时,对于你讲的道理,孩子不仅听不进去,还会想尽办法为自己的生气辩驳。此时,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情绪上的陪伴,直到他愤怒激动的情绪消散,所以,除非事关重大,非得马上解决孩子生气的事情,否则最好先处理孩子的心情,比如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很生气。”“你看起来真的快要气坏了。”“碰到这样的事情你很生气……”等他气愤的情绪缓和了,再和孩子讨论如何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父母千万别这样

1.发更大的脾气

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曾说:“生气是最危险的情绪!”当一个人生气时,除了会出现攻击他人的行为,还会激怒别人。在亲子关系中也是如此,父母在管教发脾气的孩子时,出发点都是想帮助孩子赶快恢复平静,理性面对问题,但如果父母自己的情绪也很容易被引爆,因而发了更大的脾气,结果不仅无法帮助孩子学会调整生气的情绪,还会因为起到了示范愤怒的作用,导致孩子更容易暴怒失控。

不过,做父母的也不必过于自责,被发脾气的孩子激怒是很正常的,能够保持理智的头脑,不被生气的情绪带着走,已经很难得了。父母可以多学习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避免自己发更大的脾气,譬如多注意自己的感受状态、建立多元丰富的情绪调节方法,或者在碰到孩子发脾气时,先问问自己:“孩子今天怎么了?”“孩子的情绪卡在哪里过不去?”“我怎么做可以帮助孩子缓和情绪?”一旦养成这种对孩子保持好奇的自我对话习惯,就能更好地陪伴孩子回归平静,为孩子做更好的情绪管理的示范。

2.只求当下解决

有些时候,孩子会因为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而生气,当然,这很可能是孩子想要的东西并不适合他,也可能是父母当下无法给他。父母常会在“不希望对孩子有求必应”和“不想要孩子脾气爆发”之间左右为难,那种心情真的很难受;而为了解决自己心里的难受,父母可能会采取比较快速的解决方式,像放宽标准直接满足孩子的要求,或采用威胁性的高压手段,要求孩子不再胡闹。

这么做虽然能获取一时的成效,如拿到东西的孩子马上就不生气了,或者被强压下来之后孩子就不敢再闹了,但这两种做法都会产生一些后遗症。一般而言,第一种方法,也就是让步妥协,会导致孩子食髓知味,从中学到“只要脾气闹得够大、够久,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至于第二种方法,也就是强力压制,则会让孩子以为生气是不对的,以及在有权力的人面前必须暂时低头不生气,但是,长期处在过度压抑、敢怒不敢言的状态下,生气的情绪积累到可以忍受的极限时,孩子会爆发出更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会引发生理上的症状。

另外,还有一些非常重视沟通的父母,以为只要用对沟通方法、说对话,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事实上,盛怒情绪会“挟持”大脑、“掠夺”认知资源,使孩子暂时无法理性思考。如果父母太想要在当下就把事情“沟通”清楚、把情绪“疏通”完成,成效通常都不会太明显,反而会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因此,耐心地陪伴和等待,不要急着解决问题,孩子才有机会以自己的节奏消化情绪。

3.疏离式隔离

强烈的愤怒情绪除了让人难受,还很容易导致失控的状况发生。因此,有些父母在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快要失控,或者担心孩子继续闹下去,可能会出现失控的攻击行为时,会采取让孩子去某个角落或某个房间,坐在特定的椅子上或罚站等“隔离”的方法,让孩子先冷静一下。

以小凯为例,如果父母在小凯发脾气时,要小凯到角落专用的椅子上坐一段时间冷静一下,这期间不让小凯做他想做的事情,如玩玩具、看绘本、看电视等,希望小凯因为这个后果,学到以后不要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情绪,这就是“隔离”的方法。“隔离”是处理行为困扰常用的而且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把孩子“隔离”在无法接触到大人的环境中,或者把孩子关在密闭、黑暗的空间,如厕所、后阳台等,则是不恰当的做法。因为,这样会让孩子在心里产生不必要的恐惧,也会让孩子对照顾者或环境产生不安,造成“不敢一个人独处”“害怕待在密闭空间里”等其他心理问题。

除了空间上的隔离,有些父母还会以情感上的疏离来威胁孩子,要他控制生气的情绪,常见的反应如:“再生气我就不理你了,再生气我就不爱你了!”或者在孩子生气时,采取不理会、不回应的冷漠态度,这些方式都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造成他们情感上的不安,使他们更容易乱发脾气!

心理咨询师小叮咛暴风雨来临时,难免会造成很多困扰和损失,但暴风雨带来的雨水却又是万物生存必要的养分;生气也是如此,它同时具备了破坏的力量和生存的功能。常常发脾气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温柔的对待,让孩子在情绪风暴来临时感受到父母“一直都在”的爱,让他有勇气面对困难、有能力弥补损失,孩子就会知道:心灵总是有回归平静的可能!第四章 我不是故意唱反调:爱反抗、不听话的孩子怎么教摘要:心理学研究发现,行为规范的学习,对孩子来说是很关键的,过度包容的宠溺式教养,无法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自制力。长大变懂事并不是一件会自然发生的事情,一味地退让,会使孩子发现不仅他无法管好自己,别人也很难管得了他。

案例故事什么都反抗的叛逆孩子,到底该怎么教

幼儿园已经放学了,偌大的校园只剩下几个小朋友还在溜滑梯,突然一阵呼唤声传进游戏场的嬉闹声中:“小宝,时间到了,不能再玩了,妈妈还要回家做饭呢!小宝,小宝,听到没?我们要回家了!”妈妈焦急地呼唤着,但只听见小宝不断地说:“我不要回家,我还要玩。我不要回家,我还要玩……”时间越来越晚,无论妈妈好说歹说,小宝都不肯回家。妈妈上前去拉小宝走,只见小宝嘟着嘴,摇着头,妈妈怎么拉都拉不动,拗不过小宝,妈妈只能自我安慰:“看来小宝真的还很想玩,孩子也需要活动,就让他再玩一会儿吧……”

直到小朋友们都回家了,小宝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跟妈妈一起回家。回到家后,小宝把背包、围兜往地板上一丢,袜子也没脱,就要跑去房间。妈妈在后面追着、叫着:“小宝,东西怎么能乱丢呢?回家应该要把自己的背包放好、围兜挂好、袜子脱下来拿去放在洗衣篮里啊!”小宝顿了一下,把脚上的袜子脱下来,又往地板上一扔,就跑进房间玩起来了。妈妈有点不耐烦,又担心小宝嫌自己太啰唆,只好边叹气边捡起小宝丢下的东西,心里纳闷着:小宝是不是注意力有问题,没听清楚指令呢?

晚饭吃到一半,小宝突然想喝水,就连跑带跳地去倒水喝,回来的过程中却一不小心把杯子打翻了。妈妈请小宝帮忙把地擦干净,只见小宝一脸不高兴地说:“很麻烦的!”妈妈忙进忙出才准备好晚餐,好不容易可以坐下来休息、吃饭,听到小宝这样说,心里很生气,觉得这孩子真是不懂事,但妈妈还是耐着性子说:“妈妈很累,你打翻的水,本来就应该你来擦干净啊!”没想到小宝一听到这话,竟然生气地大声反驳:“我又不是故意的,为什么要我擦?”

听到小宝的反驳,妈妈生气地责备小宝:“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呢?妈妈每天做家务都很辛苦,只是叫你帮一下忙,你就这么多理由,真是太不乖了。”话还没说完,小宝就大声哭了起来:“我不要,我就是不要……”两只手还生气地拍打着桌子,一不小心,又打翻了饭菜……

妈妈也忍不住情绪大爆发,对着小宝怒吼:“你这是什么态度!罚站!”小宝也跟着激动起来,越哭声音越大,跺脚捶墙,嘴里还念念有词:“我肚子好饿,我要吃饭;你还骂我,你都不爱我;我不要罚站,我要吃饭啦……”看着小宝委屈的样子,正在张罗饭菜的妈妈,心里既生气又自责,心想:这孩子虽然不听话,但我这样会不会也太严厉了,伤了孩子的心呢?

心理咨询师这样说孩子需要爱与管教兼具的教养方式

现代的教养观非常强调让孩子“适性”发展,生怕抹杀了孩子的自主与创意,却忽略了自由的行为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换句话说,要让孩子学会在满足自我需求的同时,也必须顾及其他人的需求,而非唯我独尊,让其他人来配合自己。

以前面的案例来说,小宝在幼儿园想要继续玩,或者回到家觉得很累想要放松一下,都是真实的心理需求。妈妈需要时间准备晚餐,需要家人一起分工完成家务等,也是重要的家庭任务,两个人的需求都该被尊重,这是小宝应该学习的。

如果孩子养成了只要我想要就应该“立即”“马上”得到回应或被满足的习惯,就可能会误以为全天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需要顾及他人的感受。这样的孩子在家中可能还不至于有行为脱序、人际困扰,因为家人大多会让着他们,所以不至于发生太大的冲突。然而,当孩子一旦进入群体生活,必须遵守团体规范和尊重他人时,孩子就会突然发现:在外面的世界里,老师、同学都和家人不一样,他们不会事事以自己为先,只照顾自己的需求、感受。感受到这样的落差,孩子会产生更大的挫败,甚至产生适应不良的状况。

不过,从自我中心到去除自我中心,本来就是幼儿心理成长非常重要的历程之一,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因为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不成熟,当内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心里就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由于孩子本身还没有办法自主意识到自己“不舒服”的感觉,也无法调节或控制受挫的情绪,所以会不由自主地哭闹、抗拒。

小宝正是如此,下课后游戏场中没有太多其他的孩子,不会有人抢着玩,也不用排很久一股脑儿地冒出来,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好用最原始的反抗、哭闹来表达。

对于情绪觉察与调节能力还不成熟的孩子来说,父母的回应特别重要。首先,父母要知道,孩子的情感非常需要被回应,就像小时候我们跌倒了妈妈会抱抱我们,并轻声地安抚是一样的道理。当孩子难过时,父母在一旁给予情感上的支持,替孩子把心里的感受、需求说出来,是一剂很神奇的良药,虽然孩子的伤口还是一样痛,但他心里的感受却好多了。

所以,当孩子难过、生气、失望时,如果父母没有先让孩子“说出”内心的需求、委屈、失望,反而急着要说服他或希望他“不要有这种不愉快的感觉”,那么孩子不但无法学到调节情绪的方法,当下的反抗行为反而会更激烈。

父母恰当的回应固然重要,但行为规范的建立,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父母在孩子出现不合适的反抗行为时,无法坚持该有的规范底线,或者只要孩子大哭大闹,父母就为了息事宁人而渐渐放低自己的底线,那么孩子很快就会发现,只要自己反抗到底,父母就一定会让步,于是他下次更是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以更强烈的方式来逼迫父母,让父母“就范”。

不过,现代父母真的很难,特别是孩子在外面大吵大闹时,好心的亲戚、热情的师长,甚至路人甲乙的关爱眼神,都会给父母带来很大的教养压力。父母在顾虑周遭异样眼光的同时,还要担心自己的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