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灾后重建案例报告选集(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08:54:22

点击下载

作者:黄承伟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贫困村灾后重建案例报告选集(下)

贫困村灾后重建案例报告选集(下)试读:

前言

南海不是海南。可是,生活中总有人把南海误会成海南。没来南海工作那阵,这样的误会好像还能高高挂起,可是,等有一天到了南海,再听到谁把南海混淆成海南,我还真想跟他急!有木有搞错,广东“四小虎”都唔知。唔系同你讲笑,在改革开放初期,“四小虎”的强劲崛起,在全国来讲都是有标杆意义的。经济发展一日千里,是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象征。真系莫小睇南海,早在1987年,南海就是国务院批准的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总之,当年的南海,那是真的牛!

当然喽,今天的南海依然充满活力。2011年,南海农村经济总值5 300多亿元!村组两级可支配收入近51亿元,其中有54个村账上超千万元,那都是“可支配”收入。集体经济如此生猛的“小老虎”,莫说在广东,就是放在全国,我相信掰着指头也数不出几个。

可是,潮水一路卷过去,总是有人在裸泳。体制没跟上经济增长的脚步,这样那样的新问题就来了。点先可以搞定这些现有体制中的深层次矛盾?出路只有一条:改革。譬如,搞“政经分离”,搞城乡统筹,搞公共服务均等化……我知道,任何改革都会有得益者,也会有受损者。既定改革的性质与成效,是谁说好?也许只能把它交给时间来回答,让时间来证明一切。“谁不了解农村,谁就不懂得管理城市。”到任南海,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队跑农村。从2010年7月开始,我和我的调研团队,花了4个多月,跑了224个村、60个社区。和村民一起聊天、唱粤剧、打篮球,跟大家讲土地政策,谈“三旧改造”,一路行来,看发展,听建议,了解村居困难……现代农村就像一幅层次丰富的山水画卷,远看诗意天堂,近看烟火人间。贫富差距带来的不只是穷人的烦恼,那些发了财的,也一样被欲望搞得躁动不安。基层普遍存在的政经不分、城乡二元分割和利益导向偏差等问题,全都亟待解决、不可回避。

新官上任就搞“南海数月游”,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有句流行语说,“既宅又腐,前途未卜”,咱可不想做宅男,虽说曾经也教过几天大学生,但还不至于学究迂腐。所谓出路,就是“走出去,才有路”。我最关心的是,南海的出路在哪里?我将如何把学人的理想和执政者的行动放在一起,做一个完美的匹配?

于是,马不停蹄,连续几个月的走访,我跑遍了南海的鸡栏角落,吃不香,睡不好,满脑子的问题和思考。唔怕你笑,头发本来就冇几多,这一跑,又不知跑掉了多少!但是,我觉得值。因为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南海,一个真实的基层。我开始思考农村问题:农村股份制改革,农村资产管理体制,农村居住社区化,公共服务从城市延伸到农村,解决东、中、西部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晕,经济咁发达的南海,农村竟然有咁多问题!我们的政策是不是该向农村进一步倾斜?点先可以深化农村体制综合改革,促进城乡统筹融合?我把这些思考,写进了区委全会报告。

农村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我知道我是一个官员,同时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的理想遇到了一个好时代。站在南海坚实的大地上,我从最难的地方开始,一步一步去做。是的,很难。但我不放弃,不抛弃,锲而不舍,一步一步去推动。现在,我看到了努力和坚持带来的收获。这让我更加不敢休息,不敢停步。我深深地相信,只要面朝南海,埋头耕耘,我的理想,就一定会春暖花开。

扯远了,拉回来。这本书呢,主要包含十辑内容:前八辑是村居调研手记,也就是我“南海数月游”的感受和思考,写了百多篇手记;第九辑是“潮人潮语”,是我对南海农村改革、社会建设管理的思考和体会;第十辑是媒体报道,集结了社会各界对南海改革的意见、建议和评价,可以说是对南海目前正在推行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所进行的全景式展示。至于这个东东有没有价值,该打50分还是60分,我说了不算,大家说了算!

改革的艰难,地球人都知道。但是,“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再小的花也不应当拒绝开放”。本书的出版,算是我在南海农村改革的试验田里开出的一朵小花。如果您要表扬我,最好用公文;如果您要批评我,请尽量用电话;如果您想骂我呢,那就用微博私信好啦!

呵呵——樵山潮人2012年7月总序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数万同胞在灾害中不幸遇难,许多家庭失去世代生活的家园,经数十年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和恢复重建的巨大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奋起自救和恢复重建,国内各界和国际社会积极施援,经过不到三年时间的共同努力,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胜利,创造了历史性的奇迹。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扶贫系统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并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及时组织编制了《汶川地震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纳入了国家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农村建设专项规划。随后,国务院扶贫办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分三批开展了100个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试点;按照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指导、协调、帮助、督促四川、甘肃、陕西三省扶贫系统整合资源、有序有力地推进国家重建规划区内4834个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应用参与式方法发动群众主动重建家园,开发建立监测管理系统,加强各级干部及社区能力培训,开展国际合作,创新重建模式,不断实践和探索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机制,完成预定任务。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集中体现在:激发了贫困村恢复重建的内部活力,增强了贫困人口重建与发展的信心;明显改善了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改进了系列专题培训交流活动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扶贫系统及村级领导组织恢复重建的能力;完善了参与式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体系,展示了扶贫系统的工作特点和能力;探索了灾后贫困村的多部门参与重建机制,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开展了相关专题总结和研究,促进了经验的广泛分享与交流;倡导了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理念和意识,创新性地实践了具体结合的方式;贫困村恢复重建构成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成为总体重建目标的实现作出了积极贡献。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工作及其效果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有关部门和三省(四川、甘肃、陕西)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贫困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由衷称赞。

实践证明,扶贫系统参与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的光荣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把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受灾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它不仅展示了扶贫系统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还拓展了扶贫工作的新领域,是扶贫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在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进程中,四川、甘肃、陕西三省,以及4834个列入规划的贫困村所在的各市(州)、县(市、区)扶贫系统,立足本地实际,积极开拓创新,与乡村干部群众一起,总结了一批效果明显、得到各有关方面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对于开展相关经验交流具有代表性的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典型案例。

总序为了更好地对这些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总结研究,进一步探索汶川地震受灾地区后重建时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经验,有力有序地推动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理论方法研究的工作,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灾后重建工作办公室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根据双方合作的“中国灾后重建暨风险管理项目”2010年度项目计划安排,于2010年8-12月设计和实施了“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案例研究”项目。2010年9月11-12日,在成都召开的“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理论方法研讨会”上,专题讨论了本项目方案。经国务院扶贫办批准,本研究项目从2010年10月开始,到2011年底完成。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民族大学的50多位教授、研究生承担了本研究项目。

本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从100个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的试点贫困村中选取37个村进行案例研究,其中,7个村作为研究型案例,进行深度研究,30个村作为总结型案例,对其做法、经验、问题、挑战、启示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

本套丛书就是由该研究项目的成果整理而成的。组成丛书的10种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7个研究型案例报告。这是在前期资料和数据积累的基础上,综合监测评估结果、恢复重建效果、代表性、经验可借鉴性等多方面因素,选取7个试点村进行深度案例总结的成果。每位案例报告的作者按照案例研究的范式,通过深入访谈、问卷调查,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村落地震前发展状况、灾害紧急应对、灾后恢复重建等进行全过程记录、描述、分析和总结;重点深入剖析案例村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思路、成功要素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终揭示其核心经验价值。每个村突出了1~2个具有特色的做法和经验,自成一体,形成完整的研究专著。第二个部分是包含30个总结型案例研究报告的《贫困村灾后重建案例报告选集(上、下)》。这是对四川、甘肃、陕西三省扶贫系统确定的具有代表性的30个灾后恢复重建贫困村开展总结性案例研究的成果。第三个部分是在上述深度研究型案例和总结型案例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比较分析,并结合研究者亲历恢复重建工作过程中的思考和反思,最终形成的《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案例研究概论》。

本套丛书以案例研究方法为主,全面展示了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的过程、做法、成效、经验及模式,尝试探索了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机制模式。希望以本丛书与国内外各界关注、关心中国减贫事业的研究者、实践者共勉,继续丰富我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继续为将推动灾害风险管理纳入我国扶贫开发战略和政策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2012年11月石棉县麂子坪村:中高山区少数民族村灾后重建张海霞一、麂子坪村基本情况

安顺乡麂子坪村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安顺乡政府以东,距乡政府25公里,距县城22公里,距雅安市232公里。全村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72亩(1亩=666.667平方米),人均耕地面积约1.3亩,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最高海拔2200米,土壤质地多为沙壤土和黄泥土,呈微酸至中性(pH值6~7.5),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冬干春旱,夏汛秋湿,年均气温15.1℃,常年降雨量778.3毫米。

麂子坪村是石棉县中高山区37个贫困村之一,也是全县最大的少数民族村。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372户1380人。其中彝族345户1348人,藏族27户32人。全村享受低保132户144人,五保户1人,贫困人口958人,劳动力567人。2010年年底,该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30元,村内水电站22座,装机容量39500千瓦,有矿山3座,盛产铅锌矿。该村以种反季节蔬菜,养殖优质绵羊、草科鸡为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旅游发展、特色种植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二、灾情与影响(一)“5·12”汶川地震受灾情况

在“5·12”汶川地震中,麂子坪村355户受灾,其中严重危房户88户,一般危房户267户,损毁交通道路6.5公里、联户路5公里、院坝8000平方米,粮食减产125吨,损毁人畜饮水管道12公里,致使150多户群众饮水困难,损坏电力基础设施18公里,使全村1380人无法正常用电,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0万元。同年还发生过“6·18”地震,该村为震中,加重了灾情。另外,该村有5条河流,主要以小水河流为主,其中三组的聂占云沟、九组的小河沟在洪水季节水量特别大,容易引起洪灾。如2010年夏季遭受过4次洪水灾害,四周的雨水随着沟谷铺天盖地冲向麂子坪村,淹没道路,冲毁庄稼,使部分房屋受到损坏。(二)地震对麂子坪村造成的影响(1)农户房屋受到破坏,基础设施损失严重,农作物减产,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2)受灾户比例达到95%,其中因灾返贫户占到30%,使得整个村的经济倒退,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3470元降到2008年的3263元,增大了扶贫难度。(3)由于需要在家重建,牵制了很多外出务工人员,交通不便使得所需建筑材料价格上涨,更增加了建设成本,使得农民收入大大减少,生活更加困难。三、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及成效

截至2011年3月,麂子坪村已经基本完成了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后继任务重点转移到发展生产、提高收入。具体的重建项目如下。(一)安居工程

安顺乡加强了对麂子坪村的灾后重建工作,成立了麂子坪村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建房质量监管小组,每天监督房屋修建进度和质量问题,经过全体村民5个月的努力,完成了麂子坪村88户重建工作和267户维修加固工作。在88户重建户中,集中安置13户,75户自建。由于是在修公路前重建房屋,道路不平坦,造成房屋建设费用偏高,集中安置的13户政府每户补贴7万多元,个人投入2万多元。自建房75户,按照每户1~3口人补助1.9万元、4~5口人补助2.1万元、6人及以上补助2.3万元的标准实施,重建户总体上满意现在的住房条件。(二)基础设施建设

由石棉县农机局主导,组织群众800多人次积极参与公路抢险救灾,修建通组水泥路7.3公里,确保了群众、救灾物资等运输畅通,更为今后麂子坪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致富路。修建人饮工程,其中民族扶贫资金6万元,群众投劳折资3万元,修饮水池6个,蓄水量30立方米,架设饮水主管道4600米、支管道3800米,解决了该村三组至六组村民人畜饮水问题。修建水电站22座,装机容量39500千瓦,能完全保证村内的用电需求,解决了本村40多个劳动力就业,并降低了洪水期的风险程度。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政策,修建了3个垃圾池,32户重建圈舍,改变过去群众放养牲畜的现象,大大地改善了麂子坪村的环境卫生。(三)调整产业结构,恢复性发展产业

麂子坪村积极与四川省九寨沟山民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公司购种与公司收购的形式发展农业,同时邀请四川农业大学专家教授考察、挑选优良品种,组织村干部从其公司购进脱毒马铃薯种薯45吨,无偿提供给本村八组、九组彝族群众,种植面积200亩,成熟后公司以保护价进行收购,实现销售收入24万余元,帮助彝族群众增收致富。利用麂子坪村高山高寒的地理气候特征,在一组、二组发展反季节蔬菜300亩,目前主要种植莲花白和四季豆,还将引入辣椒、花菜、莴笋等新品种,共有87户种植,属纯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市场认可度高,每年可种植2~3季,每亩土地年收入由种植前的1000元增长到种植后的6000~7000元。栽种核桃3000多株,并开始有小规模的沙树种植,养殖牛、羊2000余只,继续巩固发展草科鸡等绿色养殖业。(四)注重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首先,积极打造彝族特色文化民居。在乡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向县政府争取了54万元,红十字协会援建21万元,农户自筹32.5万元,建设麂子坪村集中安置点周边的彝族特色房屋。集中安置点13户、沿线37户进行了彝族风貌特色打造,住房装饰以黑、红、黄、白等色彩为主,在墙壁和大门、窗棂上刻绘各种拱形、锯齿形图案,如夸父追日、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鹿望金钟等图案能让彝族群众记住自己的民族习俗,而在屋檐、基石上则雕刻花草、鸟兽、人物等。其建筑风貌形成了以“自成体系的独特风韵,天人合一融于自然的思想和植根民间质朴率真的性格”为特色的文化品位,现已建成石棉县唯一一个彝族灾后重建安置点。其次,积极组织参加县、市里发起的民族文化活动和本村的民族节日活动。2010年参加摔跤比赛和民族舞蹈比赛,在彝族传统的火把节到来时,村民一起庆祝民族节日,在活动中受到民族风情的熏陶,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

另外,麂子坪村积极争取资金,架设了25公里的主线光纤,截至2011年5月,除了有10户农民买不起电视外,其他各家各户都看上了有线电视,保证村民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以及县委、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同时,由山东省捐赠图书,麂子坪村建设了“农家书屋”,方便了群众学习农业养殖、种植等各项技术和先进的文化思想。(五)灾后重建的成效

随着灾后重建项目的逐渐竣工,麂子坪村的民居工程、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村容风貌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房屋居住条件改善。灾后住房重建完成后,全村共有88户(占农户总数的23.7%)农房改为砖瓦房,是麂子坪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体重建。重建户配套设施比较完善,设计科学合理,安装自来水管道,配备专门的厨房、厕所、卧室,人畜分离。相比以前的土木结构房屋,环境更加舒适,抗震能力增强,能完全抵挡住暴风雨的侵袭。

第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该村目前已经建成村级主干道公路通组水泥路7.3公里,通户率达到50%,通组水泥路路面质量较好,极大地方便了麂子坪村村民与外界的联系,不断有外地的人到该村交流。全村户户通光纤电视,有362户看上了有线电视,全村372户使用上了照明电。3个垃圾池有效地解决了村民垃圾乱扔、乱倒问题,使得村容更加整洁。人饮工程竣工后,麂子坪三组至六组的彝族同胞不再靠人背马驮、挖土坑蓄水、接雨水等方法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现在用水既便捷又安全,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彝族同胞生活质量。村内水电站22座,缓解了汛期洪水泛滥的危险性。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随着反季节蔬菜、核桃等的种植和绿色养殖业的发展,麂子坪村村民种植的农作物不再仅仅局限于油菜、小麦、玉米等收入偏低的农作物,而是由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产业转变,这些现代产业对农民的收入增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调整是灾后重建的一大亮点,也为以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为农民的生存发展找到了新的出路。

第四,农民经济收入逐渐提高。作为一个中高寒山区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庄,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加上道路不顺畅,信息传播和接收不方便,农民经济收入不高。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3470元。在2008年地震后,该村受到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重建过程中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道路,试种反季节蔬菜、绿色养殖、果木种植、外出务工“四位一体”的收入构成,使得该村在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240元(首次超过4000元),在2010年达到4630元。四、农户灾后恢复重建初步效果评价(一)农户对恢复重建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本次调查参与座谈农户11户,家庭状况涉及非常贫困、贫困、一般、富裕4种。调查显示,麂子坪村村民在住房、村内道路、人饮设施、环境改善等四个方面的恢复重建上,对住房的满意度最高,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被调查者比例加起来达91.5%;对环境改善的满意度为81.8%;对人饮设施满意度为72.7%;最低的是村内道路,满意度为63.7%(见表1)。表1 村民对恢复重建工作的满意率(二)农户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合理性评价

对灾后恢复重建合理性的调查显示,在集中安置点选址、个人分散建房选址、村落道路建设规划方面,村民的接受程度较高,村民认为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率加起来均在60%以上,尤其是前两项认为合理或非常合理的加起来均高于90%(见表2)。说明政府在帮助农民房屋修建上选址科学,做事情坚持以灾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表2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合理性认可率(三)农户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益贫效果评价

在恢复重建中,集中安置户受惠最多,自建户和危房加固户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家的补助,有超过80%的被调查者感觉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对贫困户实行了优惠措施。但是对于个别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来说,可能是因为筹集不到资金,没有充分把握好灾后重建带来的增收机遇,感觉益贫效果不是很好。

访谈图1 全国人大代表毛金芳(右二)作为雅安市三位全国人大代表之一的毛金芳,出生于1980年,受教育程度为大专,是村妇女主任,已连任两届。她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怀与帮助,麂子坪村现在看上了有线电视,吃上了自来水,通上了水泥路,房屋改善,产业多元化,相比以前的生活状况有了比较大的改善。正如村里老百姓发自肺腑地说:“爹亲娘亲不如党亲,哥亲姐亲不如政府亲;党和政府为我们做的一切,千言万语不足为谢。”五、经验与启示(一)尊重农户意愿是前提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如集中安置点的13户农民家庭,都是由常年居住在海拔2200米的高山区域迁移到海拔1600米的地方。首先要给13户农民做思想工作,说明房屋所处地理位置的危险性,并要确保迁移地方的安全性,最终13户全部同意搬迁到指定的安置点。在反季节蔬菜种植中,首先加强宣传,给一组、二组的农民详细阐述该地方的地理优势以及种植的相关收益,增强群众的积极性,鼓励群众自己选择适合市场发展的农产品。每年定期统一学习彝族文字采取自愿参加原则,绝大部分的农民和学生都会参与学习。在决定村里最需要建设的项目时也是尊重农户的意愿,如2011年年初申报的修筑5条河堤以防汛期河水淹没的项目,就是村民集体表决确定的当时最需要建设的项目。只有以农户的意愿为前提,一切以农户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重建过程才会更加顺利,效果才更加显著。(二)专业部门规划是关键

专业部门规划“龙头”是麂子坪村灾后恢复重建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首先,每年都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表,有利于指导各个项目的顺利进行。2009年是灾后恢复比较关键的一年,表3显示的是该年村两委会制定的规划方案,从生产发展、村容村貌、基层政权三个大项目着手,具体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截至2011年3月底,这些项目已经全部落实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其次,集中安置点的选址是经过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专家考察论证才确定的。而体现民族特色、展现民族文化的房屋建筑是与石棉县规划和建设局协调,结合本村发展实际,做好彝族风情文化建筑物并为以后发展旅游业做准备而规划设计的,充分体现了专业部门规划的科学性、发展性。2008年8月21日,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专家专门对麂子坪村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进行了是否适应建房的地质灾害评估。海拔2200米的麂子坪村六组白河坝居住着13户彝族同胞,那里不仅不通公路、水、电等,还存在严重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在“5·12”地震和“6·18”地震中,这13户农户的房屋全部严重受损,经评定被纳入灾后重建户。按照灾后重建农户建房应避开地质灾害点的原则,安顺乡政府和麂子坪村委会经过认真考察和研究,将这13户灾后重建户整体搬迁到海拔1600米的麂子坪村六组大河坝(在公路边上)处集中安置建房。表3 麂子坪村2009年新农村建设实施计划表续表

再次,反季节蔬菜种植由县农业局专门规划实施,对选种、播种时间、种植技术等方面都给予详细规划指导。如莲花白可选京丰一号,在3月底至4月中旬播种育苗最合适,待苗子长到6~8片叶子后,就可以移植大田。(三)政府扶持是保障

灾后重建中的房屋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给予了大力扶持才得以取得如此良好的效果,如通组路修建耗资13万元,如果没有政府投资修建,那么通往麂子坪村的道路将一如既往的是泥土路,严重限制着该村与外界的联系。部分农户能喝上安全饮用水,也是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同时在灾区产业发展方面,政府的扶持也是使产业得以进行下去的保证。如在探索新型产业时,乡政府以确保农户不赔本为原则,并派相关技术员给予指导。又如反季节蔬菜种植,给予每亩230元的补助,安排农业局的相关人员现场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培训,这样降低了种植的风险性,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四)打造特色是根本

第一,反季节蔬菜种植。首先,利用中高山区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全村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在夏季种植其他地方冬季生长的蔬菜,如白菜,在4月底播种,6-7月份即可收获。所有种植反季节蔬菜的农民在获得收成后,政府会提供每亩230元的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其次,转变思想,接受市场理念。在政府的宣传和引导下,麂子坪村村民逐渐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从“自供自给”走向接受市场竞争,开始种植能增加收入的经济作物、绿色无公害产品。该村种植的蔬菜全部使用农家肥料,不使用任何农药,市场欢迎度高,供不应求,价格比较高,增加收入可观。同时邀请专家指导培训,提高成活率。2009年,石棉县农业局相关科技人员就中高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品种选择、布局、反季节蔬菜育苗、垄厢栽培、中耕除草、灌排水、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采收及市场前景分析等对彝族村民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手把手地向他们传授反季节蔬菜综合田管,常见病虫害发生、危害、识别、防治等相关知识,解答他们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第二,民族文化建设。首先,实行双语教学,定期进行彝族文字培训。本地彝族语言和普通话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保证与外界顺畅的语言交流,把彝族的文化介绍给外界,扩大彝族文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每年利用寒暑假在学校集结全村人集中学习彝族文字,传承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其次,住房风格设计保持民族特色。新建集中安置房和沿线的房屋保持彝族传统的建筑风格,房屋墙壁上绘有彝族文化的宣传画,可以让村民记住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为旅游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再次,积极组织参加县、市发起的民族文化活动。在2010年石棉县摔跤比赛中,麂子坪村两名摔跤选手获得摔跤冠、亚军,既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提高了麂子坪村的知名度。同时大力举办彝族民族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如在每年的彝族火把节时,全村人邀请外面的朋友一起欢庆节日,对于培养儿童和年轻人的民族传统节日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图2 反季节蔬菜种植区域图3 麂子坪村集中安置点的彝族建筑风格(五)基层组织建设是基础

在调查中发现,麂子坪村两委非常团结,有村党支委3人,包含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村委会3人,有主任、会计、妇女主任(是全国人大代表);两委有党员5名。村干部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不断增强班子的团结力,改善党群关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积极组织群众进行建设,如组织800多人次进行道路修建,并争取到建设资金,且科学合理地使用。每年洪水来临前,村委会组织民兵巡逻,及时告知村民情况,减少了人身财产的损失。(六)参与式重建与团结合作精神是取得成效的动力

麂子坪村民风淳朴,灾情发生后,村民理性对待,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全村人共同参加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外出务工人员迅速回到家乡加入到抢险、重建队伍中。村干部广泛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引导群众参与到重大项目的规划、实施与管理中。在项目规划中,坚持让村民表决决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村民积极参与到规划中,对恢复重建的项目进行排序,研究目前存在的困难、资金如何使用、后续管理等具体问题。在项目实施中,村两委有序组织,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每户必须出工1人次,没出人力的要付相应的工费替补。按照专业部门的规划设计方案,实施通组路、人饮设施等项目。在项目管理上,民主选举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建房质量监管小组、理财组成员,每日监督工程进展情况和质量,协调工作,保证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七)合理利用本地的优势资源是加快重建的有利条件

麂子坪村处于中高山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冬干春旱,夏汛秋湿,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是该村发家致富的天然药引,充分利用可以快速恢复经济。该村土质多为沙壤土和黄泥土,土壤养分含量较高,适合种植蔬菜。村民们正是紧紧把握住了这一优势资源,开展反季节蔬菜种植,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这对各地灾后重建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八)少数民族的传统观念转变是灾后重建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麂子坪村是石棉县唯一一个彝族集中村,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一些传统观念正发生转变,如安分守己、市场概念模糊等小农本位意识逐渐消失。麂子坪村党支部书记向我们介绍说:“通过我们村组干部多途径宣传,这里的少数民族群众思想观念得到了较大转变,现在也知道调整产业结构,接受市场竞争,引进外来先进技术,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正是因为少数民族群众思想观念的解放才促进了美好生活的早日到来。六、麂子坪村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一)资金缺乏

在与村干部和调查农户访谈中了解到,麂子坪村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是资金问题。虽然得到了政府的资金补助,但是房屋修建者仍然有不少欠债,外出务工收入所得不高,发展产业缺乏资金。再就是外来资金引入不多,这将牵制该村在基本完成恢复重建基础上的后续发展。(二)科技培训进展艰难

首先,培训费缺乏,投入到该村的培训费2001-2010年10年共5000元,每年整个村平均仅有500元,农业科技、外出务工等相关急需的培训严重缺乏。其次,由于没有技术指导,农民所种植的核桃产量比较低,目前每年仅有一个技术员过来帮农民进行核桃嫁接,但是成活率不是很高。(三)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由于受地形限制,目前麂子坪村仅有两个组进行反季节蔬菜种植,没形成规模,外来收购者甚少,主要靠村民自己到镇上销售,所需运输费用降低了总收益。反季节蔬菜种植的品种单一。缺乏种植技术指导培训,导致产量不高,如核桃现在每株仅仅产3斤左右。村里牲畜放养式喂养,破坏部分农作物,若用栅栏围起又会增加成本。(四)村内的水电站就近转移劳动力较少

在麂子坪村内22座水电站中,平均每座水电站仅有2个该村村民在里面工作,而一座水电站最大工作人员容纳量为11人,村民希望对占有资源实行补偿。旌阳区清和村:灾后建起的“世外桃源”张军

旌阳区清和村2007年由原友和村和清凉村合并而成,地处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北部边缘,与绵竹市接壤,距德阳市区23公里,距柏隆镇镇政府2.5公里,地处成都平原的东北边缘,地势平坦。该村面积7.9平方公里,年平均降雨1088毫米,雨量充沛。

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1254户3755人,其中贫困户1100户,贫困人口3321人,贫困率达88.4%,享受农村低保人数为103人。有耕地3671亩,其中水田3633亩,旱地38亩。该村没有主导产业,村民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或传统种植业为主。地震前,农民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同时靠养殖猪、鸡、鸭、鹅、兔获得经济收入。2007年粮食总产量3566吨,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一、地震受灾情况及影响“5·12”特大地震给该村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财产损失,该村被列为旌阳区“5·12”特大地震灾害重灾区。

地震造成该村4221间房屋倒塌(倒塌面积87500平方米),危房2129间(危房面积38870平方米),另有950间房屋受到轻、中度毁损,不宜居住,其总毁损比例高达97%;高档家用电器损坏360余套,农用机具损坏5000余件。由于大地震造成大面积的房屋倒塌或成为危房,农民失去了大量的养殖场地,养殖业受到“灭绝性”的打击。同时,生产设施也遭到严重损坏,120余亩农田不同程度变形,渗透性大,难以耕种,种植业收入大量减少;农用灌溉三面沟渠损坏14.5公里,损坏机耕道路10000余米,抽水机房倒塌15座,抽水设备损坏14套,经济损失11006万元。办公设施方面,造成原友和村和清凉村村社办公室共41间房屋成为危房,不能办公使用,经济损失70余万元。

镇辖区内熙海酒厂、清凉村酒厂部分房屋倒塌,大部分房屋成为危房,生产设备遭到严重损坏,造成停工停产,在镇内工厂、企业上班的人数大幅减少。“5·12”特大地震共造成清和村经济损失12296万元,超过3000人生活困难,经济损失占全村2007年GDP的90%,清和村成为因灾返贫村。2008年人均纯收入较2007年减少约1490元。清和村受灾情况如表1所示。表1 清和村地震受灾情况统计表资料来源:德阳市关于灾后重建试点村统计数据。二、灾后重建项目实施及成效

突如其来的“5·12”特大地震给清和村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全村生产生活百废待兴,亟待改善。根据县扶贫办及相关政府部门规划情况,清和村村委及全村村民积极投身灾后的恢复建设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生活聚居点规划建设

为了尽快让清和村村民走出灾后阴影,还村民一个舒适的家园,清和村展开了地震灾后的房屋恢复建设。全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村两委会其他成员、14个村民小组组长、村民代表为成员的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全权负责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落实和协调工作。2008年7月,村两委先后数次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户长会及灾后重建专题会议,着手对全村14个村民小组灾后房屋重建进行聚居点选址、规划;区、镇城建及国土部门分别到清和村七小组,对清和村的规划选点进行了论证,德阳市设计院提供了灾后重建的户型图和建设图。

在各级领导和国际友人的高度重视下,清和村2008年8月便拉开了灾后重建的序幕。对全村14个村民小组规划出23个聚居点。通过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配合,顺利完成了23个聚居点160余亩土地的协调工作。通过相关人员介绍,先后有10余家三级以上的建筑施工单位进入清和村23个聚居点,村两委对这些公司进行考察,严把施工单位的资质关。再由重建户与施工单位面对面谈价格、签合同,村组干部一律不介入。最终,施工单位与每户建房户签订建房合同,确定建房价格为包工包料每平方米700元。随后,全村23个聚居点召开户长会议,每个点选出3个代表,1个代表管理灾后重建资金,1个代表管理农房建设质量,1个代表管理安全协调点的日常工作,组长管理存折。对于重建款项的使用必须所有代表通过,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灾后重建集中规划房屋共有三室一厅(90平方米)和二室一厅(54.5平方米)两种户型,农户根据自家人口多少自由选择,除国家扶贫补助及红十字总会项目资金外,农户按每平方米700元造价自补差额,总体上执行“多占多补、少占少补”的办法。截至2009年11月底,清和村23个重建聚居点已全部完工,1090户共3286人搬进了新房,人均建筑面积35平方米,总面积达115010平方米。同期,未纳入集中聚居点的散居户也全部完成了灾后房屋重建工作,全部搬进了新房。搬进新房的农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都表示:“没想到在农村也能住上城里才有的新房,而且每个聚居点还建有篮球架等公共健身设施,这样的新居以前想都不敢想”。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开始,村民们对以后的生活更加充满了信心。

数据链接灾后农房建设,使清和村村民的居住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在人均居住面积增加(较地震前同比增长62.4%)的同时,居住配套设施也不断完善。据统计,通过灾后重建:有1000户农户的住房从原来的土木、石木结构住房新建为砖混结构住房,占重建户的80.3%;有245户从原来的土木、石木结构住房新建为砖木结构住房,占重建户的19.7%;有1100余户统一了风貌,占重建户的88.4%;有1200户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室内装饰装修,占重建户的96.4%;有900户新购了衣柜、橱柜、沙发、桌凳等现代家具,占重建户的72.3%;有400户新购了电视机、电冰箱、电冰柜、洗衣机等家电,占重建户的32.1%;有350户新安装了固定电话,占重建户的28.1%;有1000户接通了电视信号,占重建户的80.3%。图1 当地新建的集中聚居点(二)道路建设

为了完善清和村交通设施建设,解决灾后重建、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及农村村民出行问题,征求村民意见后,全村决定完成从原村办公室至十三组、原村办公室至十二组、现村办公室至一组的村社道路平整及硬化工作。项目按照扶贫项目要求,严格招标制度,以区级有关部门的项目工程设计要求和审定的规划设计进行修建。为保证项目严格落实,全村成立了项目工程管理小组,以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并成立了项目工程监督小组,加强对项目工程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工程按时保质完成。

截至2009年5月,全村完成村社道路平整及硬化4.5公里,使全村12个组986户3140人的出行问题得到改善,受益面分别达到86%、79%、84%。其中,灾后重建户户均节约重建农房运输材料成本150余元,全村节约18.68万元。大大改善了全村交通条件,为农业生产资料和其他农产品买卖、运输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另外,在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试点村项目的帮助下(共补助125.4万元),村支委积极组织农户以工代酬、自筹资金110余万元,建设完成组道及入户公路(含以路代坝)共25.08公里,实现清和村家家通公路、户户通公路,彻底解决了全村村民的出行及交通问题。(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

住房及道路建设解决了清和村农户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为了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存及生产生活条件,清和村展开了全村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1)集中式饮用水解困工程。地震使得清和村村民赖以生活的供水站及人饮管道全部被毁,人工井也严重受创,全村大部分村民日常生活用水困难。搬进新居以后,清和村村委组织全村村民积极投工投劳,并自筹部分资金,启动图2 清和村即将完工的自来水厂“集中式饮用水解困工程”,在修复原有人工井的基础上,新建大型自来水厂1座。该工程已于2011年6月底完成,解决了全村1254户3755人的饮水问题,使全村村民均喝上干净、清澈的自来水。(2)“清洁燃料”建设。地震前,农户分散居住,大多数家庭日常生活饮食所用燃料均以柴、煤为主。搬进聚居点以后,厅房式的户型设计使这种传统的燃料变得不再适宜。在UNDP及国家扶贫资金的扶持下,清和村村委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并自筹一部分资金,共新建沼气池600口,使全村48%的重建户用上了干净、清洁、环保的“天然气”,其余聚居点农户也顺利从烧柴、烧煤转变为烧电,成功实现了由传统燃料向清洁燃料的转变。(3)污水处理池建设。农户搬进聚居点以后,生活污水不经处理肆意向外排放,对村环境卫生产生了不利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清和村在UNDP的资助下,修建大型污水处理池2口,村民的生活用水经过污水处理池净化后,排向农田及灌溉池,有效地保护了全村的环境卫生。图3 当地新建的大型污水处理池(4)贫困户圈舍改造。为进一步帮助贫困农户渡过灾后重建难关,尽快恢复日常生产生活,实现人畜分离,清和村村委在UNDP项目资金的资助下,为全村251户贫困户改建和新建圈舍,每户补助2000元,共补助50.2万元,使这部分贫困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5)土地整理。灾后农房异地重建或搬迁重建致使清和村获得一大片废弃宅基地土地,如果这片土地经过改造能转变为耕地,将能从很大程度上填补灾后重建中农户耕地的损失。为此,清和村组织实施全村宅基地土地整理活动,共整理土地500余亩,有效扩充了全村的耕地面积。现在,这片土地已经种上了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切实有效地为当地农户增加了收入来源。(6)水利沟渠建设。大地震使清和村的水利灌溉设施受到重创,全村唯一的供水站被毁,灌溉沟渠也损毁超过30%,如仅靠自然雨水,全村土地的灌溉问题将难以保障。为解决这一问题,清和村申请省扶贫专项资金补助共140万元,组织农户积极投工投劳、自筹资金折合24.14万元,共修建机沉井10口、灌溉沟渠13.6公里,基本解决了全村土地的灌溉问题。(7)生活环境美化。为进一步美化全村村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全村的环境质量,清和村陆续展开一系列环境美化工程:一是卫生厕所改造工程,完成卫生厕所改造100座;二是路面改造工程,完成全村砼(混凝土)路面铺设,总里程3000米;三是村庄绿化工程,完成村庄绿化总面积50000平方米;四是中心村美化工程,修建垃圾收集池68口,建宣传栏21个。整个工程项目已于2011年年底彻底完成。(四)产业发展

清和村抓住灾后产业恢复重建的有利时机,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恢复本村的产业发展,为农户创收增收做实事。

全村在巩固现有养殖产业基础的同时扩大养殖规模,依据地理条件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采取联户带动的方式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并对村养殖户先后开展了农户养鸡培训、妇女养猪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一系列培训活动。现全村有养鸡大户15户,年出栏肉鸡30万只以上。在种植业方面,清和村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在该村设立的水稻试验基地,为其进行水稻制种,现有水稻制种300余亩。同时,为增加农户的增收渠道,清和村着手吸引外资加入,兴办本村企业。全村共招商引资4家,分别是家具厂、水泥厂、电子厂和化工厂,可为全村解决本地劳动就业200余人。

村主任告诉我们,全村的产业发展是清和村目前正着手解决的问题,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是继续招商引资,引进外来企业进入本村,解决本村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着手开展土地流转,使本村土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切实增加当地农户的收入。三、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

为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柏隆镇党委、镇政府决定在清和村开展省级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整个活动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围绕“建好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提高农民素质”三个方面,深入实施生态经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清和村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采取村民自建、镇村共建的方式,2010年11月正式启动。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立足于服务“三农”,促进全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建设和村民道德素质建设三者的有机结合,努力创建“花草树木多、文明新风多、农民收入多”的文明生态村。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一是以“三改三通”(即改水、改厕、改灶和通电、通电话、通光纤电视)为重点建设好人居环境,继续改善和加强全村的环境建设,防止出现反弹。二是对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放等“五乱”现象集中治理,消除死角。三是突出“美化、绿化、净化”,组织村民在村组周围、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栽种树木、花草,建设“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绿中”的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第二,切实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一是认真落实有利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各项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到2011年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扶持农民发展绿化农业、生态畜牧业、庭院经济,增强农民应对市场、闯拼市场的能力。三是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各种中介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积极探索土地流转路子,促进土地集约经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四是把“小康之家”创评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载体,充分发挥“小康之家”的典型带动作用,不断壮大小康群体,增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本领。

第三,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一是根据农民从事的主要生产经营品种和项目,在各村民小组成立各种学习小组,利用农闲时间和业余时间,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法律、科学、计划生育、种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争创学习型村民小组。二是在各村民小组开展家庭“五比五促”活动(即比藏书,促购书、读书;比科技致富,促学科学、用科学;比改陋习,促卫生、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比学法用法,促守法护法;比子女上学,促尊师重教),培养村民的学习习惯。三是抓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青壮年农民扫盲等工作,积极捐资助学,防止贫困生辍学。

第四,促使农民道德行为养成。一是深入开展“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树形象”活动,真正使农村“五要”(柴草要出村、禽畜要圈养、厕所要干净、庭院要整洁、道路要平坦)得到落实,引导农民自觉养成文明行为、良好卫生习惯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二是强化农民的生活态度意识教育,杜绝较大污染事故和滥捕、滥猎、乱挖、滥伐等生态破坏事件的发生。三是组织农民广泛开展时事政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三户”评选活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增强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第五,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一是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多方筹集资金,完善文化活动室、宣传文化栏、橱窗、板报栏等文化基础设施。二是完善文化活动室的内部设施,配齐电视机、VCD机、棋牌、腰鼓等活动设备。三是扩大有线电视的覆盖率,拓宽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让农民透过小窗口了解大世界。

第六,活跃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第七,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安定。一是积极开展“平安村”创建活动,完善治安防范机制,深入推进共治共建。二是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广大群众的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三是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查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调解组织,努力消除不稳定因素。

通过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清和村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四、灾后重建成效评价

总的来说,清和村在灾后重建中通过统一规划、集中重建、易地重建,使受灾农民生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变。新建房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风貌统一,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户对地震灾后重建成效的评价,笔者对清和村农户进行了抽查访问,共抽查农户10户。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农户对灾后住房重建、村内道路恢复建设、家庭饮用水恢复情况以及政府和村委会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的作用满意度均在80%以上,尤其是在住房以及政府的重建政策和规划方面,满意度更是高达100%。一受访农户向我们道出了其中原委:“地震之后,当时真的是惨不忍睹,房屋在一瞬间变为废墟,眼看村上经济有点起色,却在无情的灾难中化为乌有。要不是党和政府的及时救助,真不知道该怎么过。现在,我们居住的房子跟城里人住的一模一样,简直是太满意了。”表2 村民对灾后重建效果评价注:认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视为满意。

对于灾后重建对贫困户的帮助以及对家庭增收作用,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分别有80%和60%的农户认为地震灾后重建在对贫困户的帮助和农户增收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表3 灾后重建对农户的帮助认可度注:认为非常强和比较强的视为认可。

同时,清和村的灾后重建成效也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扬,先后有各级领导和灾后重建工作者来清和村参观和调研,看到清和村灾后重建的成果,大家都忍不住要夸上几句。一些记者也慕名前来参观并对清和村灾后社区建设进行了专题报道。

记者专题报道链接2010年1月10日,《四川农村日报》记者慕名来到清和村,对清和村灾后社区建设进行了专题报道。对于清和村灾后重建的成效,记者更是用了“别墅式的聚居点、精致的小广场、绿色的道旁树”,“世外桃源、美丽如画”等词语对其大加赞赏;关于清和村重建后人民的生活,记者从“美——聚居点像新型四合院”、“乐——新房布置温馨别致”、“喜——领‘特殊党费’过新年”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报道。受访农户邱世彬告诉记者,“地震使原来的旧房子成了危房,我们在住了几个月板房后,终于搬进了新家”,“新家比原来的旧房子好多了,住起来很舒适”。五、经验及启示

清和村灾后重建中,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通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建成了灾区农村一流社区,生产生活水平较灾前均得到大幅提升。总结清和村灾后重建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明确思路、做好规划是前提

清和村在重建思路上做到了“五个明确”。一是明确指导思想。在重建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自力更生,统筹兼顾,防震避灾”的指导思想,通过政府规划、统一组织,受灾户集中联建、独户自建、社会支持,确保受灾群众尽快住进经济、实用、安全的住房,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二是明确重建原则。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将补助政策和补助标准公开,补助对象和补助资金公开,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并重点帮助基本无自救能力的特困户、分散供养的五保户、特困独生子女户、重点优抚对象、贫困残疾人家庭等恢复重建。三是明确目标任务。清和村在重建过程中明确规定14个组23个聚居点必须在2009年底前全面完成农房重建,确保受灾群众全部住进永久性住房,安全过冬,实现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房住。四是明确建房对象。重建对象为“5·12”地震灾害房屋全倒塌户和严重受损户,重建工作的重点是因震灾造成房屋受损的散居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无自救能力的一般受灾户。五是明确建房形式。采取分散自主建房、集中安置建房相结合的办法实施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工作。

在重建规划方面,清和村将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搬迁安置扶贫、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通过灾后重建,对建房布局、建筑风貌、通行道路、垃圾清扫清运、污水排放、沼气池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问题进行统一规划处理,以建设靓丽整洁、井然有序、干净舒适、生态优美的居住环境。(二)责任及制度落实是关键

为保证重建工作顺利开展,清和村组建了“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灾后重建政策措施。全村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筹协调、督促检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协调解决重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在制度机制方面,清和村成立了农村房屋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村房屋恢复重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还专门设置了重建办公室,配备了工作人员,健全了工作机制,明确了工作职责。整个重建过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将农村房屋恢复重建工作纳入村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狠抓工作落实。同时,为保证农房重建工作的质量、进度,全村实现规范管理,先后印发了《进一步做好地震灾后农村房屋重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清和村灾后农村房屋恢复重建技术指导意见》、《关于切实抓好灾后农村房屋恢复重建工程质量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三)群众主体是基础

受灾重建户既是灾后重建工作的主体,又是直接受益者。如果受灾群众不能主动重建,不能积极想办法重建,再好的政策也不可能完全顺利落实到位,灾后农房重建工作也就不可能快速有序地完成。清和村充分发挥受灾群众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要我重建”为“我要重建”,在恢复重建中积极投工投劳、积极筹措资金,发挥其主体作用,挖掘自身的潜力和资源,使得重建工作全面、迅速、有序地展开。(四)多方扶持是保障

清和村全村1245户重建户中,在地震后有1100户陷入贫困,资金及生活能力非常有限,如果没有国家的每户20000~26000元的建房资金以及红十字总会和UNDP等专项援助资金的支持,清和村的灾后重建工作根本无从谈起。同时,如果没有政府担保为重建户协调贷款,没有土地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绝大多数重建户的建筑面积将会缩减,重建时间将会延长。

数据链接清和村主要重建项目及资金来源(一)住房建设项目集中规划23个聚居点,总投资8200万元,其中:国家财政补助1700万元;红十字总会每户扶持1.5万元,共1500万元;农户通过贷款、借款自筹资金5000万元。对于未纳入聚居点的农户,除国家按照人口比例1~3人补贴16000元、4~5人补贴19000元、6人及以上补贴22000元的农房重建补助资金外,还为其中42户农户争取到了每户10000元的“特殊党费”援助,其余每户3000元。另外,上级下拨“三孤”和散居五保户建房补助金7.6万元,全部用于集中安置“三孤”和五保对象。(二)贫困村灾后重建试点村项目清和村试点村项目编报三次,总投资金额245.04万元,其中扶贫补助资金200万元,具体有:(1)修建村道4.5公里,申请上级扶贫补助45万元;(2)修建机沉井10口,申请上级扶贫补助20万元;(3)修建水利沟渠13.6公里,申请上级扶贫补助120万元;(4)建立村级妇女互助社,申请上级扶贫补助15万元。(三)UNDP试点村项目UNDP试点贫困村扶贫项目,总投资369.7万元,其中申请补助资金180.6万元,具体有:(1)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修建入户道路25.08公里,1254户户均补助1000元,申请补助125.4万元;(2)贫困户圈舍改造项目,为全村约20%的相对贫困户共251户改建和新建圈舍,每户补助2000元,申请补助50.2万元;(3)贫困村妇女互助社项目,在清和村内建立妇女互助社封闭运行,申请补助5万元。(五)整合资源是推力

清和村在地震灾后重建中以农房重建为重点,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为目标,整合各类重建项目资源,充分利用民政、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农机等方面的各类惠民项目资金,向农房重建倾斜,集中用于灾后毁损农房重建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使统筹兼顾、整合资源成为优化农房重建布局、加快农房重建进程、提高农房重建质量、打造优美人居环境的推力。六、面临的挑战(一)农户发展资金不足

尽管政府及社会各界扶持在灾后重建中给予清河村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房屋修建使大多数农户还是背负了较为沉重的债务负担。在我们调查了解的10户农户中,几乎每户农户在灾后重建中均有借款或向银行贷款,借贷金额在3万到10万元不等,其中借贷总额在5万元以上的农户不在少数。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村未来的发展。(二)产业发展不足,农户增收途径较少

通过整理清和村的产业发展项目发现,除极少的养殖及水稻制种大户外,清和村农户的收入仍然主要靠传统种植业和外出务工,农户收入相当有限。现在,清和村地震灾后农房重建及环境改善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若不能拓宽收入增收渠道,切实增加农户的创收增收能力,农户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将很难发生根本性改变,全村村民也仍旧摆脱不了贫困的命运。只有农户的创收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农户的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清和村的发展才能从实质上跨上一个新的台阶。阆中县射洪庙村:一个贫困村的新面孔郭文强一、射洪庙村基本情况

射洪庙村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县东南方向,隶属于水观镇,距离阆中城区40公里,距原仪陇县33公里,距水观镇0.5公里。该村在2006年由原水观镇射洪庙村、独柏树村与原盘马乡曾家坝村合并而成,总面积4.9平方公里。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324~888米,年均气温17.6℃,平均降雨量996毫米,年日照1434小时,属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有869户,2860人。劳动力1315人,其中外出务工535人。五保户15户,低保户180户,贫困人口820人,贫困发生率接近30%。本村以家庭特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和传统种植、养殖业为主。2010年年末全村耕地面积1922亩,林地2740亩。全村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外出人口达18.7%。

2007年人均纯收入3504元,人均粮食420公斤,2008年因地震影响,村人均纯收入下降到2945元。射洪庙村贫困程度比较深,现有耕地接近四分之一荒芜,村内主导产业欠缺,农民致富途径少。通过灾后恢复重建,人均纯收入逐渐提高,2010年为3852元。二、射洪庙村“5·12”地震受灾情况及影响(一)“5·12”地震受灾情况“5·12”地震造成全村房屋受损1292间;损毁村级公路2公里、社道4公里、入户路4公里、桥2座;损毁灌溉渠道1公里、山坪塘13口、灌溉蓄水池13口、石河堰5处、提灌站1处,致使1280亩农田灌溉困难;受损供水站2处、人饮管道1公里,人工井80口裂缝,造成520人饮用水困难;损毁沼气池150口、圈舍388间、大牲畜79头、小家禽1210只。据测算,地震造成全村经济损失500余万元。(二)灾害带来的主要影响(1)房屋受损比较多,高达1292间,严重影响了该村村民的居住安全,强震的刺激和余震的恐慌,也给农户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很长时间难以恢复。(2)基础设施破坏范围大,道路、桥、饮水、灌溉工程、圈舍等都遭到不同程度损坏,农业生产能力削弱,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3)射洪庙村原本就是一个贫困程度比较深的村,地震造成许多物产的损失,加上灾后外出务工人员回村重建,建设成本上升,使得村民更加贫穷。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3504元降到2008年的2945元,降幅达16%。三、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及成效

地震使得原本贫困的射洪庙村雪上加霜,但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射洪庙村村干部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增强全体村民的责任感和自我发展意识,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推动了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特别是清除了常年困扰该村发展的村道晴通雨阻、人畜饮水困难等障碍。(一)国家财政资金的建设项目(1)住房修复及重建。在财政扶贫资金的支持下,该村进行了倒塌房危房重建和修复,该村倒塌房重置27户,按照每户1~3人补助1.8万元、4~5人补助2万元、6人及以上补助2.2万元、低保户重建每户补助2.6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另外按照村民自主评定的600多户土墙房子危房给予每户加固补助1300元。通过整修,受地震灾害影响的农户住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2)新农村建设项目。2001-2010年国家财政资金投入50万元,圈舍硬化32户,投入10万元;沼气池建设投入4.6万元,补助70户;便民路建设投入5万元。通过新农村建设项目,射洪庙村村容村貌得到整治,环境得到综合治理,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旧面貌和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二)由香港乐施会援建并已经竣工的项目

2009年5月14日,乐施会成都办事处负责人及项目官员作为前期考察人员到射洪庙村进行灾后重建项目访点考察,针对该村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发展机会进行了访谈和调研。他们与阆中市扶贫办、水观镇政府及村委会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商讨实施村民需求愿望强烈的项目,并制定了项目目标,通过参与式、村民自建式、工程建设小组分工保障、档案管理等方法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1)道路恢复建设。射洪庙村地处山区,道路建设异常困难,道路不通是常年困扰该村发展的一块“心病”,也是导致该村贫困程度深的重大原因之一。在乐施会的帮助下,新建村道公路按照路基宽4.5米,有效路面宽3.5米,排水沟深0.3米、宽0.5米的指标进行修建,熊家梁-罗家梁1.96公里(四、七、十组)、金家滩-佘家山1.44公里(二、三组),两段总里程3.4公里,受益农户437户1398人。对村道公路、社道改建工程,乐施会投入48万元,村民投工折资11万元,整个村道公路共投入59万。村道公路的修建过程比较艰难,有些路段是从高山中打凿出的,因此耗资比较大,虽然目前仅仅修建的是泥土路,但是该村村民仍然感觉这已经是一条很便捷的成功路。图1 修建的泥土路(2)人饮工程的落实。射洪庙村四、七组的农户安全饮水存在困难,他们居住在高山上,海拔相对较高,由于水质不好导致产生地方病“细肥病”,目前该村有20多人感染此病。乐施会按照高标准建设,实施安全人饮工程,打井米、深10米,建容水池15立方米,泵房及机电设备配套,主管PPR、支管PPR和PPR,水表及水龙头配套安装到户,修建燕山安全人饮工程1处,使2个村民小组(四、七组)的60户村民236人受益。乐施会投入资金17.5万元,村民投工折资1.82万元。目前,全村的人畜饮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回来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没能吃上这么清洁的自来水,今后天旱再也不发愁没水吃了,我们在外打工就更安心了。”(3)整治山坪塘,修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射洪庙村的灌溉主要靠雨季山坪塘积水,地震使得山坪塘13口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乐施会投资整治10000立方米山坪塘1口,内坡全部整体硬化,覆盖3个村民小组、141户、456人,解决了图2 整治的山坪塘452亩农田灌溉问题。整个工程乐施会投入17万元,村民投工折资2.56万元。(4)建便民桥,方便村民出行。地震使得该村桥毁坏2座,组与组之间的村民联系需要绕道很远,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乐施会按照桥总长18米、净宽3米、桥墩2个、桥面钢筋混凝土厚度30厘米、石砌栏杆的标准及时建设便民桥1座,使3个村民小组、103户、336人直接受益,乐施会投入资金19万元,村民投工折资2.19万元。便民桥建成后,射洪庙村社道公路贯通,村民出行方便。(三)发展产业(1)继续扩大耕地种植面积。2007年年末全村耕地面积为1682亩,地震使部分土地受损,农民克服困难,开垦新的耕地,截至2010年年底,全村耕地面积为1922亩。农作物种植虽然仍以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但是玉米、红薯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完全解决了本村的温饱问题。(2)发展桑蚕养殖。对桑蚕危害性最大的僵病传染源是僵蚕尸体、死笼茧、蚕粪、蚕室垃圾及松毛虫等野外昆虫的僵病尸体。这些传染源带有大量白僵菌分生孢子,且会不断产生新的大量的白僵菌分生孢子,散发到空气中,通过风的传播,污染桑叶和蚕室。这些传染源不消除,每头蚕每时每刻都将受到白僵菌的威胁。因此,耗费财政资金5万元修建蚕桑消毒池,彻底消除这些危险的传染源,以保证养蚕业的顺利开展。目前全村有23户养殖桑蚕,其中有3个养殖大户,桑蚕一年能收成3次,每一次纯收入在2000元左右。养殖桑蚕的老百姓尝到甜头后,纷纷表示要扩大规模,同时也触发了其他农民的养蚕热情,桑蚕养殖正逐渐成为该村的一个新兴产业。(3)发展绿色养殖业。射洪庙村养殖业主要是养猪、鸡、鸭等的养殖,该村通过灾后重建发展养猪大户6户,最少的年出栏100头,最多的年出栏1000头,平均200~300头。6家养殖大户解决村民就业10多人,同时帮助其他村民解决了购买猪仔和销售等问题,实行购种、养殖、销售一条龙服务。该村养殖合计每年可带来30万元左右收入,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户的收入水平。(4)劳务输出。射洪庙村紧靠着水观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信息接收量大且迅速,县扶贫办曾举办过3次培训,除了种养殖技术的指导外,还讲述目前外出务工的地方、工种、效益、注意事项等,解放了农民的思想,靠种庄稼为生的观念逐渐被抛弃。通过培训,村里有800多人外出务工,该村目前的收入来源主要为外出务工收入。(四)灾后重建取得的主要成效(1)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射洪庙村极其贫困落后,经济收入微薄,2008年地震后全村人均纯收入为2945元。随着灾后重建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该村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406元,2010年为3852元。(2)基础设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幅员辽阔,总面积4.9平方公里,以低山丘陵为主,灾前村内道路几乎不通,尤其是四、七、十组农民居住于山上,没有一条通往外界的路,车辆行驶不进去,始终靠人力、牛马运送物资。灾后重建首先解决了此地的道路通畅问题,建成泥土路1.96公里,在二、三组间还修建了1.44公里的路,两段路总里程3.4公里,受益农户437户1398人。便民桥、山坪塘、人饮工程的落实对于该村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3)房屋及村貌的改善。该村倒塌房27户全部重建,改变了以前的土坯房,新建农房设有单独的卫生间、厨房、客厅、卧室,人畜分开,饮用自来水,使用沼气,居住环境非常舒适。600多户的土坯房子得到整修加固,抵抗大风、雨水能力增强。整个村子的房屋居住条件相比以前明显改善。图3 灾后重建房屋四、农户灾后重建满意度评价

射洪庙村充分发扬贫困地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进取精神,在国家支持、社会帮扶下,自力更生、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为客观反映该村受灾农户对灾后重建成效的评价,调研组以问卷和访谈形式进行了调查。(一)农户对恢复重建的满意度评价

评价灾后恢复重建成效是以老百姓满意率为评价标准,调研组抽查了10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见表1),了解到村民对家庭饮用水恢复、住房重建、村委会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政府的重建政策和规划满意度均在70%以上,其中对政府的重建政策和规划满意度达到90%,充分反映了政府的重建政策和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坚持以人为本。但村民对村内道路恢复情况满意度只有50%,对此调研组进行了深入访问。射洪庙村幅员广阔,山区路况不佳,道路修复困难,资金成本较高。现阶段对道路的修复和重建涉及村民比例不是很高,仅有5个组的农户受益,其他几个组的道路状况仍未改变,村民对全村通组路打通的愿望强烈。表1 村民对灾后重建效果评价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视为满意。(二)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益贫效果评价

关于灾后重建对贫困户的帮助以及对家庭增收作用,调查显示(见表2),分别有70%和60%的农户认为地震灾后重建在对贫困户的帮助和农户增收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表2 灾后重建对农户的帮助认可度认为非常强和比较强的视为认可。

通过深入访问,我们还了解到,大部分村民对射洪庙村灾后重建的整体效果都比较满意,但在道路和农田灌溉用水上还需进一步改善。目前修建的道路大多是泥土路,遇到下雨天气,通行还是困难,希望用水泥硬化。全村虽然修建了一个大型的山坪塘,解决了大部分农田的灌溉问题,但主要还是利用汛期雨水蓄积,遇天旱,田地灌溉问题仍面临困难。当问及受访农户,接下来他们最希望发展的项目时,大多数人表示,期待政府能为他们新建一个水源稳定的水库以供田地灌溉,并进一步整修村道及入组公路,方便车辆出行及农产品的买卖。

应该说村民整体上对灾后重建是满意的,他们认识到如果没有灾后恢复重建各种项目的实施,一些长期困扰的问题不会这么迅速得到解决。

访谈接近古稀之年的贫困户刘大妈,在“5·12”地震中家中房屋全部倒塌,家具、农田、禽畜等受损严重,儿子儿媳当时在外打工,无法及时回到家中,多亏了政府和村两委的照顾。在谈到灾后恢复重建时,她激动地说:“共产党真好,感谢政府、感谢乡镇和村里的干部,政府给我钱,村干部找来村民帮我修建了房屋,这么大年纪了还能住上新房,心里太高兴了。”同时她还说:“我们村的道路和饮水问题常年得不到解决,这次灾后重建帮助了我们,虽然是泥土路,但是心里已经很满足。自来水以前都没敢想过,现在却实现了。”五、经验与启示

作为深度贫困村,射洪庙村在灾后重建中可谓举步维艰,但是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在村委会的有效带领以及村民自身不懈奋斗下,目前的生产生活条件较之地震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其成功经验在于以下几点。(一)项目安排妥当是保质保量完成工程的必备要素

每个项目的确定和实施都有详细的方案,按部就班地按照预期目标进行施工,保证了实施项目的良好效果。如修建人饮工程时,对时间、内容、责任人都进行了详细的考虑。在施工前组织村民商讨方案,邀请交通专业部门进行勘测,在施工中遵循各项注意事项,妥善解决竣工后的验收及后续管理问题,使得工程顺利竣工。(见表3)表3 乐施会饮水工程实施项目计划表(二)解放思想抓落实,“参与式”重建提高效率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射洪庙村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增强群众的责任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狠抓落实,数次召开农户代表及村社干部会议,在项目规划、实施、建设方式方面让村民自主决策,民主选举项目小组管理人员,确定投工投劳方案,并且注重妇女参与本村公共事务的决策。妇女不仅投工投劳,直接参与了管理,而且参与项目的决策(决定究竟先建设什么项目,采取什么方式,怎么参与投工投劳等)。在走访中农户都肯定本村的灾后重建项目均是由村民共同研讨而决定的,是他们真正需要发展的项目,因此参与重建的积极性非常高,没有发生过摩擦事件,大大提高了重建效率。只有以农户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才能得到最广大农户的支持。(三)村“两委”班子能力强,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组织保证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射洪庙村建立了村项目管理委员会,村项目组长、副组长由村干部担任,村资金管理小组、物资采购小组、项目监督小组成员由一定数量的村民组成。在整个项目重建中,村两委班子负责召集村民会议,讨论确定投工、投劳任务,讨论项目工程原材料的购买和保管办法,讨论项目资金的监督办法,制定后续管理办法,投工投劳时关注减少弱势人口的负担,安全管理炸药,妥善管理其他施工物资,负责安全施工,负责组织施工所需的水、电、机械设备。村干部严格把握质量关,组织协调,统筹安排,积极争取援建资金,使得射洪庙村的恢复重建取得了明显效果。(四)政府及各界的扶持是坚实保障

射洪庙村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山村,五保户和低保户共计195户,如果没有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费发放,其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证。另外,在灾后房屋重建中房屋重建补助以及危房加固补助(每户1300元)对于2008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945元的农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在该村整个灾后重建中,政府专项财政扶贫资金及乐施会投放资金共计达到150万元,正是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扶持,射洪庙村才能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取得如今的成绩。(五)加大对贫困村的投入,是加快灾后贫困村发展的切入点

射洪庙村发展的软肋是资金困难(见图4),这也是各个贫困村面临的一个“通病”。要从各方面给予扶持:一是各级政府要筹集建立扶持贫困地区发展优势产业的专项基金,建立健全“以工补农”的长效机制;二是通过贷款贴息等手段,加大银行对贫困地区养殖业和林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三是实施对口扶贫,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单位或企业进驻贫困村结对帮扶,如香港乐施会对射洪庙村的援建极大改善了该村的基础设施;四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证贫困村的干部工资、办公费用等日常开支,为他们正常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图4 射洪庙村灾后重建资金来源示意图(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灾后贫困村发展的重要工作

一是抓好村通达工程,重点解决“组组通”,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通组路还没开通的尽快修建,建好的泥土路希望早日换成混凝土路。二是抓好饮水安全工程,保证每户每日用水量,生活用水要时刻安全达标。三是山坪塘要继续扩建,农田灌溉设施条件直接关系到全村人的温饱。四是搞好农村新能源建设,通过政策扶持,大力推广沼气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村里的养殖物粪便及农作物秸秆。五是把贫困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维修管护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七)增加农民收入,是加快灾后贫困村发展的中心任务

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射洪庙村的优势是生态环境好,林、牧资源丰富,因此,要引导和扶持土地资源丰富的该村大力发展果林等种植业。继续发展扩大猪、鸡、鸭等养殖业,形成粮-猪-沼-粮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县政府应制定产业扶贫政策,对养家禽规模在200只以上、养猪规模在10头以上的农户,按规模比例给予生产启动资金补助,帮助贫困户解决启动资金难的问题。设立专项发展扶持资金,对贫困农户提供2万~3万元贴息贷款,帮助农户确定脱贫项目,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积极扶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引导民营经济和“乡土能人”搞中介服务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将产品更多地转化为商品。对于资源贫乏、没有挣钱门路、紧靠水观镇的射洪庙村,要鼓励引导农民走出家门,到外地打工挣钱,学本事、闯市场。六、射洪庙村今后发展面临的挑战(一)“组组通”工程急需完成,改泥土路为混凝土路

通过实地观察得知,射洪庙村在灾后重建中道路的修复和重建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是仍然有3个组的道路没有修建好,尚无通组路。新修建的泥土路较之以往确实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得到老百姓的充分肯定,但在下雨天气时,泥土路通行困难,车辆行驶危险性高。在时机成熟时,由泥土路转向混凝土路是该村道路建设需要关注的。(二)村内水利灌溉设施缺乏,农业发展受到制约

射洪庙村在乐施会的资助下,建立了一个能蓄水10000立方米的山坪塘,解决了3个村民小组的灌溉问题。但山坪塘主要是靠雨水积存蓄水,若遇干旱天气,山坪塘变得干涸,严重影响当地农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的产量。该村目前还有8口堰塘受地震影响遭到破坏,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整治,这8口堰塘对于整个村的农业发展至关重要。总之,村内急需建设一个能常年提供灌溉水源的水利工程,以此来支撑本村各种产业的发展。(三)扩大低保户户数和低保人口覆盖面,实现最低生活保障无障碍

射洪庙村由3个村合并,人口数量比较多,目前五保户和低保户一共195户,贫困发生率接近30%。按照2007年低保要求,低保户中每户最多有2个享受低保的名额,大多数的低保户只有1个家庭成员享受低保。因为名额有限,该村目前还有100户左右符合低保标准的困难户不是低保户。对于像射洪庙村这样的深度贫困村,在低保数量上应该给予政策倾斜,只有确保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才能继续发展生产,才能够实现社会和谐。(四)产业发展不够完善,农民增收渠道少

射洪庙村农民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率达到40%,但是由于受到学历、技能等限制,只能干些工种简单、工资低、工作环境差的工作,农民急需接受初级或中高级技能培训,以提高在外务工的待遇。近几年随着外出务工人数的逐渐增多,已经开垦的耕地越来越多闲置,造成了土地的浪费,村里种植业不容乐观,仅能保证农户的温饱,经济作物种植数量很少。养猪、养蚕农户也纷纷表示,希望得到更多的技术指导,因为目前该村大部分农户是小规模养殖,经受不起因为养殖技术原因而造成的损失。南江县筒车村:旱山村的灾后重建与发展张军一、筒车村基本情况

筒车村位于南江县西部,村委会距乡政府5.5公里,距四川省巴中市48公里,距南江县城26公里,距洛坪汽车站1.2公里,距最近场镇1.2公里。该村属典型的旱山村,最高海拔1250米,最低海拔440米,由于缺乏水利设施,村内的饮用灌溉用水均主要靠囤积的雨水及山水,常年靠天吃饭。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1170毫米。

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农户215户,农业人口825人,劳动力434个,其中:40%的劳动力从事种养业,7%的劳动力从事商业经营,53%的劳动力在县外和县内从事建筑业、运输业等。全村有贫困农户110户,贫困人口320人,贫困发生率达38.8%,享受农村低保人数为36人。有耕地623亩,全村面积4平方公里。全村2007年粮食总产量630吨,人均纯收入达到2278元。2008年因受“5·12”特大地震影响,人均纯收入下降至1950元。

该村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村通电,有电视215台,固定电话30部,移动电话56部。有通村公路(泥结碎石路)7公里,通社公路(泥结碎石路)6公里,入户路4公里,晴通雨阻,等级低;有山坪塘3口,灌溉沟渠2.1公里,灌溉池32口,有效灌溉面积300亩(仅占耕地面积的48.2%);有人工井80口,稍遇天旱,人畜饮水十分困难。二、灾情与影响(一)地震受灾情况

筒车村2008年上半年完成了扶贫新村建设任务,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较实施前有较大改观。2008年因“5·12”特大地震灾害,全村群众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受灾面达90%以上,基础设施和农户受灾情况严重(见表1)。表1 筒车村“5·12”特大地震灾情统计表资料来源:南江县对筒车村灾后农户受灾情况统计数据。(二)地震对筒车村的影响分析(1)农户财产损失严重,群众因灾返贫现象突出。在“5·12”特大地震灾害中,全村共有215户农户的1175间房屋受损,其中25户房屋倒塌,80户房屋中度受损,110户房屋轻微受损,645间畜禽圈舍损毁;电视等家用电器、粮柜、床具等生活物品亦损毁严重。另外,房屋倒塌造成农业生产工具被毁坏,生产力受到严重制约。通过对受灾农户的调查,全村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30万元,地震灾害造成全村人均收入减少328元。(2)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损毁,农业生产能力被削弱。在此次地震中,共损毁通组公路4公里,机耕道2公里。道路的严重损毁阻碍了重建物资运送,种子、肥料等农用物资运不进去,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运不出来,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作物的生产和地震灾后的恢复重建。同时,地震损毁灌溉渠道1.7公里、山坪塘3口,减少有效灌溉面积250亩,使原本不多的基本农田变为“靠天吃饭”的农田;损毁人工井20口,导致80户320人饮水困难,占灾后总人口的38.8%。(3)外出务工人员减少。受地震灾害影响,农户因住房倒塌或成为危房,需要开展房屋重建,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不得不返家,在家中开展房屋重建和照顾家人。据统计,地震后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减少78人,减少务工收入47万余元。(4)生活成本增加。由于地震造成房屋、生产物资、生活物资等大量毁损,而灾后重建时段相对集中,对建材、生产工具、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在短时间内急剧攀升,导致物资供给紧张、物价上涨、人工工资上升,使群众生活成本增高。(5)群众生活困难。受到地震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变得异常困难。通过查阅“5·12”地震灾害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对象评议记录(农户申报,乡村干部组织本社群众互相评定,参与评定群众签字确认):地震导致49户农户196人生活困难,占总户数的22.8%,其中无房可住25户,占总户数的11.6%。三、灾后重建的规划“5·12”特大地震,使原本就很贫穷的筒车村人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在灾后应急的短期阵痛之后,筒车村开始了灾后重建的工作。(一)开展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筒车村灾后的实际情况,县规划组成员奔赴筒车村,开展农户基本情况调查。一是农户灾情调查,调查组对该村在地震中的受灾情况进行逐户统计,完成了《筒车村农户受灾情况统计表》,全面了解掌握该村的受灾情况。二是村组基本情况调查,通过走访村上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召开村组干部、党员、教师、农户、妇女代表等座谈会,对该村的农户信息、基础设施、电力通信、土地资源、公共服务等进行了基本情况调查,完成了《筒车村“5·12”地震基本情况调查表》。三是绘制了相关图表,调查组在实地勘察了该村地形、地貌的基础上与村民一道绘制了《筒车村平面图》、《筒车村灾后重建规划图》、《筒车村剖面图》,与有经验的农民一道编制了《筒车村农事季节历》。(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

参加会议的有村组干部、党员代表、教师、农户代表和妇女代表共21人(其中男15人,女6人)。大会采用参与式方法讨论灾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农户项目意愿和灾后重建需求。

一是规划组以大字报的形式将该村受灾情况、基本情况、平面图、剖面图、农事季节历向参会的村民逐一介绍,让村民讨论和识别,提出修改意见。

二是由村民提出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会上,代表们踊跃发言,分析了地震灾害给本村造成的损失和当前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制约本村生存与发展的11个主要问题,由参会村民进行选择排序,通过问题排序,确定人畜饮水困难、缺乏灌溉用水、山区道路通行困难、无支柱产业、缺乏实用技术等问题是该村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是针对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由村民讨论,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形成筒车村村民项目意愿清单,并由参会村民对村民项目意愿进行了排序(见表2)。从项目意愿排序中:道路、水利设施、农村住房修复和新建及发展支柱产业等项目是该村村民的迫切需要解决的。表2 筒车村村民项目意愿排序(三)项目意愿修改

规划组对农户提出的项目意愿进行逐一分析,讨论了项目技术标准和投资预算,逐项通报了农户项目意愿,分析了其技术可行性和市场可行性,并充分考虑整合效应,对农户项目意愿中的合理项目予以保留,受资金、环保或行业等因素限制的项目予以剔除,形成了项目框架。(四)反馈项目框架

规划组将形成的项目框架向筒车村村支部、村委反馈,再次征求村干部和村民的意见,并与他们一道,对项目内容、技术标准、单价及项目实施地点、管理办法进行讨论。在规划组和村支部、村委意见一致的情况下,初步形成了《筒车村灾后重建规划初步方案》。(五)编制村级规划

规划组根据《四川省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南江县扶贫办等有关技术部门讨论的技术标准和单位投资概算、资金额度与性质、村级发展的具体内容与先后顺序及发展目标,编制形成了《南江县团结乡筒车村村级规划》。(六)形成项目实施方案

通过对《南江县团结乡筒车村村级规划》进行资金核算、技术论证,并出台具体执行技术标准及相关投资概算表,最终形成《南江县团结乡筒车村灾后恢复重建试点村实施方案》。四、重建项目实施及效果

根据农户贫困问题分析和项目意愿排序,以及相关部门座谈形成并落实了以下项目。(一)道路恢复建设

农村曾流行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对农村发展的真实写照。只有解决了农村的道路通行问题,农户生产生活的物资运输以及产品买卖等活动才能顺利进行,灾后重建的后续工作也才图1 当地修复的道路能顺利展开。所以,道路通行成为筒车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当地政府筹措资金,出台村(组)道路恢复重建标准,积极展开道路恢复建设。

现在,全村共恢复及修建社道公路共7公里,重建入户路3公里,重建机耕道2公里,基本上满足了当地农户的出行及生产需要。

另外,由于当地山势较高,通组公路迂回盘旋,当地村民的日常出行及生产活动常走山间小道,以节约时间,尤其三组村民。筒车村考虑这一实际状况,为了解决三组村民的出行难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建立新农村形象,在香港乐施会的捐助下,新建三社邓家梁文明路1.6公里,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图2 邓家梁文明路(二)住房修复及重建

在县民政局的规划和支持下,筒车村对重建及维修加固农户进行了资金补助(补助金额:重建户按家庭人口补助1.6万~2.6万元不等,维修加固以每户1000元进行补助;补助方式:当年进行重建及维修的农户可得到补助,未重建及维修的农户不予以补助),以促使当地村民及时进行房屋的重建及修缮工作。不少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家中,加入了筒车村的灾后重建工作。截至2008年12月底,筒车村25户倒房户已全部搬入新居,190户轻中度受损房屋也已完成修缮工作,住房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图3 当地重建新居(三)生产生活改善

为了解决筒车村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具体问题,进一步改善全村村民的生存、生产和生活环境,南江县扶贫办与筒车村村委开展了以下工作。(1)“四改一建”项目。在南江县财政扶贫资金的推动下,筒车村2010年实施了改房、改厨、改厕、改圈和建设垃圾池的“四改一建”项目。对建筑质量较差、破损严重并存在明显安全隐患,已不适合居住的土坯房予以拆除;对穿斗式木结构农房在内部功能和外观翻新上进行重点整治,实现人畜分离、餐住分离,消除露天粪坑,增设卫生厕所;结合改房全面整治阴阳沟,配套建设排水沟;对传统厨房进行灶台清洁化,地板硬化,橱柜规格化,同时将杂物搬离,做到整洁、有序;增设农具和农作物的存储空间,增设农具储存室或配套硬化院坝和利用屋顶做晒场等。

截至2010年年底,筒车村共对40户待改农户进行整治,户均补贴9000元,并配套建设垃圾池,打造舒服、卫生的生活环境。通过“四改一建”项目,筒车村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生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图4 厕所及厨房的改造效果图(2)人工井及集中供水池建设。筒车村位于高山区,最高海拔1250米,常年吃水困难,受地震影响,全村的人畜饮水更加艰难。因此,解决全村的人畜饮水困难,是筒车村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努力,筒车村共恢复和新建人工井40口,每口井的直径为1~1.5米,井深3~5米;建集中饮水池3口,每口池的有效容积为30~50立方米;修建人饮管道4.2公里。目前,全村的人畜饮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3)沼气池建设。按照沼气池、牲畜圈舍、厕所的设计方式,筒车村共新建沼气池100口,部分村民用上了干净、方便、环保的“天然气”。(4)石坎梯地建设。为了提高土地的质量,筒车村共整治土地60余亩。通过改造坡薄土,建设石坎梯地,变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土”为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土”,使土地平整、土层加厚、坡度平稳、地砍牢固,并根据需要配套建设排水沟、背沟、蓄水池等。通过土地整治,大大提高了筒车村的土地质量。(5)整治山坪塘,修建灌溉沟渠。筒车村山势较高,无水利工程,村内常年靠囤积山水及雨水灌溉田地,由于受地震影响,村内原有的3口山坪塘全部毁损,32口灌溉池损毁9口,其他灌溉池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龟裂,灌溉沟渠损毁1.7公里,完全不能满足当地的灌溉需要。为了解决筒车村的田地灌溉问题,村委会决定整治山坪塘,大力修建灌溉沟渠。在扶贫项目及香港乐施会的支持下,筒车村在修复原有山坪塘及灌溉池的基础上重建灌溉池15口,修建灌溉沟渠3140米,安装管道150米,基本解决了该村215户农户623亩农田灌溉难题。图5 筒车村山坪塘及灌溉沟渠(四)产业发展

通过对筒车村村委及部分村民的访问,我们了解到,筒车村属典型的旱山村,常年人畜饮水及灌溉用水都成问题,人均0.76亩的耕地,每年收成甚少,超过一半的家庭主要靠向外输出劳工来维持家里的生计(外出务工人员占劳动力的53%),与大多数农村一样,家中剩下的大多是妇幼老人。在这样一个劳动力贫乏、人均耕地面积少、用水困难的地方如何带动农民致富,形成当地的发展产业,这一度让村委干部煞费脑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筒车村决定将产业发展的路子转向山地种植和家畜饲养,这样就可以克服耕地较少和劳动力缺乏的困难,带动农户脱贫。目前,筒车村主要产业定位于种植核桃、板栗,地间套作金银花,圈池养鱼以及培养土鸡、生猪养殖大户等。

为了带动农户主动自愿走上村上拟发展的种养产业道路,规范产业发展,筒车村对各种产业进行了具体规划,南江县扶贫办对农户进行了资金补助,具体操作办法和发展情况如下。(1)板栗、核桃种植。农户主要利用荒山、荒坡、荒地或庭院以及路旁种植板栗、核桃,并因地制宜选择当地优良品种或引进外地优良品种,选择坡度25°以下的阳坡或半阳坡种植,30株/亩,有条件的还可间作豆类、草本药材及矮杄粮食作物。种苗由村统一进购,也可由农户自己引进,由政府发放苗钱补助。

据当地农户反映,之前种植核桃和板栗的农户较少,后来发现其经济效益好,不少农户也陆续加入了核桃和板栗的种植行列。目前,筒车村已种植核桃250亩、板栗150亩,部分已获收成,每年能给农户带来几百上千元不等的收入。预计待核桃和板栗全部成熟后,全村每年可增收50余万元、纯收入35万余元,农户人均纯收入可增加400余元。图6 筒车村地间及山坡种植的板栗和核桃(2)养鱼。房前屋后兴建蓄水池,一方面解决了土地灌溉需要,另一方面可作为鱼塘发展养鱼业。政府实行养鱼补助,鱼苗每尾补助2元。目前,全村共有养鱼户23户,有鱼池35口,合计共养鱼20000余尾,每年可为农户增加纯收入20余万元。图7 筒车村房前屋后的鱼塘(3)地间套作金银花。金银花是一种中草药植物,适应性很强,耐干旱和水湿,对土壤要求不高,在山坡灌丛或树林中、乱石堆中、山脚路旁均能生长。因此,在常年干旱缺水、土壤肥力不强的筒车村种植金银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为了更好地发展金银花种植,筒车村出台了金银花种植技术标准,以供村民学习和参考。

筒车村金银花主要实行田坎地坡套作的方式栽植,以充分利用土地的肥力,便于日常维护管理。目前,全村共种植金银花200余亩,由于其高经济价值,每年农户人均纯收入可增加500余元。(4)发展养鸡和养猪大户。针对劳动力较充分的家庭,筒车村鼓励其发展土鸡、生猪养殖业,并对其进行补助,补助方式为:地震灾后改圈补助2000元/户(每户改圈30平方米以上),养猪大户另有专项改圈补助8000元/户;林下养鸡建圈50元/平方米、围栏10元/米,以帮助农户改圈、建圈,扩大养殖规模。在政府的大力帮助下,筒车村现有养猪大户3户,年出栏生猪200~300头/户,养鸡户22户,共有土鸡2000余只。合计每年可增加收入近30万元,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户的收入水平。(五)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形成与发展

筒车村是一个贫困村,大多数农户在发展产业和生产时均面临资金困难,空有想法而难以实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筒车村在县扶贫办的帮助下,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吸纳农户零散资金,并由政府出资一部分(每个互助合作社15万元),形成初始借贷资金,用于帮助那些因发展生产或产业需要而急需资金的农户。

为了最大限度地帮助贫困农户和降低资金风险,筒车村成立了联保小组(一般由5~7人组成),进行生产互助和督促借、还款,并规定资金互助合作社中必须有一半以上是贫困农户,贫困户入社可缓缴或减交互助金。如果联保小组中有到期未还款农户,其他联保小组成员不得借款并负有连带责任。通过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帮助,贫困农户的生产和产业发展资金有了一定的保障,有利于当地产业的发展。

南江县筒车村资金互助合作社自2009年3月成立以来,共吸收10个会员小组、79户农户入社,其中贫困户75户,绝对贫困户11户。吸纳上级资金15万元,农户自筹3.26万元。自运行以来,共有50户农户向互助合作社借款,累计110笔次,借贷金额累计39.3万元,其中支持种植业发展12.9万元,支持发展养殖业26.4万元。农户所有借款都按章程及时或提前还款,还款率100%。互助合作社累计共获得借款利息收入10510.95元。入社会员已经切身感受到了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成立带来的好处。以前,农忙时节,买种子、化肥、农药对农村家庭来说都需要一笔数目不小的资金,有些贫困农户还因为不能及时买到这些生产资料而错过最好时节,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增产增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而恶性循环,使贫困户更困难。自互助合作社成立以来,所有的贫困户都能及时借到资金买种子、农药、化肥,可以赶上时节发展好生产,让农民实实在在地增产增收。有不少入社会员都说:“有了资金互助合作社真是好!”

事例1筒车村一组村民岳安军,家庭人口4人,因外出务工没有找到理想工作而回到家乡。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向互助合作社借款5000元,发展肉牛养殖,一年多时间实现肉牛出栏10头,获利32000元。目前岳安军已经将肉牛养殖的规模壮大,成为养殖大户,存栏肉牛30头,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出栏5头,取得了比外出务工更好的经济效益。

事例2筒车村一组村民岳安奎,2010年4月向互助合作社借款5000元,建起了樱桃鸭养殖场,经过努力,2010年年底获利24000元,2011年该农户已经发展成为养有800只优质樱桃鸭的养殖大户,成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典范。五、农户灾后重建成效评价

在下乡调查期间,我们对筒车村受灾农户进行了灾后重建成效访问调查,共抽查农户10户。通过调查了解到,村民对饮用水恢复、住房重建、村委会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以及政府的重建政策和规划满意度均在80%以上,对村内道路恢复情况满意度为60%(见表3)。针对道路恢复这一项目,调研组进行了深入访问,满意度较低主要是因为筒车村海拔较高,道路修复困难,资金成本较高,现阶段对道路的修复和重建还主要处于“道路通达”阶段,面临村民对“道路通畅”的更高层次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表3 村民对灾后重建效果评价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视为满意。续表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视为满意。

对于灾后重建对贫困户的帮助以及对农户增收的作用,调查显示,分别有60%和70%的农户认为地震灾后重建对贫困户的帮助和农户增收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见表4)。表4 灾后重建对农户的帮助认可度认为非常强和比较强的视为认可。

通过深入访问,我们还了解到,大部分村民对筒车村灾后重建的整体效果都比较满意,但道路和田地灌溉用水还需进一步改善。目前的道路遇到大雨天气仍通行困难,收购核桃、板栗、鲜鱼等产品的车辆不愿进村,只停在村外的通乡道路上定点收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全村的灌溉用水虽新增了不少蓄水池和储水塘堰,但主要还是利用山水及雨水的蓄积,遇天旱时期,田地灌溉问题仍面临困难。当问及受访农户接下来他们最希望发展的项目时,大多数人表示,期待政府能为他们新建一个水源稳定的水库以供田地灌溉,并进一步整修村道及入组公路,方便车辆出行及农产品的买卖。六、经验与启示

筒车村作为典型的旱山村,在灾后重建中克服了山势较高、农户整体贫困、劳动力缺乏等困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与当地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村民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总结筒车村灾后重建的成功经验,我们可得到以下几点启示。(1)尊重灾情现实,着手村情实际谋发展。地震给筒车村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和生产生活困难,给村民的心理造成了重大打击。度过了地震带来的阵痛之后,筒车村并未盲目投入灾后建设,而是事先对整村的实际灾情和村内基本情况开展深入调查。为更好地认识筒车村灾后实情,搞好灾后重建规划,南江县专门成立筒车村灾后重建规划调查小组,深入农户,逐户进行损失统计,并走访村上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召开有村组干部、党员、教师、农户、妇女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对该村农户信息、基础设施、电力通信、土地资源、公共服务等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先后完成了一系列调查和统计图表。这些前期的调查工作,为后期整村推进灾后重建项目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和依据。(2)尊重农户意愿,充分发挥参与式建设的积极作用。筒车村在地震灾后重建中充分开展农户参与式建设,数次召开农户代表及村社干部会议,把调研实情反馈给全村村民,由村民提出重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共同讨论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形成筒车村村民地震灾后重建拟发展项目意愿清单并排序,然后规划组再与县扶贫办就该村村民提出的项目意愿清单进行资金和技术论证,最终形成发展项目框架。在进行农户调查访问中,村民们都表示,这些灾后重建项目均是由他们共同研讨决定下来的,是他们真正需要发展的项目,因此自始至终支持村委的灾后重建工作,积极参与配合,一起做好地震灾后家乡的恢复发展。(3)发展主导产业,提升农户增收能力。地震灾后重建,不仅仅是帮助受灾地区恢复住房、道路等生活设施,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当地农户提升其创收和增收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后续的发展中提供持续的动力,以通过农户自己的后期努力,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筒车村从本村山高多旱、人均耕地较少、劳动力缺乏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山地种植和家畜养殖方面着手,形成了本村核桃、板栗种植,地间套作金银花,圈池养鱼以及培养土鸡、生猪养殖大户几大主导产业,并加大对其扶持和补助力度,带领村民脱贫增收。(4)政府领导,多方扶持是有力保障。在筒车村的灾后重建中,专门成立以村支书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对于重大重建项目,县扶贫办领导亲自带队监管,并专门成立项目监督小组、项目物资管理小组,保障各重建项目的有序实施。为保障灾后重建的项目质量,县扶贫办先后出台了村(组)道路恢复标准、灌溉渠道管道技术标准、山坪塘整治标准、石坎梯地建设技术标准、人工井建设标准、集中供水池建设标准、人饮管道技术标准、核桃(金银花)栽植技术标准、沼气池建设标准、“四改一建”技术标准等一系列规范项目实施的检核标准。对于资金方面,筒车村得到财政专项、香港乐施会等资金援助。正是有了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扶持,贫困的筒车村才能在灾后重建中取得现今的成绩。七、需进一步关注的问题(一)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技术及市场销售方面的支持

通过对筒车村产业发展的实地考察发现,筒车村产业发展虽已粗具规模,但其产业发展机制还不够完善,产业虽多但其效益均未充分显现。不少受访农户反映,自家种植的核桃及板栗由于缺乏技术指导,挂果率不高,产量严重受限。养鱼及养鸡农户也表示,希望得到更多的技术指导。同时,大多数农户反映,现在的核桃、板栗等产品的销售均是随行就市,由外来客商前来统一收购,价格较低且极不稳定,经常出现产品难卖的情况,利润不高。据此,筒车村的产业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技术指导、市场销售、人才引进等方面多做工作,加强产业专业运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当地农户创收增收的能力。(二)村内水利设施仍显不足,缺乏可稳定持续灌溉的水利工程

筒车村是一个旱山村,村内大多数农户仍然主要依靠种植业为生。按照村内现有的蓄水灌溉模式,若遇干旱天气,村内有数百亩的耕地将无水可灌,严重影响了当地农田粮食及其他经济作物的产量,当地村民对此还没找到彻底解决的办法。(三)道路建设需完成由“通达”向“通畅”的转变

通过实地调查得知,筒车村在灾后重建中已完成道路的修复和重建工作,但现有道路均为泥结石路面,常年受下雨及汽车通行的影响,碎石滑坡,不少地方已出现裸泥路面,若再遇雨水天气,道路通行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板栗、核桃等产品的销售,阻碍当地产业及农业的发展,村民的日常交通出行也大受影响。(四)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筒车村现有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一个,其在农户资金借贷方面也常常遇到困难。当地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负责人表示,现在互助合作社运行的资金总量仍然很少,且主要还是局限在本级行政村内,资金规模和受益群众相当有限。互助合作社采取的资金整借零还、从借款第三个月起开始偿还的制度,不少农户也反映还款太麻烦,且还款期限太短,资金难以回笼周转,还款压力大。另外,针对当地几大产业的发展,也急需组建新的产业合作联社,以发挥农户互帮互助的精神,提高当地农户种养技术水平及商品销售的能力。青川县枣树村: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刘洪秀

2008年8月31日是枣树村村民永远难以忘记的日子,这一天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大地震后第四次来到四川灾区,走进了偏僻的小山村——枣树村。当看到村民房上的“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两条标语时,他对随行干部说:“这是老百姓的话,抗震救灾要靠这种精神;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要靠这种精神;使灾区将来发展得更好,也得靠这种精神。”正是凭借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两年多后的枣树村迎来叶茂枝繁的春天。一、枣树村的基本情况

枣树村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黄坪乡,距离青川县城10公里。面积3.9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900米,地势呈南高北低。境内有黄茶公路连接东西,剑青公路贯通南北。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耕地面积737亩,林地面积3000多亩,占全村土地面积的78.9%,森林覆盖率达65%。该村共6组,包括上河坝组、黄连组、枣树坝北组、九家山组、王家湾组和紫家湾组。共206户746人,其中劳动力320个,占总人口的42.9%。有贫困农户98户,贫困人口224人,贫困发生率30%。收入来源主要有外出务工收入和农业生产收入,其中90%的农户在外务工,农业生产方面则以种植茶叶、核桃、枣树等经济作物为主,总规模3000亩左右,养殖业主要以养猪和土鸡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4612元。二、枣树村受灾情况

枣树村是地震、洪涝、泥石流的高发区,平均每年发生3次大的自然灾害。2008年的“5·12”地震,2009年的“7·16”洪灾和2010年的“8·19”洪灾就是例证。在“5·12”地震中,该村42户房屋全部垮塌,共计187间,4430平方米;134户严重受损,共计683间,16700平方米;17户一般受损,共计86间,2265平方米。村组道公路损毁5.6公里,农户道路严重损坏7.4公里,猪牛圈损毁472间,约8500平方米。全村的人畜饮水设施全部损坏,电力通信设施全部瘫痪。农作物平均减产65%。1人因灾死亡,123人因灾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600万元。2009年的“7·16”洪灾,土地被冲毁125亩,公路有3条路基约50米被毁损,经济损失400多万元。2010年的“8·19”洪灾损失相对较小,但土地、农作物仍有一定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60万元。2001-2010年平均每年自然灾害的损失达到60万元。三、枣树村村民率先自救

1.发扬枣树精神,引领灾后重建

枣树人并未因为当地是重灾区,是自然灾害高发区,而坐等政府救济,等上级支援。他们不等待、不观望,发扬“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枣树精神。“5·12”汶川地震后,枣树村人忍痛含悲,从灵魂深处呐喊出:“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体现了枣树村人坚忍不拔、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和昂扬斗志。2008年7月初,枣树村率先在全县范围内打响了过渡安置、设施恢复、住房重建、产业重振和灾害预测等自救攻坚战。村党支部、村委会动员村民自力更生重建永久性住房,挨家挨户到农户家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同时帮助农户出主意、想办法,协调解决农户在建房中涉及的土地、建材、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村民们采取“小活自己干、大活帮着干、技活请人干”的方式,积极重建家园。到2009年春节前,全村206户全部住进了新房,成为青川县灾后农房重建速度最快的示范村。

2.枣树村村民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及成效

1)山顶住户自掏腰包,选址搬迁

枣树村85户(约41%)农户居住在九家山上。在地震发生后,山上的农户约80户房屋全部毁损,其余5户房屋也不同程度受损。当时,82.3%的农户基于地震的损失以及山上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等制约因素,准备搬迁。2008年7月,村民毅然自掏腰包,每户花费2万~3万元购买地基,自建住房。截至2010年,70户农户已经成功搬迁,并住上新房。

访谈1董大叔自掏腰包,购地基建新居。董大叔一家地震发生前居住在九家山的山顶。他说道,一条泥泞小路是与外界相通的唯一通道,摩托车等小车勉强能通到家门口,稍大一点的货车根本不可能上山。饮水只能靠下雨蓄水,饮水困难,如果遇到干旱,那情况更糟。因为常年受交通和饮水困难之苦,生活条件差,一直有打算搬迁的念头。地震发生之后房屋受损严重,他第一时间想到趁这个时间搬迁。他告诉我们,要改变生存条件,唯有靠自己。政府的帮扶力度有限。在政府出台安置和帮扶文件时,他已率先花3.2万元与山脚的农户洽谈购买了地基,于2009年5月搬进新居。在对于现在住房和饮水条件的满意度调查中,他高兴地告诉我们,房屋已经修好,自来水也通了,硬化路也通到家门口,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图1 村民将自救口号镶表在屋顶图2 从九家山搬到山脚的董大叔新居

2)枣树村村民齐心协力重建住房“5·12”地震发生后,全村发扬自强不息和自力更生的枣树精神,坚持大灾当前,枣树人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第一时间率先砍伐木板和竹子修建临时住房,安置住房严重受损户。2008年7月,在政府还未颁布住房重建文件时,枣树村村民率先准备修建住房。住房重建以残疾人石光武的带头自救重建开始,以村支书罗书记赊贷水泥给村民修建住房为过渡,全村群策群力重建住房。当时流行一句话,“小活自己干,大活帮着干,技活请人干”,“枣树精神”贯彻始终。在2008年8月31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枣树村时,农民住房已修建成型,而同时期,其他地方还在等待政府救援安置重建。截至2009年春节,当地201户完成了住房重建,5户完成了住房加固。

访谈2图3 石光武一家“地震灾区最动人标语”的原创者、感动温家宝总理的独臂农民石光武率先带头修建房屋。石光武,枣树村一个普通的农民。正是他,创造了“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标语。他妻子张正芳是一个聋哑人。正是这样一个残疾人家庭,带头率先重建住房。在问及率先重建住房的心路历程时,他告诉我们:“5·12”地震影响范围很大,不仅仅是枣树村一个地方。政府给予受灾地区帮扶是肯定的,但是那么大的灾难,政府的帮扶肯定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靠我们老百姓自己。再者,地震发生之后,经常下雨,临时住房各方面设施都不好,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下定决心要重建住房。其他村民见状,觉得一个残疾人尚且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建房,我们健全的人更不应该拖后腿,更应该自力更生。于是重建住房在当地迅速展开。

访谈3赊贷水泥给村民的村支书罗书记。村民们谈及他,总是津津乐道,罗书记是真不容易。大家回忆,灾后重建枣树村急需水泥,然而99%的村民无力支付高昂的水泥费用,正当大家犯愁时,罗书记不顾妻子的反对,毅然把水泥赊给村民。在访问罗书记时,他谈到,大灾当前,我作为一个村支书,就应该带好头,为村民服务,决不能丢枣树人的脸,只有齐心协力,我们枣树村才能共渡大灾难关。约90%重建住房的村民在他家赊贷了水泥,约合17万~18万元,截至2011年,仍有6万元赊欠款未归还。

3)政府主导、社会帮扶、村民参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五改二治”项目。在浙江省援建资金的资助下,枣树村2009年实施了房屋、饮水、厕所、线路、道路、垃圾处理等项目。

①改房。对建筑质量较差、破损严重并存在明显安全隐患,已不适合居住的土坯房予以拆除;对土木结构农房进行内部功能和外观翻新。截至2009年9月,97.6%的农户完成住房改造,2.4%的农户完成住房加固,99%的农户住进砖木结构房。

②改水。震前,饮水困难是枣树村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尤其是居住在山上的农户。震后,通过寻找水源,建立蓄水池,埋设自来水管道,家家连通自来水。现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枣树人饮水困难问题彻底解决。

③改厕。按照人畜分离、餐住分离,消除露天粪坑的整改原则,对枣树村厕所进行整改。目前,建立公共卫生厕所1个,农户厕所普及率达100%,水冲式厕所普及率达95.2%。

④改线。对陈旧电线进行翻新,架设新的线路。架设1300米新电线,另外还增添1000米电视光纤线。现电话普及率达99.5%,有线电视普及率几乎达100%。

⑤改路。硬化泥泞小路和泥结碎石路,连通硬化路到每家每户。以往的泥巴小路和泥结碎石路改为硬化路。目前村村通道路和村连户道路修建完成。村村通道路的覆盖率达到100%,村连户道路的覆盖率达到98.2%。

⑥治污。对房前屋后脏、乱、杂环境进行整治。枣树村建立8个垃圾池,放置10个果皮箱,修建1个污水处理池,聘用4名枣树村村民作为专职保洁人员负责道路的清洁和养护。

⑦治乱。一方面是公共场所的治乱,主要是拆除公路沿线的建筑废墟、工棚、临时圈舍,腾出公共用地,并在此地段修建休闲广场;另一方面是村民私家场院的治乱,即治理村民家房前屋后的杂乱环境。(2)生产生活设施项目。地震后,部分河堤断裂,影响当地村民的生产灌溉用水,再加之当地是洪涝灾害高发区,河堤的排水功能不可或缺,这引起当地政府重视。浙江省援建修建2座河堤。因为当地以柴草为主要燃料的传统方式既污染环境又耗费时间,政府按照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