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大师的自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09:01:38

点击下载

作者:逸白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自画像:大师的自拍

自画像:大师的自拍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自画像:大师的自拍作者:逸白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6-12-01ISBN:9787545912180本书由北京创美时代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从自画到自拍自画像的前生今世1728年,弗朗索瓦·勒穆瓦纳(Francois Lemoyne,1688-1737),布面油画,《那耳喀索斯》(Narcissus),90厘米×72厘米,德国汉堡艺术馆藏。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我们心灵的深处都有一颗爱美之心。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自拍秀容颜,但是在遥远的过去,既没有照相机,也没有手机自拍神器,那时的人们该怎么办呢?你猜得一点也没错,当然是通过画笔喽。在古代,画家是一个神奇的职业,所有达官显贵,无论是高高在上的教皇,还是王公大臣,想要炫耀自己的仪容,就需要聘请画家为他们画像。那时的画像就像今天的照片一样,好的画家能够惟妙惟肖地表现所画对象的一颦一笑,甚至美化对象的不足之处,就像我们今天的美图秀秀一样,轻轻松松P掉那些岁月的印迹——皱纹。在世人眼中,这样的画家真的就像一群握有神技的魔术师。当然,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伟大的魔术师怎么会忘记为自己描绘一幅神采飞扬的自画像呢?

读者可能会好奇,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自画像的呢?说来话长。从起源上讲,自画像其实和神话有关!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那耳喀索斯的美少年,他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一下子爱上了自己,于是整日趴在岸边顾影自怜,以致憔悴而死,尔后岸边竟长出了一棵水仙花。看了这个故事,大家会觉得那耳喀索斯好可怜吧!是呀,如果他会画画,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因为画家能够用自己的画笔留住美好的青春!那么,第一幅自画像产生于何时呢?这恐怕永远是一个谜。在古代,我们没有今天这样的博物馆保存艺术品,绝大多数绘画都因疏于维护而遭到破坏。现存最早的一批自画像已经是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了。其中以大名鼎鼎的达·芬奇的《自画像》最为著名。

达·芬奇的《自画像》是一幅素描作品,画家作画的工具是一种红色粉笔,这幅画作于1513年左右,一般认为这可能是达·芬奇的最后一幅作品。整幅画用笔流畅,画家脸上披散着的长发与颌下的长须,每一根线条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鼻梁和嘴唇显示了一种坚强不屈的性格,让我们感受到达·芬奇这位老人超群的才智与饱满的精神。约1513年,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自画像》(Self-Portrait),纸本素描,21.3厘米×33.3厘米,意大利都灵图书馆藏。1513—1516年,《施洗者圣约翰》(St.John the Baptist),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木板油画,69厘米×57厘米,法国巴黎罗浮宫藏。约1503—1507年,《蒙娜丽莎》(Mona Lisa),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木板油画,77厘米×53厘米,法国巴黎罗浮宫藏。1506年,拉斐尔·桑西(Santi Raphael,1483—1520),《自画像》(Self-Portrait),木板油画,45厘米×33厘米,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藏。

文艺复兴三杰中的另一位天才——拉斐尔也是一位自画像高手。拉斐尔是一位安静的美男子。23岁本应是青年人的年纪,可画中的人物看起来却像个少年一般,俊美、忧郁、恬静、平和。希腊神话中化作水仙的那耳喀索斯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约1511年,拉斐尔·桑西(Santi Raphael,1483—1520),《阿尔巴圣母》(The Alba Madonna),布面油画,直径98厘米,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馆藏。1506年,拉斐尔·桑西(Santi Raphael,1483—1520),《圣乔治大战恶龙》(Saint George and the Dragon),28.5厘米×21.5厘米,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馆藏。1.1566年,提香·韦切利奥(Tiziano Vecellio,1488/1490—1576),《自画像》(Self-Portrait),布面油画,86厘米×69厘米,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2.1590—1600年,安尼巴尔·卡拉奇(Annibale Carracci,1560—1609),《侧面自画像》(Self-Portrait in Profile),布面油画,37.9厘米×45.4厘米,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藏。3.1889年,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with Bandaged Ear),51厘米×45厘米,美国芝加哥利·B.布洛克(Leigh B.Block)先生及夫人私人收藏。

今天我们都喜欢正面自拍,把自己大大的眼睛、可爱的鼻子展示给小伙伴们,但是在古代,画家们却十分偏爱侧面或者3/4侧面自画像。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来。不论是达·芬奇、拉斐尔还是此后的提香、卡拉奇,乃至后印象主义的凡·高、高更,他们绝大部分都钟情于描绘侧面。为什么呢?在古典时期,这些为自己创作的画像是不会轻易流传到朋友圈里的,它们大多静静地被置于艺术家个人的工作室之中,也许一抬头,大师们就能看到自己的样子呢,大概因为不想与笔下的自己对视,大师们才画侧面的吧。

另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画家会在自己创作的巨幅主题绘画中隐藏自我——将自己的形象巧妙地融入绘画之中。其中,最知名的非米开朗基罗莫属。这位被称为怪才的大师,一生中没有创作过一幅独立的自画像,但是在壁画《最后的审判》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隐藏着他本人形象的皮囊。与朋友为他画的肖像对比,是不是感觉很像呀?读者是不是很惊讶,难道那时候也有cosplay?为什么他要这样恶搞呢?其实这是有寓意的。

米开朗基罗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一生笃信上帝,认为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创造的,并认为艺术最终的境界是达到永恒。他曾说,他绘画时“不是用手,而是用精神”。我们都知道,基督教认为人生来都是带有原罪的,要用一生的善行去获得救赎,而对米开朗基罗而言,艺术便是他的救赎。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是米开朗基罗的杰作,它分布在该教堂整个长方形大厅的屋顶。整个屋顶长36.54米,宽13.14米,面积约480平方米。在这将近500平方米的天顶上,画家独自完成了全部壁画及其周围的装饰,时间长达4年5个月(自1508年5月至1512年10月底)。1536-1541年,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最后的审判》(The Last Judgement),湿壁画,1370厘米×1200厘米,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在《最后的审判》中,他将圣巴托罗缪手中的人皮画成自己的形象,以象征自己对这位因宣扬福音而殉道的使徒的尊敬,以及自己对救赎的渴望。

米开朗基罗还是一位诗人,他用诗歌《我渴仰的上帝之光》赞美上帝的伟大,透过这首诗我们也许能够理解他创作这幅作品时的心情。《最后的审判》(The Last Judgement)局部。达尼埃莱·里恰莱利(Daniele Ricciarelli,1509—1556),《米开朗基罗像》(Portrait of Michelangelo),纸本素描,尺寸不详,意大利佛罗伦萨哈姆莱泰勒博物馆藏。

我渴仰的上帝之光

我无法确知

灵魂曾否感觉到上帝的光

或自人们的心中

暗藏另一种美德

当命运和梦想

咫尺之遥 我心莫名悸动

想到上帝令我感伤

我之泪眼不尽婆娑

当我的内心缺乏指引

为此忧恼反侧

眼见旁人却个个志向昭然

上帝,请您体察我的感受

甜蜜或苦涩

是非善恶都令我感动

那必来自您的目光1535年,雅格比诺·德尔孔特(Jacopino del Conte),《米开朗基罗像》(Portrait of Michelangelo),布面油画,45.72厘米×63.5厘米,意大利佛罗伦萨布里奇曼艺术图书馆藏。1508—1512年,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创造亚当》(Creation of Adam),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天顶画。1790年,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瑞·勒布伦(Louise élisabeth Vigée Le Brun,1755—1842),《自画像》(Self-Portrait),布面油画,100厘米×81厘米,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藏。

文艺复兴,通俗点说就是令一群文艺青年活跃的时代,那些披散着长发的艺术家终于获得了社会的认同。他们再也不被当作手工艺人,而是非凡的天才!可是在自画像中,这群文艺大咖好像还没有勇气大胆地表达自我,所以多是腼腆的侧面画像。而且这种类型的描绘持续了近百年。不过后来的艺术家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表,他们把自己打扮成有钱的成功者形象,在很多自画像中,我们可以看见艺术家穿着华丽的衣服,散发着高贵的气息。例如法国画家勒布伦夫人的自画像。这种表现画家身份的自画像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如马蒂斯与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凯尔希纳的自画像。

大家猜猜画板上画的是谁?一位普通的女士吗?

NO,那可是法国当时最高贵的女人——法国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勒布伦夫人通过皇后的形象聪明地暗示自己是皇后指定的宫廷肖像画家,是不是很机智呀?

然而,绘画大师中也不乏自信满满的“达人”,在他们的自画像中,画家本人直勾勾地看着你,背景也不是工作的场景,而是简单的一个颜色,就像我们现在胸卡上的正装照片似的。像扬·凡·艾克这样的画家,还在自画像的画框上刻希腊文和拉丁文,真是最有范儿的签名!

希腊文和拉丁文与今天的英文可不一样,那在当时可是贵族的语言,都是有学问的人才能学会的呢。

在那个时候,扬·凡·艾克作为一个画家能够掌握这两门语言真的很难得。

画家还在画作下签名,并写道:“如我所能。”这是多么难得的自信啊!1433年,扬·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1441),《包着红头巾的男子》(Man in a Red Turban),橡木板油画,26厘米×19厘米,英国国家美术馆藏。

在之后几十年的岁月中,出现了另一位伟大的德国自画像大师——丢勒。他最有名的那幅自画像简直就像一位活着的耶稣,卷曲的长发、皮装大衣,不啻为一代文艺青年心中的偶像。

这个标志是什么?某种神秘的记号?这可不是《达·芬奇密码》哦,这是丢勒独有的签名,只要看到这个符号,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说出画作的作者啦。画家为了突出自己的特点,大都自己设计签名,就像今天的logo,大家一看便知道是谁的作品啦。了解画家的签名,你很快就可以成为一名鉴定小专家了!1500年,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28岁时着皮装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at Twenty-Eight Years Old Wearing a Coat with Fur Collar),木板油画,66.3厘米×49厘米,德国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藏。

不知道读者有没有发现,前面这些自画像的动作、神态和装饰都好像呀。如果你也有同感,说明你很有艺术欣赏天赋哦。其实,在古典时期,艺术家还是蛮保守的,他们会尽量避免表现自己的私生活。和今天相比,我们是不是更开放、更自由呢?

不过,从18世纪以来,艺术家真的是越来越自信,他们不再尽力美化自己的形象,而是真实地表现自己,哪怕自己已经是一位垂垂暮年的老人。尽管如此,当时还是有很多富商、贵族愿意出钱购买像伦勃朗这样的知名画家的自画像。和今天我们崇拜“暖男”“帅哥”不同,那时,一位才华横溢的老画家可是无数少女心目中的偶像呢。这一类型的自画像在凡·高、照相写实主义艺术家查克·克洛斯那里也出现过。又如当代的卢西安·弗洛伊德,他在画作中从不美化自己,甚至表现得有点丑陋。不过今天可没人会说他难看,这位老帅哥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呀!

这两位是自画像中的“老帅哥”,沧桑之外是不是带有几分率真?1600年,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in,1606—1669),《自画像》(Self-Portrait),布面油画,66厘米×84.5厘米,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博物馆藏。1985年,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1922—2011),《反射(自画像)》(Reflection-Self-Portrait),布面油画,尺寸不详,卢西安·弗洛伊德归档和国家肖像画廊藏。

今天的我们拿起手机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自拍,将自己最自在、最放松的一面展示给朋友。而在过去,画家们表现自我可要晚得多,直到凡·高,这群文艺青年才开始大胆地展示个人的生活细节。凡·高是一位伟大而悲情的探索者,你看他割耳的自画像,那是多么忧郁的一张脸啊!哀伤的眼神,裹着绷带的耳朵,嘴里还叼着一只正在冒烟的烟斗,这样的凡·高是不是更加真实呢?

在半个世纪后的墨西哥,有一位名叫弗里达·卡罗的女性画家和凡·高很像。她有一幅自画像——《两个弗里达》,表现了画家赋予自己的两种身份,这两个形象用血管相连,好似在发出疑问: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

为什么两个她会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当中,难道她会分身术?

当然不是啦,两个形象分别代表了画家的两种身份。这是画家的一种创作手法,大家也可以自己试一试,将自己的两张照片拼贴到一起,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哦!

画家画的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吗?

其实,这是一个人,都是女画家本人。1939年,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1907—1954),《两个弗里达》(The Two Fridas),布面油画,173.5厘米×173厘米,墨西哥墨西哥城现代美术馆藏。

在漫长的自画像艺术史中,有一类自画像有趣极了,画家并不把自己描绘在一个平面的维度中,而是置于一个球面中,就像魔幻小说里的神秘水晶球。

其中,最有名的非帕米贾尼诺的《凸面镜中的自画像》莫属。

相传有一天,画家在理发店看到自己在凸面镜中帅气俊美的脸庞,顿时灵感迸发,他决定用表现罗马教皇的形式将自己画下来,以此作为自己技艺的证明。

于是,他让木匠做了一个镜框一样的画框,然后在“凸”面画下镜中产生的变形。画家的脸并没有失真,但是室内的细节发生了变形,帕米贾尼诺的手和袖子都变大了。教皇看到这幅画后大吃一惊,帕米贾尼诺很快就成为罗马最受欢迎的画家。1524年,弗兰西斯科·帕米贾尼诺(Francesco Parmigianino,1503—1540),《凸面镜中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in a Convex Mirror),杨木板油画,直径24.4厘米,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藏。1935年,M.C.埃舍尔(M.C.Escher,1898—1972),《手与水晶球》(Hand with Reflecting Sphere),石版画,31.7厘米×21.3厘米,私人收藏。

帕米贾尼诺的这幅奇特的自画像与以往所有那些试图将镜子掩饰起来的自画像都不同,他大胆地炫耀了镜子的所在,不仅对现实做了夸张的描绘,同时还扭曲了静态的空间。从此,这一怪异的自画像竟然成为一种令人着迷的风尚。许多艺术家都热衷于在镜面自画像中炫技炫酷。甚至450年后的1975年,20世纪下半叶美国最伟大的诗人阿什贝利都曾赋诗赞美帕米贾尼诺的伟大才艺。1628年,彼得·克莱兹(Pieter Claesz,1597/1598—1660),《虚无之小提琴和玻璃球》(Vanitas with Violin and Glass Ball),橡木板油画,36厘米×59厘米,日耳曼国家博物馆藏(局部)。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照相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那么画家该怎么办呢?这些大师真的是一群天才,这种问题怎么会难倒他们呢?其中有的人通过借鉴照相技术改善了绘画技法,比如安迪·沃霍尔的照相制版;还有的艺术家干脆利用照片进行再创作,通过照片拼贴出全新的自画像。1986年,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1987),《自画像》(Self-Portrait),亚麻布上丙烯和丝网油墨,203.2厘米× 193厘米,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藏。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幅自画像和我们的自拍很像呀,但是这个不是照片,而是版画。

安迪·沃霍尔用当时流行的照相术与丝网制版相结合,将形象直接印制在画布上,所以和照片很像。1966年,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1987),《自画像装置》(Self-Portrait Installation),丝网油墨,每幅57.15厘米×57.15厘米,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1964年,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1987),《自画像》(Self-Portrait),丝网油墨,50.8厘米×40.64厘米,私人收藏。

这幅作品也是版画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