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要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12:11:59

点击下载

作者:夏海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学要义

国学要义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国学要义作者:夏海 著排版:吱吱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18-01-21ISBN:9787101129328本书由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自 序

国学知识浩如烟海,国学书籍汗牛充栋。面对宏伟幽深的国学大厦,人们不禁会问:锻造什么样的钥匙,才能打开国学大门?选择什么样的路径,才能进入国学殿堂?是啊,对于初学者及大多数人而言,怎样学习国学,确实是一个大问题。路径选择正确,方能事半功倍。

陆游诗云:“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有余暇,焚香闲看玉溪诗。”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以陆游诗警示自己,即使工作再忙,也不忘了读书写作,总是在工作之余、节假日和夜深人静的时候学习国学、品读经典,以增加知识,陶冶性情。近年来出版了《论语与人生》《品读国学经典》和《老子与哲学》,对于怎样学习国学,有了一些感悟和心得体会,愿意呈献出来以飨读者,就教于方家。

现代人们对待国学不外是学习和研究两个取向。研究国学属于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的职责,而一般社会成员,主要是学习国学,而不是研究国学,以利于正确掌握国学的基本知识和义理,培育和提升人文素养。学习国学也有普及和提高两种情况,现在很多人不会看文言文,阅读国学书籍和文章有一定困难,最好从普及性学习入手,先学会走路,循序渐进,再学习跑步,进入提高性学习。普及性学习,是学习国学的正确选择,起好步、开好局,学有余力,兴趣盎然,才能进一步研读国学。《大学》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谓修身,是指修身养性、完善人格,按照儒家的设想,就是做一名君子;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重的伦理道德色彩,国学说到底是教人如何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学问。围绕修身学国学,是很重要的选择,有利于明确方向和目标,把握国学义理和知识。

清代桐城派做学问主张义理、辞章和考据的统一。义理是学问的内容,也就是思想观点;辞章是学问的表达方式和逻辑框架;考据是学问的实证性研究。其中,考据贡献材料,辞章设定方法,义理整合内容。清末学者王先谦认为:“义理为干,而后文有所附,考据有所(1)归。”文以载道,义理是最为重要的,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义理,就没有必要撰写;一门学问如果没有义理,就不能称之为学问。聚焦义理学国学,也是很重要的选择,即使阅读辞赋诗词和文学作品,也要注意把握形象思维和情感模式背后所蕴含的义理。

国学义理主要聚集于儒道两家的学说之中。学习国学最好的办法是学习儒道经典,研读儒道概念。经典是中华民族最好的书和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儒道的基本经典是《老子》《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概念是人们的思维对于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认识和反映,儒道的基本概念是道、仁、义、礼、智、信、孝、忠、廉、耻。这五本书、十个词集中而系统地展示了儒家和道家的义理,内聚着中华文明的全部基因密码。围绕修身,聚焦义理,普及性学习国学,就是要求学好五本书,读懂十个词。《国学要义》的主要任务是解读品评这五本书和十个词。本人秉持一以贯之的研究方法,这就是解构、建构和以文注文、以人注人,尽量真实、立体和形象地展示国学义理的丰富内容。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运用解构的方法,提供一个分析框架,从经典的作者、文本、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和思想特色的角度,分别对五本书进行解读和品评;下篇运用建构的方法,形成一个整合系统,从概念的历史起源、社会背景、诸子观点和儒家论述的角度,分别对十个词进行解读和品评。无论上篇还是下篇,无论解构还是建构,都是为了帮助读者学习和掌握国学义理。但愿作者有效提供了打开国学大门的钥匙,正确择定了进入国学殿堂的路径,对于读者会有所帮助和启示。

近代以来,国学与我们分离的时间太久了。学习国学,开头肯定会碰到许多困难,但只要不畏难,不放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打开国学大门,步入国学殿堂。一旦登堂入室,就会感受到国学的无穷乐趣。在国学的殿堂里,我们似乎遨游在思维的王国,感觉思想的震撼,享受智慧的乐趣;我们似乎穿越在历史的隧道,和历史人物一起呼吸,探寻他们的活动踪迹,体悟他们的心路历程;我们似乎漫步在文艺的百花园,可以爱,可以恨,在爱中追求真善美,在恨中鞭挞假丑恶。更重要的是,学习国学,就是在维护中华民族家园,延续中华民族血脉,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作者谨记于丁酉年夏月(1)  [清]王先谦:《虚受堂文集》卷三。导言国学刍议

国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的文化识别符号。无论我们承认与否,任何一个中国人的脸庞都显现着国学的表情,任何一个中国人的肌体都保存着国学的基因,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都积淀着国学的智慧知识。国学是中国传统学术和文化的综合,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教化意识,闪耀着传承千载的理性光芒,既可以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又能够为修养身心、涵养德行带来很大帮助。作为一个中国人,传承和弘扬国学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而传承和弘扬的前提是要正确认识国学,主动学习国学,深切感悟国学。一、什么是国学“国学”这个名词古已有之。《周礼》曰:“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周礼·春官》)《周礼正义》曰:“国学者,在国城中(1)王宫左之小学也。”可见,历史上的国学最早是教育机构,指国家开办的学校。西周时期,周王设于都城的学校称国学,汉代称太学,晋代称国子学,隋唐至明清时期称国子监,均为当时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面对深重的国家和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投身到救亡图存的抗争之中。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提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后来演变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提法即为国学概念的雏形。1902年,梁启超致函黄遵宪,商讨创办《国学报》,黄遵宪在回信中说:“《国学报》纲目,体大思精,诚非率尔遽能操觚。仆以为(2)当以此作一《国学史》,公谓何如?”这大概是近代最早提出和使用“国学”一词。自此,国学概念不断发生变化,逐渐被人们广泛应用。

近代国学概念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沿革,不同阶段对国学的理解差别较大,运用国学概念的目的也有很大差异。晚清民国之交,可以看作是政治国学阶段。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列强虎视眈眈,国势危如累卵,中华传统文化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日渐衰微。在这种形势下,梁启超、章太炎、邓实等人提出“保存国学”“振兴国学”的口号。邓实说:“国以有学而存,学以有国而昌”;“学亡之国,其国必亡,(3)欲谋保国,必先保学”。 许之衡提出:“国魂者,原于国学者也。(4)国学苟灭,国魂奚存?”这一时期的国学概念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烙上了深刻的爱国主义印迹,与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新文化运动时期,可以看作是文化国学阶段。这一时期,学界不再关注国学的救亡图存,而是从文化的角度批判传统文化,引进西方理念来改造中国文化。这种批判声音在五四运动中达到高潮,“打倒孔家店”成为时尚性的诉求。陈独秀认为:“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5)不反对旧艺术和旧宗教。”鲁迅认为:“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6)——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毛子水认为:“我们倘若单讲到学术思想,国故是过去的已死的东西,欧化是正在生长的东西;国故是杂乱无章的零碎智识,欧化是有系统的学术。这两个东西万万没有对(7)等的道理。”当然,也有一些重视中国文化的学者,既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又不拒绝和反对西方文化。

上世纪20、30年代,可以看作是学术国学阶段。这一时期,在胡适等人的积极推动下,融合中西文化、再造文明的“整理国故”运动开始流行,国学逐渐成为一个学术概念。1922年北京大学率先成立了国学门,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高等院校也相继成立了国学研究院所。学界开始将国学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国传统、历史和学术。吴宓认为:“兹所谓国学,乃指中国学术文(8)化之全体而言。”曹聚仁指出:“国学者,以我国固有学术为研究(9)之对象,而以科学方法处理之,使成为一种科学者也。”随着国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形成了三种主要方法,即以章太炎为代表的清末民初的国学研究,延续清代考据学、训诂学,在观念上导入近代文化意识;以胡适为代表的新文化国学研究,强调实证方法和疑古思潮,注重整理古代文化;以王国维、梁启超为代表的国学研究,采取对史料进行对比甄别的释证、补证和参证方法,强调古今中外结合的“古史新证”。这些研究方法,在国学的传承弘扬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学概念提出以来,众多学者纷纷从文化、历史、学术等角度对国学进行定义,其内涵和外延一直没有定论。最早提出国学概念的梁启超,没有直接定义国学,只是指出研究国学的路径,“研究国学有两条应该走的大路:一、文献的学问。应该用客观的科学方法去研究。二、德性的学问。应该用内省和躬行的方法去研究。第一条路,便是近人所讲的‘整理国故’这部分事业。这部分事业最浩博最繁难而且(10)最有趣的,便是历史”。邓实提出一个范围极其广泛的国学概念,“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11)。章太炎著有《国学概论》,提出国学本体的概念,采取“是什么”“非什么”的办法建构国学系统,“国学之本体:一、经史非神话。二、(12)经典诸子非宗教。三、历史非小说传奇”。胡适提出“国故学”概念,“‘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国学’。‘国故’这个名词,最为妥当,因为他是一个中立的名词,不含褒贬的意义。‘国故’包含‘国粹’,但他又包含‘国渣’。我们若不了解‘国渣’,如何懂得‘国(13)粹’?”顾颉刚认为:“国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中国历史,(14)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余英时指出:“国学主要指中国传统的一套学术或知识系统,这个学术系统,便是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之学。”(15)

为了更好地把握国学定义,有必要厘清几个概念的关系。一是国学与中学。19世纪下半叶,在洋务派那里,中学是相对西学而言的。中学是指“三纲领八条目”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从某种意义来说,中学是国学的前身,近代国学的概念由中学演化而来。二是国学与国粹。“国粹”一词最早出现于梁启超的《中国史叙论》,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1905年,章太炎、邓实在上海创办《国粹学报》,专题刊发国粹研究文章。许守微曾给“国粹”下过一个定义:“国粹者,一国之精神所寄也,其为学,本之历史,因乎政俗,齐乎人心所同,而实为立国之(16)根本源泉也。”国粹重心在粹,主要是指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国学重心在学,涵盖了全部传统文化,既包括精华部分,又包括落后内容。三是国学与国故。所谓国故,可以理解为中国过去的历史和文化,或中华民族所有过去时代的典故和故事。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对国故作了系统论述,胡适将以国故为研究对象的学问称为国故学,简称为国学。胡适的国故学概念属于学术范围,意指研究国学。顾颉刚认为:“整理国故的呼声倡始于太炎先生,而上轨道的进行则发轫于(17)适之先生的具体的计划。”“国故”一词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现在早已销声匿迹,吴稚晖甚至说:“这国故的臭东西,他本同小老(18)婆、吸鸦片相依为命。”四是国学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曾经占据统治或统领地位的文化,一般指先秦诸子和儒释道三家。国学与传统文化几乎是同义语,两者都是中国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文化。相对而言,传统文化侧重于文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国学侧重于学术,是有系统的学问。文化是学术产生的基础,学术又是文化进一步发展传播的基础。

在综合研究国学概念的提出、沿革和定义后,似乎还是马一浮的(19)国学定义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所谓六艺,就是孔门之教,指《诗》《书》《礼》《乐》《易》《春秋》;《乐》已不传,可称之为五艺。换言之,国学就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的统称。以儒学为主体,是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儒家历史地占据着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和引领着中华文化的发展,更因为儒学所具有的入世意识、家国意识、道德意识、自律意识和教育意识,对于中国历史和社会意识的构建发挥着主体作用,至今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国学以学科分,传统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现代则分为文学、哲学、史学、宗教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等,儒家思想是其中的主流,影响着各个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以思想分,可分为先秦诸子、儒释道三家,儒家思想贯穿并主导着整个中国思想发展的历史。从学习角度来讲,国学主要是指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研究角度来讲,国学主要是指学术,是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二、学习国学的意义

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概念自提出以来,不仅在概念的内容和定义上争议不断,而且对其形式和存在的必要性也饱受质疑。何炳松在《论所谓国学》中尖锐地提出,国学来历不明、界限不清,并违反现代科学的分析精神,以一团糟的态度对待本国的学术,号召(20)“中国人一致起来推翻乌烟瘴气的国学”。钱穆在《国学概论》中指出:“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即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21)一时代名词。”马一浮在《泰和宜山会语》中说:“国学这个名词,如今国人已使用习惯了,其实不甚适当。照旧时用国学为名者,即是国立大学之称。今人以吾国固有的学术名为国学,意思是别于外国学术之谓。此名为依他起,严格说来,本不可用。今为随顺时人语,(22)故暂不改立名目。”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些观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主要原因是学术学问具有普适性,而不应以国别来区分;国学概念相对笼统和宽泛,有悖于现代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的发展趋势。然而,诚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国学这一概念之所以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不仅因为其本身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被社会广泛接受,更是因为它在保存和弘扬传统文化上发挥着符号性作用。

近代以来,“国学热”曾多次兴起,最主要是两次,第一次兴起于20世纪初,延续到20、30年代;第二次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持续升温,至今仍在加热发展。这两次兴起的缘由有着根本差异,第一次兴起是因为国家积贫积弱,目的是为了保存国学,具有防守特征;第二次兴起是因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目的是为了复兴国学,充满进取精神。当前,全社会学习研究国学的热情不减,“四书五经”、《老子》等国学经典以及解读国学的著作大量出版;章太炎、陈寅恪、胡适、钱穆、梁漱溟等国学大师受到普遍重视,他们的作品更多地出现在读者面前;国内数十家高校设立了国学院系,部分中小学把国学作为教学内容;专家学者发表了很多国学研究文章,多家媒体开办了国学专栏和专题节目,使国学以大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广为传播。国学的兴起是对特定历史时期否定传统进行反思的结果。“五四”时期,为了打破封建传统,宣传科学、民主理念,当时的众多学者对传统文化采取了批判、否定态度。“文革”时期,很多优秀传统文化遭到重大破坏。人们对这两个历史时期进行了很多反思,为国学的复兴提供了思想准备。国学的兴起是对西方文化冲击进行防御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带来了新鲜空气,又给民族文化带来重大挑战。如何消解西方文化冲击,如何弘扬民族文化,引起了许多人的深思,为国学的复兴提供了现实土壤。国学的兴起是对构建现代中华文化体系进行展望的结果。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成就斐然,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空前高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愿望更加强烈,这也促进了人们思考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现代中华文化体系,为国学的复兴提供了时代需求。

国学具有重要价值。在形式上,国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文明的载体多种多样,我国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家族村落、文物古迹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而言,国学在中华文明承载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它主要以书籍的形式进行文化传承,就像一根纽带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文化珍珠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内容上,国学是中华文明的精神体现。国学蕴含着五千年来丰富的思想智慧,儒家的“德治”“仁政”“中庸”思想,道家的“清静无为”“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理念,均已积淀为普遍的民族心理和宝贵的历史财富,滋润着中华民族发展成长,使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品质和精神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纵向上,国学是中华文明向前发展的有力支撑。通常意义的世界五大文明中,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希腊文明都曾发生中断,有的甚至已经消亡,只有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在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中,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今,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国学对于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成为我国从历史走向未来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横向上,国学是中华文明对外交流的宝贵财富。世界上很多学者认为,中华文明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许多重要启示。国学是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平台,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对话交流的重要资源,对于保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包容与吸纳世界其他优秀文化,促进文明互补,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传承国学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最重要的意义是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宋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立德立功立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弘扬传承国学,能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推动中华文明永葆生机。其次是有利于促进民族复兴。章太炎在《国学讲习会序》中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23)许守微则说:“国有学,则虽亡而复兴。国无学,则一亡而永亡。”(24)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灾难、渡过难关,正是得益于我们拥有民族共同认可、普遍接受、一脉相承且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承国学,关系到民族认同感的巩固与民族发展力量的凝聚,能够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丰厚滋养。再次是有利于增强国家实力。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与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相比,真正影响世界的是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以国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靓丽名片,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传承国学,可以凝聚民族精神,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的有效提升。最后是有利于守护精神家园。国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这是维系民族发展繁荣最深沉的力量。弘扬传承国学,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建立文化自信,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思维方式,营造追求真善美的良好风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习国学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一是构建社会新风正气需要国学。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风俗者,天下之大事。”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局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也随之孳生蔓延,给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学习国学,可以从领略“见利思义”的义利观、“思诚者,人之道”的诚信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节俭观、“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消费观中汲取营养,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对社会心理的侵蚀,促进人们自觉遵守公序良俗,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培育职业道德操守需要国学。当前,一些行业从业人员在各种利益诱惑下,罔顾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漠视甚至侵害公众利益,违法乱纪行为时有发生。学习国学,可以从体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财富观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清、慎、勤”的官德思想中获得重要启示,进而培育和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三是提升个人精神境界需要国学。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一些人逐渐迷失在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中,忽视了精神世界的滋养与丰富,有的甚至心灵空虚、精神颓废、意志消沉,穷到除了钱什么也没有的困境。学习国学,是正心修身的重要途径,可以从感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来往”的坦荡旷达、“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定志向中净化心灵,潜移默化地提升思想内涵和人生境界。三、国学学什么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国学是一个极为深广的范畴,其内涵丰富而深邃、厚重而隽永。从学术思想的发展来看,我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先秦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朝理学、明朝心学、清朝朴学等标志性学术,形成了完整而独特的学术体系。孔孟、老庄、程朱、陆王等思想家群星闪耀,他们的思想对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文学艺术的发展来看,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自成体系、独具魅力的文学艺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华文学七朝六绝唱;李篆曹隶颜楷王行张草金石刀刻,传统书法五体一脉承”,这是一副对联,生动列数了我国历代主要的文学和书法艺术成就。除此之外,古人在音乐绘画、建筑雕刻、饮食服饰、玉石陶瓷、民间艺术等方面,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从儒家学说的发展来看,儒家经典主要是“四书五经”,有人将《春秋》分为《左传》《公羊传》《穀梁传》,“礼经”分为《周礼》《仪礼》《礼记》,连同《易经》《尚书》《诗经》称为“九经”。儒家思想内容广博,而历代阐释、注解经典的著作更是数不胜数。以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为例,共收录了约3500种图书,计有31001b16万册、71001b19万卷、8亿字数。这么多书籍,这么多字数,即使埋首书卷、穷其一生,也难以完成阅读,遑论研究。因此,怎样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是一个大问题。

学习国学,首先要明确目的。学习目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学习国学的目的是为了修身。先秦诸子都重视修身,老子指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第五十一章》)意思是,道化生它,德蓄养它,物赋予它形体,器使它完成自己。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珍视德的。墨子强调君子必须具备廉、义、爱等品行,“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墨子·修身》)。管子把个人的道德修养视为治理好家庭乃至整个国家的关键所在:“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管子·权修》)荀子著有《修身》篇,全面阐述修身的内容和要求。修身思想在儒家学说中据有重要地位,有人概括儒家之学为“修己安人”之学或“内圣外王”之学。所谓修己和内圣,就是修身;安人和外王,指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客观地讲,安人和外王毕竟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而修己和内圣则是所有人都能够做的事情,也是所有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围绕修身学习国学,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儒家看来,修身是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修身,《大学》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主要是修炼人的道德品性,孔子要求其弟子具备孝悌、谨慎、诚信、爱人等道德品质,“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还认为,一个仁者应该具备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的品格,“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修身也包括修智,修智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为了修德。《大学》提出了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的修身内容,南宋真德秀在《大学衍义》中将格物致知归结为学习知识,诚意正心归结为克服私欲。对于修德而言,学习知识与克服私欲是相辅相成的,学习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明白道理、明辨是非,进而帮助进德修业,培育良好品行。

学习国学,就是要学习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所有成果,一般来说,可以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个类别。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主要包括城市、乡村、建筑、交通、生产生活工具等。它既不是纯粹的物质,又不是纯粹的精神,而是将人的智慧、思想、劳动融入物质中形成的一种客观存在。中国人吃饭用的筷子、西方人用的刀叉、我们所处的建筑等都属于物质文化,但自然形成的山川河流不属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造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以及风俗、礼仪、宗教等,构成了人类活动与社会运行的习惯和规则。制度文化作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具体表现在理性思辨、伦理道德、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对艺术的品味和精神世界的追求,主要包括思想理论、价值观念、道德风尚、文学艺术和科学教育。精神文化孕育一个人的心灵世界,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学习国学,既要了解物质文化,知晓制度文化,更要聚焦精神文化,厚植思想底蕴,升华人生境界,为立身处世提供方向指引和价值标准。

学习国学,主要是学习文史哲,尤其是经史子集中的名篇。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历史是关于人的活动的记载,文学是人学,文史哲是人类精神追求和思想升华的主要载体,人类的精神和思想内蕴于哲学、历史和文艺作品之中。学文学广才增智。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文学体裁、风格、流派种类繁多,文学现象、潮流和理论形式多样,杰出文学家、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文学通过形象思维表达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更容易为人们所喜爱和接受,也容易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国学必须阅读文学,以浸润身心、增长才情、收获人生启迪。可以学习“七朝六绝唱”,领略古代文学或雄奇壮美、或清新婉约,或沉郁顿挫、或豪气干云,或奇幻浪漫、或智虑深远的不凡魅力。也可以学习历代优秀散文,比如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父子编选的《古文观止》,这本书以散文为主,兼取骈文,收录了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张溥的《五人墓碑记》等千古名篇,是首选的普及性古文读本。学历史知古鉴今。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中汇聚着古圣先贤的智慧,蕴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学国学要读史明史,以开阔视野、洞察规律,为现实生活提供有益借鉴。我国史学体系完备、典籍众多,读史可以阅读“二十四史”,特别是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更胜一筹的“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学哲学思辨敏行。中国古代哲学最早萌芽于商周,在甲骨文、金文以及《尚书》《易经》等典籍中,已经出现了朴素的哲学思维和辩证法思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是中国哲学最为辉煌的时期。在中国哲学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释、道三家,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主流,道家思想是以“道”为中心的哲学体系,佛家思想经过从汉至唐600余年的消化,演变为中国化的宗教哲学。这三家思想历千年而不衰,至今还在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精神面貌。特别是儒道两家的思想,影响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而范围广博。学习文史哲应当以思想理念为主线,以儒道两家的元典为重点,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持续增强理性思考和抽象思辨能力。四、学习国学的重点

国学知识十分丰富,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包括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而贯穿其中的灵魂是义理。学习国学的重点就是学习义理。传统义理思想聚集于儒释道三家。释家属宗教,是外来文化,且经过中华文化的熏陶和改造,实际已经成为儒道化的佛教。儒道两家植根于中华大地沃土,在历史长河中深刻地塑造着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学习国学义理,重点是学习儒道的义理和思想观点。国学义理的主要载体是文化典籍。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很多,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和梁启超曾开过国学书目,影响较大。胡适开出了186种国学书目,其中工具书14种、思想史96种、文学史76种;梁启超开出了140种国学书目,其中修养应用及思想史40种、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27种、韵文38种、小学书及文法7种、随意涉览书28种。一般认为,梁的书目比胡的书目适当和合理。即便如此,梁开的书目仍然过多,一些书籍还古奥难懂。学习国学义理,需要进一步缩小范围,可考虑重点学习《老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本经典,道、仁、义、礼、智、信、孝、忠、廉、耻十个关键词。学好这五本书、读懂这十个词,就能基本掌握国学的义理,理解国学的内容,认识国学的智慧,从而为修身养性、完善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老子》亦称《道德经》,相传为老子所著,是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先秦诸子所共仰,被誉为“人生宝典”和“万经之王”。《老子》分上篇“道经”、下篇“德经”,计81章、5000余字。 《老子》的最高范畴是道,主题思想是道法自然,逻辑结构是由自然之道进入伦理之德,最终归于政治理想和治国之道。在哲学上,道是天地万事万物之母,有无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在伦理上,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德性;在政治上,道要求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急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全书20篇,计492章、15000余字。《论语》的最高范畴是仁,注重做人和修身,首篇围绕做人这一主题进行议论,以后各篇分别论述为政以德、守礼明礼、择仁处仁,层层剥离,依次展开。其中首篇至为重要,是理解《论语》全书的关键,宋人吴寿昌认为:“今读《论语》,且熟读《学而》一篇。若明得一篇,其余自然易晓。”(《朱子语类》卷二十)朱熹十分赞同这一观点,并在《朱子语类》中加以引用。《孟子》相传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共同编纂,主要记录孟子的政治思想、治国理念和政治行为。《孟子》全书7篇14卷,计286章、35000余字。《孟子》学说的出发点是性善论,强调仁义礼智是人的本性,是区别于禽兽的社会属性;在政治方面,提出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要求统治者保民、养民、教民,实行仁政和王道政治;在教育方面,孟子和孔子一样,也是一位成绩斐然的教育家,认为教育是君子“三乐”之一,“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大学》相传为曾子思想,为曾子后学所写定,主要论述儒家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思想。《大学》全文计11章、1700余字,围绕“修己以安百姓”的主题,提出并阐述了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的“三纲领”,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朱熹评价《大学》是“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主要论述心性修养,富有哲学色彩和意蕴。《中庸》全文计33章、3500余字,其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解释和倡导中庸之道,教育人们自觉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完善,培养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和至圣,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词在逻辑学和认知科学中的表述就是概念和范畴。概念和范畴属于理性认识,都是人们的思维对于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认识和反映。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在老子那里,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质和起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仁是孔子学说的最高范畴,在孔子那里,仁的本质是爱人,先从血缘亲情开始,“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进而推己及人及物,孟子指出:“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义是儒家的重要思想范畴,义者宜也,也是伦理道德评价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在孔孟那里,义主要与利相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在儒家那里,礼的本质是别异,荀子指出:“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这里的贵贱、长幼、贫富似乎不是人格意义上的不平等,而是社会角色的差别和道德规范的不同要求。智是儒家的重要思想范畴,在孔子那里,属于德性范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也是君子人格的部分,“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子罕》)。信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在孔子那里,信是立身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僄,小车无磎,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意思是,人如果没有信誉,真不知他在社会上如何立足。这就好像牛车没有僄,马车没有磎,它如何能行走呢。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孝是仁的基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朱熹解释,“论行仁,则孝悌为仁之本”(《朱子语类》卷二十)。忠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忠”字的结构是上“中”下“心”,即中在心上,中正不斜,原初含义就是忠诚、忠信。在孔子那里,忠一般都和信、恕合并使用,即忠信或忠恕,侧重于修身和待人处世方面的内容。孔子确实提出了忠君观念,却认为君与臣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而不是单向地要求臣忠于君,“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廉是一个政治伦理概念,与腐败相对立。在孟子那里,廉的实质是不取不义之财,“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孟子·离娄下》)。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在孔子那里,强调通过德政和礼治,让人们知耻和有耻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五、怎样学国学

清代学者彭端淑在《为学》中说:“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也;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学习国学并非易事,没有捷径可走,却有规律可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基本规律,要真正把学习国学当成一种境界来追求、一种品格来培育、一种习惯来养成,日积月累,渐次递进,不断提升国学修为。

学习国学,思想上要正确对待。科学认识国学,全面把握国学,才能增强传承弘扬国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要忧患思国学。国学是在我们国家积贫积弱时提出的概念,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国家落后的产物和文化弱势的体现。近代以来,西方文化长期处于强势地位,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危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在20世纪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我国率先发现或发明的少之又少。越是如此,我们越要有危机感,越要增强学习国学、传承国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发扬光大中华文明,为科技发展、民族振兴提供强劲的精神支撑。二要辩证看国学。国学是传统文化的内核,包含的思想和精神具有多面性,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必诚信,行必忠正”等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具有永恒意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伦理道德则是为了迎合当时的统治需要,在现代就不能完全适用;至于“愚民”思想和做法则属于封建糟粕,是要坚决抛弃的。因此,必须辩证对待、批判继承国学,取其精华而弃其糟粕。三要自信学国学。马一浮指出:“信吾国古先哲道理之博大精深,信自己身心修养之深切而必要,信吾国学术之定可昌明,不独要措我国家民族于磐石之安,(25)且当进而使全人类能相生相养而不致有争夺相杀之事。”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宣言”中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26)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国学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塑造国人人格的重要力量和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石。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觉,更加热爱国学,主动弘扬国学,在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豪迈地走向世界。

学习国学,路径上要合理规划。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由浅入深、筑基垒台的过程。学习国学,一要注重文言学习,以夯实基础。国学经典大都是文言文,最起码的要求是能够读懂文言文,不能读懂文言文,就难以培养国学兴趣,更谈不上学好国学。章太炎在《国学概论》中甚至要求,学习、研究国学应先精通小学,也就是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通音韵,就是要知道同音通假字;明训诂,就是要懂古今词义;辨形体,就是要识形体通假字,准确把握文言文的涵义。二要注重原著学习,以固本溯源。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有一句名言,任何一本解释经典的书都比不上原作本身。不读原著,只读别人诠释注解的东西,恐怕皓首穷经也难识国学真面目。所以学习国学,要从本源出发,品读原著,独立思考,促进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三要注重经典学习,以厚植底蕴。经典就是永恒,永恒就是经典。无论岁月如何悠久而冲洗,经典依然绽放出迷人的光芒,依然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明亮夺目,依然能触动人们的心灵,打开记忆的闸门,值得用心细细品味。当然,也可以在阅读原著的同时,读一些解释经典的书籍,学习“四书”就可以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王阳明的《大学问》和《传习录》,能起到辅助理解和促进吸收的作用。四要注重开放学习,以兼容并蓄。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种文化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交融,学国学不能固步自封、狭隘守旧,要用开放的心态对待古今中外各类文明,领悟文明的相通之处,在思想碰撞中撷其精华、为我所用,在文明交流中相互融合、形成共识。

学习国学,方法上要科学把握。国学典籍本身就有很多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韩愈《进学解》中的“提要钩玄”,朱熹《读书之要》中的“熟读精思”,都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具体来说,一是好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目读,经常读书,学而时习之;诵读,既背读又熟读,许多名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27)之趣”;抄读,既可全抄又可节抄,以抄写、摘录来加固记忆,加深体会;参读,不同版本互相参照,达到增进理解、融会贯通的目的。二是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思考是学习的进步,没有思考就没有学习。既要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又要结合他人的经验思考;既要结合当时的情境思考,又要结合当前的现实思考;既要结合历史的进程纵向思考,又要结合世界的发展横向思考,使国学蕴涵的深厚思想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勤动笔。“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动笔,是学习和思考留下的痕迹。不动笔墨,就很难证明一个人是否读过经典、作过思考。动笔的基本做法是圈点勾画,标注重点,再进一层是做眉批、札记、摘录重要内容,更深一步是记录心得,把读书过程中的体会感悟保留下来,最高境界是思考成熟后撰写文章,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学术观点,推进国学研究和文化进步。四是重践行。朱熹《朱子语类》曰:“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卷九)学习国学中的义理,尤其是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语上、留存在头脑中,而是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更好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践行,塑造完美人格,推动事业进步,为传承和弘扬国学贡献力量。(1)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卷四四。(2)  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册),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33页。(3)  邓实:《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2年第7期。(4)  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国粹学报》第1年第6期。(5)  陈独秀等主编:《新青年》(第6卷,第1号),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6)  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页。(7)  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新潮》第1卷第5期。(8)  吴宓:《清华开办研究院之旨趣及经过》,《清华周刊》第351期。(9)  曹聚仁:《国故学之意义与价值》,转引自马瀛《国学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10)  梁启超:《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7页。(11)  邓实:《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2年第19期。(12)  章太炎讲演,曹聚仁整理:《国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13)  胡适著,沈卫威选编:《胡适论国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215页。(14)  顾颉刚:《顾颉刚全集》,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页。(15)  余英时:《“国学”的概念与中国人文研究》,《国学学刊》2011年第2期。(16)  许守微:《论国粹无阻于欧化》,《国粹学报》第1年第7期。(17)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8页。(18)  吴稚晖:《吴稚晖学术论著》,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124页。(19)  吴光主编:《马一浮全集》(第一册上),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8页。(20)  何炳松:《何炳松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72页。(21)  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页。(22)  马一浮:《泰和宜山会语》,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23)  章太炎:《国学讲习会序》,《民报》第7号。(24)  许守微:《论国粹无阻于欧化》,《国粹学报》第1年第7期。(25)  吴光主编:《马一浮全集》(第一册上),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26)  张步云:《国学讲坛》,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27)  [清]曾国藩:《家训·字谕纪泽》。第一章学好五本书《论语》记载:“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做工的人要把工作做好,必须有好的工具;施行仁德的人,先要敬奉贤者,结交仁人。那么,学习国学义理,就一定要从阅读经典开始。儒道两家经典很多,儒家经典一般指“四书五经”,“四书”之名定于宋代,“五经”之名定于汉武帝。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经》《易经》和《春秋》。《礼经》包括《周礼》《仪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分为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儒家经典还有“十三经”之说,即在以上“九经”的基础上加《论语》《孟子》《孝经》和《尔雅》。《尔雅》为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从重要性分析,这些儒家经典又可分为经、传、记,传即《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记即《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其中经的地位最高,传、记的地位次之,《尔雅》又次之。道家经典主要是《老子》、《庄子》即“南华经”、《列子》即“冲虚真经”、《文子》即“通玄真经”和《黄帝阴符经》。儒道两家经典虽多,但真正能够体现儒道基本义理的是《老子》和“四书”,且比较通俗,易于阅读。因此,学好这五本书,是掌握国学义理的主要途径。

在古代,“经”“典”两个字是分开使用的。经说的是永恒的道理,《文心雕龙》指出:经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文心雕龙·宗经》)。“典”字,从甲骨文分析,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字,两者合一为大本大册的书。经与典合在一起,就是关于永恒真理的书籍。对于人文学科而言,经典关注人的生存,追求人的尊严,拷问人生的价值,说的是做人的道理,讲的是关于人的灵魂和心灵的智慧知识。人是万物之灵,精神是人独有的品格;人在严酷的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斗争中,总有一种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憧憬。经典要思考人类未来,儒家提供了“大同社会”理想,道家作出了“小国寡民”选择。人类任何活动都需要有价值引领和判断,否则,就会是非不分、丧失原则,就会出现无序和混乱。经典要提出价值标准,管子的“四维”、儒家的“五常”、宋朝的“八德”,都是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千百年来一直发挥着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作用。如果说价值标准是人与他人互动的依据,那么道德修身则是人与自身互动的依据。经典要强调修身养性,儒家倡导亲亲仁民,道家强调见素抱朴,就是鼓励人们求真,与人为善,崇尚美、追求美。经典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得到多数人的认同。这个多数人不是同一时代的多数人,而是历史上的多数人,使得经典成为凝聚民族共识、肯定民族身份的一种资源。经典是个体素养提升的通道,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1)重新接触。”《老子》和“四书”是中华民族的经典,是最好的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

学习国学经典,一定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要把握要点,学习经典的基本观点、主要结论和逻辑框架。要品读原著,因为任何一本讨论经典的书,永远比不上被讨论的经典;有些注释不正确,还可能引入歧途。具体方法是,经常读经典。经典说的是做人的道理,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阅读经典也是相伴终身的事情。在经常阅读经典中接受熏陶,让经典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立身为人处世,就像春风化雨那样,不知不觉塑造着人格。要反复读经典,因为经典是文言文,与现代人有恍若隔世的感觉,只有多次阅读、重复阅读,才能产生亲近感,“好书不厌百回读,个中滋味只自知”。更重要的是,对于同一经典,年轻时的理解与年纪大时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年轻时主要是字面的理解,而年纪大时的理解,则带着岁月的风霜和人生的历练。要交流读经典,《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互相交流切磋,能在碰撞中产生思想火花,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经典。每个人因经历不同,读经典的体会也不尽相同,交流切磋可以使学习经典更加深入。让我们经常阅读《老子》和“四书”,在反复阅读中品味《老子》和“四书”,在交流中理解《老子》和“四书”。一、神龙见首不见尾

学习研读《老子》,首先要认识老子其人。孔子问礼于老子之后,感到很神秘,对弟子评价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太史公自序》)孔子的评价实质是指老子思想的深邃。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在中华历史的天空中,他是最亮的智慧之星;在人类文明的天空中,他可以和其他任何民族星宿媲美。老子最大的历史贡献是创立了道的学说,建构了中华民族抽象思辨和理性思维的哲学大厦。中国哲学以先秦为代表,以社会为出发点,着力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比较关注人生和政治问题,且局限于社会领域探讨人生和政治问题,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总体而言,人是中国哲学的主题,伦理道德是中国哲学的主流。老子却是个异数,他的学说主题也是人,但是人的生存而不仅仅是人生。所谓生存,相当于西方哲学的“存在”范畴,并非简单地指“生命的存活”,而是指“生成着的存在”。老子抽象升华道的范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第二十五章》);“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第四章》),取代了上古社会“帝”和“天”的概念,以哲学思维取代宗教情结,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一场深刻革命。老子之道关注的是人的存在及其终极价值,这就是人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的根据何在,其生命的根源在哪里,人应当怎样地生存,才符合人之存在的本性等高度抽象的问题。老子以道为核心,注释拓展,创建了道家的哲学体系,对天下万事万物的存在、生长和归宿作出了本体性思考,为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形而上的根据和原则。

老子的思想凝聚于《老子》一书。《老子》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经典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是除《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文化经典。《老子》文字简约、意义深奥、蕴含广博,以哲学层面的道德为纲,多以政治为旨归,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内容涵盖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据元朝时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的著作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目前所见最早的《老子》文本是郭店出土的楚简,约1700余字,年代为公元前300年左右;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约5000言,年代为西汉初年。现在流行的是河上公本和王弼本。河上公本一般被认为是最早的《老子》注本,其内容合乎老子大义,与汉初的黄老政治相协调和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政策相一致。河上公本以疏解原文为主要特点,不太关注道的理论问题,侧重于从宗教角度阐述《老子》,具有厚重的养生成仙思想,重点是阐述如何修身和治国,“用道治国则国安民昌,治身则寿命延长”(《老子河上公注·第三十五章》)。王弼本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学术价值最高的《老子》版本。王弼本注重哲理的阐述,运用本与末、体与用的分析框架,把老子之道中的“无”突显出来,提出了“以无为本”的玄学哲学体系。王弼认为:“《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而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观其所由,寻其(2)所归,言不远宗,事不失主。”今人一般可读楼宇烈的《王弼集校释》、朱谦之的《老子校释》、陈鼓应的《老子注释及评介》和夏海的《老子与哲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