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新世纪高职高专精品教材·会计类主干课 财务管理(第四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09:09:12

点击下载

作者:刘春华,刘静中

出版社:大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财政部“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新世纪高职高专精品教材·会计类主干课 财务管理(第四版)

财政部“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新世纪高职高专精品教材·会计类主干课 财务管理(第四版)试读:

前言

为了适应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我们本着“理论以够用为度,突出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内容选取上以实用性、针对性为原则,结合我国财务管理实际,进行本书基本框架体系的构建及编写。

本书共分8章,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以企业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为主线,以财务决策为重点。第1章总论,主要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的概念、财务管理的目标和组织、财务管理的环境以及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第2章财务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财务分析的概念、内容和基本方法;第3章为筹资活动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第4章、第5章、第6章为投资活动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营运资金的投放与管理、项目投资、证券投资;第7章为利润分配的管理,主要内容是利润分配决策;第8章财务预算与控制,主要内容包括财务预算的概念及其编制方法,财务控制的概念与作用,责任中心的概念、特征、类型与评价指标,责任预算与责任报告的编制。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注重基础,简化理论叙述。充分把握“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既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又力求内容精练、准确、通俗易懂。

2.突出能力培养。围绕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侧重实务介绍,突出应用性,配以习题与实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突出高职高专教育对学生实行“双认证”教育的要求,在内容的编排和专业术语的表述上尽可能与全国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科目财务管理相一致。

4.讲究实效性,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与修订,内容力求贴近实际岗位的变化和新的要求。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辽宁金融职业学院刘春华(第1章、第3章),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刘静中(第5章、第6章),东北财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王满亭(第8章),辽宁金融职业学院徐欣(第4章),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孙颖(第2章),辽宁金融职业学院邓蕾(第7章)。本书由王化成任主审,刘春华、刘静中任主编,王满亭、徐欣任副主编。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许多学者的著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写人员水平有限,书中疏漏甚至错误恐难避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7年1月第1章总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财务管理的概念;掌握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掌握财务管理的目标;熟悉财务管理的环节;理解财务管理价值观念的含义,并掌握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的衡量方法;了解财务管理的环境。能力目标:能正确计算各种资金的时间价值;能根据企业情况正确判断其风险与报酬。素养目标:能结合企业实际组织财务活动,进行财务管理,并能把握企业财务管理各环节的要点,培养运用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和投资风险价值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导入】被誉为民营企业常青树的万向集团的前身是一个资产仅有4 000元的铁匠铺,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万向集团现已成为国务院120家试点企业集团、国家520户重点企业中唯一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国第二大民营企业。2006年,万向集团实现营业收入逾300亿元,名列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百强榜,创造了连续150个季度无亏损的纪录。在创业阶段,万向集团的主要管理人员都是创业家族成员,采用的是家族式的财务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价值方面的成效有目共睹,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这种集权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引发了内部操纵、财务透明度太弱等问题。1992年年底,万向集团开始进行以放权为中心的企业改组,采用分层管理模式,使财权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财务经理、监事会之间进行纵向静态分配,进而使财务管理模式完整、完善。在这种模式下,公司管理中的每一个层级都拥有三种权力——执行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并扮演三种角色——上一层级的执行者、本层级的决策者和下一层级的监督者。具体而言,万向集团总部负责集团整体发展战略、财务政策及重大战略性财务决策事宜;各下属子公司的管理者拥有总部授予本层级的财务决策权;基层管理人员负责决策具体的财务事宜;普通员工负责决策并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这种适当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万向集团的财务管理效率,也使母公司的财务目标能贯彻到子公司,实现企业创建近四十年来盈利能力的节节攀升,“奋斗十年添个零”——日创利从20世纪70年代的1万元,20世纪80年代的10万元,20世纪90年代的100万元,到2009年的1 000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同样实现“奋斗十年添个零”——从20世纪80年代的1万元,20世纪90年代的10万元,到2009年的100万元。这一案例表明:建立与企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保证财务管理模式顺利运行的内部环境、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及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发展壮大和担负企业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必要保证和条件。通过学习本章的内容,你将了解与不同企业类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组织形式有哪些,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什么,企业所处的财务管理环境是如何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1.1财务管理概述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在经营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了解什么是财务管理,必须首先分析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1.1.1 财务活动

企业的财务活动,又称资金运动。随着企业再生产过程的不断进行,企业资金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企业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依次经过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为固定资金、生产储备资金、未完工产品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等各种不同形态,然后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这种从货币资金开始,经过若干阶段,又回到货币资金的运动过程叫作资金的循环。企业资金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循环,叫作资金的周转。资金的循环、周转体现着资金运动中资金形态的变化。

所谓财务活动,是指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为。从整体上讲,财务活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筹资活动

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运营的需要,筹措和集中所需资金的过程。企业组织商品生产,必须以占有或能够支配一定数额的资金为前提。企业从各种渠道以各种形式筹集资金,是资金运动的起点。企业通过筹资可以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资金——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企业筹集资金,表现为企业资金的流入;企业偿还借款,支付利息、股利以及各种筹资费用等,则表现为企业资金的流出。这种因企业资金筹集而产生的资金的流入与流出,便是由筹资而引起的财务活动。

在筹资过程中,企业一方面要确定筹资的总规模,以保证投资所需要的资金;另一方面要通过筹资渠道、筹资方式或筹资工具的选择,合理确定筹资结构,以降低筹资成本和风险,提高企业价值。

2)投资活动

企业取得资金后,必须将资金投入使用,以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否则,筹资就未实现目的,失去了效用。企业投资可以分为广义的投资和狭义的投资两种。广义的投资是指企业将筹集的资金投入使用的过程,包括企业内部使用资金(如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过程和对外投放资金(如投资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或与其他企业联营等)的过程;狭义的投资仅指对外投资。无论企业对内投资,还是对外投资,都会有资金的流出;而当企业收回投资时,则会产生资金的流入。这种因企业投资而产生的资金的流入与流出,便是由投资而引起的财务活动。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必须考虑投资规模,即为确保获取最佳投资效益,企业应投入资金数额的多少;企业还必须通过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的选择,来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

3)资金运营活动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资金收付。首先,企业要采购材料或商品,以便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同时,还要支付工资和其他营业费用;其次,当企业把产品或商品售出后,便可取得收入,收回资金;最后,如果企业现有资金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还要以短期借款的方式来筹集所需资金。上述各方面都会产生企业资金的收付,这种因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而引起的财务活动,也称为资金运营活动。

企业的营运资金,主要是为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垫支的资金。营运资金的周转与生产经营周期具有一致性。在一定时期内,资金周转越快,资金的利用效率就越高,就可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取得更多的收入,获得更多的报酬。因此,如何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果,也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4)分配活动

从广义上说,分配是指对企业各种收入进行分割和分派的过程;而狭义的分配仅指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企业通过投资或资金运营活动可以取得相应的收入,并实现资金的增值。企业取得的收入首先要用以弥补生产经营耗费,缴纳流转税,其余部分和投资收益成为企业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构成企业的利润总额。利润总额首先要按国家规定缴纳所得税,净利润要提取公积金,其余利润作为投资者的收益分配给投资者或暂时留存企业或作为投资者的追加投资。随着分配活动的进行,资金或者退出或者留存企业,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资金运动。企业必须在国家分配政策的指导下,依据一定的法律原则,合理确定分配的规模和分配的方式,以使企业获得最大的长期利益。

以上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企业的财务活动,它伴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反复不断地进行,从而构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1.1.2 财务关系

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企业在资金的筹集、运用、耗费、收回和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必然要与有关各方发生广泛的经济联系,从而产生与有关各方的经济利益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主要是指企业的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资金,企业向其投资者支付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现行制度明确规定,投资者凭借其出资,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分享企业的利润并承担企业的风险;被投资企业必须依法保全资本,并有效运用资本实现盈利。企业与投资者的财务关系体现了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受资关系。

2)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主要是指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并按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除利用资本进行经营活动外,还要借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以便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企业利用债权人的资金,要按约定的利息率,及时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债务到期时,要合理调度资金,按时向债权人归还本金。企业同其债权人的财务关系在性质上属于债务与债权关系。

3)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主要是指企业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其他企业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这种关系将会越来越广泛。企业向其他单位投资,应按约定履行出资义务,并依据其出资份额参与受资者的经营管理和利润分配。企业与受资者的财务关系也体现了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受资关系。

4)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主要是指企业将其资金以购买债券、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将资金借出后,有权要求其债务人按约定的条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企业同其债务人的关系体现的是债权与债务关系。

5)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担负着维持社会正常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组织和管理社会活动等任务。政府依据这一身份,无偿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企业必须按照税法规定向中央和地方政府缴纳各种税款,包括所得税、流转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等。这种关系体现的是一种强制和无偿的分配关系。

6)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中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在实行厂内经济核算制和企业内部经营责任制的条件下,企业供、产、销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生产单位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和产品也要计价结算。这种在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结算关系,体现了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7)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主要是指企业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职工是企业的劳动者,他们以自身提供的劳动作为参加企业分配的依据。企业根据职工的劳动情况,用其收入向职工支付工资、津贴和奖金,并按规定提取公益金等,体现着职工个人和集体在劳动成果上的分配关系。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1.3 财务管理的特点

企业管理有多方面内容,如生产管理、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于其他管理,具有自身的特点。

1)财务管理是价值管理

财务管理主要是对财务活动进行管理,财务活动反映企业价值的形成、实现和分配的内容;财务管理使用资金、成本、收入、利润等价值指标,运用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手段处理价值运动中的经济关系。通过价值形式把企业的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合理地规划和控制起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企业财富的目的。“价值管理”这一特点是财务管理最基本的特点。

2)财务管理具有广泛性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每一项活动都要涉及资金的收支,每一个部门都要通过资金的使用与财务部门发生关系,每一个部门都要在合理使用资金、节约资金等方面受到财务制度的约束,接受财务部门的指导,同时也需要财务部门与这些部门密切配合。财务管理涉及筹资管理,金融市场作为筹资的场所,使财务活动融入金融市场体系,也使财务活动由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企业管理的任何内容都要在资金运动和价值变化上反映出来。这些都决定了财务管理具有广泛性。

3)财务管理具有综合性

企业财务管理是围绕资金运动展开的,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方面的质量和效果,多数可以通过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反映出来,资金运动具有综合性,这就决定了财务管理具有综合性。财务管理所使用的指标是以价值形式综合反映企业经营能力、成果、状态。及时组织资金供应、合理使用资金、严格控制生产费用、增加收入、合理分配收益,会对企业产生综合影响。1.2财务管理的目标和组织1.2.1 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

财务管理目标是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

从根本上说,财务管理目标取决于企业生存目的或企业目标,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模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体制性特征,整个社会经济体制、经济模式和企业所采用的组织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取向。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目标即假定在企业的投资预期收益确定的情况下,财务管理行为将朝着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的主体,所创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全部收入和全部费用的差额,是按照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加以计算的。它不仅可以直接反映企业创造剩余产品的多少,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同时,利润是企业补充资本、扩大经营规模的源泉。因此,以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是有一定道理的。

利润最大化目标在实践中存在以下难以解决的问题:(1)这里的利润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利润总额,它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2)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的资本之间的关系,因而不利于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期间之间的比较;(3)没有考虑风险因素,高额利润往往要承担过大的风险;(4)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

2)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

资本利润率是利润额与资本额的比率。每股利润是利润额与普通股股数的比值。这里的利润额是净利润。所有者作为企业的投资者,其投资目标是取得资本收益,具体表现为净利润与出资额或股份数(普通股股数)的对比关系。这个目标的优点是把企业实现的利润额同投入的资本或股份数进行对比,能够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可以在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期间之间进行比较,揭示其盈利水平的差异。但该指标仍然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也不能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3)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企业价值是指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其出售的价格。它反映了企业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力。投资者建立企业的主要目的,在于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这种财富首先表现为企业的价值。投资者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投资者在评价企业价值时,是以投资者预期投资时间为起点的,并将未来收入按预期投资时间的同一口径进行折现,未来收入的多少按实现的概率进行计算。可见,这种计算办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问题。企业所得的收益越多,实现收益的时间越近,应得的报酬越确定,则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越大。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优点主要表现在:(1)该目标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有利于统筹安排长短期规划、合理选择投资方案、有效筹措资金、合理制定股利政策等。(2)该目标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股东财富越多,企业市场价值就越大,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可促使企业资产保值或增值。(3)该目标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4)该目标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社会资源通常流向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或行业,这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存在以下问题:(1)对于股票上市企业,虽可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揭示企业的价值,但股价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特别是即期市场上的股价不一定能够直接揭示企业的获利能力,只有长期趋势才能做到这一点。(2)为了控股或稳定购销关系,现代企业不少采用环形持股的方式,相互持股。法人股东对股票市价的敏感程度远不及个人股东,对股价最大化没有足够的兴趣。(3)对于非股票上市企业,只有对企业进行专门的评估才能真正确定其价值。而在评估企业的资产时,由于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这种估价不易做到客观和准确,导致企业价值确定困难。

现代财务管理主流理论将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1.2.2 财务管理目标的协调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根据这一目标,财务活动所涉及的不同利益主体如何进行协调是财务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1)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与协调

企业价值最大化直接反映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与企业经营者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对所有者来讲,他所放弃的利益也就是经营者所得的利益。在西方,这种被放弃的利益也称为所有者支付给经营者的享受成本。但问题的关键不是享受成本的多少,而是在增加享受成本的同时,是否更多地提高了企业价值。因而,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主要矛盾就是经营者希望在提高企业价值和获得更多财富的同时,能更多地增加享受成本;而所有者和股东则希望以较小的享受成本支出带来更高的企业价值和更多的财富。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应采取让经营者的报酬与绩效相联系的办法,并辅之以一定的监督措施。(1)解聘

这是一种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办法。所有者对经营者予以监督,如果经营者未能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就解聘经营者。为此,经营者会因为害怕被解聘而努力实现财务管理目标。(2)接收

这是一种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办法。如果经营者经营决策失误、经营不力、未能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企业价值提高,该公司就可能被其他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经营者也会被解聘。因此,经营者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股票市价。(3)激励

激励是指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挂钩,以使经营者自觉采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措施。激励有两种基本方式:①“股票选择权”方式。它是指允许经营者以固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股票的价格越高于固定价格,经营者所得的报酬就越多。经营者为了获取更大的股票涨价益处,就必然主动采取能够提高股价的行动。②“绩效股”方式。它是指公司运用每股利润、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来评价经营者的业绩,视其业绩大小给予数量不等的股票作为报酬。如果公司的经营业绩未能达到规定的目标,经营者也将部分丧失原先持有的“绩效股”。这种方式使经营者为了多得“绩效股”而不断采取措施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为了使每股市价最大化而采取各种措施使股票市价稳定上升。

2)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与协调

所有者的财务管理目标可能与债权人期望实现的目标发生矛盾。首先,所有者可能要求经营者改变举债资金的原定用途,将其用于风险更高的项目,这会增大偿债的风险。高风险的项目一旦成功,额外的利润就会被所有者独享;但若失败,债权人却要与所有者共同负担由此而造成的损失。这对债权人来说,风险与收益是不对称的。其次,所有者或股东可能未征得现有债权人的同意,而要求经营者发行新债券或举借新债,致使旧债券或老债的价值降低。

为了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的上述矛盾,通常可采用以下方式:①在合同中加入限制性条款。例如,规定借款的用途、借款的担保条款和借款的信用条件等。②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当债权人发现公司有侵蚀其债权价值的意图时,采取收回债权和不给公司放款的方式来保护自身的权益。【小思考1-1】

如果你是所有者,你如何协调与经营者的矛盾?如果你是债权人,你会采取哪些措施防止自己的利益遭受损害?1.2.3 财务管理的组织

搞好企业财务管理,顺利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合理有效地组织财务管理工作,包括确定财务管理主体,设立财务管理机构,确定财务管理环节等。

1)财务管理主体

企业组织形式不同,其财务管理主体也不同。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三种。当企业采取独资企业形式时,其所有权主体和经营权主体是合二为一的。当企业采取合伙企业形式时,其所有者不再是单一的个人,而是合伙人群体,其经营主要由身为合伙人之一的个人组织,其重要经营决策则由合伙人共同作出。因此,合伙企业的所有权主体和经营权主体基本上也是合二为一的。在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中,由于所有权主体和经营权主体的合二为一,内含于经营权中的财务管理的主体也是不可分的,即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财务管理主体既是所有权主体,又是经营权主体;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

在以公司为组织形式的现代企业里,所有权与经营权是高度分离的。相应地,其所有权主体和经营权主体也是分离的,因而公司的财务管理权也相应分离。企业的财务管理主体被分为所有者和经营者两个方面,由此形成了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的双重化。企业所有者基于保护其权益不受损害和追求资本增值的需要,一般要参与和作出有关所有者权益或资本权益变动的财务决策,但不参与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企业经营者基于履行管理职责和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需要,应当对企业日常的财务活动进行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正确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

2)财务管理机构

财务管理机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的重要条件。设置财务管理机构,既要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体制,又要与企业经营规模大小相适应。(1)以会计为轴心的财务管理机构

这种机构的特点是将会计与财务合二为一,具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两种职能。在该机构内部,以会计核算职能为轴心来划分内部职责,如在内部设立存货、长期资产、结算、出纳、承包、报表等分部门,有的也单设财务部门。这种财务管理机构一般适合中小企业。(2)与会计机构并行的财务管理机构

这种机构的特点是实行会计核算职能与财务管理职能的分离。财务管理职能由独立于会计核算职能的财务管理机构履行,该机构专司筹资、投资和分配或者组织资金运动之职。在该机构内部,以财务管理职能或财务活动为轴心来划分内部职责,典型形式是设立规划部、经营部和信贷部,分别负责预测和计划、筹集和运用资金及进行信用调查等。这种财务管理机构主要适用于大型企业。(3)公司型财务管理机构

这种机构的特点是它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公司法人,独立对外从事各种财务活动,而且在公司内部除了设立从事财务活动的业务部门外,还设立作为一般公司所需的行政部门。这种财务管理机构通常称为财务公司,一般设立于集团公司或跨国公司内部,其主要职责是负责集团公司或跨国公司的整体财务管理和各成员企业之间的财务协调,各成员企业各自进行自身的日常财务管理。

3)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

财务管理环节是指财务管理的工作步骤和一般程序,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五个基本环节。这些环节相互配合,紧密联系,形成周而复始的财务管理循环过程,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1)财务预测

财务预测是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作出科学的预计和测算。本环节的主要任务在于:测算各项生产经营方案的经济效益,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预计财务收支的发展变化情况,以确定经营目标;测定各项定额和标准,为编制计划、分解计划指标服务。财务预测环节主要包括明确预测目标、搜集相关资料、建立预测模型、确定财务预测结果等步骤。(2)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是指财务人员按照财务目标的总体要求,利用专门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决策。财务预测是为财务决策服务的,财务决策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财务决策环节主要包括确定决策目标、提出备选方案、选择最优方案等步骤。(3)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指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数量方法,对未来财务活动的内容及指标所进行的具体规划。财务预算是以财务决策确立的方案和财务预测提供的信息为基础编制的,是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的具体化,是控制财务活动的依据。财务预算的编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分析财务环境,确定预算指标;协调财务能力,组织综合平衡;选择预算方法,编制财务预算。(4)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是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所施加的影响或进行的调节。实行财务控制是落实预算任务、保证预算实现的有效措施。财务控制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制定控制标准,分解落实责任;实施追踪控制,及时调整误差;分析执行情况,搞好考核奖惩。(5)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根据核算资料,运用特定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项工作。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掌握各项财务计划的完成情况,评价财务状况,研究和掌握企业财务活动的规律性,改善财务预测、决策、预算和控制,改善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财务分析包括以下步骤:占有资料,掌握信息;对比指标,揭露矛盾;分析原因,明确责任;提出措施,改进工作。1.3财务管理的环境

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各种条件的统称。按其存在的空间,可分为内部理财环境和外部理财环境。企业内部理财环境存在于企业内部,是企业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控制和改变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资本实力、生产技术条件、经营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等;企业外部理财环境由于存在于企业外部,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它们,更多的是适应其要求和变化。企业外部理财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金融环境。本节主要讨论企业外部理财环境。1.3.1 经济环境

1)经济周期

市场经济的运行有其内在的规律。不论一个国家的经济管理水平有多高,也不论人们采取什么样的控制手段,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再到繁荣的周期性特征。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运行呈现出特有的特征,经历过若干次投资膨胀、生产高涨到控制投资、紧缩银根后进行正常发展的过程。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财务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财务管理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例如,在萧条阶段,由于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企业很可能处于紧缩状态,产量和销量下降,投资锐减;在繁荣阶段,市场需求旺盛,销售量大幅度上升,企业为了增加生产能力,可能要增添机器设备、存货和劳动力,需要财务管理人员为企业发展筹集资金。

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认识经济周期对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预测经济的变化情况,研究处于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公司财务管理策略,掌握在经济发展波动中进行财务管理的本领。

2)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在经济事务中有意识的活动,包括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和物资流通等各个方面的政策。经济政策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国家为防止通货膨胀,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贴现率上升,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在金融市场发行政府债券以回笼货币。这些措施会使市场的资金供应减少,企业筹资困难,筹资成本上升。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研究不同的经济政策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按照政策导向行事,趋利除弊,使经济政策更好地为企业财务管理服务。

3)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务管理有重大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务管理水平就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财务管理水平就越低。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调整生产方向,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这给企业拓展财务活动的领域带来了机遇。同时,由于经济高速发展,资金紧张将长期存在,这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随着我国国际经济交往日益增多,财务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必须积极探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小思考1-2】

经济走出低谷时,为什么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1.3.2 法律环境

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它是以法律规范和市场规则为特征的经济制度。法律为企业经营活动规定了活动的空间,也为企业在相应空间内自由经营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影响财务管理的主要法律法规有企业组织法规、税法、财务法规和其他法规。

1)企业组织法规

企业组织必须依法设立,组建不同企业,要依照不同的法律规范。企业设立以及设立后开展的各项活动,包括财务活动,都必须依法进行,企业的自主权不能超越法律的限制。

本书所探讨的财务管理,主要是指公司的财务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简称《公司法》)所称公司是指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这一组织形式是西方大企业普遍采用的企业组织形式,也是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选择的企业组织形式。《公司法》对公司企业的设立条件、设立程序、组织机构、组织变更和终止的条件与程序等都作了规定,包括股东人数、法定资本的最低限额、资本的筹集方式等。《公司法》对公司的生产经营的主要方面也作出了规定,包括股票的发行和交易、债券的发行和转让、利润的分配等。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的企业组织法规,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开展公司财务管理活动。

2)税法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征纳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依法征税、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

按照征收对象不同,税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目的税。(1)流转税法

流转税法是对货物的流转额和劳务收入额征税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的税法。其特点是与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受成本费用和利润多少的影响,易于发挥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流转税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重视和运用。(2)所得税法

所得税法是对纳税人的各种所得征税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的税法。其特点是可以直接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水平,发挥其公平税负和调整分配关系的作用。所得税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运用,在市场经济发达和经济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更受重视。(3)资源税法

资源税法是对纳税人开发利用各种应税资源征税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的税法。其特点是调节因自然资源或客观原因所形成的级差收入,将非经主观努力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征为国家所有,避免资源浪费,保护和合理使用国家自然资源。(4)财产税法

财产税法是对纳税人的财产的价值征税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房产税、契税、遗产税等的税法。其特点是避免利用财产投机和财产的闲置浪费,促进财产的节约和合理使用。(5)行为目的税法

行为目的税法是对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以及为实现国家特定政策目的征税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印花税、屠宰税、筵席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等的税法。其特点是可选择面较大,设置和废止相对灵活,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征管办法,有利于国家对某些特定行为的引导。

任何企业都有纳税的法定义务。纳税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对企业财务管理有重要影响。企业无不希望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减少税务负担。税负的减少,不能通过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来实现,只能靠进行投资、筹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决策时的精心安排和筹划。因此,对财务管理人员来说,精通税法有着重要意义。

3)财务法规

财务法规是规范企业财务活动,协调企业财务关系的行为准则,主要包括企业财务通则和行业财务制度。(1)企业财务通则

企业财务通则是各类企业进行财务活动,实施财务管理的基本规范。我国现行的《企业财务通则》是由国家财政部制定的,它对建立资本金制度、固定资产的折旧、成本的开支范围、利润的分配等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2)行业财务制度

行业财务制度是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为适应不同行业的特点和管理要求,由财政部制定的行业规范,具体包括工业、运输、商品流通、邮电通信、金融保险、旅游和饮食服务、农业、对外经济合作、施工和房地产开发、电影电视和新闻出版10大行业财务制度。行业财务制度分别根据各行业的业务特点,对各行业企业财务管理从资金筹集到企业清算的全过程作出了具体规定,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必须遵循的具体制度。

4)其他法规

除上述法规外,与企业财务管理有关的其他法规有证券法、结算法、合同法等。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该熟悉这些法规,在守法的前提下进行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1.3.3 金融环境

企业总是需要资金从事投资和经营活动,而资金,除了自有资金外,主要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取得。金融政策的变化必然影响企业的筹资、投资和资金运营活动,所以金融环境是企业财务管理最为主要的环境因素。金融环境因素主要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利率等。

1)金融机构

社会资金从资金供应者手中转移到资金需求者手中,大多要通过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1)银行业金融机构

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经营存款、放款、汇兑、储蓄等金融业务,充当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充当信用中介、充当企业之间的支付中介、提供信用工具、成为投资手段和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我国银行主要包括各种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如交通银行、广发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主要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2)其他金融机构

其他金融机构包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

2)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场所。金融市场可以是有形的市场,如银行、证券交易所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市场,如利用电脑、电传、电话等设施通过经纪人进行资金融通活动。

金融市场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两种:一是有组织的、集中的场内交易市场,即证券交易所,它是证券市场的主体和核心;二是非组织化的、分散的场外交易市场,它是证券交易所的必要补充。本书主要对第一种市场的分类作一下介绍。(1)按期限划分为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

短期金融市场,又称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其主要特点有:交易期限短;交易的目的是满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所交易的金融工具有较强的货币性。

长期金融市场,又称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其主要特点有:交易的主要目的是满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收益较高而流动性较差;资金借贷量大;价格变动幅度大。(2)按证券交易的方式和次数分为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

初级市场,也称一级市场或发行市场,是指新发行证券的市场,这类市场使预先存在的资产交易成为可能。初级市场我们可以理解为“新货市场”。

次级市场,也称二级市场或流通市场,是指现有金融资产的交易场所。次级市场我们可以理解为“旧货市场”。

从企业财务管理角度来看,金融市场作为资金融通的场所,是企业向社会筹集资金必不可少的条件。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熟悉金融市场的各种类型和管理规则,有效地利用金融市场来组织资金的筹集和进行资本投资等活动。

3)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它对于债权债务双方所应承担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利均具有法律效力。金融工具一般具有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四个基本特征。

金融工具按期限不同可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前者主要有商业票据、国库券(国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回购协议等;后者主要是股票和债券。

4)利率

利率,也称利息率,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指标。从资金的借贷关系看,利率是一定时期运用资金资源的交易价格。利率在资金分配及企业财务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1)利率的类型

利率可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①按照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分为基准利率和套算利率。

基准利率,又称基本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即这种利率变动,其他利率也相应变动。因此,了解基准利率的变化趋势,就可了解全部利率的变化趋势。基准利率在西方通常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在我国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

套算利率是指在基准利率确定后,各金融机构根据基准利率和借贷款项的特点而换算出的利率。例如,某金融机构规定,贷款企业信用等级为AAA级、AA级、A级企业的利率,应分别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加0.5%、1%、1.5%,加总计算所得的利率便是套算利率。

②按利率与市场资金供求情况的关系,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固定不变的利率。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实行固定利率会使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害。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可以调整的利率。在通货膨胀条件下采用浮动利率,可使债权人减少损失。

③按利率形成机制不同,分为市场利率和法定利率。

市场利率是指根据资金市场上的供求关系,随着市场而自由变动的利率。

法定利率是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2)利率的一般计算公式

正如任何商品的价格均由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决定一样,资金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利率,也主要是由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但除这两个因素外,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国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国家利率管制程度等,对利率的变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资金的利率通常由三部分组成:①纯利率;②通货膨胀补偿率(或称通货膨胀贴水); ③风险收益率。利率的一般计算公式可表示如下:

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收益率

纯利率是指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均衡点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是指由于持续的通货膨胀会不断降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为补偿其购买力损失而要求提高的利率;风险收益率是指投资人承担一定的风险进行投资,为对其风险补偿而要求提高的利率,包括违约风险收益率、流动性风险收益率和期限风险收益率。【知识链接1-1】CFO的岗位职责与成长之路

CFO一词是舶来品。国内有些岗位类似于国外的CFO,从岗位职责角度来看,其中有些是真正类似于国外的CFO,有些与国外的CFO有较大的区别。

一、CFO的角色定位(一)国外公司对CFO的角色定位

CFO是现代公司制企业中极为重要和有价值的高层管理职位之一,是仅次于CEO的二把手。在很多公司,CFO甚至是比肩CEO及董事长的重要职位,既是领导财务部门的高管,又是CEO的战略伙伴;既是公司发展战略和董事会决策的执行者,又是战略和决策制定的参与者和支持者;既是公司财务活动的决策者,又是财务执行活动的领导者和监督者。

正如CEO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是独一无二的一样,CFO在企业中所承担的角色也是独一无二的。CFO的角色可定位为“公司的价值管理者”。根据这一定位,CFO的工作目标应确定为价值增值与价值创造。因此,CFO应树立价值创造新理念,将价值增值与财务管理融为一体;引领财会工作,以历史成本信息为基础,提供价值预测报告;全过程参与公司价值创造战略的制定,全方位参与公司价值管理能力的培育。(二)国内CFO是指哪几种职位

——财务总监:在企业中行使财务管理监控职能,既是董事会成员,又是经营班子成员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首席财务官:分管财务工作的企业高管取这一职位名称,其定位基本上类似于国外的CFO。

——分管财务工作的副总经理:由财务部门负责人提拔的或由注册会计师、财务会计学教授等资深专业人士转任的分管财务工作的副总经理,类似于国外的CFO。

——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的英文名称由官方通过非常正式的形式定为CFO,并且在国家法律法规的三个层次(《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上都作出了明确的强制性的定位规定。根据上述法律法规对总会计师岗位的表述,可以肯定地说,总会计师类似于国外的CFO。

二、CFO的岗位职责(一)CFO传统的岗位职责

——主要负责领导财务部门的日常运作,分管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工作,负责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质量。

——负责公司与财政、税务部门和银行、证券等机构的联系协调工作。

CFO传统的岗位职责主要局限在财务会计方面,正如总会计师以前的英译General Accountant,翻译成中文又可叫总会计一样,好像是“总账会计”的代名词,给人以“财务数字计算专家”的印象。(二)CFO变化中的岗位职责

CFO正在使企业财务管理的传统地位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职责范围不断扩大;CFO正在参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包括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推动相应的战略管理,领导企业自身变革和流程重组,并以一种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与CEO一起进行决策,发挥着非同寻常的作用。CFO也越来越以一种新的姿态,积极承担起以下三项工作责任:

——传统职能:提供透明的财务报告和精确的盈利预测,是CFO的天职;

——发展职能:参与制定以价值增值和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公司发展战略,是现代CFO的发展职能;

——扩展职能:通过领导财务变革引领管理变革,是现代CFO的扩展职能。

财务变革有三种趋势:一是以支持决策为导向更新系统;二是面向经营,提供服务,控制风险;三是优化财务组织,降低成本,实现价值增值。(三)CFO的日常工作

在公司总体战略指导下对公司的财务工作进行领导和管理,以价值管理统领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内容有财务战略管理、资本运作管理、绩效系统管理、会计系统管理、成本系统管理以及税费系统管理。

财务战略管理:评估各项计划的价值创造能力,在重大问题上为总经理提供决策支持;进行商业谈判并实施所有重大财务交易,包括借贷、股票发行和股权重构;实施与集团战略相配套的资源管理策略[如ERP(企业资源计划)和平衡计分卡等];实施财务风险管理。

资本运作管理:资本运作是提升公司价值的重要手段。积极研究包括企业兼并、重组、收购与上市在内的资本运作,加强购并流程控制,在资本运作管理中注意考虑资本运作的成本与风险问题。

绩效系统管理:参与制定合适的绩效评估体系;分析研究经营者报酬计划,采用递延支付、长期报酬方案解决经营者短期行为。

会计系统管理:确定公司会计管理体制,进行会计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财务报告、会计政策选择和盈余安排的管理,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设计、推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切实防范风险。

成本系统管理:建立准确的成本信息库,为公司战略决策提供支持;采用包括战略成本管理(以战略的眼光从成本的源头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对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即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为战略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以利于集团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其范围一般包括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成本动因分析)、目标成本管理在内的成本管理技术,提高公司成本管理绩效。

税费系统管理:对集团税费进行合理的筹划。(四)技术与方法

围绕上述岗位和工作任务,在公司董事会和总经理的领导下,带领所属团队,发挥专业特长,开展财务预测、财务计划、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分析与财务研究工作。

财务预测:主要就资金的需求量、利润、风险进行预测,为公司的财务活动决策提供依据。

财务计划:对公司的现金收支、资金、利润与资本、负债进行中长期计划或规划,使公司的财务活动能在有计划、有准备的情况下顺利进行。

财务决策:利用财务杠杆,比较各种筹资方式的优劣作出合理的筹资安排,使公司资本结构达到最优,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利用现金流量提出好的投资决策建议;做好利润分配议案,给投资者以合理的回报。

财务控制:建立责任会计体系,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选择几个关键的财务控制领域进行控制。

财务分析:建立公司财务状况分析制度,通过对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分析,为公司决策提供参考。

财务研究:提倡并身体力行地进行财务研究。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学习与研究是一致的。作为一名CFO,应认真研究公司的财务环境、利率与通货膨胀率、新观念与财务管理工作的融合等。(五)CFO需要深层次思考的主要问题

CFO代表一种新型的会计师形象,必须由传统意义上的兢兢业业的死算数字、填制报表,转变为现代的高级决策支持专家。在许多大型企业中,CFO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及对企业经营环境的准确理解,更多地参与制定企业的经营决策,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者。他思考以下的深层次问题:

1.怎样建立一流的财务支持系统,以适应企业的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2.怎样从战略的角度,制定具有风险防范能力的财务规划?

3.怎样将被动的财务监控转变为积极的预测和过程的干预与渗透?

4.怎样成为有影响力的人,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和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使这一作用通过投资管理和预算控制得到不断加强?

5.怎样寻找更有利的企业扩张机会?

三、CFO的素质要求(一)CFO的综合素质

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只有五德具备,才能成为大将,成为一名成功的CFO。

智: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能从杂乱无章的事务中整理出一个逻辑框架。

信:诚信为本,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

仁:仁者爱人,尊重、关心、爱护、体贴部属,“师克在和”,以仁爱为基础。

勇:勇敢果断,勇于创新,具有冒险精神。

严:严肃认真,严谨完善。严的前提是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凡事做到有人负责,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控制。(二)CFO的基本素质

作风正派:不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必须实事求是、光明正大,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坚持原则;

敬业忠诚:热爱本职工作,勤勉扎实,视企业利益高于自身利益,严守企业秘密,自觉维护企业形象,并为企业的发展积极出谋划策;

情绪稳定:通常喜怒不形于色,不在人前抱怨、发牢骚,遇到困难总是坚韧不拔地突破难关;

富有理想:具有干事创业的胸怀,乐于挑战,把工作视为一种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即热爱工作并享受工作;

身体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繁重的工作需要强健的身体做后盾。(三)CFO的能力素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